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导路径

2024-11-05

思想引导路径(共10篇)

思想引导路径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都要关注青年、 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2]由此可见, 大学生创业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科学发展,然由于我国创业教育与实践起步较晚,导致大学生创业实践效果令人堪忧。数据显示,全国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为2.3%[3]。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因素时发现,除了相关的创业素质、创业技能、创业能力暴露“短板”外,创业价值观也是一大影响因素。对此,必须对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思想误区进行厘清,并在有效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提出相应的引导路径,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成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价值审视

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历史使命,青年价值观的“第一颗扣子”扣什么和怎么扣都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路方向。而在我国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抑或创业实践都处于“初级阶段”, 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创业知识的传授,对创业实践的研究往往定位于创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创业实践的价值观问题却鲜有研究。俗话说:“人各有志”,其中“志”意蕴着价值观,其“志”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事业的成败。事实上,价值观问题是大学生形成正确创业观以及创业实践成功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价值支撑。基于此,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必要。

(一)实行价值引领,厚实创业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不仅仅是“为稻粱谋”,更是大学生知识的发挥、智慧的挥洒、社会的奉献、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要实现这些创业意涵,必须要具备一种敢创业、能创业、创好业的创业精神。但是,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何以建构呢?不难发现,在一些大学的创业教育中,以“创业能力”教育为本位,忽视了 “创业精神”的基础作用,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价值偏差, 背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对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嵌入其创业实践,用“爱国”来丰富其社会奉献精神,用“敬业、诚信、友善”来增强其职业精神,帮助其体悟创业的厚重与使命,成为一名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创业型人才。

(二)克服消极创业思想,建构正确创业价值观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模糊” 向“清晰”转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理想、有干劲、有激情,敢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创业实践的开展恰好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相吻合,然在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复杂、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创业实践失败的案例俯拾皆是。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在创业遇到困难时,往往将责任归结为社会体制的问题、创业教育的失误等等,以至于产生消极的创业思想, 认为国家大力鼓励创业仅是一个“口号”。为此, 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端正大学生自身价值观中的“偏差”,让其明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梦”,是“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庄严承诺,蕴含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制度,从而帮助大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建构正确创业价值观, 实现人生价值。

(三)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形成积极创业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政策经历了“统包统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阶段。当前, 我国已然进入“自主择业”的就业阶段,也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然部分大学生仍然持有传统的就业观念,等待企业的呼唤,缺乏创业的精神,更谈不上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勇气和担当。就业乃民生之本,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如何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推动大学生由“被动就业”向“积极创业”转变,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建构大学生的创业理性,涵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消解其盲目从众带来的就业压力, 形成积极健康的创业心态,增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思想误区

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定位的“偏差”,大学生对创业价值观基础性地位了解的“误差”,导致了大学生创业实践行为和效果的“势差”。究其缘由,在于对创业教育中的“能力主导、知识本位”的过分倚重,而对于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失位”,导致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出现了思想的“误区”。

(一)重个体利益,轻社会奉献

集体主义、社会奉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然在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视角下, 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由于在独立性、自主性方面逐渐凸显,建构起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价值选择, 以至于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过分关注自我,轻社会责任”的错误价值取向。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经济活动,积极思考选择创业项目,慢慢摸索提升创业能力,确立人生目标,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这显然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内涵。但却存在个人利益至上观念,以自我为中心,以获取金钱为目的,注重个人对社会的索取,片面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从市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就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认为创业实践的价值在于金钱、 地位、声誉,忽视了对社会的关爱、奉献,缺乏对整个社会的尊重和责任感等等错误价值观,弱化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应有的“正能量”。

(二)价值取向多元化,消解创业意念

经济全球化的摄入,多元文化的渗透,使原本相对单一、封闭的大学文化环境被冲破,形成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交织的局面。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极有可能因为缺乏理性的判断而造成价值观的偏离抑或错位,如部分大学生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多元化价值取向,对于其日后的职业发展乃至个人成长成才带来“负能量”。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直接影响是创业意念的消解, 导致其在创业实践中对于创业的艰辛缺乏充分的准备,存在认识与行动的双重标准、创业决策的不理性、创业目标的“朝令夕改”等等。俗话说:“行百步者半九十”,大学生在创业意念上的不坚定, 极有可能导致创业实践的曲折甚至失败。

(三)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人类理性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工具理性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关注的是事物发展的结果;价值理性则强调“做什么”的问题,追问事件本身的价值意涵。事实上,工具理性作为一种物化活动需要价值理性的关怀。正如M·谢勒认为:“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的东西。”[4]然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工具理性抬头,价值理性则日渐式微。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工具理性表现为创业能否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用何种方法能更快地带来创业效益等显性价值。价值理性则表现为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社会责任、博爱奉献等隐性价值。 大学生创业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此时创业精神之价值理性厚实远比工具理性带来的暂时成就更重要,但却仍然有相当部分大学生过分关注短期经济利益的获取而忽视自我品格、创业品质的磨练与涵养,有时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引导路径

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思想误区与创业的应有价值和成效存在直接关联。要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必须将大学生创业实践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坚持教育引导、环境熏陶、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融入, 帮扶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坚定创业意念,实现自我价值和奉献社会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 的转化,让大学生敢创业、善创业、创好业。

(一)以国家价值目标为根本,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奉献社会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应然状态。 富强即国富民强;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文明即文化繁荣、群众文化素养明显提高;和谐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融洽相处。大学生创业实践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不能忽略的是,国家层面上给予了包括创业贷款、行政审批、政策鼓励等等巨大的支持,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国家营造的良好创业环境。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其就职演讲中曾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当前,国家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将大学生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尽最大努力来满足大学生的职业诉求。但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个人主义,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奉献的价值偏差,没能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价值目标的实现有机联系起来,没能较好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对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到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教育引导中来,帮扶大学生厘清自我的发展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关系,让其深悟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才是创业实践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证,进而为其懂得奉献、乐于奉献,厚实价值根基。

(二)以社会价值目标为基础,引导大学生坚守价值、坚定意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美好社会的必然状态。自由即人的生存、发展、思想的自由;平等即人权、 法权、公权的平等性;公正即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伸张;法治即依法治国理念得到全面贯彻。大学生创业实践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市场经济坚持自由贸易、主体进入市场的平等性、交易的公正性,但更需要法制建设带来制度保证。然在我国社会走向法治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 “官本位”“裙带关系”“关系户”等破坏公平、公正的现象出现,弱化了市场经济的“正能量”,使一些大学生在看到负面现象的时候,呈现创业价值观偏差、创业意念不坚定等现象。对此,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四风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看清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正方向,正确辨别是非,敢于同破坏公平正义的不良行为作斗争,而不是随“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波逐流,并将建设美好社会的愿景作为创业实践的动力,进而坚守创业价值、坚定创业意念。

(三)以个人价值目标为准则,引导大学生磨练品格、涵养品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爱国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个体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敬业即爱岗奉公、服务人民的职业精神;诚信即信守承诺、诚实守信的道德传承;友善即互帮互利、互尊互爱、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创业实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需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然在当前一些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出现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倾向,实质上就是对道德的漠视,对金钱、地位、 名誉的崇拜,正是如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担忧。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扣好“德性”之第一粒扣子。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5]只有不断强化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在创业实践中磨练品格、涵养品质,引领社会新风,进而实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仁者无敌”的创业效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创业这一维度根植于学生心中。

思想引导路径 篇2

一、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的意义

环境可以透过心理的影响,改变人的气质、态度和价值观念[2],因此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还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

尽管教学美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如“只局限于从教师教的角度谈教学美的创造,而对教学美是师生合作创造的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许多研究成果中就看不到学生在完成教学美的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造成了教学美创造理论及策略的一些缺憾”[3]。笔者以为,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缺憾。

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不仅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主要载体。从环境教育的角度看,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1.提高环境意识

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地区和国界,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当今世界,环境意识不仅是衡量人的素质高低的重要参数,而且是判断人的行为正确与否的重要尺子[4]。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让他们懂得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既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在美化教学环境的过程当中,容易思考教育与环境、环境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容易树立“环境就是资源,资源就是财富”的理念,容易发现人在环境面前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2.提升环保能力

美化教学环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又要遵循建筑学、卫生学、环境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求将教学环境美的若干构成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考虑和规划。学生在美化教学环境的过程当中,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环境科学和教学美学知识,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形成创造性解决环境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从国民公德的高度树立环境道德观,并提高环保能力。

3.巩固环保成果

每个人都格外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在美化教学环境的过程当中,会懂得美的教学环境来之不易,会对自己亲手美化的教学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自觉地维护美的教学环境。他们在珍惜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更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更能接受“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所以,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教育同学,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活动。人们常说,懂得珍惜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学生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的同时,也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人生提供了精神保障,最终有利于实现立人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的路径

田慧生教授认为,教学环境主要由两类环境构成,即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前者由自然环境、设施环境、时空环境组成,后者由信息环境、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组成。他还把教学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归纳为十一个方面,即:校园绿化、空间结构、环境色彩、校园建筑、室内装饰布置、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气氛、教学节奏、教态和服饰、教学语言[1]。受其影响和启发,笔者以为,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的主要路径有:

1.美化物质环境

(1)绿化校园环境

绿化校园好处多多,除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之外,还有降低噪音、杀灭病菌等作用。学校要通过板报、广播、校园网等渠道,大力宣传“保护绿地,人人有责,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思想理念。要按照经济实用、美观大方、无毒无害的原则,重点抓好主干道、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体育场和生物园的绿化工作。要组织师生一起参加劳动,让他们亲手栽培花草树木。这不仅可以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班要成立护绿志愿者小分队,轮流负责绿地的除草、修剪、浇水和维护工作。

(2)精心布置教室

教室环境的好差直接影响师生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布置教室和编排座位的时候不能搞包办代替,要在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体现学生的集体意志。最好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直接充当教室环境的规划者和设计者。如让擅长书画的同学配字画,让精于剪纸的同学剪窗花,让喜欢园艺的同学搞绿化等。美的教室环境除了要有足够的空间,还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照明条件,要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和消除噪音等。教师要提醒坐在窗户和开关附近的同学,注意根据天气和环境变化及时开关好灯、风扇、窗户等。

(3)搞好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是每位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每天都要督促检查的常规项目。因为搞好环境卫生既可以给师生营造一个整洁干净的教学环境,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师要抓住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帮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使其养成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卫生设施等良好习惯。要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卫生包干、责任到人、亲自示范、定期检查、加强监督等措施来抓好卫生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志愿者卫生服务”等模式来点燃和呵护学生的劳动热情。

有的老师从六个方面归纳了教学环境美的基本要素:①卫生的要求:对学生衣服、头发、指甲要经常检查;②整洁的要求:教室应当保持窗明几净,陈设布置应当井然有序,垃圾应当及时清除;③绿化的要求:窗台上或讲台上放一盆花,能使人赏心悦目;④色彩的要求:墙壁应涂成浅绿或浅蓝色,墙报布置应与教室的色彩协调;⑤声音的要求:上课时应当寂静无声,课余应有优美的歌声,悠扬的音乐;⑥气味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应当是无味的,能在绿化的基础上做到香化则更为理想[5]。笔者以为,这些基本要素可以给广大师生美化物质环境提供参考和建议。

2.美化心理环境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和班集体的凝聚力,还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教师平时要多关心、鼓励和支持学生,多了解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要在提高学生交往意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合理交往的原则和方法。班主任要协助学生处理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对于同学之间的小纠纷,可以交给“班级仲裁小组”去处理。如果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可以在醒目位置张贴一些团结友爱方面的字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人际关系。

(2)积极参与校班风建设

作为一种无形的心理环境因素,校风和班风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价值取向。积极培养和大胆使用学生干部,是加强校班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感,让每一位学生在制定规章制度、维持组织纪律、形成集体舆论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张贴名人尤其是科学家的画像和一些激励上进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3)谨慎发布舆情信息

虽然我们早就要求学生“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由于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在看待和处理问题上难免出现偏颇。学校要通过信息交流渠道和舆论监管机制快速捕捉学生舆情,并通过校报、广播、校园网等手段进行舆情引导。教师要借助班干部和舆论领袖的力量在学生中奠定正确的舆情基调;要针对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本着理解、同情和宽容的原则,及时通过探讨、聊天、辩论等多种形式加以启发和引导,全面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善于调控自身情绪

受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容易表现出敏感、不稳定和容易失控等特点。教师要通过实例分析等方法给予正面疏导,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及时得以释放,并教给他们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接受能力,要通过积极的教学期望、良好的教学态度、合理的奖惩与竞争机制等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由此可见,“美化教学环境”并非要把校园打扮得花枝招展。“美化”的目的只是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身心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三、引导学生美化教学环境的策略

1.教学环境美学知识

没有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有快速高效的实践。在学生美化教学环境之前,教师最好给他们教授一些环境美学知识。其中包括美化教学环境的意义,掌握美化教学环境的方法,美化教学环境的标准等。教师要多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广泛接触各种美的事物,在大量直观美的熏陶中逐步提高学生美化环境的能力。要通过美丑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美丑标准的辨析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中的各种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一个美的教学环境时,要注意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具体情境相联系,注意与其它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多元比较。

2.开展多种美化活动

能力往往是在活动和集体中培养的。学校适当开展一些比赛活动,如环境美学知识竞赛、校园建筑设计比赛、校园绿化美化比赛、教室布置比赛、板报设计比赛等,是营造美化教学环境的集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美化教学环境的好办法。因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正确地了解、评价和发展自己。家庭成员也要设法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环境美的实践机会,要学会用美的语言和行为以及美的家庭环境来影响和教育孩子,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美的熏陶和启迪[6]。

3.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青少年学生往往具有身心活泼,求知欲强,没有成见,易于接受新事物等优点。但是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由低级到高级的临界点,使得他们的审美情趣往往表现出不稳定等特点。加上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好,依赖性强,个人意识和自主意识较浓等,使得他们的审美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教师必须就学生在美化教学环境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运用讲授、讨论、参观、调查、实验、练习和事实教学等方法,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实施教学环境美教育。

4.充分鼓励和信任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青少年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在美化教学环境方面取得成绩的时候,他们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和表扬。为此,教师要学会用信任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要学会用激励性评价来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其成功的喜悦。在美化教学环境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表现他们对教学环境美的热切追求。即使学生一时出现主观失误,教师也要保持一颗宽容和期待的心,不要轻易指责他们。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教学环境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王冬桦,荆建华.教育与环境:教育环境学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5] 唐晓云.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谈中学生审美教育.江苏教育,1987(7).

[6] 荆在京.着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4).

引导微信舆论的路径探析 篇3

一、舆论生态格局的变革

2013年是移动舆论场的起始阶段,2014年是移动舆论场发力的一年。从“门户网站时代”到“微博时代”再到“微信时代”,网民接受信息和分享信息的方式都在随着终端的改变而改变。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移动终端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其中,微信平台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处于一个突出的位置,由此引发了舆论生态结构之变。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微信活跃度总体提升

2014年10月,发生了一件标志着“门户网站时代”走向衰落的重要事件:“中国网络新闻教父”陈彤离开了新浪网总编辑宝座。这位网络门户最迅猛发展年代的明星领军者曾打造过“新浪微博”,开创了“微博时代”。而这个“微博时代”却只是昙花一现,在2013微信平台渐渐火热之后黯然失色。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7月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75亿,相比2013年底下降794万。”[1]

微博作为一个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体,是过去几年中国的舆论场主力军。而尾随微博发展起来的微信,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腾讯2014年三季度财报表明,“微信和We 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超过4.5亿,微信和We Chat的合并MAU同比增长39%。”[2]微信的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过去一年里媒介发展的突出特点。

(二)微信成为新兴舆论聚集平台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扩大,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舆论聚集平台。这个舆论平台的实质是广大微信用户对社会现实或公共事件的描述和评论。在微信发展开端,朋友圈内分享的更多是生活常识等服务类信息,而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公共事件,尤其在微信朋友圈发起的正能量活动正以独特的方式推动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2014年11月,“微笑挑战”点名游戏蹿红微信朋友圈,“左边放上点你的人的照片,右边放上自己的照片,点十个人继续传递微笑”,就这样各种微笑照片疯传网络。“微笑挑战”由网友自发而来,并和“嫣然天使基金”合作,为大众娱乐活动加入公益的元素。

(三)微信舆情越来越得到重视

2013年12月“传播与国家治理论坛”召开,人民网舆情检测室秘书长、《网络舆情》执行主编祝华新在论坛上发言,认为“微信正取代微博,成为网络舆论最为集中的平台”。如果对微信舆情不加以重视,就难以把握网民的真实意愿,为舆情研判设障。[3]

在意识到治理微信舆论场必要性的同时,在技术手段上又走出新的一步。2013年底,安徽博约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抢占先机,看好微信平台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有预见性地推出微信舆情监测系统。[4]

2014年,治理微信舆情的手段开始强制化。2014年3月13日,35家公众微信号因推动信息出现涉黄、违法的内容而被封号。这批公众微信号包括“拇指阅读”、“毒舌的毒”、“政经观察”、“历史文化杂谈”、“新闻看点”等等。用户回复关键词亦无法读取历史数据,被建议取消关注。

二、微信移动舆论场的特征

微信舆情是广大微信用户对社会现实或公共事件的描述和评论集合而形成的。广大微信用户借助熟人关系网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共同意见,潜移默化地推动舆论传播,形成微信舆论场。具体来说,微信移动终端本身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个人化程度高

在门户网站时代,虚拟的IP地址代表着网络用户,但IP与实际生活中的人并不关联,因此也无法实现“网络实名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手机都是专属的,移动终端与个人绑定,用户的网络行为与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强关联,个性化表现得非常强烈。

微信朋友圈一般由熟人组成,彼此知晓真实的身份,实际上已实现了“网络实名”。微信用户可以直接利用滴滴打车、购物、抢红包、支付等附属功能提升生活品质,使个人生活更加便捷,而且微信用户的个人消费行为都在网上形成相关记录。2015年1月25日,微信根据用户日常的消费习惯,将用户分为不同类型,将汽车、手机、饮料、化妆品等广告有针对性地派发给用户,在朋友圈引起一时轰动。由此可见,每部手机上的微信终端随着用户的使用,贴上越来越明晰的个人标签,个人化程度越来越高。

(二)社交程度高

“无社交,不网络”。传统的手机通讯录建立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强连接”。微博中的“粉丝”与“关注”陌生人居多,建立的是虚拟性较强的“弱连接”。而微信是在基于社交前提的使用预设下,建立了介于“强关系”与“弱关系”之间的联系方式。手机通讯录与微信用户帐号的转换形成了以“真实身份”构成的社交程度较高的熟人圈子网络,通讯录中的成员之间联系紧密,信息扩散的效率高,在朋友圈内部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微信“发现”中的“扫一扫”、“摇一摇”等寻找陌生新好友的方式又为“弱关系”的建立提供可能。

三、微信圈信息传播特征

微信移动终端本身具有的“个人化程度高”和“社交程度高”这两个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信圈信息传播特征。

(一)闭环圈子传播

如果把微博舆论场比作开放式广场,微信舆论场则像是由一个个紧靠的“私家宅院”构成,院墙之间竖起了互相联通的小门。微信个人化程度高的特征,很容易将日常生活中价值观相似、互相熟悉、联系频繁的朋友聚集起来,微信移动舆论场的结构是靠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的,信息在朋友圈内部的分享形成一种“圈子传播”,传播广度虽不如微博,但传播效率非常高。

(二)隐性传播

微信舆论场不具外向型传播特点,舆论热点不会像微博那样“井喷”式爆发。微信舆论由于“圈子”的存在,信息在圈中好友中是“窃窃私语”式的传播,舆论暗流涌动。微信的出现使得舆论从显性传播变为隐性传播。

(三)去中心化传播

在网络社区、微博上的舆论热点的制造实质上是“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推动的,普通网民多数持观望的态度,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舆论中。微信中的好友互动则远离“网络大V”的控制,这是因为普通网民在朋友圈内的发布状态、互相评论、点赞等行为更能体现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表达的权利。这意味着微信舆论场价值观多元,很难再出现“门户网站时代”与“微博时代”全网通吃的意见领袖,人人都可成为舆论引导者,信息的传播呈现去中心化特点。

四、规范微信舆论场的困难之处

(一)微信舆论场自净能力弱

由于微信是基于熟人圈子的社交平台,且申请微信的门槛低、发布消息的操作要求不高,人人都可成为主角,各种观点与说法能够自由发表,但朋友圈中分享、转发的信息真假难辨,不乏谣言与谬论的传播。并且,微信闭环圈子传播的特征导致外部信息极难置入,相互核实印证少,有时网站、微博上的不实信息早已被更正,而在微信上仍疯转。相对网站、微博来说,微信移动舆论场的自净化能力较弱,“自我更正”功能很难实现。

(二)微信舆情研判难度大

微信平台是以“朋友圈”社交关系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尊重个人隐私,个人微信平台的私密性达不到“公开”的级别,即使达到小范围“公众”级别,也不能像微博或贴吧转载一样量化舆论流的流量。微信舆论场信息的传播体现在点对点交流、朋友圈分享与群组讨论中,间接推动舆情。在推动舆情的过程中,逐渐分化,有些影响扩大,成为显性舆情,有些则变为“沉没的声音”。微信平台显隐舆论并存的特点为把握真正的民意走向设障,同时为移动舆论场整体的舆情研判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非理性讨论引起群体极化

微信朋友圈内理性化程度越高,行成负面舆论一边倒的可能性越小,反之亦然。用户都有权利表达,移动客户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发言、评论,难以保证这些意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面对同一个话题,各方立场的不同观点在移动舆论场激烈地碰撞,意见的分歧对立日益凸显。信息的失真和意见的失当是微信舆论场固有的弱点。然而,微信舆论场闭环结构难以自净,失真与失当的情况愈演愈烈,容易诱发“群体极化”现象,给微信舆论场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五、引导微信舆论的建议

微信圈子中鱼目混珠的信息混乱和暗流涌动的频频讨论与主流媒体自言自语、鲜有回应的状态形成强烈反差,官方权威意见反而成为“被淹没的声音”。主流媒体建立微信新媒体平台,拓展信息发布的方式,在微信舆论场中起到引领舆论的作用,是确保舆论的正确导向的有力保障。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新生儿”,需要善加培育,因势利导,针对其传播特性提出治理方略。《人民日报》进驻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为更好地规范微信舆论场起到引导作用,值得政府部门及其它主流媒体借鉴。

(一)建构思想上,强化主动意识

2013年4月,《人民日报》已开启微信新媒体平台,主流媒体在开启微信平台方面应主动,充分利用微信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优先发布重大、权威的消息,弥补传统媒体时效性不足的劣势。《人民日报》推送消息中的“突发”板块就抓住了新媒体平台的时效性。2015年4月7日7点57分推出题为“突发”《福建漳州古雷PX项目燃爆及救援全程记录》的一则新闻,发布4月7日凌晨记者发来的关于福建漳州漏油着火事故的最新报道。

主流媒体进驻微信公众号的做法,从源头处引导微信舆论,并且能够让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优势互补,互相融合,真正做到“线上沟通”。

(二)价值取向上,倡导主流价值观

媒体在引领社会舆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社会承担责任。微信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特征,价值观多元化的取向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更应在众声喧哗中传播“正能量”、阐明价值意义。《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根据今年政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的精神,推出《8个城市,不得不逛的58家书城》、《李克强书单看看你读过没》等一系列关于阅读的文章,引导受众关注阅读。清明期间,则推出《今天,为这些名字发条微信!他们值得!》,以新的方式缅怀已逝的中国脊梁。

因此推送订阅消息的过程中,应注意倡导主流价值观,引导受众正确对待舆论热点问题,客观认识、理性理解。

(三)交流方式上,注重平民化元素

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有不少直接来自各级政府机关,权威而重大,其中有些信息对百姓的生活有指导作用。主流媒体的微信订阅号应摆脱传统的严肃而刻板的交流方式,在推送信息的过程中,加入平民化元素,擅用网络语言,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

《人民日报》在建立微信新媒体方面为传统媒体树立了典型。《未来几年,这些改革将影响我们的生活》、《两高报告,这12条干货与你有关》等在朋友圈热转的文章,结合最近的两会热点,将说理性质的文章以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解读,与手机用户兴趣结合,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应在话题上注重“大小结合”,报道的宏观、重大内容与民生紧紧关联,引起网民的共鸣,吸引网民真正地读下去并读懂。而主流传统媒体又可以在推送微信订阅号的过程中以独家的视角、深度的解析而成为焦点。

(四)传播手段上,提升沟通技巧

在微信舆论场中所推送信息的有效传播表现为“高阅读率和转发率”,唯恐面临孤掌难鸣的尴尬。因此,主流媒体的公众微信平台应在提升引导传播效果上下功夫。根源上,就是要从传播手段上提升沟通技巧。

《人民日报》能够利用好新媒体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其多媒体兼容的优势,采用图片、声音、视频、文字多种形式推送新闻,弥补传统媒体单一形式报道新闻的天然缺陷。推送消息《宫崎骏40年原画手稿,充满治愈人心的力量》全篇以漫画为主要内容,加上充满正能量又暖心的解说词,很受年轻订阅读者的欢迎。《看完这个,你还会对祖国失望吗?》、《5G就要来了:一秒下载30部电影,比4G快6.5万倍》则以视频形式展示当前中国在世界中的横向对比情况或科技前沿等难以用文字表述清楚的内容,让订阅读者更直观地去感受,达到让受众理解的传播效果。

推送消息上,文字和语音并进,通过冰冷的移动端口塑造一个可听、可近、可感受到的媒介形象,增进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亲和力。每日发布订阅号消息时,适当加入视频新闻,丰富报道形式。

六、结语

思想引导路径 篇4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体育生活方式;引导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4-0039-05

Abstract:This paper did some research on the sports life style of the people in the "Internet +" times, and explored the inner logic of 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experie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valuable concept of value.The research finds that "Internet + sport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ta, social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an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in sports, sports participation conditions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behaviors.Based on this, it gives some guidance for the sports life style in the "Internet +" era: to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 system, promote the "Trinity" mod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build "family-school-community" promotion pattern.

Key words:Internet + sports; sports life style; guidance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正以信息化为驱动的生产方式给居民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马克思唯物主义观指出,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奥格本的“历史的技术解释”,也明确指出经济因素并不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原因,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技术[1]。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的技术变革通过优化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最终导致社会变迁,因而带来了具有“互联网+”特征的体育生活方式,也就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基于此,如何以“互联网+体育”为驱动,惠及社会民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满足现代人类健康需要的重要研究任务。

1 “互联网+体育”的发展特征

继国家推行“互联网+”计划以来,对于如何与传统行业结合,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尝试和发展中。本文的“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体育”,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体育服务内容:运动记录和社交、体育媒体、运动工具和智能硬件、票务预订、综合类及其他。“互联网+体育”概念兴起,一些政府、企业已经悄然开始了它们的实际应用。比如,湖北省体育局推行“去运动”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构建了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平台;重庆市推出“重庆体育生活”云平台等。社会企业研发并创新了众多“互联网+体育”类产品,乐视体育推出“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增值服务”的体育消费产业链;联众公司构建智力竞技生态圈;小米公司与李宁公司联合研发智能跑鞋等,无不拉动群众的体育消费,改变了人们的体育生活方式。“互联网+体育”进入居民体育生活,不仅给社会发展拓展了空间,且为体育事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和多样化模式。

1.1 数据化——居民体育生活的量化管理

它是指一种把现象转变为可指标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2],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个体健康科学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有效保证。体育活动的数据化是指利用“互联网+”工具或手段实现个体在体育生活中的个人健康管理,即在个人健康管理过程中完成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决策。以此保证数据质量,应用数据构筑体育活动和健康管理流程,进行微观与宏观决策,全面提升个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能力和效率[3]。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手机、智能腕带等内置多种微型传感器,其一是记录运动时的体征数据:心率、卡路里、血压等,其二是监测体外数据:配速、距离、运动轨迹等,便捷地为居民体育生活提供科学的管理工具与手段。

1.2 社交化——居民体育参与的互动手段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化主要依赖于社交网络,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以运动为切入口的社交模式。“互联网+体育”将体育运动重新定义,体育部门和社会企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以社交平台为载体,推出了一系列运动类体验产品,发挥“互联网+体育”分享和互动的社交属性,充分展现了人类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4]以及体育信息的交流等。虎扑体育和懂球帝等软件即是“互联网+”时代运动社交的最好诠释。

1.3 个性化——健康与时尚的有机结合

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及普及,为人们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坚定有力的平台。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和服务曾是工业化时代的基本特征,而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信息化加速、个性化定制生产和服务开始流行,即一种“互联网+”时代特有的长尾经营模式。该模式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更多样化的渠道和终端以及丰富的体育信息组合手段,一方面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体育需求,如为观众提供不同视角的观赛体验以及全面的竞技大数据分析等;另一方面迎合了人们的时尚需求,如可穿戴设备不仅助力马拉松热,其设计理念更引领了时尚潮流。因而,“互联网+体育”的有机结合,给居民带来了新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其体育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2 “互联网+”对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移动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的“互联网+”实施计划,不断推动生产力转型以及升级,进而使居民体育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就内容和结构上讲,体育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参与体育的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5]。它们在“互联网+体育”新经济形态的驱动下发生了变化。

2.1 “互联网+”对体育参与主体的影响

“互联网+”使体育参与主体多元化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中青年的体育人口相对较少[6],呈现体育参与主体非均衡状态。而“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体育参与平台和模式,使体育参与呈多元化发展——更多的中青年参与体育。其原因在于“互联网+体育”是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形态,体育产业依托政策红利逐渐实现互联网化,体育产业的互联网化带动着人们体育消费互联网化,两者互利共生,协同发展,促进中青年更多地参与体育。具体而言,首先互联网及相关服务的主要受众是中青年。至2014年,我国已有6.5亿网民,5亿智能手机用户[7]。其中80后中青年用户是移动互联网的主力军,90后青少年已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生力量:25岁以下占35.7%,26至35岁占38.3%,36至45岁占13.2%,46至55岁占9.1%,55岁以上占3.7%[8]。其次,“互联网+体育”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满足中青年的各种体育需求。如“工具+社群+电商”模式及O2O商业模式等。此外,由互联网引发的运动社交已是社会生活的热点,是工薪阶层的工作或生活方式之一。因而,体育消费的互联网化促进了体育参与主体的均衡化发展。

“互联网+”提升了居民体育参与意识。体育参与意识指个体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体育运动或体育相关的事件,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情感、意识等诸方面的总和,主要受体育情感体验和体育价值认识两个因素影响。“互联网+”计划实质是一种新技术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人的现代化,互联网与体育的结合更促进了体育文化生活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文化已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体育”的实操层面为居民体育情感体验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一,提供记录和指导,由传统的人工到现在的数字化;其二,打破场地限制,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了体育相关信息的不对等;其三,社交化,通过移动互联网等建立用户相互交流的运动社区,以增加运动乐趣,相互交流心得、相互督促等。另一方面,“互联网+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和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居民接收各种信息方便快捷,加之“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化驱动,以其独有的特性从根本上改变体育信息生产、信息传播和信息存储的模式,实现体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因而,各种体育知识、信息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有效的传播,潜移默化地提高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进而提升其体育参与意识。

2.2 “互联网+”对居民体育参与条件的影响

“互联网+”使居民体育参与条件软件化。“互联网+”所带来的环境特征是智能化和便捷化。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指出,要确定一个事物的性质或实质,不可能在其自身进行,必须在其自身以外的与之相关的更大系统中寻找[9]。换言之,“互联网+”时代体育参与条件由硬件向软件化转型,不但是因为体育行业的变化,而是整个社会的变迁、智慧城市的逐步建立和普及。智能场馆的建设、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智能管理等,使通信技术和智能产品等更贴近人们生活,群众也越来越依赖这些平台。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到位、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优化能有效保证人们积极且科学地参与体育。很多体育部门和社会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发智能体育用品和体育场馆以及高科技赛事等,为现代化体育项目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使居民更为直观和便捷地参与至现代体育的竞技和健身活动中。依据艾瑞咨询的报告,时间、地点和人物是运动参与者最关注的三大因素。而体育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时间、地点及人物的匹配,形成了居民随时随地运动的场域氛围。物质环境的变迁使原有的体育活动场所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各种体育资源的集中且最优化分配,实现了物质环境的智能化和便捷化,促成体育参与条件软件化的发展。

居民体育参与的物质条件进一步优化,影响其体育参与的消费条件也得以改善。首先,消费形式多样且优质。生产和消费是居民体育生活的两个方面,生产内容决定着消费形式。“互联网+体育”涉及体育领域的各个产业,形成了一系列的消费链,为居民体育参与提供了丰富便捷的消费内容。如腾讯公司试图打造“体育+社交+支付+游戏”的腾讯体育生态;阿里体育集团发展贯穿赛事运营、版权、媒体、商业开发、票务等环节的产业生态;乐视体育意在打通具备“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增值服务”四个指点的垂直生态链等。众多公司以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为联通工具打造体育消费闭合生态圈,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且高质量的消费内容。与此同时,由互联网技术引发的免费商业模式和O2O商业模式等,为居民体育消费降低门槛。免费商业模式以吸引大众注意力为基础,继而转化成流量,利用增值服务或延伸价值链获取盈利。前文所提及的腾讯体育生态圈便是此商业模式的最佳实例。此外很多APP的运营也是借助免费商业模式和O2O商业模式,为居民体育消费降低门槛,促进各个阶层的居民参与体育。因而,消费形式的丰富多样以及消费门槛的降低,促进了更多居民参与体育。

2.3 “互联网+”对居民体育参与形式的影响

体育参与形式是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和竞技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互联网+”作用于体育活动的实践行动。按照参与形式的内涵与外延,它包括体育参与的组织形式和行为习惯等。在过去,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单位等一直是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组织形式,其以地缘、血缘或业缘予以结合,形成体育群体。而随着“互联网+”介入居民生活,网络社交成为居民体育参与的重要组织途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种拓宽社会关系以及新的交互性空间。网络社交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网络化,外在表现为各种社会化网络软件,如各运动项目的QQ群、微信群、社区平台的建立等。参与是网络社交最大的优势,只要网络覆盖的地方,网络社交都能把人们联系起来形成自组织体育群体,开展体育活动。在虚拟的时间和空间中,以体育为交往符号,体育参与群体不断延伸至周围辐射的、原本遥远的“陌生人”,即从“强联系人群”辐射到“弱关系人群 ”,亲朋好友不再是居民体育参与的唯一组织形式,而“网缘”也就是网络社交成为居民体育参与的重要组织途径。

也正是基于此,“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居民的体育行为习惯。习惯是人们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体育行为习惯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种体育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10]。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运动”常常影响着居民体育参与的兴趣,而“互联网+”背景下衍生的智能运动设备从外部环境“强制”规范着居民的体育行为习惯,促进居民科学参与体育运动。可穿戴设备为居民体育活动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随时记录携带者身体活动的各种数据,并能基于此展开数据分析,提供相应的运动处方,同时提醒居民体育运动的参与频率、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等;而智能器材担任居民的“体育教练”。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涉及体育产业,研发了众多智能器材,它们能分析体育参与者运动时的各种数据,如智能篮球能记录运球速度、控球能力以及投篮角度等,智能网球拍能记录挥拍力度、击球点及击球速度等,运动者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动作以更好地提高运动技能。居民利用“互联网+体育”产业下的一系列硬件和软件设施,逐渐促进自身的体育行为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提升了体育生活品质。

3 “互联网+”时代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引导路径

奥格本“文化滞后”的观点指出,社会中采纳物质文化和技术新成果的速度十分迅速,但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文化模式更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因此,要实现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化”,应与社会条件相匹配,需从相应的方面给予引导。结合实际情况,应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

3.1 建立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居民体育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国家推行的“互联网+”计划中有提出,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探索公众参与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互联网+体育”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在“互联网+”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很多地方已率先建立互联网体育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运作机制,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体育公共服务。在建设体育公共设施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基于互联网平台通过众筹和众包的方式满足居民体育生活的各项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这里,众筹是指以体育政府部门为发起人,借助网络平台依靠群众力量募集资金。众包指本由体育相关部门执行的具体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做产品的开发需求调研,以居民的真实体验为出发点建设体育公共设施。在运营体育公共设施方面,体育相关部门可以借鉴成都的“体质健康全程约”、重庆的“互联网+体育”生活云平台以及湖北的“去运动”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模式,整合已有的社会体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统筹、协调、配置公共体育资源。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和高效,简化各项公共服务流程,为健身创造有利环境。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实用性平台将体育赛事信息、体育场地需求和体育产业信息等进行融合,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体育生活。通过场馆运营管理和购买公共服务采集各地体育场馆信息,方便居民随时就近预定场馆进行健身活动。综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且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换,应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完善并广泛推广。

3.2 促进“三位一体”模式协同发展

构建新时代的居民体育生活方式是一项涉及人群广泛、地域广阔、部门众多、内容丰富以及持续时间长久的系统工程。构建符合居民体育需求的生活模式,完善居民体育生活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居民生活转型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能够保障社会主体的协同发展,而“三位一体”模式囊括居民体育生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体育部门、社会企业以及个人,三者在体系中相互作用实现“1+1+1>3”的功能。所谓“三位一体”是指“互联网+社会企业”“互联网+体育部门”和“互联网+个人”的三方位一体化发展,实现全社会资源的整合,全面为居民生活提供有效服务。政府部门通过顶层设计等颁布相关体育政策并实施各项措施,为“互联网+体育”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互联网+体育部门”为居民体育生活提供公共服务和相关体育事业的监管。尤其随着智慧政府的建立,应在其系统中构建体育生活窗口为居民提供服务,并通过此途径对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进行统计以便监管且及时改善。“互联网+社会企业”主要指互联网与传统体育行业的结合,它们以新的生产方式为居民提供新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体育用品业借助互联网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逐步实现体育用品智能化发展,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接受精准营销,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店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新兴体育公司,充分借助政策红利以及已有的技术环境为群众提供各种体育产品 。“互联网+个人”则是居民依托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使用或享受体育部门和社会企业提供的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预订场地、观看直播、体育社交、购买体育产品等,居民都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简便快捷地实现。政府、企业以及个人三者互惠互利,多方位切入居民体育生活,为其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3.3 构建“家庭-学校-社区”推进格局

在通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初步构建、借助“三位一体”模式实现“互联网+”时代居民体育生活引导路径后,应依靠互联网文化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的推进格局。互联网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同时也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行为特征、文化产品特色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特点。互联网文化的有效传播有助于居民体育生活适应新的发展。文化需要传播和发展,互联网文化亦如此,需要依赖文化传播促使居民适应并习惯“互联网+”时代的体育生活方式。对此,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网络一体化格局,使居民在互联网文化场域中逐渐适应新的体育生活方式。首先,家庭体育是培养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起点。将互联网体育平台以及“客厅体育”等引入家庭体育,以丰富家庭体育参与形式,满足家庭成员不同的体育兴趣,方便其参与体育运动。其次,学校体育主要针对青少年群体,通过适当的课程设置,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目的在于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学校体育是培养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基础。具体的,学校体育可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平台,通过体质测试、数据分析、生成运动报告、编写运动处方、体育课程引导以及线上反馈模式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最后,社区体育是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之外的、另一项最主要的体育活动区域,是前两者体育活动的延伸。以社区为单位基于“互联网+体育”各项技术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并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社区体育文化,构建社区体育交流平台,为自组织体育群体提供途径,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引导居民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总之,以文化为载体推进“家庭-学校-社区”模式构建居民体育生活是“互联网+”时代市民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4 结论

居民体育生活不仅是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促进全民健身、丰富居民精神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在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社会转型对构建居民体育生活方式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化,社会变迁过程中,居民体育生活的生存语境发生了变化,对其参与主体、参与条件以及参与形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带来了构建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命题。基于此,在社会变迁的语境下,建立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三位一体”模式协同发展,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是“互联网+”时代引导居民体育生活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建设.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伦关系解析[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42.

[2]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04.

[3]杨振海,张永光,秦卫东,等.数字时代的中国企业数据化管理[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5): 1-9.

[4]戴维·波普诺.我们身边的世界——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9.

[5]刘志敏,丁振峰,程丽华.我国农民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9(5).

[6]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1.

[7]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中国经济新引擎研究报告[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334771.html

[8]吕树庭.21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的社会学透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6(1):1-3.

思想引导路径 篇5

一、高职院校校风建设再认识

校风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经过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 并通过办学宗旨、办学成就、校园面貌、师生群体诸因素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 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良好的校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明显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与支持引导下, 可谓异军突起, 已经成为服务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客观地讲, 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 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但因起步晚、起点低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先天不足现象明显, 还要经历很长的开拓、创建、探索期,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都需要去奋力探索。纵观全国近1 300所高职院校发展史可以看出,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绝大多数是由专科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办普通中专合并、重组或升格而来。由于成立时间短, 改革、建设任务重, 招生、就业压力大, 学校的主要精力基本都放在生存发展上, 往往易忽视校风建设。

据了解, 到目前为止仍有95%以上的高职院没有明确提出校风建设问题;部分学校正在探索建设什么样校风和如何建设良好校风的问题;还有的学校存在着严重的校风问题。如领导班子不够团结, 管理水平不高, 服务意识不强;部分教师价值错位, 缺乏现代教育思想理念, 教学方法陈旧, 实践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目标不明, 对学习缺乏足够的信心, 没有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 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道德水准低下, 言行不轨, 寻衅滋事, 打架斗殴, 酗酒赌博等。上述种种现象, 既有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侵袭的原因, 又有这几年高等教育急剧扩大规模所带来的管理不力、目标模糊问题。这一普遍现象, 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综合办学水平、坚持内涵式发展的瓶颈之一。如若广大高职院校再不认真面对, 不防微杜渐, 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引领师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就难免使一个大学的校风走偏、教风松懈、学风颓废, 从而影响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风建设的宏观政策引导

高职院校校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学校管理者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风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加强宏观政策性引导, 并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综合地、全方位地付诸实施。

第一,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形成明确导向性的强势舆论氛围。高职院校管理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高尚的道德品德, 以身作则的精神, 是办好学校的根本。高校管理者对校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及科学定位要有正确认识和足够重视。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所处地域等实际情况, 将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结合起来, 努力培育体现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优良学风。积极建立健全校风建设组织机构, 全面谋划、科学规划校风建设工作方案, 认真组织实施, 常抓不懈。在加强校风建设中, 充分发挥学校校报、校刊、校园网等校园媒体, 宣传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学校精神, 使之成为团结师生员工, 规范学校成员行为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力量, 促进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优良校风的建设总是在已有的校内外精神氛围基础上进行的, 这些氛围究竟如何, 管理者需做客观全面的分析, 看哪些因素对优化校风有利, 哪些因素有害, 哪些因素可控, 采取的方法适合不适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校风中究竟存在哪些不良现象, 分析其主要症结是在社会风气方面, 还是在学校自身, 是在教风方面还是学风方面, 是在领导方面, 还是在群众方面;是在纪律方面, 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对这些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进而对抵制什么, 倡导什么做出正确的论证, 提出明确可行的目标和配套措施。在具体实施中, 领导的动态管理应畅通, 要有布置有检查有督导, 及时鼓励表彰先进, 批评鞭策落后。特别是要抓住新学年初始和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 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 从而使学校的先进典型及其体现的时代风貌引导校园舆论主体。

第二, 努力形成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 树立良好的领导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干部在校风建设中应起带头作用, 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要做到这一点,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思想,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公道正派、知人善任、团结同志。工作既雷厉风行, 又扎扎实实, 有开拓创新精神、胸怀全局、开拓进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关心群众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 努力增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形成校风建设的合力。师生员工是学校各项活动的主体, 也是培育优良校风的主体, 他们能否以主人翁姿态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 这是校风建设的关键。营造良好校风, 必须充分调动起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 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经常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和学风教育。从而使师生员工自觉地把远大理想同自己的学习工作结合起来, 树立全局观念, 识大体, 顾大局, 讲团结, 讲协作, 讲奉献, 人人关心学校的建设和改革并积极参与其中, 人人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侵扰。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育人, 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在育人方面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校风建设中都起着主导作用。领导要通过率先垂范和深入细致的工作, 使教职员工树立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崇高职业观, 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觉的美育意识, 努力做到各尽其责, 为人师表, 以其出色的工作, 美好的言行和仪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特别是教师处在育人第一线, 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还要塑造其灵魂, 教师更应以严谨的教风、模范的行为、良好的形象为学生做表率, 以教风促学风。

第四, 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积极塑造严谨治学的教风, 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严谨、爱生的良好品质。良好的教风是学校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水平和教师责任的重要体现。优良的教风对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教风就是要使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立德修身、严谨治学、奉献垂范的良好风范。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业有着强烈的荣辱感、神圣感及使命感。教师的职业操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各种道德素养的形成。教师只有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能教好书, 育好人,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率先垂范, 做奉献社会的榜样、表率和典范。

第五, 理顺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是广泛存在的人为的客观关系, 它蕴藏着复杂而丰富的理智和情感内容。校园人际关系是校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校园人际关系宽松和谐, 人们相互传递美好的情感媒介, 人们的心情舒畅, 有安全感, 无后顾之忧, 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科研和学习工作上, 自然会优化育人环境。反之, 人际关系紧张冷漠、互存戒心、相互设防、不沟通不理解, 相互拆台, 勾心斗角, 不仅使个人身心受到不良影响, 而且会增加内耗, 使系统整体的功能受损。为此, 学校要通过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等理顺人际关系。就领导和群众的关系而言, 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首要的是领导要关心群众,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为群众多办实事, 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领导和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教工之间要以诚相待, 互相尊重, 克服文人相轻的陋习, 互相理解、求同存异、与人为善, 通过谈心消除隔阂。师生在教学上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到教学相长。只有团结搞好了, 上下左右才能搞好协作, 从而形成强大合力, 实现学校的总体目标。高校校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优良校风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 相互配合, 持之以恒,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探索其规律, 高校的校风建设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第六, 积极培育良好的学风、班风, 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风就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 就是要在学生之中形成修身厚德、好学向上、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良好风气。良好的班风就是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使得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环境中能够被这种良好的风气所同化, 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态度和行为。

第七, 大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 以陶冶学生情操。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 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坚持环境育人理念。置身于优雅的环境之中, 很容易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向善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和勇气。校园内的这种文明、整洁、优美、和谐环境在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 也会引发人的思考, 激发人的斗志。

三、小结

思想引导路径 篇6

关键词:iBeacon,室内路径引导,上下文感知

1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智能手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通过智能手机提供服务的可能性逐渐被发掘。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等。iBeacon作为苹果公司研发的产品,是利用低功耗蓝牙技术(Bluetooth Low Energy,简称BLE)来进行Beacon模块和智能手机之间的无线通信[1,2]。之所以称之为低功耗,是因为一节纽扣电池可以使其正常运行三年左右的时间。iBeacon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蓝牙广播协议推送消息到用户手机,用户手机接收到消息之后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处理,比如计算离iBeacon的距离,室内定位,商场信息提取等。其中室内定位是近些年来iBeacon最为常见的应用,目前已有基于iBeacon定位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智能手机与Beacon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度(Receiver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简称RSSI)。但是在室内复杂环境下,如物体阻挡、人员流动等对电磁波影响较大因素存在,RSSI的值波动范围较大[3],导致依赖RSSI值进行室内定位的算法不稳定,定位效果不佳。

本文针对iBeacon室内定位方向展开研究,放弃了传统的依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RSSI值进行定位的方式,采用iBeacon的部署策略和major和minor属性来达到精确室内路线引导的效果。本文旨在实现精确的室内路线引导系统,并通过Android手机进行测试,实验证明,基于iBeacon的室内路线引导系统可以精确的检测室内用户的移动方向,并能够收集通过用户移动模式的上下文感知收集用户信息,提供精确的引导路线。

2 iBeacon构造(iBeacon structure)

iBeacon是苹果公司2013年9月发布的移动设备用OS(iOS7)上配备的新功能。其工作方式是,配备有低功耗蓝牙(BLE)通信功能的设备使用BLE技术向周围发送自己特有的ID,接收到该ID的应用软件会根据该ID采取进一步行动[4,5,6]。

iBeacon的数据主要由四种资讯构成,分别是UUID(通用唯一标识符)、Major、Minor、Measured Power。

UUID是规定为ISO/IEC11578:1996标准的128位标识符,是每个iBeacon节点的通用唯一标识符。

Major和Minor由i Beacon发布者自行设定,都是16位的标识符。比如,连锁店可以在Major中写入区域资讯,可在Minor中写入个别店铺的ID等。另外,在家电中嵌入i Beacon功能时,可以用Major表示产品型号,用Minor表示错误代码,用来向外部通知故障。

Measured Power是iBeacon模块与接收器之间相距1m时的参考接收信号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器根据该参考RSSI与接收信号的强度来推算发送模块与接收器的距离。

3基于iBeacon的室内引导系统(Indoor route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iBeacon)

3.1设计方案

本文描述了一款基于iBeacon技术的室内路线引导系统,类似于常见的汽车导航系统,可以通过用户移动方向的上下文感知数据来实时的帮助用户确定初始地点与目标地点之间的最优路径。想像一下,如果某个用户想离开某个商场,那么路线引导系统需要知道顾客的下一个要到达的节点在哪。此时,系统需要收集多个已经部署的iBeacon节点的信息[7,8]。图1是本文设计的方案,将iBeacon节点部署在走廊的两侧,此方案的优势:(1)增强用户行为模式监测的准确率;(2)当走廊人群拥挤时可以成功的接收到iBeacon推送信息,因为iBeacon发射出的电磁波可能被人体吸收,导致系统收集的信号减少,降低定位准确率。

在图1中,走廊两侧部署对等数量的标识用户位置的iBeacon节点,其中走廊尽头部署两个用于推送消息的iBeacon节点,也就是意味着每条走廊中都需要部署两种iBeacon节点,分别称之为Silent iBeacon和Notified iBeacon。为了在物理上加以区分,系统规定Silent iBeacon的minor==0,而Notified iBeacon的minor==1。当用户通过走廊方向为由左到右,则系统先检测到minor=0的iBeacon,再检测到minor=1的iBeacon,则手机探测到iBeacon节点的时间序列可能为

其中,Bi+x的minor==0,Bj+x的minor==1;相反,如果通过方向为由右向左,则先检测到minor==1的iBeacon,再检测到minor==0的iBeacon,则iBeacon序列可能为

通过iBeacon序列,可以判断用户走动的方向。此处我们还规定了两个iBeacon用户消息推送,目的是当用户由左到右行走时,进行消息推送,比如说用户是进入商场,则推送商场相关的促销信息;而由右向左时,不推送消息。试想一下,如果交叉路口的四周都按此种方案进行部署iBeacon,效果如图2所示。

3.2引导算法设计

本文设计的室内引导系统中的关键算法如下:

3.3室内路径引导系统实验

本系统通过Sam Sung Note4和Bright IBeacon进行实验,其中Android APP借助了开源的ALTBeacon SDK(https://github.com/Alt Beacon/android-beacon-library)进行实现。

在现实生活常见的商场中,除了主干走廊为,大部分的走廊长度约为30—50米。本文的实验场地选定长为30m,宽1.8米的走廊,让iBeacon的部署间距为5m。在实验过程中,经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当用户以1m/s的速度通过走廊时,通知准确率为100%;当用户速度提高到2m/s时,准确率降低到96.7%;当用户速度提升为3m/s时,通知准确率迅速下降到25%左右。准确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计算时间太短,用户速度为3m/s时,系统每次计算的时间为5/3s,如果适当的增加iBeacon的部署间距,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够提高准确率。

4结论(Conclusion)

iBeacon作为一种新型的近距离通信技术,凭借其低功耗、高精度等特点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本文使用iBeacon进行了室内路径引导系统的研发工作,通过真机实验证明,合理的iBeacon部署和高效的算法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导航效果。

参考文献

[1]陆青.i Beacon来了[N].电脑报,2013-12-09007.

[2]阿米莎·甘地,本杰明·罗宾斯,沈建苗.因i Beacon而变的生活[J].IT经理世界,2014,13:34-35.

[3]方震,等.基于RSSI测距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7,11:2526-2530.

[4]卞合善.基于蓝牙4.0低功耗室内定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

[5]吴栋淦.基于i Beacon的智能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9-13.

[6]石志京,等.基于i Beacon基站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J].移动通信,2015,07:88-91.

[7]Zafari F,Papapanagiotou I.Enhancing i Beacon Based MicroLocation with Particle Filtering[C].IEEE GLOBECOM,2015.

思想引导路径 篇7

随着中国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和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农村路网错综复杂,对于大范围及规模化的农机作业,需要对农机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以按时完成农业生产任务,提高农机利用率。

在农机监控与调度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美国Trimble公司设计的Connected Farm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在办公室、田间农机和移动终端之间建立无线数据网,传输数据并监控农机。自2000年以来,以3S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国内也相继研发了相关的农机监控技术和系统[1,2,3,4,5,6,7,8,9,10,11],但当前主要基于上位机对农机进行监控,不能满足户外便携式的移动监控需求。在农机路径引导方面,主要通过查阅地图或利用导航仪进行引导。由于农村路网错综复杂、地图比例尺较小且信息不全,农机行驶路径的准确引导是一个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对相关大型农机组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上位机已实现的农机监控与指挥技术[9],设计便携式农机监控与路径引导系统,并进行技术实现与应用试验。

1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1.1 系统结构

农机管理调度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移动终端:

包括GNSS导航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导航通信终端在导航仪的基础上实现了移动通信功能,可定位并传输农机的实时位置,接收便携式终端发送的调度指令,生成导航路径。移动通信终端基于农田与农机位置及属性报告协议,以SMS(短信息)的传输方式向服务器报送农田、农机的位置与属性,作为农田与农机信息采集的补充手段。

2)服务器:

包括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其中,通信服务器负责与各类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并解析上下行数据;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数据存储;应用服务器部署在商业云主机上,以5M带宽独享的方式,向监控终端提供数据和地图服务,保障服务的实时性。

3)通信网关:

包括移动通信网关和短信猫,以SMS方式向通信导航仪发送调度指令。移动通信网关为北京大学与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合作建立的短信息网关,作为下行主通信方式。短信猫作为下行通信方式的备份,通过USB串口与通信服务器连接,接收农田、农机的位置及其描述的上行短信息,供数据库服务器解析农田和非GNSS农机的位置及属性。

4)监控终端:

包括计算机(上位机)和平板电脑。上位机为大型农机组织的监控指挥中心提供农机监控与调度服务;平板电脑为农机组织的管理者提供移动、便携式的农机监控与路径引导服务。

1.2 主要功能

1)位置报告:

移动终端向通信网关报送农田、农机的位置及属性。

2)机具监控:

利用平板电脑对农机的位置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3)中心导航:

根据调度方案,向导航通信终端发送调度指令,指引农机手前往目标农田进行作业。

4)移动指挥:

利用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对农机进行指挥调度,并通过中心导航方式引导农机前往目标农田。

2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2.1 移动通信终端位置及属性传输协议

移动通信终端位置及属性传输协议包括农机位置及属性报告协议、农田位置及属性报告协议,如表1所示。

2.2 导航通信终端农业POI信息表达与更新协议

基于GD300型导航通信终端的导航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在导航通信终端的地图上表达与更新农业POI,以弥补当前导航通信终端的地图对农业应用支持的不足。

2.2.1 农业POI表达协议

导航通信终端导航软件启动后,农业POI表达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FarmShow为农田信息表达类。P,L,hWnd为导航软件在每次绘图时传入的参数,分别表示导航通信终端当前的左上、右下屏幕坐标和相应的经纬度坐标以及窗体句柄。Draw为绘制农业POI函数,它根据传参数据绘制当前窗体句柄内的农业POI。Farm.ifo文件为农业POI位置信息文件;Farm.rlt文件为将Farm.ifo文件中农业POI信息按照地理位置相关性排序后所生成农业POI位置信息文件。Farm.ifo及Farm.rlt文件结构如表2所示。

文件中:FarmID是农业POI编号;Longitude与Latitude分别是其经度和维度,单位均为(°);Farm是农业POI名称;Area是面积(hm2)。Lon/Lat表示POI按照经度/纬度相关性排序;FarmID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2.2.2 农业POI更新协议

农业POI的更新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将导航通信终端与计算机连接直接下载更新;二是通过部署在终端上的更新软件定时更新。更新的方式以及定时更新的频率在配置文件Farm.ini中进行声明。这里重点介绍定时更新的协议。

定时更新时,终端向应答服务器发出更新请求(RQ),应答服务器接收并解析请求指令后,向终端返回已经收到更新请求的指令(RE),并返回删除(DE),修改(MY)、增加(AD)相应指令。相关指令协议如表3所示。

其中:NUM为此条消息总字节数;TIME为上次更新时间,ID为服务器返回信息的惟一编号;FarmID为要更新的农业POI的ID;LAT,LON,FarmName与Area分别代表农业POI的经度、纬度、名称和面积,如果相应字段为空,则表示不做更新。

2.3 导航通信终端位置传输协议

导航通信终端获取位置信息后,以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方式向通信服务器进行位置报告。协议定义如下:

socketType;gpsFlag;Longitude;Latitude;Speed;Direction; Height; sumMileage;cockNO

协议中:socketType为终端与通信服务器的连接方式,“1”为短连接,“2”为长连接:gpsFlag为GPS状态,“0”表示GPS信号无效,“1”表示GPS信号有效,“2”表示GPS正在初始化,“3”表示GPS连接断线;Longitude,Latitude与Direction分别为经度、纬度和方位角,单位均为(°);Speed为速度,单位为m/s;Height为GPS高程,单位为m;sumMileage为终端总里程,单位为m;cockNO为唯一标识。

2.4 导航通信终端路径引导协议

通过实时监听导航通信终端的短信箱,获取以“&&”作为消息头标示符的路径引导指令信息。路径引导指令协议用于描述导航目的地和作业任务,并通过语音播报进行提示。协议定义如下:

Header:Type:Destination:Longitude:Latitude

协议中:Header为消息头,用“&&”表示;Type为消息类型,表示导航终点;Destination为目的地名称和作业任务详细描述文本;Longitude与Latitude为经度和纬度;单位均为(°)。

导航通信终端收到路径引导指令后,自主解算前往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并根据实际行驶位置进行动态最优路径更新。

3 原型系统实现

1)监控系统开发:

以Google地图作为图源,利用Google地图API,开发农业POI表达、农机位置监控、路径引导等功能,如图3所示。

2)系统通信实现:

基于USB串口通信技术,开发服务器端短信通信程序。平板电脑与服务器间,通过UDP协议将平板电脑的请求信息定时推送至服务器指定端口。解析后,服务器按照已建立的套接字,将信息推送至平板电脑。

3)数据组织优化:

平板电脑端地图数据按照功能类别(如农机层和路径引导层等),建立图层索引。在服务器端,将农业POI信息、农机属性信息及检校码信息组包,并发送到平板电脑。

4 系统应用验证

从2011年春耕开始,结合北京市顺义区、平谷区和房山区有关农机组织的应用需求,在近50辆拖拉机、玉米收割机、小麦联合收割机、青饲玉米收获机及移动指挥车上进行了GD300型设备安装。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应用验证:

1)系统结构的完备合理性。

试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便携式农机监控与路径引导系统符合大型农机组织的移动监控与指挥的基本应用需求。

2)无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试验区农田及路网范围内,无线通信较为流畅,能够保证位置与属性等文本数据的传输;但地图数据的传输速度在部分区域受到一定限制,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3)中心导航指令发送的实时性。

经试验,90%的指令传递时间小于7s,能够较好地满足中心导航的应用需求。

4)移动监控与指挥的便捷性。

试验表明,移动平板终端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移动监控与指挥能力。

5 结论

1)详细设计了基于平板电脑的便携式农机监控与路径引导系统,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数据传输协议、原型系统的开发与验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开发了基于平板电脑的便携式农机监控与路径引导系统。综合考虑完备性、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和便捷性等因素,优化设计了系统结构和数据组织方式。

3)结合北京市周边区县有关农机合作社的应用实践,进行了系统应用验证,表明系统可有效提高农机管理与调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洪,姚光强,陈立平.基于GPS、GPRS和GIS的农机监控调度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2):119-112.

[2]王壮,陈立平,刘永生.农机监控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0,36(11):232-234,237.

[3]史国滨.基于GPRS的农机作业监控技术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

[4]杨青,张征,庞树杰,等.一种基于GPS和GIS农业装备田间位置的监控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84-87.

[5]魏士鑫.基于GPS和GIS的联合收割机群实时监测系统[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0.

[6]彭波,张伟娜.基于GPS和GSM的农场短信中心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2):70-73.

[7]张秀花,路明,贾北平.跨区作业短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0):104-107.

[8]Su Huaihong,Wu Caicong,Luo Mengjia.Dynamic navigationtechnology for cross-regional harvesters[C]//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s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2011.Louisville: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s 2011.

[9]罗梦佳,吴才聪,丁连军,等.农机移动监控与导航技术[C]//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北京:中国卫星导航系办公室,2012.

[10]徐秀英.完善和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模式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2011,33(6):240-244,248.

[11]郭鸿鹏.农机作业委托体制创新理论及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思想引导路径 篇8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路径

最刚开始是萌芽期, 在这段时期里, 舆论事件还未爆发, 某一事件只引起了较少学生的关注, 只有个别或者小范围内进行意见的交换, 各种声音同时存在, 在这段时期内, 舆论声音会从分散多样慢慢演变成少数声音主导, 形成“少数服从多数”, 直至形成一个整体的, 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 这个时候舆情已开始“发芽”。然后, 舆情便进入发展期, 各种媒体、网络载体汇聚了越来越多的声音, 更多的学生参与事件的评论中来, 并跟随主导声音, 来发表自身的看法, 舆论事件快速发展, 并被推至风口浪尖, 产生较大影响, 形成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随后关注该事件的人达到最大值, 各种信息不断被披露, 出现舆论极化, 舆情进入高峰期。但是, 随着相关部门的不断介入, 事件的真实信息、处理结果等逐渐公之于众, 舆情被控制在一定的方向上发展, 社会大众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最后是舆情消退期, 随着网络舆论事件的妥善处理, 事件的关注度、新鲜度的减少, 事件引起的风波也逐渐消退。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原则

(一) 预防为主, 加强舆情引导的控制力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大规模突发事件, 对学校管理、教学等各方面均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可以通过相关技术予以侦查、捕捉, 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 高校要针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加强舆情引导的控制力, 注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将高校网络舆情可能产生的各项危机制止在萌芽期, 要加强日常网络监控、管理、统计工作, 一有危机征兆, 便启动相应预警机制, 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

(二) 动态跟踪, 及时掌握舆情变化

高校要针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进行全覆盖、全角度的监控, 尽量做到不遗漏任何一条可能造成危机的信息。在高校贴吧、论坛以及学生个人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 发现敏感词和关键字时, 要及时搜集信息发布时间, 并通过网络技术锁定信息来源具体网络地址和信息发布者的个人信息, 并分析该信息散布、影响范围, 随时做好应对准备。同时, 针对不同敏感信息, 做好动态跟踪, 对于可能发展为危机信息的要锁定跟踪, 对于一般信息要果断取消跟踪, 这样才能集中人力、财力关注网络舆情变化情况。

(三) 多方协作, 打造舆情引导联动机制

随着网络技术、社区媒体的发展, 以及智能终端产品的普遍推广, 大学生在网络媒体上自主发布或是主动参与事件评论的便捷程度越来越高。因此,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便成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 需要高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同时, 也需要高校辅导员、任课教师、主要学生干部等全员参与, 点面结合, 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打造多方联动机制, 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质量。

(四) 快速应对, 注重舆情应对的时效性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渠道多样、及时快捷、内容复杂, 这对高校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处理时要能够做到快速、准确、果断。根据实际事件处理表面, 网络舆情危机出现后的二十四个小时, 被称之为黄金时间, 是控制舆情进一步发展的最有效期间, 因此, 高校应快速应对, 越早处理, 把负面舆论降到最低的概率就越高。同时, 针对舆情事件所采取的措施, 要做到精准有效, “靶向治疗”才能直击病灶, 袪疴除病。而且, 网络舆情事件处理要果断, 不能采取“捂、堵、躲、推、瞒”的处理方式, 一旦演化成为危机事件, 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路径

(一) 舆情萌芽期:构建舆情监控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主要是依靠互联网专业技术, 通过搜索、过滤等手段, 对高校网络空间的敏感信息、词句进行搜集、统计、研究等, 形成系统的监控体系, 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察管理, 为高校全面掌握学生舆情动态提供技术支撑, 为高校处理学生网络舆情提供数据依据, 并保障高校的网络舆论环境。舆情监控预警机制, 主要包含舆情信息的搜集、舆情信息的分析以及舆情预警体系的构建几方面内容。

舆情信息搜集机制。是从特定的信息源头 (如高校贴吧、论坛等) 中搜集出特定的信息, 并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将信息存放到特定的数据库中的机制。信息搜集重点关注的是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 以及大学生知名人物等,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权益相关的事情, 如后勤条件、考试等。信息搜集机制, 是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选择的过程, 在进行信息汇总统计时, 要做好有价值信息和无价值信息的筛选, 只有保留有价值的信息, 才能发现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规律, 为后续工作提供帮助。

舆情信息分析机制。借助计算机科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知识, 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结合专家、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观点, 对信息进行定性分析, 并得出是否继续追踪的结论。舆情信息分析机制是支撑整个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的关键环节, 是一个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 是对所获取信息的再创造的结果。

舆情信息警报机制。依据舆情信息分析机制, 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 并结合预警体系指标, 确定信息的警报等级的机制。在国内外突发事件危机处理预警体系基础上, 结合网络舆情发展现状, 可以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警报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 分别是安全等级信息、一般等级信息和危险等级信息。当舆情信息定性为安全等级时, 要做到随时追踪, 尽量防患于未然;当舆情信息定性为一般等级时, 要及时追踪, 做好事件升级的准备;当信息定性为危险等级时, 第一时间警报, 并采取适时地介入与干预。

(二) 舆情发展期: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发展期, 这段时间是引导大学生转变态度的关键阶段, 因此, 在舆情事件引起部分大学生的极端、不理想思想出现前, 应加强教育引导。

首先, 以主要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为抓手, 塑造“意见领袖”。在大学生生活中, 学院、班级主要学生干部或者成绩等各方表现优秀的同学, 一般能够主导集体的声音与思维。因此, 要加强这部分同学的引导, 通过他们来影响一定范围内的其他同学。

其次, 重点关注小部分自控能力不强、思想易偏激的学生。辅导员可以采取课堂主题班会、走访学生宿舍、参加班级活动等形式, 或者通过微信、QQ等途径, 及时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思想疏导和指引。

(三) 舆情高峰期:各方联动进行有效干预

高校内部学生数量之众, 加上社会各方对高校的关注加高, 因此,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 传播覆盖面广, 社会影响程度高的特点。所以, 当网络舆情危机进入高峰期时, 高校各方要加强协作, 进行危机公关。学校宣传部门, 通过新闻发布会、对外声明等渠道, 在第一时间内对负面舆情做出回应, 避而不见、避而不谈, 都有可能使事件进一步恶化;学校教务部门, 妥善安排好学生教学工作, 确保各项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开展;学校学生处、校团委等学生工作部门, 结合二级学院、辅导员等在学生中做好事件解释说明工作, 并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保卫部门则加强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 防止学生出现不文明、不合法行为的出现。其他部门及学校工作人员则配合做好舆情处理工作, 最大限度降低负面舆论的影响力。

(四) 舆情消退期:做好舆情处理总结工作

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妥善处理后, 学校还应针对处理过程、措施以及效果等开展科学的评价与反馈, 并根据评价的结果总结处理过程的不当之处, 并反思改善良策, 再结合师生、专家等各方意见, 制定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理应急预案。与此同时, 高校还应结合媒体等校外机构及时评估舆情事件对学校整体形象产生的影响, 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在主流媒体上登载说明、开展公益活动等举措, 恢复学校在师生、社会中的正面形象。

参考文献

[1]伊甜园.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13-14.

[2]吴仁喜.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引导研究——以湖南五所高校为例[D].中南大学, 2011, 4:54.

[3]吕海.网络新媒体舆情监控与引导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05) :4-5.

[4]郭峰, 刘彩生.论高校微博舆情传播路径及引导控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0) :190.

管理思想,引导行为 篇9

关键词: 初中教育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较为叛逆,对事物的看法与做法不够成熟,常因为自己的无心之失而犯错。因此,农村初中班主任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在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一、目前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待学生问题心浮气躁,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矛盾。

目前,一些农村初中班主任在面对学生问题时表现得不够冷静,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部分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会将生活或工作中的不顺迁怒至学生身上,这样的做法无疑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阳奉阴违,不服管教等现象发生,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教育理念及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影响班主任管理效果。

教育是一项具有创造性且神圣的工作,农村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探索,才能找到最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管理方式。然而,当前部分农村初中班主任缺乏管理理论指导,仅仅根据自身的感觉和情绪进行管理,这样不但难以管理好班级,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而难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除此之外,很多初中班主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导致老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只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三)管理方法过于单一,依然采用集团专制管理方法。

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任何一个细小的举动都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当前大部分初中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尚未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仍然一味采用集权专制的管理方法,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有个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未能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面对学生的错误尚未及时加以引导,而是以责备、讽刺、挖苦为主,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学生缺乏应有的集体主义,增加班主任管理的难度。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常常过度看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叛逆心理较为严重,从而为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其中,学生的叛逆心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对班主任的安排,往往保持相反态度;二是不服班主任管教,认为班主任是在故意为难自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果。同时,当前大部分初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享尽了家长的疼爱,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与同学、老师相处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从不为他人考虑,缺乏集体主义感和合作精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对策

(一)放平心态,冷静地处理学生问题。

由于每位学生是独立的个体,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尊重与理解。因此,初中班主任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应以平和的语气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一味地坚持批评、处罚的态度,而是应该放宽心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冷静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促使学生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从而保障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二)更新理念,创新班主任管理观念。

传统的班主任管理理念与方式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过于塑造自身的威严形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断更新管理观念,有效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因此,农村初中班主任首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其次,应该在农村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融入哲学观点,合理地将规范管理方法和德育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保障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目的。

(三)强化学生心理建设,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建设,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其中,团队意识主要是在集体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意识,农村初中班主任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班主任管理体制,各司其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班级管理工作中。

三、结语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为了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水平,需要初中班主任端正自身的管理态度,革新管理理念,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切实解决当前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坚持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保障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金日.给力引导,护航成长——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都市家教月刊,2014(7):104-104.

思想引导路径 篇10

一、大学生“中国梦”概述

1.“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 ”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 它是建立在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深刻总结的基础之上, 以惠及最广大人民利益为追求目标的一个整体意识形态。 学术界目前对中国梦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中国梦既是“中国”这一人格化主体的集体梦--国家梦、 民族梦, 也可以具体化为“中国人”的个体梦--家庭梦、个人梦[2]。 总的来说,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总结, 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目标。

2.大学生 “中国梦”的内涵

大学生这一群体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 是“中国梦”的重要建设力量和受益者。 大学生的“中国梦”无疑就是在国家强盛过程中、在伟大复兴历程中的“成长成才梦”, 即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体的梦想与整个时代的梦想联系起来, 让梦想之花绽放在祖国复兴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样的梦想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个人梦想。 换言之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引导中国梦,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高尚的理想信念, 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拥有如此梦想而自豪, 为自己作为中国人而骄傲, 从而就会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情感并为之努力奋斗。

3.大学生 “中国梦”与 “中国梦”的关系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艘航行的船, 那么梦想就是为航行提供动力的船帆, 而“中国梦”就像是承载梦想之帆的浩瀚海洋。 大学生“中国梦”与“中国梦”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大学生的“中国梦”是在国家强盛过程、民族复兴历程中诞生成长起来的“成才梦”, 大学生个人的“成才梦”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 “中国梦”为大学生的“成才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机遇。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有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的个人之梦才是科学有价值的, 这样的梦想才是符合时代前进脚步的, 才是科学的有意义的。

二、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 中国梦” 是维持国家稳定的精神支柱和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风向标, 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不仅可以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判断, 同时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正处在人生发展定向关键阶段的当代大学生, 选择和确立的人生理想是否科学, 是关系到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重大人生课题。 现在很多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 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不知如何面对社会, 没有明确的目标与价值取向, 不能很好地面对有压力或激烈的竞争, 有些大学生甚至沉迷于个人世界和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这种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梦的践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理想和信念, 树立其自强自立精神、创新意识、成人成才的觉悟, 从而能够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使他们看到未来的方向和光明所在。

2.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

一国公民从心理上认同与服从国家的统治秩序和社会规范就是所谓的国家认同[3]。 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意识愈浓烈, 大学生在国家危难之时愈会毫不犹豫地担当并下意识的把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意识是当代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与情感基础。 践行“中国梦”, 不仅能让大学生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增强本民族自尊心并对未来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同时在“中国梦”的构建下, 大学生也能清晰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 能在各项事业中勇于承担责任并奉献自己的美好青春。

3.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磨炼的同样也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素养、日常行为、身体素质、恒心与毅力等方面, 这些最终会影响并转换成他们的习惯与性格、素养与特质和政治立场, 这样就会促进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从而以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祖国的未来更好地相衔接, 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追求更高更积极的理想目标, 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 抵制各种腐朽价值观念和诱惑, 就会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 更好地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

三、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方法和途径

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 不仅要在形式上下功夫而且还要不断丰富内容。 要站在大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来考虑,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主动践行中国梦的效果。

1.发挥课堂和教师作用, 推动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引领大学生践行“中国梦“, 教师要以身作则, 拥有良好的言行举止, 这样才能做大学生精神和生活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这就要求校方在教师引进和培养方面做足功课, 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准、 教师的品德修养以及思维创新意识, 从而自觉地拥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这样教师才会自觉地对学生们言传身教“中国梦”, 实现对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有效引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抓好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把“中国梦”融入学校思想品德修养体系的学科建设和理论教学中。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网络 “中国梦”走进生活

学校要充分重视网络环境在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 发挥网络媒体正能量教育作用, 建设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中国梦主题网站;组织大学生将中国梦的内容做成新颖活泼的课件或海报, 配以相应图片或音频视频资料, 从而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中国梦的内涵。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觉与网络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与胆量, 学会辨识各种错综复杂的网络资源, 并把优秀网络资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可以广泛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创造丰富的“中国梦”舆论氛围, 变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 增强中国梦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3.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外化吸收中国梦

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把对中国梦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 通过丰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社会、认识我们的国情, 不再是单纯、机械地接受象牙塔之内的种种信息, 组织开展 “我和我的中国梦”“大美中国梦”“带你去看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摄影大赛、知识竞赛, 还可以通过对自身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走访调查、 参观名胜古迹、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 有利于大学生把对中国梦内心的认知和认同激发起来, 将中国梦的内容有机融入到各个方面, 在内化为价值追求的同时外化为自觉行动。

虽然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路径并不局限于上述所提到的种种, 但确是引导大学生内化为心、外化为行不可或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

[2]郑波辉.当前学界关于“中国梦”基本问题研究述评[J].实事求是, 2014, (5) .

[3]陶文昭.中国梦的理想与现实[J].人民论坛, 2013.

[4]陈晋.从中国道路到中国梦—学习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 2013.

上一篇:公共信息会计下一篇:变电运行的事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