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效率(共12篇)
结构与效率 篇1
《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实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热情,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活动的动力, 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将师生的心灵进行沟通,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 促进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 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天真可爱、表现欲强, 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学生的兴趣下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索, 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与知识的魅力。例如《安全伴我行》一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要学会每个人在游玩、行路时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注意公共安全。在出现意外时要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 并具备自救、互救的实际能力, 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配上相同环境的音效, 如行路时的音效有汽车来回穿梭的声音, 有自行车、摩托车的声音, 有各种车辆鸣笛的声音, 然后指导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出现意外时怎样实施自救与互救。学生们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津津有味的学习, 学习起来轻松愉悦。
二、寓课程于故事喻理法之中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 教师可以将课程中深刻的道理寓于娓娓动听的故事中, 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水到渠成。因此, 运用故事喻理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故事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借助故事体现教材中所要阐述的的思想道德观念, 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在爱的阳光里》一课的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教师可以将党、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儿童的一些实例故事将给学生们听, 学生在故事中明白了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安康计划等是面向少年儿童的全国公益性活动, 并深切感受到关爱之情, 感受到在爱的阳光下的幸福生活。
三、发挥榜样的感染力作用
英国教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造就他们完美的人格。”学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 榜样让他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并可以引导学生将榜样优秀的品质践行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 榜样分析法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例如《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一课的学习,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迹与此科研成果对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带来的重大意义, 体验科技有可以为人类造福的本领。引用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 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袁隆平!”如此高的评价与袁隆平不平凡的事迹不仅仅是震撼了世界, 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是袁隆平使科技的威力发挥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带给了人类生活巨大的改变和更加美好的未来。由此可激发出学生要好好学习的想法, 榜样让学生用心来感受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并培养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等良好的品格,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体验生活中的品德与社会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 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去真实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例如《学校里工作的人们》这一课,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对学校工作的人们的专题采访活动, 采访对象可以是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医务教师、门卫等人员, 包括教师、教务处。通过采访活动, 学生对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产生尊敬之情、感激之情, 感受到职业的差异与应该受到的相同的劳动尊重, 感恩于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再如《画画我们的学校》一课, 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内参观、写生, 指导学生在画学校平面图时如何辨别方向, 以及作画的步骤, 培养学生对学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个教室、每把桌椅的热爱之情, 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综上所述, 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 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乐学、善学、会学,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产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以及感悟, 可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并理论联系实践, 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成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学习, 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活水,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 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 利用有趣的学习情境、动听的故事、榜样分析、体验生活的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月秋.也谈小学思品课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 2011 (31) .
[2]王书娟.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 (小学版) (下) , 2010 (11) .
[3]刘李平.回归生活融入生活——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 2009 (25) .
结构与效率 篇2
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改的途径有很多,但核心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而要提高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有效课堂的打造。时下,各地课改推出了多种多样的课型,如阅读课、写作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课的结构也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标新立异。但实践证明,我们教改课题“整体读写教学研究”中的两段三步结构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掌握学习的方法,即学会学习。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两段三步结构的整体读写教学法就应运而生了。
两段指课前预习,清障质疑;课后写作,专题讲评。
三步指:第一步,整体感知,突出异同;第二步,取舍片断,精读重难点;第三步,总结运用,同类作文。
课前预习清障质疑阶段,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态度、习惯和方法,避免盲目性应付性,不管哪篇文章,先总要读几遍,没有谁一拿到文章就能读懂的。读什么呢?1.借助字典词典解释音字词的问题。2.基本完成教材上的作业和旁批中的思考题。3.准确的写出每篇文章的思路标志。通过阅读中心词和中心句,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言词标示作者的思路,称之为思路标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4.明了每篇文章的详略和主次,懂得围绕中心选材的重要性。5.初步判断哪些文章片断是精彩片断和学习难点,以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虽然不是上课但至关重要,这是质疑,上课就是以讨论的方式答疑。学生围绕这一疑问可以和周边的同学互相切磋讨论,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畅谈自己的看法,甚至猜一猜与老师的答案会否一致。这一阶段的时间不能固定,但必须具备先期性。
第一步:整体感知,突出异同。
这是在预习基础上,在课堂里实施的第一步。这是一步见森林的过程,这里要搞清一个单元内的所有文章,作者写了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写,以及各篇文章之间的异同。把这个比较异同作为一个单元专题,用一节讲授,效果是相当好的。
第二步:取舍片断,精读重难点。
以义务教材七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为例,用两节课时间精读,第一节专读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二节课专读怎样旁批。
《一面》中的鲁迅为什么写外貌?《同志的信任》中的鲁迅为什么又侧重写动作?对《一件珍贵的衬衫》的周恩来为什么侧重写语言?所有这些应该留给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解答学生想说又说不出的问题和新的知识。
第三步:总结运用,同类作文。
总结,包括每篇文章思路标志的顺序,思路与主旨的关系,准确严密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象征烘托暗示对比等表现手法,总分总并列递进等结构。
同类作文,指运用本单元各课例的思路,写同一类的文章。写作基础好的,可以在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基础一般的可以依照该思路改变写作素材而已。
这一步,用一节课时间,重点要求学生写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断。
以上三步只用了四节课就圆满完成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写素质。而在常规教法中,上述三篇课文要用6课时教完。这样就减少了2课时。这缩短了的课时,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自主支配时间,学生可以安排这个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迁移和写作实践,大大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后写作,专题讲评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前三步知识的延伸,更是写作实践的深化。
在学了一单元整体构思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运用观察分析联想想象手段,进行写作。在这个写作过程中,也许有人认为时间长速度慢,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位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他们没有成熟的思想,更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在短时间内快起来,基本上不可能。当然这个过程不是太长,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管得更严。具体操作是:1.要求在每一篇习作之中写明中心、思路标志、详略主次,并给每项指标量化计分,以培养每位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2.要求每篇习作至少写100字的精彩片断,教师作重点评析,并给以定性评价。3.一个单元一篇大作文,一篇大作文评5篇最佳习作结集成《小荷作文选》,好的作文从横向比较评价,突出拔尖;次一等的习作,从其自身的纵向比较评价,突出有进步。
这个内容在一节作文讲评课上完成,评出两个“最”:最佳精彩片断、最佳习作。这个讲评课实质上就是一个写作成果的展示课。在这个课上,每位同学都能体味到成功的喜悦,这就大大激发了每位同学的阅读写作兴趣。由于要求学生“学课例思路,写身边生活”,这就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写生活的兴趣和习惯,懂得了“学语文就是学生活,写作文就是写生活”的道理。
结构与效率 篇3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而证券市场就可以成为反应国民经济变化的晴雨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外国证券公司对我国的证券公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挑战。为了能够促进我国证券行业的不断发展,就要对业市场结构变化和效率提高对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能够确定未来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是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对市场结构和企业效率对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证券业 市场结构 建议
证券市场是我国企业实现融资的重要渠道,可以使我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活跃,并促使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活。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整顿证券市场中的混乱现象,并促进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就要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综合治理。
一、研究理论分析框架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的是《产业组织》一书中对产业组织理论等相关观点。在该书中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来对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推到,认为在三者存在如下关系,集中度的高低对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又对企业的市场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该理论中将产业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对产业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本文是通过历史演化的角度来对中国的证券行业的发展演化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2001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出中国证券业竞争的真实状况,从而能够更好的对证券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究[2]。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
对2001年~2012年证券公司各项业绩指标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综合计算评估,对证券业的集中度、证券业规模、证券业绩效等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二)数据处理
1.对市场集中度进行处理。在经济中经常通过市场集中度来对市场结构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所谓市场集中度处理就是将市场中的其中最大的几个企业之间的计算指标作为整个市场中和行业中的份额比例,因此市场集中度是形成的一个数字比例。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通常包括股票基金经纪业务、承销业务、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但是因为在收集数据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将绝对集中系数作为计算证券业的行业集中度计算数据。
2.对市场规模数据进行处理。在本文章选取的市场规模数据进行数量,选取当年的证券业总资产作为其衡量其规模水平的衡量指标,从而对市场的规模数据进行分析。
3.对证券业绩效用净资产利润率进行处理。采取当年证券业利润总额与净资产之间的比例,来对证券业绩效用净资产利润率进行分析与处理。
(三)其他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对市场集中度、证券业规模、证券业绩效等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还需要结合证券公司的自营、委托理财等业务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分析。
三、我国证券业集中度、规模与绩效状况
证券业集中度。通过对2001年~2012年证券公司各项业绩指标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综合,并进行评估,其证券业承销业务市场结构的集中度比较高。在我国的传统经济发展中,证券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从而可以使承销业务逐渐形成互相竞争的经济发展格局。
其经纪业务市场结构处在比较明显的竞争状态。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证券行业与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相比,其准入壁垒较低,这就使得参与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数量明显增高。同时,其经济结构的变化比较隐蔽,但是在近年来有逐渐集中的趋势。
同时,通过该信息资料,可以看出其营业收入结构在准中寡占产业和低集中产业之间。其营业收入结构呈现出不断变化与起伏的状态,一些中小型的证券公司与一些大型的证券公司在某些年份之间的收入相比发展更快。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文中对我国证券业市场集中度以及相关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可以归纳出如下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
首先,就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承销业务的集中度实际情况来看,其市场结构属于准中寡占产业结构,集中度相对较高;其经纪业务市场结构表现为低集中结构,且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竞争状态。二者进行比较,承销业务起市场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垄断状态。在近几年证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市场中其集中度也会不断增长,这样机会使一些资金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是一些相对处于弱势的企业就很难获得发展,并很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消失,产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向垄断方向发展,对市场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3]。
其次,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其获得盈利的能力还不够稳定,其利润存在较大的波动。证券商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股市行情的变化,其获得经济收益的主要形式也受到股市行情的影响。以股市行情较好的2000年来看,证券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可以高达20.89%,但是在2001年股市出现严重的下跌情况,其资产收益率缩水到7.04%。这种毫无规律的市场模式对证券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还需要对其业务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开发。只有将经纪业务收入控制在低域其主营业务的收入50%。这样就会使证券公司逐渐形成良好的市场抗风险能力,这也可以有效的促进各个行业的稳定性,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最后,通过对上述资料进行总结,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证券商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结构以及行业规模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但是证券商的盈利能力与证券市场的总体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如果在市场中的整体情况处于逐渐趋好的情况下,则其平均收益为正,其利润就会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五、结束语
通过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证,对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和效率对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我国的证券业的发展进行大胆的推测。同时,也能对可能提高证券业绩效得到有效提升的途径进行探索,从而能够更加清晰的确定未来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聪,宋慧英.中国证券公司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2,01:157-160.
[2]孙凤霞.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与效率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结构与效率 篇4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和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上升,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费用的意愿和能力的减弱等因素,高等教育的经费短缺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大学共同面临三大症结:财政困境、效率低下和不平等1。自1999年以来,随着中国高等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大,由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有跟上规模发展的速度,致使高等学校的生均支出逐年下降,许多学校面临着办学条件和经费的压力。王蓉、岳昌君和李文利对2010年和2020年的教育经费需求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我国10-20年的教育经费需求将随着教育发展而快速增长,解决教育经费的供给问题仍十分艰巨2。
面对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客观现实,各国政府都在采用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扩大财政来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二是改善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与供给能力有限的矛盾,在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更公平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经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变得更为重要。如果投入的资金不会有效分配使用的话,即便投入很多也不一定能收到较好成效3。
高等学校成本结构反映了高等学校投入要素,更反映了投入要素的组合和配置情况。在国内外教育经济的实证研究中,由于成本核算的复杂性,通常用支出来替代成本,也通常用支出结构或使用结构来替代成本结构。通过对高等学校成本结构的研究,可以探讨优化学校内部资源的配置问题,从而提高学校的内部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教育投入结构,保证经费合理支出,国内外众多学者很早就提出了其研究的重要性。“大学的预算和支出可以反映其活动、绩效”,“尽管生均成本不变,学校可以改变内部资源配置,同样可以改变整个机构的绩效”4。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5。研究表明,学校内部资源的配置结构对于学校的效率或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6。“把学校生均成本结构与教育活动的目标相联系,诊断其结构合理的程度,是成本行为分析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领域”7。
过去国内外在对高等学校成本函数研究中,对生均支出与产出的关系(如,规模经济),总支出与产出的关系(如,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陆根书对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与教育科研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的教育经费及来源结构与其教育和科研质量存在紧密的联系。高校的教育经费越多,其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质量越高8。这是目前国内首次对高校经费结构与其产出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但是,在成本结构与产出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从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71所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的资源配置效率,为改善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证依据。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框架
从经济学的效率理论看,一般经济理论研究中所分析的是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和X效率。经济学的效率理论也适用于教育经济领域。教育生产中也应存在投入的最优配置,即资源的配置效率。“教育投入政策包括确定合理的投入量和合理的投入结构。”“资源配置的结构与教育投入结构直接相关,在一定投入量的情况下,要使得教育投入在结构上合理,就需要在资源的配置结构上合理。资源配置结构的合理,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可以通过教育投入结构的合理化而使得教育投入的产出率增长。”9
以上分析表明,提高高等学校的产出和效率,可以靠增加总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善资源的配置结构(配置效率)来实现。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改善配置效率的途径更为重要。此外,也可以通过降低X效率来提高高等学校的产出和效率。
高等学校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就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果把投入要素折合为财力,高等学校的投入就表现为对人力和物力的费用支出。如果从功能的角度计量和分析高等学校的成本行为,高等学校的投入就表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费用支出。对人力和物力的支出以及对不同功能活动的支出就构成了高等学校的成本结构。因此,高等学校的成本结构代表了学校内部人力和物力的有形投入要素及其配置结构,也代表了在各功能活动方面的资源投入与配置情况。在投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不同配置以及不同的功能配置应该对产出和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从理论方面分析,可以通过合理配置高等学校的内部资源实现其产出或效用的最大化。
人力资本理论表明,教师的工资体现了教师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人员工资水平,代表了较高的人员素质和较大的教师努力程度,进而可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教育经费和人员数量及结构一定的情况下,人员工资水平越高,人员性支出的比例也就越高,教师的劳动生产率也就应越高。同样,教育产出得以实现,也离不开物力投入。较高的人员支出比例可以提高产出和效率,但是由于对物力可能造成的挤占效应,也可降低总产出和效率。因此,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不同配置对学校的整体产出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高等学校的功能分析看,不同类型的大学由于其办学目标的不同,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侧重也不同,相应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支出比例也会有所差异。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科学研究的产出是评价研究型大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科研卓越是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核心。维持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经费在持续增加,因为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成本也越来越高”10。因此,在学校内部的资源配置上,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支出及其比例高于非研究型的大学;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支出及其比例高于一般的研究型大学。国内外不同类型大学的比较分析表明也是如此。
从内在逻辑来分析,较高的科研支出比例,表明教师拥有较多的科研经费,这样教师就可购买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保证必要的业务支出,也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劳务收入。因此,教师既具备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也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教师拥有较多的科研经费也说明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因此,较高的科研支出比例可以有更多的科研产出和更高的科研产出效率。但是人才培养仍然是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教学支出也应该在研究型大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学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太大,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就会减少,这对人才培养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学与科研资源的不同配置对学校的整体产出和效率应该具有重要的影响。
成本结构反映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成本结构对组织的产出和效率应该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高等学校的成本结构只能反映学校内部的可测量的投入要素,有些不可测量的非经济投入要素也是很重要的。诸如校园文化、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学术自由和知识氛围)、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学校的管理水平等不可测量的投入要素都会影响到个人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影响X效率,对组织的产出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由于产出指标的选择和量化等问题,使得影响教育产出的因素以及成本结构与产出及效率的关系十分复杂,成本结构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教育产出及效率需要进行实证研究。
由于科研支出比例是反映学校功能支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也是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样本中的学校多数是国家“21 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中还有大部分的“985工程”大学,因此在实证分析中将重点考察科研支出比例与学校科研产出的关系。
(二)理论假设
根据以上理论框架提出如下理论假设:在生均成本和教学产出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科研支出比例的增加,产出(SCI总数)和效率(人均SCI)也有所增加。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对科研支出比例与产出和效率的关系先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对其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
研究过程分不考虑学校类型(总体样本)和考虑学校类型两步检验假设。在考虑学校类型时,采用在学校的类型内分层次回归的方法。
(二)研究设计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样本为2001年教育部71所(实际为74所,包括3所异地办学)直属院校。数据来自2001年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统计资料中有关科研经费支出、科研产出和效率方面的统计数据,见下表1。科研支出比例为科研事业支出占学校事业支出的比例。科研产出和效率的数据可以从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得。
资料来源:2001年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统计资料。
因变量:科研产出:SCI总数;效率:教师人均SCI数。
自变量:本文中成本结构变量的确定考虑了两个原则:一是在经常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成本结构,超过10%的结构做了保留,因此除科研成本结构之外,还选取了在职人员成本结构(经计算所得)、业务成本结构和设备成本结构。另外,成本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只有业务成本结构和科研成本结构存在相关性,但是相关系数为0.7,不存在共线性,所以这些变量的引入是可行的。
控制变量:为了控制是由成本结构以外的因素对产出和效率构成影响,需要引入经费支出的总量性指标——生均事业费。本文中的成本结构是经常费中的项目支出比例,可以反映经常费的成本结构对产出的影响,引入生均事业费可以控制经常费总量对产出的影响程度。折合毕业生数量(教学产出)也作为一个控制变量,目的是假定在教学产出一定的情况下,考察科研支出比例与科研产出的关系。相关系数分析发现,虽然有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相关系数也都在0.50以下,不会存在共线性问题,所以控制变量的引入是可行的。
(三)计量模型
模型形式:根据散点图,确定对数型和双曲线型、S型、倒指数型。选取拟合程度较好的模型分析(具体模型略)。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不考虑学校类型(总体样本)的情况下,科研支出比例与科研产出和效率关系的描述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在科研支出比例超过14%的32所学校中,SCI总数平均每校291篇,人均SCI总数0.11篇;而在科研支出比例低于14%的42所学校中,SCI总数平均每校69篇,人均SCI总数平均每校为0.035篇。因此,从统计描述也可以直观地看出科研支出的比例与SCI和人均SCI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考虑学校类型的情况下,结果也是如此。
对于科研支出比例与SCI总数和人均SCI关系的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考虑学校类型和考虑学校类型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科研支出比例对产出(SCI总数)和人均SCI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从而验证了理论假设,即在生均成本和教学产出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科研支出比例的增加,产出(SCI总数)和效率(人均SCI)也有所增加。例如,在没有考虑学校类型的情况下,科研成本结构与SCI总数和人均SCI关系的模拟回归结果见下表。
a.因变量:SCI总数;R2=0.495 R2=0.473 N=74 F=12.328 Sig.=0.000
上表是一个通过检验的对数型函数,可以看出,科研支出的比例与SCI总数明显相关。方程的拟合度也较高,VIF值为1.087,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表明方程是可靠的。
从模型分析也发现,生均事业支出与科研产出和效率成正相关。生均事业支出高的学校对仪器设备的投入也更多,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也较高,使学校的产出和效率也较高。这表明,学校的富裕程度对科研产出效率也具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实证分析表明,在没有考虑学校类型和引入学校类型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科研成本结构均对产出(SCI总数)和效率(人均SCI)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高校支出的功能结构,特别是其中科研支出的比重,对科研产出和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可能在于高等学校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密切关系,即在我国当前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下,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反而是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的互补关系。由于在高等学校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主体并不是严格区分的,教师往往是既进行教学同时也从事科研,科研活动中的一些内容可以用来丰富教学环节,扩充教学内容,科研项目的一些设施条件无形中也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设施水平,因此高校科研活动的增加并不简单地降低其教学能力,甚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说明高等学校中存在范围经济的现象。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我国教育部直属的高等学校中,在学校生均投入水平和教学产出量一定的前提下,科研支出比例的提高会带来科研产出总量以及教师人均科研产出效率的提高。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经费在不同功能之间的配置结构对产出和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说明高等学校经费在不同的功能之间存在配置效率。
当前对我国高等学校增加科研投入不仅能够带来高校科研产出总量的增加,而且还具有提高高等学校科研产出效率和高等学校总体内部效率的作用。因此当前增加高校的科研投入不仅有利于高等学校水平和层次的提升,也有利于改善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布鲁斯·约翰斯通.世界大学变革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A].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81.
[2].王蓉,岳昌君,李文利.努力构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下)[J].北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81-82.
[3].伯格林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Z].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副总干事伯格林德在高等教育使命、经费和管理国际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2005-05-11.
[4].Bowen,Howard R.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80:152.
[5].王善迈.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7.
[6].阎风桥.中国高等学校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效益问题[A].见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13.
[7].蒋鸣和.教育成本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0.
[8].陆根书.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对高校教育科研质量的影响[J].现代大学教育,2003,(2):30-33.
[9].厉以宁,闵维方.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M].贵阳:贵州出版社,1995:43-44.
结构与效率 篇5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王志红
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第一初级中学,河南洛阳471000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还能为解决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打下基础。但是初中化学教学时间比较短,也就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如何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大面积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是我们化学教师要精心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如果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起。
我认为,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优化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利用起45分钟,使学生在这短短的一节课里,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到手,减轻学生负担,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一、有效阅读,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一名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受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
因此,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有效阅读,即是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在现代竞争如此激烈,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提高自身,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阅读能力,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初三是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的阶段,虽然已经学习过多年,但是对于化学知识内容如何阅读,如何阅读更有效,学生并不是很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其中的关键词,抓住重点。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的材料,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理解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会学生依据“粗读――细读――精读”的层次去解决教师提出的思考题等。
二、有效讲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无论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总不会离开教师的讲授。教学方法再变,也是需要教师的。既然讲授的作用是如此之重,在此方面做文章自然也是大有可图。如何在这短短的一节课中,使学生能够学到最多的知识,与讲授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提高讲授的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效讲授,会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虽然教育多次改革,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本,但讲授万万不能少在化学教学中,其知识内容不是很多,但不能就此以为讲授没有必要了。(化学教学论文 )恰恰相反,教师幽默风趣的讲授会吸引学生进入这新的学科,使学生借助一些教学方法去理解平常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太抽象,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就这样给学生讲授:先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然后就哪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失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打了一个比喻,在喝喜酒时,有两张桌子,一张桌上有七人。另一张桌上有一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两张桌子上的人合到一张桌子上,哪桌上的人容易走到另一张桌上呢?答案显而易见,于是,学生很快得出:在化学变化中,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转变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Na+):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Cl-),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氯化钠。
三、加强化学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阿布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可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与终极目标。让学生在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中,真正掌握化学知识,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因为化学的实验众多,学生只有学会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其他的学习方法,比如做笔记。做笔记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毕竟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再好的记忆力随着时间的延长也会减弱。这就需要笔记资料来补充,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中不少人处理不好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往往顾上听就顾不上记,顾上记就会漏了听。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摘录,比如让学生摘录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一是记教师讲授提纲,二是记纲内要点及教师分析,三是记常见错误或对自己有启发的事实。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效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67-01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向每节课要质量就成了语文教师所追求的共同目标。那么,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课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向导。导课的目的就是通过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就是说,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成功驾驭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首先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歌曲《泰坦尼克号》(英文版的)中的主题歌曲,大家喜欢吗?”美妙动听的旋律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轨道,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泰坦尼克号》,教师教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再如在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有位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的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到了非洲,丈夫先去卖,一连三天都卖不出去。于是他的夫人接着去卖,不到一天就卖完了。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学生诸多猜想,但多不得要领,教师便托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里便显得小,他的夫人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她手中就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买,这就体现出衬托的道理。
二、问题。引导探究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当,还要紧扣文脉,紧扣文章的思路,可以是由整体到部分,先提出一两个大问题,再按重点词、句、段设计若干小问题,来说明大问题;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根据重点词、句段先设计若干小问题。再提出总结性的大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出概括;也可以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构成整体——部分——整体。
如教学《变色龙》时抓住“变”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让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因何而变?有哪些表现力强的动词?人对狗的哪些称呼体现了主人公的一次次变化?请找出来。学生听了这几个问题,探究兴趣极浓,都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到具体的场景中、事物中和人物的对话中寻求答案。在老师的因势利导、及时点拨之下,学生顺利回答了问题,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的提问有浅有深,富有启发性,有效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学习、积极配合,在浓厚的兴趣之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阅读时对书中所写的人、事、物等勤于思索,即“质疑——破疑——再质疑——再破疑”。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先大概翻阅一下书的内容,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如何”,或“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细读全书,边问边读、边读边答。学生如能养成设疑自答的习惯,阅读就必能有所悟、有所得。
在教学《向沙漠进军》这类课文时进行,如: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前景怎样?也可在教学《核舟记》这类文言文时进行。如:船头、船尾、船背都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等。学这类文言文要先让学生边读文章边看注释,结合文前提示、文后练习,设疑研读,自求其解,再由教师点拨归纳,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更应帮他们设疑激思,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活动,加强理解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地选择。提出的问题,应该富有内涵的背景,开展多样有创意的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答问题。活动可采用讨论、辩论、评论、演讲、新闻发布、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引导、鼓励学生善于动脑、动手。
如采用电化手段设计活动(学生自制投影图片,配乐录音等),课内竞赛活动(知识小竞赛,朗读背诵、讲演小竞赛等)。如讲《伞》一文时,让学生编排小型课本剧。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使之在20分钟之内掌握知识,完成了目标,提高了努力;讲《消息常识》时,把学生分成男女组进行比赛,识记消息五要素、结构五部分,比赛看哪一组既快又准。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和竞争意识,而且掌握了知识,完成了目标。
四、评价,激励进步
语文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议,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评价同学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时,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注重对合作成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积极性、特长(音乐、诗歌、嗓音等方面)以及配合协调能力等,通过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来点燃学生生命的火花,唤醒学生们的潜在的自尊、自爱,从而在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学生活动时,老师要做认真的听众,带头为每组鼓掌,用眼神、微笑鼓励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对对待每个小组的每次活动。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及时“抓彩”,随机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通过评点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次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结构与效率 篇7
(一)大学效率的释义
不同的学者对效率理解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领域对效率有不同的观点。效率概念首先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指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方面,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资源最大利用化。随着对效率不断地认识,“效益不仅是对个别主体而言之增益,不单是一种微观的经济成本收益分析,诸如社会经济效益、个别主体的长远经济利益、不同个体之间关系之损益权衡,以至以一定的 ‘成本’换取社会价值和优良道德之实现、人的愉悦及由此带来的工作效率等,都应当是这种分析的对象”[1]。对效率的认识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率走向经济效率、社会效益、 社会价值、伦理道德等综合的效率观。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对效率的追求。大学的运行从经济效率层面上讲,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树立成本意识,合理安排资源,以最小化的资源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因而需要采取技术性的手段对高校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结果和产出的评估以及绩效管理。从社会效率层面上讲,大学作为教育组织、学术组织应有别于企业,不能把企业的经济效率完全运用到大学。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的数量可以量化,但是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的质量却很难量化。 因为人的发展、研究成果(知识、思想、理论)具有非显性、滞后的特点,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实际的效率,尤其是教学的效率。对大学的判断不仅仅是根据它们生产的知识量的多少———出版物的数量,而且也根据这些贡献的公认的意义[2]。一个较好的大学制度应该促进人的价值发展(民主、自由、 社会责任、以人为本等),鼓励学术创新,促进知识生产,实现社会效益。
诺思提出了制度效率,认为在一种约束机制下,制度通过提供一组有关权利、责任、利益的规则,为人们构筑行为规范体系,借助和合理引导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为以实现社会的利益最大化,从而获得帕累托最优效率[3]。因此,通过合理安排大学制度内部权利分配、责任、利益实现规则完善和优化大学内部治理提升大学整体效率。
(二)学术自由的释义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指出:“苏格拉底认为,承认我们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之母。……人对于诸多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往往处于必然的无知状态之中。”[4]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只有对未知世界进行无限制、自由的探索,才能超越无知的限度。因此,以最有效的方式支持知识进步的问题, 乃与“学术自由”的问题密切相关[5]。
学术自由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19世纪,洪堡在柏林大学的创办中强烈地体现了学术自由的理念。洪堡倡导的学术自由:一是教学自由,是指学者有自由教学、自由探究的权利;二是学习自由,是指学生有选择学习课程、教师的权利。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博兰尼认为“学术自由包括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的权利,不受任何外在控制自由从事研究的权利,以及基于自己的见解教授自己的课题的权利”[6]。曾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的唐纳德·肯尼迪提出:“学术自由意味着松散的结构和最低程度的干涉。在学术努力的方向上,或者甚至是在所要进行学术活动的场所中,不仅没有时间的限制,而且只有很少的关于努力方向或工作场所的规定。”[7]考察不同的学者对学术自由的阐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术自由是指尊重学者对未知世界进行无限制、自由探索的权利,反对外在的任何不合理的干预和限制。当前中国语境下,所谓学术自由,实际上就是不应对学者的学术活动进程过度干预,尊重学术人员学术创新的空间和环境。
二、市场效率对学术自由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变革。对于质量、效率和企业化的追求———这些都是政府“新的管理哲学”[8]。政府已经从对大学的直接控制的形式向市场配置,主张以市场机制改进高校的运行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在市场化的改革中,新公共管理对大学产生重要影响。新公共管理的特点表现为效率至上、绩效评估、市场竞争。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下,大学越来越多地重视市场机制激励,提高大学效率。大学运用了“市场化运作”、“绩效评估”和“指标考核”等方法来管理大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高等教育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学者和绩效的联系也更紧密。然而,大学的管理体制的变化将导致学术工作性质的变化,影响着教学、科研、学术氛围。
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变得更加复杂,行政人员的角色在大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人员面临越来越专业化的管理。同时,学术人员的学术生活越来越受到控制。行政部门通过系统性的操作,制定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大学运行的效率。大学的发展、大学的质量、教师的学术评价等围绕着各种指标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估,成为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提升学校办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不可否认,各种量化评估在现代大学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过分追求效率容易造成考核与评估的功利化,对科研人员频繁考核或评价,功利的评价体系, 科技管理的评价体系是功利化的指标,成果转化率、奖励等级、论文数量、期刊层次等;科研人员的工作动力是功利的价值取向,评职称,涨待遇,晋职务;学术界内部环境是功利的氛围,以利己主义的心态参与学术活动,学术道德的约束力下降[9]。这反映了学术文化与极为功利主义的管理文化二者之间的冲突,政府对大学过多干预,忽视学术发展内在的秩序,将会导致学术自由价值的缺失,缺乏学术自由探索的能力,大学难以实现推进和丰富知识的使命。
学术发展的关键是鼓励和支持创新性、批评性和多样性,提高研究的质量,实现知识的进步。大学的学术是一种基于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创造性活动。学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需要时间进行深入磨练、反复实验、长期积累、理性思考、不断反思和批判。因此,学术的发展需要宽松、宽容、自由的环境。只考虑机械性的量化管理以追求学术效率,将导致关注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的片面发展,违反学术规律,损害学术自由,不利于创新性成果产生,也不可能推进知识的进步,这会造成学术长远效率的缺乏。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认为不能将管理上的绩效责任用于专业责任。管理上的绩效责任主要体现了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倾向,未必真正有益于学术发展,而学术发展能够惠及全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因而强调学者和专业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基于自觉的自律行为[10]。 学术本身存在自由的张力,学术人员的使命感、社会责任、自律行为所形成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是学术自由的根基。
总之,以市场效率为原则的管理模式运用到大学中,一定会遇到其功能的限度问题,要进行各种权衡,分析其价值及可能对学术自由的挑战。
三、高校内部治理的完善与优化
大学治理目标应该集中体现大学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术的进步与发展。大学治理应由对效率和业绩的关注转移到社会效益,以学术自由为本,合理构建大学内部权利分配、责任和利益实现规则,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的完善与优化。
(一)构建学术自由为本的内部治理
首先,理念上树立学术自由的价值理性。大学有效治理的有效性是指以效率原则鉴别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和议事决策程序是否有利于大学达成其使命———追求学术真理和公共利益[11]。学术自由是追求学术真理和公共利益本身的一种保障,大学治理的实质意义以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为其根本出发点。在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竞争、效率、 技术等可以作为大学治理的手段和工具,服务于大学的发展,但不是目的本身,更不是大学治理的终极目标。大学有效的治理在于追求学术真理、增进知识、实现公共效益。学术自由最能增进学术成果,也最能实现公共利益。正如德里克 · 博克在 《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中所说, “由大学教授终身职位制度和学术自由原则所产生的令人快慰的、近乎无政府状态的、完全学术自由的环境,对学术界的行为有着一种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理解这种环境,也就不会充分理解大学在寻求尊重他人利益和在对外部世界存在的问题做出建设性反应方面究竟能够走远”[12]。学术自由价值理性重要性在于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对学者生存方式和状态的改善,对回归学术的评价制度的要求、对学术至上的坚持、对学术真理的追求、 对学术自发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等。因此,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强调以学术自由为本,以学术自由的价值理性作为高校治理的核心价值,并在治理中正确处理大学长远发展和短期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的关系、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最终促进高校治理走向良好的秩序。
其次,大学内部治理不能仅被看作是工具理性的操作模式,同时还具有学者对学术研究自由自觉的精神。马克斯·韦伯提出“以学术为业,学术作为精神上的志业,为学术而学术,是一种发自内心对学问的献身的精神”。这恰蕴含韦伯 “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的价值理性。学术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学术思想的提升。学术思想的提升则离不开学术独立、人格自由、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 因此,重建学术精神以此改变学术功利化导致学术环境的恶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有生命力的学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优化权力配置的内部治理
自由是一种权力关系。学术自由不也是一种权力关系?高等教育组织是由学术性部门和行政性部门构成,是两类组织的统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大学中都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学术权力以学术自由为特征,强调自主性、个人知识;行政权力以科层化为特征,重视效率和低成本运作。大学的发展必须兼顾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双重作用,实际上就是要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保持必要张力和适度的分离。第一,平衡大学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三种权力的存在都有自身合理性,忽视任何一种权力都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治理的过程就是协调、平衡三者间的关系。三种权力都有各自的运作范围和边界,做到不错位、不越位,通过科学合理责任分工,保证内部治理的顺畅、高效和有序。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得到适度的分离,使学术按照自身发展的逻辑和规律进行,使学者们高度集中精力致力于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不依附于行政,是一种高效率的内部治理结构。第二,强化学术权力的正当化运用。大学的本质是学术机构,大学应该遵循学术活动的规律。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学术权力运用要遵循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就是要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学术评价(设立标准和规则来评估和引导学术活动)和学校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实现学术权力的正当化运用。如果学术权力得不到正当化运用,或者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改善外在不合理的要求,那么来自国家、社会外部的要求或者来自大学管理内部的要求就会忽视学者群体内在的需要。大学治理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参与、决定大学内部的学术事务,才能够保护他们自身的学术自由权利和利益,免于外在的不合理的干预和限制。
(三)增强大学学术责任的内部治理
哈耶克认为“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13]。自由与责任实不可分, 责任是自由的前提,自由是责任的保障。学术自由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尊重大学学术自由的同时突出大学的责任。
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伴随着教学和研究的责任。1988年欧洲大学校长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欧洲大学的理念,目的是维护大学自治,教学和科研紧密联系在一起,保障教学和科研的自由,保护欧洲的人文遗产,支持学术自由的传统,认为研究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自由是大学必不可少的,具体表现为自由选择研究主题、理论、方法和出版渠道[14]。强调研究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的重要价值。市场化的效率,让学术变得功利甚至影响到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教师更多地投入到科研、项目和文章发表,但这些不是指向教学的需要,而是指向外在的考核指标的需要。
大学最为重要的具体事务必然是教学。大学作为自我延续优秀人才的学术共同体,必须改进高等教育质量。教学过程是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大学视为一个具有批判性、反思性的理性场域,教学的责任应注重培养学生批判、反思、对话的理想和精神,正是这种包含批判的理性促进思想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这正是高等教育本质特征所在。
科研的责任、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是学者努力的基础。遵循正确的研究实践、制定合理的学术评价是学者的责任。大学作为科学学术共同体在治理中坚持以下责任原则:一是科学开展学术评价。 评价要公平公正,每个科学家更加负责任地开展科学研究。二是实现自我净化。大学应以其特有的行为方式维护学术的良好形象,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是杜绝一切假冒伪劣的有效机制。三是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学术共同体应抵制一切违反道德与伦理的科研行为,反对利用科研活动及成果谋取不正当利益和其它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15]。
(四)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
学术评价制度与教师的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 既包括教师的外在利益,也包括教师的内在利益。 从外在利益上讲,学术评价影响到教师的薪酬、聘任、晋升等;从内在利益上讲,学术评价是否充分地给教师学术自由的空间,满足其醉心于学术的内在需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尤为重要。这是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提高教学科研的学术水平、提升大学效率的重要保障。重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评价制度,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树立数量评价转化为质量评价的价值观。例如英国2014年的“研究卓越框架” (REF)评估体现了以科研质量为核心的评价制度, 要求每位科研人员至多提交4篇代表作,从原创性、重要性和严谨性三个方面评估科研成果产出的质量,专家对科研评价的结果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世界领先水平、国际优秀水平、国际认可水平、国内认可水平和未分类五个等级。近期国内一些高校开始采用学术评价“代表作”制度,追求质量而非数量,其目的在于促进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的产生。正确处理公平与多样性的关系,绩效评价要体现多元性。不同的教师各自优势不同,研究型的教师和教学型的教师,指标的设计或者权重的分配应该有所差异。不同学科绩效评价要体现学科差异。 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数量化指标管理与大学的基本功能以及知识反馈机制密切结合起来。 考核和评估最根本的是大学三种基本功能的充实以及教育和研究的质量提升,决不能反过来,把各种指标的显示度作为大学管理的目的[16]。
总之,大学内部治理的本质要求治理体现公共价值,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这内在要求治理能够有效促进学术自由、增进学术成果产出,实现社会效益。这必然要求协调自由与效率的价值关系,抵制片面追求经济效率因素对学术自由的干预,从而引导大学内部治理走向“良好秩序”。
摘要:自由的实现和效率的提升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片面追求经济效率的管理模式与学术自由内在生发的秩序产生冲突,并损害学术自由探索的基本价值。在提高大学运行的经济效率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学术自由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构建学术自由为本、优化权力配置、增强大学学术责任、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推动高校内部治理的完善与优化,实现自由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结构与效率 篇8
1 影响机理分析
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 产权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技术效率的内涵就是衡量在一定资本投入下的实际产出和理论产出的比值, 越接近理论产出前沿面, 说明资源利用的效率越高。城市的产权结构决定了资源配置的现状, 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占有的资源比重大, 抗风险能力高, 对经济的应变能力却很差, 非国有经济占有的比重小, 抗风险能力偏弱, 但却灵活机动, 对经济有很好的应变性。目前, 市场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都决定了要以较优的比例配置社会资源, 才能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
2 辽宁省产权结构影响技术效率研究
以辽宁省数据为例, 计算产权结构对城市技术效率的影响, 结果如表1。
从最大似然估计的结果中, 可以得知:第一, 在随机扰动项中, 有20.31%的成分是由技术非效率所导致。第二, 取值为-0.0566, 意味着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高, 技术效率每降低6个百分点是由国有控股经济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
3 结论
本文就产权结构对城市技术效率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通过随机前沿模型, 对辽宁省的14个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国有控股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比例与城市的技术效率增长之间存在着负向相关的关系, 阻碍着资源的有效使用。这表明, 辽宁省的城市产权结构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对非国有经济的大力发展是下一阶段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周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1) .
[2]郭艳秋.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6) .
[3]Cornwell, C., P.Schmidt and R.C.Sickles.Production frontiers with cross-sectional and time-series variation in efficiency lev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0.
结构与效率 篇9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形式, 是介于纯市场组织与科层结构之间的“中间组织”, 根植于集群的企业其演化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 存在功能锁定、技术锁定和区域锁定等的潜在危险, 不能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 集群企业在面临环境方面的弱势条件时有可能失去已有的竞争优势, 集群也因此失去活力, 而造成这些负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种良好的集群治理结构 (Gilsing, 2000) 。产业集群治理改变了产业管理中传统科层治理自上而下的垂直权威控制、层级节制与权力集中, 代之以多元化水平网络合作协商式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中心治理, 这正适应了产业集群的弹性需求。集群治理是形成和维系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条件, 对于集群治理的研究正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1 产业集群治理的提出
全球治理委员会 (CDD, 1995) 对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认为“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法的总和, 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Giling (2000) 最早明确提出集群治理这一概念, 他从集群在发展中必须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以维持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出发, 定义集群治理为集群内成员旨在促进和改善创新进程的目的明确的联合行动。这个定义从理论上提出了集群治理的最终目的和主要由集群内部发起的全体成员参与的主创性。孙国强 (2003) 认为, 网络组织治理是在需求不确定和任务复杂性条件下, 具有资产转移性的自治单元采取相互依赖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适应、协调与保证交易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非正式治理机制, 即为保证集群有序运作而对集群中成员起到约束与调节作用的非正式的宏观规范与微观准则的总和, 而不是权威、官僚规则、标准或法律力量。
朱华友 (2006) 认为集群治理的外部治理主要是指全球价值链治理, 通过协调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来实现价值链的目标参数, 而内部治理主要是指网络治理, 是以社会关系、经济结构、技术要素的整合过程为基础衍生的一种广义的治理行为。陈文华 (2006) 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集群治理的内涵:一方面, 产业集群依托地方政府、企业家、中介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地方性力量共同构建的网络平台, 通过平等对话、多方协商、理性合作、沟通协调、共同解决公共问题, 塑造集群品牌, 提高集群效率;另一方面,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必须与全球价值链上的其它环节形成分工协作、竞争互动, 嵌入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之中。
2 产业集群治理结构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 是大量相关企业、辅助机构在分工深化的基础上进行地理集中的生产协作系统, 具有经济属性特征, 同时集群又嵌入本地经济行动者构成的关系网络以及区域规范、习惯之中, 具有社会属性, 产业集群本身也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网络。因此, 集群网络是一个耦合网络, 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本身也是一个耦合结构。众多学者从不同维度对产业集群治理结构进行研究,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2.1 权限结构
Propris (2001) 认为集群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集群的组织结构、基于权力及权力分配属性的企业之间的关系, 它是集群内各种主体 ( 包括上游供应方、集群企业、下游买方, 以及政府、协会等) 在共同演化过程中共同博弈的结果。Langen (2004) 认为集群中有关不同形式的集体行动治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治理的重要性在于所有单个企业是价值链或价值系统的一部分, 有些构成了网络或区域集群的一部分。不同集群, 治理的特质不一样, 基本有4个变数:信任, 龙头企业, 信息媒介和对集体行动问题的解决方案。Brown (2000) 认为, 比较理想的集群治理结构是由企业代表、政府部门、协会组织、相关产业代表、业内著名人士等组成的集群委员会主持的民主管理和决策模式, 这既实现了一定的力量均衡, 又保证了治理行为的有效性。
2.2 知识结构
Elisa Giuliani (2005) 就意大利和智利的3个酒业集群的实证研究表明, 集群内部商业互动的普遍性与企业间学习的选择性并存, 由于企业的吸收知识的基础和能力不同, 集群内部知识网络中的治理结构比商业互动网络更加不平衡。Nooteboom (2003) 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治理的必要性和治理内容。他指出知识的传递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能力层面, 必须存在治理成份, 知识治理要解决的关系风险来自两方面:信任引发的风险, 例如合作者的更换可能导致价值流失;同时, 知识溢出过程也存在着扭曲和风险。Belussi 和 Pilotti (2002) 提出由知识的区域内部治理转向更加开放的全球整合治理概念, 对于高技术集群和传统产业区都是非常重要的。
2.3 信息结构
青木昌彦 (2000) 研究不同信息结构对应不同的信息模式, 分析了硅谷集群模块化的生产方式与联赛式的治理结构, 认为结构紧密的模块化组织更加有效率。刘冰 (2006) 在青木昌彦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技术产业集群信息体制和集群治理效率进行研究, 认为高技术产业集群信息体制有3种, 不同制度环境下对应不同的交易费用, 影响到高技术产业集群治理合约的选择。
2.4 社会关系结构
格兰诺维特 (1973) 首先提出关系力量的概念, 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 强弱关系在个体之间, 组织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波茨 (1995) 对社会资本的起源和性质进行了更全面的研究,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体依赖关系网络或更大的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资格来调配稀缺资源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个体固有的, 而是个体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的一种资产, 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波特 (1992) 的结构洞理论强调个体社会关系网络的机构性特征及其对资源配置结果、网络成员的竞争优势的影响, 那些拥有更多结构洞的松散型网络较紧密型网络更能给网络成员带来社会资源获取上的竞争优势, 可以享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索达 (1996) 则对意大利建筑产业集群进行考察, 研究表明高度社会嵌入性具有消极后果。
3 产业集群治理机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多主体的网络组织, 其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取决于集群的集体效率, 这种集体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被动的外部经济性和主动的联合行动 (Hubert Schmitz, 1996) 。因而, 治理机制是产业集群治理的核心内容, 治理机制保证了集群内各主体有强大的动机不去利用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而谋取私利, 从而实现合作成员同步互动且有序高效协作。Langen认为 (2004) 治理机制是关于集群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决策权和利益分配、与外界交流、合作和谈判等的全部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 是集群治理的核心。李维安 (2005) 认为网络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回答如何提高企业网络组织过程中科学决策水平的问题, 核心思想也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网络治理机制主要是设计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制度决策行为。关于集群网络治理机制的作用, Robinsonhe和Stuart (2000) 认为在网络这种复杂的交易关系中, 治理机制的存在可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而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 合作者的不同利益所引起的激励问题将会扭曲合作行为并使战略伙伴关系失效。Parkhe (1993) 认为相互依存的需要与行为的不确定性交叉作用, 从而产生了机会主义, 因此一个重要的管理任务是创建抑制机会主义的机制。
众多学者主要从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特征出发研究了集群的治理机制, Jones等 (1997) 从需求的不确定性、资产的专用性、任务的复杂性与交易频率等四重维度入手, 并结合结构嵌入理论, 提出了网络治理的社会机制 (限制性进入、宏观文化、联合制裁、声誉) , 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具有自我治理特征的宏观治理机制。信任机制在集群治理中的作用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信任的类别大致分为两种观点, 一种是基于人际关系的信任 (富山, 1998;普特南, 1993) , 一种是基于制度的信任, 如祖克尔的“制度信任模式”, 帕维罗制度信任的五要素理论, 以及“代理人俱乐部”和第三方治理与声誉市场机制。
彭正银 (2002) 则将集群治理的网络机制分为互动机制和整合机制, 认为互动机制是内生机制, 复杂性认为要求团体通过互动以完成一个产品或服务, 增进团体间的联系。整合机制指以资源储备的依赖方式进行水平整合, 以资源移位的关联方式在范围经济的基础上重组价值链进行垂直整合。李新春 (2002)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观察, 认为基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企业家协调与市场、科层一样是治理经济交易的机制, 企业家协调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 保持了产业集群的活力。
4 产业集群治理效率
集群治理的关键是效率, 这是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效率就是治理收益与治理成本之比, 还包括一定的机制灵活性, 并能刺激竞争。产业集群治理结构与集群效率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集群网络的分工结构、权限关系和社会关系结构等一系列结构安排, 决定着集群的分工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影响着集群的知识共享和创新行为。集群治理结构是集群内各种主体 (包括上游供应方、集群企业、下游买方、以及政府、协会等) 共同博弈的结果 (Propris, 2001) , 各种主体基于动力机制的力量均衡决定了集群治理结构的质量和效率水平。从另一方面来看, 良好的治理结构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集群系统的弹性专精, 也可以提高动力机制的运行效率 (Gilsing, 2000;Propris, 2001) 。
Pietrobelli和Barrera (2002) 在对比研究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和布卡拉曼加两地纺织服装集群时发现, 集群价值链具有本地化和全球化两种合作形式, 两种形式具有不同的集群治理结构,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集群的发展和变迁。其中, 麦德林是典型的本地化集群价值链, 而布卡拉曼加则是全球化集群价值链。Arnaldo (2003) 对意大利眼镜制造业集群从1995年以来的演进过程的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全球化和新技术已经影响到传统的以社会嵌入、地方化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 核心企业主导下的适度层级化的集群结构显得更富有竞争力和创新力。朱海就等 (2004) 对意大利和浙江产业集群从企业间信任度, 合作水平, 以及能力的异质性和互补性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认为企业网络组织化程度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张杰, 刘冬 (2006) 对戴南不绣钢制品集群进行研究, 认为从“蜂窝式”生产协作方式转变为大企业领导型协作方式更加符合环境的要求, 使得该集群从衰落走向新生。
5 总 结
关于产业集群治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迄今为止, 关于集群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框架却是含糊的、片段的, 尚未构建起一个诠释充分且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 (2) 注意到集群治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但对治理规律的探索相对不足, 尚未揭示产业集群治理的一般性规律。 (3) 少数学者研究了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大多数文献对治理过程中的结构、机制、绩效等问题分别单独地进行了研究, 既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也未构建出网络组织治理的体系框架。实际上, 产业集群治理的关键要素包括治理目标、结构、机制、绩效、边界、环境等, 而且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关系, 深入揭示这些关系是把握产业集群运行规律的基础。
参考文献
[1].Victor Gilsing.Cluster Governance:how clusters canadapt and renew over time[N].the DRUID PhD-conference, Copenhagen, 2000, 1
[2].Lisa De Propries.Systemic Flexibility, ProductionFragmentation and cluster governance[J].European PlanningStudies, 2001, (9) :739~753
[3].Peter De Langen, Governance in Seaport Cluster[J].Maritime Economics&logistic, 2004, 6 (2) :142~156
[4].Giuliani.Knowledge in the air and its uneven distribu-tion:a story of a Chilean Wine Cluster[N].Conference Paperfor DRUID s Winter Conference, 2003 (1) :16~18
[5].Jones.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 (4) :911~945
[6].青木昌彦.硅谷模式的信息与治理结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 (1) :18~27
[7].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 2002, (3) :49~55
[8].彭正银.网络治理理论探析[J].中国软科学, 2002, (3) :51~55
[9].张杰等.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 (5) :48~45
结构与效率 篇10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血脉, 经济运行及发展必然与金融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一般而言, 主要从金融总量和金融结构两个方面测量金融业发展情况。资本配置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即在金融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将资本合理分配到不同的经济领域或用途上去, 使用较少的资本获得更多的产出, 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014 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3.4 个百分点, 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 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8 个百分点。因此, 研究贵州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对今后贵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90 年代。谢平 (1992) 研究了我国1978 年- 1991 年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情况。陈述云 (2007) 以银行业为例研究贵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影响关系。黄燕君, 李融 (2014) 应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和广义差分方法, 对浙江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康海媛, 孙焱林 (2015) 从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的视角出发, 对金融危机的研究焦点及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研究不适当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失衡的金融结构造成的金融危机及其溢出效应。张乐、李德慧 (2015) 基于我国29 个省市1996 年- 2011 年的平衡面板数据, 对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王欣 (2015) 把资本配置效率作为重点, 从直接金融资本和间接金融资本角度研究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选取及处理
本文运用2005 年- 2014 年贵州省的相关数据, 选取变量为存贷款总额 (M) 、证券期货交易额 (S) 、保费收入 (I) 、GDPa、金融资产总量 (FA) , 文中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局、贵州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支行等。对于通货膨胀率, 以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计算, 用CPI表示, 2005年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基数, 取值为1, 2005 年后的各个年份进行相应的折算。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波动性和异方差性, 并使计算方便, 各变量均取自然对数处理。
四、实证分析
1.平稳性和协整性检验
变量的平稳性是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主要的经济指标, 如收入、价格等表现出一致的上升或下降, 很难运用模型得出有意义的结果。所以在数据分析前要进行平稳性检验, 如果非平稳序列差分后平稳, 说明存在线性的协整关系。本文借助Eviews6.0 对贵州省的各类数据进行处理, 运用ADF检验来检验是否存在单位根, 若ADF值大于5%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 说明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从表2 结果看出, 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结果具有可信度。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后, 需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 以判断是否存在伪回归现象, 本文中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
从检验结果看, 2005 年- 2014 年各时间序列变量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2.格兰杰因果检验
前文证明2005 年- 2014 年金融资产与人均GDP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为了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将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如下表4 所示。
检验结果看出, 金融资产总量能很大促进经济增长, 存贷款额和保费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 反过来经济增长对证券类资产影响较大, 对金融资产总量有一定程度影响。金融资产总量、存贷款总额和保费收入是影响贵州经济增长的变量;证券交易期货总额和金融资产总量受经济增长影响, 但对金融资产总量影响并不显著。
五、结论
从分析结果看出, 各金融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 贵州应在保证资本投入的前提下进行资本结构优化, 将资本进行重新分配来实现对经济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以实现投入资本效率最大化。首先, 政府应加大对存贷额等货币类资本和保费收入等保险类资本的投入, 相对减少证券类资本的投入, 保证经济的增长, 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也会相应的促进证券类资产和资产总量的增加。同时, 政府在完善各个资本市场的前提下, 引导鼓励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 通过资本的合理分配和运用来促进经济增长。
摘要:本文基于贵州省相关数据, 对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 金融资产总量显著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类资产对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面影响, 保险类资产影响较小, 证券类资产则呈一定的负面影响。得出:通过优化和调整金融资产的配置来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 从而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金融结构,资本配置,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Wurgler, Jeffrey.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capita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8.
[2]韩立岩, 蔡红艳.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市场关系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 2002 (1) .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改革课堂结构 篇1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健康的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经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社会需要多层次的人才,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教育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开放型的人才需要开放型的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死板没有生气的模式。虽然这有利于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这种模式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结果让学生产生惰性,不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在课堂上有限接受知识和社会信息,这就与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课堂教学结构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学生自学质疑,获取第一信息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可用一节课时间甚至是两节课时间,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预习提示预习课文并做好读书笔记,获取第一信息。然后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上的疑难,如果有些词放在句中理解困难的话,就暂且放在一边,在听课时或辅导时有针对性的解决。预习过程还有可能联想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并提出与其相关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发散了,这时,将所有的问题集中起来,待课文讲析时有较强的目标性。
学生质疑,避免了老师备课上课的盲目性,课文中有些是老师认为的难点,难以理解,学生却在预习中解决了,而学生认为的疑难问题集中起来,老师也心中有数了,就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打破常规,重点突破,培养兴趣
现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是:题解、作者简介、理出结构层次、重点语段的分析中心思想的归纳和写作特点的赏析。这样的教学程序,不利于解放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打破常规,从而解决难点。这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先让大家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你们觉得课文中哪些段落写得精彩?”有人说:“拳打镇关西”的描寫,“为什么这部分内容精彩呢?”“文章从视觉、听觉、嗅觉写出了鲁提辖惩恶扬善的痛快淋漓”,“为什么要打镇关西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从而鲁提辖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了,教学目标也在轻松愉快中解决了。
三、明确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多读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取得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恰当合适的学习方法,往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散文教学为例,学生都知道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在阅读时都觉得美不胜收,其味无穷。但“味”是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了怎样阅读散文,那么学生利用这些阅读技巧方法,就能读更多的散文,从而在今后的散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有目的地学习。
散文是通过“形”(具体可感的事物,可观悦的景物)来揭示文章的主旨“神”的,任何“形”的东西都印上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因素的痕迹,通过对“形”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的分析就不难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了。
现在是周五工作制,要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事物,得到丰富的知识,鼓励学生自学多读。
四、搞好课内外衔接教育,拓展学生视野
开展课内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课前开展系列听说训练活动。如:新闻发布、小幽默、说说今日名言、焦点我读课文新发现、阅读体会,表演性较强的课文改为即兴表演。课后,我们可以开展课外练笔的写作比赛、剪报、做读书卡、诗词背诵比赛等活动。
活动课的开设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使课内讲授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协调并进,形成大语文的学习环境。
结构与效率 篇12
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 一直是公司财务决策行为研究的重点。 学者们先后提出的托宾Q理论、融资约束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但这些理论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投资决策的模型、方法、步骤,而忽视对决策者心理分析。行为会计学理论的研究表明, 高管作为公司投资决策者之一, 其个人心理特征对公司投资决策将产生重要影响(Thaler,1999)。 因此,在实际投资行为中,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研究,仅在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下的传统财务投资理论是不能完全解释的。
股权结构问题, 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 对其在公司内部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较早应属Berle和Means(1932)。 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但他们的研究都集中在不同股权持有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而对在不同股权结构下, 高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相关性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探讨在不同股权结构下, 高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相关性,为设置更合理的股权结构,以降低高管个人行为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逐渐成为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新热点。
二、文献回顾
1986 年,Roll首先将高管过度自信理论引入公司财务研究领域, 他针对高管普遍过度自信的特点提出自大假说, 指出公司的很多不成功的并购案例都源自高管过于相信自己对被并购公司估价的精确性。 1989 年,Cooper通过对企业家的调查研究发现,80%以上的公司管理者都认为自身经营公司的未来前景是一片美好, 但事实上只有不到30%的公司未来前景是美好的。 Merrowetal(1981)认为过度乐观在另一层面上, 还会导致管理者容易产生控制幻觉, 而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比坚信, 致使管理者往往会高估经营成功的概率,而低估经营失败的可能。Heaton (2002) 发现,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主观上认为自己企业成功的概率大于其他企业, 会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 损失或者过高估计销售收入, 或认为资本市场出现牛市的概率会大一些,对市场估计十分乐观。
随着研究的深入, 国内外学者分别研究了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决策, 投资行为以及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 由于投资行为被认为是投资决策的执行过程, 同时高管的心理特征会通过影响投资行为进而引发非效率投资。Odean(2002)建立了一个简易的资本预算模型, 比较了过度自信高管和理性高管的投资行为, 发现过度自信的高管具有风险偏好, 并且在投资中会较早地接受一个项目; 而理性的高管则由于对风险的规避会推迟投资一个项目。 Heaton(2002)构建了一个非效率投资模型。 该模型主要针对自由现金流量问题, 基于高管过度自信系统地研究了其对公司投资的影响。
鉴于此, 本文将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以2009—2013 年的沪深150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分析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试图探讨在不同股权结构下, 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选取2009—2013 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同时,依据以下标准对初始样本进行了筛选:(1)剔除ST、PT类公司, 因为该类型公司的财务状况异常, 容易影响研究的可靠性;(2)剔除金融行业的公司, 因为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使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大有不同, 相关指标在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之间不具有可比性;(3)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CCER数据库及同花顺软件。
(二)指标的选取
为了进一步研究股权结构、 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分别选择了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三大类。其中解释变量分别为高管自信度、公司股权结构;被解释变量选择了过度投资、投资不足;控制变量选取了公司规模、 子公司数目、存货率、应收账款、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 董事会人数、 公司所在地。 具体见表1。
(三)研究假设
行为会计理论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即便是忠于股东、 忠于企业的,不参考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其所做出的决策也可能是非理性的,从而对企业经济行为产生影响,使股东利益遭受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普遍存在于经济管理领域,并且通常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此,提出假设:
H1: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
根据前文描述可知, 高管过度自信能够提高管理者的主观努力水平。由此, 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呈正相关, 但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存在非单一关系,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充分利用手中的现金流权,在自由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能够缓解投资不足现象。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不足负相关。
在股权结构方面, 对于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对比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 外部机构持股及管理层持股等机制会减弱应有的监督作用,第一大股东持股增加会加剧公司过度投资。 基于此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
另一方面, 公司管理者往往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来分配企业资源, 而这就很可能会使管理者与外部股东的利益相冲突(赵银德、许霞,2010;董艳、李风,2011)。 《投资时报 》研究部对2 570 家上市公司的股东持股情况进行了分析,筛选出40 家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10%的公司。 在并购重组的大潮之下,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 无疑成为并购资本觊觎的对象。 故提出如下假设:
H4: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不足负相关。
(四)模型的构建
为了进一步研究股权机构、 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针对假设1,提出以下模型:
针对假设2,提出以下模型:
针对假设3,提出以下模型:
针对假设4,提出以下模型:
式中:FTZ表示Richardson模型的残差即非效率投资, 下标1 表示过度投资样本的变量值, 下标2 表示投资不足样本的变量值。ZX为高管自信度,GM为公司规模,JZ为净资产收益率,YS为应收账款率,FZ为资产负债率,GQ为公司股权结构,GD为过度投资,BZ为投资不足。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非效率投资回归分析(见表2)
注:被解释变量为t年的资本投资(INV),表中数据为t-1年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
根据研究得知,Richardson残差度量模型不仅可以辨别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 还能有效度量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水平, 若残差的符号显著为正, 则代表样本公司存在过度投资, 反之, 则表现为投资不足。残差绝对值的大小,即为非预期投资, 代表公司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金额多少。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3)
表3 分别给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样本的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所示结果,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两类样本公司的非效率投资FZT的均值为0.6681 和0.4972,且标准差都较小, 能较好表示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程度。(2)两个样本公司的资本负债率FZ的均值分别为0.5090 和0.5206, 表明不管是在投资不足的样本还是投资过度的样本中,国内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的比例都比较高。 (3) 两个样本公司的公司规模GM的平均值分别为22.2210 和22.4830,表明存在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样本公司的公司规模差异不大,基本都在22 左右。 (4)两个样本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ZX的均值分别为0.3698 和0. 6302,表明投资不足样本中有36.98%的样本公司高管存在过度自信,过度投资样本中有63.02%的样本公司高管存在过度自信。
(三)相关性分析
如表4 所示, 投资过度样本中企业非效率投资(FZT)与管理者过度自信(ZX)呈正相关,初步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加剧。 同时,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GQ)与管理者过度自信(ZX)呈负相关,此外, 该样本中的其余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较低, 说明我们所选择的样本不存在较大的多重共线性。
如表5 所示, 投资不足样本中企业非效率投资(FZT)与管理者过度自信(ZX)呈负相关,初步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缓和企业投资不足程度。 同时,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GQ)与管理者过度自信(ZX)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8, 也初步显示股权集中度的存在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该样本中的其余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较低, 说明我们所选择的样本不存在较大的多重共线性。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回归分析
本文借助SPSS统计软件,分别对所选择的150 个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下页表6 所示。
1.在所选择的投资过度的样本公司中,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在投资过度样本中在10%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确会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加深,也验证了假设1。
2.在所选择的投资不足的样本公司中,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在投资不足样本中在10%的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 说明在投资不足样本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有所缓解,也验证了假设2。
(五)股权结构、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回归分析(见下页表7)
本文对于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 主要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代表股权结构, 分别针对投资过度样本和投资不足样本中股权结构、 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企业非效率投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回归模型,我们发现:
1. 对于投资不足的样本,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2.389,这说明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过度投资呈负相关, 说明了假设4 的真实性;对于投资过度的样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过度投资呈正相关, 说明了假设3 的真实性,从上述分析来看,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跟大股东的控制权密切相关, 当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和受益权的背离度越大时, 越倾向于投资项目的整体收益差而私人收益高的项目,会降低公司资源配置效率,造成了非效率投资。
2. 对于投资不足的样本, 管理者过度自信(ZX)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GQ)的交叉项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在10%的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交叉项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负相关关系, 交叉项的反常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投资不足的样本,管理者过度自信(ZX)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GQ)的交叉项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在10%的水平下通过检验,同时,回归系数为-0.098,说明交叉项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五、结论和启示
本文以2009—2013 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的150 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股权结构、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 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决策受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的影响, 并且拥有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企业的应收账款明显显著, 说明在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裕的条件下,更容易导致过度投资。这是由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对自身的能力估计较高,低估风险、高估收益, 导致过度投资; 受应收账款的影响,在自由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通过引入股权结构和负债率机制考察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 发现我国企业容易投资过度,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可以制约过度投资行为。
注:被解释变量为企业非效率投资(FZT),表中数据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
注:被解释变量为企业非效率投资(FTZ),表中数据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
摘要:本文选取2009—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Richardson(2006)残差模型,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加入股权结构这一变量,研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加深;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与大股东的控制权密切相关。
关键词:高管过度自信,投资过度,投资不足,股权结构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张丽丽.从政府视角看国有企业改革[J].经营与管理,2006,(10):20-21.
[2]陈红.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5,(4):129-131.
[3]陈其安,刘星.基于过度自信和外部监督的团队合作均衡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6):60-68.
[4]陈其安,杨秀苔.过度自信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委托-代理合同[J].系统工程,2005,(4):19-27.
[5]崔萍.企业过度投资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6,(3):130-132.
[6]范从来,王海龙.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11):43-47.
[7]冯根福,马亚军.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自利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6):16-21.
[8]郝颖,刘星,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5):142-148.
[9]胡昌生,蔡芳芳.过度自信与市场泡沫[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35-39.
[10]江晓东.投资者过度自信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9):59-65.
[11]蒋绵绵.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金融市场上的认知与行为偏差[J].投资金融,2004,(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