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资源库(精选12篇)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1
与普通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在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和培训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职业院校为满足职业教育的培训需求, 必须认真分析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 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媒体资源库。数字媒体资源库构建的适应性与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有很大关系, 并且最终制约着院校数字化的进程。
一、职业院校教育个性化简要分析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从性质上来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之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受教对象通常是特定范围内的从业人员;主要培训目标就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通常采用短、中期职业培训的模式进行, 学制从2周到1年不等, 个别复杂专业可达2年。与普通教育和学历相比,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主要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特点就是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强调“用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
二、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资源库的构建
分析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难发现, 职业教育所需的数字媒体资源针对性很强, 主要用于技能、实际动手和动脑能力方面的培训, 因此数字媒体资源库的建设也必须侧重于这个方面。结合职业院校教学实际, 数字媒体资源库可以分为以下八个子库, 即数字媒体素材库、教学案例资源库、教学软件资源库、数字图书资料库、学科专业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科研成果库及试题库。当然, 各个子库的分类标准只是相对的, 其中许多子库之间存在交叉的内容, 它的组成如图1所示。
数字媒体素材库由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声音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模板素材、模型素材等组成。它主要为教员、多媒体制作人员、网络开发维护人员和学员提供丰富素材资源。基于数字媒体素材库, 教员可以备课、制作课件和进行科研活动, 多媒体制作人员可以制作数字多媒体教材、多媒体汇报片和虚拟仿真开发, 网络开发维护人员可以开发和维护网络资源, 学员可以了解相关专业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 开拓眼界和思路, 提升创新能力和素养。数字媒体素材库的来源应该是广泛的, 资源应该是时时更新的, 但必须经过系统组织、科学分类, 并且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才能真正为人所用。
教学案例资源库提供的是本校及其他院校相关专业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案例资源库可以开拓教员的眼界, 让教员主动探索教学规律、借鉴优秀经验、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提高授课水平和职业培训效果。
教学软件资源库主要由开发制作和收集的教学软件组成, 给广大学员提供一个脱离课堂教学的学习平台。教学软件可以单机或依托网络运行, 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 适合学员在课下或者毕业后从业过程中学习, 可以基于PC、嵌入式系统和手持终端等开发。例如测试复习型的教学软件可以辅助课堂教学, 让学员在课下复习课堂学习的知识, 测试课堂教学的效果;虚拟训练型的教学软件可以对比较抽象或者组织实施比较费时、费力和费钱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虚拟仿真, 让学员借助计算机等终端就能基本掌握操作过程和工作原理;手持终端由于其小巧便于携带, 基于它开发的教学软件可以让学员随时随地学习或查阅所需专业知识。
数字图书资料库主要包括数字化的优秀图书资料, 引进或内部发表的科研论文、索引资料数据库, 便于教员和学员进行学习和查阅。它为教员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资源, 为教员和学员了解相关专业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 撰写专业论文提供丰富资源。
学科专业资源库由各个学科专业的教材、教案、课程辅导资料、师生答疑论坛、学员优秀成果和作品等组成, 为教员和学员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信息。特别是对师生答疑论坛的建设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不仅让它服务于当前培训的学员, 更要打造成学员毕业后从业过程中寻求远程技术支援的主要途径。这样也可以增强教员与实际业务之间的联系, 及时调整课程讲解内容, 避免培训与实际脱轨。
网络课程资源库覆盖本专业各专业课程, 系统地讲解课程各章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由网络教材、教案、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辅助资源等组成, 依托网络实现远程教学和相关专业从业人员自学。并且辅助作业、答疑和测试等子系统, 巩固自学效果;记录使用者的学习日志, 以便教员分析学员学习中的难点, 从而在课堂讲授中重点讲解。
科研成果库收集的是院校历年开发研制的科研成果及其应用推广情况和当前在研的科研项目及其进展情况。科研成果库可以使教员把握相关专业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 从而指导教员有针对性的参与科研立项, 避免科研立项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试题库提供的是各专业课程的试题资料。试题资料的积累有利于学校考试组织形式和命题制度的改革, 有利于网络远程教育的开展, 有利于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注意的是试题库的更新换代、去粗取精, 严把试题库的质量关。
三、总结
在当今院校数字化进程中, 建设与完善适合职业院校使用的数字媒体资源库, 是职业院校数字化的关键举措, 资源的适用性与完善性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能力和培训效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讨数字媒体资源库的构建方案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高度的重视。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职业院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提出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资源库的组成, 并对各个子库进行了详细解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媒体资源库,职业院校数字化
参考文献
[1]李彦武, 谭增.高校数字资源库的结构与实现眼睛[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2]向继平.基于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3]许桂芳.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4]居华倩.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实训室建设与应用研究.课程教育研究, 2013.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2
1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萌生于1946年创办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8054人,其中本科生7089人,专科生106人,硕士研究生859人。学院“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日益彰显。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46年 | 公立 | 艺术 | 吉林省教育厅 |
2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4月,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50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9月,坐落于西青区的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办学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58年 | 公立 | 师范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3重庆工程学院
重庆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以软释、电子信息、游戏动漫为特色,经济管理和人文艺术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现有南泉和双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65.5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0.29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6.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0.5万册、电子图书58万册,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余人。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私立 | 综合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4鲁迅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领先的办学实力。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38年 | 公立 | 艺术 | 辽宁省教育厅 |
5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22年 | 公立 | 综合 | 上海市人民政府 |
6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96万平方米。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54年 | 公立 | 综合 | 教育部 |
7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572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4700余名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百余名。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 | 公立 | 艺术 | 教育部 |
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多人,教师1500多人,拥有院士、百千万国家级培养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计划等专家6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团队等10多个。专任教师博士化率70%以上,国际化率达54%。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60年 | 公立 | 理工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9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50年 | 公立 | 理工 | 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信部 |
10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成龙、广汉科教园、东校区四个校区,校园面积3300余亩。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80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约11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800余人。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46年 | 公立 | 综合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11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工商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迄今已经有29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现占地面积702亩,建筑面积325544平方米,在校生15180人,设有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86年 | 私立 | 财经 | 山西省教育厅 |
12金陵科技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学校占地总面积97.2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51.4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23.2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12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58年 | 公立 | 理工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13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北大等大学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学校拥有14个校区,分布在北京的6个城区,形成了以北四环校区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布局。学校校本部位于交通便利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侧北四环校区。学校设有14个学院。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78年 | 公立 | 综合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14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11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3.80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312.8万册,电子图书76.6万册,中外期刊1951种,建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体育运动场地21.3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56年 | 公立 | 工科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15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学”。建校61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十余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54年 | 公立 | 师范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16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座落在海河之滨。学院现有天纬路校区和志成道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现有本科以上全日制学生4871人,其中本科生4347人,研究生424人。全院现有教职工447人,专任教师273人中博士13人,硕士167人,拥有正高职称51人,副高职称81人。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 | 公立 | 艺术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17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合并组建后的北京工商大学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由单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50年 | 公立 | 财经 | 商业部、轻工业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18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____在会上充分肯定了百年北师大的办学成就,并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 | 公立 | 师范 | 教育部 |
19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占地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雄楚四个校区,植根于荆楚文明之沃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发展精神、彰显特色的执着精神”,历经五十余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58年 | 公立 | 工科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大学,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
创建时间 | 学校类型 | 学科类型 | 隶属单位 |
1979年 | 公立 | 工科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 发展趋势 融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26-02
21世纪是数字信息的时代,数字媒体产业也被认为是数字信息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阳光产业,国家政府也对这一新兴的融科技、文化、艺术为一体的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许多与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在教育领域,国内各大高校都纷纷结合各自的优势背景和特色,开设和创办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这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之下应运而生。
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跨学科新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主要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工科性质的技术,而将艺术修养,人文知识素养置于附属、辅助位置,从而导致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缺失,缺乏创意与内涵。另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培养也不如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那样严谨,造成学生文化艺术不如文科或艺术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术也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往往难以顺利就业。
2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手段的内容整合,使得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研究相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的应用性人才。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求具备数字技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相关的数字艺术设计软件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同时也比较注重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陶冶。但是,有艺术专长的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学习难以精进,对相关技术软件的使用也局限于表面,因此即使有好的创意在运用数字技术表现时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作品的展现形式不能完全符合于本人的创意和思想。
3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
3.1 科技、艺术与文化
在古代,技术与艺术都指的是在劳动生产中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科技与艺术才逐渐分化。但随着数字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艺术又有了共同生长的土壤,依托于现代数字科技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媒体技术更是与新兴数字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数字艺术只有依赖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才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其艺术创作形式和风格才会趋于更加成熟与完美。
不论是科技还是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写照。因此,我认为科技与艺术的灵魂都根植于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宝贵财富—文化之中。最高的科技,一定需要人文思想作为基本指针,才会避免人类全面彻底物化的危机或毁灭的末路。因此,在数字高科技摇篮中诞生的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
3.2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数字产业需求的是具有过硬的计算机技术,同时又具备一定艺术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长远来看有利于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此外,人们对数字媒体产品也越来越挑剔,数字媒体作品的创意层次和品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在考验着作品设计与创作人才。一件作品好不好,关键看创意好不好,创意在于赋予作品什么样的灵魂与思想,只有灵魂思想饱满充实的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可,而一件作品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種文化精粹的体现。既然现代的数字艺术根植于文化而又借助于数字技术得到展现,那么在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加之于文化的滋养,以赋予其鲜活的思想与灵魂又未尝不可呢。
俗话说,过去的奢侈品是今天的必需品,那么今天的奢侈品也将成为明天的必需品。在计算机发展之初,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较好的掌握使用,但在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媒体技艺在作品创作,娱乐视听等各方面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普遍化,运用新媒体进行创作的人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有可能,所以说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于更加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等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比如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就拥有经济政治学的背景。
总之,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吸收和借鉴双方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逐渐融合的过程。
4 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一种文化涵养缺失问题。艺术创作的内容来自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财富构成了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缺失了文化的底蕴,即使再精湛的艺术,运用再好的技术,创作出的也不过是缺少灵魂的作品。因此,在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中应重视文化修养。
另外,数字媒体技艺是在交叉学科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上的再次交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学生的知识分离化现象。在教学指导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避免陷入培养“被复合型”人才的误区。
最后,由于缺少实践,许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在就业时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可以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激烈的数字信息市场的竞争中,二者通过互相吸收借鉴,取长补短以完善自身价值的体系,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将来,数字媒体技术不再只是由理工科学生或科学家才能运用的计算机技术,而数字媒体艺术也不再是由艺术家或是对艺术感兴趣的科学家进行创作,而是将出现二者兼具的人才,即数字媒体技艺人才。笔者认为这样的融合才真正有利于数字媒体信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探索[J].装饰,2008(11):100-101.
[2]陆蓉之,Victoria Lu.新媒体趋势_数字媒体艺术何去何从[J].大美术, 2008(4):22-26.
[3]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75-78.
[4]戴东方.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数字媒体艺术[J].美苑,2008(6):51-53.
基于数字媒体的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篇4
一、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的必要性
从支配权限和空间分布来看,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家庭等资源类型;二是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资源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教学经验等。而数字化课程资源则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将规模巨大、种类繁多的课程资源转化为可度量、可处理的数据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师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存储自己积累的课程资源,并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实现大范围传播,同时师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广泛共享。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积累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教学材料、科研资源、教学经验、学习材料等。通过数字媒体实现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师生通过校园网,在任意计算机上进入学校的课程资源库,随时随地搜索所需课程资源,了解学校课程安排、专业教学要求等。此外,通过资源共享,教师能快速学习和掌握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有效扩大备课的知识面,而学生则能在课前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深度预习,在课后及时回顾课堂教学知识,实现高效、自主的复习。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程度仍然较低。教育部于2003 年便提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见,要求学校尽快完善相关系统和技术,推进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局限在校园网之内,忽视以校际网、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资源库建设,这不仅阻碍课程资源的校际传播和共享,而且导致师生只能通过校园网登录资源网站,当身处校外时便无法应用课程资源,形成了空间地域的局限。二是校园数据库建设不完善。部分学校的课程资源数据库存在技术落后、模块简单、更新速度慢等问题,其中,进行课程资源共享的平台在栏目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导致师生难以快速搜索到所需的课程资源[1]。三是部分教师缺乏对数字媒体的重视和认识,既没有将自身所积累的课程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到资源库中,也缺乏从资源库搜索课程资源的意识,这使得教师所应用的多媒体课程资源难以实现校园联网共享,降低了数据库的资源丰富性。此外,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也缺乏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力,导致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从师生课程资源的应用需求出发,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推进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课程资源的高效整合。
二、数字媒体背景下的课程资源整合
1.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
完善的课程资源共享网络有利于促进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能够让师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存储和共享。为此,学校在利用数字媒体整合课程资源时,应先对校园网、校际互联网、全球互联网等资源共享网络进行分析,构建覆盖面广、应用率高的课程资源共享模式。
(1)校园网模式。校园网是师生在学校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网络渠道,是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学校应依托校园网,对全校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在校园网登录中设定资源应用的权限,提高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秩序性和条理性,为提高资源整合率和应用率奠定基础。
(2)校际互联网模式。学校在完善自身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共享程度,以校际互联网为基础扩大数字化资源整合的规模。通过校际互联网模式,师生可以便捷地获取不同学校的课程资源,从而提高校际用户数量,推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普及应用。但这一机制需要在学校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和共享机制,有一定的实现难度。
(3)全球互联网模式。学校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以全球化互联网为基础推进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由于这一模式面向全球性用户,所覆盖的学校数量庞大,因而课程资源具有海量性和丰富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重复性内容多、共享安全性低、资源质量下降等劣势[2]。
学校应根据自身需求对这三种共享网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在适当取舍的基础上构建具有综合性的网络共享平台,以此整合学校课程资源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使得数字化课程资源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2.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
教师是学校开展课程教学的主体人员,其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整体的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并对后续的资源共享形成深刻的影响。为此,学校在深入分析和选择共享网络模式后,还应提高教师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能力。
(1)完善校园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目前不少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并不完善,存在多媒体课件数量少、网络课视频单一、课程资源更新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在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时不仅要强化硬件资源建设,还应加大对软件资源的重视。其中,完善校园课程资源平台是学校实现软件资源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应建立经费投入制度,对外购买辅助性平台软件,对内激励教师研发相关平台软件和共享技术,为优化校园数字媒体和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奠定软件基础。此外,学校还应组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进行集中管理,以提高课程资源共享的便利性[3]。
(2) 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推进,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这提高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重视,同时也容易因网络教学视频等资源的应用频率较低,引起课程教学资源的单一化问题。学校应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视频等结合起来,提高课堂资源应用的多元性[4]。同时,教师也应自觉提高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力,适当调整备课方式和课堂教学方法,深入分析课程资源的有效性,进而有选择地增删和补充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此外,学校也应进一步研究数字化教育改革模式,制定科学的资源政策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整合自身所积累的纸质性课程资源,并以数据形式上传到课程资源平台上,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度和利用率。
(3)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硬件配置。目前学校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主要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师生在课室以外的其他地方难以登录到资源平台之中,导致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应用范围较窄。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尽快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相关硬件配置:一是完善校园计算机设备。除了在课室配备计算机以外,学校还应合理地在图书馆、师生宿舍等地点配备计算机设备,让学生在图书馆、宿舍等地点能够获取数字化课程资源,并能够将课余学习活动中所总结的学习经验、学习材料等整合上存到相关的数据库中,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二是提高网络互联互通的程度。学校应提高校园网的覆盖面,将课室、图书馆、办公室、科研机构、宿舍等地点的计算机设备纳入到校园网之中,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的便捷性。此外,学校之间还应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建立校际互联网,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大范围、宽领域的网络共享平台,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奠定硬件基础[5]。
(4)增强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激励政策。随着校园数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教师提高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重视,希望能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经验心得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但目前学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仍缺乏政策引导,教师缺乏行动积极性,不愿意花时间去整理课程资源。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尽快制定明确的资源制度和激励政策,提高教师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在平台中建立优秀课程资源分享区,让师生以付费的形式下载稀缺优秀资源,所得的费用则转到资源拥有者的账号上,提高教师对整合、储存课程资源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对该分享区的资源进行质量评估,形成精品资源清单,提高师生对优秀课程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激励教师整理课程资源。
3.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数字化图书馆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础而处理、存储各类电子文献的大型信息系统。学校应积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通过收集和整理数字化馆藏,为师生查阅和检索数字化课程资源提供便利。
(1)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是教师整合数字化资源的重要信息来源。学校应将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虚拟图书馆的建设中,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硬件配置。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软件服务,如建立光盘数据库、外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等,并完善相应的检索服务和咨询服务,为师生获取数字化课程资源提供服务便利[6]。此外,学校还应增强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安全保护,通过配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系统等措施,积极应对来自社会的网络病毒攻击,提高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的安全性。
(2)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图书管理人员不仅是图书文献资源的管理者,而且是师生获取图书文献资源的服务者,对图书馆资源的推广应用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同时,不仅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而且还应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需求,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7]。例如,学校可以根据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服务管理需求和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基础,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数字媒体训练,提高他们管理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等,引导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业余自学或参与继续教育,强化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对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并为师生提供更为专业的检索、咨询服务。
(3) 增强读者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查阅能力。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数量大且种类多,对师生的媒体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师生由于缺乏对数字化图书馆模块、栏目的了解,在信息搜索的过程中耗时较长,甚至找不到所需的课程资源。针对这些问题,图书管理人员应积极提供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并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更新管理情况,定期开展信息检索培训、应用方式宣传等,强化师生查阅数字化课程资源的能力,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应用率。
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能促进教材教辅、学习材料、教学经验等信息资源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应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并通过完善校园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完善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硬件配置、建立相关激励制度等策略,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程度。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并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数字媒体素质和师生读者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查阅能力,全面提高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
摘要:数字媒体的信息传播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多元性和规模性,为师生提供资源便利的同时,提升了资源搜索、筛选和应用的难度。面对海量、纷杂的电子课程资源,学校应结合数字媒体的优势,探索整合资源的策略,如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网络、提高教师对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程度、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等,促进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而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
关键词:数字媒体,课程资源,数字化,整合
参考文献
[1]张彦祥.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区域推动学校课程结构的真正变革[J].中小学管理,2014(2).
[2]袁小红.数字媒体信息资源在高校教学中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5).
[3]孙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整合要因与取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苏尚锋.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三个视角及其理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6).
[5]张照松,韩高波.主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2(6).
[6]孙晓峰,王似保.皖江城市带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跨校整合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 篇5
在现代社会潮流中,数字媒体已经是发展的关键,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的加入,使隐晦的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出来,能够在极具感性中加入一些理性思维的方式,将感性和理性融合,用理性的观点去体现感性的情感,也用感性的色彩美化理性的直观,让艺术看起来更加直观、具体。
同时,将多元的文化、个性的设计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实现艺术、科学、时尚的整合。
3多元的教学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在现阶段有多样化的模式,如视频教学,在教学中搜集相关的具有音频、图片、视频的课件,既能丰富授课内容,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的介入让视频影音文件自如地穿插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避免连续枯燥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烦感;能够解决长时间单纯听课带来的精力不集中情况,也能让课堂更加紧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紧张的压力,在具有趣味性的过程里学习、掌握知识;也可以通过开展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以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模拟公司的工作模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案例。
数字媒体时代 篇6
我参加的那一场论坛主题是“数字媒体时代,各方角色定位”,主要探讨的内容在于数字媒体时代来临,媒体、广告客户及广告公司各自的角色定位。会议结束了,但这个问题却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我一直在想,这个预测性问题,是否真能有个确定性的答案,至少在我的脑中,这个答案却越来越模糊。
首先,是媒体多角化经营带来的角色模糊:目前许多数字媒体几乎同时都至少扮演着媒体与渠道两种角色,有些更兼具广告客户的品牌与产品拥有者的角色。至少我们看到新浪、腾讯及百度,除了媒体角色之外,同时都还经营着商城或者拍卖;腾讯、网易、搜狐在线游戏的成功,让它们不仅拥有媒体,同时也是拥有品牌与产品的广告客户;知名的女性网站Yoka开始提供团购服务;而淘宝网基于一个在线的商品交易平台,2009年的在线广告收入,根据艾瑞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发展报告的推估达到15亿人民币的规模,仅次于新浪网,而其集团中的支付宝,更已成为国内最主流的网上支付工具。这些数字媒体都开始因其多角化的经营而逐渐模糊其单纯作为媒体的角色,并且在某些领域上,成为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客户的竞争对手。
其次,是数字媒体大幅增大了广告客户直接触及客户的能力,从而带来角色模糊:数字媒体时代来临,将自有的媒体(Own)及赚到的媒体(Earn)凸显得更重要,体现为广告客户有可能在相对的低成本下,直接与极大范围的目标消费者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直接沟通。一个成功经营的品牌网站其流量与会员数,甚至不逊于一般我们定义为媒体的网站,例如Samsung、Intel、Sony、Adidas、IKEA、Walmart的全球官网都拥有非常可观的流量,而Microsoft及Apple的全球官网,更是在Alexa的全球排行前50名以内。在此流量下,这些企业的网站都能扮演着媒体的角色,进行大量的讯息曝光。同时,品牌网站在长久经营下所累积的庞大会员,也是广告客户另一种拥有能自行与目标消费者直接进行沟通的能力。而近来出尽风头的博客及微博,更能让广告客户能直接与大量消费者进行即时双向互动沟通。
最后,广告公司因互联网广告及各项沟通形式的多样化,带来角色模糊:互联网的广告营销方式,从横幅广告开始,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相继出现,广告公司因应客户越来越多的需求,不断扩充各种不同的专业能力与人才。结果是提供创意的广告公司也开始提供数字媒体策划购买,提供媒介策划的媒介公司也开始提供口碑营销、社交网络活动的服务,公关公司已开始跟随着实体活动的举办提供一些数字媒介的宣传。甚至在广告及媒介公司里,未来对各种新媒体及新营销手段,也都在思考组织内的改变与地位。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7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网络教学呈现出了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成为了人们知识学习的重要平台, 如何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网络知识学习, 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成为了当前网络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要注重合理、科学的集合数字媒体技术进行高效、直观的教学, 丰富网络教学的内容和网络教学的作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手段, 强大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内涵, 促进了网络教学模式的不断提升和创新。
1.1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图像、视频、音频、文字等信息媒体, 它主要依靠现代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数字媒体具有一定的数字化、网络化特点。数字媒体与多媒体相比, 数字媒体更加注重信息媒体的网络传播特性及其数字化特征[1]。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是指数字媒体的捕捉、建立、保存、搜索、管理、编程、播放、交换等每一个部分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字媒体工厂的整体框架下, 包含了IBM的DB2数据库、IBM DB2通用数据中间件、IntelliS tation工作站、e Server服务器、企业存储设备、内容管理和发布软件, 并配合有IBM强大的服务、咨询支持, 并且每一部分软件都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和技术功能[2]。
1.2 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 网络教学主要是依靠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 是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资源获取能力, 信息读取、分析能力, 信息利用、创新能力等内容。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资源, 成为了众多人们学习的重要平台和终身学习的手段, 为人们的自我知识丰富奠定了便捷、有效的基础和保障。
目前我国网络教学主要教学方式有视频教学模式、web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BBS论坛讨论教学模式、e-mail邮件式教学模式以及在线聊天室教学模式等等[3]。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满足了不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 (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中应用的技术线路图如图1) 。
2 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的必要性
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 充实和丰富了网络教学的内容, 使网络教学能够更加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 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平台。
2.1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每一部分、每一角落的广泛应用, 大到现代化的机械设备, 小到我们每一个人所必备的移动电话, 无不展示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力量[4]。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 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没有时间去学校或者专业教育场所进行日常学习, 而网络教学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在线就能够进行学习的地方, 人们不论是在家, 还是在上班, 只要能够上网就能进行网络资源学习, 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 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2.2 丰富网络教学的资源
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 为网络教学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广阔, 满足各种需要学习的人所带来的学习要求。在数字多媒体技术中, 不仅存在着传统多媒体技术中的所有优点和特点, 还进行了一定的趣味性、时代性、人文性、网络型等内容的扩展, 使数字媒体技术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特点, 更加适应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教学内容更加的精品化[5]。告别了过去网络教学中, 资源数据匮乏、教学资源系统性较差、经典例题缺失等问题, 提升了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 提高资源的数字媒体技术含量。例如IBM Intelli Station工作站就可以为数字信息的传播, 创建一个完美的平台, 使人们可以通过鼠标点击, 轻松的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内容。IBM中所包含的电子媒体管理系统EMMS (Electronic Media Management System) 和基于DB2的IBM内容管理器 (IBM Content Manager) 能够对一些缺乏结构性的内容进行高度平滑处理, 将数字媒体信息完美整理, 并将数字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发散和传播。而数字媒体技术中的WebS phere (Web Sphere Commerce For Digital Media) 软件是一项能够进行在线交易的网络技术平台, 可以实现用户间的电子交易,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将人们生活中会用到的每一部分内容, 通过技术手段玩玩呈现[6]。数字媒体技术是传统多媒体技术概念的延伸和创新, 也是当前网络教学的重要技术支持。
3 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的措施
网络教学管理中心要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具体要求, 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高效教学, 不断提升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实用性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含量。
3.1 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数字录播技术
数字录播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录像技术和录音技术进行实现, 在传统的媒体应用技术中, 录像设备和录音设备是两套相互分离的独立设备系统, 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 能够将这两种相互分离的独立设备系统相互融合, 使录音和录像能够直观而完美的呈现, 解决了在过去的在线媒体教学中的弊端和缺点。数字录播技术凭借设备轻巧、操作方便、信号质量好等优势, 被广泛的应用于当前的网络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的网络信息资源获取和实践技能训练提供了更多的内容和生成性。便捷的操作和高效的传播常被用于技能训练、德育教学、技能拓展等等教学过程当中, 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网络教学资源制作和设计的过程中, 数字音频或者数字视频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 剪辑成为不同的部分, 与教学内容灵活呼应。例如在网络教学刚开始的阶段, 需要用一些问题引导法、激趣法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个时候就可以将一些在视频教学的有趣片段进行剪辑, 放到教学的开端, 也可以为教学内容专门录播一个趣味小片段或者相关问题进行引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动、形象再现知识内容,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3.2 数字视频为主导的高效网络教学
数字视频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技术制作一些微课程、微视频, 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直观而生动的再现,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数字视频技术简单、容易掌握, 数字视频移植性强, 可以在各种播放器上播出。而视频资源的广阔性又为网络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内容[7]。数字视频内容录制简单、编辑简易、停顿自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自主调节播放速度和学习进度,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条件, 而且数字视频教学模式适用于各种需要学习的人群, 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在线沟通、email邮件互送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及时解答学习者的疑问, 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快速提升 (图2为数字视频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的流程图) 。
3.3 多媒体为主导的针对性网络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多数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氛围较为枯燥, 教学内容方式较为单一。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 能够将枯燥而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而充满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建一个活力、生动的学习环境[8]。多媒体的交互性和海量的信息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 使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传递性, 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和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软件设计, 通过设置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教学模块, 使每一位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具体掌握水平进行教学模块的针对性选择。另外, 在教学模块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 为模块教学提供更多的相关引申内容和实际应用案例, 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同时, 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对学生的束缚性, 促进学生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表现平台, 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潜能 (图3为多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中应用的流程) 。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网络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当前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运用, 而网络教学资源质量也渐渐成为了影响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的重要内容, 成为了人们选择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对网络教学模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者要注重将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具体要求相结合, 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通过一系列趣味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的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深入的掌握知识内容,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网络教学平台要不断提升自身资源,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 全面提升网络教学资源质量, 有效地发挥高校网络教学的整体优势, 保证网络教学水平, 推进网络教学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 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展示平台。本篇文章主要对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旨在有效提升我国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网络,教学资源,学生,教师
参考文献
[1]单淮峰.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 2012, (10) .
[2]刘磊, 丁巧荣, 孟祥增.流媒体技术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 (11) :145-147.
[3]李丹, 闫朝升, 姜德友.基于积件的高校网络教学数字媒体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 (04) :65-67.
[4]祝峰.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06) .
[5]葛苏慧, 尹永田.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 (11) :49-52.
[6]高建华.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45-47.
[7]潘陆益, 王震, 杜雨辰.基于流媒体的网络课程资源集成及其关键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 2012, (12) :103-106.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8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全球普及化,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 而资源共享平台更是学校内部、校内和校外沟通的关键。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高校仪器设备资源[1]、人才等共享[2], 不仅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受益面,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而且有利于促进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和人才的全方面培养, 拓展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3]。数字媒体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 包含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领域。建立面向数字媒体学科的资源共享平台, 让技术和艺术的学生、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科的特色、开展的项目、设备利用等, 实现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之间完美的渗透和结合。
2 资源共享平台的现状 (The status of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目前存在的资源共享平台主要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高校设备资源共享平台[1]、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等。这些资源共享平台大多强调或实现某一类的资源共享, 而且一般局限在某一个区域或是某一个单位内的共享, 并且学科之间一般也不互通。这些资源共享平台都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 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本身都很优质, 但是缺乏管理功能, 学习者无法实现对资源的统一检索。 (2) 资源缺乏分类和有效标识, 学习者即便看到了这些资源, 也无法很好利用, 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学生和综合学科的学生。 (3) 开放性和交互性不够, 例如很多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资源可以下载,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却无法得到对应帮助。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只针对特殊用户开放等。
3 数字媒体专业现状 (The status of digital mediaprofessional)
数字媒体学科目前一般设置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类专业, 这两类专业相互独立, 目前很多高校也都针对两个专业交叉做各种尝试, 希望两个专业能够无缝对接。但是由于数字媒体是一个新兴的学科, 理工类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一般依托在计算机专业下, 招收的学生多为理工科学生, 艺术文科类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一般依托在数字传媒、计算机动画、设计艺术学等专业下, 招收的学生多为艺术生。要培养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 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 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实现。
4 面向数字媒体学科的资源平台建设意义 (Significance for digital media disciplines resour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 建立面向数字媒体的资源共享平台具有非常的意义。本文所谓的资源包含人才资源、教学资源、设备资源。人才资源包含高校的教师、企业的工程师和相关实验人员。教学资源包含教学课件、实践演示和虚拟展示软件、在线测试、视频课件和各种设备操作演示等。设备资源包括高校院系的开放实验室仪器、开放设备、企业开放设备等。学生在资源共享平台上可以了解数字媒体学科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开放项目和课题、设备、各个人才擅长领域和相关研究,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和实践环节都可以得到针对性的解决, 有助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对数字媒体学科下技术和艺术学生的交叉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5 面向数字媒体学科的资源平台框架和功能 (The framework and functions of digital media disciplines resource platform)
面向数字媒体学科的资源平台主要架构如图1所示。
教学资源特别是自学视频课件, 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课程的精髓, 也给交叉学科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相关学科所学知识的平台, 以便日后在作品创作、项目应用和软件展示等方面实施过程中, 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合作伙伴和寻找合适的合作者, 实现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真正融合。
设备资源主要罗列高校院系开放设备、企业开放设备, 同时对每一种设备配备说明书、操作演示视频和适用场合, 便于学生更好了解设备, 并在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设备。
人才资源主要是指参与共享平台实施的相关人员, 包括高校的相关教师、实验员, 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以及学长, 学长主要是指参与过一些项目的实施并有丰富的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学生, 这也是本项目的一个创新, 利用学长带学弟的方式, 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在人才资源方面, 详细罗列各位人才的学术背景、参与过的项目、正在实施和预言的项目、专长以及在线辅导时间等。
项目资源提供已经结题的项目介绍、学科交叉的在研项目和需要人才状况和学科预言项目对人才的需求等。资源共享平台提出以项目驱动学科交叉, 真正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例如无锡博物院的虚拟展示项目需要技术的人员实现后台的程序开发、前端的界面设计需要艺术的人员来实现, 所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技术人员和艺术人员需要不断的沟通和磨合, 充分了解各对方的思想和意图, 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 技术人员和艺术人员都觉得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后续人员参考。项目资源模块也是本资源共享的一个特色。在已结题项目中提供项目的成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后续可扩展的一些应用和想法, 艺工交叉的实际展现等, 帮助学生和学习人员更好了解学科交叉。在研项目列出项目目前进展所需的实践人才要求和艺工交叉所需的知识点等, 帮助学生更好选择项目和参与项目。
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更人性化的搜索方式, 让学生方便搜索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设备、相关知识点和专家。帮助学生快捷了解设备的使用, 项目的参与度和指导专家。
6 面向数字媒体学科的资源平台的实现 (Realizationof digital media disciplines resources platform)
面向数字媒体学科的资源平台以Visual Studio2010位编程语言+SQLServer数据库实现, 平台中涉及的设备展示操作采用Flash动画和交互设计软件实现。
7 结论 (Conclusion)
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相关的资源, 解决高校设备和企业设备之间的共享, 减少资源的浪费;而且搭建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 促进人才交流和合作。同时以项目驱动学科, 打破了技术与艺术的边界, 自然无缝地进行学科融合。数字媒体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涉及的知识和相关学科多, 面向数字媒体的学科交叉资源平台功能的完善需要不断得探索, 平台的延伸和更好的应用更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探索。
摘要:面向数字媒体学科的资源共享平台使用Visual Studio2010编程环境+SQLServer数据库实现, 主要包括教学资源、设备资源、人才资源、项目和搜索等模块。研究以项目驱动学科交叉, 真正实现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无缝交叉融合, 实现企业和高校的资源共享。
关键词: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平台,项目驱动,数字媒体
参考文献
[1]周玉岩, 秦兆勇, 戚国强.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的构筑与应用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 (9) :202-204.
[2]于忠军.区域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系统设计及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7) :38-40.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9
随着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采用。其中,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和动画等。其形式和类型多样,有PowerPoint演示型、Authorware互动型、Flash动画型和Web点播型等[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这些特性使得采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制作出的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代表的多媒体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并且,多媒体教育资源在互联网上发布、传播、共享和开放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这些发布和共享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访问控制和版权保护,则其被非法复制、篡改和使用变得越来越容易,且一些被非法取得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甚至被用于商业盈利性经营,其版权拥有者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侵犯。因此,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法律界和信息技术研究方面遇到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对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多媒体信息加密技术,比如数字权限管理(DigitalRightsManagement, DRM)[2,3,4,5]等。多媒体信息加密技术通过加密多媒体信息内容和附加相关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权访问该内容,确保内容只对那些已经获得授权的用户开放和使用。也就是说,多媒体信息加密技术可以使多媒体教育资源只被合法拥有密钥者使用,但是,加密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一旦被破译,多媒体教育资源就能被非授权者轻易复制和使用。换言之,多媒体信息加密技术无法对侵权者进行追踪,不能真正实现打击侵权和盗版。所以,采用多媒体信息加密技术对多媒体教育资源进行版权保护存在较大的不足。而利用数字水印技术[6],则可以克服这一不足,能在多媒体教育资源被盗版甚至是被篡改时,证明谁是该资源的真正版权所有者。
二、数字水印技术
(一)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数字水印是指秘密嵌入在数字多媒体信息中有关版权拥有者或授权者并具有鉴别性但不影响该数字多媒体信息使用价值的数字信息。数字水印的形式可以是字符、图片、声音或有特定意义的序列数等。作为实现数字多媒体信息版权保护的一个有效手段和方法,数字水印技术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数字多媒体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总的来说,数字水印技术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在提取或检测水印时需要原始图像或者原始水印的非盲数字水印技术;第二类,提取或检测水印时无需原始信息的盲数字水印技术。相比非盲数字水印技术,盲数字水印技术更为实用,因而它将会是今后数字水印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趋势。本文研究的基于数字水印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利用的就是盲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数字水印的提取两部分,盲数字水印技术的这两部分的基本模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二)数字水印技术的版权保护原理和步骤
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实现数字多媒体信息版权保护的过程,主要可分为如下基本工作步骤。
1. 根据数字多媒体信息的类型(如文档、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软件和数据库等)选择相应类型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将标志自己拥有版权的数字水印嵌入到原始数字多媒体信息中。
2. 嵌入了数字水印的数字多媒体信息再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进行必要的发布、传播、共享和开放。
3. 当发现自己的数字多媒体信息有被非法复制、使用甚至是商业盈利时,就可以将此侵权行为诉诸法律,通过从嵌有数字水印的数字多媒体信息中提取出能标志自己拥有版权的数字水印保护自己的版权。
三、基于数字水印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
当前,已有一些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实现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的文献报道[7,8,9,10],但这些文献都只是在理论上叙述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实现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的方案和可行性,却没有更多地考虑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数字水印技术真正有效地实现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比如,一些非法使用者会设法破坏、去除甚至伪造水印。又如,选用的数字水印方法不当,可能就会使多媒体教育资源的一些正常处理和操作(如图像裁剪、视频剪辑等)破坏了数字水印。而且,一些多媒体教育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就不是一种单一的数字信息,而是多种类型的数字信息的有机组合,因而无法用单一的数字水印技术实现其版权保护。
因此,充分考虑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组合形式、使用方式、传播途径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恰当地选用相应的单一或复合的数字水印方法,从而更为有效地实现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成为了当前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此外,复合使用多种版权保护方法,如数字水印技术结合数字权限管理等,使得各种版权保护方法之间优势互补,这也是当前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
(一)单一形式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
单一形式的多媒体教育资源是指纯粹的文档、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软件和数据库等。当前,对单一形式的多媒体信息的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很多,也较为成熟。
对于这类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我们可以结合其使用方式、传播途径等因素选用最为合适的数字水印技术和方法并根据其相应的算法创建相应的软件系统来实现其版权保护[11]。当前研究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主要集中在这一类。
(二)非单一形式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
非单一形式的多媒体教育资源是指组合多种形式多媒体元素的资源,其中最为典型就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因而,对这类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的研究,主要就是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版权保护的研究[12]。
对于这类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我们可以结合多种形式多媒体元素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并结合整体资源的使用方式、传播途径等因素,选用最为合适的数字水印技术和方法或多种数字水印方法的组合方法实现这类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实质是不同的。比如:PowerPoint课件,其实质是多种多媒体元素组合而成的文档,也就是说,组合成PowerPoint课件的各多媒体元素可以很容易从母体中游离出来,成为单一形式的多媒体教育资源;而Authorware或Flash等制作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其实质则是多种多媒体元素有机集成的一种软件,其中的各种多媒体元素不能轻易地被剥离出来。显然,对这两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版权保护,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和途径。前者,可以通过化整为零,转化为单一形式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问题。而后者,则需要从整体上考虑,通过组合多种数字水印方法实现其版权保护。
(三)复合多种方法进行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
复合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可使各种版权保护方法之间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更为有效地实现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下面,我们以数字水印技术结合数字权限管理实现版权保护为例,描述复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有不同的数字权限管理系统。对于多媒体教育资源而言,数字权限管理主要应用于流媒体形式的教育资源,如音频、视频等。当前,数字权限管理对流媒体形式的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之不足在于其无法对侵权者进行追踪,不能真正实现打击侵权和盗版。为此,需在数字权限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数字水印技术,克服这一不足。数字水印技术结合数字权限管理的基本模型如图3所示,其与纯粹的数字权限管理相比,主要是在执行数字权限管理的前后分别加入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功能模块。这样,结合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数字权限管理,就能在多媒体教育资源被盗版甚至是被篡改时,通过提起事先嵌入在多媒体教育资源中的版权信息证明谁是该资源的真正版权所有者。
四、结语
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已成为了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以数字权限管理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加密技术作为对多媒体教育资源进行版权保护存在的较大不足,同时概述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并描述了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实现数字多媒体信息版权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实现单一形式和非单一形式的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且提出了以数字水印技术结合数字权限管理为例的复合多种方法进行多媒体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旭东.多媒体CAI课件的常见类型简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5) :21-23.
[2]白丽媛, 岳江红, 刘洪发.DRM技术在多媒体课件版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1 (4) :29-31.
[3]洪月华, 伍华健, 刘力.基于DRM的多媒体课件点播[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6, 23 (6) :45-48.
[4]于冬梅, 毕于深, 刘西军.一种课件DRM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5, 33 (11) :133-135.
[5]孙丹, 程鹏.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21 (3) :85-86.
[6]孙圣和, 陆哲明, 牛夏牧.数字水印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7]叶根梅.基于数字水印的教学资源版权保护方案研究[J].科技广场, 2011, (3) :85-87.
[8]朱鹏, 朱学芳.一种新型的用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算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7) :82-84, 88.
[9]张芙蓉, 汤泽军.基于数字水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版权保护的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8 (4) :37-41.
[10]唐晓芬, 姬海军.数字水印技术在视频教学资源版权保护中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 2007, (6) :48-50.
[11]李旭东.运用数字水印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的版权保护[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6) :77-78.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10
教学资源平台是配合教师课堂教学过程, 汇集教师的讲义、教案、素材以及相关的视频、图像等资源和学生优秀作品的一个共享平台。
教学资源库是专为学习和教学而设计的结构化的资源库, 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资源内容主要针对一定范围内的学习者, 为学生提供网上多媒体教育资源服务, 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使学生更方便地通过资源库获取各类知识资源。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强的学科特点, 我们设计开发了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网络平台。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拟出以下设计目标:①学习资源的分类管理与呈现, 为学习者的学习、下载提供方便;②建立公告信息管理模块, 方便管理信息, 为学习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学习资源最新信息;③建立资源检索系统, 为学生查找资源节省时间, 提供便利;④建立电子教案、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素材等的下载、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等系统, 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⑤建立信息反馈、QQ在线咨询系统, 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实时和非实时交流;⑥建立优秀作品系统, 学生可以浏览欣赏各类优秀作品;⑦建立常见问题库, 对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
1总体设计
1.1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学习环境从应用的角度来看, 分为三层:资源层、功能层、管理层。
(1) 资源层。
为学习环境提供大量的基础性学习资源, 如基础素材以及课件、实验指导书、学习素材等;它是网络学习实现的重要保障。
(2) 功能层。
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 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 如信息反馈、QQ在线服务、电子教案等, 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利用资源进行学习的方式。
(3) 管理层。
对整体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与管理, 保证资源层中资源数据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保证功能层各项功能的实现。有效的管理层保障了从资源层到功能层数据流的顺利传输, 从而使整个教学资源库系统高效运行。
本网站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结构 (图 1) , 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 在Mi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上实现数据存储。使用面向对象的ASP作为开发语言, 能较好地实现系统开发及测试。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平台”主要分为前台用户浏览和后台管理两大模块。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2数据库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完成后就要对数据结构进行设计。数据的结构会影响整个学习网站的设计和应用, 而且结构的合理性会影响到网站的运行状况。本网站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设计而成。通过conn.asp与数据库进行连接, 当需要打开数据库连接时, 只需在文件中加入文件包含语句:""
以下是数据库连接文件conn.asp中实现与数据库连接并打开连接的源代码:
数据库中各表的详细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2详细设计
2.1浏览端功能模块
用户查询浏览端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1) 服务功能。该模块主要包括信息反馈、站内公告、管理员登录。信息反馈为学生提供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站内公告为学生提供网站最新动态或者对学生有用的最新信息;管理员登录为管理员登录后台进行管理的入口。
(2) 信息统计。该模块包括在线人数、访问人数、资源总数三大功能, 对在线人数、访问总数、资源总数进行统计。
(3) 检索。实现对网站内的所有资源进行检索, 方便用户查找资源。
(4) 资源模块。分为:基础资源、动画资源、图像资源、影视资源、软件资源, 同时查询各学科的学科介绍、培养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浏览者可以下载或者查阅各种资源, 包括电子教案、讲义、案例、软件等。
(5) QQ在线咨询功能。浏览者可以及时与教师在线交流, 教师对浏览者的建议或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
实现代码如下:
2.2管理端模块
后台管理模块由专门的管理员对网站进行综合管理, 包括对前台信息的更新、修改和删除, 还包括对管理员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①公告管理:可以添加公告、修改和删除公告;②电子课件管理:可以实现电子课件上传以及删除;③网络课程管理:网络课程的上传与删除;④教学案例管理:教学案例的上传与删除;⑤教学视频管理:教学视频的上传与删除;⑥常用软件管理:常用软件的上传与删除;⑦优秀作品管理:优秀作品的上传与删除;⑧常见问题管理:常见问题的添加、修改与删除;⑨素材管理:各类素材的上传与删除; (10) 用户管理: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管理员, 修改管理员信息。
各管理模块实现代码相类似, 以课件管理为例, 上传的实现代码如下:
3结语
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平台是基于B/S模式网络应用平台, 并采用ASP+ACCESS技术和流行的三层架构模式设计和开发而成,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在平台的建设中, 还考虑到了教师管理的方便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和网络空间等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
(1) 所有密码采用MD5加密, 保证了管理员和用户的信息安全。
(2) 采用动态网页设计技术, 用户无法通过查看源代码来获取数据的入口和通道,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3) 在文件管理方面采用了删除记录及删除文件的管理方式, 使网络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4) 采用了数据库压缩技术, 防止由于数据库的反复修改带来的碎片造成的浪费, 提高了数据库的读写效率。
该教学平台基本满足了数字媒体专业师生的教学资源需求, 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进程。实践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从教学需求入手, 对基于B/S模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功能模块做了详细介绍, 并着重阐述了前台QQ在线咨询模块及平台管理模块的实现。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实践教学,资源,网络平台,B/S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明, 梁旭.ASP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王民川.基于B/S结构的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2009 (3) .
[3]谢淑丽.运用正则表达式在ASP网站开发中校验数据[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4]陈天河.Java数据库高级编程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5]别传锋, 雷体南.基于Web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 (1) .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11
后电视时代的到来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CMMS数据显示,电视媒体的日到达率近年呈现出连续下降态势,不仅体现在年轻群体,而且已渗透到全人群中,大众群体进入一个轻度收看电视的时代,每天看电视在2~4小时和4小时以上的受众在减少,浅度收看时间来临。而且,在各个群体中,电视的到达率都呈现出下滑趋势,在15~34岁的人群以及高学历的人群中的下降尤其明显。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2007S-2011S,15~64岁30城市7万样本数据(见图1)。
深入分析中国主要电视台的受众人群特征会发现。电视观众向年纪更大的人开始集中,主要受众基本上都在35岁以上,40~65岁所占的比重更大,面对中国未来黄金10年的“70后”和“80后”主流消费群体。这些数据正在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电视对于锁定和覆盖这些“70后”“80后”人群,影响力正在减弱,随之而来的是新数字化媒体对于“70后”和“80后”人群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新的数字化媒体包括户外液晶电视媒体、互联网以及手机和ipad等数字终端媒体,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后电视时代。
户外数字视频和网络视频的价值凸现
从受众的行为来看,主流消费人群的生活形态日益多元化,他们在互联网中长大,沉溺于从网络获取资讯和娱乐,而日常的生活轨迹被各种各样的数字户外屏幕所包围,而手机更是24小时都伴随的媒体。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CMMS数据显示,围绕人们户外的楼宇液晶电视、卖场液晶电视、公交液晶电视、地铁液晶电视,以及围绕电脑和3G智能终端的网络视频成为了这些主流消费者所经常接触的新的数字化视频媒体,甚至电视的黄金时间也正在被网络视频所占据。
从不同的新数字视频媒体的属性和接触形态来看,围绕消费者的家外时间,以及路途、睡觉前等碎片化时间,户外的数字视频媒体以及网络视频媒体已经对消费者形成了一个新的数字媒体包围圈。这个数字媒体包围圈对于新一代的“70后”、“80后”和“90后”的消费者影响力越来越大。户外数字视频媒体和网络视频媒体将可以弥补电视媒体所覆盖不到的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和无法影响的基本不看电视的年轻人群和高收入消费人群,从而给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带来价值。
电视今天能够影响的是那些经常呆在家中有着固定收视习惯的人群,楼宇液晶电视这样的户外数字媒体对“70后”和“80后”的上班族有很精准的到达和充分的覆盖,而卖场液晶电视和公交、地铁移动电视则对于整体的大众人群有覆盖,网络视频媒体则捕获了大量年轻的受众。这一股新的视频媒体力量将成为未来营销传播中的重要力量。
新数字视频媒体组合更有杀伤力
在传统电视媒体主导的传播,很多品牌通常的传播模式是,选择电视媒体进行大量的广告轰炸后,便守在销售终端等待消费者到来。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在到终端来之前,已被新媒体阻断或改变了路线,特别是具有碎片化时间植入、随时随地可见性、冲击力更强的数字视频新媒体,让消费者正在形成新的品牌选择的信息沉淀。因此,在后电视的时代,户外数字视频媒体将可能成为未来广告主媒体整合传播的中心。而且,户外数字视频媒体之间的整合传播也将成为对于广告主的广告目标达成的新传播组合趋势。特别是在新的数字视频媒体中,以楼宇液晶电视为代表的户外视频媒体与网络视频代表的线上视频媒体的组合可以产生线上和线下的整合效应(见表1)。
户外视频和网络视频的整合,可以将视频媒体的互动性与户外视频媒体的扩散性的影响力结合,拉动消费者到网络视频媒体上观看,以弥补网络视频只能在互联网人群中传播的不足。比如可以将品牌的广告网络剧、赞助的网络自制剧以及在网络上播放的病毒视频等内容在户外液晶电视的平台上播放,吸引更多线下的消费者到网络上观看和互动。ST&SAT鞋业为唤醒这个时代女性的魅力,发起了一场“唤醒女性运动”,拍摄了一个网络剧,就采取了在楼宇液电视中播放短剧片花的方式,提醒消费者如果想知道如何展现自己的魅力法则,可以观看其拍摄的完整的网络剧集,产生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甚至利用新数字视频媒体,还可以引爆很多品牌的主题互动活动。例如,2010年9月,“贝因美冠军宝贝妈妈秀”活动在开赛之前,主要通过楼宇液晶电视的传播。引导受众至官网报名,最后通过电视播出,这一活动的视频也在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得到了很大的传播。新数字视频媒体的利用,让这个活动已经不是一档单纯的电视节目,而是一次以户外数字视频媒体为爆破点、网络视频和电视媒体多网融合的跨媒体大型活动。
中国的媒体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从传统电视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广告主要加大利用数字视频媒体,并且要学会采取通过数字化视频媒体去整合传统电视媒体的策略,将不同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将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平台上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最终实现线上和线下相互联动的无缝化组合式传播,这才是精准影响中国主流消费人群新的数字化传播王道。
数字媒体资源库 篇12
关键词:数字网络,传统媒体,转型
一、新闻报道到底有没有版权
近年来,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迅猛发展, 报纸等大量原创新闻报道受到网站、新兴媒体未经授权非法使用问题。那么, 报纸新闻报道到底有没有版权问题?
现行著作权法所称的“时事新闻”, 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客观事实) , 不是版权保护的客体。简单讲客观事实不受版权法保护, 而“新闻报道”不等于客观事实本身, 通常是记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这种描述具有主观选择性, 凝聚着创造性的智力劳动, 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要弄清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版权问题, 首先还得厘清数字网络版权问题的一些相关概念。
一是关于“数字技术”与“数字化”。所谓“数字技术”是指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技术, 即借助一定技术设备将各种信息 (包括图、文、声、像等) 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而数字化, 则是将信息转化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数字数据, 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处理的过程。
二是关于“数字出版”与“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所谓“数字出版”是指借助电子技术设备将图、文、声、像等信息通过二进制数字进行存储, 并公开传播数字化后的图、文、声、像等信息的行为。数字出版包括有形介质 (电子出版物, 如光盘、数据库等) 传播和无介质 (有线、无线网络) 传播两种形态, “数字出版”相对于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物, 在逻辑上是一个上位概念。
三是关于“数字作品”与“数字版权”。数字作品与数字版权不是法定概念, 是社会公众在现实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数字化是存储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是作品的存储方式, 而不是作品本身。任何作品都可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 但数字化后的作品不一定都受版权保护。例如, 将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进行数字化, 并不产生版权保护问题。作品受版权保护, 不是基于数字化, 而是作者的创作行为。王自强进一步解释说, “数字版权”实际上是指在作品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版权问题。例如, 某报纸在出版传统纸质版的同时推出光盘版 (数字化载体) , 则应重新获取作者光盘版的复制、发行权;如再出无介质的网络版, 还需取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许可。例如, 中国文化传统文化遗产《四书五经》, 早已进入了公共领域, 即便对其数字化后以任何方式广泛传播, 都不涉及版权问题。但如果将发表在报刊上的当代原创作品通过数字化后, 不管是以有形介质形式, 还是无形介质形式传播都会涉及版权问题, 未经权利人授权的使用都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数字网络环境下,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转型升级带来的版权问题
媒体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 报纸等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动因旨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追求媒体功能的最大化, 即传播信息的最大化和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最大化。要实现信息传递最大化, 必须具备信息传递“高速度、广覆盖、大容量”的基本条件。技术的发展运用, 可以解决信息传递高速度、广覆盖、大容量的问题, 同时促进传统媒体向更高形态的媒体转型升级。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可以解决信息传播速度、覆盖和容量问题, 但不能直接转化为信息本身, 信息的多寡来源于人的智力创作行为。因此, 传统媒体转型升级除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外, 关键还要解决好信息资源问题, 即原创版权问题。
传统媒体在版权法律关系中的定位, 首先是作品的传播者, 是版权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 使用他人的作品应该尊重作者的相关权利。其次是作品的权利人, 是版权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 报纸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 对作品的选择和编排做出了创造性的劳动, 是报纸这一汇编作品的权利人;同时报纸在办报过程中也采集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是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 (约定著作权归单位时) 的权利人。
当前, 数字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快速发展, 对传统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主要体现在“四个打破”上:一是人人都是“麦克风”, 打破了传统分工, 改变了中国新闻出版单位独享新闻资源和新闻传播的地位。二是打破了清晰明了的作品传播生态, 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三是打破了内容提供商与技术服务商的界限, 增强了媒体市场竞争。四是打破了作品交易点对点的传统授权机制, 面临着海量授权的挑战。新媒体的冲击, 分流了市场, 抢占了媒体资源。
三、如何应对或解决这些可能存在的侵权行为
应对之策的核心就是加强对作品版权资源的把控, 重在处理好版权的对内对外关系。
对内, 要整合版权资源。一是要盘活存量资源, 现在的传统报刊社, 大都有一、二十年, 甚至更长的历史, 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盘活这些存量资源意义十分重大, 但是面临如何处理原作者的授权关系这一大难题, 一方面要找到与权利人协商的途径;另一方面也要寻求立法支持。二是开发增量资源, 传统媒体在今后的传递信息过程中, 要通过对外协商与自然来稿的作者签署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版权协议, 以及对内约定的方式明确职务作品的版权归属关系, 公平、合理分配作者与职务作品的报酬, 处理好刊载作品权利归属或权利行使问题, 牢牢把握信息资源的主动权。
对外, 处理好原创传播与集成传播关系。一方面要理清传统媒体原创传播与媒体集成传播的关系, 具体讲, 传统媒体处于原创传播的地位, 而新媒体一般处于集成传播地位, 新媒体因信息的海量需求, 往往依赖于对传统媒体信息资源的利用, 传播媒体要善于依法维护其正当权益;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要向新媒体转型, 同样面临海量使用作品问题, 即新媒体今天面临的海量授权难题, 将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而应未雨绸缪, 提前做出应对。
四、数字时代, 要掌握舆论主导权, 更要掌握资源主导权
在当今报业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工作量虽然很大, 但十分重要, 也切实可行;从长远看, 更具战略意义。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计划, 不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 而是利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再造, 带来的变化将是实质性的根本变化。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都应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