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改革(精选11篇)
资源税改革 篇1
摘要:山西省是一个拥有大量煤炭资源的省份, 素有中国“煤海”之称。近年来, 由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山西自身承担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一切迫切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现状, 维持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赋税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资源的最为有效, 也是最主要的调控手段, 因此, 优化山西煤炭资源税税收政策具有必要性。文章结合近期出台的有关资源税税收政策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资源税,煤炭产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自资源税开征以来,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 (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等来不断的完善资源税法规。2011年11月1日, 修订后的资源税暂定条例已在部分地区正式施行。此次改革煤炭资源税并没有列入改革范围, 但是权衡对资源和环境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 煤炭资源税改革势在必行。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的山西, 煤炭资源税改革, 必将对山西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必要性
(一) 煤炭资源税按量征收杠杆作用不明显
现行的煤炭资源税采取按产量征收的形式, 致使资源税对市场价格不敏感, 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带来的价格变动以及煤炭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按产量征收使企业在资源开采中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因此, 现行的煤炭资源税仅仅被定位为增加财政收入、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一般税, 并没有运用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 为国家的经济和政策目标服务, 不能起到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或者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 不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二) 税费结构不合理
现行的煤炭资源税额偏低, 地方性收费过高, 从总体上反而造成了企业沉重的负担。煤炭企业除缴纳相关税收外, 还要交纳矿产资源补偿费 (销售收入的1%) 、矿业权价款 (30元/吨) 、可持续发展基金 (19-22元/吨)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10元/吨) 、煤炭转产发展资金 (5元/吨) 和采矿排水水资源费 (3元/吨) 、煤炭企业管理费和矿区管理费等。这不仅不能够充分体现资源的优劣和稀缺程度, 也不能有效发挥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煤炭资源税改革对山西经济的影响
(一) 对煤炭产业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从短期看, 煤炭资源税改革, 必然会普遍增加煤炭企业的税负。由于煤炭是基础能源, 煤炭产品需求具有刚性特点, 即使价格上涨, 需求量也不会有很大下降, 这就使得煤炭企业具有转嫁税负的客观基础。煤炭因税负增加而致成本上升, 一定程度上会通过价格提升来转嫁成本, 会对整个经济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二) 对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长远看, 煤炭资源税改革, 有利于国有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配置, 同时有利于合理调节税费结构, 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主要在于煤炭产业内部生产结构的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 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投资效应的发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当煤炭产业内部生产结构优化得以实现和财政收入的投资效应充分发挥的时候, 山西的煤炭产业将是一个高附加值, 节能高效性产业, 将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 对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煤炭资源税的调整, 将使得煤炭产业内部生产结构实现有效整合和煤炭生产企业生产竞争秩序的规范, 必然影响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山西煤炭产业将沿着能源型、节约型、清洁型方向发展, 即高效能源、高回采率、洁净煤生产, 有利于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煤炭企业生产将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 即通过煤炭企业生产有效整合, 有利于增强山西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变山西的煤炭资源优势为煤炭经济优势。
三、面对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对策建议
煤炭资源税改革对煤炭企业是把双刃剑, 会加大企业的税收负担是毋庸置疑的。因此, 煤炭企业必须做好应对措施。
(一) 提高资源回采率
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易消耗性决定了其稀缺性。在有限的开采区域内, 煤炭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产出, 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开采新矿。提高回采率而非开采新矿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企业可以省去勘探、购置新设备等成本, 而对已开采的煤矿进行回采, 也可以增加产出;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经济回暖期, 面临增值税和资源税的提高, 煤炭企业必然要努力压缩由此产生的附加成本。企业内部的消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控制资源的浪费行为。
提高技术水平可以通过购买或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 有自行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可以进行自主研发, 并结合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双方面有效的压缩成本。例如在煤炭行业, 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 改造提升山西煤炭及煤层气产业。通过物联网可以缓解煤炭管理和运输效率等难题。同时, 在煤炭行业利用物联网的感知系统可实现对人、物、环境等有效监控和检测, 预防事故。从而实现由间断性检查向连续实时监控的管理模式, 针对关键技术难点, 组建由企业生产技术部门、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另外, 开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伴生矿的状况, 对于伴生矿也应当适度采掘, 合理利用。降低资源浪费的重点在于控制整个生产流程。
(三) 整合产业链条, 形成规模效益
兼并重组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提高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也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行业的兼并收购比较容易实现, 也较易整合。因此国家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收购中小型煤炭企业, 扩大企业规模, 利用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但在兼并时管理部门要注意兼并的质量, 以及兼并以后的合理整合。
煤炭被人称为黑色的金子, 可利用的地方非常多, 但长期以来, 山西省煤炭工业以初级产品加工见长, 煤炭巨大的经济价值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反而给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我们应该努力让这“黑色的金子”散发出更多的光芒。按照“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 山西省煤炭工业积极推进煤炭工业优化升级, 坚持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煤气化、煤变油等相关产业并举,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目标, 以资源循环利用、多联产、洁净化生产为方向, 构建循环绿色经济体系。
四、结束语
资源税改革是近年税改的重点之一, 既要考虑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又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 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和煤炭企业等利益相关各方都十分重视这项改革, 新一轮的煤炭资源税改革, 对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各煤炭企业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即将来临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发文字号:国务院令2011年第605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修订后的《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发文字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发文字号:国务院令[1993]第139号
[4].张月玲, 张玉倩等.资源税改革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分析.会计之友, 2011 (6)
[5].杨芝青, 乔旭辰.煤炭资源税调整对山西煤炭产业的影响.经济论坛, 2006 (6)
我国资源税改革探析 篇2
关键词:资源税;课征范围;计税方法;税率
一、引言
由地租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开征的资源税,是国家凭借其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垄断,是资源产生地租,向开采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的“租金”。 新中国从1984年开征资源税,其目的除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外,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级差收入归国家所有方式,排除因资源优劣造成企业利润分配上的不合理状况,并诱导纳税人节约、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正是由于资源税征税对象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相比所得税首要目的是筹集税款,它具有调节资源资源利用的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资源税存在的问题
(一)课征范围狭窄。
从征税范围上看,我国仍然使用1993年制定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及《资源税暂行条例细则》,征收范围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7种。这与资源税的初衷调节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是有差别的,上述7种税目的征税范围过于狭窄,且多属于矿产资源,而未包括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江流、草地等。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资源税的课征范围较窄,资源税很难全面、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同时也有人提出应当对水资源进行征税,毕竟可供人们生活用的淡水是紧缺的。对自然生态资源征税,不仅仅是税收上的考虑,更多的是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遵循这个原则,跨出第一步,便是好的开始。
(二)计税方法不合理。
在计税方法上,目前采用从量定额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资源开采的级差征税政策不能体现出来,特别是当资源价格波动比较大时,不能做到随价格提高而相应提高资源税额。由于资源税是地方税种,那些资源大省,如新疆、陕西政府却不能从其巨大的资源输出中获得相应的税收收入。
此外,目前资源税法规定,应税商品应纳税额=资源产品数量×单位产品税额。而资源产品数量的定义为资源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对于已经开采却没有投入使用的应税资源产品不予征税。这种计税方式直接导致了资源开采者在开采过程中逃脱了诸如积压产品、边角料的应纳税额,导致资源低效利用情况的出现。
(三)税率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对资源产品所征收的税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普遍偏低。由于税率设置不合理引发了许多问题。比如,第一,不可再生型或者稀缺型资源的低税率,难以反应资源自身的价值,难以遏制过度开采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也不可能维护纵向公平。第二,资源的低税率会使得商品价格低廉,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更会采用粗放型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样无疑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第三,资源的低税率对极差收入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目前政府对天然气每立方米征收额为7—15元,对原油每吨征收额为14—30元,但是8元每立方米和16元每立方米的级差额度不能体现各地区天然气、原油资源的禀赋状况,无法反映级差特征,因此,目前资源税没有有效发挥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
三、资源税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一)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目前我国仍是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制定的资源税法案,仅对七种资源产品征收资源税。然而,根据资源税通行的定义,其征收范围应该包括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资源税的调整应该和经济发展保持步调上的一致,在我国目前资源、环境面临重大问题的今天,扩大资源税征收科目就显得更为紧迫。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抑制环境污染,全面保护我国自然资源,现阶段应该将稀缺性强、可再生周期长的资源逐步纳入课税范围。具体而言,为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自然资源,我国应将浪费、破坏严重的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及地热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二)完善资源税计税方法。
关于资源税计税方法的选择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内容之一,目前主要观点有改资源税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或从利润计征、或从资源储量计征、或从量与从价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从现阶段资源税改革的实践来看,尤其是资源税改革试点地区如新疆,已经将原油、天然气资源计征方式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这表明,今后的资源税计价方式改为从价计征已经成为定局。
需要注意的是,从价计征不应该适用于全部应税的自然资源。采用从价计征方式,是将税收与资源产品价格相挂钩,在资源价格上涨时,政府不提高税率其税收也会增加。因此,对于课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应当区别对待。
对于像森林、草原等可再生资源,消费越多,应缴税额也越多。采用从价计征方式,有利于引导消费行为,对这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节作用也会增大。而对于像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存储量是有限的,如果仅采用从价计征,根据销售额进行征收,难以抑制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行为,因此会导致此类资源使用的代际间不公平。可见,对于这类不可再生资源,不能依靠单一的从价计征方式,应该制定一套从量、从储、从价相结合的计税机制对资源进行综合调节。
(三)调整资源税税率。
我国资源税税率单一不能全面反应资源的自身价值,并且税率调整往往滞后于资源价格的上涨,由此会导致商品价值与价格严重偏离,因此,应该将目前的单一税率改革为定额税率与有差别的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一些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需求弹性大的资源产品,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可以实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比如,对于煤炭而言,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原煤和精煤、生活用煤和工业用煤等,对于这些依据不同条件划分的产品应设置不同的税率。另外,对于一些需求量稳定、价格波动不大的资源产品可以实行定额税率,即对一个大类资源产品设定一个统一的税率。这类资源产品如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
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治理环境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资源税的重要功能,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资源税除了要从上述扩大征收范围、完善计税依据和调整税率方面改革之外,还应该从其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的角度出发,合理地确定改革的路径。(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参考文献:
[1] 刘生旺.资源税改革的有效性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问题,2009(1)
关注煤炭资源税改革 篇3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约为7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从降能耗强度来讲,煤炭行业首当其冲。对煤炭实行资源税改革是大势所趋。
201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明确提出,2013年底前,要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在清理整顿涉煤收费基金的同时,还要求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高度关注煤炭等资源税改革问题 篇4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就人民网网友在“部委领导留言板”中反映较多的“房产税改革”、“股票红利税征收”、“打击制售假发票”、“税收政策扶持小微企业”、“资源税改革”等七大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这是国家税务总局首次对人民网网友留言进行回复。
在回答网友有没有对资源税征收标准和征管方式改革的计划的问题时,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由于煤炭等资源税改革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特别是涉及较为复杂的清费立税问题,近年来,我局对此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调研,将按国务院的整体部署开展有关工作。
给国家税务总局留言
人民网网友:以煤老板为代表的一些靠卖国家资源暴富的案例,说明我们国家征收的资源税过低,对煤炭等经济命脉资源产品的价格放的过松、价格定的过高。这是国家制度的悲哀,错不在这些煤老板。
因此,我们国家要大幅度提高煤炭等资源产品的税率,同时限定这类产品的价格。因为煤炭等资源产品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生产的必需品。不限价就会出现税高价高的恶性循环,煤老板依然暴利。请问国税局有没有对资源税征收标准调整和征管方式改革的计划?又该如何改革?
有色:资源税改革长期利好行业 篇5
1、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出台,长期利好行业。
2、特斯拉发布最新储能产品,锂产品受益。
近期,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开始实施,内容包括:(1)将稀土、钨、钼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按照不增加企业税负的原则合理确定税率;(2)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停止征收相关价格调节基金;(3)研究建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
新的赋税体制将规避稀贵金属遭遇价格一涨供应就无穷扩大的窘境。在提高资源税的同时,附加在企业身上的其他税费相应减少,对地方政府而言,税收来源不会有大的改变,但对企业而言,整合综合拳以及减少苛捐杂税利好日常经营。对于金属价格,资源税直接增加成本,助推价格上涨。此举无疑将加速产业整合,提振稀土价格,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对行业是长期利好。
推荐五矿稀土,盛和资源,洛阳钼业,厦门钨业和中钨高新。
此外,特斯拉日前发布了家庭电池能量墙:包含可充电锂电池包、液态热量控制系统和接受太阳能逆变器派分指令的软件。其本质是居民住宅里存储能量的可充电的锂电池,目的在于实现转移负荷、电力备份、以及太阳能发电自给。特斯拉家庭储能产品包含10kwh版和7kwh版本,定价合理,并可迅速交付使用。
2013年全球锂电池需求约36Gwh,储能占比6%,约2.2Gwh。锂电池在储能中的应用从2009年到2013年增加近10倍。未来工业储能包括智能电网,移动基站等将快速发展;家庭储能平稳电力输出的同时作为家庭的不间断电源未来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推荐天齐锂业、雅化集团、赣锋锂业。
资源税改革方向与效应分析 篇6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方向,效应
一、前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的同时,人们对资源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如今,资源税改革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我们要不断进行资源税改革方向与效应的探讨,使资源税的改革更加适用。
二、资源税改革的意义
去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加快资源税改革”,且提出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这引起了业内关于资源税改革的新一轮热议。 2011年,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率先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实施,税率5%。 不过,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更高,涉及面更大的煤炭资源税改却进展不大。推进资源税改革将直接影响到矿业企业的利益。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相关调研,2012年,20家煤炭企业税负占全部营业收入的6.54%,煤炭生产税负却占煤炭销售收入的21.23%,比煤炭企业税负高出14.69个百分点。加上煤炭生产行政性收费占煤炭销售收入的14.0%,煤炭生产税费负担占煤炭销售收入的比率达到35.23%。
在西方各国经济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形势仍然一直以平稳速度持续增长。然而,旧的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方进行改革。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财税政策的改变,谢部长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文章中确切传达了这一思想。
政府在今年的财政工作会议与工作报告中做出了要开始对资源税进行改革。资源税的改革,可以推动工厂积极进行节能增效与技术优化,同时也能激发资源富裕地区的发展潜力。改革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可以缓解目前资源与环境以及发展三者间的矛盾, 保障中国在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时,能够继续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现行资源税的问题
(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合
目前我国实行的资源税制度是调节级差和普遍征收互补执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一般都是以调节级差为主导,资源税是级差型的。这种单纯的级差性质对资源税发挥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点是它不能体现政府在资源方面的权利,比如所有权、管理权等,不能很好地保护国家资源。第二个局限性表现是单一的级差性质体现不出资源说具有的价值,包括资源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与各类资源在经济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因此,目前的资源税不可以对开采资源的成本进行内在化,不利于企业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能够改善资源的掠夺、浪费现象。自然资源在现行的资源税下,并不能够得到科学的开发利用,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符。而局限性第三点表现是纳税者的税额通过资源的开采条件来确定,不考虑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危害。因此,目前资源税的核心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念不够统一。
(二)资源税课税范围狭窄
我国资源税的收取只针对矿藏资源,法律上非矿藏资源没有义务纳税。这样,造成资源税能够保护的资源类型小,范围狭窄,许多珍贵的资源都被钻了法律空子的开采者掠夺和破坏了,也使资源产品的定价不够合理。
(三)计税的依据不科学
现行资源税实行的是从量定额的计征方式,不能够很好的对资源级差收入进行合理的自动调节。这种不合理的计征方式,不但削弱了资源税和应税产品价格的关联性,也使后续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失去弹性。当国家对企业通过价格变动谋取利益的手段失去调控措施时, 国家公共收益被少部分人握在手里,社会不公平将产生许多不安定因素。
(四)单位税额偏低
目前我国缴纳资源税的矿产资源税额最高的是60元每吨,而最低的仅有税额0.3元每吨。单位税额的平均水平比较低,而在物价数次上涨后仍然没有怎么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低水平的税额造成开采矿产的公司赋税压力小,应缴纳的资源税与公司收入相比九牛一毛,资源税起不到保护矿产资源的作用。
(五)资源税不能对级差收入进行平衡
资源税有平衡级差收入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不同资源单位税额将没有明显差距,起不到很好的调节级差收入作用。
(六)征收资源税费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之间没有很好的区分开,致使两者的性质相近,关系不清。资源税与费同时存在,但又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各地的管理规范也不相同,没有统一约定。这种混乱的局面导致不同地区资源税费水平不同,不利于各地资源企业进行平等的竞争。
(七)征管体制存在漏洞
分析最近的税收征管状况,我们可以发现税务部门优化了征管的手段,使资源税持续上升。然而,在资源税实际执行中征管的漏洞还是大量存在,企业漏税屡禁不止。这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点是纳税人素质不高,纳税的意识不强;第二是资源分布不集中;第三电视征管部门素质不高,手段落伍。
四、资源税的改革方向、效应分析
(一)加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我国资源税的税目制定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发达国家的税法,将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非矿产资源也纳入纳税范围内。目前实行的资源税包含资源类型还不全面,只有7种矿产品和盐。因此,在进行资源税改革时,可以扩大征收对象范围,不在局限于矿产,像土地、水等环境资源也可以纳入其中,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储量较小的再生资源、不能过量使用的“绿色”资源。
(二)计征方式的改革
我国资源税现在是遵循从量征收原则进行征收的,以开采量或自用量来计税,进行征收。改革后的资源税征收原则,将改为从价征收, 即确定资源税的税率,征收比例税。如果仅仅以比例税率为收税标准, 当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时,资源税的税率虽然不变,但具体的税额还是会与销售价格同步发生变动,将资源税与经济市场联系在了一起。但这种按市场售价确定资源税额的征税方式也有一定问题,比如不能区分不同产地矿产的开采成本。在对资源税进行改革后,实行从价征收与从量征收相结合的计税方式是最佳的。这样,可以在价格产生较大变动时,依据从价征收进行计税;而当资源市场价格平稳时, 实行从量征收会更合理。笔者认为,从价征收和从量征收这两种资源税定价原则各有优缺点,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税收能够更合理,两者缺一不可。两种的结合使用,有利于强化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对资源进行更合理的使用,解决开采地区的赔偿问题。
(三)优化资源税收的分配方式
资源税在税收归属问题,关系着中央、地方还有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处理不当将威胁到社会稳定。从现在的政府财政收入支出形势,我们可以看出提高资源的税率、实行从价计征的资源税改革措施, 并不能够使资源税的收入达到可以平衡资源大省的财政支出需求的程度。而在这一次的资源税改革方案中,也不会对资源受入进行明确的归属划分。笔者决定,资源税可以按一定的分配比例分配给由中央与地方政府,而这个比例需要依据地方情况来固定具体值,方不容易引起纠纷。
(四)相关的配套措施
除了扩展纳税资源的品种、改变资源征收的原则以及建立合理的税收分配机制外,在本次的资源税改革中,还有一些相关措施值得我们关注。主要有以下几点:规范税收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资源税体系;明确区分税费;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等。除了以上几点,还应该保护生态环境,可以通过征收一定的环境税的方式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只有对新时期下资源税的改革方向与效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明确资源税的改革方向,才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税的征收体制,增加财政上的资源税收入,同时也有助于资源税改革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蔡亮.纠结的资源税改[J].首席财务官,2009
[2]张景华.中国资源税问题研究与改革取向[J].经济与管理,2009
资源税改革方向与效应分析 篇7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效应
一、我国资源税税制存在的问题
资源税是对我国境内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课征税种。我国资源税的开征可以追溯到周代, 周代开征的赋中“山泽之赋”就是我国最早的资源税, 它主要是针对自然资源的生产活动开征的赋税, 从那时候开始, 我国一直延用着这一种制度。但经过了几次的税制改革, 我国的资源税征收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过于狭隘
目前我国资源税的税目只包括七大类, 主要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以及盐, 没有涉及水、森林等传统的自然资源, 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世界各国中, 俄罗斯已将土地、森林、草原、滩涂、海洋和淡水等自然资源都列入资源税征收范围, 分别开征了水资源税和林业税, 巴西、德国也将水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而在我国只是将矿产资源纳入征税范围, 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具有全面性。
(二) 地方资源税分享比例不合理
资源税属于共享税, 而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为3:1, 中央拿了大部分。从资源的所有权来看, 矿产资源是国家的公共资源, 国家占据着资源税大部分是合理的, 而且国家可以更好的实现统筹分配;但是从另一方面讲, 国家的资金下拨一般得经过一年一度的预算或者说当地方需要资金时, 需要经过层层审批, 这样对于地方的发展十分不利。因为我国许多资源丰富的地区都是依靠当地的矿产资源或者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如以煤矿开采为发展引擎的山西, 以有色矿产资源为主的云南等等, 而这些地区工业十分落后, 财政收入本来就十分有限, 资源税占据着每年财政收入的大部分, 资源税分享比例的不协调可能会使得这些地区经济发展, 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 而且对于资源的开采极易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除此之外, 还将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的严重流失和浪费, 这一些环境后果只能由当地民众承担, 而民众几乎不能从这些资源开采中获益, 成本与收益极其不对称。
(三) 从量计征方式不合理
目前的资源税从量的计征办法已经有16年历史, 课税基础分别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及自用数量。但是这种征收办法一直受到学术界、实务界的质疑, 从量计征方式设立初衷来看, 主要是为了反映企业对资源的使用量, 即开采资源多的企业多缴税, 从而激励企业提高资源开采效率。但是在资源越发稀缺的今天, 开采效率高并不利于国家的资源战略发展方向, 而且资源的价格逐步的攀升, 从量计征的方式使得目前资源的税率普遍偏低, 例如我国铜采取定额税率方式, 如铜每吨征收资源税7元, 约为铜销售价格的万分之一, 这样的税率是相当低的, 不足以体现资源的稀缺性。随着社会通胀预期的逐步趋向一致, 资源税率将会越来越低, 这也同时会影响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产权利益。
二、资源税的改革方向建议
(一) 逐步扩大征税范围, 适应国家整合战略
目前资源税征收规定中只是针对部分资源进行了征税, 可能会引起征税部分企业或者人们对其使用成本进行考虑, 而对于未纳入征税范围的部分, 则会造成资源的无偿或廉价使用, 从而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应契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 对症下药。目前我国面临通胀的压力, 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 而国内物价也是稳步攀高,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会使得资源类企业利用这一时机借助国际市场大量的出口矿产资源, 以提升自己的业绩, 这样会造成资源的大量外流, 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正在实施的国内稀缺资源整合, 势必会影响到部分企业的经营, 加大其经营成本, 如果对所有资源实行征税的话, 那么可能会使得企业的业绩出现一定的波动, 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而对于一些生活必需资源进行征税的话, 则会加大通胀的压力, 因此国家应该结合当前国内的物价形势以及资源整合战略, 逐步将水、森林、稀土等资源纳入征税范围。
(二) 从价计征为主, 从量计征为辅
目前主流观点是建议将原先的从量计征方式改为从价计征方式。从价计征固然有它的好处, 它可以使得税负反映资源价格的变动, 遏制资源类企业无序开采资源的行为,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这样的提法具有一刀切的弊端, 毕竟从价计征针对性比较强, 它只是适用于一些国际市场、国内期货市场的大宗商品, 这样的征收不具有普遍性。假如采用从价计征的话, 那么一些大型的资源类企业可能会加大自身产品的套期保值力度, 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由此可见从价计征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众所周知, 一些生活的基本用品, 像盐、水等, 假如对其采取从价计征的话, 那么将会加大人民的生活成本, 降低社会的福利。因此, 笔者认为对于资源的征收方式应该予以区别对待, 对于一些大宗商品, 像铜、铝等, 可以采取从价计征的方式, 而对于盐、水等生活必须的资源则还应该按照从量的方式进行征税。因此应该采取区别对待原则, 以从价计征为主, 从量计征为辅,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 完善税费体制, 合理设置税源分享比例
目前从我国大资源的概念讲, 我国的资源税费涉及到矿区使用费、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石油特别收益金等, 从税理上讲存在着税费的重复征收问题, 因此可以考虑将这些税费进行一定程度的合并, 理顺税费体系, 既有利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促进矿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更好的统筹税费收入。此外, 对于税源的分享比例问题, 国家作为矿产等资源的产权所有人, 占据着相当大的税费比例, 影响到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以及环境的改善问题, 降低了地方政府局部经济的调控能力, 因此对于资源税分享比例应予以一定的调整。应对各地区的财政能力以及资金需求进行一定的调研, 将税收分享比例向一些偏远地区倾斜, 使得这一些地区能够自主分配资金投资方向。
三、资源税改革的效应分析
(一)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
除了海洋、石油外, 大部分资源存量在中西部地区, 而资源的利用主要在东部地区, 对于中西部而言, 大规模的企业不是很多, 不存在一个主体的税种, 所需的资金大部分都是由政府直接下划, 加大了国家财政的压力。新疆率先实施的资源税改革取得的效益, 让周边的省份对于资源税改革具有更大的期待。2010年新疆正式实施资源税, 实行油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政策, 在7月份资源税的首个征税期, 新疆资源税征收范围内的五大油田企业就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税3.68亿元, 同比增收3.07亿, 同比增长505.90%, 假如再将一些其他资源考虑在内, 那么新疆一年的财政收入将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提高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和改变资源税的计征办法, 有利于增加中西部省份的地方财政收入, 中西部各省可以利用这些收入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 包括增加当地的植被绿化、进行防风固沙, 为西部大开发以及中部崛起奠定环境基础。
(二) 有利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
资源使用成本提高后, 企业将会尽量提高使用资源的效率, 实现产业发展的环保节能, 从产业发展来看, 资源税的改革将会会鼓励企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以替代传统的资源, 而且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得到较大的发展;从长远角度看, 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真正转型, 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 从粗放型的出口方式向集约型的出口方式转变, 从低端产品出口向高端产品出口的转变, 使我国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三) 有利于稳定出口、扩大内需, 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国内外汇的总量, 而国内外汇的主要来源则是出口, 我国之所以能够每年都保持顺差最大的原因在于我国低廉的资源成本, 其中包括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目前针对劳动力成本对人民币升值的传导效应已经慢慢减弱, 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被逐渐提高, 这对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起到很大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 材料成本的提高也将会对人民币升值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而资源税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成本, 提高了一些外汇创造能力较强的制造业、服装业产品成本, 此外提高使用资源的成本将会抑制国内资源的强劲需求, 进而推动资源的进口, 减少外贸出超, 缓和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 减少货币升值的压力。因此, 资源税改革将有利于切断资源成本对人民币升值的传导机制, 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四) 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附加值
按照从价计征, 其资源税可能比原来按照从量计征高出很多, 如果这些企业仍然粗放式生产经营, 那么将付出较大代价;但是, 对那些技术创新好、节能减排好的企业, 受影响较小。资源使用成本提高后, 当企业按照原来的价格进行出售后, 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压挤, 不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 这样会刺激加大企业机器设备技术升级的步伐。当机器设备升级后, 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将会扩大, 逐渐向非价格竞争和高利润、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的出口。如果出口产品具备低能耗的特点, 既在国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又减少了与发达国家在资源上的竞争,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增强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使得我国经济更加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李传华.小议资源税改革[J].中国税务, 2009 (6) .
资源税改革助产业扶优汰劣 篇8
目前资源税改革大势已定。而作为依赖资源的行业, 石化行业面临资源利用成本上升的局面。但业内人士同时表示, 这看似坏事实为好事, 因为通过市场调节可以实现优胜劣汰、去粗存精。
方向:从价计征扩大品种
“进行资源税改革是大势所趋, 这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这样描述。
资源税是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我国资源税开征历史并不短暂。1984年, 我国开始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先行开征;从1994年1月1日起, 资源税开始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自然资源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 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目前我国的资源税征税范围较窄, 仅将部分级差收入差异较大、资源较为普遍、易于征收管理的矿产产品和盐列为征税范围。对资源税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税收收入不受产品价格、成本、利润变化的影响, 能够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又可以促进资源开发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率。
2011年发布的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被指一轮资源税改革的落幕, 石油、天然气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税率5%这个政策带有一定的突破意味。但对这些年的改革, 仍有人认为资源税改革耽搁多年。
现在, 从价计征、扩大品种范围的资源税改革具体路径已经清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 我国已率先在石油和天然气上实行了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提高税率的资源税改革, 将来还要向煤炭等其他矿产资源进一步延伸。
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不久前拿到了宁夏固原地区岩盐资源的开采权, 照现在的形势看, 他们在接下来的具体操作中有可能涉及到资源税问题, 但企业也坦承, 对于税率和具体实施细则目前还不清楚。
从价计征, 税率会有怎样的变化?有业内人士表示, 西方发达国家资源税相当高, 而我国开始不会很高, 以后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渐调高, 直到合理水平。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认为, 如果从价计征, 资源税税率不会太高, 煤炭从价计征的税率可能为5%左右。
业内普遍认为, 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 是新一轮资源税改革的切入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表示, 资源税改革中, 最急的是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 因为现行税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了。
2012年以来, 我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已全部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税率有所提高, 而煤炭资源税采用的是1994年国家确定的税率, 税率很低。现在, 煤炭价格一直处于低位, 而且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 煤炭结构性过剩、供大于需的态势难有根本改变。有专家认为, 如果现在选择从价征收, 那么, 较低价格的资源也就意味着相对较低的税负水平, 有利于将征税的正效应发挥出来。这个正效应就是促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征税率有所提高而煤炭资源税采用
与以往只有民间声音而没有官方说法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推动不同,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政策推动力度明显加大加快。2013年11月28日, 中国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 意见签发日期是2013年11月18日, 也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几天。《意见》要求, 在清理整顿涉煤收费基金的同时, 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随后的2013年12月3日, 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 明确提出要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合理调整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比例关系, 推进资源税改革, 完善计征方式, 促进资源开发收益向资源型城市倾斜。
期待:规范上游控制成本
“有的企业占了资源不利用, 过几年年倒手赚钱;很多企业拿到了资源, 规划划建设的项目很大, 但实际很小, 为的是是资源升值。”西北地区一家企业要依靠靠当地比较“牛”的煤炭企业供应煤炭炭。几年前, 煤炭价格高的时候四五百元元一吨, 还不包括运费, 可这家企业仍然然难以买到当地的优质煤炭, 只能买劣劣质煤, 还要看“煤老大”的脸色。相对于于每吨煤炭价格的数百元, 几块钱的资源税并不多。单纯从资源税角度看, 从量计征的方式意味着煤炭企业承担的压力并不大。而他的说法也印证了一点:多年来我国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出现的粗放无序、大量浪费的现象没有杜绝。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曾公开表示, 原来的价格形成因子是从量征收, 它在煤炭价格中所占的份额只有百分之一, 是个无关痛痒的状态。那原来设计这个税收时想发挥的作用还能很好地发挥吗?大量事实表明, 这个作用现在几乎已不复存在。谁也不会太在乎几百块钱一吨的煤里边所含的这两块多钱的资源税。“将来从价计征的话, 缴的税就高了, 企业就要考虑成本问题。”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 国家推进资源税改革, 就是为了杜绝滥采滥挖、粗放式的开发。提高资源开采成本, 能逼迫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上游上升的成本向下游传导, 是否会带来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的压力?目前很多化工企业认为资源税改革在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有的化工企业认为, 成本必然会向下游传导, 但越向下由此带来的成本变化越不明显;有的企业认为, 相对于煤炭价格一二百元/吨的大起大落, 煤炭资源税的增加幅度不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在近日举行的煤炭经济运行形势通报会上预测, 2014年煤炭整体总量宽松, 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仍难以改变。
另外, 资源开采过程中复杂多样的费用仍有调节的空间, 这个空间也会给成本上升带来缓冲。以煤炭为例,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对20家煤炭企业近4年的税费负担情况调研显示, 煤炭生产税负占煤炭销售收入的21.23%, 煤炭生产行政性收费占煤炭销售收入的14.0%, 煤炭生产税费负担占煤炭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5.23%。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目前煤炭企业对涉煤税费负担较重问题反映强烈。据调查, 各种涉煤税费一般占企业营业收入的25%~35%, 个别地区甚至更高。经核查, 煤炭企业缴纳的各种税费中, 除了依法依规征收的税金、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外, 部分地方政府违反涉企收费有关规定的收费项目占了相当部分比重。据了解,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将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 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 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希望政策执行得好, 下游成本上升的压力就不会很大——这是很多化工企业的期待。
影响:优胜劣汰促进升级
尽管当前很多化工企业认为资源税改革的短期影响不会太大, 但业内人士认为, 随着政府对各项资源利用监管日益趋严, 资源税涵盖的领域逐步完善扩大, 其在产品制造成本中的比重也会逐渐提高, 从长远来看影响不容小觑。
首先是对产能的影响。祝昉表示, 资源税改革意味着将来项目的上马是由资源决定, 由市场决定, 而不是由政府决定到底要不要上项目。现在资源税征收的办法并没有出台, 各省会不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出细则不得而知, 所以对各省化工企业的影响肯定会不一样。总的说来, 这会逐渐提高化工企业的成本, 所以企业今后上项目的时候也会更加谨慎。以后如果企业一窝蜂的上某类项目, 当产能过剩时, 不再是国家给政策扶持, 而应当是企业在市场、税率的调节下求生存。拿钢铁企业为例, 如果以后政府对铁矿石使用收取资源税, 这些企业还会一窝蜂上项目么?当然, 资源税改革带来的影响不能过分放大,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它只是对症下药的药方中的一味, 对产能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也公开表示, 当前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是深层次的。第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没有发挥好;第二是一些地方存在盲目的政绩观, 过分或者片面追求GDP;第三是产业政策执行不坚决, 走样了;第四是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绝对过剩行业治本的办法, 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包括资源税、环保税、消费税改革在内的财价税改革。
其次是对企业的约束作用。郭复生告诉笔者:“化工企业多是高耗能企业, 对资源的依赖性特别强, 原料在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长远来看, 资源税成本肯定会向下游传导, 这是逼着化工企业降低消耗、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当前国家的政策已经很现实了, 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 落后的企业就要关停并转。一句话, 就是要通过市场倒逼机制, 逼着企业停掉能耗高的设备。通过市场调节, 有实力的企业才能生存, 而不像过去, 大的小的、先进的落后的都可以并存。”
中国资源税改革的环境效应分析 篇9
关键词:资源税,使用者成本法,可持续发展,环境税收体系
一、资源税及理论介绍
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 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并且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1) 它构成了人类生存的一大物质基础。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自然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以及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和平衡非常重要。现代多数国家通过开征资源税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其合理性也被较多学者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
矿产资源耗竭理论的创始人Hotelling (1931) 提出: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 耗竭性资源的净价格或资源补偿费 (即价格与边际开采成本之差) 将按市场利率的速度上升。如果市场是垄断的, 价格上升速度会更快, 从而减少资源消费量, 即著名的哈罗德·霍特林规则 (Harold Hotelling Rule) 。Boadway et al. (2008) 曾将资源税的征收理由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为国家收取经济租, 从效率角度看, 对租征税并不会造成行为扭曲;二是风险共担和筹资, 公共部门对所有资源开采者征税能起到一种保险效应;三是对垄断者市场权力的限制, 采矿权相当于给予开采者一种垄断权力, 政府对超额利润征税能形成一种效率损失的补偿;四是资源税的开征能使资源开采者将外部性考虑到生产决策中, 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
另外, 如何建立合适的资源税费体系、划分税费负担以及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将直接决定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资源经济学理论提出, 恒定从量税较为合理, 因为自然资源存量的稀缺性将导致稀缺租金和使用者成本, 对于这些租金的恒定从量税并不改变这些资源的跨期分配, 从而不带来任何效率成本和福利成本 (Dasgupta and Heal, 1979) 。
意义做出了讨论。如武亚军 (2005) 从绿化税制的角度提出涉及环境污染和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 (或其产品) 的定价问题, 其微观理论基础是庇古税 (Pigouvian Tax) 原理及其扩展后的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 资源税的开征即是将资源的耗竭成本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也有学者对中国资源税的经济性质进行了界定, 如陈文东 (2006) 认为中国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从本质上说属于广泛意义上的矿山地租, 而资源税则包含着矿业级差地租的特点, 并提出租税分开的思路, 资源税应更加体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性质。已有文献指出, 中国资源税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税额和税率偏低、级差调节手段定位的不合理、从量定额计征的调节缺陷、征税范围过窄等 (贾康、王桂娟, 2000) 。
二、中国资源税改革介绍
中国的资源税费改革从1982年就正式开始, 明确了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 到1984年正式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征资源税, 此后经历了数次调整, 税目逐渐扩大, 税率不断增加, 对引导资源行业发展,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11月1日,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正式在全国实施。
较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本次资源税改革主要有以下几项修改:一是将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并且确定了二者的税率水平为销售额的5%~10%;二是将焦煤从煤炭税目中单列出来, 实施每吨8元~20元的从量计征;三是将有色金属原矿的税率范围调高到每吨0.4元~60元。可以说, 此次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对象放到了石油和天然气两大传统垄断行业上, 本文也将着重针对这一方面的改革进行分析。
三、环境效应分析
本文对于资源税改革对可持续年限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将建立在El Serafy (1981, 1989) 提出的使用者成本法的基础上。狭义的使用者成本是从资源的动态有效配置角度考虑使用者成本, 认为它是指现在使用一单位资源对未来使用者造成的机会成本, 或者说是现在使用资源所放弃的将来使用可产生的收益, 也可称之为资源使用的跨期机会成本 (李延明、张庆、张传平, 2010) 。El Serafy将资源看做资本, 并将其产生出来的毛收入 (即总产值) 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真实收入, 即扣除资源折耗后得到的真正的可持续收入;另一部分为开采这一耗竭性资源所得到的机会成本 (即使用者成本)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每年应进行相当于使用者成本的投资, 以补偿资源损耗。
使用者成本法的数学模型如下:令r为折现率, R为每年净收入, X为每年真实收入, 则无穷期的真实收入X的现值为:
对于某种不可再生资源, 设n为剩余可采年限, 每年的净收入R的现值为:
根据El Serafy的假设, v0=w0, 得到真实收入X:
则El Serafy的使用者成本为:
设Pt为资源价格, AC是平均成本, Qt是每期开采量, 则每期净收入
使用者成本
按照使用者成本法的核心思想, 每期按使用者成本征收资源开采税并用于投资, 将获得永久的可持续的收入, 纠正代际之间的外部性问题。在私人部门短视的假设下, 公共部门征收资源税用于投资以补偿使用者成本, 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选择。若假设现在每期的所有资源税都用于补偿使用者成本并投资, 且资源开采者没有做任何投资以补偿使用者成本, 则可用资源税近似代替当期补偿的使用者成本, 并以此估计出可持续收入的延续年限。假设可持续年限为T, 则
在资源税全部用于补偿使用者成本且企业没有其他途径补偿的前提下, 对于从价税:
对于从量税:
分别代入改革前后资源税的税率水平以及资源价格和平均成本数据, 就可解得在不同贴现率下的资源产生可持续收入年限。
为简化模型, 可开采年限n将用2010年已探明储量与2010年开采量的比值确定, 即表示在维持现有开采水平和假定资源储量不变情况下可实现的开采年数。石油开采平均成本按照冯红霞 (2002) 对中国原油开采平均成本为12美元~18美元/桶的估计, 取中值15美元/桶。鉴于中国的石油天然气价格并未完全与国际接轨, 为体现资源的真实价值, 故选用国际市场价格。在此选用的原油价格为2010年北海布伦特 (Brent) 原油现货平均价格。由于天然气市场价格在各国差异较大, 且成本较难衡量, 故本文仅就石油资源做数值模拟。 (1)
数值模拟结果如下 (从量税经过汇率和原油计算单位调整) :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 按照2010年已探明储量和开采量计算, 中国的原油大约还可供开采15.63年, 天然气大约还可供开采四十年。由表1可得, 资源税改革对资源产生持续收益年限有着显著影响。在原来按8元~30元/吨的从量计征模式下, 资源产生可持续收益年限并未与可开采年限有较大差别, 改革后按销售额5%~10%的从价计征资源税, 资源产生可持续收益年限明显提高, 并且在高贴现率条件下更加显著。
在模型假定下没有考虑探明资源储量增加以及企业自身用于勘探开采的投资, 会对可持续年限的数值造成低估,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出了资源税改革对矫正代际间的外部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原资源税所征数额过低, 对资源开采的行为矫正作用有限, 因而对延长可持续收益产生时间影响较小;资源税改革后按从价计征, 不仅在税额上实现大幅增加, 满足公共部门对资源勘探开采的投资需求, 还使企业这部分支出的决策反应度增强, 矫正作用显著提高, 反映在可持续年限的增加上。林伯强和何晓萍 (2008) 曾用使用者成本法对中国要实现永久可持续发展应对油气资源征收的资源税做出估计, 结果为在6%贴现率条件下, 在2002—2006年间应达到17%~19%左右, 在高贴现率条件下税率适当降低。
如前所述, 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对矫正资源使用的代际外部性产生了积极作用, 然而它对环境质量的作用却是两方面的。首先, 现阶段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原有的资源税制度下, 过低的税率设置无法反映出真实的资源使用者成本, 造成了过度开采和使用。同时, 低廉的资源使用价格也使企业没有充分的激励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这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 而这些未充分利用的资源排放到环境中构成了一大污染源。本次改革的一个方面即是石油天然气的从量改从价计税, 税率的提高导致成本的上升, 将对资源使用产生直接抑制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当期的资源使用量, 也有助于使能源消耗企业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倾向于使用和开发更低廉的能源。因而, 通过这一条路径, 本次改革对缓解环境污染是有积极作用的。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于本次改革并不是将所有资源的税率都做了重新修订, 而仅限于石油天然气等少数资源类别。从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上看, 70%以上的供能来自煤炭, 石油消耗占18%左右, 天然气消耗约占到4%, 其他能源如水电、核电、风电等占8%左右。 (1) 石油和煤的燃烧都会产生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成为大气污染源之一。如果将各种能源视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替代性, 则在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率提高而煤炭的税率大致不变的前提下, 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 对于煤炭和其他能源的消费将增加。考虑到供电刚性的限制, 煤炭的消费需求将很有可能增加。这一结果对于缓解大气污染并没有积极作用。若要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源税的税制设计, 综合考虑能源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 制定出其他能源种类的税率标准, 减少由于税收造成的对能源使用的扭曲;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 突破产量制约的瓶颈, 实现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的逐步转移。
四、结论及建议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由于其自身的特性, 对部分资源征税已成为国际上的通用做法。2011年11月1日,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正式实施, 本文认为新条例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油气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代际外部性的矫正, 此次改革能给予生产企业更强的激励考虑后代福利, 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
资源税改革 篇10
资源税是对自然资源征税的税种总称,它是我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征资源税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等问题。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标志着资源税的改革已经全面开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在资源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今后完善资源税制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资源税;改革;建议
资源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其管辖海域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课征的一种税。资源在广义上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在狭义上仅指自然资源。而资源税的征税对象就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财产,它是财富的一种体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使用来获得收益。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且在不同地域的储存状况也不相同,因而不同地域、种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形成级差收入。资源税的征收实质上就是为了保护和促进国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适当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现行资源税法的基本规范,是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及2011年10月2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尽管此次资源税改革对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待探讨和改进。
1 资源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计税依据不统一
在 2011 年《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之前,我国对资源税的计征一直采用从量定额征收的办法。在该种计征方法下,应纳资源税额等于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乘以单位税额。 尽管该方法对于早期资源税的计征确实起到了诸如避免物价变动对税收的影响,帮助政府部门利用税收杠杆调节资源环境和进出口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其税额不能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而从价定率计征资源税,则是以应税产品的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可以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此次改革后,原油、天然气的计税依据从以前的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定率计征, 但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近 80%的煤炭却仍然实行从量计征。 因此导致很多企业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进行“掠夺式”开采,从而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破坏。
1.2课税范围过窄
目前我国资源税的课税对象仅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以及盐等七个税目, 对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例如森林、 水以及草场资源等则没有开征。这里对于“资源”的范围定义过窄,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起到对所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重新配置的调节作用。例如,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尽管如此,许多地方依然存在着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甚至是浪费和污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农业上的灌溉用水、工业上的生产用水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水。 所有这些,都导致从水源取用的水量远远超过其实际耗水量。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诸如商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征收的水费不同,实行阶梯式水价等来限制用水量的增长,但是这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忽视对水资源成本的考虑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因此,要想节约水资源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水资源开征资源税,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成本。当然,还有森林、草场等这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才可以恢复的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只有开征资源税,加大使用成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不被过度开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开征资源税费不规范
当前,我国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之间没有很好的区分开 , 致使二者的性质相近,关系不清,有重复征收的嫌疑。例如,国家在对矿产征收资源税的同时,还要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即国家作为矿产资源的所有者,依法向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的费用,该费用属于政府的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资源税与费同时存在,但又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而且各地的管理规范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导致不同地区资源税费水平不同,不利于各地资源企业进行公平竞争。
2 深化资源税改革的建议
针对资源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对今后完善资源税制度有所帮助。
2.1合理地设计计税依据
前面提到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有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前者的优点是对价格变动具有更大敏感性,能随着资源价格变化更好地使政府收入相应变动,而后者的优势则是能对过度开采现象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 结合我国国情,,对需求量不断增大、价格不断上涨的原油、天然气、煤炭这三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应该采用从价计征方法;而对于那些需求量不大或者资源丰富且便于开采的资源,则采用从量计征的办法。此外,还可以在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计税方法,比如说在资源的开采和销售环节分别征税。前者根据资源开采的实际数量以从量方式计征,后者则根据资源的销售额以从价方式计征。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过分开采,随意挥霍的不良后果。
2.2扩大资源税的课税范围
资源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制度覆盖的课税范围较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过窄,因此,应适当地扩大其征收对象,将对国计民生具有要重要影响的自然资源纳入课税范围里面来。例如可以考虑将水资源逐步纳入征税范围,取消水资源补偿费,改为征收水资源税。像广东省就已经向矿泉水企业征收销售收入1.2%的资源税;西而藏自治区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将天然矿泉水资源列入非金属矿原矿税目,对其征收3元/吨的资源税。当然,除了水资源以外,还应考虑陆续将草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滩涂资源等自然资源逐步征税,本着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逐步扩大资源税的课税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促进政府财政税收的增长。
2.3对资源税费进行适当地合并
前面提及与资源相关的税费名目复杂,且各自定位不清,从而导致资源税的地位一再被削弱。因此,在面对资源开采这一领域时,必须始终维持国家对于国土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绝对权威。因此,将矿产资源补偿费、生态资源补偿费等并入资源税的关键是:依据国家对矿产资源、生态资源所有权财产权益的经济关系和级差收益的关系, 要求以资源税取代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生态资源补偿费,维护国家作为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所有者的权益。
3 结束语
总之,资源税改革的理想思路应该是首先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资源税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资源税改革应该以环境保护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出发点,适当兼顾调节企业收入,促进资源开采与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化。其次,适应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逐步扩大到课税范围,科学制定计征方式。最后,要协调好资源消费者、资源企业、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的利益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维护各方的既得利益,合理地促进资源税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当然,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需要一个探索、革新的过程。我们坚信未来的资源税改革一定能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起到税收调节经济杠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我国资源税改革的思考》. 李慧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13 年第7期.
[2] 《加强资源税征管的对策建议》. 杨勇刚、武娜.经济研究参考[J]. 2013 年第46期.
[3]《关于深化资源税改革的几点思考》.唐小亮. 时代金融[J].2013 年第 6 期中旬刊.
【作者简介】
资源税改革对新疆的影响分析 篇11
一、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发展演进
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费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发展, 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建国初到1984年。我国没有相关的资源税费制度。
第二阶段:1984到1993年。198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 (草案) 》, 开始征收资源税, 鉴于当时的一些客观原因, 资源税税目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其中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 开采矿产资源, 必须按照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采取“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1984到1986年主要采取累进税率, 以销售收入为税基, 以销售利润率为累进依据, 后改为从量定额方法征收。资源税立法宗旨是调节开发自然资源的单位因资源结构和开发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1994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税制改革, 对资源税也进行了调整。其征税对象为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 列入征税范围的有7个税目, 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盐。不管企业是否赢利, 普遍征收, 采取从量定额税率。这是首次对矿产资源全面征收资源税。2010年6月1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新疆资源税改革正式启动, 涉及原油和天然气两大资源, 两者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 税率均为5%。2010年7月6日,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表示, 资源税改革扩大到整个西部。我国资源税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二、新疆在全国率先实行资源税改革的原因
(一) 新疆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集中地, 2009年由新疆生产或传输的油气总量达到5445万吨, 占全国能源供应总量的1/4左右;仅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 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有力支撑点。截至2009年末, 新疆地质勘查探明新增石油储量3.19亿吨、天然气2919亿立方米, 是我国原油第二大、天然气第一大的产区, 但开采、开发比例较低, 因此所牵涉的利益环节相对较少, 改革相对容易进行。
(二) 新疆地区地税收入低
据2009年自治区政府的统计, 在2009年新疆地区国税、地税总税收的880亿元中, 自治区政府的地税收入仅占约43%, 为380亿元。不仅新疆地方税收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中应占的比例, 自治区2008年还付出了1400多亿的支出, 入不敷出。而单看自治区国税系统的统计, 更可以发现, 石油税收一直占据全疆国税系统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资源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后, 能够提高当地财政收入, 平衡东西部差距, 这符合本次国家援疆政策中强调“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思路。
(三) 保护节约资源
资源税改的目的在于保护、节约资源, 符合此次新疆大开发过程“发展与保护并重”的要求。资源税并不只是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个税种, 目的也不仅仅在于通过增加资源开采地区的财政收入进而充分调动其支持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它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因此, 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节约与保护, 是新疆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资源税改革对新疆的影响分析
(一) 对新疆财政的影响
从区域发展来看, 在新疆试点资源税改革实际上也是支持地方发展的特殊政策, 可以大幅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按照新疆2009年产原油2518万吨计算, 从价计征后, 石油资源税将高达62.95亿元, 可以增收40亿元到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的大规模增加, 可以支持新疆地区公共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公共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 也有利于平衡东西部的收入差距。
(二) 对新疆相关企业的影响
资源开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所提高。资源税改革后, 短期内资源价格会有一定上涨, 资源税税负一部分由开采企业承担, 一部分转嫁给了资源消耗企业。从长期看, 资源价格上涨幅度很低, 税负转嫁给资源消耗企业的程度会很有限, 主要由开采企业承担, 从而开采产量会较大幅度减少。因此, 无论短期, 还是长期, 资源税改革都会增加资源开采企业的经营成本。中信证券分析师殷晓东表示, 此前实施的新疆资源税试点将增加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税负平均为55亿元和15亿元, 影响公司业绩分别为负0.03元/股和负0.02元/股。他说:“一旦推广至全国, 则影响范围会扩大,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资源税税负将增加286亿元和96亿元, 影响业绩约负0.16元/股和负0.11元/股。”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 两大石油巨头对价格的影响能力, 完全可以保证其在资源税全面推开后从定价机制中找回税负上的损失。
(三) 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在西部大开发的十年间, 新疆的经济增长较快, 但横向比较来看, 其固定资产投资及经济增长较全国平均水平低, 也低于西北部其他省份。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新疆丰富的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 仅仅停留在初级加工的“卖资源”阶段, 没有往下游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化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能源化工的产业结构应该向优质化和高科技方向发展。逐渐成为中国能源中心的新疆此次资源税的改革就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能源优势, 为该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能源支持, 书写另一个“鄂尔多斯奇迹”。
摘要:我国资源税改革已基本明确方向, 即将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 建立资源税收入随资源收益变动的调节机制, 并适当提高税率水平。从全国资源税改革演进着手, 分析此次资源税在新疆改革的原因, 重点研究2010年6月1日在新疆试行的资源税改革对新疆财政、相关企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新疆,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席卫群.资源税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分析[J].税务研究, 2009 (2) .
【资源税改革】推荐阅读:
资源税改革提速05-17
资源税改革内容07-20
资源税改革的意义11-29
中国资源税改革政策09-28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10-24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06-17
资源库教育教学改革11-04
资源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研究论文08-10
探析新时代下的顺德国企人力资源改革发展08-19
县国土资源局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经验材料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