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2024-05-11

资本论(精选12篇)

资本论 篇1

一场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席卷而来, 全球正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 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涉及范围之广, 冲击力度之深, 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 它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面对金融风暴人们开始反思, 反思世界金融秩序和经济秩序, 反思西方的价值理念, 反思西方人的消费观念, 更有一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即“《资本论》热了, 马克思火了”, 成了当下西方人反思其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最为典型的体现。据德国的一家出版社反应, 以前少有人问津的《资本论》, 年初, 已卖出1500套, 是2007年的3倍, 1990年的100倍。“资本主义正在死亡, 卡尔·马克思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正在得到确证”, 已是不少西方学者的观点。结合这一现象, 重温马克思关于资本的一些最基本理论, 我们就会发现, 虽然, 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多年, 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资本主义运行的基本趋势, 并没有超出马克思的视野。

一、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是, 资本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 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由于革命的需要, 这句话被千百万遍地重复和强化, 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 它使我们忽视了马克思对资本的另一方面的评价, 即关于资本肯定的、积极的作用方面。

其实,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从历史发展中的进程看到资本的历史作用, 辨证地看到资本内在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否定性与肯定性, 消极性与积极性, 野蛮性与文明性之间相互复杂的联系性和统一性。马克思在深刻地揭示资本的否定性和野蛮性的同时, 也深刻地揭示资本的肯定性和文明性, 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 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 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 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

二、资本的野蛮性和破坏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货币只有当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时, 才能够成为资本。资本的唯一的生命冲动, 就是增值价值, 利润最大化。资本是死的劳动, 像吸血鬼一样, 它必须吸收活的劳动, 才有生命。而吸收的愈多, 它的生命就愈活跃, 活劳动“只要还有一块肉, 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①它是绝不会放手的。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 它的灵魂便是资本的灵魂。资本的这种本性决定了资本家对最大利润化追求的永无止境。但是, 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却是一个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过程, 经济的发展是有自身的内在的规律的, 它需要其内部诸要素、诸条件的和谐、平衡, 当资本在贪得无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 打破了经济发展内在的平衡、和谐, 经济发展就受到阻碍, 甚至中断, 一场经济危机就发生了。表现在现象上就是企业倒闭、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 纵观当前的世界金融风暴, 我们会发现, 导致金融风暴的原因有许多, 许多, 但其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一条主线, 仍然是资本对利润最大化、贪得无厌的追求中, 破坏了经济运行的合理比例, 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中断。

此次, 金融风暴的源头祸水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长期以来, 美国一直采取了一直高负债、低储蓄的经济运行模式, 国家千方百计的鼓励居民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 据统计, 近年来, 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70%的历史新高, 从2001年末一2007年末的6年中, 美国个人积累的债务更是高达过去40年的总和。近些年来, 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刺激了美国人投资房地产的欲望, 美联储更是顺势打开了货币闸门, 连续十几次下调利率, 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货币的宽松, 利率的下调, 借贷成本降低, 再加上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促使千百万美国人拥入了房地产领域, 银行在利润最大化的诱惑下, 更是顺水推舟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贷者推销住房贷款, 并把其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 还是为了利润最大化, 中介投资机构利用了先进的金融技术, 将这些次贷打包、分割、组合成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据美国经济分析局调查, 美国次贷总额为1.5万亿美元, 却发行了近2万亿美元的低押贷款支持债券﹝MBS﹞, 又衍生出超万亿美元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和数十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CDS﹞。金融日益与实体经济脱节, 一旦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就犹如空中楼阁、轰然塌陷。

为了刺激经济小布什政府选择了美元贬值, 大量的美钞向全球输送了通货膨胀, 美元贬值又引起了石油价格暴涨, 纽约、伦敦的石油期货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 石油是经济的血脉, 由此引起了世界性工业品价格的井喷效应。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这一现象象多米诺骨牌一样, 在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反应, 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放缓、企业倒闭。一场令人恐惧的金融风暴在全球发生了。

由此,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100多年来, 社会在飞速发展, 资本主义也作了许多改良, 但资本主义运行的最本质轨迹, 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范畴。

三、资本的文明性与进步性

资本具有文明的一方面,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迄今为止最进步、最革命的力量, 它推动一切发展变化, 使整个社会实现革命化:“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 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 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 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 永远的不安定的变动, 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②很显然, 马克思告诉我们的是:资本是在无止休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 引起了事物不停地变化, 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回顾近代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一主要脉络。

在不断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 资本不断的探索自然, 从一切方面寻找新的有用的物质和旧物质中新的属性, 并不遗余力的将这些新物质和新属性纳入人类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 使之尽快的转化对人类有用的使用价值, 从中获取它所需要的价值。蒸汽机的出现电动机的出现、无线设备的出现、网络的出现、基因的出现人类的科学技术呈现出了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壮观情景。

在不断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 资本每时每刻都在探寻人自身, 千方百计的发现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需求, 并及时的生产出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商品, 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促进了人的发展和进步, 向着人的“全面解放”逐步靠近。

在不断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 资本不断的探索人与经济的关系, 毫无顾忌的扬弃旧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及方法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因素, 并不断创造出新的、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模式、方法。

资本以势不可挡的气势, 冲击着狭隘的民族偏见和陈腐的传统观念, 击碎闭关自守的国界和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束缚, 使世界融为一体, 实现了人的关系、人的交往的普遍联系, 推动了社会进步。所以,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首先开始了世界历史。以往的世界性和全球性多是偶然的、短暂的和脆弱的, 如表现为文化上、军事上和有限的生产意义上的世界性。而资本开始的全球性是生产意义上的、是物质的、必然的、永久性的和日益强大的世界性和全球性。

我们不能否认资本的进步性, 更不能忽视它的破坏性。马克思资本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要全面理解、把握, 否则, 就容易走向极端。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英国的十小时工作日法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人民出版社, 1972.334—33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275.

资本论 篇2

-----《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这本诞生于150年前的巨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科学工作的成就时提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他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下面,我结合会计知识谈谈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1、对资本总公式的理解

资本总公式,G—W—G′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的经济行为,这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

在流通中存在两种流通形式,即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简单的商品流通W-G-W,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循环的最终止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形式,只是商品的运动中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在G-W-G的形式中,货币又流回起点。G-W-G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商品、货币是它一般存在的方式,价值不断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商品和货币只是这一实体的两种形式。为卖而买,或者说为了贵卖而买G—W—G′(G′=G+M)。在生息资本的场合,G—W—G′简化地表G—G′,等于更多货币的货币,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自从13世纪产生了借贷记帐法以来,会计核算一直遵从着“有借必有贷,借货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同时遵守会计平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金以股本或贷款的形式流入企业,开始资金周转循环,投入到工资、原材料、动力、设备、厂房、土地等生产要素中,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旧的使用价值形态中的价值,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息税前利润,指企业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即不考虑资本结构的获利能力,反映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金的共同获利。假设价值等于价格,则息税前利润等于剩余价值。

2、对劳动价值公式的理解

劳动价值公式:W=V+C+M,C代表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V代表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M代表剩余价值。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为被称为不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的余额,剩余价值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转化为可变量,因此称为可变资本部分。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以制造企业为例,制造企业一般在成本核算中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在在会计工作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概念极易与劳动价值公式中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概念混淆。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以下几种费用: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办公费、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等,其基本特征是: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所以不变资本不等于固定成本,可变资本不等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劳动力要素的支出,如人工费、制造费用中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属于可变资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直接材料、燃料与动力、设备折旧、制造费用属于不变资本。

在商品流通环节中,本环节的产品即是下一环节的原材料,W=V+C+M,W1=V1+C1+M1,C =W1, 通过循环替代,最终,W=V+M,而剩余价值M=息税前利润。价格=人工费+剩余价值=人工费+税金+权益资本收益+留存收益。其中人工费即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而剩余价值则政府、资本、企业分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由于工人的所得少于纯产量的总值,因此他们的消费永远不足以把纯产量的总值购买回来,工人的消费产生了“需求缺口”。而且利润对工资的比率在增殖的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越大,这种需求缺口也越大。当然资本家也消费其部分利润,这有助于填补一部分缺口。但是资本家的大部分利润不是消费掉而是储备起来的;部分产品就销售不出去。

我国自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但它作为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运行的经济,那就必然存在价值规律调节中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府更要做好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工作,引导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阶层的分配,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

学习《资本论》 篇3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大半年时间里,危机的严重程度越来越出乎人们的想象。金融危机的影响力从发源地美国迅速扩散,如今,欧洲局势动荡,原有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因金融危机而不断加剧;日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引发了市场对其重回“失去的十年”的担忧;甚至,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受到了拖累,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之大出乎俄官方和学术界意料,俄罗斯经济已告别“黄金十年”;中国作为世界上庞大的外向型经济体,当然也无法独善其身。真的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最糟糕的日子也许还在后面。

金融危机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银行、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数急剧上升。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人们已过惯了寅吃卯粮、败家子般的生活。危机来临,就业与社会保障形势都在恶化,给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所以,西方人不得不去改变透支消费的生活方式,尽一切努力抓住可以赚钱的机会,然后把钱存起来,为可能到来的更艰苦的日子储备“过冬粮”。

然而,这样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尽管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尽管二十国首脑齐聚伦敦,共同商讨拯救危机的应对之策。但人们只想问:什么时候能让我们看到结果?毕竟,体现在老百姓身上的是实实在在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而对于政府和经济学家们却不同,他们必须要找到危机的根源,然后用适合的经济学理论来拯救这个萧条的世界。在热衷于资本的西方国家,人们终于把淡忘了许久的《资本论》翻了出来,于是发现,马克思一百多年前的话就像是在今天说的。他在《资本论》中对今天的金融危机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对所有货币持有者而言,生产过程只不过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一个中间连接过程。因此,所有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

今天的华尔街,正是“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搞了一大堆金融衍生产品,把华尔街变成了拉斯维加斯,把贪婪和不劳而获塑造成为华尔街的核心价值观。

正是看到了马克思的这些预言,在欧洲,掀起了一股《资本论》热潮,被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带着30位企业总裁来到马克思书店购买《资本论》,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开始读《资本论》,英国更是在应对危机的策略中采用了马克思提出的银行国有化之路。

然而,要真正读懂《资本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马克思的辩证分析方法。著名作家、商界奇才张贤亮,曾经在他“劳动改造”的二十二年中,因为实在没书可看,把身边仅有的《资本论》翻了无数遍。张贤亮的商业才能,不能不说得益于他对《资本论》二十二年的潜心研读。

关于《资本论》的若干思考 篇4

1历史的演化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已经46亿岁了。起初,它是一个死寂而荒无的世界。生命的出现大约在5亿年前。 随着寒武纪的到来,大量生命从原始海洋来到了陆地。大约1亿年前,恐龙诞生了。而哺乳动物的出现只有几千万年。由于自然选择的存在,生命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然而你是否发现一个规律? 从时间上看,这不是加减法,也不是乘除法,而是数量级的关系。生命形式越发展到高端,发展的速度会越快,所经历的时间会越短。如果将整个生命过程压缩成一天的话,人类的出现只相当于这二十四小时中的最后一分钟。毕竟我们只有几百万岁。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百万年,人类却没有珍惜。因为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耗费在原始森林里了。而真正社会的形成和文明的出现,只发生在最后的几万年里。

上帝是个忠实的造物者。当有一天,猴子发现自己的尾巴没了,并且可以直立行走的时候,人类诞生了。由于双手得到了解放,我们可以用它来创造更多的物资和工具。就这样,社会发展了。随后,我们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来逐渐出现了铜器、铁器……

在原始社会中,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和压迫。阶级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两种情况下不存在阶级。那就是当生产力水平处于最低下或是最高端的两个阶段。

原因很简单,当时人类还处于半饥饿状态。一个人的劳动所得还不足以支付一个人的全部支出。连他自己都没有多余的东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剥削。这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的。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积累财富。他们逐渐有了多余的产品。于是私有财产就这样形成了。对于一个人而言,生产是单一的,而需求是多样的。当一个生产盐的人需要铜的时候,他就用自己手中的盐去换取矿主手中的铜。然而正是他们这个不经意的举动,这两个人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中一次伟大的革命,那就是———交换。

交换是需要参照物的。一千克盐能换多少匹马? 一匹马又能换多少尺布? 哪一种商品是最基本的?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参照物。曾经我们用盐作为参照物。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直接兑换成盐,然后再用盐去兑换其他的商品。后来,盐被黄金、白银和铜钱所取代。于是,一种新的金融工具诞生了。那就是———货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组合能力逐渐增强。起初,人的组成单位是家庭。后来,发展为氏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部落出现了。以至于最终产生了最强大的部落———国家。

由于不同部落之间的利益冲突,战争爆发了。战争的结果是,只有一个部落能够取胜。按照惯例,战败的一方一般均要被处以极刑。然而人类是智慧的,当他们发现这样做并不能得到任何好处的时候,他们会改变主意。因为有些战败者愿意为他们提供无偿的劳动。于是奴隶诞生了。奴隶就是这样炼成的。

当九个人创造的财富足以满足十个人需求的时候,有十分之一的人不需要付出劳动力也能够获得物资供给。于是劳动力就解放出来了。就像人类直立行走的时候,双手被解放出来一样。这十分之一的人,他们可能将成为奴隶主、城主或是国王。

然而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因为农业可以使人类获得充足的食物。这时,七个人创造的财富足以满足十个人的需求。于是更多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同时也形成更复杂、更高端的社会系统。最终,腐朽的奴隶主阶级被新兴的地主阶级所取代。于是农业时代诞生了。当然,有人也把它叫做封建主义时代。

后来,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力量改变了整个世界。由于资本的迅速积累,很多人开始拥有自己的工厂和企业,并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有些人来到了别人所建立的工厂里,并在此工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力获取所需的报酬。于是工人诞生了。这就是工业时代, 也叫做资本主义时代。

然而二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苏联解体了,柏林墙的倒掉象征着工业时代的结束。一场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着全球。

商业时代的到来使金融业、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里,资金和技术可以在任何的地区间互相流动,资源可以共享。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世界变小了,人类的组合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这就是商业时代。当然,它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信息时代。

接下来最后的时刻来临了,这时生产力水平已经完成了终极进化,国家机器消亡了,共产主义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在这里,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和压迫,按需分配。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达到顶峰。那么真正的共产主义离我们还有多远? 它又将是一张怎样的蓝图呢? 让我们穿越时空,你将看到时间的未来。

2《资本论》的观点分析

《资本论》认为: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且还将长期处于这个阶段。进入共产主义时代,我们至少还需要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是的,原始社会我们经历了数万年的时间。而奴隶社会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只有几百年。工业革命到现在只有两百年。信息时代只有二十年。那么再过十年会怎样? 再过几年会发生什么?

在原始时代,一百年当中,甚至一万年当中,人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然而,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与当下比较,十年前如何? 二十年前又如何?

《资本论》认为: 共产主义时期,人类会将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是的,其实当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就不需要劳动力了,完全是机械化、自动化。假设一个人一天只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所有人的工作,那劳动力就可以解放出来。 人类将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变革才刚刚开始。每个人只能站在当时的角度上看待未来的问题,然而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这一点,我们不能苛求他。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经济学中一个终极的问题,也是 《资本论》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个问题是马克思提出来的。由于是终极问题,它的难度比较高。

《资本论》中提到: 在资本主义的工厂中,一个工人一天能为企业创造出100元的收入,每个工人的工资所得是40元。如果用100元的企业收入减去40元的工人工资,剩下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那么这部分剩余的差额到哪里去了?

是的,这的确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然而上帝是公平的。如果有人背叛了他,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发挥作用。这种力量将阻止所发生的一切,并告诉背叛者:“别这么干。”然而剩余价值早已存在,上帝却并未插手。那么是他错了? 还是我们错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必须借助企业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的晴雨表。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流向等信息。 就像切脉一样,通过切脉,医生可以掌握病人的病情。财务报表就相当于企业的脉搏。笔者曾经给一些公司做过审计。那么剩余价值到哪里去了? 它的资金流向又是如何?

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有三张,分别是: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其中,对于现金流量表来说,笔者的建议是: 你能看懂就看,看不懂就不用看。因为: 第一,它比较复杂; 第二,它不重要。所以在这里,笔者不作过多的论述。

剩余价值主要来自于第二张表,也就是利润表。利润表中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分别是: 收入、成本和利润。

其中,收入就是企业销售商品获得的收入,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必要支出。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料、 工、费。当然,这当中也包括工人的工资。有人说: “工资是收入。”是的,对于工人来说,工资的确是收入。但对于企业来说,工资就是支出。因为企业要支付给工人工资。

了解了收入和成本,如果将这两者相减,也就得到了利润表中的第三个要素———利润。利润就是收入扣除掉成本之后的差额。

说到这里,你也许应该明白了。利润是什么? 其实利润就是剩余价值。利润和剩余价值是等同的。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叫法不同。《资本论》中把它叫做剩余价值,而现代企业则把它叫做利润。

收入减去成本就等于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我们忽略了一点。因为除了利润表之外还有一张表,那就是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下面,我们就重点讲解一下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中也有三个要素,它们分别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中,资产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者相加之和。

首先说资产,什么是资产? 有人说,资产就是桌子、 椅子、电视机。其实他说的这些都是财产,而不是资产。 那什么是资产? 《资本论》中对资产的定义是这样的: 资产是指,从过去的交易事项中产生,被企业拥有或控制, 且能使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物资。

其实这句话很简单。什么是资产? 所谓资产,就是指能够创造财产的东西,我们也把它叫作生产资料。比如像机器、设备、厂房等这些用于生产产品的东西。这就是资产。另外,这当中也体现了 《资本论》 的另一个优点 ———不通俗。

第二个要素: 负债。什么是负债? 《资本论》中对它的定义是: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中产生,被企业拥有或控制,且能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物资。

如果将上面三句话缩成一句的话,其实很简单。什么是负债? 负债就是你向别人借的。你欠别人的东西就是你的负债。不过前面的表述方式也有它的好处。因为这样可以显得深奥。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把简单的话尽量往复杂里说。

资产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外来的,也就是负债。另一部分是企业自有的,也就是所有者权益。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 “剩余价值就是利润,我们只要关注收入和成本就可以了,和企业的资产有关系吗?”

是的,当然有! 没有资产,哪来的收入? 没有收入, 哪有利润? 那资产是从哪里来的? 机器和工厂是哪里来的? 其实这些都来源于企业的创立者和投资者。

在创业之初,其实很多创业者并不富有。他们以自己的艰辛和付出逐渐积累财富,并购买了机器、设备、厂房等用于生产产品的物资,且最终拥有了企业。同时也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这时,一些打工者来到了别人所建立的企业中。当他们以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分享企业盈利的同时,为他们提供企业的人也将从中分得一杯羹。

剩余价值到哪里去了? 其实,剩余价值是对原始投资的一种回报。毕竟,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也是有创造和付出的。

一个网络公司的工程部长对一个犹太投资商说: “你能制作网页吗?”

投资商说: “我不能。”

工程部长又问: “ 你能用计算机编程吗? ”

投资商说: “ 我不能 。”

工程部长接着问: “那你为什么能成为我们的老板?”

犹太人笑了: “是的,这些你都可以做到,那你能建立一家网络公司吗?”

这时,工程部长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说:“我不能。”

投资商说: “那我告诉你,我能。”

是的,大自然是公平的。它永远不会让人得到不该得到的,也不会让人得不到该得到的。

另外,《资本论》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这个问题是有关贫富差距的。

《资本论》 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一个重大的弊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贫富差距会逐渐增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了百分之八十的社会财富。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人加起来,也只占了百分之二十的社会财富。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了富人的天堂。

其实对于公平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调节。 行政手段是一只有形的手,它调节社会资源的方法主要是分配与再分配。所谓分配,是指第一次分配,也就是最初人们应得的报酬。而再分配,则是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使财富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流动的过程。所以,再分配才是保证公平的关键。

再分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税收。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权力向高收入群体征税。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社会福利和公益性项目,并以此将资金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从而尽量保证社会公平。分配与再分配主要表现于资金在企业与企业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流动。

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下欧洲的赌场。

在这里,你会发现几个客人正在互相博弈。是的,其中一个人赢了,于是资金便从别人那里流入了他的口袋。 过了一会儿,他又输了,资金又从他那里流向了其他的人。

然而,在这当中,你是否发现一个规律? 其实,资金只是从一个人那里流向了另一个人那里。但无论如何流动,资金的总量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如果把这几个人所有的钱都加起来,资金的总量并没有变化,而只是从一个人那里流向另一个人那里。就像质量守恒定律一样: 物质即不会自生,也不会自灭,而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并且总量保持不变。

所以说,赌博没有创造性,没有额外增加的财富。资金只是在内部人员之间的流动,但总量并没有增加。因此,赌博没有创造性的价值。这也正是没有人能从赌局中发财的原因。

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赌博。收入的再分配可以将资金从一部分人手中流到另一部分人那里,但社会财富的总和并没有变化。是的,收入再分配的确是调节社会公平的一种有力手段,但对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则是无能为力的。也许当我们关注公平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如何将蛋糕做大。

另外,绝对的公平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降低劳动积极性。如果创造一千元的社会价值和创造一万元的社会价值都获得相同的报酬,那就没有人愿意创造一万元的社会价值。

好了,在离开欧洲之前,还有一场精彩的赛车比赛。 你参加过这样的比赛吗? 是的,也许你没有,除非你是职业的赛车手。好吧,现在我们就去那里看一看。因为在那里,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将会发生。

比赛开始了。所有的车都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是那么的整齐,看上去就像一条直线。随着一声哨响,它们开始前进。这时,惊奇的事情发生了。你会发现车与车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开了。当到达终点时,它们又聚到了一起。

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赛车的速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分别是赛车的性能和车手的技术。由于车辆性能不同,驾驶技术也不同,不同车辆之间的距离自然就拉开了。这两个因素的差异越大,拉开的距离也就越大。当第一辆车到达终点时,有的车已经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同样,经济的发展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 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人员素质等。以上任何一种因素的不同, 都会造成地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收入水平的不均衡。每个人创造财富的速度不一样,收入水平就不一样。于是,贫富差距就这样形成了。

不过,要是追求绝对的公平,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将所有的车都停在起点或是终点上。这两种状态分别象征着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比如,将所有的车都停在起跑线上,原地踏步。那也就不会有差距了。要穷一起穷,越穷越光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就曾经历过这种情况。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然而马达一旦开动,阶级就会产生。但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我们没有退路。

竞争是一个能使生产力充满活力的要素。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形式是多样的,但自然选择是单一的。随着一批不适应环境物种的出局。优质的物种被保存下来,并繁衍生息。竞争对于某个单一的个体可能是不利的,甚至是毁灭的。但对于整个种群来说,种群是可以得到优化的。

工蜂每天忙碌,却只能维持生存。蚁王无须劳作,却能获得最丰富的营养。站在人类的角度上,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剥削和压迫。然而大自然告诉我们,这是规律和法则。弱肉强食,食物链锁,这是宇宙的法则。

然而为了避免剥削,社会主义成为了理想的避难所。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民共有,而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资本论》认为,公有制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的,笔者也同意这种看法。

对于国企的经营者来说,笔者的建议是: 能不作为的,尽量不作为; 能少作为的,决不多作为。因为企业不是他的。如果企业盈利,利润归国家所有,经营者无利可图。如果企业亏损,损失由国家承担,经营者无需付出代价。经营者实质上只是企业的打工者,无论企业是否盈利,他的工资收入都是相对固定的。即使企业破产,经营者可以再换一个地方打工,他也没有任何损失。企业盈亏,与我何忧? 国家兴亡,为我何求?

然而对于私企的经营者来说,则不那么幸运了。因为企业是他自己的。企业的盈利就是经营者的收入。企业一旦亏损,经营者需要自己支付。因此,经营者不得不努力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当劳动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它会使综合国力获得迅速地提升。

因此,公有制有公有制的好处,私有制有私有制的弊端。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原始积累状态充满了血腥和肮脏,资本主义国家最终是垂死的。是的, “二战”后, 美国、英国等国家发展得更好。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并没有发达国家。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另外,还有一种避免剥削的办法就是反抗。 《资本论》认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际歌中也唱到: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于是,一场革命爆发了。奴隶揭竿而起,他们用大刀长矛结束了主人的生命。然而,这时他们发现一个问题: 主人没有了,那谁来当主人呢? 于是,起义军的领袖就成为了新的奴隶主。随后,他开始继续剥削其他的奴隶。奴隶时代还得继续,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允许他们进入到更高一个层次的社会。

一千多年前,欧洲有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当时还是地心说时代。人们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地球,而地球的中心是罗马。可见其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它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战无不胜。然而就是这个强大的帝国,竟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消亡了。那么,它是如何灭亡的? 古罗马的衰落又留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据说,有几个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发现天空中同时出现了三个太阳。于是,有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帝国可能要终结了。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古罗马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找: 第一 ,表面原因; 第二,内在原因; 第三,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说表面原因。表面原因就是外因,也就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因为对手太强了。的确,当时对方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身拥有的。

第二个原因: 内在原因。也就是内因,从自身上找原因。因为士兵在战场上缺乏灵活性,所以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这就是内在原因。

那么,除了对手和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 有人说: “没有了,因为战场上除了敌我双方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人和事出现。”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难道说,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存在? 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在瞬间摧毁一个强大的帝国呢? 古罗马灭亡最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由于农业的发展,人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农业时代,也就是封建主义时代。古罗马作为奴隶制的代表,已不适应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奴隶制度终将被封建主义制度所取代。古罗马的灭亡象征着奴隶制在欧洲的结束。它的灭亡是必然的,而如何灭亡只是偶然的。

接下来是封建主义社会。地主阶级开始残酷地剥削农民阶级。《资本论》认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于是,农民起义爆发了。起义军攻城略地,最终推翻了国王的统治。然而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农民军既憎恨王权,但同时又羡慕王权。于是,起义军的领袖就成为了新的国王。随后,他又开始剥削其他的农民。直到有一天, 又有一个起义军的领袖来取代他为止。

其实他也不想这样。他也很想惠民,也很想搞民生工程,但是没有办法。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国家的财富是有限的。因此,他不得不提高税赋,从而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农民的生活还得继续,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允许他们进入到更高一个层次的社会。

《资本论》认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造反有理。于是更多的农民起义爆发了,那皇帝就会走马灯似地换。

然而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瓦特。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力量改变了整个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敲响了封建主义时代的丧钟。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工业时代。

真正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是起义军,而是科学家。 真正把英国和法国的末代皇帝送上断头台的也不是起义军,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生产力。

渐渐地,有些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和工厂,并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于是资本家诞生了。

无论时间与空间,无论种族与文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奴隶社会都是必经的一个阶段。尽管奴隶社会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就像 《资本论》中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样,然而它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有惊人的相似。其实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是一个社会的进步。并不是把所有的奴隶主都去掉了,奴隶就自由了。那他们还会选出新的奴隶主来,从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如果进入封建社会了,就没有奴隶了。奴隶的存在是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结论

目前,人类的视野是有限的,我们能用眼睛直接看见的东西也是有限的。由于万有引力的存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太阳绕黑洞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 5亿年。行星是看得见的,引力是看不见的。人和事是可见的,规律和法则是看不见的。也许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就像宇宙的咒语一样,在无形中控制着一切。是的,宇宙法则决定着宇宙和万物,决定着山峰与峡谷、河流与湖泊,也决定着你和我。 《资本论》 还将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摘要:资本主义和奴隶制有惊人的相似。其实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是一个社会的进步。并不是把所有的奴隶主都去掉了,奴隶就自由了。那他们还会选出新的奴隶主来,从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如果进入到封建社会了,就没有奴隶了。奴隶的存在是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读资本论有感 篇5

——读马克思《资本论》有感

和很多同学一样,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开始是在初中时代的思想政治课程上,那时的学习很大程度限于努力去记忆一些来自于《资本论》的概念——“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可变资本”等等,它们显得遥远而深奥。我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现实意义真正带有自己思考的学习是在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的过程中。复习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引发了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的辩证性思考,有了自己的疑问就有了深入学习的兴趣。

在研究生阶段一开始我们有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一课,从了解马克思这位伟人的艰苦生平到了解他的伟大的科学思想,无不让我受益匪浅。这门课程对于培养我们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对于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启发了我用更客观、更全面的角度去继续解答和思考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些疑问。在此阶段我继续阅读了《<资本论>的范畴和原理》、《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等著作。中国人民大学的这本《<资本论>的范畴和原理》比较详尽、系统地回答了《资本论》引发的对它的普遍性的疑问,其中当然也有许多是我的疑问,例如,“马克思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他对哲学、历史有兴趣,但是对经济学还没有具体研究。那么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动因是什么?”,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具体阐述了自己研究经济学的动因和经过:第一,遇到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当马克思深感自己政治经济学知识不足后就发奋研究这门科学,这也就是马克思自己所说的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第二,要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当时深受法国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影响,马克思发文表示反对,同时坦承自己对次研究不够,还不能做出正确评判。他提出,最重要的是要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第三,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解剖。马克思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他认为“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从此,马克思就下决心研究经济学,并在他一生的科学生涯中占据了中心地位。

事实上,他在1843年初离开《莱茵报》主编岗位以后就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两个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他的伟大理想和革命目标。有人统计,马克思在伦敦博物馆里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皇皇巨著《资本论》时每天所摘录的大量资料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他在博物馆中埋头钻研经济材料达12年,为写作这本书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马克思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敏锐的思考能力——伟人不是天生而就的,但他一定具有常人所不具有或者不重视的对待问题的方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后学能达知之,这也是我们学习、研究问题的正确态度。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指导思想,各种主流媒体几乎天天在讲马克思主义,很多人也基本是言必称马克思主义,然而,真正理解并照马克思主义办事有多少人还是很大的疑问,这和主流媒体几乎天天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巨大反差,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心理。其实,只要我们静心下来好好阅读一下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多加思考,我们就可以看出《资本论》等等书籍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智慧需要我们深刻地去领会。

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使这门科学革命化”就这部书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

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必胜两个伟大科学发现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崭新的社会历史观,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他是用唯物史观指导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资本论》是唯物史观的证明和具体运用。《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资本论》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从而在理论上武装了工人阶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

我带着好奇打开《资本论》这部鸿篇巨著,潜心并认真选读了《资本论》的一些经典章节后我才明白,《资本论》提供的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更不是开始以为的那些概念的堆砌。全书由三卷构成,第一、二、三卷依次研究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论》即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贯穿《资本论》全书的中心是剩余价值。具体而言:在第一卷里,马克思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在第二卷里,马克思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在第三卷里,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此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全书是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上层建筑的有机联系和矛盾运动中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它研究的,就是体现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及其各环节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论述引发了我对此更多的思考。马克思断言:“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具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我想一点是忽略了资本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的。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出发,推导出一个重要结论:“机器等生产资料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使价值增殖”。实际上,市场只认商品这个最终结果,而不管它是由人还是机器生产的,就好比农民在付出同样地劳动情况下,更优良的土质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先进的生产工具通常也会大大提高实物劳动生产率,资本所有者所得到的回报在一定范围内应该看作是正当和合理的。这样来说,我们过去把资本的一切回报都看作是剥削,是夸大了剥削的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者个人占有的财产会越来越多,在满足生活之余,人们必然会把一部分财产作为投资,享有它所带来的回报,这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如果认为一切投资回报都是剥削,那么会得出剥削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结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必须条件的。另外,否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观点,客观上会助长人们对资源的随意损耗和浪费的态度。《资本论》定义了“资本”的概念:用于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表明,资本是一种运动物,剩余价值就是在资本运动中生产和实现的,它体现了全体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剥削全体工人阶级的关系。但我们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中可以轻易看见,我们现在和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国情是,劳动力严重过剩,而资产、资源、资本严重短缺。后者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若仍旧一味宣扬劳动的作用而贬低资产的作用只会破坏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强调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同时要重视资产和所有者,经济总

量的增长是有利于劳动者的,而且所谓所有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劳动者的另一身份。我们也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应该注意依法协调他们的关系,兼顾二者的利益,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我们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点是合理的,它充分肯定了人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有不足:劳动和资产是形成使用价值的两个源泉,也是形成价值的两个源泉,仅仅说劳动的作用是有片面性的;自然资源虽然不包含人类的抽象劳动但是它是有一定价值的;劳动价值论所说的劳动范围比较窄,对于经营管理劳动,科技开发劳动,特别是经营劳动这种高度复杂的劳动是有所忽略的,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劳动也被忽略了,而这种劳动在当代世界已经占有了主要地位;劳动价值论一定程度忽视了商品效用这个因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商品的价值既取决于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和资产,也取决于它对消费者的效用,前者构成了商品的生产成本,而商品价格的上限则是商品生产成本与一定的附加额之和,这是客体因素和主题因素的统一。

在学习自己的专业过程中,我也发现在某些层面《资本论》所提供的经济分析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在产业经济学中,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管理产业活动,对产业分类方法之一就是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方法”,这个分类方法是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而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剖析,他在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根据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实物形成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划归第一部类,将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划归为第二部类;在价值形成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大部分。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他利用这种分类方法深入研究了怎样使社会总产品既实现价值补偿又实现实物补偿等问题,深入地分析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所以,这一方面来说两大不累分类的提出和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如果将它运用于产业结构的分析,则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1、它没能涵盖所有产业,不利于对产业经济的全面分析;

2、许多商品难于归类,大部分商品都有多种用途,既可以用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又可用于消费资料的生产;

3、这种分类法不够细化,不能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这种分类法在方法上与其他分类法相差甚远,分析口径不一而且不能细化,其分析结果很难进行比较,给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不便,在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它更难适应经济分析工作的需要。所以,在产业经济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中它较少被运用。但是,它在这方面的局限性是由它的目的决定的。它主要被用来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来说,马克思首先是遵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但在研究和表述这种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他又是以逻辑的方法来完成的。所以就《资本论》的方法论而言,马克思是在同时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过程中,以逻辑方法为主、历史方法服从逻辑方法作为基本的原则。作为一座思想的丰碑,《资本论》凝结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成就,但毕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的科学方法论的不断涌现,当考察的视野不断深化,确实可以发现《资本论》的方法论本身有着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资本论》运用逻辑方法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当时还没有更多的科学方法论可供选择的条件下,也许不失为一种最佳的研究方法。但就逻辑方法而言,它本身就不是完美无缺的,恰恰存在不少的缺陷,这是一种方法论本身的局限性。

以上只是我的初步认识,对于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2005年7

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四频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公布了“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结果,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这并不是偶然,西方国家的社会党、民主党奉行指导思想多元化,而其中的一元,在多数社会党、民主党那里,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或社会历史思想。甚至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日渐增多的员工持有股份的实践,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公正水平的日益增长,在城乡差别,体力与脑力差别的不断缩小,从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所立足的国情与我们有很大不同,在当代世界上,马克思主义并不占主流地位,包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乡——德国,列宁主义的发源地——俄国。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不能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原教旨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欧洲,其产生又主要诉诸于无产阶级,但它像一切科学一样,本质上反映着绝大多数人的、全人类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没有国界,它是一切追求社会进步的人们的共同的精神财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发展,主要是以自由主义为理论支撑的。它强调自由,强调市场,忽视公正和公平。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取向,就是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它对于自由主义具有重要的制衡和矫正作用。两者的适当结合,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资本论》何以走俏欧洲 篇6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诞生于1867年的《资本论》再次成为畅销书。柏林一家出版社2008年销售1500册,是2007年的3倍,是1990年的100倍。

为什么这部沉睡了上百年的经典著作,重新获得人们青睐呢?欧洲大陆一些政治家的话语或许能够说明问题。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英国《镜报》采访时说:“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是不错的。”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说:“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许多欧洲中产阶级失掉了自己的住房,也让许多年轻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他们突然意识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作的描述是正确的。正像一位德国退休铁匠所抱怨的那样:“自由市场是残酷的,资本家只想榨取更多。”英国的《每日镜报》更是直言不讳,“资本主义就好像一场没有裁判的足球比赛,充斥着腐败与黑幕交易,欺骗球迷”。

看来,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重新怀疑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而《资本论》所作的精彩描述,不仅让他们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且给他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金融危机成为《资本论》最好的推销员。

在中国谈论《资本论》的人比看过《资本论》的人多。很多人都是通过别人的转述,了解《资本论》这部光辉著作的部分内容。而一些看过《资本论》的人,往往根据既定的价值取向,从《资本论》中寻找自己的理论依据,这样做有时不免会断章取义。其实,《资本论》的魅力就在于,通过对商品价值构成的分析,科学诠释了劳动价值论。在解释剩余价值概念的时候,马克思对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和剩余价值的形成进行了精彩的论述。这种在吸收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方法和视角,曾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社会主义者,他们从这部经典著作中发现了商品的秘密,也坚定了颠覆资本主义的信心。可以这样说,革命主义者,从中看到了革命;改良主义者,从中看到了改革;批判主义者,从中看到了批判;而新自由主义者,从中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危机。

所以,《资本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部单纯的经济学著作,而是一个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社会发展指南。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曾经有人对这部经典著作嗤之以鼻,认为《资本论》所作的分析是完全错误的;还有人从列宁的经典论述中,看到了《资本论》的极端化色彩,认为这部经典著作只是革命的宣言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事实上,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时候,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鞭辟入里的分析,提醒那些对资本主义抱有幻想的人,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革命主义者、改良主义者对《资本论》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马克思只是站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之中,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向人们揭示资本主义的真相。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景象,马克思没有看到,也不可能未卜先知,更无法做出系统的科学规划和描述。在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中,曾经对社会主义进行过一些思考。但是,马克思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时候,是如此的小心谨慎,以至于他对社会主义基本生产方式任何细节的设计,都附带了许许多多的基本假定条件。可令人遗憾的是,后来的实践者没有看到这些假定条件,他们只是粗线条地理解马克思所描绘的社会主义,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应有的错误。

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爆发周期性的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资本私有化基础之上的分散决策运行体制。当分散决策所产生的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社会必然爆发经济危机,社会经济体制就会受到极大的破坏。正是意识到这一点,马克思大声呼吁,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深层次矛盾,通过建立劳动者主导的社会体制,克服资本主义深层次的缺陷。但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其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但是,公民必须选择财富的管理者,从而公平地分配财富,更有效率地创造财富。然而,占有国家财富的管理者,同样需要财富,他们占有财富的欲望必然会导致社会出现腐败。这是许多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不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他的经典著作中看到了这一点,他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代表制度,试图用人民代表制度来彻底消除资本主义政治管理体制所产生的问题。

现在看来,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是深层次的,依靠自身的运行机制很难彻底克服。不过,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民主体制,定期地更换国家财富的管理人,以此来减少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并且缓慢地维持着资本主义的运行体制。西方国家之所以实行资本主义,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喜欢资本主义,而是人民普遍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体制虽然会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从而剥夺他们的财产,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法律上保护他们的个人财产权利,给了他们创造财富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只是表面的暂时现象,从内心深处他们仍然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所以,如果认为《资本论》一夜之间成为畅销书,而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发生逆转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西方人阅读《资本论》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资本论》的描述是正确的,至少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判断。但是,除了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当我们在讨论社会主义的时候,我们不要被眼前的某些假象所迷惑,更不能因为《资本论》重新被重视,而误以为社会主义得到了世界多数人的认同。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社会主义更是一种实践。只有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并且努力实践社会主义,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资本论 篇7

关键词:资本流通,货币,资本,转化

一、资本的含义

资本的神秘色彩仿佛是与生俱来, 那么什么是资本呢?“马克思曾风趣的说, 你必须超越物理学的界限, 去接触那只’下金蛋的母鸡’”。 (1) “资本的概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它反映出了每个社会的发展态势及该社会普遍的社会关系”。 (2) 资本一词最初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沿用了中世纪拉丁文中指家畜等物质存在, 另一个是能够创造价值的潜能。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杜尔阁把资本定义为“可动的财富”以及它们被货币所转化并表现出来的“多余的价值”亚当·斯密从分工和交换出发在《国富论》里, 将资本定义为一定量的积累起来的和贮蓄起来的劳动。《国富论》的法译者热尔门·加尔涅认为, 资产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盈利的时候, 才叫作资本。根据现今主流宏观经济学观点, 资本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皮卡蒂认为资本是“能够划分所有权、可在市场中交换的非人力资产的总和, 不仅包括所有形式的不动产, 还包括公司和政府机构所使用的金融资本和专业资本。”“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人力资本无论何时都不能被另一个人所有, 不能在市场中永久交易。” (3) 这也是随着时代发展的结果。奴隶社会, 奴隶主完全拥有奴隶, 当时的人力资本是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中, 必须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区别开来。

来看马克思对资本的解释, 马克思从两个重要视域对资本作了追源溯流的深刻解读: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作为社会关系的资本。在《资本论》中, 资本是由货币转化而来。“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 即贸易, 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4) “资本在历史上起初到处是以货币形式, 作为货币财产, 作为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与地产相对立” (5) 在这里, 马克思并没有给出资本的确切含义。只是顺承货币在商品市场、劳动市场、货币市场上流通而转化成为资本, 接着在流通形式上来将两者进行区别。在商品流通公式W—G—W中G—W的过程, 第二个W是货币购买的商品, 此时G已经是担负了资本的使命。

二、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中形式的区别

简单的G—W—G—W公式, 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过程。实则不然, 这是两个流通领域承接的过程。但是, 每一个过程从始至终都是有区别的。正如, 马克思举的例子“假如我用100磅买进2000磅的棉花, 然后又把这2000磅的棉花按110磅卖出, 结果我就是用100磅交换110磅, 用货币交换货币” (6)

(一) 共同点

1.都有买和卖两个对立阶段。无论是商品流通还是货币流通都是在买卖的对立中产生的。单独的一个买和单独的一个卖都无法称为流通, 如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里, 农民种粮为了吃和缴税。没有物质客体的换回。

2.都是买和卖这两个对立阶段。的统一买和卖自然统一在某个空间和某个时间点上。不仅如此, 买和卖双方的意志要达成共识。其中, 等价交换是达成统一意志的基础, 同时它还是流通的前提, 也是后面要分析的, 货币价值无法只是在流通领域增殖的一个结果。

(二) 不同点

1.流通顺序不同。运动起点、中介、终点不同。商品流通以W开始卖了换为G, 中介是货币终点是商品。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G开始买进W, 中介是商品终点是货币。

2.货币的作用不同。商品流通中货币最终转化成商品使用价值。而在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中出现了辩证的换位思考, 货币G在开始时是买者的货币, 换回商品时支出了。为的却是他自己作为同一商品的卖者时能够换回的货币。

3.货币的置换关系不同。商品流通, 是A人卖了面包得了a货币, 又拿a货币买了B人的水。同一块货币的两次置换。最后, 商品在A人的手里获得使用价值, 即面包的使用价值换为水的使用价值。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 是A人买了用b货币买了面包, 又将面包卖了c货币。同一件商品的两次置换。最后, 货币在A人手里获得价值, 即b价值交换为c的价值。在这里G是预付价值额, 所以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 G’=G+△G。△G为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有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 (7)

4.商品的价值作用不同。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对立, 商品的价值在商品流通中只是商品交换的中介, 随着交换结束而结束。在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中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个处在自行运动中的实体, 商品和货币是这一实体的两种表现形式:以货币的方式一般存在, 以商品的方式流通, 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

5.最后的经济形式不同。商品流通W—G—W中最后的经济形式是商品。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G—W—G最后的经济形式是货币转化成资本。

三、从G—W—G’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中分析转化

(一) 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含义

“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 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 (8) 就是说资本总公式内部不存在矛盾, 矛盾在于与之前的价值规律相矛盾。前面分析所得,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形成的, 商品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化。而在资本总公式中产生了价值增殖。价值形式转化和价值增殖, 这两者显然是矛盾的。虽然李嘉图因未能完成从价值规律解释资本增殖事实的理论任务而破产。但在马克思以后的分析中将会进一步表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的增殖, 不仅与价值规律没有矛盾, 而恰好是以价值规律为前提的。可见, 马克思将价值规律融入资本增殖的经济事实, 是在为资本增殖找理论来源。

(二) 深入分析资本总公式矛盾

第一, 在等价交换的商品流通下就是单纯的商品交换。当然这样分析的条件是, 抛开供求关系和暴力突发事件的发生。前面我们过商品交换的简单形式就是:A卖商品a得来的货币换成商品b, B卖商品b得来的货币换成商品a。其本质就是等价物的交换, 因此产生不出剩余价值。第二, 在不等价交换的商品流通中, 故意加价和减价都是暂时的。或者“商品的货币名称即价格上涨了, 但商品间的价值比例仍然不变” (9) 第三, 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不符合货币性质, “从商品交换的角度是无法解释的” (10)

四、结论

资本家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时说“他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这整个过程, 既在流通领域中进行, 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它是以流通为中介, 因为它以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条件。它不在流通中进行, 因为流通只是为价值增殖过程作准备, 而这个过程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可见, 资本转化为流通的必要条件是流通领域中产生, 而充分条件是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这个结论是马克思找到剩余价值的必经之路, 也是马克思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之源。

注释

11&lt;新时代哲学探索&gt;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21.原载于张雄&lt;中国哲学年鉴2012&gt;.

22[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47.

33[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48.

44 《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1.

55 &lt;资本论&gt;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71.

66 &lt;资本论&gt;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72.

77 &lt;资本论&gt;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76.

88 &lt;资本论&gt;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82.

99 &lt;资本论&gt;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87.

资本论 篇8

实际上,到了19世纪末,工资购买力已出现了显著上升,直至一战后,资本主义制度显示出了生命力,因此,社会主义革命集中爆发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则陆续走上了民主化道路。

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已经摆脱了原有悲惨的生活境地,但收入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并因为税制、遗产继承等原因不断加剧。当次贷危机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人们喊出了“我们代表社会的99%,我们不再忍受那1%的贪婪与腐败”,说明了收入不平等与贫富分化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度。

美国预算与政策优先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社会最富裕的1%人群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自1980年以来不断升高,并在2007年达到巅峰的23.5%。尽管这一数字在金融危机后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20%左右的高位,有力地折射出美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这也就不难理解,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新作《21世纪资本论》作为一本严肃经济读物竟然连续数周居亚马逊排行榜第一名。

皮凯蒂在书中指出,当21世纪的今天依然重复着19世纪上演过的资本收益率超过产出与收入增长率的剧情时,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产生了不可控且不可持续的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既没有像马克思当初在《资本论》中那样悲观地认为资本会无限积累并集中于小部分人手中,不平等不可消除;也不像库兹涅茨那样乐观的“平衡增长路径”。

皮凯蒂指出,在不平等问题上长期存在两个“忽视”:一是片面重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忽视资本占有的不平等;二是片面重视工资性收入差异而忽视利润、利息、红利等资本性收入差异。这就必须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寻找可能的解决问题之道。应对贫富分化趋势,必须加强财产性收入调节。

资本论 篇9

一、何谓社会化大生产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力定性为“社会化大生产”或“生产的社会化”,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概念就成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变迁趋势的基础,但什么是社会化大生产,马克思并无明确定义。但是,整个第二卷的内容对此给了我们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阐释:社会化大生产主要表现为社会分工的细化和高度密切的协作关系。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关于资本循环的论述中,就资本循环过程的连续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资本要经历三个阶段,转换三种职能形式;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时间上顺次继起,空间上比例协调的并存;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统一;三种循环形式交织在一起,连续地、并列地进行。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就像长长的链条在运转,这一链条上的任一环节的断裂都将导致整个过程的瘫痪。抛开社会形式,这种连续的运转过程是任何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特征;其次,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化大生产还体现为周转速度不同的诸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在分析资本周转速度的第二篇,马克思指出,产业间的周转速度千差万别,周转速度快的产业,在从市场上取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同时会迅速地向市场提供产品,而周转期间长的产业会在长期内只从市场中取走生产投入而不提供任何产品,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就要实现周转速度不同的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如果周转期间长的产业过度发展就会导致由物资紧张而引发的混乱;最后,马克思在第三篇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论述中,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平衡性、协调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建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推导出有关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了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消费之间、生活必需品生产与奢侈品生产之间,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都必须保持的平衡关系。只有保持这些平衡关系,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要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认真体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关于资本循环、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论述。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天生不稳定性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比例协调、环环相扣、连续运转、平稳运行,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剩余价值追逐的动力驱动性,这种经济关系与经济均衡协调的内在要求是冲突的,这样就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平稳发展成为偶然的事情。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不稳定的思想贯穿在《资本论》第二卷的始末。

对于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循环的中断,首先马克思考察了“价值革命”的影响,即不受单个资本家支配的社会资本价值的变化,会使资本循环中断。例如,某资本家持有的商品资本价值降低,转化成货币后将无法购买原有数量的生产资本来进行补偿;或者,商品资本价值不变,而生产资本的价值上升,也无法进行相等数量的补偿。马克思说:“如果社会资本价值的价值发生价值革命,他个人的资本就可能受到这一革命的损害而归于灭亡,因为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价值运动的条件”,“只有在价值关系保持不变时,过程才能完全正常地进行;只有各种干扰在循环反复中被排除,过程才能够在事实上正常进行”;其次,马克思考察了资本家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导致循环不能连续进行的情况。供给的商品资本因为包含了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供给的商品价值要比他投入的商品(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价值大。资本主义的动机是发财致富本身而不是享受,所以为了积累资本,剩余价值不会全部被资本家消费掉而形成市场需求,通常是先从流通中取出货币形式的剩余价值,为日后投资形成贮藏货币,这样也不会马上对市场形成投资需求。“他为提供的商品从商品市场中取出了货币等价物,但并没有为这个货币等价物从商品市场中取出任何商品形式的等价物”,所以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发生,由此导致单个资本的循环经常性中断。

在周转一篇中,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赚钱动机的驱使下,有可能出现周转期长的产业投资的过度膨胀。而资本主义信用的自由发展又支撑了这一冲动,使得投资需求扩张,物资短缺,随后物价上涨,投机盛行,最终导致经济失衡到崩溃的境地。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的紊乱。”马克思尤其关注到了货币市场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不稳定性的重要影响,他说:“货币市场的混乱会使这类企业陷于停顿,而这类企业反过来也会引起货币市场的混乱。”

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精彩论述虽然没有直截了当的涉及经济危机,但距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资本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内容,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组织、无政府状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各方面的平衡关系必然不断遭到破坏,当这些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要爆发了。经济危机既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后产生的灾难性经济后果,又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由失衡到强制性均衡的一种内在运行机制,经济危机是通过经济破坏这种方式来恢复经济均衡的“暴力”手段。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这种强制性的平衡性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是天生不稳定的。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在他心中已有了未来社会的初步设想,未来社会将采取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样的经济形式将会消除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性的弊端。要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加深对资本论第二卷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点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对于周转速度不同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马克思认为做出有计划的安排是有必要的。“如果我们设想一个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共产主义社会,那么首先,货币资本会完全消失,因而,货币资本所引起的交易上的伪装会消失。问题就简单的归结为: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任何损害,这些部门,如铁路建设,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较长时间内不提供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提供任何有用效果,但会从全年总生产中取走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论述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的补偿时,马克思提到了公有制中,生产生产资料的各部门之间产品需要互相调剂,以保障再生产的进行。“如果生产是社会公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那么很明显,为了进行再生产,第Ⅰ部类的这些产品同样会不断地再作为生产资料在这个部类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一部分直接留在这些产品的生产部门,另一部分则转入其他生产场所,因此,在这个部类的不同生产场所之间发生一种不断往返的运动。”

四、关于我国经济运行的进一步思考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我国江浙地区出现了民间借贷危机。从产业资本循环的角度来理解,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行必须使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以恰当的数量结构并存,在时间上顺次转化。爆发民间借贷危机的企业,无疑都是因为破坏了资本正常循环的前提条件。

第一种情况,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信泰集团曾是温州最大的眼镜生产厂商之一,十几家子公司遍布香港、上海、深圳、温州等地。2008年,随着世界光伏产业的兴起,信泰集团也开始大肆扩张进军光伏产业领域。但由于涉猎业务过多、扩张过快,信泰数亿元的产值根本无法满足其扩张对后续资金投入的需求,最终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绝境”。其民间高利贷12亿元,仅月息就高达2,000多万元;还有8亿元银行贷款,月息也需500多万元。2011年9月20日董事长胡福林出走。

第二种情况,经济危机导致资金链断裂。

封庆华创立的浙江丰华木业是一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的板材加工企业。2007年在衢州沈家经济开发区进行新厂建设,此时,银行的860万元贷款又要到期。正是用钱关头,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银行纷纷收紧信贷,他被迫涉足高利贷。他借的高利贷年利率高达100%,这使封庆华不堪重负。眼见2011年8月9日到期的一批高利贷无法归还,他和妻子蔡美华仓皇出走。

第三种情况,政府政策多变导致资金链断裂。

2011年9月22日,浙江光宇集团董事长冯光成站在了被告席上,检察机关指控他非法吸收存款48亿元。2001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后,银行就开始上门放贷,一下给了光宇集团26亿元的贷款。2007年开始,因宏观调控和银行信贷收紧,在几天之内,冯光成的公司被银行收款30多亿元,处于艰难境地的他被迫以民间借贷方式偿还银行借款,从而形成巨大的债务黑洞。2009年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追着冯光成给贷款,使得债务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企业又开始了扩张。但到2010年后,银行收紧银根,光宇集团债务问题总爆发。

通过对我国江浙民间借贷危机的考察,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当今时代,企业正常运行的条件是苛刻的,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赚钱动机驱使下的非理性扩张、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都会使企业正常运行的条件遭到破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仍然无法实现绝对稳定。

2、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所揭示的经济非稳定性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应该是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天生不稳定的。

3、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仍然具有指导作用,它给我们的启发是: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是与生俱来的,以公有制为基础加强宏观调控虽无法实现经济的绝对稳定,但它是抑制经济波动,限制经济失衡引发灾难性经济后果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资本论 篇10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及其作用

人力资本概念真正确立源于经济学家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缺陷的发现。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将经济增长只归因于劳动、物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在柯布·道格拉斯集合生产函数分析模型 (Q=AKαLβ) 中, 资本K和劳动L仅仅是数量上的规定, 即它们是同质的, 可以相互替代。传统理论只重视劳动力的数量, 却忽视了劳动力质量因素。这种缺失导致新古典经济分析模型无法解释经济增长中的索罗余值和其他一些理论难题。舒尔茨正是在传统理论的窘迫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将经济增长的“余值”和新古典经济学所面理论难题归结为人力资本的贡献。人力资本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根基。人力资本也存在不足之处, 即它片面强调了人作为理性的人追求自身资源的积累作用, 却忽视了人的社会特性以及个体资源运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社会背景。针对这些缺陷,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人的社会属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1. 人力资本及其作用

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人的这些能力和素质的获得需要接受一些必要的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等。贝克尔在其成名作《人力资本》中写道:通过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货币与心理收入的活动, 被称为人力资本投资。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多种形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使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 人力资本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他资本只有和人力资本配合才会发挥其效力。

人力资本, 即人的知识和技能, 它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行动者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 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可动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本可分为同质型人力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具有非竞争性、难以模仿性、价值性、稀缺性等特点。异质性人力资本行动者在社会竞争中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它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竞争优势。

2. 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 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 它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 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 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

人力资本关注人自身资源的开发, 强调个体素质的提高与经济水平的关系。与人力资本不同, 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相互信赖、互惠互利、社会合作等方面。社会资本常常被看作公共物品, 资源共同体中的成员都能享受到社会资本的效应。

社会资本有助于行动者利用社会结构中其他成员所拥有的稀缺资源。社会资本的高低决定了拥有这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义务、期望、互惠、信任与合作机制能够使社会结构间的信息和情感沟通, 降低了行动者与外界交往时的信息的不对称;正式和非正式规则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任何个体和组织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处于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结点, 通过与之相关联的结点获得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在以儒家文化为底蕴形成的具有差序格局特征的中国社会结构中, 社会资本对于个体与组织的发展尤为重要。

3.文化资本及其作用

布迪厄指出, 文化资本是“指一种标志行动者的社会身份的, 被视为正统的文化趣味、消费方式、文化能力和教育资历等的价值形式”。文化资本主要存在于知识与文化生产的领域, 它是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 是构成社会符号的基本条件。在功能上, 文化资本的主要效用在于给个体带来超常价值。它能为拥有文化资本的个人提供物质利益和符号利益等多方面的庇护。

按照布迪厄的观点, 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第一种是身体化状态。例如, 长久地附着在个体思想和身体中的性情;第二种是客观化状态。当文化资本转化成文化商品时就属于这种状态, 例如, 电影、图书、器械等;第三种是制度化状态。当身体化文化资本以某种方式得到正式认可时就属于这种状态, 例如, 学位证书。布迪厄认为, 身体化文化资本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本形式。因为其他文化资本形式都可以从身体化文化资本找到根源。因此, 身体化文化资本是最基本的状态。

身体化文化资本体现了个体价值信念、理想追求、精神气质。它是个体的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客观化文化资本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对国内外现当代优秀文化主动选择的客观结果。它是行动者获得全体人类文化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身体化文化资本的基础和源泉。通过制度化文化资本, 个体拥有的文化资源存量能顺利地得到社会认可, 为其融入社会结构网络之中提供便利。

校长成长过程的资本构成及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1.校长人力资本及其作用

校长人力资本是指校长作为学校主要领导所拥有的经营管理知识、技能、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总和。校长人力资本是一种异质型人力资本, 即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校长在其成长过程中, 其人力资本是通过其接受的学校教育、管理专业实践 (如担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务) 、学校管理培训 (如校长培训) 以及自我研修等途径积累的。

校长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今后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具有较高水平异质型人力资本水平的校长能够突破传统并创新学校发展模式, 避免学校陷入同质化境地, 使学校始终拥有非均衡优势, 从而有效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校长还能根据自身拥有的科学管理知识和技能优化学校内部结构, 实施卓越管理, 协调学校内部各种力量, 从宏观上谋划学校发展;优秀的校长依据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各种外部的机会和风险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决策, 以实现学校效益最大化。

2. 校长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校长社会资本是校长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 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通过社会联系获取社会资源并转化为学校利益和促进自身职业成熟的能力。以校长通过社会交往形成的信任、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威望、声誉等为表现形式, 并以校长所拥有的社会头衔为其社会关系特征。

学校组织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镶嵌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普特南指出, “社会资本与学校运作方面也有紧密的联系”。“当教师、家长、校长之间具有一种高度信任的关系时, 将极大地促进学校的发展。”校长利用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本为学校拓展发展空间, 获取优质稀缺资源, 构建学校发展的资源共同体。学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 不仅校长的人力资本是异质型人力资本, 教职员工的人力资本也具有类似的特性。他们拥有的知识和能力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评估, 大量表现为非正式的默示或隐性知识, 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合作, 才能相互理解与认同, 最终形成文化共同体。只有形成文化共同体, 才能具有文化冲突, 为凝聚学校各种力量, 共同致力于学校发展创造条件。因此, 校长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高超的管理技能和远见卓识的前瞻意识, 更要善于谈判、交际和应酬。由是观之, 社会资本在校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3. 校长文化资本及其作用

校长文化资本是指校长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长期影响下形成的, 适应校长学校管理和学校经营活动的文化艺术修养、气质、风度、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以作品、文凭、学衔为其符号特征。校长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身体化状态。这是校长最重要的文化资本的形式, 具体表现为校长的价值观、人格特征、品德修养、文化艺术修养、气质、风度、行为方式、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管理理念、信念、自我发展和专业发展意识等;客观化状态具体表现为校长的作品、占有的图书资料等;体制化状态具体表现为校长获得的各种资格证书、文凭、被授予的各种称号、名誉等。

金融危机促使《资本论》热销 篇11

在这新的形势下,卡尔·马克思撰写的出版于1867年的《资本论》骤然热销。位于柏林的卡尔-迪茨出版社(Karl-Dietz-Verlag)是一家专门出版发行学术著作的出版社,在2005年只售出了500套《资本论》,而在2008年1月至9月已经销售了1500套。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说,这一销售量是2007年全年的3倍,是1990年的100倍。而柏林出版社(Berlinoise)2005年和2008年售出《资本论》的情况与卡尔-迪茨出版社完全一样。这两家出版社的经理都认为,《资本论》的销售量还会继续上升,该巨著将成为2008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

金融危机的出现促使许多人购买《资本论》,阅读《资本论》,这其中有银行家、金融家、经理等等,为了解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重温马克思的理论。许多年轻的学者也涌入书店,成为购买巨著的主要读者。

出版电子图书法国不甘落伍

于平安

21世纪以来,法国每年都要出版和再版44000多种图书,2007年共出版新书和再版已达到60376种。虽然法国是世界上出版大国之一,但是电子图书在法国仅占全国图书销售量的1%;而在德国和英国所占比例为3%;美国已达6%。2000年法国全国出版协会(SyndicatNational de l’Edition)曾经在巴黎图书沙龙期间组织了一次名为“图书沙龙与电子图书”的活动。许多出版商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广大公众也对此兴趣颤浓。一时间人们对于电子图书的疯狂仿佛纸介图书即将消失。然而,由于近年来法国不景气的经济,使出版电子图书遭遇曲折。

2004年,法国只有一家大型的老字号出版社加利玛尔(Gallimard)推出了一套名为《倾听与阅读》(Ecoutez lire)电子丛书。而法国图书休闲俱乐部则在同一年才开始自行录制电子图书,并成立了一个名为欧迪伯的公司(Audible),该公司可以在网上销售图书。在此之后,在法国别无其他出版社采取行动出版电子图书,因为法国人片面地认为,电子图书只适合那些眼疾患者。2004年至2007年之间,法国只有若干家小出版社,如口述出版社(De Vive Voix)或专业出版社如弗雷莫·泰莱梅(Fr e meaLlx Th 6l e me)专门出版古典文学类电子图书。

2007年7月,法国数字经济发展国务秘书向总理提交了一份名为“2012年法国数字计划。”该计划是自20世纪90年代迄今,法国醒悟到,应该不甘落伍摆脱行业落后的局面,国家干预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新举措。2007年夏季,法国出版界人士认识到,在出版电子图书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同年夏季,法国几家大的出版社就筹备出版电子图书事宜召开了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法国几家驰名出版社的代表:阿歇特图书出版社的总经理、法国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的总经理和隶属于德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法国图书休闲俱乐部分公司的总经理。会议作出了两项决定:一是成立一个专门出版电子图书的集团,电子图书以CD发行;二是在2007年圣诞节前首先推出一批电子图书,并在2008年末出版30-50种电子图书。书目品种多样,包括小说、生活实用书以及侦探书等。

2008年巴黎图书沙龙期间,法国利用500平方米的展台,围绕着“明天的阅读”主题向公众展示了新的阅读载体的发展趋势。为此,法国还举办了30多场辩论会。展方向公众介绍的4种新的阅读方式备受关注:1,电子阅读器、法式和其他国家不同类型的网络阅读;2,各类阅读载体:电话、电脑、手机、游戏机;3,在线百科全书、文学博客网站、电子文件包、影视图书馆;4,数字电视新频道。巴黎图书沙龙期间,“明天的阅读”活动使人耳目一新,辩论会场场座无虚席。虽然2008年巴黎图书沙龙已经结束,但是新的理念和新的创意使法国出版电子图书再掀高潮。

资本论 篇12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历史上是规模最大的,波及范围也最广,而其动用金融救助方案,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仅有的。全球救助正在竭力防止美国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但是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仍在继续,并在国际间不断传导。从伦敦、巴黎到法兰克福,欧洲主要股票指数连续暴跌,亚洲、香港恒生指数,日本日经指数跌幅超常……。

这场危机使西方人重新想到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也导致了《资本论》突然在欧洲一些国家热销。《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石,给人类指出的是规律性的东西,难怪现今的欧洲人“困而知学”,又重新回到马克思语境中来。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以《资本论》为基石来分析此次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引发的深层原因。

二、全球金融危机深层原因分析

(一)资本主义制度产物

当代资本主义是国际垄断的资本主义,资本在马克思以后的百年间,在国际化运动中实现不断增殖,垄断已成为高度集中的国际垄断。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特征在当代依然没有变,反而表现得更为突出。它的剥削和统治形式也更加完备,垄断组织也不是马克思年代的“国际托拉斯”,而是庞大的跨国公司,以及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子公司。

与这种庞大的跨国公司相适应的是国际金融资本。国际金融资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冷却下,资本和财富迅速集中,在世界上形成空前巨大的财团,寡头和超级富豪。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的世界金融体系。

《资本论》中指出:“关于进口和出口,应该指出,一切国家都会先后卷入危机,那时就会发现,一切国家,除少数例外,出口和进口过多,以致支付差额对一切国家来说都是逆差。”(卷三,556页)

(二)全球化误导

在《资本论》中,“一切国家”、“世界市场”等概念,随着对资本扩张的叙述,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马克思所指范围,大体近似于当今的“全球化”概念。可今天“全球化”却有它特定的内容,特定的背景,它已经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经济模式,这次危机与这一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上面提到的高度集中的国际垄断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全球化”过程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推向全球的过程。

全球化的三大支柱是:新自由主义,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些理论和机构虽然在全球化到来之前就都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全球化”时代,它们的作用才得到充分发挥。

1.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来源于古典主义,它看上去仅仅是古典自由主义在当前的复活,但是它流行的背景更值得注意,它最初是作为拯救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剂药方,而为当权者所重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曾经指导过战后西方经济高速增长的凯恩斯主义面对危机无能为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国家纷纷采纳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才得以渡过危机,并不同程度地带来了经济繁荣。直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这似乎是从反面印证了新自由主义的成功。于是新自由主义又开始从学术和理论逐渐走向政治化,并发展为西方国家推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理论和意识形态,它在国际实践中表现为“华盛顿共识”———即要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放任政策。

2. 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这三大组织分别管理着全球经济中货币、贸易和投资领域,对世界经济具有无比的影响力。虽然它们头顶着“国际”或“世界”的帽子,但它们都掌控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手中。比如,在世界银行内部,美国一家控制着16%以上的投票权,对世界银行任何一项重大决议都拥有否决权。并且按照惯例,世界银行行长的职务均由美国总统提名,并始终由美国人担任。由此看来,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工具,因而它有明显的利益倾向性。

3.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离我们很近,麦当劳、索尼、微软、西门子等等就是跨国公司的典型代表。那么跨国公司究竟是怎样的机构呢?我国学者认为,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其实,跨国公司就主体而言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目前为止最有技术水平、最具经济规模、对社会经济生活最有影响力,也最具破坏力的代表性企业。

新自由主义、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三位一体,它们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是全球化的象征和标志。其中,新自由主义是主导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国际经济组织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资本正是借助它们的力量在全球疯狂扩张。在今天,资本矛盾表现为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正是资本矛盾的日愈尖锐使全球经济停滞和衰退,最终将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三)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的国际金融体系

1. 虚拟资本极度泡沫。

按《资本论》所述: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重性,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二重形态,使整体的国民经济划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部分,这两类经济本应大体一致。

虚拟资本的积累在通常情况下是可以与实体资本积累相脱节的,即虚拟资本积累反映的价值符号可以与实体资本的真实价值无关。虚拟资本的量与实体资本的量不一致,并且使用经济越发达,虚拟资本的量就可以更多地超过实体资本的量,一旦超量过大,交易主体的预期和信心就会受到冲击,虚拟资本量相应会急剧缩小,这就可能直接引发金融危机。

2. 美元霸权的形成。

冷战结束后,金融全球化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都是以美元纸币融资的,而美元不仅继续充当国际贸易的主要储备货币,且更重要的是继续充当国际金融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霸权的形成使美国能够以资本账户盈余消除国际收支失衡。

在美元霸权的作用下,今天的新型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是史无前例的,也是触目惊心的。在这两个关系着各国国计民生的领域,美元霸权是结构性的。美国生产不被任何实物支撑,只由美国军事力量支持的美元纸币,而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全世界的中央银行被迫用手中结余的美元为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融资,因为这些美元只被允许作一种用途,那就是购买美国财政部的债券。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央行也为美国政府国内预算赤字融资。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越大,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中央银行手中结余的美元越多。这些不得不再循环到美国,购买美国财政部债券的钱,也就越来越多。

3. 国际金融体系以美元霸权为特征。

美元霸权导致当前全球金融体系处于一种恐怖的平衡状态,任何实质性的变革都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彻底崩溃。正是害怕彻底崩溃,全球金融体系的上层国家,例如,欧洲和日本,虽然已经感受到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平衡持续发展的危害,但是却不敢提出任何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替代方案来动摇美元霸权,世界金融体系陷入日益混乱而脆弱的状态,危机四伏。

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环境中,美国通过美元杠杆等于把国内危险转向国际市场。现行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公共牧场”,当美国这样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把风险往里面转移时,各国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均受影响和动荡。

英国《观察家报》称:“心术不正的华尔街正威胁着世界经济,越来越严重的金融危机是一场历史性的大灾难,将对世界其他地区造成影响,这不仅是美国的危机,也是全球的危急时刻。”

三、结论

综上所述,按马克思学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概括说有三点:

1.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者群众有支付手段需求不足的矛盾对抗性暴发,即资本主义性质使然。

2.它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的结果,即全球化运动。

3.作为国际资本主义核心力的美国,它所具有高杠杆效应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性、欺诈性及其管理失控与崩盘所致,即美元霸权及其国际金融体系。

这三点简单说,一是资本主义性质,二是全球化运动,三是美元霸权及国际金融体系是这次暴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对马克思主义及《资本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以《资本论》为基石来分析此次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引发的深层原因,即资本主义性质、全球化运动和美元霸权及国际金融体系是这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论,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郑良芳.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成因剖析和十点警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7,(66).

上一篇:结构与效率下一篇:共享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