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障碍(精选12篇)
教育障碍 篇1
近日, 来自黑龙江、沈阳、山东、浙江、湖南等地的22名8至16岁的孩子背起行囊走进怀柔一家度假村, 接受7天的挫折教育。全国首个“青少年抗挫力夏令营”就此正式开营。 (《北京晚报》)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与不幸, 也可以使人在与困难的斗争中获得经验与信心。但挫折教育并不是教人如何去回避困难, 而是教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 在挫折中成长。
用什么方式教孩子, 谁都绕不过去, 也是个永远不老的命题。日本人很看重一个人忍受痛苦、不怕困难的品质。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冬天, 日本川崎阳光等几十家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只穿一条蓝色的运动短裤和一双白色的运动鞋在冷飕飕的操场上活动, 孩子们总说“我不冷”。当然, “我不冷”是假话, 实际上他们是不为寒冷所惧。美国的孩子, 三岁应学会叠被, 四五岁要整理自己的房间, 每天干45分钟家务是10岁孩子的“法定义务”, 18岁就应离家独立生活。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的学生必须不带分文, 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要花钱, 自己挣!”如果18岁还依赖父母, 那会被唾沫淹死。但是, 苦难和挫折本身不能造就一个人, 能够造就人的是他在挫折和苦难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件事情发生了, 他走过来了, 就会特别好。反之, 也许会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感觉比较压抑。
但是, 不用额外给孩子设置什么障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已有很多的挫折。叶圣陶说:“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 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挫折教育能使孩子生命之“刀”更锋利, 使孩子能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但是, 挫折教育, 不是让孩子吃点苦, 更不是花点钱就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绝非一日之功, 人为地让孩子吃苦也非挫折教育的本质, 只不过是一种“游戏”而已。因为挫折是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 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夏令营的所有“活动”或“课程”都是人为设计的, 过于刻意设计的挫折非但达不到提高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游戏人生”错觉。
“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是哲学家杜威和教育家陶行知的重要思想。所以, 与其花上几千上万元去夏令营“潇洒走一回”, 倒不如把握生活中真实的情境, 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这比创设的挫折情境更能起到挫折教育的效果。
教育障碍 篇2
一、情况摘述
李毅是我班新转来的一个小朋友,转园来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他进行了如下观察:
观察一 :自选图书时,李毅总是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另一位小朋友坐在他旁边,有些伤心了,喊“找奶奶”,他也坐在那儿跟着说了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到一边,坐在离小朋友很远的地方,默不做声,看上去很可怜。
观察二 :吃饭时,李毅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他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他,他只简单的用方言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李毅的父母因工作原因都在西藏,无暇照顾孩子,李毅从小跟着老人长大,老人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对话也许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与别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他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他更加难以启齿了。
三、教育策略
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李毅的距离。
教师首先向他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没想到他重复了最后的三个字“高老师”,下午高老师还没来上班时,他重复了两边这样的话语“高老师还没来”。看到这一现象,经过向家长的了解,他在原来的幼儿园也有一位高老师,所以对班上的高老师有好感也就不足为怪。抓住这一契机,我们多给他创造与高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高老师多于他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还能看见他高兴的笑脸。
2.创造条件,让李毅多开口说话。
一段时间以来,李毅偶尔冒出的一两句话,却成为孩子们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还特意模仿他的话语,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能让他多说话,老师抓住与他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他说话,“李毅,你喝水喝得真好”,李毅说:“多喝水不生病啊。”“李毅,你站在这儿做操就行了。”李毅说:“站好了,别跌倒啊。”只要老师说一句,他并定会有一句话再等着你,而且都会顺着你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四、启示
述情障碍与情绪健康教育 篇3
关键词:述情障碍;情绪健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0-02
情绪是指人对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统称为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认知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情绪的知觉,即能辨识自己的情绪并能做出相应反应和调节,另一方面是指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知觉,即在人际关系中能注意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缺乏情绪认知能力,则会导致辨识和表达情绪的障碍。Sifnoes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观察到某些个体,特别是患有身心疾病的个体,容易将身体的不适归结为躯体疾病而否认存在的负面情绪,这种症状被称之为“述情障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同时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阶段,往往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情绪特点为不深刻,冲动,容易受同伴影响,情绪感受不稳定,情绪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完全一致。笔者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笔者的咨询工作中,常常会发现某些大学生在咨询过程中,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这是述情障碍的特征。笔者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大学生中述情障碍与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呈正相关,即述情障碍得分越高的大学生,其抑郁或焦虑的情绪状态越严重,而且他们会更多地报告躯体不适,而那些述情障碍得分较低的同学不仅报告负面情绪的情况较少,而且他们调节情绪的策略更倾向于认知策略,而不是用抑制的方式,即使有负性情绪,调节的效果也比较好,能有效减少负性情绪带来的影响。情绪认知并不是天生的能力,而属于一种可以学习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帮助个体掌握和提高。但现有的教育模式过于重视智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情绪认知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集体、轻个体;重理性、轻感性的观念对个体表露情绪持不赞成的态度。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学生们不认为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感受为必要的生活技能,不认为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是生存发展必需,更容易采取抑制情绪的调节方式,因此中国大学生述情障碍的得分往往高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只有具有高情商的个体才更具有适应性,因此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界将情绪教育列入生存基础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已经初步提出了“情绪健康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情绪健康教育可以依据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其方式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增强学生对自我情绪感受的体验;(2)情绪体验的改变是可以测量的;(3)情绪调节策略是易于模仿和示范的;(4)强化认知观念转变后促发的积极情绪感受;(5)鼓励和帮助个体将情绪调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6)能够对情绪调节的效果进行反馈和指导;(7)学生的情绪认知观念和体验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确认和巩固。
笔者尝试根据以上条件提出几条对述情障碍大学生可行的情绪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1.以培养学生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体验和认知情绪状态都是为了能够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并做出合适的自我调节,促进人际关系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的成熟的情绪调节方式可以帮助个体更具有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因此,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应该作为情绪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2.消除情绪认知偏差是培养成熟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因素:所谓情绪认知偏差,指的是以不合理、主观的、扭曲的认知方式来理解自我或他人的情绪,比如笔者在咨询工作中发现,有不少述情障碍大学生存在着如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外归因、刻板印象等错误情绪认知方式,同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认知偏差是如何阻碍着他们正常和适宜的情绪反应的。因此,情绪健康教育可以运用行为认知治疗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并发掘自己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重新建立合理情绪认知观念,强化合理的情绪调节方式,避免他们无奈地遭受情绪困扰而难以自拔。
3.情绪健康教育可以以行为训练的方式进行直接而有效的培训:比如通过示范语言表达、面部表情、仪表和行为等方式,帮助述情障碍大学生正确识别情绪以及其所表达真实涵义;通过反复练习的方式,培养述情障碍大学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情绪;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述情障碍大学生分析自我或他人情绪产生的原因,特别是理解和分析复杂情绪及其表达和调节后果的能力。情绪表达和调节本身就是一种行为,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准确知觉、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是完全可行的。笔者将上述情绪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本科生心理健康的通识课程中试行过一个学期,主要以大课讲授结合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将同学们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使用行为认知方式的情绪健康教育,包括用表情图片来训练情绪识别,使用不同表达方式来指导同学进行情绪表达的训练,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引导和增强同学们的情绪感受,以量表测量的的方式评估情绪认知改善状况,鼓励和指导选课的同学们将情绪调节方式带入实际生活。这种情绪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中还比较受欢迎,课后随机调查显示,同学们认为这种教授情绪调节方式的手段比较新颖,可操作性和复制性强,也能够帮助同学们在情绪消极的状态下进行有效调节,但是由于情绪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放在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中,仅仅只占用了其中3~6个课时,时间太短,教育内容难以扩展和深化,教育效果难以显示和巩固。由于大课人数众多,在分小组的时候,每组人数都必须超过20人以上,大教室内同时进行5~6个团体操作(课程总人数约为200人左右),情绪健康教育的团体方式不仅操作困难,而且教师难以对每个小组做出及时反馈,行为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下一步,笔者认为需要筛选高述情障碍的学生,缩小团体规模(10~15人左右),保证授课时数,进一步评估团体训练方式的情绪健康教育对述情障碍大学生在情绪感受、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效果。
总而言之,高校可以采取情绪健康教育的工作来达到矫治情绪认知过程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情绪健康教育的意识与水平,增强述情障碍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Sifneos,P.E.,The prevalence of“alexithymic”characteristics in psychosomatic patients.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J].1973,22(2-6):255-262.
[2]Chen,J.,T.Xu,et al.“Alexithymia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A cluster analytical approach[J].”BMC Psychiatry,2011,11(1):33.
[3]Taylor,G.J.,Bagby,R.M.and Parker,J.D.A.The 20-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IV.Reliability and factorial validity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3,55(3):277-283.
[4]张莉.高校重视大学生情绪教育刻不容缓[J].大众科技,2008,(3):131-132.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编号:2010ZY003)成果
教育障碍 篇4
一、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问题
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原因导致中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招人“诟病”的问题.中学的学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相对处于心理发展、智力不健全的阶段, 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对问题的把握不全面, 习惯于“填鸭式教学”, 学习的方法也是依赖性的, 全靠老师布置作业, 以考试为主的题海战术, 侧重于解题技巧的练习, 因而所受教育是片面的.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不少是靠背例题, 熟记题型, 是所谓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 并没用真正地学会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
中学阶段的教学总摆脱不了应试的教学模式, 教师内心都以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深刻理解从而达到灵活运用为最终目的.但当不能灵活运用的时候, 教师会对题型做大量的分析总结与分类, 以求学生能够做到对题目产生机械的分类型理解, 然后顺利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对于那些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而言, 对知识点的深层次认识的机会以及自我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机会就无意识地被剥夺了.其实, 学生在面对任何一个数学题目的时候, 都会有一个调动所学知识和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我们鼓励与提倡的一个过程, 还是体现数学美感, 让学生体会思维乐趣的一个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知识点, 对知识有更深的认识, 理解知识点的特点是什么, 它能够解决什么, 不能够解决什么.倘若做数学题变成了套用特定题型的解题步骤, 其目的仅仅剩下指望学生在重要的考场上迅速解题拿取高分了.学生过多地丧失思考过程, 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产生错误认识, 因此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记记公式、背背例题、看看题型, 面对老师的解题过程除了觉得玄妙外, 没有产生题目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对于自己没有产生任何意义, 数学剩下最多的就是枯燥与乏味, 还有大量奇形怪状的公式, 晦涩的定理, 不明就里的题型.
二、从教学连续性角度理解学习障碍的形成
1.“懒惰”“冷漠”“不求甚解”
进入大学学习阶段, 没有了“生死抉择”的考试, 筹备考试已经不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驱动力了, 考试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数学教学目的回归到理所应当的出发点, 那就是教给学生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 培养他们理性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而这样的回归给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大大的提高了, 许多学习任务不再是由老师一手操办, 许多教学内容的掌握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普遍难以实现这样的转变, 不愿理解, 不愿思考, 不愿总结, 不愿回答问题, 不愿独自完成陌生题型.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冠之以“懒惰”“冷漠”“不求甚解”, 其实大多数是因为长期缺乏思维锻炼而导致的无所适从.
2.“自卑”“消极”
对于“自卑”“消极”这样的学习障碍许多从业者都会提到, 绝大部分对此的分析描述是这样的.多数高职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 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他们在高中时的数学基础差, 一般长期受到家长的埋怨、教师的指责、同学的歧视, 导致他们自暴自弃, 不思进取, 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 认为自己天生就笨, 接受知识能力差, 不是学习数学的料, 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情绪中.课堂上一部分人常表现为不知所措, 抑郁沉闷,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虽然思考, 但不深刻, 在思考问题时, 情绪紧张, 害怕被老师提问;另一部分人则表现为冷漠, 数学基础差成了他们对数学问题不思考的最好借口, 对数学学习完全丧失了信心.同样, 我们可以结合中学阶段的教学稍加深入分析一下, 以求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在中学阶段我们过多地以求解题目结果为目的, 而较少强调结合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样就导致了答案的求解比知识点的理解以及逻辑分析与灵活运用能力培养还重要些.学生缺少了思维能力提高的评价与乐趣, 只有对或错两种简单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必然存在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那么错误在所难免, 而只有对与错的简单粗暴的评价必然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仅导致学生不再注重知识点的理解与思维能力的锻炼, 还会将学生的自信心消磨殆尽.自然, “自卑”“消极”这样的情绪就成了横亘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的巨大学习障碍.
3.“基础差”
学生的数学基础差, 被许多高职教师列为高等数学学习的首个学习障碍, 其中的合理性不再赘述.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数学成绩, 然后再次反思中学阶段的教学中的“弊端”, 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什么差, 差到什么程度大家可想而知.但可喜的是, 得益于中学阶段的教学, 学生对于中学阶段的知识并不是一概不知, 而是显得肤浅、片面、残缺不全而已, 所以只要高职教师耐心引导、悉心讲解学生是可以跟上课程的教学的.同时, 广大高职教师也应当把知识的回顾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不仅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还是传授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素材, 因为有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 学生更易理解.
4.“不重视课程”
在中学教学阶段, 根本教学目标的偏离, 不恰当的教学评价, 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 不成功经历在所难免, 这些经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所剩无几, 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投入, 更有理由不重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甚至有学生填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 就是冲着没有数学课的专业去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是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 逻辑思维的逐步完善与不断提高为目的, 取而代之的是做出数学题的答案;我们的教学评价不是鼓励学生加深理解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对与错;教学过程中不赋予概念、定理、定律、公式以意义, 只有晦涩的语言、陌生的符号、奇异的图形, 学生想说“爱”也很难.
三、学习障碍的积极对策
高职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多方面的原因.前面所提到的, 从中学阶段数学学习去探讨高职数学学习障碍, 只是通过把学生学习看作一个连续过程, 试图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并不是想以偏概全, 将所有问题归咎于中学教学, 而是面对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将中学教学作为反思与审视的首要环节.在此, 我无法给出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 因为正如前面所说, 高等数学学习障碍, 不仅有个体数学能力的问题, 还牵连其他许多因素.结合前面的分析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 关于高职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积极对策做如下探讨.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教学实际找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高职教育的公共课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 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日本著名学者米山国藏曾经说过, “数学知识, 若不用, 一两年即忘, 受益终身, 深深铭刻的是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用人单位多次直白地向我们说明, 基本的专业技能你们校方一定会教, 而有些技能你们也教不了, 没有条件教, 所以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种种教学实际, 我们应该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打造成为一门基础课、工具课、文化课和素质课.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结论、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 学会理性地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 全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素质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简化教学内容, 专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 将数学思想与方法渗透到整个教学内容中, 注重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2.淡化繁琐的数学理论证明, 多从生活实际出发, 组织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阐释, 锻炼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
3.大量充实生活中的实例以及专业中的实例, 利用学生的“功利”思想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4.注重过程评价,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评价态度, 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力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之, 要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障碍, 广大教师必须洞悉高职教学规律, 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着眼于教学实际, 找准课程定位;坚持教书育人的宗旨,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探索与实践, 不断发掘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相信, 我们一定可以克服困难, 实现教学突破, 适应现代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摘要:文章从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出发, 对高职数学学习障碍的分析建立在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深刻反省中学阶段教学的弊端, 找到高职数学学习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 并由此提出一些克服学习障碍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数学,学习障碍,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永斌.职高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 2007.
[2]龙琪.谈教学反思的操作策略[J].教育艺术, 2008.
试析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障碍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教育惩罚 心理障碍 赏识 消除不良教育惩罚
论文摘要:在我国的教育史中教育惩罚曾被广泛使用,正当的教育惩罚可以激励学生,使其不断发展。但不良的教育惩罚会挫伤学生的自尊,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导致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该消除不良惩罚,多采用赏识教育,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我女儿读幼儿园时,因不吃菜里的葱和姜,被一沈某老师扭其腮部,以至一星期后腮部仍疼痛摸不得。一日,我问女儿长大后想干啥,她回答说“当老师”。我奇怪地问:“为什么?”答:“我长大后要当沈老师女儿的老师,我也要收拾收拾她!”就因为沈老师的惩罚,我女儿就想着报复?女儿的回答令我吃惊,吃惊之余更多的是对当教育惩罚的思考。
在当今中小学教育中,“赏识”教育已被广泛使用。“赏识教育”就是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予以鼓励,使孩子充满自信,不断发展。但在教师队伍中仍有少部分教师经常给学生以教育惩罚。当然,我们不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当一个学生犯错误后,教育者应该给他适当的惩罚使之改正错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但惩罚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教育惩罚结果与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不愿看到的。
纵观我国的教育,不良的教育惩罚可归纳为体罚与心理惩罚两类,无论两类惩罚中的哪一类,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一、体罚及造成的心理障碍
体罚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用罚站、罚跪、打手心或打耳光等方式来处罚学生的错误教育方法。如果学生经常受到体罚,就会丧失自尊心、自信心,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低估自己,轻视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打骂,就会表现为提心吊胆,胆小怕事。在同学的耻笑中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导致讨厌学习,甚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缺乏勇气和胆识,不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2、消极心理
这类学生受体罚后对学校各项活动不感兴趣,心理封闭,沉默寡言,孤独怪僻、不合群体,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长此发展下去,就会产生觉得生活无意义,学习无意义等消极心理。
3、报复心理
常受体罚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产生冷漠孤僻、敌视报复等畸变心理,更有甚者是对老师顶撞、大动干戈等。如:我原来所在的乡下中学里,初89班杨某学生,性格孤僻、极不合群,对老师的教导采取不合作态度,曾被班主任郭某打过两次耳光。杨某一直怀恨在心,并用逃课、睡觉等方式回报郭某的课。杨某毕业后,于2001年的一天,带领社会上的两三个人至学校对原来班主任郭某实施报复,将郭某的右臂砍伤,门牙打掉一颗。这完全是由于教师的不良教育惩罚惹的祸。所以,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如果不尊重学生人格,势必会导致刚才所说的一幕。
二、心理惩罚及造成的心理障碍
心理惩罚简称心罚,又叫语言暴力。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漫骂、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教育教学活动。心罚往往比体罚更具有隐蔽性和伤害性,因为它对学生的伤害主要是心理伤害,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的潜伏期很长,它将烙印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乃至对一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长期受到心罚的学生,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心理负担过重,心理紧张,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1、抑郁心理
这类学生长期处于被讽刺、嘲笑和不公平待遇中,在人际交往中常受到挫折,从而产生对集体不关心,对同学疏远,心中有事也不愿与人交谈,进而发展到心理封闭、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看人看事都抱有消极态度。
2、厌世心理
这类学生常受到教师的讽刺、打击、挖苦,长期受到人格上的侮辱,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前途无望,进而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2001年3月23日,某中学初二(6)班主任王老师在上历史课时,见小艳在打吨,就用教鞭敲了下小艳的头,没过一会,见小艳又睡着了。王老师十分气愤,就把小艳拉到讲台上站着,并指着小艳对全班同学说:“你看你已经胖得象孕妇了,还在睡,再睡下去就怕比猪还肥了。”小艳无地自容,泪流满面。此话经好事的男生一传变成了“小艳怀孕了”。一星期后,小艳因受不了流言蜚语,服毒自杀了。由此可见,由于教师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人格上的,严重伤害了小艳的自尊心,最终将小艳“教育”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真正成了“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事实,这样的教育结果值得我们引起反思。
以上所列举的种种心理障碍,都是由于教师不良的教育惩罚所导致的。这些结果走向了教育者主观愿望的反面,这种教育没有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恰恰成为学生发展的障碍。所以,我们广大的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尊重学生个体,多用正当惩罚,消除不良惩罚,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以达教育学生的目的。
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艺术:一方面,教师应学好教育法规和学校制度,切实加强师德修养,深刻认识教育惩罚的性质,多分析典型案例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避免不良教育惩罚的出现。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学习各种知识,用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语言和独特的教育艺术和批评艺术去教育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少犯错误,最终实现他律到自律。
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少惩罚或不惩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改掉那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以宽容和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而应该采取多谈心、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矫正不良行为,使他们自卑或颓废的心理逐渐康复并完善,从而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后进生心理障碍分析与教育对策 篇6
一、后进生心理障碍分析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人心理方面的一种消极自我暗示。后进生与一般学生相比,学习基础差,行为自制力差,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在班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常落后于他人,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冷落。后进生大多有较重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和帮助易产生厌烦情绪。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沟通,严重的自卑心理还会导致人颓废、落伍,甚至以畸形的心态对待他人和社会。
2.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不能与人相容,行为上不能合作,有时会发生摩擦、冲突甚至对抗。后进生的逆反心理尤为突出,他们常犯抽烟喝酒、迟到旷课的错误,有时会迷恋网吧、打架斗殴。由于过去所犯的错误,他们自认为在别人眼中形象已损坏,于是自暴自弃,把自己看成破罐子,是“出窑的砖---定型了”。后进生对自身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不是知错改错,虚心接受别人教育帮助,而是明知不对亦负气顶撞,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将错就错,一错到底。逆反心理易造成思想偏激、情绪浮躁、行为过激,甚至想方设法攻击他人,千方百计拖人下水。逆反心理是妨碍师生间沟通理解与相互尊重的绊脚石。
3.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心理障碍,是同学间友谊和团结的腐蚀剂,危害甚大。后进生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的影响而出现反复。一旦受到他人的排斥与冷遇,外界的刺激及内心的痛苦,嫉妒心理便油然而生,从而造成情绪上的抵触和对立,甚至将变态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嫉妒是诸恶德里面最大的恶德”。嫉妒心理危害的结果,一是打击了别人,二是贻误了自己,三是腐蚀了风气。
二、矫正后进生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
1.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荣誉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后进生加深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增强对集体的信任和依靠。而集体荣誉感培养过程,又是个人加强自律、克服缺点、提高认识的过程。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教师应积极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例如:举办歌咏比赛、青春风采大赛、演讲辩论比赛、职业技能比赛、体育比赛等活动,以及组织参加志愿者行动等公益性活动,让后进生在活动与劳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实践证明,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中,能积极排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充分调动他们潜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质
“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后进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但有时也显得很脆弱。他们平时虽表现出的“破罐破摔”、“满不在乎”的态度,但内心深处是很痛苦的,这是他们要求尊重而得不到尊重的逆反心理的表露。有益的教育应该以人格平等为基础,教师要爱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构建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用富有启发性、充满人情味的语言去感染后进生,用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话语去启迪后进生,用真实生动的事例热情引导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3.长善救失,激励上进
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后进生身上的优点也许不太明显,但他们的自尊心却植根于“长处”的土壤中。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要善于挖掘其“闪光点”,发现其一技之长,积极引导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长善救失,展示自我,并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支持他们,激励他们奋发上进。
4.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互相支持和合作,紧密配合,构建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家校互动,帮助后进生正确认识社会,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充分发掘后进生潜能,又不能拔苗助长。要因势利导,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和谐的家校教育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育人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改进方法,把握后进生的特点,适时引导,对症下药,使每位后进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教育障碍 篇7
一、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课程现状
(一) 落后的课程观念影响惯性强劲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的精英教育, 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近10年时间, 但精英教育思想的惯性依旧强劲, 具有广阔的市场。在基础教育阶段, 曾经存在的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等, 在现实中仍然普遍存在, 并将长期存在, 而且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教育民主化的思想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教育现实中“满堂灌”的教育现象仍然是主调, 对学生的随意体罚也时有发生;素质教育的观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 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觑。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人们的落后观念依然存在, 其影响依然强劲, 这就必然影响人们的 (特别是专业教师的) 教育教学行为, 阻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 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仍然非常突出
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实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但从我国教育现实来看, 中小学所开设的课程与10年前 (甚至更早) 没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各学科开课比例也不相上下;体现课程综合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很多学校还只是摆设;课程的选择性虽然有所进展, 但可供选择的学科及对课程的指导仍远远不够。这种不合理的课程结构既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更不利于学生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 从而阻碍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 课程内容的“学术性有余, 职业性、生活性、实践性、趣味性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本意是要适当降低课程的难度, 而实际上由于新课程拓宽了内容的广度, 强调能力的培养, 难度未降反升, 由原来的“繁、难、偏、旧”转向为现在的“繁、难、深、多”。这样的课程内容学习起来难度大,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完成任务, 容易给学生造成挫折感, 也不太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造成部分学生的学术性辍学, 从而阻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 课程实施过程“专制性”仍然突出, 而民主性、参与性、探究性远远不足
新课程改革希望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而教育的现实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涛声依旧”, 教师仍然统治着课堂, 垄断着课堂的话语权, 是课程实施的主宰者, 教学过程的民主、平等、对话、合作与交流等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课程实施缺乏人文关怀, 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他们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和保障, 学生的积极性被压抑, 主体性被消解。这样做的结果是容易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 从而阻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 课程评价缺乏实质性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希望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 强调评价的发展功能,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而教育的现实是:传统的、只重视结果的评价方式的惯性非常强劲, 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评价形式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方面虽然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但在评价的发展功能、评价主体性的发挥等实质性方面进展不大, 仍然只重视教育教学的结果, 忽视教育教学的过程, 深陷应试教育的泥塘。这种评价理念必然继续影响人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最终阻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措施与建议
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应该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 真正转变旧的课程观念, 树立新的现代化的课程观念
正如华东师大教授叶澜先生在总结“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经验时所指出的:“对世纪之交中国教育改革必须有观念的系统转变……”[1]因此, 要改变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就要对课程观念进行系统的变革。一是要改变精英教育理念, 树立公民教育意识, 让每个人都明白, 我们这个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学者、企业家等精英人才, 更需要优秀的工人、农民、服务员等各类普通的公民。二是要树立民主教育的理念, 改变专制性的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三是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 改变应试教育、功利性教育的理念, 让每个人都崇尚追求真才实学、关注人的内在素质的发展观念, 而蔑视那种浮躁的、肤浅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2]。总之, 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进行课程观念的系统化变革。
(二) 加大课程结构的研究和指导,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开设哪几门课程的问题, 更涉及开设这些课程具有怎样的教育价值的问题[3], 因此, 我们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 加强课程的理论研究, 正确处理基础学术教育与生活教育、统一要求与灵活多样、提高教育质量与实现教育均衡等问题, 使教育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当前,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所开设的课程门类与传统教育开设的课程门类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总体上还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课程, 表达的是19世纪晚期工业革命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运用。目前我们只是对这种课程进行了适当的变动, 而从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些课程”。[4]为此, 我们首先应该对传统课程门类进行精简综合, 同时在这些传统的课程中增加现代社会与生活的新内容。我们还应尽快开设一些与现代生活、职业活动有关的课程门类, 如家政、证券、休闲与保健、房产、信息技术等, 使课程结构更加完善、合理。此外, 课程的设置应该加强人文关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社会不仅需要教育培养具有渊博知识的人才, 更需要教育能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人才。为此, 教师就要精选课程内容, 根本改变授课方法, 改善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 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生活态度。如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学生, 教师“应该根据其身体、心理、智力、情感、社会等的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置课程、进行师资训练”。以帮助他们度过躁动的青春期。[5]这对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丰富他们的人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 课程内容要平衡学术性、职业性、生活性、实践性、趣味性之间的关系
课程内容保持一定的学术性是必须的, 缺乏一定学术性的课程内容会显得肤浅而无意义, 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 对学术性内容的选择是很有科学讲究的, 我们应该注意选择那些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以增强它的现实意义。我们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一定的概念、原理等学术性的问题, 而且更要使他们有从事包括家庭活动、职业活动和公民活动在内的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 以帮助他们养成丰富的个性, 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课程应该适应儿童的需要, 而不是儿童去适应课程的需要。”[6]
(四) 课程实施要切实体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抓好课堂教学。首先,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抓住学生身心特点, 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使学生愿参与、乐参与, 同时,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并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使学生能参与, 会参与。再次,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 敢于创新,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鼓励他们勤于动手、动口、动脑, 在“做中学”“用中学”。最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去寻找、思考、探索、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总之, 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努力使课堂实施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五) 课程评价不仅要有形式上的突破, 更要有实质上的提升
课程评价是一个指挥棒, 引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真正实现评价的发展功能, 促进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的发展, 就学生而言, 评价就必须真正触动学生的灵魂, 满足或切合学生心理需求、情感需要、学习需要、思维特点等, 从而真正促进其发展。就教师来说, 评价应该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真实感受, 是对真理的一种理解, 是自己修养水平的真实表现, 是一种真诚的流露。同时,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公平、合理、宽松、友善的氛围, 使评价的主体性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摘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 而现实是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普遍存在。本文从课程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课程障碍, 并提出了消除这些障碍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课程视角,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性障碍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65.
[2]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11) :10.
[3]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 :56.
[4] (美) 弗雷斯特.W帕克, 格伦.哈斯著, 谢凳斌, 俞红珍译.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12) :80.
[5]杨慧敏.美国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4) .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障碍因素分析 篇8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或客观障碍。如果不排除这些障碍的话, 不但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对于双方的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外部环境以及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到思想政治的沟通效果, 具体来说, 其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社会因素障碍、自身因素障碍、技术因素障碍以及情境因素障碍。只有对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沟通障碍问题, 使沟通双方的心理距离拉近,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沟通过程中的社会性障碍
1. 沟通双方因地位差别造成的角色障碍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往往不平等, 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角色障碍, 使得双方的沟通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在整个沟通过程中, 一般起着主导的作用, 在心理上对学生就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如果这种压力持续增加的话, 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 最后形成沟通障碍, 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常见。因为存在着角色障碍, 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这样就压抑了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然也就无法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双方缺乏深入交谈的话, 就会使双方的心理距离不断增大, 从而使整个过程崩裂, 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作为沟通信息的输出者, 其往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引导的作用, 学生作为这个过程的接受者, 其反馈状况是教师进行输出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应该从学生自身出发, 加强沟通双方的内心交流, 构筑平等的心理地位, 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沟通效果。
2. 沟通双方因地域差别造成的言语、习俗障碍
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区域之间的语言背景、风俗习惯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地域性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 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人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 不同地域的人生存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所不同, 人们在独具特色的环境中成长, 自然在价值观念上也会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这也是影响人们交流沟通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如果遇到不同地域的学生, 很容易产生一定的语言障碍。不但会出现语义的误解, 还会造成许多信息传递的失真, 对双方的沟通基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而难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语言风俗、价值观念的不同, 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看法和观点, 由于对于事物的评价标准、态度、信仰都有着一定的差别, 如果不找到沟通的正确基点的话, 将会造成沟通上的语言障碍,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3. 沟通双方因多种差别造成的文化障碍
文化障碍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其主要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语义习惯下, 人们在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障碍。语义习惯的差异指的是在对同一词语的理解上, 学生和教师存在着不同的语义习惯, 从而导致其理解出现问题。我国的文字本身就词义丰富, 如果人们对语义的理解形成了一定的习惯的话, 就很容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造成理解上的不同步, 这样就导致教师的输出内涵和学生的理解内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样就会形成沟通障碍。文化背景的差异指的是沟通双方在文化程度以及学历上存在的差异, 如果这种差异过大的话, 其认知能力就会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对待事物上的看法和观点也就会有所不同, 这样就会使得双方在交流沟通的时候没有共同的语言, 很难正常进行沟通。文化传统差异指的是由于沟通双方在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上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对于双方的影响往往是比较立体的。我国的文化是多元的, 这就使得沟通双方在沟通的时候, 往往会产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对其沟通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沟通者的自身差异性障碍
1. 沟通双方因个性心理倾向不同生成的心理障碍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 双方在需要和动机上的差异也会影响沟通中的理解与认同, 从而导致沟通障碍发生。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双方在心理倾向上存在的差异, 另一个方面就是在选择心理上的差异, 这两个差异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 由于个体心理倾向不同而生成的障碍。在进行沟通的时候, 双方的需要往往有所不同, 教师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沟通的话, 学生将会产生抵触情绪, 从而导致沟通无效。除此之外, 双方在进行沟通的时候, 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动机。教师在进行沟通的时候, 应该抓准时机, 将学生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其自觉的内部动机, 这样就能实现沟通信息的顺畅。
(2) 沟通双方的选择性心理所生成的障碍。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精心选择沟通的内容、方式以及情境, 因为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学生对于不同沟通要素有着不同的选择, 这种选择性的心理很容易产生沟通障碍。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 学生的选择性心理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选择性心理的差异, 其在自主理解、记忆、处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其对于沟通内容的接受程度。
2. 沟通双方因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生成的个性障碍
沟通双方在进行沟通的时候, 其心理特征的影响也会造成障碍。一般来说, 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能力、性格三个方面的内容, 是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和气质, 这和先天的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但主要受到后天的熏陶以及培养。双方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 也会对沟通产生障碍。
(1) 沟通双方因气质特征不同而生成的个性障碍。一个人的气质是在其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在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个动态特征, 气质类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内外表现。当气质类型不同的人在进行沟通的时候, 就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气质特征, 否则沟通就会不畅。
(2) 沟通双方因性格特征不同而生成的个性障碍。每个人的性格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性格不同的人在看待事物的看法、观点、态度上都有着明显的个性色彩, 往往对于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如果不能考虑到学生的性格, 而按照自己的性格来进行沟通的话, 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有的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时候, 对于教师的观点、看法不同意, 如果反应过于激烈的话, 就难免产生矛盾, 从而使得沟通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 沟通双方因能力特征不同生成的个性障碍。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思想上的帮助, 但是由于并未对学生的能力特征、特点进行必要的了解, 无法了解学生需要的指导, 这样在沟通的时候就缺乏必要的话题。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3. 沟通双方因所处层次不同而生成的观念障碍
观念障碍也是造成沟通障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层次结构上存在的差别, 这主要包括阅历层次、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三个方面。
(1) 由于阅历层次差异而生成观念障碍。一个人阅历丰富的话, 证明其在社会经验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社会经验丰富, 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就相对比较深入, 如果社会经验比较少, 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的程度就比较浅, 这种不对等就会构成沟通的障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师的社会经验往往比较丰富,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 应该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 循序渐进, 这样就能使学生领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2) 由于年龄结构而生成观念障碍。年龄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年龄越大, 其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理解就更深厚, 如果年纪较轻, 在这方面进行的思考往往还不是很全面。如果沟通双方在年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那么由于其时代背景、文化层次、个人内涵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这样在沟通的时候, 就会碰到很多价值观念的碰撞, 从而造成对于同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这样就很难在沟通的时候达成共识, 降低了沟通的效果。
(3) 由于文化程度差距而生成观念障碍。文化程度不同, 沟通双方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会存在明显的差别。教师在文化程度上要高于学生, 在一些问题的认知以及知识的全面性上较学生要好, 在进行沟通的时候, 教师就要考虑到双方的差异来组织沟通的内容, 防止产生认知上的障碍。
三、沟通过程中的技术性障碍
1. 语言运用技巧缺乏生成的障碍
在师生双方进行沟通的时候, 语言运用的技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是很突出的话, 那么在沟通中表达方式就会比较单一, 这样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难以使学生理解相关的思想道德观念, 同时会使沟通内容变得枯燥, 使得沟通的氛围比较尴尬。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 教师无法将其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传达给学生, 也很难调动学生加强思想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 如果教师在沟通中语言运用比较生硬, 没有考虑学生的自尊心, 就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沟通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如果自身的语言运用技巧不是很熟练的话, 就很难将其想法和思想表现出来, 对于教师的思想教育很难做出相应的反馈, 这样沟通就会阻塞, 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减弱。
2. 沟通工具选择不当生成的障碍
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如果无法选择正确的沟通工具, 也会产生沟通障碍, 使沟通目标难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在沟通手段和工具都非常丰富, 人们可以采取面谈、书信等方式, 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等沟通方式。沟通工具选择的不同将会对沟通造成很大的影响, 网络沟通使得沟通不受空间的限制, 并且能够及时进行消息的传递, 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进行效果渲染。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平等、自由, 还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 保证沟通的效果。书信虽然很正式, 效果也比较好, 能够使学生进行思考, 但是其时效性并不是很强, 并且受到篇幅的限制, 往往不是很深入。通过面谈的方式, 教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察言观色, 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语气、内容、形式、策略, 但是这样的方式会给学生一定的压力, 难以起到很理想的效果。
3. 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生成的障碍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的话也会产生沟通障碍。现在, 学生的需求越来越丰富, 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一个学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需求。针对学生的这些需求, 教师应该全面考虑, 如果在进行沟通的时候不能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 就会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沟通过程中不注重双向交流生成的障碍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双向的沟通,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输入的作用, 学生则对输入信息作出反馈, 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达到很好的交流沟通效果。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只关注信息的单向传递, 忽视双向沟通的作用, 就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从而使得学生难以进行信息的反馈。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的反馈, 使得沟通难以深入, 从而造成沟通障碍。
四、沟通过程中的情境性障碍
1. 沟通场所不当生成的障碍
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 教师应该选对沟通的场所。沟通场所能够对沟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精心选择的话, 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例如在教师的办公室进行沟通的话, 学生往往会比较拘谨, 难以打开心扉, 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而选择一些博物馆、运动场等场所, 学生的心情就会放松, 这样沟通就会更加深入内心, 从而取得理想的沟通效果。
2. 沟通氛围不浓厚生成的障碍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形成一种和谐的沟通氛围对于沟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的沟通氛围主要受到沟通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的场合以及投入程度等的影响。如果选择不当的话, 就会分散沟通者的注意力, 从而使得沟通的主题没有办法深入, 使得沟通的效果不显著。沟通时候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双方的重要因素, 如果心理状态不好, 就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就很难顺畅地沟通, 影响沟通的效果。
3. 沟通心理状态欠佳生成的障碍
如果在进行沟通的时候, 双方的状态不佳就很难取得相应的沟通效果, 这样就会造成沟通者注意力不集中、态度模糊、情感难以投入, 这样就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了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 并做好相应的铺垫, 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耀灿,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邹国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效应及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2) .
[4]林伯海, 周至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思想教育研究, 2011 (2) .
[5]黎明艳, 王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探究.思想教育研究, 2011 (2) .
教育障碍 篇9
1 基本理论依据
心理教育学中一个基本观点是人的心理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提高。这表明有意识、有目的进行心理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要手段。学习活动中, 积极、健康的心理能使学生意志力增强、想象力丰富、智力潜能得到高效发挥。
但在英语教学中, 往往将重心放在外在因素, 如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上, 对影响学习效果的内因, 即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不够, 忽略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 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
2 心理状态分析
心理学认为, 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特征是自觉确定目的和为实现目的克服困难。根据观察与访谈发现, 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意志薄弱, 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2.1 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自觉性
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应付差事, 不能集中注意力, 极易受外界干扰, 导致学习效率低。同时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易产生沮丧情绪, 形成畏难心理。
2.2 缺乏学习的持久性
部分学生存在矛盾心理, 虽有努力学习的愿望, 但缺乏毅力与耐心, 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 且很少通过反省学习行为寻找错误原因, 经常重复犯错。
2.3 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情绪低落
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其心理大多处于抑制状态, 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存在自暴自弃和自卑心理。
2.4 存在逆反心理
由于教师不尊重学生, 或处理事情方式不当, 导致学生心理受到创伤, 使他们对教师产生厌恶感, 进而形成心理、行为上的对抗, 对英语学习产生反感。
3 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 应从教和学2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从教的方面来讲, 主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并培养其坚强的意志;从学的方面来讲, 重点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和调节。
教师首先要明确工作重点应放在大多数学生教育上。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学生差异在英语学习中具体表现为反应能力的快慢、理解与记忆能力的强弱、表达与创造能力的高低等方面。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 提出不同要求。切忌用简单的一刀切方式试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习惯。
3.1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主要由人际关系构成。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增强人格魅力, 公平、公正处理学生问题, 爱护学生。教师的信任能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3.2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形成长期学习自觉性的最好动力。现代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能力发展。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 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过渡。 (1)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因素, 把语言因素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2) 贯彻学以致用原则,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文对话创设情景, 进行复述与写作练习、组织小品演出等, 从而逐渐增强学习自信。 (3) 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 可避免学生因学习方式单调而产生消极的情绪与疲劳, 并用优美、生动的画面来激发学生想象力, 增强其记忆效果。
3.3 指导科学的记忆方法
很多学生提出英语单词难记, 容易遗忘。这是造成学生挫败感最大的原因。教师应根据艾宾浩斯等人提出的记忆原理和遗忘曲线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要加强对旧内容的复现。复现不是机械重复, 而是旧内容的逐渐深化, 要求教师设计课堂复现训练, 做到新旧内容有机结合。
3.4 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要预测和掌握学生学习心理, 教师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并且要多观察学生在课堂、校内的活动, 与学生进行交流, 同时要关心、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找到问题的焦点, 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心理疏导方法和建立自我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方法。
3.4.1 学会自我分析
可围绕英语学习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分析: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学习英语的原因、英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英语学习最大的困难、是否有近期的英语学习目标。
3.4.2 消除畏惧与厌恶心理训练
学生可进行自我心理疏导, 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如想象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开始学习时许诺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做喜欢的事, 不断给自己一些有益的言语暗示等。
3.4.3 放慢学习速度, 克服急躁心理
要让学生明白,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不要期望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获得显著效果, 从而克服急躁心理。
3.4.4 耐心检查问题, 反省错误
在每一阶段学习中, 要花一定的精力检查存在的问题、反省错误、总结教训, 避免重复犯错, 造成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作为中职英语教师, 必须端正教育思想,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改革教学方法, 努力运用心理学原理, 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 及时、准确地对学生心理进行矫正, 消除其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针对中职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注意结合心理学原理, 帮助学生克服或预防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以便快乐、科学地学习英语,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教育障碍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有效发展,内在障碍
当前, 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个人专业技能的提高都迫切需要发展职业教育, 但是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却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要。造成职业教育低效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从其外部找原因, 主要可以归结为: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轻视,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却又期望过高等。然而,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 本文着重分析制约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内在障碍。
1. 狭隘的职业教育概念
我国于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把“职业技术教育”统称为“职业教育”, 一直沿用至今。长期以来, 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的理解都比较狭隘, 这种狭隘的职业教育概念, 制约了职业教育应有功能的发挥。其表现是:职业教育常常被等同为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总让人联想到学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间总是泾渭分明的;而职业教育的院校与各类职业培训总是缺乏联系, 甚至存在对立等。
在我国, 广义的职业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 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或者认为, “凡是通过言传身教、口手相传、世袭家传以及师傅带徒弟等方式, 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都是广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狭义上, 职业教育就是指学校职业教育, 即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 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 职业教育是指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总称。现实中, 狭义的职业教育概念在人们的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 并且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
国际上, 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不同的提法, 有的称“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 , 有的称“职业和技术教育”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 有的称“技术和职业教育”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 有的称“职业教育和培训”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197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提出, “把‘技术和职业教育’当作一个综合性的名词使用, 涉及的范围除了普通教育外, 还包括教育发展过程, 技术和有关科学的研究, 掌握各种具体技能, 对社会、经济各部门有关职业的态度、了解和知识”。在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教育大会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的提法。职业和技术教育被进一步理解为: (1) 是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 (2) 是在某一职业领域为就业作准备的手段; (3) 是继续教育的一个方面。可见,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均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 三者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贯通;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和继续教育的一个方面, 意味着它应具有更加宽广的目的与功能,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增长学生的职业知识与技能。
2. 职业教育“教育性”的缺失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 “教育性”仍是它的基本属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的价值和地位以及教育自身的特点共同决定了:人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近代教育的发展, 是通过把知识技术的传授与人格培养分开进行的方式, 以谋求提高教育效率。这一方式是与近代生产追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但是, 它却导致职业教育陷入了单纯技术的结果。“它不是根据人的需要进行职业教育, 相反, 却让人适应它的需要, 并使之合理化。”
在发展经济的强烈需求下, 教育, 尤其是职业教育, 似乎已经偏离了传递人类社会经验、文明, 帮助学生挖掘、发挥自己内在潜力、抚育学生成长的轨道。职业教育的目的被狭隘地理解为训练学生掌握专门技能、技术和技艺等, 以达到求职的目的。职业教育甚至被等同于就业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训练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具, 而不再是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 抚育学生成长的工具”。
只从经济的需要出发, 完全不顾及个人需要的职业教育, 从某种意义来说根本就不是一种教育, 因为它完全背离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也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现代学徒制”———一种“职业奴隶的教育”。唯一不同的是, 过去学徒是师傅的“职业奴隶”, 现在却成了企业的“职业奴隶”, 职业院校就成了一个个的“人力工场”。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告诫人们说:“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 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 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 而其所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 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而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应有助于人的发展, 并且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科文组织提出,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世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的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这既符合教育的人道主义的使命, 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 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内源发展的真正需要”。
著名的职教专家黄炎培认为:“用教育之方法, 使人人依其个性, 获得生活的供给, 发展其能力, 同时尽其对群众之义务, 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因此, 职业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谋个性之发展”。就职业教育自身而言, 其对象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 职业教育所形成的技能和态度必须以人为载体。因此, 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呼唤其“教育性”的回归。
3. 功利的、静态的职业性
有学者把我国的职业教育称为“终结型职业教育”, 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的一种功利的、静态的理解所致。这种功利的、静态的“职业性”既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更无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严重背离了职业教育应有之本意。
人的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中, 对职业的选择实际上是通过从青年期到成人期的一段较长时间的摸索确定下来的。每个人毕生都在为职业发展努力, 因此有必要将职业教育贯穿于每个人的整个生涯, 为个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却试图早早地给学生确定一项职业。杜威曾指出, “预先决定一个将来的职业, 使教育严格地为这个职业作准备, 这种办法会损害现在发展的可能性, 从而削弱对将来适当职业的充分准备”, “这种训练也许能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 就是连培养这种技能也毫无把握, 因为它使人感到枯燥无味, 使人厌恶, 使人漫不经心。但是它将会牺牲使职业在理智上有益处的敏捷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特性”。可见, 这种功利的、静态的职业教育不但不能实实在在地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的职业发展, 甚至扼杀了人的全面发展。
实际上, 职业性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过去, 职业教育或许可以理解为给予学生从事生产劳动或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即是授人以一技之长, 谋得一个职业。而在知识爆炸, 人的职业流动性不断加剧的今天, 这样的理解则显得过于单薄。职业教育应赋予学生更加丰富的职业性, 它不但意味着要“使无业者有业”, 而更要“使有业者乐业”。
综上所述, 狭隘的职业教育概念限制了我国职业教育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实现;以经济发展为取向的、以狭隘的技术训练为手段的终结型职业教育背离了职业教育应有之“教育性”和“职业性”。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有赖于对职业教育内涵的全面理解, 只有重新赋予职业教育的“教育本性”, 动态地理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才是发展职业教育之根本。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张家祥, 钱景舫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A].生产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161.
[5]〔日〕宫地诚哉、仓内史郎编.职业教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2.
[6]陈杰华.现代教育目的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3) .
[7]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生产劳动与职业教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64.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涵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68-70.
教育障碍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障碍;原因;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12-03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原因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时期。身体与生理上已较为接近成年人,他们体态匀称、肌肉发达,但心理发展还相对滞后,表现为遇事缺乏有效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容易兴奋、激动、发怒和绝望。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是多方面的,除因受到重大生活变故影响外,还受整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四方面的影响。
(一)社会因素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生活紧张程度增大,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加大,其中的矛盾、冲突、竞争也随之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承受能力,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如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从学生出生之日起就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使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心理品质。其中有些是健康的影响,有些则是不健康的。社会上的种种不良文化、不健康的思想,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社会风气同样也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社会上的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会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就要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净化环境,严厉打击各种歪风邪气的盛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以及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的大众传播,使青少年在各种诱惑中深受其害。具体表现有:
恋爱交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异性产生好奇,再受到网络、电视、言情小说的诱导,有的学生谈恋爱,严重的影响了学习。如果恋爱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就会陷入极度郁闷和焦虑之中,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轻生的念头。
疯狂追星——如今的青少年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追星热,对歌星、影星盲目崇拜。整天关注娱乐新闻,因偶像的成功而欣喜若狂,因偶像的失意而痛苦不已,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
沉迷网络——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它给我们的学习、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有许多青少年学生却受到了网络的毒害,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玩游戏,整天沉迷于虚拟的世界里。白天不上学,晚上不回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荒废学业;有的浏览不健康的信息内容,自甘堕落;有的零花钱不够用,就去借去偷,甚至敲诈别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因素
国内外大量事例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行为异常。家庭成员不全,如父母死亡、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不和睦,如父母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紧张,家庭情感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或溺爱娇惯,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受到家长过分关爱和看管的学生大多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少学生动手能力差,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性格上存在被扭曲的现象。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施加的压力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加重其心理负担,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心理健康发展出现障碍。
(三)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普遍存在,我国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健康轻心理健康的问题。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分数决定学生命运,这种重分轻能、成绩决定一切的做法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分数显得如此重要,学生承受着来自家长和学校对自己的双重压力,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学生竞争激烈,甚至为了达到高分,超过他人会出现作弊,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有许多同学因为压力大,身心疲惫,产生了厌学、厌世的情绪。如果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其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不利。当这些学生意识到自己无法独立地适应社会生活时,必然陷人恐慌与失望中,产生心理障碍。
(四)自身因素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个体差异对学生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的水平,把期望值定得较高,但由于其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看待问题产生偏颇,结果不能很好的实现理想,完成任务目标,当他们心中美好的蓝图不能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心理挫败感,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有一些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经济条件差,贫富差距会使这些学生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卑感,在行为特征上表现为不爱与人交往,性格孤僻内向,发展严重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障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渴望交友,希望通过相互交往增进友谊,互帮互助,但自身心理活动的封闭性,与他人正常交往受阻,这种心理矛盾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处于郁闷和焦虑之中,进而导致了人格的偏差。
二、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
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给家庭及学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对学生本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和合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应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一)社会各方面应该高度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正确的社会导向引领他们走向成熟。社会各个传媒单位和部门,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都要传播优良文化传统,优秀精神文明,坚持抵制低俗有害精神污染,优化育人环境,注重环境育人,净化学生的心灵,抵制各种腐化思想的侵蚀,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他们的刺激和影响。
(二)学校要系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充分的认识。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医生和心理专家开展教育工作。心理咨询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未雨绸缪。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个别辅导、心理训练、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方法相结合,加以疏导和化解。利用广播、板报、墙报等宣传工具,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学校要摸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学校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家庭要和学校多沟通,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加强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父母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和睦共处、互相帮助、关心和爱护,以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榜样,发现其有不良行为要及时批评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自我调整心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不能心情急躁,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能重智轻德,不能过分溺爱。
(四)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自我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生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学会自我情绪控制和心理调适,以防心理障碍的产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品质的同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身体,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辩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内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帮助他们解除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人格成长等各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以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应对各种不利条件,培养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坚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这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 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其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J].职业时空,2011,(4).
[2]李争红,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全景分析——2009年江苏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教育理论研究,2010,(6).
教育障碍 篇12
总结现状, 研究规律, 我认为目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主要有四大障碍。对策如下。
障碍一:人员障碍:CIO奇缺。
目前大部分教育单位都指定了一位学校主要领导负责信息化工作, 也就是业界所说的CIO。CIO应当有三方面的能力:业务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IT管理能力。如果现任CIO能力不够, 对于信息系统原理和结构的不熟悉, 不能根据信息系统的本质特点来梳理业务需求, 在立项和选型的阶段都缺乏把握, 导致立项不明确, 选型不准确;如果现任CIO没有对本单位做整体信息化规划, 导致信息系统各自为阵, 互不往来, 功能重复形成重复投资;如果现任CIO不能同时具备IT、项目管理和业务能力, 因为某个方面的知识缺陷导致实施进展缓慢, 对项目成员的业务不能实行有效管理;如果现任CIO的沟通不完善, 没有充分重视启动大会和信息化培训, 没有充分做好系统操作培训, 业务操作者对于信息系统还不能熟练运用, 畏惧感强。
一个标准的CIO应该具备这些条件:成功管理过教育单位的重要项目, 负责过教育单位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外语四级或以上, 计算机相关技能中级或以上, 善于沟通和交流。在这个范围内选拔1-3名人员进行培训, 就可以成为教育单位合格的CIO。
找到了具备这两种能力的员工之后, 必须对他进行IT基础技能的培训和检查。CIO最需要的IT技能及项目管理技能:项目/项目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商业分析;应用开发;数据库管理;安全;组织架构管理;战略分析/内部管理咨询;系统分析;人际关系管理;网络服务;咨询台/用户支持;网络;网站开发;品质保证/检测;IT财务;供应商管理/采购;IT人力资源。
CIO所必须的普通管理技能:人际关系技能;领导能力;善于倾听;正直, 道德行为, 坚定;善于建立信任关系;口头沟通;善于创建团队;解决冲突, 冲突管理;批判式思考, 解决问题;理解, 权衡优先;
团队建设和管理是CIO的重要工作内容。CIO应该充分了解团队形成的过程和各个阶段的规律, 对团队建设不同阶段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简单而言, 团队建设四个阶段的特点如表:
伴随团队建设四个阶段的发展, 团队成员也会经历满含兴趣、感到挫折、感到厌恶、找回感觉、开窍、习惯中麻木、领悟七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来推进项目的进程, 帮助项目成员正视厌恶期, 想办法缓解厌恶期的挫折感, 使团队安全度过厌恶期, 快速找回感觉, 进入信息化管理的大门。
有一位优秀CIO的单位进行信息系统实施无疑是非常幸福的。CIO能够帮助单位进行信息化规划, 进行立项选型, 对系统实施做出整体规划, 还能够建设和培训一批信息化人才;同时优秀的CIO也能够实现在预计时间和预计成本内, 顺利完成信息系统的实施任务。
障碍二:框架障碍:需求和供应矛盾。
需求和供应矛盾的实质有两种:一种是因为需求不明确, 选型错误;或者由计划模式供应的信息系统不符合实施单位需求;另一种是因为实施过程中, 没有合理发掘系统功能, 应用的功能不是核心功能, 导致暂时性需求和供应矛盾。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006-2020年) 》明确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深化应用、务求实效, 面向市场、立足创新, 军民结合、安全可靠”。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应遵循“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 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决定自己的应用需求及分期目标, 确定和实施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效益驱动即指教育信息系统的投资应注重回报率。它的价值应该包含三部分:降低的成本、增加的收入 (效益) 、因为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资源带来的收益。驱动信息系统实施的动力, 一定要是教育单位当前急需解决的矛盾和将来发展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例如部分职业院校的“进”和“出”的问题;技工学校的设备使用排程问题等等。
总体规划是为了避免教育单位的各个部门出现“各自为阵, 孤岛林立”的状况。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立足长远。整体规划就是要画出教育单位未来信息系统的蓝图, 并指出将宏伟蓝图化为现实的途径。整体规划要综合考虑信息系统的通用性和特殊性、前瞻性、时效性和动态性、互补性、层次性和继承性等特点。
重点突破。重点突破就是找实施突破口。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确定:一是关系生存的问题;二是最基础的问题;三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四是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五是现有资金预算能够解决的问题;六是人员能力足以解决的问题;七是解决后能够见效的问题。选择好的突破口会使教育单位信息化工作更顺利, 阻力更小, 获得的支持更多;也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失败的风险。
分布实施首先意味着分布投资, 一部分一部分上, 前一期见到效果后再启动后一期;分步实施其次有利于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能够为后一阶段所借鉴, 一步一步实施下来, 团队内部的默契逐渐形成, 团队中的成员也逐渐有了丰富的经验, 能够胜任接下来更艰巨、更复杂的工作。再次, 分布实施能够树立团队信心, 鼓舞士气。每个阶段都能看到阶段性成果, 阶段性成果又能树立团队对于信息化项目成功的信心, 鼓舞团队士气,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障碍三:无序障碍:实施杂乱无序。
常见情况是:信息系统实施团队四处救火, 但是越救越忙;业务部门平时基本不用,
考核检查时乱用一气;不提则已, 一提问题一大堆, 足够忙半个月;业务部门不知道实施团队在干什么;实施团队抱怨业务部门不懂得做什么。要解决实施杂乱无章, 一团乱麻的现象, 就应该进行细致的实施规划, 明确实施中任务分配和交流沟通的纪律, 在实施开始的时候, 应该进行启动仪式和宣讲。
实施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实施管理整体计划。即信息系统在教育单位整个信息化蓝图中的位置;包含领导对于实施各
方面的要求;教育单位目前资金投入、人员信息素质;供应商在购买合同中的承诺和条件等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信息系统符合教育单位的整体信息规划, 符合教育单位目前的经济能力和人员信息基础;同时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有文件记录, 双方能够更好的履行义务。
实施范围管理。实施范围需要界定信息系统服务的业务范围、业务深度、数据管理的方式、完成的功能范围等, 从而明确了每件工作的目标。很多教育单位在实施时, 伴随信息系统实施的进度, 不断提出很多要求, 这些要有有些是实施过程本身可以满足的, 有些要求是暂时不能满足的, 或者不是当前阶段的实施范围所要求满足的, 贸然按照要求修改实施范围就将承受更大的风险。
实施进度管理。进度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各个进度的定义, 进度的特点, 里程碑清单, 进度变更请求程序;进度的资源要求、进度的任务分解、进度表和进程日历等;
实施成本管理。就是实施的成本估计和成本预算, 包含活动成本估算和支持细节、成本管理计划、成本变更请求、实施资金要求等;
此外还有实施质量管理、团队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
编制可行的实施进度表。实施进度表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果项目的进度估计不符合实际情况, 尤其是时间约束条件, 那实施就是注定要失败的“死亡行军”。所以, CIO在制定实施计划时要准备额外的资源来应对组织中即将出现的复杂问题, 就像避免公路上出现堵车一样;在开展实施时也要合理配置资源, 每种资源的使用度不能超过75%。所以, 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项目进度和预见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
使用里程碑管理进度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主要用于确定和追踪实施中的关键点和成果。使用里程碑应该注意:首先要在实施计划中确定里程碑, 并明确标注, 以在进程中能够清晰指导;其次里程碑设置尽量小而多;再次要注意从整个实施整体来考虑里程碑的设置;里程碑不应该是模糊不清的, 它要么是完成的, 要么是未完成的。
这样, 信息系统实施之初, 整体实施计划和规划, 交流沟通管理制度、人员安排和部门支持都已经明确, 为将来的实施成功做好了铺垫。
障碍四:观念障碍
信息系统实施往往是自上而下的, 上层决策实施, 基层学习操作。所以基层教职员工被动投入信息化, 由于对信息系统比较陌生, 所以基层操作教职员工害怕信息化, 反对信息化, 消极应对操作培训的反应能够理解;部分员工还可能绝对划分IT与业务, 专门挑刺等等情绪和现象。很多教职员工认为:信息化就是使用电脑工作。但是不用电脑, 很多他们习惯的工作可以做的更快。其实之所以他们手工比电脑快, 那是因为他们还不能熟练使用电脑, 他们也还不理解信息系统设计的初衷。而使用电脑不仅仅是技能, 更是一种习惯, 一种组织文化。
首先, 教育信息化要求新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虚拟化”正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层级扁平化大大提高了教育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的能力, 缩短了组织的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 压缩了管理层次, 减少了信息污染, 提高了组织结构的效率;教育的组织结构必须向网络化转变, 强调组织内部的个体、群体和部门之间以及它们与组织环境的关键成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教育组织结构转变为高度弹性高度流动性高度分权的柔性组织, 实现集权与分权、稳定性与变革性的有机统一, 提高教育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虚拟组织的出现反映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组织的法定界限已被打破, 传统的组织概念也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信息系统的实施是一场组织革命。信息系统实施改变的就是组织的传统、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为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技术, 还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以达到组织的目的, 组织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与之配套。许多组织也因此走向了改造业务流程、缩短管理层次、打破部门之间界限的组织变革之路。既然是变革, 就牵涉到权、责、利的调整和重新分配, 就要求员工必须改变现有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模式。由于这些都涉及到改变和更新文化传统。而文化的回归性和惯性使其具有阻碍变革的天然倾向, 组织就会发现自身的优化遭到了大大小小的抵制与反抗, 为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带来了阻碍。
明确了信息化是组织革命的实质之后, 就应该明确一个观念:信息化实施是否成功, 就是以范围内的用户是否习惯和接受信息化方式工作为衡量的标准的。但是这些思维和习惯的改变以及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实行。只有当用户熟悉了信息系统的操作, 理解了系统的架构和思路之后, 才能真正将信息系统运用为工具而不是束缚。用户从抗拒到接受, 从陌生到熟悉,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改造, 这些就是培训和沟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