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精选7篇)
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篇1
摘要:探讨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选择接收的60例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培哚普利治疗, 观察组采用酚妥拉明治疗,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 观察组治疗为76.7% (P>0.05)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采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但应参照患者伴发病情况对其针对性用药。
关键词: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 为临床上的常见病, 其发病机制为肺血管阻力增加后使肺动脉压不断提高, 当右心负荷加重时会导致右心肥大, 从而出现心力衰竭, 大部分患者均会伴发顽固性心力衰竭, 且给予利尿剂与强心剂后的治疗效果不佳[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情况,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接收的60例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肺部感染以及右心衰等表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53~80 (61.2±5.3) 岁;病程1~19 (3.0±1.1) 年。观察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54~80 (62.0±4.9) 岁;病程1~17 (2.9±1.4) 年。两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 常规吸氧以改善通气状况, 给予抗感染治疗以有效控制肺部感染进展, 采用盐酸氨溴索 (烟台大洋制药有限公司) 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00ml中静滴, 1次/d。对照组施加培哚普利 (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2mg, 1次/d, 口服;观察组施加酚妥拉明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5mg+5%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滴, 1次/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并及时对动脉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测定, 评估心功能改善情况, 期间详细记录用药反应, 以评判治疗效果[2]。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呼吸功能与心功能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治疗后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气喘、咳嗽等显著减轻且未见水肿;有效:经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气喘、咳嗽等均有减少且水肿减轻;无效:经治疗后呼吸功能与心功能均未见改善或病情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 对照组治疗为73.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心跳过速2例, 头晕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出现心跳过速1例, 头晕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 (χ2=0.2182, P>0.05) 。
3 讨论
临床认为, 肺动脉高压为肺心病的主要症状, 绝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右心衰等症状, 且临床上以紫绀、心率增快等为多见, 查体结果显示肝肿大且伴压痛感, 颈静脉怒张, 下肢水肿。顽固性心力衰竭作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逐渐发展的结果, 属于右心增大代偿且最终失去代偿阶段, 具有不可逆转性特征[3,4]。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呼吸内科较为棘手的问题, 至今为止, 对于此病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 由于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广泛存在肺部感染症状, 且会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使CO2潴留、缺氧, 部分患者会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因而治疗中应积极控感染, 并改善呼吸功能, 缓解缺氧症状, 当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后再给予利尿剂与强心剂的效果更佳[5]。培哚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 具有长效性与强效性双重特点, 可有效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 且可保持心率与心输出量不变,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酚妥拉明属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其对血管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起到阻断作用, 可加速小动脉的扩张, 促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左心室充盈压降低, 减少回心血量, 从而促使前负荷降低, 减少心肌耗氧量, 且可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 使气道阻力降低, 从而优化通气功能, 改善缺氧状态, 纠正心力衰竭[6,7]。本研究中, 对两组均行临床综合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施加培哚普利治疗, 观察组予以酚妥拉明治疗, 通过附表可以看出,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此外,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均以头晕、心跳过速为主, 未见严重性不良反应, 提示两种药物均有效且安全性高, 与张全峰和古尼沙·沙地克等[8,9]研究相吻合。
综上所述,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采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但应参照患者伴发病情况对其针对性用药, 以尽快改善临床症状, 缓解痛苦。
参考文献
[1]祁向荣, 陈必勤, 张馨予.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17) :27-29.
[2]吕付军.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8) :49-50.
[3]郭鹏伟.顽固性心力衰竭21例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 2010, 16 (33) :90.
[4]孙涛, 孙敬援.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12) :1987-1988.
[5]刘冬洁.3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13) :136-138.
[6]张安东, 崔红海.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2, 27 (11) :1482-1483.
[7]张云, 常洁.探讨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0) :579-580.
[8]张全峰.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四川医学, 2010, 31 (12) :1848-1849.
[9]古尼沙·沙地克, 加·纳森, 古尼沙·木田, 等.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23 (8) :4217-4217.
28例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治疗体会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病人28例,其中男性病人19例,女性病人9例。年龄在34-81岁,平均年龄为62.5岁。其临床症状包括有咳嗽、紫绀、呼吸急促等。其中基础疾病类型包括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以及肺结核,它们依次为23例、2例、2例、1例。所有病人通过相关临床检查,并被诊断为肺心病顽固性心衰。两组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多巴胺、酚妥拉明以及速尿共同治疗。
1.2 临床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临床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洋地黄、糖皮质类激素、利尿剂以及抗菌素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临床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酚妥拉明、多巴胺以及速尿共同治疗,其中酚妥拉明10毫克,多巴胺20毫克,速尿20-40毫克,同时加入到葡萄糖(5%)250毫升当中,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每分钟15-20滴,每天一次,于此同时对钾进行补充,连续使用3-7d。
1.3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心功能好转Ⅱ级,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显著的好转。有效: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心功能好转Ⅰ级,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的好转。无效: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心功能没有任何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病人满意度评价标准
病人满意度评价标准:使用我科室自主研制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其中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采用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来进行判定。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样本率比较都使用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病人一共14例,其中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体有效率为92.8%;对照组病人一共14例,其中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为57.1%,实验结果表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病人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病人一共14例,其中非常满意有8例,满意有4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82.7%;对照组病人一共14例,其中非常满意有5例,满意有4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64.2%。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目前,对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一直是相关临床医生热门讨论的话题,由于传统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不明显,不能够使病人病情得到明显好转。通过对病人血压、呼吸、脉搏、尿液量以及肺部湿罗音等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2]。
肺源性心脏病病人因为慢性缺氧以及感染,对洋地黄耐受能力下降,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临床治疗剂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非常容易导致毒性反应,最终造成心律失常。通常采用传统药剂量的50%-80%,并采取起效迅速、排泄较快的洋地黄类型药物,例如使用西地兰0.3-0.4毫克,加入到葡萄糖溶液(50%)当中,采用静脉推注方式,但要注意的就是推注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笔者在上述临床治疗的基础之上对实验组病人采取酚妥拉明、速尿以及多巴胺共同治疗。其中酚妥拉明属于肺部血管扩张剂的一种,可以直接作用于肺部血管,能够使肺部动脉楔压急剧下降[3]。同时酚妥拉明也是一种受体阻滞剂,可以将肺部动脉平滑肌和支气管上受体作用降低,并使受体保持平稳作用,可以让肺部动脉平滑肌以及支气管舒张,对治疗哮喘以及改善肺部动脉压起到显著的临床疗效。除此之外,其还对机体内部循环小动脉以及小静脉平滑肌给予充分扩张,在使用药物以后使心脏负荷明显下降,使心脏功能好转。酚妥拉明还可以作用于,让肾小动脉充分扩张,使肾脏血液流通量增加,并使过滤量以及尿量得到明显增加。多巴胺是机体当中合成肾上腺素的基本成分,可以使受体激动,同时也可以使受体起到良好的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功能得到提升,使心脏排血量提高,对心率的作用相对比较轻微,对机体内脏血管能够给予充分扩张,使肾脏血液流量以及肾小球过滤量得到明显提高,进而使尿液量和钠的排泄量明显增加,使尿液量显著增多,使心脏负荷得到明显下降,使水肿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进而最终使心脏功能得到显著好转。常规使用剂量为20毫克加入到葡萄糖(5%)溶液当中,再以20-50g/(kg·min)的速度进行静注。
速尿属于袢类利尿剂的一种,在体内持续时间非常短,对袢升支过滤钠和氯的重吸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肾脏皮质血管扩张,进而使肾脏血液流通分布重新进行划分。科学、有效的使用速尿治疗,可以让静脉血液容量充分扩张,肺部动脉压减轻,前负荷和后负荷同时得到缓解,使左心室充盈状况减少以及心脏收缩功能好转,使心脏血液排出量提高,这就表明速尿在对于治疗肺心病所导致的心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4]。
如果采用这三种药物共同治疗,可以使心肌收缩能力提高,心脏负荷减轻,哮喘症状缓解,并可以使尿量增多,水肿症状逐步消失,对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对实验组病人采取这三种药物共同治疗的时候,有4例病人出现一过性心悸、恶心等,所以患者采取静脉滴注药物30分钟以后心脏收缩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60分钟以后得到完全缓解,恢复使用药物治疗之前的水平。所有患者在治疗当中平均心率增加9次/分,停止使用药物以后恢复正常,这就可以表明,采用这三种药物共同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本文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采取多巴胺、酚妥拉明以及速尿可以起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心力衰竭得到显著的改善,并且副作用较少,对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肺心病顽固性心衰采不同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病人28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酚妥拉明、多巴胺以及速尿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顽固性心衰采用酚妥拉明、多巴胺以及速尿共同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治疗体会,顽固性,肺心病
参考文献
[1]刘东霞.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治疗32例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1(5):94.
[2]田春霞.28例顽固性心衰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16(5):75.
[3]刘海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6例治疗体会[J].医护论坛,2010,12(7):240.
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篇3
关键词:肺心病,顽固性心衰/药物疗法,氨溴索,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顽固性心衰138例,其中应用氨溴索,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治疗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拟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1,2]。入院时均有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与右心功能不全表现。138例经常规治疗临床症状及心肺功能无明显改善。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51~86岁,病程8~25d;对照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52~85岁,病程7~26d。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改善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尿和强心剂。治疗组加用氨溴索30mg口服每日3次或3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静滴每日2次;酚妥拉明20mg加入小分子右旋糖酐250ml静滴,每分钟8~16滴,每日1次,5~7d为1疗程;多巴酚丁胺20~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分钟2~5μg/kg每日1次,5d为1疗程。用药过程中根据血压、心率和尿量调整滴速。如血压低加用多巴胺20~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20~30滴/分。同时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心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1977年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综合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症状缓解,心肺功能改善达Ⅱ级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心肺功能改善达Ⅰ级为好转;临床症状及心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为无效[2]。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44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显效28例,好转2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0.85%。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见表1。
注:组间治疗后比较△△P<0.01,△P<0.05;治疗前后比较*※P<0.01,※P<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20世纪70年代全国各省、市、自治区40岁以上5254822人群的抽样调查表明,本病的患病率为0.4 6%.近10余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因素的影响,患者高峰年龄已向60~70岁推移。本病在各种住院器质性心脏病的构成中占5%~35%左右(在中南地区约5%)。慢性肺心病继发于COPD者约占80%以上[3]。常反复急性加重,经积极治疗多可以缓解,但每次在急性发作时患者的肺、心和全身主要脏器都会造成严重打击,随着肺心功能损害病情的逐渐加重,远期预后多数不良。肺心病顽固性心衰常规治疗病情难以缓解。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左心衰获得满意疗效以来,给肺心病右心衰的治疗带来新的启示[3]国内亦有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的报道[4]。我们选择氨溴索、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是基于肺心病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主要是由于肺血管收缩,增加右心室负荷的结果,而不是由于右心室收缩力的损害[5]。
氨溴索是粘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的粘度,还能促进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保护肺组织免受一些细胞因子的损伤,增加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6]。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有报道能直接扩张肺小动脉,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高压,降低右心房负荷,增加心排出量,舒张支气管,升高PaO2和SaO2,降低PaCO2,有利于肺心病的治疗。认为是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时的首选药物[5]。多巴酚丁胺则选择兴奋心脏β1,轻度兴奋β2和α受体,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使冠状动脉和肾动脉的血流量增加[6]。三药合用,既稀释痰液,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又通过直接扩张肺血管,恢复灌注不足的肺血管,降低肺泡压,从而降低肺血管阻力;并且扩张小动静脉,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使心衰缓解。
用药期间须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1)氨溴索可引起轻度胃肠反应,快速静注可引起头痛、腿痛、疲惫;建议静滴。(2)酚妥拉明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速;滴注速度过快会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应根据呼吸、脉搏、心率调整滴速,如血压过低可用20~40mg多巴胺加入5%葡萄糠液250ml静滴,20~30滴/分。(3)多巴酚丁胺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大剂量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使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增加,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头痛或呼吸急促。用药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尿量尤为重要,滴速一般为2~5μg/kg/分。本组病例观察表明:氨溴索,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对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疗效优于传统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余枢.心血管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1-223
[2]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情分级和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统疾病杂志,1978:1(1):58
[3]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
[4]刘宝宏,张丽华,赵美华,等.肺心病心衰的治疗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25:12(5):279-280
[5]李佛增.心血管内科临床手册[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474-475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共收治了7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TO) 规定的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该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健全;没有精神病史, 意识清晰, 能与人正常交流;接受本次试验并签署自愿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不符合该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合并有肝、肾等脏器疾病;有精神病史或意识不清的患者;不接受本次试验研究的患者。其中男59例, 约占总数的76%, 女19例, 约占总数的24%。年龄35~84岁, ≥58岁的63例, 约占总数的81%, <58岁的15例, 约占总数的19%, 平均年龄64岁。患者的病程为1~34岁, 平均21年。
本组所有病例全都经过临床、超声心电图、X线胸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肌肌钙蛋白等检查, 并确诊为顽固性心力衰竭[3]。其中23例基础疾病为冠心病, 约占总数的30%;20例基础疾病为肺心病, 约占总数的26%;16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 约占总数的26%;3例基础疾病为扩张型心肌病, 约占总数的4%;5例基础疾病为病毒性心肌炎, 约占总数的6%;6例基础疾病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约占总数的8%;5例基础疾病为先心病, 约占总数的6%。
从心功能情况来看, 我院采用的判断标准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发布的标准, 经判断结果表明, 在这78例病例中, 59例为心功能Ⅲ级, 19例为心功能Ⅳ级;21例有左心衰的病症, 26例有右心衰的病症, 31例有全心衰的病症。
1.2 方法
78例患有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均运用卧床休息、强心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 并在此治疗基础上, 按照患者表现出来的不同病情, 分别提供降压、抗风湿、抗感染、限盐、降糖、补盐、输白蛋白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等治疗方式展开治疗。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心功能达到Ⅱ级,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可以进行正常活动;有效:患者的心功能达到Ⅰ级, 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可以适当进行日常活动;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没有得到改善, 临床症状未改善, 或病情恶化。
2 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Ⅱ级, 疗效显著, 占总病例的58.97%;23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Ⅰ级, 疗效较好, 占总病例的29.49%, 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9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功能未能得到改善, 其中有2例在治疗的过程中死亡, 疗效不够理想, 约占总数的11.54%。
3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心力衰竭, 包括运用去除诱因、氧疗、利尿、休息、扩张血管、限盐等治疗方式, 但治疗效果仍旧不够理想, 心力衰竭的病症依旧长期存在, 是长时间以来困扰着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顽固性心力衰竭表现出来的病情较为凶险, 在治疗的时候也较为困难, 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4]。
我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共收治了7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 对这78例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基础的疾病、治疗的方法以及难治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结果以及数据资料表明,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是多种多样且较为复杂的, 其最为常见的病因为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痉挛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高血压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病毒性心肌炎次之。感染是顽固性心力衰竭表现出来的最大诱因, 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是最为严重的, 约占总数的36%。通过感染引发出来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疼痛对于老年人来说, 不能敏感的感觉出来, 导致症状不够明显, 再加上通常老年人的末梢血白细胞较低, 非常容易被忽视;二是如果没有选择运用好抗生素, 治疗的时间过短, 使用的剂量不足, 或者在给药的时候没有依据药物半衰期, 导致不能较好的控制好感染, 增加了机体的代谢率, 加快了心率, 进一步加重并诱发了心衰。此外, 根据本组数据资料显示, ≥58岁的63例, 约占总数的81%, 也就是说老年人更容易患上顽固性心力衰竭, 因为老年人没有较强的机体内环境稳定性, 也没有较强的免疫能力, 并且各器官的储备功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 时常出现多器官、多系统病症并存等现象。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肿瘤坏死因子α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 并且和患者的心功能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所以, 要想有效地对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进行判断, 可以对患者的血清因子进行检测, 而后将此作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疾病诊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综上所述, 冠心病是顽固性心力衰竭中最为常见的病因, 主要的诱因为感染, 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处理与纠正好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诱因, 患者的病情不同, 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要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并得到较好的疗效, 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难治的原因, 并以此作为基础, 积极处理好可纠正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与病因。比如说切除室壁瘤、合理争取重建冠状动脉、置换心瓣膜等根本纠因性治疗方法。此外, 还要预防贫血、感染、栓塞及风湿等, 比如对于已经患有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可以进行彻底治疗或者彻底纠正的治疗手法, 对终末期心衰进行确定的时候, 可以采用多管齐下、调整抗心衰用药等治疗方式, 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的寿命, 让患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等到合适的心脏, 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参考文献
[1]周玉杰, 胡宾.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0 (03) :202-204.
[2]吴胜楠.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0 (05) :268-270.
[3]任志国, 孙洪涛, 林立夫.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66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32) :53-54.
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38例, 男26例, 女12例, 年龄42~73岁。心功能Ⅲ级28例, 心功能Ⅱ级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 扩张型心肌病6例, 病史最长30年, 最短5年。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给予吸氧、卧床休息, 应用硝酸酯类、洋地黄及利尿剂等内科常规综合治疗,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剂量, 血压高者给予氨氯地平口服, 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用硝普钠25mg、多巴胺20~40mg (存在心律失常的用多巴酚丁胺40mg) 、钾镁合剂2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缓慢静脉滴注, 滴速为20~25滴/分, 1次/d, 治疗7~14d, 心功能得到改善。
1.3 疗效判定
心功能改善Ⅱ级或Ⅱ级以上为显效, 心功能改善Ⅰ级为有效, 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2 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显效26例, 显效率为68.4%, 有效11例, 有效率为29%, 治疗总有效率97.4%, 无效1例, 无效率2.6%。
3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也称难治性心力衰竭, 过去是指强心剂及利尿剂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有50%以上是有诱因的, 难治性心力衰竭更是如此。其所以难治是因为心力衰竭的原因和 (或) 诱因非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能解除之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概念也应改变。目前所谓的难治性心力衰竭应是指强心疗法、利尿疗法和血管扩张剂治疗仍不见好转者。难治性心力衰竭是相对的, 在某些人来说是难治, 面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不难治愈。
顽固性心力衰竭可能为心脏病发展终末期不可逆阶段, 但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考虑不全面, 治疗措施不当或处理不得力所致, 对这一部分患者经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使心力衰竭完全纠正或减轻。确立顽固性心力衰竭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患者是否有心力衰竭; (2) 病因是否得到积极治疗和矫正; (3) 心力衰竭的诱因是否去除; (4) 心力衰竭治疗措施应用是否合适等。如果上述问题均予充分的注意并予恰当的处理、心力衰竭难以控制则认定为真正的顽固性心力衰竭[1]。
治疗上包括重新估价既往的诊断和治疗, 静脉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 对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尤其是可治疗的病因和使心力衰竭持续的心外因素,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各类贫血等。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临床状况恶化、一般需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 和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或硝普钠) 以改善心脏功能、利尿并稳定其临床状况。一旦患者病情稳重应该采用口服药物改善症状。只有在多次治疗仍然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才考虑连续静脉治疗, 因为该方法最终增加病死危险。需要强调的是, 即使是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 也不主张长期给予静脉输液治疗[2]。
顽固性心力衰竭时心肌损害严重,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疗效不佳, 且易发生毒性反应, 许多新型非洋地黄类强心药已应用于临床, 多巴酚丁胺是β受体兴奋剂, 通过G蛋白耦联激活腺甘酸环化酶, 使cAMP升高, 促进钙内流, 增加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排血量。其正性肌力作用强于强心苷类具有正性松弛和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它可使心肌松弛加快, 改善舒张功能[3]。
硝普钠兼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 因而能有效的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且作用强, 维持时间短, 容易控制。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前体, 主要兴奋β受体, 也具有一定兴奋的α受体作用, 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排血量增加, 同时防止硝普钠降压过快。多巴胺在低浓度时作用于多巴胺受体, 扩张内脏血管, 因而能改善冠脉血供, 增加肾血供应。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下静脉加用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钾镁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客观体征, 改善患者心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新民.临床内科急症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95-299.
[2]郭静萱.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 2007, 27 (1) :11.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6例, 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21例, 女15例。年龄28~81岁, 平均年龄62.3岁。心脏病病史3~26岁, 平均16.7岁。其中冠心病16例, 风心病5例, 扩张型心肌病8例, 高心病5例, 肺心病8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2例、Ⅳ级24例。
1.2 诊断标准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①静息时LVEF30%;②心功能Ⅲ~Ⅳ级 (按NYHA分级标准) ;③标准治疗至少3个月 (ACEI, 地高辛, 利尿剂) ;④血清去甲肾上腺素 (NE) >900 pg/m L;⑤三尖瓣反流>2畅5 m L/s, 提示存在肺动脉高压;⑥非ACEI治疗患者血钠<130 mmol/L的低钠血症[3]。
1.3 病因分析
①感染, 特别是呼吸道感染;②心脏负担过重, 如缺氧、过劳或钠盐摄入过多、情绪激动及输液过多、过快等;③心律失常, 特别是心房颤动;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等;⑤药物, 如洋地黄用量不足或中毒, 某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的应用[4]。
1.4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卧床休息, 给予常规吸氧、限制盐份摄入, 去除病因, 并采用针对性用药应用强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地高辛日1次, 由基础量0.125~0.25 mg;西地兰0.2 mg加入液体中静滴;氢氯噻嗪25 mg、螺内酯20 mg口服, 速尿0~40 mg/d静注同时纠正钾、镁。部分风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患者应用硝酸甘油5~10 mg, 低血压者用多巴胺40 mg等, 本组患者30例家用心先安90~120 mg静滴, 1次/天。连用7~10 d。
2 结果
本组患者36例, 全部病例均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控制加重因素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严重心律失常。经治疗14d后, 心功能Ⅲ级转为Ⅱ级者11例, Ⅳ级转为Ⅲ级者19例, 转为Ⅱ级者4例, 未愈1例。总有效率94.44%。3讨论顽固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经常规治疗临床未缓解甚则病情发展, 但心脏情况并非达不可逆转者。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较为困难, 常规方法难以控制病情。在第一时间确诊为顽固性心力衰竭后首先要分析其病因, 并对引起的病因情况进行及时纠正, 对呼吸道感染者进行及时控制感染, 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控制;心脏负担过重者要及时减轻心脏负荷。对引起心脏负担过重的原因如:缺氧、过劳或钠盐摄入过度、情绪激动等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对心律失常者纠正心律;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者及时纠正。同时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洋地黄用量不足或中毒, 某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的应用[5]。在本组病例分析中, 对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的患者采用了有效抗生素及抗心力衰竭同时治疗, 临床症状均缓解。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经积极控制原发病及病因控制治疗, 总有效率94.44%。在治疗过程中为减轻心脏负荷及耗氧量, 采取休息及应用镇静剂十分重要, 但对肺心病患者不可轻易使用镇静剂, 以免引起呼吸抑制。临床采取血管扩张剂控制心力衰竭, 对于关闭不全的风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心病等加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治疗。所有患者中1例不能耐受外, 均得到改善。相关资料研究报道[6]采用硝酸甘油间断静滴治疗7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 随机分为A、B两组, 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缓解显著, 缩短了住院实际啊, 提高了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 小剂量硝酸甘油可扩张阻力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 同时扩张冠脉, 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增强心肌舒缩功能, 增加心输出量, 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硝普钠在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时减轻肺充血。洋地黄的使用应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心先安能够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增加排血量[7]。此外, 利尿剂联用和间断性用药可提高临床效果[8]。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应注意不可大量利用利尿药, 重者加重心力衰竭, 其原因为利尿可使神经内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加重水钠潴留。此外, 在利用利尿剂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剂量, 直至尿量增加, 体质量减轻, 一旦病情稳定, 即以最小量维持。同时静脉应用速尿时速度应缓慢, 一般以30滴/分为宜, 对于患者长期反复应用利尿剂和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利尿剂抵抗现象, 采取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利尿剂同时对于低钾患者及时补钾。因此, 充分认识顽固性心力衰竭病情,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坚持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点。
摘要:目的 针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治资料为研究对象, 对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36例, 患者经积极控制原发病及相关因素, 包括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严重心律失常, 经治疗14 d后, 心功能Ⅲ级转为Ⅱ级者11例, Ⅳ级转为Ⅲ级者19例, 转为Ⅱ级者4例, 未愈1例。总有效率94.44%。结论 充分认识顽固性心力衰竭病情,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坚持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点。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参考文献
[1]应明英.实用危重病监测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457.
[2]Frodl T, Schule C, Schmitt G, et al.Association of th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Val66Met polymorphism with reduced hippocampal volumes in major depression[J].Arch Gen Psychiatry, 2007, 64 (4) :410-416.
[3]肖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 17 (3) :355-357.
[4]赵玉霞.乌拉地尔对高血压合并心功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2 (14) :133.
[5]沈文沂, 王丽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型呼吸衰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13 (5) :49-50.
[6]王静, 高燕, 赵雪生, 等.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创伤患者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18 (4) :203-205.
[7]Liu XH, Zheng SJ, Zu KJ, et al.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linical and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91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J].Chi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 19 (5) :399-403.
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篇7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有明显胸闷、气促、发绀及少尿症状, 两肺湿啰音及高度水肿, 心功能均为Ⅳ级 (NYHA分级) ;经正性肌力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ACEI类药物系统抗心衰及对症治疗后, 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2 一般资料
24例中男17例, 女7例;年龄42~78岁, 平均 (52.3±6.5) 岁;病史5~15年, 平均 (9.6±3.8) 年。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例 (41.7%) , 风湿性心脏病7例 (29.2%) , 高血压心脏病5例 (20.8%) , 扩张型心肌病2例 (8.3%) 。合并症:肾功能不全7例 (29.2%) , 胸腔积液6例 (25.0%) , 低蛋白血症4例 (16.7%) 。
2 方法
2.1 治疗
所有患者采用颈内静脉或右侧股静脉置静脉双腔导管为血管通路, 德国费森尤斯透析器, 选择单超治疗模式, 使用碳酸氢钠透析液, 采用普通肝素抗凝, 首剂0.5mg/kg, 每小时追加5mg, 血流量为150~180ml/min, 单超每次3~4h, 每小时超滤率为25~30ml/kg, 单超治疗2~3次。超滤过程中心电血压监护, 生化、血气指标监测。患者治疗过程均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利尿药、强心药等对症治疗, 剂量与单超前保持不变。
2.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心脏超声计算射血分数 (LVEF) 、心输出量 (CO) , 监测B型脑利钠肽 (BNP) 、血压、心率的变化。
2.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2个级别;有效: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无效: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3 结果
显效20例 (83.3%) , 有效4例 (16.7%) 。治疗前后心功能、BNP、心率变化见表1。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均值为 (142.2±31.2) mmHg, 治疗后为 (135.7±25.8) mmHg, 治疗前后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6, P>0.05) 。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均有下降。
由表1可见, 24例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 LVEF与C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BNP与心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x-±s)
4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后症状仍未能缓解时, 肾脏长时间处于持续低灌注状态, 加之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神经体液因素的参与, 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形成恶性循环。超滤疗法可以缓慢清除大量的水钠负荷, 减轻心脏前负荷, 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还能清除血循环大、中分子如激素、炎性介质等物质, 有助于原发病的治疗及心衰的控制。目前认为超滤能改善心功能。其机制有: (1) 超滤脱水, 使血浆中水分减少, 减轻心脏前负荷; (2) 超滤能提高患者对利尿药的敏感性; (3) 超滤后可以使尿量增加, 尿钠排出增加; (4) 超滤能降低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 进而改善心功能[1]。
紧急超滤时必须制定个体化超滤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确定超滤压、血流量、超滤量、超滤时间、超滤间隔, 使患者血容量的波动范围限制到最小范围内, 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本组患者超滤时间3~4h, 脱水量3500~4000ml, 超滤压机器定容自动控制在90~120mmHg, 血流量150~180ml, 脱水均匀缓慢, 超滤间隔1~2d (根据心衰严重程度和超滤后心功能改善程度, 酌情延长或减少超滤间隔) , 患者1~3次超滤后均有效改善了心功能。本组患者, 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 给予单纯超滤治疗后, 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发生一过性血压偏低5例次, 主要原因为超滤量偏大;经降低血流量, 减慢超滤速度后好转, 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和出血等并发症。目前我国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基本普及, 具备超滤所需条件, 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推荐阅读:
肺心病并心力衰竭10-29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10-31
肺心病并呼吸衰竭08-08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09-07
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09-08
冠心病心力衰竭11-30
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05-30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论文06-29
顽固性疼痛10-13
顽固性室性早搏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