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

2024-10-01

中国供应链(精选12篇)

中国供应链 篇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医药工业总产值, 2006~2010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 2010~2014超过10%, 而中国自进入“十一五”以来, 年均复合增长率一直在20%左右, 到2020年, 中国将成为全球医药第一大市场, 在世界市场份额中, 将从目前的3%提升到7.5%。然而就当前中国医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 我认为有三个:

一是体制性障碍。医疗体制改革不到位, 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中的生产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医与药如何分离, 处方与非处方药的经营权, 医疗大数据如何共享等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是医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物流企业集中度低, “散、小、差、乱”仍较严重, 医药市场不规范。

三是医药物流停留在传统阶段, 还未进入供应链菅理阶段。

为此, 有关部委已颁发了相关文件, 如《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管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等, 2013年8月28日, 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专门研究部署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国务院也大力支持医药电商的发展。

我认为, 随着全面实现小康,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 随着城镇化的提速, 中国医疗产业将面临一个新的飞跃, 逐步进入大健康产业供应链时期。

那么, 如何打造医疗产业供应链?我们可以从美国卡迪那健康公司的做法得到启迪。

这一公司成立于1971年, 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他们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以药品生产企业与医院为核心, 发展药品的连锁与配送。第二阶段, 为药品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院延伸产业链与服务链, 如为美国一年40亿份诊断书与药单服务, 每天向美国3万个地点发送250多万件医药产品, 自动售药机进社区, 占领自售药市场的90%。笫三阶段, 为医疗供应链阶段, 把上下游全部连接起来。包括1600多个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 全球100多个国家的7000多个医院, 1800多家销售公司等等。第四阶段, 以人的健康为龙头, 发展健康产业。根据研究, 人类三分之一的病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 三分之一可以通过早期控制, 三分之一可以通过有效冶疗。因此, 把工作的重心从医疗转向健康。

中国如何打造医疗产业供应链?我认为, 重点抓好以下五点:

一要理念转换。打破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模式, 把医疗全产业链 (研发、生产、物流、销售、消费、服务等) 融为一体, 既充分分工, 又充分合作, 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二要通过市场优化整合资源, 提高集中度。当代已没有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竞争, 存在的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的竞争, 医疗行业要有国药控股、上海药业、华润药业、九洲通等一批领军企业, 成为名符其实的链主, 形成商业生态圈。

三要在医疗产品供应链与医疗服务供应链两个方向发展。药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医药批发企业主要向产品供应链发展, 而互联网企业、医疗机构、医院主要向服务供应链发展。如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北京协和、康美药业等, 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连接, 除医生问诊、检查检验、诊断以及取药治疗放在线下解决以外, 其它流程如挂号、候诊、检查缴费、取报告、药品交费、以及医患互动等放到线上去完成。特别是中药的配药与煎药可以配送到户。

四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出现了“移动医疗”、“智慧医院”、“健康产业链”等, 互联网医疗企业蓬勃兴起, 但大多处于探索阶段, 如天猫医药馆、阿里健康、药急送、挂号网、春雨医生等。有的巳探索失败, 退出市场。到2014年底, 持有互联网医药交易服务的网站有371家。目前, 阿里、腾讯、京东、1号店等都在向医药产业进军。国际物流巨头Fed E、x DHL、UPS等也在中国进军医药产业特别是医药冷链。可以讲, 这一领域创新与创业的空间很大, 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投向这一产业。

五要打造医疗产业供应链与健康产业供应链并举。中国目前主要要解决看病难, 药费贵的问题, 让老百性看病有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 这是重大民生工程。但从长远看, 根本的要抓国民健康。国民健康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医疗、环保, 体育、休闲、旅游、保健、生育等多个领域, 一定要有一个顶层设计, 全民参与。这同样是国家与民族之本。

中国供应链 篇2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XX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一起来看一下吧。

前言

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突破口和着力点。而金融端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尤其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产融结合、脱虚向实”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金融支持和服务。

而供应链金融是应“产业发展需求”而生,不管对于国际发展战略与进程,还是国内转型战略与进程,供应链金融都生逢其时。

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服务,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生态圈的建立和繁荣也是供应链金融的非常重要的使命。

所以,供应链金融是金融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XX年供应链金融产业健康迭代、宏观环境利好、产业生态稳健繁荣,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行业龙头、B2B平台、供应链公司、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金融科技、信息化服务商等都纷纷往供应链金融领域渗透,可谓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华夏邓白氏、人民大学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从XX年3月对供应链金融的各类市场主体进行了问卷调研,各类主体的竞争优势、市场格局、服务模式、资金渠道、风控手段是什么呢?大数据、区块链等新金融科技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几何?他们的实践是否印证了产业的健康迭代、稳健繁荣、前途光明?未来,他们又将如何前行、走向何方?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来记录行进中的XX供 应链金融业态。

一、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结构

在推行供应链金融活动过程中,各供应链金融利益相关方/参与主体的角色和结构关系,以及它们与制度和技术环境的关系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生态。供应链金融生态包含四层架构:供应链金融源;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实施主体;供应链金融资金提供方;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

供应链金融源

供应链金融的受益主体主要是依附于供应链上焦点企业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通过融入到供应链的产、供、销各个环节,借助焦点企业信用提升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供应链金融实施主体

在供应链金融发展初期,实施主体主要为商业银行。而在产业互联大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不再是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的绝对主体。掌握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真实贸易的行业龙头企业、B2B平台企业、物流企业等各参与方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切入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

供应链金融资金方

供应链金融资金方是直接提供金融的主体,也是最终承担风险的组织。

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方,如区块链技术服务提供商、电子仓单服务提供商、供应链金融信息化服务商、行业组织等。这些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的优势,链接资金提供方,供应链金融服务方、融资对象等,为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提供基础服务。

二、供应链金融生态参与主体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针对供应链融资需求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多种模式的融资解决方案。商业银行在资金成本方面具备的天然优势,但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行业龙头:行业龙头企业依据自身在行业内的规模优势、经济效益优势、带动和辐射优势、竞争优势等,整合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中小微企业,链接资金提供方,为行业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外包焦点企业的非 心业务,整合供应链上下游,链接资金提供方,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和融资解决方案,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物流公司:物流企业通过物流活动参与到供应链运作中,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物流络,链接资金提供方,为服务对象提供物流供应链服务和融资解决方案,有利于稳定业务络,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

B2B平台:B2B在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一直占绝对比例,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结合的最佳载体。目前诸多B2B平台也通过对接资金提供方为平台上下游提供融资解决方案。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进出口环节的融资、通关、退税、物流、保险等相关服务,平台针对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开拓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项下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互联技术链接资金提供方和供应链上的资产端,为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和资金支持。

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是金融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型产业,关键在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对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进行革新,提升金融效率。

信息化服务商:在供应链金融在线化、平台化的趋势下,信息系统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运作的灵魂。

基础设施服务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方,这些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的优势,链接资金提供方,供应链金融服务方、融资对象等,为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提供基础服务。

三、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全景图

XX供应链金融现状调研结果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整体趋势

受益于主流金融服务的缺席,应收账款、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以及 心企业转型的迫切需求,供应链金融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本次调研中,82%的业内受访企业表示整个供应链金融行业在XX年的景气程度将持续上升。该结果表明大比例的从业者对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发展持有乐观态度。仅7%左右的受访企业表示可能出现下降的趋势。表示不乐观的供应链金融从业者主要来自于供应链公司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从供应链金融机构的人员规模来看,超50%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人员规模不到100人,属小微企业范畴,或处于初创期。约30%的受访机构为中型规模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员工人数在100500人。员工人数在500及以上的大型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不到20%。

从人员扩张趋势看,近9成供应链金融服务商表示在未來三个月有招聘新员工的计划。该结果表明企业对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预期表示看好,同时也意味着行业竞争正在逐步加剧。获客和风控将成为供应链金融赖以生存的竞争力。

此外从企业需求角度来看,非金融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达到16万亿元,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主要面对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总应收账款规模已超过6万亿元。应收账款融资作为供应链金融重要的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断增长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哪些公司正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参与主体囊括了银行、行业龙头、供应链公司或外贸综合服务平台、B2B平台、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各类企业。其中,供应链公司/外贸综合服务平台、B2B平台类数量约占45%。

B2B平台:在本次调研结果中B2B电商平台占18%。B2B平台主要体现为两种服务模式: 一种是从交易端切入的B2B平台,提供在线交易,鼓励并促成客户的在线交易,使交易数据沉淀在平台上,可以通过数据模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信支持。另一种是从服务端切入的B2B,为客户提供从寻源,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无论哪一种模式对供应链金融的开展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2B平台通过构建生态圈将供应链金融的各方主体吸引过来,包括资金供应方,担保机构,保险公司,仓储公司,物流公司等等。通过平台的交易,服务,物流,风控等来保障,帮助资产方客户得到相对便宜的资金,帮助资金方更全面更精准地控制风险,相比较而言B2B平台比较容易做出规模。国内知名的B2B平台包括金银岛、易煤、铜道电商、三正电商等等。

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据金融公司大行其道,自有技术及研发能力使得金融科技公司能够搭建平台,连接前端多个融资需求平台,后方连接多层级的资金平台,融资需求平台大多是 心企业,B2C平台,B2B平台,资金端涵盖了银行,保理,小贷,信托等等多层次金融提供方。金融科技公司则负责内外部数据归集、处理、传输、分析,协助风险识别与控制。比较典型代表企业包括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

此外,行业龙头企业,物流公司,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也是供应链金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行业龙头: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自有资金或依托产业联盟打造产业互联与金融服务平台,通常优先满足 心企业上下游的融资需求,再沿上下游向外延拓展。或者部分国有企业利用低成本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然后对接规模稍大的项目,而这部分项目保理及小贷公司无法承接,从而形成了一个细分空间。此类企业有鲜易、达实智能、准时达等。

银行: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有天然优势,如资金成本低、获客容易、管控资金等,但也有体制、风控、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正在不断抢食供应链金融的蛋糕,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显得有点“内忧外患”。但我们认为银行仍然是供应链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主力,原因还是银行的资金成本优势,其他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杠杆,还得与银行合作;而银行要想实现真正基于供应链/产业链运营的金融服务,也必须依托其他企业深入产业内部。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对象集中在哪些行业?

随着各类主体的摸索实践,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趋势愈发明显,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

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煤炭、钢铁、医药、有色金属业等应收账款累计较高的行业。但从调研结果显示,未来供应链金融将作为加速企业活力的重要保障因素,在更为广泛的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更多的商业场景得到应用。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涉足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相对数量较多,其次为大宗商品,包括钢铁,有色及农产品等,第三位零售业,第四、第五是供应链金融的传统优势领域:汽车及电子电器。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部分行业的供应链融资潜在需求尚未被挖掘,某些垂直领域可能存在较大机会。包括:物流行业,农业,零售业,化工行业,餐饮业等等。

物流行业: 社会物流总费用已从XX年的万亿增长到XX年的万亿,增速%。其中,公路运输的规模接近5万亿,有近70万企业提供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务,而专线物流服务领域的市场不低于万亿,排名前10的专线物流企业占整体市场的份额不足1%,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几十万家专线中小企业手中。物流运输企业向货主承运货物时需要向货主缴纳保证金,而且即使是信用好的货主,其支付结算也有6090天账期;而对个体承运方或者车队,一般都要先付一部分运费,等运输完成,凭回单完成剩余部分的支付。巨额的运输费用和较长的资金缺口期使物流企业面临运营资金短缺,这些6090天高质量的应收账款为供应链金融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农业: 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这种趋势主要在畜禽养殖产业链,在饲料企业居于产业链的强势地位,而养殖业资金回笼需要较长时间,资金压力大,一些上游龙头企业利用供应链金融满足下游养殖业客户的资金需求,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自身主业的发展。

零售业:对于零售行业,专业市场最为受益,因为专业市场掌握着大量商户。一方面,因为互联对线下零售业的冲击以及实体经济的疲软,商户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少数商户可以通过银行获得贷款,大部分商户只能通过小贷公司、民间融资来筹集资金,而供应链金融则立足于产融结合,为小B类商户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专业市场掌握商户的经营信息,并且具有商铺租金、承租权费等抵押手段,能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因此,专业市场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其内在的优势。

化工行业:塑料行业是最适合做供应链金融的化工品种,因为其具有万亿级的市场空间,产品具备易运输、易储存的特点,市场交易活跃,下游分散且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薄,融资需求大。而塑料行业B2B平台在产业发展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B2B平台也已初具规模。

餐饮行业:目前国内市场有250万家餐饮企业,420万家餐饮门店,1100万家食品分销商,整个餐饮行业有3万亿营收,其中1万亿用于食材采购。餐饮行业的供应链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餐饮业的供应链具有环节多、供应链运作波动大、效率低的特点。大量餐饮类中小企业/个体户资金链紧张。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无法满足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筷来财等一些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风控模型和强大的数据系统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进而满足餐饮类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供应链金融企业的业务规模集中在什么层级?

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信贷规模差异较大,这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优势的不同有很大关系,各类服务商的年信贷投放规模从千万级到百亿级不等,规模差异较大。调研结果显示,放贷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约占21%,此类机构通常处于供应链金融业务起步或转型阶段。这类企业占比并不小,表明供应链金融行业目前仍有处于起步阶段。

放贷规模在110亿之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数量占比约39%。该类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已初具规模,业务模式相对成熟,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具有较强的客户开发能力和资金供应能力。其中小部分专注于垂直领域和细分市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放贷规模已渐趋稳定。放贷规模在10100亿之间的服务商数量占比约26%,表明市场中已有一部分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具有一定规模。

什么是成熟的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

成熟的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包含三个层次:数据层、实践层、技术层。其中数据层包括风控主数据的获取、风险数据的拓展、数据的维护;实践层包括高效的在线审批、精准及时的事中风控;技术层是指利用先进的模型科学地处理和分析数据,帮助预测和决策。

完善的风险主数据管理使风控数据维度更完整全面、信息提取更高效,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此外,风险数据的积累与沉淀为未来的风险建模打下坚实基础;基于IT系统的审批流程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升审批效率,而事中风险监控体系可以确保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量化风险模型帮助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资产,预测风险,是金融风险定价的基础。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依照以下规则将被访企业的风控成熟度分为三个等级:

调研结果显示,10%的企业已经建立了领先的风控系统和风险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了风险预测模型。63%的企业正在将数据分析、IT技术与传统风控流程进行融合进而提升风控能力。仍有27%的企业依赖传统的风控方法和工具。

为什么要丰富风控数据来源?

在200家受访对象中,有76%的企业主要依赖于自身数据来评估客户逾期风险。据邓白氏过往的项目经验,客户自身的交易、经营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风险预警,有时会出现“这家客户一直很好,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信用状况恶化”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我们对客户的风险识别受制于有限的信息。一家公司的经营不仅受到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影响,同时会受到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周边产业,以及各种宏观因素的影响。产业、周边产业,以及各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拓展风险数据的获取渠道从而更全面掌握和预测客户发展,是建立成熟风控体系的基础。

目前主流的风控数据包含哪些维度?

在200家受访对象中,有76%的企业主要依赖于自身数据来评估客户逾期风险。据邓白氏过往的项目经验,客户自身的交易、经营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风险预警,有时会出现“这家客户一直很好,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信用状况恶化”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我们对客户的风险识别受制于有限的信息。一家公司的经营不仅受到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影响,同时会受到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周边产业,以及各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拓展风险数据的获取渠道从而更全面掌握和预测客户发展,是建立成熟风控体系的基础。

为什么需要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构建风险评分卡?

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测模型正在逐步被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所接纳。接受调研的企业中有35%的企业仍在使用基于风控经验的风险评分表。48%的企业已将数据分析引入到风险评估中。17%的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模型进行风险量化。专家法模型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容易受到评估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结果不够准确。在过往风控建模项目中,邓白氏团队常常遇到下图描述的情况:专家法模型中每一个横坐标分段的逾期概率相差无几,甚至出现评分较好的客户逾期概率反而更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模型能够大幅提升预测的准确性,不同分段的风险概率区分度高,最好分段的未来逾期概率只有3%左右,最差分段的未来逾期概率高达45%,区分度高更有利于针对不同客户设计不同策略。

小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90%的企业均认为征信信息缺失、数据挖掘能力弱、模型评估能力弱三方面制约了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数据源方面,这些企业可以加强与第三方数据源合作,进一步完善风控数据体系,提升风控能力。在评估能力方面,可以通过招聘、与风险建模咨询公司合作等方式,提升风险建模方面的能力。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GDP)总量的 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 50%。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也有着 突出贡献,是新增就业的主要吸纳器。然而,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桎 梏。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有进一步恶化的状况;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XX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 万亿。因此,如何采用更为有效的手段解决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当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成为 了当今推动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当今供应链 金融的走向看,供应链金融在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五个趋势:

1、以互联平台为基础的产业整合在加剧

供应链金融的前提是供应链管理,没有健全、良好的供应链作为支撑,供应链金融就成为了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供应链建设和发展的程度是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从我国供 应链管理的发展来看,目前经历了从传统的业务型供应链向协调、整合型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 金融开展的初期阶段是银行所推动的以应收账款、动产和预付款为基础的 M+1+N 式的融资业务,其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是 心企业发生的上下游业务活动,作为融资方的银行并不参与到 供应链运营中。而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供应链金融的推动者不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而是产业中 的企业或信息化服务公司,他们直接参与到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在把握供应链商流、物流和信息 流的基础上,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融资等服务。随着第二阶段供应链 服务和运营的逐步成熟和发展,供应链金融得以开展的基础会逐渐从“链”式进化到“”式,即基于互联的虚拟电子供应链。基于互联平台的虚拟电子供应链是通过运用高速通讯的络 技术,让虚拟产业集群中所有的中小微企业能够低成本、甚至无代价地加入络平台,并且任何 一个企业与其他参与者协同预测、同步开发和生产,并实现高效配送和精准服务,满足分散动态 化的客户需求。因此,虚拟电子供应链实现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高度整合,或者说它成为了众多 子平台、子生态的联结平台。

2、产业供应链作为一种生态开始与金融生态结合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一种基于供应链优化企业融资结构与现金流的有效方式,从 本上讲,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融资这种资金借贷性行为,更是通过产业与金融的有效、有序的结合,一方 面实现产业现金流的加速,缩短行业的现金流周期;另一方面也能实现金融的增值和稳健发展。产业作为一种生态需要也应该与金融生态相结合,其含义是通过产业供应链推动金融生态的打造 和发展,反过来运用金融来进一步推进产业供应链生态的壮大,因此,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仅 需要产业端的创新,更需要金融端的创新。具体讲,金融端的变革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端的主体以及业务生态建设,也就是说要能使供应链金融有效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协 同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二是不同规模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目前我国存在着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体系为例,有全国性商业银行、省级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民营金融机构和互联银行,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定位、渠道和优势,如果相互之 间能够基于各自的优势充分合作,就能为产业优化整个供应链络的现金流,不仅是加速现金流,而且能创造现金流。

3、金融科技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的主导力量

以往互联的作用只是作为金融活动开展和管理的辅助手段,而今却可能成为推动供应链金 融的主导力量。由于供应链的主体具有多 性、活动具有异质性,没有良好的标准化、电子化、可流转、安全签章的电子票据、电子税票和电子仓单,就无法实现业务流程的顺畅管理。同理,没有良好的云平台、云计算,虚拟电子供应链就无法真正实现。而要真实把握供应链运营规律,有效知晓每个参与主体的行为,就需要建立和发展大数据的能力。针对于资金和资产对应匹配的 唯一性和真实性,就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和物联技术。利用区块链实现分布式记账和资金管理,实现智能合约,同时借助于物联技术做到资金和资产的唯一对应。显然,没有金融科技的支撑,上述这些问题都不可能真正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会遭遇巨大瓶颈。

4、防范风险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能力

供应链金融长远发展的另一个心要素是风险的管控,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微观金融活动,其运营的规律如同一座天平,天平的两端是资产和资金,天平的梁是产业供应链信息,而支撑整 个天平的是天平的底座(即风险管控)和支柱(即信用)。金融的本质是风险估值和信用,这两 点如果忽略了,就会产生巨大的金融危机,因此,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是供应链金融的重中之重。总体上讲,风险的防控需要从供应链结构管理、流程管理和要素管理几个方面入手。结构管理指 的是能够有效、合理地设计、建构供应链运营和服务体系,使得各个主体角色清晰,责权利明确,同时又能使供应链运营业务实现闭合化、收入自偿化。流程管理指的是整个业务和金融活动的流 向、流量和流速明确,整个业务和金融活动能够实现管理垂直化,同时能够据流程的状况和要 求,协同各类金融机构设计和提供风险缓释手段,实现风控结构化。要素管理则是能对金融产品 和业务信息数据做到及时、迅速的获取和分析,真正做到交易信息化,并且能够在全面掌握各主 体资信的前提下,通过声誉资产化建立供应链信用体系。

5、协同专业化将成为智慧供应链金融的主题

中国汽车供应链现状与发展思考 篇3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市场的竞争不论对于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都将更加聚集于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其中供应链建设对竞争力提升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汽车供应链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处理好“整零”关系。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汽车产业已进入了微增长阶段。加强供应链建设,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已经迫在眉睫。其中最核心的是“整零”关系。我们汽车行业的“整零”关系时好时坏,市场增长快,“整零”关系较为缓和;市场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整零”之间矛盾逐日突出。

二是有利于提高竞争力。汽车行业告别了高速增长的时期,发展速度放缓,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将市场、配送网络、制造过程和采购活动整合在一起,以更高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更低的总成本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链的研究主要是在管理方面,涉及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系统。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应链的建设问题,因为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供应商团队,就谈不上改善和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汽车由一万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的,而零件是由上下家供应商制造的,汽车产品的竞争力是每一个零部件的技术、品质、成本水平的综合体现,供应链上的每一个零部件可以说都是主角,不容忽视。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供应商队伍,打造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是当务之急。

三是有利于汽车相关产业发展。供应链又是汽车工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支撑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汽车产业加强和相关产业的合作,使其企业进入汽车供应链,有利于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形成我国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我国汽车供应链的现状

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的建设和管理模式是多样的,各自具有不同的做法和特点。我们大致区分出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的不同特点。

外资企业的情况。总体来说,外资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稳定,整体性强,上下游企业是伙伴关系,经营理念和目标一致。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和整体竞争力。

外资的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也有各自特点。从企业构成来看,日韩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封闭性较强,互不重叠。欧美企业较开放,供应商独立性强,供应链体系互有交叉。

供应商队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主要取决于主机企业和供应商在技术上的深度合作,尤其是欧美企业,技术上的相互依赖性很强。经验证明,企业间技术上的深度合作是稳定上下游关系的重要保证。

整体意识强,表现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使在市场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从长远考虑,平衡、兼顾供应链环节各方的利益。

外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同步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利润空间大,抗风险能力较强。

本土企业的情况。含整车、零部件等企业的情况。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供应链整体意识淡薄,各环节的利益不平衡,上下游关系不稳定,供应链管理粗放。

整体意识淡薄主要表现是,企业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多,更多关注的是本企业的利益。当市场不景气时,不是同舟共济,靠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而是把压力简单地加给上游企业,造成供应商合理利益的损害。

我国本土企业供应链体系的企业构成,包括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以本土企业为主。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都位于价值链的高端,上下链的关系比较稳定。而本土企业的关系松散,流动性相对较高。

由此可见,外资和内资企业的做法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事实证明,从产品的技术、质量、价格、利润综合水平来比较,外资企业的供应链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首先,思想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本土企业对供应链体系建设认识不足或滞后,许多企业未把供应链体系建设放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上,与外资企业有很大不同。例如,外资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在产业技术上有长期、深入的合作,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而我国一些企业是以我为核心,表现出强势,把上游的合作看成简单的买卖关系。只注意产品的价格标签,看不见供应商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投入,配套多家布点,不考虑供应商投入的回报,把配套产品看作“标准件”,似乎可以随便更换。一旦主机产品销售不好或停产,供应商就出现一大批“烂尾工程”。再如占压上游企业资金、拖欠货款、以产品抵货款等做法很普遍,尤其遇到市场低迷就更严重。长期以往,供应商和主机企业势必离心离德,忠诚度降低。这对供应链的建设十分有害,甚至会导致供应链体系的崩溃。

其次,企业研发能力不强,基本处于模仿阶段。主机和零部件在技术上合作的深度不够,就一般的零部件来说,投入成本不高,双方都不要求对方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就导致了供应链体系整体的不稳定。而外资供应商因为技术先进,对企业提供了难以替代的技术支撑,双方关系比较稳定。事实证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在技术上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第三,一些企业生产规模小、产量少,产品价格低,不足以支撑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除了满足有关法规,必须用外资品牌的零部件以外,为了控制成本,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价格因素。加之零部件企业多、同类产品生产重复严重,而且同质化,价格低,造成恶性竞争的局面,客观上为主机多家布点,压低采购价格提供了条件。

nlc202309031309

我国汽车供应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应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我国供应链体系现状对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及上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自主零部件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开发能力弱,管理水平低、产品一致性差等问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普遍不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我国供应链的现状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不利于提高研发能力。我国零部件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强,对主机不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一靠人才、二靠资金。零部件为主机开发新产品必须有人力、财力的投入,这些投入应该得到合理的摊销,如果主机不考虑这些投入成本,盲目压价,零部件企业是难以为继的。因此,主机企业要兼顾供应商的利益,按照供应链说法,就是下游要考虑上游增值部分的回报。只有这样供应商才能有长远观点,加大研发投入,才有创新的动力。

第二,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面对市场的压力,主机和零部件不是同心同德,共同应对,而是都只顾自己的利益,结果只能是牺牲了质量,丢掉了市场,两败俱伤。

第三,不利于提高零部件行业的集约化、大规模生产。我国零部件企业多,规模小,重复生产、专业化水平低。如果各主机的供应链自成体系,零部件很难提高产品水平,扩大规模,降低成本。

第四,不利于拉动我国汽车相关产业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汽车产业至关重要,许多原材料和电子元器件还都依赖进口。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快、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相关产业企业很难进入投资的供应链体系,拉动其发展主要靠本土企业。本土汽车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管理不规范,将会影响相关产业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积极性。

对加快建立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的几点建议

全面提高对供应链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转变观念,树立“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供应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一个环节对企业的最终产品的竞争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加快建立完善、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和迫切。

学习、借鉴外资企业的经验,探索适应我国特点的供应链体系。汽车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值得本土企业学习、借鉴,但是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主机和零部件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一家企业支撑一个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有难度。因此,各主机在供应链体系建设上不自成体系,应该协调、合作,互相有交叉。

进一步提高零部件专业化水平。我国零部件企业生产总数多,搞小而全,低水平重复严重。应该按专业化分工原则,合理拉长产业链,把零件的规模做大,产品做精、做专、使成本降低。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制定专项规划。对依赖进口的部分关键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等发展给予重点支持,尽快完善汽车产业链;重点支持零部件小行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肩负着汽车行业“由大变强”的使命,尽快提高自主零部件产业竞争力是我们重要的任务,打造一流的供应链体系是提高自主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供应链现状

本土企业

我国本土汽车企业的供应链整体意识淡薄,各环节的利益不平衡,上下游关系不稳定,供应链管理粗放。企业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多,更多关注的是本企业的利益。

主机厂

以我为核心,表现出强势,把上游的合作看成简单的买卖关系。

不考虑供应商投入的回报,把配套产品看作“标准件”,似乎可以随便更换。

只注意产品的价格标签,看不见供应商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投入,配套多家布点。

占压上游企业资金、拖欠货款、以产品抵货款等做法很普遍,尤其遇到市场低迷就更严重。

零部件商

投入成本不高,双方都不要求对方承担更多的责任。

关系松散,流动性相对较高。

零部件企业多、同类产品生产重复严重,而且同质化,价格低,造成恶性竞争的局面,客观上为主机多家布点,压低采购价格提供了条件。

外资企业

外资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稳定,整体性强,上下游企业是伙伴关系,经营理念和目标一致。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和整体竞争力。

欧美企业

欧美企业较开放,供应商独立性强,供应链体系互有交叉。

供应商队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主要取决于主机企业和供应商在技术上的深度合作,尤其是欧美企业,技术上的相互依赖性很强。

日韩企业

日韩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封闭性较强,互不重叠。欧美企业较开放,供应商独立性强,供应链体系互有交叉。

中国药品供应链重构研究 篇4

GSK中国事件使得社会各界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药品价格问题,多数讨论都围绕药品价格“虚高”展开。 查阅最新的讨论和历史文献,大多数论述都是从政府管理角度提出平抑药价的政策方法,而对于目前药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和运行机理并无透彻分析。 事实上, 中国医药行业正面临 “供应链危机”,即药品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微薄,大部分企业处于经营困境,并不是一纸“降价令”就能药到病除。 因此,本文从供应链运行角度分析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

一、中国药品供应链及运行现状

根据供应链的一般定义和文献的研究, 本文认为药品供应链是指由药品研发商、药品制造商、药品批发商、药品零售商、医疗服务机构、药品购买者、药品使用者等一系列环节连接而成的网状链条, 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1],如图1所示。

目前我国药品供应链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供应链研发成本高, 隐性费用高

众所周知,药品供应链研发成本高,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除此之外,临床推广费也非常高昂,为医药企业实施商业贿赂提供了土壤。在GSK中国案件发生后,其下游利益链被揭开:为提高销售额、抢占市场份额等,公司销售代表向医生行贿,药价近一成返给医生, 行贿款则靠编造虚假会议和餐费报销套现。 事实上,在新药的推广过程中,制药企业往往需要向医生支付高额的隐性费用, 这些费用将最终进入药品价格,由消费者承担。

(二)供应链运行成本高,制药企业利润率低

由于中国制药企业新药研发能力弱, 产品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的现象严重,因此在制药企业的价值链中,要把药卖出去,势必加大促销力度,直接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净利润率下降。 中国仿制药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10%,而国际仿制药的平均利润率有40~60%[2]。

普药供应链运行成本高, 主要是因为产品上市之后,发生了大量的费用。 如产品的经营费用:制药企业产品的经营费用非常庞杂, 每个企业都不大相同,但基本费用开支项目是一样的,比如工资、差旅费、推广学术费、广告费、办公费、通讯费、外联费和税收费等。

(三) 供应链链条复杂,流通成本高

我国目前药品供应链链条的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原料供应商———药品制造商———药品批发商(多级)———医院(药品零售商)———患者,医院在医药零售市场上占主体地位。 从商流的角度来看,药品出厂后大多需经过批发商、 零售商或医院药房等多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且中间还有药品招标机构、药品代理商等中介机构, 供应链链条冗长和结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3],使得药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近年来,政府和行业积极推进流通渠道简化, 以降低药品物流成本。

(四)供应链末端价值扭曲,存在双重垄断

在供应链末端, 普遍存在着医院和医生对于渠道的双重垄断。 一方面,医院垄断了药品采购,以往的药品招标采购模式使得医院处于强势地位, 医院在采购中往往重价轻质,使得药品流通出现了“逆向选择”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委托代理的存在,医院的医生成为药品实际销售的掌控者。 医生垄断销售,收受回扣,使得药品成本明显增加。 社会药房虽然蓬勃发展, 但药品销售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15%左右,无法对医院垄断形成威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中国药品供应链的运营存在着诸多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只是供应链在不合理结构下运行的表现。 只有对供应链运行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才能找到“治本之策”。

二、药品供应链重构的内在机理

众所周知,药品供应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供应链中的每个节点发挥了不可取代的功能, 具有个体的存在价值。 如果某节点的功能不合理或者能够被其他节点所取代,那么供应链就必然会发生重构。

在图1中,药品制造商完成药品制造,药品批发商完成药品流通中的批发工作,而在供应链的末端:药品零售商和医疗服务机构的角色和功能非常值得细细分析。

供应链的两大功能为制造和流通, 供应链下游主要实现流通功能。 在此过程中,药品零售商的定位非常清晰,实现药品的最终销售;医疗服务机构完成了两大功能———药事服务功能和药品销售功能。 药事服务功能,即医院负责用药指导、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品消费; 医院帮助患者设计用药方案并选择药品组合, 指导患者如何用药并根据药品疗效来重新调整用药方案[4]。 对于后者,本文认为其功能完全可以由药品零售商所取代, 因为药品零售商作为专业的药品流通和物流公司, 对于药品的供应、配给、销售、保管能够提供专业的服务,严格执行国家药监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 GSP)的规定。 根据医疗服务机构的固有属性、人员配备, 其擅长的领域应该是为病人和患者提供专业诊疗、检查、咨询、开方等医疗服务和药事服务。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讲, 本文发现在药品供应链末端,不同环节的功能发生了错配。 这种错配不仅使得供应链局部效率低下, 而且功能的混乱为医院及医生垄断提供了天然的环境。 从目前的情况看,医院占据了药品销售的85%以上,这种模式意味着医院对药品销售的垄断已经成为事实。

因此,从药品供应链运作的角度来看,药品供应链的末端医院这个节点的功能应该进行合理分割和调整,即医院应该专业从事药事服务工作,将药品物流和销售的功能剥离出去。 药品物流的方向也不再按照原来医院为销售主要渠道、 社会药房为销售次要渠道的定向模式(图1),而是药品流通按照市场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如图2 所示。

如图2所示,重构后的药品供应链末端的主体和功能发生了本质变化, 医院从药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中退出,药品流通商成为联系药品消费者(包括医院患者和社会消费者的)唯一主体。 医院和患者之间存在信息流。

本文认为,药品流通商可以由医院选择专业的药品批发商、药品零售商,通过国家药监局GSP认证。 具体来看,未来中国的药品流通仍然分为两个大的渠道,一是医院患者,一是社会消费者。 图2中的药品流通商具体可以表现为药品批发商、 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如图3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的医院药房和重构前供应链中的医院药房有本质不同。 重构前的医院药房是医疗机构的组成部分,其所有权、经营权均属于医院,所以其实质主体是医疗机构; 重构后的医院药房是药品流通企业或其分支机构,名义上称为“医院药房”,其经营权和所有权属于流通企业。 可以说,医院基本不参与药品物流的运作。

在图3中,药品供应链重构之后,药品物流的走向也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从原来的单向变为多向物流,消除了医院垄断。 医院药房的客户不仅包括医院患者,还可能包括社会消费者;医院患者就医后完全可以凭处方单去社会药房取药, 社会药房的客户中医院患者的数量将大幅增加。

三、重构后的药品资金流

药品供应链重构前: 医院药房的销售收入从患者所得,与医保报销系统互连,归医院所有,实际为医院的销售收入。 在中国目前环境中,医院对药品流通商往往采取赊销形式,拖欠货款量大且久。 供应链资金流断流严重,运行不畅,影响供应链的运作,增加了供应链的资金成本, 也是药品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药品供应链重构后, 医院药房的销售收入从患者所得,与医保报销系统互连,归流通企业所有,即药品流通商即时获得货款,与医院不发生任何关系。避免了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医院对药品销售商货款的长期巨额拖欠,减少了供应链的非必要成本,提高了供应链的资金效率, 也将使得药品的潜在成本下降。 见图4。

综上所述, 药品供应链重构一方面打破了医院对药品的采购和经营垄断, 切断了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利益联系;另一方面,把医院从药品物流和销售领域剥离出来,从事专业的医药服务工作,重新对供应链的功能进行了合理分工, 使得药品供应链流通成本大幅下降, 这两方面都将大大降低药品的整体成本,从而降低药品价格。

四、药品供应链改革方案及建议

本文从供应链运行的专业性和效率性角度进行分析, 提出了药品供应链重构的建议, 即 “医药分业”。 医药分业,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的议题。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医药分开改革探索。2002 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九部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完善三项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计价格[2002] 1168号)》, 选择青海省西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山东省青岛市等城市,试点门诊药房剥离、医药分业;上海市松江区2005 年起对包括区属二级医院在内的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5],江苏省南京市2006 年实行了医院药房托管[6],安徽省芜湖市2007 年实行了医院药品集中管理等[7]。试点不少,但是后期没有能够普遍推广。

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相继取消药品加成,药品价格虚高未根本解决, 医药企业却普遍面临经营困境。 究其原因,在于药品供应链运行的结构性缺陷没有改变。本文认为,取消药品加成是改革的第一步,医药分业宜按照药房托管、 药房剥离的方式逐步实现医药完全分开。 只有实现医药分业,才能根本性的切断医药的利益联系,同时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效率和降低成本,达到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的目的。

中国供应链 篇5

摘要: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都刚刚开始。加入WTO以后,随着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引导我国企业通过供应链建立战略联盟,对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迅速迈向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主要阐述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分析国内外企业成功的经验,阐述了企业构建供应链的对策。关键词: 中国企业;供应链;供应链管理;问题 ;对策

所谓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乃至最终用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原材料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乃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结构模型,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

一、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障碍

多年来,纵观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际,从微观到宏观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供应链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虽然多数企业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开始重视,但对供应链管理如何建立,建立什么模式的供应链,本企业处于供应链的哪部分,以及当前抓的重点是什么,还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一些企业把供应链只当成是一种从上游到下游的物流移动,是一种连接,并没有当成一种战略关系与增值过程,并没有认识到是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网联结构,而认为是一种临时的短联结构。而这个网络的复杂性给系统的建立带来了困难。

(二)、战略伙伴关系未统一

大部分企业之间还处在一种低层次的竞争当中,即企业形成一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企业关系。企业都想在所有方面都获得竞争优势,而不具有通过合作竞争,达到双赢的共同的愿望,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信息传递比较滞后

信息流通渠道不通畅,信息的传递不及时,使得传递内容失真。供应链管理的整个过程都有赖于系统内部信息的高度准确的传递,供应链上信息传递的不及时和失真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牛鞭效应,这种现象的后果就是制造商产品的库存堆积如山,产品成本提高,最后就会减少企业的生存期。同时由于缺乏共享、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综合管理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地利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企业集中采购的优势。

(四)、供应链上缺乏相关人才

供应链引入中国只有五、六年时间,国内企业界人士对此知之尚浅,国内这类人才很少。目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传播和实施,阻碍了零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步伐。中国零售企业要在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取胜,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大意义,必须将供应链管理摆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位。

二、加强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企业如惠普公司、IBM公司、DELL计算机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人更加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因而吸引了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研究和实践供应链管理。结合中国实情,发展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换管理观念

中国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许多事情难于启动,或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不是客观的就是主观的。建立供应链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已到了可以启动的时期,特别是沿海地区。关键在于理念。我们长期以来生活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再加上物流管理引如入中国太晚,许多对于供应链这一新的营运模式还很陌生,不熟悉,不理解,所以最基本的就是要实现管理理念的转换。以“客户第一位”的经营理念代替“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客户满意为核心,除了在产品质量、品种和性能等方面外,还需在时间上、空

间上和便捷方面,使顾客的满意度最大化。在生产方面要先确定需求,然后按需生产,减少产品过剩和缺货的风险。

(二)、完善信息系统

供应链管理必须以先进、完善的信息系统为基础。供应链管理需要把销售终端顾客的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上游的分销商、制造商和供应商,这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果没有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供应链上企业之间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庞大的数据处理是根本不可能的。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通过条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安全采集;通过利用EDI等信息通信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传向合作伙伴,从而实现准确、快速的“无缝”联结,把整条链中各环节的规划工作集成在一起,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决策。

(三)、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我国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投资建设信息系统。鉴于国内企业的实力相差很大,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采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方案。对于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国外著名的SCM软件厂商的高端产品;对于实力一般的中型企业,可以采用国内优秀的SCM软件厂商的产品或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对于实力较弱的小型企业,可先从企业内部的部分信息化做起,等条件成熟后,再推行供应链管理方案。

(四)、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

针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起步晚,我国企业应积极组织并参加供应链管理的研讨会,在更新观念的同时,对国外企业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加以继承和完善,学习发达国家的这种先进思想与管理模式,逐渐壮大国内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队伍,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飞速发展,与世界强手同台竞技。

总之,从现在企业的发展来看,竞争焦点将从比规模转向比供应链管理效率方面,谁的供应链反应快、效率高、成本低,谁将在竞争中取胜。今后中国企业的竞争不单纯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只有我们结合国内企业的现状,认真分析市场环境,抓住机遇,用新的思想,实施新的战略,全面构建国内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才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向世界500强之列驶进。

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迅速传播。许多国有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试图提高企业效益并做大做强。但是,审计人员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特别是对一些大型国企的下属三产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在实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投入了很高的成本,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益。国有企业要让供应链管理发挥应有的效果,就必须找出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一、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间很短,受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对于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本土化的能力很有限,一些国有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有误区

很多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物流管理,甚至一些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兼并上下游的企业。实际上供应链是一种业务流程模型(或网络),它是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组成,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

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最大化所有相关过程的净增价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是在控制总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所谓的“6R”,即将顾客需要的合适的产品(Right 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无误的数量(Right Quantity)、优良的质量(Right Quality)、良好的状态(Right Statue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可见,供应链管理决不是一些企业领导者认为的简单的物流管理,更不是将上下游企业进行简单的整合。

(二)“内全”型企业模式

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组织结构特点是“大而全、小而全”,以生产为导向,呈现两头(开发和销售)小,中间(生产)大的“橄榄型”结构特征。这种企业模式不符合供应链管理需求。例如,中国的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几乎都拥有专为自己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和销售体系,而这与国外汽车工业全球采购、零部件共用和分销渠道共享的发展潮流恰好相反。

(三)采购、生产、需求脱节,敏捷性差

一些国有企业机构臃肿,敏捷性差,不能很好占领市场。结果造成生产和需求脱节的情况时有发生,极易出现企业库存积压,大量资金被占用。这显然与缺乏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有关。如,某国有绿色食品厂,对玉米进行深加工,该行业前景广阔,利润率高,但是由于该企业采购与生产相脱节,原材料采购数量远远超过生产加工能力,结果造成原料积压变质,亏损严重。

(四)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由于管理思想陈旧,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孤立残缺”,即使企业也已经购进了大量的计算机,但是仅仅作为打字机的升级产品对待,数据分析处理仍沿用手工方式,有的企业购进了先进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但是懂得应用的软件人才缺乏,花大价钱购进的先进设备就这样闲置了。供应链内部信息集成都谈不上,更不用说外部传递。

(五)社会整体信用环境差

在供应链管理中,信任与合作是基石之一。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信用体系未能真正建立,更多的是家族、亲朋之间的“私信”,而非“公信”,导致整个社会信任程度下降,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债无拖欠理不清,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企业之间的正常合作关系。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原则是各个企业的利益“共沾”,只有这样才能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

(六)管理水平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多数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任命制,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缺少相应的管理技能,甚至还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这样的企业借口提高企业效益,盲目上马供应链管理,但是缺乏相应的人才,供应链管理止步于口头,不但浪费资金、甚至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导致利润下滑。比如,有些乡镇国有集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乡长、镇长兼职,会计人员有的连基本的借贷关系都搞不清楚,企业基本的管理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供应链管理只是流于形式。

(七)顾客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企业未能迅速从制造商主导的市场环境转变过来,造成交货时间长,常常缺货,可靠性不高,对顾客反应不快等问题。在顾客主导市场环境里,由于以上惯性的存在,造成企业竞争力减弱,甚至失去原有顾客。顾客导向的意识建立不起来,这本身就缺乏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二、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企业发展具有后发优势,这是无庸置疑的,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认清问题,研究对策,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方面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一)提高思想认识

上面提到的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供应链管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其次,从国有高级管理人员到每一个普通员工,都要树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经营观念;最后,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有一个时间安排,所谓“厚积勃发”,一些中小型的国有企业还应该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对员工进行在岗培训、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等方面入手,为实行供应链管理奠定基础。

(二)加强企业间信任,以“外联”代替“内全”

企业应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上,剔除无法形成竞争优势的一般业务,减轻企业负担,剥离不良资产。选择好供应链当中的上下游企业,以开诚布公的精神,建立真正信任与合作的伙伴,实施供应链管理,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共同发展壮大,确保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供应链联盟,来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计划生产

企业应针对顾客需要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通盘考虑、设计和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的拉动方式替代传统的推动方式,是各个企业生产、销售、供应信息的获得,来自于下游的厂商,而这些信息归根到底来源于最终用户的需求,从而避免以前那种高库存、连续生产方式,减少企业生产的盲目性,达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四)加强企业信息化进程

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之上,供应链管理的载体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在加强信息化进程时,一方面,对企业内部业务环节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引进MRPⅡ、ERP等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外部网,与上下游企业互联,以增强快速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可以积极发展“B to B”的电子商务模式。

(五)管理人才的开发、引进和储备

中国供应链 篇6

Tradegood旨在为尽责买家和可信供应商搭建沟通桥梁,为采购业界带来变革力量。Tradegood是一个在线B2B采购社区,借助其全球网络、供应链关系以及高质量的信息,帮助供应链上各层级的企业实现合理经营。秉承“Business done right”的业务理念,它致力于与客户合作,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让供应链中的每一员都能做得更好。

目前外贸形势持续严峻,买家对其供应商拥有充足而深入的了解变得尤为重要。买家仍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地从成千上万素未谋面的供应商中筛选合格匹配的合作伙伴。鉴于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市场上急需相应的有效机制帮助获得认证的优秀供应商从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Tradegood信息是经过验证的、真实的、准确的,可使买家提高采购效率,能够在全球行业和市场中迅速识别可信赖的匹配供应商。Tradegood使供应商可以向全球各大买家展示其经过验证的资历和能力,协助他们成为买家真正信赖的合作伙伴。

Tradegood供应商产品展示,成为发布会的一大亮点。众多资质出众,拥有设计和生产能力的优秀供应商会员,带来了他们最新款的产品。模特身着高雅的晚礼服、活泼的运动装以及各种围巾、帽子和鞋子现场走秀,这一别出心裁的环节博得来宾的阵阵掌声。

国际社会责任认证组织(WRAP) 主席及行政总裁Avedis Seferian、Intertek审核服务全球副总裁及环境影响解决方案副总裁 Christophe Liebon发表了名为《合规能力提升供应商在全球采购中的表现》、《能力建设助供应商赢得买家信心》的专题演讲。Seferian表示:一个可信、安心、踏实、透明的供应链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方案,Tradegood的出现正填补了这一空白。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浅析 篇7

关键词: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资源整合,竞争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意味着中国将平等参与国际化合作和专业分工,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洪流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间在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品质和扩大销售方面的竞争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企业在生产领域进一步挖掘“利润生长点”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将眼光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而在服务领域,供应链管理尤其引人关注,因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合理的物流能通过对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改善和协调,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经济全球化、合作伙伴关系、信息技术进步与管理思想的创新,使得竞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1. 中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从国际范围内看,供应链管理是和工业化的普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组成、多级库存、供应链的财务等方面,主要解决供应链的操作效率问题。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把供应链管理看作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研究到了所有加盟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特别是集中在合作制造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方面,而不仅仅是供应链的连接问题,其范围已经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短期的、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更偏重于长期计划的研究。

在我国,供应链的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但一些相关的思想却早已开始形成。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78年以前,我国的制造业相对比较落后,企业对“供应链”这个概念几乎一无所知。企业要产什么,往往不是自己决定,而是由原材料推动,直至成品销售给客户。此时由于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条件,企业拼命技改、抢项目、扩建厂房、更新设备,导致制造能力大量过剩,而销售和供应能力则很弱,是典型的“腰鼓型”呆滞式企业。这个年代又被称作供应链的“推进”时代。

1979至1992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注意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客户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客户的需求的“拉动”下,企业开始注意对整个经营活动加以控制和管理。这些年又被称作供应链的“拉式”时代。

199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逐步繁荣,大部分商品已呈现过剩,产品质量等因素在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少,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就加以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还刚刚开始了供应链内部集成的阶段。

国内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过去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供应商—制造商这一层面上,只是供应链的一小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供应商的选择和定位、降低成本、控制质量、保证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经济性等问题,没有考虑整个从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完整供应链,也没有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可以说,目前在我国企业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就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的大量的加工生产企业来说,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仍然是比较陌生的概念,随着近年来为跨国公司配套生产、加工企业的增加,一些企业开始在理念和经营上不自觉地有了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2. 中国供应链管理问题

2.1 合作中遇见的问题。

2.1.1 合作伙伴的互相不信任

由于供应链的参加成员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实体,相互间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常常会导致各成员间对抗行为的产生,加上长期以来中国重政治斗争、轻生产经营,人与人之间习惯思维定式化,从而无法对供应链中的各项活动实行有效的整合和协调。在组织上也是如此,比如国内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内部仍然是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各个部门单独进货,各有各的进货渠道,这不仅加大了进货的成本,而且使整个企业失去了抵御市场变化的能力,没有发挥集团公司应有的优势。供应链管理中,各参与成员的彼此沟通协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在供应链各参与成员间建立起互信,建立起以开发供应链效率为核心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

2.1.2 企业文化的冲突

企业文化可以定义为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在每一个企业中,都存在着随时间演变的价值观、信念、传统思想等观念模式,这些内容构成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职工的看法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当员工遇到问题时,企业文化对员工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会起指导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由于涉及多个不同的企业,无法实施单个文化的管理,不同企业、不同国别的文化差异常常带来沟通的障碍甚至冲突,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个体的文化,组织的环境、管理的风格和技巧都可能造成沟通和协调的障碍。

2.2 技术问题

2.2.1 企业内部整合的内部问题

供应链的最终目标是使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从而更好地为最终客户服务。这就需要供应链中每个企业本身就已经使其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并且使各个子系统一体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供应链衔接。我国目前很多企业还是沿袭传统方法,企业的各个子系统各自为政,互相割裂,很多工作交叉作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要达到内部整合,只有依靠技术,重组业务流程。

2.2.2 供应链整合的技术问题

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地域和时间跨度大,对信息依赖程度高。供应链系统连接多个生产企业、运输业、配销业及用户,随需求和供应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系统管理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变性。供应链系统从生产、分配、销售到用户都不是孤立的行为,是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将是供应链整合的实现工具。

2.3 外包的整体水平较低.

中国的很多公司都是小而全的公司,也就是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即制造、装配、销售的一体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生产和交易程序,另外中国“万事不求人”的传统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与开放式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但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种做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因为企业必须在所有这些环节中都最强,才有可能取得整体的竞争优势。在如今的网络经济时代,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机会变动频繁,所需资源组合不一,单独一个企业的资源难以迅速和长久形成竞争优势,企业集团与传统的企业联盟难以适应。因此,外包成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方针。我国很多企业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中,使得外包的总体水平低下,市场竞争力较弱。

3. 中国供应链管理对策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企业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货物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业务流程,使各个结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作方式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因此,对中国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组织应适应供应链管理需要做出相应改变。

现行企业的组织既然都是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基本上适应可制造性、质量、生产率、可服务性等方面的要求,但不一定能适应供应链管理,因而必须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流程重构问题。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以取得整个系统最优的效果,必须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进行企业重构,确定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相应采取的结构形式。由于现在处于网络经济时代,信息的堆集与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合作成为可能,但它同时也要求摆脱对组织的依赖,消除企业的内外边界,实现经营与管理的一体化;整合各种资源,从而对顾客需求作出最快与最好的反应。这就需要企业组织从阶梯式的金字塔形构架向扁平化、小型化、网络化转变。否则,由于全球网络供应链成员的日益增多,管理的复杂程度会增高,使得效率降低,成本上升。因此,供应链成员组织应顺应供应链,以对外界环境能迅速作出反应。同时新的组织与激励系统的设计必须与新的绩效评价系统相一致。

3.2 企业应引进和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当各个行业竞争前景改变了,建造与管理有效率的与有效的供应链将是生存的关键。这就需要一个经理拥有更多的权利来承担更多的责任,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判断准确,并快速作出决定。国外企业中的供应链经理都相当于首席执行官的位置,可见它们已将供应链管理摆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地位。而目前,国内这类人才很少,企业对此重视的程度不够,即使有这样的经理,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权利来作出决策,并进行管理。所以,中国企业要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取胜,就要首先充分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战略的重大意义,并引进人才,或通过各种业务培训来培养与锻炼这方面的人才,使其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道路。

3.3 选择合适的伙伴,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中国的企业应从供应链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合作方式和外包业务,从而使所有供应链成员形成一体化的、协调的供应链“超级组织”,这样才能对市场需求具有高度的反应力,才能迅速支持伙伴公司的共同发展。

3.4 使用和改进高水平的软件。

有关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形形色色,关键是要引进和使用高水平的和适合自己供应链的软件。

3.4.1 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都在用ERP软件作为其决策的工具和管理日常工作流程。ERP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能将组织中的各个职能模块有机地集成起来,共同运作。它强调把设计、制造、销售、运输、仓储和人力资源、工作环境、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业看作是一个整体,将这些环节整合在一起,管理企业现有资源、合理调配和准确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套能够对产品质量、市场变化、客户满意度等关键问题进行实时分析、判断的决策支持系统。

3.4.2 改进软件

ERP系统供应链由于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整合,因此缺乏面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功能。软件改进的方式主要是与即时化(JIT)管理相结合。这旨在通过合理统筹,全员参与,杜绝一切浪费,使到顾客满意,取得竞争优势。总之,无论是科技本身,还是商业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企业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引进新技术和管理程序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3.4.3 利用软件实现供应链的集成

利用软件实现供应链的集成首先要把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的信息进行集成。对供应链的有效控制要求集中协调不同企业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定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企业应利用软件,充分结合利用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

3.5 通过外包加强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注意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必然要求企业将其他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企业在集中资源于自己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变得更具竞争力。

在全球网络供应链中,作为插件的企业应将外包视作延揽人才和聚集资源,应从战略角度看待利用外部资源问题。其目标不在于获得最有利的交易,而在于获得最佳伙伴,然后围绕这种伙伴关系建立一种健全的管理体系。这样,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整合供应链的全部资源,实现最佳收益和最佳组合。但外包绝不是一种现成的、毫不费力的解决办法,它要求将眼光放在整个供应链上,要求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考虑长期利益。

3.6 企业应放眼全球,具备全球的战略眼光。

互连网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地域限制,中国加入WTO后,很多配额取消,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的供应商将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因而中国企业今后不仅要立足本地,更重要的是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我们要做的事情是:

3.6.1 考虑外部资源的可能性

很多情况下,国外供应商可提供更好的品质、较低的成本、更好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另外,全球范围内劳动力成本的巨大差异,人力资源的全球寻找也是许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3.6.2 考虑海外市场的可拓展性

我国企业的一些产品在本国已达到生产周期的成熟阶段,其成长率减缓。而全球网络供应链却为企业开发和拓展海外市场,大幅度增加企业的利润提供了条件。

3.6.3 确定企业在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位置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无限的机遇,给予中国企业更多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去的机会。国外很多公司都采用资源外包以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项目。

所有一切都要能以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为前提,否则将失去意义。

4. 结语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刚刚引进我国,在我国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尚处于启蒙阶段。但是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受到中国加入WTO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供应链管理蕴含的巨大效益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众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依然处于潜隐状态。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是一项迫切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23-54.

[2]张成海.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34-40.

[3]宋华, 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53-59.

[4]真虹, 钱卫军.综合物流与信息管理[M].上海科学与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36-40.

[5]侯树森, 孔淑红.企业供应链管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58-65.

[6]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89-34.

[7]王迎军.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46-58.

[8][美]肯特·N.卡丁著.杜培枫等译.全球物流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138-144.

[9][美]森尼尔乔普瑞, 彼得梅·因德尔著.李丽萍等译.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运营 (第二版)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54-166.

[10][美]大卫.辛奇-利维等著.季建华等译.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0:188-204.

打造中国最优秀物流供应链体系 篇8

大会以“整合内外部资源, 打造高效供应链体系”为主题, 旨在更加深入地探讨供应链与物流方面的热点话题并挖掘两个行业中的最佳实践。超过40位来自世界顶尖消费品零售与高科技电子企业的演讲嘉宾出席, 针对其行业面临的严峻考验分享他们的独特见解和实践经验。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优化企业内部供应链

瑞仕格 (上海) 商贸有限公司市场经理陈昱介绍说, 瑞仕格 (上海) 商贸有限公司是总部设在瑞士的Swisslog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Swisslog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在瑞士Aarau创立的Sprecher&Schuh公司。自那以后, Swimlog从最初的自动化系统供应商发展成为集咨询服务和实施集成物流解决方案为一身的极具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现在Swisslog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仓储及配送物流解决方案的专家, 全球拥有23个分支机构和2000多名员工, 产品和服务已成功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早在15年前Swisslog就已进入中国市场。1996年, Swisslog为第一家国内烟草客户交付了一套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在众多项目中, 享有盛名的上海海烟物流配送中心是Swisslog的又一杰作, 该项目被业界称为国内烟草商业领域最复杂、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物流系统。目前, Swisslog亚洲总部位于中国上海, 上海公司具备提供从设计、实施到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全套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的能力。这强化了中国市场在Swisslog营销策略中的重要地位。

据了解, Swisslog在全球实施了比较多的化妆日化项目, 早在20多年前就实施了第一套系统, 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具备了高水准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宝洁公司为例, 它是Swisslog全球最知名的客户之一, 仅在英国Swisslog就为宝洁做过至少4个项目, 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和配送中心。其中, 最早的一个项目于1986年在英国伦敦建造, 是一套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主要用于存放整托盘的洗衣粉产品。系统配备了5台高达32米的堆垛机, 在生产区域和仓库之间通过AGV小车搬送托盘。此系统在1996年进行扩容, 增加了入库缓存区域和输送线。入库缓存区域能容纳大概1700多个托盘货物, 运用Satellite卫星小车存取货物。不同于我们通常看到的单深、双深或者最多三深位的堆垛机, 卫星小车可以是多深位, 比如8到10个深位。它的优势在于提高了保管密度, 在物流量要求相对不高的情况下是不错的选择。

陈昱还特别介绍了“LoadBuiIder”货物装载模块的功能。她说, LoadBuflder预先定义好每种产品的堆叠参数, 产品可以被定义为“仅限顶层”或“不叠放”等。每个托盘也设定了堆叠参数来辅助货物堆叠装载。通过针对每个订单采用客户导向的托盘堆叠和货物装载规则, 并按照托盘和货物的堆叠参数依次堆码托盘。LoadBuilder优化了发货运输计划;同时通过计算, 实现堆叠箱数的最大化, 提高了运输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其所有订单都由货物评估模块决定货物堆叠层数。运输计划员可以在WMS作业终端上看到这些数据, 直接计划装货形式, 并为货物分配最佳车辆。LoadBuilder不仅在运输计划环节起优化作用, 还影响了订单处理过程。它将每个装货计划的托盘结构转化为整托盘出库和订单拣选指令。通过管理托盘结构和堆叠参数, WarehouseManager可以合并拣选任务并发出作业指令, 从而优化拣选托盘的装载率和平稳性。同时LoadBuider还为拣选托盘推荐一个在发货车辆上的具体位置, 这样可以提高发货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使用Load Builder后, 每个托盘上的货物存放量增加了35%, 运输车辆的装载量也增加了36%。车辆利用率的提高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客户统计, 此软件的应用使他们的运输成本降低了30%左右。

化妆日化行业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一般都有成千上万种产品需要存放和拣选。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化妆日化企业的产品线都比较长, 而且要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面对日益增加的产品品种, 如何提高拣选效率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处理客户订单, 要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来寻求解决方法。自动化的拣选方案, 取代人工拣选方式, 可以解决很多的物流问题, 比如缩短订单拣选时间、提高拣选准确率、缩短补货时间等等。其次, 化妆日化行业的客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 也致力于压缩供应链各环节的物流成本。在这方面空间利用率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卡车的装车率越高, 一次运输能送的货物就越多, 那么仓库运输和补货的成本就越低。以宝洁为例, Swisslog的LoadBuilder方案不仅改善了发货运输计划, 而且通过提高卡车空间利用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另外, 化妆日化行业的客户也越来越关注“绿色物流”的理念, 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建造更环保的配送中心, 或者如何降低能源消耗等。Swisslog在这方面也卓有成效, 比如在德国DM配送中心项目的设计实施过程中, Swisslog就融入了许多“绿色”理念, 如建筑上采用节能太阳能面板和木板保温层、堆垛机使用馈电系统节约能源等。

走专业化的道路, 做自己熟悉的领域

在会上, 记者还见到了来自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的执行董事兼中国欧盟商会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工作组副主席何墨池。何墨池, 瑞典人, 他不仅与中国有着20年的不解之缘, 更与汽车行业有着很深的缘分。作为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的执行董事、一名资深重卡行业的“中国通”, 何墨池与本刊记者分享了斯堪尼亚和斯堪尼亚在中国市场的一些故事。

何墨池谈到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物流运输时, 指出了成本节约和规模效益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分析了货运过程中错误车辆的实例, 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据何墨池先生介绍, 斯堪尼亚只做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 他们将所有精力、研发能力都投入到重卡和大客上。此外, 斯堪尼亚只做汽车的底盘部分, 而车身则交由斯堪尼亚的合作伙伴们———一些专业的车身工厂来制造。为什么这样做呢?何墨池先生坦言:“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 就只能走专业化的道路, 做自己熟悉的领域, 这是斯堪尼亚的发展战略之一”。

斯堪尼亚的生产系统非常特别, 他们没有固定的标准车型, 而是采用标准化模块来按照客户的要求为其量身订做产品, 所以在斯堪尼亚的生产线上, 没有两台车是完全一样的, 为此, 何墨池还幽默地比喻到:“卡车就像原始森林里生活的动物一样, 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 每个动物在自己的领域里都最最专业, 那么卡车也一样, 我们应该做出最理想、最专业化的卡车底盘,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业务效率”。

正是因为斯堪尼亚在重卡、大客领域的专业、高端, 才使得斯堪尼亚进入中国市场后没有像其它汽车企业一样在中国寻求合资建厂或独立建厂, 用何墨池的话说就是:“建厂不是目的, 也不是宣传的手段, 斯堪尼亚要解决的是物流本身的问题。”

核心价值是低运营成本

“碳关税”与中国供应链绿色打造 篇9

一、“碳关税”与供应链绿色打造的现实要求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的进口征收特别的CO2排放关税。为规避因碳风险而增加的进出口成本, 企业需要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绿色打造, 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绿色供应链从本质来看“是一种管理模式, 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环境因素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 是供应链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加入绿色因素的一个过程, 以达到企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 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绿色物流一系列绿色化的供应链过程, 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因素, 并将产品的回收与再利用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一个环节”, 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循环经济结构系统。

1、“碳关税”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支撑

(1) “碳关税”是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碳关税的提出首先有着深刻的生态环境背景。二战结束后的短短几十年里, 碳排放量不断加剧, 由此引发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一系列有关“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的概念被相继提出。其次, 国内国际经济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强减排措施的实施, 大力研制和利用新能源、新技术, 促进新兴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 它也是国际贸易中新一轮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是发达国家为扭转国际贸易的逆差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最后, 国际法规背景。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系列要求减排的法律法规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国相继被提上日程。美国参议院自2007年先后颁布了《低碳经济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对没有通过碳排放标准的产品进行限制进口;欧盟分别于2007年、2009年颁布了“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关于禁用白炽灯和其他高能耗照明设备”的法规等;澳大利亚也于2008年颁布了《减少碳污染计划绿皮书》, 明确要求开始践行低碳标准。

(2) 大国最优关税理论是“碳关税”实施的理论前提。在国际贸易中, 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两国消费总水平和福利水平, 最终达到共赢。当实施保护性的贸易关税时, 加征税收的国家将会付出一定的成本, 但对大国和小国的情况各不相同。对于小国而言, 在一般均衡下, 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后, 会使得居民的福利水平降低, 而这种福利水平的降低缘于价格的扭曲;在局部均衡下, 征收关税后,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剩余都将会消失。

而对于大国而言, 与小国的区别是, 由于它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量大, 所占市场份额大, 所以大国可以利用这点来影响世界价格, 从而将征收进口关税转嫁给出口商。这样, 大国征收的进口关税就不完全由进口国的消费者承担, 消费者福利也不会下降。因而, 大国可以存在一个最优关税率, 该最优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在既不影响本国居民消费和福利水平的基础上, 又通过加征商品进口税, 从而进行贸易保护。因此, 碳关税征收的实质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必然产物,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3) 外部性理论是“碳关税”征收的理论基础。克鲁格曼认为, 碳关税的本质是一种增值税, 是政府对市场失灵所产生的扭曲——不考虑环境外部性的一种矫正。下面我们将从市场的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两个方面来分析, 碳关税的征收对市场失灵的调节。

一方面, 市场的负外部性。当市场主体生产对环境有危害的产品时, 所产生的社会成本是远远大于生产者自身所需投入的成本的, 从而对市场中的旁观者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 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认为, 政府应该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 以税收形式弥补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 将污染的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 这种税收也被称为“庇古税”。因此, 碳关税的征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污染与社会总效益最优关系如图1所示。

另一方面, 市场的正外部性。碳关税的征收有利于刺激整个社会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 从而增加社会产品的附加值, 对市场中的旁观者产生有利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的正外部性, 即也有利于他人利用该技术, 也会对环境产生好的影响。

长久以来, 发达国家通过探索“碳排污交易”、“碳汇交易”等相关制度, 使得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法律体系对于环境保护的准则不严格, 使这一成本长期外部化, 企业并不承担, 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但这优势并不合理。因此, 在这种市场失灵的外部性存在情况下, 发达国家征收一定的碳关税有利于改善国际贸易中相关企业不公平竞争的状态, 使得碳关税的征收从根本上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2、“碳关税”实施对全球供应链的绿色要求

由上文可知, 碳关税的实施在相应理论机制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因此, 它必将引起全球供应链绿色化的到来。

(1) 供求定理, 抢占消费者市场。随着碳关税的征收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市场上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 人们更加倾向于消费绿色产品。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抢占消费者市场, 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采购绿色产品, 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标准物品。而政府为继续加大出口, 也必须生产符合国际采购标准的出口品, 否则出口事业将大大受阻。

(2) 利润产出定理, 利益最大化。利润=收入-成本 (可能需要付出碳关税的成本) 。毫无疑问, 碳关税的征收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从而企业使生产成本增加, 利润减少。在国际贸易中, 跨国采购的企业为了规避碳税风险, 降低成本, 必然会采购绿色产品, 这一行为, 也将促使国际绿色采购链的到来。

(3)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二战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 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寻找一条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因而, “绿色”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和平与发展”的又一世界主题, 并在国际事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相适应, 国际绿色供应链也顺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

3、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供应链绿色打造

“碳关税”征收的合理性推动了全球绿色供应链到来的必然, 使得中国供应链的绿色打造在此背景下具有深刻的意义。

(1) 应对碳关税的征收的需要。随着碳关税的征收, 我国许多高耗能企业的出口受阻, 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打造我国的绿色供应链, 是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现实需要, 也是减少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碳税风险、扩大出口贸易的需要。

(2)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要实现我国经济的永续发展, 就必须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 从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绿色物流等五个方面全面考虑一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保问题, 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资料显示, 绿色供应链的形成将有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节约,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绿色”形象, 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赢得消费者的良好口碑。

二、中国供应链绿色打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现阶段要实现供应链绿色打造, 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特别是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挑战性问题, 尤为重要。

1、机遇

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已经在供应链绿色打造上取得一些成果, 我们可以直接借鉴;同时,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一些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技术也正在形成中。

2、挑战

(1) 中国肩负发展与减排的双重任务, 压力大。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等方面问题, 急需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但同时, 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在经济发展中举荐凸现出来, 碳排放量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 同时面临着发展与减排的双重任务, 压力大。

(2) 减排任务重的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 一直存在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但他们对于增加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碳关税的征收下, 众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革新技术的艰巨任务, 但由于资金的不足, 成为了他们进行供应链绿色化的难题。

三、中国供应链绿色打造的政策与措施

1、政府提供绿色供应链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资金融通、媒体宣传等一系列平台, 加强对企业碳排放的管理, 监督部分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同时对那些积极采取措施革新技术的企业, 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2、引导企业自身绿色供应链建设

企业自身应该树立自身的“绿色企业”“绿色品牌”形象, 加强技术革新、生产转型和绿色供应链管理, 实现从采购、制作、营销到回收的一系列绿色建设, 从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实现绿色供应链标准化

加强对供应商选择的绿色化标准, 既要从供应商自身企业是否执行了绿色化供应链标准, 也要从该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绿色产品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对绿色产品的考虑包括包装的绿色化、运输的绿色化、储存的绿色化、废弃后的绿色化等。

4、鼓励公众参与绿色供应链建设

社会公众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应该参与对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的监督中来。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引导企业生产绿色产品, 保护自身的消费权益, 实现环境的保护。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向世界供应的半数以上产品均集中于高碳排放产品。而碳关税的征收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因此, 为适应经济发展,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供应链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罗定提、王易军: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2]孙桂娟等:低碳经济概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3]卢仁祥:碳关税的相关理论机制及其经济影响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 2011 (7) .

[4]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敏捷供应链管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篇10

敏捷供应链, 是指具有敏捷性特点的供应链。它是在不确定性、持续变化的环境下, 为了在特定的某一市场机会中获得价值最大化而形成的基于一体化的动态联盟和协同运作的供应链。

与传统供应链相比, 敏捷供应链具有以下特征:

(1) 供应链上相关的利益各方具有多重的竞合关系。

(2) 大规模定制时代的到来导致了供应链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3) 核心企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供应链响应定制客户的需要。

(4) 整个供应链保持持续的动态, 以能够充分满足核心企业响应客户的需要。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 敏捷供应链具有如下优势:

(1) 速度优势。

敏捷供应链增加了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 通过供应链上多个合作企业的信息共享, 可以全方位地对市场情况做出响应, 因此, 提高了企业的反应速度。同时, 由于各个企业都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优势, 可以减少产品的生产与物流时间, 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即时销售、即时生产和即时供应, 将消费者的订货提前期降到最低限度。

(2) 顾客资源优势。

在敏捷供应链模式下, 企业会通过对客户的电子商务环节开办个性化订购服务, 客户可在网页上根据公司对产品组件和功能的介绍, 自己选择零部件, 自己设计产品的款式、颜色、尺寸, 顾客的需求信息直接反映到产品设计、规划阶段, 成为企业最直接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3) 个性化产品优势。

敏捷供应链依靠敏捷制造技术、动态组织结构和柔性管理技术三个方面的支持, 解决了流水线生产方式难以解决的品种单一问题, 实现了多产品、小批量的个性化生产。

(4) 成本优势。

其一, 敏捷供应链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 成功地实现了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订单驱动生产组织方式, 极大地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库存量;其二, 在敏捷供应链管理思想下, 核心企业及构成供应链的上下游节点企业在战略一致的前提条件下结盟, 所有的同盟利益一致, 信息共享, 由核心企业按照需求动态组合供应链, 整个供应链网络的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2 建立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步骤

2.1 建立柔性化虚拟企业

所谓供应链的柔性, 是指供应链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柔性化虚拟企业是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 企业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如销售点终端等, 捕获实时的市场需求信息, 并根据最新的市场需求, 组织整个供应链, 共同合作, 联合开发, 优势互补, 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2.2 实现物流运作可视化

物流运作可视化也就是让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能清楚地知道企业自身、供应商、下游客户、仓储设施以及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等的物流活动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共享。信息及时、准确、一致地在整个价值链中共享, 可以在极大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的同时减少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 降低“牛鞭效应”及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2.3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增强供应链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快速反应, 指物流 (供应链) 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买方市场, 不是储备了“产品”, 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 在用户提出要求时, 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 及时“组装”, 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它要求零售商和供应商一起工作, 通过享受POS信息来预测未来的补货需求, 通过不断地监控趋势以探索新产品, 以便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更快的反应。

2.4 改善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企业应从供应链全局的角度、战略的高度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以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 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合作企业要从关键信息的共享开始, 包括需求的预测信息、库存水平信息、订单信息、产品生产计划等。合作企业只有实现了这些关键信息的共享, 才能更好地把握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现状, 也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2.5 实行延迟制造

所谓延迟制造, 是指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将不同产品需求中相同程序制作过程尽可能最大化, 而定制需求或最终需求的差异化制作过程尽可能延迟。其核心的理念就是改变传统的制造流程, 将最体现顾客个性化的部分推迟进行。它可以最大化地减弱信息在供应链上传递所引发的“牛鞭效应”, 以及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减少订单履约风险, 并在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保持了供应链较低的运行成本, 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3 在中国建立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障碍

敏捷供应链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进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 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另外, 它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而目前国内的企业缺少的恰恰是这些实施条件。总的来说, 这些实施条件或障碍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较低, 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 发展也十分不平衡, 远远不能满足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需要。据中国仓储协会2005年年底对分布于全国大中城市的61家中型仓储企业进行调查显示, 在提供数据的59家物流企业中, 只有31家企业拥有信息系统支持, 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企业中, 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落后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2) 物流 (供应链) 研究相对落后和供应链专业人才短缺, 是敏捷供应链发展的巨大障碍。相比较而言, 我国在物流 (供应链) 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 虽然也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物流 (供应链) 及相关课程, 但水平参差不齐, 缺少特色, 与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相比差距较大。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虽已展开, 但缺乏指导, 比较混乱。

(3) 部门、行业和地方保护现象严重。各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制定政府法规多从本部门、行业、地方利益出发, 致使许多从事物流 (供应链) 服务的企业想方设法寻求部门或地方政府的保护。在有保护的条件下开展物流 (供应链) 服务活动, 造成一种不正常的、不公平的竞争格局, 不利于形成社会化的物流 (供应链) 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 (供应链) 网络。

(4) 我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传统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多数是一个封闭系统, 不重视对供应链的管理, 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缺乏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互之间缺乏以信任和共同获利为基础的价值链, 没有形成满足顾客在成本、质量、交货时间等方面的要求而反应敏捷的物流和信息流。

4 在中国建立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可行性措施

敏捷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已引起管理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企业对供应链特别是敏捷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和研究不够, 因此研究国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我国企业,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1 重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为供应链发展提供必要的物流信息平台

政府应首先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如ERP、MRP等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 帮助和鼓励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畅通, 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 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2006年, 我国中央及各级政府已开始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本建设纳入物流发展规划。

4.2 加强人才培养, 为供应链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

敏捷供应链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和丰富的物流知识, 而目前国内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供应链业务的人才很少, 因此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必经之路。首先, 政府应当鼓励和允许各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办和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其次, 要引导研究咨询机构、社会团体组织及大专院校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多层次的物流 (供应链) 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 并借鉴国际经验, 在物流 (供应链) 产业中推行物流 (供应链) 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4.3 政府部门要为实现供应链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刚刚起步, 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搞好服务等措施, 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1) 政策引导。

就是政府通过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为从事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2) 改进管理。

就是政府要调整管理思路和工作方式, 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重点制止行业保护、地区封锁和有碍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 维护供需各方特别是消费者一方的正当权益。

(3) 搞好服务。

就是政府部门要从规划建设、技术改造、查验通关、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 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搞好协调服务。

4.4 企业应在供应链的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

工商企业作为现代供应链服务的需求者, 必须增强现代供应链意识, 认识到供应链与企业的整体工作紧密相关, 搞好企业物流, 优化供应链对企业不仅不会多花钱、增加支出, 反而会节省经费、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附加值, 增强企业竞争力。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专业物流等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 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和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用户满意为目标, 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

4.5 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体系提供了良机。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产品全球竞争力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增加采购并构筑现代供应链体系, 这有利于中国企业加入其全球供应链体系, 同时国内企业也可以学习到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思想, 有助于博采众长建设自己的供应链。

参考文献

[1]马士华, 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2.20, 124.127.

中国供应链 篇11

1994年马肯依玛士作为首批产品标识和可追溯解决方案提供商进入中国,22年来马肯依玛士利用自己在标识方面的技术优势,与中国不计其数的食品企业进行了合作,其中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企业,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

联接标识与可追溯技术保障食品安全

标识行业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对于标识产品的应用已远远超过诞生之初简单地在产品外包装上标识个生产日期或几个数字的阶段。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关注,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被认为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马肯依玛士从1991年在中国开设合资公司开始就致力于将他们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他们不仅仅生产和销售产品,更能为客户提供完善独到的整体解决方案及多样化的产品和技术,同时能根据客户不同的生产线需要,在产品整合上进行有效的配置及技术支持。特别是在产品追溯上,他们很早就拥有了该项技术,据马肯依玛士垂直市场全球总监PhilipeTaste先生介绍,马肯依玛士是第家将软件技术(COLOS追溯系统)引入行业的公司,通过网络来联接同一车间内所有马肯依玛士标识设备,并进行全面监测、打印控制和OE效率管理等,将单个单独运作环节整合成统一的系统,达到准确、高效的运行,为客户提供特制的产品和服务。

据了解,2013年初马肯依玛士与蒙牛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在乳制品行业建立了一套和生产供应链完美结合的产品追溯预防性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伴随着市场的发展相信马肯依玛士的追溯技术会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看到。此次全新工业平台的建立也能够帮助更多像蒙牛、青岛啤酒、伊利这样的中国本土大型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也将有更多马肯依玛士的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在这里诞生、发展并运用到更多的企业中。

加快本地化进程提高市场竞争力

2004年马肯依玛士在奉贤建厂,至今马肯依玛士的销售额增长了350%,生产设备数量增长了380%,工厂的生产速度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此次建立的二期工厂面积达2000平方米,全新工业厂区将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工业标识生产平台,它的建成不单能为马肯依玛士大幅度提升产能,帮助其完善生产、采购、装配、测试、售后服务的整个产业链流程,更将为整个中国的工业标识行业带来崭新的契机。在谈到此次新工厂对马肯依玛士供应链的作用等相关情况时,马肯依玛士中国区供应链总监朱建钢先生介绍道:“为了更好的服务市场,我们决定扩大原来的工厂规模建立第二家工厂,第二家工厂加上原有的一期工厂总面积达5000平米左右,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快速、周期性短的产品交付,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从产能来讲,我们的产能至少增加两倍,生产效率上升到个新的台阶。这也是我们公司业务本地化的一部分,以确保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完全满足中国客户的需要。”

“当我们要建立一个供应链时,我们首先会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确保供应链的建立能够为客户及时提供急需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这也是马肯依玛士一直所努力的。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产品及配件的生产和配送等节节相扣,如何向客户提供更好产品和服务,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尽可能地实现供应链的本地化,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在向客户提供设备之前,我们需要做许多工作,包括与供应商的合作,产品及配件的生产和配送等。我们在中国精心挑选部份零件供应商,确保供应商提供合格的零部件,为各类型号产品的生产提供质量保障;我们对供应商的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及操作培训,以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马肯依玛士产品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我们对于产品高质量的要求;通过和供应商的合作及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确保产品生产质量和有序及风险控制等),确保我们的整个产品供应的有效运行。”亚太区物流平台经理Thierry Lallemant先生补充道。

中国供应链 篇12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30年市场经济的磨砺造就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市场从培育走向成熟,行业从混战走向规范。中国加入WTO已有13个年头,跨境供应链行业经历了洗牌、淘汰、行业合规经营等变革。研究团队为了调研跨境供应链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广东著名的跨境供应链企业威时沛运集团展开联合调研,就广东省跨境供应链的基本情况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及归纳分析,以便比较全面掌握广东省跨境供应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跨境供应链的飞速发展对行业企业是危机也是挑战,泛泛的调研不利抓住问题的关键。课题团队根据威时沛运公司的经营范围及现有热点业务延伸和市场分析,研究范围由最初的食品、生鲜、危险品、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冷链、药品等领域的物流供应链操作,经脑力震荡归位,去除重叠和非迫切的项目,决定从医药供应链着手找出集团公司未来战略转移的商业模式。威时集团派出涉及医药跨境供应链的业务骨干和南华熟悉跨境供应链的老师及这些老师所带领的学生研究小组组成医药跨境供应链研究团队。

2 医药跨境供应链的研究目标

医药供应链是基于医药供应链管理理念和物流技术,依托一定的物流装备、信息技术和营销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销售网络中的上中下游产业链资源,通过优化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链的验收、存储、分拣、包装、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减少货物分拣差错和库存,缩短配送时间,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实现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现代医药供应链的发展目标:广泛使用先进信息技术,运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等新型管理方法,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构建全国药品市场数据、电子监管等信息平台,引导产业发展,实现药品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共享和反馈追溯机制。积极探索使用无线射频(RFID)、全球卫星定位(GPS)、无线通讯、温度传感等物联网技术,不断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使用自动分拣、冷链物流等先进装备,加快传统仓储、配送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和生物制品等特殊药品物流技术保障措施,确保质量安全。政府应推动医药物流供应链服务专业化发展,鼓励药品流通企业的供应链功能社会化,实施医药物流供应链服务延伸示范工程,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向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延伸现代医药物流供应链服务。在满足医药物流标准的前提下,有效利用邮政、仓储等社会物流资源,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供应链。

课题研究目的在于探悉医药物流供应链行业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即找出医药供应链企业满足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商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组织管理企业的输入资源如服务理念、运行情况,准入制度、技术设备、操作流程、人力财力、经营环境、创新力等,输出客户无法自力而必须购买的供应链服务,具有自己能复制但不被别人复制的特性。

研究通过典型抽样的社会调查,充分掌握省内外典型地区和广东致力于医药全球供应链企业的基本现状;归纳总结医药供应链行业以服务驱动提供合规发展、开发培训课程、设计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设计与包装服务等供应链服务产品的创新服务模式。在借鉴国内外具有实效的相关制度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建立以服务驱动的跨境供应链的规范化、规模化、法制化发展。基于该模式威时集团可以借鉴、模仿或者作为业务创新的高起点基础,确立集团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设计可行运营方案以及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上述目标。

3 医药供应链调研样本和策略

3.1 调研对象

研究调研对象选自医药供应链的各环节: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商、供应链服务提供商、供应链经营环境(供应链信息技术的提供商、行业标准制定者、政策制定者、执法者等)。既然研究目标在于探悉医药跨境供应链的商业模式,研究者从商业模式九要素之一客户关系出发去框定最终的研究范围,研究者把医药跨境供应链服务商的客户分为四个纬度:直接客户、同行客户、政府客户、第四方物流;直接客户也就是药品或医疗器械的供应商,同行客户也是物流服务提供商,政府客户和第四方物流都涉及物流经营环境。研究团队考虑了调研的可操作性和样本的典型性,威时集团从客户名单中选出赛诺菲-安万特集团(Sanofi-aventis),广东中健医药有限公司;南华团队选择辉瑞公司(Pfizer Inc.)、葛兰素史克公司(GSK)、美敦力公司(Medtronic Inc.)、诺华公司(Novartis)、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与英国联合博姿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等作为直接客户调研对象。威时集团提供了广州市穗海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南华团队选择国药控股广东物流有限公司(原广东恒畅物流有限公司,2012年5月更名)、广东九州通物流有限公司做为同行客户调研对象。南华团队推荐政府客户的调研对象为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WTO技术处、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南华团队推荐第四方物流的调研对象为深圳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富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FLUX)。经初步电话接触,发现直接客户和本研究交集不大;政府客户难度太大了,逐放弃直接客户和政府客户转为调研同行客户和第四方物流。

3.2 调研内容

本研究调研的内容涵盖:

(1)医药供应链企业准入制度(包括:取得物流配送资质的条件和要求,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内容和监管手段,申请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企业许可证的基本程序)。

(2)药品与医疗器械采购(包括:购进的原则和采购计划制订,采购方式选取和采购价格洽谈以及采购合同签署,购进记录的建立,特殊管理药品的购进要求)。

(3)跨境医药通关(包括:进出口许可管理,归类和目录管理,报关程序,医药检验检疫)。

(4)医药仓储(包括:仓储设备要求,验收后的进库作业,储存分类,库藏养护要求,仓库温、湿度管理,在库检查,出库或发货的基本程序)。

(5)医药运输(包括:国家对医药运输制订的规则,运输方式选择,运输工具的要求,运输包装要求)。

(6)药品配送(包括: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程序,送达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医药配送资质要求;自营或第三方配送配送中心设立条件:注册资本、配送设备、配送人员素质、配送作业流程、利润情况)。

3.3 调研策略

研究方法选定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专家讨论、文献分析、背景分析和观察法等。前期调研对象的筛选使用背景分析法,前中后期调研组织专家研讨反思,后期学生参与辅助调研使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本研究的重点调研对象就是同行客户,采用深度访谈和观察法;而同行客户由于竞争的敏感性,经研究团队商议以医药冷库仓储业务合作的名义进行。

4 典型医药物流运营模式

研究团队归并几个商业运营模式。

4.1 服务平台化模式

研究团队调研的两家中国医药跨境供应链企业巨头共同的特点就是拆巨资建设医药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核心在于把新版GSP中引入医药物流管理系统,在药品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出库、运输环节都有对质量控制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形成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让质量管理深入到系统运行的各个方面,如购进合法性、首营企业审核、首营品种审核、销售人员资格、收货验收、购货单位资质审核、购货单位业务审核、养护管理、有效期管理等,对不符合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以及GSP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及控制,确保各项质量控制功能的实时和有效,大大提升企业整体的质量控制能力,同时提高业务作业效率。

国药物流花费20亿人民币打造面向全国的赛飞(S.A.V.E.)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安全(Safe):实现了严格温湿度全程监控,药品安全纳入了平台合规管控,实施了高可用性的云环境部署安全方案。可及(Accessible):统一产品及客户基础资料管理,实现了全国多仓存储、运输、配送协同,提供了覆盖最后一公里的系统支持,实行订单送达承诺,按承诺时间送达客户。独特的植入类医疗器械物流解决方案:利用国药物流全国各地的仓库资源,设立卫星仓库,提供植入类产品的医院直送物流或直接成为厂家及当地代理商的备货仓库。有效节省厂家的物流成本,保证植入手术的及时供货,同时也有效缓解当地代理商的库存备货风险和资金压力。可视(Visible):采用多维管理要素、多仓覆盖、车载GPS接收器运输全程的供应链可视化管理,实现了订单全程可视、多仓库存可视、运输可视、冷链可视以及供应链资源可视。高效(Efficient):支持国药控股供应链上下游计划与执行协同以及运输一体化运作及优化,实现了多仓多级整体高效的一站式标准化运营目标。

九州通提供医药物流及信息化技术产品线、解决方案。采用国际领先的软件开发技术,公司面向医药健康行业先后开发了独具特色的物流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ERP系统、集中采购管理平台、仓储管理系统LMIS、设备控制系统WCS、运输管理系统TMS、第三方物流平台、药品监管码采集系统等)、医院管理系统(含医疗机构管理平台)三大产品线,二十余款软件产品,全部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全面覆盖医药行业客户的信息化需求。其中仓储管理系统(LMIS)在中国超过50多个现代医药物流企业中广泛使用,典型客户如云南白药、天津金耀集团、广东大参林等。九州通采用自营电商和战略合作电商并行的网上营销模式,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医药电子商务业务,并创办了九州通医药网;2011年与京东商城进行战略合作,携手打造“京东好药师网”。

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化模式使得物流服务的消费客户便利使用产生业务粘性构成了物流服务商长期盈利的基础;另一方面平台开发的高投入树立了高门槛,使同行无法复制。

4.2 标准化扩张模式

医药安全直接关系着民生和社会稳定,冷藏药品,尤其是温度敏感性药品的流通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联合国药控股、九州通、华润医药、哈药集团等9家药品流通企业成立了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试验室,并计划于3年内制订医药冷链标准。遵照《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确保2012年修订的GSP相关规定落到实处,试验室将采取科学有效的测试以确保温度敏感性药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保障的安全性,并为完善规范标准提供严谨、可靠的真实数据及依据。

国药物流有限公司与广州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来扩张。国药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赛飞系统把公司所经营药品及医药器械的编码和国家及国际编码体系对接,其物流作业流程也和国际医药物流标准工作流程对接。在调研现场九州通仓库,我们看到九州通制定的《质量体系审核制度(GDJZT-QG-004-2007)》、《质量信息管理制度(GDJZT-QG-006-2007)》、《首营企业审核管理制度(GDJZT-QG-008-2007)》(审核首次合作供应商)、《首营品种审批管理制度(GDJZT-QG-009-2007)》(审核首次购进药品)、《质量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GDJZT-QG-016-2007)》、《药品质量事故报告处理管理制度(GDJZT-QG-020-2007)》、《药品质量查询管理制度(GDJZT-QG-021-2007)》、《药品质量投诉管理制度(GDJZT-QG-022-2007)》等,这些管理制度显著的特征是和卫生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GSP)》对接。

目前国内医药物流行业巨头尚无实力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但标准化扩张模式依然是值得借鉴。在企业内部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并积极参与协助政府制订相应的医药物流行业标准及行业法规,使企业内部标准与外部标准协同发展。

4.3 项目化拓展模式

九州通拓展院内物流项目,其在2010年公司成功上市后调整发展战略,将医院业务作为集团首要战略业务摆在极其重要地位,将其定位为集团寻求战略转型、提升行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为更好的拓宽营销渠道、服务医院终端,九州通按照医院市场药品营销规则,将医院纯销与医药分销进行业务细分,在各分子公司成立了医院事业部,对医院业务实行独立运营和规划,探索实施多种营销模式并行的营销策略,已初步完成了对全国医疗市场的布局。医院业务的亮点是院内医药物流配送服务外包甚至药房托管,与药房托管相比,院内物流改造最大的差异在于,企业仅承担院内配送环节工作,原则上不影响医院原本的药品供应商格局。这个创新沿用制造行业特别是汽配行业的JIT理念,提高医院行医的专业性。

国药股份则拓展高端药品和特殊药品经营项目,以经营麻特药品和高端处方药为主要特色,立足北京市场辐射全国医药市场。经营范围涵盖:批发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疫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含原料药)、第二类精神药品、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医疗用毒性药品(注射用A型肉毒素)、麻黄素原料药(小包装);销售医疗器械(Ⅱ、Ⅲ类)。

针对大客户或特定产品提供定制服务的项目化经营几乎是所有物流供应链企业的共识,医药物流也有其独特的项目化拓展模式。

5 结语

经过对典型企业的调研得知,医药跨境供应链有三种成熟运营模式:服务平台化模式、标准化扩张模式和项目化拓展模式。

服务平台化模式中决定医药供应链服务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在于对两个方向的把握:公共化平台的完成度、医药物流业务模块标准化。平台公共性表现在面向所有的内外部客户;模块标准性表现在业务细节研究使各种业务组合成为可能。

标准化扩张模式也取决于两个因数,硬件方面就是加大仓储配送基础设施装备投入并按行业标准建设;软件方面就是加速医药物流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进程和物流人才标准化培养。医药供应链企业经营按政府标准要求取得三方面资质:运输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许可。

项目化拓展模式也有两个维度:专业度和精致度,项目化是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或者细分行业有针对性的提供内容、进而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就是通常所说的做合同物流。精致度表现在业务的细分,可分为药品物流(中药、西药、原料药、特种药等)、器械物流(医疗耗材、家庭保健、计生用品、医疗设备等);从跨境供应链环节分为进口保税物流和出口物流、冷链物流、零售物流、院内物流、临床试验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及各类个性化的医药物流解决方案。

新版GSP对冷链要求很高,同时现有医药跨境供应链企业巨头联手制定的医药冷链物流标准意在阻击中小企业的进入,冷库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巨额投资也考验着中小企业。威时沛运集团目前在医药跨境供应链上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冷库和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和现有的医药物流巨头竞争不现实也不可能,即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威时集团不具有优势。但从调研中发现这些巨头的进出口通关环节都是外包,威时沛运集团可以发挥自己跨境通关与空运的长处,在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化和空运通关人才标准化培养上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逐一与全国医药物流供应链前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定位在高端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通关业务及空港与这些供应链企业的短途接驳业务,同时大力改进和加大投入自身的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与十大企业的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实时可视作业。从细分市场开始,从一个个项目做起发展项目化拓展模式,通过不断整合社会闲置资源,依靠自身的核心优势,构建中国最广阔的医药空运物流服务网络。与威时沛运集团的合作调研从企业的真实需求来理解跨境供应链的迅猛发展,研究结论为跨境供应链行业经营模式不应是最早的供给驱动,也不是简单的需求驱动,而是追求品质以服务为核心的营商驱动模式。

摘要:中国跨境供应链是快速增长的行业,企业要寻找有效有序增长的商业模式。文中研究调研几家典型医药跨境供应链企业归纳运营模式:服务平台化模式、标准化扩张模式和项目化拓展模式,指出医药跨境供应链企业的发展要以服务驱动为核心,结合已有的主营业务借鉴符合该企业的典型运营模式扣紧新版GSP质量管控来发展。

关键词:标准壁垒,医药物流,操作模式,医药电商,服务驱动

参考文献

[1]2013年新GSP提升门槛为医药分业打基础[EB/OL].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0301/161949548.html-2013-03-01/2013-10-10.

[2]Ryan Bradley.社交媒体进军医疗保健领域[J].财富(中文版),2013(9).

[3]曾凯生.广东外贸未来发展之路——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TBT)[J].广东经济,2012(10):42-45.

[4]中国行业研究网.我国医药产品国际竞争力呈现下行趋势[EB/OL].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0301/162042596.html,2013-03-01/2013-10-10.

[5]黄勇,张国云,王荣荣,等.浙江医药物流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C].中国物流学术年会,2007:277-287.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EB/OL].《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3/78464.html.

[7]中国医药集团[EB/OL].http://www.sinopharmlog.com/gy/consumers/member/save Detail.jsp.

[8]九州通医药集团[EB/OL].http://www.jztey.com/.

[9]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B/OL].http://www.gdda.gov.cn/sofpro/otherproject/sitesearch/search.jsp.

[10]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EB/O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基本药物生产配送企业全面实行电子监管有关事宜公告.http://www1.drugadmin.com/show.php contentid=1335/2012-03-15

上一篇:应计项目下一篇:电容电感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