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2024-06-18

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共10篇)

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篇1

最近, 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的影响, 世界情况异常复杂, 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世界经济正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 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专家们认为, 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估计, 及早应对。

一、主权债务风险、通胀问题、政策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挑战, 让世界经济危机重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 但过程却一波三折, 特别是在今年, 复苏进程遭受了巨大挫折, 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主权债务风险及通胀问题突出, 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 全球制造业活动收缩, 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并未散去, 这场危机暴露出的若干体制机制、政策理念、发展方式的弊端正在让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 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德、法、俄等多个主要国家的政治周期与商业周期叠加, 将对现行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可能给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进程雪上加霜。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协调与合作将更加困难。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目标冲突, 使一些国家难以实施真正的结构性调整和体制性变革。

这个判断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的认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认为,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加大, 更加艰难曲折和复杂多变。一方面, 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放缓、通胀水平攀升, 面临滞胀的风险, 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另一方面, 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 因政策紧缩导致经济明显减速。同时, 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进一步上升, 导致国际市场信心严重不足。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表示, 目前发达经济体可能面临二次衰退风险, 可能性比年初明显提高。世行行长佐利克也表示,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出现温和复苏, 但这一复苏势头正面临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敏感阶段”。

事实上, 今年以来, 主权债务风险、通胀问题、政策冲突、贸易保护主义, 早已如一柄柄寒气逼人的利剑, 让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变得瑟瑟发抖, 前途更显渺茫。

主权债务风险及通货膨胀, 是影响当前世界经济走势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各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超常规财务货币政策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危机和风险开始从私营部门转向公共部门, 主权债务风险及通胀问题不断凸显。至今, 主权债务危机特别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没有任何明显缓解迹象, 并且可能进一步深入和恶化, 向核心国家蔓延, 这给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尽管有关方面近期出台了一揽子救援方案, 但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协议, 距离落实还有非常艰难的路要走。其他国家更多担心的是, 把钱借给这些国家可能面临债务无法清偿的问题, 而这一忧虑显然已经不专属于希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报告认为, 一旦债务危机在欧元区核心国家扩大化, 将给世界经济造成难以预料的其他影响。阿根廷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甚至认为, 欧洲国家除债务规模庞大外, 企业生产效率已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这证明欧洲经济出现深层次问题。即使欧洲渡过债务危机, 中期增长前景也不乐观。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选择和协调难度不断加大, 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一方面, 有相当多国家的政策选择处在保增长与调结构、抑通胀的两难境地, 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目标冲突。另一方面,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同, 利益诉求差异加大, 矛盾和摩擦增多, 导致各国经济政策效果出现相互抵消的现象。

与此同时,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也给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发展带来了新的威胁。为了应对本国经济的不景气, 各国政府的干预都在加大, 一些国家维持自由贸易的意愿降低,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更趋隐蔽, 贸易摩擦范围逐步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蔓延。如果控制不好, 很可能让以出口为主导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危机。

最近的数据也显示出, 主权债务风险及通胀问题、政策冲突、贸易保护主义这些重大挑战, 正在让世界经济复苏显得更加艰难曲折和复杂多变。从发达经济体看, 美国经济受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停滞等因素的制约, 继续低速徘徊。欧元区的失业率长期徘徊在高位, CPI已经突破了传统警戒线。日本经济颓势继续, 3个季度经济均是负增长。就新兴经济体而言, 欧美债务问题溢出效应日渐显现, 波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 出口因外部需求急剧减少而下降, 同时还面临通货膨胀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 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0%, 比6月份预测低0.3个百分点;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0%, 较6月份的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 显示出全球经济复苏正在遭遇新挑战。

当然,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也有一些亮点, 主要表现在新兴经济体发展较快, 增长动力仍然强劲。但在发达经济体危机重重及风险转移政策的影响下, 这抹亮色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噬, 输入性通胀、出口受阻等已使不少新兴经济体备受“煎熬”。

二、面对当前极为复杂、不确定的国际经济形势, 关键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风雨飘摇的世界经济, 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小压力。据第110届广交会数据显示, 本次广交会上欧美市场成交锐减, 分别下降19%和24%。有专家预测, 未来几个月, 我国出口继续下行概率较大。但多年经验表明, 判断大的经济形势和机遇, 既要看国际, 抓住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更要看国内, 辩证分析基本面变化;既要看现状, 认清经济运行之“形”, 更要看趋势, 把握经济发展之“势”。

危中有机。对于我国来说, 当今世界经济也不乏一些有利因素。这些有利因素突出表现在当前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没有变、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变、结构调整的大环境没有变、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 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依然强劲。

从国际大局和趋势看, 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尽管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地区冲突和纠纷时有发生, 世界经济甚至有二次衰退之虞, 但要看到,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在深入发展,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 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 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而且,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发达经济体以“再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结构调整趋势不断确立, 本身所形成的“倒逼机制”, 也形成了全球范围内调结构的大环境, 总体上有利于推动我们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 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 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并未因世界经济波动发生变化, 内生动力仍在不断增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阶段, 这将为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特别是我国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 一方面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 增加居民消费, 另一方面还可以有力拉动投资, 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

从国内经济现状看,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基本面没有变。今年以来, 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今年前3个季度,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二季度后经济增速略为放缓, 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没有超出预期。

而且还要看到, 我国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很大。这些年来, 尤其是在应对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中, 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 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这同时也证明, 我国完全有条件立即果断实施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 避免大的经济波动。

这其中的不少有利条件, 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不具备的, 是我们未来应对各种风险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如今, 全球化的世界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同舟共济的一艘大船, 这艘大船所碰到的很多挑战, 有些是预见得到的, 有些不一定能预见得到, 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为全世界这艘大船掌舵, 也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重大风险、市场动荡不定的情况下, 需要世界各国登高望远, 超越具体分歧, 超越一时得失, 共同探索走出危机、实现发展的正确途径;同时更需要抓住有利条件, 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时刻注意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趋势、动向和存在的问题, 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 把目标和任务确定得更合理一些, 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点对我国来说更关键。

当前, 一些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通货膨胀、盲目投资、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有所缓解但仍较突出, 不少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碰头。对这些风险和挑战, 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

发达的实体经济, 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也是应对危机, 使自己屹立不倒的关键。尤其当经济形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或进入转折期时, 更要重视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面对危机重重的世界经济, 专家们普遍认为, 我们应该出台新的有力举措, 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 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 扩大生产, 增加就业;应该重点关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通过融资、财税等手段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 为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应该充分挖掘科技潜力, 积极培育增长亮点, 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应优先考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资源能耗。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 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 篇2

挑战一:国际环境变化带来挑战。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戒心增加,部分领域的国际环境在恶化;随着美国开始重返亚太,推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周边国家与中国的摩擦不断增加。

挑战二: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带来挑战。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另一方面,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开始下降。据联合国2011年5月发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本》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93亿,0~14岁人口组占比为14.61%;15~64岁人口组占比为68.92%。据此计算,2030年总抚养比为45.1%,较2011年的总抚养比34.4%上升10.7个百分点。

挑战三:资源环境恶化带来挑战。中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国际资源能源市场的波动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国内比较容易开采的矿产大多开采得差不多了,越往后开采成本越高。同时,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挑战四: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带来挑战。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我们推出了4万亿投资等刺激政策,这对当时的保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和后遗症。刺激政策的退出需要把握好度:退快了退多了,经济就可能稳不住,且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退慢了退少了,则经济风险会继续累积,且延迟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如何处理好其中的平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篇3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 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在安全生产中, 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 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 称之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称之为设备安全。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 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安全生产的内涵包括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安全生产, 重在预防三个方面。

二、准确把握和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一) 从宏观看安全生产形势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具体表现为两个矛盾: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与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强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 我国已经跃入中等收入国家。我国经济发展了, 需求层次也高了, 人民群众对于安全和尊严的关注程度, 已经不亚于对吃饭、住房的关注程度。然而, 面对人民群众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期待、高要求, 我国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却依然处于“没把握”的状态, 人民群众不满意。二是生产安全事故处于易发期、高发期与经济发展依然需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按照国际比较研究成果, 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1万美元之间, 均属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增长期, 也属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高发期。目前, 我国人均GDP为6200美元, 至少要到2020年, 前后约7年时间,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期, 也就是事故的易发、高发期。即使这样,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能大幅度降低, 仍然要努力保持七到八个百分点的增长率。一因就业驱动, 每年至少要解决900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因投资拉动。光城镇化一项, 预计就要投入40万亿人民币。在未来几年, 大投入、大建设、大积聚、大流动依然是中国的经济社会特征。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事故风险, 无疑对全国安全生产的控制、预防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安全生产工作, 任重而道远。

(二) 从微观看, 自身也存在问题

国家安监局对发生的特别重大事故初步进行了分析, 感觉到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无视法律, 非法违法生产。特别重大事故中有一半都是非法生产、违法生产导致的。

第二, 违章作业, 违章指挥, 有章不循。几乎所有的责任事故都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 我们有一些规章制度很好, 但是到了有些单位就形同虚设。

第三, 在监管方面, 确实存在着不到位, 监管不力的问题。发现了非法违法的行为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进行处理, 甚至熟视无睹。第四, 腐败问题。我们确实看到了事故背后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官商勾结, 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充当这些非法业主、非法矿主的保护伞, 甚至参与瞒报。所以这些非法业主有恃无恐、铤而走险。以上四方面的原因, 导致了一个时期以来重特大事故频发。

三、如何应对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挑战

面对宏观形势和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应该怎么办?我们必须看到, 到2020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最大的挑战源于安全生产必须逆袭而上。也就是说, 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不是建立在国民经济原地踏步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规模持续扩张的基础上。国民经济快速上行, 安全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则要保持持续下降, 这就给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严峻考验, 包括安全生产基础的考验, 也包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能力的考验。能不能经受这样的考验, 对于安全生产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无疑是重大挑战。

(一)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既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不切实际的目标, 也不能陷入“唯条件论”, 忽视甚至丧失主观能动性。我党的一大法宝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安全生产工作, 就不能不顾中国国情, 好高骛远, 盲目提一些超越阶段、超越实际、脱离国情的奋斗目标, 既要充分认识国情和实际, 脚踏实地;也要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作为, 力争在现有条件下, 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十八大报告之所以在结尾段落明确提出四个意识, 即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 就是要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

就安全生产工作而言, 应该着力强调六个意识:一是忧患意识。生产顺利时要时刻牢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这一基本判断, 任何事物的发展, 都存在着相反相成, 相生相克的规律性。忧患意识的可贵就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 从有利中发现不利,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我们能够树立忧患意识, 再结合狠抓生产, 坚决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方针, 强化安全生产措施, 安全生产就可以争取早日实现零事故。二是进取意识。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期待, 既不好高骛远, 又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以积极奋发的作为, 弥补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缺失, 促进安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安全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安全生产工作成果不断扩大。三是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安全生产是捍卫生命的事业, 也正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作为安全生产领域的共产党人, 宗旨意识是否牢固, 关键就看能不能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贯穿到扎扎实实、任劳任怨的做好安全生产的每一个具体工作当中。四是创新意识。新时期我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安全观, 归纳起来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树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第二, 树立生命健康的价值观;第三, 树立合理的风险投入观;第四, 树立合理道德情感观。五是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三大任务, 现代化、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具体到安全生产领域, 就是要提高安全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六是法治意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属于执法工作, 执法部门需要有更强烈的法治意识。要以捍卫法律的尊严为己任, 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安为操守, 切实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着力形成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为广大人民群众盛起一片安全生产的法治蓝天。

(二) “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十八大的一个重要成果, 就是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指导地位。科学发展讲的是以人为本, 安全生产问题是人权问题, 也是发展问题, 是经济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 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为实现安全与发展之间有机统一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促进了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科学发展观是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发展战略的思想武器, 贯彻科学发展观, 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 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同样, 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 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才是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 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 批示精神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具体道路

习近平批示内容:“人命关天,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 完善制度, 强化责任, 加强管理, 严格监督, 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实处, 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把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催人警醒, 意义深远。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体现了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鲜明立场和一贯作风, 是我们做好当前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我们一定要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实质,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环节、各方面和全过程, 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

摘要:面对目前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我们应该怎么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和问题。

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 篇4

展望2014年,内地经济增长或保持平稳,我们预计GDP增长7.6%,与2013年的7.7%相若。外需改善、消费增速回升及新型城镇化等经济改革全面实施,将是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

尽管地方政府因庞大债务难以保持基础设施投资的高速增长,但在中央政府承诺加快铁路、节能环保及信息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下,我们预期2014年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保持平稳。另外,商品房销售及保障房建设持续回升,可望带动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略为增加,但增加的速度或受到房价上涨放缓及信贷紧缩的影响。至于制造业投资增长,则可能继续放缓,因为外需虽然改善,但部分制造业如钢铁、水泥、造船和电解铝等要处理产能过剩问题。总体而言,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由2013年预计的20.0%,略微降至2014年的19.0%。

受惠于城镇化发展、居民住房需求增加及居民消费质量提高,我们预料2014年消费增长保持强劲。据中科院社会蓝皮书研究,到2013年底,城镇化水平超过54%,若以当前速度增长,到2018年城镇化比率有望达到60%。由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城镇居民增加有助带动消费增长。社会零售增长,或由2013年估计的13.0%升至2014年的14.0%。随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消费将成为未来内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外需方面,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及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为内地出口提供支持。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预测,美国经济增长由2013年预计的1.7%加快至2014年的2.9%,而欧元区经济则由收缩0.4%转为增长1.0%。虽然欧美经济增长加快有利内地出口增长,但内地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及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令新兴市场需求疲软,均可能压抑内地出口的增长。整体而言,内地出口增幅或由2013年估计的8.0%,微升至2014年的10.0%。

物价方面, 我们预期2014年通胀较2013年加快,但仍然可控。消费物价通胀或由2013年预计的2.7%回升至2014年的3.0%。此外,我们预期2014年整体房地产市场在信贷紧缩、房地产调控及房产税出台下,将保持平稳发展。一线城市房价或略有上涨,二三线城市房价或保持稳定。

2014年主要挑战

我们预期总体债务水平上升、产能过剩问题及影子银行风险,将是今年内地经济面对的主要挑战。

国家审计署于2013年12月30日发布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政府债务总额为30.3万亿元,相当于GDP的53.3%。其中,地方政府负债共17.9 万亿,包括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9 万亿。虽然中国目前政府负债率仍在安全边界之内,低于大多数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国际惯用的60%警戒线,但亦面临重大风险,因为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过快及部分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资不抵债。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省级地方政府债务比2010年底,增长62%至5.19万亿元,市级地方政府债务增长56%至7.29万亿元,县级地方政府债务增长77%至5.04万亿元。

另一值得警惕的是近年内地企业债务激增。根据社科院的估计,2012年底内地企业部门债务余额高达58.67万亿元,杠杆率达113%,高于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国家90%的临界点。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减少,内地劳动力成本已进入上升通道,企业亦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等外部成本压力,因此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面临不少挑战。

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亦比较突出,比如目前钢铁业年产能达9亿吨,但近年实际产量只有7亿吨,过剩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总体过剩7~8亿吨,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亦存在产能过剩,造成行业全线亏损。

虽然尚未有对影子银行规模的官方统计,但内地影子银行规模激增却是不争的事实。缺乏透明度、高杠杆率、高期限错配、高流动性错配和高风险错配等诸多问题,均令内地处理影子银行面临不少挑战。

宏观政策料维持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方面,鉴于经济增长回稳及房屋价格仍处于高位,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防范金融风险的压力加大,我们预期2014年货币政策将延续中性偏紧的方向,重点在“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目标利率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维持不变,同时人行将采取措施,防止信贷增长过快及控制影子银行的贷款增长。我们预期,今年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目标为13%,新增贷款目标为9.5万亿人民币。此外,当局或将于今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贸易顺差跌至国内生产总值3%以下,以及外汇储备增长减慢,人民币币值似乎不再被严重低估。2013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0969,意味着人民币较2012年底升值2.9%。我们预计2014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微升至6.00,即较2013年底升值1.7%,但汇率“双向”浮动会更为频繁。此外,人民币兑美元的每日波幅,或由目前的1%扩大至2.0%甚至2.5%,央行将逐渐减少汇市干预,增强市场供求对汇率的作用。

财政政策方面,我们预期一方面将严格限制政府经费开支的增长,另一方面将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及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行业,预算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之目标,料将维持在2%,与2013年相同。

中国国防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5

一、国防经济发展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

改革开放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给今天的国防建设带来巨大活力和生机。同时也给现阶段我国的国防建设提出了许多较为突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经济利益与国防利益统一起来的一些突出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大家知道,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驱动型经济, 在市场经济

条件的作用下, 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规律, 而在价值规律的导向下, 自然会刺激市场主体去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 用很小的投入去换回更多的产出回报, 希望获得比平均利润更大的自身利润而这种内驱力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 确是极为有益的。我国国防建设领域在这方面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例如, 军工生产摆脱了过去较狭隘的单纯计划体制走向市场, 给国防经济带来很大活力, 由于目前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军品生产所要求的国防利益之间相脱节, 导致一些军工产品的生产利润很低, 受市场经济大趋势的影响, 许多军工企业出现重民轻军以及本末倒置的现象。

2. 在市场经济条件的作用下, 我国的国防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有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出现;由于大部分科研单位以及军工企业逐步转为成独立的市场主体, 若实施协作就会有许多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部分地区、企业出于经济上的考量, 往往着眼于眼前那点狭隘的利益, 致使一些项目的国防效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甚至留下重大的隐患。

二、国防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推动, 使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兴起深刻的变革, 既给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为中国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未来一二十年, 不仅是世界军事变革的高速推进期, 也是中国国防现代化发展乃至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若是错过了这一二十年, 也就可以说是错过了一个时代。

1、国防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推动机”。

有关专家认为适当的投入军工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足可以证明:现代化武器装备对于国民经济以及科技升级显示出明显的牵动作用。而国防现代化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进程具有着促进作用, 并且带动国家整个综合国力指数的上升。中国航天运载火箭载人技术、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技术等均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这为国防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2、经济是国防发展的“发动机”。

在现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发展国防事业必然会消耗经济, 但是也是不可避免的, 发展国防军事事业可以说成是对未来的一项“投资”, 然而这些和经济市场中的投资确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国防军事事业上的“投资”越大, 反而风险越小。同时我们要明白,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国防军事事业等其他事业就无从谈起。

3、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国防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已经转型为市场经济,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中最为有效、最为深刻的变革, 同时它也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 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国防经济的运行都受到了影响。我国的国防经济中涉及的各个方面较多, 而国防经济中的成分也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 这就在管理运行国防经济层面中加大了难度。虽然国家的经济体制已经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国防经济的运行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 其中影响最重的就是各种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这就要求经济学者要从根本的体制上将国防经济改革彻底, 让国防经济彻底转型。

世界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而世界的军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着, 各国都在向着信息化战争的方向转型, 中国也同样面临此问题。国防经济作为军事与战争活动的物质基础, 也需要紧随国防军事的转变而转型。国防经济转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强调资源配置和保障方式的系统整合, 把所需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重新整合在进行配置。所以这样就要去我国的国防经济必须紧跟国防整体的转变模式, 尽量消除信息化战争下的国防经济的弊端。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合作化的大背景下, 国防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国际交流合作的新进程, 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模式在不断变化、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体制也不断的完善。欧洲的次贷危机刚刚过去, 这也给了我们启示。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 就更加应该注意国家的经济安全。而国防经济这是国家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国防经济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 我们如何提高国防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如何保证国防产业的安全、如何破解缺乏自主创新的困扰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国防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只盯着国家的经济利益, 还有关注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安全。这都为我国的国防经济的健康向上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篇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30 多年的高速增长时期,这个时候出现经济换挡,符合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从上述三方面内容可知,经济潜在增长率表现出下行趋势。从近年经济增速数据来看:2003—2007 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2011 年年均增长9.6%,2012—2013年都是7.7%,2014 年则是降至24 年以来的最低点7.4%。从中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从另一个方面,7.4%的增速对应的经济量已经达到8 000 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全年GDP总值,在总量增大的情况下,增速适度放缓本身就是一个常态。再者,如何防止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过快下降,也是我国经济需要面对的新挑战,从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的变化来看,我国现阶段还应当从供给层面来防止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过快下降:从生产函数Q=f(L,K…)可知,劳动力(L)和资本(K)是投入结构的重要因素,投入的结构的变化对产出的变化,以及对产业布局和产业制度的改变都十分重要;此外,全要素生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关乎经济动力的变化。面对经济潜在增速下行,如何做到创新驱动,以效益和质量优先的内涵式发展,也是政府和市场的导向出发点。

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中,如何做到政府的治理体系同经济体制的互补发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政府治理体系,从广义上讲,涉及到政府本身以及社会、市场三个主体,本质上是指政府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处理好与市场、社会在国家管理中的关系问题[1]。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权力失衡、资源失衡致使结构失衡,不仅使市场与社会活力无法充分释放,而且导致市场与社会的发展长短不均。同时,政府运行效率低下、腐败滋生也与这种非正常的结构模式有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着人们采用不同的手段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解决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的问题[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主要由市场本身来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则是从市场的要求出发,由多方面共同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为谁生产。在发挥“基础性作用”和发挥“决定性作用”情况下,资源配置的主体和范围是不完全相同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则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指出了方向。

完善的政府治理体系,首先是指政府职能定位科学。机构设置合理,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只有把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作为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三个着力点,才能找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抓手,才能把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通过政府发力去推进、通过市场规则去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本源问题,也是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核心问题。完善政府治理体系,从另一方面来看,需明确政府职能。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什么作用,首先取决于政府发挥什么作用,这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问题。基于这一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的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是辩证统一的,绝非矛盾的。为了能够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和中央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规定[3]。

在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应对中国经济挑战和抓住机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涉及政府职责、政府规模、政府结构、政府运行机制与管理方式、政府依法行政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将市场的活力释放出来。政府将主动权交予市场后,需要更加重视市场规则制定的公平公正以及法律秩序的健全完善。

二是确定政府职能结构。政府要以公共服务为中心,实现政府职能重心转变。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政府的经济发展的职能更加凸显。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进一步契约化[4],要求政府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众的认同与支持。另一方面,要实现过于偏重社会管理职能向更加注重社会服务和社会平衡的职能转变。

三是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创客”成为经济创新驱动的领路人。针对现阶段资源和要素的不完善,政府更应该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使资源和要素真正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和去处,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转型升级。这得以让市场在推动创新机制上更加具有活力,使得市场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更加完善。

四是正确处理三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的转变。对于“全能型政府”,认为政府计划具有完全理性的观点是十分危险的。哈耶克用“致命的自负”来警醒人们,“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的企图,不管它们是出于何种高尚的动机,都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知识自负上”[5]。政府要实现“有限型”,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应是促进市场机制恢复而非替代市场。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也不能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迫切需要政府职能的适应性转变和政府治理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才能推动中国经济抓住创新发展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康媛璐.完善政府治理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4,(9):24-25.

[2]周绍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否起决定性作用关键在政府职能转变[J].前线,2014,(8):20-2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王可园.略论政府职能转变[J].湖南行政学院报,2014,(5):12-17.

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篇7

那么全球经济的问题及格局是什么?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格局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的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次经济复苏乏力的原因

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 全球经济在2009年探底回升。尽管期间主权债务问题时隐时现, 但是市场在2011年夏季之前对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不过随后发达国家的经济数据持续下滑, 美国房地产市场二次探底, 两党之争又造成了美债危机。标准普尔对美国长期国债信用评级的下调, 成为市场恐慌性下跌的导火索。各国对希腊债务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最近以来, 市场又数次将意大利10年期国债利率推升到超过7%的警戒高位。法国也面临信用降级的风险。

2008年的这次的危机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明斯基泡沫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预见到发生在2008年的这类金融危机。他的理论认为自由资本主义金融体系有内生的不稳定性, 在上升周期会产生泡沫, 而泡沫破裂则会对实体经济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上世纪80及9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股票及房地产泡沫, 以及最近美国的房地产泡沫都属于明斯基泡沫周期。这两次泡沫的产生都是源于金融体系滥发信贷而形成。泡沫的破裂也因为金融体系内巨大的杠杆而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由于对银行体系的维护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僵尸”银行。这些银行没有彻底除去不良资产, 已经丧失了创造信贷的功能。这也是日本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明斯基理论下, 泡沫后的经济衰退某种意义上是个必须的过程。在微观层面上, 这种调整或许是痛苦的, 因为企业的破产将造成工人的失业。但是在宏观层面上这就是去杠杆化的一个必须过程, 以达到经济体的自我净化。像日本, 就因为当初没有充分将银行业净化, 反而影响经济的复苏。

美国的去杠杆化过程仍在继续, 但问题是这个过程缓慢而不充分, 而且很大程度上只是将杠杆从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转移。整个经济体系的杠杆程度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增加了。以美联储为例, 其资产负债表就从危机前的不到1万亿美元, 一直涨到最近的将近3万亿美元, 增加了近2倍。而这种杠杆的转换, 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这也就是最近的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而同时, 美国的私有企业并不急于扩张, 从而导致就业市场迟迟得不到好转。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在2011年春季又二次探底, 并且不断滑落, 从根本上继续拖累美国整体经济。

不仅美国复苏无力, 而且全球经济目前都陷入困局, 这就源于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衡。长期以来, 美国的消费在金融自由化及信贷扩张的背景下, 一直保持旺盛的增长, 从而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和出口。尽管各国在危机发生后都在努力调整,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 当美国的需求无法复苏时, 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失灵, 无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

上述经济格局实际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伸, 也就是所谓的“布雷顿森林2.0”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及汇率的发展可以分为大萧条之前19世纪的经典金本位制, 二战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以及现在的布雷顿森林2.0。

19世纪的主要国家要么是金本位制, 要么是银本位制, 要么是金银本位制。这个时期, 世界的主要货币自由兑换, 也即各自可以兑换成贵金属, 同时又可相互兑换。这样的汇率体系最大的好处就是汇率稳定, 消除了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的汇率风险。

但是, 1929~1933年的大萧条显示了金本位制的缺陷。在大萧条中, 受到金本位的限制, 中央银行执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 使经济体中的流动性更加缺乏。这被弗里德曼认为是造成大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随后的二战终于彻底摧毁了金本位制, 因为战争耗干了很多国家的黄金储备, 从而使金本位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 设计出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也即, 各国货币盯住美元, 而美元又盯住黄金。这些固定的汇率则由各国政府及央行通过市场干预来保持。

但是, 美元在美国之外越积越多, 并最终超过了美国国内的黄金储备。尽管美国随后采取种种措施来减缓这个过程, 但是大势所趋, 美国终于在1971年8月终止了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因此宣告结束。

当今世界经济的格局——布雷顿森林2.0体系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了, 但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及计价货币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而全球经济的格局也就成了美国提供消费需求, 资源国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出口, 同时为美国的消费提供信贷。这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全球性经济失衡, 也就是所谓的布雷顿森林2.0体系的特点。

这样的体系受到很多批评。一方面是美元的地位与其经济现实不匹配。IMF估计美元占国际上外汇交易量将近90%, 占国际货币储备超过60%。而美国占全球的GDP还不到1/4。不仅如此, 由于上文所说的失衡的国际经济, 国际货币储备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占2/3之多。也就是穷国借钱给富国。

这个体系的特点, 隐含着所谓的特里芬两难的问题。也即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就要有逆差的必要性。可是逆差又带来没有贬值的压力。

国际金融里还有一个所谓的“三元冲突”的问题。这是指一个国家的三个政策目标:资本国际自由流动、维持汇率稳定和调节国内经济之间的矛盾。这三个目标只可以实现其中两个。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

这样, 全球经济中的三大货币体系, 美国、欧洲及中国, 就分别选择了各自需要的侧重点。美国选择了资本自由流动及对国内经济的调节, 而对美元的波动放手。欧元区各国选择了在欧元区的资本自由流动及汇率稳定 (统一的欧元) , 而放弃了各国对国内经济的调节。中国则选择了汇率的稳定及对国内经济的调节, 同时控制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中的很多问题, 如欧债危机, 就与上述货币体系的安排有关。

世界经济格局的短期及长期演化

这次危机后的疲软复苏已经说明了“布雷顿森林2.0”体系的问题。也即世界依赖美国的需求拉动不再可靠。

那么美国的未来怎样?

美国由于政府的救市, 而没有充分将体系内的问题清除干净。换句话说, 只有大量破产重组才能彻底扫除在泡沫时积累起的杠杆。而美国政府的种种政策则延缓了去杠杆化过程, 这与日本当时的情况有些许类似。企业与个人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能够做到轻装上阵, 重新开始, 而是始终拖着负担。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 美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很难得到根本性提高, 而美国经济体的去杠杆的过程也将是缓慢痛苦的。在短期内指望美国的需求再次拉动全球经济不现实。

也正因为此, 在美国及中国都出现一些声音, 唱衰美国, 认为美国从此走向衰落。但是, 我们要区分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增长趋势。经济发展的短期趋势会更多地受到需求方的影响。比如我们目前讨论的很多因素, 包括房地产市场去杠杆化, 以及政府的货币及财政政策等等, 都是围绕如何解决经济中需求不足的问题, 也都只是影响经济发展的短期因素。

而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则更多地围绕着供给方面的因素, 如人口、资本、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等等。在这些方面, 美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尽管在911之后, 美国收紧了移民政策, 但美国仍然是发达国家中移民政策最宽松的国家之一。而且由于其先进的科研水平及环境, 美国在吸引高端人士方面尤其具有竞争力。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97%, 是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两倍。另外, 美国的人口结构也有优势。有研究预测, 欧洲的人口年龄中值在2050年会达到52.3岁, 而美国那时只会达到35.4岁。先进的科技, 充足的资源, 再加上人口与资本的优势, 美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与美国相反, 中国在短期内的经济发展不会有太大问题。尽管受到美国需求复苏无力的制约, 中国各方面的竞争优势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如果有必要, 政府还有很大的余地来刺激经济, 所以中国应该不会遇到根本性的问题。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 包括积极扩大内需,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遇到的问题。

中国面临的问题其实是更长远的经济发展问题。

中国在布雷顿森林2.0体系中的位置, 就是利用成本方面的巨大的优势 (劳动力成本、污染成本等等) , 以及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 而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基地。但是, 中国在成本方面的几个关键因素已经朝着不利的方向改变。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人口。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受益于人口红利。首先, 中国的人口现象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提供了优势, 这也就是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谓的来源于农村的零成本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初, 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 边际生产率趋近于零。这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为中国的城市建设及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

与之相伴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又在需求方面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对房地产等市场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从2006年以来, 中国开始出现农民工的用工荒问题。“刘易斯拐点”若隐若现。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源源不断的流动已经停止, 劳动力供给由过剩转为不足。这个拐点出现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 尤其是低端制造业的用工成本开始上升。

不仅如此, 中国在未来还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人口总量绝对下降等重大挑战。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在这样的全球环境下, 中国企业的处境就非常困难。一方面, 外围经济环境恶劣, 发达国家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大可能强劲复苏。全球经济固有的发展模式不再奏效, 中国的企业失去出口提供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 使中国的企业失去了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人口的变化就像冰川的移动, 缓慢, 但是势不可挡。中国企业面临的劳动力成本的挑战将会长期存在。

中国的企业不仅在实体经济领域遭遇困境, 而且在金融环境中也是困难重重。尽管外围经济形势严峻, 但是中国的经济体中通胀一直在高位, 直到最近才有所回落。但是经济体内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中国政府之前进行了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 并加速人民币升值。这些紧缩政策可能会进入观望期, 但是并没有迹象表明会有大幅松动。这对企业融资及盈利都带来了持续的负面冲击。

中国的通胀压力很重要的部分是成本推动。美联储为了应付危机而进行数量宽松, 其主要结果就是美元贬值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就对企业产生了原材料成本压力。

上述各种负面冲击, 都集中于中小企业所处领域, 因此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尤为恶劣。首先, 中小企业往往集中于出口加工。外需的弱化, 直接影响它们的业务发展。其次, 中小企业还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 而刘易斯拐点所造成的劳动力成本上升, 也集中于低端。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在政府货币紧缩的环境下, 也变得尤为突出。目前普遍存在的民间高利贷现象, 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的艰难。同时中小企业由于处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 并且主要依赖出口, 受人民币升值的冲击也是最大。

所以, 中国的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 面临来自内外的极大挑战。这些挑战中, 部分是长期的发展趋势, 而其余的因素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也不大可能改变。所以企业必须积极思变, 不能寄希望于老的发展模式, 幻想“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各国政府其实都在努力试图改变“布雷顿森林2.0”体系的不平衡。中国政府同样看到这些问题, 并已经在着手推出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内需, 以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同时在内部进行结构性调整, 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

企业所能做的应该是顺势而为。也就是说, 要认清外需及低劳动力成本的消失, 争取主动地进行产业升级, 进入高附加值的领域。企业在升级转型方面反而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这是因为中国劳动力过剩存在结构性的特点, 也即在低端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 存在着高端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这其实也就为企业向高端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方面的优势。

企业还要看到中国致力于经济转型的决心, 抓住在未来需求有空间的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另外一面就是消费的上升。消费, 尤其是高端消费如医疗、教育、金融、保险等等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成本方面, 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可以通过调整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来进行。也就是为每个雇员配备更多的资本, 以提高生产力。机械设备的热销反映的或许就是这种趋势。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地域转移。这可以是顺应政策的方向, 将企业转向成本更有竞争力的中西部。也还可以是将企业转入成本更为低廉的其他国家。

控制成本还要关注全球宏观趋势, 如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企业应该制定特定的原材料采购战略, 根据自身情况及全球经济发展, 来合理安排原材料的购买, 争取降低原材料成本。

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篇8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同时明确指出,相关各国应共同努力,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国家的一项宏大、长远的战略,它将对亚洲甚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带来极大的改变,也将毫无意外地推动我国企业、装备等“走出去”战略不断向前发展。不可否认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优化我国经济的外部发展的环境,而且对我国国内资本、产业以及产品的输出同样大有裨益。

“一带一路”战略将会给资源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而推动资源经济相关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但同时也对资源经济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状况与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状况

我国资源在总体上呈现出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少的特征。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总量,这表现了我国资源的有限性和短缺性,再加上较低的资源利用率,我国资源总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无节制的开发造成我国资源的几近枯竭。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众多自然资源的一种,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物质基础,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

由表1可知,我国的资源消耗增长极快,资源总量减少对我国资源经济不可避免的带来影响。

(二)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现状

资源经济,从字面看即可以知道,此种经济形态的关键在于“资源”二字,而资源又意味着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能够运用到经济发展当中去的。将“资源经济”调换一下位置,即“经济资源”,也就是说,只有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才符合资源经济中的“资源”二字。因此,我国能够利用的经济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也表明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非常重要。

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现状是,为了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经济产业对经济资源进行毫无节制的开发,且缺乏科学的规划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可利用,在这种发展方式下,资源消耗急剧增长,资源的储藏量越来越无法满足资源产业的“大肆开采”,从而造成无法适应资源经济原本的发展速度,我国的资源经济发展即到达一个“瓶颈期”。

二、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由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形态的更高要求,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从高速增长逐步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第二,新常态要求经济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第三,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新常态背景下,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第四,新常态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更高的追求,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都是如此。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的提出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不断达到新常态提出的高要求时,我国资源经济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

首先,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有所减缓,但实际增量依然是比较可观的。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即使是仅有7%左右的增长,不管是速度还是数量,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资源经济主要是以资源为发展依托,而资源的有限性就决定了资源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为了保证资源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提高发展效率,科学性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下,资源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较为稳定,从而有利于资源经济产业进行结构升级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减少的资源总量的现状。

最后,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常态下,政府不断减少对市场的过多干预,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从我国国内的形势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国内新的一轮改革吹响了号角,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举措,都将为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二)我国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

2013年开始,大型矿业公司的市值出现大幅度的缩水,全球对勘查的投资也大幅下滑,重要的矿产品价格随之全面下降,主要的金属矿产品出现供应过剩的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尽管市场和资源都呈现出有限性,各国对此的竞争依然日益激烈。全球化的最重要表现在经济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强,对矿产资源的配置也逐渐趋向于全球化,矿业的发展与竞争格局日新月异,资源经济作为其中关联性最为密切的一项产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资源经济发展伊始,由于该产业热衷于追求发展速度,对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进行野蛮的、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随之而来的矿产资源的急剧减少,甚至无法满足高速下的开采力度,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新常态的提出,也对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严格按照其提出的各项要求,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科学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资源经济在新常态下应对机遇和挑战的策略

习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为资源经济的新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范围,一方面为我国对全球资源的进一步实施、境外资源和市场的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一带一路”沿线覆盖了亚洲、欧洲和非洲,涵盖65个国家(含中国)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大多数是新兴的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与我国具有资源互补、经济互助的合作基础,尤其是在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一)充分认识现状,主动适应新常态

如上文所说,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经济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期”,资源经济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而新常态对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前提下,资源经济产业对资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且由于其经济结构依然滞留不前,难以适应新常态的要求。

我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指出,“要准确把握我国国土资源在新常态下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观大势、谋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走出一条新常态下的发展新路。”在资源经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同时,着重对资源的科学利用和配置,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全面深化资源经济产业的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资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是一种耗竭性的经济地质体。我国在经过建国以来的十年的经济建设后,科技、经济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也对矿产资源进行了大量的消耗,部分矿产资源甚至已近枯竭。因此,为更好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解决能源的需求短缺,我们应该更多将视野投向境外,在加强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的大力合作的前提下,对该地区的现有的丰富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从而更好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三)科学规划资源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的资源经济在其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这主要是当时开采利用的技术处于落后的状态,从而导致利用率不高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对资源进行开发时的不当行为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较大破坏,生态压力随之剧增。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减速转型和提质的重要新阶段,是生态减压的新契机,我们需要不断推进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细化利用步骤,提高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解决生态问题,提高我国的生态承载力,推动资源经济形成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模式。

结语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两面性,“新常态”也不例外,其提出意味着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因此对我国资源经济的发展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资源经济产业的向前发展,需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并在新常态的要求下不断优化自身经济结构,以不断获得突破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平.姜大明: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的机遇和挑战[C].2015-02-18.

[2]卢文彬.新常态下地勘产业经济转型之我见[N].中国矿业报,2014-12-02.

高清世界时钟所面临的挑战(上) 篇9

人类是自然界富于感觉的创造物,我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听、所闻、所感以及所品尝到的去学习、理解和享受周围的世界。因而,当提到电子设备的创新时,能够让我们的感觉产生反应的那一部分设计,大多依赖于高性能模拟信号路径技术。在增强对于电子的感觉和反应的模拟信号路径中,最能引起兴趣的一个例子是从模拟到数字以及从数字到模拟的转换。

数据转换器(ADC/DAC)是电子系统创新的主要领域。虽然不久前,架构方式还仅仅限定于研究论文中或者够经济因素而不可行,但是现在,系统设计者已经可以实现架构方式。采用高性能数据转换器的系统中最重要的设计挑战之一是如何实现时钟产生模块的输入信号采样。通常,“受限于时钟”设计者需要依靠非常昂贵的时钟生成器才能将系统提升到可接受的性能水平之上。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那些需要实现高性能数据转换的设计者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并特别强调时钟特性对于数据转换性能的重要性。首先,文章讨论了一些时钟性能的基本概念。其次,文章将“剖析”计时器件。最后,阐明设计专门面向应用的计时器件性能的方法。第二部分将以第一部分的论述为基础,探讨设计者在系统级上必须把握的关键折衷处理。

精密时钟及通信

现在是消费者赶上多媒体世界的大好时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感谢高性能模拟技术的作用。多媒体内容全部组合在一个数据包之内,然后发送到由通信基础设施所传输的数据流之中。这些数据流要求设备具有较大的带宽以便能够提供给高清电视、个人视频播放器和移动电话,而在数据聚集的情况下,这一点尤其重要。在宏观的水平上.这种基础设施(生成端/访问网络与内核以及骨干传送)要求一个有精密时钟的复杂网络,这样才能根据需求可靠的传送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内容通过商性能数据转换器进行模拟,数字分配。通过上述的基础设施数据被传输给消费者,并通过另外一个数据转换器将其转换为原始的高清信号。无论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媒体,精密时钟在决定系统性能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精密时钟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传递多媒体数据方面。事实上,在任何进行大量数据传输的应用中,都可以发现低噪声、高精度时钟的踪影。

从时域的角度来看信号采样

图1(b)显示出采用非对称梯形脉冲形式的输入波形。如果使用一个无噪声时钟的完美数据转换器来量化V则图1(a)显示出其输入波形的表现形式。同时,图1(b)上的黑点即为所需的采样点。图1(a)上面的线显示出这些点的位置变换情况。这些点形成了波形的无失真版本。图1(b)中也显示出了阴影区域,它表示假设采样时钟具有噪声(抖动)成分时,采样时钟脉冲边沿产生的一系列可能时间范围。不定的采样区域以红点表示。这些点都位于可能的时钟脉冲边沿的范围之内,但并不位于阴影区域的中心。图1(c)显示出不定的采样范围。在Y轴上记录的每个值都是V。在(不定的)采样点上的幅度。由于数据接受系统不了解时钟噪声或者对其进行补偿的任何方式,在X轴上每个对应的值为适时的“完美”采样点。

由于采样时钟的抖动所以采用不定采样。图1(c)中的红色轨迹显示出了其结果,这是原始输入波形的失真版本。对于这些图示,我们可得出下面三个关键的观点:

即使ADC是完美的,采样时钟也会加进噪声和不需要的失真。以ADC对信号进行采样的过程与RF世界中混合的进程相似。将一个有噪声时钟与信号混合,在频域以及转换时,会产生扩散所需信号的净效应(参见图2)。

输入信号V的频率决定了对时钟噪声敏感的程度。很显然,只要它没有随着时间变化,在(梯形顶部)任何位置对信号进行采样都无关紧要。然而,如果采样时钟有噪声,那么输入频率越大,由完美的数据转换器生成的噪声越多。

从本质上讲,ADC在两个方面具有分辨能力:量化粒度的程度(由ADC的特性所决定)和数据转换系统在精确的时间间隔对信号进行持续采样的能力(采样时钟生成系统的特性和在有限的程度内有ADC本质特性所决定)

时钟性能和数据转换参数

采样时钟对ADC/DAC性能上的重要程度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理解这些观点如何与数据转换器的性能参数相关联也将非常有用。图3显示出一个输入波形的一小部分。所需要的采样点为ADC输入从跟踪到保持转换时所在的点。实际采样点可能产生的示例的范围由标有的区域限定。可以在可能的采样间隔中观察到的输入信号水平的范围标有V。

SNR和系统性能

对于系统性能优化而言,为什么SNR是一个重要参数呢?

多媒体内容要求具有显著的通道性能C。设计者通过选择传输媒体或拓展接收器带宽来控制系统带宽。尽管有时这种做法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事实上展开接收器带宽对SNR有害的,传输媒体的带宽可能无法由设计者进行调式的控制。对于无线系统来说更是如此,在无线系统中管理主体在频谱分配的基础上建立通道带宽。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重点在于实现SNR的最优化。

抖动和相位噪声

理解了抖动对于ADO性能的影响后,现在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抖动方面。尽管数据通信或高性能数据转换领域的工程师倾向于根据抖动来规定时钟要求,但在精密计时和时钟领域工作的工程师却利用相位噪声参数来规定时钟性能。在评估相位噪声和抖动如何关联前,理解构成抖动的成分的性质非常有用。

参考图5,噪声包括两个主要成分:受限(或确定性)抖动和非受限(或随机)抖动。确定性的抖动表现为可预见性和可重复性,因此,它可以通过相对少量的观察来准确的确定其数量。基于这种原因,确定性抖动可以表示为峰峰值。另一方面,随机抖动是随机过程的集合结果,这就使其不能直接的测量和确定数量。随机抖动表示为RMS值,带有一个通常被附加为限定符的量度带宽。

对组成总抖动随机噪声成分的噪声源进行直接测量就得到了相位噪声。利用频谱分析器进行测量,可以在1Hz的带宽范围内,估算出不同偏置中源于载波(基本)频率的功率水平。因此,通过相应的频率偏置,相位噪声被指定为离散值,它用dBc/Hz表示出来,或者更加适合作为单边带图表来表示。

大多数现代频谱分析仪能计算RMS抖动。然而,如果对进行量度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就会认识到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如果频谱分析仪设置为测量相位噪声,那么就会显示出一个单边带图表。将相位噪声转换成RMS抖动的第一步是对功率进行积分,其在两个特定频率偏置值之间,由相位噪声曲线下的区域面积表示(这就是附有一个抖动值的测量带宽的区域,其中抖动值以timeRMS表示出来

)。计算得出的值被称作RMS相位误差。由于频谱分析器将展示一个单边带图表,读取的区域必须加倍。

计时器件剖析

图8展示了一个计时器件的主要功能模块。计时器件可以为—个干净的参考时钟输入生成多个与整数相关的倍频。参考时钟被分配到多个倍频卡,如果由于在电缆或底板上传输时产生了附加的噪声,那么计时器件可以进行设定从噪声含量多的参考时钟输入中消除相位噪声(及由它产生的抖动),然后,为“干净的”时钟输入生成多个整数相关的倍频。一个计时器件包括一个锁相环、一个环路滤波器、一个电压控制振荡器、一个配电板、扭曲校正和输出缓冲器。

计时器件的优化

经过反复尝试为计时器件找一个优化配置。设计者应该对于每个模块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具有基本的认识。有时提供高性能计时解决方案的模拟器件公司可以提供多种设计工具来帮助设计者轻松应对其复杂的设计任务。美国国家半导体通过WEBENCH给信号路径设计者提供一套在线设计工具(特别是用于时钟优化的简易PLL)。

虽然没有一个配置适用于所有的应用,但具有可用的工具可以优化计时器件的设计。设计者在其配置形成其器件性能时的基本杠杆包括PLL参数,环路滤波器参数、配电板和扭曲校正。另外,器件的整体本底噪声对于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提供了器件优化的大致简介,推荐设计者访问WEBENCH网站并参考Dean Banerjeel所著的“PLL Performance,Simu-lation,and Design Fourth Edition”。

设计者可以通过调整一定的参数来优化性能。参考下面所描述的环路滤波器的计时器件的相位噪声图8和图9,这个环路滤波器从图8中较宽的环路带宽调整到图9中较窄的环路带宽。

如果不允许信号获得宽带噪声源,参考输入(在图表中表现为TCXO轨迹)通常具有一个非常陡的相位噪声跌落,直到接近于其基本频率。如果已经混杂了噪声,那么噪声可能一点也不会跌落。计时器频率输出的基本噪声分配包括:

参考输入

锁相环(PLL)

电压控制振荡器(VCO)

配电板

器件的本底噪声

器件的PLL、VCO和本底噪声“各担己任”;其它的重要工作说明包括频率变换和降低噪声。设置环路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将决定VCO何时能够取代PLL执行噪声衰减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在大偏置下的相位噪声水平由器件本底噪声以及VCO来决定。如图9所示,在一个采用窄回路带宽的配置中,VCO趋向于决定整体的噪声性能。如果PLL具有接近于载波的出色性能,那么环路滤波器应该远离载波进行调节,这样它就可以从参考输入中过滤任何噪声。这是一款不错的配置,如果在更大(可能>50kHz)的偏置中,VCO展现出色的相位噪声性能,这款配置的优势就更加突出。

结语

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篇10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 英国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 (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社会) 》, 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虽然该白皮书没有为“低碳经济”提出明确的概念, 但为低碳发展模式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长远目标和路线图, 希望把英国转变为一个低碳经济体, 并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全球发展。此后, 其他欧洲国家及日本也纷纷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社会的设想。

随着低碳经济实践的进展, 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 (1)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 (即碳强度) , 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 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 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 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 (3)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 减缓碳足迹, 实现低碳生存。

可以认为, 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 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 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 并促进整个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第二大CO2排放国, 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先后于1998年签署、2002年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2007年6月中国发布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成立了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 并提出在“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 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 中国也没有放松对气候变化的重视, 在新增加的4万亿刺激经济投资计划中, 国家安排了58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等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但是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着严峻挑战。

第一, 发展阶段的挑战。目前,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人口基数庞大, 减少贫困、发展经济、满足就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仍然是中国面临的最大任务。研究表明, 即便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中国也只能做到相对的低碳经济发展。如果GDP的增长速度按9%来计算的话, 即使我们每年能源强度下降4%以上, 到2010年, 总的CO2排放还会比2005年增加2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第二, 能源结构的挑战。煤炭是我国的最主要的能源, 主要是我国是世界上产煤大国之一, 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在我国国内, 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到目前为止, 我国能源供应仅以煤为主, 在我国能源消费中, 煤炭占70%以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要高的多, 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CO2是天然气的近两倍,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

第三, 技术水平的挑战。我国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 总体技术水平不高, 这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挑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转让技术, 但执行情况并不乐观。目前,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比如, 在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高参数超临界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 中国仍不太成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氢能技术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

第四, 强制性减排的挑战。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10年中暂时没有强制性减排的任务, 但是这样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2020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 CO2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国际能源机构已经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美国。因此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承诺的压力与日俱增。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确立率先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 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各级政府都要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把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 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节能意识, 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倡导公众循环消费, 低碳消费, 例如, 提倡开环保车、家庭节能等, 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积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

目前,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缺少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 如我国至今还没有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对能源企业制定强制性的绿色能源比例, 也没有鼓励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的补贴。因此, 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已有做法, 加强政策扶持, 提供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 我国应考虑开征碳税, 开征碳税的结果可以极大地降低CO2的排放, 而且也增加了工业的能效以及竞争力。碳排放交易机制有利于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实现利益均衡, 提高减排效率。我国要建立碳交易市场, 加强对碳交易的管理。一方面, 要规范交易规则, 发展碳交易的中介机构, 确保合理的交易价格。另一方面, 要建立绿色能源交易机制, 把碳交易与激励发展清洁能源政策结合起来, 调动全社会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

3、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据有关资料介绍, 我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居世界首位, 我国有丰富的风能、氢能、生物质能, 海洋能等资源也居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除水电得到相对较好的开发利用外, 由于技术开发水平、使用成本等问题, 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不到2%, 远远低于8%的国际平均水平。因此, 要集中力量,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核电是一种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的高效和耐久能源。目前, 全球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7.1%, 发达国家比重更大, 日本的核发电已占总发电量的36%, 韩国占38%, 美国占29%, 英国占28%, 法国占77%。但中国还以火力发电为主, 燃煤的火电占总发电量的83%, 水力发电占16%, 核能发电只占1.8%, 核电占总电量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20多年。为此, 我国必须从发展火电为主转变到以发展核电为主的轨道上来, 加快发展核能, 大幅度提高核能消费比重, 并加速形成产业化规模。

4、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坚实的基础研究做支撑。目前, 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弱, 为此政府要加强对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 构建起国家级的低碳技术研究机构, 整合国内现有的技术资源, 协调开展基础性和公共性技术研发, 并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政府和企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纽带作用;要加大清洁煤技术的开发利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 煤炭占90%以上, 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我国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存在。因此, 中国要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先进燃烧、烟气净化技术, 以此来大幅度减少CO2的排放;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 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具有成熟的低碳技术, 中国要通过国际协商与合作机制, 促进这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消化与二次创新。

5、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 都将立法作为推进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要加快低碳经济的立法工作, 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证。要抓紧制定《低碳经济法》、《循环经济法》, 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办法和标准, 对于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等的法律需要做进一步修改, 比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煤炭法》、《电力法》等。通过立法、通过修改法律, 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 运用法律手段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6、大力植树造林, 增加碳汇。

碳汇是指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CO2, 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据科学测定, 一亩茂密的森林, 一般每天可吸收CO267公斤, 放出氧气49公斤, 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在《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的一系列气候公约国际谈判中, 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CO2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 逐步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碳汇项目。因此, 我国要大力植树造林, 重视培育林地, 特别是营造生物质能源林, 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 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摘要:当前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 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 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因此, 中国要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研究, 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挑战,路径

参考文献

[1]金乐琴, 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1) .[1]金乐琴, 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1) .

上一篇: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下一篇:引领新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