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典

2024-10-02

人文经典(通用12篇)

人文经典 篇1

国学经典教育已普及到幼儿教育中, 成为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取决于幼儿教师的国学知识及人文素养水平。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后备力量, 更要凭借国学经典学习培植人文素养。

一、现状调查

为掌握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学经典学习现状, 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 通过调查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认识。

1、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调查显示, 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文素养缺失。

在被问及对人文素养是否了解时, 超过80%的学生“一般”了解, 只有15%的学生“有所”了解, 还有5%的学生“不”了解。

问及人生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时, 选择“金钱、权利、地位、享受”占到了35%。

针对目前社会讨论比较多的“中国式过马路”和“旅游文明”的热点话题, 45%的学生在社会公德和文明素养方面欠缺。

50%的学生表示有社会责任感, 但在生活中往往会妥协。

问到对集体的义务劳动的态度, 超过40%的学生表示有时间就参加。

超过45%的学生对国内、国外时事新闻不感兴趣。50%的学生上网时无目的地浏览网页。

2、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国学经典学习现状

调查显示, 超过80%的学生对国学不感兴趣。

喜欢积累一些传统的名人名言或诗句的学生只有20%, 经常购买或关注国学方面书籍的学生也只有20%,

对国学知识的获得, 60%的学生认为主要从学校获得, 能够朗诵的诗词仅限于教材。

当被问及你不了解国学的原因时, 50%的学生选择了苦涩难懂, 太过于深奥, 另有50%的学生认为身边没有学习国学的氛围。

问到有无学习国学的必要, 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不必强迫, 有兴趣的人自己学习即可。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我的价值取向不明确, 责任意识薄弱, 理想信念淡薄, 价值观念庸俗, 使命感不强。对国学经典的作用认识不足, 国学知识比较欠缺, 学习方式过于狭窄,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二、现状分析

对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功利性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意识形态逐步产生了功利性。面对社会的多样性, 加重了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的功利心理, 在责任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逐渐缺失。这样的功利心理会转化成学习的功利性, 国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就难以被接受, 人文素养提升受到阻碍。

2、重视实用性

在教学中, 更多地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侧重字词句主题的讲解, 专业技能的提高, 轻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知识水平的高低不能够等同于人文素养的高低。学习国学经典不能是简单的知识学习, 更多的是反复咀嚼, 深刻体会精神内涵。

3、忽视自主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上有缺陷, 难以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 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注重课上学习轻视课下学习, 对国学经典里的人文精神不愿深入思考。

4、缺少实践性

学习国学经典必须有足够的积累, 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有积累就必须会运用, 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 重视知识转化成教学能力培养, 忽视了人文精神培养。我们在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同时, 也要在实践中将人文精神积淀内化, 这是提升人文素养最佳路径。

三、提升策略

国学经典蕴含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如果说掌握科学知识是立世之本, 那么国学经典学习就是处世之根。如何认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 采取何种策略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1、继承优良、与时俱进

教学中加大对国学经典活态学习, 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 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文化传承中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 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 掌握吟诵的方法和技巧, 在反复吟诵中发挥想象, 唤醒内心情感, 接受人文的熏陶, 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当今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 学习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上课, 学习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讲授, 全方位立体式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从最早运用于学习的录音机到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使学习不再是面对书本的文字, 而是视觉听觉带来的丰富。网络更是以便捷、高效和灵活成为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3年6月16日,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 “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项目在沪启动。众多知名导演和演员利用电影艺术的高雅性和通俗性, 将国学经典用艺术情感作直接的表达和诠释。国学经典学习不再苦涩难懂, 毫无兴趣, 这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效率、强化自主

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再加上自身学习存在惰性, 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 国学经典发挥的效率较低。

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利用教材因素,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并运用反思性教学, 提升教学情境的适用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深入挖掘语言中的人文内涵, 指导学生扩展学习空间。

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具有年龄偏小, 自我约束能力差, 学习习惯尚未养成等特点。教学中要避免功利性和实用性,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自主学习、发挥想象、发散思维, 在学习中才能找到属于自我的国学经典。在自悟自醒中不断吸收圣贤名家文化智慧, 加深文化底蕴,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3、学科融合、综合欣赏

国学经典不能独立学习, 学科之间相互融合, 齐头并进。将国学经典学习渗透到各学科, 培养学生综合欣赏能力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如, 很多学生从周杰伦的《东风破》中领略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而音乐课是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课, 那就在音乐课中倾听国学经典;在舞蹈课中诠释国学经典;在美术课中展现国学经典;在书法课中体现韵味;在历史课中探索厚重的中华文化;在英语课中培养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具民族精神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种知识和经验的综合性结果, 探寻把各种课程综合模式和课程形式最佳结合起来, 避免学科单一化, 实现学习自主性, 将实践理论结合, 使学习形式更加丰富, 汲取国学经典精髓, 才能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4、形式多样、加强实践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如, 唱红歌、读经典活动;国学经典演讲比赛、舞蹈比赛、书画比赛;在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等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定期开展国学经典专题讲座;进行实践调查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和蕴藏的人文内涵。教师在实践指导中, 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渗透, 从而将人文素养和学前教育职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活动建立国学经典学习氛围, 通过氛围带动兴趣, 通过兴趣增强意识。从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立足于学前教育的需求, 注意教学中的价值, 着眼于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凭借国学经典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才能把五年制学前教育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杨思迪.积淀底蕴, 提升素养——国学经典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及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 2011. (1)

[2]傅彬.借助国学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J].新课程·中, 2011. (3)

[3]刘旭坤.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 2010.

[4]马得清.语文!音乐!美术合作开发初中古典诗词教学实验研究[D].2007.

[5]柴子文.人文素养不等于人文知识龙应台访谈[N].南方周末, 2005-6-3 (28)

[6]蒋新红.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2

[7]胥文玲.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探析——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的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16 (3) :98-101

人文经典 篇2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学号:1401120331

姓名:赵双双

授课教师:张爱萍

0 引言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带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学术思想、修养方法、音乐美术、工艺建筑、风俗习惯等等。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为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教对中国音乐、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几乎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中国哲学史来看,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始终贯穿着佛教的哲学思想;而宋明理学,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维新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也还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来推广社会改良。至于文学艺术领域,佛教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于 兰盆会、吃腊八粥等民俗活动也是渊源于佛教,甚至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很多佛教的观念,如烦恼、世界、因缘。而佛教的道德更对我们的人生 有着相当的影响,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

佛教的传入,首先引起了美术创作队伍的变化。此前的美术穿做基本上由工匠和画匠完成的,而此后则出现了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士大夫画家。孙吴的曹不兴,两晋的张墨、卫协、顾恺之、王广便是其中的先行者,他们对于佛画的创作在当时就令人瞩目晋明帝司马绍以帝王之尊绘制佛像,更是极大的推动了佛教美术的发展。其次,佛教的传入带给中国美术全新的内容,极大的丰富了人物群像的塑造,单就题材而言,就新添了变相画、经变画、供养人画等品种这种变相的创作至唐而臻于极致,出现了吴道子、张孝师、杨庭光、皇甫轸等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大师。再次,佛教美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彩纷呈的不同流派,它促进了中国美术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后世所谓四家样,影响后世甚大。与此同时,佛教传入给中国美术带来了全新的技法和理论,就图案制作而言,先秦两汉时期的装饰纹样变化不大,多是传统的云气纹、云山纹、龙纹及其他常见的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则罕见,佛教传入后,图案样式大大丰富,出现了狮子纹,忍冬草纹、字纹等,尤以莲花纹和佛光的大量运用,更增强了宗教艺术的表现力。佛教对中国书法也有一定的影响,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由于印刷术尚未昌明,佛经的弘布流通只得靠纸墨抄缮,于是,在写经、抄经等需要下,佛教即与中国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尤其对佛教弟子而言,书法抄经不但是自我修行之道,同时具有助扬佛教之功。佛教与书法的结合,自然丰富了书法创作的题材,当书者在写经、书碑、铭、题记的同时,佛教的思想也必无形中渗入书者八识田中 进而影响书法的意境,所以有书法家一动笔,就可从笔试造型的特征与笔记的律动关系中得知书者的心理人格。

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中并且有医方明之学。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被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几乎都是佛教经书图像。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2 佛教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佛教为政治服务的方式,是适应时代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自汉代董仲舒后,儒家成封建王权思想依凭,但佛教不断对其地位冲击,从而发展势力。历史上佛教发展消长,从不单取决于自身,也从不囿于西方宗教与政治的那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往往主要取决于对政权的服务效用如何。只在当时存在方式和发展势头,与政治需要不能同步。又如武则天朝,佛教政治襄助之功,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华严宗等重要宗派,尽得繁荣契机,这也就是佛教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佛教自汉初传入中土,历代对国家政治深具影响的僧众非常多。迄佛图澄时,影响不大,故王度、王波能发其言。佛图澄学问渊博,世事洞明,对南北分裂、群雄割据的政治形势及后赵政权内部情况有透彻了解,又在社会军政各界有众多弟子信徒,信息渠道畅通,他身份极高,石虎下诏,让他“衣以绣锦,乘以雕辇”,命朝会之日,佛图澄升殿,太子诸公,扶辇而上,主者唱大和尚,众座皆起,以彰其尊,并命司空李农,旦夕问候,太子诸公,五日一觐,以表敬重。这样的身份地位极有利他对形势及时作出反应,一旦有变,又有正确判断和预言。

唐朝玄奘大师,在主持译经大业的同时,还要随驾太宗左右接受谘询国事。玄奘大师圆寂的时候,唐高宗罢朝三日,悲恸地对大臣们说:“朕失去了一件国宝”。玄奘大师受到朝野仰崇之深可见一斑。唐朝玄琬法师受朝廷礼请为太子太傅,以行慈、减杀、顺气、奉斋四事教导东宫太子未来掌政爱民之方。皇帝是政治上的国王,影响于一时;出家人是真理上的法王,影响于万世。

具体而言,佛图澄使佛教适应时代,为政治服务的途径,使佛教与当时统治者特有的民族心理与文化素质巧妙结合。有效地抑制了嗜杀成癖的统治者的滥杀行为,保护了各阶层许多人的生命,客观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在思想方面,为因受儒家正统习惯势力影响的统治者进行了维护,论证了政权的合理性,客观上也有利政治稳定和社会的稳定。3 佛教对中国社会民俗道德的影响

除了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极盛之时,普及至“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于是乎,佛菩萨圣诞等宗教节日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

其中,尤以腊八节和盂兰盆会的影响为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着重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

此外,国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因果报应的观念等等。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道德。在世界各民族中,宗教都是道德建立的基石,以此维系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在阿拉伯国家,依伊斯兰教建立其道德基础;欧美国家,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基础;亚洲国家,则依儒教、佛教建立其道德基础。

基本的道德信条其实很简单,如佛教的五戒,基督教的八戒,是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的。社会虽然在不断发展,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人类对外部世界展开了种种探索,并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但对自身的生命依然无知。古人存在的问题,今天也一样存在。人性中的贪、嗔、痴烦恼,和两千多年前佛陀时代的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觉得,人性的弱点在今天更为张扬。从整体来看,现代人的欲望或许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更大,也更贪婪。

宗教的戒律,是针对人性弱点而建立的。古今中外的犯罪现象,无非是杀盗淫妄,不同的只是犯罪手段有所改变。以刀砍人和以武器伤人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只是后者杀伤力更大,但不能说明人性有什么变化。而佛教提倡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犯罪现象产生的根源。宗教戒律是根植于信仰之上,根植于对神的敬畏,对因果规律的敬畏。神是无所不在的,因果规律也是遍一切处的。有了这样的认知,持戒就是自觉行为,绝不会存有侥幸心理。而宗教信条就象一个无形的警察,随时都在我们心中站岗,监督着我们的起心动念,监督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佛教的因果观为三世论,即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有的人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而死亡也只是这一期色身的衰败,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唯物论者则是一世论,生命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种“人死如灯灭”的观点,很容易使人无所畏惧。既然生命只是那么短短几十年,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又有什么区别?当然,对社会来说意义是不同的,流芳千古的是造福人类者,遗臭万年的是危害他人者。但这种不同对个体生命却没有意义,所以断灭论会使人们变得非常功利,并导致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泛滥。假如没有神祗或因果观念的约束,只要权利大到可以不受法律制裁,或狂妄地蔑视法律,必然会为所欲为。

相比之下,佛教道德的可行性更强,因为它是结合利益对道德行为进行界定。衡量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就要看它是否对自他双方都真正有益。同时,它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眼前利益,更能使我们获得长远利益。在很多人的感觉中,利益他人似乎必须以损失个人利益为前提。而佛教却认为,凡是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必然有利于自己。当然,可能需要暂时付出一些,但这一善行会给未来生命带来百千倍的回报。就象播下的一粒种子,会结出累累硕果。结果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来生或更久,因缘成熟时一定会得到回报。结束语

诵读经典,触摸人文灵魂 篇3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应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工作,成立诵读工作领导小组,使领导率先垂范,使教师全员参与,使学生日有所诵,热情高涨。

二、营造经典诵读氛围

“环境育人”已是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教师可在校园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让经典浸润校园。一廊一柱、一室一楼都可展示经典佳句,每个班级也可创造富有特色的诵读环境,如开辟“我爱经典诵读”、“经典伴我成长”等专栏,让校园文墨飘香,书声琅琅,使学生走进经典,学习优秀文化。

三、师资力量

建设一支业务精湛、能力超群的诵读师资队伍,是开展经典诵读的有力保障。学校要成立教师诵读俱乐部,建立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参加诵读培训和诵读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师的诵读水平。

四、精选内容,开发校本课程

为了使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应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开发校本课程,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篇目,以国学经典名篇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分类诵读,循序渐进,体现校本诵读教材的经典性、序列性和趣味性。

例如,一年级可以阅读《千字文》和短小有趣的童谣。由于《千字文》所选文字,大都是常用字,一年级学生易于识读。二年级可以阅读《三字经》和充满生活趣味的儿童诗。《三字经》是中国早期的启蒙读本,自成系统,流畅和谐,易读易诵,家喻户晓;内容涉及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使学生诵读起来既有兴趣又能增长知识。三年级可以阅读《弟子规》和课内文本的精彩片段。《弟子规》是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诵读《弟子规》,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品性。四年级可以古诗文诵读为主。古诗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让学生从小学习这些文化尤为重要。五年级可以阅读《论语》和现代诗歌的经典篇章,如冰心的《纸船》、余光中的《乡愁》、卞之琳的《断章》、顾城的《远和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从先贤的身上获取力量,从诵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意境之美。六年级可以阅读《古今贤文》和声律启蒙读物,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情感美,陶冶情操,内化行为。

五、保证诵读时间

经典诵读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教学,与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如固定诵读时间,长期坚持,做到“一日三诵”(早读集体诵读经典美文,中午阅读经典读物,晚上完成老师布置的诵读作业)。语文课课前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都可以构建学生与经典对话的环境,使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经典的魅力。

六、开展活动,推进诵读

为了让经典文化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引领、推进学生诵读。

1.举办全校型的诵读活动。如“诵经典,庆六一”、师生美文诵读大赛等,以活动促诵读,以诵读促学习,以学习促成长。

2.在各学段开展不同的诵读活动。低年级以童谣、童诗为主,展示形式为说唱表演、编演童话剧等;中年级以成语、对联、名言警句为主,展示形式为成语擂台赛、对对子比赛等;高年级以诗词、古文、现代美文为主,展示形式为“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手抄报比赛等。这些展示活动,让学生受到了情的渲染、美的熏陶。

3.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教师要将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经典融合在现实教育、实践过程中,在读中行,在行中读,做到读、行并举,确保诵读活动取得实效。

4.评价激励,树立榜样。学校通过对诵读情况的检查,评选出“优秀诵读班级”、“诵读之星”和“优秀亲子诵读之家”,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和家长参与诵读的积极性。

如此,诵国学经典,品中华文化,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将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将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将诵读与展示相结合,将评比与激励相结合,将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经典诵读就会融入学校的肌体,成为常态,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人文经典 篇4

一、《老子》

比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他的哲学思考还要早上百年, 公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的老子就已经开始了对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关注和探索。汉武帝独尊儒术, 墨、法、名、阴阳等百家争鸣中的诸多支派或销声匿迹, 或依附融合, 只有老子所悟之“道”传承至今, 与儒家形成互补, 成为无数文人的精神家园。《老子》寥寥五千言, 涵盖的哲学思想却宏大壮阔, 上至天道自然, 下及修身立德, 赋予了“道”各种不同的意义和特性, 并通过这些不同意义的道来展示其丰富的哲学思想。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 因势利导, 作为竞技体育中的一项———武术, 其练习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天人合一”。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处理事情的方法, 不仅为行事风格, 现在也常常被用作比赛的战略战术。除此之外的“物极必反”等道理, 更是中国人一向比较信奉的原则。老子的“道”不仅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 更是贯穿于中国社会绘画、建筑、音乐、医学、体育运动等众多领域的形而上的法则。

二、《论语》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论语》以其简明精炼、极具思辨色彩的语言, 记述了孔子对为学、为孝、为人、为政及为礼等方面的言论。《论语》以其凝练的文字为载体, 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同时以其简约的艺术性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北宋开国宰相赵普读书不多, 却善智谋“独相十年”, 他自称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而今《论语》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尤其需要重拾传统文化。

不少学者以新的视角解读《论语》, 认为现代人在职场中就可以遵循孔子的学说和理念。这对于体育高职学生在自我追求和职业操守的形成中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以对自我的修养和对他人的爱作为处世立身的准则。这对于竞技体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同时自觉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指向性的作用。

三、元曲

广阔的幅员、宽松的文化氛围、极具民俗感的艺术审美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高峰之一的元曲。文人失意, 寄情创作, 在字里行间中挣扎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其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大多满腹经纶、才艺俱全。他们或是吟咏浪子风流, 或是唱颂隐逸情致, 在嬉笑怒骂间调侃世事无常及社会百态, 文笔皆精工细作, 富有哲理性的构思。

从欣赏和学习的角度而言, 元曲对于运动员学生来说是比较有距离感的。首先是因为对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文学语境的陌生化导致了对元曲的生疏和排斥。其实早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已经选入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的经典名篇, 也有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的经典选段。全篇研读比较困难, 就选取精华来读、来记, 准备名言佳句的摘抄本, 以作者为单位, 收集元散曲中的点睛之作, 同时在班级内展开摘抄本的交流活动。

以上所述仅仅是撷取落英, 分享师生间研习的若干心得。中国传统文化浩瀚无穷, 深厚绵长, 注重人格、伦理、和谐和自然。从习读经典开始, 逐渐理解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 从而确立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正是在高职竞技体育专业的文化教学体系中倡导传统文化和传统典籍的意义所在。

摘要: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 培养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体育高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竞技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往往缺少深层次的认知和感受。推广研读经史典籍, 深入了解古代哲人的价值观及世界观, 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知识储备, 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伦道德观念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关键词:传统经典,竞技体育专业,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李一凡.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反思[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01) .

读好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 篇5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奇葩,千百年间,万口传颂。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颂读。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期间大量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对古诗文启蒙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诵读经典古诗文,大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工作,形成了以古诗文诵读为特色的学校。

一、精心编排循序渐进

我校古诗文教育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编写校本课程,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体系。学校专门组织人员根据低、中高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各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共编写《诵读古诗文》两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另外,我们在每篇诗文之后,会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制定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实践活动方案,如中高年级在学完了诗后,安排“请你画一画”、“请你写一写”、“请你诵一诵”、“请你唱一唱” 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极大地调动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提高诵读的效果。

二、共同探讨相互促进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提高学生古诗文诵读水平的有效方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实验中,老师们不断总结经验,采用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与语文学科的结合,与思品、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的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的结合等等,这一切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们诵古诗、唱古诗、演古诗、画古诗,学写古诗,寻找身边的古诗文,徜徉在古诗文的海洋中,受着中华文化的滋润。

三、多样活动陶冶情操

1.结合传统节日

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也为了使古诗文诵读活动向着纵深迈进,常与祖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结合起来开展系列活动。今年端午节前夕,我校就成功地举办了为期一周,主题为“诵读诗文,喜迎端午”的诵读活动。以课本的美文及校本教材《走进古诗文》中的古典诗词作为比赛篇目,通过比赛,学生们从活动中感受到经典诗文的千古风韵,触摸到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

2.开种竞赛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特色建设阶段性成果汇报活动,学校中层以上领导都担任活动评委,认真进行各项竞赛评选活动。现场表演,那场面,那声势,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置身于那样的氛围中,都会受到熏陶、感染,怎能不好好去诵读,诵读水平何愁不得提高呢?

事实证明,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孩子们的文学修养得到了提高:爱读书的孩子多了,读书韵味十足的孩子多了,随口能说出名言警句的孩子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从经典诗文中汲取了大量的精神营养,气质也提高了。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四、环境熏陶提高修养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艺术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吹拂着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要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熏陶氛围。因而学校充分利用墙壁,在每一层的楼道处、连廊上都张贴着名人名言,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对联,或用学生亲笔书写的名言佳句。教室环境更要求体现班级特色,每块墙壁上都根据所处位置布置具有文化气息的书画。宣传橱窗里张贴、展

示学生的书画作品等,并定期进行更换。每个教室也加强了墙壁文化建设,有“芳草地”,有“古诗乐园”,还有“星星榜”等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学习经典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篇6

2007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诗文诵读活动,旨在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诗文为载体,通过诵读进一步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激发全社会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传统的经典文化越来越淡漠,随着经济发展,学生功利、自私等不良品行日趋严重。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去继承,学生的品德文化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有计划地学习经典文化,使学生能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达到“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培养气质,滋养人生”的目的。

学习中华灿烂的经典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

一、由浅入深,在诵读中感悟经典诗文的神韵

小学低年段,学生应学习一些浅显的古诗文,如《弟子规》《三字经》及经典诗词等。以诵读为主,不要求书写和理解含义。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经典文化的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古经典文化的兴趣。

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已有了一定语言文字的积累,所以对古诗文学习就有了新的要求,对《弟子规》《三字经》及经典诗词要达到熟读成诵,能初步理解经典古诗文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感受古文化的魅力。初中阶段,在小学经典诗文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有选择地大量阅读古代经典篇目,注重成语典故的积累,流利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指导,提升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能力

在学生循序渐地进学习古经典文化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指导。小学低年级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精选一些浅显适宜的内容学习,不能要求过难、过深,以免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形成对民族语言的语感,让民族文化与精神内化到学生的潜意识层面,注重经典学习的长远效应。允许“不求甚解,渐读渐悟”,利用模糊教学法、生活感悟法等学习古代经典诗文,提升学习兴趣。小学中高年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经典诗文学习,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形式要多样,学习内容要理解背诵有机结合。如,教师组织古诗文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在活动中使经典文化得到学习升华。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在背诵理解经典诗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优秀的古代文化学习与现代知识融合在一起,在习作中使知识古为今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把经典诗文的学习融入相关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美术和书法等学科中融入经典文化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古典文化赋予了新的魅力,使学生乐学。根据古诗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在音乐课上与音乐教学融合,使学生在唱演古诗文活动中学习古诗文,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根据古诗文的意境美,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诗画合一,理解学习古诗文。在书法课上,古代书法家诗人的篆、隶、草、楷,比比皆是,在临摹字帖中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化,一举两得。古诗文与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古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人文素养。

四、营造经典文化的氛围,使学校处处有诗文

经典文化的学习,离不开耳濡目染的熏陶,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营造学习经典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浅析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的传达 篇7

一、何谓经典纪录片

对经典纪录片的定义与解释有许多种。本文所说的经典纪录片, 主要指被拍摄个体是真实的人物或者事件, 透过表象, 反映作者对人类自身的情感, 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审视与思考, 是作者自己心声的影像化、文学化、艺术化、个性化表达, 是观众解读作者心灵的路径图。很多人认为, 对于纪录片来说, 细节非常重要。经典纪录片的拍摄过程, 也是一个走进生活、贴近心灵、由宏观到细节、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例如, 彭辉拍《空山》, 为了保持“在场”, 其在大巴山区穷山村坚守了半年, 每天住帐篷, 吃着随身带来的方便面。就是这种坚守, 成就了《空山》这部经典。《平衡》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是国内比较优秀的纪录片。为了拍《平衡》, 彭辉在缺氧的可可西里用了3年时间拍摄。在此期间, 他与防盗猎的队员同甘共苦, 真实地记录了这个世界的第三大无人区, 使人们感受到了影片的震撼力。此片获得了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坚守, 不仅要靠毅力, 还要靠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心中要有一份感性的人文关怀。纪录片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它往往带有一种人文因素, 会打上作者的思想烙印。无论是彭辉心中的“可可西里”, 还是张以庆眼中的“舟舟”, 或者是孙曾田心中的“神鹿”, 观众都会从这些纪录片中感受到作者的体温, 感受到作者的精神投入。经典纪录片绝非场面意义上的经典, 经典是用血泪和心灵雕琢出来的, 是灵与肉的投入, 是一种放弃自我、不辞辛苦的坚守。从经典纪录片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的传达。

二、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的传达

(一) 通过作品主题, 传达人文关怀

张以庆导演的《英与白》, 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 让人震撼、警醒, 无法忽视。在纪录片《英与白》中呈现出了三个孤立、封闭的世界:一个是无人陪伴的小女孩——娟;一个是女饲养员——白;一个是困在笼子里的熊猫——英。影片中没有对白, 没有交流。在这个孤立、封闭的世界里, 只有电视发声, 唯有电视声相伴。影片展示了漫无目的程序式的生活, 沉默, 长久的沉默……从影片中, 我们不仅看到了被异化的英与白, 而且还因此联想到了现代科技文明中, 被物化和异化的人。人们沉迷于电脑虚幻的世界中, 每日在防盗网和防盗门中“与世隔绝”,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 却又被现代科技文明所束缚和隔离。笔者认为, 张以庆导演在拍摄纪录片《英与白》时, 首先打动的是他自己, 10个月的参与观察, 取材于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点滴领悟, 然后, 再将这些感悟用镜头拍摄下来, 呈现在观众面前, 引人思考。这些被人们所忽视和回避, 却又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 正是现代科技文明所带来的人为的孤独和异化。

(二) 通过对真实人物的记录, 传达人文关怀

纪录片中的人, 存在于现实之中, 是真实的个体。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其多面性, 我们不能够从一个简单的侧面去判断其是好人还是坏人。在现实生活中, 人会随着时间、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纪录片中的人也会逐渐成熟起来。例如, 《初来乍到》中的韩松, 原本是一个高干家庭的公子哥, 不懂得柴米油盐, 更没有尝过生活的艰辛, 从小到大, 过惯了安逸富庶的生活。自从赴日本求学以后, 韩松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日文功底薄弱, 给其学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学业的渺茫、生活的困顿, 这位高干子弟该如何应对?经济的拮据使他慢慢学会精打细算, 现实的压力使他不得不一边求学一边打工, 开始拼搏和奋进。随着岁月的磨练, 这个“富二代”逐步转变为一个勇敢的奋斗者, 最后获得了成功。影片拍摄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立体的韩松, 真实的个体、真实的情境, 矛盾、困境、拼搏, 生活态度的转变, 纪录片呈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 也是对人文关怀的传达。

(三) 把人的共性作为落脚点, 传达人文关怀

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各个方面, 不仅呈现在拍摄对象的生活上, 也呈现在拍摄者的思想和行为中。只有拍摄者真诚地潜伏下来, 用坚强的毅力坚守, 才能抓住最真实的一面, 将真实的生活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拍摄者的人文关怀, 不仅体现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完成之后, 也不应该放弃这种人文关怀的传达。“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当属于纪录片中不朽的经典。为了表达人文关怀, 弗拉哈迪一次次来到爱斯基摩人的栖息地, 冒着严寒拍摄纳努克一家的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 纳努克人表现出的勇敢和坚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部影片虽然名扬四海, 但是并没有因此给纳努克人带来好运。由于终日配合弗拉哈迪拍摄, 片中那个勇敢、单纯的纳努克人因此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随后到来的暴风雪袭击中, 由于他没有储存下足够的食物, 导致全家被饿死。正是因为善意和单纯, 勇敢的纳努克人成为了严寒的殉葬品。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经典纪录片对人文关怀的传达, 不应该仅存留在表面的记录和再现生活, 作为一个生活的介入者, 拍摄者应具备深沉的人文关怀。经典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 不应只存留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者应该把自己与被摄主体融为一体, 以此传达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

三、结语

经典纪录片, 体现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感悟, 对人生的解读。虽然经典纪录片所传达的思想不同, 但有一个共通之处, 就是它们都在关注人。它们通过表现人的悲欢离合以及命运的起起落落, 把不同时代串联起来, 表达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摘要:经典纪录片旨在探寻、思考与记忆时代鲜活生命的珍贵瞬间。从某种角度来说, 它不仅是一件简单的文化产品, 它还承载着历史, 印刻着记录者自身的心路历程。纪录片是一种社会的良心, 它反映了时代的心声。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拍摄者、被拍摄个体、拍摄主题。

关键词:经典纪录片,人文关怀,传达

参考文献

人文经典 篇8

一、弘扬国学经典是提升师生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

首先, 在小学教学中弘扬国学经典能够增强文化底蕴, 滋养语文素养。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 幼小的心灵具有一颗空廓的心, 由经典的引导可以激发他们的文化想往。通过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和学习, 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感受国学经典的美妙意境和文化韵律, 对孩子语感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是有好处的。其次, 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传递道德正能量, 培养师生的人文精神。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凝聚和传承, 其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尊师行孝等强大的道德能量, 国学经典的学习使师生内心充满阳光向上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二、国学经典在国家课程中的渗透

弘扬国学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将国学经典融入渗透到国家课程中。国家课程是小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师知识的传授、学生知识的习得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在国家课程中渗透国学经典要注意遵循德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通过课程中国学经典的渗透, 让师生耳濡目染于古人的品德和智慧,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气质, 陶冶心灵、端正品行。课堂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 国学经典的渗透以学生的领悟和兴趣为出发点, 在良好的氛围中使师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三、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小学师生中进行国学经典的弘扬和教育, 其中精选适当的国学经典, 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精品校本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内容繁杂、文字寓意深刻, 其中能为小学生接受并吸收领会的才是真正有现实价值的。对国学经典的筛选本身就是一个繁重而且重要的工作, 需要学校相关课题组教师的协作努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学校目前已经开发的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有针对二年级的《弟子规》和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三字经》, 在实践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弟子规》和《三字经》作为传统儒学经典, 言辞韵律性强, 文字简单易懂, 适宜于小学生的接受和领会, 其中体现出对人性的观点和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阐述, 更是对师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师生通过《弟子规》和《三字经》的学习, 感受国学经典的体验和传承, 在“自立立他, 德行天下”的氛围中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国学经典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手段, 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持久和深远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髓和品牌。因此,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一种利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氛围, 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也感染和熏陶老师的人文修养。首先, 要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 学校环境不仅给学校师生提供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资源条件, 而且一直在不以外在的形态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展示橱窗、教室文化墙、黑板报等场地展示国学经典名句名言, 比如“一日无书, 百事荒芜”“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等国学名言警句或者俗语, 都能激发学生不断的思考。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兴趣, 学生来自兴趣的自主学习, 比教师传授的知识效率更高。再次, 要在实践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利用清明节、教师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 组织全校性的大型国学经典演讲、诵读、文艺演出等活动, 比如诵读爱国诗篇, 珍惜时光的文章和课文等;在平时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 组织经常性的国学经典学习活动, 不断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 让教师的审美感受力更强。同时, 能够通过国学的诵读和理解,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具有真善美的一面。

五、国学经典与学校大阅读特色的有机结合

与经典为伍与诵读相伴, 还应与学校大阅读特色有机结合, 将国学经典的诵读融入到学校日常阅读的大环境中去, 保证充足的经典诵读时间和诵读量。经典诵读的时间和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年龄特点, 在结合学校阅读特色的基础上形成有序的国学经典诵读平台。在“天天见, 天天读”的潜移默化中讲经典诵读变成学生和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部分。

人文经典 篇9

钢城三小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建书香校园文化, 曾开展“师生同台, 诵读经典”, “好书漂流”活动, 连续多年举办“校园文化节”……这些活动与研究, 使校园内流淌着清新怡人的文化气息, 营造了馥郁的校园书香氛围,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都起到了有效的影响。

基于上述的思考与实践, 我校拟定《经典诵读与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项目, 尝试进行系统的研究实践, 全面推进诵读经典活动, 用经典文化来涵养心智, 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创建书香浓郁的和谐校园。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 经典: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所谓“经典”, 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所载为常理常道, 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 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中华经典是指中国传统经典文化, 是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学术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老子》、《庄子》、《论语》等。

(二) 诵读:是指以校本课堂为主阵地的读书活动, 是读出声音, 背诵。 重点在于读。 就是让学生“熟读成诵”, 强调积累与感悟, 不对诗文和经典做过多的注释和说明。

“经典诵读”就是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诵读我国古代经典名著、名篇, 以此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 启迪具有创造力的智慧, 提升中学生的文明修养和文化底蕴, 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三)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 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的概念, 是一个课题不可能完全覆盖得了的, 我们所要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指三个方面的“有所提高”, 即: (1) 以校本课堂为主阵地,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 使学生在文学素养上有所提高。 (2) 以国学经典篇章陶冶学生高雅情操, 使小学生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得到一定提高。 (3) 在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 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 重视理论学习, 在“充电”中加快研究步伐

学校组织课题组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诵读的基本要则、主要内容和所达目标等相关资料, 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 提高科研理论水平, 转变教师原有的观念。 课题组成员每月开展“经典诵诵读”自学活动, 老师们利用课余读经典、学经典、写读后反思及感想。 学校还专门邀请湖北卫视主任编辑许可秋副教授来校进行经典诵读方面的讲座培训, 许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声情并茂的吟诵, 博得了全校老师阵阵掌声, 全校老师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老师们均感到受益匪浅。

(二) 让校园流淌书香, 让诵读久而自芳

课题研究伊始, 我们就着力构建儒雅的校园文化, 让师生生活中充满书香。 我们最大限度地让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跟学生对话, 使静态的校园处处成为经典诵读的育人佳境, 如我们在校园长廊刻制了《千家文》内容, 学校绿化带的“智慧园”, 古色古香;学校走廊张贴各种名人经典名言, 此外我们还要求各班教室根据班级特点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建立了班级图书吧, 让学生抬眼望人文, 举目品经典。 另外校园广播每天早晨7 点50 分会准时播放经典诵读, 每天下午夕会十分钟钟播放国学经典音乐, 让学生听其声, 悟其容, 感其情,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诵读经典。 一个充满国学经典浓厚氛围的校园环境的创建, 使学生置身其中, 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感染。 正所谓:“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也。 ”

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 这是完成经典诵读的基本条件。 为此学校倡导了“图书漂流”活动, 学生每人带两本经典书籍, 一本汇集到学校阅览室, 让各班级学生广采博闻, 开阔视野;一本交到班级中, 每班建立班级“图书角”, 开展“存二读百”活动, 实现班级学生书籍资源共享。 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为学生广泛而大量地诵读经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营造出了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 真正做到了“书香班级”飘书香。

(三) 推荐合适读物, 选择诵读内容

经典是浓缩了中国古代人文自然知识结晶的精华,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从调查中, 我们得知学生对国学经典了解不够, 在选择国学读物上, 存在很大盲目性。 所以根据尽量选择音律谐和, 节奏明快, 朗朗上口的作品, 使学生易于吟咏诵读的原则, 我们一方面向学生推荐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论语》、《唐宋三百首》等启蒙学读物要求学生在校内诵读; 另一方面, 针对对国学经典有兴趣的学生, 我们则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学会如何选择有益的国学读物在家诵读, 做到课内外结合, 以一带十, 相互促进。 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 为了使每个孩子都乐于诵读, 并且读有所获, 我们把诵读内容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 逐步渗透, 不断提升。 一、二年级主要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 让学生在诵读中初步熟悉古文、了解古文、为今后诵读古文创设了氛围, 打下了基础。 中年级则拓展原有的《三字经》、《弟子规》内容, 增加浅显易懂的《论语》中的名句, 作为诵读的内容。 高年级随着学生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水平, 则重点诵读《论语》, 分篇章导读。 经过诵读实践和研究, 经过学校课题实验小组的努力, 我们编写了校本课程 《淡品诗词》、《立美育人》两本, 这两本读物汇集了国学经典精华, 更凝聚了我校教师的美好愿望。

(四) 教学品味经典, 诗文香溢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课题组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将中华名篇名言融入其中, 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 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

“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 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在古诗教学中, 老师们以开放为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以多媒体为手段, 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华名篇名言,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古诗教学中, 初步形成了“三步”式的教学模式。第一步:激趣导入, 背诵课外古诗。 第二步:巧用媒体, 主动学习新课。 (即:采取演、唱等方式) 第三步:古诗拓展, 再现创新。

(五) 在精彩纷呈的诵读活动中, 让学生快乐成长

为激发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情, 引导学生持之以恒, 坚持进行经典诵读。 我们把“诵读”和“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诵读经典更富吸引力。 为努力让书香浸润校园, 让经典滋润童年, 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 开展了学生们喜欢的读书活动。

主要活动:

1.结合课题研究内容, 实施“诗韵飘扬”古诗诵读系列活动, 每周一晨会上, 全校每个班级上台展示诵读经典的风采, 孩子们群情激昂, 形式多样;有的班师生齐诵, 有的班唱诵结合, 展现了低、中、高不同年级的吟诵风采。 学校德育处、大队部还组织举行了“我爱诵读”手抄报评比, “我的读书故事” 征文比赛, “荆楚故事会”讲故事比赛, “跳蚤书市”义卖活动。 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 通过这些活动, 三小的孩子们“人人能写漂亮字, 个个会诵经典文”。

2.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 进行经典吟诵、演讲, 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 默背……等经典学习游戏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 “学而时习之”。 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并做到“一日四诵”, 即晨诵、午诵、路诵和晚诵。 让学生时时诵读经典, 使班级飘满书香。

3.开展“诵读经典, 品味书香”黑板报展评、校园故事演讲比赛、“与经典为伍”手抄报展评、“书香妙笔”编写诗歌比赛、课本剧比赛、低年级“诗配画”诗画设计比赛, 高年级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 评选优秀诵读日记及读后感等活动。

4.各班开展以“诵读经典”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有快板、诵读、讲故事、成语接龙、对对联等,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学生情绪盎然, 更好的体验到诵读的快乐。

(六) 开展亲子悦读, 分享诵读快乐

在经典诵读中, 不仅有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 我们还真诚地邀请家长加入诵读行列, 与孩子们一起在经典的海洋中遨游, 共同领略经典的无穷魅力。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 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 通过家长会活动, 要求家长将每天一小时的时间定为“读书时间”, 和孩子共同阅读, 共同提高, 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我们提出“亲子诵读, 最美丽的休闲”, 使家长明确经典诵读的意义所在、 达成目标, 鼓励家长带孩子逛书店、送书给孩子、和孩子一起诵读, 用“童真、童心”营造家庭诵读氛围,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三、我们的收获

(一) 逐步形成了一套诵读体系

根据“直面经典, 不求甚解, 但求熟背, 终身受益”的宗旨, 我校在引导学生诵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多样化的、学生喜爱的诵读体系, 即: 唱———读———抄———画———赛。 唱, 即借用韵味相同的歌曲旋律, 把古诗词带入其中, 让学生伴着熟悉的旋律唱着新鲜的古诗词, 在轻松娱乐的中受到教育, 陶冶情操。 读, 每天早读前10 分钟, 夕会时10 分钟, 组织学生朗读或自由诵读。抄, 让高年级学生做诗文卡, 办手抄报等。 画, 学生在背诵经典的基础上, 把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所描绘的形象通过诗配画展示出来。 赛, 即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经典诵读比赛。

(二) 策划诵读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我们立足课堂, 开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极大地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 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每年我们都开展读书节活动, 与圣贤为友, 与知识为友, 与经典同行。

在诵读经典中, 学生渐渐乐学善思:诵读《三字经》“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头悬梁, 锥刺股。彼不教, 自勤苦。 ”用古人勤学苦读的事例感染学生, 让他们懂得“吃得苦中苦, 方位人上人”的古训;诵读贤文“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能后虑, 虑而后能得。 ”让他们知道“定能生慧”。 三年来, 在经典诵读的薰陶下, 校园充满书香之气, 老师充盈书卷之气, 学生展现书生之气。

(三) 营造书香家庭, 共度悦读好时光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仅仅靠老师引导和培养是不够的, 我们除了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班级营造书香氛围, 更要发挥家长的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作用, 倡导书香家庭, 实施亲子悦读工程, 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经典诗文兴趣。

通过中期调查情况看, 家长从物质、精神两方面都给予了我们的诵经活动巨大的支持与鼓励。 家长主动给孩子添置书籍音像资料, 建立家庭小书房。学生的家庭藏书多达二十册以上的有70%, 诗歌、童话、经典文化、 寓言、 名著、小说等书目都一应齐全。 每晚进行亲子阅读的家庭也在81%左右, 低年级甚至达到93%以上, 呈现一派小手牵大手, 常在书中走的场景!

三年级3 班XX同学的家长这样说:“以前孩子有顶撞外婆的不良习惯, 但自从我和她一起念了《弟子规》中‘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的句子。 她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知道了孝亲敬长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水准, 逐渐地改正了顶撞外婆的坏习惯, 主动向正确美好的行为举止靠拢。 有的家长还打电话告诉老师, 他的女儿自从诵读经典以后, 人也变了。 每天晚上都要父母和她一起读书, 有时还主动帮父母、长辈捶背揉肩, 有时帮奶奶洗脚、做家务, 懂得孝敬长辈, 和邻里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了。 因为她读懂了“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从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 真正做到了“进我耳, 入我心”, 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 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 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亲子共诵, 已成为三小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 营造了独特的家庭文化氛围, 促进了亲子间的沟通交流, 是增进家庭情感的纽带, 同时家长在陪读的过程中也增加了个人的修养。

(四) 强化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训练, 传承中华美德

学校还开展“日行一孝”, “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弯弯腰捡垃圾、 捡废纸”等活动。文化即教育, 环境即育人。学生行走在菁菁校园, 目之所及是经典诗文, 耳之所闻是经典诗文, 口之所诵仍是经典诗文, 呼吸着的亦是清新醇厚的经典气息,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学生从校园到教室再回到家庭, 学生整个身心都浸润在了经典文化的大染缸里, 享受“与经典为伴, 与圣贤为友” 的吟诵乐趣, 启迪心智, 颐养性情, 同时也塑造了开朗、自信、乐观的性情品德。

(五) 制定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诵读评价体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根据经典诵读校本的实施方案, 我们在教室里开辟了“日有所诵”的专栏, 由语文老师按计划定期添加诵读内容, 坚持每天“课前一吟”, 水滴石穿, 学生一学期下来基本都能掌握既定篇目, 甚而至于滚瓜烂熟。 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在日不间断地诵读中得以提升。 全校学生人人参与诵读经典, 个个争做文明少年。 学期末, 学校评选出“十美少年”共400 名, 占全校学生人数50%。

在经典诵读过程中, 学校还制定了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形式,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个别访谈、观察和测试等方式, 利用活动竞赛反馈、成果展示 (优秀读书摘记展评、读书小报评比) 、 各种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评价。 在班级评价中, 教师在如何评价学生人诵读过程、诵读结果、 人文素养是否提高等方面, 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 并让家长参与评价, 让人人体会到只要你在诵读经典著作, 提升个人素养中付出了努力, 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 这样, 既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六) 学生品德得以浸润

“诵千古美文, 做谦谦君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 学生们通过读经典, 慢慢地领悟做人处世的道理, 并且提升为内省的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古诗, 不仅领略到了祖国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 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 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 心灵得到升华。

在每一节课前的吟诵上,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中华民族自强精神,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的中华志向,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勤劳品质, “吾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民族精神的一切一切, 在孩子与诗文的对话中融入心灵深入, 成为孩子们生命的一部分。 孩子们学会了尊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自律、学会了奋斗……如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和感恩节或是父亲节还是母亲节, 孩子们都要为父母做事, 再如, 孩子们利用周末义卖报纸, 将义卖的钱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孩子, 学会了关心他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风好, 品行正, 有孝心, 懂谦让, 成为三小每一个孩子努力的方向。

(七)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 学生的改变非常明显: 经典诵读的韵味越来越浓, 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 经典诵读的感受体验丰富多彩;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文字欣赏能力提高了, 而且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开阔了, 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各种场合学经典、 用经典的意识增强了, 在写作和交流时时不时地引用上几句经典中的句子, 使得作文包括网上博文增添了不少文采。 近年来, 学生有不少作品发表于报纸杂志上, 近三年来, 在武汉市楚才杯作文竞赛中, 我校20 多名学生均获得了二、 三等奖的好成绩, 多名学生参加武汉市阅读知识竞赛获奖, 今年, 我校五年级学生参加区课本剧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八) 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通过近三年的经典诵读, 我们欣喜地看到, “爱国情”、“亲情”、“友情”、“传统美德”犹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准。

结合学校“立美育德”办学特色, 德育处开展了“对话德育”活动, 在经典诵读过程中, 融合传统节日系列活动, 如:开展“与屈原对话”, 通过对话, 了解伟大爱国诗人的家国情怀;“与嫦娥对话”, 了解中秋节的神话传说及习俗;“与烈士对话”, 了解革命志士的英勇行为, 进行爱国爱家教育。 此外, 学校还开展“与桌椅对话”、“与小草对话”、“与粉笔头对话”、“与大树对话” 等丰富有趣的德育活动, 孩子们通过读来信触动他们的心灵, 又通过写回信表达自己的心声, 更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九) 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促进

在研究过程中, 老师们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古诗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参与课题研究, 教师们的教研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特别是一些教师所上的古诗诵读研究课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此外, 教师通过理论学习, 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 我们的教师教学理念得到更新, 科研意识正不断增强、 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教师在实践中认真撰写随笔,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与理论水平。 2013 年11 月, 区学科带头人李钢老师将古诗诵读课《终南望余雪》送教到边远学校, 优美的意境, 浓浓的诗情让孩子们收益颇丰, 赢得听课教师的交口称赞。 黄丽老师的古诗诵读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在教研活动中展示, 她写的这篇古诗诵读教学案例获得湖北省一等奖。 黄素华老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获得全国二等奖, 松开霜老师的教学论文“浅谈《论语》的魅力”获得全国论文比赛三等奖。 李钢老师的论文《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传统文化》获得全国一等奖, 何青老师的论文《经典润泽心田翰墨飘香校园》获得全国课题研究二等奖。 张婷婷老师的古诗诵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设计获得全国课题研究二等奖。 短短的三年时间内, 课题组教师所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发表在省级报刊上, 此外, 课题组成员有数十篇论文、案例获得全国教科研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

(十) 校园文化特色得以形成

随着经典诵读的开展, 我校“立美育人“办学特色与之结合, 逐步深入, 书香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被评为“武汉市经典诵读示范校”。 尽显文化气息的书香走廊, 一句句催人奋进、琅琅上口的名人名言, 名言配画、图文并茂的校园外墙文化, 各具特色的班级名片, 一段段蕴含哲理、意味深长的班训感言, 匠心独运的读书板报与墙壁文化, 一本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校本教材, 一张张参加活动的获奖证书, 一对对亲子诵读的感人画面, 让走进三小的人, 无不称叹:这真是一个充满书香灵气的校园。

四、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难窥一斑。 而我们学校的教师文化底蕴还不够, 领悟能力也不是很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 怎样才能将经典诵读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层融合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人文经典 篇10

在开幕式上, 姚文俊先生致开幕词, 高建国局长致欢迎词。王文湛先生作了精彩的报告, 他分析了当今教育的现状, 特别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改革要从四个方面抓起:教育教学改革、各类教育发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王文湛先生接受许昌实验小学小记者的采访

王文湛先生作精彩报告

下午, 七十多岁高龄、神采奕奕的贾志敏老师带来了一节观摩课《爸爸的老师》和一场学术报告《学新课标教真语文》。贾老师仅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就演绎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朴实无华的课堂告诉与会老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怎样真正教语文, 他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学识魅力令所有与会人员钦佩。随后, 陶继新先生作了一场报告《人文素养与经典语文课堂》, 指出经典对于个人成长、对于生命状态都有深远的意义, 带给与会老师深刻的启迪。

贾志敏老师执教《爸爸的老师》

陶继新先生作报告《人文素养与经典语文课堂》

5月10上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执教了《古诗:乞巧》《趣味语文:推敲》;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语文教研员杨修宝老师执教了《母爱》, 并作了报告《专题日记、作文的探索与实践》。下午, 上海市魅力教师戴建荣老师执教了《揠苗助长》《静夜思》;全国优秀青年名师丁慈矿老师执教了《对课》, 并作了报告《情趣是怎样炼成的——诗词教学举话》。

吉春亚老师执教《趣味语文:推敲》

杨修宝老师执教《母爱》

戴建荣老师执教《揠苗助长》

丁慈矿老师执教《对课》

5月11日上午, 全国优秀教师、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了《麦哨》《桂花雨》,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作了报告《理想的课堂与有效教学》。

虞大明老师执教《桂花雨》

陈大伟先生作报告《理想的课堂与有效教学》

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场场厚重的学术报告拓展了老师们视野, 点燃了老师们的智慧。

闭幕式上, 孙章存先生作总结讲话。他重申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感谢许昌实验小学细致周到的服务, 特别是此次活动邀请的名师专家展示了不一样的风采。他们人文素养深厚, 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他们不断创新, 经典课堂就是要不断完善、改革, 课堂才会达到完美的程度, 只有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在语文教学上才有新高度。向学生学习, 重新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激发儿童的潜能。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 首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立志做学生喜欢、幸福的老师。方向是不竭的动力, 要规划好人生、教师生涯。要用爱心铸就辉煌, 爱语文、爱学生, 让课堂成为人生价值的舞台。要坚守、执著, 要不懈努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人文素质的提高 篇11

(一)

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文学,它在大众间的传播、普及程度远高于其他人文学科。高尔基认为:“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巨大的说服力。文学比哲学是更多被人阅读的,而且因其生动性而更能说服人。”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深刻的思想被人理解后都会成为常识,而只有美的东西能超越时空而永恒。所以,真正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能从大量的生活感受出发,达到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本质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清晰认识,能创造出溢满思想浆汁的、美的艺术形象,并使其艺术形象具有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的真实感,使得文学作品少了哲学的艰深晦涩而显得生动明快;少了历史的抽象模糊而显得具体实在;少了宗教的虚幻狂热而显得温馨浪漫。这能让知识积累不厚、阅历不丰、世事不明的学生易于接受,适合他们阅读。而且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情感人,充溢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能满足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的大学生对情感的需要和认同,能满足他们的“梦”。

文学不仅是具体情节、思想感情的陈述与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及整个文化心理结构的具体显现。它最能够表现某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全社会的人生观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创造力、想象力最直接而生动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学就几乎等于是它的文化,其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等都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在《人间喜剧》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可以说文学大师及其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成熟、辉煌和丰富的象征。如但丁和他的《神曲》,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歌德和他的《浮士德》,雨果和他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和他的《战争与和平》,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等,都是各自民族永恒的骄傲和显著的标志。

文学区别于哲学、历史、宗教等学科的形态,在于文学具有审美意义。审美是文学的最高层次,审美意义是文学的最高意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出自于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体察与探究,出自于对生命意识的积极思考,出自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所以,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总是自觉地把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现实生存的仔细观察,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受艺术地表述出来:或怡情山水,颐养生命;或思古幽情,体味人生;或完善道德,超越生命。使得文学作品充满了审美情趣,凸现出深沉的人文意蕴,具有一种物我相忘、天人和一的意境。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因文学审美作用使然,其自身可按美的规律进行重塑,其原始欲望可以被净化,心理压抑可以消除,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可以升华,人在思想上可以成为真正自由的主体,进而实现审美超越,形成一种高于理性的审美意识,因此,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具有审美意识;而读者审美意识的获取,也必将使其人生境界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因为审美意识应该包含并高于道德意识,具有审美意识的人也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能够自觉地拒绝外界之物的诱惑而呈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心态;他不再受主客体的制约和干扰,能够超越自我的感性生命,将个人小我冥合于宇宙大生命之中;他拥有宽阔的胸襟,能在生活中发现并体验到美,进而创造美,孕育出接纳自然万物的博大之美。这样的人生也就是审美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意识表达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因而文学应该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有力量帮助人养成审美意识,人类是无法抛弃文学的,除非人类一定要自虐自践。与其他艺术的表述手段相比较,文学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最为优长神奇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外部的形象,很难充分展示对象的内心,音乐、舞蹈虽然能一定程度地表现内在的情绪感受,但比起语言的描绘则大为逊色,它们只宜表现具象的事物,很难表现抽象的事理。语言就不同了,它既可以表现外部的形态,又可以表现内在的情感;既可以表现具象的事物,又可以表现抽象的事理。它追踪深刻的思想及微妙的情感的能力是相当出色的,它可以把思想和情感描述出来,使其清楚地浮现于读者的脑际中,使它们可知可感,从而能够启开读者的心灵之扉。因此,语言文字是每个人表情达意最熟悉、最方便的工具,它与思想情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文学也成为一般人最容易接近、接受、理解的艺术,是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

文学是对现实的审美反思,是对生活的情感重铸,是对社会的理性超越,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文学从各个角度构成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主要分界线,文学阅读是摆脱荒谬的人类生存条件的一种办法。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人类的现实生活是不理想的,物质欲望的引诱,文化理性的压抑,时常扭曲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人们的心灵始终没有沉沦,良知始终没有丧失,对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包括艺术)的功劳不可低估。所以,王国维认为:“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因此,提倡并重视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正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审美意识,让他们拥有审美人生,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存在着不同的层面,并由此构成了不同的文学类型,文学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学经典的阅读无疑应是其首选,应得到他们的重视。因为,作为文学最高层面的审美层面,虽也存在于一般的作品中,但在经典作品中更加厚重,更加突出。与一般化的作品相比较,文学经典少了平庸而多了睿智,少了卑俗而多了高雅,少了纵欲而多了反省,少了肤浅而多了深刻,少了功利而多了旷达。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学经典如同陈年佳酿更醇更香,其沉淀的审美文化底蕴也更加丰厚,其承载着的真、善、美的内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对人的熏陶也将是永远的。英国作家乔治·吉辛曾生动地描述过文学经典对他的感动:“我始终把在儿童时代读古典作品与温暖的晴天联系起来。其实在儿童时代读这些书经常是下雨天,阴黑天与寒冷天,但这些事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打开这些书,俯下身子闻闻书页的香味,我又回到童年时代的那一天了。我以小孩半畏惧、半快乐的战栗心情来阅读那不熟悉的书页。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书页,它永远存留于我心中。”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叫人敬畏,令人崇拜,让人怀念,使人崇高。它不仅给人知识,更给人以人性的温暖;它不但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也能引起人生理上的欢快,以至使它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文学经典的魅力还在于它能使你常读常新,引导你的思想情感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升华。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你都会从熟悉的人物情节、艺术手法中找到一种陌生的感觉,有一种发现的激动。只要你还有力量去翻阅它,有头脑去阅读它,就永远会有这种感觉和激动。梁启超说:“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对好文学的“熟读成诵”,就是希望人们应常读经典,经典常读。文学经典中所蕴藏的最原始、最本质的真、善、美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魂牵梦萦的东西。常读经典的过程,就是读者自我人格和灵肉震撼、体验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经典达到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生命通过对作品语言的解悟而进入另一个生命体之中,使作品的解释趋向自我理解的运动过程;也是通过感性愉悦而升华为理解生命本体、生命本真并获得个体精神解放的过程;更是人在人类精英灵魂与自我灵魂漫游中获得一种感悟而进入大生命的过程。常读文学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在质的方面使人性获得极大的提高,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阅读文学经典也是一种对价值的选择。在出版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书籍是很多的,但真正能站得住脚的、能经受时间检验的、有经典价值的并不多。一部作品如不能流传下来,也就失去了经典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人有多大的影响,所以,阅读作品必须选择。培根认为:“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这“少数好书”就是经典之书、第一流的书,这样的书价值自然高。花同样的时间阅读经典或一般化作品,其成效是大不一样的,如文学经典能让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出诗意及哲理,这是一般化作品所达不到的。因此,应当力求在阅读的时间里去阅读经典作品,以期获得最大的成效。也正因为阅读需要选择,而青年学生往往又不能进行有效的选择,所以从上个世纪20年代直到90年代,许多著名学者及名牌大学都开列了有关经典书籍的阅读书目,以便指导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而少走弯路。

重视阅读文学经典,是因为现在的文学创作低俗化倾向很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作品粗制滥造,武侠、言情、戏说、性爱等四处泛滥。许多人的写作“向内转”,只写自身或叙述对象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并使之完全个人化。其写作标新立异,甘于平庸,鄙视崇高,一些传统的美好道德等成了揶揄和嘲弄的对象。其作品或自恋或自虐,有太多的心机,太多的奸诈,太多的恩仇搏杀,缺乏温馨的爱意和人文关怀,缺少对普通百姓疾苦的反映,缺少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分析与反思。这些都扰乱了大学生的视线,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如有的学生对《上海宝贝》、《糖》等作品连连赞叹,激动不已,认为这才是文学;还有学生因读了几篇张爱玲、胡兰成的作品,就将他们视为崇拜的偶像,而对鲁迅则不以为然;有些学生的习作,只有个人情感的自叹、自恋,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思索,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现实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利于他们人文素质的提高的,因而,重视其文学经典的阅读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三)

长期以来,对书籍的阅读一直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人们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手段,因此,阅读也就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下降,文学阅读的兴趣在下降。笔者在2003—2004学年中,先后在大一年级13个班上讲《大学语文》,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古典诗词鉴赏”选修课,两门课人数达1100人。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阅、部分学生座谈及爱好文学创作学生的接触,发现学生普遍阅读热情低,阅读数量少,阅读质量差,阅读能力弱。在学生有限的阅读中,其首选为实用之书,如英语辅考书及各种证书考试辅导之书,还有教人如何走捷径、用心计获取成功之书;即便是文学书籍,也是快餐书多而经典书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了解,几乎全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课外自觉的文学经典阅读很少,统计表明,对文学经典阅读达到20部的不到30人。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文学经典,如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阅读调查发现,学生最爱读的是《三国演义》,最不爱读的是《红楼梦》。较受学生欢迎的是金庸、韩寒、郭敬明、张小娴等人的作品,外国作家中较受欢迎的是大仲马和儒勒·凡尔纳。这说明学生虽然已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但其身心还带有明显的中学阶段痕迹,他们在心理认知、情感体验上还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因生源的关系,也许重点大学情况会好一些)。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因中考、高考的重负,很难有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没有养成对文学阅读的兴趣(据了解,高考的所有科目中,大多数学生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是最少的);加上他们正处在一个“电视剧时代”(许多文学经典改编为电视剧),“读图时代”(把文学经典绘成图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了解,只需通过读图、看电视即可,用不着再去读原著了。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吸收,是他人加工后的东西,离原著有距离(实际上某些古籍经典图画、电视剧及“大话经典”之类格调低俗,与原著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相去甚远),文学经典丰富的文化意蕴受到损失。图画、电视看多了,人的思维没有系统,缺乏判断,连言语表达都困难,阅读能力自然下降。正是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制性地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必须达到的阅读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求在实行学分制的教育背景下开展文学选修课。这一举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其次是网络的普及使得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自然是无暇读书,更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文学经典,虽然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增加了,但获得的知识却不多。网络好象使人与整个世界更加贴近,却使人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更为浮躁与喧哗,使得人的心灵四处飘落而无法生根。第三是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偏差,造成“为人”与“为学”的分裂,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冲突。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知识传授,重技艺技能的掌握,而轻人文的陶冶、教化之作用。如《大学语文》在有的高校就没开设,即便开设,课时量也少,而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等则要求必须获得,否则拿不到文凭,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在一年级课程安排上只上英语课,让学生闯四、六级关口,凡此种种,违背了大学精神,也违背了教育规律。这也使得许多高校的人文讲座坚持不下去,许多高校的文学社团活动开展不下去,这自然也影响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北京大学陈平原先生就尖锐地指出:“若干年后,中国人必须讨论如何提高文学兴趣”的问题,果真如此,那将是中国文学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应是高校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不然,何来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大卫·丹比的举动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1991年丹比在他48岁时,重新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选修“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课。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在20世纪初就创设的两门本科生必修课,其内容包含了欧洲文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大量西方传统经典。丹比解释学校长期坚持开设这两门课的原因是:“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的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和教授这两门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丹比在感觉到自身的人文知识短缺及精神世界发生危机时,毅然放下工作,重新回到课堂来阅读经典,重塑自我。他认为:“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的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的世界的办法。”此话可谓一语中的,很好地揭示了经典阅读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关系。

市场经济使一切都物化了,并极大地影响着校园这最后一方净土,在心灵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精神的世界充斥着平庸的情况下,唯有对经典的阅读才能使人多一分心灵上的自由与安宁,使人在精神上多领略一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法国学者埃斯皮卡说:“有文化修养的当代人每天都有文学生活,并把它作为一种与其余经验不同的特殊的人生经验。”因为文学代表着人类对人性的探究和理解,是人类对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理应有文学生活,应当阅读文学经典,而文学经典阅读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即在人文素质的提高上,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在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文学经典的阅读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如果缺少了它却是万万不能的。

人文经典 篇12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属于“公共基础课”。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要远远低于专业课程。在信息更新快速的当今社会, 学生的视野受到快速更新的电影、新闻、游戏等的猛烈冲击。电脑、手机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书本教材的阅读。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经典的讲解恰恰需要学生用一定的时间来对书本进行阅读。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人富心穷”。于是, 笔者就开始思考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我校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来提升人文知识。

二、利用“导读”激发兴趣

“导读”的资源基础是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 它使得学生产生阅读的行为举措, 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措施来吸引并引导读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进行导读。

对名人传记前的导读, 可以指引学生再阅读名人传记时可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因为这些名人分布在各个不同的行业, 对这些传记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对各个行业的了解, 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

另外, 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已经接触到了许多经典作品, 只不过在考试的压力下, 阅读经典不能深入。例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大部头作品的阅读在初高中阶段是不深入的, 对经典的故事情节难以进行概述。但是正是有了初高中阶段对些许经典作品的接触给学生奠定了文学基础。任课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唤起学生的记忆, 激发学生对经典进一步深阅读的兴趣。考试压力的减少加上老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此时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阅读;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师可以给学生有针对性开出课下阅读的书目。

三、经典分类, 梳理知识

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的经典作品, 它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高职院校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感受中国文化知识的博大。高职院校的学生阅读国外的经典作品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增加其对国外风土人情的了解,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因此, 对经典作品加以分类很有必要。

大一的下学期是《大学语文》课程在我校的开设时间, 一节课45 分钟, 每周2 节课。课时少但经典作品数量众多, 在短暂的时间内尽可能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经典作品进行梳理, 紧扣所使用教材, 以点带面, 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加大对经典阅读的范围。例如:讲解《抄检大观园》可以把《红楼梦》的文学地位, 写作背景, 曹雪芹的人生经历介绍给学生, 把红楼梦中大家感兴趣的人物讲解, 同时观看电视剧的精彩片段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了引导学生读《日出》, 可以讲解曹禺的《雷雨》, 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茶馆》。对《诗经》中《蒹葭》诗歌讲解时可以把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一起欣赏。对于诗歌的讲解和当下的流行音乐相结合, 这样即吻合当下学生对音乐易于接受的学情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国内的国外的经典作品分开, 战争的情感的分开, 历史类的和当代的作品分开, 按照体裁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四、“指导”结合“分享”

教师把经典书目在学期初提前公布让学生进行选择, 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份阅读计划, 老师对阅读进行指导并定期抽查。

学生首先根据导读确定阅读书目。然后, 通过图书馆借书和自己买书等各种途径把阅读的经典作品准备到位。做好阅读笔记是学生在阅读时必做一份工作, 这样可以用于后期的阅读分享。

学生进行笔记分享的时间是课堂时间。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学生对其阅读的作品的解读可以分享给大家, 分享的过程就是智慧碰撞的过程, 火花的产生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结合大学语文教材上对演讲的要求,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准备一场5 分钟左右的演讲。

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深入理解中外文化的精髓。

五、借助社团平台和网络平台

要想让学生的兴趣持久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的阅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加以引导, 实行文学经典开放性阅读。

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有限, 当在学校图书馆找不到合适的作品时, 学生可以对网络上的电子图书进行阅读。学生也可以在阅读后对经典作品的网络视频资源进行观看来进一步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有选择观看拍摄成的不同版本《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影视剧。教师也可以建立网络贴吧, 学生可以在贴吧上对自己阅读的经典作品进行讨论, 从而可以形成读书的氛围。利用学校不同的社团活动, 例如话剧社团、文学社团、演讲社团、表演社团等, 把文学经典以表演、文学沙龙、演讲等不同的方式呈现。

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全国两会上提议明年将继续全民阅读。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是积累了人类智慧的文化之宝。阅读经典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教师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尽可能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 以经典作品作为载体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

参考文献

[1]聂远鹤.高职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方法指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6) .

[2]李霞.高校新生导读课渗透经典阅读的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7) .

[3]何森林.读书指导和学生试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2015 (4) .

上一篇:联合风险投资下一篇:信号干扰噪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