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2024-06-17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精选6篇)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篇1

资源性产品主要包括水、能源、矿产、土地四大类产品,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 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如何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关系, 使其提高使用效率和节约资源, 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资源性产品中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电、油、天然气和水价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要意义

1.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 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赖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 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 随着经济规模逐步扩大, 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使得能源、矿产、土地、水资源需求剧增;另一方面,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 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由于国内资源有限, 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巨大需求, 近年来, 我国对原油、铁矿石、铝土矿等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量也大幅增加。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因而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的价格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 对于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推动节能减排, 建设节约型和低碳型社会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 也是一个能源资源短缺的大国。以石油为例, 2012年国内原油产量为2.05亿吨, 而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约为4.7亿吨,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原油产量只能满足国内原油需求量的43%。与此同时, 原油进口量为2.66亿吨,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7%, 而且以年均3个百分点的速度在递增。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支撑的。由于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 导致地方和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过多地使用稀缺资源并且加大了污染物的排放。在资源和劳动力价格偏低的情况下, 企业即使采用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 也能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这样就抑制了企业对先进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的需求, 降低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消费环节看, 由于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 刺激了居民对稀缺资源及其产品的不合理消费, 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矛盾和环境污染程度。

3.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合理形成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的需要

目前我国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 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相对滞后,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受体制因素的制约, 资源性产品市场化程度偏低, 价格没有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二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构成不合理。许多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只反映资源开发成本, 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 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三是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天然气等价格明显偏低。四是资源性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在国际市场资源性产品定价过程中缺乏话语权。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资源性产品低价政策, 在“中国制造”产品畅销世界的同时, 也使国内资源性产品大量流向海外, 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造成对外国消费者的间接补贴, 为世界财富的增长做了贡献。与此同时, 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方面,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会全方位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节约型和低碳型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会提高生产生活成本, 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真实完全的反映资源价值, 促进资源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之间自由流动, 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2. 坚持稳步推进原则

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改革目标与改革过程的关系。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市场供求关系、社会心理预期、企业消化能力和人民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 正确选择改革时机, 合理把握改革节奏和力度, 坚持循序渐进, 关注民生幸福, 充分考虑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生活水平的影响, 力争把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3. 坚持成本共摊原则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质上是一次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改革的成本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任何价格改革都会涉及利益的再分配, 因此,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必须与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相匹配。力争使得不同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利益得失相对均衡, 最大限度地使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达到多赢的效果。

4. 坚持配套改革原则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能孤军深入, 需要相应的配套改革整体推进。通过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能够促进建立资源节约、成本降低、提高效能的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加快相关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

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总体思路:通过政府宏观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手段, 建立合理的既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又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对居民需求范围内的资源性产品价格采取政府指导价, 对居民非基本需求的资源性产品价格采取市场调节价。

1. 电价改革:基准电价下, 提高电价梯度, 实行差别电价

目前我国居民用电占总用电量的12%, 但在居民用电中, 5%的高收入家庭消耗了24%的居民用电。电价改革将由过去按各发电场实际煤耗定价的政策, 改为按平均成本制定统一标杆电价;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式电价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专项加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对再生能源发电实施价格补贴政策;鼓励实施峰谷电价;提高水电上网电价。

2. 油价改革:与国际接轨, 实行市场调节价和政策指导

理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选择时机推进油价改革。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 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但在实施过程中, 因调价周期过长, 很难及时反映国际油价走势。下一步要围绕调价周期, 加快调价频率, 改进成品油价格操作方式, 继续完善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3. 天然气改革:改“正推”为“倒推”定价机制

所谓“正推”是指我国现行的天然气定价是以政府定价为主, 采取成本加成方法制定, 终端价格由供应成本再加合理利润确定。而“倒推”则是指采用新的净产值法由替代能源价格确定终端消费价格, 扣减管输费用后倒推得到气源价格。由原来的“正推”改为“倒推”的定价机制改革, 有利于实现天然气价格由政府管制向市场化转变, 也有利于在天然气上游资源引入竞争机制, 使下游的消费者广泛收益。

4. 水价改革:提高水价梯度, 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 空间布局和时间季节失衡, 用水效率低下, 水资源污染严重。目前全国城市中有三分之一缺水, 四分之一严重缺水。而现行的成本加成定价机制忽视了价格杠杆作用, 导致水价长期偏低。目前我国城市的水资源费平均为每立方米0.3元, 居民污水处理费每立方米0.78元。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未来水价改革基本方向是:阶梯式水价将逐步落实;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实行非居民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简化水价分类, 由原来的五类减少到三类, 并实行工商用水同城同价;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有偿交易制度;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环境产权交易机制。

摘要:资源性产品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资源性产品价格合理与否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偏低, 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 必须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 建立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又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

关键词:资源性,产品,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慧敏, 崔景华.优化我国资源税费制度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财政, 2012.11

[2]黄海燕.完善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J].天然气技术, 2010.2

[3]温桂芳.资源价格改革的难点与出路[J].求是, 2010.11

[4]曾贤刚.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新思路[J].环境经济, 2011.12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篇2

一、资源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资源价格改革滞后已经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央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我国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会释放部分隐性通货膨胀。燃油、水、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价格和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都存在潜在的上涨压力,一旦释放,将会推动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但是我国资源价格水平长期偏低,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粗放型经济增长,而且还导致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扩大了贸易顺差,夸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资源价格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很低,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长期以来,我国水、电、煤气、热实行政府定价,天然气和成品油的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此外,政府还可干预电煤和土地的价格。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煤、焦炭、天然气、水、电的价格均相对较低。在地价方面,不少地区为招商引资,压低征地补偿费。成品油价格虽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动情况进行调整,但调整时间滞后,调整幅度也低于国际成品油的涨幅。二是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从电力与替代燃料的比价关系看,我国单位兆焦的电力价格,只相当于燃料油和天然气的70%、液化气的67%、人工煤气的56%。资源价格偏低和比价关系不合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偏低的资源价格不能及时和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需求和过度浪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不到发挥,因此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粗放的,资源产出效率低。二是偏低的资源价格加剧了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从需求来看,资源价格偏低导致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特别是不正常的投机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从供给来看,资源价格偏低,影响了资源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此外,资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还促使资源出口大幅增长,最终造成国内资源供给不足。三是资源价格扭曲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上升的压力。由于国内的资源价格被人为地压低,多数资源价格低于国外水平,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很低。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始终保持在全球较低的水平,刺激了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资本也会因此迅速流入,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最终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

二、资源价格改革的重点和思路

针对当前我国资源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等问题,资源价格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考虑到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行渐进式改革,力争把改革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在具有竞争潜质的领域,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放松政府对价格的直接管制,让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充分发挥价格信号调节市场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部分不能形成竞争的经营环节,要加强价格监管调控,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和国家经济安全。资源价格改革的重点一是全面推进水价改革。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推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尽快把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保体微利水平;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等。二是积极推进电价改革。要逐步建立起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的价格形成机制。将上网电价由政府制定逐步过渡到由市场竞争形成。三是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坚持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方向和原则,建立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提高天然气价格。四是全面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政府逐步淡化对煤价形成的干预;研究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全面反映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煤电价格的良性互动。五是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使土地价格真空反映土地市场供求和土地价值,反映土地资源的稀缺状况。严格控制行政划拨用地范围,扩大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的范围,减少协议出让土地的数量。

今年是“资源价格改革年”,高县的工作思路是把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需要与可能、力度与承受力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以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统筹安排好全年的定调价工作。一是适当调整工商类销售电价,缩小与大网电价的差距。二是调整农村汽车客运票价,规范农村客运市场。三是加快城镇供水价格改革,在条件成熟时开征污水处理费。四是出台廉租房租金标准,适当调整直管公房租金水平。五是合理核定天然气安装工程费和天然气试销价格,保持天然气与煤气的合理比价。通过价格改革促进煤气公司提高供气质量和服务水平,形成天然气和煤气适度竞争。六是按照“分级定价、优质优价”的思路研究学校住宿收费,促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

三、资源价格改革对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影响

当前我国资源价格进行全面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并不成熟,不宜全面铺开,急速推进。一是资源价格改革可能会破坏宏观调控的成果。我国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成效,但目前仍处于稳定消化阶段。资源价格的放开将会直接导致作为经济源头和基础的资源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增加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作用,但是却会引发资源开发和生产部门的投资扩张,从而在上游部门产生新的投资过热。而资源产品的价格上涨,通过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将会直接推动下游产品的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二是资源价格的上涨有可能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的国内需求一直徘徊不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资源价格上涨将会进一步抑制本已疲弱的国内需求。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消费者在水、电气等公共资源产品上的支出,另一方面通过价格传导提高了其他消费品的价格,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这不仅直接降低国内的总需求水平,而且也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而且,资源价格上涨还会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5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已经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成本。由于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将在2006年开始显现。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于出口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三是资源部门自身对于市场化改革的准备还不充分。资源价格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消耗和资源成本在产品价格中得到体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然而在资源部门自身的改革进程滞后的条件下,单纯放开资源产品价格,将会使资源价格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众所周知,由于资源部门的特殊性和历史原因,资源部门大部分仍然是垄断经营。在许多资源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通过价格改革使其内部化也是政府的一个目标。但是,在没有破除行业垄断,形成充分竞争的情况下,贸然放开价格,垄

断厂商将会毫无疑问地制定垄断高价,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而政府希望通过价格改革使资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破坏和污染成本内部化的良好愿望也不可能实现。由于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垄断价格将这些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和消费者,价格放开并不会对垄断企业产生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激励。结果将是使资源价格改革变成一次资源部门向下游产业和消费者攫取垄断利润的利益再分配。四是相应的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尚未到位,资源价格改革不仅直接导致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也会引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必须的生活成本。对于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而言,价格冲击更为剧烈。因此,在进行资源价格改革的同时,必须同步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或补偿机制,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会恶化。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资源改革成功的保证。

四、资源价格改革应完善综合配套政策措施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篇3

谈消费,就离不开价格。总的说,要实现对于公共产品消费的公平,公共产品价格的制定必须公平,大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交易双方都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等价交换:二是政府制定价格要做到公平公正:三是公共产品消费应由政府负责,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需求,在价格上使大多数消费者能够承受。

当前公共产品价格中存在不利于

实现消费公平公正的因素

一,一些行业和部门借价格政革之机损害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一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兼有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的行业和部门,往往把改革变成涨价,牟取行业或部门的利益。

二,公共产品价格的形成,存在价外加价或价外收费和重复收费的现象,导致其价格并不真正代表其价值。

其一,价外加价和乱收费的现象较为严重,在价格违法投诉案件排序的前6个行业中,服务业占了4个,其中教育连续6年居于首位。

其二,国家对某些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开征建设基金,如电力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机场建设费等。由于这些基金都是随价征收的,造成消费者或购买者在消费或购买其产品或服务时需付出三项费用:一是价格,二是基金,三是杂费。从而形成公共产品价格表面偏低而实际并不低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收取的各种基金应是专款专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报刊披露,首都机场收取的机场建设费是民航总局和首都机场各拿50%收入,而且给首都机场的50%还是作为机场的收入。建设费变成机场的收入,是否用于机场建设值得怀疑。

三,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存在明显的价格歧视。在地方公共产品的使用上,存在本地居民和外地人两个市场,具有不同的价格,这在经济学上称为价格歧视。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中小学教育等方面都很明显地表现出城乡差别和内外(本地和外来)差别,这对广大的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是极不公平的。这种不合理性在于:导致居民自由迁徙的成本过高,影响居民以及与之相关的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并最终影响到城市竞争力以及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升。

四,市场价格秩序混乱。价格欺诈、质次价高、不正当的价格竞争,因商业贿赂造成的价格扭曲或价格虚高,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和房价方面的各种价格欺诈,以及各种不合理收费、乱收费乃至强行收费,都在程度不同地损害着消费者的权益。在农村发生的各种价格和收费问题,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问题,使广大农民所受到的损害更为严重。

造成公共产品价格问题的原因

基本一是价格形成主体错位。

公共产品一般由国家垄断经营,其价格由国家直接制定或批准。国家在制定公共产品(指非纯公共产品)价格时,既要考虑其成本的变动,保证生产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以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又要考虑价格变动对其他部门、行业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增进社会福利,致使价格的调整不能及时反映成本的变动。

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其在提出调价要求时,往往从部门、行业的利润出发,向国家提出过分或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采取多报成本支出的办法来达到提高价格的目的。

所谓国家定价,往往演变成企业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其结果是成本涨多少,价格就提多少,甚至是价格的上涨比成本的提高还要快。

二是公共产品的定价基础缺乏成本约束。

公共产品的提供,名为国家实为国家委托具体的企业提供,从而使国家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的控制程度往往取决于委托人的监管效率与代理人的经营目标函数。

如果企业的内部人不能分享利润收益,就只能从增加企业的开支中获取更多的个人收益。这时,内部人没有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却有成本最大化的动机,从而导致通过各种形式成本增加侵占委托人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部门利益代替社会利益。

由于现行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是按照成本加利润的方式制定的,但价格主管部门或审批部门与企业在成本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又无法准确地审核企业成本的真实性,一般都是企业报多少是多少,同时考虑对国家财政、消费者的影响情况,实施相应的批准。

这种审批制定价格的方式,由于缺乏成本约束机制和有效的成本监控,企业缺乏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容易逆向激励企业加大成本支出甚至是虚报成本,因为这样做可以通过提价进行冲销,往往是价格随着成本的增加而提高,而成本的增加又缺乏相应的约束,以致成本越增越多,价格也越提越高。最终形成成本提高——提高价格,再提高成本——再提高价格,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三是自然垄断的公共产品价格改革问题突出。

经过放松价格管制的改革,较快地消除了这些行业的供给制约,但同时也逐渐暴露了长期存在的体制矛盾。

最为突出的现象是垄断部门的垄断利益合法化,在保持垄断经营格局不变的前提下放松价格管制。其结果只会是剥夺消费者剩余,使得垄断部门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行业垄断性越强,“高成本、高价格、低效率、低服务质量”的问题越突出。

此外,竞争机制的引入虽然打破了单一的价格形式,但目前的做法仅停留在对原垄断企业的垄断性经营业务和非垄断性经营业务进行“分拆”的层面,尚未形成规范的准入制度,垄断环节的垄断业务还不能形成企业间的竞争。

由于新厂商没有随时进入的可能和缺少潜在竞争者,在位厂商缺乏来自其他厂商和新进入者的竞争压力,也就没有提高效率、降低价格和改善服务的动力。使改革有可能蜕化为在原垄断企业内部瓜分利益,甚至将“大垄断”演变成“小垄断”、集中垄断分拆为分散垄断:或者改革的结果仅仅是打破了厂商垄断,而仍不放弃国有包办,“改革”演变成为“分拆”而“分拆”,“竞争”也演变成缺乏预算约束的国企之间的拼争:而政府管制职能的改革也将因此而延缓。利益集团左右着价格改革和价格调整的现象也就难以改变。

四是公共产品价格管理不完善。

一来规制公共产品价格相关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公用事业价格法律、法规,对价格的管理缺乏规范的标准和方法,对企业的产品定价缺乏制衡机制。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往往造成在公用事业价格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就事论事,降低了公用事业产品定价的科学性。

二来价格管理部门职能单一,无法控制与价格相关的因素,也不参与市场准入、需求管理及运行成本的监控,存在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对价格的审批难以做到科学和合理。在我国对公共产品价格的管理中,存在多头管理、政企不分、内容陈旧、监管不力等问题。

三是定调价程序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价格主管部门在定、调价过程中部门内和部门外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其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往往屈从于公用事业企业及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压力,制定和调整的价格不能很好地反映消费者的要求和意见而受到置疑。

四是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会在定价程序中的地位并不十分明确,公用事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消费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明,人员组成的结构不合理,消费者在听证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导致价格听证会在定价的具体实践中流于形式,听证会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重新认识自然垄断问题,

对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进行结构性改造

首先是对其现有的部门结构进行改造。

其核心是使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分离,即对现处垄断地位的国有垄断性企业进行分割,将网络经营和非网络经营分开。

对网络经营业务继续实行区域性独占,价格仍由政府管制,同时对非网络经营业务变一家独占为多家竞争。

允许非网络所有者按政府规定的价格及技术标准使用网络,即任何企业都可以在非自己拥有的网络范围内经营非自然垄断性业务。

其次是改革公共产品投资体制。

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公共产品经营企业的经营性收入再投资、政府和银行的低息贷款及发行债券筹资、引进外资等方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公共产品生产经营的稳定、多渠道资金供给。

再次是改革公共产品经营体制。

第一,改革政府的干预行为。将政府直接生产与经营公共产品的传统方式,改变为补贴和管制方式来干预公共产品经营。

第二,进行市场化改革。将不具备自然垄断的公共部门果断地推向市场。

第三,明确划分公共产品经营职能。政府可将某些城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的专门经营权拍卖给私人、法人团体和外商,由它们来经营;也可以将一部分垄断性行业的现有国有企业资产或将要建成投入使用的资产出售:还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造,由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来经营,政府可以尽快收回投资。对于不能出售和股份制的企业,政府可以采用租赁、托管和公司化等方法实行商业化经营,从而缩小政府直接经营的范围。

深化公共产品的价格改革内容

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对自然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在价格形成中引入竞争机制,使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同时,对自然垄断业务继续实行政府定价或实行政府管制价格,但必须建立规范的价格形成规则、制度。

规范价格构成,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应完善价格形成中的成本构成,推行制定价格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建立规范的工资增长和约束机制,确立合理的报酬标准;取消各种价外加价或收费制度;加强成本调查,在条件成熟时实行行业社会平均成本公布制度。

理顺价格关系。一是取消价外加价和各种基金,改变价格的扭曲状况。二是逐步提高偏低的公共产品价格。使生产经营企业能够基本上做到收支平衡乃至略有盈利。

完善政府制定的服务产品价格形成,

做到价格形成的科学、民主、合理

第一,对于垄断性服务行业的价格,必须以服务平均成本、平均利润率、服务设施利用率、服务比价、服务差价等市场运行指标为参照系,通过价格听证、制定成本约束机制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实现垄断性服务行业的价格科学、合理。

第二,对于服务的公共产品价格,应改变目前存在的公共服务部门财政补贴普遍不足和服务生产目标错位的状况。

加强财政补贴,提高服务业内部效率和相对收益水平,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为此,应建立公益性服务的成本补偿机制和公益性服务补偿基金,完善公共服务和公益补偿机制。对公共服务部门应完善财政补贴制度,保证公共服务所需投入。

同时,相应压缩公共服务部门的冗员,减少免费享受公共产品的范围,使之与国力财力相适应。

第三,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广泛吸收消费者参加。

实行价格听证的办法可以提供消费者参与价格制定的机会,但是听证的组织和听证程序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从目前实行的情况看,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基本是生产经营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各占三分之一,这种结构不合理。作为要求提价的生产经营企业,其任务是在会上阐明提价的理由,解答代表提出的问题,而不能也作为代表参加投票。因而现行听证会的代表构成和听证办法不公平。

改进的办法是,更多地吸收消费者参与。听证会的代表由消费者代表、专家学者和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的代表组成,其中消费者代表应占代表的三分之二。还要请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实施听证前应该把企业的成本公开,提高听证的透明度。不能每次听证只有那几个代表知道比较详细的情况,尽可能向社会公布,通过报纸、网络、广播,让广大群众知道,直接参与发表意见,使听证会尽量做到科学、民主、公平、公正,更能反映群众意见。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价格政策,保障居民能够获得基本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服务。

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尤其是解决好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在财政状况较好的经济发达地区将义务教育的年限扩展到高中,即将九年义务教育增加到十二年。取得经验后,逐步向其他地区推行。在价格和税收上均应实行优惠政策,并向农村倾斜。

国家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应该区分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实行不同的价格或收费办法,即基本医疗价格应使全体国民能够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其价格能够补偿医疗单位成本即可。由此,政府应该主导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民医疗保障不仅要作为一项社会福利,而且更要成为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还要深入改革公费医疗服务制度,对非基本医疗部分,则应参照市场价格制定,以使医疗单位能够获得正当收益。

重塑价格管制监督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产品价格监管体制。

目前在有的地方或部门乱收费现象相当严重,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有关。以教育乱收费为例。教育乱收费连续6年居于价格违法大户之首,但屡治不爽,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在于系统执法存在问题,即执法者和被执法者在利益上休戚与共。而乱收费的直接监管部门发改委如果隔着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去治理乱收费,甚至屈从于相关的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的压力,其收效可想而知。

可见,无论治理乱收费还是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都必须切实加强监管。规范的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体制,主要包括:

一是规范的定价方法。遵循“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制定规范、合理的定价标准和方法。

二是规范监管程序。由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实行监管的行业范围、监管的政策目标(至少包括价格公平、合理负担成本、消费合理化)和监管的组织机构等;负责实施监管的机构公布申请特许经营权的资格和批准程序:监管机构以公开、公正的方式为接受监管的自然垄断企业制定或调整价格:监管机构根据有关法规对自然垄断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

三是建立职能完备的价格管制机构,实现价格审批与成本监控一体化。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以价格管制为中心,将价格管制机构与市场准入、运行规程等管制机构合并,建立各级公用事业管制机构。四是培育有实效的社会监督体系。我国现有条件下,对管制者的监督体系可从以下方面人手:管制规则法制化,建立专业性的消费者协会,普及提价公证会制度,信息公开化。■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篇4

一、测算的基本方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国民经济中的任何一个部门, 只要从事生产活动, 都需要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投入从其他部门购进的原材料、燃料、中间产品以及由居民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 并将生产的货物和服务, 或作为中间产品供其他生产活动使用, 或用于消费、投资、出口等最终使用。价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 某一产品价格的变动, 通过生产联系会引起其他产品价格的变动。这种影响有直接的, 也有间接的。

投入产出表就是对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1年) 生产、收入、分配和使用全过程进行记录的一览表。宏观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变量, 如价格、税收、投资等的变化对经济的各种影响, 均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测算和模拟。为了充分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我们有如下假设: (1) 受波及产品价格的变动, 都是由于成本中消耗费用变动引起的, 不考虑由工资、利税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2) 不考虑企业在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后, 可能采取的各种降低消耗的措施, 以及其他降低成本的措施。 (3) 不考虑折旧的变化。 (4) 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以此为基础, 价格变化对经济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利用投入产出原理测算, 假设有k个产品部门价格变动△Pk (%) , 其他n-k个部门为受k影响的部门, 其影响是由k个部门价格变动而呈成本推动型变化。

(一) 对其他产品价格指数影响的计算

由k个部门价格调整, 使得所有产品都有转嫁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的预期。则其他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Pn-k为被k个部门影响的其他n-k个部门价格变动指数, △Pk为变动价格的k个部门的价格变动指数, An-k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去掉对应的k行和k列后的子矩阵, Ak (n-k) 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中对应的k行和n-k列交叉元素作成的子矩阵。

其中由于k个部门价格调整, 对n-k个部门价格的直接影响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Pn-k为被k个部门直接影响的其他nk个部门价格变动指数, △Pk为变动价格的k个部门的价格变动指数, Ak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对应的k行元素去掉相应的k列元素后的子矩阵。

(二) 对产品价格总指数影响的计算

因几种产品调价而引起其他产品价格变动, 并且由于经济生产中各种产品的结构不同, 使得产品价格调整, 对社会产品价格总指数的影响也不可能相同。价格变动对全社会产品价格总指数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T为由k个部门产品调价的幅度, 以及由此引起其他n-k个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幅度所作的行向量, X为各部门产品总产出作成的列向量, IT为对应维数的单位行向量。

(三) 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 影响的计算

同理, 可计算调价后对工业品出厂价格 (PPI) 指数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IX工业

式中, 因k个部门产品调价, 以及由此引起其他n-k个部门产品价格变动, △PT工业为所有产品部门中由工业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幅度所作的行向量, X工业为各工业部门产品总产出作成的列向量, IT为对应维数的单位行向量。

(四) 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影响的计算

根据成本推动理论, 上游的PPI上涨必然加大下游的CPI上涨压力。高涨的PPI指数能否传导到CPI上, 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取决于整体下游行业的产能是否过剩。许多影响因素无法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测算, 而对CPI的理论影响可以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测算。部分产品调价可能对居民消费价格 (CPI) 指数影响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因k个部门产品调价, 以及由此引起其他n-k个部门产品价格变动, △P1T为所有产品部门中由居民消费产品价格变动幅度所作的行向量, Y1为居民消费支出中由对各产品部门的消费支出作成的列向量, IT为对应维数的单位行向量。

二、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的波及效应影响测算

关于资源性产品价格变化情况, 假定煤炭、石油、电、燃气和水价格分别提高10%;同时认为按照这样的假定价格调整后, 各产品生产的投入结构、盈利水平和经营管理不发生变化, 在这样的前提下, 我们基于河南产业结构现状, 利用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模型 (123个部门) 分别测算每种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其他产品价格的波及影响。

(一) 煤炭价格调整10%

经过测算, 影响系数超过1%的行业有4个, 分别是炼焦业、肥料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影响系数小于0.2%的行业分别是保险业、金融业、木材及竹采运业、废品废料、管道运输业 (见表1) 。综合来看, 煤炭价格调整10%, 影响PPI变动0.76个百分点, 影响CPI变动0.29个百分点。

(二)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调整10%

本行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重要元素, 或提供能源, 或提供原材料。因此共有11个行业的价格影响系数超过0.5%。其中价格影响幅度超过1%的4个行业, 分别是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料生产和供应业、肥料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 (见表2) 。综合计算,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调整10%, 影响PPI变动0.49个百分点, 影响CPI0.19个百分点。

(三)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价格调整10%

计算结果显示, 电力、热力价格调整波及面较广, 影响行业较多, 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巨大。提价10%后, 有14个行业的影响系数在1%以上, 47个行业影响系数涨幅超过0.1% (见表3) 。相应地,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价格调整10%, 将影响PPI调整1.16个百分点, CPI调整0.51个百分点。

相对于煤炭、石油、电力价格变动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燃气和水的价格变动对其他行业的影响相对要小, 根据测算, 它们分别提价10%时, 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均不超过0.1%。

测算结果显示, 当这些基础性产品价格调整后, 对工业行业的影响普遍要高于农业和第三产业, 基本上集中于采掘业和重化工业等高耗能行业, 这些行业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刚性大, 依赖性强, 因此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就比较明显,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几个行业是石油加工、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相对于制造业要小, 第三产业中受资源性产品价格变化影响大的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影响较小的行业是批零业、金融业和房地产等。综合来看, 作为中间投入品, 水、电、燃料等产品价格的上升最终会抬升企业生产成本, 并传导至其他相关行业, 但在上下游产品之间存在影响效应逐渐减弱的情况。

三、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 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进程

资源性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在工业化初期, 其生产经营以垄断行业或公用产品提供的行业为主, 政府对这些商品的价格实行低水平的价格政策, 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需求和过度浪费。当前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 已成为资源性价格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水资源价格方面, 建立以节水为核心的水价结构体系、价费政策体系、合理有效的水价形成机制。在电力价格方面, 逐步建立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的价格形成机制, 将上网电价由政府制定逐步过渡到由市场竞争形成。在煤炭价格方面, 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 减少政府对煤价形成的干预;研究全面反映煤炭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核算方式;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煤电价格的良性互动。在石油天然气定价方面, 按照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原则, 建立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 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力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化体系, 也是对一些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争取在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我国的资源性产品价格真正走向市场。

(二) 统筹协调各方利益, 保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平稳进行

价格改革不仅直接关系行业、企业和部门利益, 而且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取得群众和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 要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关系。一是资源部门自身的改革深化应当先行, 资源部门应在进一步明晰产权、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 适当放开资源生产环节的经营权, 引入竞争, 提高资源部门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二是对于不同的资源产品逐步进行分类改革。如果众多资源价格同时上涨, 将会形成推动价格全面上涨的合力, 使宏观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三是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如生活用水等不宜完全放开, 须继续实行政府定价政策, 必要时要实行和加强财政补贴。四是在进行资源价格改革的同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改革必须协调跟进, 同步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或补偿机制, 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五是在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同时适当调整现行财政税收体制, 改过去的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针对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进行课税, 提高各种涉及环境保护的税、费征收标准。重视资源属地的利益, 让地方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得到应得的利益, 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为地方政府恢复生态、治理环境解决资金问题。

(三) 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市场监管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篇5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 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发展改革委表示,今年我国将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 2014年将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开展试点。同时,将继续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进一步完善生猪调控预案和大宗农产品储备吞吐调节机制。继续支持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加快主产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篇6

2009年里, 各种资源价格“涨”声四起, 以水价为例:1月1日, 广州自来水涨价;4月1日, 南京上调自来水价;5月20日, 昆明市居民生活用水单价涨了0.8元;10月份之后, 兰州、咸宁、重庆市万州区等全国多个城市 (区) 水价开始上涨……。2010年6月1日, 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提高24.9%, 大幅上调很出乎意料。“不甘寂寞”的油价、电价、煤炭等各种能源产品也纷纷上调期, 或蓄势待发。

众所周知, 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是保障资源价格合理的基础, 价格形成机制不正常, 就不能形成合理的价格, 必然导致资源使用不合理。由此, 本文从剖析当前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问题的入手, 对如何推进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二、当前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剖析

第一, 资源价格构成不完整。长期受体制因素制约和传统观念“自然资源无价”的影响, 目前资源价格只由生产成本和行业平均利润构成, 基本没有包含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 而且这种生产成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开发成本, 通常没有包括:认识、勘查阶段的开采成本, 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时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 如水价中没有包括污水处理费和污泥处理费。傅涛博士指出:居民使用的自来水排出后也是污水, 污泥处理费指污水处理完后污染物转移到污泥里, 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70%-80%的污泥没有得到真正稳定化的处置, 大部分一堆了事, 一旦下雨就进入河流或者污染地下水, 国际公认应该承担这两者费用。因此, 由于我国当前资源价格构成不完整, 基本上没有包括资源生产所造成环境污染, 资源使用所造成的环境代价等成本, 资源的价格与价值发生了严重的背离。

第二, 资源价格偏低不能反映市场需求和稀缺程度。前面提到资源价格是由开发成本价加利润, 没有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消耗的补偿成本, 更没有反映耗用资源的环境成本, 土地、水、矿产品、石油、煤和电的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2005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报告显示:在其所调查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 我国内地的汽油价格居倒数第六位;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美国天然气价格的37%、日本的42%、韩国的40%、欧盟的45%。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征收资源费, 但收费标准偏低, 还不到德国、法国这些低税率国家的三十分之一, 企业只需支付很少的资源使用费就可获取资源的开采权, 有的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没有收取土地、水资源的使用费, 资源被无偿使用。过低的资源价格使企业过度依赖资源, 缺乏创新的动力, 而且驱动企业普遍采取破坏性和“挑肥弃瘦”的开采方式, 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和短缺现象并存。

第三, 过多的行政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价格应由市场机制形成。然而, 我国实现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政府在制定和调整资源价格时, 行政色彩浓厚, 缺乏完整的定价依据和规范定价方法, 随意性较大。

第四, 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以GDP和财政收入为核心指标的政绩, 争相以廉价资源和无价环境吸引投资者, 以地价为例, 不少地区为招商引资, 用行政手段压低征地补偿费, 以低价征农民土地。例如, 某县政府以3万元每亩征良田, 转手后以10万元起价拍卖给房地产开发商;还以300元每亩征山地给外商做厂址。由此, 在这种情况下推动的改革带来的资源价格变动, 主要反映的也不是真正的资源价值和相应的社会补偿, 而是在产权不清条件下形成的“租值耗散”。

三、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 还清“历史账”的必然要求。长期受体制因素制约, 我国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像水、电、煤气、热力等由政府定价, 天然气和成品油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加上国家长期对资源行业进行财政补贴, 如两大石油集团一直得到财政补贴, 致使国内资源价格低位运行。中央政府早就认识到国内资源价格根本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扰乱市场经济运行。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 就已经形成了资源价格改革方案, 但由于利益分配的复杂性以及政府保民生的种种顾虑, 使得改革的进程一度停滞不前。直到2005年10月28-29日,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在北京召开“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 但2007年和2008年因通货膨胀压力, 资源价格改革进程再次被搁浅。值得庆幸得是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资源价格改革被放在首位, 2009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提出2010年工作六大任务, 其中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明确提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 显然政府坚定了资源价格改革的决心。

第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使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 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三高一低”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利用率低、过度消耗还助长了人们浪费的习惯。2006年我国GDP约占世界GDP总量的5.5%, 但为此消耗了占世界15%左右的能源、30%的钢和54%水泥, 经济成果与资源投入显然不匹配。经济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 因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配置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是2010年两会十大关注热点之一, 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三,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的必然要求。虽然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大国, 但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资源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当国内自然资源短缺时, 应尽量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然而, 国内资源价格长期低位运行, 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使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资源望而生怯。相反, 外商热衷于入股中国的矿业企业, 我国石油、煤炭等大型国有资源企业都有外资的股份, 国外投资商以极低的成本享受我国低价资源带来的极大收益。特别是我国还处于世界“加工厂”的地位, 主要输出资源密集型产品, 而主要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这样形成了以“资源”换“技术”的资源输出型经济模式。鉴于我国资源价格较低, 无疑国内低价资源“补贴”进口国将进一步加剧国内资源供求矛盾。因此, 必须加快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使国内资源价格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用价格引导企业更多地使用国际市场资源来发展我国经济, 努力化解或尽量减轻国内资源短缺的压力。

四、推进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 坚持以市场为主, 政府为辅。推进资源行业改革, 必须坚持市场导向, 因为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实现。但只有市场机制远远不够, 市场也存在失灵的时候, 合理的资源定价方式应以市场定价为主, 辅之以必要的政府干预, 以保证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对能形成有效竞争的资源, 放宽价格管制, 采取市场机制形成价格, 从而真实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这样能迫使社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迫使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节约型资源, 使整个社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二是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资源实行政府监管定价。垄断企业的本质是谋取高额利润, 在当前以政府管制价格为主的定价机制下垄断企业的资源产品销售价格及利润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如果一旦放松管制, 垄断企业就会凭借自身优势成为真正的市场垄断者最终损失效率和社会福利。以2000年美国加州电力灾难为例, 当时加州放松电力规制, 引起电力价格攀升、电力短缺导致停电和中断服务以及电力公司破产和大规模的政府救援。由此可见, 对自然垄断性资源行业放松规制时, 必须先引入竞争机制, 否则当潜在竞争不能转化为现实竞争时, 垄断企业就会借机提价, 损害人们群众利益。我国资源价格改革应引以为鉴, 吸取经验教训, 避免重蹈覆辙。

第二, 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只有在一个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下, 市场化的改革才会有效率。只有在产权制度建立后, 才能明确划分人们交易物品权利的边界、类型及归属问题, 而且能够被交易者乃至社会识别和承认, 交易才能够顺利进行。没有严格的产权界定, 任何人都可以占有现有资源从而引发利益纠纷, 同时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交易成本增加, 以及自然资源价格“失真”, 更谈不上有效配置资源。此情况下的资源价格改革很容易成为一些掌权者和利益集团牟利的工具, 也就是说资源价格上涨, 主要反映的也不是真正的资源价值和相应的社会补偿, 而是权钱交易成本。然而, 产权制度不会在自然状态下生产, 政府必需介入, 政府是国家的统治机关,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政府的基本功能。政府可以凭借其强制权力和权威在全社会实现所有权, 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 为产权的运行提供一个公正、安全的制度环境。当前, 我国许多资源产权含混不清, 尽管国家是作为自然资源法律上的所有者, 然而, 现实中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长期代表国家在占有着资源, 并拥有着事实上的处置权和相当程度的收益权。相反, 如果产权制度完善, 责权利清晰就能自觉地排斥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短期行为, 确保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享有相应的权益。因此, 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 在资源领域建立一整套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第三, 不断完善财税政策。财税是政府调控经济与收人分配的有效手段, 财税政策应调节企业利润分配, 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一是提高资源有关的各种环境税费标准。我国目前资源补偿费标准太低, 还不到德国、法国这些低税率国家的三十分之一, 应逐步提高标准, 比如矿产资源补偿费平均费率为0.18%, 而澳大利亚达10%, 美国为12.5%。为了避免社会收入过多地向资源性行业倾斜, 建议资源税由按量征收改为按价征收, 或者改按占有资源储量征收, 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功能, 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二是重构资源税费制度, 建立开发补偿机制。环境补偿机制应以边际损害 (外部) 成本为依据收取污染者费用, 迫使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 逐步消除企业负外部性行为。可用“机会成本”核定环境补偿标准, 即企业利用资源的所得与社会宏观利益所失作为资源补偿标准。只有建立“污染者付费, 利用者补偿, 开发者保护, 破坏者恢复”责任制, 将环境损害合理地纳入企业生产成本, 才能迫使企业抛弃传统粗放型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做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结合。

第四, 采取相应配套措施。合理制定资源价格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 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也会出现市场失灵, 因而还要采取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资源价格改革应有大资源观, 资源不仅只指水、矿等自然资源, 还包括劳动力其他资源。在对自然资源进行价格改革的同时, 也应着手推进包括工资制度在内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跳出“低收入水平的工业化陷阱”, 使资源价格改革与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改善同步调。如果只是推行自然资源价格改革, 因为短期内价格上涨是在所难免, 到时百姓成为价格上涨的买单者, 肯定会增加百姓的经济负担。为此, 在推行资源价格改革的同时, 要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当前, 理顺我国资源价格体系、逐步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资源价格改革”, 2010年必将成为资源价格改革集中年。文章从剖析当前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问题的入手, 在阐述推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 对如何推进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包兴安.多种资源价格相继上调无关通胀预期[N].证券日报, 2009-11-23.

[2]、丛萍.2009水价咏叹调[J].绿色中国, 2009 (19) .

[3]、冷淑莲, 冷崇总.自然资源价格改革正当时[J].环境经济, 2008 (51) .

[4]、刘环玉, 宋岭.我国资源价格改革的几个问题[J].经济纵横, 2007 (5) .

[5]、孙宝强.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时机逐步成熟[J].中国改革, 2009 (5) .

[6]、唐艳.资源价格改革中政府的角色与功能定位[J].改革创新, 2008 (4) .

上一篇:英语分层教学下一篇:班主任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