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艺术(精选12篇)
文学和艺术 篇1
摘要:“真实性”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由于艺术不是对生活世界的简单摹写,而要借助种种艺术手法和叙事技巧来建构一个艺术的世界,因此,艺术和真实之间,就呈现出一种矛盾而统一的关系,文学理论往往以“艺术真实”来指称文学世界的真实性。由于不同时期、不同的理论范式采取的参照不同,对艺术真实的理解也就不同,由此形成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电视栏目同样是一种以叙事为手段的艺术门类,真实性同样是一种重要标准。以文学的真实性问题为参照,我们可以对电视栏目的真实性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艺术真实,电视栏目
一、文学中的艺术真实
所谓“真实性”,反映的是叙述内容和客观事物的关系。在科学领域,真实指的是科学研究结果与客观世界的符合程度,可以说,越能被客观世界验证、证明是与客观事物一致的结论,就越是科学的,在这里,客观世界是衡量真实的标准。文学的真实也要在文学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中验证,但问题更为复杂。一般来说,文学真实性的衡量标准不是客观存在物本身,而是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出的,文学应该描写“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至今仍是文学的一个准则。因此可以说,艺术真实不是客观存在的、现成的生活真实,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呈现的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规律性认识,艺术真实存在于文学世界与生活真实的关系之中。
但由于生活世界丰富多样而又千差万别,不同的理论研究范式选取的参照标准不同,决定了对“真实性”参照的标准不同,大致来说,文学理论历史遵循了一个钟摆式样的摆动。如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所说,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而文学理论所关注的便是四要素在互动中往返交流的情态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各个要素的不同侧重便构成了文学理论史上的不同流派与主张,也就意味着选取何种要素作为“真实”的参照系统。就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经历了数次理论转折。早期文学理论将生活世界视为文学的参照系统,因此,艺术真实就是要忠实地模仿客观世界,这一观点主导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历史。近代以来,随着浪漫主义美学的兴起,文学理论将作者视为文学的中心,因此,作者的情感便成为衡量艺术真实的参照系统。而二十世纪以来,“钟摆的摆动由表现——创造美学转向作品美学,再由作品美学摆到效应——接受美学和阅读理论”1。即以作者的创作为理解作品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范式、以文本自身的语言结构和内部特征为理解文学意义的根本依据的文本中心论范式和以读者的阅读反应为理解文学意义的根本依据的读者中心论 范式的相互承继,构成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总体面貌。接受美学的产生是第三次转折的产物,一直影响至今。
接受美学以历来为文学研究所忽视的读者这一环节为切入点,把读者的阅读和接受对文学价值与意义的生成作用置于中心位置。在接受美学看来,此前的文学研究一直局限在文学创作和作品表现的圈子里打转,而读者的作用被忽略了。而“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以读者为理论基点,接受美学吸取了20世纪以来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批评等文论流派的合理因子,对文学研究领域中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阐释。而以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为理论触发点,又分别形成了效应与接受两个研究方向。接受研究这一方向的代表是姚斯, 其理论关注点是文学活动中读者的视野和审美经验的变化, 试图将文学的审美特征与社会历史意义结合起来,在美学的和历史的方法论中架起桥梁,在方法论上,更多地采用历史——社会的研究方法。伊瑟尔则代表了效应研究这一方向, 他从文本的“召唤结构”入手,试图考察阅读过程中文本如何发动读者、产生意义的问题,在理论背景上更多受现象学美学的影响,关注的是接受活动中文本的“空白点”和“未定点”,试图廓清文本与读者的交流关系,在方法论上更多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可以说,姚斯更多关注文学的外部方面,伊瑟尔则更多关注文学的内部方面。但无论内部研究还是外部观照,将读者作为文学意义的标准,则是一致的。相应地,艺术真实则产生在读者对文学的呼应、互动中,产生在读者对文学的解释之中,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无所谓真实与否,只有经过读者的发掘,文学的宝藏才显现出来。这一观点在20世纪下半期以来成为文学理论的主导范式。
因此,在当代,文学理论更倾向于采取一种辩证的认识,即在艺术和接受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中考量文学问题, 也就是说,文学的“真实”,既要符合客观生活的真实,又要以读者的“期待视野”为参照,由于文学的意义最终要由读者落实,由读者“填空”,因此,读者的期待视野,决定了文学创作时候采取艺术技法、选取创作题材等方面的限度。文学当然不能原封不动地选取生活的片段——这样的真实不过机械的照相式反映,但更不能随意地、主观地选择素材。文学要在文本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真实性关系, 读者的期待视野成为文学真实的重要标准。尤其在当前大众文化语境中,读者更是成为文学创作与文化生产的一个决定性的标准。
二、电视栏目中的艺术真实
真实性同样是电视栏目制作的一个诉求,而且,电视栏目对“真实”的承诺更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电视栏目是要“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隐含了一种对真实性的承诺。而且,由于电视栏目的人物、题材,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 因此,观众对电视栏目的期待,往往带有一种“非虚构”的接受心理。另一方面,电视节目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是在传媒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同文学不同,接受者(观众)的期待视野对电视制作的影响更大。
在当前多媒体时代,观众有了更多的方式与电视栏目发生互动,传达自己的意愿和观念,其中,围绕“真实性”问题,观众和电视制作方之间往往会出现一些争端。比如,观众会通过各种方式印证电视栏目的真实性问题,由此也出现了诸多事件。以当前热播的一些娱乐类电视栏目为例,这些节目通常将选手讲述个人故事作为节目的一个环节。而对故事的真实性,观众则会具有一种较之文学更为严格甚至苛刻的态度。尤其在当前多媒体时代,人们有更多的方式可以对叙事真伪进行验证,一旦节目的“艺术真实”与生活事实有所出入,就会引发观众对节目的质疑甚至是严重的抨击,所谓的煽情说、黑幕说、幕后操纵说等各种质疑在近些年一些热播节目中屡见不鲜,甚至对节目乃至节目的参加者构成了负面的影响。对于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尽管电视栏目要以一种真实性的承诺为前提,但从本体意义上来说,电视栏目首先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样是艺术加工的产物,而非照相式地对生活原样进行复现,因此, 电视栏目的真实,同样是一种“艺术真实”,同样要在几个要素之间达成平衡,如果说,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四要素的话,那么节目、编导、世界和观众则可视为电视栏目的四个要素,电视栏目同样要实现几个要素的辩证统一。从节目的本体角度和电视制作的角度来说,电视栏目并不呈现生活的客观真实,而是要通过种种媒介、手段和环节,实现一种虚拟的、拟真的艺术世界。但对于观众来说, 与文学不同,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期待,是将其视为对当下的、现实世界甚至是身边的人和事的表现,正是出于这种代入感和同情感,决定了人们对电视栏目的真实性有更高的期待。这既是一种苛责,也是电视栏目成功的契机。
总之,真实性是艺术的一个普遍标尺,但不同的艺术门类诉诸真实的途径不同。与文学相比,电视栏目的特性决定了其题材不能像文学那样广,对艺术手法的采用没有那样自由,与观众的关系也不如文学那样宽松。作为当今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电视栏目既可以借助最新的科技和媒体手段,也可以借鉴文学悠久的历史经验。电视栏目固然不能放弃艺术加工的权力,但又要根据自身的艺术特性和观众的心理预期来进行制作,在和观众的矛盾关系中实现一种辩证统一的艺术真实。
注释
1[1]瑙曼等《作品、文学史和读者》,范大灿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
文学和艺术 篇2
【课标要求】
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伏尔泰及他的主要思想与主张;知道莎士比亚及他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及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记住达.芬奇与他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知道凡.高和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了解贝多芬和他的代表作《英雄交响曲》;理解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启蒙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观点,分析归纳启蒙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对近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学习和初步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启蒙思想家及他们的思想,理解思想领域的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观点:了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使学生认识这些文学艺术名著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体会文学艺术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
一、重点:伏尔泰的思想;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二、难点: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法、启示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文艺复兴的性质及影响分别是什么?文艺复兴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有那些成就?
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是欧洲历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标志着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和兴起,上节课介绍了近代自然科学等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后得到飞速发展的概况,那么,思想领域和文学艺术方面又有那些变化呢?
学习新课:
一、启蒙思想的火花
(教师过度)17-18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显著发展,资本主义同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在这种形势下,一批先进的思想家批判封建制度,评击中世纪的神学教条。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自然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中来,在这种背景下,西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启蒙运动。
说一说:启蒙运动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 3(教师总结)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兴起于西欧,很快波及到欧洲大多数国家,并影响到全世界。其中法国的启蒙运动最为,其代表人物有伏尔泰等人。
伏尔泰从各方面对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他不仅对教会进行辛辣的讥讽,更为重要的是,他主张剥夺教会超国家的特权,从而否定了教权主义,把文艺复兴时期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结合插图讲解)
除了伏尔泰,启蒙思想代表人物还有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阅读小字,想一想,什么是“三权分立”?)
想一想:启蒙运动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各种障碍,为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思想上、理论铺平道路,启蒙思想家所赋予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的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它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思想解放运动,没有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就不会有法国革命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所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基础。
二、不朽的文学作品和艺术成就
(教师过度)启蒙运动的狂飙,给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自由与清新的空气,而不朽的文学作品,辉煌的艺术作品,充实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
㈠不朽的文学作品
1、莎士比亚
简介莎士比亚戏剧的取材,艺术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喜剧《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引导学生看教材插图《〈哈姆雷特〉演出场景》及阅读部分内容,然后请学生讲出《哈姆雷特》的主要内容。
他的作品情节生动,语言精练,所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哈姆雷特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他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动动脑: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体现了什么思想?
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矛盾,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
2、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博大精深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他的创作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一。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并说由于他的“天才描述,一个农奴制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托尔斯泰的名著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看教材插图及相关文字
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中叶至下半叶俄国的社会生活,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绘画与音乐的辉煌
(教师过度)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后,西方的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作品和艺术家。
1、达芬奇
/ 3 想一想:《最后的晚餐》所表现的人和人性?(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然后回答,结合彩图)
2、凡·高
《向日葵》以绚丽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内心情感。凡.高将他渴望生活的激情、坦荡灼热的胸襟,全部融化在他绘画艺术之中,他终于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艺术家。(结合教材的彩图讲解)
凡高是后期印象派的代表,而后期印象派绘画奠定了欧美现代绘画的基础。
说一说:近代西方绘画有什么特点?
3、贝多芬
结合“史海拾贝”介绍什么是交响乐。放录音欣赏《英雄交响曲》
1802年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第三交响曲,1804年完成时拿破仑已称帝,他愤而撕毁已写好赠款的封面,换写“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这就是著名的《英雄交响曲》。这首英雄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和声与节奏都新颖自由。
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意义: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另一方面对近代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影响。
说一说:《英雄交响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 课堂小结:
1.启蒙思想的火花: 启蒙运动及其中心 伏尔泰的思想与主张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为奖状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了基础 2.不朽的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 3.绘画与音乐的辉煌:近代西欧绘画作品的特点 达.芬奇的代表作 凡.高的代表作
贝多芬的进步思想及《英雄交响曲》 【巩固练习】
1、下列人物哪位是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A、圣西门 B、欧文 C、伏尔泰 D、但丁
2、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作品有()①《战争与和平》 ②《仲夏夜之梦》 ③《复活》
④《罗密欧与朱丽叶》 ⑤《安娜·卡列尼娜》 ⑥《哈姆雷特》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哪些观点不是伏尔泰的?()
A、宣扬人天生的自由 B、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反对资产阶级统治 D、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和黑暗
4、写出你读过的世界文学名著,欣赏过的世界名画、名曲的名称及其作者。
文学活动与艺术整合 篇3
【关键词】儿童文学;整合
文学和音乐教学的整合可以以情感为纽带,实现文学和音乐的“心灵合一”。而文学与音乐的整合并不是将文学和音乐作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有机整合,强调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互通互补。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更是学前儿童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是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6~7岁儿童能够对音乐做出令人吃惊的理性把握。《艺术与人的发展》一书中写到:儿童们能够理解音乐,他们大多数把音乐看成是“关于某种东西的,换言之,他们把音乐当成是讲故事、表达思想等等的工具”。
一、以乐曲为背景
(一)听音乐谈感受
在活动《春雨沙沙》先让幼儿欣赏音乐,讲讲听后的感受,想象我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声音?幼儿立刻感受到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听见嘀嗒嘀嗒的雨声。在随后的谈话中幼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我看到雨落在树上,有的说我好像看见小雨落在池塘里,我还看见小雨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等等。幼儿在音乐氛围中自由畅想,感受了文学语言与音乐相结合后的和谐美。
(二)插入音乐讲故事
以乐曲作为背景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从无意识的听觉刺激进入有意识欣赏阶段,借助由音响效果来帮助孩子欣赏文学作品,做到变枯躁为有趣的教学效果。看图书或录像资料,在音乐中有感情地讲述。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学习,儿童的声音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音乐的调节而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把自己最好的感觉、最好听的声音表现出来,大家会感到一种愉悦的享受,而不是枯燥的重复,注意力自然被艺术活动所吸引。朗诵或复述的主动性、能力、自信都会在互相模仿、自我调整中不断提高。如幼儿欣赏文学作品《妈妈摘的葡萄》时,老师在低沉缓慢的音乐声伴奏下开始讲述,当讲到小狐狸肚子饿,就插播《狐狸的哭声》引导孩子联想自己肚子饿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当妈妈给孩子找好吃的翻山越岭时就播放《爬山》的声音,让孩子想象翻山越岭的辛苦,当猎人来了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顾自己的性命被猎人给打死了,老师停止讲述,唱起伤心的歌……在此活动中,由于老师的动情和音乐的悲剧效应,有的幼儿哭了,事后询问他们原来他们想到了孩子没有妈妈。这便是音乐的直觉感受性,使幼儿对文学情感的体验共鸣、识别更加深刻和强烈。
二、与歌舞的结合
(一)听音乐表演
音乐能激发孩子的表现,除了语言,孩子更喜欢肢体动作的表演。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除了故事与音乐,我还准备了头饰等道具,满足孩子表演的需要。如我们在《喜洋洋与灰太狼》故事中塑造灰太狼想吃小羊的形象时,抓着两只手,拖着舌头,耷拉着头;塑造懒洋洋时,慢慢走路,手里拿着拐杖,表现出很老实的样子。表演完毕幼儿却大提意见:要求老师增加背景音乐,不然光表演哑剧太不“过瘾”。而且儿童对各角色的音乐形象也有一定“共识”:轻快的音乐应是敏捷又轻巧的,适合小羊们在玩游戏,大灰狼的音乐是低沉又恐怖的……经过幼儿的修改与建议,表演效果受到大家的肯定,儿童更加细致认真地去观察吸收周围生活中不同角色的动态和表情,使表演兴趣和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借助动物形象表现文学作品
《春雨》这首诗歌的内容主要以动物在春雨中的不同的活动分为两段,小兔、小鸡、小蚂蚁怕淋雨,它们需要伞,小鸭、小青蛙、小鱼儿本身就生活在水里,所以喜欢雨水,不怕淋雨。作者通过动物形象,形象地简单地描述让孩子们感受春雨所带来的快乐气氛。教师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幼儿语言学习的支持性行为是与艺术、音乐、舞蹈等手段相融合,因为这种打破学科界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学习,而且有利于其他相关领域内容的学习。
根据动物不同的特点,了解它们在春雨中不同的表现。这里教师主要采用活动式的教具,将诗歌的内容分解化了,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孩子的操作,以及教师用儿歌的语言进行小结,带给孩子初步的感受。音乐、美术和文学三种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情感符号表现人物的情感或情绪。每一段情景,都可以通过理解和想象,在头脑中产生有情有意的画面。我们曾尝试让幼儿将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出来,当幼儿手持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时,我们发现这已不是故事的简单复述了,而是儿童用自己的观点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可见,音乐能展开孩子想象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楼必生 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
[2]林莉.《论幼儿的文学欣赏》.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文学和艺术 篇4
1 多样的烘云托月人物出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巨作,鲁迅先生赞誉其人物刻画、情节设置、主题思想等方方面面皆“驾一切人情小说而远上之”,是“以一代言,则三百年中创作之冠冕也”,特别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对《红楼梦》这样的有价值的“鱼翅”,鲁迅采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的创作态度,取其精华,以小说《故乡》小试牛刀,进而成就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篇经典之作。其中最成功之处就是《故乡》借鉴《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方法。
1.1《红楼梦》中贾宝玉先抑后扬的出场方式
《红楼梦》第三章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全书主要人物贾宝玉、王熙凤和林黛玉一一亮相,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明而又美好的形象。鲁迅成功借鉴其出场方式,其中主要人物闰土与贾宝玉,陪衬人物场二嫂与王熙凤,线索人物“我”与林黛玉一一对应。贾宝玉在正式出场之前,作者就借王夫人之口,“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就连林黛玉的母亲都这样评价:“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这样,一个贪玩不喜读书的纨绔子弟的形象跃然纸上,曹雪芹一贬到底,再借《西江月》二词,慨叹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些苦心积虑的贬抑正是为了衬托贾宝玉出场时那一瞬间的惊世骇俗,显然曹雪芹是极为肯定和推崇宝玉的“行为偏僻性乖张”。这种先抑后扬的人物出场方式除了能起到出乎读者意料,令读者惊喜的效果,更能表明曹雪芹对世俗偏见的鄙视,对宝玉高贵人品的赞颂。
1.2《故乡》中闰土的先美后悲的出场方式
而在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出场也借用了这种方法,只不过是先扬后抑而已。“我”回到故乡,母亲提到闰土,“我”便回忆起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有趣又勇敢的,教“我”雪天捕鸟,讲夏夜看西瓜的稀奇事;他活泼又多情,这是一个可爱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而现实是“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中年的闰土来了,他脸色灰黄,松树皮一般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他一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少年闰土的机敏,中年闰土的木纳;少年闰土和“我”的一见如故,中年闰土和“我”的无话可说;月夜西瓜地美景,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这三组对比贯穿其间,不仅旨在揭露造成中年闰土如此贫困的社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鲁迅先生用3 000多字的短小篇幅入木三分地描摹了旧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痛苦。
1.3《红楼梦》中王熙凤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
另外,《红楼梦》中王熙凤随一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惊艳登场。脂砚斋这样概括,未写其形,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故乡》中杨二嫂的出场也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吓了一跳的不只是“我”,就连读者心生好奇,再看“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是谁把一个曾经擦着白粉的“豆腐西施”蜕变成细脚伶仃的“圆规”?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为了惊醒沉睡的灵魂。
2 鲁迅开创乡土文学中“怀乡”题材小说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及“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小说《故乡》应运而生了。小说《故乡》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乡土文学的奠基之作,直接影响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的创作倾向和创作形式,鲁迅在人物取材,情节设置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
2.1 拓展传统小说的题材
20世纪的中国是比较纯粹的农业社会,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被压迫者,被侮辱者。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故乡》中的闰土代表当时处于最底层的农民的形象,杨二嫂代表的是城市小市民的形象,鲁迅多以“S镇”“未庄”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小说作品,出现了未庄的阿Q、鲁镇的祥林嫂经典形象。由此,鲁迅首开乡土文学中“怀乡”题材小说,成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创者,中国小说的创作方法和风格得到了承前启后的新发展。
2.2 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故乡》的故事平常无奇,记叙了“我”回到故乡遇见故人闰土和杨二嫂的一次经历。而“我”身肩重任,《故乡》中的“我”并不单单是线索人物,更重要的是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我”是接受新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觉醒者的形象,现代知识分子视野开阔,目光犀利,忧国忧民,他们把对残酷现实的失望和对美好理想的执着纠结于心,对故乡爱恨交加的情绪困扰于怀,塑造了现当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我”的形象。《故乡》中的“我”愕然于“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出惊地看到“头上是一顶旧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的闰土。“我”看到故乡荒凉,故乡人生活的贫困,故乡人精神的麻木,“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因而“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底层人民的怜悯之情尽在字里行间。
2.3 卓越的语言风格
小说《故乡》在语言表达上也别出机杼,语言简约,而又冷峻犀利,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整篇文章如散文般沉稳,抒情之味扑面而来。《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的希望,情感压抑而又悲痛,有杜工部之风。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这么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也不能成为新文艺。”要打破旧社会铁屋子,除了需要新生勇气,还需要重塑民族精神。先觉者鲁迅先生用他如椽巨笔警醒昏睡的世人,取传统文化精华,去其糟粕,大胆创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开拓一片崭新天地。
摘要:新文化运动干将鲁迅先生于1921年创作的小说《故乡》把中国传统文学技巧和天才创新完美融合,既真实地向读者再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旧社会农村生活场景,在写作技巧和内容方面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体味这篇小说多样的艺术价值,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怀乡”题材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学,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商务印书馆,2011.
[2]曹雪芹.红楼梦[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3]王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三联书店,2003.
[5]鲁迅.《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文学和艺术 篇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 五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Ⅰ号”计算机;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2)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课前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现代科技发展战略和重大科技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及研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讨论(或辩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国近六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取得累累硕果,有些科研成果已跻身世界前列,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了解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息息相关,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增强学生“科教兴国”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探讨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核科学的发展,强调中国对核科学发展所坚持的一贯立场和态度;
(4)通过对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的介绍,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
1.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2.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采用小组讨论的办法。
【教学内容】
1.“两弹一星”: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第1次核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我国的研制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2)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64—1984年,我国共进行32次核试验,其中有7次地下核试验;
(3)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我国以自力更生为基点,以技术攻关为中心环节,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相互配套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掌握核武器设计制造的国家之一。现在,我国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用于和平事业;
(4)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5)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6)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神舟飞船。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1、1、10,“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2、3、25,“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2、12、30,“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神舟5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生物技术方面 :
(1)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3.通信技术:
(1)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3)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九五”末期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4.其它方面:
(1)机器人技术。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2)激光技术。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4)新材料技术。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5)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教学重点】
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热点试题】
1.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
2. 我国不同阶段的科技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3.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党和政府科技发展决策的侧重点前后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4. 括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5. 回望21世纪,我们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上还取得了哪些骄人的成绩?
【课堂小结】
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着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年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为之奋斗。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
中心问题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方法】
联系背景教学,让学生们构建学习知识的模式;
运用探究问题方法,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收集史料,以增加知识面,更好地学习本课。
【教学内容】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①1956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
②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方针的提出。1956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1)文革前,文艺领域出现好戏连台,异彩纷呈的局面。
①从1949年至1966年,形成了新中国文学的第一次创作高潮,主要有《红旗谱》、《红日》、《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出现了一个历史剧创作高潮: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和京剧《谢瑶环》,曹禺的话剧《胆剑篇》。吴晗的《海瑞罢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老舍的《茶馆》; ③电影影响较大的有《林则徐》、《甲午风云》、《万水千山》、《小兵张嘎》、《南征北战》、《董存瑞》等;
④戏曲界主要成就有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越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⑤绘画的代表作有《开国大典》、《江山如此多娇》等。
(2)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中国文艺呈现出多元发展、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①文学小说方面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长篇小说有《平凡的世界》、《战争与人》、《长江万里图》、《白鹿原》、《红莲白莲》; ②报告文学有要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③中国的音乐、舞蹈、影视、曲艺、小品、杂技、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样式也是杰作频出,丰富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
3.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1)文革期间,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背离、抛弃了“双百方针”,使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受到极大危害。如电影《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等;
(2)在文艺思想上,一些学术问题被冠以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文艺思想进行批判;
(3)大批学者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从而严重影响了文艺的发展、繁荣和艺术的进步。【教学重点】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 “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双百”方针的价值。
【热点试题】
“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方针的重要含义是什么?
在双百方针指导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哪些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科技文艺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课堂小结】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地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地争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了可靠的保障。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在文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的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
(2)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3)了解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2.过程与方法:
(1)影片播放,让学生基本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的概况;(2)分析图表,比较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让学生明确其原因;(3)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文革”期间的教育;(4)材料、图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材料中搜寻有效信息,合作探究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及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让学生理清思路;
2.进行问题探究,了解现代中国教育不同阶段发展的情况及其原因;
3.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是中国教育事业的起步阶段。
(2)采取的措施:
①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改革旧有学校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服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总方针,创立人民教育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②尽可能地兴建各种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班。
(3)取得的成就:
中国教育事业在起步阶段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各项事业发展的 5 需要,促进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中的教育: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3.教育的复兴: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被废除了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在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恢复和整顿被“文革”搞乱了的教育秩序,学制的恢复与重建,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针对中小学教材短缺和混乱不堪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示要加强教材建设。教育部积极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这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上、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社会办学、“希望工程”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
(4)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5)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教学重点】
掌握现代中国教育的展脉络。
【热点试题】
1.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2.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重视教育的表现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
3. 新时期为了发展高等教育采取了哪些措施?
4. 如何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5. 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
【课堂小结】
寻觅文学艺术的灵魂(二) 篇6
伯林认为:“现代俄国文化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它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其主要表现在“那些伟大的小说家,还有许许多多二流的小说家,与俄国小说中绝大多数人物一样始终关注的不仅仅是他们作为人的目标,或作为家庭、阶级或行业成员的目标,而且是他们作为俄国人,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问题的独特社会的成员,他们的遭遇、使命和未来”。这正是俄罗斯许多作家和艺术家的共性——把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和自我意识维系在一起成为他们的宿命。但是,伯林在这些作家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民族的自恋”,无论是痴迷宗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热衷于道德的托尔斯泰,抑或是致力于永恒美学的艺术家屠格涅夫,甚至是远离政治的“纯粹”的艺术家契诃夫,“无不终其一生密切关注着‘俄国问题’”。关注“俄国问题”,我本人却认为这恰恰是俄国知识分子精神的优秀之处,没有这样一个对本民族文化和文学的热爱,就不会产生出那么多前赴后继的伟大而壮烈的思想扑火者!当然,我也理解伯林的意图,他认为苏联文学艺术家应该像西方的文学艺术家那样“不必为他们的主题是否符合准确的历史、道德或形而上学的背景这类问题所困扰”,而应以关注人的终极问题为目标。
的确,中国文学艺术也与俄罗斯一样,首先要考虑的是思想主题的正确与否,这与生活在西方的知识分子是不同的。西方知识分子无法理解生活在那样语境中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心理状态,倘若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思想尊严与社会良知的话,无疑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这正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伯林把这种思维方式归咎于东西方文学艺术家所选择的哲学思想的不同,显然俄国人选择的是黑格尔的历史主义观。黑格尔的哲学,成为俄国思想界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资源的桥梁,用伯林的话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包含了年轻的俄国造反者所期待的一切要素”。这种哲学的迷狂,我并不以为是不合理的,问题在于俄国革命或中国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学说被无限夸张和放大以后,必将把真理引向荒谬。
伯林对斯大林的知识分子统治术的剖析却是切中要害的,他认为把知识分子作为机器和工具的理论才是最为可怕的事情:“斯大林对知识分子有一句著名的且非常耐人寻味的描述,称他们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说法完全出自马克思主义的假设……类似的说法列宁也曾经在他非常著名的政治理论著作《国家与革命》中提到过,根据他的论述,崭新的自由社会,摆脱了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看起来就像一个工厂或车间,工人们在其中劳动,完全摆脱了机器的束缚,这完全是一幅技术官僚勾画出来的生活图景。”这些理论导致一大批革命的理论家迷狂,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莫洛托夫们推崇的“不是目标而是手段”,“革命的推进需要那些更有想象力、更铁血、更有胆魄、更坚决的执行者——他们从未想过世界革命的进程会半途而废。”但是,正是把革命的理论只作为手段来使用,就会产生恐怖的后果,在这一点上,伯林反证了斯大林的悖反之处:“问斯大林是否是一个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甚或是一个虔诚的列宁主义者,就好比问拿破仑是否相信理想或法国大革命的那些理念……从所有这些方面来看,他当然是一位真诚的甚至是十分粗鄙的马克思的信徒……若说斯大林在思想上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的话,那就是他根本不怎么在意——哪怕是口头上——列宁的那些带乌托邦色彩的观点。”我们并不在意伯林用反讽的口吻去嘲讽斯大林的政治观念,而是对斯大林使用的政治手段很感兴趣:把马克思主义极力进行“简化”,而“新的斯大林主义的价值体系与墨索里尼所宣扬的那套非常类似:都强调忠诚、干劲、服从和纪律”。这种铁血理念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旨:“那条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式——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被简化成一套用来论证官方政策合理性的引语。那些被用来镇压哪怕是最忠实地信奉斯大林主义的知识分子(更别提那些所谓的路线错误分子和尚未改造的旧体制残余分子)的任何迹象的方法——补充一下,还有这方面的成效——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压迫史上可谓是独一无二的现象。”我不清楚伯林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知晓中国的“反右斗争”,我也不知道中国“引蛇出洞”式的政治手段是否来自斯大林主义的翻版,但它们之间的共性则是有目共睹的。
在苏联,“结果是在俄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长长的空白。从一九三二到一九四五年,实际上到一九五五年,毫不过分地说,除了自然科学,在俄国几乎没有发表过任何有很高内在价值的声响或评论文章,也几乎没有创作出这样的艺术作品”。如果说苏联文学的冰冻期是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那么中国知识分子的真正冰冻期应该是从伯林写这篇文章的一九五七年始,一直到“文革”结束后的几年。对知识分子进行阶级斗争的原因何在,往往会引出许许多多不同的分析。伯林以为:“这项政策或许主要与斯大林的个人性格有关。他曾经属于一个被压抑的少数民族,受极少的教育,对杰出人物和知识分子都怀恨在心,尤其反感那些能言善辩的社会主义者。后者在理论方面的辩才在革命前和革命后都经常让他自惭形秽,托洛茨基只是其中最傲慢最光芒四射的代表。”
虽然伯林对斯大林内心阴暗一面的推论未必就十分准确,但也不无道理。如果说斯大林的这种消灭思想的政策手段还是有时段局限的话,那么,在中国,这一政策持续了更长的时间。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岁月里,那些忠诚地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路知识分子的命运尤为惨烈,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
“如何让这样一个为欧洲语言增添了‘知识分子’这一术语、并为革命胜利起了如此突出甚至决定性作用的知识阶层,在这么长的一段时期内如此绝对地俯首帖耳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正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流血牺牲为整个革命运动播下了种子,其中列宁在推翻旧制度保卫新制度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领导角色远非马克思所能及;在遭到摧毁时,他们没有大声疾呼,只是流亡国外的有一点愤慨的声音。但在苏联国内则是一片沉默与完全屈从。仅仅通过恫吓、酷刑和暗杀在这个国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据我们所知,这个国家早已对这类方式司空见惯,但仍然在十九世纪的很长时间里保持了一种活跃的革命地下活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斯大林通过他自己对统治术的独创做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离开俄罗斯文化土壤的西方视野下的学者,伯林对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的知识分子的政治待遇而忿忿不平,甚至有些动容。几十年以后,当年斯大林“猎巫运动”的直接后果就是为这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了一次性的埋单——直接导致社会主义体制在苏联东欧的终结。
伯林认为斯大林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将从事文学艺术的知识分子群体“完全非道德化”处理:“即使在受沙皇压迫最厉害的时候,毕竟也还存在一些完全自由的表达领域,至少,你可以保持沉默。斯大林彻底改变了一切。没有任何领域独立于党的方针之外。”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下,还有什么“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可言呢?即便是持最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也会为此提出异议。在中国,像胡风那样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试图用他那个三十万言书来抨击这样的政策,却落得个二十多年的牢狱之灾。
毋庸置疑,在这篇文章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五部分,因为伯林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性质的讨论,成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亮点之一。伯林试图将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罪恶还原到当时正在上升阶段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权模式的身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伯林认为斯大林主义的政治会给共产主义世界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体制带来另一种结果,即马克思主义者众口一词地归咎于资本主义的大多数典型的罪恶,只有在苏联自己身上才能找到他们最纯粹的表现,我们对资本主义剥削、工资铁律、把人变成纯粹的商品、剩余价值被那些掌握生产资料的人所榨取、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等等常见的马克思主义范畴耳熟能详,但这些概念最适合运用在哪里呢?”伯林的答案是明确无疑的:“经济剥削在西方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现象,但没有哪一个社会像苏联的工人阶级一样受到他们统治者如此长期、系统而又公开的‘剥削’。诚然,从中所得到的利益并没有落入雇佣者或资本家私人的腰包。真正的剥削者是国家本身,说得更确切些是那些实际操纵权力机构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悖谬的结局呢?
伯林在一九五七年的这篇文章中用一个常识性的解释,孟什维克学派早已为此做过合理性解释的理论。“研究俄国革命的每一位学者都清楚,布尔什维克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派别——孟什维克——最深刻的分歧在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否可行。孟什维克一直认为,按照马克思的所有解释,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在一个已经高度工业化的社会才可能实现——在这个社会里组织严密的无产阶级构成了人口的大多数,他们通过致力于克服‘不可避免的’且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的‘矛盾’,从而能够剥夺剥夺者并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可是,在布尔什维克,尤其是托洛茨基等的蛊惑下,相信了俄国革命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能够穿越‘历史辩证法’所要求的那几个阶段”。“以人为或调控的方式取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然’发展:两条道路同样通往欣欣向荣的共产主义”,他们自以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武器”,“能够通过一场成功的革命来‘缩短分娩的痛苦’”。但是,相对来说,一九一七年的俄国还没有多少资本主义,无产阶级还很弱小。斯大林在三十年代以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经过努力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但是,国家强大了,成为军事工业强国,却不能使人民富裕。
伯林对俄国的革命历程进行了这样的总结:列宁的错误显然代价更为惨重。俄国陷入前所未闻的工业化的恐怖之中。其实,伯林说的也不全对,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也隐约感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推行的“新经济政策”的核心观念就是他设想的“电气化加苏维埃”,所谓“电气化”就是资本主义“高度工业化”的代名词,可惜他的这一补救措施尚未全面实行,就被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浪潮所打断,到了斯大林专制时期就更是没有机会进行资本主义式的“高度工业化”的补救了。一九五七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刚刚进入一个几乎是鼎盛发展的关键时期,伯林竟然用这样犀利的眼光来分析它的历史和未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显然吸取了苏联的教训,邓小平同志干脆避开“姓社还是姓资”的这个永远绕不清楚的伪命题,径直加速“高度工业化”进程,以弥补孟什维克所说的那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苏联的知识分子和文学艺术家们在做些什么事情呢?伯林毫不客气地批判了那些“俄罗斯社会良心”的叛徒们:远比西方更明显的是,思想、文学和艺术作品用来为残酷事件的合理性做辩护,或充当它们的烟幕,或作为逃脱罪孽感和愚昧感的工具,或作为麻痹人民大众的鸦片。”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齿轮与螺丝钉”,知识分子和作家们背负着自以为的红色十字架,他们的“得意洋洋”是出于内心的喜悦,为布尔什维克的文学事业而献身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自觉意识。这一点是不足为怪的,在五十年代的中国,这样的所谓知识分子和作家就更为普遍了,因为他们以为历史的真正“时间开始了”!一旦他们发现事实与理想断裂的时候,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和作家就会进行深刻的反思:“作家和知识分子想要的——在作协最近的一些会议上提出抗议的那些人和提出类似抗议的那些人便是明证——并非是能够有多大的自由抨击现行的正统,甚至是有多大的自由去讨论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仅仅希望能够如实地描写生活,而不必参照意识形态的要求。小说家感到烦忧,或者厌恶,因为他们不得不将呆板的、概念化的苏联英雄和反派人物放进他们的小说或搬上舞台;他们热切地希望能够以更强烈的——即便仍然十分幼稚的——现实主义,更多样的手法以及更大的心理自由来进行创作;他们抱着一种怀旧心情向往列宁主义统治的二十年代,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个黄金时代,但也仅仅到此为止。这与政治反抗的热情截然不同。作家们——或者说至少是一部分作家——希望在道德层面上公开谈论或指责官僚体制、伪善、谎言、压迫、正不压邪等现象,甚至当局在表面上对此也予以支持。”伯林描述的这种苏联文学界现象也几乎同时发生在中国,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七年的上半年,“引蛇出洞”,“大鸣大放”,许多知识分子和作家开始对现实批判,包括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教条的批判,那篇《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的文章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从知识分子在“反右斗争”中的表现来看,前后判若两人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大有人在,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当然也是体制所造成的,就如伯林从苏联的文化官员那里所得到的答复那样:“而知识阶层,作为苏联社会中很受尊敬的一个阶层,不会愿意社会秩序受到威胁,因为他们从这个体制中获得很多——首先是名望和财富。”这样的待遇下,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和作家就不得不考虑到他们的立场问题了。中国亦是如此,当然除了“文革”的特殊时期是一个特例外,一个在体制内生存的知识分子能够自由地选择他的价值立场吗?
知识分子的分化不可避免。伯林是这样描述当时苏联的知识阶层的:“那么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看到,十九世纪整个俄罗斯文学就是对俄国生活愤怒的大控诉;我们还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的各种痛楚、热情和苦涩,经常的绝望、冲突以及殊死的决斗。一部分前斯大林时代的文人幸存下来,名声显赫,但已是凤毛麟角;他们是出自神奇但衰亡的时代的传奇人物,既值得尊敬,又让人惊诧。张牙舞爪而又趋炎附势的、半吊子马克思主义的市侩居于其上;一群真正有教养的、有洞察力的、道德尚未泯灭且通常天赋超群,但被吓得战战兢兢,对政治不闻不问的‘专家’居其中;诚实、易受影响、天真得要命、纯粹、渴望知识,非马克思主义又有半吊子文化,充满难以满足的好奇之人居其下。大体而言,这便是苏联的文化。”我们不能说伯林对一九五七年的苏联文化状况做出了准确的概括,但是就其对苏联知识分子的分类,却是有独见的,用这样的分类来考察一九五七年以及之后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即便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今天,也大抵是不会错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俄国革命的确是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九○年,这是在伯林八十一岁时的著述,也是这部书里最短的一篇论文,只有两千字左右,但是,从中我们看到伯林对俄国知识界所寄予的无限希望是令人感动的。也就是在苏联刚刚解体的几年里,伯林似乎看到了作为一个阶层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崛起。
首先,伯林对知识阶层做了专门的界定:“知识阶层并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有人说,知识分子关心的只是如何把思想尽可能变得有趣。而‘知识阶层’是一个俄语词汇,表达的是一种俄国现象。它诞生于一八一五至一八三○年,是由一群有教养的、道德敏感的俄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他们不满蒙昧的教会,不满对大多数生活在卑贱、贫困和无知中的老百姓无动于衷的残暴的政府,不满在他们看来简直是践踏人权、阻碍思想与道德进步的统治阶级。”“他们坚信个人与政治的自由,坚信非理性的社会不平等注定会被消灭,坚信真理的存在,在他们看来这与科学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他们持一种启蒙的观点。”伯林列举的是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一群伟大的作家,他们参加了争取自由的斗争,但是这个知识阶层在不同程度上“被系统地瓦解了,但并没有完全被消灭”。伯林以为“真正的知识阶层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可是,就在二十世纪末的九十年代,他发现在大量的作家和艺术家里“继承了老一代知识阶层的道德品质、正直思想、敏锐的想象力和极强的个人魅力”的年轻知识分子涌现出来了,其高贵知识阶层血统在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这样的知识分子那里得到了继承:“他的科学眼光,身体上和道德上难以置信的勇气,特别是他始终不渝地献身于真理,让我们不可能不把他看成是我们时代的新老知识阶层中最纯洁最善良的典型。”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非常熟悉的屠格涅夫、赫尔岑、别林斯基、萨尔蒂科夫、安年科夫以及他们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朋友们”的影子,这就是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优越的地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品质代代接力、生生不息、薪火承传——面对强权和高压,他们始终坚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道德底线,这就是俄罗斯民族中最值得骄傲的地方,这足以使伯林这样带着西方知识分子眼光的人所敬佩:“俄罗斯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一旦他们获得自由,说不准他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出现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并非没有可能,但目前我还看不到有任何迹象。邪恶终将被战胜,奴役正在走向灭亡,人类有理由为这一切而感到自豪。”
浅析舒婷文学艺术特色 篇7
关键词:舒婷,文学,艺术特色
前言:
在当代文学中, 舒婷用温婉、细腻并带有忧伤笔调书写出一篇篇经典著作, 舒婷的作品是对人的尊严倾诉及提升, 是对和平世界及充满爱的世界的向往, 舒婷作品的纯净、平朴彰显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1、舒婷文学的细腻心理描写
细腻的心理描写可以说是舒婷文学艺术的一大特色, 舒婷的文学作品在单纯的外观下, 蕴含着丰富、炽热的情感, 在温柔的抒情中, 拥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 因此, 诗歌成为舒婷丰富心理的细腻描写。对于这种细腻心理,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虚境的心理描写活动, 例如作品《雨别》就是舒婷对虚静的心理描写, 诗歌中写到“我真想开车门, 向你奔去……我忍不住, 我真忍不住!”, 舒婷从“我真想”开始描写, 将整个抒情都放在了主人公的内心中, 而“想”就代表着还没有发生, 还处于完全虚幻中, 所以作者努力地在虚拟的世界中构建一个真是的场所。从《雨别》整首诗看, 充满了“湿意”, 主人公的内心阴云, 只有通过泪水来体现, 这种虚拟的世界情感, 却能在真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体现到, 由此可见, 作者心理描写的细腻。
第二种是对实景进行心理描述, 例如在《无题》中写到“我们顺着宁静的河湾散步, 夜动情而且宽舒, 我拽着你的胳膊在堤坡上胡逛, 绕过一颗颗桂花树……”, 舒婷在对《无题》进行描写时, 经常使用对照手法, 将主人公在外的动作大幅度书写出来, 然后用沉潜不露的内心活动细腻的展现出来, 整篇诗歌中, 读者都能感受到主人公“我”的矛盾、敏感、矜持的心理, 这些心理活动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 这种内心的刻画, 能给人一种更加贴心的感受。
2、舒婷文学艺术特色
2.1 特有女性气质及风格的贯穿
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 联想、象征、比喻等手法的应用能带来一种鲜明的色彩, 舒婷在创作作品时, 也经常会用到这些修辞手法, 在舒婷的作品中, 经常会将成对的放在一起, 这也是舒婷文学艺术的一个特色, 例如双桅, 双桅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成对, 在诗里你和我、左翼和右翼、航程和视线、风和雾、昨天和今天的出现, 都代表着一种双桅模式。在舒婷看来, 双桅并不是一种内心的矛盾或者感情的复杂体现, 而是一种渴望交流的体现, 是期待理解、友情, 这也是舒婷各种情感牵挂的外化体现。
在舒婷作品中, 具有十分鲜明的女性艺术, 舒婷本身就是一为女性诗人, 具有女性十分普遍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特点, 因此, 在舒婷文学作品中, 充满了“树”、“花朵”、“船”等女性惯用思维的意象, 这也是读者能感受到舒婷作用中情感十分丰富的一个主要原因。舒婷本人经常会对自我情感律动进行反思, 并且善于捕捉复杂、细腻的情感, 从而表现出她身为女性的独特敏感。同时, 人们还能在舒婷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 例如在《惠安女子》、《神女峰》中, 能感受到一种很强的思辨力。
另外, 舒婷作品中, 对爱情的呼呼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体现, 从舒婷的爱情诗歌中, 读者会感受到一个善解人意、恪守妇道、坚贞的女子在和你对话, 舒婷在感叹爱情的同时, 也不会忘记自己诗人的使命, 经常会将时代背景融入诗歌中, 从而体现出她更深层次的爱情观。
2.2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在舒婷的文学作品中, 经常会一种对立的形态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是舒婷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色。不管是《大海》, 还是《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或者是《会唱歌的鸢尾花》都存在伤感情调与激情情调共存的特点。面对现实, 舒婷既迷惘, 又沸腾, 舒婷将一代人生活的苦闷、欢乐都通过作品折射出来。例如在《双桅船》中写到“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 心爱的岸……”舒婷将雾看做是人生中的迷惘, 却将风看做是影响人奋斗的内在动力, 在风的力量下, 让人到达一个新的彼岸。对于舒婷, 是传统诗潮的最后一个诗人, 也是新时代诗潮的第一位诗人, 舒婷将诗歌世界的泛滥情感集中在人的情感中, 舒婷用手下的笔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忧伤, 由此可见, 舒婷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总结:
对新时期的文学发展道路进行回顾, 可以发现舒婷用富含时代感的作品成为朦胧诗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一名女性诗人, 我们在感受舒婷的作品艺术时, 更应该感受舒婷作品对女性文学发展的贡献, 同时我们还应该对舒婷作品中的细腻心理描写、特有女性气质及风格的贯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更好的感受舒婷作品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况军.浅析舒婷诗歌艺术特色[J].商情, 2011 (44) :175-176.
[2]姚红静.浅析舒婷诗歌的意象艺术[J].青年文学家, 2011 (24) :60-61.
古代文学中的公关艺术 篇8
如前所述,古人已非常重视交往(公关)的技巧,并有意识地把这些行为技巧运用到各项活动中,往往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有几个非常经典的故事。
一个是《史记·商鞅列传》中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当时,商鞅帮秦孝公变法,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因为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多高的木头,柱上贴有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日后秦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军事、经济基础。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表明,任何个人、组织都要以守信的形象出现,言必有信,法必有信,人必有信,这样,事业才能成功……
树的影,人的名。公共关系工作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方面,我们还熟知《战国策》中“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这个故事实在是树良好形象的典范:齐国的孟尝君一度富可敌国,天下闻名,在他手下的3000食客中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冯谖。有一次孟尝君让冯谖去薛地要债,冯谖以孟尝君的名义收集债据,当众烧掉!当时孟尝君不理解,后来孟尝君被免职谴回故乡薛地,受到了薛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可以说,冯谖运用自己的公关活动为孟尝君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孟尝君博得了民心,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所做的就是公共关系工作。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成功的公关案例,像触龙说赵太后、刘邦赴鸿门宴……
古人用什么来树立良好的形象呢?人际传播是方式之一,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进行各种信息的传播,因为那时没有广播、电视、报纸,更没有互联网,只能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传播相关信息,而人际传播正是公共关系中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在这方面,做得特别精彩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中,我们会发现,人际传播在树立诸葛亮良好形象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际传播使世人、使刘备知道了这样一位奇才,刘备兄弟三人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关于诸葛亮的溢美之辞。先是襄阳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微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当时,刘备还不知道,伏龙,指的就是诸葛亮。接着,刘备好不容易得到的一个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赚走,刘备只能望着徐庶去的方向惆怅,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向他推荐诸葛亮,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这是刘备第一次听到诸葛亮的名字,而这一次是由奇才徐庶推荐的,可见诸葛亮有多么出众。后来,为推介诸葛亮,司马徽还亲至刘备处,说诸葛亮之才“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与徐庶的看法一模一样,真是众口一辞,有口皆碑啊。
听人推荐后,刘备同关、张并从人等来到诸葛亮的居住地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你看,连农夫都传唱诸葛亮的歌,且这歌词的内容格调高致,见解不俗,歌如其人,诸葛亮的形象已呼之欲出……然后是刘备先后又遇到了诸葛亮的挚友、弟弟及丈人,他们或侃侃而谈天下大势,或歌呤诸葛亮的诗文,他们的言谈歌咏使刘备进一步感知到诸葛亮的奇才形象……人际传播已使诸葛亮未见其人,先知其才,未现其形,先感其风。
在公共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化解危机,对此,有人靠武力,有人靠三寸不烂之舌,谁高谁下很明了,《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化解危机方面堪称典范。当秦、晋二师兵围郑国城之时,郑国似乎只有亡国一条路了,然而,烛之武却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与强大的秦国进行沟通,最终保全了郑国,他从城墙上夜缒而出,见秦伯说了这样几层意思:灭郑对你秦国没有好处,而对晋国有大好处,而这正是对你秦国的不利之处;如果保全郑国,郑国可以作你秦国的东道主,无偿提供很多方便:晋君是忘恩负义之徒,你曾有恩于他,他不仅不报答,还严防着你;晋国在东边灭了郑,在西边就要向您要城要地了……这番话,就算再糊涂的人也能听明白,灭郑对秦只有害处无一好处,用语言沟通使秦伯分清了灭郑的弊端,正因为这样,所以秦伯一方与郑国签下了盟约,不仅撤军而去,还留下部分力量助郑抗晋……我们知道,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强敌面前,烛之武充分运用了他出色的语言艺术,分析推理,沟通双方,解剖利弊,胜利归来……
说到古代文学中的公关艺术,《水浒传》中的梁山首领宋江是不得不提到的,宋江,论外貌,又黑又矮,论地位,也不过是个朝廷小吏,但他却受到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拥戴,江湖上号称“及时雨”,足见其公关艺术的高超,我们先来看他是怎么样让英雄武松拜在他面前的:宋江在柴进庄上偶遇狼狈不堪遭柴进冷遇的武松后,大喜,携住武松的手,让他一同入坐。宋江在灯下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欢喜,当夜饮至三更。酒罢,宋江就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过了数日,宋江取出些银两与武松做衣裳。后来,武松要回乡看望哥哥武大,宋江是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又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宋江果然是仗义疏财、重才重情啊,他的公关行为中有了浓厚的个人情感于其中,也就是有感情投资,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不过就是舍得银子,可是,我们也要看到,有的人腰缠万贯他也舍不得花一文给落难的英雄。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宋江的眼力远远高于柴进,而且他对武松的关心是发自心底的,是对一位英雄的敬爱,患难见真情,梁山最有个性的一位英雄就这样成了宋江的追随者。再看宋江是如何收服李逵的,李逵号称黑旋风,天不怕地不怕,一旦遇到宋江后就变了许多,因为宋江喜欢李逵的憨直,能容忍李逵的粗鲁,理解李逵的一些小小的嗜好,帮助李逵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宋江的长处在于坦诚待人,重义轻利,以心相交,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论你是高雅的还是鲁莽的,他都能接受你,与你相处得很融恰,从而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个扶危济困、善解人意、宽容平易的形象,一次次化险为夷,直至入主梁山……
中国文学艺术悲剧的哲思 篇9
对文学艺术的哲思, 我们要根据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审美的基本观点来决定。但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会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 即集体无意识, 因此创作者受此影响, 使中国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作为一种物化形态的艺术作品的民族化和民族审美的内在联系。这就在内在因素方面造成了中国悲剧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中国悲剧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中国式的悲剧往往带有一个团圆的结局。和西方悲剧“大流血”式的结局大为不同, 这与我们民族的特点有着深刻的联系。
首先, 从我们的民族审美心理上看, 中国的民族心理是在儒文化长期熏陶之下形成的自己的独特模式。中国的传统文艺以和谐美为最高价值, 美是和谐, 和谐才有美,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艺术创作必须符合和谐美的原则。
团圆的结构不是判断是否是悲剧的决定因素, 它不妨碍中国文学中悲剧的存在。例如, 元代著名的悲剧《窦娥冤》, 前三折在艺术定义上是符合西方的悲剧理论的。写到这里如果按西方的观点就可以结束了, 是以一个“流血”的结局作结。但如此结尾不符合民众的审美习惯, 不会被人们接受, 于是作者就不得不重新去审视, 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 又加上了一个第四折——一个浪漫的结局。窦娥临死所发的毒誓得以实现, 自己的冤案也被父亲昭雪。这就符合了我们心里所存在的带有二元抽象的隐形文化。
其次, 是中国民族情感方式的制约, 这是民族心理的自我意识, 更多的情况下是指一种情绪的发泄。中华民族的情感往往表现得含蓄有致, 有较强的分寸感, 当情感走到极端的时候我们往往用另一种性质的情感来冲淡它。例如:当悲剧是以“死”告终时, 我们往往会通过另一种方式使他“复活”来冲淡“死”所造成的悲寂;坏人得势时我们可以用他最后受到某种打击一蹶不振, 或者他的“死”来冲淡我们心中的忿忿不平;好人失势被贬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他以后发达的跳板, 让人们的情感得到弥补。其实这都是在一定程度说是我们的民族普遍的反恶趋善的观众心理。
再次, 是中国人的族体心理特点。中国的文化受到了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最深。儒家教给我们“中庸”之道;道家教给我们“物极必反”“正反相生”;佛家灌输的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而这几种影响使我们的民族心理向着乐观主义的方向发展。这种民族性格随着意识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的悲剧之中, 这也就不免使我们的悲剧有一定的乐观因素在里面。中国的悲剧其中所包含的“祸患与灾难”总是暂时的, 正义总会战胜邪恶, 生活最终要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中国的悲剧是有套路可寻的, 大致为:第一回合写悲苦, 符合悲剧理论, 主要表现悲剧主人公被恶势力打压或者是毁灭。让人们看了以后心理上产生恐惧和怜悯。第二回合则陡然一转恶势力被铲除, 悲剧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复活。
中国式的悲剧具有浪漫性的同时, 还有悲剧的一般性。鲁迅先生曾经就悲剧下过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我们在悲剧中看到那些我们敬重的不幸者, 他把自己的生平当作一连串的痛苦来回忆时, 他已把自己的痛苦作为整个痛苦的一个特例, 通过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去让我们深深地体味那种苦痛。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就符合这一逻辑。文中把最有价值的东西——崇高的爱情毁灭了给我们看。焦仲卿、刘兰芝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的压迫, 宁死不屈, 双双殉情, 让我们深切地体味到自己的爱情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他们也曾试图去追求认识自己的命运, 揭示生存的秘密是痛苦的欲望和冲动。仅仅是为了追求他们自己的婚姻, 却丧失了两条性命。悲剧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心态的悲剧。中国的悲剧也是符合这一点的。悲剧被称为悲剧实质上是人们的欲求不满, 通过不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离骚》中屈原的情绪本身并没有被宣泄, 因为屈原的心理欲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相对于怜悯与恐惧两种情绪所产生的只是屈原的心态悲剧, 透过文章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到他已经发展为一种自恋的状态: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从屈原的悲剧可窥中国的悲剧:当我们不拘泥于艺术样式本身, 去着眼于艺术样式的审美心理特质时, 中国的悲剧是抒情主体的心态悲剧。在一定程度上, 悲剧主人公是可怜而又可怕的, 能同时激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由此可见, 中国的悲剧具有二重性——既具有对艺术悲剧的叛逆, 又有对严格悲剧的遵循。中国式悲剧和西方悲剧具有不同的模式, 但探究其真谛却拥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目标。每部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民族, 有自己依存的特殊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虽然艺术和艺术的创造方式与民族性密切相关, 但同时世界又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心灵的内质上是相同的, 这些造就了中国悲剧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摘要:长期以来受西方理论影响, 部分学者质疑中国是否真正存在悲剧。本文从悲剧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两个层面对中国悲剧进行哲学思考, 说明在中国文学艺术中, 悲剧的存在历史悠久。
关键词:中国悲剧,特殊性,一般性,哲思
参考文献
[1] (瑞士) 荣格, 王艾 (译) , 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M].载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Z].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2]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 篇10
1.理论语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而文学语言却是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它以形象的描写为主, 与人们的感知比较亲近。所以, 利用文学语言写作出的艺术, 都具有很强的表象性, 能非常形象地刻画出所有人物事物, 惟妙惟肖。
2.我们所说的文学, 其实是在用感性的手段反映理性的概念。所以说, 我们的文学创作都是要非常形象的, 多运用我们的形象思维, 这对于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的形成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形象思维也文学问题, 也是语言问题”。形象思维其实就是让我们少用抽象的词语, 多利用实际存在的, 人们容易感知的词语, 少出现让人们费解的抽象词, 这就是巧妙之处, 它为我们很好地感知文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 文学语言具有优美的音乐性, 这是文学语言的又一个特点。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是有着极大的联系的, 像作曲家一样, 他们在创作歌曲时, 也能像文学家写书一样, 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表达情意的体系, 这就叫做音乐语言。而文学语言, 虽不直接感触人们的感官, 也不直接应对人们的情感, 但文学语言它始终依靠的是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大脑的感知, 正是这样, 文学语言才给了人们更大的空间, 与音乐语言一样, 让人们遨游在这个空间内, 体会文学语言给大家带来的无限精彩。
再次, 强大的“情感性”又是文学语言的一大审美特点。文学也是艺术, 艺术本身是这样, 文学也是这样, 我们的文学作者也是时刻在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 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刻画内心, 以此以文学语言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让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我国著名的当代文学家梁实秋说过“文学是发于人性, 基于人性, 也是止于人性的”。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才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 最基本的情感。通过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感知人类数千年以来的精神成长过程, 在这些知识的不断感化下, 我们可以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也是文学语言情感性的生命力所在, 文学语言正是通过自己富有的强大的情感性来感知人类, 呼唤人们散发出人性的真善美。
第四, 与理论语言不相同的是文学语言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准确性。文学语言与理论语言不同, 理论语言只在于用标准的普通话语将事实说清楚, 弄明白, 不需要太多的修饰, 华丽的修饰反而会让理论语言失去它原本的意义。而文学语言不同, 它一定要具备一定的鲜明性, 生动性和准确性, 这三者相结合, 才能让文学语言发挥其作用, 文学艺术不只是可以让人们明白道理, 它更重要的还要照顾到人们的情感, 人们的接受能力, 于此同时, 它还要很好地“娱乐大众”!
第五, “阻拒性”又是文学语言的一大特点。文学语言的“阻拒性”其实就是特殊的修辞手法, 只是不想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这句话的意思, 而找到类似的语言来表达。特别是针对现代的人们, 一些比较常见的普通文学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人们现在需要有“趣味”的文学语言, 例如:一些车标语“我怕羞!”实际上表示的是“我怕修”!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 这只是人们不想现在的话语都那么的普通化, 所以带点儿“游戏”的形式表达出相应的意思。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 具有文学性的作品相对于普通话语比较特殊化, 文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普通语言。在他们看来, 我们已经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早已经习以为常, 早就感觉不到它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 所以, 这样的习惯也让人们早就已经以熟悉的眼光看待一切, 对身边的事物几乎没有了任何感知能力, 而文学艺术的作用就在于, 让人们对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产生新奇感, 这就是“陌生化”技巧所产生的文学效果。其实, 文学语言的阻拒性和其陌生化还有常规性都是相对的。开始陌生的文学语言, 在人们不知不觉接受后, 也会由原来的阻拒性逐渐的变为自动化, 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常规的, 普通的了。
最后, 我们所说的文学语言不只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生动性和音乐性, 而且还具有间接性, 内指性和心理蕴含性, 这些我们先不讨论。
总而言之, 正是有了文学语言, 我们才能更好地, 更精彩地, 更全面地来表达人们微妙的内心, 才能让我们的各种各样, 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完美的呈现出来。而我们现在拥有了这么丰富的文学语言, 那就更应该好好的把握好文学语言的艺术性, 好好的把文学语言渗透到其他各种艺术中去, 通过各种艺术的相互结合, 更美好的给人们呈现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摘要:文学语言艺术与许多其他的艺术是不同的, 而正是有了文学语言, 我们才能更好地, 更精彩地, 更全面地来表达人们微妙的内心, 才能让我们各种各样, 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完美地呈现出来。本文就文学语言谈一谈它所具有的艺术性。
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现象 篇11
“仿象”[simulacra,一译为“拟象”“拟真”。参见[(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学艺术区别于以往时代的重要症候,擅于制造“仿象”的影视、广告和自媒体文学(如博客、微博、微信等)也许是这个时代最为耀眼和代表艺术前进方向的文学形式。影视、广告和自媒体文学等“仿象”艺术形式的兴盛,彰显了文学艺术在今天的各种话语竞技场中并未黯然离场,那种认为文学艺术在今天正在走向衰落或边缘化的论调,其文学观念还大抵建立在由莎士比亚、福楼拜、曹雪芹和鲁迅等纸媒时代经典作家构筑的文学世界上,殊不知这样以纸质为媒介的传统文学世界已经历史性地转入各种以电子屏幕呈现的虚拟空间中,电子虚拟技术正在深刻革新文学艺术的生态、形态和我们对于它的基本观念。就如永远不会有一个定于一尊的关于文学艺术的定义一样,文学艺术本身也是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的,它并非像我们在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课堂上所接受的教导那样,是一种超越社会历史条件、岿然不动的存在,以恒定的文学艺术观念衡量变化了的文学艺术现实,必然会得出旧有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凋亡的悲观结论。“仿象”时代的文学艺术活动并没有衰落,相反,它悄然潜入各种话语领域,以更深、更广、更日常的形式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仍释放着不容忽略、低估和也许较以前更巨大的能量。
电子虚拟技术时代的文学艺术正大肆制造着无处不在的“仿象”,“仿象”已然成为现代人无法逃离、必须呼吸的文化空气,蒙蔽着人们的双眼,改变着人们的感知方式,更新着人们对真假的价值判断,以假为真在这个时代不再是戏谑的谵语,而是正降临于当代文化艺术生产的现实。得风气之先、深谙其中精髓的广告是“仿象”时代的艺术明星,五光十色的广告形象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结构,宣告了曾经简单、质朴但也笨拙地介绍商品材质、功能、质地等的广告模式退出历史舞台。一瓶处于国内城乡结合部、偏僻的工业园区生产的、毫不出奇的矿泉水能经过广告故事的演绎,与异域贵族品位联系在一起,陡增这瓶水的虚拟象征价值。几颗平淡无奇的口香糖,经过广告小片的点石成金,竟成为俊男靓女浪漫邂逅甚至争风吃醋的引线,顿时不复只是使口气清新的、某件毫无生气的冰冷商品(益达木糖醇)。广告是“仿象”的温床,也是刺激消费的“阳谋”。在广告无孔不入的今日,人们消费的需求和欲望的产生越来越不是自然和自发的,而是被诱引和制造出来的,广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居功至伟,光怪陆离的广告通过制造幻境暗中引诱和控制人们深层动机中的欲望,“人们在今天的资本主义消费中从来没有消费到物品真正的使用价值,只是消费了‘被消费的意象’”,广告生产出的伪境“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广告艺术是一种“非真非伪的劝导性陈述”,超越真伪,不对真伪负责,而作为广告载体的大众传媒大量制造“仿象”,大肆排挤、歪曲、扼杀和捏造着真相,真实事件、真实历史、真实文化在大众传媒时代变得无法把握和捉摸,“仿象”成为“比现实更现实”的现实,以至因此“人们最终会否定真相本身”[(法)鲍德里亚《冷记忆4》,张新木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广告的这种“仿象”化文化逻辑也深刻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现实生活。模仿民国风格的古镇、复制天涯海角的景点,各种主题旅游设置各种假山、假水、假树和假建筑,仿异域风情的旅游景点四处可见。电子移动设备的假猫、假娃娃、假农场,在虚假中获得真实的人生体验,假的融入和变成真的,而真的却也变得虚假,文化设施脱离了各自物质性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完全置入一种虚拟的人工环境中。动漫正在让孩子们的身份意识越来越远离生活的世界,他们越来越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中某个自己心仪的形象。影视剧、漫画和布娃娃玩偶等搅乱了孩子们对现实的认知感觉,让一个浸淫其中的小孩的梦想不再是现实的教师、医生、科学家或工程师,而是成为虚拟的、无法企及的美丽芭比公主或是英勇的变形金刚汽车人。
“仿象”时代,虚假不再是伪劣的代名词,不再天然地带有价值判断中被贬损否定的意涵。A货(高仿的商品)如今不再是过街老鼠,而只是假冒货品的代名词,光明正大地在网络销售平台兜售,获得了自己的市场正当性,大行其市。在代工盛行的全球市场体系中,越来越多大型知名的公司并不实际生产它所设计制作的产品,并不存在所谓原装正版的产品,在这个意义上,A货正成为商品的常态。带入身份意识的电子游戏,如CS、游侠、体感运动等,制造的虚拟现实情境,让人挣脱乏味、琐屑、恼人的现实生活的束缚,体验反恐的惊险刺激、行侠仗义的快意恩仇、大汗淋漓的身心放松,暂时摆脱了人们现实生活的平淡、空虚和焦虑。卡拉OK带给人明星般虚拟的表演感,放松身心,怡情悦性,人们消费的不止是物,更是物背后的符号甚至体验。实体店、电子商城与媒体广告中的模特,成为诱引消费欲望的形象,并在消费中获得一种虚幻的身份认同。商标的价值大于商标指示的商品本身的价值已成为消费社会的常态和基本逻辑。“仿象”的文化逻辑被全球资本主义下的商品生产和消费活动充分利用和放大,成为消费社会语境下人们无法摆脱的异化形式,它制造了一种完全人造的环境,生产不再仅是产生真实的使用价值,而更偏向于表象的符号象征价值,前者依附于后者,颠倒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二
“真实性”作为美学的核心概念在新的艺术实践状况下遭遇着巨大的危机,但也为人们重新思考和把握艺术的真实性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过去对“真实性”的阐释已经难以正面说明和科学解释“仿象”化时代的文学艺术,它们驱逐了过去艺术谨遵的惟妙惟肖、逼真酷似的美学尺度对自己的束缚,反映和表现着不需要作者亲身经验的生活和事物,而只是借助各种“仿象”自我繁衍,并不承认社会生活对其至高无上的规定性。对于这样的艺术实践,在艺术理论传统的真实性美学标准视域下,只能以不可理喻、低劣末流、没有前途的怪胎孽种等贬斥言辞予以搪塞和打发,这显然不是一种正视对象的科学分析态度。一方面,“拟真”这一新范畴的发明,表明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艺术真实理论已不能有效说明和解释当代的艺术实践;但另一方面,“拟真”是在“真”的基础上加一前缀而构成,表明它虽与以往的真实有别,但还是一种新型的“真实”形态,真实仍是艺术的追求和我们对艺术的诉求,艺术的真实性问题并没有被当代新的艺术实践所取消,甚至更需要为我们所坚持。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和理解“仿象”这种当代的艺术实践,激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把握艺术的真实性问题,进而形成对艺术的本质和功能的不同认识(参见冯宪光《艺术不能抛弃真实性的尺度》,《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5期)。
nlc202309081453
在“仿象”时代,“仿象”文化制造出的不是真实,而是关于真实的效果,现实与模拟、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混沌一片,要区分清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真与假已经丧失了作为判断当代文化艺术品质高低的价值尺度的正当性。正如布迪厄所说:“电视穿针引线,自称只是一个录制工具,但却成为了一个制造现实的工具,人们越来越走向一个个由电视来描绘并规定社会生活的天地,电视成了进入社会或政治生活的主宰。”“仿象”将更新我们过去关于文学艺术的基本观念。“仿象”并不以人们预设的现实为摹本,甚至不承认存在先在的现实,作为“仿象”的文学艺术负责制造和形构现实,这种文学艺术形态不仅是简单地颠倒了现实与文艺的主体—客体、原本—摹本的关系,而且从根本上铲断和抽除了以认识论和表现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于文学的理论的合法性根基。不仅如此,“仿象”视阈下的文学艺术将唤起对于它的本质理解的革命性变化,文化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奴仆,真实性不再是判别文学艺术品质有无高低的至高无上的圭臬。文学艺术本身便是似是而非表征的真实,那种认为作家必须拥有丰富、深刻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体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的文学观念,在“仿象”时代显得迂阔而老土。从未踏出校园大门、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青春作家手到擒来地写出凶杀、多角情爱等他们不熟悉题材的小说,“闭门造车”的网络写手动辄敲击出洋洋洒洒几百万字的玄幻小说、穿越剧,这些过去难以理解和实现的写作在“仿象”时代也变得不奇怪了。文学艺术从真实的奴仆一跃而为负责制造真实的主人,没经文学艺术“仿象”化的真实不是真实,许多人真实的生活因为没有化为“仿象”,而被置于真实之外,仿佛根本不曾发生的事件,经大众传媒报道的战争过滤掉了所有真实的创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波德里亚宣称真实发生的海湾战争不过是一个“电视事件”。
“仿象”正带给人类社会一种全新的、令人不安的历史图景。“仿象”面前,人们浸淫其中而不自觉,停止和放弃了思考和感觉,无主体性的机器和有主体性的人互换了角色,机器代替了人去思考和感觉,一切思想和情感从“仿象”始,以“仿象”终。当代世界和历史某种意义上只是拘禁在“仿象”体系空间中的抽象空转,人与历史的关系被切断,人处于仿像的奴役中而不自觉,人类追求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历史遥不可期。“仿象”不仅是与实在界限模糊、混为一谈、连为一片,“仿象”直接就是实在,成为过去意义上的实在的终结者,“仿象”之外一无所有、别无他物,仿像制造着另一种真实,“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不再是一句戏谑之言,而成为“仿象”时代文学艺术生产的现实。虚拟空间覆盖和遮蔽了实在空间,就如网络的云存储正把各种物理的U盘、硬盘设备逼入绝境,虚拟的比特货币威胁现实的货币体系一般。“仿象”使我们无条件认同、服从它所呈现的世界和价值,屏蔽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对“仿象”之外身边发生的客观现实视而不见,体而无感,被各种电子设备制造出的声光化电发射出的仿像笼罩着的现实个体日益沦落为失去反思自省能力的单面人,行尸走肉正在成为仿像统治下的人们的真实和普遍状态。
没有摹本,纯然是一个自我指涉的自足世界的“仿象”正深刻改变着文学的形态和我们关于文学的基本观念。“仿象”迫使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和定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不意味着逼真,不是某种狭隘意义上的反映和再现事物的表象,相反,仿像下的现实主义是与创造和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曾经作为写作的美学基本原则的“写像”,对于浸淫于“仿象”虚拟文化、在屏幕前长大的一代作家而言已经失效。现实主义以反映或再现真实相标榜,然而在一个充斥着仿像的世界,真实与假象的界限已然模糊,在何谓真实和到哪里寻找真实都已经成为问题的情形下,反映或再现真实因为失去了根基而变得不可能,因此不能用是否符合常识与真实,来衡量和裁决“仿象”时代的文学艺术。“仿象”既负责创造经验和真实,也负责掩盖经验和真实。我们无法自我感知真实的处境,听凭眼花缭乱的各种“仿象”制造的信息与价值的引导。经过电子媒体过滤和包装的真实人物、场景与事件也显得虚假,变得无法辨认,与自身无法建立切身的联系。所谓“真”不过与经济基础更近,所谓“幻”不过是意识形态或文化,文化日益逃匿或掩藏物质基础的制约,使人的存在更像是在文化中而不是依靠物质基础。电视和网络成为当代现实最大的仿真装置,但是它们已比一株树甚至亲友更深地植入人们的真实生活。虚拟在成为真实生活一部分的同时,甚至颠倒了与真实结构关系的被动地位,担当起认定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假的裁判者角色。艺术不是对生活的模仿,反而生活模仿起了艺术。所谓零度写作,去掉现实主义的心理刻画、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去掉具有主观色彩的形容词副词、去掉叙述评论,使整个写作看上去像摄影般的机械客观呈现,以形式的真掩盖真实的假。微博微信写作反过来打破了真与假的界限,虚构的阳光照进了真实的阴影。求真既是难以企及的神话,也是触手即是的日常。事实上,“仿象”并不是直到当代艺术生产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它实际上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真实和虚假之间也并不存在一片永无交集的真空地带,它们是彼此勾连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的。
三
人们在如何看待和评价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化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悲观者普遍感喟,在“仿象”文化的冲击下,曾经作为艺术批评基本尺度的“真实性”将失去对写作的规范,艺术将远离现实生活,艺术尽管获得了天马行空的写作的自由,但却失去了自身的意义。人制造出的“仿象”,现在反过来束缚人的自主性,成为压抑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力量。首先注意并系统探讨文化艺术中的“仿象”现象的法国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对于艺术制造的虚拟现实现象,在采取审慎分析的态度中还是流露出一丝批判悲观的情绪。“仿象”将阻止被它严实包裹着的人们接触和感知真实的世界,各种社会矛盾和人类的不自由平等状态将因此被掩盖和抹除,人们将失去反思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主体性,“视而不见”将从虚构的寓言变成为真实发生的现实,人类的自由解放前景将因人们沉浸在虚拟现实的满足和抚慰中不能自拔而遥不可及。鲍德里亚尽管是一个关注艺术前沿新现象的理论家,但这不能改变他在艺术观念上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他不仅认为存在一种完全没被虚构污染、涉足的真实界存在,而且仍坚持在真实和虚构的二元结构中,赋予前者以更高的价值地位。法兰克福学派与法国社会学派的立场和观念相近,他们揭示了之前被认为是现实/真实的东西不过是话语或意识形态虚构的产物。“仿象”正消弭和“威胁到真与假、真实与想象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仿象”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不是模糊而是发生了断裂。由电视影像组成的新兴媒介不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主动地制造现实,我们在艺术制造的现实中生活。“仿象”对真实观进行了颠覆与重构,文化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反映和依附于现实,而是制造幻觉和创造现实,人生活在它制造的氛围中,假的比真的更真实。不能夸大主体对于“仿象”的决定和能动作用,“仿象”在今天比任何以往时代都普遍。事件如没有被“仿象”纳入视野,就不会被认为是真实发生了的事件,没有发生的事件因为“仿象”的渲染也会被制造成真实的事件效果。“仿象”是消费社会发明的一种对大众新的控制方式,它阻止了大众对自身真实生活处境的认识。
nlc202309081453
对于文学艺术活动的“仿象”化,鲍德里亚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见固然值得尊重,但作为直接启示他们的理论先驱,本雅明的看法同样不容忽略。尽管后者并没有真实地生活在电子工业时代,也没有对“仿象”发表任何具体意见,然而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等著作中对文学艺术和技术关系的讨论,对于我们今天如何评估电子虚拟技术时代的文学艺术“仿象”现象仍富有启迪价值。从本雅明的理论视阈看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化,我们的态度也许可以变得更乐观和积极些。电子虚拟技术制作的“仿象”艺术是艺术的一种进步,它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大众化和民主化,凸显了艺术活动的实践性,揭示了“真实”不过是意识形态打扮出的真实效果的真相。一方面,数码复制技术在机械复制技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祛除了笼罩在艺术头上的光环和灵晕,艺术为一小部分人所垄断的历史将不复存在,先进的文学技术(艺术生产力)突破了不合理的艺术生产关系的束缚,本雅明所期待的大众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正在成为现实。另一方面,电子“仿象”抹除了真实和虚假的界限,艺术的认识功能和真理价值的基础因此而轰然坍塌,艺术依傍现实的认识论、反映论、表现论等各种文学观念将受到深刻质疑,相反艺术介入现实的实践性将烘托出来,艺术不是某种去反映和解释社会现实的赘物,而本身便是介入和改造社会现实的实践行动。“仿象”时代的文学不是通过反映社会真实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真实的一种认知,而本身就是在创造一种社会真实以介入、调整并成为社会真实的一部分。这不仅反拨了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同于韦勒克提出的要在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中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是一种以扭曲、奇异化的方式认知社会的艺术本体论,后者一定程度把文学的本质和属性神秘化、自足化了。另外,当代艺术生产营构的“仿象”世界不是谋杀人类自由解放希望的坟墓或终点,而正是人类冲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寻求自由解放之途的契机和起点,由巴尔扎克、狄更斯、左拉等人开创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所营造的资产阶级平滑而自然的世界及其携带的价值被“仿象”撕开了一条赫目的裂隙,露出了底下充满矛盾的难堪真相。人们不再与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世界被动、廉价地认同,而是运用自己的头脑积极地思考与行动。因此,相比悲观的拒绝、鄙弃,本雅明的乐观也许是我们面向文学艺术未来更应有的态度。
胡俊飞,学者,现居重庆。已发表论文多篇。
文学艺术是“思想的结晶”浅论 篇12
黑格尔在论述哲学体系时指出:“哲学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哲学全体, 一个自身完整的圆圈。但哲学的理解在每一个部分只表达出一个特殊的规定性或因素。每一个单一的圆圈, 因它自身也是整体, 就要打破它的特殊因素给它的限制, 从而建立一个较大的圆圈”。这些道理同样适合于对文学现象的解释。世界文学是欧洲上古文学起源的, 14世纪到17世纪初, 伴随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诞生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7世纪在法国出现了古典主义文学,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在封建黑暗愚昧的社会启迪人们理性和智慧。19世纪到20世纪是现实主义文学繁荣阶段, 以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精神,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现代主义文学第二个高峰, 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等, 它们前后的理论主张和美学特征不同。十月革命后出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综上所述, 可以归纳几点启示:其一, 各个时代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表现方式的众多“圆圈”沿着“时间”之柱滚动成世界文学的“大圆圈”;其二, 文学“圆圈”以自身的特点在不断的嬗变、丰富、发展;其三, 从文学命意、表现方法和角色转化等“圆圈”建构中, 把握现代文学会通古今融合中外的历史动态和特质属性。
传统文学强调“命意”, 它比“构思”“主题”的所指内涵广大一些。《宣和画谱》卷三评论李昇:“心师造化, 脱略旧习, 命意布景, 视前辈风斯在下”。这里“命意”指作画时对景物设置的构想。朱熹指出:“意者, 心之所发也” (《四书章句集注》) , 泛指写作文, 从内心生发的思想, 酝酿而确立主题。黄子肃讲:“意者, 一身之主。” (《诗法》) 文章的主旨、大意, 是“一身之主”, 突出“意”的重要性。巴尔扎克说:文学艺术是“思想的结晶” (《论艺术家》) , “思想”指作品中隐含的题旨, 或者创作时作家的理性观照与思考, 文学艺术因“思想”而深刻。司汤达在分析意大利艺术趋势时, 婉惜地说:“艺术之所以衰落, 是因为它没有推动以前的艺术家走上创作道路的广阔的世界观念”。这段话提出的观点是鲜明的, 文学艺术家不仅要有高超的艺术能力, 而且必须有深邃而丰富的思想。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揭露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黑暗的社会现实, 张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以血和泪的悲剧, 以灵魂深处的震颤和生命的痛楚, 提示人生苦难的过程, 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与命运, 从而洗涤、鞭笞恶与丑, 张扬砥砺善和美。传统文学在漫长而艰难的文学长途上, 树立了宏大、崇高而深邃的主旨———人类悲悯、温馨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文学的秘密武器, 作家掌握着它, 在世界的黑夜中投射出人性的霞光, 从人生的苦难里升腾崭新的生命力量。列夫·托尔斯泰著述《安娜·卡列尼娜》历时5年, 10多次易其稿, 内容原计划写一个不贞的女人故事, 但最后成功地塑造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青年贵族妇女形象, 美丽、娴雅、真诚, 有旺盛的青春活力。她虽然在上流社会及其伦理道德的压抑下, 满腔悲愤地卧轨自杀, 但她那俏丽多姿的身态, 火一样燃烧的爱情, 抑或她带血的喉咙控诉:“全是虚伪的, 全是谎话, 全是欺骗, 全是罪恶”的声音, 让人心灵滴血, 又叫人精神振奋, 同情她也讴歌她。人们阅读时, 心灵受到感染, 精神得到升华。从她少女时代的憧憬到爱情理想的幻灭, 从自我反省到对社会的控诉, 从人物的思想活动到所反映的现实生活, 深入地了解安娜的精神历程, 并结合自我人生经验, 认知“生命的意义”。由此看到, 优秀作品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与艺术的生命力, 带给人们无比的审美愉悦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