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2024-06-17

文学艺术(精选12篇)

文学艺术 篇1

摘要:舒婷是我国当代朦胧派诗人的代表作家之一, 其著名作品有《始祖鸟》、《秋天的情绪》、《双桅船》、《神女峰》等, 舒婷的作品情感十分细腻、丰富, 并且带有一种清纯的明净气息, 舒婷的作品大多是采用多种隐曲修辞手法来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 下面就舒婷的文学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舒婷,文学,艺术特色

前言:

在当代文学中, 舒婷用温婉、细腻并带有忧伤笔调书写出一篇篇经典著作, 舒婷的作品是对人的尊严倾诉及提升, 是对和平世界及充满爱的世界的向往, 舒婷作品的纯净、平朴彰显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1、舒婷文学的细腻心理描写

细腻的心理描写可以说是舒婷文学艺术的一大特色, 舒婷的文学作品在单纯的外观下, 蕴含着丰富、炽热的情感, 在温柔的抒情中, 拥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 因此, 诗歌成为舒婷丰富心理的细腻描写。对于这种细腻心理,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虚境的心理描写活动, 例如作品《雨别》就是舒婷对虚静的心理描写, 诗歌中写到“我真想开车门, 向你奔去……我忍不住, 我真忍不住!”, 舒婷从“我真想”开始描写, 将整个抒情都放在了主人公的内心中, 而“想”就代表着还没有发生, 还处于完全虚幻中, 所以作者努力地在虚拟的世界中构建一个真是的场所。从《雨别》整首诗看, 充满了“湿意”, 主人公的内心阴云, 只有通过泪水来体现, 这种虚拟的世界情感, 却能在真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体现到, 由此可见, 作者心理描写的细腻。

第二种是对实景进行心理描述, 例如在《无题》中写到“我们顺着宁静的河湾散步, 夜动情而且宽舒, 我拽着你的胳膊在堤坡上胡逛, 绕过一颗颗桂花树……”, 舒婷在对《无题》进行描写时, 经常使用对照手法, 将主人公在外的动作大幅度书写出来, 然后用沉潜不露的内心活动细腻的展现出来, 整篇诗歌中, 读者都能感受到主人公“我”的矛盾、敏感、矜持的心理, 这些心理活动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 这种内心的刻画, 能给人一种更加贴心的感受。

2、舒婷文学艺术特色

2.1 特有女性气质及风格的贯穿

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 联想、象征、比喻等手法的应用能带来一种鲜明的色彩, 舒婷在创作作品时, 也经常会用到这些修辞手法, 在舒婷的作品中, 经常会将成对的放在一起, 这也是舒婷文学艺术的一个特色, 例如双桅, 双桅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成对, 在诗里你和我、左翼和右翼、航程和视线、风和雾、昨天和今天的出现, 都代表着一种双桅模式。在舒婷看来, 双桅并不是一种内心的矛盾或者感情的复杂体现, 而是一种渴望交流的体现, 是期待理解、友情, 这也是舒婷各种情感牵挂的外化体现。

在舒婷作品中, 具有十分鲜明的女性艺术, 舒婷本身就是一为女性诗人, 具有女性十分普遍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特点, 因此, 在舒婷文学作品中, 充满了“树”、“花朵”、“船”等女性惯用思维的意象, 这也是读者能感受到舒婷作用中情感十分丰富的一个主要原因。舒婷本人经常会对自我情感律动进行反思, 并且善于捕捉复杂、细腻的情感, 从而表现出她身为女性的独特敏感。同时, 人们还能在舒婷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 例如在《惠安女子》、《神女峰》中, 能感受到一种很强的思辨力。

另外, 舒婷作品中, 对爱情的呼呼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体现, 从舒婷的爱情诗歌中, 读者会感受到一个善解人意、恪守妇道、坚贞的女子在和你对话, 舒婷在感叹爱情的同时, 也不会忘记自己诗人的使命, 经常会将时代背景融入诗歌中, 从而体现出她更深层次的爱情观。

2.2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在舒婷的文学作品中, 经常会一种对立的形态来描写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是舒婷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色。不管是《大海》, 还是《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或者是《会唱歌的鸢尾花》都存在伤感情调与激情情调共存的特点。面对现实, 舒婷既迷惘, 又沸腾, 舒婷将一代人生活的苦闷、欢乐都通过作品折射出来。例如在《双桅船》中写到“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 心爱的岸……”舒婷将雾看做是人生中的迷惘, 却将风看做是影响人奋斗的内在动力, 在风的力量下, 让人到达一个新的彼岸。对于舒婷, 是传统诗潮的最后一个诗人, 也是新时代诗潮的第一位诗人, 舒婷将诗歌世界的泛滥情感集中在人的情感中, 舒婷用手下的笔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忧伤, 由此可见, 舒婷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总结:

对新时期的文学发展道路进行回顾, 可以发现舒婷用富含时代感的作品成为朦胧诗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一名女性诗人, 我们在感受舒婷的作品艺术时, 更应该感受舒婷作品对女性文学发展的贡献, 同时我们还应该对舒婷作品中的细腻心理描写、特有女性气质及风格的贯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更好的感受舒婷作品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况军.浅析舒婷诗歌艺术特色[J].商情, 2011 (44) :175-176.

[2]姚红静.浅析舒婷诗歌的意象艺术[J].青年文学家, 2011 (24) :60-61.

[3]牛婉若.浅析舒婷诗歌中的人文精神[J].中国商界, 2013 (03) :424-425.

文学艺术 篇2

基础知识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

辨别启蒙思想,能将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对号入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梵高的《向日葵》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英雄交响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永恒的生命力?

分层解疑知识迁移你知道托尔斯泰在俄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梵高的人品怎样?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艺术魅力?贝多芬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

情感态度价 值 观唯物史观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人文素养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成果,树立国际意识;应该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努力改造不合理社会,严谨治学、热爱生活;自尊自强、富于正义感。

教学重点 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教学难点 托尔斯泰晚年对“平民化”道路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启蒙思想

1.“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订。”这些内容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件?(法国《人权宣言》)

2.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英国、美国也发表过哪些类似的文件?

3.教师指出:欧美资本主义能够产生和发展,除了政治经济因素之外,还离不开思想文化因素。

4.欧洲启蒙思想包含着哪些进步主张?(运用课件组织学生“接龙”)

思想家主要主张

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人民有权推翻那些胆敢撕毁社会契约的统治者

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5.启蒙思想家这些主张的作用怎么样?

6.请联系中国实际,说说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

a.戊戌变法 →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辛亥革命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 → 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文学艺术成就

教师指出: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也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同样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学生读书、表格整理本课内容。

2.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它们在俄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2.梵高的人品怎样?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艺术魅力?

3.贝多芬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三、组织学生探究

文学巨匠(展示相关图片,再现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

1.[设问自答]近代文艺为什么会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一定的社会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之上,近代世界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探究:“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真实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这句话说明梵高的成功之路是怎么走出来的?

贝多芬说:“i will take fate by the throat. it will not bend me completely to its will.”

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现象 篇3

“仿象”[simulacra,一译为“拟象”“拟真”。参见[(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学艺术区别于以往时代的重要症候,擅于制造“仿象”的影视、广告和自媒体文学(如博客、微博、微信等)也许是这个时代最为耀眼和代表艺术前进方向的文学形式。影视、广告和自媒体文学等“仿象”艺术形式的兴盛,彰显了文学艺术在今天的各种话语竞技场中并未黯然离场,那种认为文学艺术在今天正在走向衰落或边缘化的论调,其文学观念还大抵建立在由莎士比亚、福楼拜、曹雪芹和鲁迅等纸媒时代经典作家构筑的文学世界上,殊不知这样以纸质为媒介的传统文学世界已经历史性地转入各种以电子屏幕呈现的虚拟空间中,电子虚拟技术正在深刻革新文学艺术的生态、形态和我们对于它的基本观念。就如永远不会有一个定于一尊的关于文学艺术的定义一样,文学艺术本身也是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的,它并非像我们在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课堂上所接受的教导那样,是一种超越社会历史条件、岿然不动的存在,以恒定的文学艺术观念衡量变化了的文学艺术现实,必然会得出旧有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凋亡的悲观结论。“仿象”时代的文学艺术活动并没有衰落,相反,它悄然潜入各种话语领域,以更深、更广、更日常的形式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仍释放着不容忽略、低估和也许较以前更巨大的能量。

电子虚拟技术时代的文学艺术正大肆制造着无处不在的“仿象”,“仿象”已然成为现代人无法逃离、必须呼吸的文化空气,蒙蔽着人们的双眼,改变着人们的感知方式,更新着人们对真假的价值判断,以假为真在这个时代不再是戏谑的谵语,而是正降临于当代文化艺术生产的现实。得风气之先、深谙其中精髓的广告是“仿象”时代的艺术明星,五光十色的广告形象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结构,宣告了曾经简单、质朴但也笨拙地介绍商品材质、功能、质地等的广告模式退出历史舞台。一瓶处于国内城乡结合部、偏僻的工业园区生产的、毫不出奇的矿泉水能经过广告故事的演绎,与异域贵族品位联系在一起,陡增这瓶水的虚拟象征价值。几颗平淡无奇的口香糖,经过广告小片的点石成金,竟成为俊男靓女浪漫邂逅甚至争风吃醋的引线,顿时不复只是使口气清新的、某件毫无生气的冰冷商品(益达木糖醇)。广告是“仿象”的温床,也是刺激消费的“阳谋”。在广告无孔不入的今日,人们消费的需求和欲望的产生越来越不是自然和自发的,而是被诱引和制造出来的,广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居功至伟,光怪陆离的广告通过制造幻境暗中引诱和控制人们深层动机中的欲望,“人们在今天的资本主义消费中从来没有消费到物品真正的使用价值,只是消费了‘被消费的意象’”,广告生产出的伪境“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广告艺术是一种“非真非伪的劝导性陈述”,超越真伪,不对真伪负责,而作为广告载体的大众传媒大量制造“仿象”,大肆排挤、歪曲、扼杀和捏造着真相,真实事件、真实历史、真实文化在大众传媒时代变得无法把握和捉摸,“仿象”成为“比现实更现实”的现实,以至因此“人们最终会否定真相本身”[(法)鲍德里亚《冷记忆4》,张新木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广告的这种“仿象”化文化逻辑也深刻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现实生活。模仿民国风格的古镇、复制天涯海角的景点,各种主题旅游设置各种假山、假水、假树和假建筑,仿异域风情的旅游景点四处可见。电子移动设备的假猫、假娃娃、假农场,在虚假中获得真实的人生体验,假的融入和变成真的,而真的却也变得虚假,文化设施脱离了各自物质性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完全置入一种虚拟的人工环境中。动漫正在让孩子们的身份意识越来越远离生活的世界,他们越来越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中某个自己心仪的形象。影视剧、漫画和布娃娃玩偶等搅乱了孩子们对现实的认知感觉,让一个浸淫其中的小孩的梦想不再是现实的教师、医生、科学家或工程师,而是成为虚拟的、无法企及的美丽芭比公主或是英勇的变形金刚汽车人。

“仿象”时代,虚假不再是伪劣的代名词,不再天然地带有价值判断中被贬损否定的意涵。A货(高仿的商品)如今不再是过街老鼠,而只是假冒货品的代名词,光明正大地在网络销售平台兜售,获得了自己的市场正当性,大行其市。在代工盛行的全球市场体系中,越来越多大型知名的公司并不实际生产它所设计制作的产品,并不存在所谓原装正版的产品,在这个意义上,A货正成为商品的常态。带入身份意识的电子游戏,如CS、游侠、体感运动等,制造的虚拟现实情境,让人挣脱乏味、琐屑、恼人的现实生活的束缚,体验反恐的惊险刺激、行侠仗义的快意恩仇、大汗淋漓的身心放松,暂时摆脱了人们现实生活的平淡、空虚和焦虑。卡拉OK带给人明星般虚拟的表演感,放松身心,怡情悦性,人们消费的不止是物,更是物背后的符号甚至体验。实体店、电子商城与媒体广告中的模特,成为诱引消费欲望的形象,并在消费中获得一种虚幻的身份认同。商标的价值大于商标指示的商品本身的价值已成为消费社会的常态和基本逻辑。“仿象”的文化逻辑被全球资本主义下的商品生产和消费活动充分利用和放大,成为消费社会语境下人们无法摆脱的异化形式,它制造了一种完全人造的环境,生产不再仅是产生真实的使用价值,而更偏向于表象的符号象征价值,前者依附于后者,颠倒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真实性”作为美学的核心概念在新的艺术实践状况下遭遇着巨大的危机,但也为人们重新思考和把握艺术的真实性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过去对“真实性”的阐释已经难以正面说明和科学解释“仿象”化时代的文学艺术,它们驱逐了过去艺术谨遵的惟妙惟肖、逼真酷似的美学尺度对自己的束缚,反映和表现着不需要作者亲身经验的生活和事物,而只是借助各种“仿象”自我繁衍,并不承认社会生活对其至高无上的规定性。对于这样的艺术实践,在艺术理论传统的真实性美学标准视域下,只能以不可理喻、低劣末流、没有前途的怪胎孽种等贬斥言辞予以搪塞和打发,这显然不是一种正视对象的科学分析态度。一方面,“拟真”这一新范畴的发明,表明传统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艺术真实理论已不能有效说明和解释当代的艺术实践;但另一方面,“拟真”是在“真”的基础上加一前缀而构成,表明它虽与以往的真实有别,但还是一种新型的“真实”形态,真实仍是艺术的追求和我们对艺术的诉求,艺术的真实性问题并没有被当代新的艺术实践所取消,甚至更需要为我们所坚持。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和理解“仿象”这种当代的艺术实践,激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把握艺术的真实性问题,进而形成对艺术的本质和功能的不同认识(参见冯宪光《艺术不能抛弃真实性的尺度》,《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5期)。

nlc202309081453

在“仿象”时代,“仿象”文化制造出的不是真实,而是关于真实的效果,现实与模拟、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混沌一片,要区分清楚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真与假已经丧失了作为判断当代文化艺术品质高低的价值尺度的正当性。正如布迪厄所说:“电视穿针引线,自称只是一个录制工具,但却成为了一个制造现实的工具,人们越来越走向一个个由电视来描绘并规定社会生活的天地,电视成了进入社会或政治生活的主宰。”“仿象”将更新我们过去关于文学艺术的基本观念。“仿象”并不以人们预设的现实为摹本,甚至不承认存在先在的现实,作为“仿象”的文学艺术负责制造和形构现实,这种文学艺术形态不仅是简单地颠倒了现实与文艺的主体—客体、原本—摹本的关系,而且从根本上铲断和抽除了以认识论和表现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于文学的理论的合法性根基。不仅如此,“仿象”视阈下的文学艺术将唤起对于它的本质理解的革命性变化,文化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奴仆,真实性不再是判别文学艺术品质有无高低的至高无上的圭臬。文学艺术本身便是似是而非表征的真实,那种认为作家必须拥有丰富、深刻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体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的文学观念,在“仿象”时代显得迂阔而老土。从未踏出校园大门、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青春作家手到擒来地写出凶杀、多角情爱等他们不熟悉题材的小说,“闭门造车”的网络写手动辄敲击出洋洋洒洒几百万字的玄幻小说、穿越剧,这些过去难以理解和实现的写作在“仿象”时代也变得不奇怪了。文学艺术从真实的奴仆一跃而为负责制造真实的主人,没经文学艺术“仿象”化的真实不是真实,许多人真实的生活因为没有化为“仿象”,而被置于真实之外,仿佛根本不曾发生的事件,经大众传媒报道的战争过滤掉了所有真实的创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波德里亚宣称真实发生的海湾战争不过是一个“电视事件”。

“仿象”正带给人类社会一种全新的、令人不安的历史图景。“仿象”面前,人们浸淫其中而不自觉,停止和放弃了思考和感觉,无主体性的机器和有主体性的人互换了角色,机器代替了人去思考和感觉,一切思想和情感从“仿象”始,以“仿象”终。当代世界和历史某种意义上只是拘禁在“仿象”体系空间中的抽象空转,人与历史的关系被切断,人处于仿像的奴役中而不自觉,人类追求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历史遥不可期。“仿象”不仅是与实在界限模糊、混为一谈、连为一片,“仿象”直接就是实在,成为过去意义上的实在的终结者,“仿象”之外一无所有、别无他物,仿像制造着另一种真实,“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不再是一句戏谑之言,而成为“仿象”时代文学艺术生产的现实。虚拟空间覆盖和遮蔽了实在空间,就如网络的云存储正把各种物理的U盘、硬盘设备逼入绝境,虚拟的比特货币威胁现实的货币体系一般。“仿象”使我们无条件认同、服从它所呈现的世界和价值,屏蔽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对“仿象”之外身边发生的客观现实视而不见,体而无感,被各种电子设备制造出的声光化电发射出的仿像笼罩着的现实个体日益沦落为失去反思自省能力的单面人,行尸走肉正在成为仿像统治下的人们的真实和普遍状态。

没有摹本,纯然是一个自我指涉的自足世界的“仿象”正深刻改变着文学的形态和我们关于文学的基本观念。“仿象”迫使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和定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不意味着逼真,不是某种狭隘意义上的反映和再现事物的表象,相反,仿像下的现实主义是与创造和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曾经作为写作的美学基本原则的“写像”,对于浸淫于“仿象”虚拟文化、在屏幕前长大的一代作家而言已经失效。现实主义以反映或再现真实相标榜,然而在一个充斥着仿像的世界,真实与假象的界限已然模糊,在何谓真实和到哪里寻找真实都已经成为问题的情形下,反映或再现真实因为失去了根基而变得不可能,因此不能用是否符合常识与真实,来衡量和裁决“仿象”时代的文学艺术。“仿象”既负责创造经验和真实,也负责掩盖经验和真实。我们无法自我感知真实的处境,听凭眼花缭乱的各种“仿象”制造的信息与价值的引导。经过电子媒体过滤和包装的真实人物、场景与事件也显得虚假,变得无法辨认,与自身无法建立切身的联系。所谓“真”不过与经济基础更近,所谓“幻”不过是意识形态或文化,文化日益逃匿或掩藏物质基础的制约,使人的存在更像是在文化中而不是依靠物质基础。电视和网络成为当代现实最大的仿真装置,但是它们已比一株树甚至亲友更深地植入人们的真实生活。虚拟在成为真实生活一部分的同时,甚至颠倒了与真实结构关系的被动地位,担当起认定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假的裁判者角色。艺术不是对生活的模仿,反而生活模仿起了艺术。所谓零度写作,去掉现实主义的心理刻画、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去掉具有主观色彩的形容词副词、去掉叙述评论,使整个写作看上去像摄影般的机械客观呈现,以形式的真掩盖真实的假。微博微信写作反过来打破了真与假的界限,虚构的阳光照进了真实的阴影。求真既是难以企及的神话,也是触手即是的日常。事实上,“仿象”并不是直到当代艺术生产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它实际上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真实和虚假之间也并不存在一片永无交集的真空地带,它们是彼此勾连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的。

人们在如何看待和评价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化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悲观者普遍感喟,在“仿象”文化的冲击下,曾经作为艺术批评基本尺度的“真实性”将失去对写作的规范,艺术将远离现实生活,艺术尽管获得了天马行空的写作的自由,但却失去了自身的意义。人制造出的“仿象”,现在反过来束缚人的自主性,成为压抑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力量。首先注意并系统探讨文化艺术中的“仿象”现象的法国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对于艺术制造的虚拟现实现象,在采取审慎分析的态度中还是流露出一丝批判悲观的情绪。“仿象”将阻止被它严实包裹着的人们接触和感知真实的世界,各种社会矛盾和人类的不自由平等状态将因此被掩盖和抹除,人们将失去反思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主体性,“视而不见”将从虚构的寓言变成为真实发生的现实,人类的自由解放前景将因人们沉浸在虚拟现实的满足和抚慰中不能自拔而遥不可及。鲍德里亚尽管是一个关注艺术前沿新现象的理论家,但这不能改变他在艺术观念上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他不仅认为存在一种完全没被虚构污染、涉足的真实界存在,而且仍坚持在真实和虚构的二元结构中,赋予前者以更高的价值地位。法兰克福学派与法国社会学派的立场和观念相近,他们揭示了之前被认为是现实/真实的东西不过是话语或意识形态虚构的产物。“仿象”正消弭和“威胁到真与假、真实与想象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仿象”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不是模糊而是发生了断裂。由电视影像组成的新兴媒介不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主动地制造现实,我们在艺术制造的现实中生活。“仿象”对真实观进行了颠覆与重构,文化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反映和依附于现实,而是制造幻觉和创造现实,人生活在它制造的氛围中,假的比真的更真实。不能夸大主体对于“仿象”的决定和能动作用,“仿象”在今天比任何以往时代都普遍。事件如没有被“仿象”纳入视野,就不会被认为是真实发生了的事件,没有发生的事件因为“仿象”的渲染也会被制造成真实的事件效果。“仿象”是消费社会发明的一种对大众新的控制方式,它阻止了大众对自身真实生活处境的认识。

nlc202309081453

对于文学艺术活动的“仿象”化,鲍德里亚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见固然值得尊重,但作为直接启示他们的理论先驱,本雅明的看法同样不容忽略。尽管后者并没有真实地生活在电子工业时代,也没有对“仿象”发表任何具体意见,然而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等著作中对文学艺术和技术关系的讨论,对于我们今天如何评估电子虚拟技术时代的文学艺术“仿象”现象仍富有启迪价值。从本雅明的理论视阈看当代文学艺术的“仿象”化,我们的态度也许可以变得更乐观和积极些。电子虚拟技术制作的“仿象”艺术是艺术的一种进步,它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大众化和民主化,凸显了艺术活动的实践性,揭示了“真实”不过是意识形态打扮出的真实效果的真相。一方面,数码复制技术在机械复制技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祛除了笼罩在艺术头上的光环和灵晕,艺术为一小部分人所垄断的历史将不复存在,先进的文学技术(艺术生产力)突破了不合理的艺术生产关系的束缚,本雅明所期待的大众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正在成为现实。另一方面,电子“仿象”抹除了真实和虚假的界限,艺术的认识功能和真理价值的基础因此而轰然坍塌,艺术依傍现实的认识论、反映论、表现论等各种文学观念将受到深刻质疑,相反艺术介入现实的实践性将烘托出来,艺术不是某种去反映和解释社会现实的赘物,而本身便是介入和改造社会现实的实践行动。“仿象”时代的文学不是通过反映社会真实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真实的一种认知,而本身就是在创造一种社会真实以介入、调整并成为社会真实的一部分。这不仅反拨了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同于韦勒克提出的要在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中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是一种以扭曲、奇异化的方式认知社会的艺术本体论,后者一定程度把文学的本质和属性神秘化、自足化了。另外,当代艺术生产营构的“仿象”世界不是谋杀人类自由解放希望的坟墓或终点,而正是人类冲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寻求自由解放之途的契机和起点,由巴尔扎克、狄更斯、左拉等人开创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所营造的资产阶级平滑而自然的世界及其携带的价值被“仿象”撕开了一条赫目的裂隙,露出了底下充满矛盾的难堪真相。人们不再与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世界被动、廉价地认同,而是运用自己的头脑积极地思考与行动。因此,相比悲观的拒绝、鄙弃,本雅明的乐观也许是我们面向文学艺术未来更应有的态度。

胡俊飞,学者,现居重庆。已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文学艺术悲剧的哲思 篇4

对文学艺术的哲思, 我们要根据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审美的基本观点来决定。但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会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 即集体无意识, 因此创作者受此影响, 使中国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作为一种物化形态的艺术作品的民族化和民族审美的内在联系。这就在内在因素方面造成了中国悲剧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中国悲剧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中国式的悲剧往往带有一个团圆的结局。和西方悲剧“大流血”式的结局大为不同, 这与我们民族的特点有着深刻的联系。

首先, 从我们的民族审美心理上看, 中国的民族心理是在儒文化长期熏陶之下形成的自己的独特模式。中国的传统文艺以和谐美为最高价值, 美是和谐, 和谐才有美,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艺术创作必须符合和谐美的原则。

团圆的结构不是判断是否是悲剧的决定因素, 它不妨碍中国文学中悲剧的存在。例如, 元代著名的悲剧《窦娥冤》, 前三折在艺术定义上是符合西方的悲剧理论的。写到这里如果按西方的观点就可以结束了, 是以一个“流血”的结局作结。但如此结尾不符合民众的审美习惯, 不会被人们接受, 于是作者就不得不重新去审视, 在一定程度上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 又加上了一个第四折——一个浪漫的结局。窦娥临死所发的毒誓得以实现, 自己的冤案也被父亲昭雪。这就符合了我们心里所存在的带有二元抽象的隐形文化。

其次, 是中国民族情感方式的制约, 这是民族心理的自我意识, 更多的情况下是指一种情绪的发泄。中华民族的情感往往表现得含蓄有致, 有较强的分寸感, 当情感走到极端的时候我们往往用另一种性质的情感来冲淡它。例如:当悲剧是以“死”告终时, 我们往往会通过另一种方式使他“复活”来冲淡“死”所造成的悲寂;坏人得势时我们可以用他最后受到某种打击一蹶不振, 或者他的“死”来冲淡我们心中的忿忿不平;好人失势被贬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他以后发达的跳板, 让人们的情感得到弥补。其实这都是在一定程度说是我们的民族普遍的反恶趋善的观众心理。

再次, 是中国人的族体心理特点。中国的文化受到了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最深。儒家教给我们“中庸”之道;道家教给我们“物极必反”“正反相生”;佛家灌输的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而这几种影响使我们的民族心理向着乐观主义的方向发展。这种民族性格随着意识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的悲剧之中, 这也就不免使我们的悲剧有一定的乐观因素在里面。中国的悲剧其中所包含的“祸患与灾难”总是暂时的, 正义总会战胜邪恶, 生活最终要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中国的悲剧是有套路可寻的, 大致为:第一回合写悲苦, 符合悲剧理论, 主要表现悲剧主人公被恶势力打压或者是毁灭。让人们看了以后心理上产生恐惧和怜悯。第二回合则陡然一转恶势力被铲除, 悲剧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复活。

中国式的悲剧具有浪漫性的同时, 还有悲剧的一般性。鲁迅先生曾经就悲剧下过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我们在悲剧中看到那些我们敬重的不幸者, 他把自己的生平当作一连串的痛苦来回忆时, 他已把自己的痛苦作为整个痛苦的一个特例, 通过最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去让我们深深地体味那种苦痛。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就符合这一逻辑。文中把最有价值的东西——崇高的爱情毁灭了给我们看。焦仲卿、刘兰芝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的压迫, 宁死不屈, 双双殉情, 让我们深切地体味到自己的爱情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他们也曾试图去追求认识自己的命运, 揭示生存的秘密是痛苦的欲望和冲动。仅仅是为了追求他们自己的婚姻, 却丧失了两条性命。悲剧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心态的悲剧。中国的悲剧也是符合这一点的。悲剧被称为悲剧实质上是人们的欲求不满, 通过不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离骚》中屈原的情绪本身并没有被宣泄, 因为屈原的心理欲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相对于怜悯与恐惧两种情绪所产生的只是屈原的心态悲剧, 透过文章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到他已经发展为一种自恋的状态: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从屈原的悲剧可窥中国的悲剧:当我们不拘泥于艺术样式本身, 去着眼于艺术样式的审美心理特质时, 中国的悲剧是抒情主体的心态悲剧。在一定程度上, 悲剧主人公是可怜而又可怕的, 能同时激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由此可见, 中国的悲剧具有二重性——既具有对艺术悲剧的叛逆, 又有对严格悲剧的遵循。中国式悲剧和西方悲剧具有不同的模式, 但探究其真谛却拥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目标。每部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民族, 有自己依存的特殊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虽然艺术和艺术的创造方式与民族性密切相关, 但同时世界又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心灵的内质上是相同的, 这些造就了中国悲剧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摘要:长期以来受西方理论影响, 部分学者质疑中国是否真正存在悲剧。本文从悲剧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两个层面对中国悲剧进行哲学思考, 说明在中国文学艺术中, 悲剧的存在历史悠久。

关键词:中国悲剧,特殊性,一般性,哲思

参考文献

[1] (瑞士) 荣格, 王艾 (译) , 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M].载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Z].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2]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复习要点 篇5

1.四大发明的世界意义:

(1)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火药:火药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引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1500前/后科技领先/落后的原因:

(1)政治:中央集权促进/君主专制阻碍;

(2)经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科技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阻碍科技的发展;

(3)文化:科举制度培养了人才/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

(4)外交:对外开放吸收先进文化/闭关锁国限制科技交流。

3.文人画与印象画比较:

相同:都写意;

不同:表现手法上,文人画是水墨画,印象画是油画。

4.戏曲:

(1)古代(1840年以前)戏曲成熟的标志:元杂剧/元曲;

(2)百戏之祖——昆曲;

(3)京剧的形成:乾隆年间开始形成,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同光年间正式形成。

5.中外文学:

(1)现实主义:

中国:《诗经》,主要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是现实主义的基础。

西方:揭露社会的黑暗,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2)浪漫主义:

中国:《楚辞》,热情奔放;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立法保护研究 篇6

【关键词】公有领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

一、公有领域的起源和内涵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作为一个著作权法上的术语始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在此前,也有人将其追溯至远古的口头文化,或者罗马时期,或者1710年的《安妮法》。之后,这一术语被用于《伯尔尼公约》,并传播到英国和法国。1896年5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个知识产权判例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概念。此后,在汉德法官的倡导下,“公有领域”这一术语成了美国知识产权法上的重要概念。

公有领域在著作权法上的最初含义指的是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种状态。这不仅发生在法国,也发生在英美国家。但更多学者认为,公有领域的范围远远超过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些作品。本克勒的公有领域实际上就包括了三部分内容:1.著作权保护期满以及著作权不予保护的作品;2.著作权作品中不能获得保护的部分,如思想、方法、系统;3.对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特权使用,如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早期,公有领域的成员所界定的范围还不仅如此,有的学者认为著作权法上的公有领域,至少还包括:4.在著作权制度发展的早期,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曾要求一定的程序要件,如著作权声明,没有履行这一程序的作品便进入了公有领域。5.一部作品若要获得著作权的保护,还必须具备实质性要件,如独创性,因此没有独创性的作品就处于公有领域。

二、公有领域与著作权的辩证关系

笔者认为公有领域和著作权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规定了著作权这种排他性垄断权利,并不等于绝对地将作者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公有领域与著作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公有领域既是著作权的基础,又是著作权所要追求的目的所在。公有领域与著作权不可分割,如果将其对立,那么著作权也便失去了意义。因为著作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短暂的知识垄断来换取永久的信息自由、知识自由,促进人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最终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了丰富公有领域,法律赋予作者的著作权就需要有期限限制,作品保护期期限届满,则进入公有领域。这就好像自然界的生命一样,最初源于自然,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后,最终归于自然。作品的产生是源于公有领域的,创作必然是建立在先辈们的知识积累之上的,没有一部创作可以完全地、绝对地脱离现有的信息、思想而凭空产生出来,创新都建立在一定的现有知识基础之上,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某一领域的学习研究而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的过程。而新的创新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之后,又进入公有领域,成为了其他创新的基石。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合理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性质和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如下特点:1.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内容反映该民族地区的社会群体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并且世代传颂、不断变化、没有固定形式;3.创作完成时间无法确定。正是基于这些特点,一些发达国家不主张以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他们认为:1.著作权的保护主要针对具体的作者,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著作权适用于已经固定于物质载体上的作品,而民间文学艺术无固定形式;3.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期无法确定始点;4.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当成私有物品的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经过整理者提炼、加工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本有所不同,前者的著作权主体是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群体,不是特定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而后者的著作权主体是特定的人,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收集整理者,整理者可以取得其整理作品的著作权。

(二)现有国际框架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

《伯尔尼公约》第15第4款规定,各成员国在书面通知了伯尔尼联盟总干事的前提下,可以给不知作者的、未出版的而又确信其属于本公约成员国之作品的那一部分作品提供法律保护。197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突尼斯样板版权法》,其中专门规定了对“本国民间创作的作品”的保护条款。1982年又正式通过了《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条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范围。可见,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国际层面已经有很多条约对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保护,因为这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在已有的国际条约下,一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以依据国际条约获取保护,向使用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公司要求支付作品使用费。而对于国内立法之是否有必要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笔者持否认观点。因为既有的国际条约可以防止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流失,国内立法主要规制的就是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然而对于作者不明,又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作品,笔者认为应将其归入公有领域,供本国国民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商品交换,收取使用费,还不妨碍本国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充分做到了与著作权法的目的保持一致。

(三)经济学角度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意义

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就算制定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也很难将立法应用于实践。假如让该《条例》施行,那么一旦有人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他就需要向行政部门申请获得许可,而这意味着此前行政部门需要将所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收集和统计,建立完整而清晰的数据库,要完成这项工作,无疑将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样的花费产生的收益又归于谁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模糊,难以确定,若按照条例规定的主体,即“民族、族群或者社群”,那么这个许可使用费又将支付给谁呢?总而言之,施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将使每一项具体操作都将耗去大量的社会成本,而如果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公有领域,则可以省去这些社会成本。

灯塔常被作为必须由政府提供而不是由私人企业提供的物品的一个例子。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由于不可能向受益于灯塔的船只的所有者收取可靠的费用,任何私人或企业建造和维修灯塔就不可能赢利。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其管理和控制方面,难以由私人主体管控,最终只能由政府承担管控的成本,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管控所产生的收益却不可能像灯塔那样给普遍社会成员带来利益,反而与公有领域背道而驰。

文学艺术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篇7

关键词:文学审美,延伸,大学生,艺术

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 文学是一种认识, 它形象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它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 它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和现实的自然属性以及其他内在价值联系在一起。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它不只是说母亲为远行的孩子缝衣服, 而是亲切而真诚地吟颂了既普通又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意清新流畅, 味甘而醇美。文学艺术通过情感的烘托来感染它的欣赏者, 使欣赏者潜移默化、不知不觉、慢慢地接受其思想, 并受到作品的影响,

文学艺术讲究浪漫主义, 做文学是不追求实际利益的满足的, 是不存在功利性的, 无功利地书写, 才见出事物本身的特征, 映射出其美好与丑恶, 它抒发的是事物个性的情感体验、是文学特有的意识。所以, 阅者要保持无功利目的的心情去阅读文本才能欣赏到文学里面的美。正如鲁迅在《集外集拾遗》中所说的中国人看小说, 不是以鉴赏的态度去看, 而是置身其中去硬担当角色。比如青年看, 觉得自己是宝玉、黛玉, 而年纪大的人去看, 却又把自己当成了贾政。这里其实说明一个道理, 那就是艺术和真的人生会有一定的差距, 要想清晰地看到事物本身的美, 就要把它摆在合适的距离之外去看。正如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文学即是社会人生的一门艺术。因此从另一方面说, 它又存在着某种意义的功利性。我们这里再提鲁迅, 因为鲁迅的笔是锋利的, 他深刻地认识到文学能唤醒“硬骨”正是从他的笔下的文艺审美所表现出来的。作为社会不同群体, 对文学审美的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又有不同的观点。因为文学审美到底美不美, 并不在于它所反映美的东西, 而是如何反映出来的。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的美的艺术形象, 在生活中可能是美, 也可能是丑的东西。蔡仪在他所著的《现代主义艺术论》中就曾说过:“自然美固然可以成为艺术美, 即自然丑也可以成为艺术美。米罗斯的维纳斯表现着艺术美, 罗丹的老妓女也表现着艺术美。”

而当代大学生的文学审美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当今社会, 大学生对国家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对大学生而言, 在校应具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辅助性知识等。而辅助性知识是对专业起辅助或促进作用的知识, 其中包括文学审美的知识, 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的是专业能力, 因为通过这种能力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这是一种创造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时间和效率都是第一的, 如何实现这种创造力, 就要做到自我宣传能力, 或称自我推销能力。再就是另一种知识即文学审美所支撑的, 而利用文学审美来成为时代的强者, 这种宣传推销能力, 尤其显得重要。作为大学生, 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审美观。

文学审美总是和文学作品中的社会历史息息相关的, 与人生际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恩格斯形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说:“巴尔扎克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 他在《人间喜剧》里提供了一部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

如果大学生用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理解这篇文章, 就可以获得文学审美的享受, 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它为我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罪恶、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北大红楼梦研究会曾对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师大5所高校学生进行了一次“红楼知识”散发问卷1000份调查。调查显示, 通读《红楼梦》的学生中, 有57.8%的人是出于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有49.1%的人把《红楼梦》列为自己最喜爱的古典名著。在面对《还珠格格》、《围城》、《鹿鼎记》、《红楼梦》时, 仍有47%的人认为《红楼梦》最具吸引力。另外, 在涉及《红楼梦》里的具体问题时, 如“蘅芙君”是谁的名号及关于金陵十二钗的知识方面有70%以上的人回答正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今的大学生文学素养不低, 从整体上看, 当今大学生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

大学生在选择与确立人生目标的过程中, 需要一个广阔的参照系, 文学审美就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大学生也许还未确定具体的人生目标, 但对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对人生的意义应该有了基本的思考, 而这思考其实就是文学审美的延伸。

大学生文学审美的延伸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文学素养。作为大学生, 应自觉大量阅读好的文学作品, 形成对文学艺术的敏锐感知力, 用心去感受作家创作的情绪:喜悦时的欢腾, 悲痛时的哀伤, 愤慨时的激动。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各种美境, 品味其中的个性, 领悟其深处所富有的生命力, 也正因为如此, 延伸了文学审美, 而提高了大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令他们更好地认识美、追求美并创造美。理解作品对人精神世界的最终关怀, 让大学生能从中得到心灵上的抚慰和情感上的熏陶, 从而开阔他们的精神空间, 使他们的生命更加有价值和活力, 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人的生存不能没有心灵情感的安顿之所, 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人需要从文学审美中汲取营养, 让文学审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才可以变得有诗意。从文学审美中收获智慧, 从文学审美中学会思考, 人才会感觉到生活的乐趣, 认识生命的意义。特别是大学生, 他们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要想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立足, 首先就必须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完善人格, 更好地认识自我, 学会缓解压力, 而缓解压力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文学审美。

文学反映的生活是人的美的生活。人的整体生活能不能成为文学的对象、内容, 还得看这种生活是否跟美发生联系。文学创造的是艺术美,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美。诗人们歌咏太阳、月亮、星星, 因为太阳、月亮、星星能跟人们的诗意感情建立联系, 具有美的价值。有好多好的文学作品是可以供大学生欣赏和审美的。它们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生和社会, 由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感情认识, 接受文学艺术带来的美的陶冶, 塑造健康的心灵情怀。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中说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 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到来……”诗人美丽的词句能令我们强烈感受到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使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再让我们来审美秦牧的《古董》, 文章叙述的是“青年运河”的事。这条贯穿雷州半岛的大运河, 好多人都是描述它的浩大工程及其中的英雄事迹。而秦牧却将主题切到了运河之源———鹤地水库旁展览馆锄头, 被使用得只剩下两寸, 鹤嘴锄的长长的‘鹤嘴’, 钝得变成腊嘴鸟的短嘴……”秦牧要告诉我们的不仅是这些工具因为使用太久, 都已经变形了, 而是形象地解释了“铁杵磨成针”, 即把只要有顽强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道理描述成现实中人人可见的生动的东西, 以其真挚朴实的情感、洒脱高尚的劳动风格和时代的风采加以再现, 使人为之精神振奋, 陶冶了我们的心灵。孔子《论语》中的“仁者, 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孟子的“民为贵”观念, 保尔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也都是文学艺术的审美表现。

现代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强, 创新精神足, 但又非常容易受挫折, 意志相对脆弱, 并且受挫时不知如何应对, 有的表现为萎靡不振、对外界事物丧失信心, 更严重的则做出不理智的事, 甚至犯罪。原因就在于大学生都太孩子气, 受家长保护太多, 独立性差, 年纪较轻, 基本上没有社会经验。而文学审美向他们展示了广阔的参照系, 以它的特殊魅力感染大学生, 对他们的人格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为大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和范例, 举出了很多面对逆境的生动事例和精辟论著, 对大学生的心理支持极其重要并成为支持他们的精神力量来源。通过文学审美, 大学生具有了对抗挫折的能力和勇气, 他们从文学作品中获得了重要启示, 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增强了挑战生命极限的决心, 认识到了生命价值的轻与重。许多文学作品也为他们提供了替代宣泄负性情感的合适材料, 可以使郁闷压抑的能量之流得到缓冲或释放。当然, 最根本的应对挫折之道是有意识地在实际生活的大风大浪中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增强信心, 突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的小圈子, 养成大胸襟、大怀抱。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因为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文学的本质特征, 即它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人, 是生活在多方面环境、处在种种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文学作品必然和社会历史、政治科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因长时间反抗外族侵略和列强入侵, 因而千百年来一直宣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的光荣传统。民族精神传承与弘扬, 是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宗旨, 以中国文学来看, 爱国主义一直是文学作品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死后在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中绝笔:“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是何等的气魄, 杀身成仁, 视死如归, 浩然正气流芳青史。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怒发冲冠, 凭阑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这首词写得英勇而悲壮, 不但真实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而且还表达了“还我河山”的坚定决心和宏愿, 因此深为人们所喜爱。这首词的雄壮之气能让人的内心倍受鼓舞, 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 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首诗词激浊扬清, 直接抨击了黑暗的旧中国, 宣扬真理, 视军阀如粪土。词中闪耀着毛泽东崇高伟大的精神光芒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周恩来所作的《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展示了他爱国的热情以及远大的报国志向。

相信随着文学审美的提高, 大学生对生活中的追求目标也会越来越高, 人生奋斗力量源泉也会越来越充足, 从而达到人生较高的境界, 实现大学生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廖世萍:《大学生文学素养与现代人文素质》,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9) 。

[2].金乐:《大学生文学素养与传统的教育研究》,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总第255期。

[3].孙丽华:《关于大学生人格状况及对文学修养期待的调查》, 《中国大学教学》, 2007 (9) 。

[4].刘安海:《文学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6].杜埃:《论秦牧的散文——〈花城读后〉》, 《文艺报》, 1962 (12) 。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篇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通过的《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将民间文化界定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 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 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 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 它的准确和价值通过模仿和其他形式口头相传”。

从国际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来看, 可以发现其大多保护的对象更偏向于民间文学艺术, 而我国一般对民间文学艺术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当做通用概念, 但笔者认为二者有显著区别。其一, 前者是一种抽象性的表述, 后着却有存在的实体。其二, 前者范围应大于后者, 民间文学艺术应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及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科学技术等。因此笔者认为至今为止作为保护对象的应是民间文学艺术, 而非单单指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因其范围的特殊性, 所以说单由著作权法不能对其整体进行保护, 而需要多种保护方式相结合, 做到对其完整保护。基于此, 笔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某一群体或某些个体所表达的在特定区域特定人群中被模仿或口头相传的文学、艺术、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总和。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

(一) 集体性

在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流传过程中, 可能出现最初是集体创作, 或由个人创作集体加工改造而流传这两种情况。但不论属于哪种情况, 都不免最后融入集体的智慧, 在时间的推移中, 集体不断创新, 最终俨然淡化了个体色彩, 使之更具有集体性的特点。

(二) 区域性

民间文学艺术是产生在特定群体生活的特定区域中, 它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生产水平、风俗文化的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 它不会扩展到该区域外, 而成为不同于其他区域的一种特色, 因此这使其带有极大的区域性特点。

(三) 延续性

经过长期代代延续的民间文学艺术, 极具地方特色。虽然民间文学艺术多来自口头传唱, 这在流传中极易发生内容的改变。但是这内里的具有地方固有特色的部分却大多被固定地保留下来, 成为区别于其他现代文学艺术的一个本质性特点。

三、著作权法要另行规定的原因

《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办法, 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笔者认为这里不仅仅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需要法律进行保护, 应该把范围扩大到民间文学艺术上, 而这里需要另行规定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第一、由于现今为止民间文学艺术的范围还不确定。但是可以推定它的范围是大于作为著作权法客体的作品的范围的, 因此这就使如果单由著作权法进行保护稍显单调且不能涵盖。

第二、与著作权保护个人利益的原则相冲突。民间文学艺术具有群体性和主体不确定性的特征, 通常保护的一个群体的利益, 而不单针对个人而言, 这就与要求保护个人私权为目的的著作权法相冲突。

第三、不具备著作权法中所要求的作品的独创性条件, 因民间文学艺术是由特定区域特定群体代代相传的, 因此它在不断被加工改造, 使其更具有特色且便于流传, 这样看来它只能是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创, 而非个人的独创。

第四、与著作权法要求的保护期限不同。著作权法的死亡计算法或者发行计算法都是有期限的, 但是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 不可能给它强制进行期限限制, 这样与保护目的是相违背的。

第五、二者在精神权利保护上有差异。著作权法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 但是民间文学艺术本来就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 其传承的过程也是创新发展的过程, 这不可避免地对原作品进行更改, 但是何种类型的更改算是侵害原作者的精神权利难以确定。

四、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因笔者主张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 而不单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因此只利用现有著作权法进行保护的力度稍显不足, 因此需要多种保护方式才能对其做到更全面的保护。

(一) 运用知识产权法进行保护

1. 版权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中有大部分符合版权保护客体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存在, 他们拥有与版权法所保护的作品相类似的特征。虽然有些许不同, 但可以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看做是区别于其他集体的独特创造, 把集体视为作者, 由相关主管机关或者是相关民族自治机构也可以是专门的代理组织进行管理。我们不能因其由版权保护曾产生出一些不协调问题就全盘否定版权保护的合理性, 毕竟版权保护是经过了长期实践的较为系统完善的保护方式。

2. 专利保护

许多民间文学艺术实际上也具技术属性, 比如民间工艺、刺绣、雕刻、建筑艺术、民间艺术品的制作流程、民间医药等。这部分与专利保护的对象相近, 能够被开发利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并带来实际经济价值。当然, 这部分民间文学艺术由于其特殊性在专利保护的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条件面前会遇到一些障碍, 因而适用相关法律时应在标准的把握上注意一定的弹性。

3. 商标保护

商标是用来在经营活动中识别商品和服务的标记, 确切是指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商品或商品的包装、容器上使用具有显著特征的文字、图形、线条、三维标志、颜色, 声音及其上述要素的组合, 用以区别商品的不同来源的可视性标记。在民间文学艺术中也存在着大量传统文学、图形等, 这部分有类似于商标的特征, 可以适用与商标法的相关规定。

(二) 建立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保护体系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开始面临全方位的开放, 但这其中也面临着大量民间文学艺术资源外流, 群体利益得不到保护这样的现实困境, 因此, 有必要建立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保护体系, 加强其保护, 以达到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与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双收。鉴于此, 对构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别保护体系笔者有如下建议:

1. 宗旨与目的

特别保护体系要以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为宗旨, 且它的目的是保证创作出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拥有具体实在的权利, 防止非权利人对其不经同意地擅自利用, 且保证该集体在对属于自身的民间文学艺术的利用上可以有经济上的收益。

2. 保护对象

特别保护体系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产权机制之上, 因此除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外还有一些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科学技术也应涵盖其中。

3. 权利主体

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归属于原创作者, 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群体性、地域性、延续性的特点, 在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 创作者的个体特征逐渐转变为集体特征, 成为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文化特征的反映, 因此, 民间文学艺术的专有权应归属于对其进行创造发展的特定群体。

4. 保护期限

民间文学艺术因其代代相传, 因此如果给一个明确的保护期限是不实际的。基于此, 对权利主体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保护应是永久性的, 这样有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传承。

5. 权利内容

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相似, 民间文学艺术也是创作者一定思想情感的表达, 因此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人对其民间文学艺术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应该受到保护。具体有公开权、表明身份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完整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等。

6. 权利限制

在民间文学艺术中, 也需要对其专有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创作者传播者的权利义务、公共利益和创作群体利益进行平衡。从而使之有效正当地被利用, 避免垄断行为的发生。因此笔者认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民间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对其进行的合理非商业利用可以不视为侵害民间文学艺术的行为。

总的来说, 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有着现实的紧迫性和实际意义, 因此, 有必要加快推动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制度的制定。

参考文献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立法保护研究 篇9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作为一个著作权法上的术语始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在此前,也有人将其追溯至远古的口头文化,或者罗马时期,或者1710年的《安妮法》。之后,这一术语被用于《伯尔尼公约》,并传播到英国和法国。1896年5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个知识产权判例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概念。此后,在汉德法官的倡导下,“公有领域”这一术语成了美国知识产权法上的重要概念。

公有领域在著作权法上的最初含义指的是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种状态。这不仅发生在法国,也发生在英美国家。但更多学者认为,公有领域的范围远远超过权利保护期届满的那些作品。本克勒的公有领域实际上就包括了三部分内容:1.著作权保护期满以及著作权不予保护的作品;2.著作权作品中不能获得保护的部分,如思想、方法、系统;3.对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特权使用,如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①早期,公有领域的成员所界定的范围还不仅如此,有的学者认为著作权法上的公有领域,至少还包括:4.在著作权制度发展的早期,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曾要求一定的程序要件,如著作权声明,没有履行这一程序的作品便进入了公有领域。5.一部作品若要获得著作权的保护,还必须具备实质性要件,如独创性,因此没有独创性的作品就处于公有领域。②

二、公有领域与著作权的辩证关系

笔者认为公有领域和著作权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规定了著作权这种排他性垄断权利,并不等于绝对地将作者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公有领域与著作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公有领域既是著作权的基础,又是著作权所要追求的目的所在。公有领域与著作权不可分割,如果将其对立,那么著作权也便失去了意义。因为著作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短暂的知识垄断来换取永久的信息自由、知识自由,促进人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创新过程,最终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了丰富公有领域,法律赋予作者的著作权就需要有期限限制,作品保护期期限届满,则进入公有领域。这就好像自然界的生命一样,最初源于自然,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后,最终归于自然。作品的产生是源于公有领域的,创作必然是建立在先辈们的知识积累之上的,没有一部创作可以完全地、绝对地脱离现有的信息、思想而凭空产生出来,创新都建立在一定的现有知识基础之上,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某一领域的学习研究而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的过程。而新的创新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之后,又进入公有领域,成为了其他创新的基石。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合理性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性质和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如下特点:1.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内容反映该民族地区的社会群体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并且世代传颂、不断变化、没有固定形式;3.创作完成时间无法确定。正是基于这些特点,一些发达国家不主张以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他们认为:1.著作权的保护主要针对具体的作者,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不易确定;2.著作权适用于已经固定于物质载体上的作品,而民间文学艺术无固定形式;3.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期无法确定始点;4.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当成私有物品的观念③。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经过整理者提炼、加工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本有所不同,前者的著作权主体是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群体,不是特定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而后者的著作权主体是特定的人,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收集整理者,整理者可以取得其整理作品的著作权。④

(二)现有国际框架下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

《伯尔尼公约》第15第4款规定,各成员国在书面通知了伯尔尼联盟总干事的前提下,可以给不知作者的、未出版的而又确信其属于本公约成员国之作品的那一部分作品提供法律保护。197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突尼斯样板版权法》,其中专门规定了对“本国民间创作的作品”的保护条款。1982年又正式通过了《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条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范围。可见,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国际层面已经有很多条约对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保护,因为这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在已有的国际条约下,一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以依据国际条约获取保护,向使用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公司要求支付作品使用费。而对于国内立法之是否有必要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笔者持否认观点。因为既有的国际条约可以防止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流失,国内立法主要规制的就是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然而对于作者不明,又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作品,笔者认为应将其归入公有领域,供本国国民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商品交换,收取使用费,还不妨碍本国国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充分做到了与著作权法的目的保持一致。

(三)经济学角度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公有领域的意义

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就算制定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也很难将立法应用于实践。假如让该《条例》施行,那么一旦有人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他就需要向行政部门申请获得许可,而这意味着此前行政部门需要将所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收集和统计,建立完整而清晰的数据库,要完成这项工作,无疑将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样的花费产生的收益又归于谁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体模糊,难以确定,若按照条例规定的主体,即“民族、族群或者社群”,那么这个许可使用费又将支付给谁呢?总而言之,施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将使每一项具体操作都将耗去大量的社会成本,而如果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公有领域,则可以省去这些社会成本。

灯塔常被作为必须由政府提供而不是由私人企业提供的物品的一个例子。经济学家们通常认为,由于不可能向受益于灯塔的船只的所有者收取可靠的费用,任何私人或企业建造和维修灯塔就不可能赢利。⑤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可以看出,其管理和控制方面,难以由私人主体管控,最终只能由政府承担管控的成本,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管控所产生的收益却不可能像灯塔那样给普遍社会成员带来利益,反而与公有领域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一国之内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可以丰富我国的公有领域,促进文化的流通,这无疑对我国艺术的激发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收益。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公有领域与实现著作权法推动社会文化繁荣的最终目的相一致。

摘要: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但同时又规定其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因此,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否予以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文章首先对公有领域进行阐述,从哲学角度论述公有领域与著作权的关系,继而得出公有领域既是著作权的基础又是著作权的目的这一结论,最后通过经济分析提出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一国之内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归入公有领域的观点。

关键词:公有领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

注释

1李雨峰.著作权的宪法之维[M].法律出版社,第176页-178页。

2Tyler T.Ochoa[M].supra note 8,at 218-219。

3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4张玉敏,李雨峰,张耕.知识产权法学(第二版)[M].法律出版社,第93页。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 篇10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广泛的内涵, 在现实社会中, 那些在生产、生活、组织制度、精神信仰等各个领域以具体形态体现的民俗, 因着某种程度的审美性而具有文化和商业价值, 均有可能被认为是民间文学艺术”。[1]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如口头文学、传统工艺、风俗等多种多样的民间文学艺术, 这些都是我们的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是集体族群的独特标志, 是需要给予特殊保护的财, 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经济和人文价值。正是民间的存在, 才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才为热爱、创新和传播民间文学艺术的个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 很多民间文学艺术受到了现代信息电子的冲击, 有的甚至没能继续传承下来。所以, 必须加大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力度, 切实维护好民间文学艺术生存发展的环境, 使得民间文学艺术得以长期传承。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问题的研究存在着法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人文学等多种观点, 之所以确定它的权利归属, 是为了使民间文学艺术的所有者得到更好的保障, 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民间文学艺术创作者更好地创造和传播民间文学艺术, 从而使民间文学艺术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从而实现其应有的艺术价值。

一、该如何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

民间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民间这一特殊土壤, 很多流传多年的民间文化艺术都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问题时, 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保障利益的均衡。民间文学艺术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大多涉及多个个体, 他们在其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承担着创造、表演、传承、记录等职责, 都为民间文学艺术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这就需要在确定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过程中采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 依据规定确定到个人头上。但是在确认权利归属过程中, 一些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难以确定到个人, 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给予保护, 但是要把握好保护程度, 因此, 必须确保公平, 确保利益均衡。二是保障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民间文学艺术成果保护的意识日益提高, 这就需要高度重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以此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所有者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三是保障促进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民间文学艺术作为多年以来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财富, 确认其权利归属必须以保障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为前提, 促进它在新时期新环境下继续发扬光大。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分析

理论界始终未停止对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问题的争论, 一直以来存在国家主体论、集体主体论和个体主体论三种观点。

个体主体说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早期理论, 其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问题的研究也处于启蒙状态。个体主体论认为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人对其保存和促进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应将主体难以确定的民间文学艺术归传承人所有。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着一定的狭隘认识, 这是因为所有的民间文学艺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集体协作而产生的, 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传承人的变化, 也就是传承人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甚至存在多个传承人, 且每一个传承人也都是在固定的范围内经过认真挑选产生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些学者在对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问题争论的过程中又提出了国家主体论。他们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广泛的拥有性特点, 而且一直以来, 民间文学艺术都是在共有领域使用, 因此认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人应为国家。这样既可以使存在的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的争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又可以使民间艺术真正实现让每位国民共同享有。但是笔者认为, 这种确认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问题的方式实质上并未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属于公权还是私权的问题。不利于民间文学艺术所有者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

近年来, 集体主体论逐渐兴起。这一理论提出的观点是, 对于主体难于确定的民间文学艺术, 应由它的集体族群作为它的所有者。这一观点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较为封闭的环境, 由整个集体族群掌握。集体族群中众多成员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和发展做出贡献。[2]基于此, 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应为集体群族, 而非某个个体传承人, 也非国家, 这种观点更加科学, 也更加符合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性, 有助于民间文学艺术得到有效保存和传承发展。那么集体群族作为民间文学艺术所有者具有什么可行性呢?它可以成立民间文学艺术的专门管理组织-社团组织, 承担本群族内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传承和发展职责, 促使民间文学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社团组织作为诸多民间文学艺术群体的代表, 便于组成社团组织联合体, 共同发挥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作用;社团组织对于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在法律体系中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 它可以作为主体进行诉讼维权, 确保其被合法利用。

总之, 民间文学艺术作为集体创造的财富, 其权利归属应为集体群族所有, 这符合民间文学艺术的艺术特点, 也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弘扬和传承发展, 更好地实现民间文学艺术的经济和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龙文.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文学艺术 篇11

关键词: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生态文学

生态文学是环境文学和自然文学研究范畴局限性的体现,至今为止,这三个术语一直被人们混用。虽然它们都旨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程虹教授所言:“除了美国自然文学之外,又出现了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批评,但它们的宗旨和主题大致相同,同属于一个思想创新领域”。[1]但是它们由于发展程度的不同,切入点和研究范畴的差异,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也不尽相同。

生态文学是在生态主义指导下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自然文学是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渴望融入、认识自然之美妙的动因下进行的富有浓郁感情性的分析研究;环境文学是在环境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关于环境如何改变才能更好的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多布森特别强调,“‘环境主义与生态主义有着本质的差异,混淆它们的差异必将导致严重的知识性错误’”。[2]三者都是为了人类能够与万物共同生活在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平衡的地球上而奔走呼号。

一、生态文学的主题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客观、理性的描绘人应该怎样与非人世界进行共生共容,对由于人类的破坏行为导致各种生物的绝迹进行有力的批判与谴责,生态文学的生态理念关乎世界万物的生存状态甚至生命。生态文学鼻祖——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的问世引发了一系列从政府到作家、学者、普通民众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关注生态问题的壮举。在作品中她提出应该让自然界用自身物物相克的方法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反对人类为了专门对付某种具有侵害性的物种进行盲目的喷洒农药,以致造成其他物种的灭绝或者更加肆无忌惮的疯长。此书中提到的大量农药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生命的威胁已被官方证实,并由政府出面禁止了相关药物的使用。

生态文学的主题有:人类应该享有的简单生活方式,养成自然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自然资源进行无法恢复式的掠夺和耗费,以及人类向自然界释放的危害万物生存的各种有害物质等一切过度毁坏生态系统的行为。每个生命都有其所处的环节,在生物学上叫做生物链,每一个物种都在这个以人为生物链顶端的链条上生活着,人类只是作为保存链条完整的管理者而不是无限的掠夺者,和其它生物怎样共生共存在这个地球上是人类应该时刻深思的问题。

二、自然文学的主题

自然文学是“‘集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为一身的美国荒野文学’”,“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那种身体和精神的体验”,[1]“美国自然作家的表现就好像他们描绘的世界从未被人类的手触摸过,即使这不是真的”。[4]未被人类之手触摸过的大自然其实就是美国自然文学中所提出的荒野。“荒野是我们祖传的家园,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发祥地”。

18世纪的乔纳森·爱德华兹提出,“大胆的将内心的精神体验与外界的自然景物容为一体,以比喻的手法,表明上帝把整个物质世界造成了‘精神世界的影子’”。[1]人类世界本是空无一物,但是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模拟自然万物,创造了属于人类的色彩、声音以及生活工具。19世纪美国自然文学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在其《论自然》中,明确指出“‘自然是精神之象征’”。[1]当人类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困顿无法自拔时,往往会把自身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吮吸自然带来的舒适与轻松,届时有感而发。

20世纪之前的自然文学是作家用想象构筑的乌托邦;20世纪之后的自然文学通过呼吁人们找寻早已逝去的荒野,来“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同时督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既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1]20世纪之后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中,人应该与非人物种和谐共处的主题思想是一致的,只是在文学创作的实践中自然文学注重自然界带给人的精神享受上呼吁,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注重从人的行为给自然界带来破坏和毁灭性打击的直观角度去谴责。

三、环境文学的主题

环境文学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思考如何保护自然万物,批判人类的劣行,以污染、破坏为主,侧重于社会性,包括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和排出的污染物、噪音;生态文学侧重于自然系统的完整性,主要表现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对自然资源的过分索取,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物种的灭绝问题,呼吁人类为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与持续存在做出自己的贡献。自然文学则建议人类去寻找原始的自然——荒野,并用大量的笔墨来向人类展示自然之美妙,希望人类收敛对自然荼毒的手,保留住自然的原始之美。自然文学更多的是关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情感部分,重心在人的精神追求上。

生态文学是从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角度入手,呼吁人类把自己的掠夺欲望控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环境文学则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生存的利益问题,强调把人对大自然的破坏限制在人的经济活动中,同时也呼吁人类进行环境保护,为了人类长久生活在地球上而去保护环境。

生态文学、自然文学、环境文学都是在以各自的方式向人类发出警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刻,人类应该反思对自然的破坏行为,只有一味的索取、掠夺,从来没有给予、反馈给大自然。生态文学与环境文学的出现是生态危机催生的结果,是向人类发出的最重要、最严厉的一次警告。

各个国家早已经开始关注生态系统完整与否的问题,由此看来生态文学、自然文学、环境文学充分发挥到了作为文学应有的责任,只要生态危机、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它们依然承担着关乎万物生存的责任,不过笔者希望这样的责任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早点归还给自然文学,只用文学家的笔触来绘就大自然的美好是众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程虹.寻归荒野[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7。(p5-19)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3]李美华.英国生态文学[M].学林出版社,2008.8.

[4]刘青汉.生态文学[M].人民出版社,2012.5.

文学艺术 篇12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现状,保护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界定与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某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作出来并世代相传、集体使用的歌谣、音乐、戏剧、故事、舞蹈等作品。一般认为, 它包括语言形式 (民间故事、民间诗歌等) 、音乐形式 (民歌、民间器乐等) 、动作形式 (民间舞蹈、戏剧等) 及用物资材料创作的形式 (绘画、雕塑、工艺品、编织品等)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区别与其他普通作品的特点:

1. 主体的不确定性和群体性。

民间文学艺术原生作品的最创作者可能是个人, 但随着历史的推移,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被人们加工、完善, 逐渐成为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群体作品, 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并不明显, 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因此, 原生作品的所有权和著作权应该属于产生这些作品的群体或民族, 他们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上的主体, 而单个的人只是作品创作过程中单位元素。也正是基于此,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是不明确的。

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形成过程的人文历程和民族特性。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作、完善并融入民族特质形成并沿用的。换句话说,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形成是数代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的结果。也正是因为如此, 民间文化艺术作品越来越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与精品。

3.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2年制定的《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示范法条》第2条规定:民间文学表达形式包括: (1) 口头表达形式, 诸如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及民间谜语; (2) 音乐表达形式, 诸如民歌及器乐; (3) 活动表达形式, 诸如民间舞蹈、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形式或民间宗教仪式; (4) 有形的表达形式, 诸如: (1) 民间艺术品, 尤其是壁画、彩画、雕刻、雕塑、陶器、拼花、木制品、金属器皿、珠宝饰物、编织、刺绣、纺织品、地毯、服装式样; (2) 乐器; (3) 建筑艺术形式。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的现状及完善路径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逐渐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的瑰宝。但是近年来, 基于各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措施的滞后与瑕疵, 致使部分民间文学艺术严重流失, 甚至受到肆意篡改, 许多作品都已经失去原有的民族文化特性, 严重损害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纯洁性。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法律制度始于20世纪60年代, 其中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是基于保护本国的文化精粹的需要而制定的, 如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在1983年颁布的《民间文学保护法》 (草案)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为适应这一趋势, 纷纷关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例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突尼斯样板版权法》和1982年制定的《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示范法条》等。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拥有众多的民族和灿烂的文化,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极为丰富。我国《著作权法》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列为保护客体的范围, 但是有限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只是集中于著作权领域。滞后的立法工作, 与我国作为一个民间文学艺术遗产极其丰富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确实显得不甚相称。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为此必须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完善。

1. 界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

虽然社会群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在法律层面上社会群体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明确界定作品的权利主体, 也就不能在法律上彻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为此, 需要建立一种以私权利或群体公权利为基础的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成立非政府的民间组织来代为行使民族民间文化的相应权利, 以切实保护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集体利益或者以国家为权利主体, 并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使用、利用等方面加以规范。

2. 拓宽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 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多种表达形式纳入我国法律的保护体系。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 我国著作权法对于符合作品基本构成要件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已起到了保护作用, 但是还有一部分表达形式不符合作品的一般形式, 而只是一种互相传诵的作品风格或者是独特的表现手段。

3. 明确民间文化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

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对著作权客体的保护期限大多是作者生前加死后50年, 也有部分是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 但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同于其他普通的作品, 是由数代人在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创作和完善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 如果限制了它的保护期限, 未完成的民间文艺作品来说和正在完善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根本得不到有效保护的, 因此应该明确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视为著作权保护期限的例外, 界定为无限。

4. 倡导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和收集, 肯定整理者和收集者在整理和收集过程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本一经发表, 就视为一般文学艺术作品, 按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其版权, 更给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作的保护和维护。对于其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整理者只要是在原始素材基础上, 由其“启发”而创作出来的作品, 整理人就可以对其整理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演绎的著作权。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王永: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若干问题探讨[J].法苑

上一篇:无线通信工程下一篇:建设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