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2024-06-17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精选12篇)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篇1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 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总结了以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我校建环专业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实践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工作, 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一个平台[1]。毕业设计的好坏不仅对学生毕业成绩和能否取得学位有影响, 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今后的工作、对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2,3]。因此, 我院领导及教师对历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找出问题, 寻找对策, 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1 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方面

1.1.1 选题不用心

毕业设计正式开始进行是在在每年的4月份, 这一时间与学生寻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等事件冲突。因此, 有的同学为了节省毕业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就选择相对容易的题目。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对毕业设计的题目做过认真的思考, 任凭指导教师安排。

1.1.2 设计过程不积极

伴随着电脑的普及, 学生做毕业设计的地点也随之改变。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查阅资料、论文整理及输出等过程都要通过电脑来完成。因此, 在毕业设计一开始, 学生们就开始租电脑或者买电脑以备设计时使用。但是, 不上课的大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很多学生早晨不起床, 晚上不睡觉, 上网、玩游戏等。导致在设计过程开始阶段, 设计教室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做设计, 指导教师找不到学生。

对于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不能积极地查阅资料主动解决, 而是对于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采取回避的方法, 或者通过直接询问指导教师寻找答案。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及与导师的交流过程, 没有体验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真实过程。

1.1.3 论文整理不认真

毕业设计的成果最后都要整理成论文。现在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错别字较多、语言不通顺、英文摘要翻译不合格、甚至有抄袭现象。

1.2 指导教师方面

1.2.1 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我校建环专业成立比较晚, 很多指导教师也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 缺乏指导毕业设计应有的环境条件, 指导水平不高。另外, 一些年轻教师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背景, 很多题目都是假题真做, 与工程实际环境相差甚远, 学生及指导教师都是“纸上谈兵”, 做出的结果不符工程实际, 学生收效甚微。

1.2.2 选题不科学

不同的毕业设计题目之间难易差别较大, 题目过大或过小, 起不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部分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 深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 工作量过大;有些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但学生由于怕难或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有些毕业设计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差距, 如老师为了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常针对所讲授的课程选择一些CAI课件制作的题目,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1.2.3 指导教师存在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选题、指导、评审不负责任、不认真, 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去做不予理会, 学生的论文拿来一遍就成, 没有中间的反复修改, 质量把关不严, 从而使毕业设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解决方法

近年来, 我们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剖析与研究, 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帮带年轻教师制度

由于我们自己专业的一部分教师比较年轻, 缺少执教经验, 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经教研室讨论决定实施帮带年轻教师制度, 选拔有教学经验、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来帮带年轻教师。每名被选中的教师最多帮带2名年轻教师。在帮带过程中, 年轻教师可以跟随老教师毕业设计指导过程, 学习老教师的指导经验, 深化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 年轻教师有什么疑难可以随时向老教师请教。通过4年的帮带年轻教师制度的执行, 我们专业的毕业设计水平得到了提升, 年轻教师也得到了锻炼。

2.2 根据需要提前进入毕业设计, 增加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

为了增加毕业生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 毕业设计题目和相应的指导教师信息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一个学期就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跟指导教师联系, 提前进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来, 从而增加学生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

2.3 科学优化选题设计

指导教师上报毕业设计题目后, 本专业都要组织全体教师对所有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讨论。讨论题目是否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 难度是否恰当, 工作量是否合适等。经过筛选后, 合格的毕业设计题目得到保留, 不合格的题目一部分经过修改后再讨论, 一部分直接否决掉。最后再由学生从这些合格的题目当中选择自己要做的毕业设计。

2.4 邀请校外企业技术人员指导毕业设计

为了更好地培养面向工程第一线应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满足社会对世纪人才的要求, 我专业积极邀请校外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指导毕业设计。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学生可以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单位的科研、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和要求

我们要求指导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 指导教师要按时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 对实际完成情况做好记录。对经常不出勤、工作不认真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 并上报学生所在学院。

为保证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 我们要求指导教师应定期安排时间与学生见面, 进行指导。每周不能少于2次, 每次不少于2学时。

2.6 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督导与检查

检查工作主要由各院系的教学督导组负责。检查工作包括毕业设计进展情况, 重点检查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进度、质量、出勤、纪律等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检查分前期、中期和后期几个阶段, 其中前期侧重于选题、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等内容, 中期检查, 侧重于具体的毕业设计内容, 后期侧重于答辩前的资格审查和答辩后评分情况。通过检查, 对毕业设计不努力、表现消极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警告, 对于优秀学生给予鼓励并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潜能。对于指导工作不负责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对违反规定的教师要按照学校规定给予批评

3 结论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 也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近年来对毕业设计工作中所做的一些探索, 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组织管理, 经过学校、院 (系)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也使毕业设计质量有所提高总之, 毕业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 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提高毕业设计的水平, 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薇, 徐志胜.毕业设计质量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6 (7) :2, 69-70.

[2]毛小庆.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1) :125-128.

[3]杨天怡, 霍丹群, 何敏.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11) :73.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篇2

(一)毕业设计展板内容及要求

◆ 环境艺术设计:

展板规格:200cmx90cm 竖版 设计展板且要体现专业特点;

要求:展板上要有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和设计说明,展板的内容必须设计新颖,设计效果图要合理规划布局。展板的顶端必须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学院LOGO字样以及“2012届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毕业设计”;

具体详细如下:

1、室内、景观设计方案展示:200cmx90cm 竖版,合理进行排版且要体现专业特点+ 展板一块(设计方案图纸内容、效果图必须成套系)

2、制作建筑漫游动画,时间不能少于5分钟,需要自备电脑展示+ 展板一块

3、制作建筑模型,尺寸不得小于600*600mm,并附展板一块

◆ 视觉艺术设计:

展板规格:200cmx90cm 竖版 设计展板且要体现专业特点;

要求:展板上要有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和设计说明,展板的内容必须设计新颖,设计效果图要合理规划布局。展板的顶端必须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学院LOGO字样以及“2012届艺术系视觉艺术设计方向毕业设计”;

具体详细如下:

1、平面设计类方案展示:200cmx90cm 竖版,设计展板排版且要体现专业特点+ 展板一块

2、书籍设计、包装设计、纸容器设计等一系列实物展示设计,展台的尺寸为:1.2米乘以1.2米,展示设计物件不能少于10件

◆ 电脑艺术设计:

展板规格:200cmx90cm 竖版 设计展板且要体现专业特点;

要求:展板上要有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和设计说明,展板的内容必须设计新颖,设计效果图要合理规划布局。展板的顶端必须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学院LOGO字样以及“2012届艺术系电脑艺术设计方向毕业设计”;

具体详细如下:

1、设计方案展示:200cmx90cm 竖版,设计展板排版且要体现专业特点+ 展板一块

2、制作动画flash,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需要自备电脑展示+ 展板一块

(二)毕业设计说明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包括标题、学生、指导教师姓名,设计方案构思说明等部分,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1、标题

毕业设计题目应简明、具体,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设计方案背景分析

简要说明设计目的、项目背景情况分析等。

3、正文

正文主要阐述毕业设计方案的整体构思及表现手法,分别从设计元素、设计方法、设计风格、设计意义等方面进行。

4、结尾

结尾部分是对此方案总结性概括。

(三)设计说明文字打印格式

1、一律要使用A4纸打印成文;

2、字间距设置为“标准”;

3、段落设置为“单倍行间距”;

4、字号设置为:

a)标题:宋体二号加粗;

b)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c)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d)其余汉字均为宋体小四号:

e)正文中所有非汉字均为Times New Roman 体;

5、页边距:上 2.54cm 下 2.54cm 左 3.00cm 右 2.00cm

页眉:1.50cm 页脚:1.75cm 页码置于右下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篇3

关键词:高职设计类专业 毕业设计 质量

一 研究目的

毕业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设计类专业而言,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要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计划的制定,然后展开市场调研、明确设计定位,再进行方案的表达与论证,最后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撰写和答辩。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设计创新实践,走向社会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的桥梁,一份好的毕业设计作品往往是学生通往理想工作岗位的敲门砖。研究高职毕业设计质量对于进一步提高设计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高职设计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 研究内容

课题分析钟桂英(2010)、陈莉莉(2012)等对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的相关研究,明确了从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流程的角度展开问卷的设计。通过对江苏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或一线教师以及参加过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电话访谈和网络访谈,梳理了反映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指标共30余项陈述句,组成了问卷草稿,通过德菲尔法确定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研究(教师版)”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研究(学生版)”最终问卷。

最后通过问卷发放、数据回收,关联分析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实态评价数据,得出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现状与提高措施。

三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前期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定性研究方法,获得与毕业设计质量相关的因素。

问卷设计与定稿采用了德菲尔法(专家分析法);问卷设计部分变量采用了“李克特量表”进行评定。问卷调查以网络调查和纸质调查相结合;数据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

四 结果分析

课题组对江苏省内23所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教师版”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25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90.4%;“学生版”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37份,其中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89.6%。样本的选择尽量保证了分布的均匀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一)毕业设计课程设置

统计结果显示,有77%的被测专业将毕业设计课程设置在第五学期(见图1),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2+1”或“2.5+0.5”的学期设置,一般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多数专业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五学期。

在关于“学生是否应该在学校完成毕业设计”的观点上,92%的被测教师选择了“是”,而被测学生中只有35.8%表示其毕业设计必须在校完成。

在“学生毕业设计与实习工作时间是否有冲突”的观点上,60.2%的被测教师选择了“是”,而被测学生中只有27.8%选择了“是”。前者数据显示了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以上两个选项的被测数据比较显示,专任教师普遍认为毕业设计课程很重要,学生应该在学校完成,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被指导;而事实上更多的学校考虑到就业需要和毕业设计课题的真实性,将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时进行,学生在校外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采用面对面指导、网络指导、电话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这一操作方式就像双刃剑,专业对口的实习使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相得益彰,增加了实战经验;而专业不对口或岗位不对口的实习使学生忙于应付工作而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执行情况

1 是否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被测数据中,有84.1%的学生表示老师在推进毕业设计前会召开动员会,其中89.4%的教师认为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通过动员会,学生可以清楚毕业设计的意义、目的、任务、评分标准、时间进度安排以及不合格的后果和责任等。

2 指导教师的安排:关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安排上,54%的教师表示其专业毕业设计安排了校企双指导教师(见图2),同时,被测教师表示其所在专业的指导教师“均有”或“大部分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占67.2%;76.2%的学生也认为指导教师有无企业实践经验很重要。数据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重视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重视教师企业实践、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的现状。

3 指导教师的选择:如表1所示,54.9%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是师生双向选择的,65.6%的学生也认同该观点。师生双向选择—方面体现了操作的民主公平性,另—方面也便于学生分析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老师,而老师也通过选择学生,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表1中“按学号随机安排”的选择占到了33.6%,体现了一部分学校的实际操作方式,虽然也保证了公平性,却忽视了教师研究方向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无法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大化。

4 教师指导工作量:表2显示,48.4%的教师每届指导毕业设计学生数在11位以上,其中9.7%指导学生数在20位以上,后者体现了部分高职院校生师比的不合理性。而根据统计,教师每指导一位学生折合的教学工作量有51.3%少于或等于4课时;尽管如此,如表3所示,94.7%的被测教师表示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到位”或“比较到位”,对比学生版数据,98.7%的学生认为老师对其毕业设计指导“到位”或“比较到位”,该数据体现了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重视和负责程度。

5 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好的课题能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圆满完成毕业设计。38.6%的教师表示其专业的选题指导思想是“实用性”,且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与实习工作有较大的相关性(见表4),体现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毕业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度,64.6%的毕业设计课题由师生共同商量确定,这种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来看,毕业设计的选题体现了高职设计专业的特点与要求。

6 毕业设计答辩:设计专业以设计作品进行教学的毕业设计与其他专业的毕业设计有很大的不同,为了答辩需要,同时也是模拟设计公司项目发布,各专业常见的需交材料包括展板、设计报告册、实体模型、答辩ppt、视频等(见表5所示)。答辩时要求学生演示设计成果、使用ppt进行讲解。

多数设计院校会在答辩前进行毕业设计作品展(如表6所示),便于答辩教师提前进行作品评阅;丰富的设计作品可以吸引低年级学生观摩,浓厚的氛围在凸显毕业设计环节重要性的同时也体现了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

部分院校会邀请企业人员参观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出席毕业答辩(如表7、表8所示),一方面企业人员可以从生产实践的角度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点评,另—方面,企业人员可以通过毕业设计作品直接挑选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双向选择。

四 小结

本课题对毕业设计的课程设置、教师安排、选题、答辩等具体的执行细节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江苏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质量实态。由于课题调研的有限性,论文分析数据可能有一定偏差,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质量研究的问卷条目和样本数据。

作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对完整设计流程的模拟,是学生顺利从事设计岗位工作的演习。对学校层面来说,应完善毕业设计管理,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将校企合作贯穿在毕业设计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师生交流,普及毕业设计作品展,从毕业设计教学的主体到氛围的营造,全方位彰显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及对策研究 篇4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又是多方位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紧张,师资、设备和实验室空间不足,师生比例逐步加大,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到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如何加强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的管理工作,使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真正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成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努力构建学院毕业论文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在管理中加入更多实质性的内容。

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 (论文) 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也是对学院办学水平、教师素质和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次综合考评[1]。特别对于我们经管文科类的毕业生是一次相对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在整体滑坡,此实践环节逐渐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鸡肋”。

1.1 从学校角度看:

应试教育是中国现形教育的一个突出表现,所以“考前突击”已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其中毕业设计 (论文) 也不除外。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缺少创新能力,为了获取毕业设计 (论文) 的学分,能顺利毕业,已将毕业设计 (论文) 当成一种负担而疲于敷衍了事。

1.2 从社会大环境方面看:

毕业设计 (论文) 是鉴于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在很多大学里,社会实践是薄弱环节,原因具体可分析为: (1) 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论文) 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且五周实习完毕既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学生并没有喘息的时间去整理自己的实践报告与心得。 (2) 学校里有些专业没有自己的实习基地。 (3) 来自就业与考验的压力。

1.3 从教师角度来看:

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队伍配备不足和结构相对年轻是高校扩招后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缺乏经验的教师不得不承担起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同时基于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增大的压力,每位教师带学生数严重超标,导致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1.4 从学生角度来看:

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未能全身心投入目前,就业难致使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能全身心投入[2],找工作或考研牵涉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认为工作只要找到了,毕业设计(论文)意义不大。更甚者失去诚信剽窃他人写作,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

2 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为了保证高校教学质量,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提出以下对策:

2.1 完善教学管理规范, 深化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改革

抓好基本环节,切实加强论文指导。对初次带毕业设计(论文)青年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强化选题: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命题,与学术方向相适宜,与学生本科四年学习专业紧密相关。对现有的命题进行筛选,剔除不符合培养目标以及不符合实际的题目。严格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与答辩质量。

2.2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改革与考核宜灵活务实

为了扭转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趋势,很多人提出了解决方法。而我认为,从毕业论文制度上入手,建立一种灵活的毕业生考核机制,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2.3 高度重视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高校要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提高相关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度,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2.4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水平

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严格对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查,学校可通过聘请校外相关专业的专家等途径来改善指导教师不足的现状[3]。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设计(论文)数量严格控制,可通过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吸收硕士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辅导,加强对他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整个指导教师队伍的水平。同时,学校要对指导教师进行严格要求,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

3 结语

总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本科教育成果和教学质量的体现,高校只有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强化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意识,有效监控、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毕业设计 (论文) 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系统分析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彭斌, 黄成林, 王亚玲.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调查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27 (1) :6-9.

[2]蹇兴东, 张斌.高校扩招与强化教书育人意识[J].中国农业教育, 2004 (2) :22-23.

质量教学设计 篇5

武夷山一中 郑玄德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内容为“物体的质量”而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基本量之一,既十分抽象又十分重要,是学习其它力学知识的基础。为使学生建立物体质量的概念,探究一条基础教学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活动占80%以上,体现新课标中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七章第一节 质量 【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换算.

【教学难点】

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②.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③.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及托盘天.平的构造.

④.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介绍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了解质量知识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从本章到第九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显示汽车图片

1.汽车主要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 点明:汽车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

2.铁锤、铁钉、桌子、椅子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 点明: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新课伊始,我创设了学生常见的“自行车”情境图,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一)巧妙设问,直奔重点——学习质量的概念.

课件显示铁锤、铁钉、桌子、椅子图片 1.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 2.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 a.铁锤比铁钉含铁多; b.桌子比椅子含有木材多.

讲解 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 物体的质量.

设计意图 【针对质量的概念比较抽象、难理解,我采用对比铁锤、铁钉;桌子、椅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明白“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质量的概念.】

(二)顺势而导,化难为易——掌握质量的基本属性

课件显示铁块铸成铁锅的照片

1.铁块铸成铁锅,什么改变?假设没有任何损失,质量变不变?(物体的形状变了 质量没有变化)课件显示冰块溶化成水的照片 2.冰块溶化成水,什么改变?质量变不变?(物体的状态变了 质量没有变化)3.宇航员离开地球来到太空什么改变?质量变不变?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已成功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等宇航员送入太空,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号实现了宇航员出舱,这是宇航员在太空漫步的图片.

我们从市场上买了多少质量的水果,带回家水果的质量有没有变?(空闻位置变了 质量没有变化)小结 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设计意图 【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出发,分别围绕“形状、位置、状态”创设三个情景,如:“神舟七号”“神舟八号”载人飞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学生了解前沿科学,关心科技发展,并产生民族自豪感;从“市场上买了水果带回家”的现象又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事,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直观形象地使学生懂得“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三)合作探究,再奔重点——学习质量的单位 1.请学生自学书本有关质量单位的内容.

思考:质量有哪些单位呢?符号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关系? 2.学生自主探究,同伴合作. 3.师生互动,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 【《物理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使所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老师有的放失,适当点拨.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4.简介国际千克原器

(底面直径和柱高均为39 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它的质量是kg的标准)5.感知常见物品,加深了解

过渡:对于质量单位,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商品上都标出了质量值.鼓励学生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a.出示大米包装袋及方便面

b.请同学们看书上图7—5的图片和“信息窗”(质量阶梯)内容. 6.练习

t= kg 50 kg= g lO g= mg 50 mg= g.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充分体现了生活与物理紧密联系的原则,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到物理并不是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理论,对物理学科产生亲切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四)观察实物,具体感知——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 1.介绍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 你们知道哪些工具可以测量质量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课件显示一些测量工具.

着重指出: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已经应用了许多年,但由于精确度不够,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台秤,电子秤,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发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质量的仪器.

过渡:虽然目前测量质量的仪器很多,但我们在学校实验室中常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因此我们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天平的构造. 2.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标尺、游码、称量标尺)

三、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 感受,谁愿意谈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质量的单位. 3.质量的测量工具.

小结 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是能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能学以致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知识(一)判断

1.一块铁从空气中放入水中时质量变大()2.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变短了,质量没变()(二)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 1.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 . 2.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0 .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 设计思路:

一、教法的总体构思及依据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通过课件,运用讲解、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式教学,并贯穿使用合作和讨论式.这样做,一方面符合

了辩证唯物法所讲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二、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篇6

关键词:课程设计;质量保障;过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229-0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质量目标是:通过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机械系统方案设计、零件结构和工作能力设计的基本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宽机械系统及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方法,获得相关的技能,提升独立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本文介绍作者在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方面的经验,包括细化课程质量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师资和教材质量保障,建立过程监控和反馈平台,采用创新的学生评价方法等方面。[1]

一、研究课程性质并细化质量目标

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建立详细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目标子集是实行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的重要举措。经过全体教师的研究讨论,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我们把本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具体细化为:①针对具体的项目实例,经历从方案设计到零件设计的全过程,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扩充教材上没有的、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必须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②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训练,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获得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③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和参加答辩,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④通过设计实践,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工程实践中存在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从而认识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培养初步的现代工程意识。⑤通过组成设计小组等方式,创造工程设计项目中的人文环境,模拟设计团队分工协作的运作方式,使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发展。

二、相关课程采用以项目为线索的教学方式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由于本课程设计与几乎所有的前期课程相关,质量保障必然要求上溯到这些课程。我们选取其中相关度最大的三门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进行研究,发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上述相关课程以前沿用多年的的教学方法,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虽然在能力培养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教学实践表明这样培养的能力往往是局部的孤立的。当学生学完了这些相关课程,进入课程设计阶段,面对一个具体的设计项目时仍然感觉无从下手。这暴露出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训练不足。近年我們开始试行了以项目案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的改革,并落实到《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这三门课程中,选择典型机器设计为课程项目,理论课以项目任务下达的方式引入,从客户的原始诉求出发,全部知识点按照项目展开的过程顺序来呈现,用项目事例取代常规例题,用设计实践取代常规作业。这种做法使得机械设计的全局更加清晰,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理论教学的内容有了明确的目标,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有利于得到完整和深刻的认识;第二、有利于从工程视角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第三、为以后课程设计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第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表明,这些相关课程及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因此得到明显提高。

三、师资质量保障

鉴于本课程设计的工程性质,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特点,有必要对教师的指导资格设立门槛。为此,我们建立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制度”,具体做法是:无论学历、职称高低,第一次承担本课程设计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提前按照本课程最高要求的教学内容完整地完成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所有工作,再经课程负责教师组织答辩小组,召开答辩会,学校教学督导员参与监督,对该教师完成的图纸和计算说明书进行审查和答辩,有经验的教师还对指导学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详加解释。要求取得优良成绩的教师才可以承担本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并且规定第一次不能独立承担,而是与有经验教师一起,积累一定教学经验后才能独立承担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多年,目前教学团队中包含多名具有企业机械设计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多名长期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多名主持或参加过各级科研项目并积累了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由于有良好的师资作保障,课程教学质量获得了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教材质量保障

大部分现有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提供相关知识为主要目标,很少综合考虑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表现在:对机械设计一般规律的描述只停留在空泛的条文上,并没有作为指导思想落实在各章节的分析中;主要提供设计相关知识,较少论及设计方法,或者仅介绍与设计相关的规则,很少对思维方法展开讨论;所提供的对象知识之间缺少有机联系。有鉴于此,我们专门组织了本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编写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该教材在使用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也得到其他院校选用,因使用效果好在初版半年之后即重印[2]。本教材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以设计逻辑组织知识素材,把机械设计主要规律以及相关方法的运用贯穿其中,明确揭示机械设计主要要素之间的关联,体现了机械设计能力培养的需求。

五、建立课程设计过程监控和反馈环境

为保证课程设计能够正常进行,我们建立了课程设计过程监控的一整套方法,对学生和教师都规定了严格的教学纪律。为了及时研究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共享先进的教学经验,除了执行学校要求的常规静态教学质量控制制度外(如听课制度,举行不定期教学研讨会等),我们还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内部教学论坛,教学中的问题当天就可以反映到论坛中,大家共同讨论及时解决,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

六、创新评价方法

由于师生比例悬殊,一个教师往往需要指导一百名左右的学生,如何监控教学过程,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成为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问题。我们采用“过程定量评价表”的方法。按照不同专业的要求设计了细分为4到7个部分的评价表,对每个学生的出勤、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如设计草图、装配图、零件图、说明书)规定了细化的评分标准。这种方法自2006年使用至今,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为填写每个学生的情况,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而每个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被如实记录,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两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公正的评价。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以定量方式保障了教学质量。

七、实施效果

以上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从2006年开始,已经在约120个班的教学中实施,本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学校各类教学检查中获得好评。很多学生撰写的设计说明书正文结束之后,在总结里留下了对本课程设计的感受。大致归纳为五类:本课程使他们第一次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得到如何获取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有效训练;本课程使他们认识了工程的社会、经济、人文的要求,明确了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的努力方向;本课程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本课程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流和协作能力,同学之间加深了感情,提高了班级凝聚力;本课程指导教师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深深感动,教师的言传身教令他们终身难忘。

参考文献:

[1]林怡青,谢宋良.以项目为线索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增):174-176,182.

[2]林怡青,谢宋良,王文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50.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BKZZ2011022);2010年广东省实验教学研究(改革)基金项目(2010003);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目(20102076)

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研究与实践 篇7

一、毕业设计质量现状分析

(一)学生方面

1. 就业压力大。

一些学生忙于找工作,静不下心来做毕业设计,根本不去深入调查开展设计研究,对毕业设计的态度是应付了事。

2. 学生急于到单位报到实习或上岗工作。

特别是有些私企,由于人力资源不足,招聘到学生后就要求学生到单位报到参加工作,国家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限制,学生又怕失去这份工作,不得已只能牺牲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的学生主观上就不愿意做毕业设计,找到工作后寻找各种理由到工作单位实习或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出于攀比心理,自己主动要求到就业单位实习,导致留给毕业设计的实际时间明显不足,只能从网上找些资料,东拼西凑,抄袭应付。

3. 前松后紧。

由于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和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精力没有用在毕业设计上,毕业设计前期进展缓慢,后期突击应付,不能给指导和审阅教师提供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指导和审阅,致使很多设计质量问题难以避免。

4. 通过网络购买毕业设计。

在“百度”中输入“购买毕业设计”可以查到318万条相关的结果,所以一些学生图省事,直接到网上购买毕业设计。

5. 一些毕业设计选题与就业岗位关系不大,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兴趣和主动性。

有些毕业设计选题过大过深,还有的选题偏离了专业的培养方向,由于学生的能力不足而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二)教师方面

1. 指导学生人数偏多。

有的专业由于编制紧张,导致专业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生师比远大于8∶1的比例,致使指导教师用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单独指导时间不足,特别是一些同学前松后紧,到了答辩前便急匆匆地集中找教师审查毕业设计,致使教师无法仔细检查设计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由于现在的学生难以指导,一些资历深的教师甚至不愿意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使得参与指导的教师的实际指导人数更多,难以保证指导设计的质量。

2. 毕业设计认识不够。

有的指导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走形式而已,设计的质量无关紧要,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自然而然地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就把关不严。

3. 精力不足。

现在各高校的教师都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主要精力不能全部用在教学上。

4. 指导经验不足。

个别指导教师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也就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疏于对学生的指导和督促检查,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5. 答辩把关不严。

一些教师对答辩的认识不高,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所以就疏于审阅、疏于提问,答辩时把关不严,对发现的问题又不要求学生修改,致使毕业设计质量低下。

(三)教学管理方面

1.为了评估时获得较高的分值,一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不切实际地罗列一些劳民伤财的实证,有的甚至在实证方面弄虚作假,忽视了对毕业设计内容本身质量管理的重视。

2.尽管学校从宏观上制定了一套毕业设计上的管理规章制度,但由于学校专业类别多,专业分布面广,规章制度无法细化,学校也无法制定各专业(或专业类别)具体的毕业设计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在过程管理方面,从选题、实习调研、资料搜集、报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报告)撰写,到毕业设计文件修改定稿、毕业答辩、成绩评定,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

3.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专业在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安排上貌似要求严格,但缺乏对各个环节认真检查的相关机制,致使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相关各项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

4.指导效果“大锅饭”,奖罚不分明。对个别责任心不强、投入精力不足的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约束惩罚机制,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投入精力大的指导教师缺乏激励机制。

(四)评估方面

1.毕业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繁杂,过于注重过程管理。黑龙江科技大学原来的毕业设计评估指标体系中包含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1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都对应不同的分值和评价等级,很多观测点很难数量化,致使一些学院或专业为了获取较高的评估分值,罗列很多不切实际的实证材料,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准备实证材料上了,而这些实证对毕业设计本身质量作用不大,导致教师怨声载道。

2.聘请的一些专业评审专家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审核出来的问题不具体,提出的整改意见针对性不强。有的评审专家对毕业设计评估的初衷不了解、有的评审专家碍于情面、有的评审专家由于精力所限等种种因素,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多数都是轻描淡写,审核出来的问题很笼统,不具体,缺乏针对性,提出的建议不具有可操作性。

3.每年评估专业太多,重点不突出。评估中心必须对这些专家评审意见重新进行再加工,才能整理形成反馈意见,有的还要重新评审才能形成有意义的反馈意见,又由于评估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致使形成的反馈意见提不出来有针对性的问题,当然给出的整改建议就更缺乏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了。

4.由于受毕业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条条框框的约束,限制了各学院、各专业在毕业设计管理特点上的发挥,调动不了各学院、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毕业设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审阅时过分重视对过程管理的审核,忽略了毕业设计本身的质量审核。

二、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评估模式

1.学校专业多,分布学科门类广,改革前每年全部进行评估,致使重点不突出,抓不住主要矛盾,查问题轻描淡写,浅尝辄止,问题笼统而不具体,缺乏针对性。针对这一问题,从2013年起,改革了面面俱到的做法,每年对每个学院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专业,集中精力、集中人力进行重点评估,待学校评估结束后,要求各学院仿照学校的评估模式对没有进行评估的其他各专业,自己选聘评审专家进行自评估,学校再对各学院自评情况进行审核,实行“以点带面”。

2.取消了各学院的自评报告,改为按照专业进行自我总结,要求总结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年度的整改措施。

3.评估指标体系中所有容易造假的指导教师指导过程实证均不作为评估的内容,避免了“先上车,后补票”问题,评估主要审核毕业设计本身的质量,查找具体问题,用事实来证明,让查出来的问题摸得见看得着,利于整改,实行“以果看管”。

4.学校深入各学院评估时,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召开指导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或进行深入访谈,直接听取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学校对毕业设计的改革与管理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5.改革前的毕业设计在评估反馈意见时,都是学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参加反馈会,再由学院将反馈意见传达到指导教师。改革后的毕业设计反馈意见会,要求全体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参加,让指导教师听到原汁原味的反馈意见,避免了由于“二传手”对反馈意见的理解问题而造成反馈意见的偏差。

6.答辩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设计状态和答辩教师的工作状态,所以,严把答辩关,对全校所有的专业的答辩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掌握第一手答辩情况,并把答辩过程作为毕业设计评估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

改革前进行毕业设计评估时,在肯定成绩的条件下,轻描淡写地查找一些问题,以肯定成绩为主,查找问题为辅。这几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在毕业设计评估时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当然要求评估专家有敢于触及矛盾、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对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评估专家要在发现问题上下功夫。

(三)将毕业设计评估与整改相结合

通过毕业设计质量评估,找到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而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一是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靠改进毕业设计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所以,把在毕业设计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不但在反馈会上进行初步反馈,还以评估文件形式将反馈意见下发到各学院,并且要求各学院、各专业在下一年的毕业设计总结中要充分地说明针对上年度的反馈意见采取了哪些整改措施和办法,整改的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整改困难等,需要学校层面解决哪些问题,并把对上一年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下一年评估的一项指标进行考核,实现了毕业设计评估与持续改进闭环运行,解决了毕业设计最后一千米的问题。

(四)加强督导工作

对于毕业生不超过三届的专业以及指导不超过三个轮次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同时,从毕业设计任务书的下达、开题报告及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实行全过程的跟踪检查和指导,并且重点放在指导上,充分体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指导方针。

(五)约束与激励机制并用

将毕业设计评估结果纳入到各学院的年度考核结果中,同时每年评出前30%左右的毕业设计工作效果好的专业进行奖励,做到约束和激励机制并用,调动了各学院各专业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对评估方法的改革是正确的,改进措施是得力的,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效果是明显的。

三、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策略

(一)规范毕业设计质量标准

加强学风建设,解决好毕业设计与就业找工作这一对矛盾,这也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之一。只要师生共同努力,结合学生特点,合理选题,在管理上按着毕业设计质量标准要求学生,适当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就能使毕业设计的质量不断提高。严格执行评审与答辩标准,对于没有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或者设计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学生,当年不允许补答辩,与下一年级一起再次进行答辩,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对于文科类、经济类等以文字论述为主的毕业论文实行查重制,并制定查重过关标准,对于查重不通过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工科类专业,相近类的题目放在一个组进行比对答辩,坚决遏制毕业设计抄袭之风的蔓延,对于发现抄袭行为的,一律按照考试舞弊处理。探索试行分期答辩制,对于毕业设计进度快、质量好的学生,实行“快马加鞭,快车先到”,以激励有能力的学生先行答辩,先行毕业。

(二)进一步巩固和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完善激励机制

进一步巩固和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系统完善的激励机制。学校每年评选毕业设计指导先进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指导先进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优秀教师,并给予单位和教师个人表彰奖励。同时将毕业设计先进单位作为年末评优的依据之一,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作为教师评优评奖、晋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对于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颁发优秀毕业设计证书,并将其荣誉纳入个人档案。各学院可以仿照学校的做法,评选院级毕业设计指导先进专业、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优秀毕业设计学生,形成系统完备的毕业设计激励机制。

(三)强化选题的作用

毕业设计选题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要严格实行双向选择,既可以学生选导师,也可以导师选学生,既可以导师出题学生来选,在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等毕业设计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更是倡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或者学习兴趣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大力提倡“真刀真枪”、真题真做、实物制作,增加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获得感,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实行节点管理

针对毕业设计“前松后紧”问题,优化毕业设计工作流程,针对每个毕业设计题目,学生与导师一起,共同制定毕业设计工作流程,将毕业设计划分为若干阶段,诸如调研阶段、开题阶段、毕业设计初稿阶段、毕业设计修改阶段、毕业设计答辩阶段,再将每个阶段划分为若干个节点,严格实行节点管理,保证实现段段清。

(五)倡导团队指导法

毕业设计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问题就是优秀指导教师少,优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这可以采取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指导效率的办法,即团队指导法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法[7]。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外,也需要指导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齐抓共管。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管理工作者,都必须遵守具有很强约束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就一定能使毕业设计质量再上新台阶,从而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

[2]杨雪华,杨姝,蒋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

[3]赵丽新,杜溟,陈明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1).

[4]赵红梅.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5]关连成,陈素玲,周亚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6]刘忠海,马恒升.关于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2,(3).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篇8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选题,网络平台,答辩

高等学校的毕业设计是整个大学阶段要求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最后一个总结性作业。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评定大学生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 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发挥, 同时也反映了高校的办学水平[1]。尽管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得很清楚, 可毕业设计质量的下滑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 课题陈旧缺乏新意, 没有根据学生自身能力量身定做。 (2) 设计过程中抄袭现象严重, 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及时、不到位。 (3) 答辩这一最后环节变成了走过场, 使学生把毕业设计答辩跟其他课程考试一样对待, 违背了本科毕业设计提高学生主动性、创新性的初衷。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对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探索。

一、科学选题

科学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是毕业设计的关键, 题目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 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先决条件, 好的课题是成功的一半[2]。目前高校教师提供的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数都是虚拟课题, 这样的课题缺乏实际研究基础。而且同一位教师每年的课题变动基本不大, 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太简单积极性得不到调动, 基础差的学生直接抄袭上一届学生的设计成果, 不要说创新性的提高, 就连基础知识的巩固都成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 毕业设计课题与指导教师科研相结合。这一措施可以重点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当中, 努力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课题组, 积极参加科研团队的研讨, 提出自己的观点, 完成具备自己观点认识的高质量毕业设计, 同时可以解决实实在在存在的工程问题。 (2) 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源于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已经确定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鉴于书本知识与工程实际之间的差别, 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就可以做与工作紧密相关的课题, 如果可以以工作单位正在进行的项目为课题最好, 如果没有,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制定相关的虚拟课题。这样的课题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 还可以在学校和工作单位之间架起一座基础的桥梁,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在毕业前就对工作的基本内容深入了解, 仔细研究。 (3) 允许学生用自己完成的科研作品或取得的成果等替代本科毕业设计。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在高级别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 或者参加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 或者获得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授权批准的专利等成果的, 均可以将这些成果配以文字说明材料替代常规的本科毕业设计, 这一措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可以提高非毕业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发明制作、艺术创作等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但是代替毕业设计的成果必须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小组认定, 而且其选题必须在其专业范围以内, 符合其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以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 不应脱离专业范围, 要有一定的综合性, 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网络平台

指导教师的作用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可是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的增多, 每个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少则5~6人, 多则14~15人, 毕竟教师的精力和自身水平是有限的, 难免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忽视了毕业设计。另外大四阶段学生忙于找工作四处奔波, 定期地召集起来进行指导也是不太现实的问题。因此建立一个毕业设计网络平台非常必要[3]。毕业设计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答疑, 学校教学机构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 通过网络平台检查教师是否及时地下达任务, 是否及时评阅学生上交的设计内容, 是否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也可以通过设定时间节点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高校网络平台的使用, 强化了指导教师和毕业生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意识, 促使师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能够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

三、实现灵活答辩

答辩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一场“口试”。通过这一形式,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总结设计过程, 提高其应变能力及自信心, 为真正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答辩主要考查学生的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答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学生总结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在设计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分析设计效果, 找出不足以及改进方法, 帮助学生把实践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答辩, 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应变能力及自信心, 为真正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的高校毕业答辩形式重于内容, 学生在答辩时简单叙述设计过程, 回答评委老师问出的几个问题, 至于设计的创新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对于毕业设计的独到见解等很少会被问及。真正有效的毕业设计答辩应该是对设计过程的再现、总结和升华。各院系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毕业设计答辩评分标准[4], 严格执行毕业设计评审工作和毕业答辩学生的资格审查, 认真组织答辩工作, 严格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各环节的管理, 进行全面公正的评判、比较。答辩过程中最基本的就是要确认毕业设计的自主性, 对于抄袭拼凑的设计一律退回。要求学生汇报设计情况时尽量少重复设计文本内容, 多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心得体会。整个毕业设计成绩的给出要综合考虑设计的自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推选优秀毕业设计和优秀指导老师, 调动师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积极性。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对本科教育的一次综合性的考核, 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 对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发挥有着直接影响, 同时也真实反映了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但是只要不断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 督促指导教师认真负责,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信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一定会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志凌, 邵学军, 刘贤, 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26 (2) :82-85.

[2]赵旦峰, 李刚.论科学选题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0) :109-110.

[3]李峰, 曹建树, 赵杰, 等.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管理的研究与实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5 (1) :40-43.

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 篇9

1 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 本人连续辅导了几届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现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总结。

(1) 部分学生投入精力少, 主观上不重视毕业设计。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不少学生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和公司面试, 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精力较少。另外, 毕业设计的时间与考研初试、复试时间以及公务员考试时间重合, 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 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准备考研和公务员考试, 而不是做毕业设计。

(2) 课程教学与毕业设计脱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都要做程序设计, 而且一般要求使用比较流行的开发工具来开发。在一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有C/C++、Java和C#等, 但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 在教学只能完成教学任务, 涉及到应用的层面很少。这样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要一边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 一边进行毕业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 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很难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3) 设计过程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过程一般包含选题、文献收集、开题、中期检查、程序编码、测试、撰写论文、预答辩等过程。但对这些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有时候较难实现, 老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学生在参加培训, 有的学生在外地找工作, 毕业设计一般不在实验室进行, 老师不能定时与学生见面。

(4) 指导教师缺乏经验。由于目前高校中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少, 而计算机专业本身是一个飞速发展而又要求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实践经验, 就很难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 课题难易不当, 工作量差距较大.有的题目过大, 如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该课题涉及静态页面、美工、动态网页制作、数据库访问和设计模式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在一个设计周期内学生很难完成, 有的则题目过小, 如一个小游戏的设计, 学生用几周时间就能完成任务, 工作量远远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6) 指导性教材不足。目前专门用于毕业设计的指导性教材几乎没有, 主要是以文字性的要求材料为主, 缺乏在方法上指导性的资料。对学生毕业设计可操作性的指导仍然很少。

2 一些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1) 端正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态度。告知学生毕业设计对他们以后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无论学生要找工作还是准备考公务员, 都要以毕业设计为主。不能以种种理由放松毕业设计。

(2) 严格监控学生毕业设计各阶段工作, 避免“前松后紧”、“突击赶进度”现象, 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状态。开题报告完成以后, 就进入了漫长的实际设计过程。要增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机制, 防止学生偷懒。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 指导老师应认真负责, 严格把好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一方面, 指导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每周对自己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展, 取得的成果或遇到的问题做详细的记录。这样使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都有案可查, 给毕业设计评分的提供了工作量记录的依据。

(3) 教师要提高自身实践水平。年轻教师应在教学任务之余, 积极学习一些常用开发软件, 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4) 指导老师要定期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学生的进度、遇到的问题, 此时, 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讲, 当学生碰到难题时, 指导老师不要包办代替, 要善于启发, 循循善诱, 提高学生自己寻求、积累知识、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引导、启发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实时掌握学生的设计情况, 进行合理的指导。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 敢于批评教育, 及时指出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不姑息纵容, 严格指出, 责令改正, 严格按照任务进度执行检查。

(5) 研究和开发适合毕业设计的指导性教材。辅导毕业设计的知道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 开发适合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教材。包括如何选题, 开题, 如何进行进度安排, 如何进行系统设计, 如何进行过程管理。使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更具科学性, 条理性。

3 结语

指导教师要努力做好毕业设计指导, 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态度, 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也让学生得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同时又可以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使学生成为本专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唐仕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项目式管理[J].管理观察, 2008, 10.

[2]段红峰.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6) .

[3]侯宏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7.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因素,措施

一、毕业设计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在3年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 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 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通过调研、资料收集、设计方案、绘制图纸等过程, 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总体水平的高低。同时, 在教育部开展的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 毕业设计始终被作为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在整个评估指标体系中占有突出地位。

二、影响毕业设计的因素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毕业设计尤为重要, 原因是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是一线的工作人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 在不少高职高专院校中出现了毕业设计质量总体滑坡的趋势。具体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扩招因素

由于受到扩招的影响, 导致指导教师数目与毕业生数目严重失调。前几年每个老师一般指导3-5个学生, 而现在绝大部分老师要带十几个学生, 甚至二十几个。结果使指导老师的时间和精力不可避免地要分散, 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必然会下降。

2. 学生因素

由于受到师哥师姐的影响, 很多高职高专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知程度不够, 他们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形式, 随便应付就可以通过, 因而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当作一次较大型的平时课程设计来完成;对教研室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对选题的意义认识不够, 在选题时通常选择比较简单的。这方面笔者深有体会, 在安排毕业设计时让学生进行自由选题, 结果90%学生选的都是那些内容少、图纸少、要求少的题目, 对于那些难度高的、图纸多的基本上无人问津。这说明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 对毕业设计认识不到位。学生对各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衔接的力度不够, 缺乏相应的必要联系, 甚至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学习某门专业课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对专业的发展有何帮助。这样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就很难将他们穿起来, 做到融会贯通。

3. 考试因素

由于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 而在第六学期学生有这样那样的一些考试, 这样也必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有的学生不想就业想继续深造, 要参加专接本考试;有的参加自学考试、英语四六级、AB级、计算机考试等。由于时间上的分散, 导致学生不能集中精力进行毕业设计, 这势必也会引起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

4. 就业因素

社会上举办的各种人才招聘会大多数集中在每年的上半年, 而这正是毕业设计的时间, 所以好多学生为了自己的前程, 参加招聘会而暂时放弃了毕业设计。这也会造成毕业设计时间方面的严重不足以及质量下降。

5. 网络因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现在信息的沟通十分方便。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都很高, 所以好多学生就打起了吃现成饭的主义, 利用网络把人家现成的方案拿来, 结果毕业设计做完了之后, 自己对其中的内容却浑然不知。答辩的时候错误百出, 让人啼笑皆非。

6. 指导教师因素

一是指导教师水平有限。有的教师的职称、能力还没有达到指导毕业设计的水平。

二是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够。有的教师本身就没有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以在进行指导的时候态度不认真, 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导仅仅限于形式, 这样也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更有甚者, 毕业设计任务书都让学生来完成。

7. 督导因素

虽然学院、系部、教研室在毕业设计工作上提前做到了有计划、有要求、有规定, 但是对于其中的具体要求及细节没有落到实处。学院的相应职能部门没有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督促, 缺乏督促教师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设计方案审阅的相关机制, 致使毕业设计工作流于形式, 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1. 师生数量比达到国家要求

在学院现有条件和师资情况下进行招生, 使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比能够协调。

2. 做好学生的工作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工作, 让他们意识到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到这是在大学期间学习必须经过的一个程序以及它是就业之前对所学专业的一个初步肯定。第一, 从开学之初就灌输这种思想。这样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第二, 在3年学习期间, 任课教师上课时不间断的讲一下毕业设计, 把它灌输于上课的过程中。第三, 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尽量往毕业设计上靠。第四, 在毕业设计进行之前召开全体毕业生大会, 对毕业设计的意义以计划、步骤等进行扩大化宣传, 做好动员工作。引导学生处理好就业、毕业设计以及专升本的关系, 合理搭配时间。不能因为其中某一项而耽搁了另外一项。

3. 加大专业课的横向联系

要求各位任课教师尤其是任两门专业课以上的教师把各门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专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甚至在毕业设计的哪一个环节会用到哪门课程的知识也加到其中, 这样使学生对整个专业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

4.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毕业设计进行制度化, 对细节进行详细的要求。如果发现有抄袭他人作品现象者, 立即取消本次答辩资格, 只能参加下一届的答辩。所以针对这种情况, 制定详细的要求十分必要, 并付诸于实施。

5. 提高师资水平, 严把质量关

一个学校的师资情况决定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同样也决定一个学校的毕业设计水平。所以要想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就应该想方设法的改善师资结构, 提高师资水平。这样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选择时就可以择优。所以为了提高质量, 第一, 让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来担任这项工作。第二, 对他们要进行严格要求, 让他们在规定的计划要求内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内容。第三, 对指导比较好的可以予以奖励, 并来年继续指导, 并可以作为评职称的材料;对于指导不认真的, 责任心不强的予以惩罚, 并来年不再安排指导任务。第四, 邀请企业、客座教授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 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 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学院、系部、教研室对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规定以起到约束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比如对初稿、定案、图纸的数量、答辩的要求、手册的要求、展览的要求等方面都有一个文件, 并严格按照文件相关内容来进行。

7. 加大督导力度

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关于毕业设计检查的计划, 定期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督促, 对于完成比较好的通报表扬, 完成较差的通报批评并限期拿出整改方案。以起到督促系部和教研室以及教师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的相关工作的作用。比如对任务书的检查、指导记录的检查、手册的检查等。

高职高专的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 是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是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因此要加强这个实践环节的管理和指导, 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真正受益, 让学生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星萍, 徐立峰.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7, (9) .

[2]马敏, 李长勤, 蒋士民.对我校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调查和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6, (5) .

[3]陈光红.对高职毕业设计 (论文) 现状的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 2007, (12) .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篇11

【关键词】实践教学 毕业设计 实验课程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59-01

本科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是检验一名本科毕业生大学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可以把毕业设计作为一名本科生的“汇报演出”。一般情况,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一般都会占有20周甚至更多的学时,这足以说明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但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却出现下降的趋势,排除学风、生源质量、就业现状等因素外,实践教学环节也有诸多改进之处。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论文格式不规范、论文语句欠通顺、图表不美观、文献调研不到位、自主完成内容少、缺少独立思考,一味按照指导老师的思路或设想开展论文。

论文格式、语法、图表等属于论文形式问题,经过一些特定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得到改善。

目前多数学生的调研报告缺少对前人成果的批判性评价,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机械地摘抄他人研究结果,也很少能通过文献阅读掌握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本人针对给定的论文题目是否能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

学生自主完成内容少或一味按照指导老师的思路完成论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发现论文的突破口,或者发现了突破口却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既包括不能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也包括不能有效运用各种实践技能。

二、改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议

实践教学改革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培养方案制定中各高校均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时。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形式与内容问题,对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

目前能够熟练运用office软件的同学很少,有必要增加计算机应用尤其是办公软件的训练。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同学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应增加诸如office使用技巧竞赛等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在各类课程设计环节增加电子文档规范性的考查,提高同学的计算机使用技能,改善毕业论文格式。

(二)增加文献阅读或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实践课程

在相关课程中,针对某些知识点设置文献调研题目,严格要求按照科技论文的形式撰写调研报告。增加文献调研实践环节,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文献调研报告的深度,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文献阅读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者科技论文表达习惯,掌握论文格式和图件规范性的要求,从而提高毕业设计整体形式的规范性。文献阅读的过程,也是学习文献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三)单纯增加实验课时的方法有待商榷

针对石油类院校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增加岩矿鉴定、古生物鉴定、沉积学实验课等实验课时是相当必要的,通过这些实验环节,可以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地质基础。但更关键的使学生利用鉴定结果,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地质问题,如利用鉴定结果分析储层成岩作用、识别孔隙类型、进行储层评价等工作。相比测试技术,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相对困难的。因此,与其增加实验课时,不如增加相关的课程设计课时,如利用各类烃源岩测试结果,评价烃源岩质量;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数据,分析天然气成因;利用系列储层测试数据、压汞数据等,评价储层质量等。

(四)改善课程设计环节

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而言,要求毕业生能够针对油气资源勘查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地质、油气地质和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能够熟练使用常规和专业计算机软件开展地质预测、模拟和评价,利用分析测试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并能够运用准确、清晰和有逻辑的科技语言有效表述研究成果。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一系列综合性的课程设计题目,从考查基本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出发,以能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并结合各项实践技能解决课程设计题目为重点,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计算机办公软件、地质制图软件、专业模拟软件等实践技能的掌握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可有效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表现。

三、结论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实践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实验、课程实践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效果的集中体现。针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的问题,提出了4条改善实践教学的建议:①加强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②增加文献阅读或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实践课程;③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④改善课程设计环节。

参考文献:

[1]蔡则祥,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国大学教学, 2007(3):79-80.

[2]毛淑玲.谈谈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存在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 2016(1):6-7.

[3]魏克湘,刘迎春,董丽君,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1(1):74-76.

[4]朱维璐,相晨萌,孙会琴,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75-76.

[5]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作者简介:

毕业设计质量论文 篇12

1 设计项目质量管理

在我国设计市场上, 国内和国际设计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 广大客户对设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设计企业传统上实行的参与管理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型的控制管理模式承待引进和加强。在控制管理的理念中, 质量管理的焦点应该强调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其主要控制点。项目中的每一位管理人员从 (包括主管设计的 (副) 院长到项目负责人) 都应该被赋予应有的责任:

1.1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设计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见图1) 。

1.2 加强各层面管理人员职责

在成立项目部时, 就应加强对组织职责的控制, 明确职责, 层层落实, 主要包括:

(1) 设计经理质量职责;

(2) 质量工程师;

(3) 专业负责人;

(4) 审定人;

(5) 审核人;

(6) 校核人;

(7) 编制人。

2 注重项目策划, 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必要前提

项目策划是设计工作全面展开之前, 对设计进度安排、人员及资源的配备、组织与技术接口等所开展的一系列策划和组织活动。通过实施将既定的目标进行落实。项目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设计依据;

(2) 工程项目概况、设计工作范围、质量特性要求等;

(3) 设计基础资料现状及组织机构;

(4) 人力资源配备及组织机构;

(5) 各专业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要求以及特殊专业人员特殊技术要求;

(6) 设计计划、估工和工时管理要求及专业协作计划;

(7) 所需的特殊技能、装备、资料等;

(8) 与各有关方的协作、协调和沟通渠道;

(9) 设计成品文件的发出及归档等。

拿由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承建的某装置是一个EPC项目, 对这个项目我们比较注重前期策划, 在完成《设计质量计划》、《项目HSE计划》、《项目采购计划》、《项目施工计划》等一系列计划的基础上, 首先抓好长周期设备提前订货作为确保项目进行的前提, 提前组织了长周期设备的询价与招标, 到项目开工建设前已完成了挤压造粒机、尾气压缩机等第一批长周期设备合同签订。根据合同要求, 对项目进度采用“倒排”工期, 抓关键设计点的模式, 编制完成了项目进度控制网络设计, 明确了气压机、采购关键路径, 并对主要控制点根据WBS进行分解,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设计、采购、施工深度交叉工作局面。

3 严格项目实施过程控制, 加强项目自身管理

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 就必须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 在实施项目过程控制中, 我们按照策划文件的要求, 严格执行工程合同所确定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编排合理工作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 抓关键路线, 重点对组织技术接口、设计输入、方案审查、设计确认、设计输出、设计变更、计划进度跟踪等几方面进行控制, 努力确保优质、安全、高效率完成设计任务。在这个项目控制中,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在组织技术接口方面

设计经理作为技术接口, 内部和外部所有来往的传真、邮件、信函、快递等都统一对口设计经理, 保证了文件来往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质量工程师配合设计经理做好设计文件的归档、分发等工作。

3.2 加强设计输入, 严把设计入口关

设计输入是设计的基础, 对于每一工程的阶段设计, 均应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设计输入要求, 并形成文件。依据设计策划确定设计输入要求。包括设计所必须的资料、数据、条件、采用的标准规范, 遵循的法律法规, 顾客的要求等, 形成文件并评审其适宜性、完整性。对设计输入内容、供货商资料的确认、上游专业对下游专业的条件等, 都按质量策划和专业规定程序执行, 对重要内容, 设计经理确认。

3.3 高度关注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目的是为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识别问题, 若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系统的检查, 以确保设计成果能满足质量特性、相关法令、法规和顾客要求。通过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减少设计失误, 保证设计成品质量, 满足顾客要求。每次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所有人员和职能部门的代表, 需要时, 可请有关专家。设计评审应形成文件。对承建的沈阳PE项目, 充分借鉴由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公司设计的兰花PE项目经验, 如脱气仓框架的型式、反应器基础、总图、地下工程等经验教训, 防患于未然。设计过程中涉及与施工的相关内容, 我们邀请施工部门人员共同参加方案讨论, 集思广益, 做好方案的可行性讨论, 并尽可能对方案进行优化, 同时, 设计方案也考虑项目费控的要求, 真正体现我公司EPC一体化的优势。

3.4 落实设计确认程序

设计确认是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 表明对特定的预期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设计确认应该在成功的设计验证之后进行, 以确保设计输出文件满足规定的或已知的预期使用/应用的要求, 对设计确认活动的记录和结论应予以保存。设计确认一般分为下面二种形式:

(1) 内部的设计确认

一是对前期及初步设计阶段应在设计验证后, 报设计部门检查确定, 并加盖相关资格证明送项目分管负责人签署, 确认归档印制发放。

二是在设计的施工图阶段设计经理组织和协调各专业之间的设计文件会签, 检查会签结果。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流程图须经设计经理组织各专业会审会签, 其它图纸经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专业间会审后确认, 才能归档和发放。通过设计确认程序的落实, 对设计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保证作用。

(2) 外部的设计确认

外部的设计确认是指包括业主、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 (或) 施工单位以及有关的第三方参加的外部设计评审。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确认通常有: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外部的评估或审查;

初步设计通过外部设计审查的批复;

施工图设计图纸的会审或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查。

3.5 加强设计输出的有效控制, 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

设计输出文件应形成能对照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难的文件, 经验证和评审, 并在发布前按规定的要求经指定责任人员签署批准, 当法规要求时输出文件还应加盖有关资质印章。设计输出应包括:

(1) 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2) 指导采购、施工、施运行等的相关信息及验收规范和标准;

(3) 包括引用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规范, 必要时还应包含重要建筑材料、关键设备的验收与接受方的要求;

(4) 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

(5) 设计输出文件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3.6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更改是指对设计评审、验证或设计确认后发生的更改情况的控制。即设计成品已进行了校审, 并已提交给顾客后所发生的变化均应属于设计更改。如:在在内部的后续阶段发生了设计条件不足或错误 (如专业互提设计条件、设计外部评审) , 外部条件发生改变:设备供应改变、施工要求变更等。

设计经理应对已正式发布的所有设计文件的更改实施控制。

(1) 所有设计更改都应由授权人员确定, 对重大设计更改的设计文件都应进行评审、验证, 必要时 (如合同或法规要求时) 进行确认, 在实施之前由授权人批准。

(2) 超出合同范围的设计更改, 设计经理要及时和市场开发部取得联系, 经市场开发部确认后开展工作;一般局部性问题的设计更改, 由专业负责人审核, 设计经理批准;涉及到两个以下的专业时, 设计经理应组织会审会签。顾客或外部原因引起的修改, 需顾客代表或申请变更单位代表的确认;重大方案性或技术性问题的设计更改, 还应报顾客代表和公司分管项目的副总经理 (或公司副总工程师) 确认或批准。

(3) 对所有的设计更改都应形成文件。

(4) 所有的设计更改设计文件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5) 设计更改的评审记录和验证记录应予以保存。

4认真总结, 加强数据分析

质量控制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测量, 并将实施结果与事先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找出存在的偏差, 分析偏差形成的原因等一系列活动, 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将与质量有关的不合格品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的不断改进。

5 结束语

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 从事质量管理要以正确的理念为基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准则进行设计质量控制, 才能有效保证设计质量。世界经济发展到了今天,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竞争的焦点由价格转变为质量, 企业只有将质量置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地位, 才能长期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726~730.

[2]张新明.持续创新-提高工程公司EPC项目管理水平的途径[J].项目管理技术, 2008, 6 (5) :73~77.

上一篇:技术工人下一篇:城市边缘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