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践基地

2024-10-05

企业实践基地(共12篇)

企业实践基地 篇1

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总数已经突破1000万家, 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60%, 我国所有企业对GDP的贡献率据不完全统计将达到80%以上, 从以上两个数据就可以看出, 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企业发展成败不仅关系企业本身的前途命运, 更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成败, 两者是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的关系。虽然我国企业规模发展迅速, 但是我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却在逐步下降当中, 一个企业从成立、成长、稳定, 最后到消亡, 这四个阶段所历经的时间段越来越小, 并且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并不能全部经历以上的四个阶段, 很多企业仅仅在成长阶段与起步阶段之间就夭折了。就以电子商务平台的团购企业发展为例, 我国团购企业自2010年拉手网成立起, 经过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 截至2012年上半年, 我国团购企业 (主要以团购网站、导航网站为主) 数量高达6069家, 但是仅仅在2012年上半年这六个月的时间内就死亡了2859家, 死亡率高达48%。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国内企业竞争剧烈性越来越严重, 企业发展壁垒将会更加坚实。未来企业如何发展,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展, 是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企业高层领导密切关注的焦点。

其实, 不管企业明天的路走向何方, 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 难道这就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不适合企业的发展吗?其实, 无需过度悲观, 对于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激流勇进, 需要回到企业的本质上去看待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肯定是人才, 企业只要拥有人才, 才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激励的竞争潮流中屹立不倒, 因为企业拥有了人才, 就拥有了持续创新的能力, 才能形成连续性的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只要企业拥有持续创新的氛围以及人才, 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那么, 企业如何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以及形成企业的创新氛围, 方式方法会有很多, 但是对于企业需求人才的储备以及培养是这一些列方式方法的前提条件, 因此笔者认为首要的是解决如何为企业储备所需要的人才。

就目前国内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而言, 由于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 很多企业都没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以及人才发展计划, 即使有这样的储备以及人才发展计划, 但都因为资金、资源的限制, 导致这些计划完全的流于表面, 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以上种种, 既然导致了企业员工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 离开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这对企业来说损失就不言儿语了。

以上人才流失的现象, 已经得到了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高层的密切关注, 企业领导以致力于产生这类现象的内在机制研究, 并试图改善这种现状, 在笔者看来, 企业必须依托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客户关系网等资源, 建立企业内部的实践基地, 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培育一定的人才, 并将人才进行储备。在接下来的论文中, 笔者将围绕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见解。

一、校企实践基地基本要素分析

1. 管理制度设想

企业建立实践基地的目的在于为企业员工提供集中学习、集中培训、集中交流、集中讨论的一个学习、交流以及提升平台, 因此这个实践基地首先是要为参与人员提供一个安心、顺心、舒心的环境, 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实践基地相关工作的要求, 实践基地的基本规章管理制度必须是建立在柔性管理模式基础上了, 在实践基地的成员彼此之间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 而是团队、伙伴的关系。

2. 组织架构设想

前面已经论述, 实践基地的基本规章管理制度是以柔性管理模式为基础的, 柔性管理要求组织是以人文本, 讲究人性精神的组织, 同时实践基地的组织架构要就是扁平化以及网络化,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在满足基地所有要求的情况下, 组织架构越简单越好, 依据这条原则, 笔者将企业的组织架构分为几个层级, 也就是“1+2+3+X”模式的实践基地的组织架构设计, 具体说来如下所示。

“1”指的是时间实践基地的组织架构需要配备一个总负责人。这个总负责人主要的工作首先是落实上级部门布置的中心工作任务, 听取基地各职能小组的工作汇报;其次总体把握实践基地发展脉络, 指导各职能小组按时安置按量的完成各项工作;第三与本地区的企业日程生产实际相结合, 确保实践基地的输出结果是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需求的;第四负责检查以及督促实践基地各工作小组的实施与总结。

“2”指的是两个发展中心, 即领导力发展中心以及学习力发展中心 (企业成员以班组为单位, 以后的篇幅中针对企业成员都统一用班组成员来替代) 。对于领导力发展中心而言, 首先需要依据企业的相关章程规定, 寻派企业内部员工进入这一中心集中学习, 第二, 针对选拔的人员, 必须要统一的进行一系列的面试笔试环节, 综合测试这类群体的基础知识储备情况, 领导力胜任情况等, 测试既可以自己建立测试系统、开发相应的测试问卷, 也可以依托现有的图书资源进行测试, 如360测试, 职业倾向测试等, 至于采用那种模式进行, 这就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第三, 在进过一段时间的测试之后, 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内训师以及外聘专家等都对领导力发展中心的成员的实际情况有着清晰的认识, 成员对彼此自己的认识也会更加具体充实, 这样就能够依据测试结果, 将成员分为不同的类别, 针对不同类别成员能力不足之处, 通过基础课程对基本功进行积累沉淀、通过专业课程提升成员的专业能力、通过选修课程, 培育企业成员的业余爱好能力, 从而全面系统性的提升成员的能力。

对于学习力开发中心而言, 基本的操作流程或操作模式都大致一样, 但学习力开发中心主要针对企业内的新成员而言的, 目的在于快速提升企业新成员的各项能力, 大致的操作流程是, 首先在一定期限范围内, 针对企业新进入的成员, 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等一系列条件下, 进入该学习中心, 之后学习力开发中心会对这些成员进行集中的面试笔试, 之后针对这类成员的不足之处, 指派相应的专家 (专家可由企业内部的优秀员工、外聘咨询专家以及高校相关领域的研究转接组成) , 针对成员的不足指出, 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 当然这些课程体系中都必须包含对企业情况、工作流程, 不同职位类别的员工的工作性质等, 此外再结合不同类型员工需要提升的模块, 针对性的进行提升, 为企业配备更对的更实用的人才。

“3”指的是三个职能小组, 即宣传联络小组, 综合事务小组以及虚席策划小组。每个小组都必须有一个小组长以及少量的成员, 笔者认为这三个职能部门小组成员可以设置成动态化的形式, 即依据两个中心的成员组织成立, 这样就能为企业节约更多的资源, 减少企业成本的输出, 每个职能小组都必须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 在此笔者就以宣传联络小组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宣传联络小组而言, 主要的工作大致包括:首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相关材料, 扩大影响力, 赢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其次, 利用各种不用的宣传工具, 承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第三, 负责收集、整理并宣传实践基地的先进事迹以及典型材料, 形成标杆, 使更多的人了解优秀的员工及方法;第四, 做好相关的联谊活动, 增强组织柔性。

“X”是指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可以三个方面的人才组成, 即企业的优秀员工、高校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及管理咨询类企业相关的人才组成。专家组成员的主要工作及职责大致包括, 首先, 负责相关的问卷 (如:领导力胜任能力问卷、学习力洞察问卷等) 以及课程体系的开发 (如:五项修炼、EXCEL使用技巧等) ;其次, 对两个中心 (领导力发展中心以及学习力开发中心) 的成员建立相应的课程规划, 并在课程规划的范围内对成员进行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讲授;第三, 汇集成果, 并采用不同的版本 (powerpoint、word) 等形式对成果进行输出以及总结。

二、实践基地的操作模式研究

通过以上的步骤以及措施, 对于企业实践基地进行人才储备的外在条件已经基本建立, 建立实践基地的目前在于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以提成企业成员的能力, 为应对以后复杂多变的环境为企业储备一定量的相应的人才, 在笔者开来, 实践基地应以企业的日常实际生产情况为需求, 通过打造平台, 实现实践基地成员学习的无缝化;完善体系, 提升实践基地成员的各项能力;形成标准, 提高实践基地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三种方式, 全面、系统的为企业储备更多、更优秀以及更专业的各项人才。

1. 打造平台, 实现校企实践基地成员学习的无缝化

平台的构建是实践基地能否有效运作的关键, 平台构建的目的在于能够将学习培训定期化、常态化, 最终无缝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 实践基地的平台建设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 即学习平台、激励平台、沟通平台、推广平台, 每个平台的工作都应该清晰明确化, 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就不将每个平台的相关工作规定进行一一论述, 只针对其中可能采用的方式方法进行阐述, 具体如下所示。

开设特聘专家讲堂:开设专家讲堂是对常规课程的补充和提升。根据班组的不同需要, 辅导员 (班组长) 可以将相关专家请到班组中讲学, 参与班组交流讨论, 为班组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源, 展示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私立, 促使他们的交流和反思活动。专家讲堂也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 实现在线授课与交流。讲堂的特聘专家可以是企业的优秀内训师, 也可以是各领域的技术精英, 资深管理者等。

建设网络虚拟小组:网络虚拟小组是以网络为媒介, 如博客等为平台, 组建以不同学习主题为依据的学习互动小组, 其最大特征是实现跨班组。跨地区的互动学习。拥有相同学习兴趣和需要的不同地区的班组成员可以加入到同一个网络虚拟小组进行互通交流与学习, 满足员工个性化学习需要。

推进OJT学习模式:推行OJT (On the Job Training) 学习模式是学习型班组建设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方法是指班组长或老员工/内训师 (至少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秀员工) 通过日常业务和工作, 对班组成员或新员工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指导的内容包括员工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OJT学习模式强调随时随地学习, 如在营业厅班组, 班组长可以根据当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临时性组织OJT学习提案, 在晚班会或者早班会对出现的问题 (典型案例) 进行讲解, 向学习者说明即将学习的事项、重要性、操作要点与步骤, 同时由示范人员亲身操作, 在操作完成后, 让学习者自己 (模拟) 操作一次, 并观察其动作是否正确, 是否依照规范操作。再比如在维护班组, 熟练员工可以现场演示对设备的操作, 学习者在过程中就可以完成OJT日志记录, 现场对不甚理解的问题进行探讨, 以达到现学现用的目的。

无边界组织学习:无边界学习小组是一个相对超前的领域, 对于中国移动这样的既强调基础技术又重视市场导向的大型企业来说, 利用学习型班组示范基地建设这一契机进行一定的实验性尝试, 对于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意义十分重大。

所谓无边界组织是指边界不由某种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定或定义的组织结构。边界通常有横向、纵向和外部边界三种。横向边界是由工作专门化和部门化形成的, 纵向边界是由组织层级所产生的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无边界组织研究, 是这一课题的破冰点, 通过某一个课题 (或者某一领域课题) 的研究, 横向打破网络运维、市场营销等专业线条的藩篱, 纵向打破原本组织的层级关系, 邀请其参与到某一学习课题的研究与讨论中来, 本质上无边界学习小组作为一个虚拟型组织存在。

2. 完善体系, 提升实践基地成员的各项能力

依托两个中心以及三个职能小组, 全面提升链各个中心成员的各项能力, 必须要全面、系统以及可实施的体系作为支撑, 才能使实践基地的各项工作相得益彰, 配合有效的进行, 我笔者看来体系应该包括制度体系、课程体系等一系列的内容。

制度体系:制度体系是实践基地日常工作能否有效展开的外在保障, 制度体系建设用包含在实践基地工作的方法面面, 从基地选址规划、建设以及培训等各个内容、环节上都应该有所包含, 因此制度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制度, 是众多制度的综合体, 至于实践基地制度体系具体包括哪些要素, 这个需要后期的学者慢慢研究思考, 笔者只能在大的政策方针下进行把握, 大致包括首先要与企业日常生产实际相结合, 其次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三, 要与主流思想相契合。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针对两个中心 (学习力开发中心以及领导力发展中心) 成员而言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 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产业不同, 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有所差异, 在此笔者不可能具体化到那个课程, 但是笔者可以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为企业实践基地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如中国移动针对班组建设而言, 结合第四级班组长的能力的不同, 形成班组长能力的五级标准, 针对班组长所处的每一个等级, 建立一套相应的课程体系, 以此涵盖所有班组长的需求。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放置不同的企业都实用, 因此, 实践基地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采用以上的方式进行。

3. 形成标准, 提高实践基地的学习氛围

实践基地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储备未来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 因此必须要将实践基地工作模式化发展, 针对不同的环节, 应形成相应的标准, 这样不仅利于实践基地的有效运行, 更能减少时间基地资源的过多过度消耗。笔者开来实践基地的标准形成主要包括测试标准的形成, 开发标准的形成等内容。

测试标准:测试是对实践基地成员的全面认识, 测试标准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标准, 即领导力现状评测标准以及学习力现状评测标准。

开发标准:开发标准是在测试结果出来之后, 通过面访、专家座谈等形成全面认识班组成员能力现状以及需求现状之后, 依托企业拥有的资源, 结合专家组得出结论, 建立学习力以及领导力开发的不同方式方法, 将这些方式方法规范化处理之后, 形成一个规范化的开发标准, 为以后的培训学习减少阻力。在笔者开来开发标准应包括课程内以及课程外的开发, 课程内的主要指通过课程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在课堂内部讨论解决, 课程外主要是指通过一些正式以及非正式的方式解决成员的需求。

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运作模式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需要众多的人员参与研究, 并结合企业日程生产才能将之应用化, 笔者相信, 以上的操作以及运作方式能力为企业建立实践基地, 储备人才提供一些新观点、新思路。

摘要:21世纪, 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企业人才的竞争, 人才成为了企业的核心阵地, 如何获取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是企业战术所向。笔者以校企实践基地为基础, 以实践基地组织架构为支撑, 以五项修炼为方法, 打造平台, 实现企业员工学习的无缝化;完善体系, 提升企业成员各项能力, 形成标准, 提高企业学习氛围。从而系统性的为企业储备更多、更优秀、更专业的各项人才。

关键词:人才,核心阵地,能力,校企基地

参考文献

[1]关海峰.实践基地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3) .

[2]郭素华, 庞文生, 王锦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15) .

企业实践基地 篇2

从早7:00在分校集合上车到一个小时后行知基地的简短开营仪式,分校学子的纪律性与行动力让基地领导、老师印象深刻。基地刘校长要求同学们要像普通的农家学子一样,不要乱花钱,不吃零食,真正践行三个词:感受、行知、学农。同学们个个表情坚定而泰然,不知道当自带的零食吃完之后,他们是否能淡定依然呢?

下午xx校长的报告赢得阵阵掌声与欢笑,也让在场的师生陷入深思。杨校长以自已创建学校的经历启发同学们人生还能更精彩。我们身边的所谓不平凡的人都曾经如此普通,只读了十年书的年轻人共同创造教育的奇迹,高考落榜生成了荷花大王。他们在面临人生的多次选择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坚守自己的梦想。1分选择99分坚持,1分自豪99分感激,1分成绩99分成长。怀着“花苞心态”,不管怎样受挫,都要坚信自己。教育者也要怀着真爱同等珍视“盛开的鲜花”和“可爱的花苞”,迟迟不开的花苞不是差生,而是极为珍贵的千瓣莲,只是要多一点等待的耐心。在学生们激动的“我是花苞”的呼声中,杨校长寄语同学们“立大志,做小事,做实事,做新事”,发展自我绽放青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听完报告后,兵分两路,1-8班迅疾奔向陶艺室,9-15班奔向艺莲苑荷塘。捋袖卷裤,各有精彩。荷塘边,看到泥水中鱼头攒动,男生们心急地下了水,平时看着柔弱的淑女也不甘示弱跳入冰凉的池水,白嫩的双手就深入到了荷塘中胡乱摸了起来。回归自然就恢复了天性,亲近泥土的我们都是顽童。竞相捉鱼的劳动中,听不到抱怨,看不到争斗,而是发自内心地快乐和自然而然地合作与赞美。

陶艺室那边,听完陶艺老师的短暂讲解后,各位学生迫不及待捋袖攘臂,投入到“玩泥巴的艺术”中。但见五色土现无限态,巧手人抟各色物。时间虽短,情思纷呈,一时间抟土声振于耳,陶轮旋转嗡嗡,在学生手中,原本只是毫无生命的泥块,逐渐地变幻成花盆、茶杯、卡通人物等各色物品,未见得栩栩如生,却也是惟妙惟肖,令旁观的老师惊叹不已,连连点赞。只是短暂的一个小时,瞬间即逝,随着学生们的作品的大功告成,时间也到了。在十五分钟的休息之后,又急急转入今天的第三个活动——最具力量之美的——拔河。各班排兵布阵,咬牙跺脚,振臂嘶吼,好一番气势如虹。胜利者拥抱激动瘫软,失败者亦是拥抱激动瘫软。团结一心,拼尽全力,谁都不逊色。

实践基地生命绵延 篇3

【关键词】萝卜;课程;实践;生命

萝卜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之所以熟悉是因为身为农村幼儿,每一家都有田地,而百姓人家几乎家家都种萝卜,幼儿是看到过的,对于萝卜是有生活经验的;之所以陌生,是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萝卜的一些知识还不熟悉,平时不会很系统地接触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萝卜资源在幼儿园课堂中的实践。

第一,萝卜认知

教学中,我们起先只是提供图片给幼儿看,发现一些大年龄的幼儿能产生一些少量的互动,但是对于那些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讲,萝卜的这些知识完全是陌生的,他们几乎是在被动的参与我们设计的科学活动,他们只是在听、看,而不是在体验,所以一段时间后,很多孩子都失去了兴趣,变得不再积极,为了改变这一状态,我们索性把孩子们带入了种植园地,在那儿有一大片萝卜地,此时的我们非常感谢种植这一块萝卜的老师,因为在那里,我们的孩子变得那么开心与生动,他们活跃起来,有问题起来,能动手起来,有些孩子因为活动前的沉淀,当看到菜地里的萝卜居然还是高兴地喊起来“老师,你看,这是萝卜”,“对呀,我们现在就来观察萝卜、挖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看看是不是和我们图片讲的一样”。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下,我们带着“胜利果实”高高兴兴地回活动室了,一路上的叽叽喳喳,此时却是那么和谐,那么满足。

第二,萝卜印画

拔了那么多的萝卜,回活动室后,孩子们自己洗萝卜,老师把萝卜切成薄片,让孩子们品尝,还用酱油等调味品腌制了一下,瞧,孩子们吃得多欢,平时不怎么爱吃的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参与,萝卜也变成了美味的佳肴。因为拔了很多萝卜,又让孩子们带了一些萝卜,所以挑出了一部分的萝卜,把他们切成了形状,“萝卜印画”由此产生,在活动中先让幼儿说说把萝卜变成了什么形状,再让他们学着印一印,在印画之前还给宝宝们准备了漂亮的印画背景图,我们尽量选择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让我班宝宝参与美术活动,可能是亲自拔萝卜的情感,所以在印画过程中,孩子们显得特别热情,又那么小心翼翼,孩子们这种宝贵的情感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或许这样的课程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那些纸上谈兵的活动或许应该更少一些,那么我们的孩子的体验、情感、实践会更多些,会更快乐些。

第三,萝卜项链

对剩下的那部分萝卜,我们又生成了“萝卜项链”,在保育员老师的帮忙下,把不同的萝卜切成了薄薄的片子,以小组为单位,我们让宝宝把萝卜串成了一条条独一无二只属于他们自己的项链,在串的过程中,有些幼儿模仿老师,串成了有规律的项链;而有些宝宝只是在随意的串,一会是白萝卜、一会儿是红萝卜,虽然不够整齐,但是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在他们的脸上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满足,作为老师,面对孩子质量不一的作品,我想要做的也只是尊重,给予足够的欣赏。等孩子们把项链都串完后,在保育员老师的帮忙下,我们把“萝卜项链”都晒起来了,因为在太阳公公的帮忙下,还有一道美味等着幼儿。

第四,萝卜文化

有了这些活动的铺垫,孩子们对萝卜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们又安排了两节语言活动:在萝卜的故事语言课中,让幼儿了解萝卜生长的自然条件,知道各种污染会造成萝卜的畸形生长,萌发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并喜欢大自然。在“拔萝卜”故事中,让他们体验好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情感。两节语言课比较重墨彩的就是情感的体验,不要说孩子小、不懂,其实他们的情感也很丰富,只是我们没有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示与表露,为什么总是有人说“要从娃娃抓起”,是有道理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是特别温馨的,只要你用心感受,就会体验到浓浓的幸福。语言活动后,我们又安排了两节音乐活动,“拔萝卜”,这首歌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孩子们也学得非常快,在表演的过程中,起先还有点害羞,不是太愿意,但是在几个积极分子的影响及音乐的渲染下,孩子们都开心地进行了表演,虽然他们的演出很稚嫩,但是只要提供足够多的机会,在这样的舞台上,他们会渐渐绽放出卓越的风采。健康活动“兔宝宝运萝卜”,给孩子们提供了头饰及实物萝卜;在运送的过程中,小小的他们也是很有竞争意识的,那个“加油声”,喊得是带劲及了,这一幕幕稚嫩的场景,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他们是幸福的,作为老师,就不应该强加让孩子们觉得只有第一才可以欢呼,反而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在活动中,只要尽力,参与过程,享受过程才最重要。

第五,萝卜佳肴

在生成课的最后一次活动,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个惊喜,事先和家长商量,以萝卜为主食材,制作一盘可口的菜肴,在星期五的下午我们进行了一次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一起品尝,那种场面是温馨、温情的,品尝玩他们的佳肴后,我们还拿出了以前制作的“萝卜项链”,在太阳的孕育下,变成了“萝卜干项链”,品尝着这样特殊的菜肴,难道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吗。

萝卜课程在亲子活动的结束下也拉下了帷幕,但是这样的课程才刚刚开始,在一次次的生成课中,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收获等待着我们反思,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幼儿需要的,究竟怎样的课程才是适合幼儿的;所谓的“生成课”,并不难,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成为了一个有心人、一个真心了解幼儿需要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思索,一起前行吧!

企业实践基地 篇4

一、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特点

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是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的拓展, 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培养,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基本特点是实训设备布局生产化、工作氛围车间化、生产任务真实化、管理模式企业化, 成果评价市场化。即参照企业车间布置设备和文化营造氛围, 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生产产品;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实训期间严格参照企业要求执行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及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等制度, 从而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校内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不但要接受学校“教学标准”评价, 还要执行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因此, 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最大特点是, 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生产任务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 从而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基本原则

1.投资主体多元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寻求不同的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积极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支持的政策, 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同时, 利用自身的优势, 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共建, 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从而提高师生技术和生产水平, 推动基地的建设。

2.实训设备具有生产性原则。实训基地的设备要与企业的生产设备一致, 实训的过程要与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一致, 要具备产品生产功能。

3.管理模式企业化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 按照企业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实训设备。

4.实训项目真实性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必须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学生的实训项目来自于企业的生产一线, 学生在实训中能为企业生产产品, 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降低实训成本甚至可获得一定的报酬。

5.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原则。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后既要具有教学实训功能, 又要具有技能鉴定功能, 还要具有产品生产的功能, 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和社会服务等多样功能。

三、三门职业中专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主要模式

(一) 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即以企业为主体, 开展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 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合作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 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点。

1. 订单培养型。

行业或企业主动到职业学校开设“订单”班, 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学校根据“订单”培养合作协议, 一方面按照企业的订单, 定向为企业培养后备技能型人才, 培训在职职工;另一方面, 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指导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企业根据协议定期安排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并且接纳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和教师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 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如“核电专业”每个班级都以核电命名, 在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三门总承包部、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三门项目部等公司的主导下开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包括实训设备、场所规划及实训项目等。

2. 共建共享型。

即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 它能够解决实训基地硬件设施与企业真实生产的“一致性”问题, 即生产设备、工艺、产品, 以及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与企业生产环境一致, 这种合作模式, 有利于实现校企优势互补, 例如, 杭州经纬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司部分生产车间的设备搬入到学校, 并安排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生产实训教学和课程开发, 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

(二) 学校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来组织生产和实训, 投资的主体是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资源, 依托专业优势、人力资源和技术实力, 建设具有独立所有权的实训基地。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实训, 运用市场机制运作, 实行企业化管理, 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 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主要类型有:

1. 来料加工型。

主要是指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 主动承接企业的各种产品生产业务, 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变单纯的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 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降低了实训材料支出, 又解决了学生的部分生活费。如机电实训基地先后为新春机械有限公司、精英模具厂和江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多品种零件。

2. 技术推广型。

主要是指学校利用自身师资资源, 积极组建技师工作室、创新团队等组织引导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 同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 从而真正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技术服务型。

学校利用校企互派的形式, 鼓励师生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 走“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向。为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保证学校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高度融合。

四、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实践成效

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仍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总结前一阶段的做法, 学校开展的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1.实现了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训一般是执行教育部门制定的计划, 因此, 学生在校所接受的实训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岗位有一定的距离。而通过实训的基地企业化运作, 使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执行都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为专业教师提供了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好机会。专业教师的参与, 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训安全管理、纪律管理, 协调校企之间突发的事情, 保障了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3.实现了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生产实训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生产上, 并且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 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能力标准、实训教学计划、课程教材、信息化教学等多种资源。

目前, 三门职业中专通过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实践, 创新了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 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总结出的成果, 可操作性强, 成效明显,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2) .

[2]孙丽萍.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硅谷, 2009, (21) .

企业实践基地 篇5

那天虽然是雨天,可不是我们玩的这个时间,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最高兴的莫过于两件事了。

胜利的翻越

在所有项目中,无疑最好玩刺激的就是要数胜利翻越了。可在玩中可是经历了一翻波折。在第一关我就沉不住气了,快速的跑,可万万没想到那根柱子会转动,让我掉了下去。第二关,从一个斜坡很大的木板上走上去,走不上去怎么办?很简单,头顶和身体旁各有网和栏杆,只要抓住这些,想上去就是在也简单不过的事了。第一回上去头被绳子勒住,手被自己脚踩到,现在想起来都疼。后来得到了一个要领,头不用抬起来就不要抬起来,手也微微张开。慢慢玩的速度快了起来了。现在只要玩完就会拼命跑到起点“奋力”的玩。在次玩的大汗淋漓,但身体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

吃中饭

终于到中饭时间来,对于已经累了一个上午时间的小孩,中午可是得多吃点啊。这里的食堂饭菜也算不错。四菜一汤,一桌6个人吃饭。菜有:红烧狮子头,红烧鸡腿,炒包心菜和西红柿炒蛋,还有一碗紫菜汤。水果有橘子。我和华佳杰要打扫桌面卫生。因为最后俩个吃完饭的人要收拾,所以其他人都早早的吃完了午饭就走到楼上去休息了。我和华佳杰不急不慢,等肚子填满了,另外都好说。最后我和华佳杰各盛一碗汤,边喝边收拾桌子就去休息了。

这次去劳动基地真是收获满满,既锻炼身体,玩得开心,又知道了初中里去军训的地方是个什么样。

作者:黄刘沅

“三平台三基地”理论与实践 篇6

“三平台三基地”首先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理论分析研究职业教育的本质,落实到产教融合的根本中,寻找有效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其次,注重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办学实践过程的总结与提升,寻找具有坚实实践基础的理论体系。

(一)研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创新运用教育理论

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五个对接”。一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二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三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四是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五是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基于这种要求,要突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要能对接行业真实的经营实体。因此,“三平台”运作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行业企业和院校的合力优势,将市场与课堂紧密连接,使职业教育嵌入到完全真实的产业实体中。“三基地”通过不断利用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推动校内的真实实体进行创新,再服务于教育和企业,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和互相扶持。

“三平台三基地”的建设目的就是使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接轨”,就是对人才培养与行企业的需求统一起来。

通过整合政府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建设“标准共建平台”实现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对接;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将企业真实实战运营与学校的教学过程进行衔接;最后通过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研发培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保障教育集团内部的运作,形成多赢共赢的格局和机制。

(二)总结办学经验,遵循教育规律

我校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充分依托广州高星级酒店和知名餐饮企业的资源优势,在校园内建设仿真实训环境,以真实的服务场景训练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在“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环境中成才,进而逐步形成“校店合一”办学模式,建立以“劳动用工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符合企业劳动用工要求、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形成了良好的办学品牌。

“三平台三基地”的建设构想,在充分分析和总结“校店合一”的办学模式基础上,结合企业、行业和院校的共同需求,逐步实践形成相关的理论和内涵。面对产业逐步升级为一体化的形势,我校的办学实践继续寻求更加具有对接旅游商务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调研发现:企业热切希望职业学校能够提供综合型人才,对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趋于多元化,直接表现为企业人才需求从简单的基层服务人员逐步过渡到创造性的服务人才层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明确开展“引企业进校园开展真实运营和实习”的校企合作,进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设计新工艺(流程)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形成“学校如企业,实训室如门店”的育人氛围。最终目标为: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和终身学习,逐步形成品牌化运作,为企业提供充分的研发和培训服务。

二、“三平台三基地”的实践

我校的“三平台三基地”模式经过两年的实际运作和总结,明晰了其内部的基本关系,形成一定的固定做法。在“三平台三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规模效应”逐步开始凸现。

(一)标准共建平台建设

我校搭建的标准共建平台旨在坚持“行业指导教学,共建标准”的基本原则,做到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从而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在标准共建平台上,我们建立了良好的校企互动沟通机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细化到具体的教学情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实操能力。

2013年11月经集团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组建了以牵头学校专业群为纽带的6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在行业、企业专家引领下,学校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创新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共同推动全校开发精品课程20门,行业专家参与编写的专业教材17本,参与调研论证开发的新专业1个。

(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是为了努力实现“实现集团内成员互惠互赢”,将企业师资实践经验与课堂教学对接,把课堂教学资源回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资源共享,合作培养。资源共享平台成为校企合作的利益协调分配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多方的合作共赢。

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充分发挥集团信息沟通优势,互通有无,面对困难,共同担当。成员单位会定期不定期到学校分别组织形式多样的企业宣讲会和供需见面会,帮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扩大企业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大师资源,我们在烹饪专业中推行“大师讲坛”进校园活动,每周一次,各位大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生动活泼,师生活动很大收获。我们利用三个餐饮行业协会在学校办公的有利条件,使大师讲坛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实现了资源共享。在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和茶与茶文化营销专业中推行“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企业兼职老师每周到校进行实操工作岗位培训。

(三)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我校搭建的人才培养平台遵循“校企共管定制,共同培养人才”的基本制度,实现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进行对接。

据截至2014年9月,对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参与职教集团的毕业生两年累积总数约为2900人,其中到集团内就业的数量约为1500人,比例为51.7%;在学生合作培养方面,集团内企业定制培养人数200人,到集团内企业实习人数1500人;实习实训设备共享共建方面,集团内共享实习实训设备资产总值280万元,集团内企业对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总数80万元;在合作研究方面,集团内校企联合开展生产技术攻关项多项,集团内校企合作开展职教科研教研项目15项。在办学规模、毕业生就业、学生合作培养和师资合作等方面都非常大的推动。

(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引进了实体企业“北京华唐服务外包有限公司”,让企业实体与商务外语专业携手,打造校内服务外包实训中心,实现了学生专业学习从“仿真”到“真实”的飞跃。同时积极筹办“省级青年教师行业培训基地”,帮助集团内的院校和其他院校的教师迅速成长。

(五)研发培训基地建设

利用集团的资源优势开设了“粤菜研发中心”引新产品及时进入市场,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我们还与澳门诚品食品公司合作,设计筹建“西式饮品研发中心”,开发咖啡、西式茶、葡萄酒和鸡尾酒项目经营项目的研发,并进行课程开发,探索集培训、认证为一体的运营模式。

企业实践基地 篇7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与内容

( 一) 建设目标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特别指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1]。高校依托优势学科与企业联动, 创建高校———企业、人才———项目合作平台,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推行创新型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企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实践基地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社会、深入企业,提高就业能力, 并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第二,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基地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为企业员工的进修提供便利条件,使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在条件成熟的时机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第三,通过实践基地建设与教学模式内化提升式改革,将高校联合快消品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各高校进行推广与普及。

( 二) 建设内容

通过高校企业的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校企实践基地联合培养方案,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新型的校企合作共赢式教学模式。

1.完善课程设置

( 1) 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 根据市场调研及探究企业的经营需求改进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对于相关的课程,在校内完成基础理论的学习,进入实践基地,由教师与企业共同担当指导教学,布置项目,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设计方案。 结合市场与企业的要求,对相关的理论课程进行学时上的调整, 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2) 教学资源的共享。 与企业密切交流,将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与教学相结合, 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双向对流,一方面将课堂延伸到企业,通过企业的职业培训,学生形成职业意识与身份转换;另一方面,将企业的优势资源引入实践基地,聘请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授课、讲座,使学生在实践基地身临其境,提升学生对企业、对行业、对社会的全方位认识。

2.创新实践教学

( 1) 与快消企业共建实训室,加大实践学生数量及拓宽实践范围。结合企业经营在实训室进行具体的产品研发、设计,并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品牌推广等,广泛提升学生实践实习的参与度。

(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联合快消企业举行品牌营销大赛、市场调查竞赛等科创比赛,在增强企业知名度的同时,增强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

( 3) 与企业协调沟通,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公司锻炼学习,企业根据校企实践基地联合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校外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训。同时企业可以全方位衡量人才的素质, 对学生的实习过程给予客观公正的测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提供参考。

3.校企师资共建

鼓励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 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鼓励“ 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职业能力培训师在多元化领域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将课堂教学与企业职业能力培训有机结合,以“ 高、精、尖”的标准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2]。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策略

( 一) 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本着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构建“ 三、三、六”课程体系。

第一,挖掘“ 三、三、六”的内涵,遵循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建立基础实践体系、专业实践体系、企业实践体系,对应三大实践教学中心与基地,依托六大教学平台将课程体系有机整合,循序渐进,有目标、有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第二,在通识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上构建学科群,满足不同方向学生的偏好;建立课组,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在三大教学平台上,开展各种商务营销策略、市场调查、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竞赛,鼓励学生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践基地平台开展项目的开发与拓展[3]。

第三,强化实践环节,增强实训、实践环节的课时。发挥实践基地与企业实习基地优势,将拓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手段不断从平台实训、创新创业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向参与企业产品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品牌推广、销售实践等转变。

( 二)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

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推动着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式、互动式、讨论式等各种层次的师生交流丰富了教学课堂。

第一,改革教学模式,以实践任务、企业目标为线索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将“ 课、证、赛、岗”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职业资格考证的“ 应知、应会”融为一体,建立“ 双证融通”、“ 以赛促学”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第二,充分运用国际化教学方法。 采用最早在德国实施的“ 项目导向法”、“ 行动导向法”,将头脑风暴、企业创立流程、 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融于教学中, 培养心、手、脑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第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打破传统教室进行教学的固有模式,把课堂搬进实训室及企业实践平台,让师生都以职业人身份开展教与学,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第四,创建高效、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 将教学内容、电子教材、教学单元设计、学习指导、习题集、案例集、 实训项目库等资料能过网络技术融入教学体系,建立精品优质资源共享课。

( 三) 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资源

以精品课程建设与精品实践教材建设为手段,以培养创新能力及实现社会适用性为目标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资源。 学校结合各层次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学制时间,学生数量,与公司共同编写教材( 讲义) ,拟定教学方案并进行具体实施。将企业先进的思想与成果引入教材、带入课堂,扩宽实践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全面掌握学科与行业发展前沿信息[4]。

( 四) 完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创建多维考核平台

在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中确立三个转变,即从某特定项技能考核向知识的掌握、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转变; 从单一的考核方式向多元考核方式和途径转变;从一张试卷定终生向过程评价转变。 建立以项目实训、平台模拟、科创竞赛、基地实训、企业岗位测评覆盖整合的综合性考核体系,全面、客观、系统地衡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团队的协作水平[5]。

( 五)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新进教师的层次

第一,按照“ 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培养双师、造就名师”的总体思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施品牌战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形式,全力打造专业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

第二,鼓励年青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高本校“ 双师”及“ 创业培训师”的比例;为年青教师搭建企业实训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职业能力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升;组建由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保障实践教学体系与时俱进。

第三,提高新进教师层次,从学历、职称、企业挂职、科研能力等方面遴选专任教师。 制订计划,选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任教师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建设“ 技术型”师资队伍。

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在欧美国家运行了很多年,无论是德国的“ 双元制”还是英国的“ 学徒制”,其共同特点是将企业引入高校课堂,进与出并举,摒弃了传统的课堂与岗位之间的屏障。高校联合行业企业建设实践基地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它是否能打造人才培养新格局的关键是能否统筹高校、企业、社会的目标,只有符合地区经济、企业利益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益,校企达到共赢互利、共同发展的的可持续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EB/OL].中国教育网[2010-7-30].http://www.edu.cn/html/e/2009/gangyao/.

[2]许晓冬.转型期高等教育理念重构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16).

[3]何根海,谭甲文.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4]许晓冬,崔艳娟,程晓谟.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消费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11).

企业实践基地 篇8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实施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生产性实训的开展则为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培养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是高职实训教学的重要形式,为企业、学校、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三方的共赢。

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既能满足学校实训教学需要又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教学生产基地。学校通过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学生高质量就业;企业通过基地企业化运作完成建厂、生产、经营等环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充分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形成双向参与的办学模式,能较好地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建设真正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第一,生产性实训的场所建在学校内;第二,实训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将技能训练融入生产,实现训练、生产一体化,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一体化;第三,生产实训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始终体现校企合作的理念。

2 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

2007年年底,我院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创建了高职科技创业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园区设在校内,面积达6 000平方米,目前已有59家企业入驻,其中IT企业占80%以上。创业园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我校计算机类各专业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杭州缘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卡咔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是淘宝旗下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前者的主要业务是为淘宝提供网络试衣间、T台秀等多媒体展示技术,后者是淘宝官方合作摄影机构,主要为服装类产品提供拍摄和后期制作业务。2009年我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将这两家企业引入园区,借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依据培养学生岗位技能需要,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要求,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

经过两年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顶岗实习场所和顶岗培训服务,为毕业班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提供多名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同时,企业也在合作中受益匪浅,学校除了为企业争取创业园的政府优惠政策外,还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准员工储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创业园的孵化和培育下,企业规模和效益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些成效预示我们正走在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局面中。

3 引企入园、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园区企业需要大量网站美工、数码修片和平面设计人员,这些岗位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校企双方的合作意愿强烈。但在初期的合作过程中,我们曾发现一些严重影响双方深入合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与园区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有很多差异,学生不能零距离上岗。

(2)专业教师不熟悉园区企业的具体工作,园区兼职教师不能马上胜任教学工作。

(3)学生学习时间与顶岗工作时间经常发生冲突。

(4)学生的实训作品评价体系与企业对产品的验收标准间存在差异。

(5)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困难,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急需提高。

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主要是由于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的工作内容不一致;实训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不一致;教师素质与双师结构要求不一致;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不一致。为此,校企双方共同厘清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指出不仅需要在实训基地建设、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上共同规划,在生产性实训实施、实训教学体系改革上共同组织,还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予以保障,最终形成创新的“企业运作、岗位育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4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

在与园区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以下建设成果:

4.1 项目化课程体系

与企业共同提炼出了数码拍摄与后期处理项目课程体系。该项目课程就是以电子商务美工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电子商务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数码拍摄、修片、后期合成、输出至淘宝网站到产品验收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成果改善了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分离、相互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弊端,解决了课程体系与工作内容不一致的教学问题。

4.2 企业生产实景教学区

与企业共同建设商业摄影棚及后期制作工场,设计与企业工作环境相同的实训环境,将企业的岗位、流程、管理评估、职业技能标准搬到实训基地中来,按企业标准来组织实施生产性实训过程,构建企业生产的实景教学区。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生产实景教学条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熟悉岗位,掌握职业技能。这一成果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脱节的弊端,解决了实训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不一致的教学问题。

4.3 双师型教学团队

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充分地交流、学习与合作,逐步建成由专业负责人引领,以双师素质骨干教师为主力,校企互通、身份互认、角色互换、共同管理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使基地成为了教师双师素质孵化器。这一成果解决了教师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要求不一致的教学问题。

4.4 校企融合的体制机制保障

校企共同参与,建立并逐步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双师共育等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和模式研究,健全过程性与结果性管理相统一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和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等实训基地功能拓展方面有新突破。这一成果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不一致的教学问题。

5 结束语

高职生产性实训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平台之上的一种实训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我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依托园区企业,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与之适应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实现学生的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同时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解决企业场地紧、生产任务重等问题,达到学校与企业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7.

[3]马强,付艳茹.基于开放式园区的高职生产性实训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8.

[4]陈章兵,严薇,杨柳.高职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石令明,傅昌德.校企合作框架下的高职生产性实训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9.

企业实践基地 篇9

1 孵化器的起源和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企业孵化器起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 纽约有家占地26万平方米的企业破产, 被乔曼库家族收购后, 进行分割出租, 并提供注册、融资、市场营销等服务, 首批进入的3家企业带动了2000人就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微电子研究、应用等新技术产业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培育和扶植中小科技企业的新型经济组织, 通过提供初创期企业发展所需的一系列管理服务和资源、网络支持, 帮助和促进初创期企业成长和发展, 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自主创新企业和科技企业家的摇篮。1986年, 时任中国科委主任的宋健博士提出建立中国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议。1987年6月, 中国第一个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3], 截至2009年底, 中国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200多家, 其中纳入科技部统计的有670多家, 全国孵化场地面积已达2300余万平米, 在孵企业4.4万多家, 毕业了3.4万余家企业, 创造了约120万就业岗位, 孵化场地面积和在孵企业数量已经居世界第一。

2 国家创新体系

1987年, 英国学者费里曼等人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亦译国家创新系统) “的概念, 并将创新归结为一种国家行为, 即由公共和私有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 并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该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知识和技术, 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它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之间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建设性地相互作用, 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系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学者们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与知识经济思想结合, 给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注入了新的、更广泛的内涵, 包容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观念创新等主要内容。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也因此成为知识经济思想的核心理论。1996年, OECD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证研究, 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 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业绩”。1997年OECD对组织内的十几个成员国的国家创新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并发表了《国家创新体系》报告, 该报告成为国际研究国家创新体系最权威的成果。而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 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研究的课题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借鉴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成果和实际经验, 结合中国的国情, 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 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 (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 、科研机构 (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赢利科研机构) 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4]这表明中国创新体系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的系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5]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以上国家创新体系的五个建设重点中,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其中的三个, 即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以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实践为例, 逐一论述。

3 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实践

深港产学研基地是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于1999年8月在深圳高新区成立的新型的合作机构, 是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建设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重大举措之一。基地充分发挥大学在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原始创新作用, 产学研紧密结合, 围绕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孵化与产业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政府决策咨询。2008年, 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09年, 深港产学研基地产业发展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作为深港合作建立的第一个实体研究机构, 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 深港产学研基地围绕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装备自动化、环境、生物医学等学科领域建立了九个实验室, 集聚了专职、兼职相结合的三百多人的研发团队, 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地方创新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 都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主要载体。

3.1 孵化器是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

只有以企业为主体, 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 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 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 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 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必须在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 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

在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6]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 提出了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六项主要任务, 孵化器在这些任务中均可发挥重要载体作用。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实施方案》提出, 要“统筹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重点围绕十大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 形成工作布局。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

在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实践中, 通过构建专业孵化器, 聚集了一大批形成上下游业务关联关系的中小科技企业, 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提供了物理聚集空间和技术平台, 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 从而推动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例如, 2007年10月, 深港产学研基地引进北京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 (现已获准组建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组建了孵化企业—广州高清视信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高清视信公司) , 并与北京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共同组建了国家音视频编解码标准 (AVS) 南方公共服务技术支持中心, 以“国家工程实验室”中数字内容平台建设任务为核心, 围绕AVS高清技术产业化和高清媒体运营为中心, 形成涵盖芯片与软件设计、整机设计与制造、媒体制作与运营的较为完整的数字媒体产业链, 共建AVS产业孵化园区。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 迅速聚集了一批上下游企业, 进而参与组建了AVS产业联盟。

建设和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实施方案》提出, 要“明确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求, 突出资源整合和服务功能;按照”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创新机制、盘活存量;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明确权益、协同发展“的原则, 构建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在以上深港产学研基地引进北京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组建孵化企业高清视信公司的案例中, 通过面向产业和市场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 同时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进而与广州市政府合作, 提升组建成立了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州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中心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实施方案》提出, 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规划纲要》实施的要求, 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加强分工协作, 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 突出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引导。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发展的系统谋划;引导和鼓励创新型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

在以上深港产学研基地孵化高清视信公司的案例中, 通过专业孵化器对创新型企业--高清视信公司的全方位支持,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成功承担了国家和地方多项科技计划项目, 并参与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州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中心的建设。

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实施方案》提出, 要“引导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推动高等学校、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 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等服务”。

深港产学研基地结合深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配合专业孵化器的建设, 引进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 以应用研究为主, 围绕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装备自动化、环境、生物医学等学科领域建立了九个实验室, 为一百多家企业提供了各类技术服务, 并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科技和经济结合不够紧密,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等问题, 尤其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时, 多因为其技术成果需进行进一步的中试、放大才能实现产业化, 而广大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承接能力有限, 因此成果转化成功率一直不高。深港产学研基地以专业孵化器为载体, 推动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和公司紧密配合, 环环相扣, 通过技术转移, 使科技成果的相关技术不断改进、优化和放大, 从而顺利实现了产业化[7]。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提出, 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推动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高等学校学生参与企业创新实践。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 吸引博士毕业生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 吸引研究生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引导博士后和研究生工作站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企业和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

经原国家人事部批准, 深港产学研基地组建了“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博士后工作站”, 现有在站博士后13位, 下属的实验室通过与孵化企业联合开展研发工作, 每年与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近50名研究生, 同时也带动了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实施方案》提出, 要“发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作用, 引导和支持大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联合研发, 引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 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 形成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在实践中, 由于孵化器内主要是中小型科技企业, 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很难获得对等合作的机会。为此, 深港产学研基地充分发挥自身兼为大型科研机构和专业孵化器的身份优势, 通过“3+X”的合作模式, 先后与日本校园创新和东京产学官组织、美国加州大学、全球最大的媒体和语音数据资源中心Linguistic Data Consortium (LDC, 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IBM、东芝以及香港各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广泛的合作, 同时有意识地带动孵化企业共同参与, 从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了国际科技资源。

3.2 孵化器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要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

深港产学研基地所在的深圳南山区, 是深圳乃至全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最为完善的区域之一。其中, 以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深港产学研基地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功不可没。深圳一半左右的孵化器集中在南山区, 2008年开始, 南山区全面落实“大孵化器”战略, 紧紧围绕科技企业创业发展所需的创新要素和主要难题开展工作, 大力实施团队建设、体系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大工程”, 使南山区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创新磁场, 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机构、资本、技术、服务等要素汇聚南山, 有力提升了南山区整体创业环境, 为推动全区自主创新再上新台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2009年南山高新技术产业逆势而上, 为整体经济走出低谷作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400亿元, 同比增长13.5%, 预计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840亿元,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超过60%, 创新驱动作用明显。这也再次证明了南山区的“大孵化器”战略已经对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提升地方经济增长水平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孵化器是建设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 《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科技企业孵化器本身就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通过与物理空间结合, 聚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服务对象, 针对共性需求, 通过自身提供增值服务或者引进专业服务机构, 可以有力地推动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实践中, 除了自身扮演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外, 下属的深港产学研基地产业发展中心是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和管理咨询机构,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专业的科技投融资服务机构和创投公司, 另外, 通过引进深圳南山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金杜律师事务所、金正会计师事务所、金科律科技服务中心等一大批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合作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不仅为入孵企业提供了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很好地促进了孵化企业的健康成长, 也为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 在其他两个体系的建设中, 孵化器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在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中, 提出要“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 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在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实践中, 通过孵化器的建设, 将市场最前沿的技术需求反馈到两个股东—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 同时通过建立孵化企业与大学联合攻关的机制, 促进了两所研究型大学新型交叉学科的建设, 推动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联合成立医学中心和临床医院, 协助北京大学成立了深圳研究生院, 从而新形成一批前沿技术研究基地。

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 提出要“从宏观管理、发展战略和计划、研究开发活动、科技产业化等多个方面, 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 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 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虽然由于历史原因, 深圳在军工产业方面没有太多的基础, 深港产学研基地的两个股东—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在这方面也涉足较少, 但是, 通过孵化器工作的开展, 深港产学研基地下属实验室和孵化企业也参与了部分相关的国防科技工作。例如, 深港产学研基地下属的深圳市智能媒体和语音实验室曾参与了美国国防部委托的部分研究工作, 目前也在积极为中国国防科技创新服务, 孵化企业深圳市迪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和深圳先进电脑公司 (移动视频监控) 等也为国防科技创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综上所述,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 深港产学研基地等科技企业孵化器都已经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在2009年10月22日出席第十届中国海外学子辽宁 (大连) 创业周和孵化器工作座谈会时指出[8],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 孵化器无论在技术创新体系, 还是中介服务体系方面都是一个亮点, 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4 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4.1各级政府应继续大力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近年来,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中小企业促进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规政策陆续出台, 通过火炬计划环境平台建设项目经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新基金公共服务机构补助资金、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经费扶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四项税收减免政策也已经出台。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 扶持孵化器的政策体系尚未健全, 对孵化器的支持还没有形成社会合力, 尤其的, 由于孵化器的成绩更多地体现在环境建设等战略长远影响上, 在实践中, 往往会被招商引资指标、直接创收任务等引入误区。因此, 各级政府应该以更加积极、战略的眼光来对待科技企业孵化器, 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

4.2各现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通过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和与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合作等方式, 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给孵化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 从而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4.3各级政府应该鼓励研究型大学、研究机构等专业能力较强的机构更加积极地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 同时, 应出台政策, 鼓励现有的综合实力雄厚、专业服务能力强、服务体系健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以管理输出等方式, 逐步形成孵化器集团或者联盟, 从而实现服务体系和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2006~2010年) 规划纲要.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科技部火炬中心网站, www.ctp.gov.cn.

[4]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 1997.

[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9日电.

[6]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 科技日报, 2009年7月22日.

[7]刘勇, 论技术转移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第5期, 总第171期.

企业实践基地 篇10

1 建设经管类专业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经管类各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学生必须在实践能力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以适应社会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能将企业与学校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标准结合起来, 共同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提高就业质量, 提高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专业建设, 培养“双师型”的教学队伍, 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是实现校企共赢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国家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 这些文件的出台, 都反映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共性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比较陈旧

由于我国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高校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附属, 因而只注重课堂的理论, 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所以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缺乏对校外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标准

目前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基地建设是基于企业与学校或个人的某种关系建立的, 他们之间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任务, 而不是合作关系, 一旦发生人员的变动, 基地便难以继续, 从而影响了基地的稳定性, 独立学院尤其突出。基地建设只停留在表面上, 这样基地建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国家对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没有相关的建设标准, 这也是导致了基地建设的不规范性。

2.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经费的支持, 由于经费不足, 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校企之间的合作稳定性都将受到影响。

2.4 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不到位

主要有三种表现:其一, 由于实践教学的时间进行集中, 企业一次性接受的人数有限, 加之专业扩招之快, 学生人数之多, 基地较分散等原因, 使基地的建设与教学管理难以保证;其二, 校企单方管理;其三,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运营中没有监督和管理机制。

3 经管类专业长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3.1 经管类专业教育需转变观念, 重视实践教学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经管类专业的教育需转变观念,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首先, 要合理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再次, 教师们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教研教改活动, 通过改革,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提高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随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 教师对经管类专业教育观念有所改变, 一个从传统教育模式向创新教育模式转变的热潮在各高校兴起。重视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3.2 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选择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标准为:一是, 行业龙头企业, 企业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完备, 管理与安全保证制度健全;二是, 专业对口, 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三是, 校企之间有良好的运行关系和校企互赢互利的共同点;四是, 双方领导重视并愿意承担各自的责任与任务。

根据上述四项标准, 华商学院将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群定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旅游业大型化企业集团, 是广东省旅游龙头企业集团, 经营集主题公园、豪华酒店、商务会展、高档餐饮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大型综合旅游度假区, 旗下拥有广州长隆与珠海长隆两大板块。该基地主要对经管类各专业选定长隆集团方向培养的学生, 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联合培养。

3.3 构建长隆基地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基地质量保障体系, 使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3.3.1 组织保障

为确保基地建设与管理稳步发展, 校企成立了三级管理机构, 一级由双方单位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组成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委员会, 负责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方案、规划、制度制定。二级由双方单位具体部门领导、主管人员等组成基地领导小组, 负责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施, 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协调等工作。三级是实践教学指导小组, 由各岗位的基层领导、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三级组织机构, 责任明确, 分工具体, 相互协作, 共建共管长隆实践教学基地。

3.3.2制度保障

校企双方制定一整套适合基地的管理、安全制度责任及协议, 规范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 明确三方的责、权、力, 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以保证校方、企业、学生的共同利益。如《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实习三方协议》、《学生管理手册》、《实习安全责任书》等。

3.3.3 过程监控

在每个实践教学活动中, 校企双方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指导、协调、监管;双方指导教师负责全程管理监控;教学方面有计划、总结、质量分析;教学结束后双方对学生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实践成绩;同时评选优秀实习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及奖励。

3.3.4 评价保障

1) 制定实践教学基地评估指导, 每年评估一次;

2) 企业对学校组织实践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3) 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保障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基地更好的发展。

3.4 改革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1) 构建校企共管的三级组织机构, 共同管理、监控基地的建设与教学过程管理;

(2) 共同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对经管类各专业选定长隆集团培养方向的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工作;

(3) 旅游管理专业 (酒店方向) 的学生实行“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专业的全部学生第7学期集中到长隆酒店、横琴酒店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部分学生直至就业。

3.5 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的要求, 建立相应的“企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开发3-5门“企学结合”的课程和课程标准。

3.6 校企共建指导教师队伍

长隆基地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是由校企双方共建, 企方主要指派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承担指导教师;校方指派青年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他们通过指导学生来了解企业经营、服务状况, 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并且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 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3.7 多方筹集资金, 加大基地建设经费

长隆基地建设与运行经费, 采用学院实习经费计划拨一点, 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给一点, 企业资助一点, 学生自己出一点的办法筹集实习经费。基地经费严格管理, 专款专用, 保证基地建设与运行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近年来, 华商学院在与长隆集团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基地考核机制、师资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深入的探讨, 以促进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摘要: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经管类专业与长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为例, 重点阐述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分析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孟祥宾, 魏泽.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

[2]艾训儒.新时期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问题及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12 (1) .

[3]宋殿辉, 孙广, 季晓依.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物流科技, 2009 (2) .

[4]李建楠, 刘玉峰, 李春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心困境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9) .

企业实践基地 篇11

摘 要:本文以福建莆田学院和创源机械制造公司共同参与建设的创源机械制造公司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例,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校外实践基地 建设

课 题:本文系莆田学院教改项目(JG201431)研究成果。

福建莆田学院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了一批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训基地。

创源机械制造公司校外实践基地是其中之一。

一、规范基地管理,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福建莆田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创源有限公司和莆田学院共同投资,联合建设,共同管理和使用。秉承“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首要原则,签订合作协议。创源有限公司发挥企业的行业优势、场地优势和生产经营优势,莆田学院发挥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双方充分进行资源共享,制定校外实践基地的制度,对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协调双方关系,建立为莆田地区支柱产业之一的机械制造产业服务的校外公共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基地实行决策、管理、项目三级管理,职责明确,包含双方领导以及大量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员工和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

二、建设基地的实践条件,适应教学需要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根据指定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在各自领域的特长,一方面共同建设基地的硬件环境,增添所需的设备,提供日益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实现教学目标的实训项目,达到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要求。

三、加强基地师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水平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建设一支较高水准的实践教学队伍,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也是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莆田学院组织了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教学,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增加教师的行业素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创源有限公司选聘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兼职参与实践教学,并根据企业的生产实践对学生进行讲座。

四、校企协同创新,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技术创新

充分发挥莆田学院和创源有限公司双方的优势,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公司的管理、技术人员编写教学材料。按照具体岗位的要求,以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创源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行业技能加入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既能教授学生又能培训公司员工的有特色、高水准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的岗位、编写符合学生水平和实践教学目标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莆田学院和创源机械制造公司建立了以项目为依托的合作关系,通过科研立项,建设校企合作科研平台。一方面可以服务于师生,另一方面也能服务于企业。学校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公司解决技术难题;企业可以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为学校储备“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通过两者的共同努力,打造产学研基地,充分满足企业对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同时开展多方位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和企业之间探讨资源共享的新模式,以各类行业协会为平台,积极推进行业代表参与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各类行业相关的活动。

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感受企业文化。通过在企业的学习生活,实现校园到社会的衔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团队意识。

根据实践内容,公司为本专业学生打造了l0门课程,内容涉及机械设计与制造岗位的基本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生产管理培训等,详见下表。

通过两年的建设,该实践教学基地已经成为集教学、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生产、技术服务与应用研究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成为莆田地区的先进共享性应用实践平台与校企合作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陈建华,胡开明.高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

[3]周兰菊,顾青.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4).

企业实践基地 篇12

一、学校课程资源优势分析

(一)学校传统资源

学校传统文化是在学校的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鲜明特征。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我校积淀了丰富的人文资源:钱蕴秀女士承夫遗志创建阳山书院;有志青年学生参加“三五支队”进行抗日救国;冯农老校长六十多岁带领师生工读义卖办学;中国花鸟画大师潘天寿的弟子商敬诚老师安心农村教育,培养出包括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在内的诸多美术大师;胡意琛校长带领师生建造宿舍楼;等等。这些显现了“爱国、奉献、实践、创新”的校园精神,而这恰恰又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灵魂。为此,学校出资30万元重建校史馆,让校史馆成为学校定期开展“爱国”“奉献”“实践”“创新”系列主题活动的实践基地。

(二)师资队伍力量

学校师资队伍,是学校现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搞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培育一支思想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搞好综合实践活动关键所在。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做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协调经费安排,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制度,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机制、方向与进程。成立由综合实践专职副校长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小组”和“综合实践科研大组”,综合实践科研大组由三位高级教师、两位省级学生成果优秀指导教师(其中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一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组成,为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具体负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指导、实施和评价,以及评选“精品校本课程”“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学员”。

2.提升师资质量

我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指导师的素质。“请进来”,即学校多次邀请知名校友、市内外知名专家、市县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等来校指导和交流,改变班主任的观念和工作方法,提高综合实践指导师的基础理念和技能。学校承办了绍兴市综合实践继续教育培训、绍兴市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示范课、绍兴市综合实践经验交流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校领导和教师凝心聚力,帮助领导小组理清思路、完善措施。“走出去”,即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活动。学校多次组织分管校长带领实施小组成员,到兄弟学校进行观摩和学习,借鉴、汲取有益经验。

(三)学科基地建设

1.建设校内活动基地

学校对校内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进行了重新排布和整合,2013年投资50万元改造教室、利用空地建设校内基地8个,分别为摄影摄像拍摄和后期制作室、手工制作室、劳技制作室、国防教育室、舞蹈室、书画室、紧急救护训练室、立体栽培实践基地,同时购置了开展实践活动所需的器材和物品。

2.开发校外活动资源

学校又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丰富的教育资源,真正为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学校所在地长乐镇素称“剡西明珠”,是全国重点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拥有2353家企业,已基本形成了工业以电机电器为主、农业以“茶叶、香榧、养殖、花卉”为主的产业。学校结合本地地域情况,协调农作物产地、知名企业以及社会公益机构等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如:可供学生进行地质地理考察、生物多样性调研、水资源保护活动、有机农业观摩的“南山湖实践基地”;可供学生进行紧急救助、安全、环保宣传,文艺演出,社区服务,春联书写赠送等等实践活动的“长乐镇广场实践基地”;可供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长乐镇古建筑群实践基地”;可供学生结合物理知识进行学科拓展研究的“力马电机学生实践园”;等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学校致力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打造有影响力的省、市精品选修课程。

一方面,学校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发选修课程,如“论语感悟与践行”“唐诗之路与剡西诗文”“游戏与数学思维”“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等。另一方面,学校还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以社区服务类选修课程群建设为例,学校寒假的社区服务主题是文化进村,载体是送春联活动,开发的相关选修课程有“体验嵊州节日文化与习俗”“寻访嵊州名联”“楹联书法练习、创作与实践”“王羲之书法练习”“赵孟顶頫书法练习”等。通过这些选修课程学习,学生体会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民族节日文化,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楹联知识,提高了书法欣赏和书写水平。通过连续三年的送春联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了学校向周围的文化辐射,也推动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创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廿七,早早有村民在等着取春联了,长乐镇的年味也浓烈而和谐。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喜欢、学校支持、群众欢迎。

此外,学校组建精品课程开发团队,重点开发一批不同类型的精品课程,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我们采用一边开发一边实践和改进的办法,经过师生两年的努力和绍兴市综合实践专家组的悉心指导,课程开发取得了成效:社区服务类课程“楹联的练习、创作与实践”、社会调查类课程“高中生社会调查方法”、校园文化类课程“现代礼仪”、实践操作类课程“嵊州美食文化”和文化传承类课程“三十六计的浅析与应用”被评为绍兴市精品课程。学校将获奖的精品课程进行积极推广:一是开示范课和网上公布教材,供其他教师参考借鉴;二是每门精品课程由三四位教师同时开课,通过实践和探讨,对课程进行完善,争取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多种方式培育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

(一)拓展学科知识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学会”,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生将这些技能和知识运用出来,并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才能真正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以此为目标,教师引领学生结合学科知识、学科学习特点等方面开展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成绩也非常突出,如:《反应时间尺的研制》获全国一等奖;《简易光控开关的制作研究》和《直流电动机的课外研究与制作》获省一等奖;《单摆课外实验的深入研究》获省二等奖;等等。

(二)开展社会实践

为切实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学校坚持以必修课形式开课,在绍兴市教研部门的直接指导下,编写了社会调查实践校本教材《高中生社会调查方法》,并落实相关措施,结合实践活动、课题等形式展开研究。一是选好研究课题。在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题和班主任指导选题相结合,学校综合实践科研团队再对上交课题进行指导、提升、审核与评比,每班确定三个研究课题。二是指导师悉心指导。学校要求所选课题与指导师的专业或特长一致,并对选定的指导师进行为期2天的专项培训。三是分期评比。学校对课题开题、调查报告、结题报告分别进行评比,并纳入学生考核、指导师考核和班级考核中,使学生对整个过程都很重视,成果也自然而然地出来了:调查报告《长乐镇茶叶产销情况的调查研究》获全国二等奖;《关于金庭镇桃形李产销情况调查研究》获省二等奖;《高二学生玩网络偷菜游戏的调查与思考》获绍兴市一等奖;等等。

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寒暑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探望退休老教师,听他们叙述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与电力公司携手举行嵊州市“阳光乡村行动”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

此外,学校定时定地开展“三色基地”实践教育:每年组织新生参观军事博览城,并结合每年的军训组织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清明时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充分利用南山湖地理资源进行相关学科的课外考察和研究;每年的5月12日开展广场公益活动,如安全知识问答、紧急救助示范、家庭安全防范指导等。学校还组建多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分别于学雷锋日、“五四”青年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活动,如:学雷锋日清扫长乐镇卫生死角,到养老院送温暖;节假日在广场分发环保袋,倡导环境保护;植树节,师生共同植树,组织室内绿色植物义卖。学校还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如:学校舞蹈队参加镇文化节;学校组织广场文艺演出;每年的春节前两日,学校墨香书法社免费为村民书写春联。

(三)开拓社团活动

在开设选修课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社团。如将在“摄影摄像技巧”“图片处理”“影像编辑”三门选修课中表现优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选为“三原色摄制协会”的成员,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学习、分工合作,就可以完成一般活动的拍摄制作任务。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这种实践机会,由社团指导师带队承包学校所有活动的拍摄任务。这样的社团,学校共有30个,其中精品社团有:益智联盟、巧手联盟、墨香书画社、三原色摄制协会、美食有约协会、阳山文学社、尖叫舞者协会、奇思妙想协会。

(四)共建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校园文化人人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共建的思路,多年来坚持开展“五进”校园活动:法制进校园,依法立规;安全进校园,常抓不懈;健康进校园,身心并重;美育进校园,以美促教;爱心进校园,温馨和谐。学校除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现身说法”和法制图片宣传外,指导学生会创办《长中法制报》。因全由学生找案例、选题材和搞调研,报纸的案例十分贴近学生,所以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使法制观念深深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中。每学期,学校会安排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教师、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请专职消防员来校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现场观摩灭火演习。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各种能力有明显提高。

三、反思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育过程中,我校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着一些有待突破的地方。

(一)取得的成效

1.整合了校内外资源,使综合实践有“根基”

学校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现有师资力量,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软件”支持;通过建设紧急救护训练室、立体栽培实践基地等8个校内活动基地,与社区、企业单位协作开发了“南山湖实践基地”“长乐镇古建筑群实践基地”“力马电机学生实践园”等校外活动基地,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2.加快教材建设,使综合实践有“血肉”

学校通过组建实施小组、科研组、校本教材研究团队,有步骤分类别地开发了校本教材,有序规范地推进了选修课程的实施,不断涌现出新的精品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也让综合实践活动有了“血肉”。

3.加大课程建设,使综合实践有“骨架”

通过拓展学科知识、开展社会实践、开拓社团活动、共建校园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创设多样化、层次化的活动舞台,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创设了载体,丰富了途径和手段,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有了“骨架”。

(二)有待突破之处

1.延伸基地建设的“长度”

“眼光”的长度决定基地发展的程度。学校正处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培育的尝试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学习,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边摸索边总结中,眼光容易变得短浅。这时,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更要深入挖掘、凝炼学校传统文化内涵,更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传统与现代融汇点上,为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科学发展。

2.拓宽基地建设的“广度”

合作的广度决定基地发展的速度。闭门造车,难有出路。现有的学校与社区、企业合作创设的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还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校只能通过走班的形式和课外社会实践的形式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要继续加强与社区、企业的合作,拓宽合作的广度,加快基地建设的速度,满足学生的需要。

3.挖掘基地建设的“深度”

思想的深度决定基地发展的高度。现阶段,尽管我们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提升了教师素质,也纠正了一些偏颇,但是专家的引领还是短期的、零碎的、不系统的,问题的解决也往往是治标而非治本。基地建设、教材编写、课程开发更需要专家的全程引领和指导。有了专业思想的引领,基地建设才会有“灵魂”,基地的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上一篇:植物选择和配置下一篇:高职高专网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