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共10篇)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1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世界各国都是一种主要的肿瘤致死原因。食管癌晚期致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 导致病人不能进食, 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1]。食管、气管瘘的处理颇为复杂。近年来随着食管支架的应用, 使过去很多棘手的问题得以解决。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是针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食管癌出现食管狭窄而采取的扩张食管的姑息治疗方法, 以改善进食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晚期食管癌病人进行食管支架植入术104例, 其中男63例, 女41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2 镍钛合金支架
国产镍钛合金温度记忆网状支架并配有置入器。该支架体部均呈圆柱形, 上端和下端稍膨大呈半球状, 由镍钛合丝单根编织而成, 支架体部内覆盖高分子聚酯膜, 上、下两端无聚酯膜覆盖, 支架在常温下柔软, 易被压缩至置入器内, 释放后在体温环境下则迅速恢复原态。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病人术前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应关心、体贴、爱护病人, 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注意事项及成功的病例, 耐心解释病人及家属的疑问, 消除不良情绪。
2.1.2 准备用物
常规 DSA包 1个。食管支架、硬导丝、导管、造影剂、牙托、液状石蜡、一次性吸痰管、电动吸引器、中心供氧。
2.1.3 病人准备
根据医嘱做好术前常规检查, 去除头、颈、胸的金属物品。术前4 h~6 h禁食禁水, 支架置入前 30 min予常规术前用药。
2.2 手术中的护理与配合
建立静脉通路。病人取左侧卧位, 头略后仰, 取出义齿, 予病人心理及肢体语言抚慰, 指导其全身放松, 训练其用鼻呼吸。清除口咽部的痰液及食管反流物, 以免误入气管, 根据医生手术进程, 传递器材。密切观察病人面色、生命体征等, 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 及时处理。
2.3 手术后护理
2.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取半卧位,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观察有无吸入性肺炎、呛咳、窒息、呼吸困难、胸骨后疼痛、出血、呕血、黑便、支架脱落、皮下气肿等情况, 如有异常向医生汇报并处理。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 3 d, 以防感染和出血。
2.3.2 饮食护理
术后病人禁食2 h, 如无恶心、胸闷、呕吐等不适, 可进食温热流质。一般选用粥汤、米汤。不选用牛奶、豆浆及甜食, 防止引起病人胃肠胀气、腹胀等不适。术后第2天逐渐过渡到半流质, 可给予稀粥、烂面、菜沫或鸡蛋羹等。1周内进软食, 1个月以后可进普通饮食, 少量多餐, 禁食质硬、粗纤维、黏性食物, 尽可能切割成小块剁碎, 煮得软烂以防止管腔堵塞或移位。食物温度要适宜, 不宜过冷过热, 尤其要禁食冰冷及酸性食物, 以免支架遇冷变形、移位或脱落。餐后要饮用温开水以清除残留于支架上的食物, 以免食物阻塞食管。
2.3.3 并发症的观察
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 发现以下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并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2.3.3.1 疼痛、不适、异物感及出血
手术过程中导丝导管及支架输送器对咽部、病变段食管黏膜的损伤和压迫所致, 多为轻中度短暂的疼痛不适及少量出血。食管病变本身也可引起疼痛和出血。术前与病人进行谈话, 交代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增强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痛阈及适应能力[3]。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2.3.3.2 上消化道大出血
多数由于支架损伤肿瘤表面所致, 应注意有无呕吐, 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及量, 发现异常及时送检,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发现出血量大应及时向医师汇报, 做好抢救准备, 准备内镜下止血治疗。
2.3.3.3 反流性食管炎
因病人食管狭窄部位较长, 支架远端靠近胃腔, 术后病人出现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 指导病人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 协助病人坐位进餐, 饭前使用胃动力药及制酸药, 进食后2 h内不宜采取平卧位, 平时日常生活中少做低头弯腰的动作, 以减少胃液反流的发生[4]。
2.3.3.4 支架脱落
嘱病人在进食过程中如有梗阻感, 胸骨后有异物感, 及时报告医师。
2.3.3.5 食管再次梗阻
如病人在吞咽通畅情况下, 再次出现序渐性吞咽不畅的症状, 应考虑食管发生再次阻塞, 告知病人如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诊。
2.4 出院指导
食管支架植入术只是姑息治疗, 仍需定期进行食管恶性肿瘤的放、化治疗。重视饮食指导, 强调避免进食粗糙、粗纤维、硬质、过冷过热食物。根据医嘱定期复查。
3 结果
104例病人均手术顺利, 术后康复良好, 5 d~7 d出院。
4 讨论
食管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诊疗新技术, 能有效地解决病人进食困难, 提供机体必需的营养, 提高生存质量。而且操作简单、创伤小, 很严重的狭窄先做食管球囊扩张, 再进行支架植入。针对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通过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使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 适应角色, 建立健康的行为,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晚期食管癌病人植入国产镍钛合金温度记忆网状支架并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病人均顺利出院。[结论]食管支架植入术能有效地解除病人吞咽梗阻状况, 但需要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 才能使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围术期
参考文献
[1]李春荣.食管癌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 :224-225.
[2]潘玉琴, 刘远玲.食道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6) :161-162.
[3]李世林, 刘成平, 虞戎.晚期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范[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 17 (1) :35-36.
[4]闵筱兰.双食道支架内套叠植入治疗晚期食道癌的护理体会1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 7 (4) :87-88.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2
[关键词] 内镜; 食管癌性狭窄; 食管扩张术; 支架
[中图分类号] R7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24-02
Endoscopic Implantation of Esophageal Stent in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M alignant Stenosis:A Report of 36 Cases
TANG Fuying YANG Xinkui GUAN Quanxuan LIU Jinxiu ZHONG Yongfeng
Endoscope Center,Zhongshan Municipal Chen Xinghai Hospital,Zhongshan 52841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icacy of esophageal dilatation and stent implantation guided by endoscopy for patients esophageal m alignant stenosis.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clinical data of 36 cases with esophagostenosis treated by endoscopic dilatation and sten implantation. ResultsThe excellent successful rate was 100%. In X-ray,all stents were precisely located and the diameter of stent expansion could reach 12-16mm in the narrowed segment. All the patients could take the semi-liquid diet. The foreign body sensation behind the sternum in all patients lasted for 6 to 10 days. The stent slipped from the esophagus to the stomach in one case,small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occurred in 6 cases,the stent obstruction appeared due to dietary fiber in 3 cases and esophagostenosis occurred once more due to m alignancy growth of tumor in 3 cases. ConclusionEndoscopic dilatation and stent implantation for esophagostenosis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Key words]Endoscope; Esophageal m alignant stenosis; Esophageal dilatation; Stent
食管狭窄是食管癌的常见并发症,2001年10月~2009年8月我科经异丙酚静脉注射全麻后,在内镜直视下给予食管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36例,近期疗效显著,均立即消除了因狭窄所致的进食困难,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36例食管癌患者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6岁,病程5~14个月。病变长度≥9cm 3例,5~9cm 21例,≤5cm 12例。经胃镜确诊为食道癌,病理证实为鳞癌,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吞咽困难按Stooler分级[1]:0级:无症状,能进各种食物;Ⅰ级:偶尔发生,能进饮食;Ⅱ级:能进半流饮食;Ⅲ级:仅能进流质饮食;Ⅳ级:不能进食,水也不能咽下。本组Ⅲ级16例(44.4%),Ⅳ级20例(55.6%)。
1.2 术前准备
将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字同意。常规心电图,胸片,血细胞分析、出凝血时间检查,确定无内镜检查及静脉麻醉禁忌证。术前禁食12h以上。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备急救药品及器械、氧气、异丙酚。
1.3 器材
OlympusXQ240电子胃镜,引导钢丝,镍钛记忆合金网状带膜支架(国产),支架植入器。Savary锥形硅胶扩张器。
1.4 方法
1.4.1 先由麻醉师给予异丙酚静脉注射全麻,心电监护,吸氧。
1.4.2 食管狭窄探条扩张术 术前通过胃镜或者吞钡对食管狭窄部位、程度及长度进行测量,由此选择支架大小。本组36例食道狭窄,胃镜均无法通过,先给予Savary锥形硅胶扩张器。常规插入胃镜,从胃镜活检管道中送入导引钢丝经过狭窄孔至贲门下,退出胃镜后,助手持稳导丝,操作者选用比狭窄部口径略大的扩张器,沿导丝送入扩张器,待有阻力感后,慢慢将扩张器的扩张部通过狭窄口送到狭窄部远端,停留3min左右,退出扩张器,间隙5min,依次增加扩张器的直径,直到狭窄部扩张后直径12~15mm,扩张完成后,退出探条,保留引导钢丝。再插入胃镜观察病变部位扩张情况,测量狭窄长度。
1.4.3 内镜直视下支架植入步骤 根据术前检查的狭窄段长度,选择合适的支架,支架的长度应超过狭窄段4cm。先将支架在冰水中浸泡软化,装入植入器内,此时的支架将变长,测量出植入器内支架长度,根据已知的食管狭窄长度来计算出支架上下端各要超出病变上下缘的数值,并在支架对应部位用彩色笔做好标记,量好植入器远端距牙托下缘的距离,并在植入器上用彩色笔作好标记。将导丝沿活检孔送入胃内,退出胃镜,在导丝引导下插入装有支架的植入器,直到标记点到牙托下缘处;助手插入胃镜至食管狭窄上方,在胃镜直视下,调整食管支架位置,定位适中后,操作者左手紧握定位管(中管)并紧贴于腰间,右手退出鞘管(外管)释放支架,释放过程中发现支架位置有误随时调整,直至合适后缓缓退出植入器,此时食管支架已撑开并固定在最佳位置,退出导丝。将胃镜通过支架至胃内,再次了解支架植入情况,用胃镜观察支架位置良好即完成操作。支架位置偏低,从活检孔注入250~300mL冰水,可用活检钳或三爪钳拉准回收线调整,直至位置合适。术后口服温开水,支架可恢复到原来形状。
1.5 术后处理和随访
支架植入操作完成后,胃镜下观察食管贲门扩张程度和黏膜损伤情况。通常会有较少量的渗血,无需特殊处理可自愈,若渗血较多局部可喷洒浓度8mg/100mL的去甲肾上腺素,或浓度5000U/40mL的凝血酶止血;术后行X线检查,了解支架的位置、长度及扩张情况;禁食4h,禁冷饮4周,术后嘱患者不进高纤维食物;可给予保护食管、胃黏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定期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必要时复查胃镜,观察有无并发症。
2 结果
本组全部一次放置成功,经胃镜及术后X线检查,支架位置准确,支架在原狭窄部位撑开后直径均在12~16mm之间,均能进半流质或普食,所有患者胸骨后异物感持续6~10d,经对症治疗逐渐消失;6例术后少量出血,采取内镜下止血治愈;1例术后8d,支架滑脱胃内,11d后经大便排出;有3例出现食物纤维阻塞支架,其中1例有先后3次出现支架阻塞,均经内镜取出;3例肿瘤恶性生长,再狭窄,再次植入支架后缓解,其中1例首次植入2cm×6cm术后4月复发,于原支架上下端各植入2cm×6cm支架1个,三支架重叠长12cm,位置良好,术后1年,进食通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封三图1,2为食管癌术前及植入支架后内镜下表现。
3 讨论
内镜下植入食管支架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行之有效和创伤小等优点,食管支架植入术已成为食管恶性狭窄和食管器官瘘的主要治疗方法[2]。本组36例均一次植入成功,现总结如下。
3.1 异丙酚静脉注射全麻后内镜直视下植入食管支架
支架的植入方法主要有在内镜直观下植入以及在X线透视下植入。我院在内镜直视下顺利放置,与在X线透视下操作相比[3],置管成功率相同,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易于调整、不需X线照射等优点;其次选择异丙酚静脉注射全麻下操作,具有患者无痛苦,无反应,医师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的优点,值得推广。
3.2 选择适宜的支架
镍钛合金记忆网状支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稳定的记忆性和超弹性,在0~10℃环境中为软化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改变形态,易放于置入器中,在33℃环境中可恢复到原来形状。支架本身压迫癌肿,防止出血,同时造成病变局部血供不良,癌肿生长速度减慢,从而延长生存期[4]。带膜支架,还可以阻止癌组织及肉芽组织由支架网眼向腔内生长,避免短期内再狭窄,带膜镍钛合金记忆网状支架治疗晚期食道癌性狭窄,是最佳选择。当病灶下端距贲门小于3cm时,因支架的扩张作用抵消了下段括约肌的作用,选用带防反流支架,支架长度以超过病变范围2~4cm为宜,以免过长带来的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
3.3 操作要点
食管支架放置其成败关键是对狭窄部位进行有效的扩张和定位。扩张动作要求缓慢,特别是行到狭窄处,切莫使用暴力,分次选择的扩张器型号15~54F的Savary锥形硅胶扩张器,沿导丝对狭窄扩张,停留3min左右,退出扩张器,间隙5min,直扩张至12mm左右即可,太窄不能缓解食管狭窄症状,严重的无法植入食管支架,太宽则支架容易滑脱到胃腔。准确的定位则应做到:术前准确测量狭窄长度,准确量出植入器内支架长度,准确计算支架超过病变上下缘的数值,量好植入器远端距牙托下缘的距离,并做好明显标志;胃镜直视下调整植入器到理想位置后方完全释放支架,支架释放后若位置不理想应尽快调整。本组32例患者支架位置十分理想,偏低4例,从活检孔注入250~300mL冰水,用活检钳或三爪钳拉准回收线调整后成功,无一例位置偏高。
3.4 并发症及其防治
早期并发症:包括穿孔、出血、吸入性肺炎、支架未完全扩张,支架安装位置欠妥、支架放置失败及支架移位等。晚期并发症:包括食物嵌顿、肿物过度生长、反流性食管炎及支架侵龚进入纵隔、支气节管或主动脉[1]。本组置管后均有不同程度之胸骨胀痛,经对症治疗逐渐消失;6例术中出血,采取内镜直视下止血治愈;本组3例出现食物嵌顿,其中有1例反复3次发生,均内镜下取出;1例支架移位并滑脱胃内,经大便能排出,该例支架滑脱主要原因与肿瘤偏心生长有关。3例肿物过度生长,再次支架植入后缓解,其中1例首次植入2cm×6cm,术后4月支架两端均再发狭窄,于原支架上下端各植入2cm×6cm支架1个,三支架重叠长12cm位置良好,术后进食通畅。
我们认为,异丙酚静脉注射全麻下操作,胃镜直视下植入国产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患者无痛苦,操作简便,创伤小,治疗效果好,能有效地解决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为进一步放疗、化疗或微波治疗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运祥,黄留业. 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6-187.
[2] 于凤杰,于有贵,赵月坤,等. 食管支架植入术后联合射频及药物注射序惯治疗晚期食管癌性狭窄[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14):58-59.
[3] 刘红云,张德龙. 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并支架植入术32例报告[J]. 中国内镜杂志,2008,14(7):753-758.
[4] 刘吉勇,杨崇美. 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41.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3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支架植入术,护理
食管癌 (esophagus cancer) 是指由腺上皮或食管鳞状上皮异常增生所形成的一种恶性病变, 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三个阶段[1]。晚期食管癌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狭窄, 进而引起吞咽障碍和食管穿孔并发食管气管瘘。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涉及多个阶段、多种因素、多种基因变异, 在分子水平上主要涉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相关蛋白质的改变, 也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如长期食用腌制食物和烫食, 嗜烟嗜酒等。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 位居世界肿瘤死亡的第4位。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 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解除进食困难和梗阻所造成的营养摄入障碍,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 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食管支架植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此手术也有许多的并发症, 所以科学、全面、高质量的护理对食管癌支架植入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晚期食管癌的护理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54例, 其中男37例, 女17例, 年龄45~81岁, 平均62岁, 均经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晚期食管癌。肿瘤部位:16例位于食管上段, 20例位于食管中段, 18例位于食管下段。病变长度为3~14cm, 食管腔均出现明显狭窄, 其中吻合口狭窄23例, 癌性狭窄17例, 食管瘘9例, 气管瘘5例。
1.2 护理方法[2]
1.2.1 术前护理
完善X线吞钡检查、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查, 结合食管造影来确定食管狭窄的程度和病变位置, 合理选择长度适宜的支架。术前6~8h禁食禁水, 做碘过敏试验, 取出义齿和影响X线光检查的物品, 防止手术过程中引起呕吐。在咽部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喷雾麻醉, 使患者取侧卧位, 准备手术相关事宜。由于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 所以患者极易出现悲观、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绝望、恐惧等不良情绪, 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充满同情心, 时刻关心患者, 积极与患者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的苦恼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活动, 并且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制定出科学的个体化方案。要认真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晚期食管癌的相关知识, 包括诱发因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治疗后的良好前景,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 明白治疗的必要性, 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 积极配合治疗, 为治疗的安全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 术中护理
保持正确的体位, 常规采用左侧卧位, 嘱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尽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时刻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面色、情绪和意识, 若患者口腔内有分泌物则将其尽量排出以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将引导钢丝从胃镜活检孔插人胃腔, 应用扩张器扩张狭窄部位, 注入造影剂证实导丝在胃内测定狭窄段两端开口, 做好体表标记。然后将带有支架的置人器沿引导钢丝送至预定部位, 再次插人胃镜确认位置正确。选择一端或两端呈喇叭口状的镍钦记忆合金网状内支架, 且支架表面被覆一层硅胶膜。在X线电视监视下, 按体表标志将支架从口腔沿导丝引导向下送至狭窄处释放, 观察若无出血将钢丝和置管器退出。吞咽水溶性造影剂复查, 记录支架的位置和置放效果, 证实食管通畅完毕。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
1.2.3 术后护理
手术刚结束时支架未与食管内壁未完全吻合, 所以将支架置入2h后患者方可开始食用米粥、牛奶、豆浆等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 以免阻塞支架或使支架脱落。且为确保支架位置稳定, 不要进食过热、过快、过硬和刺激性食物。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 是否出现便黑、呕血和胸骨后疼痛,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4 并发症护理
植入支架后很可能会引发相应并发症, 医护人员必须做好病情观察和恰当处理。并发症主要包括[3]: (1) 消化道出血和食管破裂。该症由于过大球囊使食管扩张, 导致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呕血, 甚至消化道大出血, 医护人员应该配合医生及时进行扩容止血治疗; (2) 反流性食管炎。该症由于食管下段内植入支架后, 使食管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胃酸反流、胸骨后灼痛。要指导患者进食后取半坐卧位, 减少胃酸反流, 给予相应保护胃黏膜的处理; (3) 胸骨后疼痛。该症由于植入支架扩张食管引起, 往往在1周内自行缓解, 不需处理; (4) 支架再狭窄。该症由于肿瘤在术后通过支架网孔向腔内生长, 导致再度出现饮水呛咳、梗阻情况, 严重者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5) 支架移位、变形。该症由于饮食方法不正确或饮食过热过冷造成恶心呕吐所引起, 主要预防措施是细嚼慢咽, 适当应用解痉止呕药。
1.2.5 出院指导
由于患者常常由于食管癌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出现恶病质, 身体消瘦, 体质虚弱, 长期卧病在床。所以应该帮助患者勤按摩、勤翻身、勤擦洗身体、勤更换衣物, 防止发生褥疮。保持房间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 空气流通, 湿度适宜。指导家属观察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 进食缓慢, 食物温热, 不要进食干燥坚硬, 有刺激性的食物。使患者避免剧烈活动, 防止支架发生移位和脱落。嘱咐其遵医嘱服药, 坚持定期做吞钡检查, 以了解内支架和食管通畅情况。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使患者消除顾虑, 积极乐观, 充分认识到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2 结果
5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经过相应护理, 显效32例, 有效17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90.74%。
3 小结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部分患者食管内有异物感或吞咽时胸骨后针刺样、烧灼样、牵拉样痛[4]。而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则吞咽困难, 常腹痛呕吐, 体重减轻, 甚至完全不能进食。食管癌晚期患者更因为长期摄食不足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 免疫力下降, 身体消瘦, 甚至出现肿瘤转移、并发多种并发症, 如肝转移引起的黄疸, 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嘶、骨转移, 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并发穿孔时引起纵隔脓肿、肺炎等。1983年国际上首先报告可以采用食管内植入金属支架来解决食管狭窄的问题, 由于该方法能够迅速缓解患者进食梗阻的问题, 且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 所以逐渐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内镜下的微创介入技术, 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创伤小等优点。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需要在术前对其身体条件进行全面的评估, 制定个体化方案, 准确定位, 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经口进食是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根本问题, 而支架植入术恰好解决了该问题, 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 支架植入术也得到不断的推广。而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恰当的护理, 是患者度过围术期的关键, 对患者的康复, 治疗的效果和减轻患者的痛苦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科学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紧张不安的心理情绪, 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和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极大的意义。医护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详细了解支架植入术的原理及手术过程, 在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 消除他们的顾虑, 使其理解支架植入术的必要性并积极中配合手术,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嘱咐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术后注意饮食, 细嚼慢饮, 少食多餐, 餐后散散步, 放松心情。在护理方面具体首先要做好术前护理, 在心理上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使其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和术前准备工作, 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手术中要密切配合医师, 观察病情变化, 妥善应对和解决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术后护理的重点是饮食和并发症的护理, 并且做好出院指导工作。注意防止胃食管反流和呼吸道感染, 若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顽固性咳嗽和脓痰等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治疗。通过对54例患者的护理, 使我们体会到充分的术前护理、积极的术中护理、有效的术后护理、及时的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关系到支架植入是否成功和术后效果。总之, 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可明显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感和信任感, 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减少患者身心痛苦, 使患者及其家属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加速疾病的好转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龙凤, 郭素萍.晚期食道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用杂志, 2011, 15 (16) :3.
[2]李金枝.晚期食道癌患者化疗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8) :117.
[3]余华琴, 陈华英, 刘月琴.晚期食道癌患者自膨式金属食管支架放置术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3 (20) :554.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4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介入治疗的进步,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冠心病血运重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常规方法相比,无需严格卧床,术后体位相对自由,伤口易于压迫止血,局部出血少,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更容易被病人特别是对心功能差,不能久卧的患者或是因卧床引起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而需导尿的患者所接受,不失为一条安全可行的介入诊疗新途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从2013年1月-2013年6月共216例,其中男性165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8岁。心绞痛120例,心肌梗死49例,急性冠脉综合症12例,胸痛待查35例。冠状动脉无病变67例,1处病变93例,2处病变27例,3处及以上病变29例。
1.2结果:本组216例患者均经右桡动脉径路穿刺,成功210例,失败6例,穿刺成功率97.2%。失败6例均因桡动脉痉挛造成,后改经股动脉径路穿刺完成手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对介入性检查和治疗都有一定的陌生感,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1],缺乏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术前充分做好解释工作,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必要时可请已接受该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1.2 禁食:术前禁食禁饮,但不超过4小时,以免导致血容量不足和低血糖的发生。此项手术是局部麻醉,全身受麻醉药物的影响小,发生误吸的概率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要尽可能缩短禁食时间,以减少并发症。
2.1.3 用药准备:术前累计给予波力维300mg,肠溶阿司匹林0.3g,其目的是降低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度,防止术后血栓形成。
2.1.4 一般护理: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前一天行双侧腹股沟、会阴部的备皮和造影剂过敏试验,清洁皮肤,病情许可,可嘱患者洗澡。保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可口服安定。常规完善血生化、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
2.2 术中护理:嘱患者排空膀胱并协助上手术台,取平卧位,将右手自然外展放置于手托上。术中密切观察术侧肢体情况,询问病人有无臂痛、麻木等不适感受,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连接各种监护仪器,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以备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情况。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后送回监护室或病房平卧1小时,不能平卧者取坐位或头高足低位,术肢位于胸前并相对固定。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连续四次,若患者冠状动脉无病变,术后4小时即可下地活动。相对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无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了拔管前的护理,方便患者大小便,减轻了患者的思想负担,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2.3.2 伤口的观察和护理:术后采用的是一次性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穿刺处止血。由于术中及术后抗凝剂的使用,伤口易出血或出现血肿,止血器固定好以后随时观察术肢皮肤温度及颜色的变化,注意有无疼痛、青紫、肿胀等情况发生,同時监测拇指动脉的搏动,以判断止血器压迫是否到位,注意局部有无渗血。若患者因止血器压迫引起不适,可利用非药物措施来分散注意力,必要时可予药物改善。术后两小时即可开始松动止血器,最初每次半圈或是一圈,若患者伤口止血较好, 6-8小时后即可取掉止血器,更换敷贴。嘱患者在术后3日内不在术肢输液,测血压及提重物,1周内勿揉抓穿刺处,并保持穿刺处的清洁、干燥。
2.3.3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无不适即可进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食多餐。多饮水,勤排尿,有助造影剂排出,有资料报道,随着心血管造影技术及介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2]。而经饮水治疗是临床上常用 的、简单的、有效的、能减少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方法,所以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告之饮水的重要性。
2.3.4 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足睡眠的方法,及其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性,并保持皮肤和血管的完整性。
3 健康教育
嘱患者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良好,避免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担。预防高危因素,如超体重、高血压等,因为这些因素不但会加重心脏负担,而且使血液粘稠,刺激血管痉挛以及血管内膜增生及血小板聚集;坚持长期规则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加减药物。更换药物或减量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积极治疗合并症;适当运动,适当锻炼可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一般术后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术后心功能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提倡有氧运动;定期复查,术后定期进行复查,如有心绞痛发作或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4 体会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相比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术后易于压迫止血,穿刺部位出血少,伤口不易感染,无需严格卧床及制动术肢,无需过多的暴露病人即可观察伤口局部及肢体血运情况,患者易于接受。对护理人员来说,相对减轻了工作量,对术后伤口的观察及护理更为方便,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全面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手术成功率及预后的重要措施。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晶风. 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对策[J].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10,321:36-37.
食管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篇5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经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为食管癌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45~77)岁,平均60.2岁,其中完全不能进食者23例,可能进少量流质者18例,病程(1~6)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无严重心律失常,无呕血黑便,血压高者行药物控制,入院后均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1.2 方法
1.2.1 手术器械
采用Olympus电子胃镜,大型x线机,导引钢丝,直径不等扩张器,镍钛记忆合金生物膜支架及配套的安装系统。
1.2.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前20min用1%地卡因行咽喉部喷雾麻醉,在x线透视下将胃镜送至病灶近端,经插入导丝至胃腔,退出胃镜并固定导丝。胃镜下经活检孔插入引导导丝并越过狭窄部位,引入扩张器至1.2cm~1.5cm,直至胃镜可顺利通过狭窄部位至胃腔。估算病灶两端距门齿的距离,选择长度超出病灶长度4cm的经冰水处理后的支架,压缩后装入支架推进器,并借用导丝将推进器送入食管。确定支架中央部位与病灶中心一致后推出支架,使其在体温的作用下自行扩张并固定支架,使其两端超出病灶近端和远端各2cm。准确定位后,打开安全阀并退出保护性外壳。操作完毕后患者平卧休息20min,饮温开水50mL,以利于支架张开变硬固定于狭窄腔面,避免脱落或移动。
2 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均一次置架成功,所有支架张开完全,管腔通畅,x线下见狭窄部明显扩张。术后2h可进流质温热饮食,吞咽困难迅速缓解,未发生穿孔和大出血等近期并发症。随访(6~16)个月,均未发生支架变形、错位及脱落等远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无进食困难和咽下疼痛等症状,营养状况得到明显好转,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多数食管癌患者均为晚期患者,病情长、精神压力大,加之对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缺乏了解,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责任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目的、过程、优越性、配合方法及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多与其沟通,介绍典型病例,解除焦虑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信心,赢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3.1.2 术前准备
术前禁食、禁水12h,安排患者做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讲明术前各项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有无过敏史,解读患者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结果以了解病变性质,狭窄程度、长度及弯曲度。
3.2 术中护理配合
患者取屈膝左侧卧位,取出活动假牙,松解衣扣及腰带,将头偏向一侧,放入牙托,口角处接弯盘。配合医师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如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吸氧,擦净口鼻分泌物。术毕协助漱口,饮40℃左右温水以利于支架迅速膨胀固定。如支架位置不理想,可用支架复位器予以适当调整,保持支架位置合适。
3.3 术后护理
3.3.1 一般护理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应立即卧床休息,术后抬高床头(15~30)°以减少返流[2],同时避免大幅度转身、弯腰等体位的改变。术后吸氧及多功能监护仪监测4h,平稳后每4h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3d平稳后改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有无意识改变、呼吸困难、呛咳、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3.2 饮食护理
食管内支架置入后若饮食不当可导致支架移位或再狭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3]。一般术后(1~2)h(咽部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可恢复进食,当日进食40℃~50℃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术后1~2周内以流质饮食为主,10d后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普食,但仍以软食为主,忌干燥、粗糙以及刺激性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为宜,避免过早进食固体及食团过大食物,以防止食物过硬或纤维素包绕牵拉造成食管支架移位或下滑。进食体位取坐位,嘱患者用餐后多饮水以清洁残留于支架上的食物,防止食物阻塞食管,同时,避免饭后或睡眠时平卧以防止食物反流。进食过程中观察有无吞咽梗阻感、呛咳及胸痛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3.3 并发症的处理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表现为胸痛、反酸,加用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比利、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硫糖铝等,以及抑酸药物如洛赛克等一般能够得以缓解;近期小量出血多为扩张器或支架撕裂肿瘤组织引起[4],可口服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溶液治疗。定期出血多为支架摩擦肿物破溃所引起,多发生于肿瘤快速生长,可给予微波灼烧;吸入性肺炎主要因老年人会厌功能不全、贲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或支架支撑段压迫,导致食管蠕动消失而引起[2]。本组41例患者均一次置架成功,所有支架张开完全,管腔通畅,x线下见狭窄部明显扩张。术后2h可进流质温热饮食,吞咽困难迅速缓解,未发生穿孔和大出血等近期并发症。
3.4 出院指导
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调节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强调细嚼慢咽,进食后饮温开水。注意休息,勿做剧烈运动,保持心态乐观和睡眠充足。教导患者自我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进食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黑便,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嘱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随访,并行食管钡餐造影或X线胸片复查,以了解支架位置及有无脱落移位情况。
4 小结
总之,晚期食管癌经食管内支架置入可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基本条件,且其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常规准备,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术后对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手术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啸.消化内镜治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1
[2] 苗秀兰,孙莹,李凤玲.内镜下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护理[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06;15(17) :2415~2416
[3] 毛广花,王巨辉,蒋伟,等.内镜下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的配合及护理[J].吉林医学,2005;5(26) :492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1月—2008年10月我院肿瘤放疗科收治晚期食管癌病人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51岁~72岁,平均62岁;均经食管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及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确诊;饮食评估按吞咽困难5级标准评估[1]:0级为正常吞咽,1级为能进普食,2级为能吞咽大部分固体食物,3级为只能吞咽液体食物,4级为不能吞咽液体食物。本组3级8例,4级15例,8例合并食管瘘。
1.2 治疗
本组病人均采用Czes型被膜食管支架,该支架是以医用外科植入型高弹性不锈钢丝为骨架,其内外覆合高强度硅橡胶薄膜制成,具有质感柔软、支撑力强、顺应性好、生物相容性好、耐酸碱腐蚀等优点,植入人体后异物感轻,并发症少,可以回收、可带支架放疗,可带防反流功能。均采用内镜直视下一次放置,植入位置满意。
1.3 转归
本组病人支架植入后狭窄解除,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进食;合并食管瘘者,支架植入后瘘口完全封闭,肺部及纵隔感染得以控制;无支架本身引起的致死性并发症;2例于继续放疗后,发生了支架移位,于内镜直视下重新调整位置;19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支架置入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向病人讲明植入支架后一般1 h~2 h(咽部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即可恢复进食,以取得病人配合及增强治疗的信心。
2.2 术中配合
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面色、意识、呼吸、脉搏等变化。手术结束后协助漱口,以利支架的膨胀。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6 h内注意观察病人呼吸、血压、脉搏。术后48 h内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破裂等并发症。
2.3.2 疼痛的观察和护理
支架植入后病人不同程度出现胸骨后疼痛症状。症状轻者可给予病人舒适体位,解释胸痛原因,消除病人紧张情绪,症状重者遵嘱适当应用止痛剂。7 d~10 d所有病例疼痛基本消失。
2.3.3 饮食指导
术后1 d~2 d内给病人40℃~50℃温流质,以促进支架充分扩张,3 d后进无渣半流质。1周后过渡到软质饮食,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服药片剂应研细,胶囊均去壳服用,进食体位为坐位,每次服药后常规饮水1杯,以冲洗食管,避免食物残渣存留于支架上,腐蚀支架内膜。严禁喝4℃以下的冷饮,以免支架变软移位。Czes型被膜食管支架具有热记忆功能在时变软可随意变形但在时可很快恢复原性,且具有超弹性、耐磨、耐腐蚀及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忌吃黏性食物如麻团、糯米团等或由糯米制成的其他食品。如果是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及胸腔瘘病人,植入支架后还应禁食数天至2周,有利于更好地封堵瘘口和良性瘘口的修复。患有吞咽功能紊乱或食管瘘病人支架术后恢复进食时,应进食半流质饮食,如稠稀饭、面条糊、蒸蛋等,避免大量进液体而呛入喉部或渗入支架与食管壁之间;避免进食未切碎的长纤维食物,如豆芽、芹菜、瘦肉块等[3]。
2.3.4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上消化道大出血:早期主要是支架扩张及操作损伤肿瘤表面所致,尤其食管癌与胸主动脉粘连或肿瘤侵入时。应注意病人有无呕吐,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质量,如有异常及时送检。观察病人脉搏、心率、血压变化。本组病例经过严密观察,无一例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2)支架脱落或移位:支架安装1个月内,支架尚未固定,剧烈咳嗽,呕吐、进食不当均可引起支架变形移位。护理中注意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刺激性气味。对原有咳嗽病人给予抗感染、镇咳处理,有呕吐时,立即予以止吐治疗。(3)食管再次梗阻:食管恶性狭窄无法控制肿瘤两端生长,超越支架形成狭窄,或遇进食不当、大块食物堵塞食管。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如病人在吞咽通畅的情况下,再次出现序渐性吞咽不畅的症状,应考虑是食管再次阻塞[4]。
2.3.5 出院指导
支架植入后1周至1月应到医院进行复查,可行食管造影检查或纤维内镜检查,观察支架有无移位及支架内是否通畅等情况,如支架有移位或下滑入胃内,可在X线监视下或内镜直视下调整位置[5]。
3 小结
被膜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因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管的各种狭窄性病变和食管瘘的治疗,食管支架置入后解除和缓解了吞咽困难,放射治疗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经过临床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我科被膜食管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
摘要:[目的]总结晚期食管癌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晚期食管癌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支架植入后狭窄解除,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进食;合并食管瘘者,支架植入后瘘口完全封闭,肺部及纵隔感染得以控制;无支架本身引起的致死性并发症;2例于继续放疗后,发生了支架移位,于内镜直视下重新调整位置;19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结论]加强晚期食管癌病人行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食管癌,晚期,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吞咽困难,护理
参考文献
[1]牛玉洁,黄燕磊,钱爱翠,等.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癌性食管狭窄的应用及护理[J].泰山卫生,2006,1(2):38.
[2]黄霭莲.食管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9):38.
[3]梁继娟,诸蕊玉,梁玉连,等.食管癌病人围术期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6B):1550-1551.
[4]孟庆萍.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的配合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2C):532-533.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因食管狭窄或术后吻合口瘘出现不同程度进食困难症状, 均行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 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20例。其中试验组男13例, 女7例, 年龄42~73岁, 平均年龄 (60.5±4.4) 岁;对照组男14例, 女6例, 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 (60.4±4.9)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肿瘤专科护理,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术前护理。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病史, 协助其完成食管钡餐检查等, 对患者手术耐受性进行评估, 术前禁食, 对于重度狭窄患者, 可遵医嘱给予杜冷丁等镇痛药;晚期癌症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加之对治疗方法缺少了解, 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应在术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支架植入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消除其焦虑, 使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受治疗。 (2) 术中护理。术中全程陪护, 密切监测患者各种生命体征及表情变化, 对于胃肠反应较为明显者, 指导其进行深呼吸, 及时清除患者口中分泌物, 主动与患者交流, 转移其注意力,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报医生, 并协助处理[2]。 (3) 术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包括进食吞咽情况、支架有无脱落、食管内有无出血等, 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以免胃酸反流引发反流性食管炎;加强饮食护理, 术后5 h可饮水, 2 d后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避免支架脱落, 1周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和正常软饮食, 餐后饮用温开水, 以免食物在支架处残留而引发食管炎症;置入支架后, 膨胀处组织损伤会引发疼痛, 应向患者讲明疼痛原因, 并进行对症处理, 做好胸痛、异物感等并发症预防工作;实行专人专科护理, 保证护理干预内容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3]。
1.3评价指标观察和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 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aP<0.05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该类肿瘤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于该类肿瘤的治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食管带膜支架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该术式主要适用于食管癌食管狭窄及术后食管胃管吻合口瘘患者, 如吕德胜等[4]对55例行食管带膜支架植入的食管癌致恶性狭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手术成功率达到100%, 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该术式的有效性得到证实。与此同时, 常规护理方法难以适应临床治疗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食管癌围术期护理工作也得到了临床的高度重视。本组研究中, 在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术过程中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 (2/20) 、85.0% (17/20)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40.0% (8/20) 、55.0% (11/20)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和术后并发症, 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对于采用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的食管癌患者, 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提高治疗安全性及患者生存质量, 相关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继续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2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肿瘤专科护理,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85.0%, 对照组分别为40.0%、55.0%,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行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术食管癌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带膜支架植入,护理干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杨利剑.生物降解消化道支架和金属消化道支架的应用价值.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42 (8) :7927-7930.
[2]王延芝.内镜下缓释化疗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对照研究和预后分析.泰山医学院, 2013.
[3]时秀霞, 李艳红.DSA引导下食管支架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1 (3) :261-262.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8
关键词:食管癌,预防,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 男11例, 女4例, 41~82岁, 病程1~15个月。肿瘤侵及周围组织器官无法手术切除者2例, 高龄食管、贲门癌不能手术者9例, 食管、贲门癌术后狭窄者为2例, 食管-气管瘘者1例。本组所用材料均为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 采用介入法12例, 内镜直视下置法3例, 支架均1次置入成功。术后并发出血1例, 返流性食管炎8例, 发热3例, 本组均有胸骨后疼痛, 均未发生支架移位。
1.2 方法
(1) 介入法:患者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咽部麻醉后, 在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下进行体表或锥体标记, 将软金属导丝插入胃内, 在导丝引导下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部位至9~12mm[1], 将合适的支架置入推送器前端固定, 并在导丝引导下插入狭窄部位, 确定支架到位后释放支架, 退出推送装置和导丝。 (2) 内镜直视下置入法:患者常规置胃镜至狭窄口, 从活检孔插入导丝, 并沿狭窄口进入狭窄段病灶送达贲门下, 退出内窥镜。球囊导管扩张狭窄食管、支架选择、送入均同介入法, 根据胃镜测量病变的情况, 据推送器上刻度确认支架中点位于狭窄段中点后, 缓慢将置入器外套退出, 支架完全释放后退出置入器和导丝。
2 并发症护理
2.1 胸骨后不适、疼痛和异物感
由于病灶的生长或术后吻合口的狭窄, 支架置入后, 因强行撑开管腔而引起的胸骨后痛、不适和异物感, 及时向患者解释疼痛原因,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对症处理。
2.2 出血
食管支架在置入过程中, 狭窄部位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或肿瘤组织损坏而引起出血。食管支架置入完毕后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 术后24h内监测血压、脉搏并做好记录, 1次/h。观察有无呕血情况, 如有呕血, 记录呕血量, 立即通知医师, 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及量。
本组1例76岁患者置入支架13h后出现大量呕血, 给予氨甲苯酸40mL加入5%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入, 巴曲亭1KU肌内注射, 20min后呕血逐渐停止。
2.3 反流性食管炎
忌高脂肪、辛辣食物, 餐后30min保持坐位或半卧位, 必要时服抗酸或抑酸及黏膜保护剂。
2.4 支架移位
食管支架为特殊镍钛记忆合金制成, 置入术毕即给患者饮入39~41℃温开水100~200mL, 如无不适, 术后2h给予温度40~50℃的流质饮食, 防止支架移位。严禁进40℃以下的冷水或冷饮。饮入时应观察有无哽咽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术后当天给予镇静、止吐药, 防止因呕吐而使尚未牢固的支架滑移。手术24h后开始进无渣半流质饮食。术后应密切观察疼痛情况, 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 耐心向患者解释, 解除其焦虑情绪。本组7例对疼痛能耐受, 未做特殊处理;8例疼痛重, 饭前口服普鲁卡因合剂10mL, 疼痛减轻。
2.5 发热
发热是食管支架置入后的组织反应, 应监测体温的变化, 测量体温, 每4小时1次。本组3例体温超过38.5℃, 分别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同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d后体温降至正常。
3 护理
(1) 心理护理:食管癌晚期病人, 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放置支架前应耐心细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说明其意义及目的, 以取得其信任,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使其积极配合。
(2) 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右侧, 整个操作过程动作要轻, 认真观察T、P、R、BP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支架释放后, 即让患者服温开水, 使支架迅速膨胀, 术后当天给予镇静、镇吐药物。
(4) 术后避免食用粘稠或过硬食物, 切忌暴饮暴食, 以防食管阻塞。禁冰冷食物, 以防支架遇冷变形造成支架移位、脱落。
4 讨论
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 使食管梗阻、狭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为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 又不同程度延长了生存期, 又因其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姑息介入治疗, 能被许多食管癌患者和家属接受。护理人员应做到预见性护理, 及时发现并发症, 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适度地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 促进其早日康复。有效缓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 改善营养状况, 提高生活
参考文献
[1]刘远祥, 黄留业.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9~92.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9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抗凝药物;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11-01
冠状动脉支架术(CS)是治疗冠心病一种方法。冠脉内支架能成功打开血管,粘合撕裂内膜,防止血管弹性回缩,建立正常血流,从而避免急性心肌梗塞发生或免除紧急搭桥术,具有手术简捷,创伤小,效果可靠等优点,但术后抗凝药物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213例接受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1.5岁,男111例,女:102例,伴有高血压10例,糖尿病7例,心肌梗塞146例。稳定性心绞痛24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26例.
1.2 抗凝方法:所有非急诊手术患者术前3-5天服用拜阿司匹林100mg/天,泰嘉75mg/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100u(每天两次),急诊手术当天服用拜阿司匹林300mg/天,波立维150mg/天,手术当天停用注射低分子肝素。术后3小时使用单硝酸异山梨脂20mg加肝素3750u以15ml/小时泵入,3小时后以20ml/小时泵入。第二通道以欣维宁7ml/小时泵入,期间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50--70秒)低于50秒以生理盐水加肝素1000u静脉推入。停用抗凝药物后6小时后拔动脉鞘管,以弹性绷带8字压迫,6-8小时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100u。(每天两次)
2 观察与护理
2.1 严格控制肝素滴数
静滴肝素时采用输液泵或微量泵,以保证液体匀速滴入,从而维持血液中相对恒定的低凝状态,若用普通输液法,速度变化大,从而很难维持血液中相对恒定的低凝状态,容易造成病人出血,应严密观察严防输液速度过快而引起出血的副作用,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及痰中带血,血尿等,一旦出血立即报告医生。
2.2 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每3小时抽静脉血观察凝血酶原时间(APTT)。APTT在70-90秒,低于70秒:单硝酸异山梨脂20mg加肝素3750u在原来基础上上调5ml/小时,高于90秒:单硝酸异山梨脂20mg加肝素3750u在原来基础上下调5-10ml,APTT:低于50秒:低于50秒以生理盐水加肝素1000u静脉推入。
2.3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可增加全身出血的危险,而老年人凝血机制差,血小板功能弱,血管脆性大,大大增加了老年患者术后出血的可能。严密细心观察伤口变化,以降低伤口出血发生率[2]。患者在送回病房后,嘱咐患者术后应采取平卧位保持手术侧肢体伸直制动,必要时以约束带约束右下肢,向患者反复解释肢体制动伸直的重要性。严密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颜色是防止和及时发现血肿形成的重要措施[3]。要经常巡视检查伤口有无出血,鞘管有无移动或脱落,敷料有无渗血,如出现渗血,可用手指用力压迫穿刺点直到止血后重新包扎,注意避免一些增加腹压的因素,如咳嗽、大便用力等,观察有无皮肤黏膜淤斑、皮下血肿、咯血、血尿及便血。
2.4 血栓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一般发生在植入支架后24 h及2周内,应严密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必要措施,如有心绞痛复发,预示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冠脉急性再闭塞,要立即治疗。应密切观察有无其他各系统血管的血栓形成,有无意识改变,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下肢皮温等,预防和及时发现血栓的形成。
2.5 生活护理 术前指导病人床上大小便,不能适应床上小便、及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在无菌操作下为病人安置尿管。因为术后需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专人护理,协助进食、个人卫生,解除不适。由于术中使用造影剂(碘海醇),术后为了促进造影剂的排泄,督促患者多饮水,一般要求尿量6 h~8 h达1 000 ml~2 000 ml,同时,病人平卧位休息,感腰背部疼痛,可用扶他林外擦。饮食予以低热量、低脂肪、半流质为主,避免粗糙、较硬、过热食物,以免造成口腔黏膜、胃肠道出血。
2.6 出院指导 让患者坚持服抗凝药,告诉病人服用抗凝药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危險性,容易引起出血,注意使用软牙刷,观察皮肤,口腔,及有无黑便,血尿等。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坚持半年内每月复查一次,半年后每3~6月复查一次,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3 小结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为一种创伤小、安全性强的介入手术。本文总结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13例,通过术后严格控制肝素滴数,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观察术后有无出血、坚持服用抗凝药物等,使病人能转危为安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刘京璇.冠脉球囊扩张术并冠脉内支架术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7,(3):135.
[2] 王丽姿,李丽杰.冠状动腔内支架术后重度股动动脉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6-18.
食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 均为男性晚期食管癌患者, 年龄55岁~79岁, 平均年龄66岁。3例为食管恶性肿瘤致气管中段或中下段重度狭窄, 1例为食管恶性肿瘤致左主支气管开口呈鱼口样狭窄, 狭窄段长度为4.2 cm~8.2 cm, 狭窄段管腔横径4.1 mm~5.9 mm.患者主要症状:呼吸困难, 呼吸浅速, 紫绀, 咳痰无力, 呼吸欲停或已停止, 出现意识障碍, 循环功能不全, 不能平卧, 均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行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
1.2 材料和器械
4例均采用国产常州市智业医疗仪器研究所生产的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气管支架及支架输送器, 均采用网状支架, 支架直径6 mm~10 mm, 长度50 mm~90 mm;支架直径选择的标准是:长度大于狭窄段气管支气管1 cm~2 cm, 支架内径相当于正常气管支气管内径。Olympus BF P20型纤维支气管镜、心电监护仪、吸引器、吸痰管、气道湿化液。
1.3 操作方法
术前详细阅读患者的胸部CT及相关影像学资料, 并常规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及狭窄段气管支气管的长度, 选择合适的支架[4]。鼻、咽喉部及气管行表面麻醉后, 将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孔插至气管病变处, 尽量将纤维支气管镜前端越过气管狭窄部并在透视下于患者胸部体表处做好隆突所在位置的标记;经活检孔留置导引钢丝, 退出纤维支气管镜, 将装有支架 (常州智业医疗仪器应用技术研究所生产, 型号NPJ) 的置入器经导引钢丝引导插入气道, 在透视下将支架送入病变处, 放入支架。抽出置入器和导引钢丝, 再次进入纤维支气管镜确认支架位置及狭窄段管腔扩张情况良好后, 退出纤维支气管镜, 操作结束[4]。术后3 d摄片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了解支架位置及支架扩张程度。
2 结果
根据美国胸科协会 (ATS) 气促分级 (ATS将气促症状分为0~Ⅳ级[5], 0级正常, Ⅰ级快步走气促, Ⅱ级平常速度气促, Ⅲ级平均速度步行因气促而停止, Ⅳ级轻微活动即气促) , 本组4例气促均为Ⅳ级。4例患者成功置入气管支架后, 其中2例当日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导管, 呼吸困难、窒息感随即消失, 气促变为Ⅰ~Ⅱ级, 当日转普通病房;1例保留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抗感染治疗, 术后2 d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 气管镜检查:支架位置良好, 气管、支气管内大量脓痰。继续抗感染治疗, 术后7 d转普通病房, 气促变为Ⅰ~Ⅱ级;1例因肿瘤消耗全身营养差保留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抗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 术后5 d停用呼吸机, 因Sa O2及其他生命体征不稳定, 术后7 d拔除气管插管并转普通病房, 气促变为Ⅰ~Ⅱ级。随访6个月, 1例并发左主支气管炎 (左主支气管开口呈鱼口样狭窄者) , 经纤维支气管镜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抗炎治疗后痊愈, 1例因肿瘤消耗全身衰竭于第5个月死亡。其余2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术前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家属的解释工作, 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气道狭窄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 加之支架置入术风险较大, 需通过卡片和手势向患者讲解支架置入的操作步骤及术中的配合事项, 同时关心、安慰、鼓励患者, 并讲述手术成功病例, 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并向家属讲深、讲透手术相关知识, 以取得支持和理解。
3.1.2 术前准备
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及家属完善常规检查, 做好协议书的签字工作。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 检查吸引器负压情况, 备好器械及抢救药品。支架放入冰盐水中, 塑形变细后装于送架器中待用。患者术前禁食4 h~6 h, 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地西泮10 mg.麻醉诱导完成后, 气管内使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 严密监测Sa O2及其他生命体征。
3.2 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仰卧位, 嘱患者全身放松, 充分气道湿化吸痰。操作时配合医生置入导引钢丝, 沿导丝置入送架器, 并协助将支架放置于狭窄处。术中通过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的Sa O2及其他生命体征变化, 变化明显时及时报告医生行对症处理。
3.3 术后护理
充分气道湿化吸痰, 术后禁饮食、水2 h, 取半坐卧位。近3 d内忌进食冰冷食品, 以免支架遇冷收缩发生移位。严密监测Sa O2及其他生命体征变化、咳嗽情况、痰液的量及性质, 咳嗽较明显时, 可根据医嘱给予镇咳祛痰药物, 避免剧烈咳嗽引起支架移位。
3.4 并发症的护理
支架毕竟是外源性物质, 对恶性狭窄而言仅是一种姑息治疗, 因而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并发症, 而且治疗作用是有局限的。在支架置入成功的报告中多数也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不良发应[6], 主要是感染、分泌物堵塞、呛咳、出血、再狭窄、气管或血管穿孔、气胸、肺炎等[7]。尽管对于技术熟练的操作者而言支架置入是一项较为安全的介入放射学技术, 但与操作相关的病死率仍高达3%[8].本组1例并发左主支气管炎 (左主支气管鱼口样狭窄者) , 经纤维支气管镜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抗炎治疗后痊愈, 1例因肿瘤消耗全身衰竭死亡, 其余2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应建立出院随访制度, 告之患者及家属出院后注意事项, 以便发生并发症时及时处理。
4 讨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气管支气管内置入是治疗气管支气管恶性狭窄十分有效的手段, 可立即使患者脱离呼吸机甚至拔除气管导管, 节省大量医疗费用, 短期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解除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支架置入的成功率、缩短支架放置的时间、减少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雄, 葛荣, 陈宝华, 等.覆膜气管支架治疗气管狭窄伴气管瘘[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 17 (5) :354-355.
[2]丁雄, 徐辉, 陈虹彬, 等.带膜食道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J].重庆医学, 2003, 32 (2) :151.
[3]张耀亭, 殷建国, 邱跃灵, 等.镍钛支架治疗癌性肺不张的疗效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 2001, 6 (2) :14.
[4]邢国宏译.肺脏疾病介入治疗[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3:112.
[5]陈正贤, 高兴林, 郭纪全.良性器质性气管狭窄患者的气管支架置入术[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34 (10) :685-687.
[6]刘巍, 李龙芸, 张福泉, 等.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 34 (10) :680-682.
[7]Belleguic C, Lena H, Briens K, et al.Tracheobronchial stenting in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invo1ving the central airways[J].Endoscopy, 2000, 12 (1)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