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精选12篇)
资源税 篇1
摘要:山西省是一个拥有大量煤炭资源的省份, 素有中国“煤海”之称。近年来, 由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山西自身承担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一切迫切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现状, 维持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赋税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资源的最为有效, 也是最主要的调控手段, 因此, 优化山西煤炭资源税税收政策具有必要性。文章结合近期出台的有关资源税税收政策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资源税,煤炭产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自资源税开征以来,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 (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等来不断的完善资源税法规。2011年11月1日, 修订后的资源税暂定条例已在部分地区正式施行。此次改革煤炭资源税并没有列入改革范围, 但是权衡对资源和环境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 煤炭资源税改革势在必行。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的山西, 煤炭资源税改革, 必将对山西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必要性
(一) 煤炭资源税按量征收杠杆作用不明显
现行的煤炭资源税采取按产量征收的形式, 致使资源税对市场价格不敏感, 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带来的价格变动以及煤炭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按产量征收使企业在资源开采中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因此, 现行的煤炭资源税仅仅被定位为增加财政收入、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一般税, 并没有运用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 为国家的经济和政策目标服务, 不能起到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或者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 不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二) 税费结构不合理
现行的煤炭资源税额偏低, 地方性收费过高, 从总体上反而造成了企业沉重的负担。煤炭企业除缴纳相关税收外, 还要交纳矿产资源补偿费 (销售收入的1%) 、矿业权价款 (30元/吨) 、可持续发展基金 (19-22元/吨)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10元/吨) 、煤炭转产发展资金 (5元/吨) 和采矿排水水资源费 (3元/吨) 、煤炭企业管理费和矿区管理费等。这不仅不能够充分体现资源的优劣和稀缺程度, 也不能有效发挥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煤炭资源税改革对山西经济的影响
(一) 对煤炭产业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从短期看, 煤炭资源税改革, 必然会普遍增加煤炭企业的税负。由于煤炭是基础能源, 煤炭产品需求具有刚性特点, 即使价格上涨, 需求量也不会有很大下降, 这就使得煤炭企业具有转嫁税负的客观基础。煤炭因税负增加而致成本上升, 一定程度上会通过价格提升来转嫁成本, 会对整个经济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二) 对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长远看, 煤炭资源税改革, 有利于国有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配置, 同时有利于合理调节税费结构, 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主要在于煤炭产业内部生产结构的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 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投资效应的发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当煤炭产业内部生产结构优化得以实现和财政收入的投资效应充分发挥的时候, 山西的煤炭产业将是一个高附加值, 节能高效性产业, 将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 对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煤炭资源税的调整, 将使得煤炭产业内部生产结构实现有效整合和煤炭生产企业生产竞争秩序的规范, 必然影响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山西煤炭产业将沿着能源型、节约型、清洁型方向发展, 即高效能源、高回采率、洁净煤生产, 有利于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煤炭企业生产将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 即通过煤炭企业生产有效整合, 有利于增强山西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变山西的煤炭资源优势为煤炭经济优势。
三、面对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对策建议
煤炭资源税改革对煤炭企业是把双刃剑, 会加大企业的税收负担是毋庸置疑的。因此, 煤炭企业必须做好应对措施。
(一) 提高资源回采率
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易消耗性决定了其稀缺性。在有限的开采区域内, 煤炭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产出, 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开采新矿。提高回采率而非开采新矿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企业可以省去勘探、购置新设备等成本, 而对已开采的煤矿进行回采, 也可以增加产出;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经济回暖期, 面临增值税和资源税的提高, 煤炭企业必然要努力压缩由此产生的附加成本。企业内部的消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控制资源的浪费行为。
提高技术水平可以通过购买或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 有自行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可以进行自主研发, 并结合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双方面有效的压缩成本。例如在煤炭行业, 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 改造提升山西煤炭及煤层气产业。通过物联网可以缓解煤炭管理和运输效率等难题。同时, 在煤炭行业利用物联网的感知系统可实现对人、物、环境等有效监控和检测, 预防事故。从而实现由间断性检查向连续实时监控的管理模式, 针对关键技术难点, 组建由企业生产技术部门、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另外, 开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伴生矿的状况, 对于伴生矿也应当适度采掘, 合理利用。降低资源浪费的重点在于控制整个生产流程。
(三) 整合产业链条, 形成规模效益
兼并重组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提高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也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行业的兼并收购比较容易实现, 也较易整合。因此国家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收购中小型煤炭企业, 扩大企业规模, 利用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但在兼并时管理部门要注意兼并的质量, 以及兼并以后的合理整合。
煤炭被人称为黑色的金子, 可利用的地方非常多, 但长期以来, 山西省煤炭工业以初级产品加工见长, 煤炭巨大的经济价值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反而给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我们应该努力让这“黑色的金子”散发出更多的光芒。按照“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 山西省煤炭工业积极推进煤炭工业优化升级, 坚持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煤气化、煤变油等相关产业并举,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目标, 以资源循环利用、多联产、洁净化生产为方向, 构建循环绿色经济体系。
四、结束语
资源税改革是近年税改的重点之一, 既要考虑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又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 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和煤炭企业等利益相关各方都十分重视这项改革, 新一轮的煤炭资源税改革, 对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各煤炭企业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即将来临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发文字号:国务院令2011年第605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修订后的《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发文字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发文字号:国务院令[1993]第139号
[4].张月玲, 张玉倩等.资源税改革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分析.会计之友, 2011 (6)
[5].杨芝青, 乔旭辰.煤炭资源税调整对山西煤炭产业的影响.经济论坛, 2006 (6)
资源税 篇2
经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以下简称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资源税。
第二条 资源税的税目、税额,依照本条例所附的《资源税税目税额幅度表》及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税目、税额幅度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三条 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纳税人所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资源状况,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确定。
第四条 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未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的,从高适用税额。第五条 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第六条 资源税的课税数量:
(一)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二)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征或者免征资源税:
(一)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
(二)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税或者免税。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免税项目。
第八条 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课税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课税数量的,不予减税或者免税。
第九条 纳税人销售应税产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自产自用应税产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的当天。第十条 资源税由税务机关征收。
第十一条 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为资源税的扣缴义务人。第十二条 纳税人应纳的资源税,应当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者生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纳税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其纳税地点需要调整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决定。
第十三条 纳税人的纳税期限为一日、三日、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个月,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纳税的,可以按次计算纳税。
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以一日、三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一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
扣缴义务人的解缴税款期限,比照前两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资源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五条 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实施细则由财政部制定。
第十六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八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盐税条例(草案)》同时废止。附: 资源税税目税额幅度表
税
目
税 额 幅 度
-------------------------
一、原
油
8—30 元/吨
二、天 然 气
2—15 元/千立方米
三、煤
炭
0.3—5 元/吨
四、其他非金属矿原矿
0.5—20 元/吨或者立方米
五、黑色金属矿原矿
2—30 元/吨
六、有色金属矿原矿
0.4—30 元/吨
七、固体盐
10—60 元/吨
液体盐
2—10 元/吨
资源税改革再启 篇3
10月9日,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统一将煤炭、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税适用税率由5%提高至6%;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该通知还规定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优惠政策:对油田范围内运输稠油过程中用于加热的原油、天然气免征资源税;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资源税减征40%;对三次采油资源税减征30%;对低丰度油气田资源税暂减征20%;对深水油气田资源税减征30%。
业内呼吁了三年多的煤炭资源税改革,即清费立税、资源税“从量计征”转变为“从价计征”的改革方案终于在近日尘埃落定。
利益掣肘
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一般向开采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征收。如我国宪法规定的城市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根据国家的需要,对使用某种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税。首都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税务系主任刘颖指出,资源税改革可以看做是一种价格手段,改为“从价计征”后,资源税额和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了联动性,随着资源价格的变化,资源税额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完善国内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
煤炭资源税改革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今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和任务。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解读此次改革重点锁定六大税种,其中就包括资源税。
今年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推进清费立税、减轻企业负担,这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既定任务。北大法学院教授、国家税务总局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刘剑文认为,此次资源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资源税征收更合理,更好地调节企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国家经济结构,使企业的税负更加透明。
提到此次改革的亮点,刘剑文表示,一是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二是将“立税”与“清费”结合在一起。
事实上,早在2011年,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税收改革已经开始,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超过70%,由于煤炭定价对于产业和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不同于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和天然气统一定价,因此煤炭资源税改革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迟迟未能展开。
改革良机
目前,中国煤炭行业仍处在价格不振、利润下滑的低谷。据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4年8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33个月在3亿吨以上,煤炭价格则较2008年7月的历史高点下跌了35%以上。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山西省国税部门的数据显示,受煤炭行业萎靡拖累,今年4月份山西省增值税完成60.2亿元,同比下降23.8%,减收18.8亿元。受市场影响,煤炭生产和运销行业增值税合计减收22亿元,超出全省增值税减收总额3.18亿元。由于煤炭行业增值税占增值税收入总额的比重接近六成,煤炭行业增值税缺口难以被其他超收行业弥补,致使山西省增值税大幅减收。
业内研究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的煤炭价格经过近两年的大幅下跌,迎来了“从价计征”改革的重要时机,现在推出压力要小很多。
但能否为企业减负关键看各地“清费”的落实情况,以及各地自主确定下来的税率的高低。
各产煤大省存在大量涉煤地方性规费,该类地方规费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即使目前煤炭价格处于低位,改为“从价计征”后很可能提高企业税负。
近年来,特别是在市场需求低迷,煤炭价格不断走跌的大背景下,压在煤炭企业头上各种名目的“乱收费”一直饱受业内的诟病。
据中煤协估算,煤炭企业各种税的负担占销售收入的21.03%,各种行政性收费的负担占到14.01%,加到一起是35.04%。
另有研究机构统计,我国涉煤的税费不少于109项,除21个税种外,还有不少于88项的各种收费。其中政府的收费已占到了煤炭企业净利润的43%。
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停止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消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发展费等,严肃查处违规收费行为,确保不增加煤炭企业总体负担。
港富集团衍生品交易部分析师张志斌的预计更加乐观,煤炭资源税实行对于煤炭行业是重大利好,预计清理杂费50元左右。以山西为例,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1%,煤炭征收价格调节基金1.5%,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23元/吨起、环境治理保证金10元/吨、转产发展基金5元/吨等,合计减免费用50元/吨左右。而煤炭资源税原来征收5~20%,按照2%征收几乎不涨价。
刘剑文表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 “稳定税负”的要求,有些企业的负担可能会略有增加,但不会太多,有些企业可能会有所减少。最终的变化肯定会落实到个人,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是过程都公开透明。
除了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煤炭资源税改革也与煤炭进出口密不可分。我国煤炭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若进口比国内的价格低,就会影响国内煤企。“这次改革是联动的,提高进口煤炭的税率有利于国内煤炭企业的发展。就像汽车一样,进口汽车的价格太低,就会对国产汽车造成冲击和影响。如果把进口汽车的关税提高,国内的汽车销售就会更好一些。”刘剑文说道。
扩围与立法
除了当前面临的困难以外,资源税的改革也并未完全到位,刘剑文强调,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资源税征收的范围应该有所调整。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张维宸撰文表示,我国目前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并不是对所有的自然资源征收,1994年资源税虽然遵循“普遍征收”的原则,但仍仅仅是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以及盐等7个税目,这些应税产品均属于矿藏资源,实质上是一个矿产资源税制,范围也仅限于采掘业。而对于其他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土地、水、森林、草场、滩涂等众多自然资源,至今仍未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甚至有些紧缺的、特殊的战略性自然资源也不在征收范围,资源税普遍调节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
《决定》要求,“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
资源税 篇4
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对资源产品征税已成为通行做法。资源税在西方发达国家属于绿色生态税收, 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和环境,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我国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目前, 我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7个税目的矿产品, 分别为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条例是国务院于2011年9月30日修订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该条例规定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 (以下称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 的单位和个人, 为资源税的纳税人, 依照《资源税税目税率表》及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执行资源税的税目和税率, 其应纳税额按从价定率或从量计征的方法确定。
二、国内外资源税对比研究
(一) 我国资源税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资源紧张的态势日益凸显, 目前现行的资源税课征却不能很好地敦促企业从节约资源出发, 有效地利用和开采能源, 也不利于资源的后续利用。我国现行资源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税负过低且征税范围过小。
我国于1984年开征资源税, 1986年和1994年先后又进行了改革。但我国资源税长期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 即税负过低, 直接导致我国本来就稀缺的资源被过度消耗,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税税负低,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征税范围比较小。1984年推出资源税时, 只对原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进行征收, 其他矿产品暂缓征收;1994年税制改革时扩大了矿产资源的征税范围, 但对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征收范围仍然有限, 有百种以上的非金属矿原矿未纳入征税范围, 且未包括森林、草原、海洋、淡水等重要的自然资源。二是当前资源税以“从量计征”的征税方式为主征收。三是现有资源税的税额标准普遍偏低, 资源税的实际税负在不断下降, 过低的税负无法实现调节作用。
2.现行资源税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过小。
2009年l一11月, 我国资源税税收收入仅为307亿元, 占同期税收收入总额的0.55%, 资源税对税收总额的贡献很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源消耗大国来说, 资源的浪费越来越成为严重问题, 这与我国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向相悖。从全球资源紧缺、资源价格不断上扬来看, 我国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不断调整资源税征收比例是非常必要的。
3.税率确定机制不科学。
现行资源税采用从量定额征收为主, 未能很好体现出不同资源应有的价值;同时, 应纳税额与资源价格变化相脱离, 国家不能因资源价格上涨而多收税;资源税收人均增幅小, 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量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 现行资源税条例不是根据储量对纳税人征税, 企业对开采后未销售或自用的资源不需要付出任何纳税代价, 因而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与浪费。许多企业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 采取“掠夺式”开采, 采富弃贫, 采易弃难, 大矿周边挖小矿, 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资料显示, 我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 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15%, 有些甚至低于10%。这意味着一个实际储存100万吨的煤矿, 只开采了10万吨就被废弃, 还有90万吨被白白浪费。
4.资源税的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
首先, 资源税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开采资源获得50%的收入, 刺激地方政府对本地区资源的过度开采,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我国资源分布很不均衡, 资源税划为共享税, 对那些资源缺乏的地区不公平, 也不利于资源丰富地区改变靠自然资源获得财政收入的观念。再次, 现行资源税的收入分配格局是, 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 其他资源税归地方。这种分配格局不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因为海洋石油以外的资源税收入全部给地方, 中央对地方的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宏观调控的权力有限, 使宏观调控的力度减弱。特别是对于节能降耗项目、新能源研制开发项目等, 中央财力支持的力度就会弱化。并且这种分配格局刺激了地方的急功近利,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利益乱上资源开发项目, 特别是个别地方默许小煤窑、小油井的乱采乱挖, 导致资源的重大浪费和恶性安全事故的接连发生, 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二) 国外资源税情况
1.国外资源税发展概况。
资源税在西方发达国家属于绿色生态税收, 主要目的是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国外资源税的征收有一个调整过程, 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环境的恶劣迫使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税收政策, 资源税由收益型转向绿色生态型。进入后工业社会, 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步入成熟阶段, 表现为许多国家普遍征收较高的资源税。如日本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对能源产品征收重税。据测算, 德国的燃油税率 (税收占税前价格的比率) 在200%左右, 英、法等国与德国持平。国外对资源的税费体系, 主要由权利金、申请发放许可证登记费、地表租金、预扣税、增值税、地方政府税收及强制的由公司支付的薪税等。该税费体系的核心是权利金、地表租金、耗竭补贴、资源租金税以及与取得和保持矿权有关的收费等构成。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国家资源税发展情况。
OECD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这些国家的现行资源税体系更多体现为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 是旨在规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开采中的浪费行为而构建的生态税收体系。OECD国家的资源税体系覆盖范围广泛, 除包括矿产资源税和盐税以外, 还包括针对水、森林、渔业和土地资源等的相关税收。其所形成的资源税费体系既包括资源税、资源费、补贴以及自愿性方案, 也包括可交易许可证制度、环境激励的立体网络。从OECD国家的实践来看, 资源税应覆盖矿产、森林、水资源等多种资源, 这对自然资源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征收的资源税仅限于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 征收范围过窄, 税与费须重新选择, 而税与费的重新选择意味着须避免税费重复征收。OECD国家或征收开采税, 或征收矿产费。我国的资源税税额、标准偏低, 每年税收收入不高, 不能起到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
3.俄罗斯国家资源税发展情况——林业税。
地大物博的俄罗斯是全球资源的头号强国, 其林业资源储备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的林业税采用的是动态税率。林业税是俄罗斯国家林业资源使用者缴纳的税种, 1998年被列入《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 并在法典中规定了林业税的最低税率。当发生合法林业生产行为时, 需要林业资源使用人缴纳不低于最低税率的实际税率。而最低税率也并非一成不变, 税收管理局会随市场价格水平和生产费用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这样一来, 动态税率可以调动林业资源使用者的积极性, 俄罗斯庞大的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 贡献于经济增长;另外, 最低税率也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储备和再生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三) 国内外资源税情况的对比
对比我国与OECD国家和俄罗斯的资源税实施情况, 可发现国外对资源税覆盖范围更广泛。OECD将森林及水资源都纳入征税范围, 有利于节约资源开采, 保护环境, 值得我国资源税改革借鉴。俄罗斯对林业税采用动态税率,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各林业使用者的积极性, 值得我国借鉴。
三、森林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 森林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必要性
1.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要求。
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 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 森林、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森林资源开采率和利用率极其低下, 资源浪费严重。将森林税纳入资源税, 是引导企业和社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缓解资源短缺紧张局面的必然要求。
2.资源税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今, 我国的资源税仍存在很多弊端。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 资源税税额幅度仍然很小、覆盖范围窄, 且缺少灵活性。将森林资源纳入征税范围是扩大资源税纳税范围的方向之一。
3.保护国家资源的要求。
长期以来, 我国森林税税负为零导致有关森林产品价格较低, 一方面, 出口低价产品所含的资源稀缺性利益被转移到其他国家, 相当于廉价向其他国家输送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 森林税税负为零给企业留下较大的利润空间, 企业分配给股东的股息增多。目前我国有近70余家资源类企业在国外上市, 利润中隐含的资源稀缺性利益被国外投资者分享。将森林税纳入资源税可以降低资源稀缺性利益被其他国家占有的程度, 保护国家利益。
(二) 森林资源纳入资源税的意义
1.企业发展角度。
从短期看, 有利于森林资源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社会生产率, 从开采的源头节约资源;从长期看, 有利于森林资源企业改变调整企业发展模式, 注重森林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通过制定合理的回收方案流程, 二次、三次重复利用森林资源, 节约森林资源, 保护环境。此外, 有利于低碳节能企业的发展。
2.社会经济角度。
提高资源消耗型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回收率及低碳节能类企业的发展, 有利于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方向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角度。
有利于推动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推行森林资源税改革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为获得更高利润而更多地开采森林资源, 使森林资源大量、无序的开发得到一定遏制, 减少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同时, 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减少企业生产造成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此外, 征收森林资源税主要是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是资源税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又一保障。
4.其他角度。
从法律角度看, 将森林资源纳入征税范围, 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手段, 具有强制效力, 比道德上的约束或是倡导宣传保护环境更为有利, 是向保护森林资源迈出的重要一步;从社会意识看, 有助于社会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
四、森林资源纳入资源税范围的改革建议
(一) 纳税人
将我国资源税的纳税人定义为在我国林地以及人工植林区采伐木材的森林使用者 (法人:包括外国人和自然人) 。
(二) 拟定森林资源的征税范围
借鉴OECD国家的做法, 将森林及水资源都纳入征税范围, 有利于节约资源开采, 保护环境。森林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可以暂定为在我国林地及人工植林区采伐的木材。
(三) 森林资源税的计税依据
森林资源可按从量计征的方式征收相应的税。具体的征税范围, 可根据拨给森林使用者的未砍伐林木的数量。为了确定该数量, 按立方米对木材采伐区或木材储量进行实际评估。评估以按森林带和森林种类确定的专门的一览表为准。
(四) 森林资源的税率
森林税的税率可以按单位森林资源规定, 也可以按使用的每公顷森林面积规定。在采用从量计征森林资源税的基础上, 森林资源税的税率可借鉴俄罗斯林业税的动态税率。森林税的具体税率设计, 首先需考虑森林资源开发所处地段的经济地理条件。其次设置森林资源税最低税率。森林税的最低税率根据森林资源相关产品市价水平的变化和该产品生产费用的变化进行经常调整。森林资源税的税率和森林税最低税率的修订周期等可由我国权利机关在地区国家森林管理机关参与确定。
(五) 森林资源的征税环节
森林资源可采用单环节纳税, 在自制生产后销售环节纳税。
(六) 森林资源的纳税期限
森林资源的纳税期限可采用按季度纳税。按伐木许可证提前结束森林采伐时, 森林使用者须按森林税税率在结束采伐后的5日内向预算提前交纳税款。
摘要:2010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资源税改革”。国务院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以新疆为突破口, 对原油、天然气实行从价计征, 可见资源税改革日益受到关注。森林是重要的资源, 当下我国森林现状不容乐观, 对森林征收资源税是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必然趋势。征收森林资源税将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 也是提高相关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强大推动力。从更深层次上讲, 增收森林资源税可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改革经济发展模式, 形成良好的经济循环模式。
关键词:资源税,森林,改革,意义
参考文献
[1]廉春慧.推动能源税制改革应对能源危机[J].财会研究, 2005 (10) .
[2]廉春慧.能源危机下的税收策略[J].经济体制改革, 2006 (3) .
[3]杨小强.美国能源税法的演变及其评析[J].税务研究, 2007 (11) .
[4]贾康.资源税改革时机已到可促相关经济关系优化调整[J].中国财政, 2010 (10) .
[5]贾康.资源税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分析[J].税务研究, 2009 (7) .
[6]刘尚希.资源税改革应定位在控制公共风险[J].财会研究, 2010 (18) .
对于资源税改革的批示 篇5
205月18日,陈青文局长在《福建省地税系统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工作方案》上批示: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也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地税部门的首要任务,意义重大。系统各级各部门要吃透改革精神,增强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工作标准求严、工作作风求实、工作过程求细,精确精致地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努力做到税源摸底深、税率测算准、宣传辅导实、征管准备足、软件支持稳、效应分析透,坚决确保资源税全面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关阅读
提税狙击进口煤 铺路资源税改革(全文)
10月9日,国家财政部官网公布称,经国务院批准,自10月15日起, 无烟煤、炼焦煤以外的其他烟煤、其他煤、煤球等燃料进口分别恢复实施3%、3%、6%、5%、5%的最惠国税率。
由于12月1日起,煤炭资源税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前由于煤价低迷,业内不少企业以经营困难为由曾呼吁延缓实施。此番进口煤关税调整,某种程度上为国内煤企缓解了竞争压力。
眼下,企业最关心的是煤炭资源税的税率如何确定。9月29日,国务院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由省级政府在规定幅度内确定。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在刚过完“十一”长假之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大省的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赶赴北京,参加由财政部牵头的煤炭资源税改革会议,而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探讨确定各地的煤炭资源税税率。
产煤大省赴京讨论税率细节
“一直在说这个事,但没有想到这么快。”12月1日起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这在陕北榆林做煤炭销售的张文康看来有些意外。
从之后,全国煤炭价格不断走跌,煤炭刚刚止跌企稳也就1个多月的时间。
“20陕西省或无法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这是他和一些同行此前在今年年中的判断 。张文康告诉记者,他所在企业的煤炭资源税征收标准为3.2元/吨。而如果改成从价计征,目前榆林煤炭的坑口均价在310元/吨左右,按照2%的税率计算,企业要缴的煤炭资源税每吨为6.2元,如果税率定得太高,企业的负担将会更重。
也正是如此,就在常务会议召开之前,此前不少煤炭企业曾强烈抵制煤炭资源税改革,并多次呼吁暂缓实施。
“不知道具体的税率,影响有多大也不好说。”山西一家大型煤炭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从价计征对企业增加负担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由于本次将制定权下放给了地方政府,而且在目前政府帮助煤炭企业脱困的背景下,预计税率不会定得太高。“可能不会高于5%。”他说。
“因为现在煤炭行业仍然很不景气,财政部门需要统计各个省份对于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后的影响,及是否会给煤炭企业造成明显压力。”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陕西省尚未明确资源税的税率,而此前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是2%~10%。
据了解,在上述会议开完之后,陕西省财政厅税政处等部门将召集人手,在系统内进行多项测算,最终定下来税率后报给陕西省政府。
“最终公布的时间不会很久,可能就一个月。”上述人士称。
记者也从山西、内蒙古、宁夏等产煤大省了解到,煤炭资源税改革的相关工作也将在近期加速推进。
税改倒逼清费提速
“煤炭资源税改革的前提是清理不合理税费。”陕西省财政厅综合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一系列政策,陕西煤炭的减负力度很大,减免收费占到了以前收费的60%~70%。
此次国务院会议上同时强调加大涉煤收费清理:立即清理涉煤收费基金,停止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消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发展费等,取缔省以下地方政府违规设立的涉煤收费基金,严肃查处违规收费行为,确保不增加煤炭企业总体负担。
“陕西清理煤炭税费主要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此前合法、合规的收费,比如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水土流失防治费等费用,现在停止征收;另一部分是市县自行出台的收费, 比如运煤专线建设基金、煤炭运销管理费等 。”该陕西省财政厅综合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外界对于陕西每吨煤炭能减负20元的测算,基本上能够完成。但从现在清理税费的进展上看,市、县一级的不合理收费还不够彻底,下一步仍需要加大力度。
据中煤协副会长梁嘉琨透露,数月前,中煤协曾向国务院相关领导提交了一份关于煤炭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的清单,并得到了批示。
“如果光推进资源税改革,势必会加大企业的负担。” 安迅思息旺能源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认为,从目前煤炭资源税按量计征的标准上看,焦煤为8元/吨,其他煤种只有2元~4元/吨。按价计征,从目前的煤炭价格上,每吨煤的资源税提升空间很大,企业负担加重。由于国务院已经明确要求“不增加煤炭企业总体负担”,这就意味着各省份的涉煤收费清理力度仍将加大。
恢复进口关税再救市
为了尽可能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8月份以来,政府及各部门开始大规模对煤炭行业“脱困救市”。
珠海横琴煤炭交易中心市场分析师罗湘梅告诉记者,10月10日,“煤老大”神华集团执行新的价格策略,10月现货价格所有煤种将在9月基础上上调15元/吨 。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脱困救市”又有了新的内容——在发布进口煤限制标准后,与之配套的提高进口煤关税政策也随之出台。
不过据安迅思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实施关税并不包含所有的国家。如东盟的印尼和菲律宾、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和哥斯达黎加都和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从多个国家进口煤炭也可以继续保持零关税的协定关税。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年1~8月中国进口煤动力煤排名前四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进口量4028万吨)、印尼(进口量3343万吨)、俄罗斯(进口量1061万吨)和蒙古(进口量251万吨)。
其余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中, 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都将受到此次关税调整的影响。以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为例,其煤种属于其他烟煤,进口税率为6%,此次关税调整之后,将增加4~5美元/吨的成本。
“现在关税一下子提高,肯定会对国内的进口煤市场造成较大影响。”福建一位煤炭贸易商告诉记者,进口煤的成本将会明显提高,进口煤的价格金和神华集团刚刚上涨的15%元相比,没有了任何优势。另一方面,这会对公司此前和客户谈好的合同产生不利影响。
资源税的改革红利 篇6
7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包括铁矿等矿产资源在内的多种资源税收将实行从价计征。资源税开征至今已有30多年,2015年收入1035亿元。受困于大部分资源品目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征收范围仅限于矿产品和盐、收费基金项目较多且税权集中等,现行制度已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两型”社会建设需要,改革迫在眉睫。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是“重头戏”,着眼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资源税改革,自然要发挥一分“台柱子”的作用。
资源税改革的主轴
继“营改增”之后资源税改革提上日程
我国的资源税制度始建于1984年,当时的征收范围仅限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3种资源。随着1994年的税制改革,资源税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征税范围扩大为原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盐等7种,按照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实行从量定额税率,并根据资源开采条件、资源本身的优劣情况设置不同的税率。
从2010年起,我国加快了资源税改革的步伐。2010年6月,新疆率先实行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的改革,并在同年12月将改革扩大到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等西部12个省区,第二年11月将这场改革推广至全国范围。2014年12月起,煤炭资源税也改为从价计征。2015年5月起,稀土、钨、钼资源税也启动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的改革。
7月1日起,资源税改革全面推开。这是继5月1日全面实行“营改增”之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在税收领域的又一次重要进展。
因此,这一次资源税改革,既因应了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也因应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推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其亮点也不少。
首先是以从价计征为主,辅以从量计征。
黏土、砂石等具有经营分散、多为现金交易而难以管控特点的少数矿产品,为方便征管仍实行从量计征。除此之外的21种资源品目和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金属矿都实行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相比,从价计征的优点是税收收入与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化同步。
当前资源产品价格因宏观经济形势走低,许多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从价计征的资源税,配以清费、减费措施,实际上对企业起到降负的作用,扶持企业渡过难关。据媒体报道,2014年以清费为前提推进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后,2015年全国减少涉煤收费基金366亿元,抵减增税因素后,全国煤企总体减负181亿元,其中因煤价下降实现自动减税约90亿元。
再就是有助于将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财政优势。
我国资源富集地区,多集中在“胡焕庸线”以西,虽是资源输出地,但资源优势的好处享受得不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及沿海发达地区。这次资源税改革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省级政府在中央政府规定的税率幅度内,对主要应税产品提出具体适用税率建议,决定本辖区资源税的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而且纳入改革的矿产资源税收入全部为地方财政收入。
资源税从全国层面上看是一个小税种,但对资源富集地区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收入,为缩小这些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差距提供了财力支持。以新疆为例,仅新疆油田公司这一家公司,因资源税改革,从2010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就增加新疆财政收入91.04亿元。
另外,这次资源税改革还扩大了征收范围。
原来的资源税主要涉及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上,这次资源税改革,提出要逐步扩大征收范围:首先在河北省推进水资源税试点工作,将水资源费改为税,并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在全国推开;另外,省级政府可根据本地情况对辖区内的森林、草场、滩涂等资源开征资源税。
下一步要怎么改
资源税是以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关系到代际公平。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也必然涉及到各方利益,包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降低企业税负与稳定地方收入如何平衡;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社会敏感性比较大;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如何妥善地处理财政分权改革,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移、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阶段,资源税本身的特点使其成为促进绿色发展、提高资源集约化利用率、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现有基础上,未来还应处理好上述各方关系,继续推进改革。
进一步理顺税费关系。目前涉及资源收费的项目较多,形成费挤税的现象,费加重了企业负担。这次资源税改革,是以清费立税、不增加企业负担为原则,未来的改革估计也是遵循这一原则。不过,有的费,是不是取消或并入税中,需要考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矿产资源补偿费。该费在性质上属于权益金,体现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与凭借政治权力而征的税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健全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这应是下一阶段资源税改革中税费调整的出发点。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后,资源性产品价格与资源税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在我国,绝大多数资源性产品价格尚不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使其价格无法真实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与供求关系,也会让依托产品价格的资源税所传递的政策意图存在失真的可能。因此,下一阶段,应尽快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让市场发现价格,实现税价联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促进自然资源更加有效、合理的使用。
加强资源税与其他税种衔接与协调。与资源有关的税种不仅有资源税,最明显的还有消费税以及未来拟议开征的环境保护税等。环境保护税的课税对象往往是诸如煤炭等资源性产品消费的衍生物,因此这两种税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故此,未来的资源税改革,应注意这三种税之间的协调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能分工,进行合理的税负分配,从而为相关税种的改革都预留出相应空间,并保持企业税负的相对稳定。
关注煤炭资源税改革 篇7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约为7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从降能耗强度来讲,煤炭行业首当其冲。对煤炭实行资源税改革是大势所趋。
201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明确提出,2013年底前,要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在清理整顿涉煤收费基金的同时,还要求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我国资源税改革探讨 篇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资源供给不足和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同时并存, 已然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对于资源税的开征始于1984年, 只是对原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征收。1994年税制改革时, 首次对矿产资源全面征收资源税。在赋税水平方面, 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平均费率为1.18%, 而国外与我国矿产资源性质基本相似的费率一般为2%~8%。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煤矿的回采率平均只有35%, 直接导致了矿业开采行业门槛低, 造成矿业安全事故频发。我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 但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15%。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任务, 这就要求必须寻求资源强约束条件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尽快扭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资源税自开征以来, 对促进国有资源的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 调节资源开采企业的级差收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资源税设置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 资源税社会功能的定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资源税的出现是以调节级差收入为目的的, 主要体现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调节资源开采企业因资源条件差异形成的级差收入, 使各资源开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度较少的考虑资源开采对环境和后代人资源基础造成的破坏, 因而无法正确反映资源的价值。资源税不能体现资源本身的内在价值和不同资源在经济中的作用, 不能将资源开采的社会成本和持续成本内部化;也就无法有效地保护资源, 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 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过于狭窄。
现行资源税征收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等七个税目, 只是属于矿藏资源占用税的性质, 而目前许多国家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除了包括矿藏资源之外, 还包括土地、水、森林、海洋资源等, 范围非常广泛。
资源税征收范围过窄, 导致没有征税的资源浪费严重;被征税的资源与不征税的资源之间的差异直接影响了相关企业的竞争力。资源后续产品比价的不合理, 刺激对非应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
(三) 资源税单位税额的制定不科学。
首先, 税率过低。我国制定8元/吨的标准时, 原油价格仅为300多元一吨, 资源税占油价的比例为2.67%。资源税调整到30元/吨后, 原油价格涨到了每吨3000元, 资源税在原油价格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也就是说, 资源税从绝对值上看是上调了, 但从其在原油价格中所占比例来看, 实际上是下降了。其次, 税率缺乏对不同回采率的激励与约束。回采率不同使用的税额却相同, 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现象。
(四) 资源税的地方独占特性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现行的税制, 除海洋石油外, 陆上石油等资源税收入全部归属于地方财政。这种独享的地方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地方的发展, 但却形成了地方在资源、能源方面的竭泽而渔的采矿行为。而且由于地方矿藏的差异性, 也造成了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如, 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重、投入大, 却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扩大了区域发展差距。
三、改革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基本思路
资源税改革的最终目标, 是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一) 将资源税社会功能定位于资源耗竭税。
资源耗竭税是要建立起资源税参与资源价格形成体系, 使资源价格能充分、全面地反映资源的全部成本。通过完善资源税, 使资源开采的外部性成本和持续价值内部化, 成为资源价值的组成部分。从生产角度看, 生产厂商将更加注重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来降低能耗, 还会积极寻找替代资源,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压力;从消费角度看, 资源消耗量大、价格高的产品的消费量将会减少, 生活方式将从能量密集型转向能量效益型, 最终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模式。
(二) 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资源税的征收对象常见的是矿产资源, 但是水、森林、动植物资源也面临着耗竭的危机。原则上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应该包括所有不可再生资源、部分存量已处于临界水平的资源和再进一步消耗会严重影响其存量或其再生能力已经受到明显损害的资源。可以考虑将水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待条件成熟后, 再把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等纳入其中。
(三) 科学制定资源税的单位税额。
基本原则是要将资源税与环境成本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养护、恢复等挂钩, 在收取绝对地租和调节级差收入的基础上, 根据资源的稀缺性, 合理确定和制定税率。资源税税率的制定应该分几个层次来考虑:
1、要考虑资源的绝对地租。资源税是对所有资源征收的, 属于资源有偿使用的范畴。
2、要能够对级差收入进行调节。通过设计差别税额, 适当调节开采企业的级差收益, 并将其收归国有。
3、要与开采回采率挂钩。单位税额要与开采回采率成反比关系, 即回采率越低, 单位税额越高。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 根据不同采区回采率实行不同的费率, 并实行累进费率。
4、单位税额的制定应随着资源开采的不同时期而变化。例如, 矿产资源企业的生产成本是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不同时期的收益也是不同的。在矿产开采企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 开采条件相对较好, 矿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较好, 应采用偏高的税率。在矿业企业衰老报废期, 适合采用偏低的资源税税额。
(四) 实行权利金和超权利金制度。
权利金是矿产开采人向矿产所有人因开采不可再生资源而支付的补偿, 其实质是调节矿产资源所有权人与采矿权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超权利金是与盈余有关的权利金或资源租金权利金, 其目的是对采矿作业所创造的经济租金或超常利润征税。
通过权利金和超权利金的征收, 一方面可以体现资源的国有使用有偿性;另一方面可以调节资源开发企业的利润空间, 使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分配更加均衡化。
(五) 建立调节区域公平的共享税制度和补偿机制。
每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 资源税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地方税的特性, 资源税的征收存在地区差异性, 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不公平性。为了鼓励资源比较匮乏的地方开发资源, 可以少缴税或不缴税。一方面可以均衡地区发展, 调动地方保护资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保护资源, 促进资源合理有效开采的目的, 更好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资源税 篇9
有财税专家表示, 这相当于水资源“费改税”, 水资源费现在是水利部在征收, 现在未确定的是水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是对工业水征收还是对居民用水征收, 还是两者都征收, 而本身水费已经具有和水资源税雷同的性质, 是否还会保留等。 “资源税属于地租性质, 国家对资源所有权的体现, 首先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但是不同资源开征条件不一样, 有些企业用的比较多, 资源用的多, 应该付出更多的费用, 水也是一种自然资源, 资源税会对开采企业征收。 比如对矿泉水的企业开征, 有可能会带来矿泉水价格的上涨”。 财税专家认为。
上述相关财税专家表示, 资源税改革的方案在2016年会有比较大的动作, 水资源税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 其他比如矿产资源补偿费转为资源税等改革, 也许都将会纳入议事日程。
现行征收的水费中包含了自来水水费、 污染处理费以及水资源费。 水资源费主要指对城市中取水的单位征收的费用。 这项费用, 按照取之于水和用之于水的原则, 纳入地方财政, 作为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管理的专项资金。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 原来的水资源费是水利部从水费里征收, 供水企业征收源水调配费用。 现在进行水资源税的改革, 符合未来大的趋势, 也就是涉费越来越少, 税收越来越正规。 薛涛所说的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 主要依据是《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60号) 和各省 (区) 市制订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据悉,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费改税也将进入相关部门议程当中。 这项收费是由国土资源部按照国务院《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征收。 这次借资源税改革的时机, 矿产资源补偿费极有可能纳入整体改革框架中, 当然这些还有待财政部门与国土部门的协商。 前述财税专家表示。
资源税计征方式的探讨 篇10
我国资源税开征于1984年, 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促进国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适当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目前, 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类矿产、非金属类矿产以及盐等, 计征方式主要是从量计征。而随着经济发展, 资源粗放开发、大量浪费的弊端日益突出, 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的呼声日益高涨。且由于近几年资源价格变动较快, 从量计征的局限性凸显, 实行从价计征已被高层和社会的普遍关注。2010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同年6月1日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拉开了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序幕。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加快资源税改革,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 推进资源税改革将会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快从价计征改革;二是清费立税;三是逐步扩大征税范围。
关于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完全采用单一的计税方式, 即从价计征;也有的学者提出应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计税方式不搞“一刀切”, 在保持资源税原计税办法的同时引进新的计税方式, 对于市场价格涨价趋势明显的资源产品可以按销售收入进行从价定率征收, 而对于市场价格变化不大的资源产品仍沿用从量 (资源开采量) 定额的计税办法;另一种方案是对某些种类的资源采取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的计税办法。
那么, 究竟应如何改革资源税的计征方式?笔者拟从从量定额征收与从价定率征收的比较, 联系改革中的相关问题寻求答案。
二、从量定额征收与从价定率征收的比较
从量定额征收是指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量、面积等为计税依据, 按照固定税额标准计征的税收, 又称从量计征。例如,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船舶吨税等税种, 都属于从量税;消费税中的黄酒、啤酒、汽油、柴油等应税消费品以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 也属于从量税。香烟、白酒则是从价与从量并征。
从价定率征收以课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 按这种方法计征的税种称从价税, 或从价计征。如我国原产品税的计税依据为产品销售收入, 即产品的销售数量与单位销售价格的乘积。
从资源税的角度看, 从价定率征收较之于从量定额征收的优势表现在:第一, 有利于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关爱环境的意识。从量定额征收办法无法反映资源的稀缺性, 而从价定率征收则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通过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人们更加自觉地认识到资源不能过度使用。第二, 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从量定额征收, 税款缴纳与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没有任何关联, 税收杠杆和价格杠杆无法起到调节作用, 必然会造成了资源盲目开采和严重浪费, 进一步加剧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从价计征, 资源税税额能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部分产品资源税征税将不仅和开采量挂钩, 还和资源产品的价格挂钩, 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 减少浪费和节约使用。第三, 有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从量计征的资源税收模式缺乏弹性, 不能反映资源价格的变动, 也不能体现资源税本身的价值。因此, 从价定率征收资源税将更能发挥出税收的级差调节作用。第四, 有利于增加资源地的财政收入。我国油、气资源相对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黑龙江省, 实行从价计征使资源税收入与产品价格挂钩, 有利于保障地方财政收入,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以新疆为例, 2010年6月正式实施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针对在新疆开采原油、天然气的纳税人, 按照销售额征收5%的资源税。从对比的情况看, 在未进行从价计征的2010年1—6月, 新疆油气资源税收入仅为3.71亿元, 而在实施从价征收的7—12月, 油气资源税收入已达21.64亿元, 同比增收17.72亿元;2010年新疆共计征收油气资源税收入25.37亿元, 同比增加17.71亿元。可以看出, 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使得资源地财力增强, 对于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
当然, 从税收征管效率和征管成本的角度看, 资源税在从量计征的方式下, 无论税务机关, 还是生产企业, 只要用销售数量乘以税额就能计算出资源税税额, 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而采用从价计征法则难免会加大征管难度并相应增加征管成本。
三、结论
第一, 针对不同资源的供求状况, 对于供求状况不稳定、同质产品价格差异较大、计量单位不规范的消费品, 按从价定率方式征收;对于供求基本平衡、同质产品价格差异不大、计量单位规范的消费品, 按从量定额方式征收。
第二, 资源税若改为从价定率征收, 也应考虑一些相关问题, 如在成本推动型的背景下, 随着企业成本增加, 可能间接助推产品价格, 消费者税负也可能增加。还有调整后应如何公平、合理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财力。
第三, 综合而言, 从价税形式的资源税相比从量税形式的资源税更灵活、更符合经济学制度设计原理。实施从价税将对能源产业链的效率, 以及能源结构的改善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英虎.资源税是从量计征还是从价计征?[J].新会计, 2010, (7) .
[2]张季.资源税改革:从量计征向从价计征转变[J].地方财政研究, 2011, (11) .
有色:资源税改革长期利好行业 篇11
1、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出台,长期利好行业。
2、特斯拉发布最新储能产品,锂产品受益。
近期,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开始实施,内容包括:(1)将稀土、钨、钼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按照不增加企业税负的原则合理确定税率;(2)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停止征收相关价格调节基金;(3)研究建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
新的赋税体制将规避稀贵金属遭遇价格一涨供应就无穷扩大的窘境。在提高资源税的同时,附加在企业身上的其他税费相应减少,对地方政府而言,税收来源不会有大的改变,但对企业而言,整合综合拳以及减少苛捐杂税利好日常经营。对于金属价格,资源税直接增加成本,助推价格上涨。此举无疑将加速产业整合,提振稀土价格,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对行业是长期利好。
推荐五矿稀土,盛和资源,洛阳钼业,厦门钨业和中钨高新。
此外,特斯拉日前发布了家庭电池能量墙:包含可充电锂电池包、液态热量控制系统和接受太阳能逆变器派分指令的软件。其本质是居民住宅里存储能量的可充电的锂电池,目的在于实现转移负荷、电力备份、以及太阳能发电自给。特斯拉家庭储能产品包含10kwh版和7kwh版本,定价合理,并可迅速交付使用。
2013年全球锂电池需求约36Gwh,储能占比6%,约2.2Gwh。锂电池在储能中的应用从2009年到2013年增加近10倍。未来工业储能包括智能电网,移动基站等将快速发展;家庭储能平稳电力输出的同时作为家庭的不间断电源未来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推荐天齐锂业、雅化集团、赣锋锂业。
资源税 篇12
关键词: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资源税改革
一、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依据
我国学术界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 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展开的。王青云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一书中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的困难, 提出了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齐建珍则把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一门学科提了出来, 这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学》中, 她阐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和本质, 研究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和模式;李雨潼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中, 将研究重心放在资源尚未枯竭的城市, 重点探讨了其未来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于立、姜春海、于左等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中, 集中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框架、“顺序渐转”模式和“转型机制” (即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 。
二、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石油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石油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石油资源为建成基础或以石油资源为依托而发展的城市。在我国, 有十几个较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如山东东营市, 黑龙江的大庆市, 新疆的克拉玛依市、甘肃的玉门市等。石油资源型城市一般40%以上的劳动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 50%以上的国民收入靠石油资源获得。
(1) 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我国的石油产业发展虽然较晚, 但发展较快, 几个大油田都是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以“会战”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建成的。这决定了其主导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依托资源优势建立的资源型城市其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2) 依托油田而建, 空间结构分散。我国主要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多数依托油田而建, 城市建设以为油田服务为宗旨, 主要考虑油田生产的需要, 导致城市结构分散、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市承载能力较小。
(3) 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二元结构。依托油田而建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最初都会呈现政企合一的社会形态。然而, 油田企业与石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城市建设中的二元结构, 出现一个地区存在两套公共服务体系的局面, 比如教育、医疗、通讯、交通等都存在地方与油田各成体系的局面。
2、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 石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要素。石油资源型城市依托油田而建, 其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与石油生产息息相关。然而, 同其他任何一种矿产资源一样, 石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在我国, 近50年来随着石油大规模的开发, 无论是地下的存储量还是油田的生产量都在逐渐地减少, 石油资源的递减是石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石油城市经济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石油产量减少的不可逆转性, 将成为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发展石油替代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那城市的发展必然将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而衰退甚至消亡。这就要求以石油资源为依托、以石油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必须考虑城市的转型问题。
(2) 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因素。第一, 其是城市提升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所谓竞争力, 是指竞争主体 (国家、地区、城市、企业等) 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有效利用率, 也可以说是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资源型城市在建立之初其主导产业必然是资源型产业, 当城市所依赖的资源逐渐失去优势的时候, 就需要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的休斯敦是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典范。1901年得克萨斯油田开发后, 城市随之兴起和发展。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 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移至此, 形成了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在六十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开始整体下滑时, 休斯敦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加速了石油科研与开发, 油气资源产业群也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同时相应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美国在休斯敦布点了宇航中心, 带动了为它服务的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而使休斯敦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 城市性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休斯敦的模式是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一完善基础产业”顺序展开的。
第二, 其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 由于历史原因, 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建设发展的初期, 都存在着石油资源的高消耗、高投入和高污染, 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建设都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 这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起步晚, 对资源发展的规律性和对城市建设缺乏理论指导有关。经过几十年的石油开发, 石油供给的有限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到, 也真切的感觉到, 以东营市为例, 作为一个依托胜利油田建设、为胜利油田服务的城市, 近几年屡屡遭遇气荒, 连专门为出租车加气的气站也频频告急;与此同时, 在石油的生产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石油资源型城市清楚的意识到只有进行城市的转型, 合理配置资源, 调整和优化创业结构, 才能摆脱石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给自身带来的危机。石油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立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 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薄弱, 这也是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的通病, 是由于石油资源型城市形成的特殊背景造成的。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2、人才缺乏
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受其主导产业的影响, 在人力资源方面, 也明显存在结构失调的问题, 表现为石油及相关产业人才济济, 而适应经济转型的新兴产业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
3、环境压力
石油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是其转型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环境治理的问题, 改善由于石油的开发、生产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状态,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由此给地方财政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二是由于环境的破坏, 使得城市发展缺乏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 导致在城市转型时期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缺少资金来源, 影响了转型的速度, 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四、资源税改革对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
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财税[2010]54号) 的出台, 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2011年9月21日, 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 决定于2011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次改革最重要的在于改变了部分资源税的征收方式, 将石油、天然气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以原油、天然气销售额为计税依据, 按照一定的比例税率征收, 同时还保留了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调节级差收入的有效手段。征收方式的改变, 将资源税的税收收入与价格的变动有机地联系起来, 保证了国家与企业共同享有市场变化带来的效益。
资源税的改革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此次资源税改革对石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1、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此次资源税改革, 将资源税税收收入与资源价格相衔接, 实行从价计征的征收机制, 对于资源税税收收入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税收收入的增长。以新疆为例按照新疆2009年产原油2518万吨计算, 从价计征后, 石油资源税将高达62.95亿元, 可以增收40亿元到50亿元。
按照我国现在的税收分配体制, 资源税税收收入归地方政府, 显然, 资源税的改革使得资源城市的财政收入明显增长, 这就为城市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资源城市可以将由于资源税改革所增加的收入有计划、有目的的用于城市转型上, 比如可以安排相当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用于吸引短缺人才, 用于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资源税改革对于促进资源开采企业提供开采率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0年6月1日财税[2010]54号) 明确规定, 三次采油资源税减征30%, 从而鼓励企业深度开采, 提供开采率, 对于在资源的开采环节减少资源的浪费提供了政策支持。
【资源税】推荐阅读:
资源税改革07-03
资源税税负08-18
素材资源、环境资源06-12
资源税改革提速05-17
资源税改革内容07-20
森林资源与林业资源06-11
人力资源资源开发论文08-25
中国资源税改革政策09-28
资源税与政策选择研究09-18
上海人力资源经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