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浅析

2024-11-04

成因浅析(精选11篇)

成因浅析 篇1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 高速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在给人类社会的经济腾飞和出行便利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 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交通事故已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特别是交通肇事犯罪, 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损失。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交通肇事犯罪的成因进行深入的研究,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交通肇事犯罪的成因,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学习提供思想指导, 使交通安全宣传和学习更具针对性;为立法部门制定和修改有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供依据和参考, 使交通管理法律法规更具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作用;为交通安全执法部门加强交通安全执法提供方向性指导, 提高交通安全执法的效率;使广大交通参与者, 特别是广大驾驶员充分认识交通事故的危害, 从而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积极做到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共同构筑平安和谐交通。

笔者认为, 交通肇事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表现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和法律对交通肇事犯罪的“宽容”。

(一) 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交通肇事犯罪的直接原因

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驾驶员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主要原因, 是交通肇事犯罪的直接原因。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缺乏交通安全学习、执法部门的执法不力、驾驶员的侥幸心理等是造成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其中有驾驶员个人的因素, 也有执法部门的因素。驾驶员个人的因素体现在:

1. 缺乏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

一般而言, 非运输单位的驾驶员根本谈不上交通安全学习, 而如今个体运输和私家车越来越多, 再加上司机职业已逐步淡化, 使大多数驾驶员没有机会参加交通安全学习。因此, 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时, 尤其要加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学习工作, 如对交通违法人员, 除了让其接受行政处罚外, 还应参加交通安全学习, 从而使交通违法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2.“经济效益”的驱使

“经济效益”的驱使, 使多数驾驶员特别是营运车辆驾驶员养成超速、超载的习惯, “多拉快跑”已成为不少个体运输户致富的“法宝”, 有的个体运输经营者为了多挣钱根本不把超速、超载当一回事。

3. 抢时间

抢时间, 使一些驾驶员驾车就会把交通安全要求抛在脑后, 因而超速和恶意闯过交通信号灯等很容易发生, 而此类行为又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是最容易也是最常见的造成

4. 侥幸心理

当驾驶员在某路段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未被查处, 也未发生意外时, 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 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规。

(二) 法律对交通肇事犯罪的“宽容”是交通肇事犯罪的间接原因

近年来不少人特别是一些肇事机动车司机不再畏惧交通肇事罪名的惩治威慑力, 因为许多地方一般判处此类犯罪的被告人多为缓刑, 以致出现了以调代审、以钱抵刑甚至以交通肇事罪被告人“认赔”态度决定量刑幅度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法律对交通肇事罪的“宽容”是分不开的。刑法只有在一定程度内对交通肇事者实施重罚, 使其感到畏惧, 不敢轻易地以身试法, 才能有效预防交通肇事犯罪的发生。法律对交通肇事犯罪的“宽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刑法对交通肇事罪量刑过轻, 未能让交通肇事者感到畏惧

新刑法在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量刑上是有一定突破, 对打击交通肇事造成他人伤害后逃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交通肇事犯罪在多种情形下, 仍然对犯罪实施者体现出“宽容”, 受害者及其家属则难以得到法律保障。

(1) 对一些已造成严重损害或损失, 又不符合刑法解释规定构成犯罪的情形, 法律将显得无能为力。假设一名已成年的个人财产微薄的青年, 驾驶一辆自己的摩托车, 如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2人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不足30万元, 此种情形法律将无计可施, 对受伤者来说将没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对肇事者来说, 可以不用承担太大的责任。立法应降低无能力赔偿的数额, 以促使肇事者主动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并且对于造成人员伤亡的在人身罚的量刑时若存在无能力赔偿应考虑从重或加重处罚。

(2) 对只是造成1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未规定最低刑, 造成司法实践中多以赔钱了事或者缓刑。把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等同于一定数额的金钱。因此, 有的驾驶员根本不怕交通肇事, 有的甚至抱着大不了赔点钱的想法, 完全忽视了刑法的存在。有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惨状并不亚于杀人碎尸, 杀人碎尸面临的是极刑的处罚, 而交通肇事面临的可能只是金钱的赔偿, 同样造成他人死亡, 但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所受的处罚相差却是很大。有的交通肇事犯罪案例就算肇事者被判刑, 也是较轻。如2007年广西来宾市有一案例:一成年男青年醉酒无证驾驶一辆无牌无证摩托车将一名妇女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一审判决该青年有期徒刑两年, 双方均未上诉, 后死亡妇女家属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判决该男青年赔偿10万元, 结果是, 该男青年无财产可执行, 民事判决无法执行, 死者家属不但死亡赔偿金得不到, 就连丧葬费都没有保障。两年刑就能夺去他人一条生命, 法律对肇事者未免有点“宽容”。对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肇事犯罪行为人, 立法应规定最低刑, 且不适用缓刑。

(3) 在司法实践中, 交通肇事者在诉讼中还经常占主动权, “给钱不判刑, 判刑不给钱”是交通肇事者迫使死者家属要求法院免于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依据”, 人死不能复生, 一些死者家属只有忍痛接受。

(4) 对比新旧刑法, 在量刑上除了在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有所突破外, 对肇事者的处罚没有明显的改观

(5)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宽容”。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很危险的行为, 随时会造成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现行刑法虽然在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方面, 在造成人员重伤规定了醉后驾驶机动车行为构成犯罪。但在造成人员伤亡上却缺乏相应规定。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对未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在处罚上也仅是十五日以下拘留。因此造成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屡禁不止, 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行为屡屡发生。

2. 司法监督的不到位

交通肇事案件的审理并不像其他恶性案件那样引人关注, 因此新闻媒体大多只对交通肇事案件的发生感兴趣而争相报道。但对于交通肇事案件的处理却很少报道, 因此对交通肇事案件的审理也未能引起司法监督部门的足够重视。

了解了交通肇事犯罪的成因, 我们唯有多形式多渠道采取各种措施, 才能有效预防和扼制交通肇事犯罪。

第一, 完善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学习制度。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除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外, 更应组织驾驶员, 特别是违法驾驶人员参加交通安全学习, 通过完善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学习制度, 普遍提高驾驶员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驾驶规程的认识, 逐步提高广大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逐步养成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

第二, 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是打击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有力措施, 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广大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一是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巡逻力度;二是增加“电子警察”的投入;三是加大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三, 立法应加大量罚。一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应加大对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量罚。主要是扩大行政拘留的适用范围和加大罚款的数额。二是刑法应加大对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幅度。主要是加大造成多人死亡的交通肇事犯罪的量刑幅度、对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肇事罪应规定最低刑、限制缓刑的使用、规定无能力赔偿加刑、在犯罪构成上降低无能力赔偿数额。三是醉酒驾驶机动车应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我国刑法规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驾车行为危害多数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的安全, 行为人明知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 却无视法律, 醉酒驾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 特别是造成严重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损失的醉酒驾车行为,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刑法应将造成重大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损失的醉酒驾车行为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居民区以及其他人员密集路段驾驶醉酒驾驶机动车应定为犯罪。因为, 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居民区以及其他人员密集路段醉酒驾驶机动车时驾驶员应意识到会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构成重大威胁, 因此, 行为人实施以上行为未造成重大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损失的也应构成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其他路段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重大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损失的应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使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人受到应有的处罚。如今各地交通管理部门都在加大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打击力度, 付出了较高的行政成本, 但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却屡禁不止, 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法律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因为醉酒驾驶机动车尚未造成严重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损失的仅受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约束, 部分行为人根本不畏惧, 抱着侥幸心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对公共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不应仅用行政手段加以约束, 法律应把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上升到一定高度, 把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通过对交通肇事犯罪成因的分析, 交通肇事犯罪成因虽然不像暴力犯罪那样有着明确的犯罪故意, 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但交通肇事犯罪的损害结果并不亚于暴力犯罪, 甚至比暴力犯罪造成的损害还要大, 全国每年有数万条人命被交通肇事犯罪夺去。因此每一位驾驶员都应该在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同时认真分析交通肇事犯罪的成因, 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 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 立法部门应对交通肇事犯罪的量刑进一步加重,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打击交通肇事者, 预防和扼制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的发生, 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共同构筑平安和谐交通。

成因浅析 篇2

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

真实是信息的生命之所在,是信息工作永恒的要求。只有真实的信息才具有参考价值,才能据此作出正确、科学的决策。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就要做到喜忧兼报,有喜报喜,有忧报忧。表面看来,这似乎比较容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实话、报实情就行了。但具体从事信

息工作的人员普遍感到信息工作报喜容易报忧难,并且报忧难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信息工作发展的瓶颈。报忧难问题的形成是由一系列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成因,一是真实情况难掌握。信息工作人员难以经常抽身到基层调查研究,有的虽然“身子”下去了,但没有直接深入到群众中去,仅限于看一看、听一听,看到的是典型样板,听到的是喜多忧少。有的即使了解到一些问题,想搞个明白,但基层的同志怕日后抓“把柄”,借“事因不明”、“正在查处”来推脱。二是层层把关难通过。少数人对信息工作存在偏见,唯恐报忧会影响政绩,只报喜不报忧。对非报不可的事件,“修理”得面目全非,抱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对事件遮遮掩掩。三是实情实报难为人。一些信息工作者也想如实报“忧”,但担心“忧”的发源地有关单位和人员加以指责,于是只好报喜不报忧,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成绩、隐瞒问题。

解决问题首先要正视问题。科学界有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处于连实话都不能说、忧信息都不能报的境地,那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等等各种要求是不可能得到贯彻落实的。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问题不摆到桌面上来,就会长期不得解决,甚至一拖几年”,结果是贻误了党的事业,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信息的问题性越强,对领导决策、推动工作的价值就越高。社会是复杂的,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为怪。是成绩,你不报也跑不了;是问题,你不报照样捂不住。要科学地认识问题,正确地对待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还要有正确的机制。一个社会如果假话盛行,则一定存在令说假者的收益大于说实话者的收益的制度环境。有个很生动的故事:幼儿园老师问孩子甲,你要大苹果还是小苹果,甲说要大的。老师批评他自私,给了只小苹果;又问孩子乙,乙说要小的,老师表扬了他,分给他一只大苹果。这样一来,其他孩子纷纷效法,“我要小苹果。”作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如果在上者喜闻赞颂而厌听批评,在下者又每每报喜得喜、报忧得忧,我想无论怎样提倡说实话都是枉然。要解决不说实话、“报忧难”的问题,除了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外,还必须努力创造说真话者的收益大于说假话者的收益的制度环境。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机制,让愿意说实话、敢说实话的干部得到肯定和褒奖,防止那些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善于吹吹拍拍的人钻空子,更不能让说大话、说假话的人得到重用。只要建立了正确的长效机制,“报忧难”的问题就会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就一定能得到更好地发扬。

浅析莺歌海盐场的成因 篇3

关键词 迎风坡;盐场;莺歌海盐场;成因

我们知道,盐场的形成一般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场所条件,要有广阔平坦的泥质海滩。二是气候条件,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一般来说,分析气候的难度稍大。气候条件有两种情况:一是这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晒盐有利的时间一般在气温较高的“旱季”,如我国最大的长芦盐场,它晒盐的黄金季节为4~6月(7~8月为雨季,9月到来年的三月气温偏低,蒸发弱,而4~6月处于雨季前旱季末,气温回升快,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二是由于地形因素影响形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天气,盐场分布在背风坡。如台湾的布袋盐场就是分布在台湾山脉西侧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然而,按照这种思路去分析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的形成条件会发现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根据我国气候特点海南岛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莺歌海盐场分布在该岛的西南部(如图一)它既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但同时也在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何以形成盐场?

其实,要解答此问题关键是要弄清楚海南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mm,从全国看为多雨区,但是时空分布不均。

(1)从时间上看,夏雨集中,冬春少雨,春旱突出,且冬春连旱,尤其以西南最为突出(5月多吹干热的西南风),一年可分为干季(11~4月)和雨季(5~10月)。4~5月由于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侵入,雨量突增,10月以后雨量突减。

(2)从时空分布上看,东部雨量大,西部雨量少,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干热,西部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雨影区,背风作用所致(如图二)。琼中降水量大是因为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东方(八所)降水量少是因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违章成因与对策浅析 篇4

1 违章浅析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 (EESCS) 将安全文化建设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原始无序阶段~自由自发式;

(2) 第二阶段:被动依赖阶段~应付被迫式;

(3) 第三阶段:独立主动阶段~自律表现式;

(4) 第四阶段:安全文化阶段~能动互助式。

塔里木油田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参考杜邦公司将从初级到高级也分为类似的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自然本能阶段。

(2) 第二阶段, 严格监督阶段。

(3) 第三阶段, 自主管理阶段。

(4) 第四阶段, 团队管理阶段。

许多的企业在经历第一阶段时都发生了很多的悲剧, 安全管理人员在进一步统计分析这些事故时, 得出结论“96%的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关”。如果能够充分地规范人的行为, 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事故的发生。这使得安全管理人员事无巨细, 对各类存在安全风险的设备作业物料等等制定了大量的、详细的作业规范, 作为员工安全作业的依据。[1]安全文化建设进入第二阶段, 大量制度被建立并被进一步健全。

这时“员工应当自觉遵守各类规章制度”成为一种管理姿态, 成为对“违章员工”进行处罚的理由与依据;而“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违章作业”也成为不少企业进行事故事件调查和原因分析中最常见的原因, 这似乎意味员工应该自觉做到一切, 员工没做到是员工自己责任, 员工应当受罚, 员工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员工的确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但更加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是:员工违章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1]

大量的文章将员工违章归因于员工的心理, 如侥幸心理、省能 (偷懒) 心理、好奇与冒险心理、从众心理等。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偷懒、好奇等心理是人的正常心理, 杜绝这种心理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同样都是人, 为什么有些企业员工的违章很少, 而有些企业员工的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呢?

这不是一个关于个人的、偶然性的问题, 而必须从制度本身出发, 从管理层面出发。从我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一些事故事件的分析来看, 个人认为违章很难杜绝, 或者导致习惯性违章存在的原因如下:

(1) 违章必然存在的土壤没有根除。一是培训教育不到位, 似乎任何时候总会有培训不到位!相对比员工的工作, 员工需要掌握的规章制度似乎总是处于过盈!那么员工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规章制度的要求成为理所当然。二是保证各项标准要求顺利实施的条件总是不那么容易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员工总在流动, 资金困难, 各种防护工具、操作工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在现场出现, 现场作业总是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三是很多时候真正决定员工切身利益的不是遵章。员工面对的事情, 产量、效益、工期等等, 往往随着时间紧急, 重要性提升;员工面对的人, 领导下达任务, 往往随着人物的重要, 重要性提升, 因为是效益、任务决定我们的奖金, 是领导决定我们的KPI、升迁。

(2) 违章代价得不到体现。缺乏监督, 做到或者做不到都无所谓, 为什么要遵守?中国的管理艺术有时过多的强调和谐, 和谐的后果就是违章员工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只要没有发生事故, 严重的后果对于员工都是不可见的。被查到的几率和被查到后的处理的几率的低下, 使得在员工心里, 违章带来的就是没有什么。

(3) 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无法保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但是在很多实际中谁来监督领导, 领导违章该怎么办?类比一下, 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一样, 在安全管理上, 也会存在着:不知道, 做不到, 和不愿意等问题, 所以领导也会存在各种形式的违章, 如果没有人制止, 那么违章就会存在。这就带来一种信号:规章制度变得不再重要、可有可无, 这极大的降低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来解决呢, 下来简单说一下个人浅见:

(1) 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体系。梳理员工需要掌握规章制度, 建立标准的岗位管理手册, 明确员工的属地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同时优化培训方式, 可以结合视频动画等资源, 将理论与实际培训结合, 提高培训效果, 使员工掌握详细全面的岗位工作标准, 并将员工能力评估作为员工上岗前的必要程序, 实现员工能岗配套。

(2) 安全资金的保证和落到实处。给员工创造遵章的条件, 就必须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给员工配备必需的劳保用品, 提供安全操作必须的工具, 设计建设更加合理的操作环境等等。

(3) 创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使安全与生产达到平衡。不能一味追求安全, 什么也不干最安全, 也不能一味追求速度, 什么标准规程都能抛弃。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安全标准体系, 确定工作的安全前提是什么, 在保证安全前提的情况下, 优化流程, 打造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前期的准备最重要, 或者用一句俗语来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4) 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体系。安全文化第二阶段的特点就是:必须严格监管, 否则违章会在企业中变成“习惯”。还是那句话, 没有监督就没有执行。在遵守规章制度和被检查到之间选择, 被查到的几率, 被查到后的处理的几率比处理方式更加重要。

(5) 健全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安全管理要想大力提升, 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顶层的安全理念, 并将安全理念逐渐向下级灌输, 带动下级安全理念的转变。领导自身率先垂范, 带头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进而引导带动员工遵守。当领导违反规章制度时, 能自觉或者由上级监管部门按照处罚措施来进行处罚时, 员工就会相信遵守制度比信赖领导更重要, 或者说员工就会相信领导也不能违章, 领导违章与一般员工一样要受到约束, 这时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将会发生了转变, 安全管理进入主动阶段。

2 结语

塔里木油田连续几年处于严格监督阶段的后期, 如何迈过这道坎, 个人认为必须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 创造员工遵章守纪的管理环境, 夯实管理基础, 自上而下推动制度落实, 使员工由被动接受转为习惯接受, 由习惯违章转变为自律、自觉遵守, 进而跨入自主管理阶段。

参考文献

美国安然事件成因的浅析 篇5

关键词:安然事件;会计准则;信息披露

一、背景介绍

纵观历史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免出现各种危机。本文所针对的安然事件便是一次震惊全球的会计审计危机。之所以如此轰动看了一下数据便知:第一,安然公司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破产案(2008金融危机前),它是得克萨斯州的第二大公司和美国的第七大公司,其破产金额高达500亿美元,投资者损失达320亿美元,雇员退休金损失超过10亿美元。第二,它的审计师是国际“五大”之一的安达信(AA)。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对安然进行非正式调查后,AA竟销毁了大量有关安然的档案材料。第三,它的主要债权人是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等华尔街最负盛名的金融机构。两家金融机构已因为安然的损失分别注销了4.51亿和2.28亿美元。

二、原因分析

首先是政治上的因素,当时安然的高层管理同布什政府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据报道,安然是布什总统政治生涯中最大的竞选资金捐助者,仅2000年就捐助了50万美元。2000年大选中,安然还为现任的71位参议员和188位众议员提供过竞选资金,可以想象和政治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要发生这样的事会很难吗?

其次随着经济发展,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陆续出现,安然公司在这个方面更是很有“创新”。而现行的各种制度的革新却远远滞后于这些工具的更新,同时美国的制度却并不偏向与“实质重于形式”这个会计准则这就给了很多公司打擦边球的机会,不仅美国全世界这种现象都普遍。

再则它的审计师——安达信,安达信的职业道德得到了质疑,它在形式上和实质都没有做到独立。安然为AA提高了优厚的福利和待遇,同时AA也为安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由此产生的角色冲突无需赘述。另外,安然会计部门的大多数员工来自AA,这更进一步密切了两者的关系,这样的审计师何以能够独立?这种监守自盗的行为还能监管会计的违法违规行为吗?我想不独立的AA应该算安然最重要的保护伞吧!

三、安然舞弊途径

(一)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

按照美国现行会计惯例,如果非关联方(可以是公司或个人)在一个“特别目的实体”权益性资本的投资中超过3%,即使该“特别目的实体”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上市公司也可不将该“特别目的实体”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安然公司正是利用这个只注重法律形式,不顾经济实质的会计惯例的漏洞,设立数以千计的“特别目的实体”,以此作为隐瞒负债,掩盖损失的工具。这是严重违反了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条质量标准。

(二)将未来期间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未充分披露其不确定性

安然从事的业务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与能源有关的合同及其他衍生工具获取收益,而这些收益取决于对未来很多不确定市场因素的预期。根据美国现有会计规定,可以根据目前市场状况和对未来的市场预期将这些预计在未来期间实现的收益作为本期收益入帐(mark to market)。安然未对未来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及假设予以充分披露,这明显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谨慎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有利于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的。

(三)它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操纵利润

安然公司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包括设立由其控制的有限合伙企业进行筹资或避险。设立于1999年的LJM開曼公司和LJM2共同投资公司就是为向安然公司购买资产的资金来源,向安然公司投资的权益合伙人,以及降低安然公司投资风险的合作伙伴。

(四)是利用合伙企业网络组织,自我交易,涉嫌隐瞒巨额损失

安然公司拥有错综复杂的庞大合伙企业网络组织,为特别目的(主要是为了向安然公司购买资产或替其融资)设立了约3000家合伙企业和子公司,其中约900家设在海外的避税天堂。至于众多以安然股票为轴心的创新金融工具及其他复杂的债务安排所涉及的损失和表外债务,很可能是个难以估量的“财务黑洞”。

四、结果分析及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安然事件的发生引发人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成因反省。特别在是会计方面,安然公司就是“灵活”运用了会计准则的漏洞,以复杂多变的金融创新来欺瞒投资者及外界。安然的披露的信息虽然很多,但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能真正理解,其繁琐的财务数据,连标准普尔公司负责财务分析的专业人员都无法弄清数据的来由,更何况普通的投资者。更为重要的信息没有纰漏,而且报表本来就有时滞性不能及时反应行情,说到底这些数据是专门来蒙骗外界的,真实的资金流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这样的会计信息完全没有满足需求者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信息披露不应以数量来衡量,而应从这些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及报表使用者的实用性、可理解性来考虑。再则会计人员的素质应该进一步提高,他们与外界可能有着复杂的关系,这就更需要他们保持形式与实质的独立性。最后在复杂多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法律法规也不得不与时俱进:第一加快制定特殊事项的会计准则,根据对一些国际案例的分析,发现大多数问题都是发生在新兴业务的会计处理上,而且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况也会愈来愈多,我们也应尽快出台相关准则和制度,避免企业有漏洞可钻;第二健全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解释机制,因为很多案例就是由于企业或注册会计师对准则和制度的理解与制定准则机构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对准则的相关解释要明确、可操作,同时还要保持一致性.才能确保会计准则和制度得到有效地执行。

参考文献:

[1]石云连.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综合治理[J].财务与会计,2002,(5).

[2]张蕊,李宁:典型经济事件对会计制度变迁的经验分析——以安然事件为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3).

浅析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 篇6

1. 会计诚信缺失概述

1.1 会计诚信缺失的概念

什么是会计诚信缺失?简单地讲, 会计诚信缺失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的缺失, 具体表现就是会计人员未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的要求, 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未提供真实、合法、准确和完整的会计信息, 未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 热诚勤勉、精益求精地做好会计工作, “信”就是讲究信用, 树立会计信誉, 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所以, 从整体看, 会计诚信缺失的内涵包括并未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以及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

1.2 会计诚信缺失的影响

会计诚信缺失, 提供的会计核算的可信度降低, 企业的信用可信度降低。容易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误读, 带来反面的不良信息。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 企业内部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人们的思想不到位

疲于应付, 消极怠工。目前在企业会计人员中, 有些会计人员由于对会计工作认识不足, 选择这一职业后, 又不把这一职业当成自己的理想去追求, 不是潜心于自己所从事的财会工作, 认为会计工作整天枯燥无聊, 经济收入不高, 心态产生不平;在工作岗位上处理会计事务时, 敷衍塞责, 有的甚至还离岗在外兼职或做生意, 赚取外快, 而对自己单位的本职工作却随便应付。

2.2 会计诚信原则没有得到很好地遵循

诚信原则在会计行业中更显得尤为重要, 正像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 “立信, 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 也就没有会计”, 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 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 更与重大利益相关。当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 也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然而现实社会中, 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违反诚信原则的现象却大量存在, 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并严重干扰着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原国务院总理朱基曾题词, 并多次强调“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其实, 诚信对任何人都很重要,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诚信要求自己, 都以诚信待人, 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诚信的社会, 和睦的社会。所以说诚信是目前中国最需要的, 而会计诚信更是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3. 企业外部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3.1 市场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健全, 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 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 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 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 并得到应有的惩罚。

3.2 利益的驱动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利益驱动的低成本是使会计诚信受到严重挑战的根本原因。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动力。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等经济利益。目前, 我国正处于买方市场困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 不得不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 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合作”, 出具虚假报告, 以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总之, 会计诚信是每个会计人员应恪守承诺的道德准则, 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 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会计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了会计行业的环境, 导致国家经济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正因如此要大力创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的社会氛围, 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 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 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 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回报, 让弄虚作假者无生存之地, 使会计诚实守信原则深入人心, 建造会计行业诚信的“长城”, 在全社会重塑会计行业诚实守信的新形象, 使市场经济秩序更加科学合理, 保证中国会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雷又生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道德分析[J].会计研究, 2012 (02)

[2]曾萍等.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的系统思考.商业会计, 2014 (02)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篇7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 它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 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 时至今日, 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扰着世界各国。比如, 美国著名的“安然事件”, 以及我国的“银广厦事件”、“红光事件”等。目前之所以没有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与治理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在正确理解会计信息失真概念的基础上将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恰当的分类, 从而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别予以治理。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 通过会计工作的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对经济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其输入不一致导致的信息虚假。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体现于财务报告, 输入则体现于表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原始凭证。如果财务报告揭示的信息与原始凭证记载的情况不符, 就产生了信息失真;如果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告揭示的信息一致, 就没有产生失真。信息是否失真取决于输出与输入是否一致, 而不在于信息的输入是否真实。如果原始凭证本身就是虚假的, 由此产生的信息输出必然虚假, 但是, 只要这种虚假在输入与输出之间是一致的, 就不应视为信息失真。

三、信息失真的成因

会计信息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根据一定的会计规则而生产出来的, 如果会计信息是失真的, 那它必然与会计信息生产的某个或所有环节相关。高质量会计规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 因此, 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与会计规则的质量相关;当然, 即使会计规则的质量再高, 也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故会计信息失真又与会计规则的执行紧密相关。总的来看, 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故意违背会计规则;二是会计规则执行人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在会计规则的执行上存在偏差。据此, 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等三类, 并可分别从会计域秩序、信息不对称和人类有限性的角度, 来分析这三类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机理。

(一)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会计域秩序是利益相关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源为依据而进行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 它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 而会计规则则是以会计域秩序为基础的人为制造的秩序。

企业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之所以客观存在, 其原因就在于会计规则制定者将自生自发的会计域秩序转变为会计规则的过程中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由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有限认知理性所造成的。若要消除制定会计规则中存在的偏差, 制定者不仅必须完全把握会计域秩序, 而且必须能够运用会计知识真实地予以表达。但是, 对于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制定机构来说, 他 (它) 无法完全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其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会计域秩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二是能够对会计域秩序进行真实表达的会计知识, 部分已经在现实中存在, 另一部分尚未在现实中存在;三是已经在现实中存在的与此相关的有用知识存在于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的所有人的脑中。由于组成为制定机构的人员同样是有限理性的, 他们不仅不可能真备尚未在现实中存在的知识, 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具备所有与此相关的已在现实中存在的会计知识, 更不可能随时动态的会计域铁序, 因此, 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客观存在的, 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 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企业是社会公众合作投资的一个具体项目, 它是股东、管理者、职工、债权人、供货商、购货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其中, 人力资源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契约是企业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契约区别于其它市场契约的特性所在。人力资源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源所有者在签订这一契约时的关系取决于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的特性。人力资源所有者是凭借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而参与企业的;而股东和债权人则将财务资源投入企业, 供应商和消费者则将关系资源投入企业, 社会公众则将公共资源投入企业。人力资源与这些非人力资源的区别, 就在于人力资源与其所有者是不可分离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源所有者直接经营管理企业, 这样, 经营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便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 加之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 它不能完全明确说明人力资源所有者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以及负怎样的责任, 同时, 人力资源所有者对企业剩余总是握有相当的“自然控制权”, 因此, 人力资源所有者的决策很可能让自己受益而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人力资源所有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源所有者 (简称为“经营者”) , 另一类是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力资源所有者 (简称为“生产者”) 。撇开其他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最优安排取决于每类成员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和对其监督的相对难易程度。如果生产者更重要、更难监督, 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归生产者所有;如果经营者更重要、更难监督, 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归经营者所有;如果两者同样重要、同样难以监督, 则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由两者共同拥有。

一般来讲, 经营者需要对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作出反应, 而这一反应对企业的生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因而经营者比生产者更重要;经营者主要是用脑袋进行非程序化工作的, 他的行为自然也最难监督。因此, 最优安排应该是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生产者得到合同工资并接受经营者的监督。因此, 真正对企业剩余拥有“自然控制权”的不是生产者, 而是经营者, 他的行为直接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会计信息不仅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依据, 同时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考核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业绩的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 经营者必然存在违背已有的会计规则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 以便自己收益而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的动机, 这种动机便决定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

(三) 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会计规则还取决于会计规则执行人的具体执行行为, 即会计规则执行人是否能够完全正确地对会计规则进行实施。而人类一个根本性的特征就是有限性, 会计规则执行人作为一个存在的人, 有限性同样是他存在的构造性因素。有限性这种构造性因素的存在, 决定会计规则执行人不可能对会计规则的执行永远正确。首先, 会计规则能够被实施的前提是会计规则执行人对会计规则的理解程度。其次, 会计规则的具体内容是会计规则执行人将会计规则运用于具体实务之中的根本依据。如果会计规则能够对所有的会计事项的处理给出了明确的方法, 显然, 它可以说是完备的, 会计规则执行人只要按照它的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即可。但事实表明, 会计规则与企业契约具有共同的性质, 它是不完备的, 即它不可能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作出明确的规定, 而会计事项的处理则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根据会计规则的基本要求而运用专业判断而实现的。既然存在专业判断, 那么, 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其间存在错误判断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同样决定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存在。即使会计规则执行人能够正确理解会计规则并对其具体运用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会计规则执行人仍可能在按照他的理解与判断对会计规则进行实施中存在错误, 其原因仍然在于人类的有限性。可见, 人类有限性是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存在的根本原因。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结构和关系

会计信息失真三方面的成因表明, 会计信息失真的存在与会计规则和会计规则执行的主观动机、具体执行行为相关。由此, 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区分为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和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根据上文的分析, 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域秩序经过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的三层先后过滤而形成的, 而每一次的过滤都减少了真实会计信息的量。

五、简要治理思路

从具体治理思路上看, 三类不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显然是有着显著差异的。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治理首先在于会计规则制定者要准确及时地把握会计域秩序, 在此基础上能够尽可能地运用已有存在于所有人头脑中的会计知识以及创新的知识, 对会计域秩序进行准确地表达。而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治理关键在于设计一个合理的责任合约安排, 使会计规则执行人的违规行为所带来的成本超过由其带来的收益, 从而改变理性的会计规则执行人的行为决策。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治理措施则主要在于加强会计教育,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以及加强会计工作中的核查与验证工作。

六、总结

从不断发生的各种会计信息失真事件来看,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 我们应该在正确理解其概念、成因及相应的治理措施的基础之上, 采取有效的具体的措施, 预防并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责任编辑:潘洪志]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现在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话题, 严重因扰着信息使用者, 给社会公众及政府带来极大的危害, 有的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农村干群矛盾的成因浅析 篇8

一、干群之间巨大的利益差别是产生干群矛盾的社会根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干部和群众是属于有着巨大社会利益差别的两大社会阶层。各个层次的国家干部大都属于公务员序列, 是社会的主导者、决策者、管理者, 社会资源掌握在他们手中。根据中国社会学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表明, 在目前, 人们普遍认为公务员及干部群体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利最大的社会阶层, 党政干部取代私营企业主或演艺人员被认为是受益最多的群体。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社会保障的可靠性和某些人的“腐败得利”问题使人们产生了这种看法[1]。社会学的理论证明, 如果两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差距越来越扩大的话, 阶层之间就会产生明显的心理隔膜与意识观念的对抗, 不利于和谐社会阶层关系的建立。当前农村地区的干群矛盾日益突出, 与因干部群众巨大的利益差别而产生的心理鸿沟密切相关。比如, 作为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 是独立于农民与干部之外的农村又一社会群体, 他们与乡镇干部的利益也存在有很大的差别, 导致农村乡镇教师也产生心理落差和不公平感, 农村教师要求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而进行了频繁的上诉、请愿和抗争, 以至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规模较大的教师罢课事件。在我们所调研的农村地区教师集体到当地市 (区) 委和政府部门上访、请愿要求提高教师待遇或补发拖欠工资的抗争行为也多次的发生过, 如在2008年, 湖北YC市H镇中心小学教师集体25人、HP区乡镇中小学教师60多人集体分别去当地政府部门反映工资待遇过低、津补贴不到位的诉求, HP区退休教师多次群体组织去区政府部门静坐要求增加退休金等, 还有各地辞退民办教师要求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诉求, 退养民办教师反映退养费太低、要求提高待遇等等。农村教师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政府的回应与解决, 使教师群体对政府及领导干部产生了明显的排斥与怨恨情绪。在我们同农村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结论是, 绝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现有待遇并不满意, 原因是他们与公务员体系内的乡镇干部比较而言工资相对增长不多, 两者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 因此教师的不满情绪和心理不平衡感就越来越强烈。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生活相对贫困化干群矛盾突出

在免除农业税和农民各种负担以来,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程度不同的提高, 但是, 农民的收入增长仍然趋缓, 生活资料与物价的上涨使农民生活相对贫困化在有些地区有所增长, 收入甚至出现阶段性的负增长现象, 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生活水平下降。许多农村现行经营体制中的不完善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许多地区的农民致富的门路与机会还不多, 生存的压力还很大。在调查中, 我们感到很多群众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 有很大的生活压力, 改善家庭状况增加收入的出路很少, 因病致贫的人也很多, 农民出去打工没有技能, 做生意缺乏资金, 搞种植和养殖缺乏投入, 对现实及未来产生悲观以至绝望的心理。农村社会及农民的现实状况, 既使群众对政府和乡镇干部产生失望和不满, 也给干部增加了承受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压力, 在现实的及潜在的矛盾纠纷过程中, 农村干部就有可能成为农民不满情绪与心理的发泄对象, 从而恶化干群关系, 激化干群矛盾。

三、农民利益表达、实现与保障机制不健全, 社会利益关系不和谐, 这是产生干群矛盾的重要原因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剧烈分化, 社会阶层贫富差距扩大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 首当其冲的就是利益问题。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狭窄, 利益维权手段缺乏, 实现利益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致使他们许多正当合理的利益得不到实现与保护, 利益矛盾得不到有效化解。一是随着改革深入和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对各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但许多地方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 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造成农民意见较大, 这些意见直接落在基层干部身上。二是改革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行了调整, 市场经济又给人们物质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致使农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期望值较高, 而现实中又可能难以实现。加上转型期分配制度的不完善、不公正, 农村贫富悬殊状况较为突出, 这种利益矛盾最终表现为干群矛盾。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和体制、机制上的缺陷, 政府及社会各界在解决矛盾冲突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低效, 相比社会转型所引发的深层矛盾的不断涌现来说, 往往只能是首尾不相顾, 疲于应付, 更不要说查漏补缺, 防患于未然, 致使以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或侵权行为难以遏制为实质的各类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 层出不穷、此起彼伏。而实际上这些问题, 是体制机制问题, 不是基层干部所能完全解决的。农民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成为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矛盾的焦点, 也是一些地方农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重要原因。比如, 在征地过程中普遍出现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社会保障措施不配套、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混乱、滋生腐败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成了基层农村社会干群矛盾尖锐化的导火索, 利益受到损害的农民不得不采取集体上访、诉讼等手段, 甚至采取一些过激行为来争取自己的利益。

四、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与村民自治制度在实

践中的不完善之间的不适应, 这也是引发农村干群矛盾不可忽视的因素

曾经有学者指出, 农民的政治权利意识必须靠经济利益去唤醒。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 各地村民对选举的热衷程度是不一样的, 有些地方的村民对选举和参与村务决策管理不感兴趣, 所谓的村民自治就是走走形式, 没有实质内容。特别是在有些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落后的村, 村民自治不被村民重视, 他们认为没有现实利益关联, 自治到底治什么, 有什么需要我们来自治?因此, 村集体经济状况对村民自治有着决定性影响。在村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而群众又相对比较富裕的一些村, 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和民主意识较强, 这又可能出现对村级事务参与过度而降低决策效率, 导致村级大事议而难决, 决而难行。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农村各地宗族势力、家族利益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 处理好村两委与上级乡镇党委、政府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能让村两委成为上级机构的附庸。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基层干部对村民自治认识不到位, 依法行政、民主办事的意识较为薄弱, 在重视抓集体经济的同时, 没有认识到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性, 喜欢专权独断搞家长制一言堂, 挫伤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致使村民自治制度难以真正付诸实践。有一些村干部认为, 村里没有什么需要村民参与决策的重大事项, 大都是一些与村民现实利益无关紧要的小事, 村民也不感兴趣。因此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不到位, 可以引发很多农村社会矛盾包括干群矛盾。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作用存在弱化现象, 是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人为原因

具体表现为:一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不开展活动, 自身建设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我们在考察过程中发现, 不少农村村级党组织很少过组织生活, 名存实忘, 有的村一年都很难过一次党组织生活。二是在不少农村党的基层干部和党员老龄化, 发展新党员少, 知识上观念上更新慢, 党员教育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况, 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出来, 一些党员干部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 使群众感受不到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作用。三是由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使许多不良的思想与意识死灰复燃, 宗族观念、家族势力抬头, 赌博和封建迷信盛行, 非法宗教势力、邪教组织活动也偶有出现, 少数党员干部也深陷其中。有的地方群众物质生活虽有提高, 但社会治安混乱, 偷盗事件频发, 群众对政府对有些邪恶势力的打击不力很不满意, 一旦矛盾激化, 很容易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在调研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群众对农村乡镇、村干部作风不满意的比例达到79%。而从地方信访局所查阅到的群众诉求看, 反映乡村干部工作与生活作风不好的也很多, 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反映粮食补贴、征地青苗费不到位、土地占用和补偿过低、村级民主选举中的拉票贿选行为、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办事不公正、公款吃喝铺张浪费、通村道路修建质量差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浅析姓氏合一之社会成因 篇9

首先,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姓氏变革的基本原因。

春秋晚期至战国, 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 它首先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冶铁鼓风炉和铸铁铸造工艺的进步、铸铁冶炼技术和柔化技术的发明等使得生产大量高质量的铁制生产工具成为可能, 并且促进了铁制生产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的普遍应用。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的《管子·海王篇》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 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 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 若其事立, 不尔而成事者, 天下无有。’”在应用方面,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 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 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1]生产工具的更新促使大批私田得到开垦, 促使各国人口相应增长, 并加速加速井田制的崩溃, 同时租税制也被迫发生变化。《史记·商君列传》“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 倍其赋。”正义曰:“民有二男不别为活者, 一人出两课。”铁的普遍使用, 使得“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家庭如“家户”、“室”成为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独立的基本单位;另一方面, 统治者为税收之需而实行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就施以惩罚的政策等, 促进了民间大家庭向若干小家庭的分化。平民个体小家庭的存在, 必然会有一个标识其自身血缘符号的“姓”, 这就加大了姓氏在民众中的普及。于是“姓在春秋晚期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意义, 变为无足轻重的、单纯的、家庭或个人的代称了。”[2]

战国时代, 商品交换繁荣, 出现了垄断市场的大商人及腰缠万贯的巨富, 它们在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进一步要求政治上的地位, 使得以前姓氏制度中“别贵贱”的“氏”受到进一步的冲击。战国时期, 有许多依靠经济实力而受人重视的富商, 这些巨富的财富是能和诸侯国国君的财富相比的, 《韩非子·解老篇》就曾把“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相提并论;经商致富的“子贡结驷连骑, 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所至, 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3]可见即使处于“士农工商”之末的商人阶层, 随着他们经济实力的增长, 所受的政治待遇也不一般了。甚至他们的姓氏也可显耀天下, 进一步冲击着“别贵贱”的姓氏制度。《史记·吕不韦列传》“阳翟大贾”吕不韦投机政治并取得成功, 官至相国并被封侯, 组织门人作书, 书名直以本姓冠之为《吕氏春秋》。有的平民之“姓”比没落贵族之氏荣耀的多, “别贵贱”的姓氏制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据。于是姓氏一体化, 不再有功能的区别了, 无论帝王将相, 士农工商皆有姓, 不再是战国以前那样贵族有氏, 平民有姓无氏了。

其次, 春秋战国时, 社会政治制度的一系列变化加速了”姓氏合一的步伐。分封制的瓦解导致的“封土命氏”的消失。春秋战国时期, 周天子的权威与实力急剧下降, 无力再分封诸侯和控制诸侯, 因此不再有“赐姓命氏”的权威, 甚至诸侯与周天子分庭抗礼, 直至发生战争, 如《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与周天子发生战争并射伤了周天子。战国时, 各诸侯国实力大增, 即使在门面上也不要再臣服于周天子。于是, 公元前344年继魏国称王后, 各诸侯国陆续称王, 欲与周王平起平坐。为了争夺“天下共主”的席位, 各诸侯国之间, 更是各行其是, 矛盾重重, 战乱不断。而各诸侯国内, 卿大夫阶层逐渐崛起并操纵大权, 诸侯国王丧失了分封卿大夫的能力, 甚至出现卿大夫取代诸侯国王的局面。如晋国的“三家分晋”、齐国的“田氏代齐”、宋国的“戴氏代宋”等。上级没了于是各国“建立郡县制度, 代替原有的分封制……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 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 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4]这样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宗法制度也行不通了, “说明了原来的等级制度已经土崩瓦解, 以前崇尚的封土命氏也就冷落下来。”作为“别贵贱”的氏, 其来源根本上受到动摇。

战国时期, 魏、楚、齐、韩、秦等国为富国强兵, 竞用士人, 推行变法, 客观上促进了姓氏变革。一方面, 以嫡长子为中心的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原本社会地位低下的游士说客依仗其才干来往穿梭于诸侯之间, 一旦被用, 就掌握大权, 凌驾于昔日的诸侯贵族之上。如吴起曾任过楚国的令尹、“卫之诸庶孽公子”商鞅、“魏氏余子”张仪担任过秦国的宰相, 还有“出游数岁, 大困而归”并遭兄弟嫂妹妻妾窃笑的苏秦后来腾达至佩带六国相印。很明显, 这些男子也可称名道姓, 说明氏已不能作为“别贵贱”的标准了;姓也不再是唯妇女是称了。

另一方面, 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地主阶级专政,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曾建立一系列有关的制度。如为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各诸侯国实行对本国人民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实行, 大大加速了氏在平民中的普及。户籍制度“秦国推行较迟”, 公元前375年, 秦献公才“以户籍相伍”, “这时三晋早已实行这种户籍编制办法, 土著的农民都要登记在户籍上。”[5]《商君书·境内》:“四境之内, 丈夫女子, 皆有名于上, 生者著, 死者削。”杨宽先生认为“这时户籍登记的内容, 包括人口数、成年男子的年龄和姓名等。百姓到达成年, 就要登记名籍, 叫‘傅’或‘傅籍’。‘傅’就是‘附’, 谓附著姓名于户籍上。”[6]可知户籍薄上的个人信息中, 姓名成为个体的文字符号。所以户籍制度被严密执行, 登记时不得有任何欺骗行为, 否则就会受到政府的严厉处罚。《秦律·傅律》:“匿敖童, 及占癃不审, 典老赎、耐;百姓不当老, 至老时不用请, 敢为诈伪者, 赀二甲;典老弗告, 赀各一甲;伍人、户一盾, 皆迁之。”可见不论如果冒报或漏报人名者, 即属于蒙骗政府行为。因此, 基于现实的需要, 许多由于身份低贱而与氏无缘的平民阶层开始纷纷为自己取氏———即姓, 以有姓名, 便于登记。

总之, 春秋以前, 广大平民是没有氏的, 他们不属于任何宗族集团, 社会地位也低于有氏的居民。只有一些宗族成员凭借血缘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后成为贵族, 并拥有了标志其身份的“氏”。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化, 旧有贵族、平民的界限开始趋向崩溃。自战国始, 士农工商及奴隶获得姓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于是就产生了新的姓氏制度, 即姓氏一级制, “姓”即“氏”, “氏”即“姓”, 二者可以通称, 男女无别, 仅用以标明血缘世系, 区别婚姻, 不再有标志身份和社会等级的功能。“至战国时代……社会等级的分辨普遍不复以族作为尊卑贵贱的标准。……战国时代新的姓氏制度……是新社会形态下家庭或个人的代称, 多称姓与名, 称氏的现象则已基本上或趋于消失。”[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86.

[2]李向平.春秋战国时代的姓氏制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3) .

[3]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中华书局, 1982.

[4]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的转变[J].理论导刊, 2009 (3) .

[5]杨宽.战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218.

[6]杨宽.战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219.

浅析留守儿童的成因及策略 篇10

每次走到我们政教处的办公室,看到成排成排学生站在政教处里接受学校的处理,心里很不是滋味。像这样犯了错的学生,多半是留守儿童,无爸爸妈妈监管,由家中的老人或者伯母照管。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学生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

一、留守儿童的主要表现

1.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

我班就有一学生叫王帅,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管,前年由于爷爷去世了,就由奶奶一个人照顾。但奶奶只能在生活上照管他吃喝,对学习上只能做到嘴上说说。那学生到底该怎么样去学,怎样去做,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一些学习上的坏毛病全部显现出来了。作业不按时完成,经常溜出去上网,对家长和老师的管教起逆反心理,有时老师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一些不良情况时,家长还帮着孩子说谎话。学生变得不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想不到的是,当老师布置作业时,他还伙同其他学生组成帮派,联合起来不做作业,弄得教室乌烟瘴气。

2.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

我们班都是2000后的学生,在家多数是独生子女,好吃的、好喝的都是他们享用在先。特别是那些留守学生,由爷爷奶奶监管,对孙子辈的疼爱尤为溺爱,而且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总感觉欠孩子很多,都是用大把的金钱来弥补他们对孩子照顾的不足。因而滋生了他们从小以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从不关心班集体,不愿意为班集体出分力,对老师和班干部安排的事总是推三堵四。对学生的校纪校规视而不见,留长发、穿奇装异服、上网,对老师的说教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二、造成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

1.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以其启蒙性、长期性、个体性、灵活性、感染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弥补着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影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失去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无人看管。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或者成绩倒退,在学校有老师管教,可是回到家便没人管了。可见,没有父母的教育而单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2.隔代教育或上代教育的不足

多数留守学生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隔代教育。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其中有不少年老体弱的监护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而留守学生由其叔、伯、姨等亲属监护则称为上代教育。作为临时的监护人,他们有所顾虑:不是亲生儿女,不好严格管教。这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同时,留守儿童与监护人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

3.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不到位

由于留守学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作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他们的认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问题学生难以管理,造成一些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干脆把责任又推给孩子父母的身上,对他们放任不管。

三、留守学生的教育策略

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2.留守学生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学生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老师利用在校时间多于学生沟通,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身上闪光的地方,教师要大张旗鼓地在教室里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犯下的小错误,教师可以私下和孩子谈,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努力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

3.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浅析《蒹葭》朦胧之美的成因 篇11

关键词:具象传播思维,化美为媚,蒹葭,朦胧之美

作为《诗经》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 《蒹葭》最具魅力的特点之一无疑在于其朦胧之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歌主旨看出些许端倪。对于其主旨, 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为美刺襄公所作, 也有人认为这是为求贤者而歌, 还有人认为这是诗人对梦中爱情追寻的咏叹。对于“伊人”历来也有不同理解。虽然很多人愿意把“伊人”理解为女性的代称, 但实际上朱熹、方玉润等人一致认为:“伊人, 是人也。伊:维也, 是也。”闻一多说:“‘伊’, 其也。第三人称。‘伊人’者, ‘那人’也。这个解释在别的古书上少见, 普通古书多‘伊’做‘他的’解。”《蒹葭》没有对“伊人”性别作出明示, 也没有对其容貌展开细描, 却并不妨碍我们对于“伊人”之美产生无限的向往, 因为用来衬托“伊人”的环境已做出了充分的暗示与衬托。

《蒹葭》围绕对“伊人”的追寻展开, 蒹葭、白露、宽阔的水域在诗中反复出现, 这既是这场无果追寻的环境特点, 也是诗歌意象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 形容蒹葭与露珠的词语有所不同, 但“青”与“白”却一直是此环境的两个主要色调。虽有清冷之嫌, 但这种素淡和雅致已经营造了一种出尘之境。再看, 露珠在青翠茂盛的蒹葭上或凝结为洁白的霜, 或随着阳光的照耀现出晶莹的光芒……作为起兴的意象, 这种素雅的色彩及其晶莹剔透的描绘既成为“伊人”的象征, 又成为他的衬托, “伊人”的晶莹出尘之态已初现。最后是“伊人”所出现的地方——茫茫大水中, “伊人”能够看见却不能触碰。至此, 晶莹出尘、高洁飘逸的“伊人”形象已完全显现出来。有了秋水为骨、白露为神的“伊人”, 不需要再去细致刻画, 已经能够让人体味到“神韵”之美。对于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来说, 这种美感尤甚于追求完美五官或拥有“黄金分割”比例的外形之美。

此外, “伊人”身影的飘忽不定, 也是朦胧之美的具体表现之一。越过险阻的道路一路追寻, “伊人”却“宛在水中央”、“水中坻”和“水中沚”, 只留给人们美丽而虚幻的影子, 追寻无着的哀婉之余, 更增添了“伊人”出尘飘逸的迷离之态。

诗中追寻对象的不确定性及其情境的飘忽不定, 都让人们产生无限遐想。关于这种美的成因, 有人将其归结为诗人与追寻对象之间的距离, 亦即距离产生美。距离的差异确实会令视觉产生不同的感受, 韩愈就有过这样的描绘:“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但若因此而认为正是距离造成了《蒹葭》的朦胧之美却感觉不足。其实, 中国文化中具象传播思维的影响及诗人对语言传播弱点的清醒认识和巧妙弥补才是形成这种美感的重要原因。

一具象传播思维的模糊与体验性特点对《蒹葭》的影响

具象“既包括了图像中的具象视知觉对象, 也包括了由其他符号系统塑造的非直接视知觉的形象”;而具象传播则是在社会文化系统定义之下人们“借助具象进行传播”或者是“传播具象”。

这是影响中国文化非常深远的一种传播思维方式。相对而言, 中国文化对于语言和逻辑的轻慢有着悠久传统。中国第一部学术经典《易经》的主要表达方式就是非语言的“卦象”, 并认为:“……‘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 亦即“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因此对于语言, 中国自古以来往往是从其功能局限性的了解之上来把握和对待的, “言意之辩”也是其例证之一。庄子也说:“可以言论者, 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 物之精也;意之所不能察致者, 不期精粗焉” (《庄子·秋水》) , 并认为语言之于意义, 就好像“筌”与“鱼”、“蹄”与“兔”的关系, 应该“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

这种从《易经》开始出现的重象轻言的思维传统, 经由《诗经》的传承与发展, 对先秦各家重要的学术流派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尤以道家为最。老子就常运用这种方式来阐述其学说最核心和基本的概念——“道”。但在这种思维传播方式中“象”虽然重要, 却并不等同于“照相”和“录影”, 是对物象的具体再现;而更近乎于修辞中的“隐喻”、“暗喻”和“借喻”, 或是某种暗示。我们先以此来对具象传播思维的类型与特点做些简单分析。

《道德经》中往往借描述生活中某一具象, 再赋予其新的角度和内涵, 来阐明“若反”之“道”。如在论及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时,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第七十六章) 他以人、草木为具象, 引导人们从另外的角度看待其死生之状, 从而让人们感悟作为“道”之特性之一的柔弱才是走上生的途径, 刚强反而不能长久, 因此“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第七十六章) 这是老子具象传播思维中最简单的一种表现, 相当于修辞中的比喻。

但具象传播并不仅止于此。老子还常以某种具体事物或物质与“道”相关联, 如以婴儿、水之属以状得道者之形神。此时这些具象并不仅仅是被用来喻“道”, 它们已融入老子对“道”的理解, 成为理解“道”的重要概念。这与前一种类型相比就深了一层。

最难理解的当属第三种类型。在这里, 老子往往运用模糊和比兴式的诗意语言不断暗示贯穿其思想的主要观点。例如, 老子说道:“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 高亨说:“天门, 盖谓耳目口鼻也……盖耳为声之门, 目为色之门, 口为饮食言语之门, 鼻为臭之门……”因此“五色、五音、五味……”都是妨害为道的外在欲望和诱惑, 为道者应该丢弃这些东西, 而专注于其“腹”。在此, “腹”当悟为“见素抱朴” (第十九章) , 亦即抛开那些极端的诱惑, 返璞归真之意, 而不该仅仅直接理解为“吃饱肚皮即可”。同样, “小国寡民”同样不该从多大国土才成其为“小国”, 多少人口才算“寡民”解读, 而应从这个角度去把握老子的实意。

到了庄子, 这种思维方式更加被运用得淋漓尽致。“鲲”与“鹏”、姑射仙人……如果不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体味, 难以理解。因此对于道家来说, 具象的描绘和传播不仅仅只是其外在之“形”的具体再现, 而是借此以打开一扇通往纯粹精神领域的隐喻之门;对于我们而言, 其言语所筑之“形”与“象”只是作为指引意义的一把钥匙, 其能指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正如云中龙所现之一鳞半爪, 是发现龙体的重要一环, 却又不能拘泥其中。

如此以“象”达意, 有时难免令人感到模糊与困惑;但这种介乎纯粹观念与“形”之间的传播方式, 却正是中国古代先哲们所意图建立的理想传播模型。道家自不必说, 孔子也在河岸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释迦牟尼更因迦叶尊者“拈花微笑”而赞其得己之意。虽然对语言的偏重有所不同, 但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佛教, “整体主义是这三个学派的共识, 这表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共鸣这个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这三种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学说, 大部分也都反对抽象的思辨。对于他们而言, 纯粹抽象的语言思辨太过于固定、片面和绝对;他们所追寻的是“以可见者捕捉不可见者:他们要捕捉的是无形的作用……不断地穿越有形并使其生动”。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只能借助这样的方式, 透过旁敲侧击, 便能引入一种过程, 使得在接近所引发的主题时, 可以逐步发现它的全貌。虽然可能仍然无法穷尽实在本身的丰富含义, 但这实与虚的相互作用, 可见与不可见、有与无之间的相互渗透, 却能给我们提供一条不断接近和发现实在本身的隐喻之道。

《蒹葭》作为中国文化之源《诗经》中脍炙人口的重要篇章, 同样体现了具象传播思维这种特征。“伊人”虽是诗中的主要具象, 却也只是领悟诗人精神追求的一个象征性的参照, 其本身具有极大的不确定 (或者说是模糊) 性。所以, 我们虽始终不知“伊人”是男是女、形貌如何, 但其高洁、出尘飘逸的魅力 (或者说是“意指”) 却一直伴随着整个体验过程。在这种总体象征与感受下, 具有不同人生体验的读者便可能借助任何与这些特征相符的其他感受与“伊人”相重叠, 从而产生了对诗歌主题的各种不同解读以及对“伊人”所指的各种理解。所以, 具象传播思维这种追求模糊与体验性的特征才是形成《蒹葭》朦胧之美的根本原因。

这种以有形见无形、要求思想情感传播过程中要具备拓展和延伸变化的传播方式对中国美学影响深远。中国诗歌传统中往往以较少的语言追求丰蕴的意义, 把“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作为创作的主要原则。相反, 不足以令读者生出丰富联想意义的作品, 就难免落了下乘。依据这样的美学理念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也因而常常可以让人们“借他人之酒杯, 浇胸中之块垒”;再如中国绘画的特点:画家们很少着眼于事物的局部, 也并不着力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具体再现, 而是力求通过诸如人物的衣物褶皱、山水的虚实掩映, 以这种有限的形式来展现事物的内在特点, 飞天形象和“吴带当风”就是最好的佐证。这也是中国绘画所追求的上乘境界, 并且由于其无相、无形而难以把握。所以人们将这种事物的内在特点形象地称为“风”或“神”。《诗经》之所以能成为历代诗人与评论家所公认的中国文化之源, 不仅因其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更重要的是其中形成和体现了这种延续千年的美学追求。

二“化美为媚”对《蒹葭》的影响

无疑, 语言文字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巨大飞跃, 但却也有许多缺陷。柏拉图就曾借苏格拉底给斐德若所讲述的故事谈论了这个问题。故事说埃及有一个名叫图提的古神, 是算数、几何、天文和文字的发明者。一次, 图提觐见了法老塔穆斯, 建议把他的发明推广到全埃及。法老对这些发明一一作出评价。轮到文字时, 塔穆斯说:“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 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文书, 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 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所以你发明的这剂药, 只能医再认, 不能医记忆。至于教育, 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实界的形似, 而不是真实界的本身。因为借文字的帮助, 他们可无需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 好像无所不知, 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

柏拉图的这个观点与庄子有着极大的相似, 因为它不禁让我们联想起了轮扁斫轮。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符码, 语言文字首先要建立在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和归类之上, 但这种分析与归类又是概括而抽象的, 必须忽略许多事实的细微差别;然后再赋予这些事物各自所指的意义, 但这些意义又必须是相对固定的, 否则就会引起意义共享的混乱。正是这种概括性与相对固定性, 决定了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现现实世界:“语言对动态事实的描述只能是暂时的, 语言是有限的, 而实际上事实是无限的……语言是抽象的。”所以面对某个极为意外的情境时, 人们总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此时的情感;在阅读或表达时也经常会产生某些似是而非或词不达意之感。这只是最常见的例子, 除此之外甚至还存在庄子所提及的那种情况, 因而也就有了禅宗“以心传心”的传播方式。

如前所述, 中国传统美学注重的是“神”而不在“形”。“形”虽然重要, 却只是展现那不断流动、变化的内在神韵的一个参照, 不能拘泥于此。这种美学理念曾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深深影响了许多亚洲国家。例如日本能剧就要求舞台的极度简化, 表演者要带上能乐面具, 其目的就是要“让观赏者透过无法想象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限丰富的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所以, 作为体现传者意义参照物的“形”在其塑造过程中也不能过于固定和具体, 否则就会剥夺了人们对意义的联想和领悟能力。

《蒹葭》就是如此。诗中“伊人”作为一个具体形象, 是以语言所筑就, 并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系统才可形象化的。但“伊人”之美若要完全依赖于语言直接描绘, 就会使其失去无限的延伸性和相对性, 这有异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

但作为语言的艺术, 诗歌又不能离开语言。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莱辛的议论非常深刻。他认为, 诗歌这种语言艺术与雕塑、绘画这些造型艺术就表现“美”而言, 实在存有很明显的界限。语言艺术的长处在于表现事物的动态之美, 在表现事物的静态美上比起雕塑、绘画这些造型艺术就稍逊一筹。为此莱辛以许多古希腊罗马诗歌为例, 说明优秀的诗人在表现事物的静态之美时, 都不会“就美来写美”, 而往往是就美的效果来写美, 如此便能弥补语言艺术的不足。中国传统学说重体验而少思辨, 虽然缺乏像莱辛这样的理论阐述, 却往往都在实践中将理论运用进去了。朱光潜先生就说, 莱辛所谈到的这种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 认为《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的描写就是莱辛所说的此类表现, 同时他将莱辛的这一理论译为“化美为媚”。

所以我们注意到, 虽然作为着力表现的具象, 《蒹葭》中却没有任何刻意描绘“伊人”形象和特点的句子。前者所论“伊人”的各种魅力都是诗人通过一系列衬托、连续动作所展示出来的:露珠的洁白、蒹葭的青翠都在衬托和暗示着伊人的高洁;不懈的追寻让人始终感受到伊人的魅力所在;无定的踪影则体现了其飘逸与出尘。这种通过暗示和隐喻所展现出来的美, 其本身就具有极为强烈的朦胧性特征, 更能激发人们对于“伊人”之美的想象与向往。相反, 太过直接的正面描写, 就可能会像马王堆辛追夫人被复原的面貌一般, 虽然其美从此有了一个具体的轮廓, 却也让人丧失了其他所有可能的种种联想。

此外, 诗中个别字句的变化与来回咏唱, 一般认为这是表现时间的变化过程, 同时展现诗歌的韵律美。实际上, 一段诗歌就像是一幅独立的画面, 这些稍具变化的重章叠句又将其相互联系, 更在读者脑中形成连续而交错的画面。这种不断连续变换而又彼此相互联系的效果就像万花筒中的花色变换, 更增添了诗歌变幻迷离的朦胧之美。

参考文献

[1]孙建虎、王佳玲.《蒹葭》诗意朦胧性和多义性考辨[J].保定学院学报, 2008 (3)

[2]闻一多.闻一多诗经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105

[3]杨钢元.具象传播论——形名学之形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146~147

[4]卢育三.老子释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71

[5][美]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 (李秀霞译) [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11~12

[6][法]余莲.本质或裸体 (林志明、张婉真译) [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2004:51

[7]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134~135

[8]李茂政.人际沟通新论—原理与技巧[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 2007:132~135

[9]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99

上一篇:合同管理风险控制下一篇: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