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健康(精选12篇)
心理与健康 篇1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的、和谐的精神状态, 健全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更好地适应社会,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1999 年11 月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说:世界上使人失去劳动力的主要疾病是精神疾病。 另外, 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精神障碍排名居首。 儿童的行为问题明显增多。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实地调查后, 总结如下:①有适度的安全感;②适度地自我批评;③在日常生活中, 具有适度的主动性, 不为环境所左右;④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 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 ⑥有自知之明, 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 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⑧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小学生由于心理发育较稚嫩, 情绪不稳定、性格不坚强, 自控能力较差, 因而不善于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种种心理冲突问题。 在遭受外部刺激或挫折时, 往往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对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性障碍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厌学。 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兴趣, 注意力分散,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敷衍了事, 学习效率低下, 考试和作业的错误率较高。 ②逆反。 对外部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离的心理反应, 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对教师的教育感到厌烦, 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 与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而导致关系紧张。 ③易怒。 在受到轻微或一般的刺激时, 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 ④恐慌。 总是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遇事稍有不顺, 便陷入痛苦之中。 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 对教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应。⑤嫉妒。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 不仅不学习他人的长处, 反而挖苦讽刺, 严重的甚至会干出损害他人的事情, 成为学校不安定的因素之一。⑥孤僻。 不爱与人交往, 容易看电视、玩游戏上瘾, 甚至有逃学的行为发生, 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⑦胆怯。 缺乏竞争意识, 害怕考试, 考前焦虑、紧张和烦躁, 影响考试发挥。⑧自卑。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 自我评价消极, 对学习竞技活动缺乏信心。 ⑨自私。 以自我为中心, 占有欲强烈, 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 甚至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
教育部颁布的 《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 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主体借助于心理学、 社会学以及教育学方面的理论, 按照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的规律, 借助于各种有效的途径, 使小学生对心理健康产生初步的认识, 并形成自我保健和自我认识的意识, 从而为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成长奠定基础。
二、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增知识、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关键时期, 维护心理健康, 培养健全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很多学校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虽然曾经学习过心理学的知识, 但并不专业, 对小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和研究并不透彻,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粗心, 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甚至会造成伤害。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除了选用高素质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师外, 同时还应该对原有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养, 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手段。 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保持良好心态, 加强心理咨询能力, 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教学保证。 另外,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影响, 具有很强的教育示范作用, 学生对教师形成的好感会使得他们爱屋及乌, 自觉形成好的心理素养。
2.了解小学生心理特征, 尊重学生
教师要掌握与小学生心理特征相关的心理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 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是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最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要充分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 应时刻牢记,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 但人格上是平等的。 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感情基础。 它是学生积极向上、 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 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 枯燥的说教往往容易事倍功半。 实践表明, 只有从尊重出发, 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 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3.在小学生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德育的主要课程有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 小学思想品德课主要是针对儿童各个年龄阶段开展的一门专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 它的任务是进行以“ 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分行教育和一般的政治常识教育, 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祖国。 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培养道德情感, 指导道德行为, 使学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思想品德是能够比较集中地、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 其重点是系统地提高认识、培养情感、指导行为。 它是学校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社会课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社会并更进一步强化思想品德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现象和风貌, 初步了解家乡、祖国及世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常识,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法制观念的启蒙。这两门课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小学德育教师在思想品德和社会课教学中, 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 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理论, 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校正和心理训练等, 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提高主体自我调节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开发心理机能, 进而愉快地学习, 从而达到发展其个性, 提高学习效率, 全面发展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和行为具有较强的模仿性, 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德育教学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特征, 集中面向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文道德、价值走向等进行教学,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文精神教学, 这就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先天资源。
4.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知识讲座, 开展心理干预, 加强心理引导
学校和教师应组织各种心理学知识讲座, 向小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是学生减轻心理负担的基础。 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建立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倾听心理专家顾问的辅导等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别人进行感情和思想交流, 通过正常的心理发泄, 如运动等, 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 为学习知识和健康生活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基础。
三、总结
小学阶段是心理发育的初期, 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 小学生的情绪、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在这一阶段形成, 他们的潜能也在这一阶段初步开发。 只有重视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保证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 才能更好地创造美好的未来。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健康发展与成长奠定了基础,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为心理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方法。简单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措施
参考文献
[1]林金芬.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成才之路, 2011 (8) :22.
[2]张爱萍.小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教育, 2004 (23) .
[3]杨忠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科学, 2000 (4) :55-58.
心理与健康 篇2
一、心理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完满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脱离虚弱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也应包含心理上的“完满状态”。
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
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心理健康时刻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三、心理健康的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众多,归纳起来是“众数标准”(或适应性标准)和“精英标准”(或发展性标准)两大取向。
国内外对心理健康标准的阐述不胜枚举,但共同之处多于分歧。结合各种观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是:
1、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3、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
5、有健全的人格
6、道德心态的健康
7、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智力活动正常
四、心理健康自测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测量表(SCL---90)》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评定一周以来 1 的心理情况。分为五级评分,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
2、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总体幸福感量表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量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共有33项,全国常模得分男性为75分,女性为71分。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状态
2、不良状态
3、心理障碍
4、心理疾病
二、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1、周末(或假期)综合征
2、职业倦怠症
3、慢性疲劳症
4、网络依赖症
5、抑郁症 6.焦虑症
7、强迫症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生理因素对心理和行为有直接影响。首先,生物条件是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生物因素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生理因素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内分泌系统。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包括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工作学习环境、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社区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
社区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是通过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产生的。不同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信息作为媒介实现的。
四、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情感因素、意志和人格因素。
第四节 塑造良好人格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使用范围广泛,可以在生理、心理、宗教、社会、伦理、法律和美学等不同领域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和心理特征系统两大部分。
1、气质是人格的生物基础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人的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知觉与思维的快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力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等都是气质的表现。气质有多种分类法。气质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抑郁质。古代这种关于气质的四分法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但这种提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特征
性格是稳定的,但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性格类型:按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受情绪和意志型。
按个体的心理倾向,可分为外向型、内向型。按个体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二、人格与人的身心发展
心身医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如具有矛盾强迫性、吝啬抑郁等特征的人容易得结肠炎、胃溃疡等疾病。
研究表明,适应不良,往往与人格素质相关,在工作中,具有乐群性、有恒性、独立性、世故性、自律性等性格特质的员工更受欢迎和更容易获得提拔。
三、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有表现的机会和显示其意义的场合。人格是否良好主要表现于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社会成就、社会地位、社会评价一方面与个人能力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个人的人格直接相关。人格的评价也以社会适应的水平作为重要的指标。
四、人格障碍的类型
依据国际(心理)疾病标准——WHO,ICD-10,典型的人格障碍有以下一些类型,中国的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1、偏执型:
2、分裂型:
3、自恋型:
4、冲动型:
5、回避(焦虑)型:
6、依赖型:
7、强迫型:
8、被动攻击型:
9、反社会型:
五、健全人格的塑造
1、自我认识,优化人格整合
认识自我是改变自我的开始。
人格塑造也就是为了实现优化人格整合,以达到人格的健全。
人格整合的基本含义:随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互不相关发展到和谐一致状况的过程。优化人格整合,一要择优二要淘汰。
择优即选择某些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淘汰即针对自己人格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择优与淘汰往往同步进行。
2、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整合的过程。不少人格发展缺陷源于无知,无知容易使人自卑、粗鲁,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自信、坚强、理智。
第五节
与压力同行
一、压力来自何方
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往往是自己造成的。40%来自对未发生事情的忧心忡忡,30%来自对已发生事情的耿耿于怀,12%来自对别人的评价过于在乎,10%来自对自己身体过于在乎,只有8%来自生活必须面对承受的压力,这8%是比较合理的。
二、我的压力是不是太大——注意自己的压力信号
一旦压力产生消极作用,各种需求就会变成负担,而身体和意识就会发出警告信号,当然这些信号并不一定是有害或危险的。你可看成是一种征兆,表明你没有发挥或已经超越自己能力的极限。如这些信号不断出现那就不是好兆头了。这时需要认真对待这些信号。
压力信号分两种:预警信号和警报信号。预警信号可看成是一种征兆,预示自己没有发挥或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极限了,警报信号表明经历人必须认真对待这些信号,并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
三、压力应对与管理
1、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何应对压力
1、要有积极的心态 对生活要有感恩之心。
2、要学会积极思维
3、在工作中巧妙应对他人的请求
4、善于利用时间
通过改变作息时间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神奇三小时”.早睡3小时,早起3小时,生活和身体会发生神奇的变化。“时间管理大师”哈林·史密斯曾极力提倡“神奇三小时”的概念,鼓励人们自觉早起早睡。比别人早起,没有人或电话的骚扰,清晨做事精神集中,思路清晰,工作效率高,早起更能增强信心。
5、善于处理冲突,并采取建设性的批评方式。
6、低调处理尴尬场面和你的情绪
7、现实一点,认识自己的极限
8、不要为了暂时的解压而求助“错误的朋友”
9、提高你的抗压迫的能力
2、运动养生,调解压力
运动之所以能缓解压力,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与腓肽效应有关。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尝试做以下事情:
1、每天要设法出一次汗
2、学会使用深呼吸
3、肌肉放松法
4、泡脚
5、静坐休息
3、营养饮食,调节压力
1、均衡的饮食
2、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3、多吃维生素B和C
4、多吃钙质
5、少吃盐
6、少吃糖
7、控制体重
8、注意饮食节奏和气氛
第六节
学会管理情绪
一、情绪的定义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成分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因素。
情绪具有的功能,一是动机功能。情绪可激发行为的动机,情绪是行动的原始动力。然而,情绪与绩效的关系并非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二是社会适应功能。情绪的种类有:
1、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正常情绪和不良情绪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情绪调节
1、什么是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我们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主观体验、生理活动、外部表现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调节可发展为一种能力,即情商。
2、情绪调节ABC理论
ABC理论由心理学家亚伯·艾利斯提出,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或行为;B是指我们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产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境下,我们的行为所导致的情绪性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直接引起了情绪反应,即A引起了C,忽略了中间的B的作用。
ABC理论的提出者亚伯·艾利斯认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内化和产生一些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主要包括: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
2、过分概括化
3、糟糕至极
3、情绪的识别
情绪的复杂性、主观体验的内隐性以及人们个性的多样性,使情绪的识别变成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当我们识别他人情绪时,通常是以外部表现为媒介,笑意味着高兴,眉头紧锁意味着发愁。可是有时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并不成立。
4、情绪的合理宣泄
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须借由情绪的发泄来加以释放。如心中堆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未能表达和宣泄,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而导致身心疾病,身体上常见的有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理上常见的心里紧张、神经症等。
三、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及应对方法
1、焦虑
心理体验有:担忧害怕、焦灼不安;生理体验: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出汗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活动异常。如果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解决,可能引发焦虑症。
3、应对方法:(1)认知调节法(2)放松训练法
2、抑郁
专业技术人员应警惕抑郁情绪,如有抑郁的倾向,可及时做出调整或进行求助,以免形成抑郁症。
心理人生 梦与健康 篇3
当我们揭开梦的秘密后,就不必担心做噩梦了。当然为了避免或少做噩梦,应尽量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性格开朗,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睡眠姿势正确。
根据脑电图显示:当大脑处在积极兴奋状态时,出现频率较快的快波,当人们入睡时,脑电波的频率明显降低。生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睡眠中不只出现频率慢的慢波,也出现频率快的快波,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慢波睡眠阶段与快波睡眠阶段是交互出现的,其中以慢波睡眠时间较长,可达一个半小时,而快波睡眠在半小时以内。科学家研究表明:常做梦是保护大脑健康所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的一环。
梦与睡眠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进展,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千百年笼罩在梦境中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开,“有梦睡眠有助于大脑健康”,就是最近的研究结论之一。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据研究,人们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两种形式交替进行,在异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在正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正在做梦。一个人每晚的梦境可间断持续1.5小时左右。由于梦相伴睡眠周期循环规律,所以在异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而在正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此外,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进入觉醒时,而刚入睡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也是人们感觉梦多或少的另一原因。
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静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人在梦中以大脑右侧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大脑左侧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梦与智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能有很大潜力,一般情况下只用了不到1/4,另外的3/4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而做梦便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活动,通过做梦能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最后存入记忆的仓库中,使知识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梦境可帮助你进行创造性思维,许多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丰硕成果,不少亦得益于梦的启迪。
心理与健康 篇4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 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 开阔自己的心胸, 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 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 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 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在糖尿病的病程中, 不仅心理因素影响糖尿病, 而且糖尿病本身直接影响患者的性格和精神状态。一些成年患者, 一旦得知自己患的是糖尿病时, 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或忧郁情绪, 儿童患者也往往怨恨自己患了这种病而与其他儿童不一样, 从而变得忧愁和畏缩, 不愿与人接近, 或者采取公开反抗的态度而影响治疗。特别是中老年糖友, 因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及合并症多, 还需长期饮食控制和部分病人每天需注射胰岛素治疗, 给工作、生活和婚姻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 糖友的心理障碍十分突出。表现出自卑、烦恼、失望和沮丧, 焦虑不安, 迫切希望得到家庭、医师的帮助等。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及对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遗传和治疗等方面大量观察资料的积累,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因素可以促发和加重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常因精神、情绪障碍而激发。糖尿病病理生理研究证明, 在疲劳、焦虑、失望或激动时, 机体因应激状态导致血糖上升, 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同时, 应激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致使胰岛素含量减少, 血糖浓度升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 造成工作、生活上很大的困难, 这些都直接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 使糖友由于烦恼、失望而产生焦虑和抑郁。同时, 糖尿病的精神症状混杂着糖尿病继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忧郁等, 临床上出现心理因素促发或加重糖尿病, 糖尿病又加重心理障碍的恶性循环, 以致病情越来越重。这是由于情绪紧张使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的兴奋增高, 而且脂肪分解加速, 产生大量酮体, 而发生酮症。要中止这种恶性循环, 只能应用心理治疗。因此, 从某种角度来讲, 心理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一环。
糖友的不良心理
当一个正常的人突然被确诊为糖尿病, 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刺激, 进而产生心理压力。面对这种压力, 大部分人会面对现实, 很快地自我调整过来,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患。但也有一部分人, 由于糖尿病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 衣食住行都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加上糖尿病治疗周期长, 一般会终生用药, 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心理压力增大, 产生压抑感、自卑感、孤独感和无助感, 担心自己被别人看作另类, 更担心生命的质量和寿命受到影响。严重的患者, 更是焦虑不安, 心烦意乱, 对生活失去信心, 不配合治疗, 甚至出现自杀等过激现象。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心理障碍。常见的糖友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焦虑。这是糖友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是由于对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麻烦”和“限制”估计不足, 缺乏信心, 进而对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过于担心、恐惧、思虑过度。其特点是发作性或持久性的焦虑和紧张。有急性或慢性之分。又可分为精神性焦虑症和躯体性焦虑症。前者表现为情绪焦虑、紧张恐惧, 无故担忧, 坐立不安, 常为小事激动、发火, 昼夜失眠, 心情忧郁;后者表现为心慌、气短, 手脚发抖, 头痛、无力, 肢体麻木, 食欲不振等。
二是抑郁。以长时间 (半月以上) 持续的情绪低落、心情压抑、悲观失望为特征。同时伴有失眠、厌食、体重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 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生活能力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此类糖友心理压力极大, 精神十分痛苦, 严重者有生不如死的念头, 应特别引起重视, 及早发现, 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糖友如何调节心理状态?
勇敢的面对人生。人在受到重大打击后的最初反应通常就是否认, 拒绝接受现实。我们的大脑首先会让我们确信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以便腾出时间来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这种现象就是“否认”, 即我们假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否认是一种正常的本能反应, 但长时间拒绝接受身患糖尿病这一现实, 就会延误对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有许多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患上了糖尿病。是的, 这是不公平的。虽然你没有做任何坏事而理应受到这样的惩罚。父母常常为孩子患上糖尿病而充满内疚, 但父母也不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你应该从自己身上或其他方面寻找原因, 要知道“否认”仅仅是一种短期的正常反应, 时间应该让我们认识到糖尿病的现状:它既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但也是能够治疗的疾病。
真诚的微笑是心理健康的表示或标志, 能发出真诚微笑的人, 总是乐意帮助别人, 愿意分担他人的忧伤, 减轻他人的痛苦, 也愿与人共享快乐。这种共享快乐同分忧伤的感觉, 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培训总结 篇5
培训总结
我校这次心理健康培训,前体教师聆听了心理专家的视频讲座,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也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地、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达到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经过了此次学习,我们真正感觉到了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这次培训,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也有了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很有帮助。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
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同样的东西”,即常说的健康心理。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些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在对学生教育管理时,我们要经常想到学生是一位“受教育的人”他应该享受到老师给他带来的,慈母般的爱,必要时给某个学生要有身体的接触,比如说学生扭扣掉了,在教室里帮他缝上,他会感到很幸福,在其他学生面前感到很骄傲。别看我学习不好,看老师多喜欢我。
老师大部分,都有偏向心,有的学生的成绩不好,我们要用正常的眼光,去对待他,去挖掘该学生身上其它方面的长处,比如劳动,体育,画画等,要用赞扬的语气跟他说话,鼓励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做为教师要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懂得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评价难以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总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搞小动作、做鬼脸等现象,无时不展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气愤、激怒、伤心,非想揍他一顿,还是用乐观的心态来教育他,我想,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宽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静心去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我想这样的耐心和宽容教育学生会收
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此次培训的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癖好与心理健康 篇6
有益的癖好
不少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脾气有点古怪,如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哥哥张善,也是著名国画家,特别喜欢画虎,自称“虎痴”;苏格兰大数学家哈密顿被公认为“计算癖”,他对四元数运算有一种狂热嗜好,整整15年,都沉浸在四元数运算中。再如意大利历史名城佛罗伦萨曾有一位嗜书成癖的人,名叫安东尼奥·马利亚贝吉,自幼家贫未上学,凭着对书的特别偏爱,认了字。他一生贫寒,省吃俭用,整天就是看书,编书目,欧洲、亚洲许多国家图书馆中的藏书,他都了如指掌。于是王公贵族常向他咨询所需要的书。有一次,一位佛罗伦萨大公特意赶来问他,何处才能借到自己想读的一本书,刚说出书名,他便脱口应道:“这部书是孤本,现存放在土耳其的苏丹图书馆里,该馆入口处右数第二个书柜中的第六本便是您要的书。”
不仅科学家、艺术家有不少令人称奇而又不太为人理解的嗜好,普通劳动人民也有许多有益的癖好。山西省有个叫张俟兵的老汉,他是个植物癖。年轻时他当过布贩。他看到某户农家某处适宜植一棵树,便央求农户主人种上,如果人家不答应,他就会耐心地说服,还称只要种上一棵树,就奉送几尺布。1966年年初,他告别共同生活了40余年的老伴儿,孤身一人携带着一辈子的积蓄,到深山秃岭中一心一意地植树去了。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其间每年冬天他都下山来购买树种。许多人都不理解,称他“树痴”。当地干部确信他并没有“发疯”,确实在深山一直种树后,派了5名林业局干部实地查看,丈量了5天,发现老汉一人植树310亩,共307500棵。
怪癖
搜集有大量世界之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良莠芜杂,其中有不少畸形荒诞的世界纪录。如:谁的胡须最特别?美国纽约的唐·柯克,用一只蜂后引来17500只蜜蜂叮在他脸上胸脯上,人为地制造了让人一看发憷的特别的胡须;谁的接吻时间最长?美国匹茨堡的谢洛克和勃拉齐娜,一次吻了130小时又2分钟;还有比赛哪个碰坏汽车、钢琴、房屋等最为迅速干净利落的世界纪录等。这些行为表现,可以说是对个人自由和创造精神的亵渎,是排遣无聊的表现。有人认为,这是属于蔑视社会价值的一种癖好。这类令人费解的怪癖在西方相当普遍,其中较为奇特的是所谓反文化癖。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化,其含义是广义的,指一个民族或群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风尚和举止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60年代越南战争结束,美国的一些青年对社会上存在的一切投以鄙视、否定的态度,可又拿不出符合文明进步的观念行为,于是出现了“嬉皮士”。“嬉皮士”之风波及西方各国,结合不同风情,后又演变成众多流派,以其狂乱的音乐、行为以及奇特的服饰为标志,有闪电青年 、飞车党 、光头派 、朋克 、部落民等。有人将此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叛今复古,如部落民,他们不承认文明社会的生活原则,向往古人类的原始生活,往往不穿衣服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或在城市里集体裸体游行。二是自立一套着意修饰,以证明自己对当前世界的蔑视,如朋克常常打扮得奇形怪状,令人生畏。在伦敦的英王道上,这类怪人已成旅游景观。但上述两类人,一般都不惹是生非,与社会并不作正面冲突。第三类人则很不安宁,如闪电青年、飞车党,他们用激烈行动否定心中所厌憎的世界,不时制造动乱,种族色彩也很浓。
性心理变态
性心理变态的表现多种多样,这里只谈一下有关性变态的癖好。
易性癖,也称异性认同癖。这种人强烈地认为自己为异性,感到自己肉体上的性别是错误的,明明是男人却认为自己实际上或者应该是女性;或者相反,一个女人认为自己是男人,以至希望借助医疗手段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性别。但这种易性癖毕竟还是比较少见,国外有人估计其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一,并以男性多见,而国内则较罕见。
恋物癖,有这个癖好的大多为男性,特别喜欢接触异性穿着或佩带的物品,并引起性兴奋。这些物品多是直接接触异性体表的东西,如一绺头发、鞋、手套、内衣、丝袜、发夹、项链等。他们往往不能去爱一个实际存在的、完整的人,却是对其穿着或佩带的物品感兴趣。有时为了获得想要的物品,他们甚至不择手段地去偷,因而触犯法律。
摩擦癖,有此癖好的人以在拥挤场合摩擦或触摸异性而得到性的满足为特征。由于这类人几乎都是男性,因此受害者被触摸的部位多为手臂、乳房、臀部、腿等。如有一批绰号为“狼”的摩擦癖者,每逢节假日从清早就外出了,整天都在换乘车辆,伺机触摸女性,他们多次被抓获。
施虐狂和受虐狂,前者是指对异性对象施以精神或肉体上的折磨,以取得性的满足;后者则相反,从异性对象对自己的折磨中得到满足。这在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比较少。
还需说明的是,摩擦癖虽有明显的心理变态症状,但属一种精神障碍,并不属于真正的精神病。司法精神病学家多主张从轻处理,视其违法次数与情节给予行政拘留、拘役与短期劳教;同时强制其接受以心理治疗为主的治疗。这种从轻处理或负部分责任,是从其心理变态(不同于正常犯罪者的心理)与社会影响两方面来综合考虑的。
并非神经病
上述的怪癖是否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呢?毋庸置疑,有关性变态的癖,是心理异常的表现。然而,世间有各种各样的人,行为各不相同,为一般人之不为,想一般人所不想,并非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当然,那些对社会有益的癖,多多益善;那些无益的,甚至有害于社会的怪癖,还是愈少愈好。不过,专家们认为,判断一个人的癖好是否异常,应该根据多方面的情况加以鉴别,不能单凭某一方面的表现就下结论。比如有人提出,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首先,看一看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他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外部世界,有没有离奇的地方。说得通俗些,就是他的癖好是否有道理、有价值。其次,根据统计学模型,假如他的行为表现严重偏离所处文化背景的正常范围,即可能认为是变态。再看他的自我感觉如何,若对自己的癖好明知不对或无价值,就是克制不住,那也可能是病态了。还要看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心理异常的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都较差。
癖是怎么产生的
那么,千奇百怪的癖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对此,专家们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和圆满的解释。更何况,癖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自然产生的原因更是错综复杂。大致说来,有人认为,癖的产生在刚开始时,可能由于受到某种优势观念的支配。这种优势观念就是生活经历中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或者强烈情感支持的、经常盘旋在脑海中的一种意念,并有坚信的、爱慕的、追思的、期待的内容。当然,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而且不大容易接受来自反面的意念的干扰。比如,一些科学家的癖好,开始往往是被一种“要在这一科学领域内,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优势观念所支配。再如,张俟兵老汉的植树癖也是如此,他曾说:“我受了天大苦,要叫人民发大财。”他就是想通过植树造福人民。这种爱好又通过反复的不断强化,便达到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即形成了癖好。
值得提出的是,性变态癖的产生还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家庭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儿童时期是性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家庭和周围的影响往往招致严重后果。父母的形象常常是孩子模仿的榜样,也是良性或恶性刺激的来源。双亲在举止上任何不当或不注意,如性生活被窥视、不同程度的裸露、谈论性问题等,都会给正在发育中的儿童带来不良的性刺激。因此,年长儿童与异性家长同床或同浴都是有害的。儿童一旦出现性变态现象,妥善加以教育往往可以消除;如果教育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
休闲与健康心理探析 篇7
关键词:休闲,生活,健康,心理体验,生活价值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用于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 闲暇时间则越来越多。同时, 人们也面临着来自工作、学习与交往中的各种各样的压力, 因而身心健康成为每个人的追求。休闲的生活方式特别必要, 它既能调节疲惫的身心, 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又能使人的心情愉快。因此, 休闲的生活方式能为人的正常生活提供精神支持, 是人的生理和心理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只有这种需要得到满足, 人才能心情愉悦, 进而感到幸福。也就是说, 休闲是压力下人的生活方式的内在需要, 能为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一种保证。
关于休闲是什么, 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 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 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1]从此定义出发, 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是休闲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条件。由于自由的特性, 休闲必然关涉人的价值选择, 这种由自由到选择的生活方式对于良好的健康显得特别重要。
一、休闲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休闲已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之一, 成为我们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普通有闲的社会”即将到来。休闲使人愉快, 有益于身心健康, 是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的领域。休闲可以促进人的多方面的发展, 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可以提升人, 可以完善人, 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休闲即是审美的生活, 为人们提供自由、轻松、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休闲“就是在追求各种需要得到充分和协调满足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需要满足, 在追求各种才能自由和尽情发挥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才能发挥的生存方式”。[2]
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 休闲本身是件轻松、愉悦的事, 有时并不是学习与工作, 不一定能为社会创造劳动价值, 但各种休闲活动对于个人知识的积累、素质的提高, 具有积极的意义。人们通过休闲活动, 获得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理, 在此种状态下, 工作效率往往会大大提高。马克思一直都把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 休闲是人的生命组成部分, 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现代人走向自由之境的保证, 是人类生存追求的目标。休闲与人的本质相联系, 它与人的自我价值密切相关, 人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 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充盈。休闲实现了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 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 尤其是精神方面的需要, 进行文化创造与文化欣赏, 从而得到身心和谐的一种生命状态。人的休闲正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动物散漫于自然原野之中的活动, 它追求崇高的生活品味与质量, 美好的生存环境。休闲感受着由生活带来的幸福体验, 使人生更有意义, 充满人生的智慧。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随着人们休闲活动的增多, 人们在休闲活动过程中自然会形成一定的联系并建立良好的友谊, 从而使人世间充满温情, 促进社会的和谐。另外, 为了帮助和引导人们从事相关的休闲活动, 为了使人在相关的休闲时间内过得愉快、充实、有意义, 社会有关部门相应地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 诸如现代兴起的旅游业、市民健身业、文化服务业等都与休闲有着密切的联系。休闲产业的发展既带动了消费, 又愉悦了人的身心, 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 休闲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休闲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休闲是在完全自由的时间内, 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自我, 是生活中的一种自然自在的和谐状态, 是人的生命主体的一种健康状态, 是生命的一种“畅”的状态。休闲使人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愉快、和谐舒适的状态中, 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事, 以欣然之态, 做心爱之事, 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 从而使体内系统处于平衡与和谐, 得到“通”或“畅”的最佳状态, 铸就健康的身心。因此, 可以说, 休闲是我们的存在状态、生命状态、精神状态, 是提升人类生命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基础。
一提休闲, 人们总认为那是有钱人才能享有的生活, 其实不然。休闲固然与一定的物质基础相联系, 但这并不是说, 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有了享乐, 就有了休闲, 这只是休闲的外在表现, 不是休闲的真正之意。休闲的真正之意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休闲是一种心理感觉, 一种心理体验。“其实休闲状态不在于形式, 而在于境界”。[3]单个人的休闲并不绝对依赖于物质因素, 无需奢侈的消费, 依靠内心的信仰与宁静, 照样可以领悟休闲的境界。诸如读书、看报这类简单而高雅的生活方式就能陶冶情操。“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室”依然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神韵。中国古代的这种休闲观强调休闲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享乐、而是心智和精神上的一种态度, 是恬静的心态, 简朴的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瑞典哲学家皮普尔在关于休闲的内涵和价值方面认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和态度, 它既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 又不是空闲时间的必然, 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 而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态度, 即人们保持平和宁静的态度, 而是使自己沉浸在平和心态中, 感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来看, 休闲与空闲与游手好闲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休闲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1. 休闲体验着快乐。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中阐述了什么是快乐:幸福、休闲、美德和安宁的生活, 他甚至认为“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人在休闲中的沉思状态是最好的境界, 是一种神圣的活动。在现实生活中, 任何快乐和痛苦, 不论它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是巨大的还是渺小的, 它都是一种心理体验。关于快乐, 有学者指出:“在快乐和痛苦是正常的健康的前提下, 快乐就其总和来说, 就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利益或善, 而是其全部利益或善, 准确地说, 是全部利益或善的信号。快乐意味着我们的机体获得了利益或善、实现了欲望、满足了需要, 从而能够生存和发展。”[4]这说明了快乐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快乐是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体验。休闲正是要体现生活中的快乐,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休闲是一种利益或善, 是一种实现内心愉悦的善。
2. 休闲体验着幸福。
幸福与快乐有着一定的区别, 莱布尼茨说:“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幸福可以说是通过快乐的一条道路, 而快乐只是走向幸福的一步和上升的一个梯级。”[5]幸福是人生长久的、持续的快乐。“幸福一定都是正常的、健康的。因为幸福是人生理想实现的心理体验, 是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 是获得了对于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利益的心理体验”。[6]亚里士多德强调:“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个人的幸福在于闲暇, 城邦的幸福在于和平。”[7]因此, 无论从休闲中获得快乐, 还是快乐的升华 (幸福) , 休闲都对净化人的心灵, 陶冶人的情操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休闲中的生活价值观
休闲一般是以愉悦为目的的感觉, 体现了人性自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正是在这种主观感觉之上, 休闲恰恰表达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偏颇。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人之为的人的价值观密切相关。休闲是人的存在过程, 因此, 休闲不仅要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更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同美德、愉悦、幸福是不可分离的。它通过避免对世俗占有物的竞争, 获得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快乐, 为人类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休闲与审美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的方式。我们要深入把握休闲生活的本质特点, 揭示休闲的内在境界, 就必须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思考”。[8]休闲让人腾出有限的时间, 减小物欲, 感受美好生活, 欣赏花草之美丽、山河之秀丽, 感悟自然之魅力, 感受亲情之温暖, 体察世间之美好。哲学家皮普尔认为, 某些人之所以不能获得休闲的体验, 是因为他们不能心怀愉悦地赞美他们生活的世界和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生命。他们对生活不热爱, 就无法享受休闲, 也无法获得健康。现代社会, 工作与休闲已不是一对对立物。因为在一定意义上, 工作与休闲的意义体现在他们能从中获得自我价值与身心健康的实现。那些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满足感, 感到工作是件有趣的事的人, 以至于整天为工作忙忙碌碌, 并不能说这些人无休闲的体验。只是因为他人从休闲中得到满足与愉悦, 而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满足与愉悦。这就是说, 有无休闲体验, 来自我们的自愿与感受。在这里, 休闲与工作一样也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的生存的和身体的需要, 也能够满足人的审美和精神的需求, 它是一种审美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
人的健康生存离不开休闲。无论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 休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 休闲对于机体具有补偿功能。休闲的“休”从词源上来看, 是人倚木而息, 休闲使生理能量得到补偿, 使身体机能得以协调。现代社会出现的过劳死亡问题, 反映了休闲对于恢复人的体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 休闲活动通过对情绪的调整、心境的变换和精神的安宁, 能使脑力得以恢复, 从而将在工作和学习中消耗的能量得以补偿。这些只是从表面的浅层次看到休闲对健康的作用。真正的“休闲无疑是一种人作为自我立法的心灵关怀同义的东西, 当它被以论证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侯, 它是哲学, 当它被以直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侯, 它是宗教和诗歌, 当这一切都不能够的时侯, 它是一种思的沉默”。[9]因此, 真正的休闲应该是一种对心灵关怀的东西, 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
美国科学家曾对人的休闲行为做了科学实验, 结果表明:热衷于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人比其他人健康, 生活在自然中的人比其他人健康, 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健康, 经常微笑或歌唱的人比其他人健康, 积极地享受生活的人比被动地应付生活的人健康。聪明地“休闲”, 也是获得健康的重要保障。[10]
参考文献
[1][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14.
[2]江畅.走向优雅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5.
[3]胡伟希.生命与休闲.新视野, 2003, (5) .
[4]孙英.幸福论.人民出版社, 2004:15.
[5]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上册) .商务印书馆, 1982:188.
[6]孙英.幸福论.人民出版社, 2004:18.
[7]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 (第九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273.
[8]潘立勇.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浙江大学学报, 2005.11.
[9]季斌.休闲:洞察人的生存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5) .
心理与健康 篇8
一、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健康是人生的基础, 是人生的财富。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压力的增加, 健康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认为健康即指拥有强健的体魄, 没有疾病等。不少学生表示参加体育锻炼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实际上不单是学生, 不少体育教师也认为如此。因此,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学实际就等于身体的锻炼。根据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 (WTO) 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也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不单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 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实际上由于体育教学独特的学科性质, 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 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大脑发育。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体育运动能够缓解大脑疲劳, 提高脑力劳动效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 人的大脑容易疲倦, 学习效率开始降低。这时倘若人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可以引起运动中枢兴奋, 使与文化学习有关区域的脑细胞得到休息。同时, 由于体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 从而给提高大脑思维、记忆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可以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第二, 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开发和利用。人的大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左脑主要是进行抽象思维, 而右脑的记忆容量、形象思维能力则大大超过左脑。一般认为文化学习是以左脑为主的活动, 而体育运动则主要是依靠右脑思维活动。由于目前我国中学教育的特殊情况, 中学时期学生们大多只重视文化学习, 忽视体育锻炼, 学生右脑开发不足。因此, 进入大学后, 多参加体育锻炼强化右脑的思维活动能力, 开发右脑, 加强左右脑的配合。
2. 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缓解压力。
目前国内外不少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体育运动具有转移、消除人的心理障碍, 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例如, 拉方丹等人 (lafontaine et al) 在1985~1990年间对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有研究表明,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之后, 人们的身体感觉多数是累、疲劳、出汗等, 而心理感觉则多是开心, 放松、平静。在运动中, 由于人们更多地感受到身体的疲劳, 而忽略了心理负面情绪, 从而使人的心理得到放松。
3. 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 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 还要有坚持到底的意志, 才能克服更大的困难, 使学习得到成功。”但是当今的大学生多数是独身子女, 普遍缺乏吃苦意识, 缺乏意志力, 遇到问题时有畏难情绪。而体育锻炼就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体育锻炼通常强度比较大, 例如在过程中会出现疲劳、酸痛、惧怕等情绪,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 学生面临的困境更多。当长跑途中感到疲惫时是放弃还是继续, 当体育竞赛是面临激烈竞争时, 这些对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此, 体育锻炼中不断的克服困难的过程实际也是一次锻炼学生意志的过程。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坚持不懈, 克服苦难的精神, 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
4. 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运动通常采取合作竞争的方式授课, 例如篮球、排球、羽毛球, 等等。这些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在活动中, 人们不需要言语, 只需要一个手势和眼神就可以沟通交流;在活动中, 为了保证集体的胜利, 有时也需要个人的牺牲和彼此的帮助。在体育竞赛中, 参加者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不小心的碰撞或故意犯规等等。如何来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一次锻炼。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们互相接触, 彼此合作, 不仅认识了更多朋友, 加强彼此的情感交流和友谊, 令人心情舒畅、振奋, 有助于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和牺牲精神,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体育锻炼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由于过去人们长期认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无关, 导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因此, 中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 改变过去心理教育只是由心理教师负责的旧观念, 树立自己也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者的新观念, 提高思想认识, 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2. 提高教师心理学知识的修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在教学中他们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由于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体育课堂内基本不涉及心理学知识, 体育教师的心理学知识相对贫乏, 因此一时之间他们也很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 我们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 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 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调节学生的情绪, 稳定学生的情绪。对部分表现出心理障碍的学生, 教师要多予以关注, 帮他们树立信心, 缓解他们的压力, 消除心理障碍。
3. 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由于过去我国体育教学只有身体健康方面的教学内容, 这一现象至今仍然没有改变, 体育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匮乏。所以中小学体育教师就要利用自己已有的心理学专业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 教师在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时可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上时, 教师可以有意无意地传授学生一些心理健康知识, 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在设定团队合作项目时, 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等等。
4. 转变教学方式,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多年以来,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受到“三中心”的观念束缚, 即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也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 我们现在必须转变教学方式, 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多采取鼓励、赏识教育的方式,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活跃课堂气氛, 形成开放式的师生互动关系, 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体验, 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小学生在这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 压力也越来越大, 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起步, 仅仅依靠一两个心理教师来解决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无疑是天方夜谭。而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了体育锻炼在加强学生智力水平、合作精神、竞争精神,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在心里健康教育中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 广大的体育教师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发挥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 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摘要: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出发, 对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 认识到当前我国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深入探讨了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促进作用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措施。
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疏导 篇9
1 妊娠妇女常见的心理问题
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层次的孕产妇, 虽然她们的妊娠情况和心理情况各有不同, 但心理问题出现较多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1 对妊娠分娩的认知缺陷
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 妇女妊娠后,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机体各系统的功能, 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一般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 但其同时也会给身体增加负担, 带来例如恶心、呕吐等不适。有的孕妇对妊娠后的身体不适缺乏正确认识, 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及照顾;有些孕妇过分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稍有不适就产生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 在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下, 孕产妇在家中成为全家重点保护的“核心人物”, 更增加了心理上的压力, 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 例如:因负性情绪导致或加剧妊娠呕吐, 不能正常进食, 将妊娠过程中的生理现象视为疾病。因对孩子的健康、智商期望值特别高, 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大大增加了孕妇心理负担, 使她们出现了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从而加重了早孕反应的症状。
1.2 对胎儿性别及发育状况的焦虑
尤其在农村生男还是生女是妊娠妇女及其家庭极为关注的问题, 孕妇要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终日为胎儿性别焦虑不安。此外, 大多数妊娠妇女普遍为自己所怀的孩子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生理缺陷、将来是否聪明等产生焦虑情绪。
1.3 对分娩过程的恐惧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分娩阵痛对一个正常的孕妇一般是可忍受的, 但由于占比例大的80后孕妇缺乏应有的承受能力, 以及影视作品过分渲染分娩痛苦的误导, 使妊娠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产生害怕和恐惧, 有的时候感到悲喜交加, 不知所措。
1.4 产后由谁来帮助其照看孩子的担忧
很多产妇的母亲及婆婆还在工作, 没有时间帮其照料孩子, 而产妇也缺乏照顾孩子的经验。
2 对妊娠妇女进行心理疏导的对策
2.1 创建以人为本的产科服务新模式
产科实行“以产妇为中心”为服务理念, 导乐分娩方式凸显了它对于现状下的围生期模式的积极影响。从孕妇第一次产前检查开始, 应做好宣传工作, 热情向孕产妇介绍医院的医疗条件和环境, 讲解分娩知识, 使她们更多地了解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 让她们有承受分娩时疼痛的心理准备, 消除孕产妇对分娩产生的恐惧心理, 增强对分娩的自信心和控制能力。告知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 助产人员都会陪伴和守护在产妇的身边, 细心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儿变化, 检查时操作轻柔, 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注意休息, 保持安静, 正常饮食以保持体力, 在临产时可促进产程进展, 减少产后宫缩乏力造成的产后大出血, 教给产妇如何配合规律性宫缩时的正确动作。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过程, 孕妇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使她们比孕前更需要亲人的关爱, 在医院特别渴望得到医务人员的照顾。因此, 创建以人为本的产科服务,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并根据孕妇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疏导, 可有效地消除孕妇心理上的焦虑、恐惧等问题, 对保证孕产妇分娩的安全与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加强围生期管理, 重视妊娠妇女的心理疏导
分娩以及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 无疑是一种较好的举措。我科办有孕妇学校、准妈妈培训班, 这样孕妇会了解怀孕对身体所产生的影响是正常的, 只要对症缓解就会减轻痛苦。这一措施对安全分娩、科学育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从实际需求看, 仅有对妊娠、分娩常识的了解还不够, 它不能对孕产妇的心理起到疏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还要适时地对其具体心理问题作出相应的疏导。重视孕妇的心理疏导, 对于预防难产、产后出血、产后精神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医护人员在每周的业务学习中也会学习心理学知识, 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帮助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孕产妇, 使她们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 使孕产妇都能获得良好的心理指导, 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 顺利度过围生期。
2.3 注意消除性别歧视
部分妊娠妇女由于过分看重胎儿性别而顾虑重重, 特别是一些希望生男孩的产妇, 分娩后一听说是女孩就表现情绪低落, 影响子宫收缩, 造成产后大出血[2]。因此, 在对孕妇进行疏导中, 还应重视来自社会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要引导和帮助孕产妇及其亲属, 让他们明确知道, 生男生女是由男方决定而不是由女方决定的科学知识, 男孩女孩都是家庭的主人、国家的栋梁, 都能为家庭和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 帮助产妇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 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因素对产妇的影响。
2.4 产后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与指导
产后及时给予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指导产妇哺乳的时间与姿势。要把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及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告知产妇及其家属, 这样就可以减少产妇在照料婴儿的过程中焦虑的发生。
总之,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 新世纪的产科医学对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越来越重视, 而做好孕产妇的心理疏导对优生优育和母婴身心健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仅医疗保健人员要掌握和运用, 还应普及到广大孕产妇及其家庭中。我们要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 (1) 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 (2) 孕早期建立保健手册; (3) 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及管理, 积极治疗合并症, 以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 使其健康、顺利地度过妊娠期。
参考文献
[1]张志诚.临床产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7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篇10
1 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个健康人转入患者角色后, 在心理活动中, 从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它是受疾病本身、生活环境、医疗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
1.1 焦虑心理
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反应, 是个体对所面临的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 可引起个体的痛苦体验, 并借一定生物机制学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 其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和技能亢进。常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烦躁、坐卧不安、失眠等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
1.1.1 期待性焦虑:
常见于未明确诊断或初次住院的患者, 因急切想知道自身疾病的诊断、预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1.1.2 分离性焦虑:
多见于依赖性很强的儿童和老年人, 在住院期间常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有需要被接纳与友好相待的心理状态。
1.1.3 阉割性焦虑:
多见于某器官切除、截肢、烧伤的患者, 对自我完整性受到破坏或威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患者多表现为恐惧, 对可能出现的疼痛或残废在心理上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 整个人就像绷紧弦的弓。
1.2 适应障碍
患病之初, 一般难以适应医院的环境, 患者角色缺如, 不安于患者身份而作相应的改变, 结果导致患者的行为不能与其病情程度相适应, 表现为不配合治疗与护理。
1.3 退化心理
又称幼稚化, 其表现与年龄、社会身份不相称, 退回到幼儿或学龄前儿童时期的状态。
1.3.1 自我中心加强: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行事的前提。
1.3.2 依赖性加强:
患者生活自理的能力丧失或降低, 需要完全和部分依赖医护人员帮助, 而事实上, 过分的依赖不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3 兴趣狭窄:
患者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身体, 对以往曾感兴趣的事物表现为淡漠, 对外界事物不关心。
1.4 猜疑心理
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医护人员的不良语气、神态和举动都会加深患者的猜疑心理, 听到医护人员低声低语, 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 觉得自己的病情加重不可医治了;对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 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 总是担心误诊, 怕服错药, 整天躺在病床上胡思乱想。
2 护理对策
2.1 对护士的心理道德要求
护理人员只有掌握患者的心理问题, 并根据患者的心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才能不失时机地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因此, 责任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广博的知识, 这是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首要条件。
2.1.1 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 护理人员首先应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才能以愉快、稳定的情绪, 正确的态度, 饱满的精力和耐心去影响和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否则, 护士以一个不正确的手势、目光或者一句话都会在患者的情绪上掀起轩然大波。
2.1.2 具有同情感和责任感:
热情、亲善、和蔼、温暖、体贴、轻柔、谦虚的态度可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减少顾虑, 振奋精神, 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1.3 培养“慎独”能力:
护士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应做到准确、及时、细致、严格。护士的口气、语调、措词、表情姿态及健康指导的场合和时机, 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 直接关系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 护士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去影响患者, 以积极的态度去排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2 深入了解和满足患者心理需要
2.2.1 女性患者性意识方面有羞怯心理, 护士在操作时应遮挡或掩盖隐私部位。另外, 女性对痛苦的忍耐性较差, 护士应以同情心给以关心爱护, 同时要耐心、细心、轻柔地进行护理。
2.2.2 老年患者的自尊心较强, 易孤独、忧郁、焦虑, 护士应尊敬和体贴老人, 耐心诚恳地进行解释, 细致观察, 精心护理。
2.2.3 青年患者常有焦虑、悲观的心理。护理人员对焦虑患者要热情、温和、耐心。从细微处观察患者的病理性动机和情绪性动机, 了解其个性特征, 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 使患者尽快了解自己的病情, 取得患者的合作。护士以亲切和蔼的语言, 主动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和同病室的病友;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多陪伴与交流, 从心理上给予宽慰, 表现出热情的接纳, 选择良好的时机进行健康指导, 稳定情绪, 不断丰富其住院期间的生活;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保持相对完整和稳定, 使各项工作具有连续性, 以增强其自信心。
在健康教育中, 护理人员只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赖, 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 深入了解和满足其心理需求, 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阶段性健康教育, 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接受能力,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色彩与儿童心理健康 篇11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选择色调,创造一个生趣盎然的彩色世界,以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呢?下面我们首先谈一谈基本色的特性和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七彩的大自然。红色居于七彩之首。红色具有燃烧、兴奋、热烈的特质,象征着生命意识,是儿童的本能色。儿童对色彩最早的反映便是喜欢红色。红色给人的审美感觉是朝气、活力、跳跃和冲动,这比较符合儿童活泼多动的天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培育儿童喜爱红色,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天真、好动、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从整体来看,喜欢红色的儿童,其心理基本是健康的。
黄色是太阳的颜色,具有健康、明亮、欢乐和单纯的特质。黄色带给儿童的是一种明亮、温馨的审美感觉。喜欢黄色的儿童一般都具有活泼,快乐,单纯的心理状态,表明儿童生活在幸福的氛围中,受着父母的关怀和爱护。但在大都市生活中,有些儿童因较少接触阳光,或是体弱多病,常渴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而也会导致偏爱黄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则应多创造一些室外活动的机会,有计划地安排一些郊游和旅游。让他多接触阳光,以补氍其对黄色的心理需要。
绿色是草木之色,具有稳定、安适、新鲜和繁荣的特质,象征着平和与安宁。喜欢绿色的儿童,常表现出一种清新的活力,充满着希望和幻想。当孩子长大以后,仍喜吹绿色。很可能会在事业上获得一定的成功。另一方面要注意,有些喜欢绿色的儿童,也有可能是由于环境中缺乏绿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应不断引导,可通过室内居室的布置和开展一系列郊游活动,来满足其心理需要。
对于蓝色,尤其是深蓝,一般儿童较不易接受。在我国,深蓝色被看作是悠久、严肃、深邃的颜色,这种色调一般不符合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因而,对于喜欢蓝色的儿童,我们要对他的心理多加分析:是否因为对红色的恐惧转而对蓝色的渴求。专家曾在儿童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发现,曾被火烧伤或被红色物体中的针刺痛过的孩子,因讨厌红色而偏爱蓝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要通过适当的心理引导或治疗,来逐步消除儿童心理上的压力,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当然,也有些儿童的色彩素养较高,喜欢蓝色则是健康和正常的表现,不必加以纠正。
由于儿童色觉系统发育不太成熟,对于紫色和一些中间色,其心理效应比较模糊。
明白了色彩与心理效应的关系,要求我们为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优雅、和谐的色彩环境,进行良好的色彩教育。为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父母的引导作用。根据科学测定,人们对某一色彩的偏执形成于幼儿时期。因此,父母对色彩的爱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爱好。如果父母是个单色调者,无形中也就培养7儿童对这一色调的爱好。这就要求父母不但要热爱生活,充满生活情趣,而且还应具备色彩美的基本修养,从而能引导和培养孩子对五彩世界有一种自然的热爱。实验表明:父母对待生活积极上进,能创造一个色彩调和而美丽的家庭小世界,直接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的榜样和引导,对儿童色彩心理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二,儿童服饰的配色要适当。首先。儿童的服饰宜采用明朗、积极和温馨的色调,而晦暗、消极的色调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其次,儿童的服饰配色要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个性和气质。对一些孤僻、不合群的儿童。家长则更应有针对性地注意衣饰色彩的作用。刺激性很强的红色、黄色或许会增加这些儿童的心理压力,而选用绿色的服装很可能使其产生平和、安适的感觉;选用粉红、橙色、浅蓝等中间色,也能给孩子带来温馨的氛围,这些都有助于调和、克服儿童的孤僻和压抑心理。
第三,儿童生活环境的色彩要协调。每个小家庭都应为儿童创造一个生趣盎然,明快、温馨的小天地。作为居室的色彩,粉红、橙色较适合作为小女孩房间的主色调。浅绿、淡蓝较适合作为小男孩房间的主色调。而单纯的白色,对孩子来说却不太适宜,因为长期生活于白色环境中,容易使儿童产生单调、枯燥、厌倦等不愉快心理。
对孩子小天地中的摆设与玩具,则应注意色彩的多样性。这可以使儿童在对玩具的普遍爱好中,培养儿童对多种色彩的感受,使儿童具有较为广泛的色彩爱好,成年后具备健康、多彩的心理。根据国外资料记载:有些精神病患者,在其心灵深处,往往存在着对色彩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的情况。因而,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多彩、和谐的室内活动天地,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第四,适当加强儿童的色彩感教育。大自然是个多彩的世界,橙红色的云霞,雨后的七色彩虹,无不蕴蓄着美的感受。家长应引导和培养儿童对大自然这种永恒的五彩美的热爱,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心灵深处永远保留着对多彩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还应形象化地对儿童进行良好的色彩感教育,引导儿童欣赏一些有益的彩色画册和图案等,逐步培养儿童在多彩的感受中形成正确的色彩组合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篇12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全面发展
正文:
心理健康是成长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所关心的是学生适应环境, 适应社会, 以及适应人际关系等操作性能力。在社会实践和学校生活中通过心理训练并反复强化, 形成并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心理发展就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一生中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 是在各种先天, 后天, 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交互影响下, 个体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 主张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与否, 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学业发展, 乃至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课题组在东北地区的18所中学和5所小学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 随机抽取30000余名学生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约32%的中小学生存有心理异常表现。1994年, 黑龙江牡丹江市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在所有的心理疾病中, 神经衰弱, 强迫症, 人际关系紧张, 考试焦虑等占相当高的比例。个别学生因为适应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竞争激烈的学习生活离家出走或自杀。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着隐患和危机, 同时, 这也说明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1946年,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确切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理发展成最佳状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 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二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 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 开朗, 自信和满足的心情, 情绪稳定性好。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自制力好, 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 又能坚持实现目标的愿望, 动机和行为。
四人际关系和谐。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客观评价别人, 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现象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探索, 主要探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之间, 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所有心理变化。包括动作, 认知, 情感, 人格, 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正确的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 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作出预测, 积极的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这些问题的探讨过程, 为更深入的认识心理学, 认识人类自身提供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对个体的影响活动。它是由心理健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根据预先设想的目的, 通过系统的, 有组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有意识的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活动, 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益的调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心理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象, 提高认知水平, 促进青少年的心理积极, 全面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而且丰富了发展个心理学学科本身。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 主张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密切结合, 是发展我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特色。
三、青少年期的过渡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曾对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问题提出了如下假设:如果将青少年问题看做一种病态的现象, 其病因根植于家庭, 病态显现于学校, 病情恶化于社会。而少年犯罪是青少年问题恶化的结果。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过渡阶段, 一方面保留着儿童的幼稚, 另一方面出现了成人的成熟。
过渡性决定了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指出,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疾风怒涛”时期, 充满了内部和外部的冲突。这些特定的矛盾, 使他们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而有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得以疏导解决的社会群体。
从本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转型时期, 无论家庭, 学校还是社会环境, 都出现了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因素,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危害。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显得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 1995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M], 1998
[3]3仇忠海李敬.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 2008
[4]孟莉.发展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M],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