多元对话

2024-10-12

多元对话(精选11篇)

多元对话 篇1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对话课堂上,在很多情况下,课堂成了教师和那些口语水平较高,英语成绩较好的同学的舞台,而其他同学却根本没有机会有效地参与进来, 从而错失了很多提高自己的机会,并且造成了两极分化的不良局面。在本文看来,如果能够在实际的高中英语对话课堂中采取多元的对话模式,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本文将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高中英语为例,探讨高中英语对话课堂中的多元对话模式。根据本文的研究,为了能够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在口语课堂中有展示自己,提高口语水平的机会,教师应该大力开展多元对话模式。具体来看,高中英语对话课堂中的多元对话模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模式。

在高中英语对话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模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模式。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注重如下问题。首先,教师不能仅仅去选择那些主动要求对话的学生,即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对话。反之,教师更应该留意那些没有举手,或者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用真情打动这一类的学生,并且要积极地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或者教师可以故意降低对话过程中的难度,从而能够使得这一类的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其次,在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了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只要这样的错误不影响对方的理解,教师就不需要打断学生的发言思路,而是待学生回答完毕之后,再为学生指出错误,这也符合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的要求。当然,在这时候,一定的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

A: Did she set you up with her sister?

B: No, she didn’t set me up with her.

A: Who did she set you up with?

B: She set me up with a friend of hers.

A: OK, I know it.

如果遇到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这么进行鼓励和帮助:“I know you must know how to express yourself on this point. So, what you should do now is not to be nervous. Instead, you should think over it.”

第二,小组内同学之间和不同组别之间的对话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大力促进小组内同学之间和不同的组别之间的对话模式。这样的对话模式能够有效克服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局限性,容许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话过程当中。比如:

A: Do you get paid at the start of every month?

B: No, I don’t get paid at the start of every month.

A: When do you get paid?

B: I get paid in the middle of every month.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内同学之间和不同的组别之间的对话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在合作和竞争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进行对话交际活动,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为交流的能力。当然,在各个组进行对话活动之前,为了尽量帮助学生降低对话过程中的难度,教师还可以安排两个同学进行一个对话表演,从而能够为其他同学提供一个模板和思路。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Boys and girls,now, you are required to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on the topic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Then, one member should be selected from every group. Later on, the representative of every group would show your oral ability with other represen-tatives.”

第三,固定同伴之间和随机同学之间的对话模式。

除了上述提到的对话模式以外,在实际的高中英语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固定同伴之间和随机同学之间的对话模式。固定同伴之间的对话可以是同桌之间进行对话,或者是同学们自由寻找固定搭档的对话模式。这样的对话模式同样能够有效提高课堂上的学生参与度,基本上能够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但是,如果固定同伴之间对话时间久了,有可能会失去新鲜感,或者彼此之间已经熟悉了彼此的对话套式,可能不利于他们的对话能力的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随机同学之间的对话模式。也就是说,在对话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机点名,要求两两进行对话,或者同学们也可以进行抽签,来决定对话对象。这样,同学们的思路会被进一步打开, 有利于他们口语能力的提高。比如,对于如下对话:

A: Hi, brother, long time no see.

B: Yes, time is flying! What did you do in the summer holiday?

A: Well, I went to countryside to help farmers do some work.

B: Wow. Amazing! I just slept on and on.

A: Have you lived your dream?

B: You must be kidding, I got a headache in-stead.

如果学生在对话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无法进行下去,在这时候,教师不应该急于换别的学生来进行回答,而是应该学会引导学生,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然后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直到他们回答正确。

第四,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对话模式。

根据本文的研究,在高中英语对话课堂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除了可以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小组内同学之间和不同组别之间的对话以及定同伴之间和随机同学之间的对话之外,还可以进行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对话模式。这样的对话模式所涉及的学生的范围更广,交流更为深入, 学生所获得的信息更多,因此,交流效果也会更佳。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对话模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在对话之前进行精心地准备,认真地练习,提升了进行英语对话学习的兴趣。具体来看,为了能够将这一类型的对话模式组织好,教师应该进行如下工作。第一,做好准备工作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告知学生对话的话题,并督促他们认真准备。第二,组织各班同学进行分组,并设定每个小组中的组长和记录员,并告知各班同学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推选,并到时候参加比赛。第三,在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之前,教师应该先给予他们一定的口语指导,包括口语的语气,情感表达,重音,连读,弱读等等。比如:

A: What did you do on this summer vacation?

B: I did nothing but stay at home. How about you?

A: I went to Beijing with my family.

B: Wow! Wonderful! Where did you visit?

A: On July 18th, we went to Tian’anmen Square.It was so magnificent.

......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口语指导,以便学生在进行班级比赛时表现出色。

结语:总之,在实际的高中英语对话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尊重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并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创设出进行口语练习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才是每个同学的课堂,才是同学们和家长们称道的课堂,切不可变成某些同学的单人秀。为了能够有效达成这一目标,一线的教师应该拓展思路,开放思想,课堂上的对话模式其实有很多种,对话的主体也可以分为很多类。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口语对话的难度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切不可过难或者过于简单。只有这样,每个同学才能真正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并通过亲身的感受和体验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多元对话 篇2

B、要在世界语境中对中国古典作品做新的诠释 C、要使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我们要用自己的文化征服其他民族 我的答案:D 2关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不正确的是()。 A、唐代体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化灵魂上的解放

B、人心的美丑,高贵与残忍,在魏晋时期得到了极致的表现 C、魏晋之美表现在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 D、唐代在思想上已受到儒、佛、道三教的支配 我的答案:A 3杰姆逊对文学理论的看法,不包括()。 A、后现代语境具有多元化特点

B、新的理论是有使用价值的一种商品 C、理论应注意系统性与统一性

D、提倡每一种研究都需要构想出来一个与自己相关的理论 我的答案:C 4陶渊明的诗句“当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表现出()的情绪。 A、喜悦 B、旷达 C、焦虑 D、忧伤 我的答案:B 5在陈寅恪看来,李唐一族之所以兴盛,最主要原因是()。 A、贤臣众多,政治开明 B、发展生产,兴修水利 C、引进吸收外族文明 D、对外扩张,积累财富 我的答案:C 6关于梁实秋,描述错误的是()。 A、原名梁治华

B、他是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C、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西方美学史》《槐园梦忆》 D、曾留学哈佛大学 我的答案:C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管是中诗还是西诗,它们有一个共同原则就是要遵守一定的音律 B、钱钟书认为中西打通最忌讳片面性和互相隔绝 C、“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出自《管锥篇》

D、白瑞蒙的《祈祷与诗》发挥了诗人瓦勒利的序言 我的答案:C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长生殿》是洪昇的作品

B、《梧桐雨》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 C、布莱希特曾经受到中国戏曲的影响 D、《长生殿》的主人公是李香君 我的答案:D 9艾田伯提出应从五个方面来发展比较诗学,其中不包括()。 A、比较文体学 B、比较格律学

C、文学结构的分析 D、文学背景的比较 我的答案:D 10《一门学科之死》的作者是()。 A、巴斯奈特 B、斯皮瓦克 C、克莱齐奥 D、安德拉德 我的答案:B 11《摩罗诗力说》中的“摩罗”,意思是()。(1.0分)0.0分 A、天神 B、魔鬼 C、湖畔诗人 D、浪漫派 我的答案:D 12关于宗白华,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的处女作与哲学有关

B、宗白华曾写过《为什么要爱国》

C、他青年时就有了贯通中西,重塑中国文化精神的追求 D、他曾在23岁时远渡日本留学 我的答案:D 13中国首部《中国文学史》的作者是()。 A、郑振铎 B、鲁迅 C、王国维 D、黄人 我的答案:D 14《老人与海》是()的作品。 A、海明威 B、勒维纳斯 C、巴斯奈特 D、克莱齐奥 我的答案:A 15中国的比较文学始于()。 A、诗歌革命 B、小说翻译 C、留学生运动 D、政府外交 我的答案:B 16梁实秋提出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追溯文学作品传播的历史 B、研究故事的来源

C、研究作家受到的外来影响 D、搁置文学史里有争议的事件 我的答案:D 17下列不属于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学科背景的是()。 A、多文化发展

B、文化霸权主义兴起

C、文化原教旨主义逐渐消失 D、哲学思想转变 我的答案:C 18在诗学发展的阶段中,国别诗学之后出现了()。 A、共同诗学 B、第四种诗学 C、第三种诗学 D、原创诗学 我的答案:A 19宗白华认为,晋人之美不包括()。 A、酷爱精神自由 B、唯美的人生态度

C、以孝道为最重要的行事依据 D、以赤子之心为道德基础 我的答案:C 20在刘若愚看来,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后得到教育进而产生改造社会的欲望,这属于()。 A、表现论 B、技巧论 C、实用论 D、审美论 我的答案:C 21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创作,第一次编码和第二次编码分别受到()的影响。 A、作者主观认识和能力、客观表达能力 B、作者客观表达能力、主观认识和能力 C、信息的完整程度、媒介手段的丰富程度 D、作者主观认识和能力、媒介手段的丰富程度 我的答案:A 22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自我和他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不包括()。 A、互补 B、互证 C、互识 D、互抗 我的答案:D 23宗白华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他强调立足中国,返本开新

B、宗白华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是建立新的中国文化体系 C、他提出更新文化的重点是寻求解决一代人的心灵问题 D、他强调从西方的理论出发,再反过来追寻中国文化的精华 我的答案:D 24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正在出现一种整一化的趋势,表现在重视()两个方面。 A、研究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B、研究的综合性和总体性 C、研究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D、研究的差异性和系统性 我的答案:B 25关于文学研究的基础,朱光潜的理解不包括()。 A、根本不知是精神上的残疾 B、知得不正确是趣味低劣 C、知得不周全是趣味狭窄 D、“知”是“行”的前提 我的答案:D 26在清华国学院历史发展中以章太炎为代表的阶段,与乾嘉学派的最大不同是强调“经史子集”中的()。 A、经 B、史 C、子 D、集

我的答案:C 27对“故今之所贵所望,在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鲁迅认为大众往往多随大流,无法看清楚世界 B、鲁迅认为中国最需要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C、鲁迅认为只有让超人统治庸众,才是出路

D、鲁迅认为无论世人如何褒贬,有独立见解的人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我的答案:C 28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著作?()A、《野草》 B、《华盖集》

C、《中国小说史略》 D、《管锥篇》 我的答案:D 29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启蒙”的是()。 A、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B、遵循工具理性

C、推崇文化互补意识 D、拒绝抽象的自由观 我的答案:B 30科学家普利高津的贡献与()有关。 A、帕累托效应 B、玄理论 C、耗散结构 D、潘洛斯阶梯 我的答案:C 31王国维曾写了(),以康德的知识论来检验中国关于性善性恶的讨论。 A、《屈子文学之精神》

B、《论哲学家与美学家之天职》 C、《论性》 D、《原命》 我的答案:C 32关于《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钱钟书在中国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B、这篇论文是用英文写作的

C、文中将莎士比亚的戏剧与中国的戏剧进行了比较

D、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戏剧中对道德的追问给西方戏剧以新的启示 我的答案:D 33下列不属于系统论内容的是()。

A、其基本观点是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B、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C、其研究对象是事物的具体内容和特征

D、系统论重视将事物的结构和运动形式抽象出来 我的答案:C 34王国维曾翻译了元良勇次郎的著作()。 A、《哲学概论》 B、《伦理学》

C、《西洋伦理学史要》 D、《西方哲学史要》 我的答案:B 35文学批评家瑞恰慈是()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A、接受美学 B、新批评派 C、陌生化 D、现象学 我的答案:B 36按照罗伯特·史柯尔斯的分类,虚构世界低于经验世界的小说是()。 A、浪漫小说 B、讽刺小说 C、科幻小说 D、历史小说 我的答案:B 37“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出自()。 A、《尚书》 B、《论语》

C、《郭店楚墓竹简》 D、《礼记正义》 我的答案:C 38关于轴心时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轴心时代是指在公元前500-700年之间,中国、印度、希腊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人物 B、“轴心时代”这一说法的提出者是雅斯贝尔斯 C、“新轴心时代”要求回归民族文化的源头

D、苏格拉底认为,人类一直是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的 我的答案:D 39下列哪位先生著有《中国文学研究》,并在书中对林纾做出高度评价?()A、鲁迅 B、黄人 C、郑振铎 D、胡适 我的答案:C 40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其吸收学习的方法是()。 A、格物 B、格义 C、援释入儒 D、援释入道 我的答案:B 41“熵”是一种主要与()有关的单位。 A、体积 B、质量 C、秩序 D、空间 我的答案:C 42胡适曾在北大任职时,因为看了朱光潜的()而邀请其到北大讲学。 A、《西方美学史》 B、《悲剧心理学》 C、《诗论》 D、《谈艺录》 我的答案:C 43“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出自()。 A、《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B、《摩罗诗力说》 C、《文化偏至论》 D、《狂人日记》 我的答案:A 44比较诗学的两种形态的差异取决于文学现象间有没有()。 A、相似性 B、共同的规律

C、直接关系和相互影响 D、可比较性 我的答案:C 45关于国学,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顾颉刚认为,国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 B、林语堂认为,科学的国学是我们治学的目标 C、国学主要指的是古代中国文化这一研究对象 D、清华国学院的历史发展包括四个阶段 我的答案:C 46超现实主义的第二次宣言要求文学应该追求()。(1.0分)0.0分 A、逻辑 B、道德 C、超我 D、本我 我的答案:C 47在《谈艺录》中,作者指出诗人魏尔伦的诗境类似于《沧浪诗话》中的()。 A、“以才学为诗” B、“以议论为诗”

C、“语中无语,名为活句” D、“不可凑泊” 我的答案:D 48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中有三个人物做到了拒绝生活的欲望,他们是()。(1.0分)0.0分

A、贾宝玉、惜春、紫鹃 B、贾宝玉、迎春、紫鹃 C、贾宝玉、林黛玉、袭人 D、贾宝玉、探春、林黛玉 我的答案:C 49法国大革命属于()启蒙。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我的答案:A 50五四运动时期三个不同的学术流派包括()。 A、民粹派、复古派、自由派 B、激进派、自由派、学衡派 C、民粹派、自由派、甲寅派 D、学衡派、甲寅派、民粹派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的四要素包括宇宙、作家、作品、读者。()我的答案:√

2在清华国学院历史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四大导师为代表,强调要利用东方的古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来研究中国文化。()我的答案:×

3钱钟书的文章《谈趣味》,讨论了中西文艺比较的问题。()我的答案:×

4对于文化,费孝通曾经提出我们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是什么。()我的答案:√

5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来叙述9·11事件,也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有趣的课题。()我的答案:√

6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界,一直很重视对东方文学的研究,因此在跨文化问题上成果卓著。()我的答案:×

7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我的答案:×

8“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左传》。()我的答案:×

9王国维曾在《国学丛刊序》中提出,中国的问题不在于没有学问,而是中学还是西学之争。()我的答案:×

10严复不是《国闻报》的创办者之一。()我的答案:×

11梁实秋认为,对于山水画,中国人重视山水中的人,而西方重视山水物体本身。()我的答案:×

12国粹派与学衡派不同,对于国学,前者强调保存,后者强调发展。()我的答案:√

13白璧德提倡新人文主义,推崇卢梭的浪漫主义。()我的答案:×

14刘若愚很早就提出,中国的诗歌往往是没有主语和时态的。()我的答案:√

15文学批评家们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批评原理,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而与研究资料无关。()我的答案:×

16鲁迅认为,要发展古老中国,首在引入西方物质文明的手段进行国家建设。()我的答案:×

17陈寅恪在传播佛教思想时对密宗里有关性问题的忽视,与他的接受屏幕有关。()我的答案:√

18比较文学的发展类似可逆的平衡态,所以需要不断自我更新。()我的答案:×

19“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的“继”字,是继承、传递的意思。()我的答案:×

20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我的答案:√

21后现代主义既铲除了现代主义的各种壁垒,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建设性的蓝图。()我的答案:×

22王国维阅读了叔本华的著作后,相信宗教的力量可以拯救人类的痛苦。()我的答案:×

23“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拿歌德的精神做人”,指的是即使在令人悲观的世界里,也要奋发图强地做人。()我的答案:√

24在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看来,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完全不相容的。()我的答案:×

25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出的“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是指既要吸收外来学说,也不能忘记民族的文化。()我的答案:√

26在《红楼梦评论》中,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偏向政治和国家的,《桃花扇》是偏向哲学和美学的。()我的答案:×

27在哲学家勒维纳斯看来,他者最不能被人理解的一面,是值得被重视的。()我的答案:√

28熊和蝉,都曾是中国文化产生时就有的图腾,原因是中华民族祖先崇尚稳定与和平。()我的答案:×

29系统论对文学的贡献体现在为文学提供了符号学和进化论的方法。()我的答案:×

30朱光潜指出,西方的爱情诗善于“怨”,而中国的爱情诗善于“慕”。()我的答案:×

31《中国评论周报》是民国时期由民粹派主办的一份英文杂志。()我的答案:×

32第三种诗学主要追求各国文学理论的普遍性和共通性,而忽视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我的答案:×

33李泽厚在《美学散步》的序中,认为宗白华偏于西方科学,而朱光潜更像一位中国古典诗人。()我的答案:×

34研究比较文学,往往离不开世界文学的方法论。()我的答案:×

35戴维斯·安迪亚诺教授认为,现在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都面临转型,其他学科也在逐渐借鉴比较文(1.0分)1.0分 我的答案:√

36鲁迅在写《朝花夕拾》时,其要旨在于研究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这一类主题。()我的答案:×

37巴西比较文学家安德拉德认为,只有多元的声音,才能使过去的殖民者得到精神的解放。()我的答案:√

38进化论和尼采,是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想来源。()我的答案:√

39根据《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记载,戊戌变法至1911年,中国出现的翻译小说已达600余种。()我的答案:√ 40国别文学和比较文学是相通的,都采用了互为主观的研究方法。()我的答案:×

41鲁迅曾在《二十四孝图》中批判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关于“孝”的故事。()我的答案:√

42对不同话语的对话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自己的话语去说服、同化他人的话语。()我的答案:×

43林纾曾对中西小说在叙述方式上进行过比较。()我的答案:×

44在乔纳森·卡勒看来,理论应该是跨学科的,并且要对过去的常识概念进行批判。()我的答案:√

45信息论提倡新的信息应该在新颖性和不可理解性之间寻找最优方案。()我的答案:×

46比较文学主张“对话”的意义,其中包括重新确定人的生存方式。()我的答案:√

47理查德·罗蒂是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之一。()我的答案:√

48宗白华谈到尼采时,认为“生命的两境”由酒神和日神象征,酒神象征着生命的节制,日神象征着生命的涌流。()我的答案:×

49某些科学家由于失去人文目标和理想,很可能成为政治野心家的工具。()我的答案:√

多元对话 感悟阅读 篇3

一、开放学生的教材,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的过程,是对文本进行意义诠释、语言重组、再造想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问答所能完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外,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的实践,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强化感知,为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主要靠直觉思维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诸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些朦胧的、散乱的,却是学生阅读思维激流中的闪光的浪花,这是一个直觉的感知领域。教师应鼓励学生迅速捕捉自己直觉思维的火花,领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个性。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想想:读完课文,你最想说句什么话?由于每个学生本身的知识经验积累不同,思考角度不同,因此,学生的语言可谓丰富多彩。有的赞叹圆明园的美丽,有的惋惜圆明园的毁灭,有的痛恨英法联军的野蛮……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去自由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探究圆明园究竟怎样美丽、究竟怎样被毁及英法联军究竟怎样野蛮。

这个片段的教学,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多次对话。第一次对话学生不但从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对课文有了一个丰富的整体感知,而且为教师带领学生进入部分研读、精读、深入理解内涵、实现整体升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铺平了道路,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启发点拨、组织讨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奠基和导向作用。而后来组织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则重视了对学生认识理解的多角度引导,重视了阅读的多维性,开放教材,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所得,充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二、 开放学生的空间,生生对话

学生与文本对话后,往往对文本中那些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自然景色等产生直接的兴趣和点滴的感悟,但这种兴趣、感悟又因人而异。此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生生互动中通过对话、参与、相互建构,使每个学生都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都能在合作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使智慧碰撞,相互促进,产生激活思维的群体感应,让学生在获得了平等交谈的权利的同时,合作精神、交际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学生发言后,我先组织学生自学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课文内容,通过研读,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其中也包括对阅读方法的交流与借鉴,让学生讨论中互补;最后组织大组交流,抓住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让学生凭借文本和视听材料进行讨论、理解。

这个教学环节,拓宽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空间,通过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突现和个性的张显,让学生在互动中达到互惠。

三、 开放学生的活动,与教师对话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交际网,与学生融为一体,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调动学生一切感官去感知和理解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吸收、同化信息,生成新知识,还要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输出、传递活动之中,真正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建筑宏伟”这段时,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圆明园中会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我没有急于解疑,而是让学生再读这句话,感受一下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于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学生的思路一下了打开了。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同桌讨论:有没有这么一条整天都那么热闹的街道在圆明园中?引导学生去理解语言文字,最后教师简介“买卖街”的来由。

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享、共进。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

四、开放学生的实践,与生活对话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活水的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能力“评优劣,定从违”,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表象中发掘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达到感悟的目的。

再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对“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发言很热烈,但双方各执一词没有定论。于是,我引导学生课后去思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家长、或与同学探究等方法获取多方信息,最后达成共识:这片残垣断壁要永远保留着,因为它是祖国一段最屈辱的历史的见证。学生能理解到这一点,应该说非常深刻地领悟了文章的情感。而这种深层次的领悟,是与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不开的,是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分不开的。

多元对话彰显阅读教学精髓 篇4

一、实现对话中的主体回归

现代社会, 方法与创新才是教学真正的着力点。探索学习主体回归, 打破教材编者与教师的话语垄断, 实现师生、生本、生生之间的对话, 这是教育常识的回归。

例如, 《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 笔者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思维, 遵循教参范例, 而是在学生自学后, 引导学生提问, 一学生问:“黄河的主人是谁?”接着又有学生在下面悄声回答:“真笨, 课文的最后一句。”是的, 的确是最后一句, 这时笔者灵机一动, 问学生:“课文中哪些内容写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哪些内容又写了艄公的镇静和机敏呢?”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对话, 从而顺利完成整个教学目标。

不走老路, 让教学思路常教常新, 归根到底还是师生对话的结果。这也体现了对话阅读的精髓, 即对话课堂中, 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多元交融。

二、发挥对话中的教师主导

《课程标准》强调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乃至编者之间的多元对话。但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体体验, 教师只是对话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以《三顾茅庐》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在重、难点上设置问题, 比如, 围绕题目进行设计:谁要拜访谁。接着, 弄清楚刘备为什么要拜访诸葛亮, 目的是什么, 刘备是如何做的, 结果又怎样。这几个问题是课文的关键, 更是教师需要把握的重点内容。

当然, 在导入过程中, 教师还须强调“问”的质量, 突出“问”的艺术, 教师在问的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彰显对话中的合作双赢

对话阅读教学中, 各主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 同时也是互动、合作的。从这一新的学习模式出发, 在课堂上, 师生关系将构成“学习共同体”, 通过对话, 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多元、深入。

例如,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教学, 教师利用对话提高了教学实效。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这篇课文重点写了樟树的什么呢?

生:写了樟树的外形, 长得很茂盛。

师:对了, 课文写了樟树的外形美和蓬勃的生命力;也写了樟树的内在美, 高贵, 虫子害怕它。但是课文仅仅写了樟树吗?

生:课文还提到宋庆龄。

师:在樟树与宋庆龄之间, 作者主要想写什么?

生:想通过樟树写宋庆龄?

师:不错, 这里重点是借树写人。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 我们现在再来读一遍。

从这里可以看出, 对话是多元交织的。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学习, 从而始终让自己的思维处于不断思考的状态。在“学习共同体”内, 教师就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展开教学, 学生始终围绕话题充分酝酿, 表达看法, 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多元对话,生成写作素养 篇5

那么实施新课程后如何进行写作教学,改变这种现状呢?学生出现的写作问题与学生的写作素养有直接关系,只有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才能构建中学高效写作教学。什么是写作素养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郑秉成先生认为“‘狭义’的写作素养,从智能的层面说,主要是文体形式感和写作行为感;从非智能的层面说,主要是以言语人格为核心的情意素养”。

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对话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教师不再自主制定写作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应该是非指示性的,动态生成的多元对话模式。教师创设多重对话的“对话场”,为学生提供对话的机会,培养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体形式感和写作行为感,培养以言语人格为核心的情意素养。

一、教师自我对话。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可以查阅资料,写作的经验和体会,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则必须进行躬亲体验。教师要尝试写下水作文,写作过程和学生同步,和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示范,写作会更有动力。

二、课前五分钟对话。学生精心准备演讲内容,内容可以选择精典散文、诗歌、小说,需要加上自己的评点,可以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 可以讲个故事,说个笑话,唱首歌等。每次演讲后,两名学生评点,与之对话。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语感,文体感得到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得到提高,写作素养得到提升。

三、对话经典,体验生活。阅读经典,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语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调查显示11.6%的学生选择中外名著,41%的学生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遣。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江苏省选出10部名著作为文科考试内容。利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开设名著欣赏课,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与生活对话中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阅历,完善自己的心路历程,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健康的写作人格意识。建构写作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情意素养。

四、写作课上完善写作训练,按照苏教版《写作》选修教材的体系,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1.动笔前应养成的习惯

教师与学生对话,给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和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师生合作生成写作的话题。“新课改的教学评价更主要的是看重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的生成与发展情况,突出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意义。”话题要有创新性、开放性,有利于对话的展开。教师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不能不作为。教师要做好预设,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写作多元对话教学,培养学生的实好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多元解读写作材料和命题,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调查显示53%的学生觉得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对自己的写作有促进作用。在小组内多元解读,培养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培养列提纲、课外练笔的写作习惯。列提纲后,多数中学生的写作才能胸中有竹。“日记和随笔是自由写作的主要形式,鼓励学生写日记和随笔并且重视阅读学生的日记和随笔是写作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调查中,32%的学生从来不写日记。44%的学生偶尔写读书笔记。教师要引导学生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并提供指导。“通过大量的写的实践自己去摸索、试误、反省和领悟,使对写作行为的调控逐渐趋于自动化。”学生在练笔中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

2.写作过程中应养成的习惯

自觉运用写作技巧的习惯。写无定法,写是有法可循的。学习苏教版《写作》选修教材中“修辞立其成”等写作技巧,养成说真情实感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写作是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思维贯穿整个写作过程,没有思维的尝试就没有写作的。在写作中养成创造性写作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写作思维等。

3.培养学生写后修改的习惯

师生合作,批改交流,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课标》指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60%的学生认为写作评改最好的方法是学生互评,指出优点和缺点,教师简评,师生对话,探讨改进。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使用的符号,要注意引导学生熟悉评判写作优劣的标准。学生在写作完成后,养成检查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等的习惯,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自改,写出评语,“促使学生与自己写成的文字对话,在对话中努力实现用最理想的语言作最成功的表达”。小组互评,优缺点要各占一半。师生对话,提出改进方法。

引发多元对话 彰显阅读精彩 篇6

一、师生平等对话, 彰显阅读智慧

每一朵花开都有自己的姿势, 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传统阅读教学中, 教师是“明星”, 而学生是“粉丝”, 教师将“权威”的态度“强硬”得施加给学生, 学生在一次次“臣服”中逐渐泯灭了个性思维的发展。因此, 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阅读路上的引领者, 更是与学生一起跋涉的参与者, 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对话课堂, 在对话中交流与分享, 共享生命历程在文字的启迪下精彩的成长。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对话片段, 师:司马迁受尽狱中的折磨, 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坚持写《史记》?生:从文中看出是因为父亲的嘱托。师:好。有没有其它观点?生:司马迁曾经想“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他愿意做一个重于泰山的人, 所以坚持写《史记》。师:理解很深刻, 谁能列举古今历史上死得重于泰山的人。生1:岳飞, 为了捍卫国土, 誓死报国, 虽然被奸人所害, 但却名垂千史。生2:文天祥, 面对敌人巨大的利益诱惑, 以一颗“丹心”表达自己对祖国的忠诚。生3:革命烈士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学生思维的闸门仿佛瞬间打开, 师生平等对话促进了深入思考。在这里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 不仅希望学生看到课文中受尽屈辱写《史记》的司马迁, 更希望司马迁的形象转换成一种精神, 深深的烙印在学生心中, 而此时的师生对话没有教师的强加, 有的是尊重、倾听与引导, 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交融。

二、生生精妙对话, 点燃思维火花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独特的个性体验, 然而, 传统阅读教学中, 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学生的共性, 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因此, 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发多元对话, 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理解, 培养发散思维, 鼓励多样解答, 让学生在彼此对话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照亮整个课堂。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教学中, 在文章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从香山归来, 路过颐和园, 看见颐和园门口, 就像散戏似的, 成千盈百的孩子, 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对于这样一个描写细致的片段, 包含了作者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教师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来朗读这句话?生1:我觉得朗读语速要快一些, 这样才能表现孩子们欢快的样子。还没等这个学生坐下, 生2:我觉得应该读慢点。两个学生居然唱起了“对台戏”, 大家以诧异的目光看着第二个同学, 只听他娓娓道来:在这句中有“挤”“涌”几个动词用得好, 这些动词正体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如果语速快了就不能突出动词的效果了。面对学生的争执, 教师没有当裁判, 而是把裁判权交了学生, 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我们大家一起做裁判, 结果“读”的同学信心十足, “听”的同学热情高涨, 最后同学一致认为两位同学观点各有千秋, 朗读效果都非常棒。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在这里教师搭建“对话”平台, 在生生对话的基础上, 学生把握了朗读要领, 表达了自主体验, 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 也丰富了语文的内涵和外延。

三、生本深入对话, 涌动生命灵性

文本作为一种载体, 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 是作者思想的传达和心灵的诠释, 然而, 传统阅读教学中常常忽略文本的存在, 教师习惯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因此,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 让学生走进文本, 体验文字的生命力和韵味。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教学中, 师:文中有哪些典型事例表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教师给学生充分解读文本的机会。生: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师:请同学们细读“勘测线路”部分, 想一想哪些地方最令你动容?敞开心扉和詹天佑进行一次语言交流?学生此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课文的理解中, 有了收获赶紧和同学交流, 课堂气氛分外活跃。生1:詹天佑你本来是设计师, 可是却亲临一线施工, 你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生2:詹天佑你做了工程师, 依然向老百姓请教, 你谦虚的态度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生3:詹天佑, 我最佩服你的认真, 看到了你我才理解了“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这些词语的真正内涵……师:同学们的解读太精彩了, 你们也让老师学到了很多, 老师为你们高兴。在这个案例中, 不仅有教师的引领, 关键是学生自主发现, 教师给予了学生触摸文本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投入文本之中, 体验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内涵, 而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碰撞, 绽放和展示着生命的灵动。

多元文化互动的舞蹈对话 篇7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据统计, 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中又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它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因此,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 又具有时代特征。

2、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传承、传播和交流往往借助于传播媒介来进行。自古以来, 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是那些具有开放心态, 能够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文化。在古代, 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主要是通过信使、商旅以及人口流动来进行的, 比如我国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和文成公主等, 他们在为异域带去汉文化的同时, 又为汉文化注入了外族文化的新鲜血液。

在古代, 由于媒介的发展水平较低并且人们尚没有形成利用媒介进行文化传播的意识, 媒介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到了近现代, 媒介的发展既使大规模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 又激发了人们利用媒介来传播文化的意识。各个国家和民族纷纷借助报纸、电讯、卫星、网络等等来传播和繁荣本国、本民族的文化。

二、舞蹈是传播文化的媒介

除了报纸、电讯、卫星、网络等, 舞蹈也是加强各文化交流的媒介。舞蹈这种表现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是能够本质的反应或保留人类某种文化现象与文化符号的事物, 即舞蹈的文化价值所在。在一代代继承和发扬过程中, 舞蹈与其他文化形态一起自然地起着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媒介作用, 使人类的文明源源不断, 奔流不息。作为文化传承的媒介是舞蹈最具价值与意义的伟大功能和作用。

当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之前, 甚或人还未成其为人之前, 人与人彼此之间的眼神互递, 或者形体动作的传情达意, 就使传播这一现象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舞蹈传播中华文化

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成就了民族舞的多样性及其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傣族舞典型的当数我国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 其中, 代表作《雀之灵》的灵感即源于傣家文化。傣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热爱自由、性情敦厚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地区, 具有悠久的乐舞文化的历史传统。发源于我国云南地区的傣族舞展现了云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傣家女子的生活习惯, 通过舞蹈这种语言向全世界展现了傣家的文化。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其舞蹈的特点是热情奔放, “筷子舞”即展现了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我们常常观赏此类舞蹈有耸肩、圆臂的特点, 这些恰恰体现了蒙古族同胞日常中挤奶、摔跤等生活方式, 是他们衣食住行以及民情风俗的再现。同时, 蒙古族女子将盅碗置于头顶之上表演“盅碗舞”, 也表现出她们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看到有着长长袖子的服装, 那便是藏族服饰的特色了, 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 手捧圣洁的哈达, 如同一朵高山的雪莲、一群洁白的羊群、一条雪山的江河。

2、舞蹈传播国外文化

在我国, 不同民族皆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 体现了民族特色, 传播了民族文化, 世界其他国家亦如此:在日本舞蹈中, 舞者穿着和服, 多使用手巾、扇子等道具, 无一不是日本文化的符号。20世纪80年代, 在美国黑人青少年当中开始流行这样一种舞蹈——街舞, 它年轻、有活力,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街舞也是一种民间舞蹈, 是美国黑人“嘻哈文化”的组成部分, 由于这种舞蹈出现在街头, 不拘场地器械, 所以称为街舞, 具有极强的参与性、表演性和竞赛性。而英国是社交舞、国际舞的发源地, 能够展示男性绅士、洒脱自如之气质, 展现了西方的文化底蕴。

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于17世纪在法国兴盛, 19世纪, 柴可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不仅是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也成为芭蕾的典范作品。优美, 高贵、典雅, 芭蕾被称为崇高的艺术。

三、舞蹈对话

国内外各民族皆通过舞蹈这种表现形式传播了各自的民族文化, 那么这些多元文化是否也有交流, 是否可以通过一支舞蹈呈现多元文化, 下面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

《红色娘子军》这部舞剧是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 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 该剧很好的再现了女主人公吴琼花勇敢倔强、深沉善良的性格, 塑造了红军干部洪常青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 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红色娘子军》通过芭蕾讲述我国的历史故事, 将古典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民族气派相融为一体, 红头绳、花棉袄、棉大衣, 剧中处处洋溢着一种浓烈的中国风格。传统而言, 芭蕾这门艺术本是舶来品, 其中充斥着公主与王子的浪漫影像。很难想象, 当军帽、军鞋、长衣、长裤与芭蕾舞剧“互动”后的革命形象会是怎样的感觉。但恰恰是这种对古典芭蕾的挑战与背叛, 展现出了中国芭蕾独有的特色和民族风情, 体现了中华文化。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同时也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芭蕾”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和“红色娘子军”这个内容题材, 已经构成了舞蹈的对话以及文化的互动, 不仅如此, 单单是“红色娘子军”这个内容题材也体现出一种文化来, 那就是中国女性勇于反抗的精神以及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展现了半边天风采, 而且这种革命精神和英雄气节已经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特性之中, 展现了东方的精神面貌和文化, 这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让观众在中华民族艺术和西方经典表现形式的融合中, 体会到高雅艺术的巨大感染力, 更有益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文化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 舞蹈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这篇文章即通过舞蹈这种方式来说文化——多元文化是如何互动的, 以及是怎样通过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使舞蹈进行对话的。本文按照文化的传播, 舞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以及舞蹈对话的思路展开。

关键词:文化,文化传播,多元文化,舞蹈

参考文献

[1]贺春英.中西文化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5) .

[2]央泉, 谷野平.在多元互动的比较中审视中国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J].中国文化研究, 2009 (01) .

[3]罗新星.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02) .

[4]田丽萍.探究中西方戏剧舞蹈文化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 2012 (S2) .

多元对话 篇8

一、开放性———体现对个体的尊重与关怀

开放性问题设置缘于学生认知的复杂性和思维的多层次性, 缘于德育丰富的内涵, 更缘自对学生客观认知规律的尊重和关怀。置于现实中的德育本身就充满着辩证, 对学生而言,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蕴含着无尽好奇与困惑, 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大多数需要教师的提炼和升华。

一位教师在《讲信用》一课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宋庆龄奶奶一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学生黙读课文初步感知后提出问题。

(1) 课文中写到:都快八点了, 小珍还没有来, 她有些着急, 跑到大门口张望。小宋庆龄已经等了3个小时了, 这时如果是你, 你会怎样想?

生1她是不是生病了?

生2她是不是忘记了?不可能, 昨天临别时我郑重告诉过她的。

(2) 当爸爸妈妈知道女儿白白等了一个上午, 很替她惋惜, 没想到小宋庆龄说:“她没有来我也要等, 虽然没等到, 可我心里却非常坦然。”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1也许爸爸说得对, 但是我一定要等, 因为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生2虽然她没有来, 但是宋庆龄奶奶仍然在等, 因为在宋庆龄奶奶心中, 无论怎样都不能失信, 因为讲信用是做人的重要品质。

这两个问题着眼于学生阅读文本后的个体感受, 问题的答案并非唯一, 而是呈现开放性。在这样的问题面前,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历、情感体验互相交流看法, 在揣摩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到诚实守信的内涵:不管条件如何变化都要遵守诚信的道德法则, 这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没有按照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 而是充分尊重认知的客观规律, 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发展变化。

二、生活性———关怀式德育的问题情境源泉

叶澜教授曾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 德育的源头只能是生活。”德育来源于生活, 并经“认知—内化—实践”循环过程, 只有成为了学生思想的一部分, 才能真正指导他们的行为,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靠外界的强制去约束。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德育的智慧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感性的生活饱含着学生个体生命体察到的事物, 也融合了学生的感情、思考和信念。那些学生耳熟能详、直抵他们心灵的, 都是有意义的问题选择, 并经过反诘于自我, 最后都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开出动人的道德之花。

笔者在《腾飞吧, 祖国》一课教学时, 讲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时, 感到课文中用数字列举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比较抽象, 教学课堂也比较沉闷, 这时就提问:“同学们, 祖国的进步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请你们想一想近几年你的家庭、我们的城市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让学生沉睡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 大家畅所欲言、争先恐后, 原本平静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生1我家刚刚买了汽车, 暑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连云港旅游, 第一次看到了大海。

生2星期天我们全家参观了县城, 看到了云和广场、水袖天桥、迎阙阁, 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路面又宽敞又干净。奶奶说这儿以前都是望不到边的荒草地, 想不到变化这么快, 多亏党的好领导, 我们的家乡才能越变越美。

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自豪神情, 笔者感触:理性的道德观念一旦与感性、鲜活的现实联系起来, 压抑的心智会放松起来, 那些沉睡多时的种子也一定会开出绚丽的道德之花, 这才是德育所追求的境界。

三、思辨性———关怀式德育问题情境创设的助推力

黑格尔认为:一部精神发育史, 就是心灵矛盾、冲突、和解, 再矛盾、再冲突、再和解的历史。有限心灵努力克服它的有限性, 在无限和真实里去找它的真正的普遍性、统一和满足。[1]面对心灵矛盾的积极思辨就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过程。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打破学生固有的心理平台, 除去思维的惰性, 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思辨探究之中。课堂呈现的表象也许是无序的, 但这种无序彰显着教学的智慧, 蕴涵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对价值观、道德观的不懈追求。这样的德育不是由上而下的灌输, 不是由外而内的压抑, 不是规则、观念、思想的先入为主, 而是抓住时机, 在学生静静的心灵湖面上投下问题, 荡起感情和思想的涟漪。一个没有学生质疑、没有思维碰撞、没有生命激情、没有智慧飞扬的课堂一定不是好课堂。

《学会全面看问题》一课旨在通过事物的多面性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客观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在拓展延伸阶段, 针对近期部分学生家长反映学生放学回家后沉迷于网络游戏, 笔者依据“道德两难”原理, 把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小组, 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网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还是洪水猛兽?”双方就此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最后, 双方代表陈述。

正方1网络上信息多, 通过上网可以查到许多知识, 了解大千世界, 我就是在网上找到方法治好了妈妈的偏头痛。

反方1可是网络上也有许多阴暗的地方, 特别是玩游戏容易上瘾, 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有许多学生痴迷游戏荒废学习, 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

由于大家对上网都感兴趣, 所以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都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 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双方意见趋向一致:利用网络增长知识, 陶冶性情;远离网害, 杜绝上网玩游戏。最后全班同学一起签名宣誓:拒绝网吧, 远离网害。大家兴致勃勃, 课堂气氛随之达到高潮。水尝无华, 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乃生灵光。思辨性问题的创设激发了学生蛰伏已久的思维灵光。

四、体验性———关怀式德育问题情境的必经之路

人的智慧是内生的, 是和主体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必须经由自我锻炼、自我建构方能生发出来。[2]体验学习是“以实践为主要途径、以直接感知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3]朱小蔓教授也说:“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思维是不够的, 道德教育必须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 让个体处在真实的关系中不断积累、孕育情感经验, 进而发展美德。”让学生参与进来, 用心去体验, 他们的道德机制才能发挥作用, 美德的种子才能在学生心灵的土壤里萌芽成长。

在教学《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时, 笔者有感于现在的孩子衣食丰足、父母百般呵护, 往往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稍不如意便抱怨他人, 缺乏感恩之情已成时代之疼。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在感恩中尊重他人、敬畏生命、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在教学到第三部分联系生活、拓展延伸阶段,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父母生育养育了我们, 我们要知道感恩;老师教给我们知识, 我们也要感恩;食堂人员每天为我们做上好吃的饭菜, 我们要不要感恩他们呢?”话音刚落, 同学们嘘声一片。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是打心里看不起做饭的师傅。此时, 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于是笔者就把学生带到食堂里。外面烈日炎炎, 食堂师傅正在炎热的锅炉前蒸饭、炒菜。油烟味夹杂着汗渍味让人难以忍受, 同学们站在那儿只一会儿就已汗流浃背, 不到十分钟, 他们都低下头走出了食堂。

经过这次厨房实地体验, 学生深知了“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 也深知了平凡之中蕴含的艰辛和崇高。

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的道德教育是不会停留在理性结论和简单告诫的层面上的, 它需要过程的展开, 需要相互的对话、相互的辩诘、相互的认同、相互的理解。[4]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师生关系还原于对话、认同和理解, 让关怀式德育摒弃以往由上而下的灌输, 以尊重、包容的思想引领道德成长。这正是有效问题情境在关怀式德育理论背景下所承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119.

[2]蔡春.个人知识: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J].教育研究, 2006.

[3]魏所康.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401.

多元对话 篇9

我时不时地会出国参与国际性舞蹈大赛, 所以舞服设计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国外赛场上选手的服装。我最近比较关注的拉丁服饰的元素有异形珠子、不规则花边和颜色抢眼的裙摆。在设计中, 我比较注重服装和舞者的匹配度。有些服装款式华丽漂亮却不一定适合某对选手。穿什么样的服装应该根据选手身形和舞蹈风格而定。

我认为舞蹈也可以很时尚, 所以我经常关注各大品牌的时装发布会、时装杂志等, 从这些里面提取可用的时尚元素。我认为在新一季, 假的两件套、透视蕾丝、分离的上衣与舞裙等一些比较酷或者高腰的元素会在拉丁服饰中很流行。款式为我设计的核心。我会不断地设计新的款式。正如我们不喜欢和别人穿一样的衣服一样, 很多舞者也不希望和别人“撞衫”, 所以他们有不断购买新款的需求。

我是选手出身, 所以很清楚地知道舞者在动态与静态时舞裙的不同状态。这便于我在做拉丁服饰设计时, 避免出现舞裙没有动感的错误。随着不同材料、面料和配饰的出现, 灵感的来源也愈加多元化。我认为异形的珠子、羽毛、钻, 以及大胆的色彩运用会在新一季比较流行。切忌中规中矩, 拉丁服饰设计一定要让人有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在设计中, 我特别在意的是服饰的款式和色彩。这都是最能引起裁判和观众注意的元素。

一款拉丁服饰做得好不好, 不是看款式有多新颖或是花俏, 而是在于适不适合这对选手。能够在舞蹈上给予他帮助、让他扬长避短的舞蹈服饰才是最好的。我最近关注得比较多的元素有珠管、蓬蓬纱。

多元对话营造和谐语文课堂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元对话;民主平等;和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多元对话的过程。它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呼唤着生命的“对话”,因为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合作沟通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因此,教师要“唤醒”学生,激发起学生全部的热情和智慧投入与文本、教师、学生的“对话”中去,真正让对话成为和谐阅读课堂的主旋律。

一、教师潜心与文本对话,奠定和谐课堂根基

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起到了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潜心研究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准确把握文本的精神和感情,深入理解文本涉及的内涵和外涵,有效预测课堂教学进展和突发问题,做好准备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的潜心对话是前提,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的:“作者思有路,道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方能入情得意”。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之前,教师必须先和课文对话、与作者对话,深钻教材并查阅资料,向课外拓展,高度地驾驭教材,研究教法。做到心中有教材,用好教材。老师胸有成竹是充分发挥课堂引导者角色的重要前提。

二、教师平等与学生对话,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情意浓浓地投入与老师的心灵对话中来呢?笔者总结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学会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作用是不同的,但是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真正的平等对话。这就要求教学双方在真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真正的对话。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和意见进行充分鼓励;教师要避免传统教学中居高临下的提问甚至斥责,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主动发言,质疑问难。

(二)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学生要听老师讲课,老师也经常要面对学生的诉说。

(三)乐于倾听

作为老师,要做一名好的倾听者。学会倾听首先要乐于倾听别人的诉说。只有发自内心的倾听,才能让自己的体态语言更加自然而富于表情。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才会提高诉说兴趣,彻底敞开心扉,用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善于倾听

既要听“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又要把讲话者所讲的内容、感觉和意义真正听明白。在师生关系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受制于自己的年龄和学习阶段,往往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要善于揣摩和分析学生的表达意思,推断学生没有说出的意思,真正了解学生的意图。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理解而倍感高兴。

(五)适当反馈

倾听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积极给予学生反馈。一个姿势、眼神甚至是面部表情都足以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让他感觉自己的诉说是被重视的。

三、学生、教师、文本多元对话,奏响和谐课堂乐章

(一)要构建“大话题”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构建师生间大的“对话”话题。这要求整个教学不能完全局限于课本,要源自课本,又要高于课本。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师生、生生、生我之间有序互动的交流过程。要实现良好的交流,教师要提出有益的话题,学生要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自主搜集和阅读大量的资料,为良好的互动和对话做好准备。这样,学生可以在积极的思维中总结出自身的感受、体验与理解,达到视界融合。

(二)科学引领“对话”方向

对话是普遍的,更应该是开放的,其间学生激发而出的新奇想法、体验与感悟肯定是天马行空的。关键看教师能否从各种信息中捕捉到核心价值,以此为索引,循序渐进,科学引导,进而提升对话的意义和高度。

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这也就是要求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要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相反,如果离开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而大谈特谈所谓的“独特的体验”,这产生的影响将是无益的,甚至有可能是有害的。

俗话说:“方法之失,失之皮毛;理念之失,失之根本。”如果“对话”仍旧仅仅停留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问与答,那么它必定是形式的、机械的、空泛的,它对学生的影响肯定是无效的、浅薄的。真正有深度的、发人深省的对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论断”。当然,这也必须建立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之内。通过高质的对话,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使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对话中获得重组和构建。这也是我们所一直追求的。

作者简介:段英,1971年生,江西于都人,江西省于都县明德小学,一级教师。

多元对话 篇11

关键词:课堂展学,多元对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自学、互助、展学”三大特点。其中,“展学”即学生自学和小组互助学习之后的全班交流的过程,既是卓越课堂的特点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展学的意义体现为以下几点:展学是自学与小组互学之后的成果展现。展学是班级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展学更是在对话交流中生成问题,并把握生成将学生思维导向深入,展开新一轮探究学习的起点。在展学中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元对话,是达成展学三大意义的必由途径。为此,笔者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为例证,按照“两种现象(课例呈现)——两个追问(归因分析)——五条策略(问题解决)”为序探究课堂展学中如何实现多元对话。

一、两种现象——课例呈现

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老师组织展学交流中,常常可以见到以下两种现象。

(一)放任撒手现象

表现为在展学中,弱化甚至取消教师的引导,展学过程变为纯粹的学生的“自学”和“自议”。

具体表现有:1.学生你说一点,我说一点,说话欠缺整合,显得凌乱时,老师不加引导。2.当学生争辩出现偏误时,老师不予纠正。

【案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学生在展学中就“爸爸和妈妈的看法谁更有道理?为什么?”这一问题展开了争论。

表面上对话双方有来有往,好像争辩得很激烈,但细听之下,却发现学生实际上是各说各话,互不理睬。双方只坚持自己的立场,只想说服对方,而不试图去理解对方。执教老师对学生踊跃发言非常满意,一直笑容满面地看着学生辩论,而对学生的“倾听与理解”不加以任何引导。

结论:表面看来,学生交流充分,然而却是“自说自话,互不碰撞”的假对话假辩论现象。

展学中的生成处,学生能力的增值处,老师无所作为。致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呈平面式推移,没有明显的纵深挖掘,学生能力没有明显增值。展学就成了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观点的重复呈现,失去了发展的意义。

(二)重结果轻过程现象

在课堂展学中往往还能看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有以下具体表现:精彩文段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咬文嚼字不足,一心追求导学答案;组际交流质疑对抗不足,分歧消解太快;语言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观点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

归纳起来便是过程展开不足,“结论”得出得太快。致使展学过程陷入了“知识中心”、“简单灌输”、“单纯理性分析”等流弊。这样的语文课,听不见入情入境的朗读,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品词析句,感受不到滋养心灵的情感体验,语文的学科特征被削弱。

二、两个追问——归因分析

以上现象,都是教师弱化甚至取消自己的导学作用所致。这正是王荣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中所警示的阅读教学误区,即“教师似乎期盼学生在或紧或松围绕课文所涉及‘话题’的交谈中,能自发地生成阅读的能力……”

这一切,都是假借“让学于生”的名义发生的。要深入分析这一表象,还得追问展学的实质。

(一)追问一:展学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回答:对话教育理念。

所谓“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对话的品质是交流与理解。这与展学的核心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有这样的论述:“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克林伯格提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有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强调让学的同时,我们要警惕各种形式的“假让学”现象。不论怎么的课堂,没有教师的智慧引领,又怎会有学生充满智慧的学习过程呢?因此,展学的核心精神就是对话教育理念;展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元对话的过程。

(二)追问二:优化展学的根本手段是什么?

回答: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

关于有效对话策略,多尔贡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汇——“平等中的首席”。他认为,对话教学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不仅要对知识负责,更要对学生的转化过程负责。

这一角色定位,在意义上有两个层次:既然是“平等”,教师就必须尊重并捍卫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既然是“首席”,那么,该教则教,当导则导,这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责任。

在课堂展学中要提高对话的质量,离不开老师的智慧引领;课堂展学,就是在老师精当引领下的有效对话过程。

三、五条策略——问题解决

如何在课堂展学中实现多元对话并提高对话质量呢?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笔者总结出了以下五条策略。

[策略1]:建立倾听与表达的课堂礼仪

课堂常规的积极意义在于维系班级授课的正常动作,但某些课堂常规已经不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自由展现个性的学本课堂。笔者认为,应变“规范”,提“礼仪”,以“课堂礼仪”来引导学生课堂行为。

如小学生学会倾听的礼仪:耐心,不随便打断对方说话,不争吵。认真听,注意力集中。积极响应,认真思考。学会表达的礼仪: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声音响亮,学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策略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案例】

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老师拟定了以下展学要求:

1.小组成员要分工。建议:一人主持,一人展示,一人解说,一人解答疑问。

2.主持人要安排好展示的环节。

3.解说员要说清楚这个名字展现出了鱼好看在哪里。

4.展示员要指出相应的句子。

5.释疑员准备好解答大家的疑问。

(选自沙坪坝区树人小学官海鸥《富饶的西沙群岛》)

从这一展学要求可以看出,教师是真正地让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尽可能使每一个对话主体机会均等,在展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策略3]:把握展学中的生成问题,倚赖矛盾冲突,解读释疑

【案例】

五年级《将相和》一课中,学生在展学中就第一个故事中蔺相如想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分歧。

师:在第一个故事中,蔺相如想要的结果到底是“完璧归赵”还是“以璧换城”?

学生甲:我们小组认为蔺相如想要的结果是完璧归赵。

学生乙: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我认为蔺相如是想用璧来换城。因为蔺相如在与秦王交锋的过程中要求秦王用城池来交换和氏璧。

学生丙:我也认为蔺相如是想以璧换城。因为蔺相如对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池,他一定把璧送回赵国,说明他还是期望用璧换城的。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有了不同意见,我们得回到课文中,在文中寻找依据。来,大家再看看书,边浏览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甲:我们认为答案确实是“完璧归赵”。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叙述: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既然赵王和这么多大臣都明白“以璧换城”是不现实的,蔺相如这么有智慧的人又怎么会把希望寄托在不可能的事情呢!

学生丁:我来补充,课文后面也提到秦王已经答应蔺相如用璧换城,但是蔺相如还是让手下人化了妆把璧送回赵国。从这里看出蔺相如想要的结果是完璧归赵。

学生乙,学生丙:我们同意你们的意见。

如课例中所呈现,教师在展学中激励组际互动,鼓励学生质疑对抗,而教师敏锐地抓住生成性资源,倚赖矛盾冲突,在不断地生疑中,引导学生潜心阅读、不断解疑。文本、学生、教师等多重角色展开多元对话,“共生互学”,共同发展。这正是课堂展学中实现多元对话的有效策略。

[策略4]:牢记适时适当的导学,促进学生发展。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适时适当地导学,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教师导在何时何处?

1.导在词句涵咏处。

【案例】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师在展学中出示了两组句子: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会鼓气。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在游动。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选自官海鸥《富饶的西沙群岛》)

在展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放慢速度,通过辨析句子,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的表情达意作用,以及句中“飘飘摇摇”一词的精妙之处。

2.导在诵读感悟处

【案例】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实录:

师:你们刚才从词语中体会到了作者心情的变化,能把这种变化读出来吗?让在座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可以小组推选代表读,也可以全组展示。准备一下,开始吧。

(1)一个小组展示,师评价:你们小组的朗读不仅让老师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还有心情的变化,掌声!

(2)另一个小组展示,读得很激动。师评价:你们小组终于得到展示的机会了,很激动吧,老师从你们的朗读里感受到了。

小结:同学们,作者通过写爬山虎来抒发自己的情,多巧妙啊!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借景抒情。这也是作者写景的真正用意。

(选自:张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导在解读难点处

【案例】

在《少年闰土》一课中,学生自学后讨论:从课文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学生就“紫色的圆脸”展开热烈讨论,却没有人关注另外两处外貌描写细节,即“银项圈”和“小毡帽”。显而易见,这两处描写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是理解的难点。教师补充介绍银项圈和小毡帽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理解人物形象。

(选自董晓宇《少年闰土》)

在有理解难度的地方,老师当教,而且必教。但这教必须是后教,是在学生先学之后。

4.导在能力增值处

【案例】

在《少年闰土》展学中,学生总结外貌描写的关键语句:紫色的圆脸一顶小毡帽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师:刚才我们是你说一点,我说一点,能不能综合起来说完整。先在小组交流,再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全班再次展开新一轮学习并再次交流。

老师总结:综合起来,就能从外貌描写中了解人物很多信息。

(选自董晓宇《少年闰土》)

在展学中,常常见到学生的发言各说一点,零碎,而且没有条理。作为六年级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完整而有条理地表述,恰恰是学生急需提升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导在了学生语言的训练处,能力增值处,导得精彩而具慧心!

5.导在精读深思处

【案例】

《少年闰土》一课,教师出示闰土外貌描写中的关键词和课文的主要事件:

学生小组交流:闰土的外貌与事件之间有没有关联。如果有关联,有哪些关联。

老师提出展学要求:将小组内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汇报完整。

展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交互式白板上连线,并趁势展示叶圣陶关于指导人物外貌描写的语句指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容貌、态度、服饰等等是写述不尽的,在写述不尽之中提出一部分来写。当然,非挑选那些跟他的思想行动发生关系的不可。

回到文本中,再次引导深入体会课文中的外貌描写。

师:所以,鲁迅就挑选了和闰土思想、行动发生关系的这三处外貌特点来写。再说说,此刻,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展学环节,极易出现平面推移多而纵深挖掘少的情况。在这一课中,老师始终不忘自己平等中的首席职责,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中出现视线不远、眼界不宽等情况时,看准时机巧妙点拨,以叶圣陶指导习作的一段话切入,引导学生对文本又进行了一番“多角度、有创意”的快意纵横,也让课堂风云再起。

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深思,对文本深刻感悟,学生才能在对话中实现对单一视角的超越,对自我认识的提升。这正是展学环节需要达到的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老师纵深与高端的引领。

当学生有困惑时,巧妙地点拨;当学生认识出现错误或偏差时,及时纠正;当学生体会不够深入,教师这样一位比学生相对成熟的对话者就得加以引领;当学生思维不够开放时,教师还应启迪激活思维,让对话多元化。

[策略五]:借助思维导图等支持系统,明晰思维路径,促进组际交流。

重点句子想要的结果最坏结果实际效果

完璧归赵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渑池之会您不答应(击缶),我就跟您拼了!

负荆请罪如果我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案例】

《将相和》一课,学生在展学中围绕上边的表格展开了讨论。

课例中的表格实质上就是思维导图,通过这样形象简洁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更具象地呈现自己思维的状态,也能让听的人一下把握观点,更高效地进行交流。

类似这样的思维导图,就构成了学生交流的支持系统。这样的支持系统在课堂上的广泛使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成了多元交流,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在课堂上深度而多元的对话,必然生成深度师生关系,它不仅仅是教学任务的相遇,更表现为师生生命的相遇。深度和多元对话的课堂,能促进心灵对话,思想相融,智慧相生,使课堂成为师生共舞的激情舞场。这样的课堂,必然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王尚文,语文教学别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孩子的秘诀下一篇:贯彻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