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类型

2024-11-05

化学类型(精选11篇)

化学类型 篇1

一、取代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2.特点:有“上”有“下”.

3.常见类型:(1)烷烃的卤代反应.如:

(2)苯及其同系物和酚的卤代(硝化、磺化)反应.如:

(3)醇与氢卤酸(HX)的反应.如:

(4)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如:

(5)酯化反应.如:

(6)卤代烃、酯、糖及蛋白质等的水解反应.如:

二、加成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或其他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2.特点:只“上”不“下”.

3.常见类型:(1)烯烃、二烯烃、炔烃、芳香烃、醛、酮及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烃的衍生物与H2的加成反应.如:

(2)烯烃、二烯烃、炔烃及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烃的衍生物与卤素(X2)的加成反应.如:

(3)烯烃、二烯烃、炔烃及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烃的衍生物与卤化氢(HX)的加成反应.如:

(4)烯烃、炔烃与水的加成反应.如:

三、消去反应

1.概念: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2.特点:只“下”不“上”.

3.常见类型:(1)卤代烃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的反应.如:

(2)醇分子内的脱水反应.如:CH3CH2OH

4.知识规律:(1)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或醇(如CH3X、CH3OH)和与卤素原子或羟基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或醇[如(CH3) 3CCH2X、(CH3) 3CCH2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卤代烃或一元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二卤代烃或二元醇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炔烃或二烯烃.如:

(3)有两个(或三个)邻位碳原子,且两个(或三个)邻位碳原子上均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或醇发生消去反应时可能有两种(或三种)消去方式.当卤代烃或醇有两种(或三种)消去方式时,主要从含氢较少的邻位碳原子上脱氢.如:

四、酯化反应

1.概念: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其中,酸指有机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如H2SO4、HNO3等);醇不仅指醇类,而且包括含醇羟基的有机物(如葡萄糖、纤维素等).

2.特点:有“上”有“下”.

3.常见类型:(1)无机含氧酸与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的酯化反应.如:

(2)无机酸与糖的酯化反应.如:

(3)—元羧酸与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的酯化反应.如:

(4)一元羧酸与糖的酯化反应.如:

(5)二元羧酸与一元醇、二元醇的酯化反应.如:

(6)羟基羧酸分子内的酯化反应.如:

(7)羟基羧酸分子间的酯化反应.如:

五、氧化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中加氧或去氢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2.特点:得“氧”或失“氢”.

3.常见类型:(1)有机物的燃烧反应,如:

(2)烯烃、二烯烃、炔烃、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醛等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苯酚久置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的反应,使其呈粉红色.

(4)醛及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如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与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的反应.如:

(5)醇、醛的催化氧化反应.如:

4.知识规律

(1)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和水.

(2)1 mol一元醛(甲醛除外)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2 mol Ag,1 mol一元醛(甲醛除外)与足量的新制Cu(OH)2反应可生成1mol Cu2O.

(3)—元醛(RCHO)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元羧酸(RCOOH).

(4)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醇(RCH2OH,叫做伯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生成醛;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一个氢原子的醇(RCHOH R',叫做仲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酮;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叫做叔醇,如),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六、还原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中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2.特点:得“氢”或失“氧”.

3.常见类型:不饱和烃(烯烃、二烯烃、炔烃)及其衍生物、芳香烃、醛、酮、葡萄糖、油脂等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如:

七、水解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与水作用所引起的交换成分的反应叫做水解反应.

2.特点:有“上”有“下”.

3.常见类型

(1)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如:

(2)酯、油脂的水解反应.如:

(3)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糖的水解反应.如:

(4)肽、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如:

八、脱水反应

1.概念:有机物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相当于水的组成的反应叫做脱水反应.

2.特点:脱去水分子.

3.常见类型

(1)醇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脱水反应.如:

(2)糖的脱水,如:C12 H22 011 (蔗糖)

(3)羧酸与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如:

(4)羟基酸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脱水反应.如:

(5)氨基酸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脱水反应.如:

九、加聚反应

1.概念:由不饱和的单体通过加成的方式互相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一般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2.特点:加成聚合,只“上”不“下”.

3.常见类型:(1)乙烯型(烯烃及其衍生物)的均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只有一种).如:

(2)丁二烯型的均聚反应.如:

(3)乙烯型的共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如:

(4)丁二烯型与乙烯型的共聚反应.如:

十、缩聚反应

1.概念:单体间通过缩合的方式互相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同时还缩去小分子(如水、氨、卤化氢等)的反应,叫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发生缩聚反应的单体一般具有(或经过反应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

2.特点:缩合聚合,有“上”有“下”.

3.常见类型:(1)酚与醛之间的缩聚反应.

(2)二元羧酸与二元醇之间的缩聚反应.如:

(3)羟基羧酸之间的缩聚反应.如:

(4)二元羧酸与二元胺之间的缩聚反应.如:

(5)氨基酸之间的缩聚反应.如:

化学类型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有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能够从反应物、试剂、条件、产物等不同角度分析有机化学反应。

2、能够判断给定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也能书写给定反应物和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从加(脱)氧、脱(加)氢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建立起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分析它能与何种试剂发生何种类型的反应、生成何种产物的一般思路。

2、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一般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有机化学反应是有规律可循的,提高学习有机化学兴趣。

2、通过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认识化学知识与工业生产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化学2(必修)》和本模块第一章教材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烃的具体化学反应,初步学习了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但是知识是零散的,缺乏系统归纳反应规律,所以在本节教学中尽可能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既关注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结构特点、试剂的特性、发生反应的条件,还关注它们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产物。

2、教学设想

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方法导引”栏目,以学生探究为主线,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归纳、整合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扩展出新知识。教师在组织教学中

起引导作用,创设情景,开启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三、课时安排

加成反应1课时取代反应1课时

消去反应1课时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1课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对主要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特点的认识,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分析它能与何种试剂发生何种类型的反应生成何种产物。

五、教学方法

教法:质疑,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知识迁移、升华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学手段

化学平衡图像类型及解答要点 篇3

笔者将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题进行了归类并给出了每一类图像题的解答要点,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常规图像(例题略)

类型一:速率-时间图像(如图1所示)

解答要点速率时间图可根据正逆反应速率相对大小来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或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类型二:物质参数-时间图像(如图2、图3所示)

解答要点物质参数可以是物质的量、质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转化率等。依据这些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确定平衡的建立过程、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或判断反应是否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类型三: 物质参数-时间-温度/压强图像(如图4、图5所示)

解答要点解答该类型图像的主要原则是先拐先平(温度高或压强大),再根据物质参数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焓变或气体分子数的变化。

类型四:物质参数-温度/压强-压强/温度图像(如图6、图7所示)

解答要点这一类型图像最常见的解答方法是定一议一。即固定压强不变分析温度对物质参数的影响进而确定该反应的焓变;然后固定温度不变分析压强的改变对物质参数的影响进而确定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的变化。

二、非常规图像

类型一:全程速率- 时间图像

例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

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解析这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在本题中的两个变量就为温度和浓度。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速率却是增大的,这说明此时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所以选项C不正确;但当到达c点后正反应速率反而减小,说明此时反应物浓度的影响是主要的,因为反应物浓度越来越小了。但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选项A、B均不正确;正反应速率越快,同样时间段内消耗的SO2就越多,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解答要点全程速率-时间图要考虑影响化学反应的所有因素,进而判断出某一时间段影响速率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最终得出结论。

类型二:v正(v逆)-压强(温度)图像

例2下列反应符合图9中v-p变化曲线的是( )。

A.H2(g)+I2(g)2HI(g)

B.3NO2(g)+H2O(l)2HNO3(l)+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g)+C(s)2CO(g)

解析由图像可知,随着压强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后一阶段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符合这一过程的为B选项。

解答要点v正(v逆)-压强(温度)图重在通过压强或温度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来选出符合图像要求的反应。

类型三:物质参数-温度图像

例3已知可逆反应:X(g)+Y(g)E(g),现将X和Y

按一定比例混合,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混合物中X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10所示。请分析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B点v正与v逆的大小关系是,曲线BC(不包括B点和C点)v正与v逆的大小关系是。

(2)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程度较小的是(填“v正”或“v逆”)。(3)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解析由图可知,B之前X的体积分数从最大逐渐降低,而B之后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B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B点时恰好平衡,B点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1)B点处于平衡状态,则v正=v逆;曲线BC(不包括B点和C点)表示升高温度,X%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移动,故v正

(2)由于逆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v正

(3)B点时恰好平衡,B点之后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1)则v正=v逆; v正

(2)v正

(3)放热反应

类型四:物质参数 - 物质的量图像

例4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11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

B.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D.若T2>T1,达到平衡时b、d点的反应速率为vd>vb

解析由图可知,横坐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必然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则B2越大,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越大,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故A正确。

nlc202309061549

若T2>T1,由图像可知温度升高AB3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方向为吸热,故B错误。

由图可知,横坐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必然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则B

2越大,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越大,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故C错误。

温度越高速率越快,温度T2>T1,达到平衡时b、d点的反应速率为vd

答案:A

解答要点物质参数-物质的量图不能根据点的高低来判断某些量的大小关系,应根据横坐标物质的量的增加对该反应其他物质转化率或平衡的移动来判断。

类型五:转化率-压强、温度图像

例5如图12,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2(g)2NO2(g)中NO的转化率α与T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 4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

A. a B. b C. c D. d

解析在曲线上,当温度一定时,NO的转化率也一定,所以曲线上任意一定表示该温度下的平衡状态。而曲线外的任意一定都未达到平衡状态。在曲线下方的任意一定,要想达到同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即向上引垂直线到曲线上的一点,这样NO 的转化率要增大,平衡向右移动。同理,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要想达到同温度下的平衡状态,即向下引垂线到曲线上的一点,这样NO的转化率要减小,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D

解答要点转化率-压强、温度图中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平衡点,曲线上方或下方的点要根据改点与垂线方向上曲线上的点进行对比进而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和速率的相对大小。

类型六:与面积有关的图像

例6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X(g)+2Y(g)2Z(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

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3,如图1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

A.X的浓度的减少

B.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C.Z的浓度的增加

D.X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解析分析该试题时,我们事先应该知道各个面积所表达的意义,借助图13可以分析出,S(abco)表示Y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减少的浓度或Z增加的浓度,而S(boc)则表示Y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增大的浓度或Z减少的浓度,所以,S(aob)=S(abco)- S(boc)表示的是Y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净”减少的浓度或Z“净”增加的浓度。

答案:C

解答要点面积图主要是根据横纵坐标以及速率的变化从正逆反应双方来确定具体区域对应的物质浓度的变化,进而进行解答。

类型七:开放型图像

例7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2(g)O2(g)+2NO(g);ΔH>0

达到平稳。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14中曲线的是( )。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解析A.温度越高,NO2的物质的量越小。B.压强越大,NO2的转化率越小越小。C.由于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D. NO2的物质的量越多,O2的物质的量越多。

答案:A、B

例9.右图Ⅰ、Ⅱ、Ⅲ分别代表反应①③、②、④,则Y轴是指( )

①N2(g)+3H2(g) 2NH3(g);△H=-Q

②H2(g)+I2(g) 2HI(g); △H=+Q

③CO(g)+2H2(g) CH3OH(g); △H=-Q

④2SO3(g)2 2SO2(g)+O2(g); △H=+Q

A.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

B.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C.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转化率

D.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解析如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①③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增大;②增大压强,平衡不一定,则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变;④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减小,所以符合图像。A正确。

如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①③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减小;④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含量增大,与图像不符合。B错误。

如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转化率,①③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转化率减小;④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的转化率增大,与图像不符合。C错误。

如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①③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④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与图像符合。

答案:D

解答要点开放型图像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代入法,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及影响因素逐个代入后得出符合图像的反应。

(收稿日期:2015-01-15)

化学平衡图象题的类型和解法 篇4

这类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可以是化学反应速率、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物理量.图象中总有一个转折点,这个点所对应的时间为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图象中总有一段或几段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直线上的点表示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 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 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 X、Y、Z、W皆非气体

(D) 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解析: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增大压强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态物质存在.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反应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所以X、Y中有一种气体,Z、W都是气体.

答案:(A)

例2一定温度下,测得在2L的容器中,M、N、P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3.75

(B)若升高温度,测得M的转化率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若测得该反应在一段时间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解析:因为反应时N的物质的量减少,M、P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反应物是N,生成物是M、P,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量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g)⇌P(g)+M(g).N、P、M的平衡浓度分别为1 mol/L、1.5 mol/L、2.5 mol/L,K=3.75.升高温度,M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t3时,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该反应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不管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压强始终不变.

答案:(A)

例3已知NO2和N204可以相互转化:2NO2⇌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根据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______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

(2)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02)=______mol/(L·min);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3)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解析:(1)反应进行到10 min时,X曲线对应物质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Y曲线对应物质的浓度减小了0.2mol/L,二者浓度变化量之比为2:1,即反应速率之比为2:1,所以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在a、b、c、d四个点中,b、d两点NO2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应达到了平衡.

(2)前10 min内,v(NO2)=(0.6 mol/L-0.2 mol/L)/1 min=0.04 mol/(L·min).反应进行至25 min时,NO2的浓度由0.6 mol/L突增到1 mol/L,原因是在此1 L的容器中加入了0.4 mol NO2.

(3)改变条件时,最终的平衡状态如果与图中最后的化学平衡状态相同,则不同条件的平衡为等效平衡,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或加入一定量的N2O4都可以达到目的.如果改变温度,则平衡常数发生改变,平衡状态势必发生改变.

答案:(1)X b和d (2)0.04加入了0.4 mol NO2 (3)(B)(D)

二、条件型

这类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温度或压强等反应条件,纵坐标可以是化学反应速率、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物理量.这类图象均为曲线,曲线的相对位置、变化趋势决定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4将3 mol NO放入密闭容器中,50℃时恒温加热,然后加压,气体总物质的量随压强变化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X、Y两点,反应速率v(X)=v(Y)

(B)压强小于1×107 Pa,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NO=N2+O2

(C) X点→Y点,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NO2(g)⇋2NO(g)+O2(g)

(D)整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3NO=N2O+NO2

2NO2(g)⇋N204(g)

解析:增大压强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说明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则(B)、(C)项错误;压强增大过程中曲线出现转折,后阶段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得更加显著,说明存在两个反应,则(D)项正确;Y点压强比X点大,反应速率v(X)

答案:(D)

例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下列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反应有如图5所示的对应关系:

(1)N2(g)+3H2(g)⇋2NH3(g)ΔH<0(曲线I)

(2)H2(g)+I2(g)⇌2HI(g)ΔH>0(曲线Ⅱ)

(3)2S03(g)⇌2S02 (g)+O2 (g)ΔH>0(曲线Ⅲ)

则图象中y轴可以表示()

①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体积分数

②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体积分数

③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产率

④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D)②③④

解析:反应(1)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时,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混合气中反应物的体积分数减小,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增大,生成物的产率和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反应(2)是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压强增大时,平衡不移动,平衡混合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都不变,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反应(3)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压强增大时,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混合气中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物的体积分数增大,生成物的产率和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减小,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对三个反应都符合的是①③④.

答案:(C)

例6已知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随温度的升高,反应物A的百分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到T2时,A%最小,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在T1、T3温度时,A%没有达到最大,仅仅是A%=C%,反应没有达到平衡.达到平衡后,再升高温度,A%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B)

三、综合型

这类图象对应的反应涉及到两个条件的变化,图象中至少有两条曲线.分析这类问题时,可通过横坐标上的某一点,作一平行于纵坐标的直线,交叉点即为一个条件相同另一条件不同下量的变化,这样就将多个条件变化转成了单个条件变化的问题(定一议一法).

例7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正反应放热)图7中的正确图象是()

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C的含量减小,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则(A)图正确,(D)图错误.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图错误.压强增大时,正、逆反应都增大;平衡后再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C)图正确.

答案:(A)(C)

例8反应2A(g)+B(g)⇌2C(g)ΔH=akJ/mol,在不同的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Y的物质的量n(Y)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8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Y可能是A或B,a>0

(B) Y可能是A或B,a<0

(C) Y一定是C,a>0

(D) Y一定是C,a<0

解析: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所以T1>T2;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所以p1>p2.该反应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Y)增加,所以Y是生成物C.升高温度,n(C)减少,则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a<0.

答案:(D)

例9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9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I:ΔH>0,p2>p1

(B)反应Ⅱ:ΔH>0,T1>T2

(C)反应Ⅱ:ΔH>0,T2>T1;或ΔH<0,T2

(D)反应Ⅳ:ΔH<0,T2>T1

解析:反应I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p2时的转化率比p1时大,故p2>p1;温度升高,A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A)错误.对反应Ⅱ,T1先达到平衡,故T1>T2;温度降低时,n(C)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B)错误.对反应Ⅲ,当n(B)不变时,T2时C的平衡体积分数比T1时大,即温度由T1变为T2时,平衡正向移动,显然温度的高低与反应的热效应是对应的,(C)正确.反应Ⅳ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仅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A的平衡转化率不变;由T1到T2,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若T2>T1,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D)错误.

答案:(C)

做的化学试验常考类型 篇5

(1)电解法精炼炼铜的原理:阳极(粗铜):Cu-2e-=Cu2+、Fe-2e-=Fe2+ 阴极 (纯铜):Cu2++2e-=Cu

(2)问题的解释:铜属于活性电极,电解时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粗铜中含有Zn、Ni、Fe、Ag、Au等多种杂质,当含有杂质的铜在阳极不断溶解时,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以前的金属杂质,如Zn、Ni、Fe、等也会同时失去电子,但它们的阳离子得电子能力比铜离子弱,难以被还原,所以并不能在阴极上得电子析出,而只能留在电解液里,位于金属活动性表铜之后的银、金等杂质,因失去电子的能力比铜更弱,难以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溶解,所以以金属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底,形成阳极泥(阳极泥可作为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原料)。

(3)命题角度:精炼原理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1、实验步骤

2、若为白色沉淀,卤原子为氯;若浅黄色沉淀,卤原子为溴;若黄色沉淀,卤原子为碘

3、卤代烃是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有卤原子,并无卤离子,而AgNO3只能与X—产全AgX沉淀,故必须使卤代烃中的—X转变为X—,再根据AgX沉淀的颜色与质量来确定卤烃中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4、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须加入硝酸酸化中和掉混合液中的碱液方可。

5、用酸性KMnO4溶液验证消去反应产物乙烯时,要注意先通入水中除去乙醇,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也可用溴水直接检验(则不用先通入水中)。

三、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制取原理:C2H5OH CH2=CH2↑+H2O

2、液液加热型,与实验室制氯气制法相同。

3.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4.注意事项:①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向乙醇中注入浓硫酸;边慢注入,边搅拌

③温度计水银球插到液面以下

④反应温度要迅速升高到170℃

⑤该实验中会产生副产物SO2,故检验乙烯时,一定先用碱液除去SO2,再通入KMnO4或溴水

5.本反应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C2H5OHCH2=CH2↑+H2O

C2H5-OH+ HO-C2H5 C2H5OC2H5+H2O

C+2H2SO4(浓) CO2↑+2SO2↑+ 2H2O

四、乙酸乙酯的制备

注意事项:

1、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和乙酸的混合液;

2、低温加热小心均匀的进行,以防乙酸、乙醇的大量挥发和液体剧烈沸腾;

3、导气管末端不要插入饱和Na2CO3液体中,防液体倒吸。

4、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主要优点:①吸收乙酸,便于闻于乙酸乙酯的香味 ②溶解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层,观察乙酸乙酯

5、本反应的副反应:

C2H5-OH+ HO-C2H5C2H5-O-C2H5+H2O

C+2H2SO4(浓)CO2↑+2SO2↑+ 2H2O

6、命题角度:加入药品顺序、导管的位置、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考查运用化学平衡提高乙酸乙酯转化率的措施。

五、醛基的检验(以乙醛为例)

A:银镜反应

1、银镜溶液配制方法: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的AgNO3溶液(2)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

反应方程式: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 NH3·H2O=Ag(NH3)2OH+2H2O

2、银镜实验注意事项:(1)沉淀要恰好溶解(2)银氨溶液随配随用,不可久置 (3)加热过程不能振荡试管(4)试管要洁净

3、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稀HNO3清洗

1、Cu(OH)2悬浊液配制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2、注意事项:(1)Cu(OH)2必须是新制的(2)要加热至沸腾(3)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NaOH要过量)

六、蔗糖与淀粉水解及产物的验证

1、实验步骤: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几滴稀硫酸,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几分钟,然后用稀的NaOH溶液使其呈弱碱性。

2、注意事项: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酯化反应则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化学类型 篇6

一、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步骤

1.审 题

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 析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 答

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 验

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题型及解法

1.文字叙述型

例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分 析】由实验(1)“得到白色沉淀”可推出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和氯化钡。同时由“上层溶液为无色”可推出一定不含有氯化铁。由实验(2)可推出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

【答 案】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一定不含有氯化铁。

2.表格型

例2,A、B、C、D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右表所示(“↓”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不反应)。请据此回答:

A、B、C、D溶液中溶质的名称或化学式:A ,B ,C ,D。

【分 析】四种物质中,两两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根据表中B、D间反应产生气体,所以B、D分别是盐酸、碳酸钠中的一种;两两之间不发生反应的是盐酸和氯化钙,根据表中A、D间不发生反应,所以A、D分别是盐酸和氯化钙中的一种;两两间反应产生沉淀的是盐酸与硝酸银、氯化钙与硝酸银、碳酸钠与硝酸银、碳酸钠与氯化钙,由表中可知D为盐酸,A为氯化钙溶液,B为碳酸钠溶液,C为硝酸银溶液

【答 案】

A为氯化钙(CaCl2);B为碳酸钠(Na2CO3);C为硝酸银(AgNO3);D为盐酸(HCl)。

3.连线题

例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分 析】硫酸是一种酸,根据酸的性质,酸可以与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碳酸盐反应等。若A是一种碱则C就是金属氧化物或盐,因为碱不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B就是一种酸或盐。

【答 案】

(1)NaOH;CuSO4;Na2CO3(或NaOH;HNO3;CuO)

(2)2NaOH+CuSO4=Cu(OH)2↓+Na2SO4

4.字母推断题

例4,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

【分 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2),因为由反应式(2)可知D为一种沉淀的硫酸盐。由干在硫酸盐中只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可知D为BaSO4,同时还可推知C中一定含有Ba2+。由反应式(3)可推知C为Ba(NO3)2,同时又可推知E为BaCl2。再由反应式(2)可推知A为HNO3,最后由反应式(1)可推知B是Ba(OH)2。

【答 案】A是HNO3,B是Ba(OH)2,C是Ba(NO3)2,D是BaSO4,E是BaCl2。

5.框圖题

例5,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1)X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图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分 析】从沉淀B不难看出X中含有碳酸根离子,X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C,C与Ca(OH)2溶液反应又产生沉淀B,可知气体C是二氧化碳,沉淀B是CaCO3,X与Ca(OH)2反应后有NaOH,则X中含有Na元素,X为Na2CO3。

【答 案】(1)Na2CO3。

(2)① 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 CO2+Ca(OH)2=CaCO3↓+H2O。

6.实验推断题

例6,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Cl2、Na2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分 析】五种盐的物理性质,CuSO4的水溶液呈蓝色,所以白色粉末不含有CuSO4,而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和BaCO3中的一种或都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可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BaCl2、Na2SO4、Na2CO3。KCl不能确定,则可能含有 。

【答 案】BaCl2、Na2SO4、Na2CO3;CuSO4;KCl。

通过上述例题分析,不难发现推断题的解题思路为研读题目,从中找出显性条件与隐性条件。然后从这些显性的或隐性的条件中找出解题的关键,进一步推断得出结论,最后进行验证。解题的关键有以下几种:化学反应现象,化学反应条件、典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沉淀、气体、颜色等)、化学之最(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等等。要熟练地解答推断题,必须记住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重要的反应现象。

化学类型 篇7

由于课堂演示实验又是化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所以, 关于它的设置、功能以及运用方法应给予重视和研究。

1 演示实验的设置原则

1.1 外观变化显著易于观察

化学反应是在分子、原子或者离子之间进行的, 演示实验如果没有明显的外观变化 (诸如颜色、气味、形态、沉淀、溶解等变化) , 则物质间发生的微观变化学生市无法观察、感知和认识的。对于无明显外观变化的实验如确实需要作为演示实验, 则必须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队化学反应给予反应状态的指示, 如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进行的中和反应因为没有外观变化, 所以反应中借助与酚酞或者其它酸碱指示剂给予指示, 便于观察着观察。

1.2 装置简单便于安装

设置演示实验装置时, 应考虑尽可能选取简单的实验装置, 因为过于复杂的装置安装繁琐, 费时费事, 还容易引发学生不必要的好奇心, 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喧宾夺主, 影响演示效果。

1.3 实验方法可靠易于操作

一个好的演示实验, 其实验方法应可靠, 实验成功率高, 并且易于操作, 这样不至于使演示者在讲台上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无暇讲解。

2 演示实验的功能

演示实验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但其主要功能按照客观效果以及演示者的主观意图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提供化学事实展开课题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化学》 (医药卫生类刘景辉主编2009年第一版以下简称“中职化学教材”) 第五章解悟电解质溶液的奥秘第四节“盐溶液的酸碱性”中, 通过[观察与讨论]中的演示实验, 首先提供了“盐溶液有的是中性, 有的是碱性, 有的为酸性”的客观事实, 在学生认真观察、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再展开对本节课题“盐溶液的酸碱性”中心内容—盐类水解的过程、概念、以及盐溶液酸碱性规律的深入讨论。

2.2 提供事实发现规律

中职化学教材第一章走进物质的微观世界,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中, [观察与讨论]提供了演示实验 (1) 金属钠、镁、铝分别与水反应;演示实验 (2) 金属镁、铝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演示实验 (1) 提供了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金属镁与水在加热条件才能发生明显反应、金属铝即使与热水也不能发生明显的反应的实验事实。演示实验 (2) 提供了金属镁与稀盐酸剧烈反应、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比较缓慢的实验事实。通过对以上事实归纳分析, 得出“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 从左到右,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规律。

2.3 提供化学事实验证化学理论

在中职化学教材第七章感知种类繁多的有机物第四节乙醛中, 在预先给出关于“乙醛很容易被氧化, 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氧化, 也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被托伦试剂、菲林试剂等弱氧化剂”的说法之后, 便通过[观察与讨论]中, 通过银镜反应和菲林反应验证了上述说法。

2.4 实验操作示范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 他们的化学理论基础、实验技能、严谨态度都不够理想, 因此, 一些要求严谨、精确操作、试剂自行配制的高难度实验, 在没有教师示范实验的情况下, 学生实验成功的概率就很低, 例如由学生在没有教师示范的情况下进行银镜实验, 往往成功率很低, 经常出现60人以上的班级在做该实验时, 成功者一般在3~4人, 而在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强调关键因素的情况下示范操作后, 学生实验成功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同样是上述班级, 成功的学生往往可以达到50人左右。

3 演示实验运用技巧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欲使演示实验确实达到其预期功能, 亦应“存乎一心”, 精心安排, 对教材中有无某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在教材以及教学进程中的先后顺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给予增设、调整, 不能拘泥于教材, 切不可照本宣科, 受其束缚。

在实际教学中, 应认真分析教材中设置的演示实验的目的, 是侧重于展示事实后导入讨论, 还是侧重于对已经阐述理论验证, 对于侧重前者的, 可以设疑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兴趣后演示, 例如 (1) 在中职化学教材第五章“解悟电解质溶液的奥秘, 第一节电解质溶液”教学中, 开始首先就在黑板上板书以下物质的名称: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氨水、葡萄糖后, 提问学生:这些物质的水溶液都可以导电吗?灯泡亮度一样吗?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 再给学生演示[观察与讨论]中“电解质导电能力比较的实验”, 起到了良好的演示效果, 使课堂教学自然顺畅地进入了电解质导电原理、电解质分类的学习环节, 达到了演示实验目的。

对于侧重后者的, 可以在学生预测、讨论, 然后再给予演示验证, 例如 (2) 在中职化学教材第六章“领略维系生命的有机物, 第二节糖类”教学中, 在认识葡萄糖、果糖结构中含有醛基以后, 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单糖是否应该具有还原性, 能否发生银镜反应以及菲林反应?学生讨论之后给出的推论是可以发生。此时, 教师再给予演示, 实验结果给学生的推论给予了充分证明和肯定, 鼓舞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调和巩固了“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这一唯物辩证观点,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中有些结论性的观点, 由于远离学生的经验知识, 如果教师单纯说教, 就显得抽象空洞、生硬、甚至勉强, 例如 (3) 中职化学教材第六章“领略维系生命的有机物第二节糖类”中, 蔗糖为非还原性双糖的结论来自对蔗糖组成中没有苷羟基的理论分析, 教材没有提供事实依据 (以演示实验的方式提供的客观事实) , 而正是由于事实的缺失, 蔗糖为非还原性双糖的结论对于学生而言, 显得比较苍白、缺乏说服力, 为此, 笔者增设了蔗糖与葡萄糖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托伦斯试剂和菲林试剂的对比性演示实验, 验证了蔗糖为非还原性双糖的科学结论, 使学生加深了对“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观点的科学性认识, 也能提高他们在以后化学课的学习中运用的自觉性。

摘要:设置演示实验必须按照“外观变化显著易于观察、装置简单便于安装、实验方法可靠易于操作”的三个基本原则, 演示实验功能可按照客观效果以及演示者的主观意图分为“展开课题、发现规律、验证化学理论”三种类型;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 教师可增设演示实验内容、调整演示实验在教学进程中的先后顺序。

例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三种类型 篇8

一、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 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 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 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 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 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 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 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 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 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反应放出氨气 (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 。在实验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 (氯化铵和硫酸铵) 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颜色的变化, 能闻到什么气味, 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 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 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演示实验时, 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 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 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最关键的内容。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 (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 , 使学生能看懂实验, 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2.在演示实验结束后, 教师不要急于作出结论, 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作结论,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 在前述有关铵盐检验的实验中, 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 有刺激性氨味”时, 应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3.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 (或个别) 的结论推广到一般 (或同类的其它对象) 中去, 使学生类推地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例如, 应把从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中铵离子的鉴定”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铵盐的鉴定中去, 总结得出“化学上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 这是对这种实验的归纳。

4.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 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 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 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 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讲课时, 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 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 待学生初步掌握这些知识后, 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 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 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 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 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 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 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氧气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 进一步加深印象, 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又如, 介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时, 先通过复习碱的概念, 指出氢氧化钙是一种碱, 应具有碱的通性———使指示示剂变色, 再演示把紫色的石蕊试液及无色的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 (澄清石灰水) 中, 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以验证刚刚学习到的事实。

使用这种演示实验法进行教学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演示实验前, 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 所以教师在演示时, 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 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2.在演示实验过程中, 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 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是氧气?

3.演示实验结束后, 教师要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如在演示氢氧化钙溶液与指示剂作用时, 当学生观察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蓝色, 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红色”后, 让其解释该现象, 指出该现象所证实的问题。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指导性的演示实验

这是指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例如, 在学生上分组实验课时, 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 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部分实验的演示。又如, 当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分组实验时, 教师应先进行示范性演示, 以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并掌握操作的关键点。进行这种演示实验时, 教师还应注意讲清操作要领。再如, 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 要向学生说明“天平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拆掉托盘下的胶衬, 然后调整零点……”, 等等, 以使演示示范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一点, 需遵循以下原则。

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即在演示过程中, 教师的操作要合乎规程, 做到准确、规范, 使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演示后能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2.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演示前, 教师应做认真充分的准备, 选择效果最佳、结果最佳的实验方案, 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实验达到准确的预期结果。

化学类型 篇9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现将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1.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不同物质.这一类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分为:(1)全部的氧化还原反应:这类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如:

此反应中氧化剂两分子的浓H2SO4全部被还原,而同时还原剂C也全部被氧化成了CO2.(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氧化剂或还原剂中只有一部分被还原或被氧化.如:

2.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在同一种物质中,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如: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在同一物质中的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原子中,一部分原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被还原.即电子转移是在同一分子中的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原子间发生的,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物质.如:

4.歧化反应

歧化反应的特点是在同一物质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其中一部分原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被还原,即发生变价的只是同一种元素的的同一价态的原子.在反应中,反应物的该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反应过程为:“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可以说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特例.如:

5.归中反应

归中反应是指同一元素的高价态与低价态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相同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反应过程为:“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

6.有介质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某些反应中,仅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不会发生反应,必须加入一种介质才能进行.一般在有酸、碱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酸、碱作为介质,提供H+或OH-,可加速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但酸、碱本身并不参加电子转移的过程.另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往往有水参加或有水生成,反应物中的水一般都是介质.如:

7.“高到高、低到低”类型的同种元素间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

与歧化反应、归中反应的相似之处是,只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区别在于反应前不同物质中相同元素的价态不同,反应后仍是不同产物中相同元素的价态不同.例如:

此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物中为-2价和+6价,反应后它们分别变化为0价和+4价,这就是S从-2价和+6价互相靠近变成两种处于中间的价态(0价和+4价),即靠近而不交叉,即

此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物中为+5价和-1价,反应后它们都变化为0价,这就是Cl从+5价和-1价互相靠近变成同一种价态(0价),即靠近而不交叉,即.

同种元素(该元素有好几种不同的化合价)不同价态的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反应,这两种不同的价态分别是一个高价态和一个低价态,反应后这两种不同的价态相互靠近变成两种处于中间的价态或者变成同一种价态.但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即化合价靠近而不交叉,这就是此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即反应前的高价态变为反应后的较高价态,反应前的低价态变为反应后的较低价态.因此称之为“高到高、低到低”.

8.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除了上述常见的几类氧化还原反应之外,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类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降会出现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情况,例如:

此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P和Cu,其中P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3价,又从0价升高到+5价,Cu从+2价降低到+1价,即有一种化合价升高,有两种化合价降低.

二、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原理: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基本步骤:(1)“标”,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2)“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3)“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4)“平”,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5)“查”,检查质量、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情况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配平,下面举例说明.

1.正向配平法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不同物质,被氧化与被还原都彻底进行,配平时可以利用化合价升降数相等由正向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最简系数比,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利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系数.这种方法适用于配平全部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等.

例1配平化学方程式: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得,C的系数为1,H2SO4的系数为2,然后用观察法配平得到:

2.逆向配平法

对于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从反应物入手配平比较困难,可以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边着手配平.

例2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该反应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采用逆向法配平.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到,Pt的系数为3,N2的系数为2,然后用观察法配平得到:

3.整体配平法

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升降,其中在同一反应物中,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同时升高或降低,这时可以将两种元素同时升高或降低的反应物作为一个整体来配平.

例3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

然后依原子个数守恒,运用观察法配平得到:

4.拆分配平法

当某一元素的原子在某化合物中有若干个时,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将它进行拆分后分别标价.

例4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反应物Na2Sx中,有x个S,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把x个S分拆成一个-2价的S和(x-1)个0价的S.根据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到Na2Sx和Na Cl的系数为(3x+1),然后运用观察法配平得到:

5.零价法

在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难以确定,可以尝试用零价法,就是将元素的化合价看成零价,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配平.

例5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将Fe、C的化合价定为零,然后分析化合价升降.

所以Fe3C、NO的系数分别为3、13,其余物质用观察法配平得到:

6.半反应法

某些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时,可以把作为氧化剂和作为还原剂的部分分开配平后再合并较简单.

例6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在反应中,P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在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时可以将其分成两个部分配平.

依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1)×6+(2)×5得:

7.待定系数法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即原子守恒,由此可以改变反应中各物质的系数,为某些待定的数字,然后利用每一种原子守恒,列出待定系数间的关系,最后确定其系数.

例7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设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分别为a、b、c、d、e、f、g、h.

K守恒:a=2d;Na守恒:a=e;Fe守恒:b=2f;H守恒:c=h;S守恒:b+c=d+e+3f+g;O守恒:4a+4c=4d+4e+12f+h.

解方程组时,可设最小的系数为1(d=1),解得a=6、b=10、c=3、e=6、f=5、g=10、h=24.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8.碳原子标价法

对于有机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将有机物中每个碳原子及其周围直接相连的原子看成化合物,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碳原子的化合价,其中非极性共价键C-C中C的化合价为0,极性共价键中非金属性较强的原子显负价,非金属性较弱的原子显正价,化合价数为极性键数.例如与C连接的H为+1价,O(S)为-2价,N为-3价.

例8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有机化合物丙烯被氧化为CH3COOH和CO2,其中甲基中碳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与甲基相连的碳化合价为-1价,转化为-COOH中的C的化合价为+3价,丙烯中余下的一个C由-2价变为+4价,升高6价,这样的碳原子化合价升高总数为10;KMnO4中Mn的化合价由+7降为+2价,升高5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到CH3CH=CH2、CH3COOH、CO2的系数分别为1、1、1,KMnO4的系数为2,然后运用观察法配平得到:

9.缺项配平

一般缺项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所缺的项一般为H2O、H+、OH-的介质.所以,可以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先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物质所处的环境:酸性环境(H+)还是碱性环境(OH-)来确定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需要补充的介质.一般酸性环境结合H+生成H2O或结合H2O生成H+;碱性环境结合OH-生成H2O或结合H2O生成OH-.

例9补充配平离子方程式:

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先配平Bi O3-、Mn2+、Bi3+、MnO4-化学计量数:

酸性环境结合H+生成H2O,所缺项为H2O,根据电荷守恒配平H+的系数为14,根据观察法配平H2O的系数为7,得到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

10.针对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殊配平法

(1)拆分法配平:将作介质的酸和作还原剂(或氧化剂)的酸拆分开分别配平.

例10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该反应中生成Cl2,体现了HCl的还原性;该反应中生成KCl,体现了HCl酸性.将HCl分成还原剂及介质两部分,其中作为介质的HCl的化合价不变.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先配平KCl O3、HCl(还原剂)及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的Cl2的系数.

然后用观察法配平H2O的系数,再把HCl(还原剂)、HCl(介质)的系数合并(5+1=6),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2)整体法、拆分法综合配平:Cu3P中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变化,将这个物质当成一个整体,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先配平Cu3P、H3PO4的系数;P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Cu3P可推出作氧化剂的P的系数,根据H3PO4可以推出作还原剂的P的系数.

例11配平化学方程式:

然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系数,得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之,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同一个化学方程式往往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配平,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答案:

1.3 4→3 1 2;2.3 6→5 1 3;

3.2 10 8→5 1 2 8;4.5→4 2 9;

5.3 22→6 10 3 8;6.8 5 14→8 5 12;

7.1 6 14→2 3 7;8.3 4 18→3 4 8H2O;

9.6 3 3H2O→2 4 3;10.3 8 5 2→8 3;

11.2 6 3→2 3 1 6;12.4 3 3H2O→1 3;

13.6 1 2→4 2;14.2 3 8H2SO4→2 3 2 11H2O;

化学类型 篇10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

初中化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并且是科学教育方法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选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化学创新能力的养成都有重要作用。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进行了分析。

(1) 横比法。所谓横比法即是将两个或几个同类及相同发展阶段的事物加以并列比较。横比法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化学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在进行氧化物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 可以通过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 对这四种碱性氧化物进行横比法, 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又如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进行学习时, 可以通过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浪费燃料、易使管道变形、引起锅炉爆炸等内容进行横比法, 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危害得到切实的理解。

(2) 纵比法。所谓纵比法即是对单一事物从时间上或从历史过程上揭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例如在盐酸和硫酸的用途这一知识点进行学习时, 可以对盐酸和硫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途进行纵比, 从而可以使学生对盐酸和硫酸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又如在进行防止水污染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 化学教师可以对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等内容进行纵比, 从而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更加深刻的理解。

(3) 综合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是对比要素较多的一种比较方法。例如在对硝酸进行学习时,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对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这一特点进行综合叙述,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硝酸的了解。又如在加强水质监测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 通过对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等知识进行综合比较, 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清晰理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方法教育的不断运用, 比较法的应用对初中化学课堂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实验材料的比较。初中化学教学的比较法在实验材料的应用中比较广泛, 并可以对实验材料从定义、应用范围、接触方式都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而有效地防止混淆概念现象的发生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比较清晰的理解。例如在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比较中, 通过对两种试验材料的硬度、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耐热性、耐火性进行比较, 从而更好地对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了解。

(2) 实验现象的比较。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 也是得出化学实验结论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对化学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可以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获取并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中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关系。

(3) 实验装置的比较。实验装置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中实验装置通常是固定的。因此, 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比较可以促进实验设备各种功能的实现。例如在氢气的制取及性质这一实验中, 学生通过对不同组实验设备的比较, 可以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都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4) 实验条件的比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 通常可以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因此, 在进行实验时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比较提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 随着我国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比较法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对于化学基础概念的阐述、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和教学理念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浦文娟.试析比较法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2013 (3) .

化学类型 篇11

【关键词】错题;错题类型;错题管理;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学习行为,其目的不仅仅是找到问题的答案,更是培养找寻答案过程的各种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以及对苏州市吴江区WP学校2013届初三142名学生的化学错题调查、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学生常见的错题类型以及管理策略。

一、错题的类型及其原因的分析

首先本人把学生的错题分为知识缺陷型错题和技能欠缺性错题两大类,前者又分概念理解模糊片面,简单机械应用,思维定势三类错误,后者又分书写不规范,表达不到位,审题不清三类错误。

1.知识缺陷型错题

为了追求“分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结论,而忽略了知识的理解、探索过程,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是不利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常见三类的知识缺陷型错误:

1.1概念理解模糊片面

在化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是模糊和片面的,不能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得错误发生。

【例题一】已知3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15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15g蔗糖恰好能形成饱和溶液。

B.30℃时,100g蔗糖饱和溶液中恰好含有15g蔗糖。

C.30℃时,100g水最多溶解15g蔗糖。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15:100:115。

【错误答案】A、B、D

【错因分析】这题考察的是“溶解度”这一概念。通过学习,大部分同学能记住溶解度的定义,但很多同学不能理解,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定量表示,所以在表示物质溶解度时,只有规定好“一定温度”,“饱和状态”,“100g溶剂”,“单位:g”这四个条件,得到的溶解度才是有效的。对照分析,A和D选项都没有提到温度,故错。B选项中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所以溶液质量应为136克,故错。因此,学生在解题时,如能吃透概念,抓住这四个关键词,就能轻松解题了,反正,容易出错。

【正确答案】C

1.2简单机械应用

知识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将知识进行理解、深加工,所以在解题时不能正确灵活运用。

【例题二】已知反应A+5B=3C+4D,物质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若有11g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了33gC,则参加反应的A与B质量之比为(  )

A、11:40 B、22:65 C、3:2 D、11:8

【错误答案】B、C、D

【错因分析】这题考察的是“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的运用。不少做错的同学表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是记住了,可是这里完全用不起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概念把问题解决,只是需要巧妙地“转一转弯”。根据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以及方程式,可以算出反应中C、D的质量比为3×22:4×9=66:36,因此当有33gC生成时,也就有18gD生成,反应后的质量总和为51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之和也为51g,根据题意“有11gA”,算出有40gB,于是参加反应的A、B质量之比为11:40。可见,如果学生在解题时理解相关概念并建立正确联系,难题也就不难了。从错题入手,从“思维漏洞”开始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正确答案】A

1.3思维定式

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2]思维定势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方面的影响也成为了解题方面的一大“杀手”。

2.技能欠缺型错题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学生常会认为是自己粗心犯的错,不加以重视,实际上技能也是认知的一部分,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下一步的学习。

2.1书写不规范

化学有自己专门的符号和用语,看似简单但在考试中失分也很严重。比如在考试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会将“KMnO4”写成“KmnO4”,或者“坩埚钳”写成“坩锅钳”等等。这些错误如能平时发现之后及时纠正,在考试中完全可以避免。

2.2表达不到位

化学是一门科学,因此语言应该是科学严谨的。很多同学在解题时出现错误的表达,看似有的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不能用科学严谨的语言来表达。例如:盐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出现“盐酸变红”这样的错误答案,其实如果理解了“指示剂遇酸变色”就不会犯上述错误了。

2.3审题不清

考试中,有一些题目学生会在教师评讲之后“恍然大悟”,感慨自己怎么就“没看到呢”“没看清呢?”“没想到呢?”其实这些看似疏忽大意的错误,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加强训练,学生是无法完善这方面技能的。

二、错题管理策略

重视错误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犯错。针对上述两大类错误类型,本人给出以下四点建议:

1.针对错题,勤于分析,完善知识结构

错题的解决要有错因分析。错题的背后是概念理解片面、模糊,知识结构的缺失。

2.整理错题,使用“错题本”,提高解题技能

技能的形成与先天遗传无关,是通过后天练习获得的。学生因技能缺失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错误,必然将通过练习提高技能。

3.加强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错题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错题的发现、分析与归类、再学习以及总结几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自我监控的参与。

总之,在教学教师和学生若能将“错题”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学效率,而且在错题解决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优秀品质。重视错题,让错题“错”出一片精彩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版:143

[2]倪花.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7次印刷:80,105

[3]王星乔,王祖浩.高中生化学错题管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42-44

[4]郑敏.知识缺陷型错题管理探析[J].教育心理,2008(3):48-50

上一篇: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下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