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丹毒

2024-11-05

慢性丹毒(共7篇)

慢性丹毒 篇1

丹毒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 若治疗不当, 极易反复发作,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李兰青主任是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疮疡所副所长,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疮疡分会主任委员, 著名疮疡专家李竞教授学术继承人。其在20余年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 注重发挥中医的特点和优势, 擅长治疗各种皮肤溃疡、窦道瘘管, 糖尿病足、丹毒、静脉曲张、静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下肢周围血管疾病。对于慢性反复性丹毒的治疗, 李师采用中药口服加外用疗法, 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李师学习, 获益匪浅, 现将其治疗下肢慢性复发性丹毒的临床经验与同道共享。

1 病因病机

丹毒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网状淋巴管急性炎症, 其临床特点为皮肤突发红肿热痛, 边界清楚, 色如涂丹, 发展迅速, 好发于颜面及下肢,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若治疗不当, 或不彻底, 该病极易复发, 复发率可达43%[1], 形成复发性丹毒, 引起慢性淋巴管水肿, 形成象皮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传统医学认为, 丹毒的主要病机为素体血分有热, 或在肌肤破损处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 郁阻肌肤。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微细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炎症[2]。李师结合诸家观点认为湿、热、瘀为慢性丹毒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丹毒初发, 邪客经络, 经络阻塞, 气血瘀滞, 用以寒凉之药后, 热毒暂去, 气血得寒, 瘀滞愈甚, 瘀久化热, 或可破损染毒, 丹毒又作。《疡科心得集》[3]云:“疡科之证, 在下部者, 俱属湿火、湿热。”又因湿性黏腻, 着而难去, 故该病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久而湿瘀化痰, 痰瘀互结, 使皮肤粗糙, 终成象皮腿, 符合《内经》所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慢性丹毒的反复发作主要因内有邪伏经络, 瘀久化热, 外受湿热之毒侵袭所致。

2 治疗方法

李师治疗下肢慢性丹毒时, 急性期在清热解毒、活血利湿的基础上, 注重整体与局部的辨证论治, 配合外敷中药以加强疗效, 常用方剂为五味消毒饮合四妙丸加减, 常用药物为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苍术、黄柏、地龙、赤芍、丹皮、川牛膝、生薏苡仁等。五味消毒饮为外科阳证常用方剂, 全方共奏气血同清、三焦同治, 兼开三焦热结、利湿消肿之功, 另加赤芍、丹皮凉血活血, 为李教授常用之解毒活血汤。本方在清热解毒利湿的同时加用活血药物, 既使湿热无法瘀滞体内, 又因活血药物的使用增强了清热解毒的力度。四妙丸为清利下肢湿热的经典方剂, 引药下行, 辅以地龙、蜈蚣、乌梢蛇等虫类药物活血通络。因久病病邪入里, 以虫类药物搜剔在络之邪, 故可防止其反复发作。

李师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注重辨证论治: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伴发全身症状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若红热渐褪, 则适量减少清热解毒类药物剂量, 增加活血药物以消除肿胀, 并着重顾护脾胃之气。所谓久病伤正, 而 “脾胃为后天之本”,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故在症状缓解期, 加用健脾益气活血药物。疾病复发, 意味着机体正气不足, 故而补益正气, 可防止其复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 可加用黄芪、白术、山药、山茱萸等。脾气虚衰者 (症见大便初头干、后溏泻、舌胖大伴齿痕、脉沉滑等) , 应减清热类药物, 加用麸炒白术、茯苓、泽泻以健脾除湿。在服用汤药的同时, 可外用院内自制芙蓉膏 (芙蓉叶、大黄、泽兰叶、黄柏、黄芩、黄连、冰片) , 以增强疗效。

3 验案举隅

病案一:冯某, 男, 49岁, 2015年4月30日就诊。主诉:左下肢红肿疼痛1周。初诊:左下肢胫前下1/3处皮色暗红, 边界清, 胀痛, 伴轻度瘙痒, 触之皮温略高于正常皮肤, 无发热, 查血象正常, 7年前曾患丹毒, 其间反复发作。大便干, 小便可, 舌暗红, 苔薄黄, 脉弦。诊断为慢性丹毒, 证属湿热蕴结兼有血瘀, 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予以金银花20g、蒲公英20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20g、土茯苓20g、泽泻10g、白花蛇舌草10g、赤芍30g、牡丹皮20g、地肤子20g、白鲜皮20g、防风10g、生地黄40g、川牛膝15g、冬瓜皮20g、地龙10g。诸药同煎, 早晚分服, 同时外用雷尔湿敷。5月11日二诊:皮温减低, 患者自述胀痛减轻, 瘙痒减退, 皮色未见改变, 二便可, 舌脉同前。原方去蒲公英、地丁、生地, 加酒乌梢蛇10g以增强活血力度。5月20日三诊:患者诸证好转, 无明显疼痛, 皮温正常, 皮色略转淡。二便调, 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弦。原方续服以巩固疗效, 医嘱不可劳累, 减少活动, 清淡饮食, 至今未复发。

病案二:刘某, 男, 65岁, 2015年3月19日就诊。主诉:右下肢红肿疼痛10日。初诊:右下肢胫前皮色暗红, 边界清楚, 大小约6cm×4cm, 触之皮温略高于正常皮肤, 胀痛, 无发热, 1个月前曾因丹毒入院治疗, 经治疗后康复, 现复发。二便可, 寐安纳少, 舌暗伴齿痕, 苔薄白, 脉弦。诊断为慢性丹毒, 证属湿热蕴结兼气虚血瘀, 治以清热利湿, 益气活血, 予以麸炒白术30g、茯苓20g、泽泻10g、土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5g、防风20g、川牛膝10g、地龙10g、酒乌梢蛇10g、夏枯草15g、半枝莲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生薏苡仁30g、陈皮10g、赤芍20g, 诸药同煎, 早晚分服, 同时患处外敷芙蓉膏。3月26日二诊:患处疼痛减轻, 皮温基本正常, 大便2~3次/日, 纳可, 舌脉同前。原方去蒲公英, 加丹参15g。4月5日三诊, 患处已无痛感, 大便每日1次, 寐安纳可, 舌暗, 苔薄白, 脉弦。原方续服以巩固疗效, 嘱其不可劳累, 减少活动, 抬高患肢, 清淡饮食, 至今未复发。

按:两例病案均为急性丹毒治愈后复发, 病案一, 患者正值中年, 脏腑功能尚可, 且舌暗红, 苔薄黄, 热象明显, 故所予中药汤剂清热力度较大, 二诊时, 热象已退, 故去部分清热药, 同时加入乌梢蛇以加大活血力度。病案二, 患者年逾六旬, 脾胃脏腑功能减退, 且舌暗伴有齿痕, 故辨证为脾气虚伴有血瘀, 予以白术、茯苓健脾利湿, 辅以野菊、蒲公英等清热解毒, 二诊患者便数, 故去蒲公英, 加入丹参以补血活血。

4 结语

下肢丹毒在 《外科大成》中被称为 “腿游风”, 《疡科大全》称其为“流火”, 《圣济总录》中云:“热毒之气, 暴发于皮肤间, 不得外泄, 则蓄热为丹毒。”西医治疗丹毒常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 大剂量足疗程治疗对于初发丹毒急性期患者疗效较好[4], 但对于慢性丹毒疗效却不甚理想, 且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慢性丹毒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患者易于接受, 且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李师之师李竞教授曾提出“给邪出路”为外科治疗之基本大法, 将外科所见之邪分为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两种。慢性丹毒, 邪留体内, 可归为无形之邪, 当清当消, 故治疗慢性丹毒应以清热解毒为本, 化瘀通络为要。邪瘀于内, 未有出路, 故使本病反复发作。采用活血通络法使瘀于体内之邪随气血流动, 再以清热解毒之药将其清除, 方可根除本病, 这也正符合李老“给邪出路”之法。值得注意的是, 清热解毒药物的使用要适可而止, 长期使用可能会因寒凝而致使经脉瘀阻, 使病邪滞于经脉而不去。因此要想成为好医生, 要多临证、多体会, 以辨证论治为根本, 初学者不要拘拟于病和药, 定要以证为先。

参考文献

[1]阙华发, 王永灵, 唐汉钧, 等.拖线疗法治疗难愈性窦瘘类疾病的临床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 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83.

[3]李亮.慢性复发性丹毒从瘀论治浅析[J].陕西中医, 2008, 29 (3) :382.

[4]王辉文.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18例[J].江西中医药, 2004, 35 (3) :40.

猪丹毒的治疗 篇2

在猪发病后24~36小时内用抗生素治疗有显著疗效。首选药物为青霉素, 对急性型最好按2万单位/kg体重青霉素静脉注射, 同时肌注常规剂量的青霉素, 每天肌注2次, 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不宜停药过早, 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链霉素按50mg/kg体重, 每日2次肌肉注射。恩诺沙星可按2.5mg/kg体重肌肉注射。

发病初期皮下注射抗猪丹毒血清效果良好。此外, 还可肌注2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10~20m L, 每天1~2次。或盐酸黄柏素注射液, 小猪5~10m L、大猪20~30m L, 肌肉注射, 每日1次。

切莫忽视猪丹毒 篇3

众所周知,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有的猪场突然出现保育猪、育肥猪出现不明原因的猝死, 急性败血型猪丹毒就是导致其死亡的原因之一。笔者多年的兽医临床发现亚急性疹块型猪丹毒的散发性病例主要见于基础母猪。2009年9月, 黑龙江省绥化市兴福乡某猪场一头哺乳母猪突然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站立现象。人为驱赶还可以站起, 但是采食量非常少。次日体侧、背、胸、肩、腹侧、颈部等皮肤上出现红色、深红色的边缘相对整齐的方形、圆形及不规则形状的疹块。有的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片状, 扁或稍凸起。疹块大小不一, 大的有4 cm×5 cm, 小的如黄豆粒大小。

猪丹毒这种病作为养猪从业人员和畜牧兽医工作者并不陌生, 本病主要见于猪。其它家畜、家禽如马、牛、羊、鸡、鸭、鹅、鸽, 甚至鸟类的麻雀和我们人类都可以感染。1882年Pasteur首先从病猪体内分离到本菌, 随后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的报道, 我国一些地区也有发生。

早在40、50年代直至80年代, 人们对猪丹毒的防控比较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 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圆环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病备受众多猪场 (户) 的关注, 在免疫程序上几乎成了必不可少, 而且不断强化免疫, 疫苗的档次也不断提高。但是对于猪丹毒却渐渐被很多猪场所忽视, 有的猪场 (户) 干脆不做猪丹毒免疫。猪丹毒可以导致猪猝死征的发生。慢性型猪丹毒可以继发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 有的猪只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 关节部位病变经久不愈, 维持数月或者终生。患病猪只不但生长速度明显变慢, 饲料报酬明显降低, 而且成为传染源威胁整个猪群, 甚至有爆发猪丹毒的可能, 给猪场埋下隐患。

猪丹毒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常以发生在夏秋炎热多雨季节多见。本病多为散发或地方流行 (有时会出现爆发性流行)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约有35%~50%健康猪的扁桃体和其它淋巴组织中存在本菌,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现内源性感染而发病。随着养猪规模化、区域化的日益明显, 本病也逐渐打破了一些发病规律。例如过去一些资料以3~12月龄的架子猪多发, 而现在基础母猪比较常见, 冬季发生病例也逐渐增多。

为什么会出现流行病学上的变化?除了规模化、区域化养猪的原因外, 主要是乱用抗生素, 随意给猪群“做保健”, 忽视猪丹毒的免疫。猪丹毒杆菌为微需氧菌, 菌体表面具有腊样膜,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病死猪的肝、脾里4℃冷藏159 d仍有很强的毒力。富含腐殖质、沙质和石灰质的土壤特别适于本菌生存, 在弱碱性土壤中可生存99 d, 最长可达14个月。如果是污染的土壤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就会有发病的情况。

猪丹毒临床分为急性型 (败血型) 、亚急性型 (疹块型) 和慢性型。

急性型。在流行初期有一头或数头猪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最急性病例, 只见到发热, 经过1~2 d) , 其它猪相继发病。主要是病猪体温升高、虚弱无力, 喜欢躺卧, 一旦唤起, 仍有意想不到的活动力, 行走时步态僵硬或跛行, 有疼痛症状。食欲废绝、有渴感, 有时呕吐。多数有结膜炎 (结膜充血) 。粪便干硬栗状, 附有黏液, 后期常腹泻 (小猪多发) 。

严重者呼吸促迫, 黏膜发绀。发热24 h后, 在股内侧、颈 (咽头) 、背、耳翼及肢端等部位出现红斑并逐渐变成紫红色。一般经3~5 d因呼吸困难而死。病死率一般为20%~50%, 高达80%。不死者转为亚急性型 (疹块型) 或慢性型。

哺乳仔猪或刚断乳仔猪一般突然发病, 表现神经症状, 抽搐, 倒地而死, 病程多不超过1 d。

亚急性型 (疹块型) 。病初食欲减退、口渴、便秘, 有时呕吐。精神不振、体温增高到41℃以上。1~2 d后, 在背、胸、肩、腹侧、颈部及四肢外面等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红色或暗红色疹块, 其形状多为方形或菱形, 也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疹块扁平、稍凸起、界限明显, 大小约为一至数厘米, 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发病猪只出现疹块的同时, 全身皮肤微红色, 排出茶黄色的尿液。初期疹块充血, 指压褪色, 后期瘀血, 紫蓝色, 压之不褪。随着疹块的出现, 体温逐渐下降, 病势减轻, 可能康复。经数天后疹块颜色逐渐消退, 凸起部逐渐下陷, 最后形成干痂, 表皮剥落而自愈。病重者或长期不愈者则有部分或大部分皮肤坏死-在疹块表面形成浆液性疱疹, 疱液干涸后结成硬痂覆盖在体表上, 很久不掉, 剥落后还留存明显的瘢痕。本型一般为良性经过 (也有的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为败血症死亡) , 病程为1~2周, 病死率为1%~2%。

慢性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来, 主要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几种。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剖检变化一般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以细菌学检查、动物接种及凝集反应、荧光抗体反应等方法进行确诊。对于亚急性型猪丹毒往往通过示病症状即可确诊。在本病诊断中, 急性 (败血型) 猪丹毒应注意与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病、急性弓形体病和李氏杆菌病鉴别。

猪丹毒的预防, 最有效、最经济的做法还是进行疫苗注射。养猪场 (户) 可以根据猪场猪群情况, 结合当地的流行情况, 把猪丹毒有效列入免疫程序并有效实施。猪群每年至少集中免疫2次以上。现在, 全国饲料厂家数千家, 每个地区的饲料厂家也不低于几十个。但是共性是饲料中多有药物添加剂, 注意免疫时严格保证疫苗自身的效价和剂量。同时预防注射时可以适当使用黄芪多糖、甘草酸等免疫增强剂, 以增强免疫效果。另外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养猪人员和从业兽医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猪丹毒诊治(上) 篇4

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该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一般多见于3~12月龄猪,其病程为2~4 d。

1流行病学

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常发生于炎热多雨季节,而冬春较少发病。病猪、康复猪及健康带菌猪是传染源,病原随猪的粪、尿、唾液和鼻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土壤、饲料、饮水等,进而经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其他猪。饲喂有毒、霉变的饲料,气温变化过大,饲料突然改变,猪只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本病。

2临床症状

2.1急性败血型此型最为常见,病猪表现为急性死亡或出现严重的败血症,其体温突然升高到42~43℃,耳、颈、背等部位皮肤潮红、发紫。患猪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红斑,红斑指压褪色,其臀部肌肉震颤,四肢僵硬。患猪食欲突然减退或废绝,有时发生呕吐,其眼结膜充血,粪便干燥并带有黏液,后期粪便稀软或发生腹泻,病猪常于发病2~3 d内死亡,其病死率达80%~90%,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2.2亚急性疹块型病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口渴、便秘,体温升至41℃以上,背部、臀部、体侧和腹下皮肤有菱形或不规则形的瘀血斑,初期瘀血斑潮红,指压褪色,2~3 d后,斑块呈紫黑色,界限清楚,其呈扁平、凸起状,病猪嗜睡,不愿走动。本型病程为8~12 d。

2.3慢性型多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的。本型病猪可出现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以出现四肢关节炎或疣状心内膜炎为主)。

病猪四肢关节肿胀、变形、疼痛、僵直,跛行或卧地不起,其心律不齐、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背、肩、尾及两耳的局部皮肤出现坏死,变黑、干裂等。病猪通常因心脏麻痹而亡。

3病理变化

3.1急性败血型主要以出现急性败血症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病猪肠黏膜发生炎性水肿及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及空肠前部发生出血性炎症,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切面多汁,心包积水,心肌有炎症,脾充血、肿大,边缘钝圆,脾质松软,肝脏充血,呈棕红色,肾混浊、肿胀,皮质有暗红色出血点,肺充血或水肿。

3.2亚急性疹块型病猪皮肤有坏死性疹块,疹块的皮下组织充血,关节受侵害的,关节发炎、肿胀。患猪内脏及肌肉等无显著变化。

3.3慢性型病猪背部或四肢末梢皮肤发生干性坏死而脱落,其有心内膜炎,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赘生物,其瓣膜变厚,肺脏充血,肾脏梗塞,关节肿大、变形,关节囊内积有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软骨面有糜烂。

4实验室诊断

4.1细菌学检查

4.1.1镜检取病猪心血、脾、肾、肝、淋巴结、心内膜和关节病变部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见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散布于细胞之间,白细胞内也可见到成丛排列的、无芽孢和荚膜的细菌。

4.1.2分离培养取病死猪肝组织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并置37℃恒温箱中培养48 h,结果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白、透明、圆形、露滴状的细小菌落,有的菌株可形成狭窄的绿色溶血环。

挑取典型菌落纯培养,再作明胶穿刺培养,4 d后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生长,明胶不液化。菌落肉汤培养时不形成菌膜,有絮状沉淀物。

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叠氮钠和结晶紫各万分之一,制成选择培养基,猪丹毒杆菌能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其他杂菌受到抑制。

4.1.3生化试验病料接种于普通培养基上能够生长,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可长出针尖大小、露珠样、透明、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即S型菌落(采取的是急性病例的病料进行接种),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呈α溶血,接种于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其可发酵葡萄糖、果糖、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蔗糖、麦芽糖、菊糖、D-甘露糖、木糖、鼠李糖,能产生H2S,不产生靛基质,不分解尿素,不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M.R试验及V-P试验均为阴性。

4.1.4动物接种试验取病猪心血、淋巴结、脾磨碎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10稀释悬液,然后接种小白鼠,3 d后接种小白鼠出现结膜发炎、精神萎顿、毛乱、拱背、畏光、停食等症状,5 d后小鼠死亡。死亡小白鼠脾肿大,肺和肝充血,肝见小点坏死,将小白鼠肝、心、血、肾病料涂片、染色,镜检,结果见大量纤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4.2血清学检查

4.2.1荧光抗体试验取荧光素标示猪丹毒免疫球蛋白,然后将标识好的荧光抗体与抹片上的猪丹毒杆菌进行特异性结合,若显微镜下见菌体呈亮绿色,即可判为猪丹毒阳性。

4.2.2平板凝聚试验在载玻片上滴2滴猪丹毒抗原,一滴猪丹毒抗原加入被检血清或者血液,另一滴猪丹毒抗原加入正常猪的血液或阴性血清,血液或血清混合均匀后,若2 min内被检血液或血清凝聚则为阳性。应注意的是如果猪接种过猪丹毒疫苗也可能出现阳性凝聚。

4.2.3血清凝集试验选用3%胰蛋白胨肉膏汤作培养液,按1∶40~1∶80加入兔抗丹毒高免血清或其他抗丹毒血清,再添加一定量的抗菌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制成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猪丹毒血清快速诊断液。

试验时将诊断液装入小管,取被检猪耳静脉血1滴或组织病料少许于诊断液培养14~24 h,若管底出现凝集颗粒或团聚者即为阳性。用已知猪丹毒血清检测病料中的抗原,是检疫急性猪丹毒的确定方法。

4.2.4琼脂双相扩散试验用pH为7.2的PBS配制1.2%的琼脂凝胶,并加热融化,然后在平皿中铺制成3 mm厚的胶板,胶板上打六角梅花形孔,孔径3 mm、孔距4 mm,定型血清加满中央孔,周围孔加被检抗原,并置37℃湿盒扩散24 h后判定结果,若被检抗原与定型血清孔之间出现沉淀线则为阳性,无沉淀线则为阴性。

4.3 PCR检测PCR检测广泛应用于猪病的诊断,此检测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好。

5诊断

猪丹毒的防控 篇5

1病因

1.1高温高湿, 猪舍通风不良, 饲养密度过大, 圈舍卫生差, 猪只转移及混群等造成应激, 抵抗力下降而诱发本病。

1.2蚊、蝇、虱、蜱等吸血昆虫通过损伤皮肤传播。

1.3抗菌素在养猪生产中的大量使用, 使养猪生产者对细菌性疾病猪丹毒不再使用疫苗免疫猪群。

1.4猪场卫生防疫条件不到位, 生产管理混乱。

1.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以及霉菌毒素等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导致猪只抗病力下降, 猪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

1.6病猪和带菌猪及其他带菌动物 (如啮齿动物、野鸟) 排出菌体污染饲料、土壤、用具和场舍等, 经消化道传播。

1.7屠宰场、加工厂的废料和废水, 食堂的残羹, 动物性蛋白饲料 (鱼粉、肉粉等) 饲喂猪群引起。

1.8土壤污染引起, 主要是富含腐植质、沙质和石灰质的土壤, 猪丹毒杆菌在弱碱性土壤中可生存3~14个月。

1.9栖息区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 丹毒杆菌可在垫料中存活。

1.10饮水系统遭病原污染。

1.11饲料湿喂, 尤其是使用了奶类副产品, 会促进病原的繁殖。

1.12集约化规模化的养猪环境导致猪只自身的运动习性丢失, 而运动则是增强免疫力的外在力量。

2症状

临诊上主要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3种。

2.1急性败血型猪群突然发病, 个别猪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其他猪相继发病。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 或更高, 呈稽留热型, 虚弱, 卧地, 不愿走动, 结膜充血, 皮肤潮红, 排粟状粪便。病程3~4d, 病死率80%左右, 未死亡者转为亚急性或慢性型。

2.2亚急性疹块型皮肤表面出现疹块, 在发病后2~3d, 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位的皮肤发生疹块, 呈方块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 突出于皮肤表面, 初期指压褪色, 后期压之不褪色, 经数日病猪可能康复。

2.3慢性型由急性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 主要表现为关节炎, 即四肢关节的炎性肿胀, 僵硬、疼痛, 关节变形, 病猪跛行, 卧地不起, 生长缓慢, 消瘦。此外患心内膜炎的猪表现为消瘦、喜卧、不愿走动、呼吸急促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有时突然死亡。

3变化

3.1败血型主要以急性败血症的全身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可视粘膜呈不同程的紫红色。全身淋巴结红肿, 出血;肝、肺充血;脾脏呈樱桃红色, 肿大, 出血;肾脏肿大, 皮质部可见有大头针帽大小的斑点状出血, 称之为“大红肾”;心内外小点状出血;消化道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3.2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征变化。表现为方块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 它对猪丹毒具有诊断意义。

3.3慢性型病变主要是增生性, 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多见于房室瓣出现菜花样赘生物, 多见于二尖瓣上。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变剖检可作为初步诊断, 确诊需采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

5防控措施

5.1预防

5.1.1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 供给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 夏季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 做好日常的猪群保健工作。

5.1.2保证猪舍内的清洁、干燥, 保持自然通风, 夏天做好防暑降温, 冬季做好保温工作, 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 减少转混群等各种应激因素, 做好环境、猪舍及其用具等消毒工作, 可选用10%生石灰乳或0.1%过氧乙酸涂刷墙壁和喷洒猪舍较好。

5.1.3免疫接种, 做好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病等重要疾病的免疫接种, 对发生猪丹毒的场还应接种猪丹毒活疫苗, 注射后1周产生免疫力, 保护期为6个月。

5.1.4坚持自繁自养, 尽可能减少外购猪只, 确需引进猪时, 应先在隔离舍饲养一个月, 做好有关疫苗免疫接种后再混群。

5.1.5搞好驱虫工作, 定期驱除猪只体内外寄生虫, 及时消灭蚊、蝇和老鼠, 同时避免飞鸟进入猪舍。

5.1.6禁止使用屠宰场、加工厂的废料和废水喂猪, 从食堂饭店收集来的泔水须经高温煮沸后方可饲喂, 自配饲料所用鱼粉和肉粉应来源于有资质、正规生产企业。

5.1.7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与粪便、垫料的处理工作。病死猪是疫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传染源, 对病死猪应作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对粪便和垫料堆积发酵, 作有机肥使用。

5.2治疗

5.2.1对发病猪应进行隔离治疗, 薛辉等认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猪丹毒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目前生产上由于猪场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 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因此, 治疗用药最好依据本场的用药史或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敏感药物来进行治疗。

5.2.2猪场如大面积暴发该疾病, 必须对猪群采取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 如可添加头孢类、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群体防治。当猪丹毒造成的慢性心内膜炎症状出现时, 也有必要进行群体投药预防。

5.2.3临床上对猪丹毒治疗也可采取中药疗法、细胞因子疗法以及抗生素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如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和头孢噻呋钠对发病猪进行混合肌注, 同时再对其肌注柴胡注射液。同群猪用清开灵散剂、水溶性氨苄青霉素拌料治疗, 具有良好的疗效。

5.2.4发病初可皮下或耳静脉注射抗猪丹毒血清, 效果较好。

6卫生

猪丹毒杆菌为人畜共患病原, 人感染称之为“类丹毒”, 本病是一种职业病, 多发生于兽医、屠宰加工人员等, 病原多经皮肤损伤感染, 感染部位常见肿胀、暗红等症状, 在生产中必须注意个人防护。

关键词:猪场,猪丹毒,防控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128-131.

[2]张国峰, 等.猪丹毒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11) :114.

[3]苏圣华.猪丹毒疯狂后的思考[J].养猪, 2014 (6) :129.

[4]孙宝权, 等.一起母猪与育肥猪暴发猪丹毒的诊治[J].畜牧与兽医2014 (4) :119-120.

[5]薛辉, 等.广西猪丹毒杆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养猪, 2014 (6) :97-100.

[6]雷亚.猪丹毒的防控[J].中兽医学杂志, 2014 (9) :42.

猪丹毒的防疫措施 篇6

1 猪丹毒的症状

1.1 急性败血性

病猪有时候没有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猪体温高达42℃以上, 血液凝固不全, 全身或胸部、腹部或背部皮肤和皮下脂肪呈弥漫性充血, 表面有红斑, 有时红斑扩散融合, 有的在全身、腹下或背部呈红带状, 俗称大红袍、小红袍。病猪食欲下降, 还有呕吐的症状, 不愿意行走, 常常躺卧着, 有时还跛行, 病程非常短, 死亡率达90%。

1.2 亚急性

病猪体温升高, 41℃左右, 病程稍长一些, 发病2~3 d后, 在病猪的胸部、腹部、背部还有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 一开始是淡红色, 后来逐渐变成紫红色, 最后变成黑紫色, 形状各异, 数量不等。

1.3 慢性

皮肤常发生坏死, 呈方形或菱形凹陷, 皮肤上形成硬结痂皮, 皮下组织有局限性浆液性水肿, 关节肿大变形、跛行, 病猪食欲正常, 但生长缓慢、消瘦。

2 剖检变化

病猪的胃和十二指肠呈急性卡他性炎, 或有出血斑点、溃疡。全身的淋巴结都肿胀, 切面多汁, 呈玫瑰红色或紫红色, 有时有出血点。肾脏中度或高度肿胀, 呈中红色。肾脏瘀血肿大, 呈深红色或紫红色, 表面有云雾状紫蓝色瘀血带, 并伴有深红色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俗称大花肾, 切面皮质见有针尖大串珠状红色小突起。四肢关节也肿胀, 关节液增多。

3 猪丹毒的防疫

3.1 引进仔猪要谨慎

引进仔猪必须是非疫区的, 免疫接种在有效期内。尽量做到自繁自养, 如果母猪和公猪需要引进的话, 购买之后要隔离观察, 一个月之后, 没有任何异常再合群饲养。初生仔猪要在七日内每天饮足母猪的初乳, 第1次饮奶时间应在出生后1 h内。

3.2 猪舍的卫生一定要重视

粪尿要一天一清除, 及时扑灭蚊蝇、老鼠, 清除杂草, 防止害虫滋生, 以防传染病蔓延, 猪舍阳光要充足, 排水通畅, 通风良好, 温度和湿度要适宜, 饮水要充足, 要远离学校, 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

3.3 所有用具要定期消毒

人行通道除设地面消毒池外, 要增设紫外线消毒灯。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进出车辆也要严格消毒。

3.4 饲料要优质、疫苗工作要做好

饲料要买优质饲料, 无杂质不霉变, 要科学搭配, 满足营养需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提高猪体免疫力, 提高成活率, 增加养殖户收入。猪丹毒弱毒菌苗一律皮下注射, 注射后7 d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9个月。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也是皮下注射, 21 d之后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半年。

3.5 病死猪不得随意处置

猪丹毒的诊治报告 篇7

2013年8月10日程海镇养殖户刘某养殖的4头65 kg左右的架子猪相继发病, 笔者接诊后立即前往, 在认真观察临床症状后, 初步诊断为猪丹毒, 并立即制定治疗方案, 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供同行及养殖户参考。

1 发病情况

2013年8月9日先有2头猪发生食欲不振现象, 但畜主没有关注, 到2013年8月10日中午另外2头也出现不食、喜卧现象, 且先发病的2头病情更加严重, 食欲废绝, 皮肤有几处出现红色疹块, 发病率达100%。

2 临床症状

病初, 病猪精神萎顿, 食欲不振, 继而食欲废绝, 不愿走动, 躺卧地上, 体温升高至41~42℃, 有口渴感, 结膜充血, 眼睛清亮, 粪便干燥呈栗状, 病程24 h后, 病猪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位的皮肤发生红色疹块, 初期疹块充血, 指压退色, 经2~3 d后疹块瘀血、紫蓝色, 指压不退色, 疹块呈方块形、菱形, 稍突于皮肤表面2~3 mm, 大小约1~4 cm, 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 疹块发生后, 体温开始下降, 病势有所减轻。

3 诊断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两个方面来作诊断。根据本病主要侵害架子猪、多发于秋季;体温升至41~42℃;皮肤出现疹块, 疹块形状呈方块形、菱形, 疹块突于皮肤表面等疹块型丹毒典型症状, 确诊为猪丹毒。

4 治疗方法

4.1 青霉素400 IU+链霉素100万I-U+安痛定注射液10 m L+柴胡注射液20 m L, 混后一次肌注。1~2次/d, 连用2~3 d。

4.2 阿莫西林粉针 (规格:5 mg/瓶) 1瓶+安痛定注射液10 m L+板兰根注射液20 m L, 混后一次肌注, 1~2次/d。连用2~3 d。

经上述治疗, 3 d后进食正常, 5 d后全愈, 疗效较好。

5 体会与建议

5.1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栏舍清洁卫生, 通风干燥, 避免高温高湿, 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

5.2 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方针, 每年定期接种注射猪丹毒弱毒菌苗。

上一篇: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下一篇:非结构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