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失衡

2024-10-16

世界经济失衡(精选12篇)

世界经济失衡 篇1

1 世界经济失衡的概念

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确切定义, 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种大家一致认同的看法。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研究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界定清楚其定义, 才能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解决方式。我们首先就需要了解均衡的概念。在已有的经济学文献中, 关于经济均衡至少有两点为人们所熟悉:第一个含义是指市场均衡, 即在市场上供求均衡;第二个含义是指经济处在一种不再存在一种内在变化倾向的稳态。基于这两点共识, 我们所定义的失衡是这样一种概念:首先, 经济失衡所指的是一种由供求不平衡而造成的市场无法出清的状态;其次, 从长期来看, 经济失衡又意味着动态的不平衡, 即在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并且是具有持久性的打破经济趋于平衡的力量。所以研究经济失衡问题, 既要分析形成失衡的原因, 又要分析形成这种原因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即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如果造成失衡的原因是长期的, 则失衡将是可持续的, 反之如果原因是短期的, 则失衡将是可以消除的。

2 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造成今日世界经济失衡的短期原因, 或者说触发机制, 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两个左右着世界经济增长的国家高度相关。这两个世界大国就是连续多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且有继续增加之势的美国和既有内部经济失衡又有外部经济失衡的中国。这两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之所以巨大, 就是因为它们分别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总量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且, 更为主要的是, 由这两个国家通过分工、贸易和投资所形成的世界分工与贸易结构几乎决定着其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因此, 一旦中美这两个国家的内部经济或者对外经贸关系出现失衡, 那么世界经济的失衡就将在所难免。为了分析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 本文从中国自身入手, 借以拓展到美国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 希望能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

2.1 数据分析

自2000年以来, 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 GDP平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与此同时, 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大幅度增加, 外部经济出现了严重失衡。如表显示, 贸易收支顺差急剧增长, 从2000年的241.1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2954.6亿美元, 平均每年增加748.1亿美元。值得指出的是, 从2005年起贸易收支顺差出现了猛增态势, 2008年高达2954.6亿美元, 而2009年1—3月就已达到623.4亿美元。2000—2009年期间, 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贸易收支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造成外汇储备余额迅速增加, 从2000年的1655.7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08年的19460.3亿美元, 2009年3月已高达19537.4亿美元, 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表中单列出我国历年的对美贸易顺差数额, 可以看出我国对美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并且对美贸易顺差数额占我国贸易收支顺差总额比例很大, 最低的2008年也接近50%。可见, 分析我国对外经济失衡的原因, 重点分析对美贸易失衡是毋容置疑的。

2.2 原因分析

正如上面分析, 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中美因素。从上面得数据可以发现, 贸易收支的巨额顺差是构成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因素, 而造成贸易收支巨额顺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内部因素, 也有外部因素;既有长期因素, 也有短期因素;既有宏观因素, 也有微观因素。概括起来, 其主要原因是:

(1) 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

从经济结构来看, 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 而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占主导地位。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 欧美等发达国家保持着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依赖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例如, 美国家庭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 由于过度消费、储蓄不足, 美国必须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本国经济增长, 从而形成巨大的经常帐户赤字。而中国则是高储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 主要依赖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消费支出在GDP 中所占比重从20世纪90 年代初的47%下降到2006 年的36%。因此, 发达国家的旺盛消费需求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 而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造成了消费品的产能过剩, 进而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同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2)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在国内集中资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通过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低附加值的加工业以及资源和能源消耗型产业向外转移, 使得国内传统优势产业如钢铁、纺织、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资本外流和劳动力成本提高而逐渐丧失了国际竞争力, 变为主要的进口竞争性产业。中国拥有装备良好的制造业和廉价劳动力优势, 因而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场所和世界制造中心。在2000—2006 年, 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每年达500 多亿美元。跨国公司将生产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 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进行加工制造, 然后又将价廉物美的产品返销到发达国家, 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和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 扩大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从20 世纪80 年代起, 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重点发展加工贸易, 因而将其原先对欧美国家的大量贸易顺差随国际产业转移而转移到中国, 进而加大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

(3) 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及非同步性。

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 即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转移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 包括多数亚洲国家, 使其拥有相对的出口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向国际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是, 这两个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 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需要一个过程, 表现为技术创新周期。这样, 各国比较优势的体现, 包括新的出口和就业机会的出现, 呈现不同步性:当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 美国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或者当美国的比较优势表现出来, 而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 都有可能表现为“ 贸易失衡”或“ 经常项目的不平衡”。

(4)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 中国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 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加快发展制造加工业,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 并通过扩大出口和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中国紧紧抓住了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成功地将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同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不仅充分发挥了各种要素的比较优势, 还创造了国际竞争性优势, 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为了推进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 如出口退税、减免所得税、货币贬值以及贴息贷款。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大大地推动了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不仅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并且还有固化与恶化的趋势,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新的结构问题, 具体说来:第一, 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继续趋于恶化, 农村居民的收入严重偏低, 与城市居民相比, 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考虑到中国农村人口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 而他们的收入水平又不到城市居民的1/3, 且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具有比城市居民更为强烈的自给自足倾向, 所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与恶化将使中国的内需严重不足。第二, 由中国对外开放所促成的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还造成了中国在经济结构上的新问题, 那就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东西部二元结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是基础, 但是一定时期内其必然是低效率的, 从而政府对西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势必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这就使得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第三, 经济体制改革因素。

(5) 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亚洲国家深刻的教训, 危机之后, 不少亚洲国家一方面采取了谨慎的国际资本管理战略, 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净借款者转为净放贷危者;另一方面, 努力降低国内投资支出, 并通过高利率吸引国内储蓄, 从而使其储蓄大大超过投资。危机过后各个亚洲国家的投资需求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负面影响, 出现了投资率下降的情况。当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完全吸收国内储蓄时, 就有可能出现出口增加或者资本流出增加的趋势, 这种情况就表现为经常项目盈余。

参考文献

[1] Macfarlane.What Are The Global Imbalances To the Economic Society of Australia Dinner[Z].Sep 28, 2005.

[2] Rodrigo de Rato.Correcting Global Imbalances-Avoiding the Blame Game[Z].IMF News, 2005.

[3]Ot mar Issing.Addressing global i mbalances: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 policy[Z].Contribution to the Banque de France symposi-umon“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Paris, 4November, 2005.

世界经济失衡 篇2

我国面临全球经济失衡应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0月举办的第七届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公报强调,不断扩大的全球失衡风险等问题将加剧不稳定性并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各方应承担起责任,实施必要的政策,加快结构调整,化解风险。

近期,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的责任和应对等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人民银行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以专栏的形式论述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中国在经济发展内外压力共同作用的前提下,对缓解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一、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表现

20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对“全球失衡”进行了概括:失衡现象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少数国家。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目前,美国对外债务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高达8000亿美元,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6.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国家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储蓄率居高不下。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超过1.7万亿美元。

每年,美国要花费1万多亿美元从其他国家进口各种消费品,由此形成了美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庞大贸易失衡。

这些都是困扰经济学家以及各国金融高官们的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它反映出了一个事实:美国严重依赖海外资金,特别是亚洲资金,来弥补其巨额赤字。

1.全球经济失衡首先表现为全球贸易失衡。

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8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2.全球经济失衡还表现为全球金融失衡。

在这里,全球金融失衡说的是美国依赖海外资金,特别是亚洲资金,以弥补美国的财政预算赤字。

一方面,美国国民储蓄率自以来一直停留在创记录的低点,相反,亚洲国家的储蓄率却居高不下。亚洲国家不仅国民储蓄率高,而且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现今的外汇储备总额己达到2.5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和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美国有大量的资本流出,流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拿到这些资金一般投入于美元资产,官方机构持有的长期证券不只是美国的国债,还有作为外汇储备的股票、美国的机构债券、公司债和其他的市场债。一边是美国的逆差积累,债务积累,一边是新兴市场国家债权的积累。财政赤字增加及国民储蓄下降,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在陷入不景气,巨大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使美元曾长期处于贬值态势。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扩大出口、纠正贸易失衡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美国的外债绝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贬值实际上意味着债务负担的减轻,并使其他国家购买的美元债券蒙受损失。

因此,综合上述两个方面,近年来工业化国家储蓄缺口越来越大。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储蓄不断增长。目前是中国、东亚在补贴美国。这是全球金融失衡的主要表现。

3.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各国经济结构失衡。

当前经济失衡的更深层次的表现是世界各国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因此,表现在贸易项目上的失衡,事实上反映了全球各国经济的失衡,尤其是储蓄和投资的失衡。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发达国家投资大于储蓄,这不是因为它的投资大,而是储蓄下降了。投资大于储蓄,国内的储蓄不足以平衡国内的经济,所以,经常帐目上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逆差。而另一面则是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国投资不足,储蓄大于投资,顺差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分层次的,而并非表面上的贸易失衡那么简单。对全球经济失衡表现了解得越全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也就认识得越深刻,由此制定的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措施也就越行之有效。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既然全球经济失衡的表象,主要涉及到美国和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那么,很自然的,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失衡也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方面各自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失衡。

1.美国的储蓄率过低,消费过高。

美国的贸易逆差根源于国民消费过高而储蓄过低,而这与美国人的消费观念相关联。

美国是消费信贷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是使用明天的钱来进行今天的消费。这样,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其消费能力远远超出美国的生产能力,两者间的缺口是由那些生产能力超过国内需求的国家来补充,美国一年花费一万多亿美元从这些国家进口各种各样的消费品,由此形成了美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失衡,呈现巨额的贸易逆差。

2.中国的储蓄率过高。

造成中国储蓄率过高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利率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人民银行每年做两次调查,结果显示出这一结论。

其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不确定的预期是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使得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在住房、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以应对这些支出的储蓄意愿很高。

再次,人口年龄结构是重要的因素。从人口的角度来讲,中国人口的劳动力比率现在较高,劳动者时期的人总体上表现为储蓄者,因此,目前中国的高储蓄是理所当然的。中国现在是老龄化社会初期,只有到了中度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比例下降之后,从这个侧面表现出来的社会总体上的消费需求才会增大。人口专家预言,中国的高储蓄还有十年,十年后随着老年人口开始上升,中国的储蓄率将变低。

3.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外需,内需不足。

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长期以来侧重于依靠投资与出口的拉动,而内部需求则显得不足,这是导致全球贸易失衡的因素之一。尤其中国对外贸易自20入世以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至,对外贸易年均增幅为31.5%,其总额由6208亿美元上升为11548亿美元,外贸出口逐年增加,分别增长了20%、35%、36%。2005年外贸总额达到了14221.2亿美元,进出口增幅为23.2%,其中出口增长28.4%左右,进口增长17.6%左右,外贸顺差1018.8亿美元,远高于上年的320亿美元。在现今全球贸易中的排位,中国己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第三位,与美国贸易规模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显然,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产品核心技术缺乏的现实、粗放型的经济特征、低劳动力成本发展战略共同形成了低附加值的出口发展战略,这是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外需而内需不足的原因。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目前全球经济失衡是经济基本面的失衡,光靠汇率政策的调整是难以起到根本作用的。因此,人民币升值对缩减美国的贸易赤字和提高美国储蓄率的作用不会很明显,同样,降低中国的储蓄率和提高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能完全寄望于汇率调整或其他某个经济变量的调整。

三、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困难性

虽然在全球经济失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世界经济连续数年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但是,在长期,全球经济失衡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威胁,现在全球经济失衡没有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的问题,不代表将来不出现问题。因此,治理全球经济失衡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必须要面临的重要任务。由于全球经济失衡涉及到复杂的结构性因素和多层面的相互关联,因此,调整全球经济失衡要充分考虑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美国、日本和欧洲、中国等东亚国家这三个主要的经济体的努力缺一不可,具体的,美国应该从提高本国储蓄率方面着手,日本和欧洲应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国等东亚国家要健全金融体系、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复杂性,这些政策的实施都面临着困难,甚至会出现两难的境地。

首先,美国趋紧的财政政策和利率上升有可能带来全球经济的紧缩。从理论上说,美国这样做有利于矫正全球金融失衡状况,阻止和扭转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但是,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方面,美国如果消费缩减,对外部产品的消费也将缩减,美国庞大贸易逆差的输出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疑会受到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长期债券收益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使美国房价上升较快,许多欧洲国家的房价升幅也超过了10%,这样如果美国货币紧缩导致全球货币紧缩,可能带来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及房地产市场降温,引起金融、建筑等相关企业萧条,对美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美国贸易伙伴通过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需求难以实现。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方法可以在没有汇率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消除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但是一方面,日本和欧洲的进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35%,即使经济增长提速对美国经常帐户的赤字作用也不会很明显,况且虽然欧洲和日本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美国,但是自身仍然面临着困难,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的空间不大;另一方面,占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高位,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小。因此,这种方法虽然在理论上代价比较小,但不具现实性。

再次,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短期内难以显着改善。中国等东亚国家的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已经是世界经济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尽管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发展中存在着内需和外需失衡的问题,存在投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存在汇率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但是这些都必须循序渐进的解决,任何激进的解决措施,都会带来全球经济的动荡,因此,短期内难以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改善产生明显的效果。

最后,美元贬值虽然是美国非常希望的一种方式,但是阻力很大。美元贬值既不会触发美国经济衰退,又能够解决经常账户失衡问题。但是,目前亚洲国家持有的美元资产占整个外汇储备的比例太大,考虑到美国是一个净债务国,美元贬值将使其债权国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受到巨大的阻力。

综合上述,治理全球经济失衡不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而且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工作,需要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共同的努力、长期的努力。

四、我国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应对

作为一个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经济体,中国责无旁贷地应该肩负起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份责任。在这方面,中国也正在履行着作为经济大国应尽的义务。面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当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外贸方面争取拥有更加持久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释放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急剧攀升的原因之一,为此,中国加工贸易背上了美国和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沉重包袱,因而引起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导向政策遇到了来自这些国家的约束。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首先应该努力加强自主创新,使传统的制造业逐渐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把自行设计进而创造自己的名牌产品,逐渐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长远目标;其次,在应对贸易摩擦时,应当以多进口我国短缺的资源类产品、关键设备和技术为主要手段,这些产品的进口,一方面缓解我国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压力,另一方面为我国产业升级创造最初的基础条件。

2.稳定投资增速。

由于提升消费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短期内稳定投资增速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从前的发展投资的思路必须改变,投资应该向更有质量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严重,投资量的扩张的矛盾已经显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应当更多地针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向发展。治理全球经济失衡是我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缓解产能过剩现象难得的外部机遇,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3.扩大消费,控制储蓄率。

我国应该抓住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时机调整自身内需和外需的结构失衡,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经济的增长最终是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作为一个大国靠投资与出口支撑经济增长无法持久,同时扩大内需还有利于消化过剩的产能,降低出口压力及人民币过快升值压力。

投资、出口、消费只有相互协调,才能产生经济持续发展的合力。如果消费与投资差距不断拉大,消费需求没有启动,那么投资的快速增长并不能带来更快的增长速度,而只会进一步加剧供求矛盾。当前中国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国民储蓄率较高,国内市场潜力很大,()这为内需支撑起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4.改变内资在与外资竞争中的受歧视地位。

在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改变长期以来内外资待遇不平等的现状,有助于缓解我国由于贸易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会为我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创造有利的环境。

目前,中国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增加进口、开放市场以及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等综合政策措施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需方面,采取了包括减税、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面向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等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储蓄率方面,采取了加快养老体制、医疗体制、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等措施。通过这些组合措施,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为平衡地发展。

中国经济三大失衡 篇3

首先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一季度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5.7%,信贷增长14.9%,M2净增额达到61951.2亿元,同比增长40.88%,M2与GDP之比超过200%;社会融资总额新增61479亿元,同比增长58.09%。社会融资各分项指标亦快速增长。

同一时期,GDP增长7.7%,消费增长12.6%,出口增长8.4%;工业增加值增长9.5%,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下降5.2%;财政收入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均远低于货币金融各项指标之增速。

同时,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市场成交量和价格持续上涨,再严厉的宏观调节亦遏制不住上涨势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61.3%,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51.3个百分点,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全线上涨,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全年加快4个百分点。

虚拟经济异常火爆,实体经济相对衰退,形成“冰火两重天”。制造业产能过剩情况没有好转,钢铁、水泥、汽车、家电、机械、重化工、造船等主要制造业之开工率不足70%。许多企业销售不畅,经营困难,盈利能力萎缩。以钢铁为例,2012年全行业利润总额负增长,采选与冶炼业亦分别出现1.02%以及37.34%的亏损。

导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冰火两重天”的主要原因,一是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流动性过剩,必然流入资产市场进行炒作。2009年以来,我国M2一直高速增长。2008年M2还不足50万亿元,如今高达103万亿元,5年时间翻了一番。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核心原因是流动性过剩。

二是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国际投机热钱利用汇率升值无风险套利,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净增加1300亿美元,贸易顺差43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299亿美元,近600亿美元外汇储备无法合理解释,至少部分是热钱涌入。贸易顺差和出口数据里,可能也隐藏着部分套利热钱。

三是实体经济中的许多行业产能过剩,迫使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和金融投机领域,以牟取比实体经济高得多的投资收益。譬如,2013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5.18%,而许多城投债和金融产品承诺的年收益率至少达到7%,有些产品收益率高达15%以上。由此必然刺激许多人放弃实体经济,转向金融投机。

其次是金融体系内部失衡。一方面是货币金融各项指标高速增长,新增信贷年年超过8万亿元,官方利率还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却是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越来越难、越来越贵,实际支付利率越来越高。很多人都纳闷儿:那么钱都跑到哪里去了?新增信贷都跑到哪里去了?

事实上,信贷货币有相当部分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贷款派生存款,存款派生贷款,金融机构相互拆解资金,相互购买各自发行的金融产品,风险套利和监管套利风生水起,热闹非凡,大型国企亦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成为货币信用“二道贩子”。金融业日益繁荣,资产规模日益庞大(银行业资产总额已经突破130万亿元),实际却是金融业“自我循环”和“自娱自乐”,没有完全接上实体经济的地气。

最后是经济体系整体负债率越来越高,杠杆率越来越高,“头重脚轻根底浅”,总有一天要歪倒下来。按宽口径计算,我国政府总负债规模超过60万亿元,与GDP比例达到117%;按窄口径计算,我国政府负债总规模接近30万亿元,占GDP比例接近60%。企业负债率则更高。负债率不断攀升,盈利能力却持续下降,从而必然拖累实体经济,酿成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失衡形成机制探究 篇4

一、全球经济发展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得以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呈现复苏态势, 但复苏减缓

在经历了一轮经济危机之后, 世界经济已呈现出缓慢复苏的态势, 但是由于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这种复苏正慢慢减缓:美国经济由于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私人部门持续的疲软, 无法给经济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欧元区由于债务危机, 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日本经济由于受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件的影响, 经济持续下滑, 但随着之后的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 经济逐渐呈现好转的态势;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包括我国经济增速普遍回落, 这是由于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和受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造成的。

2、全球经济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受供求因素、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美元汇率波动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 但仍维持在高位上, 全球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明显上升, 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通货膨胀, 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3、债务危机不断加深, 引发金融市场波动

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巨大, 欧元区的一些国家已经深受其害, 经济和社会受到了严重影响。由于不能找到解决危机的有效办法, 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扩散, 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风险。现阶段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 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出现了反复大幅震荡。

4、全球经济宏观政策难以协调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经常出现纠纷甚至摩擦, 各国为了规避各自的经济风险, 只是根据本国的利益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整, 全球经济的宏观政策难以协调, 因此全球经济风险难以进行统一整治。不协调的全球经济宏观政策是阻碍全球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需要各国的共同关注。

二、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贸易赤字, 而与该国的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出现在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全球经济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过程中, 主要原因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其价值下降。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 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 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是首当其冲的;其次, 中国处于国际生产的最末端, 也就是加工制造阶段, 如果不改变这种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格局将难以改变, 全球经济的失衡现象也将更加明显, 对中国的影响也会更加严重;再次,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决定了中国是美国融资逆差的主要提供者, 由此原因, 中国也将面临全球经济失衡带来的巨大风险;最后, 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 不能够妥善应对美国对中国的汇率变动, 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失衡, 影响中国汇率的稳定性。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

1、现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牙买加协议规定, 美元不与黄金挂钩, 美元汇率实现自由浮动, 从此牙买加体系取代了原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现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 由于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大都通过美元结算, 为了降低经济风险, 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大量持有美元储备或者将本币盯住美元。这样的一种现象加剧了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现象, 进而引起了全球的经济失衡。

2、各国的投资储蓄不平衡

经常账户是指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产的流动, 它是一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 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在国民收入的恒等式中, 如果不考虑政府部门, 投资储蓄的不平衡就会引起经常账户的失衡, 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美国国民储蓄持续偏低增加了经常账户的逆差;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国内投资遇冷, 不利于这些国家的进口, 加剧了经常账户的失衡;日本和主要的欧元国家经济增长减速也增加了美国经常账户的逆差。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全球经济进一步失衡。

3、国际分工格局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因为具有资本和技术优势掌握着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美日等发达国家就通过将制造业迁往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来提高其经济收益。在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分工格局日渐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通过出口制造产品和自然资源获得有限发展, 大都处于国际贸易的顺差地位, 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和资本的投入主导世界经济, 大都处于国际贸易的逆差地位。发达国家主导的这种国际分工格局影响着国际收支的实现, 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

4、全球流动性过剩

由于美元资本市场十分发达, 亚洲新兴国家庞大的金融储蓄都流向美国, 这正好弥补了美国经常账户的失衡, 并且全球储蓄与计划投资平衡下的长期利率比较低, 因此造成了全球金融的流动相对过剩。美国资本市场的强劲和流动性使得贸易顺差国愿意持有美元资产, 这种现象将导致美国经常账户的失衡, 进而加剧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 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多的因素正在不断地对全球经济失衡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相互交织。正确认识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对于探究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因此这一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加以探究、完善。

参考文献

[1]向松祚.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层根源[J].环球财经, 2013 (2)

世界经济失衡 篇5

我们是不是总是感觉老天对我们不公平呢?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心理失衡显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心理健康的一大威胁。不过,下面就来教大家7招,可以让你远离心理上的不平衡。

1、对自己不苛求

有些人对自己做的事情要求完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一点瑕疵而自责,结果受伤害的人是自己。为了避免挫折,应该把目标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懂得欣赏自己取得的成就,心情就会自然舒畅。

2、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追求及生活的道路,千万不要强求于他人来努力迎合自己。

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

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与人为善,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4、暂离困境

受到挫折时,应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的事,待心境平衡后,再重新解决自己的难题。

5、适当让步

处理问题时,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过分坚持,退后一步天地宽。

6、对人表示善意

在生活中,只要你对人表示善意,诚挚地谈谈友谊,自然就会朋友变多、隔阂变少,心境也会变得平静一些。

7、找人倾诉烦恼

把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述,心理就会顿感舒畅;把烦恼都闷在心理,就会令自己苦闷。

如果你经常去帮助其他人,那么在帮助的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自己还是比较有能力的,其他人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因此,心理的不平衡感觉就会逐渐消失。

“心理平衡”一词可谓是中国人独创的心理学术语。

在西方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的词汇当中,是没有psychological balance这一术语的。其实“心理平衡”就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

中国人之所以用“心理平衡”一词来形容这一心理调节过程,大概可以归结到我们思维中的阴阳对立、福祸转换的“文化基因”上。

科学家认为,开心的“笑”可能是最好的平衡机制。

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所有的“保健“措施。真正发自内心的“欢笑”能够产生“益性”荷尔蒙。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益性”荷尔蒙。

若人整天焦躁不安、怒气攻心,大脑就会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毒性”荷尔蒙。

怎样做到心理平衡呢

第一是三个正确

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难;二是正确对待他人,心中常有爱心;三是正确对待社会,常怀感激之情。

这样在社会交往和事业追求中才能给自己准确定好位:不要自卑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常越位。只要自我定位客观准确,基本上处事就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就小。

第二是三个“既要”

一是既要全心全意奉献社会,又要尽情享受健康人生。

二是既要怀殷殷报国志,在事业上力争一流,又要有颗淡淡平常心,在生活上甘于平淡。

三是既要精益求精于专业知识,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休闲爱好。这样人的心境和情绪,认知和感觉才能有深度和广度,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坦荡荡”而不“常戚戚”。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忙里有余暇,登高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蔬食布衣琴书。

第三是三个快乐

一是顺境时要助人为乐。助人是人生快乐之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升华,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二是要知足长乐,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有工作、有房子住、儿女也很好,没必要和别人攀比,比是无止境的。因为幸福本无固定的标准,幸福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感受。

三是逆境中要自得其乐,不能气馁,有点阿Q精神。因为世上万物,福祸相依,风水轮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都是正常的轮回规律。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觉保持永远快乐的心境即是一门健康的科学,又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就看你是用“春风桃李花开日”的积极、乐观利导思维看世界,还是用“秋雨梧桐叶落时”的消极、悲观的弊端思维看世界了。

同样的事物结果可以完全不同,既可以“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也可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既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可以“无可奈何花落去”。心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主体的。

世界经济失衡 篇6

问题,世界经济的失衡恰恰是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改善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弱势地位的绝好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关键是要充分学习和利用

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在自然资源控制权和定价权、国际贸易自由化、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利用高额外汇储备等问题上制定出一系列系统的、专业化的、国际化的战略,从而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世界经济在不均衡中高速发展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大势,不同的观察者基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高速发展。

过去近十年来,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接近历史纪录。但是,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世界经济的失衡。这种不平衡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保持着高水平甚至创纪录的贸易逆差,这实际上是得益于它们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因为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如此高的贸易逆差一定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其二,为了弥补贸易逆差,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世界上平均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吸引了大量资金。正是这种贸易和资金上的双逆差,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基本格局。这样的基本格局,不仅带来了令人深思的世界经济道德问题,即穷人在补贴富人,中国在补贴美国,也带来了世界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忧虑。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处于弱势

中国作为一个赶超发达国家的后来者,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且在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大势下表现尤其明显。这种弱势格局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以下三个方面尤为突出: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人均自然资源储量和产量高度稀缺(中国资源储量不稀缺的品种屈指可数,其中包括稀土矿),日益依赖国际市场的供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进口大国。然而,中国不仅在国际上基本还没有成规模地获得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也没有有效地获得以资源为价值基础的大公司的非控股股份,甚至在国际原材料市场上,中国公司的价格谈判权还很低。

第二,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顺差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之一,但是,中国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却常常处于被动为本国贸易迅速发展而辩解的状态。在WTO的多边谈判中,中国的声音非常微弱,甚至被印度这样的国际贸易地位远低于中国的国家所掩盖。

第三,尽管中国是当今世界一个主要的资金输出国和储蓄剩余国,中国经济的总体储蓄率和储蓄总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经济整体对外的储蓄盈余和资本流出却以美元为主,辅之以欧元和日元,而不是以人民币为储蓄形式。这意味着,整个中国经济将承担巨大的汇率波动风险。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尽管中国是储蓄大国,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却是一个弱势国——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顶多是一种地区化而非国际化的货币。所以,中国的对外储蓄只能以美元等外币计价。当美元汇率贬值的时候,美国的债务在缩水,这就是中国经济巨大的损失。

世界经济失衡就是中国改变弱势地位的最好机会

事实上,当任何一个后起经济大国面对这种经济实力日益上升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不相称的局面时,她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打破。

换言之,如果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既没有巨额的贸易逆差,也没有大量的资金流入,而中国经济也没有如此高的过剩储蓄和资金外流,那么,国际贸易体系、资源定价体系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就没有任何理由改变,结果便是世界经济格局不会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今世界经济的失衡,恰恰是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改善我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弱势地位的绝好机遇。

具体说来,正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资源进口大国,才使得中国有能力组织其资源进口企业与资源出口国进行集体谈判,提高我们的资源定价的谈判能力;正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贸易顺差国之一,才使得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有发言权,并起到独特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国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剩余,才使得中国有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从而有可能影响国际金融格局,才有可能逐步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部分资源的所有权、控制权,或者相关公司的部分股权;正是因为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才使得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国际化的货币,从而打破国际金融和货币市场的基本格局。

在用好现行规则中改变格局

必须看到,以中国经济短期内作出牺牲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只是为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要转化成现实,必须通过中国政府、企业、学界的共同努力,包括系统的、专业化的、国际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战略的引导。这其中的主要原则有三条:

第一,要仔细研究世界经济中各主要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包括资源所有权以及控制权的获得,资源产品的定价、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和进程,国际金融与货币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只有真正搞清楚这些基本规律之后,中国经济才能够打破现有的格局,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要打破中国目前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必须严格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运行规则和体制办事。原因很简单,由于中国是后来者,不可能要求、至少是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现行的规则。在现行规则中,中国尤其要研究基本的、短期内改变可能性很小的规则,包括资源定价的期货市场运作,国际贸易中基本合同和交易结算的原则,国际经济中发行证券的基本原则,各国中央银行的基本运行规则(包括外汇储备资产运用的规律)和相互的政策协调机制,国际贸易双边及多边谈判的基本规则,等等。

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条是,要充分利用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利用当前的不平衡性,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来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从而占据更好的国际地位。

具体说来,中国政府与民间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仔细研究,认真论证,争取有所突破。

第一,在资源定价问题上,可以考虑要求中国主要的资源进口企业自发而非政府组织地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同时建立相应的期货定价的基金,包括吸引一部分外资。在资本项目限制的情况下建立这种基金,有利于帮助中国的资源进口企业获得更好的定价权。同时研究世界资源性跨国公司运行的基本规律,可以考虑动用部分外汇储备,适当参股于此类公司,不仅对冲资源价格上涨的风险,而且通过进入此类公司的董事会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它们运行的经验,为中国未来建立跨国资源性大

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国际贸易问题上,要把握中国的根本利益,要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贸易体系进一步的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我们处在世界生产链的低端,在外资与外贸方面,我们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以此,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独特的桥梁,扮演一个独特的角色,成为一个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谈判桥梁,努力促成下一步国际贸易自由化谈判的成功。在这样的谈判中,我们应该比以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道德性宣传上定位更高,比以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更加务实。中国应该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第三极,超脱于他们之间的争议,成为世界独特的新的领导力量。

第三,特别重要的而且极具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是笔者近期反复讨论的:要利用好中国当前高额的官方外汇储备和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压力,变坏事为好事,以这两项基本因素为后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或大企业(如中石油)债券,从而推动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进入到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中,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资产组合中,在国际上培育人民币的二级市场,将以人民币升值投机为目标的短期资金引导到二级市场上去,从而避免资金冲击中国实体经济。这一做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争取在10年内让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成为世界主要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金融工具,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产的标杆。如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国际金融市场上中国经济的弱势格局,才能一步步地使中国经济远离由国际收支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危机。

第四,利用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在保证应付中国经济短期国际收支波动所产生的需要之外,集中进行管理。比如,可以鼓励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集中购买一些核心技术的使用权,然后在国内逐步零售,以此避免国际上产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指责,也使中国在购买知识产权市场上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而不是企业分头购买,丧失了议价能力。

总的说来,中国政府和经济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仅是对中国经济的挑战,而且是中国经济借此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幅提升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绝好时机,是争取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历史良机。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认真研究当今国际世界所运行的基本规则,利用好规则,在规则中改变格局。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实力和影响力大幅上升之后,中国再提出改变世界经济运行规则也为时不晚。

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失衡研究 篇7

中美经济失衡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 表现为美国长期大量相对于中国拥有贸易赤字, 因其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中美经济失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从金融视角出发, 探讨美元货币的强势地位、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国际金融一体化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四个金融因素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 并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进行深入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美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中国的统计, 1989年中美贸易差额为逆差34.7亿美元, 在随后几年逆差额不断缩小, 1993年中美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 并持续保持顺差较高的增长速度。1993年, 中国对美实现顺差仅为62.7亿美元, 至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额已高达1708.6亿美元, 增幅高达2625%, 中美经济已经严重失衡。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 各国经济都遭受到重创,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进口需求下降。2007年, 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当年GDP的比例降至5.1%, 2008年美国经常项目占当年GDP的比重下降为4.89% (见图1) 。而同时, 由于美国经济的下滑, 进口需求下降, 中国、亚洲其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危机以来, 中美经济贸易开始加速调整, 贸易逆差开始收窄, 失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同时中国也为此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依靠美国进口的产品大量滞销,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2 中美经济失衡的金融影响因素

中美经济失衡事实上根源于中美之间的金融失衡。美元货币的强势地位、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国际金融一体化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共同导致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

2.1 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60年代, 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面临的特里芬难题日益凸显。即作为国际货币美元须保持信心, 美国必须持有足够的黄金做准备, 应保持贸易的顺差, 但这样会使各国面临清偿能力不足。而美国若满足世界各国的清偿能力, 则应保持逆差, 但是这样又面临着美元流动过剩, 美元信心发生危机。特里芬难题的存在最终导致各国要求美国兑换黄金并不在对美国的融资进行支持, 布雷顿森林体系随之崩溃。1978年, 国际货币体系脱离了黄金的约束建立起牙买加体系, 美元不再是唯一的储备货币, 而是同英镑、日元等共同作为国际货币。但随着20世界80年代, 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美元再次成为世界核心货币。2005年, 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35%, 而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比重高达62%, 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货币比重达到65%。

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 形成了当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一方面美国通过国内的消费需求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形成大量的贸易逆差, 输出大量的美元, 使贸易顺差国积累巨额的贸易顺差和储备货币;另一方面大量的外汇储备促使顺差国寻求高流动性、安全的投资渠道, 而美国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经济强国成为首选, 这样美国在资本项目上顺差, 获得美元的回流。这就形成了贸易和资本的循环, 即贸易顺差国将积累的美元重新投入美国资本市场、购买美国的债券为美国的消费需求提供资金的同时, 获得了低风险的稳定回报;而美国在获得资金弥补贸易逆差的同时, 消费增长又进一步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出口产品, 并对新兴国家进行投资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 (见图1) 。在这样的“双循环”体制下, 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货膨胀的快速增长, 世界新兴经济国家也在大量出口的拉动下保持较高的增长率。Michael Dooley, David Folkerts—Landu和Peter Garber (2003) 把这种“双循环”的体制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Ⅱ”。

2.2 中美金融市场发展的差异

中美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是“双循环”体制的基础, 根据Mann (2005) 的投资理论分析, 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家国内资金会流向金融发达国家。这是由于相对于金融发达国家, 不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 可选择工具少且收益率也较低, 为追逐赢利回报, 国内资金就会考虑其他金融发达国家进行投资。中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效率较低, 法制环境不健全, 发展不完善。限制了我国国内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 而我国国民历来就有高储蓄的习惯, 大量的国内资本寻求国外投资市场。美国的金融市场是世界最发达的市场, 这就形成了我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入美国, 导致我国相对于美国的经常项目顺差。

资料来源:根据IMF、World Bank 数据整理。

中国金融市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不到30年时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1991年分别建立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市场, 其股票市值不断上升, 并于2009年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但与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 无论是股票市场、期权期货市场还是外汇市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见图2) 。2006年8月, 人民期货和期权正式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 这也是全球首个在交易所买卖的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外汇期货影响实际汇率, 人民币的定价权处于美国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使中国在危机时难以及时融资到国际资金, 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来防范风险。政府鼓励出口, 增加储蓄, 导致国际收支顺差。

资料来源:根据IMF、World Bank 数据整理。

2.3 国际金融一体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各国经济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交织, 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趋势特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推动了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使资源可以更有效地得到配置, 实现全球的效率最大化, 但同时引起资金在国际范围内的运动, 这就要求国际金融的一体化发展。据统计, 世界货物贸易1981年进口为20660亿美元, 出口为42430.5亿美元, 国外直接投资仅有684.9亿美元, 至2007年进口已达到142110亿美元, 出口为138980亿美元, 国外直接投资额升至21393.3亿美元。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要求世界各国不断加快金融改革进程, 放松金融管制, 推动金融创新, 各国金融市场得到空前的发展, 金融开放程度也不断上升。

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使国际闲置资本可以更自由地流动, 有力地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更加有利于经常项目顺差国向逆差国融通资金。中国金融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较快速的发展, 逐步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提高对外开放程度。1996年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进入21世纪后正逐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推出QDII、QDFI, 允许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的对外和对内投资, 不断完善金融法制, 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随着我国金融一体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对于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我国国内通过中美贸易形成的顺差资本, 将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为美国的消费需求更方便快捷的提供融资, 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其次, 金融一体化会凸显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 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种类较少, 转化率低且回报低, 国内资金为追求赢利, 会大量流入美国的发达金融市场追求高回报赢利。金融一体化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 (见图3) 。

资料来源:根据IMF、World Bank 数据整理。

2.4 汇率制度的安排

自1994年我国汇率并轨以来,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实形盯住美元的制度;以及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单一货币, 形成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我国试图建立起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 但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 以及在我国经济贸易占的重要位置, 使得这三种制度事实上都是不同程度上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分析1989—2008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发现, 人民币相对美元变动接近于1, 盯住美元单一货币, 导致中美贸易间失衡的加剧, 美国想通过贬值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鼓励出口, 会引起人民币的相对贬值, 则美元的贬值效果被抵消。而人民币的贬值则会增加商品的竞争力, 促进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3 中美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

自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中美经济失衡加快调整, 世界国家不再盲目的为美国的消费需求提供融资, 美国的储蓄率上升, 相对我国的贸易增速放缓。全球金融危机为经济失衡敲响警钟, 以美国为外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否保持, 中美经济失衡能否持续?

中美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主要看其金融影响因素的可持续与否, 即美元国际货币地位、金融差异、金融一体化以及汇率制度改革进程的因素影响的持续。

首先, 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改变, 将改善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美元自18世纪以来就已经处于世界货币的中心位置, 世界各国均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 因此一旦美元失势, 则各国的储备会遭受重大损失。此次由美国国内爆发出来的金融危机唤起了世界各国改变现在国际货币体系, 建立起一个由世界多国货币为基础的世界货币的呼声。虽然目前美国经济仍然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提并论, 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以及发达经济体的不断上升, 美国经济的世界地位必然受到挑战, 美元的强势地位也必然会改变。美元地位的削弱会减少世界各国对其进行的融资额度, 美国国内的消费需求相应减少, 相对地对中国的贸易进口也会减少, 改变中美经济失衡现状。

其次,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中美金融发展的差异会逐渐缩小, 进一步平衡中美经济失衡。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我国金融市场必然会不断发展, 缩小与美国金融市场之间的差距。我国隶属于新型经济体,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得到飞快的发展, 对国际资金有较高的吸引力。而随着我国金融环境的改善, 金融效率的提高, 以及与世界金融市场的接轨, 国际资金以及国内资金会更多的投资到我国市场, 寻求高回报。

最后, 我国将逐步改革汇率制度, 向浮动汇率制度变动。我国不断寻找改革汇率的道路, 2005年弹性汇率制度就是一大进步。今后我国将会进一步的改变盯住美元这一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 使汇率市场化, 这也将改善中美经济的失衡现状。

4 结 论

中美经济失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致其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金融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从长期来看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 中美之间的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警示我们要改变现在的经济失衡局面。我国要着力发展改善金融市场的发展, 建立一个有效率的金融市场, 使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为国际资源配置的中心, 同时加大国际金融合作, 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过高储蓄率的转化, 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 调整经济结构, 使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经济金融地位, 推动全球经济失衡的改善。

摘要:中美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基于金融的角度, 从美元货币的强势地位、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国际金融一体化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四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其可持续性, 得出中美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关系的失衡, 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关键词:经济失衡,金融因素,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雷达, 赵勇.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世界经济, 2009:62-71.

[2]李扬, 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面临的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 2006:2-18.

[3]李新功.美元霸权、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体系错配下中美经济失衡及调整[J].现代经济探讨, 2009:18-22.

[4]齐俊妍.全球经济失衡中的美国贸易逆差及其调整[J].生产力研究, 2007:92-94.

[5]陈继勇, 吴宏.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基于美中贸易失衡的角度[J].武汉大学学报, 2008:454-458.

世界经济失衡 篇8

1 国际经济失衡的根源

当前的国际经济失衡最主要的表现是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和东亚国家经常项目的巨额盈余, 所以, 在此我们用经常项目的失衡代表经济失衡。

1.1 模型分析

经常项目余额=贸易余额+国际投资净收入+国际转移支付

经常项目的构成中, 国际转移支付相对于前两项的构成数额较小, 占经常项目余额的比重也较小, 所以在本文中暂时忽略国际转移支付的存在。假设一国t期的经常项目账户为, t期的出口量为, 进口量为, 国际净投资地位为, 利率为, 则:

设国际净投资存量的增长率为k, 则 (2)

由 (1) (2) 可得:

这里使用贸易余额代替经常项目余额, 即:

由 (3) 式可知, 一国的经常项目逆差是否可持续决定于该国净国际投资地位的增长率和利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国国际净投资地位的正负。当At-1>0时, 若k>rt, 则该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若krt, 则该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若k

1.2 理论分析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是国际净投资流入国且国际投资流入美国的增长率高于美国国内利率。而导致国际资金大量且迅速的流入美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所谓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双循环体制”。

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账户通常是互补的, 所以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依靠大量的资本流入来维持。危机暴发之前, 以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自身比较优势, 各国在对美贸易中形成大量顺差。但是各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行业的效率较低。所以, 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所积累的大量的贸易盈余无法被本国的金融市场完全消化。为了追求资本回报的最大化, 新兴市场国家存在较强的动机将贸易盈余资金投向国外的金融市场。

鉴于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地位, 因此各国把贸易盈余转化为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同时, 考虑到美国的金融市场更有效率, 各国又通过购买美国政府债券的形式把外汇储备投人美国;而美国则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使这些美元资本重新流回到亚洲, 形成所谓“双循环”。

由于上述的双循环机制的存在, 美国的经常项目出现了持续性的逆差, 进而引起了全球性的经济失衡。

由美国官方公布的资料可知, 美国自1986年以来一直处于国际投资的净流入国, 所以在我们的模型中, 美国的At-1<0。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美国国际净投资地位的变化率和联邦基金利率发现, 除去个别几年的下降, 美国的净国际投资地位的增长率都高于利率水平, 所以在美国k>rt。所以根据模型:

可知美国的经常项目必然会出现逆差。

2 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动态影响

2.1 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短期影响

本次次贷危机是从房地产部门和金融部门首先开始的。所以首先从金融方面影响国际经济失衡。总体来说金融危机使得美国金融市场投资产品的回报率大幅下降, 从而降低了流入美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金, 这样就同时影响到了模型中的At-1和k两个变量, 这两个变量都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变小。同时, 为了刺激经济, 美国政府出台了巨额的经济刺激方案, 其中一部分就是扩张的货币政策, 这使得美国的利率开始持续走低。

从2006年到2007年, 美国资本净流入的增速明显下降, 从2006年的15%下降到2007年的9%。所以由此可见模型中的At-1和k两个变量都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下降。同时, 美国的利率已经从2007年初的5.25%一路下降, 到2009年3月利率已经降到了0.18%的低水平。所以, 综合以上的分析, 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状况发生了改变。美国的贸易逆差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逆差开始下降, 2007年降至7000亿, 到2008年底贸易逆差降至6811亿美元。2009年一月二月的贸易逆差分别为362亿和259亿美元, 同比都有较大下降。

所以, 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短期影响是:降低了国际投资向美国流动的速度, 从而降低了美国的贸易逆差, 缓和了国际经济的失衡状况。

2.2 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长期影响

2.2.1 国际分工的现状

当前分工格局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发达国家, 而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 并且在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之前不可能产生根本性变化。

同时,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到较高的水平。所以发达国家只能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使发达国家形成经常项目赤字。而这种分工的局面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东亚新兴经济体人口基数大, 虽然经历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 但是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这些劳动力随时可以补充进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也为维持一个较低的工资水平提供了条件, 韩长赋 (2006) 认为, 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平均价格等因素, 农业剩余劳动力仍有1.2亿至1.3亿人。据测算, 我国劳动力数量将在2020年之前达到峰值, 并将保持约10年时间。而要使如此规模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真正实现稳定就业, 将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都为东亚国家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 虽然当前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消费需求降低, 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常项目赤字, 但是只要这种分工基础存在, 一旦危机过去经济复苏, 国际经济失衡将会重新出现并在长期持续。

2.2.2 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达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 这与历史的和经济的原因息息相关。发达的金融体系保证了国际投资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大量的金融创新带来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这是使国际资本流入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美国的发达的金融体系使其在吸引国际投资中具有优势, 同时美元的良好声誉也是国际投资流入的原因之一。而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 不能有效地利用通过贸易赚取的利润, 所以这部分利润会流向更高效的美国市场。这是目前经济失衡的一大重要原因。

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有许多数据, 这里我们采用主要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来衡量。普遍认为一国的银行存贷款利差越小代表了其金融体系越完善。

我国近年来存贷款利差一直保持在4%到5%左右, 最新一次利率调整后我国的存贷利差为4.5%。而美国的存贷利差长期维持在2%左右, 2008年的美国利差为2.06%。从以上的中美两国存贷款利差数据可看出, 美国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差长期以来都小于我国的利差水平, 这可以反映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我国以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所以, 只有发展中国家不断提升自己的金融体系发展, 对国际投资形成一定的吸引力, 从而相对减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压力, 才能改变经济失衡的现状。而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所以, 当金融危机过去, 美国接受危机的经验进一步的完善了金融市场, 则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将会更加巨大, 到时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又可以继续维持一个高额的经常项目逆差, 从而国际经济失衡将会继续。

3 结语

综上所述, 本轮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是有缓解作用的, 近两年来的贸易数据也都映证了这种缓解作用。但是这种缓解作用是短期的, 从长期看, 造成国际经济失衡存在和持续的根本因素:国际分工状况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都不会因为金融危机发生根本改变, 所以, 金融危机过后, 国际经济失衡的局面会在长期持续存在。

摘要:国际经济失衡一直是开放宏观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但是随着美国次货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国际经济失衡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模型来分析国际经济失衡的根源。之后讨论本次危机对国际经济失衡的动态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危机在长期不会缓解国际经济失衡。

关键词:国际失衡,金融危机,动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漓高, 张丽.美国贸易逆差可持续性的条件研究[D].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 2007.

[2]黄燕君, 陈鑫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能维持吗[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4) .

[3]陈奉先.美经常项目赤字成因及可持续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韩长赋.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求是, 2006, (9) .

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的实质 篇9

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 国外学者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曼 (2002) 指出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汇率政策的变化, 并暗示亚洲国家的盯住汇率和出口导向政策以及对美国的依赖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弗格森 (2005) “投资枯竭论”则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不高, 出现投资“枯竭”, 国内需求不足导致支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竞争性货币政策, 最终增加流向美国的资本供给。而伯南克 (2005) 的“全球储蓄过剩论”则强调美国的巨额经常账户逆差主要来源于全球储蓄供给的过剩, 亚洲尤其是中国由于金融中介的落后以及中东石油出口国较高的油价共同推高了储蓄率。

在探讨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上还有各种立场和视角的理解。我们主张将它置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虚拟化趋势的大背景下, 从全球生产力演进过程中国际分工体系和生产网络形成的角度去作进一步的探讨。从这个视角来看, 失衡同时有来自“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包 (Outsourcing) 的时代” (Grossman and Helpman, 2005) 。这是两位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对当前全球生产与分工模式发展趋势的经典概括。一方面, 基于全球生产力演进与信息技术革命的跨国外包与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使世界经济出现了以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为主的失衡。这是实体经济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 以美国为主的全球经济虚拟化使得世界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经济虚拟化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经济游戏。因此, 全球经济失衡与其说是各主要经济体经常账户的差额和贸易不平衡, 不如说是全球金融发展的失衡。正是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金融发展上的极度不平衡为美国的本次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到破裂, 以及与房地产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并引爆次贷危机创造了前提条件。

2 全球失衡加剧与次贷危机爆发之间的逻辑关系

次贷危机引爆了本轮美国房地产泡沫。从表面上看, 它是美国金融领域的一次非系统性风险。然而它的爆发以及紧随而来的经济危机却与此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加剧有很大的关系。前面已指出, 全球经济失衡集中体现为东亚与美国经常账户的差额。但是, 从实质来看, 它又是发达经济体与亚洲新兴经济体各自的消费投资比例关系等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的失衡。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集中表现。

2000年后, 信息技术革命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小, IT泡沫开始破裂。同时, 在经历“9.11”恐怖袭击后, 为了防止美国经济出现大幅衰退, 从2001年起格里斯潘主政的美联储连续5年实施低利率政策, 低息政策使投资房地产业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获得暴利成为可能。这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和泛滥提供了土壤。

本轮中美经常账户严重失衡的直接原因, 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带来的对全球商品过度需求引致的东亚外围国家主要是中国的过度供给。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失衡是以美国产业结构主动升级到以房地产业、金融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并通过过度的信贷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作为前提条件的。美国国内的虚拟经济膨胀过快, 以致完全脱离了其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按前面所述, 这两者之间的失衡本身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另外, 美国国内老百姓的过度信贷和过度消费的消费模式是建立在其资产增值的信用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工薪收入增加基础上的。当房地产逐渐出现严重泡沫, 使得在美国购买房地产以及相关金融衍生产品能带来资产的快速增值, 并且刺激了国内过度的需求增长时, 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系统性风险的释放和破坏性调整就先选择发生在美国国内房地产泡沫破裂和金融机构次贷与次级债巨大损失上。

3 后危机时代再平衡的具体表现和实质

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的GDP增幅出现转正, 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这也是本次危机爆发所在的中心国家——美国经济衰退结束的标志。按照IMF《世界经济展望》 (2009) 的分析, 这样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美、欧、日以及中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了超乎寻常的政府刺激方案, 避免了出现导致1929—1933年大危机的全球金融领域的恐慌。

然而, 美国政府在危机后采取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以及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两年多以来, 平均失业率至今仍维持在10%左右, 持续居高不下。美国商业委员会在2010年10月15日发布的预测中, 指出美国2011年上半年的失业率还将为9.1%~9.5%。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披露, 第二季度美国国内银行业新增贷款数量仍在下降, 这反映了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复苏作用仍非常有限。这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再次印证了人们熟知的一个经济学道理, 即货币政策就好像马车的缰绳, 要收紧缰绳紧急拉住马车管用, 但是用马车缰绳来推车的话则软绵无力。

日本经济在危机后仍然延续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迷。欧债危机的发生也反映了这些欧元区国家复苏经济所使用大规模扩张性财政刺激手段缺乏可持续性。我国的经济复苏表现虽然出色, 但全社会的就业问题依然相当严峻, 每年新增的600多万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广大的存量甚至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的再就业仍非常困难。

从以上全球主要的四大经济体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 全球正处在“无就业”缓慢复苏的再平衡过程中, 世界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无重大技术和体制创新的后危机时代。在世界经济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 再平衡是恢复调整到轻度的全球经济失衡, 它具体表现为全球出口过剩产业的去产能化、商品市场去库存化, 以及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

这次全球经济失衡以及次贷危机引起人们对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和欧盟国家的福利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过度发挥”的重新思考。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对金融业的放松管制和多头监管导致监管不力也有较大关系, 这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固有缺陷。而在次贷危机后不久出现的欧债危机也表明实行福利资本主义模式的欧盟国家的“高工资”、“高福利水平”、“高税收”和“过度消费”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 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是对这两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的修复性调整。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失衡 篇10

一、消费不足的原因是居民收入比重下降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内外失衡?从宏观经济恒等式看, GDP=投资+消费+净出口, 目前投资已经偏热, 也就是说投资在GDP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偏高。那么, 出口过快增长应该与消费增长不足有关了。

消费与储蓄是一个巴掌的两面, 消费不足肯定是储蓄过度导致的。统计数据也反映了这样的推论:2005年中国国内储蓄占GDP比率为48.1%, 国内投资占GDP比率为42.6%, 自然就形成了占GDP5.5%的净出口。2007年, 净出口约占GDP的10%。因此, 最近几年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率连续上升与国内储蓄率上升有密切关系。

从国际比较看, 中国储蓄率在国际范围内的确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因此, 学术界和决策层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应该将降低国内储蓄率视为缩小经常账户顺差, 进而缓解流动性过剩、遏制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扬的根本途径。

但问题并非那么简单。虽然中国的储蓄率一直较高, 但中国经济在2001年前并没有出现失衡, 这说明我国的储蓄率是最近几年才上升的。统计结果也支持该观点, 2001年以前的储蓄率一直在40%左右, 但2001年以后增加到了43%以上。该结论与老百姓的感受似乎有很大差异, 从微观上来说, 如果储蓄率增加, 那么居民的生活应该越来越轻松才对, 但实际上显然与此不符, 原因何在?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Kuijs对此做出了开创性努力。一国的部门储蓄包括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值得重视的是, 各部门储蓄的定义是迥然相异的。居民储蓄等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居民消费。政府储蓄等于政府可支配收入减去政府消费。请注意政府消费与政府支出的区别:政府支出分为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政府行政性支出以及政府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开支属于政府消费范畴;而政府的实体投资或通过国有企业的投资则属于政府投资。由此可见, 政府储蓄永远大于政府财政余额。企业储蓄等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这是因为企业只有投资, 而没有消费。

从部门储蓄率角度来考察中国的高储蓄, 就会发现近年来居民储蓄占国内储蓄的比率一直是下降的, 但企业的储蓄比率和政府的储蓄比率是上升的。这说明近年来中国国内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不是由于居民储蓄率过高, 而是因为企业和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因此, 我认为中国经济的症结不简单是总储蓄率高的问题, 而是与储蓄结构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二、居民储蓄比例下降源于住房制度改革和房价上涨

为什么政府和企业的储蓄在最近几年出现上升趋势而居民的储蓄出现下降?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财富在居民和企业、政府之间的重新分配?从时间上看, 经济结构变化发生在2001年之后, 这个时间与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是完全吻合的。这不仅是时间上的吻合, 在逻辑上也是一致的。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从1998年正式开始, 房改目标是实现住房制度的市场化与货币化, 该目标2001年基本实现。随着住房改革的完成, 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发生了根本变化, 由单位分房变为自己购房, 使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房改之前, 居民用于住的支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房改之后此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迅速增加。又因为我国城市居民在计划体制下住房极度紧张, 在房改之后, 压抑了数十年的住房需求迅速释放, 这样的需求释放与房价上涨相互强化, 使2001年之后我国房地产价格一直处在快速上涨趋势中。住房制度改革与房价上涨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居民支出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从企业角度看, 住房制度改革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尽管工资里有住房补贴 (有些以住房公积金的名义出现) , 但从总体上来说, 企业在职工住房上的支出比例大幅减少。另外, 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 企业通过土地价格的大幅上涨及房地产开发取得了超额利润。这些年老百姓只看到了房地产开发商赚钱, 却不知还有大量的企业在土地升值过程中获益比开发商更多。这些土地本是国家无偿划拨的, 但升值之后价值惊人, 很多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本已停止, 但因为有一块土地就可以解决职工安置等诸多问题。土地使企业的储蓄比例增加。

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涨使政府通过出让土地及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征税得到的收入必然大幅增加。在2001年之前, 只有深圳等个别城市的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城市开发的资金来源, 但2001年之后, 政府在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获得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多。2003年以来, 该项收入约为7000亿元~10000亿元。在不少城市, 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收入的比例超过80%, 这对政府来说是新增的收入。在政府收入增加的同时, 由于推行了教育、医疗等改革, 政府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开支 (这些属于政府消费的项目) 比例不增反降, 政府将新增的收入主要用于投资了。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储蓄的比例也是上升的。

同样, 在房地产强劲复苏的带动下, 所有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大幅飙升, 其结果与房地产价格上涨导致的结果一样:进一步增加了政府和企业的储蓄比例, 而居民储蓄的比例快速下降。

在之前的很多分析中, 大多数人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中国经济失衡的表象, 但很少对此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通过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视角, 我们不仅可以看清储蓄变化的逻辑关系, 而且明白了导致经济失衡的关键原因是住房分配制度的变化, 住房制度改革才是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教育、医疗改革对于收入分配的作用与住房制度改革的作用完全一样。将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结合在一起才能勾画出中国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

三、股票价格上涨加剧了经济失衡

从局部看, 2005年底以来的股价上涨解决了我国经济中的很多问题, 最明显的是通过股市直接融资的数量迅速增加, 2007年的股市融资将超过7000亿元 (其中IPO数量超过4000亿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使资本充足率迅速提高, 数百家上市公司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各环节、各部门的盈利能力都大幅度提高, 国家在资本市场中得到的税收也十分丰厚。但从全局看, 股价上涨与股市繁荣加剧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失衡, 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为在此过程中得益最大的是企业, 其次是政府, 居民利益受到损失。

首先看企业, 企业自2007年以来的股票发行价格一般在30倍市盈率以上 (IPO定价为30倍市盈率, 增发价格都普遍高于30倍市盈率) , 这是世界上融资成本最低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以低廉的价格融资必然使企业储蓄增加。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 资金主要在居民与企业之间流动与分配, 企业的储蓄增加意味着居民储蓄的减少。可以简单计算一下, 2007年投资者为上市公司贡献的资金约8000亿元 (主要是新股发行和增发) , 交纳的税、费共计4000亿元 (主要是印花税和佣金) , 两项合计11000多亿元。而上市公司2007年盈利总额估计难以超过1万亿元, 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应的上市公司利润约3000亿元左右, 不及投资者支付的交易费用。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分红所得估计在1000亿元左右, 相当于投资者支付的交易费用的四分之一。投资者在总体上是净亏损状态。

有人会对此提出质疑, 认为股价从2007年初开始一直是上涨的, 怎么投资者是净亏损的呢?如果按照2007年度来统计, 投资者账面总资产扣除交易费用应该大于零, 投资者不应该亏损。但笔者认为, 账面总资产是虚的、波动的, 不能用来计算投资者的收益状况。关键问题是目前高估的股价不可能持续。如果分时间段分析更有利于说明问题:股价上升时, 投资者账面可能是盈利的, 此时居民储蓄表现会净增加, 股价上涨对消费会有刺激作用;但股价下跌时, 投资者的账面盈利很快消失, 居民储蓄在总储蓄中的比例将下降, 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会明显体现出来, 加剧经济失衡。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不仅可以通过征收印花税增加收入, 而且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盈利 (因为财务成本下降) 的增加而提高税收, 始终是收益方, 因此政府储蓄是增加的。总之, 在股价上涨、股市繁荣的过程中, 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的比例上升, 而居民储蓄比例会下降, 加剧经济失衡。

我们发展资本市场的初衷是发展直接融资, 优化金融市场结构,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为老百姓增加资产性收入创造条件, 但目前的资本市场却成为宏观经济失衡的加速器, 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在于股价虚高。股价虚高使企业的筹资成本低廉, 对应于投资者的当然是投资收益水平非常低, 相当于居民拿钱补贴企业和政府。因此, 从表面看我们的资本市场取得了可喜成就, 实现了股票融资的历史性跨越, 但从全局考量, 中国经济失衡却因此加剧了。

这并不意味着笔者反对发展资本市场。当前的资本市场之所以出现这样尴尬的结局, 关键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结构不健全, 公司债券市场没有发展起来, 而股市的投机气氛太浓、股价高估严重。

四、政策建议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 但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 因为让住房制度回到老路上去是不现实的, 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新的环境下调整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 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1、政府在住房、教育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涉及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住房用地上应该减免所有费用成本;政府应用财政支出来建设部分住房, 供低收入群体使用。政府目前在这方面已有所作为, 笔者想强调的是, 这些政策并非短期的应急之策, 而是要长期落实, 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政策。

2、通过政策调控来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预期。

要让老百姓对房价的预期由快速上涨变为稳定就可以延缓和平滑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冲动。当前政府出台的关于完善住房制度及对调控房地产价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不仅可以缓解社会矛盾, 而且可以改变经济失衡。但让笔者担心的是, 这些政策的结果将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会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甚至是严重的损失, 必然招致舆论的强烈反弹, 这对决策者来说不仅是心理考验, 也是政治考验。

3、应该优先发展债券市场。

宏观调控应盯住经济失衡 篇11

高速增长中的总量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8%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在1992年至1996年,2003年至2007年,两次连续5年每年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我国经济率先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在高速增长过程中,我国宏观经济总量也存在着失衡,大体上可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总量失衡分为这些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改革开放始至1998年上半年,这一阶段总量失衡的方向是需求大于供给,首要的宏观政策目标是反通胀,宏观政策采取的是紧缩性政策。第二阶段是自1998年下半年起至2002年底,这期间中国经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首要宏观目标是反萧条,宏观政策采取扩张性措施,特别是扩大内需。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2007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5年每年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同时,宏观经济失衡也出现了新特征:在出口需求保持20%以上年增长率的同时,在内需中投资领域需求大于供给,投资品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上游投入品价格上升幅度更大;在消费领域则需求不足,工业消费品过剩,特别是产能过剩。在这种投资与消费出现反方向失衡的条件下,总量政策目标难以选择,既难以紧缩,也难以扩张。宏观总量政策强调“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结构差异性调整,相应在宏观政策的运用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采取了“松紧搭配”的反方向组合,即扩张性的财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稳健的货币政策)。

现阶段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

目前,我国经济已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也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即因制度和技术等创新力不足,整个国民经济效率低,在低效率下形成的高速增长(泡沫经济)会拉动各类要素价格上升,使低效率的扩张难以支撑,导致泡沫破灭,整个国民经济难以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向主要依靠要素效率提升的竞争优势转变。此阶段,在各类要素成本大幅上升,环境治理等要求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条件下,难以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并可能出现类似东亚泡沫和拉美陷阱等问题。

从总需求来看,2008年下半年开始采取的扩大内需的“一揽子”举措,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需求得以刺激。这种总需求的扩张事实上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通胀。根据我国通胀发生的政策时延,投放的流动性大体在6至24个月逐渐体现为通胀。关键是,扩大内需的政策在释放通胀压力之前,能否及时有效地拉动实体经济增长。如果能及时充分拉动增长,即使出现较高通胀压力,也具有加大紧缩力度有效治理通胀的条件。否则,便可能在低增长的同时出现高通胀。

从总供给看,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不仅从规模上极大地扩张了中国经济(GDP总量按不变价扩大了近20倍),而且发展过程中伴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增长的效率也相应提高,从而使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具有更坚固的基础。另一方面,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本身也改变了要素的供求关系,在要素有限的条件下,持续高速扩张的增长必然导致需求强劲拉升,使要素成本上升,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成本上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过程中效率的提升能否超越相应的成本上升。如果超越不了,从长期看就会陷入所谓“中等收人陷阱”,从短期看就会使通胀从需求拉动为主转变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共同作用的通胀。因此,在低效率高成本的增长中,经济既难以持续,也无法避免“滞胀”。

因而,从我国目前宏观失衡的特点来看,既面临通胀的压力,也面临增长乏力的危险。就通胀压力而言,较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时期长,在未来2-3年中将面临通胀压力,除一系列体制性和长期发展性因素外,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将会逐渐发生作用。二是类型变化,需求对通胀的拉动作用继续较强,成本上升对通胀的推动力将会逐渐加大。三是虚拟经济的活跃会提升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特别是大量过剩流动性若不能及时拉动实体经济,而是滞存于虚拟经济中,刺激投机性资产价格或金融衍生品价格上升,甚至把个别产品金融符号化,比如房价大幅上升,绿豆等价格炒作式暴涨等,都会提高通胀预期。

就增长的动力不足而言,较为显著的特点也有三方面:一是我国经济要进入新一轮高度繁荣期,尚需2-3年时间。预计进入新一轮高度繁荣期,至少要到2013年前后,此前至多是处于复苏中或恢复性增长,这种恢复性增长具有不稳定性。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走出,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将存在,甚至可能加剧。三是内需不足的矛盾短期难以克服。我国的内需不足不仅是总量失衡的突出表现,而且有其深刻的经济结构原因和体制性及社会发展失衡等多方面原因,包括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及城乡发展结构性失衡等等。这些失衡的根源主要在于效率低,或者说效率提升慢。要提高效率必须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而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技术和制度创新,创新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根据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点,宏观政策应相应作出调整,调整和变化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及变化。从增长目标看,现实选择只能是“适度通胀下的有效增长”,既不应选择高通胀高增长,也不可能再现低通胀高增长,更要防止高通胀低增长。从我国发展目标的实现要求看,只要保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预定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可实现。如果保持7%以上的速度,就会提前实现目标。因此,可以更关注增长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是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方式的调整及变化。从前一时期“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一方面宏观调控已进入“择机退出”阶段,另一方面宏观政策组合方式从此前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双扩张同方向组合,重新调整为“松紧搭配”的反方向组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财政政策前后方向未变,货币政策则出现方向性变化。这与美国不同,美国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方向未变,变化的是货币政策的扩张力度,而其间财政政策前后变化较大,首要调整和运用的是财政政策。

三是财政政策的力度和重点有所调整。从政策着力点看,需要从关注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向同时关注财政政策的风险调整。另一方面,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上升,如果再普遍减税,特别是减地方税,在经济增长速度和财税收入水平提高未明显改善,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未取得进一步推进的条件下,事实上是不现实的。因此,无论是财税支出还是财政收入政策,其扩张力度的提升已面临严厉约束,在方向不变减轻力度的基础上,应当提高对财政政策风险的关注及控制,特别要关注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风险。

四是货币政策的方向性逆转。重回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就是回到从紧的货币政策,这符合我国现阶段总量失衡的特点。我国的货币市场是对货币的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由于创新力弱,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在资本金充裕、利润丰厚甚至存在垄断的条件下,难以寻找到有效的投资机会和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开发及新领域投资。而民营企业由于资本等要素市场化进程的滞后,也由于民营企业本身的财产制度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公平有效地运用融资市场,形成有效的货币需求。

五是汇率政策重回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轨道。自2005年进入反危机政策之后,人民币重回2005年之前盯住美元的制度安排。现阶段人民币汇率重新回到2005年至2007年的轨道,意味着人民币重回升值通道。由此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必须予以充分关注。

世界经济失衡 篇12

关键词:美国,经济失衡,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一、美国经济失衡的现状、原因与政策调整取向

(一) 美国经济失衡现状

美国次贷危机, 即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 始于2006年下半年, 到2007年后全面爆发, 随之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这次次贷危机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造成美国经济严重失衡的现状。经历了这次次贷危机, 2008年一整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降为1.1%, 是继2001年来增幅最小的, 在之后的几年中, 美国一直处于经济失衡的阴霾里, 想要真正能够走出来, 谈何容易。

(二) 美国经济失衡原因

美国经济为什么会严重失衡, 到底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 这和美国一直以来采用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美国一直以来都以借贷的形式试图拉动经济增长, 这种借别国口袋里的钱来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的模式长远来看显然是不可取的。此外, 美国将很多制造业都转移到国外, 在本土很少能够看到制造企业, 之后会用美元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 这个过程不断积累必然会形成严重的贸易逆差。他国持有的美元越来越多, 外汇储备自然也会不断累积了, 这也就产生了美国经济失衡的现状。

(三) 美国经济失衡政策调整取向

意识到国内严重的经济失衡状况, 21世纪以来美国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对经济失衡进行调整, 一大举措就是采取弱势美元政策, 这可谓是一石二鸟。美元的贬低首先使得美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 从而提升了其产品在世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美元走低后其对外债务相应也减少了, 这对调节美国国内经济平衡确实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大举措就是著名的反倾销政策, 通过加收进口商品的倾销税, 这一定程度提升了进口商品的价格, 使国内购买率下降, 从而拉动了国内生产, 这也就是所谓的贸易保护, 这个政策对于降低美国经济失衡也有一定帮助。此外, 美国还实施过庞大的政府救市计划, 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分别都向国会提出过高额的救市计划以恢复美国经济平衡。

二、美国影响下的世界产业结构变化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一) 美国影响下的世界产业结构变化

美国一直是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美国就引领世界先后发生了4次产业结构变化。第一次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 战后美国迅速确立了全球经济领先地位, 也首先进行了一次产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美国把大量的传统产业直接转移给经济恢复初期的日本、加拿大及西德地区, 在国内则保留了大量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和通讯等新兴技术产业, 并且大力发展。紧接着迎来了20世界60、70年代, 这个阶段随着科技革命不断深化, 很多发达国家也意识到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于是, 以美国为首的日本及德国等国纷纷把劳动密集型并且伴随大量环境污染的产业都转移到亚洲新兴市场, 自己则保留技术密集型产业, 如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 全球范围内又迎来了第三次产业结构转型,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更多地关注新能源、微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将很多重化工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地区, 这个过程也成就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最后一次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型则发生与20世纪90年代,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进一步关注于高新技术产业, 对于新能源、新材料及宇航等产业都十分重视并且大力发展, 重化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技术密集型产业等都不断往东盟国家和中国转移。

(二)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总体而言, 我国的产业体系在实现从传统产业体系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渡。在国内, 由原来的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演进, 这对我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跨越。1978年以来, 我国的产业发展也在逐步实现轻工业阶段向重工业阶段转化的过程,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拉动我国经济的主要是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等行业。另一方面体现在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渐实现从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化过程, 建国初期, 我国的产业模式主要是自产自销, 试图达到自给自足, 随着改革开放国门的打开, 我国开始逐渐融入世界范畴内的市场竞争, 开始积极承接各类国内产业转型的业务,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加工厂”。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 另一方面也让中国吸引了大量国外的直接投资, 对于拉动自身经济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与对策选择

(一)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

美国经济失衡虽说也一定程度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然而,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却是一次难得的让我国产业结构发生调整的契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催生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这个对于我国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危机爆发后全球市场萎缩, 只有质量更好的产品才能继续在市场上存活, 因此, 这对于那些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次很大的冲击, 这也促使各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只有不断地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继续在市场上存活。

(二)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选择

1. 政府推动

总体来看, 中国的经济形势及经济运营能力是很好的, 中国的财政状况一向保持良好, 凭借较强的财政调节能力, 中国多年来都保持着财政收入高于GDP增长率的状况, 这为中国进行产业调整提供了财政基础。正如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结构调整最根本的还是要靠释放改革红利, 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中国一直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到目前为止, 中国外汇储备已经接到2万亿美元, 这对于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着良好支撑, 与此同时, 中国的储蓄率一直都是很高的, 居民储蓄已经接近20万亿元人民币, 这些都能够很好地为改革红利提供深厚的经济基础, 也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资金保障。

2. 企业参与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企业参与形式主要体系在两方面。首先, 企业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 在我国整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拥有屹立不倒的地位,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加大自主创新, 创新能力才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最好的道路, 才能够让企业走的更长远。其次, 如果可以, 我国的企业可以更多的尝试“走出去”, 如果能够融入国际市场, 在那样一个更大的范围与格局内参与竞争, 这对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将会是很大的推动, 也能够大大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与适应能力。

3. 创新引领

创新是推动产业调整的动力, 国内的各大企业只有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够真正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互联网行业为例, 一直以来, 在互联网行业我国都想实现一定的突破, 希望能够有自主研发的产品面世, 并且受到用户的喜爱。美国仍然是全球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 其开发出来的很多产品, 从早期的google搜索引擎, 到风靡全球的facebook, 还有使用范围极其广的twitter, 这些产品中不仅技术含量很高, 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创新内容, 是研发人员的智慧结晶。在这方面中国是十分欠缺的, 一直没有从理念上自主研发的产品问世, 但模仿能力却在不断进步, 于是在国内产生了百度、人人网、微博这些知名度非常高的产品。对于这个现象其实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真正需要的是加大自主创新能力, 只有在这个层面能够得以突破, 才能够真正出现好的产品, 才是对我国经济最大的推动。

四、结语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 美国乃至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都遭受重创, 我国的经济也受到影响。然而, 总体来看, 这次金融危机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战略机遇, 要抓住这次机遇, 加强创新能力, 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与转型, 这必然会促成我国产业的不断升级,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宇.世界经济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J].国际经济评论, 2006 (03) .

[2]陈琼玲.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D].北京:外交学院, 2007.

[3]卢瑾.全球经济失衡:特征、机制及可持续性[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上一篇:微公益活动下一篇:北京的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