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多媒体实验室(精选12篇)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1
1 高校语音实验室的管理趋向及着重点
1.1 高校语音实验室的管理趋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语音实验室就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 在语音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 一次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出现;另一次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以网络技术为桥梁的数字网络语音实验室的发展和运用。与此同时, 随着当今社会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 许多高校都在大力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引人到日常教学之中。语音教学是以语音教学设备为手段来完成教学过程的。一流的语音教学质量需要一流的教学设备和管理来保证。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善, 先进的设备也会闲置或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而失去其服务功能或服务不完全, 教学设备的先进性也失去了意义。因此, 趋向于加强对语音设备的管理就更加凸显出来。
1.2 高校语音实验室在现代教育中管理的着重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介入外语教学。多媒体语音实验室以其先进完善的功能成为高校重点发展的对象, 与多媒体教室并列成为高校必要的基础教学设施之一。语音实验室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需要功能完善、质量稳定的实验室设备, 需要懂语音实验室教学技术的教师和科学、高效的语音实验室管理机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要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 必须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以课堂为载体, 以教材为客体,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语言交际功能, 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 高校语音实验室在现代教育中管理的着重点更应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语音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2 高校语音实验室的类型划分
语音实验室的类型和种类很多, 但无论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什么牌号的语音实验室, 其组合基本上都分为两大部分。即教师主控台 (Teacher Console) 和学生终端 (Student Seminal) 。教师主控台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服务器 (Server) 来输送, 学生座位则主要用于接收来自教师的主控台的信息。
根据设备所能提供的学习条件, 语音实验室又有“主动” (Active) 和“被动” (Passive) 之分, 这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所谓“主动”, 是指学生通过服务器能够自主进行听、说、看等学习方式;所谓“被动”, 是指学生只能被动地的接收教师主控台所发出的听、说、看等信息媒体。
3 高校多媒体数字语音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3.1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
规章制度是管理好语言实验室的基础, 对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语言实验室, 需要进行有序的管理, 这种有序的管理必须建立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 需针对上课学生、管理人员、上课教师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教师、学生、管理员三方的管理制度, 来保障设备的完好率, 也加强他们各自的责任感。
3.2 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也是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要合理安排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使用。实验室管理员要根据实验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班级人数、各实验室设备数量、种类等条件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和地点。这样就能做到统筹规划, 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二要建立上课日志。使用语音室需进行登记。填写设备的使用状况、使用时间、使用故障、意见以及教学中的要求等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 方便管理及设备的维护。三要加强对上课教师和学生的多媒体数字语言实验设备的操作培训。在每学期开始, 对相关的教师进行现场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实际操作多媒体数字语言实验室的教学设备, 而且把各设备的操作步骤张贴到每间教室的教师机控制台上, 使每位教师都能正确使用不同功能的多媒体语音实验设备。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数字语言实验室的作用。
3.3 提高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利用率
3.3.1 提高功能上的利用率
目前的语音学习系统日趋完善, 其功能也日益多样化。但是有些教师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认识, 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掌握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操作技术。整个教学过程还停留在“放音频 (放视频) -学生作答-教师核对答案”的模式, 把现代化的语音实验室当作普通听音室来使用。
语音实验室作为外语学习的现代化手段, 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和整体效益, 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益的。教师要根据课程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选择一种或多种媒体, 使它们形成最合理的组合, 达到最佳效果, 提高多媒体在课堂内的利用率。此外, 也要根据学生的需要, 有所侧重。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 制定不同的授课计划。
3.3.2 开放语音实验室, 提高设备利用率
现代语音实验室一般都配备了强大的自主学习功能, 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以及学习材料。我们在保障正常的教学服务外, 可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由管理人员值班或由学生轮流值班对学生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社会的需求, 选择和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如旅游系的学生, 要特别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 如果只依靠正常的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学习是往往不够的, 这就需要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开放的语音实验室强化训练自己的听说能力。同时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形象直观、身临其境的多样化学习环境, 使学生乐于接受这样有别于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 通过看英文电影, 或利用其他的音像材料进行对话练习,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真正感受到语音室所带来的外语氛围, 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从而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3.4 加强设备管理, 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为了管好、用好语音实验室, 使它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必须特别重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 并且健全设备帐、物、卡和设备档案。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职责严明, 分工明确, 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实施奖惩。
3.5 加强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人员属于教学辅助人员, 平时都在默默无闻的忙碌于琐碎的事务。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语音实验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听力教学, 而是集“视、听、教、考、分析和统计”为一体的教学系统。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搞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先进电教设备和手段的探索、引进、开发和推广中去, 要求管理人员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电教理论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为此, 要重视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要充分认识他们在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4 结论
语音实验室源于外语教学实践, 服务于外语教学改革, 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益显著。语音实验室的管理不仅是技术人员的职责, 也需要广大英语教师的参与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只要善于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语音实验室对现代外语教学势必发挥更大的作用。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新的网络平台, 必将给语音教学改革注入新鲜血液。
摘要:本文对语音实验室的类型及科学管理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并阐明语音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素质有着密切联系, 如何加强学生使用时的规范性, 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应注重研究的大课题。管理水平提高了就能有效地利用实验室的人、财、物, 在外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潜力。使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多媒体数字语音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的管理,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文峰.语音实验室管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8.
[2]孙毅.语音实验室的类型和功能[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 4.
[3]史志英.语音实验室的管理实践与思考[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5, 3.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2
———L IM S 未来发展趋势
冯金辉
(北京中科科仪计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2724 信箱 北京)
摘要L IMS 出现于 80 年代 ,90从最初仅仅 完成数据存储、有限的网络功能 , , ,并且能够运行于 Internet 之 上 , ,。今后 ,L IMS 将朝着专家系统、集成最新、最、,成为一个功能极其完备的复杂系 统。在文章最后 ,。
关键词L IMS;;Internet;Analysis Met hod;GIS;W EB
中图分类号 TP18
2D igital La bora tory System :
L IMS Developing Trend
Feng J inhui
(Scientific Inst rument Sof t ware Co mp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Bo x 2724 Beijing 100080 , P.R.China)AbstractAt earlier 80’s , first L IMS was co nst ructed.Till 90’s , L IMS was widely applied at developed co nt ries.Now , L IMS has been accepted by Chinese perso n.At t he beginning , t he f unctio n of L IMS was very simple , such as Data Saving , limited net ability.Today , L IMS can p rocess t housands T(1000 gigabytes)data , powerf ul management abilities.Also , it can run o n Internet.Laboratory’s efficiency was largely enhanced.In f ut ure ,modern analysis met hod and f unctio n will be int roduced into L IMS , such as data mining , p rofessio n analy2 sis met hods , GIS , wide band net work technology , elect ro nic co mmerce.At last , so me usef ul p ractices was given for L IMS users.Key words L IMS;laboratory management;internet;analysis met hod;GIS;WEB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缩写为 L IM S ,就是利用计引 言
111L IMS 概念
实 验 室 信 息 管 理 系 统(L abo rato ry Info r matio n
收稿日期 :200210 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来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通过它 ,实验室可以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 ,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
作者简介 :冯金辉 ,1968 年生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博士毕业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博士后 ,现供职于北京中科科仪计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从事 L IMS 的研制、开发、推广工作。ht tp : ∥的测试活动;校准则是指各类计量监督、检查部门对 仪器的计量进行校准的活动。112L IMS 的发展历史数字实验室
L IM S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 ,在国内也即将普
L IM S 的产生是随着分析测试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实验室规模与处理能力的提高 而 逐 步 出 现 的。20 世纪 80 年代初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普及使得 仪器的自动化水帄大大增强 ,进而实验室单位时间内 所能完成的测试任务大大增加 ,这就对实验室的管理 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及 数据吞吐量的极大提高 ,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自动 管理实验室成为可能。早期的 L IM S 以大中型计算 机(mainf rame)为主 , 造价比较高 , 进入 90 年代后微 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使得 L IM S 的造价得到极大的 下降 , L IM S 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得到推广以 Sisc L IM S 为代表 , 在 , 出了以管理为中心、运 行支持 ,达到自动化、。同时采 用最新软件工程方法以及最新技术 ,迅速向市场推出 最新、最好、最实用的 L IM S 产品 , 先期占领国 内 市 场 ,进而逐步推向国际市场。113国内 L IMS 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 L IM S 市场在 90 年代就已经完 全打开 ,现在 L IM S 已经成为一个标准词汇为大家广 为接受。在美国每年要召开一次 L IM S 大会 , 讨 论 L IM S 的有关问题。在国内 , L IM S 在 90 年代开始为 人们所知道 ,并在石油化工等行业得到了一些初步推 广 ,但总的来说还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这当然也 受到了各种条件的制约 : 体制、观念、经费等等 ,但其 中起根本作用的是硬件基础条件和人 们 的 观 念 , 试 想 :如果连计算机都没见过 ,何谈使用软件 ? 而市场、及。但总的说来 ,各种 L IM S 产品(国外、国内)的技术水帄参差不齐。大多数 L IM S 产品还是停留在数据存储、工作任务安排的水帄上 ,少数 L IM S 产品达到了管理的层次 ,可以为实验室的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服务。再深层次的应用可以讲都没有。
尽管如此 ,这些产品基本上可以让实验室达到自 动化运行、,对实验。这
验 室 的 要 求。: 仪器设备配备比较好 ,分析测, 迫切需要 L IM S 来提供辅 助 管 理 支持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 特别是加入 W TO 以后 ,各类实验室的业务也在快速的发展着。这就对 L IM 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 L IM S 产品在一个实验室应用超过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失去作用。这还只是从实验室的管理角度来看。未来的实验室应当是高度专业化、智能化、系统化、自动化、空间跨距大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因此 ,现有的以信息管理为主题思想的 L IM S 将不能适应实验室发展的要求。结 合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 ,我们认为未来的实验室将是数字化的!数字化的实验室除了自身专业技 术的数字化 ,实验室的管理、运行都将是数字化的。
为顺 应 这 种 发 展 的 潮 流 , 我 们 认 为 数 字 化 的 L IM S 首先要在专用分析方法上着手 ,为实验室提供更深层次、专门的、结合其专业最新科研成果的分析
® 以谱库为基础的专业方法涉及质谱、核磁、红外 等。目前尚未见到产品面市。Sisc L IM S(北京中 科科仪计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积极开展这项 工作。
® 图象分析系统图象处理涉及实验室所属专业知
识、计 算 机 图 象 处 理 理 论 等 等 典 型 的 交 叉 学 科。难度比较大。目前 Sisc L IM S 集成了金相图象分 析仪、生物图象分析软件、医学图象分析软件。® 专家系统 实验室运行一段时间后都会积累大量 的数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进一步。目前究院、,开发失效分析专家 系统。
212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
体位置。采用 GIS ,每一个房间、每一台仪器的具
体方位一目了然。
® Call Center 对于商业实验室 ,如何给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客户来到实验室后往往不知道该到哪个部门办手续 , 更不知道这个部门怎么走 , 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大型的实验室甚 , 实验室建立以,再
门学科综合的技术。例如土地信息系统、城市信息系 统、规划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等。GIS 是一 组用来采集、存储、查询、变换和显示空间数据的工具 的集合。GIS 提供处理地理数据的工具。GIS 是这 样一类数据库系统 ,它的数据有空间次序 ,并且提供 一个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操作集合 ,用来回答对数据库 中空间实体的查询1。
未来的通信网络是以数据业务为中心的网络 ,其数据业务量的增长呈爆炸趋势 , Inter net 业务的发展最为突出。目前的数据业务大都以电路交换网络为主 ,电路交换的网络是为语音业务而设计和优化的 现在数据业务呈指数增长 ,将成为主要的业务。语音也将由数据业务的网络承载 ,最终所有业务将集中于以包交换为核心的光网络中。Inter net 将以其开放式的接口和标准加速发展和普及 ,以 email ,www 浏览 文件传送、远端登录等的最初业务 ,逐渐发展为教育
出版、广告、用户个人信息、财务金融信息、音频视频广播、视频会议、Inter net 电话的宽带业务。电子商务
将成为 Inter net 的主打应用。
宽带网络的各项技术实际上早已成熟 ,只是限于网络带宽的影响 ,应用受到了限制。如今智能居住小区实现了 100M 光纤到楼 , 10M 入户 ,所以宽带应用才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 ,对于实验室 ,100M 的带宽是基本配置 ,早就应当把宽带应用的各个方面贯彻下去。
® 视频电话、视频点播 如果试验是处在同一建筑物内 ,这项功能似乎有些夸张。如果试验是在地理上分布于一个很大的范围 , 这就非常有实用价值了。而且 , 对于员工培训、考核之类的事务 , 通过视频电话、视频点播来进行 ,效果将会很好。® IP 电话 对一个实验室 ,电话的投资也是笔不小
GIS 应用到实验室的管理后 ,可以提供在空间上
更加方便直观的方法。它在如下几个方面能发挥其的开支。而实验室内 100M 的网络带宽足够满足内部人员通过 IP 电话来交流的要求。这样就完
214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对于商业实验室尤其重要。如果实验 室实现了和银行的联网 ,对客户收费完全可以从网上 进行。另外配合外界的物流系统 ,异地用户可以很方 便地提交样品 ,完成试验。关于电子商务的更详细的 内容 ,因目前媒体炒得比较热 ,已经广为人知 ,在此不 再赘述。
215仪器远程控制
在未来肯定是不能跟上时代步伐的。我们认为 , 采用 W EB 方式 ,以浏览器作为用户界面已经是目 前唯一的选择。它的最大特点是安装维护方便 ,便于 二 次 开 发。使 用 最 简 单 的 文 本 编 辑 工 具 即可。当然 , 浏览器也有它的不足。如何能弥补这 个不足 ,使产品方便使用 ,也能充分体现一家软件 公司的水帄。
远程控制仪器对于环境监测或者仪器放置在恶 劣生产环境的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仪器要么 处在几十、甚至几百公里以外 ,要么环境有有害气体 等 ,人员无法与之接近。对这类仪器的控制除了控制 其运行 ,完成正常的试验外 ,对其运行状态的监控更 重要。通常它们都可以自动运行 , 设备。当讲 ,。
当然 ,。对于 L IM S ,这应当是个双方互惠的好事。3 一些建议
L IM S 作为实验室的管理工具 ,必将随着实验室
® 主要开发人员的技术背景 这一点对产品的更新 升级尤为重要。特别是 L IM S 跨行业、多学科交 叉的特点 ,如果主要开发人员有较强的技术背景 ,肯定可以作出高水准, 对以专用 , 更要强调 4 结 论
通过以上讨论 ,数字实验室的时代即将到来 ,其 中涉及的技术也在其相关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数 字实验室的梦想肯定可以实现。希望各 L IM S 专业 厂商、L IM S 用户早日携起手来 , 共同构筑中国数字 实验室。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通常一套 L IM S 的生命周期只 有 5 年 ,而且随着数字化实验室的产生 ,L IM S 使用周 期会更短。软件需要不断地更新。现今的软件产业 已经演变成为服务性行业 ,所以 ,对于 L IM S 用户 ,如 何选择一套适合自己使用 ,并具有发展潜力的 L IM S 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 L IM S 企业有无发展潜力L IM S 的不断发展变
参考文献2
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 ,地球科学 ,1998 ,23
(4),ht tp :/ / 202.112.94.26/ lz-bo x/ gis/ gis-index.ht m
全子一 ,杨成军.宽带网络和无线网中多媒体图象编码与传输技
ht m
数字环保实验室 篇3
根据国家对“数字环保”的重大需求和企业自身的优势,北京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联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数字环保实验室”。
实验室本着“信息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实用化”的宗旨,利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空间信息高端的技术支撑、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雄厚的专业基础及北京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集成优势和成果转化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和技术转化与推广基地。实验室通过开展环境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不断提高数字环保基础理论研究水平,推广并改进环境信息化产品,实现数字环保产品的专业化、实用化和产业化,增强环境信息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为科学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
实验室自主研发生产了一整套数字环保产品,其核心技术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技术),主要有:环境综合集成平台、环境事故应急处置系统、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放射源监控管理系统、环境数据中心系统、环境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环境质量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排污申报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系统、12369监控管理系统等。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共享机制,Mac,Win PC,Final Cut Studio
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在专业应用方面,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方面,不但要能满足相关专业学生的开放实验,还要能满足教师的科研教学任务和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成果。而一个实验室的利用率是衡量其作用的重要指标,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为解决好专业使用和通用性使用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综合使用效率,实现教学资源的真正共享,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共享机制。
1 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
苹果计算机在个人计算机领域中是特立独行的,它在图像设计、出版印刷,影视后期包装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国外高等学校的苹果计算机应用比较普遍,在美国教育领域的占有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也开始陆续使用苹果计算机,并建设有一定数量的苹果计算机实验室。我校也于2012年建设完成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购置苹果计算机i Mac一体机40台,Mac Pro工作站11台,并同时购置WACOM数位板,头戴式耳机等相关配件,在软件方面搭载有Final Cut Stu-dio音视频制作软件包,以及Adobe公司的PS,AE,DW等系列专业媒体软件;同时,实验室除了建立千兆光纤以太网,还通过Air-Port Extreme基站提供了无线接入点。已建成的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网络系统拓扑如图1所示:
2 实验室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作为专业实验室,是围绕着专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配备的,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为一体的综合开发研究基地,然而目前我校的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在应用上还存在下面两个现实问题。
2.1问题一:苹果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使用率比较低
目前苹果计算机主要使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上,面对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DV的全面普及,视频录像编辑及制作原本只能由专业部门完成的工作,已经逐步融入了日常文化生活中,现代大学生更是喜欢通过视频制作这门技术表达他们的思想和个性,对于视频的创作编辑和后期制作都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还要能培养出创新意识,因而必须在教学中有新思维,新方法,改进管理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2问题二:苹果计算机硬件的自升级换代能力较差
我校2012年购置的Mac系列两个型号的苹果计算机,作为苹果数字媒体设计实验室实验用设备,与同一时期的Win PC个人计算机相比性能高很多。但是Win PC的优点在于更新升级快,用户众多,一台Win PC的升级更新非常方便和经济,而作为苹果计算机的升级,受型号匹配、费用等因素的困扰,升级更新比较困难,而重新购置新一代高端苹果计算机又会造成巨大浪费,这是苹果计算机在应用过程中,最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就必须充分保证实验室的利用率,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不仅在新闻学院的数字媒体设计、艺术学院的影视编导相关专业中应用,还应该可以应用到其他专业课程中。
3 实验室教学研究探讨
在教学应用方面,针对开设的《苹果计算机与数字生活》课程进行课程建设,细化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制定教学方法,设计课程实验,提出建立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创新的意识学习苹果计算机的使用,以培养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补充,引入项目设计,作为教学手段的补充,同时制定科学的评测标准,界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取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当量。而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作为《苹果计算机与数字生活》这门课程的实验场所,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苹果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更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将“创新”这个苹果公司一直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并能主动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开放思维,结合专业软件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出来。
通过在苹果计算机上搭载Final Cut Studio音视频制作软件包,构建起苹果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不论是二维图形图像技术还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都是通过视觉语言来传达,苹果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注重电脑技术的操作,更注重设计艺术的表现,尤其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培养设计艺术的创新感受力。构建苹果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不仅能满足全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开放实验,还能满足教师的科研教学任务和高质量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借助专为Mac OS打造的远程桌面管理系统Remote Desktop,在局域网内教师可以很轻松地对学生机进行管理,可以监控某个或所有学生的机器和屏幕,给全部学生或者分组进行演示,或者分发文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甚至可以构建无线教室,通过无线网络方式,让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端产品共享教师演示的操作,教师也可以远程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苹果的Remote Desktop可以极大地提高机房上课的效率,教学和实验管理都变得非常方便和轻松。
4 共享机制研究探讨
苹果计算机在计算机图像设计领域中具有传统的优势地位,凭借将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的良好整合,不论在色彩管理方面还是文字渲染方面都要强于Win PC,基于Unix内核的Mac OS的稳定性能和先进的音视频处理软件,可以非常轻松地完成音视频处理工作,但这些都取决于对苹果计算机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苹果计算机与Win PC的软件不兼容,对于大多数已经非常熟悉Win PC的同学来说,因习惯问题而放弃对苹果的深入学习非常可惜。显然,提高苹果计算机在使用中的兼容性问题,是提高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综合利用率的关键。
Mac 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专门适用于苹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扩展数字媒体实验室的使用功能,最重要的是在苹果计算机上完成双系统的安装,即苹果计算机上加载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双操作系统在苹果计算机上安装,可以让部分同学在使用习惯上得以过渡,后期还可以在Windows分区中安装基础类Visual Basic,Visual C++等应用程序,两相对比,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苹果计算机Mac与普通PC的差异性,和其各自的特点优势,最终将专业实验室扩展为可以面向全校的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学生的通用实验室。
Win PC下多系统安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苹果计算机因其系统架构的“特立独行”,同时又要保证苹果计算机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性,经过谨慎地多次探索尝试,最终,在苹果计算机的Boot Camp软件支持下,完成了苹果计算机中Mac OS和Windows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经过推广应用,确实对提高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的整体利用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5 研究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校的苹果数字媒体实验室在专业教学、开放性实验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苹果计算机与数字生活》课程为例,在科学的教学指导下,学生不仅完成了课程任务,达到预期课程目标,很多学生还自发成立了兴趣小组,在Mac OS环境下,利用其多媒体设计的软硬件优势,设计出制作精良的多媒体作品,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通过大赛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而课程又为学生参赛提供了创新的源泉。
实验室还为从事相关实验教学或研究的老师提供了技术平台,在发展微课,慕课,以及应用程序开发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加载了Mac OS和Windows双系统的实验室在共享资源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利用。除此之外,该实验室在满足本校师生的教学实验任务之余,还多次承担了苹果数字媒体相关的培训任务。这些培训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还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发挥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6 结束语
数字信号实验报告 篇5
数字信号处理
姓名:
殷超宇
班级:
14060142 学号:
1406014226
实验题目:Z Z 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指导教师:
张志杰
分数:
一
实验题目:
Z 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二
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熟悉 Z 变换在离散时间系统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并熟练使用有关离散系统分析的 MATLAB 调用函数及格式,以深入理解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特性。
三
实验内容:
给定系统)8.0 /(2.0)(2 z z H,编程并绘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y(n),频率响应)e(jwH,并给出实验数据与代码。
四
参考代码:
详见《数字信号处理上机实验指导》(班群里有)
五
实验代码(代码从 B MATLAB)
软件复制粘贴于此处,教师检查重点): :
clear;
x=ones(100);% x(n)=1,n=1~100;
t=1:100;% t 用于后面的绘图;
b=[0,0,-0.2];% 形成向量 b;
a=[1,0,0.8];% 形成向量 a;
y=filter(b,a,x);% 求所给系统的阶跃响应;
plot(t,y,“k-”);grid on;
ylabel(“ y(n)”)
xlabel(“n”)
六
实验数据(图像或表格复制粘贴于此处,教师检查重点):
七
实验心得与收获(可手写):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6
关键词:数字测绘开放实验室 开放模式 B/S框架结构
中图分类号:P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34-01
引言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是实现通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阵地。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测量实验中心建设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学校内涵建设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要求,目前的课堂实验与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专业培养方案;实验中心软硬件设备添置速度与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严重脱节;目前在非测绘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使用的经纬仪配合平板仪的平面图测绘法在生产中已经淘汰,而高、精、尖、新、专等测绘仪器与设备却几乎束之高阁,大面积测绘新仪器的陈列闲置已经成为制约我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而鉴于测绘仪器操作技能对测绘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的特殊要求,测绘技术快速发展和测绘仪器更新换代的客观事实,以及测绘数据处理软件的普及与频繁升级,数字化与测绘工程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1-3]
1 开放实验室建设内容及已具备的条件
健全的制度是开放实验室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完善的管理系统则是开放实验室保持良性运作的保障,而开放模式和开放项目的建设则是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因此,数字测绘开放实验室建设应从开放实验室制度体系建设、实验室开放模式建设、实验室开放项目建设和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建设四个方面进行。[4-6]
1.1 开放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正常运行和良性运作的保障。开放实验室基本制度包括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室开放学生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预约制度、实验室安全和卫生制度、教学实验技术成果奖励办法、仪器工程租借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了优化配置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专业软件以及技术研究人员,必须建立开放实验室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另外,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建设可以确保因实验室开放而带来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检测维修以及技术改进等问题不致影响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1.2 开放模式建设
开放实验室的一般工作程序是对于确定的实验项目,由仪器使用者提出申请,经主管教师审查通过后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安排、培训,实验后上缴仪器并提供实验成果及工作总结。数字测绘实验室对实验场地的要求比较高,我校测绘实验中心在三个校区均有实验室,实验场地包括校内试验场和校外实习基地,因此,我校数字测绘开放实验室的开放模式必须综合考虑既有条件,构建适合我校校情的开放模式。
1.3 实验室开放项目建设
我校测绘实验中心目前具有各种传统的测绘仪器、数字测绘采集仪器资源和种类比较丰富完备的数据处理软件资源,可完全满足校内相关专业学生、教师以及校外培训人员等使用对象的开放需求。因此,实验项目可针对校内相关专业学生的课程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毕业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等类别,非专业学生的课程综合实验、课程实践和测绘技能竞赛等类别,校内教师纵横向科研项目、校外测绘技术人员培训等类别,分别在场地、设备、软件、开放模式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建设和设计。
1.4 数字测绘开放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
针对上述建设内容,开发数字测绘实验室开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验项目预约、仪器设备出借、仪器出入及项目开设状态查询、仪器设备管理、仪器操作与实验项目技术指导等环节的实时在线管理功能。总之,可将数字测绘开放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概括为学习子系统、教学管理子系统和实验管理子系统,各系统功能组成如图1所示。[7]
2 开放实验室运行分析
考虑到我校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比较紧张,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数字测绘开放实验室主要针对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开放。目前开设的开放实验项目主要是针对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如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实验、电子全站仪使用操作实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实验以及电子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数字化地形图绘制实验。
从实验运行结果看,目前主要存在几个方面问题,(1)仪器借出与归还工作量大,目前我校实验人员编制紧张,是制约数字测绘开放实验室持续运行的主要因素;(2)占用学生大量课外时间,影像学生进行仪器操作训练的积极性;(3)开放实验室与实验室原有教学任务同时运行,且开放实验项目增速较快时,实验人员与指导教师工作量激增,与现有的机制存在严重冲突。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效果,今后将着力在课内实验与开放项目的课时分配、开放实验项目考核激励机制、将开放实验与高校测绘技能比赛挂钩、测绘专业高年级学生参与实验管理等方面完善开放实验室运行模式,并在制度补充完善、系统功能改善等方面进行数字测绘开放实验室建设。
参考文献
[1]温浩,王宏.开放实验管理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296-298.
[2]魏海霞,高照忠.测量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设计[J].地矿测绘.2009,25(2):47~48.
[3]郭志和,梁正伟.测量实验室开放建设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286-287.
[4]王铁生,张冰,周建业,刘敏.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矿山测量,2006,2:47-50.
[5]胡沈荣,曹雨丽,陈宏.高校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62-64.
[6]郭范波.基于“三明治”培养模式的工程测量教学改革[J].台州学院学报.2008,30(3):66-70.
[7]杨碧石,束慧.开放式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0):166-169.
[8]李荣雨,周斌.基于B /S模式的化工储罐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37(6):39-42.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7
国网在担当建设并运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升级改造等重任的现状下, 打开融资渠道, 以开放的心态联合行业顶尖力量, 设立数字新媒体实验室, 推进大数据时代下广电新媒体技术变革;同时为全国广电行业带来媒体价值及品牌提升, 在未来成为广电新媒体项目的孵化基地, 继而成为传统广电媒体融合转型的加速力。
同期, 国网与贵州广电在大数据项目上达成一致意向, 共同推进广电大数据项目建设, 开展全国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数据整合工作, 提升广电网络在宽带中国战略下的竞争优势, 为各省市广电运营提供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和运营支撑。
国网将借助龙视传媒的广告平台在广电市场的覆盖优势, 针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广告技术标准、平台的融合、运营的创新等一系列业务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国网巨大的行业影响力, 以期为国网统一广电广告标准提供必要的支撑。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实现对用户精准化、个性化的广告投放, 创造多种新型广告交易模式。这将有效提升有线数字电的广告经营效益, 也标志着广电新媒体数据化发展方向迈入了新纪元。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8
一、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上述影视录音、录音工程、声音基础等几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 总体来说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体系不健全, 缺乏统筹安排。数字媒体声音制作类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是相互关联的, 实验教学内容共存。但目前对实验教学特性认识不足, 只跟着理论课教学走, 单独安排实验内容, 缺乏系统的统筹安排, 致使实验内容有重复的、有脱节的, 不利于知识的协调统一。
2.实验教学方案缺乏规范, 创新不足。目前的实验教学大多使用自编的教材, 因此教学效果与学校、教师知识体系有直接关系, 存在不同教师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现象。另一方面, 媒体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实验课程应该与时俱进, 才能使学生理念跟上发展的步伐。
3.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强。受传统模式的影响, 一些实验课程被定位成理论课的附属, 依旧采用老师讲、学生做的形式, 如此一来, 虽然基本都能正确得出实验结论, 但是学生也就习惯躺在老师身上了, 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就磨灭了。
二、一些有益的尝试
如前文提到的, 数字媒体声音制作类课程实验教学是一个整体, 对它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教师基本素质、教学内容、实验方法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我们先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 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应该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各课程之间相互联系, 就是说实验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应该考虑课程的相关性、次序性和连贯性。
所谓相关性, 侧重于实验课程内容的选定与组合, 使得学生在每一次实验课中都能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知识, 既学到了新知识, 又把旧知识复习了一次, 事半功倍。次序性是指要通盘考虑知识构架, 让学生能由浅入深地进行理论实践。连贯性是给学生消化、理解、思考、改进的连续时间, 避免学生“嚼不烂、咽不下”。如我们先进行《基本乐理》的“电子琴的使用与演奏技巧”实验, 给学生带来声音的初步认识;接下来是《录音工程》的“录音软件操作与合成制作”和《影视录音》的“音频制作软件的使用与录音合成”实验, 让学生对设备、软件有一定学习;通过几次《基本乐理》和《影视录音》的“影视作品欣赏与声音分析”实验, 能够提高学生对声音的敏感性;最后就可以进行《影视录音》的“影视录音节目制作”实验了。
(二) 实验课程的设置要推陈出新, 与时代接轨。
有理论研究指出, “老师、学生、课程和教材, 全都面向新事物而动, 教师和学生不断存在于事件的流程中”, 特别是媒体类课程, 与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 与社会的时政要点传播联系也非常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求理论水平, 还要数量掌握技能, 更重要的是注重搜集相关信息, 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如《基本乐理》和《影视录音》课程均涉及“影视作品欣赏与声音分析”实验, 我们在设计实验内容的时候便选取不同侧重点。《基本乐理》的“影视作品欣赏与声音分析”实验一般选择经典文艺片, 侧重音乐, 要求学生熟悉影视作品中调式、力度与节奏的基本特点, 理解所有音乐元素对影视作品的积极作用。《影视录音》的“影视作品欣赏与声音分析”实验则多选用影视巨作或经典广告作品, 侧重技术分析, 要求学生熟悉各类影视及广告作品声音的基本特点, 学会从技术与艺术的角度分析影视及广告作品。
(三) 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实验类型。
目前所采用的实验类型大多分为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 根据其各自特点分别适合于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如《录音工程》的“录音设备的连接与节目制作”实验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验证型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一是熟悉各种录音设备的简单操作、音视频接口与基本特点, 掌握录音设备连接的基本方法, 熟悉录音设备连接的基本规律, 并学会画设备连接图;二是初步了解演播室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 掌握演播室节目制作中录音设备的使用;三是掌握在录音棚录音的基本操作工序, 熟悉拾音的基本规律, 学会乐器录制、影视节目及广告片的配音解说工作;四是了解数字调音台及其他数字录音设备的基本操作。通过这项实验, 能够使学生明确实验中涉及到的各种录音设备的基本功能, 学会操作传声器、音源设备、记录设备、调音台等常用设备。
(四) 考核方式更灵活。
实验课程主要是考查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工作学习态度等, 因此我们在考试时将实验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大约占20%。对实验进行考核时一是统计学生日常实验成绩, 二是在期末单独出应用题, 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如某学期广告学专业《影视录音》课程的两道实验应用题:
A、某年7月, 有同学即将毕业, 某学院在校礼堂举办欢送晚会, 节目形式有诗朗诵、小合唱、独唱、舞蹈、小品等, 主持人2人。晚会全程3机位录像, 如果你是晚会的录音人员, 演出中分别为每个节目配置录音设备, 并画出现场录音录像设备的连接框图, 同时说明各种设备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B、第十九届世界杯正在南非举行, 以“拼搏”为主题, 从录音技术和录音艺术的角度, 为32强中的某一个国家足球队完成一部30秒电视宣传片的设计与创作阐述, 要求写出创意稿, 说明声音蒙太奇技巧, 写出分镜头稿本, 突出语言、音乐、音响三要素的特点, 并说明主要的制作过程。
三、实验指导书实例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总结, 我们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实验指导书, 包括实验目的、基本要求、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内容及步骤, 并根据实验内容决定是否给出范例。如《基本乐理》课程的“影视作品欣赏与作品分析”实验指导书就包括以下内容:
(一) 实验目的:
熟悉影视作品中调式、力度与节奏的基本特点, 以及所有音乐元素对影视作品的积极作用。
(二) 基本要求:
思路清晰, 观点明确, 进行音乐分析时一定要认真把握旋律、节奏与和声各种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 实验地点:
略
(四) 实验仪器与设备:
投影仪、DVD影碟机
(五)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观看影片《疾走罗拉》, 分析其音响效果制作特点、旋律与节奏要点, 课堂评议。
2.通过观看影片, 结合自己观点, 简述音乐的阐述功能。要求:字数在1500~2000字, 格式参照范例1。
(六) 范例1:
电影《毕业生》音乐分析
1. 故事梗概:略
这部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四条主线:略
2. 声音的整体风格:
根据作品的风格、年代, 声音也具备地域色彩、时代色彩、民族色彩。总体上的风格是写实的, 也具有一些抒情的色彩。
3. 音乐:
本片音乐由戴夫·格鲁辛与保罗·西蒙合作, 配乐风格多样化, 本片偏向清新的民谣风, 颇能反映入世未深的大学生心境。影片中音乐与动作做到了完美呼应, 如本杰明来到伊琳婚礼的教堂, 他不顾一切地冲过去, 过程中几个关键处均以拨动的琴弦提醒观众。
四、小结
我们对于数字媒体声音制作类课程实验教学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力争通过探索、总结, 让实验教学能够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是让人思考的过程,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 我们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也希望同行、前辈能多提宝贵意见, 以利更大进步。
摘要:在数字媒体声音制作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实验教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使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切实融合在一起。本文拟通过对日常实验教学过程的分析与探讨, 对该环节作以补充改进。
关键词:声音制作,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M].商务印书馆, 2005:101, 17.
[2]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M].商务印书馆, 1979:369.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 1979:97.
[4]孙星群.音乐美学之始祖——乐记与诗学[M].人民出版社, 1997:30.
[5]张怡, 郦全民, 陈敬全.虚拟认识论[M].学林出版社, 2003:13.
[6]汉娜.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M].三联书店, 2008:240.
[7]科技史第七卷下[M] (.英) 特雷弗.I.威廉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年.
[8]李松林.声音传播制作技术发展史简述.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 2003.
[9]彭妙颜.音频技术百年回顾与前瞻[J].电子世界, 2002 (8) .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9
实现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 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 社会对新闻传媒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 我们首先可以从教学模式入手, 加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从源头上实现对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理论体系改革。
1. 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教育体制
在教学过程中, 学校要改革教育体制,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准绳,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加大实验设备、资金的投入力度, 完善学校实验室资源, 设置传媒技术的实验教学中心, 实时更新实验教学设备, 改善实验教学环境, 注重具有全球性的传媒技术的引进, 实现全校资源的有效利用, 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反对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教学模式, 从根本上转变学生重理论不重实验的观念, 从而实现全校教与学观念的革新。
2. 完善和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 要求我们要进行适当的实验教学课程改革, 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单纯重视理论的模式, 努力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实现学科融合, 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目标设置上, 注意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具有广播电视、平面媒体设计、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综合技能的多能手, 改变知识理论的重复记忆, 注重推理创新能力的掌握, 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评定与考核体系建设, 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广电新闻专业学生实验主要是技能训练等实训内容, 结合专业特点改革传统实验教学评价方式, 成绩考核采取过程管理, 重视平时实验与训练, 形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了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做好实验的积极性。平时成绩由实验预习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实验报告 (含实验作品) 成绩几部分组成, 并以不同的比例列入该实验课程的成绩。
探索新型互动的实验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方式的改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激发学生对实验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结合现代教学理论,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体技术, 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互动型的立体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满足了数字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过程中, 联系新闻事件的电视报道, 特别是在综合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效果更好。案例教学过程高度类似“新闻实习”的过程, 以案例呈现的事实为基础,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分析, 必然会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兴趣。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鲜活的案例训练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新闻敏感, 对广电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更重要的。
2. 情境式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 要求教师突出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互相交流。例如, 新闻摄影、电视摄像、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如遇学院、学校活动 (如新生入学、召开学术研讨会等) 或重大节日, 教师提前提出要求, 学生自拟方案, 带着任务走出教室、校园像记者一样去采访, 写新闻稿, 然后相互交流, 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研究创新型实验中。在实验过程中, 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教师采用启发式和开放式进行教学,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打造双师型实验教学队伍确保实验教学水平
广电新闻专业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文科专业, 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目前的实验教师队伍主要是由理论教师兼任, 并且这些教师迫于教学科研压力参与实践少, 因而形成了实验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
针对这种情况学院有意识打造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双师型实验教学队伍。首先, 构建教师与业界互动的平台, 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业界实习, 参与业界的节目制作和科研项目。其次, 从体制上鼓励教师积极实践, 参与评奖。将教师的实践经历、作品及获奖情况纳入到年终考核与职称评定体系之中, 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积极性, 从而形成一支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实验教师队伍, 使实验教学充满活力, 保障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的繁荣, 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数字化传播环境, 使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创新, 为师生间互动式教学以及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所具有的信息资源丰富、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人机交互等特点, 将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 构建数字媒体时代“互动化协作学习”、“平等化对话学习”、“常态化媒介学习”学习模式, 将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资料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手机等新媒体进行延伸, 把课堂搬到每个角落, 运用微博、QQ群、飞信等信息手段将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实验教学, 研制虚拟实验室可帮助学生预习、复习实验、交流与讨论, 开设反映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创新实验, 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使师生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了普遍的提高, 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不断获奖。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10
数字广播的诞生地是在德国。在进行研发时, 采用的数字广播技术是Ek147标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Ek147标准正式被规定为欧洲国家数字媒体广播的核心标准, 在随后的发展中, 成为了国际认证的基本标准。在当前, 全球大约有三十几个国家或地区开展数字音频广播节目。在欧洲发达国家中, 数字音频广播信号已经覆盖了极大的范围, 每天都有约四亿人进行收听。
2 数字音频广播在我国的发展
2.1 初级阶段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我国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了数字音频广播研究机构, 开始对数字音频广播技术进行研究。在九十年代中期, 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我国国家科技委员会进行合作, 帮助我国数字音频广播建立试用单位。在随后的科技委员会评审会议上, 全票通过“建立国家科技产业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方案, 并且, 将此方案正式纳入我国“九五”科技工程计划中, 从而使我国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设立了三个目标, 即研究我国数字音频广播标准、建立数字音频广播新式导播网络、发展数字音频广播产业。对数字音频广播产业的建立是数字音频广播试用单位进行模拟试播系统, 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我国数字音频广播的标准, 开发出我国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接收设备的样品机, 为我国数字音频广播技术在未来可以步入世界前列而做基础。
在一九九六年, 我国数字音频广播研究机构采用欧洲经济共同体提供的专用设备和国家下发的大量资金, 建立了数字音频广播检测系统以及数字音频广播试用接受信号系统等, 对数字音频广播进行了大量的测试, 根据实验结果, 制定出合理的数字音频广播标准, 即ETS—3400802标准。在随后的几年发展中, 广播科研机构先后对数字音频广播的调制器和信号通道编码器等进行研究和开发, 使我国数字音频广播产业得到极大发展。
2.2 发展阶段
近些年, 科技不断飞速发展, 使数字音频广播获得了大量新内容, 逐渐的集声音视频为一体, 成为了新广播媒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数字音频广播从试用逐渐走向运营, 在二零零六年, 我国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了数字音频广播标准, 并于同年正式实施。在二零零三年, 首次在广东媒体公司进行数字音频广播试播, 在零六年通过广电总局的测试, 目前已正常营运。在随后的试营运地区北京和上海, 相继对数字音频广播研究进行投入和分析, 使它达到国家计划标准, 逐步在全国可以推广应用。
3 全球数字多媒体广播的现状
3.1 全球数字音频广播现状
在当前, 全球数字媒体广播的发展基于数字音频广播的标准上。欧洲大部分国家仍在遵守Ek147的标准, 而在另外一些发达国家中则是根据此标准进行修改, 以符合自身国家的实际情况。在欧洲, 作为数字音频广播诞生地的德国, 已经规定了在二零一五年, 将数字音频广播完全取代目前进行的媒体广播, 虽然在部分地区已实施数字化媒体管理, 但在大多数国家眼中, 依旧认为数字媒体广播只不过是数字化加上几种图文信息而进化的产物。在美国, 对于Fk147标准一直未认同, 反对在美国境内使用此标准, 而是提出“使用同频IBBC—DCB”的模式, 即以现有的多媒体广播发射信号产生覆盖, 利用卫星进行传输的方式。但是由于部分问题无法解决, 一直在进行实验研究阶段。直到步入二十一世纪后, 在研发数字音频广播传输技术得以改良, 才使美国正式确立了IBBC—DCB的标准。
3.2 数字多媒体广播在我国现状
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在我国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Fk147标准来说, 我国不会完全采用, 而且此项技术的核心还在由国外企业掌握, 我国需要对此技术实现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要想将我国在此技术核心领域中变为主动, 需要研发出自主产权的数字多媒体广播标准, 这样才可以使我国在电视广播领域中的核心系统不被国外厂家垄断。在当前我国和大部分国家都在采用Fk147数字音频广播标准, 但在此基础上, 我国自主研发了数字音频广播的三个重要部件:信号发射覆盖器、信号通道编码器、信号正负调制器。虽然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数字多媒体广播领域上被动的地位, 但是以此为基础, 可以为我国在数字化媒体领域中的发展带来基础作用。
结语:虽然数字音频广播在我国已发展了十余年, 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但是在我国发展道路上却走的不远。因此, 还是需要广大媒体工作人员, 抓住形势发展, 根据眼前的实际情况, 发挥自身优势, 与多种产业联合, 找出一条适合我国数字化多媒体广播事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谈黎虹.我国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多媒体广播的发展[J].广播电视技术, 2011, 10 (30) :14-16.
[2]张治通.我国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多媒体广播的发展综述[J].光盘技术, 2010, 12 (18) :9-12.
数字多媒体实验室 篇11
此次活动主办方易传媒和第一财经传媒集团盛情邀请到的嘉宾几乎涵盖了数字媒体行业的各个领域。既有国际顶尖传媒行销集团的创始人、首席数字官和区域总裁,如WPP集团的创始人Martin Sorrel先生、阳狮锐奇数字广告部总裁Curt Hecht先生、媒介集团Mediabrands亚太区总裁Ruth Stubbs女士等,还包括一些新兴数字媒体形式的创始人,如社交游戏网站Playdom创始人兼主席Rick Thompson先生;同时,互联网广告代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和传统媒体大鳄的数字领袖们也应约前来,如新闻集团的首席数字执行官Jonathan Miller先生。
国际顶尖传媒行销集团掌舵人
推崇新媒体
WPP创始人Martin Sorrell马丁•索罗先生曾被《时代》杂志称为“麦迪逊大道上最可怕的袭击者”。1985年,曾在盛世长城广告做了8年财务总监的Martin Sorrell与合伙人出资67万美金,购买了当时一家专门生产金属购物篮的英国上市公司,并利用这个“购物篮”尽力搜罗自己感兴趣的东西。1987年,WPP敌意购得当时远远大于自身的美国公司智威汤逊,接着,奥美集团、扬•罗比凯广告及其旗下的博雅公关、品牌形象设计公司——Landor(朗涛);博报堂、旭通、 Cordiant传播集团、中国本土公关公司西岸咨询等一系列公关、广告、媒体购买等公司被他一一纳入囊中。
经过20多年的疯狂“收购”,WPP集团终于在2009年击败了对手Omnicom Group(宏盟国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行销集团。基于网络等异彩纷呈的数字媒体形态给人们的生活观念带来的巨大变革,早在2004年,Martin Sorrell就决定用更多的时间来发展互联网广告市场。他同样对中国市场满怀着兴趣,如他所言,中国和互联网,这两者能够代表世界近30年来发生的变化——地域上的改变和技术上的革新。
在Martin Sorrell眼里,新媒体和中国商机无限。“虽然目前全球的广告主将10%的预算投在了互联网广告上,但是WPP现在已经把20%的时间用来发展互联网广告市场。”Martin Sorrell做出这一决策,是因为通过调查了解到消费者将把20%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而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广告市场份额将迅速增长到20%。他表示,在中国等亚洲新兴市场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在增长,而在西方,传统媒体已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中国手机市场比美国规模大两倍。我认为,在网络方面,中国会比西方增速更快,中国传统媒体也会受到新媒体的压力。”
与WPP集团类似,Publicis Groupe阳狮集团也越来越重视数字化营销手段的运用。阳狮集团于2008年成立了媒体及数字营销机构阳狮锐奇VivaKi,便是为了充分发挥其在传统媒体和数字业务上的综合实力。阳狮锐奇代表其旗下品牌及客户,面向市场帮助客户确定和开发相关营销技术、信息传播、受众聚合以及面向未来的内容解决方案。VivaKi Nerve Center(神经中枢——数字新媒体广告部)是阳狮锐奇的核心所在,作为阳狮锐奇的智囊机构、研发和测试中心,在这一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为客户提供连接消费者的新途径。此次,阳狮锐奇数字新媒体广告部总裁Curt Hecht库尔特•赫切特先生将光临这次峰会。
媒介整合爆发更大力量
据了解,数字媒体界知名的女性领袖Mediabrands亚太区总裁Ruth Stubbs鲁思•斯塔布斯女士和群邑中国CEO李倩玲(Bessie Lee)女士也将应邀参与此次峰会。
Ruth Stubbs 女士从事互动媒介的整合工作已经很多年,拥有无比丰富的经验。她一开始就职于灵智集团,领导整个互动媒介团队。从2004年起,她开始担任WPP集团旗下群邑GroupM亚太区的首席执行官。此后,她于2009年7月15日正式加入埃培智集团(IPG)旗下的媒介集团Mediabrands,担任亚太区总裁一职。在担任群邑CEO的时候,Ruth Stubbs就曾来到中国上海出席“腾讯智慧•2008高效在线营销峰会”,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曾说,数字媒体营销需要的是大规模的群体协作。此次,Ruth Stubbs带着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案例再次来到中国,与国内数字媒体精英共飨。
来自台湾的李倩玲(Bessie Lee)女士,现任群邑中国区CEO。GroupM是WPP集团旗下公司之一,作为全球领先的全方位媒介运营管理公司,管理着WPP集团旗下的所有媒介品牌,包括:MindShare(传立)、MAXUS(迈势)、Mediacompany(竞立)、Mediaedge:cia(尚扬媒介)及Portland(宝林)。GroupM结合了上述媒介品牌的强大购买力、IT优势与财务资源,实现了更出色的协作与资源整合。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群邑也越来越重视Digit的地位,并不断探索Digit与传统媒体打破壁垒的方式。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如何达到真正的整合,在电视上发光的广告如何在互联网上实现扩散,Bessie Lee在群邑中国的运营中所获得的经验无疑可以成为业界人士的宝贵借鉴之一。
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联姻结出硕果
随着数字时代不可遏制地来临,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国际传媒大鳄新闻集团便是其中当仁不让的先行者。早在2005年夏天,新闻集团就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收购,其中最为抢眼的交易是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社交网站 MySpace;2006年11月,新闻集团又高调对外宣布,计划在中国与本土公司合作建立中国版的MySpace。2007年年初,MySpace正式登陆中国。同时,美国国家广播环球公司(NBC Universal)和福克斯广播公司(Fox)在2007年3月共同投资建立了hulu.com在线视频网站,并由于在视频版权和质量方面的优势,赢得了很多企业广告主的青睐,商业形式上大获成功。
在国内,传统媒体也在加快与数字媒体的融合。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湖南卫视等传统广电巨头纷纷进军网络视频,创办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SMG百事通、芒果TV等,表明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媒体,电视也正在走向网络化。
刍议多媒体数字 篇12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 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 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 其应用已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正在对人类的工作、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和许多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 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效体现教学的个体化和因材施教, 为教师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具有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主导, 从教学内容、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 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 与普通教学相比,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哪里?
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只要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能够积极、主动、愉悦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趣激学。再则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 有针对性地补充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好地理解, 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所学知识, 并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持久性。具体为:
直观性, 能突破视觉的限制, 多角度地观察对象, 并能够突出要点, 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图文声像并茂, 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动态性, 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 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交互性, 学生有更多的参与, 学习更为主动, 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 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 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 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可重复性, 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针对性, 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大信息量、大容量性, 节约了空间和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一)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易, 教学思路死板。虽然电脑比较普遍, 但大部分教师电脑技能不够娴熟, 打字速度慢, 不会上网找资料, 电脑操作不规范, 出现很多失误。此外, 运用多媒体教学, 必须要有配套的教学课件, 教师自身由于受电脑水平的限制, 制作课件不那么理想, 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多媒体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相矛盾, 因为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 教学思路一定要按课件思路来进行, 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比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 往往非常重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使课件图文并茂, 富于变化, 一般都会设计上一些优美的图片, 这些东西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 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利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将教科书上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形象具体, 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变少。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通过目光与学生之间进行无声的交流, 教师能通过学生的目光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而在多媒体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课件上, 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 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数学的教学过程离不开习题, 在数学习题教学中, 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容量大, 呈现快的特点, 将数学教学内容全部由电脑包办代替, 结果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 而是代替学生思考, 学生在大屏幕前, 不知所云, 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 节奏快, 再加上没有给学生停顿的思考时间, 学生更不用说记笔记, 大屏幕的快速放映, 学生记忆中暂留时间太短, 导致刺激不够强烈, 印象不够清晰, 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 长期这样, 效果必然不好。
(四) 对学生生理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有时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学生长时间注视显示屏幕, 会使眼睛产生疲劳的感觉, 从而影响学生的视力。有许多同学认为“长时间注视屏幕眼睛不舒服”“屏幕看起来非常吃力”, 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屏幕转化太快, 使人眼花缭乱”。
(五) 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掌控。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 抽象思维要求高。传统教学模式中, 随着教师的板书, 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渐渐展开的过程, 教学双方在思维上基本上是同步的, 而在多媒体课上, 教学内容往往一下子就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得课堂教学节奏很难把握。此外, 板书呈现力强, 内容随写随看, 灵活掌握, 方便增删, 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调整教学节奏。
(六) 对设备比较依赖。良好运作的多媒体设备是教师实施多媒体教学的保障, 因此多媒体教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地方政府对教育系统的资金投入, 这就限制了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四、如何合理、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
(一) 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 要特别注意控制呈现的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明确课堂容量的大小并非取决于内容的呈现速度, 而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 多媒体课件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加快信息传递的可能性, 传递信息的多少还得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因此,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
(二) 加强教学设计, 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始终意识到该课件是要讲述某一部分教学内容, 它的一切形式都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在设计风格上要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 图文搭配合理。总之,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有度, 不能一味追求“新”“奇”, 进而喧宾夺主,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手段, 教学都是一个严肃、严谨的过程, 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内部的逻辑规定性和科学的严密性。多媒体教学课件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师追求的终极教学效果。因此, 一个教师教学课件做得质量再好、水平再高, 如果不在教学上下功夫, 那么教学课件也只能是教学的一个门面.对教学难以起真正的支持和协助作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 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教学中, 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插图是静止的, 插图借助多媒体, 创设动态情境, 以鲜明的色彩, 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 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化抽象为具体, 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三) 培养学生思维, 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 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 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 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 增加思维的自由度, 鼓励学生探索,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互相讨论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四) 加强对教学教法的专研创新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下载已有的多媒体课件, 但是要依据自己的课堂需要重新整合课件内容, 形成新的、能够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还要加强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尝试将多媒体课件与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能力。
(五) 运用多媒体, 勤加练习、巩固新知识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发挥电脑的功能优势, 巧妙设计练习, 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 在教学中, 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 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 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不但要熟悉教材知识, 而且要熟悉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 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做到教学上的尽善尽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能力, 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振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8.
[2]顾明远.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7.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6.
[4]王珠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