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超声心动图

2024-10-17

食道超声心动图(精选3篇)

食道超声心动图 篇1

在2009年6月召开的第20届美国超声心动图技术 (ASE) 年会上, 展出了飞利浦公司i E33智能超声心动图系统, 其中最主要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 传感器microTEE, 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专用于新生儿患者心脏成像的传感器。它为小儿心脏病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成像工具。

南卡罗来纳大学儿童医院儿科医学超声心动图主任Girish Shirali博士表示:“microTEE探头在新生儿和婴儿心脏成像方面提供了一个重大的进展。我们很高兴看到microTEE图像质量, 小型的探测器已经证明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可以为最小的不舒服的患者可像其他人一样进行体内最适合的成像。”

microTEE传感器大约只有以往小儿食道传感器三分之一大小, 利用飞利浦现有的二维 (平面) 技术, 使医生能够首次在小患者中应用, 并在介入诊断中提供所需的图片。

(本刊讯)

食道超声心动图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宽QRS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患者:女性患者=52:38;最小年龄20岁, 最大年龄70岁, 平均年龄 (36.38±2.73) 岁;最短病程2年, 最长病程18年, 平均病程 (6.35±1.25) 年;心律失常:最慢150次/min, 最快250次/min;合并症类型:51例急性心肌梗死, 8例高血压病, 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例扩张型心肌病, 3例风湿性心脏病, 其余16例经检查为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表现:9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乏力、头晕、血压偏低。90例患者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均显示QRS波宽大畸形, QRS波时限≥120 ms, QRS频率为146~182 bpm/min, 但是体表心电图无法确定心动过速的具体性质。所有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方法:动态心电图机选择日本广电新世纪3000型, 在心电监测下, 经口腔插入四级食道电极导管, 插入深度控制在36~40 cm内;将电极导管尾端与心电图机胸导联相接通, 以25 mm/s和50 mm/s的速度描记出食道导联心电图并做出明确诊断。

食道导联心电图分析方法[2]:首先明确心房激动波, 即心电图A波, 心电图A波的特征表现为振幅高大, 尖峰双向;然后确定心电图A波与心电图V波 (心室波) 的关系, 判断A-V波的对应情况, 测量A-V间期或V-A间期;如果心电图A波与心电图V波无固定关系, 则可判定为房室分离, 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如果心电图A波与心电图V波存在固定的1:1传导, 而且A-V间期>120 ms, 则可判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经房室结下传;如果A-V间期<120 ms, 则可判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经旁路下传。

1.3 观察指标

观察90例宽QRS心动过速患者经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的结果, 统计其诊断符合率、不同类型心动过速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90例宽QRS心动过速患者经过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 结果显示:2例患者因室房逆传而出现房室分离, 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治疗后终止, 88例均获得确诊。88例确诊患者中有65例为室性心动过速;17例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束支传导阻滞;1例室上速并发差异传导阻滞;5例室上速经旁路下传。见表1。

2.2 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不适症状及并发症情况

90例宽QRS心动过速患者经过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后, 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不适感, 无需特殊处理, 也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0.00% (0/90) 。

3 讨论

宽QRS心动过速具体是指频率>100次/min和QRS波时限≥120 ms的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脏科急症。临床中常见的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旁路下传、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传导阻滞均可表现为宽QRS心动过速, 同时室性心动过速 (约占80%) 、室上性心动过速 (约占15%~20%) 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旁路下传 (约占1%~5%) 也是宽QRS心动过速形成的三大主要病因。上述三大主要病因均可将两侧正常心室同时除极的过程改为先左心室后右心室或先右心室后左心室的先后顺序除极, 造成心室的整个除极时间被延长[3], 最终导致QRS波增宽。

一般情况下, 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而室上性心动过速则常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但是部分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 而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所以仅凭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来鉴别诊断上述两种心动过速是不可靠和不可取的。当心动过速的QRS波时限≤0.10 s、QRS波电轴正常时, 一般比较容易诊断出室上性心动过速;但是, 如果QRS波增宽时, 则鉴别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难度也增大, 容易出现误诊现象。但是由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不同[4], 对患者的危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故临床中处理上述两种心动过速的方法也截然不同。因此, 准确地鉴别诊断宽QRS心动过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 掌握心电图的鉴别诊断方法也是急诊内科医生能够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患者的基本技能。

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鉴别诊断宽QRS心动过速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5], 首先宽QRS心动过速频率不能过快, 否则辨不清QRS波的起止点和形态;再者至少要3个导联同时描记心电图, 并持续较长时间。因此, 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检查不仅要求急诊内科医生的技术娴熟, 而且其判断标准多而复杂, 诊断所耗费的时间长, 同时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

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属于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6], 其主要优点在于它能清晰的显示心房激动波 (A波) 。这主要是因为食管中下段与左房后壁紧贴, 同时正常A波特征鲜明, 可见其振幅高大, 并是一种先正后负的尖内峰双向波。当食道电极置于左房后部时, 不受心动过速基线不稳定的干扰, 可以比较轻易地分辨出A波, 同时进一步分析A-V关系, 明确心动过速的性质, 指导临床治疗。食道导联心电图可以准确诊断是否存在房室分离, 也是鉴别诊断宽QRS心动过速类型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7]。

盖起明等[8]在分析研究了食道导联心电图对宽QRS心动过速患者的诊断价值, 其选择宽QRS心动过速患者共62例, 并给予食道电极插入, 描记食道导联心电图, 其诊断结果中, 食道导联对宽QRS心动过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 其认为食道导联是一种快捷简便且无创的诊断方法, 对宽QRS心动过速患者鉴别价值较高, 该研究中, 90例宽QRS心动过速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室房逆传而出现房室分离, 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治疗后终止, 在其终止治疗过程中, 食道导联心电图可清晰显示房室分离逐渐显现, 由此进一步说明了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在宽QRS心动过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食道导联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为97.78% (88/90) , 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不适感, 并发症发生率为0.00% (0/90) 。由此可以说明, 食道导联心电图诊断不仅准确性高, 而且副作用小, 安全性高, 易被广大群众接受。与盖起明等研究一致。

通过上述讨论和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食道导联心电图可以准确鉴别诊断出宽QRS心动过速的不同类型,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旁路下传、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传导阻滞等, 同时操作简便, 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刘燕, 金海霞, 姬晋芳, 等.动态心电图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23) :3118-3119.

[2]钱毅东.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23) :37-38.

[3]胡宜波, 张醒.经食道心房调搏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 4 (4) :410-412.

[4]Xiang-Fei Feng, Qun-Shan Wang, Jian Sun等.Adenosine Sensi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blation Success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with Nonirrigated Catheters 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s/Tachycardia from the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15, 128 (2) :147-152.

[5]Qi Shuying, Yao Yan, Sun Jiaan, et al.Aortic rupture during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14, 127 (12) :2292.

[6]章艳萍, 干艳捷, 张宏考, 等.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电生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12) :1457-1458.

[7]郑其岳, 郑伊颖.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12) :28-29.

食道超声心动图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1月~2011年4月采用食道调搏方法诱发和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23~61岁,平均37岁;冠心病6例,预激综合征2例,其余4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心电图P波与QRS波群重叠无法辩认42例,P′波位于R波前者4例,均在发作期间用食道调搏终止发作,再诱发鉴别其类型。

1.2 仪器及记录

使用苏州产XD-2A多功能心脏电生理调搏仪。受检者经鼻腔插入双极食道起搏导管,根据食道单极心电图双相高大P波作电极定位。检查时用心电监护仪监护记录。

1.3 方法

采用分级递增性起搏、连续递增性起搏、超速抑制、程控刺激法诱发和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4 PSVT的类型及判断标准[1]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1)P′波与窦性P波形态相同;(2)心房率规则,多在120~180次;(3)心房早搏刺激可诱发,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发作。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1)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2)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3)房早刺激可诱发,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发作,可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两种P-R间期;(2)心房程序刺激显示房室传导时间跳跃式延长(≥60 ms);呈不连续的S-R曲线;(3)表现为不典型的文氏周期,多呈4∶3或3∶2房室传导文氏现象;(4)心动过速开始S-R间期延长;(5)逆行P波重叠于QRS波终末部分,R-P′短P-R长。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心房程序刺激易诱发PSVT;(2)不伴有房室分离;(3)P′波在QRS波之后R-P′>0.12 s;复律后显示预激综合征,随调搏频率增加预激波更明显S-R<0.12 s;(4)调搏频率>180次时呈1∶1房室传导,QRS波群正常,S-R<0.20 s,提示L-G-L综合征。

2 结果

2.1 心动过速类型

AVNRT 38例(70.4%),居PSVT之首位,故AVNRT是PSVT的最常见原因,其电生理基础是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少数是房室结多径路传导[2]。房室旁道所致AVRT 8例(14.8%),居本组第2位,8例均经房室结前向传导、房室旁道逆向传导。SART 4例(7.4%),IART 4例(7.4%),这两类相对少见。

2.2 PSVT的诱发与终止

54例PSVT均经食道调搏终止发作,成功率达100%。48例诱发PSVT成功,诱发成功率为88.9%。AVNRT 32例,AVRT 8例,SART 4例和IART 4例,6例显示有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但未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机制是折返机制[3],折返机制是早搏刺激可诱发也可以终止心动过速,发作和终止突发突止,因而是阵发性的。

AVNRT是由于房室交界区存在快径路和慢径路两条传导途径。快径路传导速度快,但有效不应期长。慢径路传导速度慢,但有效不应期短。正常房室传导沿快径路下传,适时的房早遇到快径路的不应期,只能沿慢径路下传,当传到下端共同点时,快径路恢复应激,激动逆行传回心房,而此时慢径路也恢复了应激,使激动再次下传,如此反复即形成PSVT。食道调搏表现为跳跃式房室传导时间延长(S-R≥60 ms)和不连续传导曲线。本组房室结双径路占PSRT的70.4%,可见是一种常见电生理现象。

AVRT是由正常房室传导和房室旁道组成的。心动过速时折返激动经正常传动系统从心房传至心室,然后经旁道逆行传回心房,如此循环,形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行心室起搏,如较长S1S1间期起搏时出现室房分离或S1S2S3程控刺激室房呈递减性传导,一般可排除房室旁道。目前,可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满意[4]。

SART是发生在窦房结内的微折返。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病窦综合征的老年人。心动过速频率不是很快,对患者影响不严重,心房超速起搏或心房程序刺激可诱发和终止,有时可见窦性回波,特征为A2A3<A1A或A1A2+A2A3<A1A,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终止发作。

本组对正在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超速抑制或程控刺激终止发作,终止后采用分级递增刺激和程控刺激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分类,体会经食道心房调搏简便、安全、复律快、无药物毒副作用[5]的优点。既可用于治疗、诊断,尚可用于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适合于基层医院治疗、教学和科研,值得普及和应用。

摘要:目的:用食道调搏方法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各型电生理特征,达到既诊断又治疗的目的。方法:2005年1月~2011年4月收治反复发作住院的5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全部用食道调搏终止发作。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8例(70.4%),占首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8例(14.8%),居第2位,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及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各4例,各占7.4%,较少见。结论:食道调搏方法无创伤、复律快、无药物毒副作用,尚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是基层医院治疗、教学和研究心脏电生理简便、安全的方法,值得普及应用。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道调搏,电生理分类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7-348.

[2]胡大一.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J].心电学杂志,2002,21(2):77-78.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3.

[4]永福,刘艳明,马春艳,等.经食管射频消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5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543.

上一篇:日常化管理下一篇:架线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