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能力测试

2024-09-22

功能能力测试(共12篇)

功能能力测试 篇1

前言

众所周知,加脂剂是皮革中不可或缺的化学品,加脂剂的品质受乳液稳定性、油水界面膜和乳液粒子的变化的影响,其中乳液稳定性是加脂剂的一个重要特性[1],乳液的稳定性受乳化剂、p H值,水的硬度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2]。品质优良的加脂剂可以赋予皮革良好的柔软度、丰满度、滋润感以及提高皮革的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加脂剂在具备这些基本功能外,还可赋予皮革耐水洗、防水、耐光、阻燃、低雾化值等功能,我们把具备这些功能的加脂剂称之为功能型加脂剂。加脂剂的这些功能来自于加脂剂中的活性物、中性油或添加剂。

1 功能型加脂剂

1.1 防水型加脂剂

皮革是一种亲水却不溶于水的物质。皮革的防水处理包括[3]表面防水处理、湿加工防水处理、以及二者相结合,其中,湿加工中使用防水加脂剂处理皮革方法简单、效果良好。笔者认为,防水加脂剂可分为填充纤维间隙型和包裹纤维疏水型,填充纤维间隙型加脂剂是最早使用的防水革加脂剂,它通过石蜡、油脂等填充堵塞于纤维间隙中使水无法透入皮革之中,从而产生防水作用,但是这种加脂剂会大大降低皮革的透水汽性。包裹纤维疏水型主要是靠降低皮革纤维的表面张力,使其低于水的界面张力,从而达到防水、抗水的作用。研究表明,当皮革的界面张力不高于40 m N/m,具有防水功效。包裹纤维疏水型较填充纤维间隙型加脂剂制成的革透水透气性更好,因此,包裹纤维疏水型加脂剂被广泛使用。

皮革防水性的检测主要通过IUP/10国际标准和Maeser测试方法进行检测。前者采用Bally皮革动态防水试验机进行测试,通过测定试样的吸水率和渗水量来检测皮革的防水性,被欧洲地区和我国广泛使用。后者采用MAESER动态防水试验机进行测试,此方法广泛应用于美国,通过测试试样材料被水渗透的时间和弯折运动次数来判别,当测试皮革弯折次数达150 000次,则皮革防水性能较好。常用的防水加脂剂有长链脂肪酸金属盐类,有机硅类化合物,有机氟类化合物,长链烯基琥珀酸,咪唑啉衍生物,磷酸酯类等。长链脂肪酸金属盐类[4]主要是利用长链烃基的疏水性以及化合物中金属原子(如Gr3+或Al3+)与革纤维中活性基团结合而产生防水效果。有机硅类化合物可以使皮革保持原有呼吸性,利用其较小的表面张力,使处理后的革具有较高的疏水性。有机氟类化合物,特别是全氟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可低达6 m N/m),可包裹在革纤维表面,使革纤维对水有屏蔽作用[5]。

市场上常见的防水性加脂剂有巴斯夫的敌水新系列,朗盛的Lubritan XB、Lubritan XS加脂剂等。

1.2 低雾化型加脂剂

目前,皮革大量用于车内坐垫、方向盘和仪表板的装饰。但是汽车在日常暴晒的情况下,皮革中挥发出的物质与空气中的灰尘结合经冷却凝结后,像雾一样附着在玻璃窗上,尤其是附着在汽车的风镜上时,会妨碍驾驶员的视线,特别是到了夜晚,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种现象叫做起雾。因此,雾化性能是汽车内饰革的重要指标之一。雾化值是指皮革起雾的程度或量。皮革雾化值常用重量法和反射法测量,反射法结果以百分数(%)表示,重量法结果用mg表示,重量法较反射法更要求为严格、精确[6]。

对于检测雾化值,国际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汽车生产厂也有不同的要求,总体上雾化值要求不高于6 mg(采用重量法测量雾化值,铝箔增加的重量),或大于60%(采用反射法测量雾化值,玻璃板透光率降低值)[7]。从原皮处理、脱脂、脱灰、浸酸、鞣制、加脂、涂饰工序所使用物质都会影响皮革的雾化性[8]。其中,加脂工序的潜在雾化值高达20mg,对皮革的雾化性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9],可在加脂剂中添加一些捕捉剂或固定剂来抑制皮革中用有机物的释放,从而使加脂剂具有低雾化性。低雾化性加脂剂中应避免有挥发性的小分子物质,并且加脂剂和胶原纤维应具有结合性。

卵磷脂类加脂剂、有机磷酸盐类加脂剂、磺酸氯化石蜡类加脂剂[1]都是良好的低雾化类加脂剂。国外低雾化加脂剂的发展早于并且优于国内的,其相关专利较多,例如专利EP758535、EP0498634A2、US6084467,EP1319723等。

市场上常见的低雾化型加脂剂有德国S.S公司的Lipsol LF。

1.3 阻燃性加脂剂

阻燃性的皮革不但具有一般皮革的透水汽性好,防潮、耐曲挠度高等优点,而且具有阻燃性好,价格合适等优点,因此在服装、汽车坐垫尤其是野战服饰和消防服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加脂剂加入皮革后,会较大幅度降低皮革的限氧指数[10],使皮革易于燃烧,所以要提高皮革的阻燃性,需制备阻燃性的加脂剂。由于矿物油易挥发缺乏极性,所以易于燃烧;动物油较矿物油抗燃性好;相较而言,合成油脂的抗燃性最好。曹向禹和张景彬[11]研究了几种常用皮革油脂的阻燃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这几种油脂加脂后皮革的燃烧容易程度为:鱼油>菜籽油>磷脂>SC加脂剂>豆油脚磷酸酯。

阻燃的方式有三种:气相阻燃、凝聚相阻燃和吸热作用。皮革阻燃剂所用的化学元素主要集中在硼系、磷系和氮系,研究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些化学元素改性合成加脂剂,或者向油脂中添加含有阻燃元素的表面活性剂(例如脂肪族磺酰胺类、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使加脂剂具有阻燃性。

检测皮革阻燃性主要通过[12]限氧指数法,垂直燃烧测试法。限氧指数越大的皮革,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越高,即越难燃烧。垂直燃烧法是在样品规定点燃时间后,测量试样的续燃、阴燃时间及损毁长度、重量失去的百分数,这些参数值越小,表明皮革防火性越好。但是这两种方法不能检测皮革燃烧产生对人体有害气体及烟雾的种类与量的多少。限氧指数法采用美国材料实验学会ASTMD2863-77标准,垂直燃烧法延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须小于等于2 s。任何检测试样上,经点燃后不应有燃烧蔓延至织物边沿或是织物上端、有破洞形成以及不应有燃烧熔滴或是熔融物坠落。目前市场化的阻燃性加脂剂甚少。

2.4 耐水洗加脂剂

耐洗革具有经多次洗涤后不褪色、不变形、不变硬和涂层抗洗(即不裂浆、不掉浆、光泽不变等)这四大特性。其中要求的不变硬特性就要求所用的加脂剂,经多次水洗、溶剂洗涤后,皮革依然能保持它的柔软性、耐曲折性,这种加脂剂称之为耐洗革加脂剂,也称之为结合型加脂剂。为了提高皮革的耐水洗性,首先加脂剂应尽可能的和皮革纤维发生化学键结合,一般具有羧基、磷酸基或其他鞣性基团的加脂剂与皮革具有良好的结合性,其中磷酸基较羧基有更好的结合性。其次,加脂剂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具有防水性功能的加脂剂不一定耐水洗,耐水洗加脂剂一般具有防水性功能[14]。再次,加脂剂不易在皮革纤维内发生迁移。所以良好的耐水性加脂剂需是大分子,能与皮革纤维发生结合且具有防水性。

耐水洗革皮革的抗张强度检验标准为ISO13934-1-1999、ISO13934-1-1999;耐水洗革水洗尺寸稳定性的检验标准为ISO5077-1984;水洗颜色牢度的检验标准为ISO105Co6A2S-1994。耐水洗革尺寸稳定性和水洗颜色牢度的检验主要采用滚筒洗衣机,通过配置一定的洗涤剂洗涤检测,其面积收缩率≤5%为合格,沾色4~5级、褪色3~4级为合格[13]。

市场上常见的产品有SCF结合性加脂剂、德国汤普勒公司的Trupon DB和台湾致晖公司的Gltcermas 1082油、德赛尔的DESOPON CF等。

2.5 耐光性加脂剂

皮革的耐光性受皮革多工序所加化料的综合影响,但皮革加脂剂对皮革耐光性的影响尤为突出。耐光性差的皮革容易褪色、变色,所以,对于亮艳色及浅色革,尤其是白色革,应使用耐光性加脂剂。加脂剂的耐光性主要受紫外线的照射以及温度的影响,两者会使油脂中的双键氧化分解,产生自由基,从而影响成革的色泽以及力学强度。一般可通过加入抗氧化剂或紫外线吸收剂来解决皮革耐光性差的问题,苯酚类物质可以很好地消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性。皮革耐光色牢度的检测[15]借用一种纺织用品耐光色牢度的测定方法,以人造疝气灯为光源,与标样在同一时间下暴晒后,对比评测耐光性等级。

市场上常见的耐光性加脂剂有德国S.S公司的Lipsol EP、德国汤普勒公司的Truporol FG等。

3 结语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功能性加脂剂以外,功能性加脂剂还包括三防性加脂剂、填充性加脂剂、杀菌性加脂剂以及芳香型加脂剂等。笔者认为凡是能赋予皮革特定功能的加脂剂都可称之为功能型加脂剂,通过开发功能型加脂剂可赋予皮革更多的性能,使皮革具有更广的应用价值,以此扩展皮革的应用领域,提高皮革的使用价值。

摘要:着重介绍了皮革功能型加脂剂:防水性加脂剂、低雾化加脂剂、阻燃性加脂剂、耐水洗加脂剂以及耐光型加脂剂的特点,以及相关功能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加脂剂,功能性,测试方法

功能能力测试 篇2

1.页面链接检查:每一个链接是否都有对应的页面,并且页面之间切换正确。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LinkBotPro、File-AIDCS、HTML Link Validater、Xenu等工具。LinkBotPro不支持中文,中文字符显示为乱码;HTML Link Validater只能测试以Html或者htm结尾的网页链接;Xenu无需安装,支持asp、do、jsp等结尾的网页,xenu测试链接包括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同时能够生成html格式的测试报告。如果系统用QTP进行自动化测试,也可以使用QTP的页面检查点检查链接。

2.相关性检查:功能相关性:删除/增加一项会不会对其他项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否都正确,常见的情况是,增加某个数据记录以后,如果该数据记录某个字段内容较长,可能会在查询的时候让数据列表变形。

数据相关性:下来列表默认值检查,下来列表值检查,如果某个列表的数据项依赖于其他模块中的数据,同样需要检查,比如,某个数据如果被禁用了,可能在引用该数据项的列表中不可见。

3.检查按钮的功能是否正确:如新建、编辑、删除、关闭、返回、保存、导入,上一页,下一页,页面跳转,重置等功能是否正确。常见的错误会出现在重置按钮上,表现为功能失效。

4.字符串长度检查: 输入超出需求所说明的字符串长度的内容, 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串长度。还要检查需求规定的字符串长度是否是正确的,有时候会出现,需求规定的字符串长度太短而无法输入业务数据。

5.字符类型检查: 在应该输入指定类型的内容的地方输入其他类型的内容(如在应该输入整型的地方输入其他字符类型),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类型。

6.标点符号检查: 输入内容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空格,各种引号,回车键。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常见的错误是系统对空格的处理,可能添加的时候,将空格当作一个字符,而在查询的时候空格被屏蔽,导致无法查询到添加的内容。

7.特殊字符检查:输入特殊符号,如@、#、$、%、!等,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常见的错误是出现在% ‘ " 这几个特殊字符

8.中文字符处理: 在可以输入中、英文的系统输入中文,看会否出现乱码或出错。

9.检查信息的完整性: 在查看信息和更新信息时,查看所填写的信息是不是全部更新,更新信息和添加信息是否一致。要注意检查的时候每个字段都应该检查,有时候,会出现部分字段更新了而个别字段没有更新的情况。

10.信息重复: 在一些需要命名,且名字应该唯一的信息输入重复的名字或ID,看系统有没有处理,会否报错,重名包括是否区分大小写,以及在输入内容的前后输入空格,系统是否作出正确处理。

11.检查删除功能:在一些可以一次删除多个信息的地方,不选择任何信息,按“delete”,看系统如何处理,会否出错;然后选择一个和多个信息,进行删除, 看是否正确处理。如果有多页,翻页选,看系统是否都正确删除,并且要注意,删除的时候是否有提示,让用户能够更正错误,不误删除。

12.检查添加和修改是否一致: 检查添加和修改信息的要求是否一致,例如添加要求必填的项,修改也应该必填;添加规定为整型的项,修改也必须为整型.13.检查修改重名:修改时把不能重名的项改为已存在的内容,看会否处理,报错.同时,也要注意,会不会报和自己重名的错.14.重复提交表单:一条已经成功提交的纪录,返回后再提交,看看系统是否做了处理。对于Web系统来说,可以通过浏览器返回键或者系统提供的返回功能。

15.检查多次使用返回键的情况: 在有返回键的地方,返回到原来页面,重复多次,看会否出错。

16.搜索检查: 有搜索功能的地方输入系统存在和不存在的内容,看搜索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可以输入多个搜索条件,可以同时添加合理和不合理的条件,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搜索的时候同样要注意特殊字符,某些系统会在输入特殊字符的时候,将系统中所有的信息都搜索到。

17.输入信息位置: 注意在光标停留的地方输入信息时,光标和所输入的信息会否跳到别的地方。

18.上传下载文件检查:上传下载文件的功能是否实现,上传文件是否能打开。对上传文件的格式有何规定,系统是否有解释信息,并检查系统是否能够做到。下载文件能否打开或者保存,下载的文件是否有格式要求,如需要特殊工具才可以打开等。上传文件测试同时应该测试,如果将不能上传的文件后缀名修改为可以上传文件的后缀名,看是否能够上传成功,并且,上传文件后,重新修改,看上传的文件是否存在。

19.必填项检查:应该填写的项没有填写时系统是否都做了处理,对必填项是否有提示信息,如在必填项前加“*”;对必填项提示返回后,焦点是否会自动定位到必填项。

20.快捷键检查:是否支持常用快捷键,如Ctrl+C、Ctrl+V、Backspace等,对一些不允许输入信息的字段,如选人,选日期对快捷方式是否也做了限制。

21.回车键检查: 在输入结束后直接按回车键,看系统处理如何,会否报错。这个地方很有可能会出现错误。

22.刷新键检查:在Web系统中,使用浏览器的刷新键,看系统处理如何,会否报错。

23.回退键检查:在Web系统中,使用浏览器的回退键,看系统处理如何,会否报错。对于需要用户验证的系统,在退出登录后,使用回退键,看系统处理如何;多次使用回退键,多次使用前进键,看系统如何处理。

24.直接URL链接检查:在Web系统中,直接输入各功能页面的URL地址,看系统如何处理,对于需要用户验证的系统更为重要。如果系统安全性设计的不好,直接输入各功能页面的URL地址,很有可能会正常打开页面。

25.空格检查:在输入信息项中,输入一个或连串空格,查看系统如何处理。如对于要求输入整型、符点型变量的项中,输入空格,既不是空值,又不是标准输入。

26.输入法半角全角检查:在输入信息项中,输入半角或全角的信息,查看系统如何处理。如对于要求输入符点型数据的项中,输入全角的小数点(“。”或“.”,如4.5);输入全角的空格等。

27.密码检查:一些系统的加密方法采用对字符Ascii码移位的方式,处理密码加密相对较为简单,且安全性较高,对于局域网系统来说,此种方式完全可以起到加密的作用,但同时,会造成一些问题,即大于128的Ascii对应的字符在解密时无法解析,尝试使用“uvwxyz”等一些码值较大的字符作为密码,同时,密码尽可能的长,如17位密码等,造成加密后的密码出现无法解析的字符。

28.用户检查: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各类不同的用户,同样具有一个或多个管理员用户,检查各个管理员之间是否可以相互管理,编辑、删除管理员用户。同时,对于一般用户,尝试删除,并重建同名的用户,检查该用户其它信息是否重现。同样,提供注销功能的系统,此用户再次注册时,是否作为一个新的用户。而且还要检查该用户的有效日期,过了有效日期的用户是不能登录系统的。容易出现错误的情况是,可能有用户管理权限的非超级管理员,能够修改超级管理员的权限。

29.系统数据检查:这是功能测试最重要的,如果系统数据计算不正确,那么功能测试肯定是通不过的。数据检查根据不同的系统,方法不同对于业务管理平台,数据随业务过程、状态的变化保持正确,不能因为某个过程出现垃圾数据,也不能因为某个过程而丢失数据。

30.系统可恢复性检查:以各种方式把系统搞瘫,测试系统是否可正常迅速恢复。

31.确认提示检查:系统中的更新、删除操作,是否提示用户确认更新或删除,操作是否可以回退(即是否可以选择取消操作),提示信息是否准确。事前或事后提示,对于Update或Delete操作,要求进行事前提示。

32.数据注入检查:数据注入主要是对数据库的注入,通过输入一些特殊的字符,如“’”,“/”,“-”等或字符组合,完成对SQL语句的破坏,造成系统查询、插入、删除操作的SQL因为这些字符而改变原来的意图。如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 ‘ ’ and name = ‘ ’,通过在id输入框中输入“12’-”,会造成查询语句把name条件注释掉,而只查询id=12的记录。同样,对于update和delete的操作,可能会造成误删除数据。当然还有其它一些SQL注入方法,具体可以参考《SQL应用高级SQL注入.doc》,很多程序都是基于页面对输入字符进行控制的,可以尝试跳过界面直接向数据库中插入数据,比如用Jmeter,来完成数据注入检查。

33.刷新检查:web系统中的WebFor m.控件实时刷新功能,在系统应用中有利有弊,给系统的性能带来较大的影响。测试过程中检测刷新功能对系统或应用造成的影响(白屏),检查控件是否回

归默认初始值,检查是否对系统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如每次刷新都连接数据库查询等)。

34.事务检查:对于事务性操作,断开网络或关闭程序来中断操作,事务是否回滚。

35.时间日期检查:时间、日期验证是每个系统都必须的,如2006-2-

29、2006-6-31等错误日期,同时,对于管理、财务类系统,每年的1月与前一年的12月(同理,每年的第1季度与前一年的第4季度)。另外,对于日期、时间格式的验证,如2006年2月28日、2006-2-

28、20060228等。日期检查还要检查日期范围是否符合实际的业务,对于不符合时间业务的日期,系统是否会有提示或者有限制。

36.多浏览器验证:越来越多的各类浏览器的出现,用户访问Web程序不再单单依赖于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Maxthon、Firefox、Tencent Traveler等,考虑使用多种浏览器访问系统,验证效果。

37.安装测试:对于C/S架构的系统,安装程序的测试是一个重要方面,安装程序自动化程度、安装选项和设置(验证各种方案是否都能正常安装)、安装过程中断测试、安装顺序测试(分布式系统)、修复安装及卸载测试。

38.文档测试:主要是对用户使用手册、产品手册进行测试,校验是否描述正确、完整,是否与当前系统版本对照,是否易理解,是否二义性等。

39.测试数据检查:事实告诉我们,测试数据比代码更有可能是错的,因此,当测试结果显示有错误发生的时候,怀疑代码错误前要先对测试数据检查一遍。

40.请让我的机器来运行:在某些项目中,出现一个病态的问题:系统没有问题呀,它在我的机器上是能够通过的。这就说明了其中存在着和环境相关的BUG。“是否所有的一切都受到了版本控制工具的管理?”、“本机的开发环境和服务器的环境是否一样?”、“这里是否存在一个真正的BUG,只不过是在其他的机器里偶然出现?”。所有的测试必须在所有系统要求的机器上运行通过,否则的话,代码就可能存在问题。

41.Ajax技术的应用:Ajax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缺点,如果利用优点、避免缺点,是我们对新的Web2.0应用的一个挑战。而Ajax的应用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是否使用Ajax技术。“会做,并不意味着应该做、必须做”,这就是对Ajax技术的很重要的注

解。

42.Ajax技术的应用:Ajax采用异步调用的机制实现页面的部分刷新功能,异步调用存在异常中断的可能,尝试各种方法异常中断异步的数据调用,查看是否出现问题。在这里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日期控件的操作,已经如果页面数据较多的时候的刷新。

善用系统功能增强安全保护能力 篇3

启用系统备份组件

大家知道,Windows2008系统一般都是作为服务器系统使用的,因此工作中保存的许多重要数据信息往往都会存储在该系统中,不过这些重要数据信息受到的安全威胁也比较大,毕竟服务器系统要求始终在线运行,这很容易造成硬盘损坏或系统宕机,这样保存在系统或硬盘中的数据文件自然容易会丢失了,为了妥善保护好这些重要数据,我们应该定期对它们进行备份。为了帮助用户高效备份数据,Windows2008系统全新设计了WindowsServerBackup功能组件,巧妙利用该组件,我们能根据实际需求很灵活地备份服务器系统中的重要数据信息,下面就是具体的备份步骤:

首先在Windows2008系统桌面上依次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命令,切换到服务器管理器界面中,将鼠标定位到“功能”分支上,点击目标分支下的“添加功能”按钮,弹出如图1所示的系统功能组件列表界面。检查WindowsServerBackup组件选项有没有被选中,如果发现其还没有被选中时,应该将其重新选中,并按“下一步”按钮,之后按照默认设置完成组件安装操作,这样Windows2008系统的数据备份组件就被成功启用了。

日后需要对服务器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时,可以依次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命令,切换到Windows2008系统的管理工具列表界面,用鼠标双击其中的“WindowsServerBackup”图标,打开备份程序主界面,点选操作列表区域中的“一次性备份”按钮,展开备份向导设置框,依照提示逐一选中“不同选项”|“整个服务器”|“本地驱动器”等功能选项,再指定好数据备份存储位置,并按“完成”按钮,这样Windows2008系统中整个服务器中的重要数据就会被备份保存到指定位置了。

以后,重要数据受到损坏需要恢复时,只要按前面的操作进入WindowsServerBackup主程序界面,按下操作列表区域中的“恢复”按钮,切换到数据恢复向导设置框,设置好数据恢复类型、指定好要恢复的内容、配置好相关恢复选项,再导入原始备份数据,这样就能将受损的数据文件快速恢复了。

启用密码保护共享

在局域网工作环境中,有时为了工作需要,我们将Windows2008系统中的某些文件夹设置成了共享状态,不过这些共享文件夹在给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局域网恶意用户的偷窥,这么说来,共享发布到网络中的资源就不安全了?其实,为了保护共享文件夹安全,Windows2008系统特意针对共享访问开发了密码保护功能,我们可以对该系统中的共享文件夹强制进行加密保护,其他用户只有知道访问密码才能进行共享访问,不知道共享密码的用户在访问时就会遇到故障。在使用密码保护共享功能保护共享文件夹安全时,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操作来设置Windows2008系统:

首先将密码保护共享功能启用起来。依次单击Windows2008系统桌面上的“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弹出系统控制面板界面,用鼠标双击其中的网络和共享中心图标,找到网络和共享中心窗口中的“共享和发现”设置项,点击“密码保护的共享”右侧的下拉按钮,展开如图2所示的设置区域,选择“启用密码保护的共享”选项,单击“应用”按钮返回。

其次为需要保护的共享文件夹设置安全的访问密码。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命令,弹出系统资源管理器界面,从中找到需要保护的文件夹,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文件夹图标,执行右键菜单中的“共享”命令,打开共享设置向导对话框,在这里将本地计算机中设置了密码的用户账号逐一导入添加进来,并按“确定”按钮保存设置,这样所有人日后只有凭密码才能成功访问到共享文件夹。

启用增强安全配置

大家知道,绑定在Windows系统中的IE浏览器天生安全防范能力很差,病毒木马程序通过它的许多漏洞,能很轻松地对本地系统进行非法攻击。很明显,想办法对系统自带IE浏览器的使用进行严格限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网访问时的安全防范能力。在Windows2008计算机系统中,我们能通过新开发的IE增强安全配置功能,来对IE浏览器的使用进行控制,不让普通权限的用户任意改变IE浏览器默认较高的安全等级,从而让本地系统远离网络病毒或木马程序的攻击,下面就是IE增强安全配置功能的具体启用步骤:

首先将已经启动运行的IE浏览程序关闭掉,并返回Windows2008系统桌面,逐一点选“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选项,切换到Windows2008系统的服务器管理器窗口,将鼠标定位到该窗口右侧区域的“安全信息”节点上。

其次点选目标节点下的“配置IEESC”选项,打开如图3所示的IE增强安全配置对话框,在这里我们看到默认状态下,IE增强安全配置同时适用于Administrator组用户和User组用户,如果发现这里的“管理员”和“用户”处的“启用”选项还没有选中时,应该及时重新选中,同时按“确定”按钮返回,这样IE增强安全配置功能日后就会强制IE浏览器处于最高安全等级,该安全等级会关闭所有漏洞,这样病毒木马日后就无法通过IE浏览器进行非法攻击了,那么用户上网访问时的安全性自然就能得到保护了。

启用网络身份验证

作为服务器使用的Windows2008系统,为了增强自身安全性,特意开发设计了网络级身份验证功能,该功能会自动禁止那些版本比较低、漏洞比较多的操作系统与之建立远程桌面连接。很显然,巧妙利用Windows2008系统的网络身份验证功能,可以禁止病毒、木马程序靠近本地系统,从而达到提升Windows2008系统运行安全的目的,下面就是具体的启用步骤:

nlc202309031428

首先打开Windows2008系统桌面中的“开始”菜单,从中依次选择“程序”|“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选项,弹出Windows2008系统的服务器管理器窗口,选中“服务器管理”分支,在目标分支下面的“服务器摘要”处选择“配置远程桌面”选项,切换到如图4所示的远程桌面设置界面。

其次检查该界面中的“只允许运行带网络级身份验证的远程桌面的计算机连接”选项有没有被选中,如果发现其没有被选中时,应该立即重新选中它,再单击“确定”按钮返回,这样Windows2008系统新增的网络身份验证功能就会被成功启用了。以后,局域网中有计算机想与Windows2008系统建立远程桌面连接时,必须确保安装使用版本更高、漏洞更少的操作系统,例如Vista、Windows7系统等。

启用网络访问保护

在单位局域网中,如果某位员工的计算机系统不小心被感染了病毒木马程序,那么整个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系统都容易被同时感染上病毒。很明显,为了让单位局域网远离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我们应该对普通员工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接入连接进行限制,拒绝那些感染了病毒的不安全系统接入到单位局域网中。要达到这样的限制目的,只要利用Windows2008系统自带的网络访问保护功能,来对网络接入连接进行保护控制即可,下面就是这项功能的具体启用步骤:

首先要将网络访问保护组件安装起来。Windows2008系统缺省状态下并没有对网络访问保护组件进行安装,我们在该系统的“开始”菜单中,逐一点选“程序”|“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选项,切换到服务器管理器窗口,将鼠标定位到“角色”分支上,按下目标分支下的“添加角色”功能,打开添加角色向导对话框,将“网络策略和访问服务”选项选中,同时按“安装”按钮,并按照默认设置安装好网络访问保护组件。

其次配置好计算机系统健康安全标准。什么样的计算机系统才是安全的、健康的呢?这需要用户通过配置来决定!比方说,通常大家都认为计算机系统只要安装了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程序,以及可以在线更新病毒库,就是安全的、健康的,那么我们只要将这些标准配置到系统健康验证器中即可。在进行配置操作时,可以依次展开服务器管理器窗口中的“角色/网络策略和访问服务/NPS/网络访问保护”分支,双击目标分支下的“系统健康验证器”,单击其后界面中的“配置”按钮,再将“防病毒应用程序已启用”、“已为所有网络连接启用防火墙”、“防病毒程序为最新的”等选项全部选中,这样就配置好计算机系统的健康安全标准了。

第三要创建好计算机安全与否的验证策略。比方说,在创建安全计算机验证策略时,只要将鼠标定位到“网络策略服务器/策略/健康策略”分支上,在目标分支下按“新建”按钮,打开如图5所示的创建对话框,将新创建的验证策略名称设置为“安全计算机”,从“客户端SHV检查”下拉列表中,将“客户端通过了所有SHV检查”选中,并在“此健康策略中使用的SHV”位置处选中“Windows安全健康验证程序”选项,该健康验证程序其实就是刚刚配置定义的健康安全标准,再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创建一个不安全计算机的验证策略,只是要从“客户端SHV检查”下拉列表中选择“客户端未能通过一个或多个SHV检查”选项,其余设置都不变就可以了。

第四定义好网络连接策略,要求计算机系统必须接受安全体检。在定义网络连接策略时,必须先将鼠标定位到服务器管理器界面中的“网络策略和访问服务/NPS/策略/网络策略”分支上,在目标分支下按“新建”按钮,在其后界面的“策略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健康连接”,将“网络访问服务器类型”选择为“DHCPServer”参数,并按“添加”按钮,之后将“选择条件”调整为刚刚配置好的“安全计算机”策略,下面逐一点选“仅执行计算机健康检查”、“已授予访问权限”等选项,再将“策略设置”设置为“NAP强制允许完全网络访问”参数,最后单击“完成”按钮退出设置操作。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再配置一个“不健康连接”策略,具体设置与之前的完全相同,仅需将“选择条件”调整为“不安全计算机”策略,并且将“策略设置”参数改为“拒绝访问”即可。

到了这里,Windows2008系统自带的网络访问保护功能就能为网络提供安全保护了。为了让网络提供安全保护功能自动发挥作用,我们还要对局域网的DHCP服务进行合适配置,让局域网中所有计算机的网络连接请求借助DHCP服务提交给网络访问保护功能进行处理。在配置DHCP服务时,只要依次单击Windows2008系统开始菜单中的“程序”|“管理工具”命令,逐一双击“服务器管理器”|“DHCP”图标,展开DHCP服务器控制台界面,打开特定域属性设置框,选择“网络访问保护”选项卡,将对应选项设置页面中的“对此作用域启用”、“使用默认网络访问保护配置文件”等选项全部选中,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操作。如此一来,局域网特定域中的所有计算机在连接局域网时,都会自动受到网络访问保护功能的检查、验证,那么计算机系统中的病毒木马程序就不能通过网络随意传播了。

启用任务附加事件

黑客攻击计算机系统时,经常使用的招式,就是想方设法将木马程序植入到本地系统,并利用木马程序悄悄在本地系统后台创建陌生登录账号,以后利用陌生账号达到随时攻击、破坏系统的目的。为了让本地系统远离黑客攻击,我们不妨通过Windows2008系统不断增强的任务附加事件功能,来动态监控系统中用户账号管理事件,日后只要系统中有账号删除或账号创建事件发生,该功能就能通过事先设定的报警方式通知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根据具体提示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就能阻止黑客继续攻击本地系统了。在利用Windows2008系统的任务附加事件功能动态监控账号管理安全时,可以按如下步骤来实施:

首先从Windows2008系统的开始菜单中点选“运行”选项,打开系统运行对话框,输入“secpol.msc”命令,单击回车键后,弹出本地系统的安全策略编辑界面;在该界面左侧列表区域逐一展开“本地策略”|“审核策略”分支,在目标分支下用鼠标双击“审核账户管理”策略,打开如图6所示的策略属性框,将“成功”、“失败”等选项都选中,并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这样系统就能对账号管理的成功操作和失败操作进行审核记录了。

nlc202309031428

其次从Windows2008系统开始菜单中逐一点选“程序”|“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命令,进入Windows2008系统的服务器管理器窗口,将鼠标定位到“配置”|“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分支上,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分支选项,执行快捷菜单中的“新用户”命令,在其后界面中自由创建创建一个系统登录账号,该账号创建操作会被系统的审核功能记录保存到安全日志文件中了。

接着用鼠标右键单击Windows2008系统桌面中的“计算机”图标,执行右键菜单中的“管理”命令,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将鼠标定位到“系统工具”|“事件查看器”|“Windows日志”|“安全”分支上,从目标分支下找到之前创建的用户账号管理事件,用鼠标右键单击目标事件,执行快捷菜单中的“将任务附加到此事件”命令,切换到创建任务设置框,依照屏幕提示定义好自动警告内容和警告方式,同时单击“完成”按钮结束自动警告任务的添加操作。

如此一来,木马程序日后尝试偷偷在Windows2008系统中创建或删除陌生账号时,启用任务附加事件功能就能自动弹出警告内容,告诉用户此时系统中账号有异常变化,用户看到该警告提示时,只要进入系统用户账号管理窗口,检查是否有陌生账号存在,一旦确认陌生账号是恶意账号时,必须立即将它们删除,这样本地系统的运行安全就能得到保证了。

启用数据执行保护

现在不少应用程序自身会有许多安全漏洞,如果将这类存在太多漏洞的程序安装在Windows2008系统中时,病毒木马程序就容易利用这些应用程序漏洞来攻击本地系统。为了切断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通道,Windows2008系统特意为用户提供了数据执行保护功能,借助该功能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对存在安全漏洞的应用程序加以数据保护,确保它们在访问网络时不被病毒木马利用,下面就是启用数据执行保护功能的具体步骤:

首先在Windows2008系统桌面中用鼠标右键单击“计算机”图标,从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切换到系统属性设置界面,按下该界面左侧列表区域中的“高级系统设置”按钮,弹出高级系统属性设置框;

其次在“性能”设置项按下“设置”按钮,切换到系统性能配置框,选择“数据执行保护”选项卡,打开如图7所示的选项设置页面,看看存在安全漏洞的应用程序是否已经出现在“为除下列选定程序之外的所有程序和服务启用”列表中了,要是发现其已经出现的话,只要选中这些漏洞程序,并按“删除”按钮依次删除它们,最后单击“确定”按钮执行设置保存操作,这样安装在Windows2008系统中的漏洞应用程序,就能受到数据执行保护功能提供的安全保护了,而病毒黑客或木马将不会轻易通过应用程序的漏洞攻击本地系统了。

考虑安全起见,Windows2008系统默认安装的应用程序很少,所以默认状态下数据执行保护功能也没有被启动运行。在启用这项功能时,可以从Windows2008系统开始菜单中逐一点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选项,切换到MS-DOS工作窗口,在命令行中输入字符串命令“bcdedit.exe/set{current}nxAlwaysOn”,单击回车键即可。

发挥主动功能,培养观察能力 篇4

一、有效创设问题, 激发观察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意识, 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 也是学生猜想或创新的源泉。新时期赋予化学老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使命, 我们应义不容辞。为此,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利用一切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尽量突出探究性、过程性、趣味性等, 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等, 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感受和体验、探究和发现, 使学生能从多层面仔细深入地探索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有力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 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 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训练他们的创新技能, 为培育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探索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和原理教学中,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观察意识, 笔者创设了问题情境:首先, 让学生观察, 在盛有不同稀硫酸的烧杯中, 分别插入Zn片与Cu片, 并用导线相连, 接到电流计上, 电流计指针 (偏转、不偏转) 。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其次, 若将两块Zn片插入一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再用导线相连, 接到电流计上, 电流计指针 (偏转、不偏转) 。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去回答) 再次, 把碳棒与Zn片插入一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再用导线相连, 接到电流计上。电流计指针 (偏转、不偏转) 。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去回答) 最后, 将Zn片、Cu片分别插入一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再用导线相连, 接到电流计上。电流计指针 (偏转、不偏转) 。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笔者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 首要目的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逐步将学生推向前台, 探索研究问题, 并将学生置身探索研究中。其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发学生的观察潜能。

二、运用有效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灵活地渗透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有步骤地观察问题, 注重高效观察问题。教师要巧妙地教给各层次学生一些观察方法和技巧, 使学生事半功倍地学好化学知识。另外, 善于把这些现象纳入意识。在微型化学实验时, 要指导学生对有的现象不像常规实验那样明显, 可能现象一闪而过, 要求学生特别留心观察, 有效开发学生的观察潜能。

教师要采用多元方法, 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余地和空间, 有选择性, 使观察更具有辨别性, 整合各方面信息, 将观察到的现象正确地描述出来。同时, 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这样长此以往, 就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探索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中,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笔者注重渗透各种方法, 先结合有关氯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 让学生观察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 使他们具有初步认识。笔者进行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氯气的过程 (启发学生观察我的演示实验过程) , 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生在观察实验变化情况, 验证刚刚从挂图所观察到的事实, 这样就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优化教学方法, 提升观察层次

要优化教学方法, 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扩大学生的观察实验视野, 使学生乐于观察发现问题, 努力形成观察风格。我们要启发学生逐步观察, 日积月累, 有计划地、多层次训练学生观察, 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开发他们敏锐洞察自然的观察潜能。另外, 要重视指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 多层次探究化学反应实质并做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探究其规律, 尽力解释化学现象, 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 不断开阔学生的思维角度, 有效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观察层次, 将一些探究实验逐步在教学中渗透。

例如:在探索盐类的水解教学时, 为了提升观察层次, 优化教学方法, 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 设计提问:“碳酸钠溶液显什么性 (酸性、碱性、中性) ?”学生很快回答:“显中性。”此时, 笔者进行演示了碳酸钠溶液与酚酞实验, 学生观察到酚酞变红色, 在兴奋之余, 笔者再用pH试纸检验NaCl、CH3COONa与NH4Cl三种溶液的酸碱性, 引导他们观察思考, 进行探索、讨论。通过分析, 他们运用电离理论和化学平衡移动观点, 仔细分析了水解的原理, 写出了离子反应方程式。另外, 笔者引导他们与中和反应对比, 这样就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从而通过观察、阅读、概括、总结, 得出“盐类水解”相关知识。

学生自己观察, 由感性到理性,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了他们掌握总结知识的能力, 并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效果显著。

测试类型、题型及题型功能 篇5

测试类型、题型及题型功能

外语测试是教育测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建立在语言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教学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测试流派,提出了相应的测试类型和题型.根据测试目的采用不同的测试类型和测试题型,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测试的功能,也可以更真实地评估考生的知识和水平.

作 者:王凤英 WANG Fengying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北京,100089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年,卷(期):“”(3)分类号:H319关键词:测量 测试 题型 功能

功能能力测试 篇6

自从微软在2005年9月发布了第1个Vista Beta版以来,此次是第4次发布。与此前亮相的版本不同的是,此次发布的是第一个功能完全齐备的测试版。

在微软开发操作系统的历史中,此前还从未出现过包含了最终版本全部功能的测试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该版本的成熟度有多高,而是恰好反映了微软旨在收集其可能存在的更多BUG的决心和努力。

微软自已也承认该版本也正亟待反馈和修正,“我们仍在收集反馈信息,其中有些反馈表明目前尚存在改变目前Vista某些设计的需求,在未来正式版本中有些功能被删除或新添加进来都是有可能的,”微软Windows客户端部门产品经理Mike Burk说。按照微软的原计划,它将在每个月发布一个CTP,但从去年12月开始停滞了,直到此次才重新启动,此次应该正式命名为Beta2。预计它将在全球接受50万名用户的测试,这些测试者主要将包括MSDN(Microsoft Developer Network)和TechNet的志愿者,以及许多愿意先尝为快的程序开发人员。

据悉,该测试版被命名为CTP(Community Technology Preview),是主要针对企业用户的客户端操作系统。它首次包含了将要内置于该操作系统的全套设置工具,并且设计得使Vista映像的创建很轻松,使其在台式机上的分发和安装更加容易。该CTP还包含了首次发布的Vista工具栏功能,该功能为用户提供进入系统常用工具软件的快捷方式;它里面还提供了包括RSS阅读器和世界时钟在内的一系列工具软件。该版本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整合了一系列设置工具的WAIK(Windows Automated Installation Kit,系统自动安装包)完整版。

虽然它在上次的CTP中也出现过,但上次只包含了XImage工具(用以抓取和编辑Windows映像文件),而此次新增了SIM(System Image Manager,系统映像管理器)和WDS(Windows Deployment Services,Windows设置服务功能),它们联合起来可以帮助用户创建和编辑操作系统映像,使其在众多客户端PC系统中的分发工作不同于以往。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Beta版中,微软还将新增应用软件兼容性工具包(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Toolkit 5.0)。

新增的这些工具主要弥补了Vista的两项新特性:模块设计,简化了向操作系统增加新可选组件的过程;WIM映像编辑功能,以基于文件的映像格式替代了过去基于扇区的映像格式编辑,用户将感受到的好处是:可以在不删除已经存在的桌面映像的情况下,用新的映像将其覆盖掉,并且该映像不需要针对特定的硬件进行专门设置。如此以来,映像文件的数量和尺寸将会变小,为其打补丁或提供服务将更有效率。SIM是一个可视化的拖拽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在映像文件里设置组件,并且全企业范围内的配置过程中针对不同部门和不同的特殊需求而创建不同的映像。而在此前,管理员不得不采用Windows系统的记事本这样的基本文件编辑工具来创建和修改映像。WDS则取代了Windows XP系统中的RIS(Remote Installation Services,远程安装服务)功能,可以实现更有效的远程安装和设置。

所有这些新工具都被打包进一个称之为企业桌面设置(Business Desktop Deployment)的安装环境里,它是大量分发和安装Vista系统的最有效向导,其目的是向企业用户展示Vista是如何实现可重复、可升级的设置工作的。其他重要的新增工具中有User State Migration Tool 3.0(用户状态迁移工具,包括完整的加密功能),经过升级的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 3.0和Group Policy,事件和日志功能,等等。

功能能力测试 篇7

在英国的日产欧洲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测试Versa Note紧凑车型的车身涂料。但是,日产发表声明称,正在考虑只将该技术作为经销商售后选择,而不是出厂必备的标准配置。日产公司将该技术称为“超恒干”技术。

日产公司将这款涂层描述为“特别设计的超疏水疏油涂料”,可抵制“泥和雨水的腐蚀及日常污垢,这就是说,车主可能永远不必再洗车”。

根据该声明,这一车身表面的工作原理是:“在油漆和外界环境之间生成一个空气保护层,阻止溅水及路面污浊腐蚀车身。”

膈肌功能测试仪的研究 篇8

人体横膈中的膈肌为主要的呼吸肌, 它主持人体呼腹式呼吸, 在病理情况下, 可引起膈肌功能受损或膈肌疲劳.如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休克、低血钙、营养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膈肌疲劳.再有许多神经病理过程, 如中枢麻痹、脊髓损伤、重症肌无力等, 均可引起膈肌功能障碍, 因此临床上需要测定膈肌功能的仪器。本人选用美国MOTOROLA公司的mpx横向压阻式硅压力传感器, 测量膈肌上下的差压, 以求膈肌压、跨膈压的大小, 即代表膈肌功能的好坏。

1 仪器的结构原理

本设计主要应用压力传感器来测量胃内压与食道内压力, 该二种压力之差, 即为跨膈压、传感器输出的电压, 经同相并联差动运算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经测量桥路平衡及后级放大, 然后送到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后, 直接驱动共阳极LED数码管显示。传感器电源由恒流源提供。附相关电路图如下:

2 仪器特点

(1) 采用数显, 读数迅速准确。

(2) 准确度高。

(3) 分辨率高。

(4) 重复性好。

(5) 灵敏度高。

(6) 测量速度快。

(7) 抗干扰能力强。

(8)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好。

3 小结

本文采用优质压力传感器研制成膈肌功能测压仪器, 是临床上非常有用的一种新型的呼吸功能测试仪器,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国祥, 柯导明, 陈军宁, 徐海卫.硅四端横向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解析模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5, 5 (35) .

功能能力测试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经MRI及CT确诊,且无精神疾病史及智力障碍,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年龄41~77岁,平均58.20±3.25岁,男性30例,女性20例,发病至治疗时间7.01±4.52小时,脑出血30例,脑梗死20例;对照组年龄40~76岁,平均59.20±4.25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发病至治疗时间7.11±4.42小时,脑出血28例,脑梗死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予常规治疗,如改善脑循环、脱水等。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给予患肢按摩,实施患肢易化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站位平衡训练及步行训练、常规能力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具体如下。

1.2.1 卧位训练

医疗人员双手放置在患者季肋部(双侧),随患者呼吸运动逐渐下压患者胸廓;手掌放置于患者腹部,根据患者呼吸运动由上部向下逐渐按压;患者双手交叉相握,并向前伸,身体上部进行左右旋转运动;患者进行屈膝、屈髋靠拢运动,带动骨盆旋转。

1.2.2 坐位训练

患者双手抱住膝盖,行摆动训练;医疗人员双手控制患者躯干,使其盆骨进行前、后倾训练,可同时指导患者行躯干侧屈和伸展运动。患者保持双膝髋屈曲状态,之后通过下肢脱离地面的运动训练自身躯干平衡能力。

1.2.3 站位训练

医疗人员一手控制患者胸廓,另一手推住患者臀部,帮助患者进行躯干伸展训练。医疗人员一手置于患者腹部,另一手置于患者臀部,帮助患者行骨盆运动。医疗人员指导患者双手平举,进行躯干伸展、旋转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下肢功能、平衡功能评分;躯干控制功能满分100分,下肢功能满分34分,平衡功能满分14分[3]。1.4统计方法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躯干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障碍,影响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躯干、前庭、视觉系统是维持人体平衡的基础[4],脑卒中偏瘫患者低位神经中枢较少受高位神经中枢控制,患者平衡能力相应减弱,导致患者肌群间协调能力及紧张反射能力丧失。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躯干重心向健康侧偏移,患者不能合理的进行重心分配以及姿态控制[5],从而影响患者躯体平衡能力。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与治疗前相比,②P<0.05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更换体位、按摩、易化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结合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可以快速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6]。本文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躯干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治疗结合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可以明显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贵云,王文清,杨晓莲,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0):794-795.

[2]高春华,黄晓琳,张威,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社区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4):207-211.

[3]朴明爱,王剑.强化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和骨盆控制能力训练的重要性[A].第四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C].2009:15-17.

[4]缪亚萍,扬红专,许继旭,等.强化骨盆与躯干功能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4):285-287.

[5]钟陶,赵凤珍,唐秀梅,等.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26-27.

功能能力测试 篇10

一、理清教材不同层次要求的例习题, 分层教学, 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材例习题遵循了人的认识规律, 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设计方法, 可使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逐步的多次的获得成功, 以保持学生的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因此, 教师如能理清教材中不同层次要求的例习题, 纵横联系, 归类应用, 不仅能使学生逐层深入思考, 分析归纳, 不断深化, 达到有效地训练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而且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他们应有的发展, 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讲椭圆的第一定义的应用时, 可选择教材中不同层次要求的例习题如下:

题组一: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例习题

1、P95题2如果椭圆上一点P到焦点F的距离等6, 则点P到另一个焦点F2的距离是;

2、P96习题4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M1、M2为椭圆上的点。

(1) 点M1 (4, 2.4) 与焦点的距离分别是;

(2) 点M2到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3, 则它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

题组二:提高运用知识、方法的能力的例习题

P93例1 (2)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 (0, -2) 、 (0, 2) , 并且椭圆经过点,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题组三: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强化创新意识的例习题

1、P95题1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等于8, 一个动点M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10。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写出动点M的轨迹方程;

2、P94例2已知B、C是两个定点, |BC|=6, 且△ABC的周长等于16, 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3、P128例1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 同时与圆x2+y2-6x-91=0内切, 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 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象这样将课本中的例习题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环环相印的重新组织应用, 把思维逐渐引向深入, 使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中, 掌握基础知识, 充分认识问题的本质, 达到训练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精选变式例习题,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让学生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

以教材为平台, 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充实内容, 为学生提供层递变式问题 (组) , 以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 从而获取相关知识, 训练基本技能, 感悟思想方法。这一过程, 教师的激励和恰当的评价, 能够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例如对教材例题“z=2x+y, 其中x, y满足, 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做如下变式:

变式一:求z=2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式二:设z=ax+y, 当z取得最大值时的最优解有无数个, 求a的值;

变式三:求z=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式四:求z=x2+y2+2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式五: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式六:求z=|2x+y-4|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式一略作变化, 但是须考虑使z取最值时的不同可行域;变式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 提高了思维难度, 须透切理解线性规划问题解决的办法;变式三四五六渗透线性规划思想的应用。在这些个变式训练过程中, 起点低, 多数学生能参与探究, 涉及知识面广, 能充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探究的能力。

三、探索例习题的新解法, 迎合各类学生的好奇心

我在教学例习题过程中, 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 还有意识地创设新活的思维情境, 激励学生不依常规、不受教材与教师传授的方法的束缚, 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究新解, 达到开拓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思维创造的目的。

例:已知a≥0, b≥0, 且a+b=1, 求证

分析:在证明这个不等式时, 学生除了能用比较、分析、综合这三种基本证法外, 还能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三角代换、构造直角三角形等途径证明。但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的解题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基本解法, 更应要求学生学会用新观念、新思想深入研究试题的新解法, 以带给学生意外的惊喜, 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新解:若将a≥0, b≥0, 且a+b=1看作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线段x+y=1 (0≤x≤1) 上的点 (a, b) , 令d2= (a+2) 2+ (b+2) 2 (r>0) , 则d2是点 (-2, -2) 与线段x+y=1 (0≤x≤1) 上的点之间的距离的平方。由于点到一直线的距离是这点与该直线上任意一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 且, 所以。

多功能测试台的阀块设计 篇11

【关键词】阀块设计;过渡阀块

在测试装置的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液压阀块的设计,但大阀块油孔较多且为避免油路之间的干涉又增加了较多的工艺油孔,导致液压阀块结构复杂。

1、阀块的设计原则

首先,设计阀块前,先要确定油路是否可集成。每个块体上包括的元件数量应适中,元件太多阀块体积大,设计、加工困难;元件太少,集成意义不大,造成材料浪费。

其次,在阀块的设计中,油路应尽量简捷,尽量减少深孔、斜孔和工艺孔。阀块中孔径要和流量相符合,特别应注意相贯通的孔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通流面积,注意进油口的方向和位置,应与系统的总体布置及管道连接形式相匹配,并考虑安装操作的工艺性,有垂直或水平安装要求的元件,必须保证安装后符合要求。

最后,油路及各孔道的布置。首先根据系统的总体布置确定各油口的方位,互相沟通的元件应尽量置于互相垂直的相邻面上以简化孔道布置,然后先走通主油路,再完成小通径的油路和控制油路。

2、大阀块的设计

首先考虑油路集成,以换向阀、溢流阀、减压阀共用进油口、回油口,换向阀和节流阀共用回油口。考虑到各阀的进油口和回油口之间的尺寸不相等,其中减压阀的进、回油孔之间的距离最小,为了达到油路集成的目的,根据最简单的数学思路——勾股定理,以减压阀的进油孔A、回油孔B之间的距离为基准,换向阀的P、T,溢流阀的A、B在大阀块上不与减压阀平行而是倾斜放置,即减压阀的A、B间的距离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换向阀和溢流阀的进、回油口做斜边。设计的开始也考虑过将节流阀也做倾斜放置,但这样做集成的意义不大,并且相比于将节流阀与阀边平行放置,倾斜放置的尺寸标注较麻烦,相应的给大阀块的孔径加工带来不便。其次,采用这种倾斜放置的方式不仅实现了油路的集成,又给小阀块的结构设计及加工带来了方便。

根据阀块的设计原则中的孔道布置原则。考虑到油孔之间、工艺孔之间及两者之间不能相互干涉,要从几个方面总体考虑。由于阀块内部管道较多所以液压阀块内的孔设计是要分层,进油管与回油管尽量不放在同一层,以免两者相通。因此,分了三个层面设计孔的布置。如果把各个阀的控油孔放在第一层,把进、回油孔,泄漏孔分别放在第二、第三层,在孔加工时就会出现多孔道相贯通。要想不出现干涉必须把泄漏孔放在第一层,进、回油孔放在第二层,控油孔放在第三层。另外就是孔径大小的设计,孔径的大小与液压元件的通径有关。需要测试的阀类的最大通经只有直径是30mm,在检测小通径的阀时,需要把其它几种具有大通径的阀块叠加起来,阀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由于大通径的阀块和小通径的阀块进出口的尺寸和位置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直接把它们累加起来,阀口之间不能很好的对接,甚至是大阀块把其上阀块的进出口完全堵死而不通。曾考虑使小阀块的底面的进出口和大阀块上面的进出口的尺寸和位置完全一样,而小阀块上面的进出口和要检测的阀的进出口尺寸和位置一致,从侧面打孔实现上下孔径对接,原理上可行,但实际上在加工阀块的时候是相当麻烦的,比如溢流阀,它的进出口和外控口都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只打一个侧面孔的话,那么进出口和外控口就会被连通;如果打多个侧面孔使上下两个面上的各口相连通,又很难保证上下两个面上的各孔都在一条直线上。故通过从侧面上打孔的方法不好实施。现采用加大每一个大阀块上面的各孔孔径的方法,小阀块仍按要检测阀孔的具体尺寸和位置来设计,这样一来,上下两阀块的孔口就很容易对接了。

在设计液压阀块时,对一些主要压力点要留有测压孔,在阀类性能测试中压力测量中使用,并且以便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进行检查。

3、小阀块的设计

液压阀块上孔的位置要与液压元件的孔完全对应,当不对应时,还需要设计过渡阀块。在检测小通径的阀时,需要把其它几种具有大通径的阀块叠加起来,阀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如常用减压阀有10mm、25mm、30mm三种通径。由于大阀块上的孔径设计为32mm,如果对25mm通径的减压阀进行测试,由于液压元件的孔与液压阀块上孔的位置不对应,就需要设计过渡阀块,使阀块上面的尺寸与液压元件对应,下面的尺寸与其下面的阀块对应。

对于小阀块的设计以25通径的减压阀为例。25通径减压阀进、出油孔之间的距离要比32通径减压阀进、出油孔之间的距离小,并且控油口的位置也不同,所以不可能直接对接。为使小阀块的底面的进出口和大阀块上面的进出口的尺寸和位置完全一样,而小阀块上面的进出口和要检测的阀的进出口尺寸和位置一致,通过在小阀块的侧面打孔,使小阀块上下两面上的进出口通过从侧面上打的孔相连通。

在大阀块的设计中,换向阀、溢流阀采用相对于减压阀倾斜放置,这样就简化了小阀块的设计和加工。并且由于大阀块上换向阀、溢流阀、减压阀的孔径尺寸是按照液压元件尺寸设计,所以在对32通径的阀类测试时无需加小阀块,可直接放在d大阀台进行。既而省去了32通径换向阀、30通径减压阀、30通径溢流阀的阀块设计。

为了保证测试过程的密封性,同时也防止漏油,在设计小阀块的过程中在阀块底面的进、回油孔处要开密封槽,放入相应的O型密封圈。

4、结束语

液压阀块的投入使用对液压系统的集成有了质的飞跃,同时简化了系统的安装,增加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液压阀块得到了液压领域的广泛推广与应用。目前国内液压生产厂家已经设计、制造出用于各种液压系统的液压阀块,并且渐趋形成定型化,标准化产品。

参考文献

[1]周恩涛.液压系统设计元器件选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0-65

[2]王建国.机械制图.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10-30

[3]方桂花.《液压传动》.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1-10

作者简介

多功能触探装置及其独特测试方法 篇12

关键词: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端阻力,侧摩阻力,孔隙压力,冲剪强度,纵横波速

0 引言

静力触探在国际上通称为圆锥贯入试验(Cone Penetration Test),简称CPT。我国命名静力触探,意在区别于动力触探。在建国初期,传入我国的前苏联的用60kg重锤将实心圆锥头打入土中的动力触探,在国际上几乎销声灭迹。而国际上公认的用140b重锤将标准化的对开管式取土器打入土中1ft,而记取其锤击数N值的,只有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简称SPT。我国使用静力触探一词,其英译名本应为Static Penetration Test,缩写亦为SPT,与标准贯入试验SPT 混同,但在实质上与国际上通称的CPT别无二致,故此我国所用“静力触探”与国际上的CPT应属同义语。

静力触探作为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仪具及测试程序的现场测试技术,首见于1948年第二届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会议上发表的荷兰锥(Dutch Cone),它采用双层触探杆将圆锥形探头贯入地下,在地面上用液压表量测地下探头所受的端阻力及侧摩阻力。该系统最大的缺点是地面上所得的记录,包含着近10项正负误差因素,因而在传入我国后,经试用及试行,仿制无效而废止。

静力触探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着一次技术革命,即利用设有电阻应变传感器的探头,将地下直接感受贯入阻力传到地面上的二次仪表,因而实现了从地上间接推测转为地下直接测量,进而消除了一系列失真的误差。此项创新由我院于1962-1964年研发“电阻应变式静力触探”成功之后,经全国推广,在兄弟勘察、设计、科研及教学单位热烈支持并共同投入之下,对其原型的设备方法的改造及实用经验的积累与分析方面作了极大的推进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我国的静力触探体系。

继我国研发电测静力触探之后,荷兰于1970年前后相继在其本国及美国土力学基础工程学报上发表了电测的CPT。其传感结构与我国的有所不同的是双桥应变片贴附于非轴心受力的部件上,分别测记端阻力qc及侧摩阻力fs。探头的防水防潮的密封性是靠“O”形圈维持的。我国勘察设计单位于七十年代中期在获得荷兰CPT的信息后,也进行了仿制探头试用于工程勘察。近十多年来,荷兰Fugro公司又在探头上加设了测量土中孔隙水压力u及测量触探杆在孔中倾斜度α的传感元件,从而形成4功能CPT。

然而必须看到,我国的静力触探虽有丰富的实用经验,且为某些国标、行标所认同,但在测试功能上,多年来未见新的发展。国际上的CPT,虽在表观上增加了两项新的测试参数,但他们在实质上尚不能直接反映并代表土力学理论正式定义下的某项力学性质:qc并非土的抗压或抗剪强度;fs 并非土的内摩阻角或与桩基材料间的摩阻系数;u值亦非饱和土在排水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值,更不能反应在时间有限的触探过程中土层的固结性状。这些问题是国内外CPT共有的不足之处,急待我们设法研发新的途径予以弥补。

有鉴于此,我们在近年来努力于探索利用触探测求土力学理论定义下的某项参数,以便于在岩土工程设计及计算中可以直接应用。本文介绍的多功能触探装置及其独特测试方法,是项初步的尝试,在现有的单桥或双桥静力触探基础上,重点增设了测求土的冲剪强度(Punching Shear Resistance,Sp)及测求土层传播纵横波速(Vp,Vs)的传感机构,以及与其配套的独特操作方法。

1 多功能触探测求土的抗剪强度

1.1 问题的衍源

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是土力学试验中最大的难题。在诸多试验方法中,较为实用且较被工程界采纳的,只有直剪和三轴压剪两种。众所周知,直剪试验不论是室内的或野外原位进行的,都无法回避其自身的三大缺点:受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非均匀分布;剪损面人为限定,土的真实最小抗剪面未知;所测的剪应力与剪应变(移位)实际上不同时匹配。而三轴试验虽符合莫尔强度理论,如能利用一组完全均质的土样在不同偏压下进行压剪,则可能求得土的真实抗剪强度指标(c,φ)。但在实用中,极难采取和制备三个以上相同土质的试样。如果使用一个试样在不同的偏压下进行反复的剪切,则所得的结果有时会严重失真。因此,国内外的岩土工程设计,在使用直剪或三轴试验的cφ值时,不得不打个很大的折扣。除直剪和压剪外,尚有扭剪和冲剪。扭剪仅能在室内模型器内制备重塑土样,而其扭剪力的施加,不论在顶面上或在侧面的内外环上,均存在极大的困难,难以实施。冲剪作用在某些土工合成材料中曾有考虑,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冲床是冲剪作用的典例。

冲剪作用适用于在半无限土体内,用平板施加向上或横向作用的冲压力,而使土体形成空穴形的边界条件。实际上,岩土工程中采用的锚定板挡土结构,在锚定板系统拉力达到极限而土体破损时,则属冲剪破坏并出现空穴,因此,在土中施加的冲剪力必须使用方形或圆形的平板,在其上施加正应力,即可在冲剪施力板面产生纯的冲剪作用。

触探试验具有模拟冲剪作用的有利条件,我们试图设计这种多功能触探头,其中隐含着可以伸出探头筒的两翼作为冲剪器,当将触探头向上提升时,两翼冲剪器伸出筒外,向周围土体施加冲剪力,并形成冲剪空穴。

1.2 冲剪机理的模型试验

为了分析和验证冲剪机理,并探索其实用方法,我们进行了冲剪模型实验。

图1是在纯中砂模型箱中进行实验的照片。冲剪器是35mm×35mm刚性平板,中砂呈中密稍湿。填土分层在模型箱中轻锤夯实,层间加放着色中砂以显示层间变形。照片显示冲剪器左右两侧土体变形大体一致,但稍欠均衡,可能由于填土不够均匀以及手动拉杆施力不稳之故。照片表明,冲剪器直接作用的土体右上方出现明显的剪损与左上方隐显的整体冲剪破损面均为60°角,且两者共轭。用莫尔强度理论推算α≈60°=45°+φ/2,则φ≈30°,此与中砂的内摩擦角值近乎相等。

图2是粘土质中砂的冲剪模型。材料属低塑性,呈稍湿状态。土体填筑的均匀性略显改善。再从模型整体来看,隐现的冲剪剪损面左右对称,约呈α≈58°,用莫尔理论推算的内摩擦角φ≈26°,符合其实际值。

图3是检验不同土类互层中的冲剪机理。冲剪器起始作用的第1层为软塑砂质粘土,第2层为湿松的纯中砂,第3层土质同第1层为砂质粘土,第4层同第2层为中砂。试验表明第1、3层软塑砂质粘土的冲剪变形呈流塑状态,无明显的冲剪面。第2、4层湿的中砂受其下方材料流塑变形影响,冲剪变形隐约可见,并不明显。从整体形态着眼,耦合的对称冲剪面趋于X形,但第1、3层与第2、4层材料的冲剪变形显示不同。

图4是模拟深层土中的冲剪机理。色标材料置于各分层面,以显示不同深度土层在冲剪作用下的变形/破损形态。模型材料为中砂,共分12层松填。冲剪器起始作用从最下面的第2层,经连续提升冲剪器并穿透三层材料后,出现整体右倾的冲剪变形,显然由于手拉施力杆失掉平衡所致。但12层色标的冲剪变形叠落在一起,仍可隐现整体冲剪破损面的形迹。

图5至图8是用以验证同一土层在经受不同尺寸的冲剪器和经受不同冲剪历程后,所反映的抗冲剪性状及其稳定性。图5表明在同一模型箱中,填筑的同一密度、湿度的土层中埋设尺寸不同的冲剪器,以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冲剪器,逐次进行冲剪试验。图6所示为首先用模型中间设置的35mm×35mm冲剪器进行试验的情况。它显示左右对称且耦合的冲剪变形,如线条所示,在整体性状上,反映出由变形线条组合而成的隐形冲剪破损面,具有明显的趋势。图7显示第二步试验结果,即利用预置于模型箱右侧的较大的40mm×40mm冲剪器进行试验,结果出现的层间冲剪变形与图6所示第一步试验形态几近相同,然而第一步试验经冲剪变形的土体,在第二步试验中经受扰动,而略有下陷。但二者总体呈现的隐形冲剪破损面,却基本一致。图8是利用较小的30mm×30mm冲剪器在模型左侧边界附近进行冲剪。其形态因受右侧邻近已发生冲剪变形的影响而畸变,但其左侧的冲剪变形线,尽管受模型箱边界的约束,仍体现出与前两步试验所得结果大体相符。我们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土的抗冲剪变形及其极限状态的抗冲剪强度,不受冲剪器的大小及其施加冲剪力的程序影响,而是一项稳定的土力学指标。

上述冲剪模型试验显示一项重要的规律,即冲剪力导致的土体受剪变形及其极限状态——冲剪破损面,其形状及剪损面角α与三轴压剪所得性状及机理完全一致,因此在触探反向提升过程中测得的冲剪强度Sp,可作为在极限状态下的大主应力σ1;而其侧向围压σ3可根据Ps-Ko经验关系求得,从而可利用莫尔圆图解求得不同深度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c,φ)值。

2 多功能触探的机电测试系统

2.1 多功能触探头的机械传感系统

图9是探头机械装置的示意图。

为进行静动态测试,设计的多功能触探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探头的尖端是常规的静力触探,我们采用了单桥探头测定比贯入阻力ps,如有需要也可装配双桥探头;

(2)探头中部是用以测定冲剪力的机构。它由微型驱动马达,通过推动杆件,在反向提升探头时将两侧的冲剪器推出探头筒外,测定土的冲剪强度Sp,其测定值由其下方的应力传感器接受;

(3)为测量土层的纵横波速(Vp、Vs),而装设了三向检波的速度摆。

以上全部机件的传感共需12~14条线的屏蔽电缆,其外径应小到可以通过探头内机件的缝隙,与地面上的电源及工控机接通,这在取材上几无可能。为此我们设计了单片机,将探头端部及中部的传感器10~12条线减为6条。连同上部的检波器共用10芯微电缆,从而解决了信号传输问题。

在机件设计上遇到的问题,首先是在探头筒壁两侧必须设有两条轴向的开缝,以便使冲剪器作伸出/闭合的动作。经现场初试查明,地下饱水的软土泥沙带水会大量侵入探头筒两侧的开缝内。探头内电机的防水已有密封器件,余留的问题是防泥沙侵入。为此我们设制了在开缝上下两段分别采用弹性塑胶膜套封,和尼龙丝对口插封,以挡住泥沙的侵入。

在探头上部装设的是速度摆式检波器,必须防止其与周围的金属产生次生磁场的影响,为此我们在探头筒的这一段制造中采用了退磁的钢材。

由多种组件装配的探头,其体型较长,约近80cm,因此各项参数在测记的深度上有一定的差距,此项差距在调试工控机时可预置调整,使各项参数的测深曲线在同一深度上相互对应。

2.2 多功能触探单片机数据采集电路

2.2.1 设计方案

单片机采用485串口信号线通讯,并且用485串口信号线给单片机供电。

单片机共有两路:第一路用于记录探头所在深度的位置信号,第二路用于记录探头在地下采集到的力学信号。这两路信号要通过485信号线传递到工控机;这两路信号有对应关系,最后经过工控机处理后能够得到:“厘米、千帕”二维坐标数据。

第一路单片机与第二路单片机各有一个时钟,采集开始时这两个时钟校对使其相同。第一路单片机,每10cm采集一次位置信号并且记录采集时间。第二路单片机,每0.2s采集一次,每次采集三路力学信号,并且记录下这次的采集时刻,三片C8051F350同步采样。

工控机视做主机。

第一路单片机采集到的信号传到工控机后,工控机全部记录下来,第二路单片机采集到的信号传到工控机后,只记录第一路记录下来的“对应时刻”的第二路单片机采集到的力学数据。这样就得到每进尺10cm的连续数据,有时间、位置、力这三个参数。工控机用这些数据在屏幕上画出深度-力曲线,曲线实时显示。曲线共有三条,一条为下降时用静探探头的“惠斯通电桥”测到的,是“比贯入阻力ps”的曲线,两条为提升时用冲剪器的“惠斯通电桥”测到的,是“冲剪力”。这三个电桥同时工作,只是一个下降时数据有意义,两个提升时数据有意义。

C8051F350芯片PGA只能提供1、2、4、8、16、32、64、128倍放大,放大后供AD转换用。 每路“惠斯通电桥” 在参数标定时用程序标定,在工控机显示屏上有对话框,用键盘与计算机交互。标定后输入参数(PGA、offset DAC),每路分别存入参数。工作时,自动用标定后参数。

单片机内,数据存储区48K,扩充到1MByte。AD转换后结果取两字节。

在工控机屏幕上显示的两个图像要求深度位置相同,如图10所示。

第一路单片机采集深度信号,信号由三个接点开关提供,开关每接通断开一次为移动10cm,并且自动判断方向是上升还是下降,开关由旋转轮上的磁铁驱动,旋转轮由探杆位移时摩擦驱动。

第二路单片机的体积,须在直径不超过25mm、长度不超过70mm的圆柱空间内,能接入JTAG线供编程时使用。能提供电桥的桥源为恒压源,电压为2.5V,最小工作电流不少于75mA。

第一路单片机采用C8051F350捕捉外部开关信号,记录捕捉时间,通过485总线通信并同时将数据存储在FLASH内。485总线由4条线构成,6~9V电源线、地线、D+和D-,采用4芯的屏蔽线缆。使用1MByte的串行FLASH存储数据。

第二路单片机采用三片C8051F350分别对静探探头和冲剪器的输出电压进行测量,各自与工控机通过485总线通信,并同时将数据存储在FLASH内。C8051F350内部自带24位Δ-Σ A/D转换器,在使用其内部2.5V参考电压时测量精度可达1uV,满足本设计的要求。485总线由4条线构成,6~9V电源线、地线、D+和D-,可采用4芯的屏蔽线缆。使用1MByte的串行FLASH存储数据,本设计中,采样率为5Hz,字长为2字节,FLASH可存储29.12h的数据。

电路原理如图11所示。

2.2.2 基本通信流程

将工控机视为主机,单片机视为从机。

(1) 只能由主机发起指向某个从机的通信,开始一次会话,并设置一超时时间;

(2) 相应的从机收到主机命令后,如果校验码正确,回复相应的应答信号和数据,否则回复错误码;

(3) 主机收到从机回复后,如果是错误码或者校验码出错,重发本命令;否则结束本次会话;

(4) 如果主机超时未收到数据,重发本命令;如果重发次数达到最大允许次数,则放弃本次会话。

3 触探测试参数的应用问题

3.1 多功能触探的实际应用

多功能触探的实际应用,在于通过一次正向贯入试验与反向提升试验求得土的动静力学设计所需参数。具体内容可归结为土的静强度与变形计算,以及土动力学研究所需的各项动力参数。

为了上述目的,可首先通过触探中的动静态两项测试,取得土层中纵横波速(Vp、Vs)及相应深度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或端阻力qc,然后根据理论公式和静探经验关系式,相应求得如下指标:

(6) 剪切模量(刚度) G=E/2(1+ν)

(7) 侧变形系数 β=1-2νK0

(8) 弹性模量 E=Es(1-2νK0)≈E0

上述第(4)项,E0或Es可从静探的ps或qc的经验关系式求得,参见参考文献[1] 所列诸回归方程。上述第(7)项中,β值在理论上恒小于1.0,但在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因为土作为固体的变形模量E恒为弹性的,而实际上土在微观上作为松散体的变形模量应为E0,故β值的修正亦可参考该文献中所列关系式取值。

在求得土层中某深度处的冲剪强度Sp后,可将其值作为该处应力处于极限状态下的大主应力σ1,而该点的小主应力σ3可按σ3=K0Sp求得,K0 可由上式中的(1)、(2)或根据ps-K0经验关系(见图12和表1)求得。在同一均质土层的不同深度处,取得两组以上的σ1=Sp及σ3=K0Sp值,可用莫尔圆图解求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τ(c,φ)值。

3.2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φ)的求解

我们在模型箱中对粘土质细砂进行了五次冲剪试验,有效地求得土的抗剪强度(c,φ)值,现举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试样:微含粘粒细中砂。模型箱中试样尺寸28cm×28cm×60cm,冲剪器面积7.5cm2。

冲剪力开始施加深度,相当于40cm深处测记,得到左右两个冲剪力曲线,取其平均值,如图13所示。

土的抗剪强度求解过程如下:

①中等深度处(曲线深度28cm):Sp=P/A=10/7.5=1.33kg/cm2=133kPa=σ1-1

设该处土为中密,K0=0.4,σ3-1=KSp=0.4×133=53.2kPa

②深处(曲线下部深度40cm):Sp=6.5/7.5=0.87kg/cm2=87kPa=σ1-2

该处土较松(曲线表明), K0=0.35,σ3-2=SK0=0.35×87=30.5kPa

③浅处(曲线上部深度15cm):Sp=4/7.5=0.53kg/cm2=53kPa=σ1-3

该处土更松,图中压力缺失(曲线表明),故设K0=0.30,σ3-3=0.3×53=15.9kPa

根据三组σ1及σ3值,绘制三个莫尔圆①、②、③如图14。

用①、②圆求得土的抗剪强度(Line A线):c=5.2kPa,φ=19°

用②、③圆求得土的抗剪强度(Line B线):c=9.0kPa,φ=21°

用①、②、③圆共线求得土的抗剪强度(Line C线):c=7.2kPa,φ=20°

4 结语

本文介绍的内容是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已申报发明专利的研发项目,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初步成果。但文中介绍的内容只是初步的尝试,在样机加工工艺上,我们曾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冲剪器的微型应力传感元件的 取材及金属加工与贴应变片的难度极大。此外,在探头的两侧为冲剪器伸出和闭合而设的开缝,其防止泥砂侵入的措施仍未臻理想。在多功能测试参数的应用方面和理论公式的实用,尚需通过试验进行修补和验证。这些工作均需兄弟单位支持和帮助,使其逐步完善,发挥其实用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下一篇:液压型SF6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