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应(通用10篇)
课堂反应 篇1
1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 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教学中, 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 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 这样学生才会动起来, 课堂才能活起来。
2 教学方法
(1) 教法:任务驱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为中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2)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等。
3 课前准备
(1) 学习任务的划分。课前将超敏反应这一章的内容分成六项任务并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1:超敏反应的概念及类型;任务2: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常见疾病;任务3:Ⅰ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任务4: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常见疾病;任务5: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常见疾病;任务6: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常见疾病。
(2) 学习小组的划分。全班50名学生按宿舍化分学习小组并由室长担任组长, 每组8~9人。每位学生课前带着6项任务先自学, 不懂的地方上网查阅资料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宿舍为单位化分学习小组便于小组间的交流与探究, 并进一步增进同学间的情谊。
4 教学过程
4.1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
以简短的语言复习旧课的知识点, 以多媒体展示临床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案例, 引入新课。
4.2 探求新知, 完成学习任务
按抽签方式每组抽一项任务, 每组再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完成该项任务的讲解及版书设计。任务3的内容则由一名学生模拟临床Ⅰ型超敏反应的患者, 要求学生能根据该患者的情况归纳总结出防治原则。根据课前的预习及课堂上学生的讲解, 学生提出仍未理解的内容, 由教师引导探究未知内容, 完成所有教学任务。
4.3 评价
有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形式。探求新知结束后, 各小组对每一组的讲解及版书设计情况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然后由每组组长对本组的“表演”及其他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及不足之处并可提出自己的见解, 最后由教师对总体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归纳。
4.4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所有的任务均完成后播放豚鼠过敏反应录像, 让学生观察出现的症状, 提出抢救的措施, 从而巩固所学内容并增强学生爱伤和救死扶伤观念的形成, 按任务要求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5 设计的优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符合当代职业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5.1 让学生讲解教材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自己动口去讲解, 促使学生积极, 自觉地开动脑筋, 思考问题。通过让学生动口去说, 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让学生探求新知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去发现新问题, 探求新知识。
5.3 让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过去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学生的思维基本上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本课堂教学中, 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 通过讨论解决, 从而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学习。
5.4 让学生剖析疑难
对每组提出的难点教师积极引导探究, 激发学生主动讨论, 组织学生认真剖析, 能去伪存真, 把握重点, 及时攻克难点, 教给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5.5 让学生参与过程
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动脑动口, 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5.6 让学生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组内评价、组间评价让学生自己归纳每组的优缺点, 不仅能及时地反馈信息, 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积累获得知识的方法,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6 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要求高, 课前必须充分预习, 小组讨论, 否则这样的课堂容易变成只是学生读书。
另外, 课堂时间紧, 如果每个小组都讲解同一个任务, 便于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更好地实施, 但课程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学完;如果每个小组分别完成一个任务, 因每一任务的难易程度不一, 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实施较难。蒉
太有反应与太没反应 篇2
“不知道。”站在门口的服务生看起来两眼茫然,没有表情。
“那你总可以告诉我前面候位有几组吧?”泰丰又问。
服务生瞄了眼密密麻麻的登记表:“大概三十几组吧!”
“这样我们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吃到中饭吗?”
这服务生开始接手机。泰丰又问了几个问题,他都像没听见似的。
泰丰生气了,拉走玉儿:“走,我们离开这家烂餐厅!哪有人这样,一点反应也没有。”
玉儿并没有生气,她的嘴角带着神秘的微笑,想到了某件事情。有些事情很奇妙,我们自己常做,却容不得别人做。她想到,虽然泰丰算是个不错的老公,他很负责任,也很正直,但是,他也常用“没有表情”“没有回答”“好像没有听到”来对待她。她自认为不是个啰唆的女人,有时想跟他聊聊天,但也许他上班累了,或开车想要专心点,她的话语像水一样被吸进绵密的砂子里,没有接收到一点响应。所以她会再讲一遍。
“刚我有听到啊。”
“那你为什么没有反应?”
他的答案是,他并不知道他一定要有反应。他以为只有带问号的问题才必须回答,她跟他说话,他不必要有反应。
这对女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对男人而言,听长官说话或训话没有反应是理所当然。
她明白,所以可以体谅,虽然还是偶尔会把他的这种没反应的习惯解读为“把我当空气啊”“我是否哪里得罪你啊”而有点不高兴。
玉儿没有当场点破这一点。到某天他看来心情还不错的时候,她才告诉他:你会因为服务生没反应,觉得他不尊敬你,我说话你没反应,我也有被漠视的感觉啊。
他搔搔头说抱歉,尽量改。
她明白,这种习惯,要立刻改很难。
说不定,他也觉得她“太有反应了”。她来自一个热情的家庭,当家庭里的成员发生事情时,大家嗓门都很大,同情心都很足,在他眼里,也很像一出狗血连续剧。
就是这种冷热中和,才让他们维持一个稳定的家吧。太没反应,家庭很冷漠,没有感情滋养家中蓬勃生气。太有反应,家庭很不平静,常慌成一团做不出理智决定。
课堂反应 篇3
反思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反思成功之举、反思“败笔”之处、反思教学机智、反思学生见解、反思再教设计。下面就《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点滴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这节的教学目标是在复习初中接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让学生们知道拓展后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化合价的角度来思考的,并且通过化合价的本质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这节课我原是这么设计的:
Cu O+H2=Cu+H2O C+O2=CO2
通过以上两个反应复习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在反应中得氧或失氧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然后又给出一个反应:Fe+Cu SO4=Fe SO4+Cu。根据初中所学概念它没有得氧失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今天我要明确告给大家它也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转入到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拓展:只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由化合价升降直接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能力和我想象的有差距。实际情况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中学时期在音体美方面有一定特长、但在文化知识方面较差的学生,学习能力也偏低,个别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元素符号都不会,更别说化合价和反应类型。这节课内容虽然简单,但必须做好初中与现学知识的衔接,教学中适时复习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将常见反应进行归类,使学生大脑中知识系统化,增加其深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认识到这些,我立即调整思路,改变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练习。通过复习练习,基本上做好了知识的链接,为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做好铺垫,使课堂教学得以正常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介绍完后,通过练习将此概念深深印入学生脑海。此时我适当的加以情感教育“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功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教育学生要学习科学家身上的这种优良品质。从而引出下一个问题“是什么引起了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根据初中知识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可没想到,台下鸦雀无声。我才明白,学生基础差,在她们的知识结构中,化合价是一个非常深奥、很难理解的概念,能背下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已实属不易。
讲到这里,我只能再次调整教学方案。为了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化合价,是什么原因引起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我以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例。
创设情境一: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和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什么关系?写出氯原子和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稳定的角度看,两原子都不稳定,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稳定了,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就稳定了。当两原子相遇时,各取所需,一个失去电子,一个得到电子,均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形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清楚的领悟到:电子的得失引起了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创设情境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和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什么关系?写出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稳定的角度看,两原子都不稳定,氢子得到一个就稳定了,氯原子也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才能稳定。当两原子相遇时,二者都要得到电子才能稳定,矛盾产生,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学生们纷纷讨论,但仍然得不到正确答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假设:“假如你们现在已经是幼儿老师了,班里有两个小朋友因为争抢一个玩具打闹起来,作为幼儿老师,你们该怎么解决这件事?”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耐心的给孩子们讲道理,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玩具是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据为己有,大家可以一起玩。”有了这个例子的指引学生们找到了解决氯原子和氢原子矛盾的方法:“二者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公用电子对,从而使得二者结构达到稳定状态。”由于电子对的偏移引起了化合价的升降。
通过两个情境的设置,学生们很容易的理解了化合价升降的原因。从而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完成。
人生在世,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价值所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家庭教育及监管的缺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她们在本该大量汲取知识的年华落下了文化知识,而她们在音乐舞蹈方面的才华却也是令人羡慕。更重要的是,她们将来要走上神圣的幼教岗位,给那些可爱的精灵以身教以启迪!本着这样的感悟,我细心地反复尝试,这些枯燥的元素符号、化合价之类的与她们今后的具体琐碎的工作也许并无交集,而我,只是想在这小小的讲台、短短的课堂上,通过这些许的努力告诉她们一些学习的方式方法、成长的日积月累、教育的任重道远!
摘要:在反应中得氧或失氧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现在转入到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拓展:只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由化合价升降直接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 篇4
一、输液反应的定义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二、常见的临床输液反应、原因、处理
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原因:
1、药物方面因素
1.1 药物本身输液质量中药品自身的质量至关重要。同一组成的药物,因不同生产企业的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2 运输储存药物在运输、储存、使用中碰撞或是瓶口松动等可能导致漏气、产生玻璃碎渣等而污染输液;含糖量高的输液,如储存条件不当则容易霉变,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1.3 热原累加 临床上合并用药很常见,由此产生的热原叠加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尤其是三联、四联用药。
1.4 微粒增加有些中药注射液及粉针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
1.5 药物配伍临床上输液多数被作为药物载体。处理:对症处理
2.热源反应(发热反应):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原因:1.液体污染2.输液操作因素(环境、无菌操作、反复多次针刺橡胶塞及涤纶薄膜、安瓿折断时会产生肉眼看不见的玻璃碎屑等)
处理:(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3.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处理:(1)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2)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4.急性心衰、肺水肿: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处理:(1)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2)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3)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5.空气栓塞: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处理:(1)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2)氧气吸入
(3)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大气相通.三、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1、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购进关,严格检查。
2、输液中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用、配伍禁忌。
3、输液环境安全,无菌操作无菌观念要强,在操作上无菌原则执行认真,如配药前注意洗手,配药时注意戴口罩,切割安瓿时正确消毒等。
4、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程。
5、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静滴含K + ,Ca 2+ ,Mg 2+ 等离子的药物时,如滴速过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输液反应.对体质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6、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7、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8、加强输液巡视,多观察多询问。
四、应对输液反应四步曲
1、一旦发现病人出现输液反应,要立即放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2、不要拔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拔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费时,费事,易错过抢救时机.3、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葡萄糖,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决定.4、对症处理。
五、建议:
1、除药物过敏外,输液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应慎重,2、输液反应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如果过早,过多地使用镇静剂,反而会掩盖病情变化.六、急症病人应急处理五部曲
1、监测生命体征
2、吸氧
3、开放静脉通路
4、通知医生
5、对症处理
脱苯反应器反应温度的控制与调节 篇5
关键词:脱苯反应器 反应温度 控制 调节
1 概述
脱苯反应器R1301入口温度的控制操作为保证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装置的平稳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系统蒸汽压力、进料量、混氢流量的波动以及三通开度的大小均影响R1301入口温度的波动。所以平稳操作R1301入口温度是保证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此简要分析R1301入口温度的控制与调节。
2 影响脱苯反应器R1301入口温度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2.1 系统蒸汽压力的波动及调节方法 反应器入口温度主要是靠反应热量加热,蒸汽压力越大,反应器入口温度越高。
调节方法:将反应器入口温度改手动控制,因为反应进料加热器E1307的蒸汽大阀管线较粗,在蒸汽用量很小的情况下控制阀很难控制,外操调节尽量不去调整蒸汽的上、下游阀,采用返凝结水阀门进行调节,因为凝结水管线和蒸汽管线相比较细,更容易控制。如果出现温度低,可以稍开蒸汽大阀,要密切注意温度变化趋势,发现温度上升较快,应立即关小返凝结水阀门,若温度没有下降再去调节蒸汽阀门,因为管线较粗,有时候可能阀门关小,流量还在增加。
2.2 进料量的波动及调节方法 进料量突然增加,导致进料温度下降,如果进料量突然下降,导致进料温度上升。
调节方法:进料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有:①控制阀故障,应立即改手动控制。②进料泵故障,应立即令外操启用备用泵。③系统压力和混氢量的波动。
2.3 混氢流量的波动及调节方法 混氫流量增加,将导致R1301入口温度下降,反之则上升。影响脱苯混氢的主要原因:①脱苯混氢控制阀突然关小或关死。②V1214突然关小或关死。③增压机故障。应将脱苯氢气与重整氢气断开,避免相互影响。
2.4 三通开度的影响及调节方法 三通开度的大小对R1301反应温度影响较大。目前脱苯氢气分两路走,一部分进反应器,另一部分直接进压缩机入口,最终两部分都汇入压缩机入口。如果三通开的过大,必将导致D1303压力、反应器入口压力、脱苯进料量和进料温度大幅波动。
如果出现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大幅度波动而无法调节时,应及时将脱苯混氢与压机入口断开,投用预加氢气液分离罐V1102双副线,等操作平稳后切回来。要保证V1201的压力不低于0.9MPa,压力低于0.9MPa将对催化剂造成损坏,同时避免V1201的压力大幅度波动。
3 反应温度和系统压力的关系
如果反应温度平稳或小幅度波动,脱苯系统压力是稳定的。如果反应器入口温度大幅波动,必将导致系统压力的大幅波动。
主要原因:①D1303的尾气目前是投用压缩机的入口,系统压力不是自动控制。②三通的开关程度。三通调节的越频繁,反应温度和压力越乱。调节一定要缓慢,密切注意压差的变化,如果发现压差或混氢量大幅波动,应立即调回原位,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波动。③反应温度对系统压力的影响本质有两点:反应精度和物料的汽化率。
例如当反应温度从142度至116度之间波动时,反应精度肯定是逐渐下降,耗氢量也随之下降,同时物料的汽化率可能也随之下降,最终将导致床层阻力增加,R1301的入口压力上升。
4 脱苯耗氢量的计算
侧线油苯含量26%,生成油苯含量0.65%(均为体积含量),侧线油密度:710.8kg/m3;苯的密度:879.4kg/m3,进料量:2.3t/h,氢气密度:0.089kg/m3,氢纯度:74%。计算出耗氢量842.57m3/h。而目前脱苯的进料量3.2t/h,耗氢量远远大于842.57m3/h,可以想象,如果反应温度大幅度波动,对系统耗氢量的影响是巨大的,对系统压力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5 结论
影响R1301入口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系统蒸汽压力的波动,进料量的波动,混氢流量的波动以及三通开度的大小。为了保证脱苯反应器R1301的入口温度平稳,保证催化剂的稳定运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影响入口温度的四个因素进行调节从而稳定入口温度。
①系统蒸汽压力可通过E1307蒸汽下游阀以及返凝结水上下游阀进行调节。②稳定进料量,从而稳定进料温度,可通过稳定系统压力和混氢量稳定进料量。③混氢流量的波动会影响R1301入口压力的变化,进而影响入口温度的波动。④三通开度的大小亦可影响反应温度,开度不可过大,控制物料冷热交换流量,稳定进料温度与入口压力。⑤三通开度的大小亦可影响反应温度,开度不可过大,控制物料冷热交换流量,稳定进料温度与入口压力。⑥系统压力的波动会引起进料量的大幅波动,进料量的波动又会影响反应温度,三者相互影响。可通过稳定进料量和D1303的压力调节反应温度至正常值,从而平稳操作。
参考文献:
[1]董加庆,张云霄.液化天然气工厂脱苯工艺的改造[J].天然气工业,2007(06).
[2]田龙胜,何盛宝,唐文成,林晓峰.重整汽油抽提蒸馏分离苯新工艺的开发与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3(09).
课堂反应 篇6
一、教材分析与所处地位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 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 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 (p H) 及其应用。教材安排的3 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本单元学生探究性实验特别多, 虽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前面都已涉及, 但仍需要在探究活动中使知识不断地系统化和深化, 使学生探究能力不断地提高。在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 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产生的现象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认知上, 而不思考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的本质;只停留在对个别问题的认识上, 而不注意去比较和归纳上升到一般规律;只停留在记住课堂上探究的现成结论, 而忽视运用规律性知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的效果;只停留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 而忽视探究活动的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二、教学设计理论
课标规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基于一般步骤的基础上, 我县化学学科确立了“问题导学、探究讨论、归纳整理、拓展提升”四环递进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科学探究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 对身边常见?的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 以达到认知的目的, 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又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魅力, 同时将探究结论应用于实际生活, 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 教学目标
(1) 会书写常见的中和反应方程式;
(2)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Na OH与HCl是否恰好中和;
(3)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
(4) 会写酸碱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 教学重难点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Na OH与HCl是否恰好中和。
(三) 教学模式
四环递进教学模式指的是“问题导学→探究讨论→归纳整理→拓展提升”, 体现问题 (或目标) 引导、学生自学、探究讨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多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
(四) 教学程序
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课堂教学学案 (校本化作业)
班级:_____姓名:_____分数:_____
【明确目标】
1.会书写常见的中和反应方程式。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Na OH与HCl是否恰好中和。
3.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
4.会书写酸碱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基础扫描】
1.Na OH+HCl—2.Cu SO4+Na OH—3.Fe+HCl—
4.Fe2O3+HCl—5.Cu (OH) 2+HCl—6.Na2CO3+HCl—
【拓展提升】
(宜昌市中考试题) 探究题: (12 分, 化学方程式3 分, 其余每空1 分) 小明同学在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后, 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1) 写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小明同学实验方案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设计方案还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红同学认为要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还需在小明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她的实验方案是:
要完成这一探究活动需要了解哪些物质能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通性) ,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溶解性, 分析碳酸盐和金属反应产生的现象, 它要求在平常的实验中对现象要观察的细、描述的准、对物质变化的规律认识的深刻。所以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在" 做科学" 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获得科学的方法。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五、课堂教学剖析
(一) 本节课的教学模式分析:“四环递进”
(二) 本节研究课的两大亮点
1.教师对问题的把握与处理:实验探究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大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Na OH与HCl反应后是否恰好中和为探究点, 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猜想, 但是三个猜想是否能成立, 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 从众多的仪器和药品中选择有用的资源为解决问题所用, 进行实验探究, 分析实验现象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同组进行分析与交流, 课堂集中进行反馈交流, 利用已有的知识来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结论的合理性等, 始终围绕自主、合作、探究三个主题。本节课看似只有一个实验但都涵盖了众多的内容: (1) 酸的化学性质; (2) 碱的化学性质; (3) 盐的部分性质; (4) 中和反应; (5) 探究性实验的归纳与表达等。本节课涉及了十几种判断方法, 十多个化学方程式, 内容众多, 但又不可分割, 因此节奏显快, 容量显大。
2.学生学情及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学生的实验探究开始,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实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了解酸碱能反应, 进一步强调这类反应是中和反应。教材放眼于实际生活,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学生了解了p 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后, 自己用p H试纸去测定实验室和身边物质的p H, 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这种学以致用的手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型课题要求学生根据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和对反应现象的观察, 分析本题所发生的反应, 从而正确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平常的教学搞板书、纸上探究是很难得到正确答案的, 而探究活动能真正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去对异常现象进行思考和再探究,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创新能力。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考查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六、探究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采用明确目的、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课外活动、适时归纳整理、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并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培养观察能力。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一般是先提出实验目的, 然后做一些相关的介绍, 再进行具体操作; (2) 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本单元向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 如图片信息、资料信息、文字信息, 在接收这些信息时要在问题中读、在读中思, 从而获得新的发现; (3) 培养动手能力。如浓硫酸的稀释、用p H试纸测溶液的p H等, 实验中要注意规范的示范操作, 培养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 (4)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形成的, 问题情景是指个人觉察到的" 一种有目的, 但不知如何达到" 的心理困境而又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 更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 让其觉察到问题,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从而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5)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对实验方案的讨论, 交流与评价, 训练思维的严密性;注意探究结果的评价, 不放过实验中的异常现象, 获得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对问题实质认识的深刻性。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开展探究性学习往往容易走形式, 若能从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进行探究, 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为此, 我们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第二节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和反应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和拓展, 紧紧围绕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归纳, 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反应 篇7
一、课前准备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新知的主要方式是观看教学视频, 所用教学视频一般是教师根据教材和课标所录制, 也有部分教师使用网上的优秀教学资源, 如网易公开课中的"可汗学院课程"。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条件有限, 故采用手机摄像功能, 在教研组教师帮助下录制教学视频。除制作视频, 笔者还依据教学内容, 制作了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等内容的PPT课件。在本次尝试前, 笔者已经建立班级QQ群, 然后将制作好的视频和PPT传至群共享, 供学生利用周末在家下载观看。
二、先行学习
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 并且学生能否成功地进行自主学习将关系到后续课堂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 可根据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调整进度, 既可反复观看全部内容, 也可有选择性地反复观看, 在观看过程中, 学生要对个人的收获和生成的疑问进行记录, 然后通过QQ与同学交流探讨, 也可向教师提出疑问。观看结束后, 学生自主完成检测题, 及时通过QQ反馈给教师, 从而为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师再备课
课前准备阶段的备课是依据教材与课程标准, 而再备课是依据学生先行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 如提出的疑问, 学生自主学习检测题完成的情况。在本节课先行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如下的疑问:
(1) 为什么不能用固体与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2) 一个化学反应可以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吗?
(3) 该怎样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
(4) 为什么不用瞬时速率来表示化学反应快慢?
(5) 人们常把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 为什么?
(6) 为什么只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 能不能用其他的量?
(7) 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先进行分析, 归纳出在本节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他问题通过QQ与学生单独解答, 再依据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检测题的情况, 将学生进行分组。
四、课堂内化
课堂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先把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合作等环节, 让他们自主解决先行学习过程中还未有效得到解决的问题。在近15 分钟的小组讨论中,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同时, 笔者也会适时介入到各小组讨论中进行巡视或给予适当点拨指导。针对本节内容, 学生通过互动学习后, 还有以下问题未得到解决:
(1) 为什么不能用固体与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
(2) 如何用其他相关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
(3) 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应用不够熟练。接下来笔者针对 (1) (2) 两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述。对于第三个问题, 作了这样的比方, 拖拉机的前后轮因直径不同, 它们的转速并不相同, 但它们代表的是拖拉机相同的行驶速度, 并安排了例题讲解, 此阶段大概花10 分钟时间。
五、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的特点还反应在教学反馈的及时性。为了了解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何, 笔者依据学生先行学习完成自主检测题与课堂内化情况, 设计了如下评价试题供反馈评价使用。检测结果表明, 8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上述问题。
(一) :反应N2+3H2=2NH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5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1.7g, 求V (NH3) 、V (N2) 、V (H2)
(二) :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起始浓度 (mol/L) 3.0 1.0 0
2S末浓度 (mol/L) 1.8 0.6 0.8
据此, 可以推算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中, 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9:3:4B 3:1:2C 2:1:3D 3:2:1
(三) :反应A+3B=2C+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
通过这次教学尝试, 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我校的信息化条件有限, 没有专业的信息化教师, 但只要我们教师创造条件去尝试和摸索, 就能够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 更加有效, 就能翻转出教育的真面目。
参考文献
有机反应中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篇8
一、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和取代
1. 加成反应
CH3—CH=CH2+X2→Ch3—ChX—CH2X
烯烃能与卤素起加成反应,生成相邻两个碳原子上各带一个卤原子的邻二卤化物.该反应在常温时就可以迅速定量地进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烯烃反应时,溴的颜色消失,可用来检验烯烃的存在.
2. 取代反应
丙烯和氯气混合,当温度低于250℃时,主要发生加成反应,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取代反应逐渐增加,当加热到500~600℃时,则主要生成丙烯氯.
CH3 CH=CH2+Cl2→CH2 ClCH=CH2+HCl
二、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
马尔可夫尼可夫规则(马氏规则):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氢加到含氢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一侧,即氢加氢多.
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为亲电加成反应,第一步形成碳正离子,第二步加上负性基.通常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主要为顺马加成,仅有少量发生反马加成.
CH3—CH=CH2+HX→CH3—CHX-CH3
但当有过氧化物存在时或光照条件下,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的加成为自由基型的加成反应,主要发生反马加成.
注意:只有烯烃与卤化氢在有过氧化物存在或光照下,才主要生成反马氏规则的产物.
三、烯烃的催化氧化
乙烯在银催化剂的存在下,被空气中的氧直接氧化为环氧乙烷,这是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
但如果在氯化钯的催化下,乙烯和丙烯能被氧所氧化生成重要的化工原料乙醛和丙酮.
四、1,3—丁二烯的1,2—加成与1,4—加成
1,3—丁二烯可以和卤素、卤化氢等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也可以催化加氢.当卤素或卤化氢不足时,其加成方式如下:
其加成方式究竟按1,2-加成还是1,4-加成主要取决于反应体系的温度和反应溶剂的极性.此反应如在极性溶剂中进行,1,4-加成产物占70%(4℃);但在非极性溶剂(如正己烷)中进行,1,4-加成产物则占46%(-15℃).如果控制温度到-80℃,则加成产物中1,4-加成产物只占20%左右;而当温度升高到60℃时,1,4-加成产物则要占80%左右.
五、卤代烃的偶联、取代和消去
卤代烷的乙醚溶液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烷烃(武慈合成法).制得的烷烃所含的碳原子比原料卤代烃的增加了一倍,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但产率较低.
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卤代烃则发生水解反应,可制得对应的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
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卤代烃则发生消去反应,卤素常与β碳上的氢原子脱去一分子卤化氢而生成烯烃.
六、萘的还原
课堂反应 篇9
1 反应工序工艺流程
溶解罐中的反应液经过冷冻盐水降温至配方要求温度后, 启动转移程序, 反应液转移至相应反应器内, 进料量在12000kg左右。在氮气压力和流量满足反应的要求后, 启动反应程序, 开始吹氮, 根据中分和抗盐的区分, 依次加入各种催化剂。中分生产方案:吹氮10分钟入加双氮, 40分钟加入次磷酸钠, 47分钟加入过硫酸铵和硫酸铜, 50分钟加入甲醛合次硫酸氢那、EDTA, 10分钟后停止吹氮。抗盐生产方案:10分钟加入双氮, 30分钟加入KY, 40分钟加入1号和2号催化剂, 45分钟加入3号和4号催化剂, 确认反应曲线有2—3℃后停止吹氮。中分吹氮时间在60—75分钟, 流量在80NM³/H;抗盐吹氮时间在60—90分钟, 流量在80NM³/H。
2 氮气的理化性质以及在反应中的作用
氮气 (N2) 是一种无色无臭不然气体, 分子量:28, 熔点:-209.8℃, 沸点:-195.6℃。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 吸入气氧分压下降, 引起缺氧窒息。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 一定按照操作规程来操作, 以免出现中毒窒息情况。
氮气在反应过程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起搅拌作用, 能够使反应液和加入的各种催化剂充分混合, 使反应过程更加良好;二是通过置换作用排出其他溶解气体, 特别是对反应有阻聚作用的氧气浓度要降到0.3ppm以下, 因为氧是强阻聚剂, 它与自由基反应生成不活泼的过氧自由基:
过氧自由基在低温时阻止聚合反应进行, 高温下又会迅速分解, 产生大量活泼自由基, 易造成爆聚事故, 所以在自由基型聚合反应中, 必须除去体系中的氧气, 以提高反应效果。
3 氮气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原理及分析处理
3.1 氮气流量不足或过高的影响
氮气既能将溶液及加入的催化剂搅拌均匀, 又能通过置换作用排出其它溶解气体, 特别是将对反应有阻聚作用的氧除去, 所以氮气流量必须保持在一个稳定且相对较高的水平, 否则不能达到除氧和搅拌的目的。但是氮气流量并非越大越好, 原因是反应器不能完全保证密闭, 过大的流量会使反应液表面沸腾剧烈, 而反应器上部空间的氧气含量不能保证在0.3ppm以下, 这样剧烈的沸腾会使反应液表面部分重新溶解进一定量的氧气, 导致反应后生成的胶体表面有一部分稀汤料 (反应不完全或聚合度不够的物料) 。从下图2中可以看出, 流量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反应不完全, 而氧气没有除净, 也会出现爆聚现象, 所以必须保证氮气流量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一般氮气流量维持在80—120Nm³/h为宜) , 必须严格按照反应工序的操作规程来执行。图3就是正常反应的曲线图。
3.2 氮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氮气压力是反应工序必备的条件之一。氮气压力不足, 氮气流量就满足不了反应要求, 所以在吹氮之前必须和中控进行, 以确认是否能够吹氮, 避免出现吹氮的生产线过多, 造成压力下降, 对反应造成不好的影响。氮气压力必须保证大于4Bar (1Bar=105Pa) 。
3.3 仪表自控阀故障、喷嘴堵和氮气管线泄露的影响
氮气自控阀打不开, 或者喷嘴堵塞都会造成氮气流量低, 就会使反应液和催化剂混合不均匀, 除氧效果不完全, 从而造成反应不完全, 胶体表面有一部分稀汤料, 造粒效果不好, 尤其是氧气未除净, 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爆聚现象, 造粒后进入干燥器会出现结块现象, 对生产的连续性造成影响。所以操作人员在反应之前一定要确认氮气自控阀是否能正常开关, 如果有故障及时联系仪表进行处理, 检查喷嘴是否有堵塞情况, 由操作人员进行疏通或更换喷嘴。如果氮气管线出现泄漏情况要及时通知车间相关技术人员, 并对氮气软管进行更换, 以保证氮气流量满足工艺要求。
3.4 操作规程执行不严所造成影响
许多操作人员对于氮气对反应系统的影响认识不够, 在氮气压力和流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 就进行吹氮反应, 表现的不以为然。这就需要工艺技术人员一方面加强对操作人员反应工序方面的操作培训, 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生产线的工艺纪律检查, 对连续违反反应工序操作规程的员工要加大考核力度。这样就能从多方面保证反应的质量, 减少后续生产出现间断或质量问题。
4 结论
总之, 反应情况的好坏, 直接决定了后续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的质量情况。反应不完全, 胶体不好造粒, 进入干燥器会结块, 造成生产停线, 而且固含量、不容物、细粉过滤比等质量指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氮气对反应的影响, 加强对反应工序的监控, 减少由于反应不完全对后续生产造成影响。
摘要:通过对反应过程中氮气压力、流量的控制, 提高聚丙烯酰胺反应质量, 从而使聚丙烯酰胺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有所提高。
课堂反应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输血不良反应患者50例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时间无输血不良反应患者5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0~50岁,平均(35.98±1.90)岁。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1~50岁,平均(36.70±1.3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血液标本来源:使用抗凝管采集两组患者输血前静脉血4 ml和输血后静脉血4 ml,检测患者CRP水平。(2)检测方式: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输血前CRP浓度和输血后CRP浓度。(3)试剂与仪器:配套检测卡及质控品与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由本院提供,测定线性范围是0.4~240.0 mg/L。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的输血前后CRP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输血前,试验组CRP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试验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输血后比较,aP<0.05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输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输血作为临床上大出血患者最为有效地治疗方式,在患者输血时诊断、预测和监控不良反应是输血安全预警中的重要措施,能有效避免患者输血时产生的不良反应[2],我国也陆续建立临床输血安全系统。由于输血的复杂性,输血为可溶性成分和细胞的移植,而在患者移植免疫当中,CRP水平对患者输血时发生不良反应具有预测价值[3]。
CRP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制,通过结合C-多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调节单核/巨噬系统功能,在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CRP。患者输血时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血液中含有血小板抗体,在输血过程中产生抗体反应,从而引发体内白细胞溶解发生不良反应,与体内炎性因子细胞释放密切相关[4],CRP在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细胞释放数小时就开始升高,48 h即可达峰值,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不受任何影响,因此,CRP水平是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标准之一,患者血液中检测的CRP水平越高,说明患者体内抗体反应越大。因此,CRP水平能有效反映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另外,CRP检测也可以应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急性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监测、病程检测等[5]。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CRP对输血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摘要: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输血不良反应患者50例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时间无输血不良反应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输血前CRP水平与输血后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CRP水平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P对输血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C反应蛋白,输血不良反应,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1]魏世锦,宋任浩.CRP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3):160-161,165.
[2]王爱红,余斌伟.CRP检测在成分输血中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2):236-237.
[3]孙萍,王东强,刘伟,等.脓毒症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7):516-518.
[4]王晓,朱均权.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检测在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5):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