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像分析

2024-10-15

显像分析(通用11篇)

显像分析 篇1

肺通气、灌注显像是肺脏核医学显像的两种方法,两种显像方法分别对肺脏的通气功能和血流灌注功能进行检测,除可以评估肺脏这两方面的功能外,正是通过对肺部疾病时肺通气功能和血流灌注功能改变的了解来对肺脏疾病作出诊断,为临床上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更加详尽的资料。我科于2008年7月—2009年4月开展此项检查29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9例,除1例为门诊患者复查外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27例,女2例,年龄35岁~80岁,其中40岁以下1例,40岁~50岁4例,51岁~60岁11例,61岁~70岁7例,70岁以上6例。住院患者中呼吸内科17例,心血管内科7例,胸外科2例,骨科及康复科各1例。临床表现呼吸内科患者以胸憋气紧伴一侧或双侧胸痛,一侧或双下肢水肿为主要表现;心血管内科患者以晕厥、活动后气紧、高血压心脏损害为主要表现;胸外科患者以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伴胸憋气紧为主要表现;骨科及康复科患者以下肢骨折后伴胸憋气紧为主要表现。

1.2 仪器使用及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的e.cam单光子可变角双探头SPECT进行显像,检查方法肺通气/灌注显像一般于同一天进行,一次性使用肺通气导入器选择内蒙古英华融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在进行肺通气检查之前,把一次性使用肺通气导入器与医用氧气瓶连接好,氧气瓶要有足够的气压,注入体积3 m L、40 mci的喷替酸盐注射液(DTPA),开通气源看到咬嘴有气流喷出,立即让患者咬紧喷嘴,缓慢而均匀地深呼吸8 min~10 min,患者最好采用坐位以保证显像结果的质量。对于不配合和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用无孔氧气面罩代替咬嘴,用手动监测仪随时在患者背部监测吸入的计数,当计数达到30~40 K时,就可以进行通气检查。一般每个体位采集300 K,采集8个体位,即前后位、后前位、左右侧位、左右后斜位、左右前斜位。若同时进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在双足背静脉建立通道,分别准备聚合白蛋白注射液(MAA) 5 mci、2支体积各为4 m L,在探头启动后及检查床行至膝关节部位时分别注入1 m L药物采集深、浅静脉像,继而行肺灌注显像,采集8个体位,即同肺通气体位保持一致,每个体位500 K计数。

2 结果

29例病例中,18例显像阳性,占62%,11例未见明显异常。根据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标准,结合下肢深静脉显像结果,符合肺栓塞表现的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8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

3 讨论

肺通气/灌注显像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应用非常广泛,不仅检查方法安全可靠无创,而且在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历史,技术及机器功能日益完善,采集时间明显缩短,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以及疗效判断,了解肺血管床的受损程度及定量分析,肺脏疾病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药物与手术疗效的判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对寻找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增加的病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以及先天性肺血管病变、全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大动脉炎等)可疑累及肺血管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都可用于疾病的诊断、病情的判断;对肺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患者,观察其病变对肺血流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疗效提供依据。虽然肺通气灌注显像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缺乏特异性的定性诊断,所以必须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胸部X线、心电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测试、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必要时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术或MRI肺动脉造影术[1]。

对于怀疑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必须同时进行肺通气灌注显像及双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像,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于处理的图像必须通气与灌注一起观察,综合分析显像结果,提高显像质量。因MAA为悬浮液,注射前需震荡摇匀,注射时尽量带一头皮针,以防止血液与MAA凝聚,引起不应有的栓塞或热点[2]。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肺栓塞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如患者原有疾病突然加重,呼吸困难,伴下肢不对称肿胀;或术后、创伤后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出现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休克等,尤其是伴有发病危险因素的患者,结合其他常规检查和肺通气/灌注显像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00.

[2]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26.

显像分析 篇2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师在成人及儿童患者施行18F-FDG PET/CT肿瘤显像过程中如何介绍、操作、解释和报告检查结果。

Ⅱ『背景信息及定义』

PET是一种断层闪烁显像技术,它通过探测引入机体的正电子核素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正电子所发射的湮没光子来反映示踪剂在机体局部组织内的分布。18F-FDG PET是通过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即18F-FDG,来显示不同组织的糖利用率的一种断层显像技术。许多恶性病变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因此,18F-FDG对许多恶性肿瘤的探测、临床分期及疗效的监测是一种灵敏的方法。CT是利用X线束形成解剖影像的一种断层显像技术,CT解剖影像信息用于探测和帮助确定恶性病灶的部位及范围。同机PET/CT一次检查可同时提供18F-FDG PET的代谢信息及CT的解剖形态学信息。正如一些临床所显示的那样,PET/CT提供的信息在评估已知或疑有恶性病灶病人的准确性方面优于单独PET或单独CT或异机PET加CT。

18F-FDG PET及CT是成熟的诊断方法,多年来,尽管对异机PET及CT扫描图形进行校准及融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由于PET与CT同机融合所具有的优越性,PET/CT技术在美国得以迅速推广,本操作指南仅适用于PET/CT。

2650 定义

A、PET/CT是带有一个病人检查床且同时包含CT扫描仪及PET扫描仪于一体的集成装置,可同时获取CT扫描、PET扫描及PET/CT扫描图像。若PET及CT扫描期间病人体位保持不变,则重建的PET及CT图像空间上是一致的。

B、PET/CT重合过程是将PET及CT图像进行校准,以获取融合图像及进行图像分析。

C、PET/CT图像同时显示PET及CT图像,叠加的数据以PET数据彩色编码叠加到CT灰阶上而显示出来。

D、PET/CT采集包括全身、扩大的局部及限定的局部三种。此三种采集方式在2005年的操作术语中作如下定义:

1、全身肿瘤显像:从颅顶到脚;

2、从颅底到股骨中段的肿瘤显像;

3、局部范围内的肿瘤显像。

E、衰减校正方法

1、以PET/CT扫描时的CT透射图像进行PET图像校正;

2、以一种同位素源(棒源)进行透射扫描进行PET图像校正,此衰减校正方法在PET/CT扫描中并不常用。

Ⅲ『临床应用举例』

18F-FDG PET/CT应用适应症(但不局限于下列):

A、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B、肿瘤患者转移灶为首发症状或患者呈现副癌综合征而原发灶不明时探测不明原发灶肿瘤;

C、已确诊恶性肿瘤病变的临床分期;

D、监测恶性肿瘤治疗疗效;

E、对肿瘤治疗后体格检查或其它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异常是肿瘤病灶残留亦或治疗后纤维化或坏死进行鉴别;

F、探测有无肿瘤复发,特别是肿瘤标志物升高者;

G、选择最有可能具有诊断信息的肿瘤活检部位;

H、指导放疗计划的制定;

I、非肿瘤病变的应用,包括感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评估。

18F-FDG PET/CT并非对所有恶性肿瘤的探测都一样有效,其它的正电子示踪剂对某些肿瘤的探测更为有效,但大多数此类药物尚没有被美国FDA批准,也未列入医保项目范围。有关此类示踪剂应用的科技文献报道进展迅速。

Ⅳ『操作』

A、病人准备 PET/CT检查前患者需进行最佳的准备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正常组织(如心肌、骨骼肌等)对示踪剂的摄取,维持靶组织(恶性病变)对示踪剂的摄取量。常用的操作方案如下:

1、怀孕及哺乳期妇女准备:参见美国核医学会常规影像检查操作指南。

2、抵达前准备

嘱患者在注射18F-FDG前禁食4-6小时,也不能饮用饮料(水除外),目的在于减低生理性的血葡萄糖水平,减低血清胰岛素浓度至接近基础水平。鼓励饮水,但含有葡萄糖或肠胃外给养的静脉注射液均应停用4-6小时。

当需要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时,下述病人需加以筛选:含碘增强对比剂过敏史者、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者及肾脏疾病患者。当血清肌酐水平在2.0mg/dl以上时,不宜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

3、注射前准备

a、脑显像时,注射18F-FDG及注射后摄取相,病人均需在安静避光的环境下休息。

b、全身显像时,注射18F-FDG时及注射后摄取相,病人保持坐位或卧位,以避免肌肉摄取。

c、注射18F-FDG前测血糖水平。血糖水平升高时,肿瘤摄取FDG减少,若血糖水平超过150-200mg/dl水平,应对病人行进一步处理。如通过注射胰岛素减低血葡萄糖水平,但注射18F-FDG则延迟到注射胰岛素后的一定时间(延迟时间则取决于注射胰岛素的种类及给予胰岛素的途径)。d、无论是用于衰减校正/解剖定位(AC/AL)的CT扫描,还是腹部、盆腔诊断性CT扫描,可以给予胃肠管腔内增强对比剂以充分显示胃肠道,除非临床上认为如此处置不当或没有必要。

B、与操作步骤有关的信息

参见核医学会常规显像操作指南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恶性肿瘤的类型及部位,诊断和治疗时间(穿刺结果、手术、放疗及化疗,以及有无应用骨髓刺激剂及类固醇)以及目前的药物治疗情况。

2、糖尿病史,禁食状态及最近有无感染。

3、病人能否在整个采集期间内(15-45min)保持平卧状态。

4、幽闭恐怖症史。

5、病人能否将双臂上举。

C、注意事项

参见核医学会常规显像操作指南。

D、放射性药物

PET/CT检查时病人辐射剂量来自PET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及CT辐射剂量两部分(表1)。诊断CT的辐射剂量近年来引起了相当关注,尤其是儿科检查。由于其应用、显像方案及CT系统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确定一个CT扫描的“代表”剂量可能会引起误解。此告诫同样适用于PET/CT的CT部分。例如,全身扫描可以包括身体的不同部位,可采用旨在减少病人辐射剂量的方案或者采用诊断目的的最优化CT扫描。采用这些选择方案,辐射的有效剂量约为5-80mCv(0.5-8.0rems)的范围,因此,建议对实用特定的CT系统及采集方案的CT辐射剂量进行适当的评估。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CT检查,要根据病人的体积而不是CT采集方案设置适当的电流(毫安/秒),原因在于随着病人体积的减少,其辐射剂量明显增加

E、图像采集

参见美国核医学会PET肿瘤显像指南和美国放射实践指南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Practice Guideline)成人及儿童颅外的头颈部、胸部、腹部及骨盆CT检查规范及文件部分。

1、视野(FOV)、摆位及采集前准备

a、对于大多数肿瘤类型而言,为寻找18F-FDG异常浓聚区推荐行颅底至大腿近端部位的PET显像。该类采集方案经典采集范围为外耳道至股骨中段。对于高度怀疑头皮、颅骨、脑及四肢末端侵及的肿瘤,采用全身肿瘤显像。

b、当异常病变仅局限在身体可能已知的部位时(如孤立性肺结节、可疑肺癌、肺门淋巴结浸润评估、头颈部肿瘤诊断及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治疗监测等)采用局部肿瘤显像,但全身肿瘤显像可进行有效的临床分期。

c、为获取躯干最佳的影像质量且病人可以耐受时,则双臂上举越头。双臂下垂于躯体两侧,则可对躯干影像产生条束状伪影。为获取头颈部最佳影像,双上臂应下垂置于躯体旁。

d、图像采集前,病人要排空膀胱,以限制膀胱辐射剂量对肾集合系统及膀胱的影响。

e、病人携带的金属物品应尽可能取下。

2、CT采集方案

作为PET/CT检查的一部分,CT可用于衰减校正/解剖定位(AC/AL)或诊断性CT扫描。AC/AL扫描并无必要最优化的诊断性CT检查,而诊断性CT扫描已在尝试最优化。某些情况下,均要进行用于AC/AL的初始CT采集(PET数据采集前)及诊断性CT(PET数据采集之后)。PET/CT中CT技术的最优化在不断发展。

a、若CT扫描仅用于AC/AL。推荐实用低毫安/秒设置以减少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

b、如作为优化的诊断性CT扫描,则推荐实用标准的毫安/秒设置,以优化CT扫描的空间分辨力。调节球管电流将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减至最小。某些情况下,需静脉注射或口服增强对比剂。对身体的某一特定部位,有必要行单独的CT采集以实现诊断性CT扫描的最优化。许多情况下,检查需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及采用恰当的注射技术。静脉内高浓度的增强对比剂可能会导致PET图像衰减校正伪像,但此影响并不太大。此伪像通过采用扫描机的适当衰减校正正因子可将其影响降至最小。

c、用于AC/AL的CT扫描或腹部、盆腔最优化诊断性CT扫描,可能需要应用一种胃肠道管腔内增强对比剂以充分显示胃肠道,除非临床上有禁忌或缺乏临床应用指征。此试剂可能是一种阳性对照剂(如稀释的钡剂)、口服的碘对比剂,或是一种阴性对照剂(如水)。高浓度的钡剂或含碘对比剂的聚集导致过高地估计了局部18F-FDG浓聚,从而产生衰减校正伪象;而稀释的阳性及阴性口服对比剂并不会造成局部18F-FDG浓聚的高估,对PET图像质量亦无影响。

d、对于PET/CT中CT透射扫描时呼吸方案,PET发射扫描图像中隔肌的位置要尽可能与CT透射扫描图像相匹配。尽管胸部经典的诊断性CT扫描是在吸气末屏住呼吸时获取,但该项技术对于PET/CT检查并不适用,因为这会随后的呼吸运动不匹配导致PET和CT图像的不匹配。有些设备CT透射扫描是在吸气中段屏气时进行,有些设备则让病人保持浅呼吸状态下行CT采集。呼吸运动会引起位于肺基底和肺外缘、肝膈顶部及肺与软组织接触面病变的定位不精确,同时还会造成SUV测量的不真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运动校正或呼吸门控技术。

3、PET发射图像采集方案

a、放射性药物要在需关注部位的对侧注射。PET图像采集在注射放射性药物至少45min后进行。有关最佳的18F-FDG分布相尚存在争议。许多PET中心在注射18F-FDG后60min或90min开始采集。一些重心为评估FDG摄取随时间的变化而行第二次采集。弱通过半定量参数,特别是SUV对两种研究加以比较时,18F-FDG摄取时间应尽可能一致。

b、发射扫描采集时间根据注射示踪剂的放射性活度、病人体重和PET扫描仪的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测器的构成及采集方法)的不同从每床位2min至5min不等。通常从颅骨到股骨中段显像总的采集时间在15min至45min。脑显像及局部感兴趣区的扫描时间会延长。

c、肿瘤葡萄糖代谢通过SUV进行半定量评估,SUV是基于所测病灶衰减校正后的放射性活度以注射放射性药物剂量、体重、体重或体表面积进行标准化后获得。该测量通常在注射显像剂45min后静态PET发射图像上获取。SUV测量的准确度取决于PET扫描仪校准的精确度及其他因素。SUV测量的重复性取决于临床采集方案的可重复性,入,注入剂量、18F-FDG注射后显像时间、重建运算类型、衰减图类型、肿瘤组织之外组织器官FDG摄取的变化及分析方法(如最大值和均值)。

d、肿瘤代谢的半定量评估也可根据病灶18F-FDG摄取与体内某一参照区域的比值表示,如与血池、纵隔、肝脏和小脑的18F-FDG摄取比值。

F、介入

1、膀胱内聚集高活度的示踪剂会降低图像质量,影响盆腔病灶的发现和图像解释。无论有否膀胱导尿管介入,水和环状利尿剂的应用都可减少示踪剂在膀胱的聚集。膀胱导管介入后,通过三通管对膀胱进行不间断冲洗,可清除膀胱放射性,进而成功获取优质图像。

2、在注射18F-FDG前,让病人在温暖房间待30-60min,特别是在寒冷气候或空调环境下,这样有助于减少棕色脂肪的摄取。注射18F-FDG前,服用氯羟安定(Lorazepam)或安定可减少棕色脂肪组织或骨骼肌对FDG的摄取,β-阻断剂的应用亦有同样的效果。

G、图像处理

1、PET重建:PET发射数据由成对的探头之间许多线性反应事件组成。发射数据必须进行探测器效率(归一化)、系统死时间、随机符合、散射、衰减及采样的非均一性等校正。其中某些校正(如衰减校正)可直接引入重建过程。带可伸缩隔板的PET扫描仪可以2D和3D模式获取数据,而没有隔板的PET扫描仪只能以3D方式获取数据。以3D模式获取的数据可转变成2D数据和以2D运算法则重建或以完整的3D运算法则重建。迭带重建方法是现今临床2D及3D重建模式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前应用的滤波投影法。对一个特定的运算法则,适当的重建参数的设置取决于采集模式、扫描仪类型及显像用途。为解决基于CT衰减校正过程可能引起的伪像,以衰减及非衰减校正数据存档重建,这是实践中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重建的图像可以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平面显示,亦可以旋转的MIP(最多强度投射)图像显示。

2、CT重建:CT图像是通过滤波反投影进行断层重建,并通过CT对整个视野饿PET发射数据进行衰减校正,分别以适当的放大倍数、层厚、叠加和对特定区域的扫描进行重建运算。在螺旋CT数据的一部分以轴向或倾斜位采集之后,滤波反投影可是2D,或者是完整的3D。除了调整线性特征的重建要素外,空间分辨力和噪音特质、纵向滤波(沿z轴)被用力改变z轴分辨力及断层灵敏度剖面。另外,还要强调特定图像特质的技术,如骨、肺或头部的运算法则。由于衰减校正原因仅标准要素得以采用。由于现今CT容积几乎是各向同性的,因此人们更喜欢以冠状位、矢状位重建甚至曲线显示。一些先进的显示技术,如容积透视图和最大强度或最小强度投射图经常得以采用,这些投射图可用在完全容积或较厚的或任意定向切面图方面。器官及任务特定的自动、半自动分割运算法则及特别的评估运算法则亦为常规应用。

3、显示:一体化的PET/CT系统,有代表性的软件包可提供位置校准的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CT图像、18F-FDG图像、融合图像以及3D电影图像的最大强度图像。同时亦可显示18F-FDGPET衰减及非衰减校正图。H、图像解释标准

1、在一切具有活性的组织均可见到一定程度的18F-FDG正常生理性摄取。这些组织包括脑、心肌(尽管延长禁食时间、某些病人心肌仍可明显摄取)、乳腺、肝脏、脾、胃、肠管、肾、尿道、肌肉、淋巴样组织(如扁桃体)、骨髓、唾液腺、胸腺、子宫、卵巢、睾丸及棕色脂肪组织(见K部分)。

2、全身显像显示,由于脑灰质有较高的18F-FDG生理性摄取,故18F-FDGPET对脑转移肿瘤的探测灵敏度相对较低。

3、新生物、肉芽组织(如愈合的伤口)、感染及其它炎性病变18F-FDG摄取增加。

4、尽管18F-FDG摄取的特征、特定的CT发现、相关病史、体格检查及其它影像学征象常常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是最有帮助的特征,但半定量分析(如SUV)法亦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评估随时间及治疗后病灶的变化情况。I、报告

参见美国核医学会常规显像操作指南。

1、研究标识(identification)

2、临床信息

a、研究指征

b、相关病史

c、需记录的信息

3、操作步骤描述及显像方案

a、放射性药物,包括注射剂量、注射途径及18F-FDG摄取时间。

b、其他药物的给予及其方法,如静脉导管放置、饮水、Foley导管的插入(导管大小)、速尿的注射(剂量及时间)、肌肉松弛剂、止痛药、镇静过程(注意描述处理过程,描写治疗药物类型及与放射性示踪剂注射相关的镇静时间、PET检查结束时病人的状态)。

c、扫描部位及病人体位:全身、颅底至股骨中段还是局部,双臂位置。

d、基础血葡萄糖水平。

e、CT透射扫描方案(是用以AC/AL还是诊断性CT方案,有无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针对临床情况设定的适当参见方案及躯体感兴趣区。

f、PET发射扫描方案:参见美国核医学会常规显像操作指南。

4、检查所见描述

a、图像质量:如因运动、肌肉组织摄取或高血糖所致图像质量影响。

b、描述与正常对照组织摄取相关的18F-FDG异常摄取部位、范围及浓聚程度并描述PET异常的CT形态学发现。18F-FDG浓聚程度可通过SUV来评估;浓聚程度亦可以轻度、中度及明显浓聚进行描述,或以正常肝实质摄取作为参照背景进行描述(肝脏SUVave:2.0-3.0,SUVmax:3.0-4.0)。一体化机的PET/CT报告应包括与病人关注相关的CT偶然发现。若要求CT扫描作为诊断检查,则PET/CT检查的CT部分应尽可能单独报告以符合管理的要求。若如此,PET/CT报告可参阅与PET/CT检查无关的诊断性CT检查报告。

c、局限性:尽可能确定能够影响检查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因素(如小病灶或炎症)。

d、临床问题:回答与PET/CT检查要求相关的临床问题。

e、资料比较

尽可能地与以前的检查和报告进行比较是放射学会诊及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以前的诊断性CT、PET、PET/CT、MRI、所有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和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时,PET/CT检查更有价值。

当PET/CT监测治疗疗效时,治疗前、后病灶FDG摄取的范围及浓聚程度可概括为:病灶代谢进展、病灶代谢稳定、病灶代谢部分反应及病灶代谢完全反应几个方面。欧洲癌症研究治疗机构已公布这些分类的标准,尽管这些标准在已进行的研究上尚未得到有效的验证。在某些特定的临床状况下,以摄取绝对值和变化百分数改变表示的半定量分析法可能更适宜。但是,正如E3部分所述,两次检查的技术方案及图像分析必须是一致的。

5、印象(结论或诊断)

a、尽可能地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

b、适当的鉴别诊断;

c、适当的随访和建议进行其他必要的检查以阐明或证实其印象。

J、质量控制

1、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

参阅美国核医学会放射性药物使用操作指南。

2、仪器使用说明书

参阅美国放射实践指南协会成人及儿童头颈部外CT、胸部CT、腹部及盆腔CT部分“设备使用说明”及“质量控制”。

a、设备操作指南

对于病人显像而言,扫描仪应达到或超过下列规格:

CT扫描仪:见前面提及的美国放射协会指南。

PET扫描仪:以国家电子制造协会(NEMA)2001版获取的产品数据为基础。均匀性评估以NEMA1994版为基础。修改后的NEMA版本对镥硅酸扫描仪的镥硅酸天然放射性本底加以了确定。

线性空间分辨率:<6.5mm

轴向分辨率:<6.5mm

灵敏度(3D):>4.0cps/kBq  灵敏度(2D):> 1.0cps/kBq

均一性:<5%

PET/CT扫描仪:

 最大复合扫描仪范围(PET/CT):>160cm

容许的病人最大重量:至多157.5kg(350磅)

病人通过孔径:至少59cm

目前所有商业性的PET/CT扫描仪均达到或超过这些规定指标。

CT视野(FOV)应至少50cm直径,以减少因CT和PET视野不匹配而由CT衰减校正所致的伪影。

工作站应具有显示CT、PET图像的功能,并能获得不同百分比的CT和PET融合图像。工作站应能允许CT和PET光标的多平面显示,PET和CT数据集的收集后重合以及与其他影像研究的重合,包括非硬性重合都是需要的。b、设备质量控制

PET性能监测应与美国放射技术协会核医学影像设备医学物理性能监测标准一致。

CT性能监测应与美国放射技术协会CT影像设备医学物理性能监测标准一致。

PET/CT质量控制程序结合上述的美国放射协会技术标准的CT质量控制程序及PET质量控制程序。CT质量控制程序应包括以Hu为单位的数千伏特电压范围内的空气及水校正。PET质控程序应包括在一个已知放射性浓度的模型(phantom)内进行放射活性校准测量,而此通常作为扫描仪FOV内一致轴向定位功能。同时每日还需进行每个探测器稳定性检测以确定探测器的故障和计数漂移。

此外,PET/CT尚需定期进行CT和PET扫描仪对准检查,机架对准检查可发现CT与PET扫描仪之间的位置偏差,其位置对准信息将引入融合图像以确保图像准确对位。

3、紧急处理程序

急救手推车内必备适当的药物及复苏设备,并能很方便的获取,以处置应用增强对比剂产生的不良反应。

K、误诊缘由

除恶性病变外,某些状况亦可引起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下述列表包括最常遇见的误诊原因(尽管不是全部):

1、假阳性结果

a、可导致假阳性的生理性摄取

头颈部唾液腺及淋巴样组织

 甲状腺

棕色脂肪组织

胸腺,尤其是儿童

哺乳期乳腺

乳晕(areole)  骨骼及平滑肌(如颈及脊椎旁;高胰岛素血症)

胃肠道(如食管、胃及肠道)

泌尿道结构(内含排泄的18F-FDG)

 女性生殖道(如月经周期子宫或黄体囊)

b、炎症病变

术后炎症、感染、血肿、穿刺部位及手术切口

放射治疗后(如放射性肺炎)

化疗后

局部炎性疾病,特别是肉芽肿病变(如结节病、真菌病或分支杆菌病)

造瘘口(如气管及结肠)和引流管

注射部位

甲状腺炎

食管炎、胃炎及炎性肠病

急性和偶发的慢性胰腺炎

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胆囊炎

 骨髓炎、新发的骨折部位和关节再造

淋巴结炎

c、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

肾上腺腺瘤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

唾液腺肿瘤(如Warthin氏肿瘤、多形性腺瘤) 结肠腺瘤样息肉及绒毛样息肉

卵巢泡沫细胞瘤和囊腺瘤

巨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平滑肌瘤

d、增生或发育异常

Graves病

Cushing病

 骨髓增生异常(如贫血或细胞因子治疗)

胸腺反弹性增生(如化疗后)

纤维化发育异常

Paget病

e、缺血

冬眠心肌

f、伪影

PET/CT数据的未对准可能造成衰减校正伪影。非衰减校正PET图像及融合图像有助于鉴别此类伪影。

 从多色的(polychromatic)CT能量至511keV的湮没辐射能量转换过程中的不准确可造成金属或高浓度钡剂周边伪影,尽管这些伪影在应用新的转换运算模式时并不常见。

2、假阴性结果

病灶直径小(小于系统分辨率的2倍)

肿瘤坏死

 新近已行化疗或放疗

新近大剂量的类固醇治疗

高血糖症或高胰岛素血症

一些低级别肿瘤(如肉瘤、淋巴瘤或脑肿瘤)

 含大量粘蛋白成分的肿瘤

某些肝细胞瘤,尤其分化好的肝细胞瘤

某些泌尿生殖系癌,尤其分化好的肿瘤

 前列腺癌,尤其分化好的前列腺癌

某些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尤其分化好的肿瘤

某些甲状腺癌,尤其是分化好者

某些支气管肺泡癌

某些乳腺小叶癌

某些骨转移病变,特别是成骨性或硬化性骨转移

某些骨肉癌

Ⅴ『人员资格』

A、医师

PET/CT技术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由于PET/CT图像需由两位不同影像学的专家进行解读,然后再将他们的评判进行整合,故其效率并不高,因而有必要对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同时解读PET/CT图像。不管以前受过何等培训,解读PET/CT影像的专家应同时具备适当的PET和CT训练。理想的状况是,每位未曾接受PET训练和无PET工作经验的诊断放射学者应接受核医学医师类似的PET培训及从事PET工作。同样,一位核医学医师亦应接受如诊断放射学者类似的CT培训并从事CT工作(包括对增强对比剂反应的处理)。大多数情况下,诊断放射学医师要接受核医学医师在核医学住院医师期间完全相同的PET培训是不切实际的。反之,对核医学医师而言,接受诊断放射学住院医师期间同样的CT培训也不是切实可行的。

由美国放射学会、核医学会(SNM)、计算机体层摄影及磁共振学会协作团队合作发表的一篇文章(J Nucl Med.2005;46:1225-1239)概述讨论了PET、CT及PET/CT显像相关问题。这些机构赞成只要接受过适当培训且取得合格证的医师就能解读PET/CT影像。从传统意义上讲,适当的培训是以继续医学教育积分及解读图像的例数来进行量化的。协作工作组建议的培训要求见表2。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工作站模拟器及报告产生及评分系统来考核每位医师解读图像的准确性,并与其他的同事使用同样方法进行比较,此法具有同样的效果甚至更好。

将来放射学及核医学住院医师训练项目要求包括PET/CT集合图像的解析及管理的训练。认证及再认证考核将包括CT、PET及PET/CT测试。再认证考查合格的条件要求参加认证维持(MOC)项目并包含PET、CT及PET/CT图像解析训练。MOC的某些组成包括应用工作站模拟器、报告产生及评分系统来评估每位医师解析图像的准确性并与其他同事在同样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参加培训及图像解析的医师应参加继续医学技术教育及指南中讨论的程序相关的评析。只要有MOC项目的地方,医师都应该参与并取得相应的证明。

若没有医师接受过PET/CT病例的解析培训,那么,PET扫描应由具有PET专长的核医学医师解析,CT应由具有CT专长的诊断放射学医师解析。尽管赔付的观点目前还有争议,但有人强烈建议PET/CT报告要避免出现前后不

一、模糊及冗长的现象。

B、技师

PET/CT技术学的呈现,也提出了有关技师如何胜任PET/CT操作相关的教育、培训及资格认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其它尚存在的问题涉及能力的确认、技师教育经历的标准化、州立规则及许可证发放的障碍。核医学会技术部(SNMTS)和美国放射技师协会(ASRT)联合制定了一个基本规划,并制定了PET/CT实践中有关问题解决的运作机制。此基本规划在2002年7月的PET/CT一致同意讨论会上得以草拟。此次会议的建议可在PET/CT一致同意讨论会报告中找到(J Nucl Med Technol.2002;30:201-204),亦可从美国核医学协会(SNM)网站()上获取。

职业协会有责任制定一套标准和实施机制,通过适当的训练来促进一名合格及能胜任的工作者执行这些操作程序,协助合作机构找出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讲授的需要,ASRT和SNMTS率先制定了PET/CT培训的教学大纲。此大纲已得到许多专业机构的认可并已向各州立放射管理委员会及美国各项目主任发布,它同时张贴于SNM()和ASRT网站()

核医学技术认证委员会已制定了PET专业考试计划,只要他们达到NMTCB网址()规定的必要条件,此考试对已注册的核医学技师、放射技师、CT技师及放射治疗学人员是开放的。美国放射技师注册(ARRT)改变了CT认证考试,容许参与这项考试且达到必备条件者申请核医学技师。合格标准见ARRT网址()。

许可证的发放及管理规则的明确将带来动人的机会,核医学技师为获取CT实践经验需参加ARRT CT考试,同意放射学者获取PET实践经验则需参加NMTCB PET考试。SNMTS正通过立法及管理途径解决这些问题。SNMTS一直致力于尚在国会悬而未决的放射优势消费者保险法案的推动。放射优势消费者保险法案将建立从事医学影像及治疗处理的最低教育及资格标准。第二条管理路径在于通过与辐射管理项目指导者()(即州立辐射管理者专业机构)会议确立的协作关系来突出这些实际问题。

C、合格的医学物理师

一个合格的医学物理师应能独立胜任从事医学物理的一个或数个分支领域。核医学协会认为,认证及有关的分支领域的继续教育可证明一个人能胜任从事医学物理的一个或数个分支领域,继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学物理师。核医学协会建议在美国辐射协会(ABR)或美国核医学科学委员会(ABSNM)有关的分支领域获取个人的资格认证。

医学物理有关的分支领域包括:

ABR:在CT影像物理方面至少有15h的“医学核物理”继续教育积分;

在PET影像物理至少有15h的“诊断性放射物理”继续教育积分;

ABSNM:在CT影像物理方面至少有15h的“核医学物理与仪器”继续教育积分。

一名合格的医学物理师必须同时具备对PET/CT设备中PET和CT至少40h的物理技术支持的实践经验。

一名合格的医学物理师的继续教育应与美国放射实践指南协会继续教育一致,以及3年内至少15h的PET及CT物理的继续教育。

一名合格的医学物理师或其它合格的科学家从事PET/CT物理技术支持服务应符合下述所有标准:

1、针对特定责任领域的进一步培训(如医学物理、健康物理及仪器)。

2、如果州立立法有要求,还需获得资格认证。

3、为了保持其资格,还需具备经常参加地区性特定继续教育的证明文件。

4、辐射安庆及防护的知识及适用于实践领域的规章和法规。

Ⅵ『需进一步澄清的问题』

A、CT衰减校正及解剖定位的应用、最佳诊断性CT的应用及二者的应用取决于应用指征,PET/CT中CT采集方案的选择亦在不断变化。

B、呼吸及其它运动伪影校正的再校准的作用。

C、轴向准直的作用。

D、PET、CT或PET/CT呼吸门控的作用。

E、18F-FDG最佳分布时间、每个床位的扫描时间、图像的调整(平滑)、重建运算法则及基于CT衰减校正的最佳方法。

F、半定量测量的最佳方法(如SUV等)。

Ⅶ『简明参考书目』(略)

Ⅷ『免责声明(DISCLAIMER)』

为提高核医学实践及研究行为过程的费效比,协助从业者为病患提供适当的服务,核医学协会已制定并批准这些指南作为一种职业教育的工具。该指南并不排斥其它可达到同样结果的处理过程。它们即非一成不变的规则,亦非实践要求必备的条件,没有意图亦不应该将他们确立为一种法定的服务标准。基于这些原因,核医学协会告诫从业者在临床决策产生疑问的诉讼中不要应用该指南。

有关某一特定程序的适当性或行为过程的最终判断应根据医师当时的情况而定。因此,一种方法异于本指南并不意味着一定低于其服务标准。一位尽责的从业者会从其他合理的判断下,负责地根据病人的状况、可用资源的限制及本指南出版后知识及技术的进步而采用与本指南不同但恰当的处理过程。

我们所期待的是:从业者能基于目前知识、可利用的资源及病人的需求,为提供有效而安全的医疗服务而采取的合理的行为过程。本指南的唯一目的在于协助从业者达到这一目标。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在决定一种指南的当前适用性时应始终考虑到指南出版的日期。

Ⅸ『批准』

显像分析 篇3

【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显像在不明性质颈痛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不明颈痛患者,MRI、CT、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质占位性病变或破坏性病变,但无法明确骨质病变性质,所有患者均通过全身骨显像进行检查,并进行病灶穿刺检查或手术检查。其中8例全身骨显像显示多发骨转移瘤患者进行肿瘤代谢显像。结果:68例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检出率为88.2%(60/68),显像结果显示颈部单发病灶34例,包括23例良性病变,8例转移瘤,3例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病灶26例。6例转移瘤患者通过肿瘤代谢显像确定了原发病灶。结论:对于不明性质颈痛患者,应采用全身骨显像诊断病变性质,全身骨显像联合肿瘤代谢显像可有效提高不明性质颈痛诊断准确率,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肿瘤代谢显像;不明性质颈痛;诊断

颈痛是临床常见颈椎疾病,但颈椎骨质发生占位性病变或破坏性病变所导致的颈痛,诊断难度较大,炎性病变、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所显示的颈椎影像检查结果有许多共同点,增加了诊断难度,若不及时诊断则有可能延误治疗。本文以68例不明性质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及肿瘤代谢显像检查,分析核医学显像对于不明性质颈痛的诊断意义,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不明颈痛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32.6±4.2)岁,病程为3~28个月。所有患者均排除肿瘤病史、退行性关节疾病、颈椎疾病等,采用MRI、CT、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质占位性病变或破坏性病变,但无法明确骨质病变性质,采用全身骨显像及肿瘤代谢显像进行检查诊断。

1.2 检查方法

68例患者均进行全身骨显像进行检查,采用GE HawkeyeVG8显像仪,检查前6h需禁食,注药前进行血糖常规监测,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555~740MBq的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饮水800ml,排尿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扫描范围包括头部、颈部、上身,观察颈部可疑病灶显像情况[1]。8例全身骨显像显示多发骨转移瘤患者同时进行肿瘤代谢显像检查,以明确原发灶。由两位以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最终诊断结果以共同诊断意见为标准。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为60例,阳性检出率为88.2%。28例转移瘤,占总数41.2%(28/68),25例颈椎原发肿瘤,占总数36.8%(25/68),包括20例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1例多发骨髓瘤。详见表1。

骨显像检查结果显示,多发病灶在2处以上的患者为25例,多发病灶提示患者不排除转移瘤或发生多发性骨转移瘤,若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显示为转移瘤,则应进行局部穿刺检查,确保诊断准确率。

骨显像结果显示21例骨转移瘤,占转移瘤患者总数的80.8%(21/26),其中,3例未明确肿瘤,例鼻窦横纹肌肉瘤、肝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各1例,14例肺癌骨转移。1例慢性骨质疏松合并非特异性炎症,1例多发性骨结核,1例浆细胞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在60例骨显像呈阳性的患者中,34例颈部单发病灶,其中,3例原发恶性肿瘤,包括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梭形细胞瘤、1例血管肉瘤。8例骨转移瘤,包括2例肝癌、1例肺癌、2例肾癌、1例鼻咽癌、1例黏液性高分化腺癌、1例恶性间质肿瘤。23例良性病变,包括1例脊索瘤、2例血管瘤、1例腱鞘巨细胞瘤、1例纤维结构不良、2例骨样骨瘤、1例成骨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2例骨瘤、2例结核、2例骨巨细胞瘤、1例血管样骨囊肿、1例骨软骨瘤,6例肉芽肿慢性炎症,脊索瘤患者的骨显像结果显示颈部出现轻度放射性明显增高。

骨显像结果显示呈阴性患者8例,颈椎良性病变6例,包括2例慢性炎症、1例骨巨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1例浆细胞瘤。所有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显示阴性及单发病灶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并进行病理学诊断对比,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8例患者全身骨显像显示多发骨转移瘤,随后进行肿瘤代谢显像,6例明确原发病灶,检查结果提示2例食道恶性肿瘤、3例肺内肿瘤、1例气管旁及纵膈多发恶性病灶,后經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其余2例未发现原发病灶。

3 讨论

人体颈椎是多种疾病的病变位置,像骨质占位性病变、破坏性病变所引起的颈痛,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常规的MRI、CT、X线检查无法明确骨质病变性质,这类患者通常采取手术保守治疗方式,包括本研究中的68例患者,均采取入院手术治疗方式。颈椎发生性质病变则提示出现肿瘤疾病可能,应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成年颈痛患者中,转移瘤是导致人体颈椎骨质发生破坏性病变的主要原因,在本研究中,68例患者共有28例为转移瘤患者,有关研究表明,颈部转移瘤患者的年龄远远大于原发性肿瘤患者[2]。因此,对于出现不明性质颈痛并发生破坏性病变的患者,特别是中年、老年患者,若出现全身性病变或转移瘤病变症状,应及时采用全身骨显像进行诊断,若患者的骨显像结果显示全身多发病灶,则提示骨转移瘤发生。本研究中多发病灶28例,多发骨转移瘤24例。全身骨显像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全身扫描检查,对于全身性病变或转移性病变,可采用全身骨显像进行检查,确保检查诊断准确率。本研究中共有25例患者经骨显像检查后更改原治疗方案。但由于全身骨显像的特异性较低,敏感性较高,骨质疏松、结核、外伤等疾病的影像表现相似,导致诊断难度加大。在进行骨显像检查诊断时,应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及个人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观察图像特点,如典型性骨质疏松骨显像图像表现,或通过结核菌素试验辅助检查,确保诊断准确性。采用全身骨显像进行颈椎单发病灶检查时,由于特异性较低,降低诊断准确性,但对于轻度放射性病灶以及阴性检查准确率较高。在本研究中,共检出阴性患者8例,弱阳性患者1例,大部分检查结果呈良性病变。对于局部放射性出现异常的表现单一的病灶,骨显像检查诊断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核磁检查及螺旋CT检查,有效显示骨质发生破坏性病变的病变范围和程度,观察骨髓及骨周围情况,提高骨质病变诊断准确率。可采取多种检查方式联合的方式进行骨质病变检查,确保诊断准确性[3]。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检查进行诊断。肿瘤代谢显像可有效反映原发病灶肿瘤情况,对于不明性质的肿瘤检查准确率较高。可采用肿瘤代谢显像检查找出原发病灶,反映实际转移情况,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的指导依据。本组8例经骨显像检查显示为转移瘤的患者进行肿瘤代谢显像检查,其中6例明确原发病灶,原发病灶检出率较高。肿瘤代谢显像检查具有较多优点,可一次性进行全身检查,影像结果显示清晰,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于不性质颈痛患者,可采用全身骨显像及肿瘤代谢显像进行全身检查,为疾病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效避免误诊、漏诊等现象,提高诊断准确性。全身骨显像及肿瘤代谢显像对不明性质颈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健.1例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18F-FDG肿瘤代谢显像的诊断报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12(05):124-125.

[2] 赵丽霞,苏鸣岗,李芳兰.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8(03):162-163.

显像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肺癌患者全部经过病理学证实, 男75例, 女27例;年龄28~81岁, 中位年龄55.7岁;病程25d~3.2年, 平均348d。其中, 腺癌56例, 鳞癌29例, 小细胞肺癌和其他类型癌17例。

1.2 仪器及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GCA901-A型双探头SPECT, 配以低能高分辨率型准直器。静脉注入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提供) 925~1110 MBq。注入后嘱患者多饮水 (500~1000 ml) 、多排尿, 3~4h后开始检查,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 除去身上的金属物件, 排空膀胱, 以增加影像清晰度和减少γ射线对人体的辐射。扫描从头到足或从足到头一次连续通过完成, 扫描速度15~25cm/min, 采集矩阵256×1024, 对可疑的异常浓集灶加做局部显像, 必要时加做静态和 (或) 断层显像。

1.3 诊断标准[2]

由两位核医学医师独立判断, 参照Wilson法分5大区域: (1) 胸部:包括锁骨、胸骨、肩胛骨和肋骨; (2) 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 (3) 盆骨:包括骼骨、坐骨、耻骨、骶骨及骶髂区; (4) 四肢骨; (5) 颅骨, 包括颌面骨。典型病变特征: (1) 放射性缺损区; (2) 呈3个以上、散在、无规律分布的放射性浓聚; (3) 混合性病变:边缘放射性增加, 中间放射性减少; (4) 超级显像。非典型病变特征: (1) 1~2个放射性浓聚灶; (2) 发生在非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的放射性聚集; (3) 脊柱、大关节的弥漫性放射性增高。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

102例肺癌患者中, 发现骨转移63例, 转移发生率为61.76% (63/102) , 其中单个转移灶5例 (7.94%) , 3个以上的多个转移灶58例 (92.06%) ;共发现骨转移病灶208个, 平均每位患者3.30个。在病理类型中, 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 占69.64% (39/56) 。见表1。

2.2 骨转移发生部位

63例208个骨转移病灶, 在5大区域均有分布, 以胸部最多, 其次为脊柱和骨盆, 再次是四肢, 颅骨最少。肺癌骨转移在不同区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不同类型肺癌在同一区域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其他部位比较, *P<0.05

3讨论

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 虽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直接原因, 但病情恶化的重要表现, 治疗和控制的前提是及时、准确的诊断。肺癌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 随着病情迁延、加剧, 逐步出现局部胀痛、隐痛、间歇性剧痛、骨及关节活动障碍、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肺癌骨转移诊断方法较多, 主要有放射性核素骨显像、X线摄片、CT、MRI等。核素骨显像是一种结合活体生理、生化、功能和代谢信息的四维显像方式, 它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在病变部位的选择性沉积来检测骨转移灶, 全身一次成像, 诊断敏感性高, 尤其能发现直径仅为2mm的早期病灶, 较X线片可提前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发现骨转移灶[3], 在诸多检查方法中具有独特优势, 是目前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方法。

周前[4]报道肺癌骨转移多发灶一般占90%以上, 本组为92.06%, 这表明肺癌骨转移一旦发生, 易广泛播散, 也提示如发现孤立灶要注意甄别是否为假阳性。肺癌骨转移发生的时间无一定规律, 本观察中骨转移的时间在肺癌症状后25d~3年多不等。

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骨转移发生率有较大区别, 本文也发现, 腺癌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文分析, 肺癌骨转移主要是因腺癌多发生于肺边缘的杯状细胞或黏液腺, 既易直接侵犯肋骨、脊柱, 又易发生血行转移, 经肺静脉和脊柱静脉丛到达周身骨骼;另外, 腺癌的恶性程度较低, 患者生存时间长, 其骨转移的检出率也相应增加。

肺癌骨转移大多为多个部位同时发生, 部位主要为胸部和脊柱。本组208个骨转移病灶中, 胸部和脊柱占了近77%, 而骨盆和四肢只占20%, 颅骨更少不到3%。肺癌骨转移灶的这种分布规律与肺癌的转移途径有关, 肺癌主要转移途径为经由肺静脉进入体循环, 引起全身扩散, 但由于躯干骨总面积及数目大, 血供丰富, 发生骨转移几率大, 同时肺癌原发灶距离躯干骨及脊柱较近, 可通过直接浸润肋骨引发骨转移, 也通过无静脉瓣且血流缓慢的脊柱静脉系统而进入脊椎[5]。因此肋骨和脊柱发生骨转移率最高。

核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灵敏度, 但特异性并不高[6], 一些如陈旧性骨折、外伤、骨骼退行性病变及代谢性疾病等良性病变也可能引起局部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这需结合临床病史和X线或病理活检作出正确鉴别。总之,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发现早、准确率高、安全有效, 对于肺癌的分期、制订治疗计划、评价治疗效果、了解病情进展、判断预后等具有指导意义, 应作为肺癌的常规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早期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肺癌患者行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 骨显像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1.76%, 多发转移灶占92.0%, 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最高 (69.64%) , 部位以胸部最多见 (56.25%) 。肺癌骨转移在不同区域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别 (P<0.05) , 而对不同类型肺癌在同一区域骨转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发现早, 准确率高, 安全有效, 应作为肺癌的常规检查。

关键词:核素骨显像,肺癌,骨转移

参考文献

[1]饶国辉, 李纬明, 李春亿, 等.SPECT全身核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6) :568-569.

[2]章隆辉.肺癌169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2) :121-122.

[3] Erturan S, Yaman M, Aydin G, et al.The role of whole-body bone scan-ning and clinical factors in detecting bon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st, 2009, 131 (2) :449-454.

[4]周前.中华影像医学核医学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60-161.

[5]马寄晓, 刘秀杰.实用临床核医学[M].2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02:327-329.

“骨显像”异常=肿瘤骨转移吗? 篇5

骨显像是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的“有力武器”

骨显像主要利用骨骼各部位摄取显像剂的多少来诊断疾病。当骨的局部血流灌注量和矿物质代谢更新速度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和新骨形成时,可较正常骨骼聚集更多的显像剂,在图像上就会呈现异常的显像剂“浓聚区”(亦称“热区”);当骨的局部血流灌注量和矿物质代谢更新速度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发生溶骨时,骨显像剂在病变区聚集减少,呈现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亦称“冷区”)。

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肋骨、胸椎多见,其次为骨盆和腰椎,多为溶骨性骨转移,也有成骨性和混合性骨转移。除肺癌外,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也容易发生骨转移。肿瘤发生骨转移以后,转移处的破骨细胞或成骨细胞活性增强,矿物质代谢及血流灌注量会发生变化,全身骨显像可以比常规X线检查或CT检查提早3~6个月发现病灶,是诊断早期骨转移的重要手段。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故一旦确诊,患者应尽早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骨显像异常,不一定是骨转移

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非常敏感,但特异性较差。只有当全身骨显像出现骨转移的典型图像时,才可确诊为骨转移。以肺癌骨转移为例,其典型图像为三种:一是广泛播散,是最常见的类型,全身骨骼多处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二是直接扩散,转移至胸壁,使肋骨受累,出现肋骨部位的异常放射性浓聚;三是冷区改变,在某些部位出现放射性缺损,提示该处出现溶骨性损害。

当检查结果为非典型图像时,单纯依靠全身骨显像不能诊断为骨转移,需要结合X线、CT或磁共振检查,综合分析疑似骨转移处的骨质变化。若发现有骨质破坏等骨转移病灶,可确诊为骨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患者多为60岁左右老年人,这些人多同时伴有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在全身骨显像图像中,骨代谢疾病也会呈现显像剂浓聚或缺损,会对骨转移的诊断造成干扰。不过,骨代谢疾病的骨显像图像也有其自身特点,如对称性浓聚,中轴骨、四肢长骨、下颌骨、关节周围组织显像剂摄取增高,胸骨显像明显,呈“领带样”放射性浓聚等。此外,近期有骨折时,骨折部位也会有明显的显像剂浓聚。

显像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86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8(9~77)岁。病史最短1d,最长18年,平均2个月。肿块分囊性、实质及混合性3种,其中囊性肿块24例,实质性肿块46例,混合性肿块16例。

超声显像诊断采用惠普尖端影像(Image Point)及GE Voluson 730或GE Log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根据肿块部位不同,按平卧位或侧卧位或加膝胸位对患者进行检查。加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判断肿块性质及血供情况。

2 结果

超声显像诊断86例腹部肿块中与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各类肿块比较有6例不符,本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或病理对照符合率为93.02%。超声误漏诊6例(表1)。

3 讨论

腹部肿块的诊断首选超声检查[1],不仅可对大多数病变作出筛选,而且患者经济能力也能承受。腹部肿块的部位与腹部脏器有一定的相关性,如位于左上腹部的肿块多来源于胃部,位于中上腹一般来源于左肝、胃、胰腺;位于右上腹的多见于肝、胆系、胆道及右肾等,位于中下腹的则来源于妇科卵巢肿瘤多见。Barker[2]等对104名患者行超声检查,报道超声的敏感性为99%,识别率为87%。而且他们的研究还表明超声诊断对77%的患者有正确的提示作用。但超声诊断是以病变形态学的改变为基础,其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检查前准备是否充分,超声仪器的性能、分辨率及医师的技术、经验、责任心等密切相关。临床上超声误诊腹部肿块的主要原因是对病变来源和性质的判断错误及非典型声像图病变被误漏诊等[3]。

超声是一种物理诊断,对诊断腹部肿块是实性或囊性或是囊实混合性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对判断腹部肿块的病理及来源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腹部肿块巨大,挤压周围组织器官移位[4]。腹部实质性脏器肿块可因病变肿块对周围脏器的挤压、推移或脏器旋转、扭曲,使正常的器官解剖位置发生了改变,或因病变脏器肿瘤的浸润而与相邻脏器相互粘连、重叠甚至融合,以至于超声显像无法确定原发病灶来源于何脏器。本组中有2例可能因此而误诊,如例2患者以腹痛为主,超声显像肿块边界较清晰,内部回声尚均匀,左肝与胰头分界不清,胆总管及主胰管均未见扩张,故误为肝癌可能。检查中可以观察肿物与周围脏器的界限,如果肝脏受压弧度大而深,考虑来源于肾上腺或腹膜后;肝脏受压弧度小而浅,考虑来源于肝脏本身[5]。我们今后在操作中要多切面,多角度的全面扫查,注意病变脏器的整体和局下腹肿块,由于下腹肿块来源涉及各科疾病,有时超声显像诊断肿块来源较困难。而对于超声显像无法显示薄层的后腹膜就要以大血管和胰、肾等来估计腹膜后间隙,并依据肿块的位置来判断其来源。超声显像对空腔脏器肠管的检查,由于受肠管积气的影响,超声显像只能显示充气的肠管,而未能发现肿块回声,容易漏诊。因此对怀疑有腹部肿块而超声显像仅见肠管高度胀气者,应根据需要选用消胀药剂、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排便、使用胃超声显示剂等,以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以免误诊漏诊。

总之,超声显像诊断对腹部肿块虽有一定的特异性,但腹部肿块的超声显像较为复杂,体现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肿块可有相似的超声表现,而同一组织类型的肿块又可以有多种超声变化。因此要求超声工作者一定要认真仔细,切忌先入为主,要与临床紧密结合,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动态观察,综合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及鉴别诊断水平。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显像对腹部肿块的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原因。方法 对1999年以来采用惠普尖端影像(Image Point)及GE Voluson730或GE Log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86例腹部肿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显像诊断86例腹部肿块中与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各类肿块比较有6例不符,本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或病理对照符合率为93.02%。结论 超声显像在诊断和鉴别腹部各类肿块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动态观察,综合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漏诊。

关键词:腹部肿块,超声显像

参考文献

[1]王竹平.腹部肿块诊治的再认识[J].腹部外科2002.15(4):196.

[2]Barker CS,Lindsell DRM.Ultrasound of the palpable abdominal-mass[J].Clin Radiol,1990,41(1):98.

[3]张青萍,李泉水.现代超声显像鉴别诊断学[M].南昌: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22.

[4]李秀明.超声对腹部囊实性肿块的诊断及来源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3):330.

显像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诊治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31例, 女性患者19例, 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为 (41.23±13.72) 岁;病程2 h~3 d, 平均 (8.45±3.15) h;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上腹及腰背部疼痛, 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休克等症状。查体:上腹部压痛, 有不同程度肌紧张。包括胆道感染和胆石症患者、胰管狭窄和胰管结石者、暴饮暴食者等。均经相关辅助检查 (包括血淀粉酶、腹部平片及B超、CT) 明确诊断,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H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2~5 MHz, 患者在检查前禁食8~12 h,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体位, 采用上腹部横、纵切面扫查及左右腰季肋间斜、纵切面扫查, 对胰腺进行各个切面的详细检查, 观察胰腺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主胰管内径及胰腺周围回声;常规观察门静脉及脾静脉内有无血栓形成, 小网膜囊、肾周、腹腔及双侧胸腔内有无积液及胆道系统有无异常。

2 结果

本组急性胰腺炎50例, 超声首次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42例, 诊断符合率为84.00% (42/50) , 其中急性水肿型38例, 超声显像为急性水肿型胰腺呈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晰、胰腺实质回声减低, 胰腺周围可无积液, 急性出血坏死型4例, 胰腺呈局限性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并且不均匀, 胰腺周围有积液。漏诊8例 (16.00%, 4/50) 。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急腹症, 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且病死率高的特点, 最常见的病因是胆结石、过量饮酒、高脂肪饮食, 其次为外伤、手术损伤、低血压、胰腺缺血和药物等[3], 目前, 急性胰腺炎疾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 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 是由于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 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反应,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病变程度轻重不等, 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 临床多见, 病情常呈自限性, 预后良好, 临床医学的治疗原则为先进行非手术的治疗, 观察患者的病情, 若情况严重, 再进行手术治疗[4]。早期明确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及时发现并发症, 对于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往临床上都是通过病史和生化检查而作出急性胰腺炎诊断, 但诊断结果较差, 确诊较为困难, 往往不能判断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5]。

CT检查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有无坏死的判断不受肠腔气体、患者体型和术者手法的干扰, 诊断率较高[6], 但超声对周围渗出及囊肿、钙化的形成诊断率较高, 有助于诊断符合率的提高及其初步的病理分型, 并可以直接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 且无创、费用低廉、可重复性强, 为临床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7]。超声检查根据胰腺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回声及周围声像图表现及血流速的变化而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8], 急性胰腺炎声像图可以表现为: (1)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B超图像表现为胰包膜水肿增厚, 胰管扩张, 全胰腺呈弥漫性均匀增大;有的病例呈局限性增大, 外形酷似肿瘤;胰腺边缘轮廓一般清楚完整, 胰腺内部回声为散在、稀疏、均匀的弱回声, 主胰管多不扩张, 部分病例胰周可见少量积液, 尤其在胰头处可见明显不规则的液性暗带; (2) 急性出血坏死型:B超图像表现为胰腺体积呈弥漫性明显增大, 胰腺体积的增大与病变严重程度一致, 内部回声因出血和坏死程度的不同而强弱不均, 或回声均匀减弱, 胰腺边缘轮廓模糊或不完整;间接征象可见大网膜纠集, 胰腺周围的液体潴留, 主胰管扩张, 大多伴有胰周积液, 可见腹盆腔积液。本组超声显示阴性的10例患者, 多是由于操作者的原因或者受检者餐后、老年、肥胖等影响[9], 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表现异常多出现于血、尿淀粉酶升高之后, 部分早期急性水肿性胰腺炎难以发现有轻微的胰腺增大及回声的降低, 因此容易被忽视[10], 对于此类患者应当多询问患者的病史, 结合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 多次复查以提高诊断率。急性胰腺炎致患者肠蠕动减弱或者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时, 腹腔内肠管扩张会产生大量积气, 此时应与胃肠气体等腹腔内产生大量积气的疾病进行鉴别。

总之, 急性胰腺炎B超诊断较易, 因无创伤, 不受病情危重的限制, 在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超, 能够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可以监视病情的变化, 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11]。但急性胰腺炎是一个累及多种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超声亦有其局限性, 如部分患者因肠胀气影响观察, 因此, 超声检查既要全面、仔细, 又要动态、持久, 超声检查胰腺不仅只是检查胰腺本身的超声改变, 还要注意胰周、腹腔及胸腔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检查胆道系统的疾患, 了解胆道有无梗阻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显像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诊治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PHILIPS H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25 MHz, 患者在检查前禁食812 h, 对胰腺进行各个切面的详细检查。结果 本组急性胰腺炎50例, 超声首次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42例, 诊断符合率为84.00% (42/50) , 其中急性水肿型38例, 超声显像为急性水肿型胰腺呈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晰、胰腺实质回声减低, 胰腺周围可无积液, 急性出血坏死型4例, 胰腺呈局限性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并且不均匀, 胰腺周围有积液。漏诊8例 (16.00%, 4/50) 。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及并发症的诊断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为临床观察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变化提供帮助, 但对于少数患者不能仅凭声像图作出诊断, 应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价。

显像分析 篇8

关键词:唾液腺显像,腮腺,动态

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用于了解腮腺功能已有近30年历史。目前,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已经被广泛用于协助诊断干燥综合征、评价慢性阻塞性涎腺炎患者腺体功能损害程度以及观察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后腮腺功能变化。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采集程序形式多样,检查时间长,其半定量指标易受操作过程影响。本研究初步探讨了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改良程序、相应的腮腺半定量功能指标及其正常参考范围。

1 材料和方法

1.1 以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1]确诊并经唇腺活检证实为干燥综合征患者 44例,男6例,女38例;年龄31 ~67岁,平均48±10.2岁。正常对照组30例,男8例,女22 例;年龄29~75岁,平均50±12.8岁;均无口干、眼干,无甲亢、甲减,无头颈部放疗史,无结缔组织疾病,未服用影响腮腺功能药物。

1.2 唾液腺显像

1.2.1 显像仪器和显像剂 采用GE公司Millennium umTMVG8型( Hawkeye)双探头SPECT仪;显像剂高锝酸盐(99mTcO4-)370MBq,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提供。

1.2.2 唾液腺显像程序 患者仰卧于探头下,下巴稍抬高,探头视野包括双侧腮腺、颌下腺和部分甲状腺,静脉注射显像剂后立即以1帧/min的速度连续显像30min。采集矩阵64×64,放大倍数2.5。图像采集至第15min时,嘱患者不动,舌下含服Vit.C 0.1g。

1.2.3 腮腺各项功能指标定义 综合大量参考文献[2,3,4,5,6],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以下功能定量指标。

1.2.3.1 摄取功能 (1)第15min摄取指数(UI15min, Uptake Index in fifteen minutes)=(腮腺计数率-本底)/本底,取头颅颞部为本底。

(2)第15min相对摄取指数(RUI15min, Relative Uptake Index in fifteen minutes)=(腮腺计数率/甲状腺计数率)×100%。

(3)腺体摄取功能平行情况 第15min摄取指数比(UIR15min,uptake index ratio)=(患侧腮腺摄取指数/健侧腮腺摄取指数)×100%。

正常对照组采用左侧腮腺摄取指数/右侧腮腺摄取指数。以上摄取功能指标均采用第15min图像。

1.2.3.2 排泄功能 排泄分数(EF: Excretion Fraction)(%)=(给酸前腮腺最高计数率-给酸后腮腺最低计数率)/ (给酸前腮腺最高计数率-本底) ×100%。以头颅颞部为本底。

1.2.4 数据处理 根据上述公式,在SPECT仪上编写程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生成双侧腮腺时间-放射性曲线并自动计算各参数。使用SPSS13.0计算两组各功能参数的均数、标准差,行t检验。

2 结果

2.1 正常腮腺动态图像及双侧腮腺时间-放射性曲线

动态图像显示: 静脉注射99mTcO4-后,双侧腮腺显影,放射性分布均匀、对称,影像密度逐渐增高,15min给予Vit.C后见双侧腮腺放射性密度急剧降低,随后又缓慢增高。时间—放射性曲线可简单分为三期: (1)摄取期: 给予Vit.C前,表现为曲线逐渐增高;(2)排泄期: 表现为给予Vit.C后曲线立即急剧降低,一般在给予Vit.C后3~6min内曲线降至最低点;(3)再摄取期: 表现为曲线降至最低点后缓慢上升,斜率明显低于摄取期;整个曲线近似呈反‘S’形(图1)。

2.2 干燥综合征腮腺影像表现及时间-放射性曲线

腮腺放射性摄取降低,甚至不摄取,摄取、排泄动态变化不明显。腮腺时间-放射性曲线数值降低,给予Vit.C后曲线无明显下降,失去正常曲线三期表现,各定量指标降低(图2)。

2.3 干燥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腮腺各项功能指标

正常对照组双侧腮腺UI15min、RUI15min、EF均高于干燥综合征组(P<0.05);两组之间UIR无差异(P>0.05),正常组腮腺UI15min、RUI15min及EF双侧无差异(P>0.05,表1)。

3 讨论

干燥综合征患者、头颈部肿瘤放疗以及甲状腺癌大剂量131碘放疗患者腮腺功能常发生改变。为正确评价腮腺功能,必须建立无创、客观、定性、半定量方法并首先了解正常腮腺功能状态。吸收法是过去测量腮腺功能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测试时有一定刺激,影响腮腺分泌从而影响测试结果。超声、MR、CT等只能反映腮腺形态,腮腺X线造影可显示腮腺形态并粗略间接估计腮腺功能,但检查时患者有腮腺肿胀不适,且腮腺急性炎症期检查可能会因造影剂渗入周围组织导致患者激烈疼痛[7]。由于腮腺导管间叶细胞可摄取和分泌核素99mTcO4-,因此核素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可观察腮腺功能,是唯一活体、无创、安全、可重复评价腮腺功能的影像方法,并可进行腮腺功能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同时直观反映腺体形态,在无创评价腮腺功能发挥重要作用。图1示正常腮腺在Vit.C刺激迅速排泄后缓慢摄取,其原因是腮腺导管细胞与血液中显像剂浓度差别变化所致。开始血液中显像剂浓度明显高于腮腺导管细胞,因此,腮腺以较快速度摄取显像剂,表现为放射性密度和曲线上升速度较快;酸刺激后,显像剂迅速排至口腔,使腮腺间叶导管细胞中显像剂浓度明显降低,低于血液中显像剂浓度,因此,导管细胞继续从血液中摄取显像剂,但此时,因血液中显像剂浓度明显降低,浓度差缩小,因此摄取缓慢。而病理状态下,由于腮腺导管细胞摄取、排泄显像剂功能受损,因此,影像和曲线失去正常表现,且定量指标降低。

常规半定量指标包括反映摄取功能的摄取高峰时间和摄取指数以及反映排泄功能的排泄分数。摄取指数代表腮腺腺体组织主动摄取核素的能力,反映腺体实质生理功能状态,其常规定义系高峰摄取指数。由于腮腺摄取高峰时间变异大,15到40min甚至更长[6,8],为获得摄取指数,国内外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多采用50min[6,9]甚至60min[10],导致仪器使用率低,不符合临床工作实际,且患者难以长时间保持不动,影响结果准确性;即使检查成功,若酸刺激前未出现摄取高峰,结果亦不准确。为建立适合临床需要的半定量指标,已有研究采用30分钟采集程序并用第1min摄取指数反映腺体功能[1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30min采集时间并提出第15min摄取功能指标的概念: 第15min摄取指数、第15min摄取指数比、第15min相对摄取指数。其理论依据是腮腺摄取高峰时间生理特点: 腮腺摄取高峰时间15~40min[6,8],甚至更长,未见15 min内出现腮腺摄取高峰的报道。由于第15min前腮腺摄取未达高峰,本研究在第15min时给予Vit.C并采用第15min摄取功能指标可避免传统高峰摄取指数受Vit.C给药时间影响而出现的误差,其数值接近高峰摄取指数,可在较短采集时间下获得,并不受VitC给药时间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本方法提高临床仪器使用率,使受检者易与合作,所有受检者检查期间保持不动,检查成功率100%。

第15min摄取指数实质是从摄取速度和摄取能力两方面综合反映腮腺摄取功能,第15min相对摄取指数反映腮腺腺体组织相对甲状腺腺体对核素的摄取能力,在甲状腺功能正常时可作为腮腺腺体相对摄取能力指标。第15min摄取指数比反映一侧腮腺相对于另一侧腮腺摄取能力变化程度,正常值代表正常腮腺双侧腺体功能的不平行状态和范围,当单侧腺体功能受损时可作为腺体功能判断指标。排泄分数指酸刺激后,腮腺排泄量占主动摄取量的百分比,反映导管系统排空能力和通畅程度。正常腮腺在酸刺激后6min内排泄至最低点后继续缓慢摄取,因此,有研究采用酸刺激前后5[12]或6[2]min腮腺排泄率反映涎腺排泄功能欠合适。本研究采用酸刺激前后腮腺最高与最低点排泄率定义排泄分数,并利用计算机自编程序自动计算结果,可真实反映腮腺排泄功能。与谭海波[6]等计算分泌率的公式一致,但结果较他们高,分析原因主要是本底差异: 该研究采用颞部为本底,而谭海波等采用下颌骨为本底。下颌骨本底因口底小唾液腺影响而较高,因此排泄分数结果较低。表1结果说明,正常腮腺第15min摄取指数、相对摄取指数、分泌指数高于干燥综合征组(P>0.05),说明该指标可半定量反映正常和疾病状态下腺体功能。表1结果说明干燥综合征和正常腮腺第15min摄取指数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原因是干燥综合征患者多双侧腮腺同时受累。

动态图像既可反映腮腺形态又可直观显示腮腺摄取和分泌的动态过程。本研究中动态图像见双侧腮腺摄取排泄过程基本对称一致,其时间-放射性曲线表现类似,表1结果显示正常腮腺各项功能指标双侧无差异,因此,利用30例共60个腮腺计算各项功能指标正常参考范围(表1右侧)。通过动态图像初步判断腺体功能情况,结合双侧腮腺时间-放射性曲线及各项功能定量指标正常参考范围可定性、定量腺体功能。

由于例数有限,该正常参考值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修正。

总之,改良腮腺99mTcO4-动态显像省时、可行,可直观、定量反映腺体功能,具有一定创新性,符合临床和患者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怡.2002年修订的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中华风湿学杂志,2002,8(6):257

[2]王松灵,朱宜智,朱家瑞.腮腺放射性核素(锝-99m)动态功能定量检查方法探讨.北京口腔医学,1994,2(2):47

[3] Booker J,Howarth D,Taylor L,et al.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salivary scintigraphy.Nucl Med Commun,2004,25(12):1203

[4] Adams BK,Al Attia HM,Parkar S.Salivary gland scintigraphy inSjo¨gren's syndrome:are quantitative indices the answer?Nucl Med Com-mun,2003,24(9):1011

[5] Loutfi I,Nair MK,Ebrahim AK.Salivary gland scintigraphy:the use of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uptake and clearance.J Nucl Med Technol,2003,31(2):81

[6]谭海波,顾?丽,刘兴党.99mTcO4动态显像测定正常人腮腺功能的定量研究.核技术,2006,29(7):541

[7]马大权.涎腺疾病.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

[8]张福胤,俞光岩,马大权.核素动态显像评价正常腮腺功能.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2):83

[9] Nishiyama S,Miyawaki S,Yoshinaga Y.A study to standardiz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arotid gland scinti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jo¨gren'ssyndrome.J Rheumatol,2006,33(12):2470

[10] Hermann GA,Vivino FB,Shnier D,et al.Variability of quantitativescintigraphic salivary indices in normal subjects.J Nucl Med,1998,39(7):1260

[11] Firat F,Cermik TF,Sarikaya A,et al.Effects of gender and age on the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99mTc]pertechnetate salivary gland scintigra-phy in normal subjects.Nucl Med Commun,2006,27(5):447

显像分析 篇9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因胸闷、胸痛怀疑冠心病在我院同时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检查的老年患者92例, 年龄65~82岁, 平均(70.4±5.0) 岁。其中男34例, 女58例。对他们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排除标准:①已知对腺苷有过敏反应;②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或心肌病;③严重高血压或低血压;④急性心肌梗死病程<14 d;⑤不稳定型心绞痛;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带有人工起搏器者除外);⑦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⑧明显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3级);⑨支气管哮喘。

1.2 临床特点

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合并症多,合并高血压71例, 占77.2%;合并糖尿病30例, 占32.6%;合并血脂紊乱25例, 占27.2%。其中胸闷、胸痛发作时持续时间>15 min者39例, 占42.4%;持续时间<15 min者24例, 占26.1%;症状不典型者29例, 占31.5%。其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均为阴性。

1.3 方法

1.3.1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方案:

与CAG检查间隔时间3~7 d,检查前停用扩血管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24 h。以0.14 mg/(kg·min) 的速度将腺苷通过外周前肘静脉输入,用药时间6 min,总剂量0.8 mg/kg。当腺苷泵入3 min时静脉推注99 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mTc-MIBI)925 MBq(兆贝克)。腺苷注射液给药前、开始给药后3 min、终止给药时和停药后5 min分别记录12导联心电图及血压。在注射显像剂后1~1.5 h进行心肌断层显像。次日行静态显像,其药物剂量及采集条件相同。图像采集应用GE Millennium TMVG8 SPECT 仪,探头180°采集,6°/帧,共30帧,矩阵64×64,放大倍数1.28。判断标准及图像分析方法同既往研究[3]。将CAG和核素显像检查结果在不同时间分别由心脏介入和核医学科专业医生分析,双盲法进行,如同一份检查结果不一致,则重复分析。

1.3.2 心电图阳性标准:

静息时心电图出现至少2个导联以上ST 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负荷试验时在原有基础上下降≥0.1 mV且持续2 min,即认为心电图阳性。

1.3.3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方法:

CAG采用Judkins法,多体位造影,造影剂均为碘普罗胺注射液370,每个投照位置注射6~8 ml。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美国GE Advantx-LCV-DOX。冠脉造影分析时,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血管直径狭窄>50%,认为是CAG阳性,即诊断为冠心病。血流速度测定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方法[4],由2位医师独立计帧,回放速度为25帧/s,取其均值。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时,大于已公布的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2个标准差即可诊断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在正常血流速度的2个标准差之内则认为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正常(normal coronary flow,NCF)。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腺苷负荷试验的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

92例试验者静息状态下平均心率为(69±13)次/min,收缩压(120±23)mmHg,舒张压为(72±17)mmHg,腺苷负荷试验时,用药1 min内心率、血压即有变化,3 min时心率平均增加(15±9) 次/min,血压平均降低(5±10) mmHg,停药2 min血压和心率开始恢复,5 min基本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其中共有7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9%,本组腺苷负荷试验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36例,头痛15例,潮热21例,呼吸困难及不适22例,恶心9例,四肢麻木6例,症状均较轻微,多可自行缓解。出现一过性Ⅱ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总计共有6例含用硝酸甘油,无1例应用氨茶碱抢救,未出现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不良反应,未出现心肌酶及肌钙蛋白阳性者。其中有2例因胸闷、胸痛症状明显,于用药5 min时提前停药,而未达到腺苷最大用药量。其余所有试验对象均顺利完成试验项目。

2.2 2种检查方法结果比较

根据CAG检查结果使用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4],分为CSF组(经CAG检查未见明显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而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19例;NCF组(经CAG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无慢血流及无明显管腔狭窄者)25例;CAG阳性组(3支主要血管至少有1支主要血管管径狭窄≥50 %)48例。48例CAG阳性患者中,46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病变诊断敏感性为95.8%(46/48),其中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阴性的2例患者均为前降支病变,血管直径狭窄程度为50%~60%。符合CSF诊断标准的患者19例,16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CSF诊断的敏感性为84.2%(16/19),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阴性的3例CSF患者中,1例为前降支CSF,2例为回旋支CSF。CAG阴性患者25例,19例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阴性,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特异性为76.0%(19/25),CAG阴性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6例中,1例有心电图ST-T改变,3例CAG示有20%~30%的轻度狭窄。

2.3 不同检查方法间的比较

CAG阳性组及CSF组的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阳性率明显大于静息心电图阳性率(P<0.01);略大于腺苷负荷心电图阳性率,但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负荷心电图的阳性率大于静息心电图阳性率(P<0.05)。见表1。

注:与静息心电图比较,*P<0.05,**P<0.01

3 讨论

本试验中92例完成腺苷负荷试验的老年患者中79例临床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为85.9%,但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中腺苷使病人心率增加、血压下降,停药后迅速恢复。腺苷所致的不适反应虽然较多,但是大多轻微而短暂,因为腺苷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可在停止注射后数秒至2 min之内完全消失。田月琴等[5]报道,在普通人群中腺苷负荷试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4%,但病人多能耐受无须药物拮抗。腺苷上市以来,临床已经有近二千万例患者使用,无1例死亡报道,这也说明腺苷负荷试验是一种安全的诊断方法。本研究验证了其在≥65岁老年患者中的用药安全性。

本试验中≥65岁患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68例阳性人群中除了6例为假阳性外,67.6%(46/68)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 23.5%(16/68)为CSF者。本研究发现84.2%(16/19)的CSF者可通过腺苷负荷心肌灌注SPECT显像发现其心肌缺血现象,因此我们得知既往认为的腺苷负荷假阳性者,其中有一部分为CSF者。CSF在CAG未见明显狭窄的≥65岁老年人中占43.2%(19/44),比例较大。CSF者常因心绞痛发作而反复住院,生活质量差[6],但由于CAG未见明显狭窄,使临床对其心肌缺血难以做出明确诊断及预后判断。本研究中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病变诊断敏感性为95.8%;对CSF诊断的敏感性为84.2%;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特异性为76.0%。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CAG阳性及CSF患者的诊断中敏感性明显大于静息心电图(P<0.01),略大于腺苷负荷心电图。可见在老年患者中静息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是有限的。目前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已被临床公认是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无创性方法。本试验提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65岁老年人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对可疑冠心病的诊断,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评估预后以及对CSF功能意义的判断都有很好的价值。因此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可以作为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方唯一,于勤.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05,19(3):124-125.

[2]Gibbons RJ,Abrams J,Chatterjee K,et al.ACC/AHA2002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summary articl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03,107(1):149-158.

[3]何疆春,杨晔,朱智明,等.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心肌缺血的关系[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27(6):31-34.

[4]Gibson CM,Cannon CP,Daley WL,et al.TIMI frame count: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assessing coronary artery flow[J].Circulation,1996,93(5):879-888.

[5]田月琴,王金城,何作祥,等.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5,33(1):58-61.

显像分析 篇10

人通常有两个肾脏,它们就像一对“双胞胎”兄弟,长得很像,担负着同样的任务。如果这对“双胞胎”兄弟中,有一个生来就比较瘦弱或受到疾病困扰,无法承担正常工作,另一个就会“体贴”地接过他的活儿,尽量保证完成排除体内毒素的艰巨任务。一旦兄弟俩都无法完成任务或者健康的兄弟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肩挑双担”时,人体健康就会亮起红灯,血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就会出现异常。如何判断兄弟俩各自的工作量、及时发现“体弱多病”的那个呢?这就需要用到“核素肾动态显像”这个肾脏功能的“精算师”了。

核素肾动态显像可以获得肾脏图像分别计算两个肾脏的肾功能。大家可能对这种检查比较陌生,但它并不是新兴的检查。近年来,肾脏疾病患者多数都进行过这项检查,只是对它不太了解而已。

安全可靠:多次检查也不会影响肾功能

核医学科常规使用的显像剂对肾功能没有影响,受检者,尤其是肾病患者不用担心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会导致肾功能损害。 目前常用的肾动态显像剂是锝-99m(99mTc)标记的,99mTc的射线能量不高,物理半衰期只有6小时,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检查结束时,体内存留量已很少。一天后,体内的显像药物已基本没有了。因此,受检者受到的照射剂量是很小的,对身体不会造成影响。即使是多次检查,也是很安全的。

准备不充分:“精算”可能打折扣

核素肾动态显像是一种功能性检查,应在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进行,受检者应正常饮食,且饮食中最好有“汤汤水水”,让肾脏充分“水化”,以免造成肾脏没活干,测得“肾脏工作效率低下”的假象。

核素腎动态显像的检查过程与增强CT扫描有些类似。注射显像剂后,立即开始检查,时间大概20分钟。检查一般不会引起不适。

需要提醒的是,静脉肾盂造影或增强CT检查中用到的造影剂对肾脏功能有一过性影响,如果刚做完这些检查,不宜进行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以免造成误差。

“捐肾”前,为什么需要做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

活体肾移植的供肾者必须有两个肾脏,且每个肾脏的功能都必须是正常的,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移植手术的效果。核素肾动态显像能准确获得两个肾各自的功能情况,而不会被单纯的肾功能化验结果所蒙蔽,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肾者的安全和受者的尽快康复。

尿毒症患者可以做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吗?

这种核医学检查非常安全,所用的显像剂对肾功能几乎没有影响。即使是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也可以进行这种检查。

未成年人能进行核素肾动态显像吗?

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所用的显像剂对人体非常安全,儿童甚至新生儿都可以接受这种检查。由于该检查需要20分钟左右,期间需保持身体不移动,故不能配合的患儿,在检查前通常需应用一些镇静药物。

显像分析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以来, 本科为45例肺癌患者、4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35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其中男68例, 女52例, 年龄45~65岁, 平均年龄55岁;患者在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纵隔、腹股沟以及腋窝淋巴结增大的迹象;全身骨显像时间为5个月~12年不等。

1.2 核素扫描方法

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infinia双探头SPECT,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为:99 m Tc-MDP, 一定要选择>96%的显像剂放化纯;通过患者肘静脉注射25 m Ci显像剂, 嘱患者进行大量饮水, 与注射2 h后进行扫描, 2 h内禁止患者进食;患者仰卧于扫描架上, 主要进行POST位置以及ANT位置扫描;扫描的速度18 cm/min。

1.3 骨转移的判定标准

首先患者为恶性肿瘤患者, 患者在检查前排出骨骼的外伤以及其他骨的病变, 异常核素骨显像主要表现为多发的或者局限性的异常放射性浓聚或者缺损, 且排出其他骨质改变。

2 结果

2.1 45例肺癌患者, 出现骨转移15例, 占33.3%;40例乳腺癌患者, 出现骨转移32例, 占80.0%;前列腺癌患者35例, 出现骨转移18例, 占51.4%。

2.2 骨转移的常见部位单发骨转移患者32例, 多发骨转移患者33例;其中以脊柱椎骨转移最常见, 40例, 占61.5%, 骨盆转移10例, 占15.3%;其他骨转移15例, 占23.0%。

2.3 65例骨转移患者进行X线检查, 阳性患者12例, 占18.5%, CT检查阳性患者20例, 占30.7%, MRI检查阳性患者45例, 占69.2%, SPECT检查阳性率为100.0%。

3 讨论

放射性核素扫描能够反映全身骨组织的代谢性病变, 对于诊断骨转移瘤具有极高的灵敏性, 恶性肿瘤临床发生骨转移最为常见, 国外文献报道,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约为40%~50%, 本文较国外报道略高。

3.1 骨转移瘤的临床规律

临床上常见的骨转移瘤主要发生于躯干骨、四肢骨的近端, 而躯干骨的转移以骨盆以及椎骨最为常见。本文研究发现, 本组65例骨转移患者, 脊椎骨转移最多, 40例, 占61.5%, 其次为骨盆转移10例, 占15.3%, 与文献报道骨盆转移最常见不符合, 这可能与选择的病例太少有关。

3.2 与X线以及CT、MRI进行比较

将核素骨显像的结果与X线以及CT检查结果对比发现, 核素骨显像能够发现比X线、CT早6个月的临床骨转移, 可能与以下因素关系密切: (1) X线以及CT显示的骨质的形态学改变, 不能够显示骨质的病理学改变, 而核素骨显像是显像剂参与骨质的成骨以及血运功能的改变; (2)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全身骨显像, 而X线检查是进行局部检查, 这样可能导致其他没有临床症状的骨转移发生遗漏。不是说X线无任何临床优势, 对于骨转移的陈旧阶段, 骨代谢不活跃, 趋骨的药物可能在此处沉积较少, 显像就不如X线检查占优势。与MRI检查相比, MRI检出的阳性率为69.2%, 但是MRI检查受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其他情况的影响, 比如:心血管支架患者, 骨折钢板术后患者等, 都不能进行检查。

3.3 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有无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后, 显像剂聚集在病变周围, 主要是因为与骨骼的骨羟基磷灰石晶体进行离子交换或者化学吸附关系密切, 骨显像剂在局部沉积的多少与该处的骨骼代谢以及血液供应关系密切, 局部骨骼活跃以及血液供应特殊变化者, 骨显像表现为阳性, 比如, 隐性骨折以及多发骨髓瘤等病变, 所以有学者[2]提出将显像剂的“吸收比”阳性作为良恶性的鉴别要点。但是, 当局部呈现阳性吸收时, 还要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特征相结合, 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总之, 核素骨显像对于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 并且排除了骨骼的其他病变的, 骨骼转移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 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建芳, 李德仁, 金炳文.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探讨.肿瘤, 1999, 19 (3) :144-146.

上一篇: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下一篇:持续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