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患者(共10篇)
错患者 篇1
口腔正畸患者错 (牙合) 畸形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除了影响患者容貌外观, 甚至还会对患者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影响, 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吸收营养功能, 因此临床口腔科对其高度重视。了解该病发病原因、特点, 可以帮助对该病更好地进行防治,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 本文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 对其回顾性分析来探究口腔正畸患者错 (牙合) 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1], 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 其中男101例, 女199例, 年龄10岁-43岁之间, 平均年龄19.9岁, 以上数据是参照全国患病率的结果, 并且通过统计学对样本量进行估算所选取的。
1.2 方法
对以上随机选取的患者以个别正常牙 (牙合) 作为标准, 统计方法根据Angle[2]法进行分类, 调查当日选取自然光线下对患者口腔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所有计数数据然后采用χ2进行检验, 并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腔正畸患者错 (牙合) 畸形类型
通过上述调查, 我们可以得出, 安氏分类I类错 (牙合) 畸形人数122例, 占40.3%, II类错 (牙合) 畸形人数142例, 占47.6%, III类错 (牙合) 畸形人数29例占9.7%, 特殊类错 (牙合) 畸形人数7例, 占2.4%, 详细可以参考表1, 口腔正畸患者错 (牙合) 畸形类的标记。
2.2 口腔正畸患者错 (牙合) 年龄构成
我们还可以得出, 各个年龄段的年龄分布情况, 10-15岁人数205例, 占68.2%, 16-20岁人数44例, 占14.8%, 21-25岁人数24例, 占8.1%, 26-30岁人数15例, 占5.1%, 30岁以上人数12例, 占3.8%, 详细可以参考表2, 口腔正畸患者错 (牙合) 年龄构成的比较统计。
3 讨论
通过上述的结果, 我们不难比较出, 错 (牙合) 畸形类型以安氏I类、安氏II类最多, 特殊类型较少, 年龄构成比较中16-20岁, 2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降低。
正常情况下, 根据安氏分类, 咬 (牙合) 功能以及可以接受牙面美观程度来作为标准, 正常咬 (牙合) 功能是保证牙齿美观、协调的前提且具有良好生理适应性, 此类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是在保证患者可以有正常口腔功能的前提下, 对患者进行外观美观协调的进一步改善[3]。
引起错 (牙合) 畸形因素很多[4], 遗传、生活习惯、乳牙患病情况以及口腔卫生习惯均可能对其有影响, 加之时代进步, 食物加工水平变高, 咀嚼器官产生退行性变化, 主要是以肌肉先退化, 其次是颌骨以及牙齿, 退化不均匀也会导致错 (牙合) 畸形, 因此, 现代人得此病概率明显高于古人, 另外据相关调查, 错 (牙合) 畸形中有70%患者是由于上述后天因素导致的, 也就是说错 (牙合) 畸形还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相应减少此类疾病发生:首先从优生学角度解决由于遗传造成错 (牙合) 畸形的可能, 胎儿在母体内, 母体要注意多种营养的摄入, 预防疾病, 胎儿出生后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外伤;注意对婴幼儿喂养姿势要正确以免影响婴幼儿发育;儿童时可以让其自行增加咀嚼食物, 适当增添硬但易于消化食物以锻炼咀嚼肌;让其从小养成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 并及时发现治疗可能存在的全身性疾病。
错 (牙合) 畸形已经被WHO列入三大口腔疾患之一[5], 口腔正畸学发展与社会发展较为同步, 也就是可以衡量国民物质水平的标志之一, 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 人们对错 (牙合) 畸形的矫正迫切需要, 因此大力发展此类技术也是很必要。
综上所述, 口腔正畸患者错 (牙合) 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我们得出, 对于错 (牙合) 畸形的修复是迫切需要的, 大力发展口腔正畸学, 系统全面培养人才提高医疗质量以为错 (牙合) 畸形患者提供更好服务。
参考文献
[1]傅民魁, 张丁, 王邦康, 等.中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胎畸形患病率的调查明[J].中华121腔医学杂志, 2002, 37 (5) :371-373.
[2]李伟奇, 聂向真, 谢辉, 等.4865例口腔正畸病例I晦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 19 (3) :185.
[3]黄晓峰, 张丁, 王左敏.北京地区正畸患者就诊要求和原因的调查分析[J].口腔正畸学, 2002, 9 (3) :7.
[4]章和平, 何群, 李云海, 等.厦门市聋哑学生错骀情况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3, 9 (1) :15-17.
[5]V.Leferink, K.Zimmerman, E.Veldhuis, et al.Thoracolumbarspinal fractures:radiological results of transpedicularfix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pedicular cancellous bone graftand posterior fusion in 183 patients[J].European SpineJournal, 2001, 10 (6) :234-236.
木糖醇可以随便吃?错!错!错! 篇2
木糖醇可完全代替糖,错!
木糖醇是从白桦树和橡树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很多朋友认为木糖醇热量低,所以在吃木糖醇食物时没节制。实际上,木糖醇吃多了也会胖。而且从理化性质讲,木糖醇偏凉,不被胃酶分解,直接进入肠道,吃多了对胃肠会有刺激,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容易在肠壁积累,造成渗透性腹泻。以中国人的体质,一天摄入木糖醇总量不能超过50克。
木糖醇,糖尿病病人可以敞开吃?错!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紊乱,即使少量的糖也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目前,我国有3000万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就是说,3000万左右的家庭要慎重地选择饮食。这也使许多商家抓住赚钱机会,大量生产无糖食品。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适宜”糖尿病人服用的食品,比如超干啤酒、南瓜汁饮料、无糖奶粉、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口香糖等等。
糖尿病病人因不能食用精制糖类,用木糖醇来做调味品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注意,木糖醇和葡萄糖一样,由碳、氢、氧三种物质组成,在人体内氧化后可释放出热能。木糖醇在代谢初期,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但在代谢后期,则需要胰岛素的促进。进食木糖醇后,对正常人血糖升高的幅度和速度都低于葡萄糖和蔗糖,但糖尿病病人一旦摄入多了,会产生副作用,造成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食木糖醇。尤其对那些患有由胰岛素诱发的低血糖的人,木糖醇更是禁用的。
木糖醇能修复蛀牙,错!
木糖醇对预防蛀牙有一定作用,但修复蛀牙是不可能的。木糖醇口香糖作用原理是,人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时会刺激唾液分泌,唾液多了就能冲洗口腔牙齿的细菌,使伤害牙齿的酸性物质减少,起到防止龋齿的作用。蛀牙的原理是牙齿结构被破坏,牙齿脱钙、蛀掉了。
一般而言,口香糖中木糖醇含量越多,预防效果就越好。但据专家介绍,大量国外临床试验表明,口香糖中的木糖醇含量多少并不影响防龋效果。如加拿大的坎德曼所做的为期两年的临床试验表明,木糖醇含量为15%和65%的无糖口香糖在防龋效果上没有差别。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护齿口香糖时,木糖醇的含量高低不应是主要因素。
关键词解释:木糖醇
木糖醇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一个健康的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物,血液中也含有0.03-0.06毫克/100毫克的木糖醇。在自然界中,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中,但含量很低。商品木糖醇是用玉米芯、甘蔗渣等农业作物,经过深加工而制得的,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
错患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2011年12月来医院口腔科,要求口腔治疗的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中,按标准选择327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315例,平均年龄(14.21±2.02)岁;女1 959例,平均年龄(13.75±1.95)岁。通过分析曲面断层片了解和确认额外牙的数量和位置,研究额外牙的患病情况。
纳入标准:(1)汉族,出生地为北海市地区;(2)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3)无正畸、正颌治疗史;(4)无颌面部外伤史;(5)无恒牙拔除史;(6)同意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每一位纳入调查的患者拍摄曲面断层片,由3人在同一天同一台电脑上观察、统计数据分析以下问题:(1)额外牙在寻求正畸治疗青少年中的患病率;(2)额外牙的形态及分布情况;(3)额外牙在性别患病率在性别间的差异;(4)额外牙对牙弓形态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此样本中额外牙的患病率为7.61%,共249例371颗,其中男生184例,女生65例,男女比为2.83∶1,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得出χ2=127.585,P=0.000,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以单发为最多见,计183例,占73.49%。萌出于口腔中178例234颗,占71.49%。好发于上颌,上下颌之比为9.73∶1。前牙区多于前磨牙区及磨牙区,比为6.38∶1,位于上前牙区多生牙数占总数的86.44%(见表3)。其牙冠形态有与正常牙相似,也有圆锥形及不规则形;牙根短根占68.35%,其中31.22%根尖弯曲。额外牙对邻近恒牙造成的影响,以邻牙的移位、扭转和相邻两牙间出现间隙为最多见,占86.37%。见表2。
3 讨论
从生物学物种进化理论来看,牙齿变化趋势是:数目越来越少,结构越来约复杂,功能分化更具体[4]。额外牙病因至今尚不清楚,这一现象与人类牙齿进化趋势相反,从生物进化角度分析,额外牙具有某些较低等动物牙齿的特征。因此,额外牙的发生可以视其为返祖现象在牙齿数目变异中的表现。根据文献报道和本调查的观察,其形状以圆锥形多见,结构比正常牙齿简单,患病率在性别间有差异,多数对牙弓形态有影响。
恒牙列多生牙多见于男性,有报道高加索人种患病率男女比率为2∶1,香港学龄儿童患病率男女比例则高达6.5∶1。本研究中男女比例为2.83∶1;额外牙可发生于牙列中的任何位置;大部分为单颗发生,多颗额外牙较少见,本研究中见1例下颌前磨牙双侧4颗正常形态的额外牙;上颌前部是多生牙的好发部位,正中额外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可以是正位、呈倒置或水平异位,或者位于异常的萌出道;大部分额外牙为锥形,其次是结节样牙冠,也可表现为牙瘤样,也有如第四磨牙或类似正常牙形者;有的额外牙则埋藏于上下颌骨中而不萌出,有时可先于恒牙萌出,或者有时异位萌出于正常恒牙唇腭侧或颊舌侧,常常影响了正常恒牙的排列,使牙列不齐,牙牙合关系变异,程度不同地防碍咀嚼、发育和美观[5]。
摘要:目的 了解北海市错牙合畸形患者额外牙的患病情况。方法 以近年在该科接受正畸治疗的3274例健康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分析曲面断层片来确诊额外牙的患病情况。结果 北海市错牙合畸形患者额外牙发病率为7.61%,男女性别之比为2.83∶1。结论 北海市错牙合畸形患者额外牙的患病率可能存在地域性特点,上前牙区最多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造成牙弓拥挤为主要表现。
关键词:额外牙,青少年,患病率,额外牙分布
参考文献
[1]邓辉,彭静.牙齿发育异常及其防治.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85.[1]DENG H,PENG J.The tooth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andits prevention.Children's Stomatology[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ress,2009:185.Chinese
[2]SHI SZ.Children's Stomatology[M].Beijing:People’s MedicalPublishing House,2003:46-50.Chinese
[3]续美如,霍益亮,吕冰峰.北京地区青少年恒牙先天数目异常的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3,22(2):145-149.[3]XU MR,HUO Yl,LV BF.The number of permanent teeth con-genital anomalies analysis in Beijing Youth[J].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2003,22(2):145-149 Chinese
[4]李国藩,邓巨燮,主编.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167-173.[4]LI GF,DENG JX,Editor-in-chief.Vertebrate comparative anato-my[M].Guangzhou:Sun Yat-sen University Press,1985:167-173.Chinese
慧眼识“错” 巧妙用“错” 篇4
一、慧眼识“错”
课堂上错误总会不期而至,而且纷繁复杂,但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适合“拿来”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要使错误资源化,必须先弄清“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分辨错误
“究因”的目的是筛选哪些错误可以“拿来”作为教学资源。那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其一,个别与群体。个体与群体相比,群体性的疑惑更适合用为教学资源。比如,在初读课上,只有一差生将“旷”读成“广”, 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大资源加以利用,不是十分恰当。
其二,认知与非认知。因为知识结构、概念理解和思维方式等“前理解”之间的差异,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学习材料之间往往会产生一些认知性错误和非认知性错误。认知过程中的错误则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分析错误
产生错误的原因可以说是千变万化,面对各异的原因,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考。
1.与学段起点之间的差距
学生出错,有时是教师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教材的解读过难、过深,问题的设计模棱两可,目标的定位过高,等等。
以《生命 生命》为例,教师让学生用小标题概括三个事例。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第二学段只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到第三学段才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显然,让中年级的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超出了课标的要求,高于孩子身心特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出错。
2.与预设目标之间的差距
在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做到心中有学生,手里有教材,眼前有目标,那么,就能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理性地分析出与目标的差距,明晰教学的方向,并且和谐地把它们纳入到教学程序中。
仍以《生命 生命》为例,教师在整体感知环节的一个目标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那么三个学生的回答与这个目标有哪些差距呢?我们且大胆剖析一二。
生1:飞蛾骚扰我……
结合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只是关注到了这段话的前两句话,没有考虑到整段话,因此,依据这个学情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回归文本,关注整段。
生2:飞蛾挣扎。
与上一个学生相比,显然这个学生更胜一筹,基本上把握了整段话的内容,但没有读懂飞蛾“挣扎”的目的,因此,离教师的目标“求生”,仅一步之遥。这时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就可能水到渠成。
生3:飞蛾鼓动双翅。
该生的回答与生2的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如果将两者作一比较,一定会发现,“挣扎”更加概括。
因此,我们要做到将教材了然于胸,确定目标,课堂上耐心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了解学生产生这种观点的因素;静心听,听出学生观点产生的过程,然后认真分析,定能思考出对症的良策。
3.与全新知识之间的差距
建构主义强调在原有经验背景也就是“前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与要掌握的新知的契合点,从而产生新的建构。因此,前理解对于掌握新知尤为重要。
一位教师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用课件呈现了庄严肃穆的抗美援朝纪念碑的画面,并播放了音乐。教师深情地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它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和朝鲜人民……”突然一学生举起了手,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抗美援朝?”紧接着又有学生提出:“在这一次战争中,有多少志愿军战士牺牲了?”大家都议论纷纷。本来是一段激发学生情感的开场白,就这样被搅乱了。教师只好草草收场,强拽着学生回到他的教案中来。
从本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经验背景里“抗美援朝”这个前理解完全没有。也就是说,学生的前理解与教师想植入学生的情感相差“十万八千里”。教师的情境创设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真实起点。
总之,教师对错误的分析越具体、越细化,捕捉错误资源的能力、临场改变预设展开教学过程的能力就越强,错误资源化的效果也就越好。
二、巧妙用“错”
学生在课堂上所犯的各种错误,在进行一定的筛选之后,如何巧妙地加以利用,成为课堂上宝贵的资源呢?
(一)等待——在自我反思中感悟
课堂上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们习惯于说“不对,你再想想”,或者“谁能帮助他”,就终止了这些学生的继续思考。作为教师,太过于关注正确答案的得出,而忽略了给予学生重新反思的时空,亲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一教师执教《尊严》,面对错误,耐心等待,静候花开:
师:“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里的“富翁”是指什么?
生:是指很有钱的人。
(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教师扫视了一眼,没有再请学生回答)
师(再次面对该生):在这里,在这句话中,是指这个意思吗?请大家也和他一起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里的“富翁”是指什么?
(大家默读课文,约3分钟后……)
师:现在,请你再来说说看。
生:是指哈默有尊严很有骨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前边说他(哈默)什么都没有,而且,当时他正在逃难;后面又说他有尊严。所以,富翁不是有钱,是有尊严。
师:你看,这位同学刚才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富翁”一词的意思。这可是一种好方法,让我们给这位同学掌声……
面对错误的理解,教师敏锐地洞察到,学生没有在具体的语境当中思考,因此,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给学生再次思考的机会,不仅保护了学生动脑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在自我纠错的过程中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二)对比——在比较交流中明晰
笔者在执教《母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怨如诉”,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像是( ),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生: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像是(生了病似的)……
生: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像是(别人都欠它钱似的)……
生: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像是(丢了宝贝似的)……
生: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像是(下了一个蛋一样)……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的回答,哪两个比较接近“如怨如诉”的意思?
(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师:一起说——
生(齐答):第一和第三个。
师:为什么?
生:“如怨如诉”好像是不高兴,说不完的话。欠钱和下蛋不一定是不高兴。
从学生的回答看,显然,对于“如怨如诉”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错误呢?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笔者并没有立即给予讲解,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答案,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发现。通过对比,学生很快发现错误,与此同时,建构起正确的理解。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要善于运用学生“对与错”两种资源,通过对比,填补了学生思维的缺陷,在正反比较中,否定错的,建构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展开——在亲历过程中提升
尊重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依据学情,展开教学,学生一定能在认知方面有所增量。在执教《母鸡》一课时,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笔者出示对比句: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我不再讨厌母鸡了。
为了让学生感受“敢”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了如下预设。
(1)这个“敢”字用得太有味道了,去掉“敢”变成“我不再讨厌母鸡了”,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2)不敢再讨厌母鸡,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预设:尊重。板书:尊重)
可是在课堂实际中,学生的语感根本没有达到“尊重”这个层面,请了几个学生,都回答:喜爱。这时笔者有两种选择:一是想方设法引导出“尊重”,二是改变预设展开下一步教学。显然,此时学习才刚刚开始,学生还没有深入学习课文,感受到母鸡伟大的母爱。引导出“尊重”,一定很牵强,学生也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选择后者,尊重学生的学情。马上板书:喜爱。临近结课,笔者加了一个问题:
师: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此时觉得它仅仅是鸡吗?
生:母鸡的伟大,其实是赞美天底下所有母亲的伟大。
师:你现在从这个“不敢”里,读到的仅仅是喜爱吗?
生:是佩服。
生:是尊重。
生:是慈爱。
生(齐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于是,笔者在黑板上将“喜爱”擦去,写上“尊重”。笔者相信,学生在亲历了整个过程之后,对“敢”字在表情达意方面,一定有所理解、感悟。
(四)暴露——在重新审视中思辨
如果适时让学生出点“错”,一定会引起加倍注意。因此,很多教师常常故意暴露学生真实存在的错误,然后,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更主动地重新学习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比如楼翀老师在执教《开国大典》一课时,为暴露学生的错误,设置了一道选择题:
图A,金水桥在天安门的前面。
图B,金水桥在天安门的后面,且五座桥排列不整齐。
学生刚开始视为很简单,在练习过程中,却错误地选择了B,暴露出对语段中方位的描写还没有读懂。这时,不用老师多讲,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后,很自觉地回到语段中,重新与文本对话,细细地阅读、思考,寻找关键语句,很快就纠正了答案,完成了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因此,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更主动地学,提高辨析、批判能力。
(五)设置——在认知冲突中延展
对课堂错误资源的利用,也可有意预设错误,以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发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冲突的过程,就是借由错误求得正确,认知增量的过程。
比如笔者执教《滁州西涧》,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内心的那一份心静,做了如下设计。
(1)物静。
引导学生从“涧边幽草、深树鸟鸣、扁舟自横”感受幽静。
(2)心静。
①春潮带雨。
A.读一读第三句,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B.从哪里看出了急?
C.读出整首诗的变化。
②不对呀,这么嘈杂的地方还能说静?为什么还让作者觉得静?
A.教师范读,突出“无人”。
B.理解“无人”的静。
首先,引导学生从“涧边幽草……”感受“幽静”;接着,通过对第三句“春潮带雨”的细读,发现与其他几句完全不同的变化;然后,顺势激发冲突:不对呀,这么嘈杂的地方还能说静?为什么还让作者觉得静?学生在强烈的落差中因“错”而生“疑”,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在“自我否定”中,达到“重新建构”的目的。
课堂,是学生容易出错、应该出错的地方。我们不仅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还要敏锐地思考产生错误的原因,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让学生亲历由浅入深、纠错纠偏的过程。力求使错误资源用得适度、有效,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错误也焕发“美丽”。
“错”定思“错” 篇5
一、基本概念、性质定理理解不到位,造成答题错误
例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错误解答】D.
【错解成因】此图形与书上对顶角的图形类似,直觉让很多同学选了D,这是由于对对顶角概念的本质认识不够造成的.
【正确解答】B.
【方法规律】本题考查对顶角的概念,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如: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公共顶点,反向延长线等. 图形相近似时更要注意图形的差异点.
例2判断正误:
(1)平行线就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2)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错误解答】(1)对.(2)对.(3)对.
【错解成因】(1)忽略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 (2)忽视垂线段最短的前提条件是垂线段、斜线段是同点出发的线段这一条件.(3)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没考虑到点在直线上时两直线不能平行这种情况.
【正确解答】(1)错.(2)错.(3)错.
【方法规律】重视概念、性质的前提条件,不要只注重结论不看条件,同时要注意生活语言与几何语言的差异.
例3已知∠1=30°,则∠1的补角的度数为 ______.
【错误解答】60°.
【错解成因】混淆余角与补角两个概念,张冠李戴.
【正确解答】150°.
【方法规律】概念相近时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互余是两角和为90°,互补是两角和为180°.
二、识图能力不强,造成答题错误
例4如下图,共有线段( ).
A. 3 条 B. 4 条 C. 5 条 D. 6 条
【错误解答】A.
【错解成因】没有注意到线段AB、BC、CD与线段AC、AD、BD是重叠在一起的,造成漏解.
【正确解答】D.
【方法规律】在线段计数时,关键抓住线段有两个端点,先确定第一端点A能组成几条线段,再确定第二端点B组成几条线段,依次类推,再算出所有的条数.
例5如图,如果∠AOC=∠COD=∠BOD=60°,则图中互补 的角有 ______ 对.
【错误解答】4对.
【错解成因】没有理解两角互补与角的位置无关,只要满足两角和为180°,同时没能看出图形中共有几个角,造成解题漏解.
【正确解答】6对.
【方法规律】提高识图能力,找角先定边,第一条边能组成几个角,再找第二条边能组成几个角,依次类推,找出所有的角的个数.
三、忽视条件与结论的顺序关系,造成逻辑错误
1例6若AC=1/2AB,则点C是AB的中2点. 这种说法对吗?
【错误解答】因为C是AB的中点,所以AC=1/2AB . 现在AC=1/2AB ,所以C是AB的中点.
【错解成因】很多同学把本题与中点的性质混淆,没有理解因果关系,此题中的条件和结论已对调,同时对题目的条件考虑不全面,忽视点C应该有2种位置情况.
【正确解答】不对. 要分点C在线段AB上和点C不在线段AB上:
(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点C是AB的中点;
(2)当点C不在线段AB上时,显然点C不是线段AB的中点.
【方法规律】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要注意条件是什么,根据这个条件推出的是什么结论,不要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要注意逻辑性. 在没有给出图形的情况下,一定要根据题意,充分考虑每一种情况,全面考虑点与线的位置关系.
四、几何图形变形能力不强,造成答题错误
例7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0°时,求∠BOD的度数是 ______.
【错误解答】60°.
【错解成因】根据题意画出图1求解.
画图时只注重OC⊥OD这一条件,没有考虑OC、OD、AB的位置关系.
【正确解答】60°、120°
此题可分两种情况,即OC,OD在AB的同侧和在AB的异侧,如下图分别求解:
1当OC、OD在AB的同侧时,如图1,
∵OC⊥OD,∴∠COD=90°,
又∵∠AOC=30°,
∴∠BOD=180°-∠COD-∠AOC=60°;
2当OC、OD在AB的异侧时,如图2,
∵OC⊥OD,∠AOC=30°,
∴∠AOD=60°,
∴∠BOD=180°-∠AOD=120°.
【方法规律】在没有给出图形的一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
以上所列错误,究其原因,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似是而非或不够全面,相关或相近概念混淆不清,对图形的性质只注重结果不考虑条件,同时识别图形能力不强. 因此,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时,一定要正确理解概念及性质定理,提高识图能力,体会分类思想在画图中的应用.
【试一试】
1. 如图1,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射线有 ______ 条.
2. 如图2,在∠AOE的内部从O引出3条射线,那么图中共有 ______ 个角;如果引出5条射线,有 ______ 个角;如果引出n条射线,有 ______ 个角.
3. M、N是数轴上的两个点,线段MN的长度为3,若点M表示的数为-1,则点N表示的数为 ______.
4. 已知α=80°,β的两边与α的两边分别垂直,则β等于( ).
A. 80° B. 10°
C. 100° D. 80°或 100°
5. 如图4所示,∠α> ∠β,则∠β与1/2(∠α2∠β)关系为( ).图 4
A. 互补B. 互余
C. 和为45°D. 和为22. 5°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同一平面内,经过一个已知点能画一条且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B.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 点到直线 的距离
C. 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点A为直线l外一点,点B在直线l上,若AB=5厘米,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 ).
A. 就是5厘米B. 大于5厘米
C. 小于5厘米D. 最多为5厘米
8. 已知线段AB=6.
(1)取线段AB的三等分点,这些点连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
(2)再在线段AB上取两种点:第一种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第二种是线段AB的六等分点,这些点连同(1)中的三等分点和线段AB的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求这些线段长度的和.
参考答案
1. 5 2. 10 21 (n+1)(n+2)/23. -4 或 2 4. D 5. B 6. B 7. D
8. (1)设M、N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图略);共组成6条线段(写出来),这6条线段的长度和为20.
(2)设P1、P2、P3是线段AB的四等分点,R1、R2、R3、R4、R5是线段AB的六等分点(图略),易知R2与M重合,R3与P2重合,R4与N重合,故共可组成8×(1+8)/2=36(条)线段.
因“错”出奇, 因“错”出彩 篇6
一、出“错”——打破权威
有人认为, 教学是一种知识传承活动, 列入教材的都是“基础”知识, 不容许理解含混和传授的谬误。于是, 课堂上便有了许多权威:课本权威、教师权威、名人权威等, 但波普尔坚持认为:“我们的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来源, 却无一具有权威性。”因此, 教学中的一系列权威就理所当然应当打破。
第一、善找定论的“错”。传统语文的教学中, 分段、段意、中心思想……这些“定论”往往都是“不容置疑”的, 学生只能“确认”和“服从”。其实, 离开了特定的条件和环境, 任何“定论”都可以变成谬误。
第二、善待学生的“错”。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 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 这就难免会“错”。但有些“错”反映了学生认识的阶段性和递进性, 尽管确实明显有错, 但“正确”正是在对这诸多“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 因而每一个“错”都是学生进步的足迹。阻断了他迈向“错”的脚步, 等于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有些“错”看似“错”但却是一种超常、一种独特, 其中反映出智慧的光芒。
课堂应当出“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越出“错”反而越科学、越全面、越深刻, 不出错或许是最大的“错”。
二、出奇——打破定式
我们一贯认为, 以教学形式实施的知识传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链式过程, 每节课应当有一个周密的程序计划, 久而久之, 便有了若干“定式”——重点、难点、导语、学前检查、进入新课、复习巩固等, 教师的优劣仅在于对这些定式的操作娴熟程度。因此, 备课成了日常检查教师工作的重点, 一些公开课和评优课则反复设计、反复试教、反复“磨”——现在又加上“课件”, 直到每个细节、每句话都设定为止。这样的课真如“行云流水”, 顺畅得很, 很具“欣赏”价值, 然而都好吗?
教学本质上应当是一种交往, 一种对话。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无论如何也无法“设定”, 更不可能形成一成不变的定式。
要“出奇”, 就要不求“顺畅”, 减少人为“设定”, 努力增加随机性。
第一、要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不要一厢情愿人为地“设计”某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是尽量满足原本存在的好奇心。当然学生的好奇缺乏深刻的认识基础和明确的价值目标, 往往是肤浅的、从众的、短暂的, 但正是这种看似漫无边际、变动不居的好奇, 蕴含着学生的某种角色期待、价值期待或理想追求, 尽管对于成人来说也许是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诞的。也正是这种期待或追求, 往往能成为人一生发展最直接、最基本的动因和诱因。
第二、要努力重现知识的“过程”和“故事”。教材受篇幅、数量的限制, 总是求精求简;甚至还有许多政治性的作品, 远离时代的的作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强制学生按照自己设定的程序“牢记”知识概念, 而是引导学生探寻作家作品中语言文字的美感以及作品的人文性, 这样就能将学生原来肤浅、从众、短暂的好奇逐步发展为深刻、自觉、持久的关注与研究。
三、出彩——打破沉闷
我们一直认为, 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是一节课的主要标准, 因此, 多少年来几乎所有的教案首先列出的都是“目的要求”并且条分缕析。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这是毫无疑义的。如果满足于课前设定的三条或五条目标, 课堂就难免不压抑、沉闷, 成为学生滋生厌学情绪的土壤。
要想打破这种压抑和沉闷, 让学生对语文教学乐此不疲课堂就必须要“出彩”。所谓“出彩”, 就是突变带来的妙趣, 是意外带来的惊喜, 就像京剧的叫板、相声的“包袱”能带出“满堂彩”一样, 它是课题的亮点, 是对“目标”的超越和升华。语文教学要能“出彩”是一种很高的要求。
第一、要有开放的思想和民主的氛围。反观过去的语文课堂, 之所以压抑沉闷,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封闭, 封闭的知识体系、封闭的教学时空、封闭的教育观念, 加上教师的专制思想和话语霸权, 剥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追问、质疑和批判的权利, 把学生宝贵的求异火花和批判精神萌芽视作“打岔”、“节外生枝”, 轻则冷落, 重则呵斥, 即使高明一点的也不外乎回避, 始终不肯乱了自己的“方寸”, 以致错过了许多本可以使课堂增色的良机。
第二、要有“教学机智”。要想做到“教学机智”需强调要“全身心投入”。教师必须以丰厚的积累、充沛的精力、昂奋的精神状态走进教室, 必须挣脱目标的锁定, 跳出教材的藩篱, 沉醉于息息相通的师生精神交往之中, 以达到忘我的境界, 机智才能“应运而生”。
凭证发票错弊及账务错弊防范 篇7
1.原始凭证会计错弊形式。
(1) 把原始凭证的接受单位或人员弄错。 (2) 把日期记错,造成会计分期中出现跨期事项。 (3) 把数量、价格的小数位数、单价弄错,使得金额出现偏差。 (4) 使用不合规定的原始凭证。 (5) 不按要求使用印鉴。 (6) 原始凭证编号不连续。
2.原始凭证会计错弊防范技巧。
(1) 刮、擦、用胶带拉扯过的原始凭证,其表面总会有毛粗的感觉,可用手摸或背光目视的方法检查出来。用“消字灵”等化学试剂消退字迹而后写上的原始凭证,其纸张上会显示出表面光泽消失,纸质变脆,有淡黄色污斑和隐约可见的文字笔画,纸张格子线和保护花纹受到破坏,新写的字迹由于药剂作用而扩散变淡等。 (2) 添加改写的原始凭证,其文字分布位置不合比例,字体不是十分一致,有时出现不必要的重描或交叉笔画。 (3) 冒充签字的原始凭证,其冒充签字常常在笔迹熟练程度、字形、字的斜度、字体的方向和形态、字与字的间隔、行与行的间隔、字的大小、压力轻重、字的基本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有时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发现。 (4) 伪造的原始凭证可以通过对比真原始凭证的防伪标志来鉴别。对于以上四种舞弊手法,如属必要,可请公安部门运用特种技术进行鉴别。 (5) 凭证明显不规范,要素不全,经常缺少部分要素,其关键要素经常出现模糊,让人对其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貌感到怀疑。例如,购买办公用品(实为购买个人消费品)的假凭证,往往只注明“办公用品”,而不注明到底购买了什么办公用品,其规格、型号、品种、数量如何。 (6) 金额往往只有一个总数,而没有分项目的明细,经不起推敲。 (7) 原始凭证的经手人经常“含而不露”,有时有名无姓或有姓无名,如果仔细追问很可能查无此人。 (8) 原始凭证上的时间与业务活动发生的时间及以后的入账时间相去甚远。 (9) 主要业务凭证与其他相关的凭证不配套,有时只有其中一部分,而没有另一部分。如销售货物只有销售发票而无发货单据、托运证明、出门单、结算凭证等。 (10) 凭证的形式不规则,以非正规的票据凭证代替正规的原始凭证。例如用货币收付凭证代替实物收付凭证;以自制凭证代替外来凭证,以非购销凭证代替购销凭证等。另外,原始凭证的内容、结算方式、资金流向与对方单位等处都可能存在着异常,查账人员要予以注意。
二、记账凭证的错弊防范
1. 记账凭证会计错弊形式。
(1)会计错误。 (1) 基本要素不全或填写不完整。如日期不写或写错、摘要过于简单或用语不准确等。 (2) 科目运用错误,即没有正确运用有关会计科目,发生了科目运用错误(如将应收与应付、待摊与预提、虚账户与实账户、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混淆)、内容错误(将科目所包括的业务内容弄错,如混淆了银行支票、汇票和本票的区别,将银行支票列入其他货币资金之中,又如将销售费用列入财务费用或管理费用之中等)、对应关系错误(将科目借方与贷方关系列错,出现多借多贷或者其他对应关系不明的现象)等。 (3) 记账凭证无编号或者编号错误。记账凭证经常涉及两份及两份以上的原始凭证,此时的编号用序号(三份凭证的情形)1/3、2/3、3/3等区分表示所附的不同的原始凭证;无编号是指对多份原始凭证没有按序排队编号,使得各份凭证难以辨别彼此;编号错误指虽然存在原始凭证编号,但所排列的顺序混乱,难以窥视其相互关系。 (4) 附件数量和金额错误。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和内容与记账凭证不符,或者各张原始凭证所记金额的合计数与记账凭证记录金额不符。 (5) 印鉴错误。对已入账记账凭证未加盖有关印章,或者加盖不全,使已入账的凭证与未入账凭证难以区分;有效的记账凭证与出错作废的凭证难以区分;记账凭证中没有记账、审核等人员的签章。
(2)会计舞弊。 (1) “假账真做”,即指无原始凭证而以行为人的意志凭空填制记账凭证,或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让其金额与原始凭证不符,并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符的凭证混杂于众多凭证之中。 (2) “真账假做”,即舞弊者故意错用会计科目或忽略某些业务中涉及到的中间科目来混淆记账凭证对应关系,打乱查阅人的视线。 (3) “障眼法”,就是对记账凭证的摘要栏进行略写或错写,使人看不清经济业务的本来面目。舞弊者采用这种手法使记账凭证的摘要往往与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真实经济业务不符,或将摘要空出不写,或者粗粗写上让人不得要领的几个字,以达到掩饰和弄虚作假的目的。
2.记账凭证会计错弊防范技巧。
(1)审阅法。 (1) 记账凭证的外在形式,视其基本要素是否表达清晰,有无粗糙、模糊之处,其手续是否完备,填制的经手人和复核人是否签章。 (2) 记账凭证所载会计分录,视其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能否反映原始凭证所载的经济业务,其对应关系是否明确,指向是否清楚,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层次是否分明,所涉金额是否无误。 (3) 记账凭证的摘要,能否说明经济业务的轮廓和梗概,有无似是而非之处。 (4) 如果记账凭证系采用计算机填制的,要对其所采用的科目编号进行查对,视其有无混淆不同会计科目的顺序及其编号,填制凭证的操作程序有无错误,操作后有无存盘或保留必要的备份。
有时企业的记账凭证数量非常大,查账人员较难对其进行全部而详尽的检查,查账人员可以采用抽样审查的方法,这样可使查账有所侧重,并能提高效率。
(2)核对法。在初步审阅的基础上,如发现了异常或疑点,应立即将记账凭证的可疑之处或疑点与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这也是对记账凭证进一步的检查。内容主要是核对会计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记账凭证中的借贷方金额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特别是对附有多张原始凭证的情形,应对其进行加总验证,不但要核对数量、金额,而且要核对其业务内容、凭证张数、业务发生的时间等;核对汇总记账凭证与分录记账凭证合计数是否相符;核对记账凭证与明细账、日记账及总账,看其是否相符,是否存在矛盾的地方。如果发现了明显的矛盾且不能正常解释的异常凭证,查账人员应该作进一步的查询。
(3)查询法。查账人员针对记账凭证中出现的异常和可疑之处,向被查单位有关操作人员、当事人或者知情人进行询问。询问可以公开、当面进行,也可以秘密进行。查询也包括函询,函询有积极函询和消极函询两种方式。函询对象一般是出具原始凭证的单位、开具凭证的经办人、被查单位的货主或者客户等。查询中应查清记账凭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取得有关问题的证据材料。
(4)其他方法。 (1) 比较分析法,即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的时间、业务发生地点、所涉及的数量、金额等进行分析。可以对比其他正常业务凭证,找出可疑凭证的破绽;对比发生误差的凭证,找出错误和舞弊的共性。 (2) 经验判断法,即分析和判断记账凭证错误和舞弊的动因和根源,界定其对相关业务及会计资料的影响。 (3) 计算统计法,即分析记账凭证发生舞弊的概率,计算出凭证舞弊所涉的金额。 (4) 内查外调法,即对在被查单位内部无法查清楚的特殊凭证,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寻访,以收集外部查账证据。
三、账簿的错弊防范
1.账簿会计错弊形式。
(1) 无据记账,凭空记账。指会计账簿中所列的业务不是根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逐笔登录的,而是会计人员凭空捏造出来的,或者在合法的凭证中插入一些不合法的业务内容。 (2) 涂改、销毁、遗失、损坏会计账簿以掩盖其舞弊行为。这是指用类似涂改凭证的方法来篡改有关账簿,有的则制造事故,造成账簿不慎被毁的假象,从而将不法行为掩盖于一般的过失当中,使查账人员的线索中断。 (3) 设置账外账。这是指一个企业建立两套或三套账,一套用于内部管理(对外不公开),一套用于应付外来部门的检查,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对外公布的一套账。 (4) 登账、挂账、改账、结账作假。登账作假是指在登记账簿的过程中,不按照记账凭证的内容和要求记账,而是随意改动业务内容,或者故意使用错误的账户,使借贷方科目弄错,混淆业务应有的对应关系,以掩饰其违法乱纪的意图。挂账作假就是利用往来科目和结算科目将经济业务不结清到位,而是挂在账上,或者将有关资金款项挂在往来账上,等待时机成熟再回到账中,以达到“缓冲”、不露声色和隐藏事实真相之目的。改账作假是指对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错误不按照规定的改正方法,而是用非规范的改正方法进行改正,或者利用红字“改错”随意对账户中的记录进行加减处理。结账作假是指在结账及编制报表的过程中,通过提前或推迟结账、结总增列或结总减列和结账空转等手法故意多加或减少数据,虚列账面金额,或者为了人为地把账做平,而故意调节账面数据。 (5) 利用计算机舞弊。其主要的作案手法是在实现计算机会计核算的单位,利用计算机的知识和经验,在系统程序中设置陷阱,篡改程序,或进行非法操作等。
2.账簿会计错弊防范技巧。
(1)复核法,即对会计账簿的记录及合计进行重复的验算,以证实会计记录中计算的准确性。
(2)审阅法,即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规定作为依据,通过审查性过目,检查分析有关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视其有无差错、疑点和弊端。审阅法的适用范围较广,经常被运用。该方法的运用成功与否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查账人员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取决于其经验水平。运用审阅法对账簿的分析主要是审阅账簿记录的有关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记账内容是否合规,其记账金额是否与记账凭证相符,内容记载是否齐全,账页是否连号,记账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记账规则,有无违反《会计法》的现象,有无涂改或其他异常迹象;对明细分类账的记账内容要认真审阅各科目所列内容有无违反国家有关法令、规定,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列名目擅自支用等现象。
(3)核对法,是指对账簿记录(包括相关资料)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有关数据进行互相对照,旨在查明账账、账证、账实、账表是否相符,以便证实账簿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账、漏账、重账,有无营私舞弊、违法乱纪行为。核对法在查账工作中运用也十分广泛,查账人员常常用之来发现疑点,取得证据,为进一步审查查证提供线索。核对法可由两人合作进行,也可由一人单独进行。
通常运用核对法分析检查的内容有以下几项: (1) 核对凭证与账簿记录、账簿与账簿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账与报表记录、账与卡、账与实之间的数额是否相符。 (2) 核对总分类账借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同贷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是否相符。 (3) 核对账外账单,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往来清单等,同本单位有关账目的数据是否相符。 (4) 核对原定的预算、指标、定额、承包基数等同实际用以考核的预算、指标、定额和承包基数是否相符。 (5) 核对生产记录、发货托运记录、原材料消耗记录、产成品入库记录、废次品记录、考勤记录等同相应的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数额是否相符。 (6) 核对销售合同、外加工合同、联营合同等所记载的内容、金额,同有关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相符。
(4)核实法是核对法的特例,指将账簿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用以验证账实之间是否相符,并取得书面证据。核实法主要用以核对账户记录,并结合盘点方法所获取的实物证据,进行账簿资料与现实物资之间的对照。核实的重点是盘存类账户,如库存现金、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等。此外,盘存类账户中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及结算类账户中的应收、应付、暂收、首付款项等,也可以用此法核对分析。
(5)调节法,是指为了检查账簿中某些业务,而事先对其中某些因素进行增减调节,以使其相关可比的一种查账方法。因为在被查单位各类账簿中记录着各种业务,由于其记录业务的角度和方式不同,账簿与账簿之间、业务与业务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有时不具有可比性。另外,查账人员检查账簿的时点与被查单位账的时点不同,两者面对的资料数据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些都影响着账项的比较查对,因此需要采用调节法对此进行处理。
(6)查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账户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推理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差额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价值分析法、预测分析法等。
四、伪造和违章发票的鉴别
1.从发票监制章上鉴别。
“发票监制章”作为税务机关管理发票的法定标志,是识别伪造发票的重要依据。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发票联必须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其他联次均不得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呈椭圆形,章外缘是粗线条椭圆,紧接外缘有一条细线条椭圆,细线条椭圆内上方有“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字样,中间有“×省×县(市)或×市×区税务局监制”。如果发票未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或套印的是过时的“发票监制章”,则是不合法的发票。
2.从发票底纹上鉴别。
发票底纹是防止伪造发票的标志。发票底纹呈淡黄色,底纹最明显的标记是一排双环半圆和一排长方形接连排列的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其中双环半圆的内环中刻有“中国税务发票监制”的汉语拼音,长方形中间用小隶刻有“中国税司发票监制章”字样。如果发现底纹上的汉语拼音音节和小隶字体模糊不清,甚至有错漏,或是底纹颜色不对,定是假发票。
3.从发票各联是否套写上鉴别。
发票管理制度规定:填写发票要规范,顺号填开,每份各联用圆珠笔一道套印复写,不准单联填写。有些发票用户,在填票时做手脚,把发票联直接撕出,其他联次填小金额,发票联填大金额,以达到偷税或虚报冒领的目的。如果发现发票联的背面没有复写的痕迹,或其他联次的背面应有复写的痕迹而没有,或某一联背面出现了局部复写的痕迹,则这些发票必定是违章发票。
4.从填票字迹是否移位上鉴别。
税务部门在印制发票时,各联次上的客户、名称、填票时间、品种项目、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纵横各行列,大小写,都是对齐的,有固定位置。如果发票各联填写的字迹有不正常的移位现象,也可据此确认为是违章发票。
5.从发票使用区域上鉴别。
《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发票只能以县、市为统一管理使用区域,发票只能在经营单位和个人所在地使用,不准带到外地填开,如果在甲地填开发往乙地的发票,即是违章使用发票。
6.从发票签章上鉴别。
发票管理制度规定,用票人必须按照工商登记名称或牌号,刻制经营业务专用章,填开发票必须如实签章。有些填开的发票,没有如实签章,其中必定有鬼;发票签章的名称若与牌号不符,肯定是违章使用发票。
7.从发票使用范围上鉴别。
税务部门在设计发票时,严格按行业分门别类地设计使用式样,并限定了每种发票的使用范围。用票单位和个人购买或印制发票时,只能根据办理税务登记证时所申报的经营范围办理手续,填票时不得超越行业经营范围。如果发票所填内容超越经营范围,其中定有作假舞弊行为。
8.从填票内容上鉴别。
发票各栏内容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联系,货号、品名及规格、单位、数量、单价、金额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各项目是否齐全,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是否超越票面金额。若数量、单价和金额关系上有出入,或某项不实,则用票上必定存在问题。
9.从发票填写字迹上鉴别。
如果发票票面上出现了几种笔迹,以及文字涂改,或笔迹重写,或有添加的字样,一定是违章填票。
10.鉴别发票填写时间。
错患者 篇8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不仅是苏轼词的代表作, 而且是整个词史的巅峰之作, 甚至被奉为词艺的最高峰, 千百年来几无疑议。然而, 其艺术究竟如何高妙, 却缺少明晰的读解, 往往是大而化之的质的定性比较多。胡仔说:“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 语意高妙, 真古今绝唱。” (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元好问也说:“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 词才百许字, 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 宜其为乐府绝唱。” (金·元好问《题闲闲书赤壁赋后》) 具体量的分析比较到位者甚是寥寥, 就连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也只是说:“上片即景写实, 下片因景生情。”[1]最具新意和深度的是孙绍振教授关于“豪杰风流和智者风流”的分析[2]。而我个人认为, 这首词的艺术探索还有未竟的领地。就艺术而言, 其高妙之处全在于一个“错”字, “错”出了水平, “错”出了风格, “错”出了艺术, “错”出了魅力。
一、“人道是”:明言错, 将错就错, 怀古伤今
“人道是”, 也就是别人说是;至于“我”自己, 是颇为怀疑的。苏轼在《赤壁洞穴》里是这么说的:“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 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 不知果是否?” (北宋·苏轼《东坡志林》) 他在《与范子丰书》里也说:“黄州少西, 山麓斗入江中, 石室如丹, 传云曹公败所, 所谓赤壁者, 或曰非也。” (北宋·苏轼《与范子丰书》) 黄州赤壁很可能不是真赤壁, 真的赤壁在哪里呢?在赤鼻矶的上游, 长江的南岸, 和赤鼻矶相距几百公里呢, 它叫蒲圻赤壁, 又叫周郎赤壁, 还有个名字, 叫武赤壁 (黄州赤壁就叫文赤壁) 。苏教版必修一《赤壁赋》注释说:“苏轼所游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 (在今湖北黄冈) , 当地人误读为‘赤壁’, 进而以为是赤壁古战场的遗址。一般认为, 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 当在现在的湖北蒲圻。”[3]唐朝著名史学家杜佑说:“鄂州之蒲圻县有赤壁山, 即曹公败处。” (唐·杜佑《通典》)
为什么要在“三国周郎赤壁”之前注明“人道是”呢?要知道, 诗词不比散文, 字数是有严格限制的, 可谓一字千金。苏轼至少有两层意思要表达, 一是做一个说明, 我苏轼是不相信此赤壁就是三国赤壁的;二是虽然明知不是三国赤壁, 可我还是要借其怀古。怀古是和伤今联姻的, 这里面就包含了强烈抒情的意味。换言之, 苏轼太想伤今了, 以至于这个“古”是真是假都不管不顾了, 即便是错的, 将错就错又何妨?问题是, 苏轼现在怎么了?他有怎样的“今”呢?课本注释说“谪黄州团练副使”, “谪”是十分粗略的, 问题在于为何“谪”, 怎么“谪”。
林语堂说:“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三月, 他调任江苏太湖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 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过分的话。六月, 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话挑出来, 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4]哪四句话呢?“知其愚不适时, 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 或能牧养小民。” (北宋·苏轼《湖州谢表》) “其”, 就是“我苏轼”。七月二十八日, 苏轼被逮捕, 押往京城。然后是审讯,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里写道:“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 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 他写诗道:遥怜北户吴兴守, 诟辱通宵不忍闻。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 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5]苏轼一心想着死, 他觉得连累了家人。他给苏辙写诗诀别说:“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北宋·苏轼《狱中寄子由》) 好在他朝中的好友范镇给神宗写信, 说他“实天下之奇才”, 宋神宗其实也不想杀他。在坐了四个月的大牢后, 苏轼获释,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连签署公文的权力都没有。副使闲官根本就没什么俸禄, 苏轼寄居在黄州的寺庙里, 靠朋友帮助开了几十亩荒地, 掘井筑屋, 亲自耕种, 自号东坡居士。苏轼被关的地方叫御史台, 因为院内遍植柏树, 乌鸦栖巢于上, 故称乌台, 苏轼的案子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侮辱摧残以至于斯, 可谓劫后余生!他的罪名其实是莫须有的, 是一帮排挤他的小人捏造的。苏轼自己对这段遭遇也闭口不言。初到黄州, 苏轼生活十分困窘, 他这样描述当时的窘境:“余至黄州, 日以困匮, 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 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 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 为茨棘瓦砾之场, 而岁又大旱, 垦辟之劳, 筋力殆尽。” (北宋·苏轼《东坡八首·序》) 缺衣少食而需要垦荒种地, 至为落魄潦倒。旷世才子, 一代文豪, 如此遭遇, 令人唏嘘感叹。关键是, 在此之前, 苏轼还算是比较风光的。我们来看看他的简历。
仁宗嘉佑二年 (1057) , 二十岁, 考中“事实上的状元:主考官欧阳修, 因猜测封闭试卷出自他的弟子曾巩之手, 为避嫌, 才把苏轼擢为第二。”[6]嘉佑五年 (1060) , 二十三岁, 参加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殿试, 又考了第一, 宋代开国一百年, 在苏轼之前, 只有一人。嘉佑六年 (1061) , 二十四岁, 出任凤翔签判, 有签署公文和断案的权力。神宗熙宁四年 (1071) , 三十四岁, 出任杭州通判, 节制太守权力。熙宁七年 (1074) , 三十七岁, 出任密州太守;熙宁十年 (1077) , 四十岁, 出任徐州太守;神宗元丰二年 (1079) , 四十二岁, 出任湖州太守。元丰三年 (1080) , 四十三岁,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太守已经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 况且苏轼每在一地, 政绩卓著, 百姓拥戴。苏轼似乎也志得意满, 踌躇满志。在密州, 有一次打猎, 他写词道:“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不仅豪气干云, 而且风光无限呢。
在密州时, “鬓微霜”, 零星白发;现在呢, 在黄州, “早生华发”。“早生”, 本不应该这么早, 却这么早就生出白发了;而且, “华发”给人白发很多的联想, 未老先衰了。诗案前后, 不啻天壤!
这是伤今, 他借的“古”呢?“公瑾当年”。“当年”是什么时候?赤壁之战 (公元208 年) 时。公瑾当年多少岁?三十四岁。年轻呀, 加上“小乔初嫁”, 情场得意, 地位特殊 (二乔姐妹, 孙策纳大乔, 周瑜纳小乔) , 可谓春风得意。而且周瑜很英俊, “雄姿英发”, 有诗为证:“世间豪杰英雄士, 江左风流美丈夫。” (南宋·范成大《吊周瑜》) 真豪杰, 美男子, 倜傥风流。“羽扇纶巾”, 儒雅呀;“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曹操的百万大军, 在周瑜儒雅的谈笑间灰飞烟灭, 够潇洒!赤壁一战而天下三分, 周瑜功勋卓著。爱情, 才貌, 功业, 地位, 无不称心如意, 简直美不胜收!
什么叫鲜明对比, 这就是。未老先衰, 劫后余生, 潦倒落魄的苏轼;春风得意, 倜傥风流, 儒雅潇洒的周瑜。相形之下, 苏轼伤今之意跃然纸上。所以黄苏说:“题是怀古, 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总而言之, 题是赤壁, 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 自己是主。借宾定主, 寓宾于主。” (清·黄苏《蓼园词评》) 借古之周瑜, 伤今之苏轼。
二、“小乔初嫁”“羽扇纶巾”:有意错, 错出艺术, 设错因梦
有意思的问题在于, 苏轼不仅怀古怀错了地方, 而且还怀错了事实。一是周瑜娶小乔的时候二十四岁, 苏轼把时间整整推后了十年;一是装束为“羽扇纶巾”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周瑜, 苏轼张冠李戴了。我们来看几则史料。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周郎, 领江夏太守, 从攻皖, 拔之。时得乔公二女, 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 瑜纳小乔。” (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娶小乔时周瑜二十四岁, 是在攻取皖城 (公元214 年) 之后, 不是在赤壁之战时。
“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在渭滨, 将战, 宣王戎服莅事, 使人视武侯, 素舆葛巾, 持白毛扇指挥, 三军皆随其进止。” (东晋·裴启《语林》)
诸葛亮羽扇纶巾, 是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 而周瑜“羽扇纶巾”则未见任何史料。
“臣 (诸葛瑾, 笔者注) 窃以瑜昔见宠任, 衔命出征, 身当矢石, 尽节用命, 视死如归, 虽汉之信、布, 诚无以尚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是一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威武勇猛的武将, 而不是羽扇纶巾的儒将。
是苏轼不知道这些事实吗?不可能, 大学士苏东坡, 饱读诗书, 学富五车, “野史笔记, 悉皆通晓”, 不可能连四大史书之一的《三国志》也不读的。他这是故意的, 明知故错。问题在于, 苏轼为什么要明知故错呢?
“小乔初嫁”时, 周瑜才二十四岁;至赤壁之战时, 周瑜已三十四岁, 小乔已嫁十年, 不是“初嫁”。作者写赤壁之战而写“小乔初嫁”, 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彰显周瑜的少年得志, 所谓“英雄美人, 相得益彰”是也。而写周瑜少年得志, 则是为了反衬自己的不得志。这是潜台词。
“羽扇纶巾”的张冠李戴, 却是颇费思量的。为什么把儒将诸葛亮“羽扇纶巾”的标志贴在武将周瑜身上呢?也就是把儒将、武将合于周瑜一身了, 儒将化了的周瑜, 是个什么形象?风流潇洒。苏轼可能觉得, 只是勇武, 缺少可爱;加上美人, 称得上风流;而只有具备了羽扇纶巾的儒雅, 才称得上潇洒。 (苏轼本就是一个十分潇洒的人, 从《密州出猎》就可见一斑。)
潇洒到什么程度?“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一场血战, 火烧连营, 飞矢如雨, 竟然如此轻松自在!这是夸张, 更是衬托, 勇武的拼杀变成了儒雅的说笑, 淡化武力其实是为了强化儒雅。
不只于此, 苏轼还为这“谈笑间”的大战设置了一个十分壮阔的背景, 是怎样的呢?“乱石穿空”———岸上险, “惊涛拍岸”———岸边险, “卷起千堆雪”———江中险, (“雪”除了白的颜色, 还有冷的感觉。) 险, 险, 险, 雄奇壮阔, 惊涛骇浪, 声势浩大, 雷霆万钧。在这种情状之下打战, 战场之惊险可想而知!而周瑜只是“谈笑间”, 何其潇洒!正着说还不过瘾, 苏轼又反着来说, 接下来他怎么说?“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吗?惊涛骇浪, 雷霆万钧, 可以画出来吗?画是美好的代名词。而波澜壮阔者, 非有大胸襟大气度者不能画, 且此画也只能于胸中构画。有多少豪杰?不就是周瑜嘛。这些都是背景, 为的是让周瑜出场。
这就恐怕不只是用来反衬苏轼自己的落魄了。我们不妨用仿句的方法来理一理思路。
把黄州赤鼻矶错当成蒲圻周郎赤壁, 是为了借以怀古伤今, 所谓将错就错、事出有因, 进而表现出苏轼伤今的强烈愿望。
把“小乔初嫁”推迟了十年, 是为了彰显周瑜的少年得志, 所谓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进而反衬苏轼现今的潦倒落魄。
把“羽扇纶巾”转借给周瑜, 是为了给武将周瑜以儒将风度, 所谓文韬武略、儒雅潇洒, 进而突显苏轼心中风流潇洒的梦。
很显然, 这里可能寄托了苏轼的某种理想或曰梦, 自己多想成为周瑜那样的人呀。为此, 苏轼不惜用时光倒流、偷梁换柱的办法来无限美化周瑜。能不无所不用其极吗?他是偶像嘛, 偶像务必是完美无缺的。一句话, 原来苏轼故意弄错几个事实, 实际上是想因为他心中的一个梦, 像周瑜那样风流潇洒的梦。
这里需要略微解释一下“风流”这个词。词典上有四个义项:“①风雅洒脱, 有才华而不拘礼法;②杰出不凡;③男女私情;④放荡轻浮。”[7]苏轼这里, 除第四项外, 余者似乎兼而有之, 以风雅洒脱, 杰出不凡为主。而且可能还有突破, 因为苏轼笔下的周瑜还包括建功立业宏图的实现。因此, 苏轼的“风流”应该增添一义:建功立业宏图的轻松实现。
苏轼的梦实现了吗?当然没有, 实现了就不叫梦了。“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神游”故国, 强调是精神相遇, 也就是联想想象;应笑我多情, 难道不可笑吗, 潦倒落魄如此, 还做着风流潇洒之梦, 想想也无非是梦一场。认识到“人间如梦”, 说明美梦已醒。梦醒了, 苏轼做什么?“一尊还酹江月”。用一杯酒祭奠江中之月。这个“江”, 在词的开头出现过, 它不是一般的江, 而是“大江”。“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滚滚东逝的长江, 大浪淘沙的长江, 逝者如斯夫的长江。他是在祭月亮吗?不是, 他是在祭奠他心中的那个梦。流走的是江水吗?不是, 是他心中的那个梦。淘尽的都是英雄人物吗?也不是, 还有梦, 那个风流潇洒的梦!
这个梦还是一个清醒的梦, 换句话说是苏轼精心营造的,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向往和憧憬, 是个白日梦。这之后不到三个月 (赤壁词作于七月底) , 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年十月, 他还真做了一个梦, 睡着之后做的梦, 他在《后赤壁赋》里写道:“是岁十月之望, 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时夜将半, 四顾寂寥。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 戛然长鸣, 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梦一道士, 羽衣蹁跹, 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 顾笑不答, 予亦惊寤。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北宋·苏轼《后赤壁赋》) 如果说前面的梦随江水流走了, 这里的梦则随仙鹤飞升了,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了。但不管是流走了还是飞走了, 梦都没有了, 有的, 只是冰冷的现实!
如此说来, 好像苏轼该呼天抢地、痛心疾首了。事实不然, 这里分析的只是诗意, 也就是赤壁怀古词词意所应在。生活中的苏轼不完全是这样的, 在他散文化的文字里, 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泰然、超然和洒脱。他在给李之仪的回信中说:“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北宋·苏轼《答李端叔书》) 纵情山水, 开心于不为人知。《前赤壁赋》也说:“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这之前在《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词序里说:“顷在黄州, 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 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 解鞍, 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 流水锵然, 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北宋·苏轼《西江月·序》) 放浪山水, 欣然自足, 应该还是很洒脱的。
三、“酹江月”“惊涛拍岸”“千堆雪”:无意错, 艺术的“错”, 诗文有别
当然, 梦是没有了, 可“错误”还在继续。“酹江月”说明时间是在晚上, 而“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之景似乎于白天乃见。“江月”, 江中之月, 能看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说明风平浪静;而上阕“浪淘尽”“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似乎表明此时还惊涛骇浪。进而, 明月之夜, 满地满江皆似霜雪, 浪花之雪白 (“千堆雪”) 如何见出?还有, 题为“赤壁怀古”, 似乎苏轼站在赤壁山上, 居高临下, 雄视千古, 可苏轼真到过山顶吗?
其实苏轼并没有上到赤壁山的顶峰。他在《赤壁洞穴》里说:“断崖壁立, 江水深碧。遇风浪静, 辄乘小舟至其下, 舍舟登岸。入徐公洞, 非有洞穴也, 但山崦深邃耳。” (北宋·苏轼 《东坡志林》) 洞穴肯定在山腰, 而非山顶, 而且风平浪静才去, “惊涛拍岸”恐怕是去不了的。苏轼在《前赤壁赋》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的晚上, 当时“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他在《后赤壁赋》 游赤壁是在当年十月十五日的晚上, 当时“月白风清”“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都是在天气顶好的情况下游赤壁的。前一次没有上山,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后一次上山了:“予乃摄衣而上, 履巉岩,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虬龙, 盖二客不能从焉。予亦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北宋·苏轼《后赤壁赋》) 但很难爬, 虽然苏轼比“二客”好一些, 但依然没有爬到山顶。
苏轼没有登临赤壁山, 也就是说《赤壁怀古》完全是他想象联想之词, 唐圭璋先生“即景写实”, 所言非也。这就涉及到诗词和散文的区别了。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超越了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之类的限制, 它是概括性极强的, 视自由的、假定的想象为生命。黄生说:“极世间痴绝之事, 不妨形之于言, 此之谓诗思。以无为有, 以虚为实, 以假为真。” (清·黄生《一木堂诗麈》) 明知故错, 还要错上加错, 苏轼之梦不可谓不“痴绝”;而所谓“即景写实”其实是“以虚为实”。这和散文有很大不同。散文里的事实虽然不是生活事实的复制, 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接近事实的。在诗词中说“白发三千丈”, 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在散文里硬要说“生出了三千丈长的白发”, 则肯定要闹笑话了。像前述日记式的《赤壁洞穴》开头“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 记游性质的《前赤壁赋》开头“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后赤壁赋》的开头“是岁十月之望, 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 过黄泥之坂”等都是十分具体、真实的。
“把‘大江东去’, 当作即景写实, 从字面上理解为‘长江滚滚向东流去’, 就不仅遮蔽了视觉高度, 而且抹杀了诗语的深长意味。这种东望大江, 隐含着登高望远, 长江一览无余的雄姿。”[8]而事实上苏轼并未登高, 大江东去, 一望无余的视野, 显然是诗人的心域, 是假定性的想象。且“千古风流人物”是不管怎么“看”都是看不到的, 而是联想到的。想到了大江, 想到了历史英雄人物, 仿佛他们都在“我”的脚下, 就给人一种诗人处于雄视千古的高度的错觉。空间之高和时间之长就这样一“望”而知, 时空的瞬间转换只有诗的想象才能完成;也只有完成了这种自由的想象, 诗才会具有如此深长的意味。这种错觉是很美妙的, 妙就妙在若有若无之间。
同样的道理, “乱石穿空”三句, 也为想象之语。上文已述, 他是在给周瑜的出场创设背景, 并非登高望远之所实见。在散文里, “断崖壁立, 江水深碧”“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丝毫看不见惊涛骇浪的影子。这就足以说明, 诗性的想象是假定的、自由的。孙绍振教授说得十分明确:“诗歌中的物象并不是客观的物象, 而是客体的一个特征被主体的某种感兴所选择, 在想象中同化的结果。”[9]彼时的大江需要它波涛汹涌, 它就会在诗人笔下涌起惊涛骇浪;而此时的大江需要它波浪不惊, 诗人就可以让它风平浪静。“酹江月”时风平浪静就是缘此。光“酹江”, 诗意还是十分平淡的, 虽说有对开头“大江”的照应, 但这种照应还只是线性的, 只不过是将“望”江变为“酹”江而已, “酹”是“望”的结束。而“酹”江中之月就不一样了, 月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在 《前赤壁赋》里“月”象征永恒;而在《赤壁怀古》里, 似乎可以代称词人的理想、梦想。月光本来不动, 而有了“江”, 月光就流动起来了, 也就是那个本来也算是永恒的梦也随之而流走了。此时的“江”就一定得是静的, 波浪不惊, 这才能看见水中之月, 能见水中之月, 才知“我”的梦虚无缥缈。诗意的美妙就在这动与不动之间。
诗尤其是抒情诗是极致化了的情感 (“痴绝”) 的介质 (“形之于言”) , 是理想化了的生活 (“以无为有”) , 靠的是自由的想象 (“以假为真”) 。既然是假定的想象, 我们也就大可不必深究这首词写的是白天还是晚上了。或者, 他写登高望远之时是在白天, 像“大江东去”, 像“乱石穿空”;而俯首祭月之时是在晚上, 因为唯有月亮才是他此刻的知己, 此刻的寄托。 (这也是他赤壁诗文里每次出游都在明月之夜的原因) 于是, 前述的几个“错误”也就不是错误了, 而是艺术的虚拟, 假定的想象。余秋雨说:“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 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 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 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 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10]细究苏轼赤壁词, 信然!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426.
[2]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160.
[3]丁帆, 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4:75.
[4]林语堂.苏东坡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9:122.
[5]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2:39.
[6]刘小川.品中国文人2[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8.
[7]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14:393.
[8]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161.
[9]孙绍振, 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64.
以退为进,将“错”就“错” 篇9
一迂回转折,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再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的阶段,考虑问题不全面,课后的作业都不一定能顺利完成,更不用说课堂上在老师与众多同学的注视下回答问题,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教师看来,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但对学生而言,却算不得小事一桩。一方面,教师的一句“错了”会使出错的学生感觉自己被否定,自信心与自尊心受到一定的挫伤;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答案的错与对,会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正确答案是什么”上,而忽视“为什么错了”,不去思考今后如何改正。
为了照顾学生的感受,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教师可以换个角度,站在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角度上,引导他们从错误答案出发,做出分析判断。例如,在“水的电离”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某温度下,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为2.0×10-7 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多少?”有位学生得到的答案5.0×10-7 mol/L。很显然,他将“某温度”误认为“25 ℃”利用10-14 求解。此时,可以请他说明一下求解的方法,他一定会说“水的离子积为10-14”,再问“这个10-14 有适用条件吗”?应该会答“25 ℃”,对照题意,恍然大悟,审题不够仔细。到这里,就可以将学生向解题关键“纯水”上引导了。通过如此的迂回,本堂课的两个关键环节“25 ℃时,水的离子积为10-14”和“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得到了再一次的突出与强调,同时也使学生多了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
二镇定机智,化解自身尴尬处境
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尽管教师认真备课,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了估计,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如读错字、写错字、算错题、实验失败等。对于化学教师,尤其是年轻的化学教师,演示实验是错误的多发区。
面对非预期的实验结果,是不知所措、信口胡说,还是从容不迫,重新来过?不论选择哪一个,要么将学生带入思维的误区,要么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都会使教学效果打折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将错就错,另辟蹊径。
有位实习教师,在“硫酸的性质”一课中做浓硫酸与铜的演示实验时,装置的连接、药品的取用都很顺利,只是在最后忘记了用酒精灯加热。等了一分多钟,等不到反应的发生,这位教师暗地里检查,才发现自己的疏漏。聪明的他并没有立即暴露这个错误,而是不动声色地引导学生观察:“大家看,铜片与浓硫酸混合后并没有任何的变化,由此可见,常温下,两者是不会反应的。如果对它们加热,情况又会怎样?”顺势摆上了酒精灯,仅仅一句话,将原本粗心犯下的错误转化成了对比教学的好机会,使学生对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条件有了深刻印象。
这类错误属于课堂的偶发事件,需要教师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使讲课者和听课者在思路和感情始终保持一致。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是教师情感与才华的结晶。
三 巧设“陷阱”,打破学生惯性思维
课堂中没有错误发生,固然给人以顺利与流畅的感觉,但是某些问题,如果以“错误”的形式出现,似乎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安排一些“错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关于溶液的pH求算中有一个酸碱溶液稀释的问题,首先通过例题得出了稀释后pH的求算方法“pH=N的强酸稀释10m倍后,pH=N+M;pH=N的强碱稀释10m倍后,pH=N-M”,另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溶液的“无限稀释”。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他们可以理解,也仅仅是理解,而应用中这正是一个很容易布陷阱的地方。与其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犯错误,不如干脆让他们先上一次当。教师可以设计3道练习题:(1)0.05 ml,1 mol/L盐酸配成50 ml溶液,pH=?(2)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100倍后pH=?(3)1 ml,pH=6的盐酸稀释至1 L,pH=?前两题根据公式很快有结果,最后一题则暗藏陷阱。果然,有学生说“等于9”,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警惕性较高,未受惯性思维影响。对于答案不置可否,教师提示:“这是盐酸溶液”,反对声音逐渐高涨,不久便全部醒悟过来,“只可能趋近于7”。教师安排这样一个“错误”,正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它的再次发生。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双错遗恨》有感 篇10
我从事河北梆子事业近二十年, 纵观戏曲舞台, 举凡是受到观众欢迎、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 都是在情感的表达上较为投入和深化的剧目, 每个角色都有一个突显的个性, 结合着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 将人物间情感的纠葛、矛盾的交织, 以及艰难的决择都诠释出来。如《三娘教子》《卖妙郎》《钟馗》《秦香莲》等;以情动人, 是现在戏曲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戏曲也正是沿着这样的路子成熟起来的, 吸引了不少的年轻戏迷。正所谓“五情发而为辞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因为观众觉得有时戏中人物的感情就是自己面临的, 非常能代替自己的心声。这“感情”就是为我们做演员的下了挑战, 每场戏要怎样饰演人物、每场戏要怎样投入感情、以及怎样的演出效果才能吸引观众。因为演员是戏曲情感的最直接体现者, 所以其一招一式、一哭一笑、一字一腔, 都要能够演示出观众可以理解并是观众常用的情感, 这样才能增加舞台的亲和力。作为我的理解是, 演员应当是大众情感的体验者, 只有懂得人的情感, 表达观众的情感, 观众与演员才能真正融为一体, 共同的进行戏曲的发展。如整场的河北梆子《双错遗恨》, 每年就这场戏大概要演出近百遍, 观众爱看是因为剧情感人, 因为行内有一句话“演员不动情, 观众就走神”, 因此我认为这场戏的感情投入要一步到位, 不能掺杂个人心情, 也不能有稍走神的状态。这应当是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在演出的舞台上应有的素养。
河北梆子《双错遗恨》这部戏是根据《三疑记》而改编的, 在京剧中它叫《香罗带》, 剧中女主人公林惠英是一个善良贤惠、忠贞不渝的妇女, 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封建妇女形象的代表。且论上半场的演出, 一条罗带是引出整场戏的故事起源, 利用中国古代女子持贞守节, 守纲常妇道, 尽妇职的封建思想, 把林惠英推上了舞台。上场时的林惠英带有愁闷的表情盼在外的夫君回来, 朝也盼暮也盼, 到头来却盼来了夫君的怀疑, 与疑心重的夫君说明罗带的来龙去脉, 其夫却逼着她去书馆与陆英明对证, 此时的林惠英内心复杂, 受冤的她很痛心, 对质时的陆英明是一个正人君子, 可是他在最后确实做了一个糊涂的官, 对证后的张冲知自己错疑了林惠英, 向林惠英赔罪, 受冤的林惠英虽然是怒气满腔, 但是本性善良的她原谅了自己的夫君, 张冲的表弟杜人凤去向林惠英借钱, 林不借使杜怀恨在心。整个上半场是因张冲的疑心, 陆英明的不知情, 杜人凤的仇恨把林惠英变成一个不忠不仁不义的受冤之人。下半场的剧情是整个剧本的看点, 如林惠英在贪官的公堂高声大骂, 采用河北梆子激情高昂的唱腔, 运用尖板、慢板、紧打慢唱来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 用铿锵有理的戏文表达着林惠英柔弱女子的性格刚烈一面, 宁可血溅公堂, 也不含冤屈服, 用一腔热血来批判所有昏庸无能的赃官。在这一场中, 我们的表演一定要让观众看出这个封建传统的妇女喊冤和刚强的一面。整场戏的压轴就是林惠英在监中向天的诉苦和对子的嘱咐, 林惠英在监中临刑前的念白和唱段, 是整部戏最入感情的一场。星月惨淡, 天地苍茫之时, 一句“看来我的冤枉难以昭雪”, 悲悲切切, 凄凄惨惨的哭腔念白, 引人落泪。“残月如钩天昏暗, 我薄命的人啊, 更鼓声声夜风寒”, 一句导板以景托情来表现林惠英此时的心情, 天人合一的情景互渗, 离别愁绪的心理感受与凄凉, “明日里血染霜刀含冤死, 回首看往事过眼云烟, 我一生存忠厚任劳任怨, 做贤妻效良母焉信圣贤, 常言说善恶到头终有报, 为什么却落个斩首衔冤”, 体现出林惠英这个封建传统的思想, 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的妇女形象, 这几句唱词就能体现出林惠英对自己的人生观已经不抱希望, 心里对世俗的厌恶, 用反绑子的特点来说明林惠英此时反驳古人的说法。“苍天啊, 为什么官场弊端你不见, 为什么无辜百姓受屈冤, 为什么权钱互用践律典, 为什么不惩处污吏贪官”, 林惠英在向天诉苦的同时也是在责问老天, 四个为什么也足以看出当时的封建势力。在唱这四句的时候, 一定要直抒胸臆, 将河北梆子的唱腔发挥到极有的限度, 以来衬托封建官场的昏庸无能和一个普通百姓的无奈, 在演出的时候, 不只是用眼泪来表现林惠英这个人物, 此时的我一定会突出林惠英的内心情感, 在痛苦无奈时利用高亢激昂的唱腔来释放林惠英内心的压抑, 特别是在演绎人物内心时的表演真挚, 要让观众跟着戏走, 把观众带入戏中。在见子的这段唱时, 更要体现出林惠英这个慈母的爱子之心, 为了不让儿子认为自己明日会刑场问斩, 用一个善意的谎言不让年幼的儿子心灵受伤, 并且劝其子发奋读书, 长大后做一个好官, 在其子拜别林惠英的那一刻和林惠英听见自己的儿子叫娘喊娘的时候, 林惠英的慈母心一定要愈强烈浓厚, 一句“猛听得子琦儿将娘呼唤, 当娘的哪个不是视子如命”, 利用紧打慢唱的唱法来抒发离愁别恨的纠结痛苦, 其声慷慨, 血气动荡。这场的内心的感情更加复杂而丰富, 此时的林惠英情绪低落, 在表演时人物的内心, 故事的情节, 感情的投入一定要到位, 唱腔定要委婉凄凉、高亢激昂、慷慨悲愤, 达到感情的“纯真”与“逼真”, 用这种“真”情来塑造人物, 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才能够打动观众, 催人泪下。“错在谁?罪在谁?自有公理明事非, 深思双错寻根解”.以这几句结尾的合唱, 相信也给每位观众带来了或多或少的人生启示, 一出感天动地的《双错遗恨》, 取决于演员的因素, 要做到扮演谁, 就是谁的魂, 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戏曲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