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维

2024-06-30

象思维(精选4篇)

象思维 篇1

取象思维方式形成于《易经》, 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在中国人的思维过程中, 往往以物象为基础, 发挥想象, 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事理。这种思维方式是从古至今普遍地被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运用着的又颇具神秘色彩的一种思维方法。

《牡丹亭》讲述了没落贫寒家庭的书生柳梦梅做梦梦见一座花园, 花园的梅树下有个妙龄女子, 与之冥冥中有姻缘。南安太守杜宝的独女杜丽娘, 容貌美丽, 青春韶华。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讲授《关雎》, 她为此伤春, 踏入荒废的后花园, 窥见大好春色, 心生感伤。回去后丽娘梦见一书生执柳枝求爱, 遂与之幽会。随后丽娘相思成疾, 一病不起。弥留之际, 要求母亲把她葬于梅树下, 嘱咐丫鬟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杜宝升迁, 杜府改为梅花观。三年后, 柳梦梅赶考借宿其中, 拾得丽娘写真, 发现丽娘就是他的梦中情人。丽娘魂游后园, 与之再次幽会。梦梅掘墓, 丽娘回生。两人结为夫妇, 前往临安。陈最良发现丽娘墓被掘, 告柳梦梅盗墓。柳梦梅考上状元, 但杜宝却拒绝承认丽娘返生, 意欲拆散这桩姻缘。最终闹到金銮殿上, 皇帝为二人打动, 丽娘和梦梅终成眷属。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 其思维结合了自然植物之象, 加以想象, 最终使《牡丹亭》中的牡丹、梅、柳富含着丰富内涵, 具有鲜明的取象思维代表性。

一、牡丹的取象内涵

在《牡丹亭》中, 作者不仅以牡丹为全剧命名, 更赋予了牡丹这一物象多重的涵义。

开篇即点出了“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暗示了牡丹亭与主人公之间生生死死的联系。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名, 色泽鲜艳明丽, 雍容华贵, 花朵大而香, 因有“百花之冠”、“国色天香”之称。

作为全剧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 杜丽娘可谓是“牡丹”取象的直接反映。

1.美貌与青春的映刻

《牡丹亭》全文中多次对女主人公杜丽娘的美貌进行了描写, 并精心设计了荒废的后花园, 让种种美丽的植物与丽娘形成了映衬和对比, 而在众多植物和美景中, 杜丽娘唯独谈到了牡丹。“姹紫嫣红”都已开遍, 然而“是花都放了, 那牡丹还早。”再如“春香啊, 牡丹虽好, 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 生生燕语明如翦, 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

牡丹开花很晚, 一般在春末夏初才开花, 所以那时百花都已经凋零, 唯有牡丹迟迟到暮春才会开放。这一点恰切含蓄地点明了杜丽娘待字闺中, 对青春年华虚度的无奈和感伤。

2.封建桎梏中的名花

身为名门之女, 大家闺秀的杜丽娘, “牡丹”的取象不难让人联想到“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牡丹不仅开花较晚, 而且非常娇贵。常生于富贵之家, 为人精心栽培, 修剪侍弄, 而绝少野生。这也暗示了丽娘生于贵族, 行动不得自由, 一直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 也是封建阶级所精心培育的牺牲品。同时, 较弱的牡丹花怕热忌水, 很难栽种, 也暗示了杜丽娘被封建压迫摧残、香消玉殒的命运。

3.深情热烈的美好品质

牡丹的颜色之纯正艳丽、姿态典雅、香气宜人、花大色艳, 素有“国色”的美誉, 艳冠群芳。它的绽放是大气的、丽色夺人的。这也预示了杜丽娘大气、热烈、义无反顾的性格。武则天贬牡丹的典故, 也正是表达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牡丹的坚强性格、和不畏强暴的高尚品质。这与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为梦梅死、为梦梅生。”的执着和热烈追求个性解放的美好品质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二、柳的取象内涵

柳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之象。首先, 柳常常代表着风流俊赏的才子和名士。在魏晋, 人们常常用柳这一象来形容男子的俊雅。如《晋书•王恭传》:“濯濯如春柳。”

柳梦梅姓柳, 并不是偶然。柳本身是一个常见的树, 而且栽培成本很低。因此, 柳与牡丹形成了阶级上的对比。在敦煌曲子词中, 流传的名句“莫攀我, 攀我心太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 这人折折那人攀, 恩爱一时间!”就把柳比喻成了烟花女子, 感喟自己身份低微的悲剧命运。柳梦梅虽未名门之后, 但是家境没落, 十分贫寒。贫穷的书生形象, 加上“柳”的这一取象, 更让人产生了柳杜二人之间的对比, 使得情节更为曲折离奇。

柳作为柔软细嫩的植物, 其谐音“留”, 有思念离别的含义。作者取象“柳”, 也包含着作者对二人深挚情感的表达。“便是那一日游花园回来, 夫人撞到时节, 说个秀才手里折的柳枝儿, 要小姐题诗。小姐说这秀才素昧平生, 也不和他题了。〔老旦〕不题罢了。后来?〔贴〕后来那、那、那秀才就一拍手把小姐端端正正抱在牡丹亭上去了。”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 而在《牡丹亭》中, 柳更成了二人的爱情信物。梦中, 柳梦梅借柳枝向丽娘乞诗, 表达了对丽娘的爱慕之情。“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 却在这里!〔旦作斜视不语介〕〔生〕恰好花园内, 折取垂柳半枝。姐姐, 你既淹通书史, 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旦作惊喜, 欲言又止介〕〔背想〕这生素昧平生, 何因到此?〔生笑介〕小姐, 咱爱杀你哩!”

丽娘梦醒后, 对柳梦梅十分思念, “柳”成了二人相思的一种符号。“春归人面, 整相看无一言, 我待要折, 我待要折的那柳枝儿问天, 我如今悔, 我如今悔不与题笺。”

此外, 柳作为生命力很强的植物, 暗示着杜丽娘为情复活的重要情节。在佛教中, 一直有“柳枝复活”的描写, 梦中丽娘所得到的柳枝, 暗示着她的死而复生。柳梦梅的表字“春卿”, 也正象征着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而生生不息的柳, 也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爱情, 追求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和肯定, 更体现出作者对“至情”思想的颂扬。

三、梅花的取象内涵

与牡丹、柳都不同的是, 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象。自古以来, 梅花始终是让文学家、画家都非常偏爱的一种花。“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隐居西湖数十年, 终身不仕, 就选了梅花为妻。“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等等诗句也表达了诗人们对梅花高洁淡雅的赞赏之情。但最为特别的是, 梅花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花。梅花的“象”, 往往承载着人们对自由的某种向往。

在《牡丹亭》中, 梅更是被赋予了多重含意。第十出《惊梦》中, “晓来望断梅关, 宿妆残。”暗含这日后柳梦梅越过梅岭, 一寻佳人的情节。

开花在百花之先的梅花, 暗示着万物复苏时节杜丽娘的青春萌动。《寻梦》这一出中, 如“撚青梅闲厮调”不禁让人联想起“青梅”之象的青涩与懵懂。“偶然间心似缱, 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 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 阴雨梅天, 守的个梅根相见。”展现出杜丽娘在梅树旁春思乏倦, 思慕良人。“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这展现出丽娘心中的青春情愫。“怎赚骗, 依稀想像人儿见。那来时荏苒, 去也迁延。非远, 那雨迹云踪才一转, 敢依花傍柳还重现。昨日今朝, 眼下心前, 阳台一座登时变。再消停一番。〔望介〕呀, 无人之处, 忽然大梅树一株, 梅子磊磊可爱。”此处则将青梅—梅花—梅子形成了一个有着神秘却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诊祟》中, 杜丽娘因情而病, 一病不起, 大夫来看诊, 却开出了“摽有梅, 其实七兮”, 又说:“其实三兮。”三个打七个, 是十个。此方单医男女过时思酸之病。《摽有梅》正是一位待嫁女子的诗。她望见梅子落地, 引起了青春将逝的伤感, 希望马上同人结婚。这从侧面写出了杜丽娘年华正好, 而梅子成熟无人采撷, 孤独摇落, 从而产生思嫁之心。她感伤时间的流逝, 感伤自己难觅佳偶, 梦中情人遥不可及, 因而一病不起“可惜妾身颜色如花, 岂料命如一叶乎!”对梅子这一物象的描写, 体现出了丽娘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宜笑, 淡东风立细腰, 又以被春愁着。〔旦〕谢半点江山, 三分门户, 一种人才, 小小行乐, 撚青梅闲厮调。倚湖山梦晓, 对垂杨风袅。忒苗条, 斜添他几叶翠芭蕉。春香, 起来, 可厮像也?”

她的自画像中“青梅在手”, 正表达了她“折芳馨兮遗所思”的深情和等待。

而经历了寒冬霜雪, 终于大地回暖之时的绽放, 也和杜丽娘先生后死的生命历程有着潜在的联系。“是不是听女孩儿一言。这后园中一株梅树, 儿心所爱。但葬我梅树之下可矣。〔老旦〕这是怎的来?〔旦〕做不的病婵娟桂窟里长生, 则分的粉骷髅向梅花古洞。”“罢了, 这梅树依依可人, 我杜丽娘若死后, 得葬于此, 幸矣。”梅花不畏严寒, 生命力很强, 她葬在梅树之下, 家里修了梅花观, 也有静候她春回时复活的预兆和希冀。

四、牡丹、梅、柳的取象内在联系

如果说牡丹是杜丽娘的天然属性, 那么梅则是杜丽娘的人格追求的映射。柳是柳梦梅的基础属性, 但“梦梅”却是他一生奇遇的开始。

“正如此想间, 只见那生向前说了几句伤心话儿, 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 芍药阑边, 共成云雨之欢。”再如“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 这一答似牡丹亭畔。嵌雕阑芍药芽儿浅, 一丝丝垂杨线, 一丢丢榆荚钱。线儿春甚金钱吊转!”二人欢会的场景一直在牡丹亭。全书最重要的二人梦中结合的所在, “俺全然未嫁, 你个中知察, 拘惜的好人家。牡丹亭, 娇恰恰;湖山畔, 羞答答;读书窗, 淅喇喇。良夜省陪茶, 清风明月知无价。”也都安排在了牡丹亭, 与题目环环相扣。

每当剧情发生重大转折时, 也是在牡丹亭。“且在这牡丹亭内进还魂丹”——丽娘在牡丹亭还魂返生, “从今后把牡丹亭梦影双描画。”二人终成眷属, 故事告一段落, 也提到了牡丹亭。

牡丹亭以梦发端, 取牡丹端丽鲜妍之象, 寓丽娘之韶华容貌;取牡丹“名花倾国”之象, 暗含丽娘深受封建礼教压制, 难得自由;牡丹较弱, 难禁风雨, 暗含丽娘慕色而亡。

柳梦梅之梦, 有梅无柳;丽娘之梦, 有柳无梅。二人日后的相见, 即以此互为凭证。这其中既有相思之意, 又有契约之盟。体现出二人的命中注定, “情不知所起。”

丽娘惊梦寻梦, 在牡丹亭;慕色而亡, 葬于牡丹亭;死而复生, “且在这牡丹亭内进还“牡丹亭三生路”丽娘因情感梦, 寻梦不得, 为情而死, 生生死死的故事都将围绕着牡丹亭来展开。

牡丹为场景勾连, 柳为信物, 梅是凭证。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纲领。而汤显祖精心设计, 取象自然, 体现了汤显祖高超的写作手法。而物象的不事雕琢, 天然而成, 正是为了表现他“一生爱好是天然”的至情思想。

摘要:取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思维方式自古以来在各个领域都为人们广泛应用, 在文学艺术领域尤其常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往往采用某种事物的征象, 以模糊性的思维来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审美意向和内在情绪。《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其语言风格典雅凝丽,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在全书五十五出中, 不仅题目以花为象——题名《牡丹亭》, 更取“梅”“柳”这两种植物之象, 在全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牡丹,柳梅,取象

参考文献

[1]汤显祖.汤显祖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2]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6.

[3]郑尚宪, 高延萍.生生死死, 真真幻幻——杜丽娘情感世界寻绎[J].艺术百家, 2003, (9) .

[4]陈轲.觉醒的女性——《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分析[J].才智, 2011, (1) .

[5]于春海.论取象思维方式——易学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讨论[J].周易研究, 2001, (4) .

象思维 篇2

摘要:象是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中国古代特有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了象的产生,并且,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逻辑概念。直接根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医学继承了这一特征,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内容,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在现代科学的前沿,以象为内容的理论体系非但不落后,而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

关键词:象物质直觉感悟中医学

象是中国古典文明的灵魂,作为中国四大国宝的京剧、书画、武术和中医无不讲求意象,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更是以象为内容的。唯即第一性。在中医学中,象具第一要义,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一、象的`含义

象属于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易传・系辞上传》中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说明古人看到世界万物的微妙变化,感到难以言传或无从言说,故立象以达意,这就是象产生的缘由。《系辞上传》又将形与象对举,象与器对举,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说明象与形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是可感知的,但象是视觉对象,形同时又是触觉对象。而王夫之解释《正蒙》中“神为不测”时说:“不测者,有其象,无其形,非可以比类广引而拟之。”(《张子正蒙注・神化》)在这里,象已超越于一定的形之外,己脱离客观的事物,成为超越视觉的意识中的象。对象的最高理解当数老子,《老子》云:“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韩非子・解老》对老子的象解释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是说所谓象在客观世界中有其根源,但决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不是指具体的事物,没有具体的形态,却代表某一类事物的共性,这一共性并非是形态结构的共性,而是运动变化的共性。它是事物的运动、联系、变化被人的头脑加工过后形成的整体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象不是一般所讲的形象的象,形象之象是完全客观的物体的外部特征,而这里的象则是一种超越于具体物质形态之上的对事物的内涵、相互联系、特别是运动变化有充分理解之后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一种综合把握。其中即有客观的成份,又有主观的成份,是一种主观融化客观后形成的综合的感受。

二、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至了象的产生

中医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人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对事物的观察不在于对个体的形态、结构的描画及分析,而注重对事物整体的、动态的把握,形成一种整体的感受,即整体观。正如汉字的形成,有别于欧洲的纯粹以字母符号和发音来表达思想,中国人用一种象形的图案来表述思想。这种象形文字的产生有力地说明了中国人是多么善于在整体上把握事物之象。加之,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在思维过程中并未将主体与客体分开,从未将客体作为对象看待,是一种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这种非对象

浅析郭璞游仙诗中的取象思维方式 篇3

关键词:取象思维,郭璞,游仙诗

取象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所谓取象思维, 是指在思维过程当中离不开物象, 以想象为媒介, 从而直接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的事理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核心是以具体事物为载体, 靠想象去推知抽象事理, 其本质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直接推论的逻辑方法。[1]取象思维源于原始时代, 发展形成于《易经》, 在《诗经》《庄子》《离骚》进一步发展。如《离骚》中屈原取香草比附忠贞, 美人比附贤君, 这些皆是受取象思维影响而来, 此后取象逐渐普遍的应用于文学作品中。郭璞的游仙诗中便运用了这种取象思维方式。

一、郭璞的游仙诗

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瑰宝,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很多类别, 游仙诗是其中比较独特的一类。游仙诗发端于屈原的《楚辞 • 远游》, 曹植始以游仙命名诗篇, 东晋诗人郭璞便是游仙诗代表诗人之一。他是两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训诂学家, 同时还是有名的风水学者。他虽出身寒门, 但博学而多才。郭璞想通过自己的才识实现自己的抱负, 然而身逢乱世, 终究不得志。然而郭璞对当时政局的认识相当清醒。一方面, 儒家“入世”思想使得他不断向晋帝上书, 积极参与国事;另一方面, 世道险恶, 门阀制度阻碍, 又使得他欲隐逸遁世。这种矛盾的心态便反映在他的诗中。郭璞的完整游仙诗现存只有十首, 剩余九首是残诗。完整的十首游仙诗如下:

《京华游侠窟》、《晦朔如循环》、《翡翠戏兰苕》、《六龙安可顿》、《采药游名山》、《青溪千余仞》、《旸谷吐灵曜》、《逸翮思拂霄》、《杂县寓鲁门》、《璇台冠昆岭》。本文就以这十首诗为研究对象, 分析郭璞游仙诗中的取象思维。

二、郭璞游仙诗中取象分类

郭璞的游仙诗中所取之象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首先是日常生活之象。主要包括以工具为象和以器物为象。如《京华游侠窟》中“安事登云梯”, 诗中以云梯的高耸比附仕途的艰难。《逸翮思拂霄》:“珪璋虽特达, 明月难闇投。”诗中以玉制的礼器珪璋比附诗人自己虽有才华, 但是却生不逢时。

其次是自然之物之象。主要包括以动物为象和以植物为象。如《逸翮思拂霄》:“逸翮思拂霄, 迅足羡远游。”诗中取善飞的鸟儿希冀可以遨游天空, 奔驰的骏马想要远游比附自己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晦朔如循环》:中“蕣荣不终朝, 蜉蝣岂见夕?”诗中取生命短暂的蕣荣、蜉蝣比附时光易逝, 人生忽微。《翡翠戏兰苕》中“潜颖怨青阳, 陵苕哀素秋”诗中取生长在隐蔽之处的植物和生长在高处的植物各自的抱怨比附无论穷达都各有其可悲。

第三是动作之象。如《翡翠戏兰苕》中“左挹浮丘袖, 右拍洪崖肩。”取“挹、拍”这两个与仙人的亲密动作, 比附诗人由单纯的慕仙上升为融入神仙生活。

第四是历史典故之象。《京华游侠窟》中“漆园有傲吏, 莱氏有逸妻”诗中选取不愿做官的漆园吏的庄周, 愿意过隐居生活莱氏妻, 这两个人物来表明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三、郭璞游仙诗中取象思维的具体运用

郭璞在游仙诗中通过取象思维的运用, 抒发了自己强烈的情感。郭璞的游仙诗虽有游仙之名, 实则是借遗世之志发泄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一)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郭璞身处两晋时期, 两晋社会承袭了曹魏时期的九品官人法, 取士用人, 重门阀, 重出身。郭璞出身寒门, 纵使自己学识渊博、才富五车, 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 千里迢迢来投靠东晋新王朝, 却因为他的寒门非士族身份没有得到司马睿、司马绍父子的重用。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受别是其父亲的影响, 郭璞从小就颂读儒家经典, 立有报国之志。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扎根于郭璞的内心深处。纵观郭璞的从政经历, 他积极为朝廷献言献策, 多次上疏晋元帝, 请求省刑减赋, 实行大赦, 驱逐奸人, 以正视听。这一切都表现了郭璞参政议政的热情。但是他并未得到像温娇、庾亮那样的重用。空有满腹才华和济世救人的壮志却没能实现, 这种苦闷便表现在他的游仙诗里面。如《游仙诗》第五首《逸翮思拂霄》:

逸翮思拂霄, 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 安得运吞舟。圭璋虽特达, 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 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 零泪缘缨流[2]。

善飞之鸟总想遨游天空, 奔驰的骏马总羡慕远游之人。鸟、马这些动物作为引起, 主要要谈的则是人。它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希冀, 皆是因为它们身上具备实现这些事情的能力, 就如同作者胸怀济世救人的壮志也希冀可以有实现抱负的那一天。清澈的河流连波澜都没有, 怎么可能会有吞舟的大鱼呢?《韩诗外传》里曾讲:“吞舟之鱼, 不居潜泽。度量之士, 不居污世”, 诗人借吞舟之鱼的处境说的自己现实中的困境。圭璋是一种名贵的玉制礼器, 但不同于一班的玉器, 它不需加帛, 便可独行成礼, 即“特达”。“明月”代指明珠。在此, 圭章和明月有才德之人。这两句其实说的是才能与环境的关系, 有才能虽然有不同于一般的优势, 但是如果像明珠一样暗掷与人, 也不会受人赏识。就如同自己虽有才识, 但出身寒门, 处于如今这个重门阀的“暗”环境下, 依旧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生长在隐蔽之处的植物埋怨春日来得太迟, 生长在高处的植物却为秋天来得太早而悲哀。因此诗人在诗中发出了“人世才智之士知遇难以预期, 有抱负未必能施展, 而且无论穷达都各有其可悲”的慨叹。“悲来恻丹心, 零泪缘缨流”, 想到这么多, 悲从中来, 眼泪就不禁流了下来。一个“恻”字, 倒出了仁者的悲伤之心。

(二) 避世慕仙, 追求自由

纵观魏晋的士人, 大都张扬狂狷, 酷爱自由, 追求隐逸生活。郭璞亦不例外, 据《晋书》记载“郭璞性轻易, 不修威仪, 嗜酒好色, 时或过度”。魏晋时代社会黑暗, 文人找不到出路。“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对现实感到失望, 郭璞追求精神上的愉悦, 通过幻想自己的仙界安乐的生活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因此在他的游仙诗中, 追慕神仙, 追求自由, 便成为他所要表达的旨趣。

郭璞的《游仙诗》中有大量描写神仙生活的场景, 如《杂县寓鲁门》中, 诗人乘坐吞舟的大鱼, 经过海上风浪席卷到达了蓬莱仙岛。不同于惊险的海上场面, 诗人见到了由金银砌成的楼台, 周围被彩云包围安逸的仙境。这里的仙人怡然自乐, 他们有的在惬意喝酒, 有的在曼歌轻舞, 这些仙人都热情欢迎诗人的到来。他们或许已经年逾千岁, 但是气色都貌若孩童。这里没有然后忧愁、没有凶险, 这里正是尘世间人们所向往那个的神界, 与现实中黑暗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慕仙心理在《翡翠戏兰苕》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这首诗诗人不是写自己想象中神仙的生活, 而是直接写自己隐逸的生活, 但是从诗人的描写中, 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 已然成为了“仙人”。山间某处静地, 淡然抚琴, 驾着紫云游玩。从诗人与浮丘仙人、洪崖仙人的交流的动作中, 可以看出诗人与仙人很熟络, 已成为朋友关系。比起上一首诗作为旁观者描述仙人生活, 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郭璞《游仙诗》中不仅大量描写神仙生活的场景, 而且把隐逸生活作为游仙诗的主要内容来写。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游仙诗的内容, 扩大了游仙诗表现的形态和机制, 这也是郭璞对游仙诗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在《游仙诗》第一首《京华游侠窟》:

京华游侠窟, 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 未若托蓬莱。临源挹清波, 陵岗掇丹夷。灵溪可潜盘, 安事登云梯。漆园有傲吏, 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 退为触藩羝。高蹈风尘外, 长揖谢夷齐[3]。

诗人在在开头指出游侠与隐士选择居住与不同的地方。游侠选择繁富热闹的京城, 而隐士选择幽静的山林。荣华富贵有怎样?怎能跟蓬莱这样的仙境相比?在山林。可以随意擢取清泉解渴, 登上山岗拾取丹芝。在这样恬然的环境就可以生活, 何必非要去做官呢!你看历史上的庄子, 虽然只是一个漆园吏, 面对楚王的礼请, 也孤傲不仕。就来莱氏的妻子都懂得入仕不如隐逸自在, 能免于祸患。做官虽然可能出人头地, 但是难免一时惹“龙”怒, 引祸上身。诗人着力凸显隐逸生活的悠然自得, 这种“京城”与“山林”的对比, 流露了诗人厌恶黑暗社会、企羡隐逸的思想。

(三) 时光易逝, 人命忽微

魏晋时期的文人因时局动荡, 常有时光易逝, 人命忽微的感慨, 郭璞的《游仙诗》也抒发了这种感慨。如《晦朔如循环》:

晦朔如循环, 月盈己见魄。蓐收清西陆, 朱羲将由白。寒露拂陵苕, 女萝辞松柏。蕣荣不终朝, 蜉蝣岂见夕? 圆丘有奇草, 钟山出灵液。王孙列八珍, 安期炼五石。长揖当途人, 去来山林客[4]。

诗中列举了月亮阴晴圆缺、太阳日出日落、小草藤蔓枯萎、花开花落等各种自然界的现象说明人生就如同自然界这些现象一样充满祸福凶吉等不同的变化。又举只有一天生命的舜荣和蜉蝣的例子, 表明人的一生何其短暂, 时光易逝。然而面对这种遗憾, 如果选择归为“山林客”, 山林中的奇草、灵泉都有助于人的长生。现实中人的生命是脆弱的, 既然这样, 何不离开世俗, 选择归去?

四、结语

通过分析郭璞的游仙诗, 我们感受到诗人通过选取不同的象, 实则抒发了自己丰富的情感, 借游仙而咏怀。正如钟嵘《诗品》中所说:“晋弘农太守郭璞, 宪章潘岳, 文倒相辉, 彪炳可玩, 始变永嘉平淡之体, 故称中兴第一。《游仙》之作, 词多慷慨, 乖远玄宗。其乃是坎填咏怀, 非列仙之趣也。”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十二郭璞[M].北京:中华书局, 1899.54.

[2]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156.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139.

[4]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南京:江苏出版社, 1988.484.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0.

[6]于春海.论取象思维方式——易学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讨论之一[J].周易研究, 2000 (4) :77.

[7]于春海.《诗经》中的取象思维方式——《易》学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讨论之二[J].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54.

[8]刘启云.试论郭璞游仙诗的创作意向与审美表现[J].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2, (5) :36-38.

[9]王乐园.再论郭璞诗为晋“中兴第一”[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2) :15-18.

象思维 篇4

一、言语感觉的复活———读出言语的感觉、言语的情绪、言语的节奏韵律、言语的通感

语言文字是抽象而沉郁的, 儿童的思维方式却是形象而灵动的;教师如何让小学生理解抽象文本, 又不迁就儿童, 同时还要对儿童进行理性精神的启蒙, 言语感觉是不可逾越的教学环节。

1. 视觉阅读———五彩缤纷的言语视像

(出示: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

师:还记得吗, 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

生:大象。

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象的呢?我们看—— (出示课文中含有这五个词语的句子)

师:五句话、五个词儿都在写大象, 谁来读第一句?

生1: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师:也就是说大象看到人群跟没看到似的, 是吗?你不觉得这有点儿奇怪吗?第二句———

生2: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师:噢!原来大象曾经是战象, 是吧?曾经和武士们一起出生入死, 浴血奋战。好的, 第三句———

生3: (轻声、慢速地朗读) 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师:嗯, 你也读得够小心的。大象用什么给人做按摩呢?

生3:用粗壮的脚。

师:“粗壮”这个词用的好, 还有鼻子, 是吗?你想一想, 大象粗壮的大脚, 肥大的鼻子, 居然会小心翼翼地给人做按摩。你不觉得这有点奇怪?好, 继续读下一句——

生4: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师:最后一句, 谁来?

生5: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感觉阅读也叫素读。王老师首先打开儿童的感觉通道, 让文本言语进入儿童的心理空间, 唤醒文本言语所要表达的视觉空间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温度表象, 这些表象的建构为学生体察文本意境所蕴含的意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蕴伏。

2. 表情朗读———体察七情并举的言语情绪

在第一堂课中, 王老师让学生通过表情朗读、角色置换、想象体悟等形式揣摩与象共舞的欢快热烈的氛围和意境, 并要求读出欢乐读出热烈的感觉。

师:好, 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与象共舞”的画面。“在欢乐的音乐当中”, 起! (生齐读段落, 朗读过程中师纠正“踮脚抬腿”的读音)

师:孩子们, 请你特别留意大象跳舞的动作, 你仔细看一看, 随着音乐的节奏, 大象时而———

生1:摇头晃脑。

师:时而———

生2:踮脚抬腿。

师:时而———

生3: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时而———

生4: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没错, 就是这样的节奏, 就是这样热烈的气氛。读一读吧, 放开声音, 按自己的节奏读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来, 谁来读一读?读出欢乐、读出热烈、读出舞蹈的节奏! (生1朗读)

师:好, 孩子们, 我们一起来!“在欢乐的音乐中, 象群翩翩起舞。” (生齐读)

课堂中的师生是有情绪的人, 好的课堂会有情绪的起伏、涨落。文本的文字是用来表情的, 是作者情绪的言语表达, 好的文本会有情绪的酝酿推进、跌宕回环。王老师深谙此理, 他始终关注整个课堂的师生的情绪生活。通过文本中心意象的捡拾, 把脉文本的情绪线索, 把文本的言语情绪和师生的课堂情绪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时而热情澎湃、时而低声吟哦, 情绪的纾解疏密有度, 学生情绪张弛得法。整个课堂经历了文本言语情韵的启航、铺陈、涵养、抒发, 而没有心急火燎地直抵意韵的咀嚼。

3. 动觉阅读:语言节奏的体会与历练, 读出言语的动感韵律

第二堂课中, 王老师缩句辨析, 扩句体会, 借音乐节奏之形还言语节奏之实。

师:孩子们, 你听一听, 你看一看, 你嚼一嚼!就这句话, 就这四个动作, 大象跳舞的四个动作, 在语言的节奏上, 你感觉哪儿是短的, 哪儿是长的?

生1:我觉得颤动着身子是短的。

师:颤动着身子是短的?你看, 哪儿是短的?在语言的字数上你看看谁长谁短?

生1:“摇头晃脑”“踮脚抬腿”是短的。

师:没错, “摇头晃脑”是短的, “踮脚抬腿”是短的, 而“前后左右颤动身子”是长的, “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是长的。你再看看, 哪儿是急促的, 哪儿是缓慢的, 在语言的节奏上。

师: (示范朗读) “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 踮脚抬腿, 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听出来了吗?

生1:“摇头晃脑”是急促的, “踮脚抬腿”是急促的。

师:哪儿是舒缓的?

生2:“颤动着身子”是舒缓的, “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是舒缓的。

师:没错, 是的, 孩子们, 这就叫语言的节奏。明白了吗?来, 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节奏, 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美妙动作。 (生齐读, 较好地体现了语言的节奏感)

师:你看, 这就叫好的文字。孩子们, 相差一点点, 那个味儿可就完全不同了。作者将音乐的节奏、语言的节奏融合在一起, 那真是美妙啊!我们再来读一读描写大象跳舞的语言。

王老师虽然惜时如金, 但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品读言语的徐急、长短、高低, 儿童的感官、身体节奏与言语的表象节奏、意象节奏充分融合, 从而使小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好的文字变幻自如的魅力。

4. 通感阅读:移情置换, 读出言语的通感

其中最为精彩的是, “人”与“象”的角色置换朗读, 充分运用了通感、想象、体悟等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 对文中“观众、人群、人”加以标注)

师:记住, 你就是我, 我就是你, 人群就是我们, 我们就是人群!来, 我们一起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替换角色朗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 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 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 就在东巴乐园, 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 是吗?愿意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都想做大象。请你记住, 我们就是大象, 我们就是陶醉其中舞之蹈之的象群, 请把带符号的地方读成“我们”。 (生读)

(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 对文中“象群、大象、它们”加以标注)

师:还有谁也想成为大象?来, 站起来, 我们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大象舞之蹈之, 起! (生全体起立, 替换角色朗读)

师:注意, 舞蹈的我们加上动作读, 预备起! (在教师指导下, 部分学生边读边模仿大象跳舞的动作)

师:你听!你听!舞之蹈之的观众在对大象说:朋友———

生1:朋友, 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大声地喊出来!

生1: (喊) 朋友, 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你再听, 舞之蹈之的大象在对观众说, 朋友———

生2:好, 我们一起来吧!

这个环节的教学, 王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言语通感对该语段进行了意蕴咀嚼。呈现了三个层次的意蕴:观众与大象亲密无间———我们与大象亲密无间———人象合一。

二、言语感觉的敛聚与整合

感觉表象的最大特点是断裂性、散漫性, 儿童的感觉表象被激活后, 为了凸显和理解文本的意境, 王老师着力引导儿童聚敛和整合断裂的感觉表象, 形成凝练的意象。

师:同学们, 课文学到这里, 我不知道你对“与象共舞”这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理解?

生1:和大象交朋友。

生2:“与象共舞”里边的“共舞”包含了快乐地一块儿相处。

师:怎么个相处?

生2:与它一起做朋友, 一起做游戏。

师:那叫友好相处, 又叫———

生3:和谐相处。

师:好极了!

生4:是人与大象之间很亲密。

师:用一个词就是亲密无间, 又叫和谐相处。好极了, 这就是“与象共舞”的另一层意思, 也是更重要的意思。孩子们, 当你明白了“与象共舞”的另一层含义之后, 你回过头去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你就会豁然开朗。比如第一自然段———写在泰国, 看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实际上写的是人与大象的关系是———

生1: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

师:你再看第二自然段。写象是泰国的国宝, 实际上写出的人与大象关系是———

生2:亲密的感情。

师:对, 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你再看第三自然段, 写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那分明是在告诉我们, 人和象———

生3:非常友好。

师: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是吗?你再看第四自然段, 写的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给人做按摩, 实际上也写出了人和象之间———

生4: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

师:好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咱们这篇课文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字都在写———

生: (齐) 与象共舞。

言语意蕴的生成经历了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由外而内与由内而外的意韵的咀嚼。由外而内———外在于读者的文本意象:观众与大象亲密无间;读者内心感觉意象:我们与大象亲密无间。由内而外———读者内心感觉意象:我们与大象亲密无间;文本意象的人格投射:人象合一。

三、儿童言语感觉的延展

为了沟通读写通道, 在激活和敛聚儿童言语感觉的基础上, 王老师着意拓展言语感觉视域, 把学生的视点由动物向海洋、民俗、文学作品、运动会等方面导引,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写作视野。

师:孩子们, 这种写法就叫“一语双关” (板书:一语双关) 。实际上, 把这个“象”字扣掉, “与某某共舞”, 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它要反映的是, 与某某的关系非常亲密, 非常和谐。比如, 当你非常喜欢蝴蝶, 和蝴蝶亲密无间, 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

生1:蝴蝶是我的朋友。

师:“与某某共舞”这种格式, 会吗?

生1:与蝴蝶共舞。

师:把它变成四个字!

生1:与蝶共舞。

师:好极了!与蝶共舞。再比如, 你和原本生性残忍的狼, 关系密切, 和谐相处, 你就可以说成———

生2:与狼共舞。

师:没错。其实, “与狼共舞”在那部电影当中, 还有更深刻的含义, 咱们在这里不说。当你爱上了大海, 爱上了冲浪, 你就可以说———

生3:与海共舞。

师:我相信咱们潍坊的孩子会对一个题目特别感兴趣, 哪个题目?

生:与风筝共舞。

师:好极了。有兴趣的话, 回去不妨写一写你与风筝共舞, 好吗?也有三字入题的: (出示) 与红楼梦共舞, 与世界杯共舞, 与奥运会共舞。

上一篇:适应新时代下一篇:城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