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模式

2024-07-08

“333”模式(共12篇)

“333”模式 篇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和现代企业发展的双赢战略, 以企业和学校为“双主体”共同实施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共识。作为地方高职院校, 只有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大力加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才能更好地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本文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学院)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为例, 解析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 校企“双主体”高职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333” (三课堂、三进阶、三递进) 模式的创建与实施。

一、苏州市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

当前, 苏州经济的发展正在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完美转身。2011年, 苏州市全年GDP突破1万亿元, 实现工业总产值和服务业增加值3.75万亿元。作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 苏州装备制造业已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方向和支撑产业, 成为数控技术应用的重点行业领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加快, 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广泛普及与大量应用, 给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带来了新的变化。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调研数据显示, 未来3-5年, 苏州高技能人才缺口13.5万人, 其中, 中小企业对数控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接近一半。

数控技术专业各层次人才的匮乏在我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2010年本专业对苏州158家中小企业 (包括国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需求情况调研表明, 企业中数控技术紧缺岗位主要有数控机床操作员、数控编程员、数控加工工艺员、数控机床调试员、产品质量检测员、绘图员等。根据企业预测, 在未来5年内, 数控机床操作员需求量最大, 其次是数控程序员、三坐标测量员、数控加工工艺员等岗位, 再次是数控机床调试员、计算机绘图员、数控机床维修工、数控机床装配与调试工等。

麦可思公司《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2010年度评估报告》表明,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第一行业为通用机械设备制造业, 就业的第一职业是加工金属或塑料的数控机床操作维护员等;约55%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为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 约37%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为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或独资企业。在抽样的14个专业的评估中, 数控技术就业竞争力和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等排序中均名列前茅。但是, 也反映出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性相对较低等问题, 这给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敲响了警钟。

根据广泛的市场调研和麦可思公司相关报告,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改专家团的指导下, 经过几轮研讨修订, 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出了基于“双主体”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数控技术专业进行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确立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并定位在面向苏州制造业的CNC技术员 (数控设备操作工、新产品试制工) 、三坐标测量员、数控程序员/数控加工工艺员/CAM助理工程师、品质管理技术员等岗位上。

二、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333”模式的构建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其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 这一特质决定了职业教育和企业是共生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近年来, 学院数控技术专业针对苏州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 积极与市场、企业对接, 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 逐步构建起基于校企“双主体”的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333”模式。

1. 模式构建的基础与背景———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模式源自于德国的双元制办学体制, 即高职院校和企业紧密结合, 共同成为人才培养主体, 独立的双方互相依存、相对统一, 缺一不可。具体地讲, 校企“双主体”就是以“共育共管、共享共担”为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内涵, 按照“双证书” (大专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能力” (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将紧密合作企业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成为和学院并列的人才培养主体。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中推行校企“双负责”制度;在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中实现校企“双情境”融合;在项目开发与生产管理中打造校企“双师”型队伍;在质量监控与实习管理中运行校企“双评价”机制。校企合作课程设置灵活弹性, 采用企业定制的岗位特色课程与学院制定的专业兴趣拓展课程学分互通的方式, 以“订单式”、“跟单式”、“识岗、习岗、顶岗”三岗实践等形式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2. 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333”模式构建

相关市场调研表明, 作为共生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职业院校与企业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上是相互分离的, 如何将双方的优势有效整合, 迫切要求搭建一个以校内第一课堂为基础, 校外第二课堂为辅助, 企业课堂为拓展的校企结合的共同课堂。同样, 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上, 如何按照企业岗位特点和学生能力提升规律, 让学生从学校到工作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校企双方共同的关爱, 迫切需要构建贴近岗位、接轨岗位、适应岗位的阶梯式专业能力培养思路。在此基础上, 按照工学交替的要求实施识岗、习岗、顶岗的递进式实践教学。借助于学院省级示范建设的推力和省级特色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平台, 我们不断探索, 逐步完善了基于校企“双主体”的“333”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以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搭建课内、课外、企业“三课堂”的职业素质教育平台, 按照贴近岗位、接轨岗位、适应岗位“三进阶”的专业能力培养思路, 实施识岗、习岗、顶岗“三递进”实践教学的工学交替“333”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

三、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333”模式的实施

2010年, 我院数控技术专业被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 学院进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数控技术专业被立项为省示范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抢抓发展机遇, 积极开展“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创新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有计划推进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 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1. 以校企“双主体”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为平台, 不断完善“333”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省级数控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 校企“双主体”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于2010年同步获得省级立项建设。该基地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制造业价值链“微笑曲线”高端人才的市场需求, 以深化与区域领军企业的合作为切入点, 以“目标一致、标准统一、团队共建、全程合作、长期双赢”为原则, 按照“工学一体”的要求, 将苏州思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纳入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使之成为和学院并列的人才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实验平台。近几年来, 数控技术专业以此为实验平台, 逐步完善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333”人才培养模式。其中, 2个月的识岗安排在第一学期, 最后一年的顶岗期间完成贴近岗位的毕业设计。重点深化“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 校企共同制定突出实践能力考核的“双证课程”评价标准, 每学期组织多次、多形式的考核。

2. 构建“项目岗位双元、能力素质相融”的“533”专业课程体系, 实施了“工学一体”教学组织形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校企“双主体”要求, 校企联合开发职业道德养成、职业规范培养、职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实践、人文素养熏陶等“五融合”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教育课程, 融入数控机床操作、三坐标测量、数控程序编制等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支撑课程、核心课程、模块课程的“三层次”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以及基本操作训练、岗位专项项目训练、岗位综合项目训练的“三阶段”技能培养实践课程, 有效优化了基于能力素质相融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完成了5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 开发了与操作、编程、测量等岗位匹配的“双链”项目化课程 (“双链”:专业课程内容核心的“技术链”与课程体系能力培养递进的“逻辑链”) 。专业支撑课程是形成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基础, 采取与企业联合开发制定课程的评价方式与标准。专业核心课程是形成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保障, 采取校企合作开发“课证融通”的“双链”特色的项目化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方案及教学材料等等。学历课程与培训课程结合, 专业模块课程有利于培养“名徒”与特长生, 而特色定单的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此类课程放在大二的下半年开展。

3. 校企互聘共培, 打造“职业化、工程化、国际化”的“双师”三化专业教学优秀团队,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通过有计划安排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半年, 让他们带着课程建设的任务去企业真正做回工程师, 有效提高教师的工艺编制、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产品检测等专项技能。通过把企业能人和优秀员工请进课堂做现场指导、参与课程建设, 根据校内的实际设备展开教学研究, 有效充实了以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为代表的兼职教师队伍, 进而促进专任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 逐步实现师资的“教师、工程师”双重身份。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开发与服务中心和研究所等平台, 如NX CAD/CAM培训 (联合SIEMENS公司) 、刀具培训 (瑞典的三多维克公司) 、数控机床操作培训 (哈斯公司) 、三坐标测量培训 (思瑞测量公司) 等, 不断加强专任教师的系列化培训, 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另外, 以教育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基地为平台, 分批完成专业教师的高职教育能力培训;以掌握、应用相关技术国际标准为重点, 分批选派骨干教师赴国 (境) 外培训, 有效拓展专任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教学团队中16名教师是省 (部) 级、院级精品课程的主持人和主要完成人, “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

4. 整合资源,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形成“三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践教学基地, 为识岗、习岗、顶岗“三岗实践”搭建平台

本专业先后与苏州思瑞测量、苏州精技机电等企业合作共建了生产性实训基地, 按照现代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管理运作模式的特点, 改进和完善各实训车间的环境设计、工位设置、操作流程、人员配置、环保与安全要求等。以省级数控实训基地为核心, 依托SIEMENS NX授权培训中心———数控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三坐标测量生产性实训基地等连锁实验载体, 引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 引进企业技术人员、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 在校内建成了以工业项目训练教学为核心的, 集教学实训、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性实践教学基地, 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施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系统安排校内共享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施基于小型机床的一体化教学和基于大型工业机床构建对外承接加工订单的模式结合, 形成虚拟加工、仿真加工、订单加工“三层次”的教学与校内实训模式。同时, 还设置了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宣传窗口和订单教育、毕业生优选机会等服务项目。

摘要:文章从苏州市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分析入手, 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个案, 介绍了校企“双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和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333”模式构建, 并探讨了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333”模式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校企双主体,数控技能人才,“333”模式

参考文献

[1]叶鉴铭, 徐建华, 丁学恭.校企共同体: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与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 2009.

[2]毛敏芹, 曾凌燕.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对企业积极性的调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 .

[3]聂星.企业主导: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10) .

[4]陈荷, 李永刚.高职教育“123543”人才培养范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1, (6) .

[5]南玲玲.高职数控技术紧缺人才的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1, (14) .

“333”模式 篇2

2011-02-20 12:10:56|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车险理赔流程

一、车险理赔包括报案受理、通赔委托、查勘救援调度、查勘定损、核损、立案、收单初核、粘贴、扫描、理算、结案、支付赔款、归档等主要环节,二、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为:

1.报案受理:分电话报案、上门报案两类,主要工作包括核实客户身份,记录报案信息、初步分析保险责

任、给客户索赔指引等;

2.通赔委托:异地出险案件的通赔委托和受理;

3.查勘救援调度:案件的查勘救援调度,保费未到账、立案及时率的跟踪;

4.查勘定损:现场查勘定损、保险责任判定、损失预估;

5.核损:对车损、物损案件查勘定损结果进行审核和确认;

6.立案:受理有效报案;

7.收单初核:收集赔案所需单证,确定保险责任,出具初核意见;

8.理算:对赔案进行理算、审核、确认;

9.结案:后援集中后由核赔人结案。

10.赔款支付:审核支付手续,完成赔款支付。

11、归档:清分单证、理赔卷宗装订、理赔档案管理等;

报案

报案电话:9551

2报案时间: 48小时内

准确报案: 出险经过 出险驾驶员

拖、挂车都必须报案!若拖、挂车非同一个保险公司承保,请分别在各自保险公司报案!

商业险、交强险若非在同一家保险公司投保,请分别在各自保险公司报案!

向相关管理部门报案:

1、道路交通事故应向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电话:1222、非道路交通事故应向公安管理部门报案,电话:110或1223、发生火灾、爆炸、自燃事故,请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电话:119

三、现场查勘

查勘现场验拖、挂车的车牌号码及车架号码!若无现场查勘,客户索赔时提供挂车车牌号码、车架号码照

片及行驶证复印件!不同保险公司投保的还需提供保单复件!

四、车险理赔所需单证

(一)、单方事故不涉及人伤案件索赔资料

1、机动车辆保险索赔申请书(被保险人签章);

2、交警或派出所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消防部门火灾鉴定报告)或我司认可的现场查勘报告;

3、交警或派出所出具的损害赔偿调解书;

4、事故车辆的行驶证(正、副本)复印件;

5、出险司机的驾驶证(正、副本)复印件;整案损失超1万元的,需要上网查询两证的真实有效性,整案损失超5万元的,除上网查询两证的真实效性外,驾证为A或者B照的还需要提供体检回执;营运车需提

供驾驶员资格证;

6、修车发票;

7、第三者物损清单、照片、发票;

8、施救费票据;

9、转帐支付授权书(收款人签章,开户行、帐号、收款单位);

10、被保险人身份证明 ;被保险人是单位的、损失超一万元的还需提供以下复印件盖被保险人章:营业执

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3样有一样即可);

11、单个配件金额超过500元(含500元)的所有案件,必须上传旧件回收清单;

12、单台车损超过10000元(含10000元)的案件(推定全损和包工料修复案件除外),必须上传复勘

报告。

(二)、多方事故不涉及人伤案件索赔资料

1、机动车辆保险索赔申请书(被保险人签章);

2、交警或派出所出具的事故认定书(消防部门火灾鉴定报告)或我司认可的现场查勘报告;

3、交警或派出所出具的损害赔偿调解书;

4、事故车辆的行驶证(正、副本)复印件;

5、出险司机的驾驶证(正、副本)复印件;整案损失超1万元的,需要上网查询两证的真实有效性,整案损失超5万元的,除上网查询两证的真实效性外,驾证为A或者B照的还需要提供体检回执;营运车需提

供驾驶员资格证;

6、各方车的修车发票;

7、第三者物损清单、照片、发票;

8、施救费票据;

9、转帐支付授权书(收款人签章,开户行、帐号、收款单位);

10、被保险人身份证明 ;被保险人是单位的、损失超一万元的还需提供以下复印件盖被保险人章:营业执

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3样有一样即可);

11、单个配件金额超过500元(含500元)的所有案件,必须上传旧件回收清单,否则不予核赔;

12、单台车损超过10000元(含10000元)的案件(推定全损和包工料修复案件除外),必须上传复勘

报告,否则不予核赔。

(三)、盗抢车案件索赔资料

向公安刑侦部门立案后,满两个月车辆未查获的,请您持以下单证到保险公司办理索赔:

1、保险单正本(若不能提供正本,需补办正本并提供情况说明)

2、被保险人及行驶证车主证明(被保险人及车主为单位的则需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并加

盖公章)

3、机动车行驶证原件

4、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原件及运输证原件

5、全套车匙(若不能提供全套车匙,则需车匙保管人提供情况说明,并由被保险人及行驶证车主签名或签

章确认)

6、购车原始发票(若单位已入帐的可提供原件我司扫描存档,并留存复印件)

7、机动车辆保险盗抢立(破)案表(需被保险人签名或签章确认)

8、报警回执及《被盗(抢)机动车辆备案表》

9、盗抢保险车辆侦查结果证明书

10、权益转让书(被保险人及行驶证车主签名按手印或加盖公章)

11、机动车辆档案锁定业务受理凭证、公路规费车辆被盗登记单、货运车辆报废资料

12、机动车辆入户登记信息电脑单

13、刊登“寻车启事”的全幅报纸

14、银行欠款清单及《赔款收据及权益转让书》(由银行确认欠款金额并加盖公章)按揭车需提供

15、委托支付授权书及其他

(四)、人伤案件索赔资料

除需提供“单多方事故不涉及人伤案件索赔资料”外,人伤部分还需要提供:

1、伤者的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2、赔偿凭证

3、医疗发票原件、住院医疗发票原件。

4、门诊医疗消费电脑清单、住院医疗消费清单。

5、住院病历首页和住院首次病程记录

6、出院小结

7、伤残鉴定报告原件。

8、医学死亡证明及法医验尸报告

9、死者户籍所在地户口注销证明

10、被抚养人的户口簿复印件及关系证明

11、死者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供养关系证明

12、误工证明

实施“333”预防职务犯罪 篇3

坚持“三个负责”教育

公司党委把“三个负责”(即“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对公司广大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经营思想渗透、融入到教育内容中,在学习部署上做到:每年一个主题。2000年,公司以纪念“七一”为契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当年入党为什么?而今在党干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理想信念大讨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入党誓言,使理想永存。在2001年的民主评议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对照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八坚持,八反对”内容,人人撰写心得,通过党内外群众评议,重点抓了思想作风方面的自查自纠;组织观看反腐大片《生死抉择》、“成克杰、胡长清犯罪警示录”电教片、开展法制教育图片展、组织党员干部参加《预防职务犯罪》知识测试等,使党风廉政建设常搞常新,收到预期效果。

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日常教育与应时教育相结合;如在2002年开展干部职工清房登记工作中,我们适时学习市纪委下发的关于进行一次专题警示教育的通报,用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搞腐败的反面典型,来阐明清房工作的重要意义,使教育的内容凸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二是一般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1999年,公司一名业务干部在经济交往中因受贿被查处,我们以此为训,在公司经济部门广泛开展“以案说纪”活动,邀请检察院领导来公司作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报告、选送重点业务干部出去参加区检察院召开的庭审会等,使大家受到了现场直观教育;三是宏观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在利用电教片、报纸杂志等进行反腐教育的同时,注重用身边发生的正反典型来实施教育,使教育内容具有现实感。

把好三个“关口”

一是把好用“人”关。公司打破传统的组织任命制,对下属改制分厂的经营者及中层干部的上岗,均实行公开竞聘。通过公布任职条件、竞聘演讲、群众评议、组织考察、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任免、任前公示等一系列程序,保证干部任用的公平和公正。2003年,公司34名中层干部通过竞聘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对群众反映较大、工作业绩不佳的干部通过诫免谈话、调离岗位等措施,确保了干部队伍的高效廉洁。

二是把好用“钱”关。公司对下属的全资、控股子企业实行委派财务主管制,对全资、控股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有效监管;同时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落实“收支两条线”各项规定,严禁截留收入,搞帐外帐,私设“小金库”。针对公司内部的车间(分厂)模拟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明确下属各部门财务支出的权限,强调中层干部的权力与责任挂钩、与个人利益分配脱钩,实行中层干部与部门员工的工资奖励分设制,由组织部门统一造册,打入各人帐户;中层领导对部门员工的工资,奖励负责,根据人劳处下拨额度,由部门经考核造册后,交由人劳处审定后,分别打入员工个人帐户,有效杜绝了以权谋私、用“钱”腐败现象。

三是把住用“权”关。公司加强产品配套、大宗物资、设备改造、委外协作和工程项目等的采购、加工、施工等管理。公司从2003年起,由以往的“货比三家,比价采购”等改变为大宗物资采购公开招标制,对招标的范围、程序、监督和责任都作了严格规定,让权力在“阳光”下操作,从源头上遏制特殊领域腐败的滋生。

探索三大机制

实施厂务公开的职工民主监督机制。

公司党委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一切对广大员工负责的指导思想出发,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首先通过公司二级纪检信息网络组织和设立“总经理信箱”及每月一次的收集“员工信息”反映等措施,畅通公司领导与广大职工直接沟通的信息渠道;同时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将公司生产经营的状况和发展规划、内部机制的改革、资产运作、重大技改项目等方面的重要决策、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公司业务招待费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等,通过每月一次的中层干部会、两月一次的公司领导与职工“民主恳谈会”、每半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进行公开,广泛征求意见,增加了企业工作的透明度和职工群众的参与度,使公司的重大决策更趋科学民主化,同时也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公司改革改制工作的稳步推进。

坚持党员干部学习、考评的自警自律机制。

公司党委从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品格训练着手,常年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会议事制度、公司两级班子的学习制度与民主生活会制度、一年一度的公司两级干部述职、述廉、评议制度。通过经常不断地学习、对照和反思,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的党性修养,有效地抑制了私欲的膨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建章立制、依法办事的纪律约束机制。

从公司内部管理的实际出发,强化制度建设,拟发了《关于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廉政建设的责任要求、责任考核和责任处理;制定了《公司内部审计制度》,规定对中层正职进行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廉政建设。除此之外,我们还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八项规定》、《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关于损害公司利益有关规定》,通过自律与他律制度的有机结合,规范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333”模式 篇4

一、协同治理理论与社区管理的适用性

(一)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来源于协同学,在20世纪70年代由联邦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基于协同学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指的是在公共生活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共同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组成和谐有序、高效参与的公共治理网络。它强调的是多元主体组成网络,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有序地参与到公共管理领域之中。

(二)协同治理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

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空间单元,社区治理的绩效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协同论是研究复杂系统在外在参量的驱动和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下,协调不同社会主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是要求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必须转变传统的行政型主导模式,运用协同论的机理与研究成果,探索和创新我国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对于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与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协同治理理论强调的是:

1、参与主体多元化

社区管理不再是一种“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在治理中,政府不应该在基层组织的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当前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现社会化、综合化、互动化的趋势下,政府、社会、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

2、合作方式协同化

根据多元主体的作用,政府不再是全能型政府,政府的功能在社区管理中有其局限性,社区治理更需要多元主体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各个主体拥有的资源不同、性质不同,在社区中发挥的功能不同,这就要求多元主体合作方式协同化,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有效整合和互补。

3、治理范围有限性

对于社区治理,要坚持社区居民自治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社区管理重心下放,使居民拥有自我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当然,社区治理需要政府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必要时进行资金上的扶持。

4、治理模式开放性

协同治理倡导信息公开和知识共享,这涉及到了社区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如社区居委会换届、财务信息公开等社区其他信息的公开性。

二、上羊市街社区“333+X”模式社会大服务体系

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总面积0.206平方公里,位于紫阳街道北部。社区内有胡雪岩故居和源丰祥茶号旧址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当代光学专家蒋筑英的纪念室,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社区成立于2001年,由原袁井巷、金钗袋巷、大狮子巷、上羊市街四个居委会合并而成。现有居民3148户,常住人口8934人。

杭州市上城区建构并实施“333+X社区大服务体系”,在这种新兴的社区治理体制下,呈现出的政府行政导向和政策保障切合社区发展的实际,社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发展目标兼顾不同发展主体的整合利益,参与的各类人员和各类组织在评估机制作用下体现出多样性和专业性,从而形成“主体多元复合,功能融合互补,目标多重统一,结构网络布局合理,服务多样专业”的城市社区建设新格局。

该模式的核心是新的服务管理理念和制度设计。其基本内涵是以满足全体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物质和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政府为导向,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为载体组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网络体系。“333+X”具体包括:三种理念——服务民生为本、管理复合治理、目标普惠福利;三个主体——政府、社区和其他的社区各类组织;三大服务——公共服务工作站提供公共服务、居委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以及社区其他各类组织提供商业服务和便利服务;X个社区服务项目。“333+X”形成了“政府支持、社区自主自治、其他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系统化社区治理网络。

(一)协同治理的管理体制

1、三大主体各司其职

政府的功能通过输送公共服务政策,“提供普惠福利、体现社会公平”;社区的功能是通过协调“公共服务、自治服务和公益服务”资源,“落实公共服务,扩大自助互助”;社区其他各类组织提供“商业服务、公益服务以及公共服务”,来“满足居民个别化、多样化的生活需求”。“333+X”模式搭建目的在于形成包括“理念、主体、服务、功能、路径、保障”在内的大服务网络体系,实则是在建立政府、社区与社会各类组织的“多中心协商互补”的制度框架。

2、各项制度分解细化,适应社区具体需要

社区从自身的特殊性和发展需求出发,对政府出台的社区治理的相关制度进行细化分解。制度分解的过程符合了工作细化和责任落实到位的需要,制度呈现出多元性、实用性特征。

3、多种评议制度

在“333+X”模式中,多方联动评议制度,将组织考核、群众测评、社区工作者互评结合起来;“上下互动”评议,将上级的量化考核和下面群众的满意度评价相结合,将评议进行了可操作化的操作;“星级评估”根据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保障以及社区设施等八项内容评出星级社区,既提高社区荣誉感,也建立一种社区竞争机制。多样化的评估制度,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其成本。

4、多渠道资金筹措,加大社区的建设投入

社区在经费筹集上,坚持做到两个到位:市区级根据社区建设类型需要下拨财政经费基本到位;社区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拓展增资渠道措施基本到位,避免因费误事。资金的筹措是社区建设的保障,“有钱干事”是上羊市街社区的重要经验。

(二)“三位一体”的居民自治

“三位一体”机制,是指“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公共服务站”所构成的复合型社区治理形态:一是交叉合署的机构形态,三套机构合署为一个机构,全体人员合署办公,避免机构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二是合作补充的工作形态,实现组织功能最大化;三是主体复合的体制形态,决策层实行党政“一肩挑”,执行层实行行政事务工作制,人员交叉任职,按制行使、按章办事。“机构合署、工作互补、人员交叉”,不仅为复合管理体制奠定了“人、财、物”基础,也探索出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单一服务走向合作服务,从单一功能走向复合功能的社区民主建设之路。

(三)实现资源协调

资源协调指的是社区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上羊市街社区在资源协调方面主要采用的是社区行政准入、事务规范等上下协商制度,促使政府行政资源有限、合理地进入社区;社区内部采用党的领导、居民自治和公共服务三者职权协调制度,实现公共行政事务与社区自治间“侧重而互补”的对接;社区管理与社会组织之间采用平行协调制度,在制度框架内为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吸引并考核其参与、服务能力。“333+X”模式整合了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组织自助互助服务、企业营利服务、非营利组织在内的“整合性服务”。资源协调有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有利于形成一条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的多元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链,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供多样化服务。

三、“333+X”模式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与社区间的协同互补

政府与社区以及社区的其他各类组织形成协作互补关系,需要建构载体,这些载体既有理念指引,也有实地落实。社区管理不仅仅是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还涵盖了辖区内的所有部门、组织和个人。如上羊市街推出了“社区公共管理委员会”,围绕社区发展,将辖区内的公共资源进行统合,在最广范围内、最深程度上形成合力,形成“政府搭台、多位一体、相互协同、优势互补”的社区。政府和相关社会机构和组织联合并产生共同作用。

“333+X”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体现了政府与社区协同治理的关系,其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多元,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乃至个人都参与到社区之中管理;治理领域综合交叉,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发展社区经济的同时致力于促进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与组织之间合作支持,资源全面整合统一管理,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用;各种居民建议制度、居民评议制度等,都体现了引导个人自觉参与的社区治理特性;政府、社区的社会组织、公民联合解决问题,践行了“解决老百姓问题”“老百姓自己解决问题”的合作治理目标。

(二)创新工作推进社区参与

社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于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工作中。“333+X”模式为推进居民自治提供了“制度落实、管理跟进、调动参与、评估调控”的便利,促进社区服务朝精品化、专业化与个性化的服务发展,使“行政下沉、管理动态、参与广泛、服务品质”的工作方法变成一项工作制度。

(三)社区服务体系供给形式多样化

社区服务体系由一般性的便民利民服务转变为提升人全面发展的福利性服务,形成了“服务对象全民化”“服务内容需求化”“服务资源整合化”的三化建设,形成服务网络和社区服务联动,使之成为一种社区功能的动态,实现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区。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说明333 篇5

一, 设计依据

甲方提供的任务书及其文件。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地形图、规划图;

《住宅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二、项目区位

三、项目概况

住宅建设用地:3.33公顷,容积率:2.0 建筑密度

四、项目现状

东临金山路,西近望山路,南起规划路,北至长兴路,地势平坦,东侧和北侧的道路已经修建完成,配套成熟。地块位于4号轻轨线与绕城高速相交的核心商务区,西接规划中的.东华MALL与慈城新城,北枕狮子山休闲公园,向东紧靠江北工业园区北部,向南毗邻以规划中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核心的未来商务区,是块新型中小企业总部为依托,承载宁波江北门户综合商务区历史使命的商业旺地。

第二章 结构专业

一、设计依据

1.主要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6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B94-)

2。风荷载:基本风压取0.5KN/O(50年一遇),0.6KN/O(1一遇),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3.雪荷载:基本雪压取0.30KN/O(50年一遇).

4.地震作用:本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二、结构体系

本工程为俩栋高层楼和多栋多层组成。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为丙类抗震设防建筑。本工程中所有高层建筑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三、地基基础方案

建设场地尚未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根据上部结构状况,本工程中高层建筑拟采用桩基础,具体基础形式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其它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上的独立基础。

第三章 给排水专业

1.给排水工程现状

(1)给水工程现状

本项目位于,宁波北商务区的总部魔方C区均从市政供水干管上引入给水管,市政水压暂按0.25Mpa.

(2)排水工程现状

本工程需排放的污水排入市政管网。

本工程设中水处理站,将收集住区部分废水、优质雨水做达标处理、回用。

2.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第四章 电气设计

电力工程总体规划

1.供电电源

设10KV开关站,作为整个项目用地的供电电源,市政电缆引至该开关站,开关站向本次规划地块提一路供10KV供电电源。

本项目内电网电压等级规划为10KV、380/220V,变配电站为10KV变配电站。

2.变电站规划

10KV变压配电站设置点见图,具体设计由单体设计完成。

第六章 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352-)

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5.《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

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7.青岛市关于城市建设的相关文件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规范及青岛市地方有关规定和法规。

二.总平面及建筑部分

1.总平面布置

2.建筑部分

三、给排水部分

――消防给水工程规划

――室外消防:室外消防用水量20L/S.由市政水提供。

“333”模式 篇6

摘 要:本文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为目的,分析并明确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体要素、客体要素、措施要素,构建了“333”内外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模式。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 “333”内外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模式

课 题:本论文支撑2012年立项的黑龙江省教育厅综合教改课题:《“33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模式的构建研究与实践》,编号:J(GZ)201202398。

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全面质量管理观为指导,在充分研究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各因素的前提下,构建了高职“333”内外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模式。

“333”内外一体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中,第一个“3”是指三方监控主体即学校、政府、社会;第二个“3”是指三类监控对象,即人、事、物;第三个“3”是指三种监控措施,即监督与检查、评价与反馈、制度与标准保障。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

1.第一方监控主体——学校

(1)各级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常规主体是——在学院党委和院长、主管院长的决策与指挥下,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管理部门和教学督导部门构成,并形成院、系、教研室三级监控体系。

(2)专家组织及其人员。教学质量监控的专家主体主要包括教学委员会和督导委员会。教学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修订等提出意见,开展专业、课程、毕业设计的评审和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督导委员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组织,督导组专家由校内专兼职督导员和校外企业技术专家、大学教授组成,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控制为主,发挥其督察、指导、评价、反馈等作用。

(3)教师。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作用表现为: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实施监控;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积极谋划并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代会等途径对学院的教学管理进行监控;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做到严谨自律。

(4)学生。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优差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成才,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也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学校可以在学生中聘请优秀学生组成教学信息员队伍,以反映教学现状。

2.第二方监控主体——社会(企业行业、家长、外聘督导员)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可以分为三个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层次:政府—社会—学校。其中,以学校自我监控为核心,以政府监控为指导,以社会监控为评价依据。

(1)企业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技能水平的评价来反映教学质量;学校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获得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信息,并将评价信息纳入评价机制。

(2)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反馈孩子的成长变化。

(3)外聘督导员,是学校从校外聘请专家来学校,按学校的督导制度和标准对教学各要素、各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价。

3.第三方监控主体——政府

政府特别是主管教育部门,对职校进行监控,从政策、行政的角度进行指导、视察、评估和验收。

二、教学质量监控内容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概括为人、事、物三类。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对教师、学生、管理者的素质监控;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人员的管理过程质量进行监控;对教学建设中的专业建设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质量、教材建设质量和教学条件、教学设施等质量监控。

三、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1.教学质量检查与督导措施

教学检查与督导是获取教学状态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其方式有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阶段检查和会议检查。

2.教学质量评估与信息反馈措施

教学质量评估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质量评估是以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为依据,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以评估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是监控主体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最后形成结论,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反馈,使学院及时发现教学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正。

3.制定并执行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措施

教学质量标准是质量监控的方向和尺度,包括教学相关人员的素质标准、教学建设质量标准、教与学的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质量标准、教学效果质量标准。

总之,只有深入细致地分析与研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要素,才能真正实现全员进行质量监控,并对教学的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实施有效监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33”模式 篇7

“3”———实施三定工作制

一定蹲点学校。每名专职学科教研员具体选择2~4所蹲点学校,通过深入学科教学,研究解剖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帮助学校形成完善的教研机制,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推动学校发展。

二定培养对象。每名专职学科教研员在所蹲点的学校选择2~4名年轻教师作为自己的培养对象,通过对受培教师的全程指导,促使其快速地成长,并通过他们的成长影响带动其他教师。

三定责任目标。我校根据蹲点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研员的学科特长,围绕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示范献课,专题研究以及指导培养教师等工作制定明晰的责任目标,对教研员进行专项考核。

“3”———蹲点教研员的三条铁律

一是教研员每月到蹲点学校听课不少于5节,座谈交流不少于2次,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材料。

二是在蹲点学校选择2~4名年青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已是骨干的不能选,已经成熟的不能选,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从师德修养、教学艺术、科研能力等方面立体地加以培养,并通过他们的成长,积极影响其他教师。

三是每期有针对性地确立2~3个能为蹲点学校解决具体问题的小课题。通过对小课题研究,帮助学校或教师解决具体问题,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推进蹲点学校的教研工作,由此带动一片或一面。

“3”———三线过程管理

一是“预案”管理。教研员到蹲点学校前要提前制订好工作预案,样表由学校提供,每一次蹲点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总结,提前谋划下一次蹲点工作。

二是“流程”管理。教研员要形成完善的蹲点工作纪要,学校教研室对教研员的“蹲点工作预案”和“蹲点工作纪要”进行即时性评价。

“333”模式 篇8

彩甜糯333 (试用名7N15) 是四川天宇种业责任有限公司用两个自选新系WYN526 (母本) 与WYt189 (父本) 组配而成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好的矮秆大穗、带甜质、彩色糯玉米新品种。2012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届第六次会议审定 (审定号:川审玉2012031) 。

我公司于2002年开始组建基础材料, 采用系统选育法, 经6年12代自交稳定。2005年冬开始组配, 2006年进行糯玉米组合观察试验;2007年进行产量测定和蒸煮品质鉴定;2008年, 进行品比试验;2009年, 在绵阳、广汉、双流、乐山、新都等地进行多生态试验。2010~2011年通过四川省鲜食玉米糯玉米组区域试验、糯玉米蒸煮品质鉴定和品质分析测试检测、抗性鉴定。2011年6月23日, 由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双亲新亲本进行田间技术鉴定, 专家组一致认为:双亲选育系谱清晰, 遗传性状稳定, 是与现有自交系有明显区别;经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田间现场检验, 其亲本WYN526和WYt189田间生长正常, 田间纯度均为100%。

二、品种特征特性

1. 生育期适中, 鲜穗采收期长

春播全生育期105天, 出苗至采收89天左右, 比对照渝糯7号晚1天。一般授粉后22~28天鲜食为佳。

2. 农艺性状优良

该品种株高适中, 株型好, 生长健壮, 茎秆粗壮, 根系发达, 雌雄花期协调, 利于授粉, 结实性好。株高195cm左右, 穗位高87cm左右, 株型松散。单株总叶片20片, 雄穗主轴直立, 雄花发达, 分枝15~23个, 护颖绿色, 花药淡紫色, 花丝绿色。穗型锥形, 穗长19.8cm, 穗粗4.71cm, 穗行16行, 行粒数32.9粒, 百粒重30.65g, 出籽率63.0%, 籽粒彩色 (紫、红、花、白相间) , 排列整齐端正。

3. 优质

糯型带甜质, 口感好, 味道纯正, 风味佳;品质优, 皮薄柔嫩;外观美, 籽粒彩色亮丽, 排列整齐, 果穗长大, 商品形状好。在2010年四川省糯玉米区试中, 品质总评87.5分, 总淀粉含量59.38%, 其中支链淀粉含量占98.82%;2011年四川省糯玉米区试中, 品质总评85.5分, 总淀粉含量57.3%, 其中支链淀粉含量占98.71%。

4. 丰产性好, 稳产性突出

2006年在成都 (四川省农科院温江农场) 观察试验中, 小区折亩产1 084.49kg, 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10.2%;2007年在广汉西高 (水稻专家大院) 的观察试验中, 小区折产1 037.8kg, 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8.6%;2008年在广汉西高进行品比试验, 平均鲜穗亩产1 029.35kg, 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6.65%;2009年在绵阳、广汉、双流、乐山、新都的品比试验中, 平均鲜穗亩产1 014.56kg, 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5.23%。2010年参加四川省区试, 平均鲜产775.2kg, 较照渝糯7号增产7.5%;2011年续试, 平均鲜穗产量775.0kg, 较对照渝糯7号增产4.2%, 该组合在两年区试汇总的13点次中, 10增3减, 增产点占76.9%, 平均鲜产775.1kg, 较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5.9%。

5. 抗逆性

在多年的观察和多点试验及两年区试中无倒伏倒折现象。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2010、2011年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玉米螟。

三、高产栽培技术

1. 播种期及播种方式

春播、夏播、秋播均可, 因地制宜, 因时利导。春播根据各地气温回升情况, 确定播期, 一般春播于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苗床地面积的计划以大田面积除以10计算苗床面积=10/大田面积。播种的用小拱棚双膜覆盖育苗移栽;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的用直播地膜覆盖栽培;确保地表温度12℃以上才可露地直播栽培;6~8月可分批上市, 秋播抢在7月15日前, 灌浆期的最低温不低于10℃, 以保证安全成熟。增温、营养土育苗移栽, 更能实现省种、高产、高效, 提早或延后上市。

2. 种子处理和亩用种量

在播种前要认真选种、浸种, 选择发育健全、饱满度好、发芽率高且均匀一致的种子, 并晒种2~3天杀灭钟子表皮的病菌, 增加种胚生命力, 提高种子发芽率。有种衣剂的种子切忌泡种;无种衣剂的种子用敌百虫或幸硫磷等拌种剂进行拌种或土壤处理后播种, 以防地下害虫的危害。一般直播亩用量1.3~1.5kg, 育苗移栽则需0.7~1.0kg。

3. 选择土壤

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土壤中种植, 甜糯米是既需要水又怕渍的喜光作物, 选择土壤肥沃、肥力均匀、排灌方便, 病虫害指数小的地块。晴天整地, 保持土壤干爽, 有利于防止土壤结块影响根系生长。

4. 种植方式和合理密度

净作和间套作均可。净作最佳亩植2 800~3 200株, 间套作、地力肥瘦可酌情调整, 为保证穗大穗匀, 单株栽培, 每株留单穗。

5. 增加施肥量, 提高施肥水平

施足基肥, 早追苗肥, 力争壮苗肥, 重施穗肥。整地作畦前, 以腐熟有机肥和适量磷钾肥作基肥。分别在植株5叶期、10叶期、抽雄穗前进行3次追肥, 使植株叶色始终保持绿色。以有机肥为主, 与生物肥、配方化肥组合施肥的原则。

6. 加强田间管理和提早防治病虫害

(1)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 做到苗齐、苗全、苗壮。4~5叶期间苗, 6~7叶期定苗。

(2) 在追肥时要结合浇水, 在苗期、抽穗至灌浆期如遇干旱, 必须浇水, 适时锄草中耕。

(3) 彩甜糯333穗位较低, 要注意防鼠害, 同时要注意防玉米螟等害虫。

(4) 实行作物轮作, 适时更新品种, 深耕翻土, 清除病株残体、秸秆充分发酵以减少病菌源。

(5) 主要化学防治方法 (1) 用5%井岗霉素水剂400~500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 每隔7天喷1次, 连续施药2~3次。 (2) 防治地老虎, 播种前及时清园, 对土壤进行翻地细耙, 减少虫口, 覆盖地膜可有效地减少地虎的危害, 傍晚将毒饵撒在玉米苗附近进行诱杀。 (3) 防治玉米螟应在大喇叭口期用5%毒死蜱颗粒剂放15~20粒于心叶内, 多放易烧苗, 吐丝期用5%毒死蜱颗粒剂放15~20粒于玉米苞口或用阿维BT粉放于玉米苞口。 (4) 防治夜蛾可用50%丁醚脲悬浮剂1 500倍液、甲维盐2 000倍液或44.5%毒·高绿微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5) 蓟马、飞虱、蚜虫可用30%的吡虫啉乳油10 000倍液喷雾防治。 (6) 用毒谷或电网等来防治鼠害。

7. 隔离种植

与其他玉米隔离种植, 防止串粉, 影响籽粒品质。如果与开花期不同的玉米相邻种植, 开花时间要错开15天以上。周围200m以内, 不能种植同期开花的普通玉米或其它型玉米。

8. 适期收获

适时收获是保证商品品质的关键环节, 要根据当时的气候特点和作物的生长时期及时采收。采收期主要根据子粒外观形态, 计算授粉后天数, 用品尝等方法来确定。为了保证风味和品质, 应及时采收鲜穗, 一般以花丝变黑或在授粉后22~28天进行采收。

9.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及低海拔 (1 000m以下) 地区种植。

四、储藏保鲜

采收的时期和采后处理对食用及加工品质影响较大,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来的色、形、味, 连同苞叶采收回后。

1. 工艺流程

来料→清理→洗涤→漂烫→冷却→晾干→分装→冻结→冷藏

2. 操作步骤

将果穗全部浸入冷点温度在90℃以上的热水中, 烫煮5~6分钟。马上捞出, 待冷却至室温, 将晾干表面水分的玉米果穗装入食品袋中, 封口扎实。在零下35℃冷冻8~10小时;或在零下45℃条件下快速冷冻30~45分钟。经过速冻后的果穗装箱, 转入零下18℃的冷藏室中保存, 随用随取。

“333”模式 篇9

一、影响文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凝练影响文科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笔者在走访相关专家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 初步拟定了可能的因素有:学生考研与就业、学生专业水平、学生写作态度、教师指导水平、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奖惩机制、论文选题质量、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实验室条件、教师指导手段、文献收集难易度等几个方面。为了找出主要因素, 笔者编制了调查表, 对在淮高校的应届文科毕业生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 得出每一可能因素的认可率如下:学生考研与就业:30%;学生专业水平:38%;学生写作态度:70%;教师指导水平:28%;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92%;奖惩机制:80%;论文选题质量78%;过程管理措施68%;监督机制:81%;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71%;实验室条件:41%;教师指导手段:28%;文献收集难易度:18%。假设以超过50%的认可率为主要因素 (即大部分人认可) , 得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写作态度、论文选题质量、奖惩机制、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等几方面。学生考研与就业虽在很多文献中作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但这里调研的结论并不支撑, 经进一步分析, 可能的情况是学生的精力较充分, 经合理安排, 是完全可以解决好就业、考研与论文写作之间的矛盾的;奖惩机制成为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其他很多同类文献中尚少见, 可能的原因是奖惩机制的存在, 对老师是一种压力, 同时也是一种动力, 只要设计合理, 是有利于督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 进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文献收集难易度在不少文献中也作为主要因素, 但这里的调研结论也不支持, 可能是调研的对象相对集中, 没有感受或很少感受到这方面的差别, 抑或目前条件较好, 以前是主要因素, 但现在已不是了。

二、目前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前面所凝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后期调研对相关开放型问题答案的分析和处理, 目前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毕业论文选题本身有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中非常重要环节, 题目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但目前教师对毕业论文采题并不是很重视, 有些选题没能起到综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 以致先天不足, 后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校、院、系管理职责不清。目前相关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学校层级出台的, 对整个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起宏观指导作用。但由于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 而学院又没有出台更细的、更有针对性的相关管理细则, 仅依赖于学校的制度而又不能完全适用学校的制度, 从而导致各层级职责不清, 管理混乱, 不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3.学生对待毕业论文态度不够端正。一方面, 由于学生没有经过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 不知道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同时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另一方面, 由于有不少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 尤其是没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工作, 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拼凑现象, 其结果就是毕业论文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4.指导教师指导缺乏动力。对很多指导教师来说, 由于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 且监督缺乏, 没有任何压力, 怎么指导都一样, 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对学生放任不管, 指导过程马虎, 监管欠缺, 放松对学生的要求, 给分随意, 甚至到最后学生还不认识指导教师!造成毕业论文质量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有必要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 即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 明确管理职责;明确论文选题的三个原则;构建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督体系。

1.科学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为做好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 应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 明确不同管理职级的工作职责。 (1) 学校职责。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明确由校教务处负责宏观管理, 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和生源条件, 制订毕业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 并根据上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当年度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当年度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 及时开展检查与评比并进行最终的毕业论文总结工作。 (2) 学院职责。在遵循学校毕业论文总体原则要求的前提下, 学院负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细则,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 制定院内各专业的毕业论文大纲;统一制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明确进度要求, 实现“人、事、时”的统一;结合学院特点统一制定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并严格实施;组织毕业论文动员工作, 统一思想, 统一要求, 做好毕业论文准备工作;制定毕业论文过程监控办法, 明确监控主体和监控内容, 并做好总结工作。 (3) 系职责。按照学院的统一布署, 负责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研究制订毕业论文专业教学大纲;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一起, 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统一要求, 安排落实指导教师;与专业负责人一起审定毕业论文选题, 根据专业特点和校、院总体要求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 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 了解学生论文进展情况, 对中期检查结果进行审定;与教研室主任一起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

2.论文选题须遵循三个原则。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论文选题“三度”要适中。论文选题“三度”指题目的难度、深度和广度, 毕业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与广度, 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基础上有适当提高;鼓励学生创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研究工具;要求学生写作工作量饱满, 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论文写作任务。范围过专、过窄或课题内容简单, 达不到综合训练目的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2) 论文选题要结合实际。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或其他实际任务, 立足于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特别是那些既能满足教学要求, 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的实际课题, 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作为文科专业, 结合实际课题应达到课题总数的70%以上。 (3) 论文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要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的训练, 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撰写论文所用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须与学生所学基本知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与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须就难度、深度、广度、结合实际程度、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等方面经所在专业论证和专业负责人审定后生效。

3.构建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控体系。 (1) 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系主任、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组成, 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复杂, 涉及面广, 从教师采题、组织论证、学生选题、开题答辩、实习安排、实验条件的保证等都有赖于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论文质量的评判不一致时的协调与判断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仲裁机构”;对各系毕业论文工作进度的把握、中期检查的组织、后期答辩的组织与协调也需要领导小组的直接介入。 (2) 设立毕业论文质量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一般由学院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组成, 对毕业论文过程的前、中、后三个时期进行检查, 以此来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前期检查。检查的重点之一是选题, 重点之二是细化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具体来说就是论文选题是否符合要求、进度安排是否符合学院整体要求、可操作性如何、开题答辩情况如何等几方面。 (4) 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工作重点在于对毕业论文进度的监控、毕业实习质量的监控、教师指导质量的监控等。同时了解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及时与领导小组沟通并解决问题。 (5) 后期检查。重点检查学生是否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完成的质量如何,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同一论文的认可度上的差异 (评分) 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指导与评阅教师的评语是否符合规范等。 (6) 提升指导教师的质量意识。 (7) 明确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相应专业背景和讲师以上职称并有一定本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 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 熟知毕业论文工作规范。经个人申请, 专业负责人审核, 并经院领导小组审查合格并批准后方可担任。 (8) 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有:采题、编制《毕业论文任务书》, 并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质量;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论文质量等写出指导教师评语或评阅其他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组成答辩组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9) 构建基于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奖惩机制。学院要明晰奖惩制度, 根据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给予表彰或惩处, 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所获得的酬劳, 必须与其指导质量挂钩, 具体可根据指导毕业论文质量积点分进行奖惩。积点分的设计必须综合反映一个老师在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的所有工作, 具体来说应综合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指导的学生论文质量, 二是评阅的论文评分与评分标准的契合度。积点分的计算模型如下:积点分=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其中, 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计算方法为:优秀计为5分, 良好计为4分, 中等计为3分, 及格计为2分, 不及格计为1分, 所指导学生论文平均分即为此得分;指导教师评分的准确性得分由学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外5~8名专家分别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所打分值平均或加权平均后与教师评分进行对比 (包括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 , 如果分差在5分以内 (不含5分) , 计为5分, 如果分差在5~10分 (不含10分) , 计为4分, 如果分差在10~15分 (不含15分) , 计为3分, 如果分差在15~20分 (不含20分) , 计为2分, 如果分差在20~25分 (不含25分) , 计为1分, 超过25分计为0分。将教师指导和评阅的所有论文打分准确度都计算完毕后的平均得分即为此得分。

根据积点分对某专业学生进行排名, 据此作为奖惩的依据。譬如, 对于排名在后10%的老师要扣掉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指导酬劳作为排名前10%的教师的奖励, 从而给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个约束。同时, 设计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 如积点分排名必须在前一定比例, 同时所指导学生论文得分和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不得低于相应的分值。毕业论文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 须制定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 包括组织机构的构建、选题原则的确立和完善过程监控, 从而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摘要:本文凝练了影响毕业论文完成质量的主要因素, 基于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从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选题原则的确立和过程监控三个方面提出构建“333”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 以提升文科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因素,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1]季民, 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5) :20-22.

“333”模式 篇10

1骨干教师“333”培训体系构建

1.1以3个标准为依据

遵循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 从骨干教师能力培养入手,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制定了骨干教师能力标准;结合教师需求, 开发培训标准;依据教育测量学及教学实际, 制定培训质量考核标准。

1.2 以3 个项目的结合为模式

项目一:模块化课程设计。即以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 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实施要求, 合理安排教学时数, 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 使学员从中获得技能、知识及能力;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 适时更新, 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众多模块形成了培训教学资源库。

项目二:一体化专业设计。围绕护理专业着重体现4 个一体化设计思想: (1) 护理专业课程衔接一体化, 既要培训专业课教师, 又要培训基础课教师。 (2) 理论、实训一体化。 (3) 校内实训教学与临床实习一体化。 (4) 教学与服务一体化, 提供管理、教学、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项目三:开放式培训。开放培训基地, 与校本培训、行业培训、国家级培训、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等相融合, 充分发挥基地的社会服务作用。 (1) “双元化”校本培养。即每一名新教师入校后均配备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两名指导教师, 在实训中心锻炼两年后, 再进入学科培养。 (2) 承担卫生系统新员工培训、援疆培训等任务。 (3) 在技能大赛评分标准的制定、参赛选手的培训等方面开展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培训。 (4) 开展培训者培训, 全面提升培训队伍教师的素质。 (5) 承担省内外护理专业教师交流和培训的任务。

1.3以3个联动为机制保障

护理专业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 其培训工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 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建立起政府与基地学校、基地学校与医院、基地学校与参培学校之间的3 个联动机制, 从而保障教师培训工作有效落实。 (1) 黑龙江省教育厅设立培训办公室, 负责协调各基地的工作, 成为教育厅与基地学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政策、省教育厅要求以及培训管理能够建立绿色通道, 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如全省骨干教师遴选与培训制度、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 形成政校联动机制。 (2) 基地学校与临床医院合作, 将培训工作纳入院校合作双基地制度中, 建立培训的校院联动机制。 (3) 基地学校与参培学校密切联系, 并以黑龙江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室为纽带, 开展培训教师素质提升展示活动, 建立校校联动机制。

1.4科学的培训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为准确把握培训需求, 确保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对接, 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 保证培训效果, 基地建立了培训质量评价体系, 开展学员本人、学员学校、培训基地、临床实践基地以及政府部门5个方面的评价, 客观、公正评价每一名参培学员, 每期评选出占总数25%左右的优秀学员, 以鼓励教师认真参与培训。

2“333”培训体系的创新

2.1 动态、可控、开放

3 个标准是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基础;3 个项目的结合中, 其灵活的模块、一体化的设计与管理, 使培训在开放的平台中动态运行, 充满活力;3 个联动保障使培训顺利运行且质量可控, 易于操作, 能够有效指导中职护理教师培训。

2.2 有助于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

3个联动形成了骨干教师培训的制度保障。本课题主要成员参与黑龙江省骨干教师遴选与培训制度、培训经费投入制度、院校合作双基地制度、“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的研究与制定, 有助于建立培训长效机制, 确保培训有序开展、良性运行。

2.3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相结合

自2011 年起, 基地主要成员参与黑龙江省“十二五”教育科学牵动项目课题《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将培训工作延伸至全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中。

3对黑龙江省护理师资队伍建设的贡献

3.1培训覆盖面广、满意度高

自2008 年以来, 基地共培训学员1 003 人, 覆盖全省14 所卫生职业学校及职教中心, 护理专业教师参培率达75%, 骨干教师参培率达100%, 学员满意度在97%以上, 名列全省第一。基地于2010 年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十一五”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成果展, 2012 年被教育厅评审认定为全省中职专业骨干教师优秀基地。

3.2 教师技能水平提升, 大赛取得佳绩

我校护理专业确定的30 项“一口清、一手精”特色核心技能在全省得到推广。2011 年至2013 年, 我省多所卫校的参培教师指导学生连续两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夺冠, 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3.3 教师素质提升, 教学质量提高

近年来我省有4 所学校迈入全国示范校建设行列。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逐年上升, 从2010 年的75%提高到2013 年的81%, 名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前列。参培教师课题研究立项、论文数量增多, 每年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交流会都有骨干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示。

3.4 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2013年, 近500名教师参与编写护理专业五年贯通教材34本, 参培教师成为编写的主力, 担任主编、副主编的有70人。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为全省中高职衔接院校所使用。

3.5教学名师、新秀脱颖而出

参培教师全丹花、孙联伟代表我省在“十一五”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成果展上展示心肺复苏情境教学, 得到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好评。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原英等参培教师获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黑河卫生学校吴丽萍等参培教师成长为全国名师、省级新秀、学校的教学骨干及专业带头人。

3.6 助推中高职衔接

培训为全省实施护理专业五年贯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提供了智力支撑, 使教师衔接第一个实现, 为专业、课程、教材等衔接奠定了重要基础。2013 年我省启动10 项工作, 落实10个衔接, 护理专业招生700 人;2014 年继续完善五年贯通各项衔接, 招生800 人, 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师资培训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遵循教师培训规律, 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具有双师素质的护理职教队伍, 是现代护理职教体系建设的需要, 是我国高水平护理职教发展的需要。基地工作人员将牢记责任和使命, 不断研究探索, 继续为护理职教师资提供高水平的培训服务。

摘要: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培训, 不断创新培训体制和机制, 构建了以3个标准为依据、3个项目的结合为模式、3个联动为机制保障的骨干教师“333”培训体系, 提供了高水平培训服务, 搭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为黑龙江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333”模式 篇11

Intersil推出的这些器件可做为单通道或双通道收发器来使用,能够在RS-232和RS-485/RS-422协议之间灵活切换。这种适应性使ISL333X系列可替代两个RS-232,两个RS-485/RS-422和1个复用网络。

此外,这也是业界首次在小巧的6mm x 6mm QFN封装内,同时兼顾实现了最佳水准的灵活性和15kV HBM ESD保护。整个ISL333X系列产品均提供这种高水平的ESD保护,包括ISL3332和ISL3333这两个双端口IC,以及单端口的ISL3330和ISL3331。

ISL3331和ISL3333采用了超小尺寸的40-pin QFN封装,所有版本的IC均工作在3.3V电压下,提供20Mbps的数据速率和直通的引脚输出,以简化电路板的设计。

ISL3331和ISL3333还提供额外的功能,包括更低的速度和边沿速率选项;适用于对EMI(电磁干扰)敏感的设计;实现更长的总线等等。这些器件还具有逻辑电压(VL)脚,可用来设定逻辑输出的 VOH 值和逻辑输入切换点,以便混合电压系统中的其他电源电压相兼容。

当设备的任何一个端口工作在RS-232模式下时,板上的充电泵会产生标准的±5V输出电平。每个收发器均符合RS-232标准,Rx输出可处理最高±25V的电压,Tx输出可处理±8V的电压。在RS-485模式下,每个收发器支持RS-485和RS-422差分通信标准。RS-485提供了全故障保护特性,即便在输入为开路或短路的情况下,输出仍保持高电平。RS-485支持3种数据速率,其中两种速率的压摆率是限定的。当双端口IC的两个端口都处于RS-485模式下时,充电泵会被禁用,以降低功耗、减少噪声并消除泵电容。

“333”模式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黄独无菌苗由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组织培养室提供。

1.2 方法

将黄独带芽茎段(0.5~1.5 cm)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PP333、B9和ABA的单因子试验。所用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PP333、B9和ABA的浓度均设置为0、1、2、4、8和16 mg·L-1。培养基中均加入7.5 g·L-1琼脂和30 g·L-1蔗糖, pH调为5.8~6.0,配制后均在高压灭菌锅中(121℃,0.1 MPa)灭菌20 min。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间14 h·d-1,光照强度1 000~2 000 lx,温度(25±1)℃,湿度70%~80%。180 d后统计试管苗的成活率。试验重复3次,数据取其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PP333对黄独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1和图1可知,180 d后,对照组的成活率为0,而添加了PP333显著提高了其成活率,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当PP333浓度超过2 mg·L-1时,成活率开始下降。因此,黄独种质离体保存最佳的PP333浓度为2 mg·L-1,成活率为94.6%。

PP333 B9 ABA

2.2 B9对黄独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2和图1可知,180 d后,对照组的成活率为0,而添加了B9显著提高了其成活率,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当B9浓度超过4 mg·L-1时,成活率开始下降。因此,黄独种质离体保存最佳的B9浓度为4 mg·L-1,成活率为75.8%。

2.3 ABA对黄独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3和图1可知,180 d后,对照组的成活率为0,而添加了ABA显著提高了其成活率,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当ABA浓度超过4 mg·L-1时,成活率也开始下降。因此,黄独种质离体保存最佳的ABA浓度为4 mg·L-1,成活率为68.1%。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表明,B9和ABA均可用于黄独试管苗的离体保存,但其使用的浓度较高,且180 d后其成活率显著低于PP333应用后的成活率,说明在黄独种质的离体保存中,较好的植物生长延缓剂是PP333。

PP333(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使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紧凑,矮小健壮[3]。该试验结果表明,2 mg·L-1的PP333可延长黄独试管苗的保存时间,提高存活率,这与张胜珍等[4]对枇杷离体保存的研究结果一致。B9(比久)可抑制茎端下部区域的细胞分裂和伸长生长,使植物生长速率减慢,导致植物体节间缩短,诱导矮化[4]。该试验结果表明,B9可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从而提高黄独带芽茎段的成活率,这与宿飞飞[5]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研究结果一致。ABA(脱落酸)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激素,具有促进休眠、抑制发芽、抑制植株及器官生长的作用[6]。该试验结果表明,ABA也可提高黄独带芽茎段的成活率,这与李峰等[7]对巴戟天种质离体保存的研究结果一致。

摘要:以黄独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PP333、B9和ABA对黄独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B9和ABA可抑制黄独试管苗的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其中黄独种质离体保存最佳的PP333、B9和ABA浓度分别为2、4、4 mg.L-1。

关键词:PP333,B9,ABA,黄独,种质,离体保存

参考文献

[1]郑玉红,夏冰,杭悦宇,等.黄独遗传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0):2011-2017.

[2]尹明华.抗癌药用植物黄独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10,35(12):10-12.

[3]张晓丽,刘文英,张楠,等.PP333对怀地黄种质离体保存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171-174.

[4]张胜珍,客绍英,马作东,等.植物延缓剂PP333和B9对菘蓝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428-1431.

[5]宿飞飞.B9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移栽结薯数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2):7-8.

[6]黄益洪,汤日圣,叶晓青,等.脱落酸(ABA)对白粒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503-507.

上一篇:黄灌区节水改造分析下一篇:追求教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