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启示

2024-07-09

对中国启示(精选12篇)

对中国启示 篇1

香港《大公报》17日刊出署名文章《美房价狂跌有启示》。文章说,与中国节节攀升的房价正好相反,美国底特律的房价伴随着经济危机开始了“跳水式”的骤降。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报道,日前该市一座别墅的挂牌价竟然标为10美元,低得可怜。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2月份就公布了住房市场救助计划,然而根据穆迪经济学家网的最新观察,该计划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美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止不住下行的脚步。如此情形,用中国的话说,一句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叫“积重难返”。

10年前,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导致了美国房价的持续猛涨,不断积累起大量的泡沫。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伴随着眼泪开始破灭。现在的情况是,泡沫破了,眼泪却仍未流完。

包括“住房市场救助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救市措施“收效甚微”,原因是积重难返——出手晚了。据说,“金融大鳄”索罗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都曾发出过严厉的警告:过于“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巨大的楼市泡沫潜藏着严重的危机隐患。遗憾的是,这些警告没有引起美国当局的重视,乃有今天的崩盘之灾。

反观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十年繁荣”,不管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还是足够的政策支持与呵护以及“房地产救中国”的喧闹,还有市场上越涨越买、越买越涨的“热性循环”,与彼岸的情形是不是有诸多相似之处呢?

对中国启示 篇2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胡伟楠)

内容摘要:解决民族间的分歧与矛盾,促进多民族国家稳定和谐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致力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国际地位日益上升,我国的民族问题却日益突出。民族认同感下降、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等方面矛盾尖锐。少数分离势力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不断制造危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活动。2008年3月14日和2009年7月5日,藏独和疆独势力制造了旨在破坏民族关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暴力事件,给我国和谐的多民族关系蒙上了阴影。有鉴于此,我国政府正逐步重新调整民族政策,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

关键词:车臣问题;民族政治;实践

一、引言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5000多个民族,现代社会也出现了许多民族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在俄国内,生活着200多个民族,除俄罗斯族之外,其余都为少数民族。但比较特殊的是,这些民族基本都是在帝俄时代被俄罗斯人征服的,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在这些民族问题之中,车臣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车臣问题原本是俄国的国内民族问题,但由于俄罗斯未能妥善的解决,使得这种矛盾长期存在,更兼各种势力不断将触角伸向车臣地区,使之与人权、国际恐怖主义等挂钩,业已成为成为了阻碍俄罗斯重新确立世界大国地位道路上的“绊脚石”,是历届俄政府都无法回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与俄罗斯类似,我国也是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推行比较合理、正确的民族政策,民族间关系也比较和睦,同时各民族群众也在维护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贯彻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政策,妥善的处理了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这一切的成就都成为我国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 1

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均的状况。尽管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给予了政策、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但因很多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历史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未能及时妥善的解决。近几年来,由于国际上反华势力的支持,许多民族分裂势力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利用这种民族间略显微妙的关系,不断制造分裂国家的事件。2008年3月14和2009年7月5日,国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制造了旨在蛊惑人民群众、制造民族分裂的大规模暴力流血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每个中国人为之心痛。

这两起事件虽然在广大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反对下被挫败,但是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民族间关系的好坏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关键。联系到车臣问题对俄罗斯重塑大国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探究车臣问题的由来,分析车臣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为我们解决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更好的促进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车臣问题的由来

车臣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西南部高加索山脉北侧,是俄罗斯联邦境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首都格罗兹尼。车臣人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全部皈依伊斯兰教,属于比较开放的逊尼派。在18世纪末,当时的沙皇俄国大举南下高加索地区,车臣以及其他民族遭到侵略,车臣人从1830到1864年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反抗,史称高加索战争。战后,付出巨大代价的沙俄开始正式接管车臣地区,并采取了相对怀柔的统治政策,虽然得到了车臣人的支持,但因为未能尊重车臣人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双方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为此,沙俄采取极端措施,与土耳其达成协议,强迁国内车臣等民族给土耳其,用以交换乌克兰等民族迁入沙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整个俄罗斯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车臣和其他高加索民族开始了独立建国的探索,并相继的建立了许多政权。但最终,车臣人未能达成目的,车臣还是成为了苏维埃俄国的一个州。

1922年苏联建立之后,对全国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分配。由于在领土以及产品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歧视车臣人的做法,引起了车臣人的强烈不满,民族情绪不断上涨。以至于在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广大的车臣人选择了与德国人合作共同反对俄罗斯人,甚至加入德国军队与苏军作战。当1944年苏军反攻高加索,高加索得到解放后,斯大林下令将整个车臣民族和印古什族人迁往中亚的流放地,对这些居民的反叛实行集体惩罚。数百万的车臣人从此开始了苦难的流放生活。1957年1月9日,苏联宣布允许车臣人从流放地返回故乡,并恢复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的行政建制。

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苏联国内各民族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下,为数不少的车臣人也紧抓时机开始了独立的探索。1991年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1991年9月前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武力推翻了车臣地区的苏维埃政权。10月车臣地区进行了共和国总统选举,杜达耶夫当选总统。11月苏联解体前夕,杜达耶夫颁布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且组织车臣国民卫队,车臣走上独立道路。为了平息分裂主义势力,叶利钦政府决心以武力解决车臣问题。1994年12月,俄军出动6万大军开始对车臣地区武装进行打击,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1996年8月13日,俄联邦政府和车臣地区武装达成协议,规定将车臣问题搁置5年。历时20个月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以《哈萨维尤尔特协定》而告终。

1997年1月,车臣地区进行总统选举,马斯哈托夫当选。同年5月,俄联邦和车臣签署和平与互相关系原则条约。但是马斯哈多夫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不仅拒不执行和平协约,反而加紧分裂活动。而且马斯哈多夫领导下的车臣不但加紧分裂活动,而且经常武装袭击与其毗邻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企图和该国一起建立所谓“神权政治国家”。因此,1999年8月俄政府当局出动10万大军,爆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从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到2004年,每年车臣武装分子至少要发动3次恐怖爆炸事件,每年的爆炸事件至少导致数百人丧生,以千记无辜百姓受伤。

2000年1月俄政府宣布马斯哈多夫为车臣非法总统,他躲到车臣南部山区,成为车臣非法武装3大头目之一,领导非法武装与俄军对抗,俄军经过空中地面联合打击消灭了大部车臣武装。但剩余的车臣武装继续化整为零进行游击战,不断在各地进行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000年2月6日,俄罗斯军队占领整个格罗兹尼,标志着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结束。然而,整个俄罗斯还没来得及为胜利庆祝,各种类型的恐怖袭击便继踵而来,且规模不断扩大,伤亡人数不断上升。车臣,在偌大的俄罗斯并不算起眼的高加索国家,却成为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都关注的反恐怖重点地带。

战后,俄罗斯开始对车臣进行全面的管理:确立了车臣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安抚车臣老百姓的抚恤措施;继续部署大批武装部队和警察,打击小股的车臣非法武装。虽然收效甚微,但客观上却使动荡二十多年的车臣地区局势趋于稳定,车臣人民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但此后,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与车臣非法武装合流,大规模的暴力流血事件让整个俄罗斯笼罩在恐怖的阴云之中„„

三、车臣问题的主要原因

“车臣是俄罗斯的车臣,我们愿意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的荣誉!”俄前总统普京的豪言壮语代表了整个俄罗斯的声音。诚然,作为俄罗斯南线石油基地的高加索地区,关乎俄罗斯未来十几年的发展大计,而车臣的稳定更加左右着该地区的局势。有评论家甚至指出:俄罗斯若想重返世界大国舞台,则必先重振经济;若想重振经济必先把握好石油命脉;若想保住石油命脉,则车臣必保证稳定二十年!

仔细分析车臣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历史上俄罗斯长期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

俄罗斯是一个伴随着征服其他弱小民族从而建立起来的多民族国家。境内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以民族成分划分的。但是俄罗斯过多的给予了几个主体民族的行政区以优惠,这使得俄国内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处于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后来的苏俄和苏联更加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甚至采取了流放整个民族的极端措施。可以说,自车臣被俄罗斯征服的那天起,车臣人就没有享受过公平的待遇,一直为俄罗斯所排斥和压迫,无形之中加剧了原本紧张的民族关系。历代车臣人都在为独立自由而努力,意图脱离俄罗斯,从而获得自由发

展的空间。可以说,正是俄罗斯长期以来的错误政策,让车臣问题萦绕在俄罗斯长达几百年。

2.宗教因素。

车臣人信奉伊斯兰教,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车臣人利用伊斯兰教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所以每当车臣掀起反俄的斗争时,伊斯兰教都能被用做凝聚民族和动员社会的思想工具。近代以来,伊斯兰教一直作为车臣等少数民族处在俄罗斯主体民族包围中的自我保护手段。在他们看来,俄罗斯在东正教的口号下实现复兴,不啻是对伊斯兰教的公然蔑视。因此,他们认为,俄罗斯穆斯林地区的行政主体不应该加入俄罗斯联邦。近几十年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兴起并通过中东向世界输出。同为穆斯林的车臣人也受到了影响,民族间的恩恩怨怨逐渐的被加上了宗教的色彩,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车臣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3.西方国家为遏制俄罗斯的发展干预车臣问题。

车臣危机折射出来的,是苏联以及俄罗斯继承苏联的国际法主体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孤立的去看待。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一轰动世界、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历史事件,其背后都影影绰绰地潜藏着某些西方势力。这些都已经是公认的现实。对此有着切肤之痛的俄罗斯普通公民和学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问题的这一方面。而车臣危机的爆发。也不完全是内部因素导致的。车臣民族分裂运动的发动,还有某些反苏联、反俄罗斯势力的背景。策动车臣危机,目的在于将北高加索地区从俄罗斯分离出去,实现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的再解体。到车臣危机的持续阶段,西方国家的目的是:借助车臣分裂派别的力量牵制俄罗斯,使其焦头烂额,并进一步衰落。在苏联解体后的初期,俄罗斯所推行的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为西方势力干预和插手车臣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俄罗斯将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视为包袱,几乎在为其脱离脱离俄罗斯的卵翼而感到庆幸;这就意味着:俄罗斯被迫的做出了战略收缩的决定。但随着亲西方政策的失败,俄罗斯不得不重新开始重视高加索地区,车臣战争的爆发明白无疑的表示了俄罗斯对西方的不满和抗议。随着9·11事件的发生,俄罗斯和西方走到了国际反恐的战壕中,西方国家的势力逐渐从车臣地区退出。

4.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渗透。

在车臣战争中遭受沉重打击的车臣非法武装,逐渐放弃了与俄罗斯的直接武装冲突,转而开始改用游击作战或者发动暴力事件与之对抗。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9·11事件后,国际恐怖势力深入到高加索地区,在人员、武器等方面给予车臣非法武装大力支持,使得俄国内的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人员财产损失不断上升,成为萦绕在俄罗斯民众心中的阴云。

四、结论

车臣,这个本该平静的高加索山地之国,却从未真正的享受过一天的安宁生活。流血,这个令人惊悚的字眼,成为全部俄罗斯人对车臣的唯一印象。车臣的稳定,已经成为俄罗斯大国之路上的一座避也避不开的险峰。悲观者甚至认为,因为车臣问题的无法解决,俄罗斯永远也无法重回大国之林。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类似车臣问题的现象怕是不会出现。可实际的情况是,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并非牢不可破。分裂分子利用民族之间的矛盾制造的3·14和7·5流血事件,让每个中国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民族关系的现状。

法国“营改增”对中国的启示 篇3

法国是“营改增”鼻祖

追溯历史,要数“营改增”的鼻祖还是法国。在67年前的1946年,法国财政官员莫里斯·劳莱提出“用增值税代替营业税”的设想,2年之后法国正式采用增值税税制。1954年法国将增值税的应用范围加以扩展,并对税基加以调整。这多亏当时法国税务总局局长助理莫里斯·洛雷,他积极推动法国增值税制的制定与实施,并取得了成功,被誉为“增值税之父”。

法国之后,1953年美国密西根州为解决财政赤字,也决定开征增值税。自1967年起的6年期间,欧共体成员国相继实行增值税;接着被其他一些国家陆续采用。

法国的“营改增”改革,大的框架在短短7年内就一步到位,这实属不易;当然在大框架铺设好之后,几乎每届新政府都还会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对增值税加以适时的政策“微调”。众所周知,法国上届总统萨科齐和现任总统奥朗德对法国增值税的分别调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另外,在“营改增”领域,法国不但开始实施的时间“早”,而且还征税范围“广”。1954年莫里斯·洛雷推动“营改增”改革时,从流转税改革而来,法国的增值税征税范围就已经极为宽泛:对工业生产、批发、零售环节,农业和提供劳务服务,实行广泛征收(包括农、工、商、建筑、服务等行业)。迄今,法国应拥有较为完善的增值税计算、征缴体系,增值税也成为法国税制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主体税种;法国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更是涵盖所有的商品经营和劳务收入,其收入比重占法国各项税收的首位,高达50%以上。

其实,不但在法国,在实行增值税的大部分其他国家,营业税中的大部分都已被增值税所代替,保留下来的营业税征税范围也已大大缩小。“营改增”实施之后,就可以通过产业链上进项税额抵扣,以避免服务分包环节层层征收营业税。从西方国家税制改革的历史看,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完善,就必然摈弃简单的、粗线条的营业税报税法,而采用更加合理的增值税报税法。

中国“双轨制”亟待解决

参照法国税改成功的经验,在笔者看来,中国税收中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双轨制”问题亟待解决。从1994年迄今,中国税改已经经历近20年的探索,增值税与营业税孰优孰劣,已是一目了然的道理。实行增值税的行业,摆脱了以前营业税重复征收的重轭,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而仍然实行营业税的行业和产业,则还在深受重复征收的税负制约。当然,将营业税简单并入增值税,未必就能降低税负,由于增值税的税率一般要高于营业税,经过合并后,重复征税是减少了,可税率却上升了。“营改增”,既要避免重复征税又要真正降低税负,这应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毋庸置疑,中国“营改增”试点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小微企业。上海试点的统计结果表明,占企业总数近70%的小规模纳税人由原来按5%税率缴纳营业税,调整为目前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降幅高达40%。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则就全国范围表示,几乎所有的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众多的个体户都是减税的,减税幅度也达40%。可见,原本不堪税率重负的小微企业成了该项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同时,此次中国“营改增”的最大亮点在于,对中小民企税率的减负力度之大实属罕见,尽管这和法国针对小微企业设置多种“免征增值税”的做法,还存有相当的距离。在中国此次减税之前,中小民企一般走的是营业税5.5%及(或)增值税17%,还有所得税25%。尽管之前国家也出台了不少的减税政策,但真正能够享受到这些优惠的中小民企可谓凤毛麟角。虽然行业不同,税负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的中小民企,特别是高竞争、低利润的行业,实际上已经不堪税务之重负。此次“营改增”,这些企业就不用再缴纳5.5%的营业税而改缴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更是由原来营业税的5.5%,统一降低到增值税的3%。税负降幅高达45.5%,足见此次税改幅度和力度之大。王军局长也确认,从试点企业的税负变化看:95%的企业是减负或税负没有增加的,5%左右的企业是税负有所增加的。

英国碳预算对中国的启示 篇4

一、碳预算概述

碳预算是借用财政科学中预算的概念, 表示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允许排放到大气中碳的数目, 碳预算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概念, 联合国开放计划署《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明确指出碳预算开启于《京都议定书》策划者们。从范围上看碳预算有可以分为全球预算和国家预算,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升温2℃是人类能够承受气候变化的最高极限从而基本确定了人类能够排放的最高上限, 这是全球碳预算;而国际社会减少碳排放主要途径是建立国际框架国家履约来实现, 而国家履约过程一般又会设定预期年份和预期目标, 如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 205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60%等等, 这是国家预算。然而国家预算的设定并不代表在实现预算目标的过程中就能实现预期排放限额, 一个时间点减排目标的达成很可能在达成过程中出现超出自己预期的后果。

如上图假设I+II代表着国家预算, 向下倾斜的直线代表着实现国家预算的履约轨迹, 然而减排一般不会直线下降, 往往是某一时间点达成碳排放目标后有一个微小的反弹, 因此现实的排放限额只能是曲线下方的面积, 所以碳减排以具体时间点目标来设定可能并不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 再加上碳在大气的累积效应, 能够表示承载力的碳预算优势凸显。碳预算不仅要完成具体年份的减排目标, 如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的目标, 还关注在实现这个目标背后所具备的潜在含义, 如以GDP计算的碳强度的逐年下降,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或快或慢的持续减少, 碳预算还要求其目标一旦设定那么减排的整个过程将持续受到关注,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碳排放量都必须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碳预算概念本身也说明人类社会第一次把碳排放和国民经济运营联系起来, 使碳减排工作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每一个方面, 并要求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必须考虑碳的排放和吸收。

二、执行与规模是关键

既然碳预算关注碳减排整个过程, 也试图比现有减排体系拥有更好的结果控制, 那么碳预算就必然需要比现有减排体系拥有更为充足的政治意愿、更为完善的设置原则和更为坚定的执行机构, 显然《气候变化法案》也做出了相应安排。

《气候变化法案》明确指出为确保碳预算长期正常运转, 政府首脑应对碳预算负有直接政治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执行周期碳排放超过了预算那么政府首脑将承担法律责任;气候变化法案还要求碳预算清晰具体, 每个执行周期详细而确定, 不得因为任何原因而擅自改动;在日常监测和管理上, 气候法案还要求设立独立的专门机构 (气候变化委员会) , 政府提供使该机构正常运转的资金和技术;此外在执行上碳预算应尽量避免与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等现有减排体系重合, 但在政策措施上却又要尽量利用现有的体系和政策过程, 争取把它们有效整合进来。碳预算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切实考虑预算成本有效原则, 即在诸多政策组合中尽量选择成本最小化。总的说来碳预算要成功实施必须经历以下几个步骤:评估和计算确立总预算;分解总预算至部门预算;为预算实施确定责任主体;对碳预算实施过程监测和评估;超预算惩罚机制;预算系统的灵活性包括“借”未来预算的制度安排;排放权交易在总预算中的作用。

碳预算设置过程和执行上的完备性说明了碳预算对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严肃性, 但仍然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即碳预算规模, 预算规模太大不可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的, 规模太小又可能成本巨大而难以实施, 因此对碳预算规模评估显得就尤为重要。评估不仅包括全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技术潜力还包括碳预算应该涵盖的范围。预算是对整个英国设置预算还是像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一样只是对某些重点行业;预算能否对6种温室气体都做出要求, 国际气候机制目前尚无管制的航空和航运排放量能否包括进来等等;如果国内减排经济代价过于昂贵那预算能否可以通过购买碳信用执行。英国还基于到后京都谈判的成功与否, 明确提出了意向性预算和过渡性预算, 也同时考虑到了后京都机制在国家减排承诺和排放权交易的可能性, 因此碳预算并不鼓励通过购买排放权尤其欧盟之外排放权来实现, 更何况排放权购买还意味着碳泄露和环境目标的没有真正实现。

三、碳预算的“双刃”效应

碳预算在环境权可诉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政治领导人没有完成碳预算那将可能面临被起诉的风险。确立了气候是环境权的一种, 而环境权又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法律观念, 这也意味着政府作为公民的委托人如果没有起到应尽的环境保护责任应受到法律的问责。

碳预算设置过程和种种制度设计充分说明碳预算是目前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最完善的制度创新。碳预算的任何实施步骤都需要企业、个体经济主体的相关行动, 和现有减排体系一样经济主体行动也需要成本, 这种成本多大, 在不在能力承受范围内需要及时有效的反馈, 密切经济主体制度化参与渠道, 毫不夸张的说碳预算在推动公众参与的民主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公众参与的民主价值方面又将进一步推动碳预算实施。碳预算最初确立和实际执行都少不了成本收益的分析, 即实现预算成本多大, 不同部门经济技术减排潜力又是多少等等, 然而, 这种成本收益分析始终只具有程序性价值, 碳预算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本身渗透了风险预防的政治文化。碳预算制定过程和英国意欲在欧盟和全球推广说明碳预算本身具有的强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涵义, 本身也隐含了发达国家—发展国家如何分割全球碳预算的分歧, 发达国家希望自己实施预算的同时也让发展中国家大幅减排从而迷糊和混淆发达国家早已是巨额预算赤字的事实从而最终淡化自己的责任颠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虽然碳预算在制度和具体操作上都具有相关优势, 但这并不代表碳预算在实施过程中不会遭受困难。英国公众认为任何绝对限制都会妨碍自由, 对温室气体设置绝对减排目标显然也是自由的部分丧失, 因此当视自由为生命的英国公众对注重结果的碳预算投以怀疑的眼光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如果说观念上对自由热爱使英国公众有所迟疑的话, 那么, 碳预算对英国经济和就业的可能损害则进一步使英国公众对碳预算合法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碳预算只在英国实施会导致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贸易机会外流、产业和就业机会转移, 因此制定第一阶段三个具体执行周期时便考虑到了全球、欧盟和实施技术的可行性三个方面, 并提出了在欧盟和国际范围内实施碳预算的可能性。英国政府认为碳预算要欧盟范围内甚至国际范围推行需要以下几个条件:碳预算在英国成功推行, 垂范国际社会;碳预算在英国成功经验为欧盟其他国家仿效;碳预算的经济成本在该国或地区可以承担的范围内, 同时该国和地区拥有实施碳预算所必需的技术;碳预算实施过程得到企业、居民和其他行为主体等利益攸关者主动配合。

碳预算需要英国采取包括碳税、排放权交易和拍卖配额在内的各种政策工具, 而这些政策工具必然会加大生产成本并最终对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构成压力, 更重要的是碳排放主要集中交通和建筑的结构决定了英国碳预算实施的方向的是低碳社会, 导致无论覆盖面还是深度上碳预算都比现有的减排体系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从目前已经施行的碳预算政策看来碳政策对贫困阶层生活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力后果, 碳预算本身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财富转移效应, 因此政府能否通过转移支付或者其他形式对这些阶层予以实质性帮助也很紧要。总之碳预算未来能否持续运转就在于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准备以应付经济学界和科学界没有充分掌握的经济、社会和国际政治经济后果并最终争取生态、社会和经济之间的平衡。

四、碳预算中国应用可行性

英国政府设定碳预算, 向全世界表明自己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角色, 也向全球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中国作为碳排放增长迅猛、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一的发展中大国是否也可以应用碳预算呢?从全国层次来说, 中国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在看得见的时间内碳排放还会持续大量增长, 因此过早的进行总预算可能会对经济造成过大的成本负担。然而即使碳预算的设置不应过早, 也不代表我们不可以从英国的做法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们必须有预期目标, 不能让温室气体无限制排放, 可以制定一些指标体系比如在在基准年基础增长多少、碳排放强度降低多少、碳生产率提高多少等等, 虽然这些指标这并不代表减缓战略, 但确实有助于树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形象;

其次, 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从制度上确保政治意愿的充足, 不能因为经济一时的困难而暂缓气候政策的实施,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同根同源, 中央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大量资金技术投入, 也发布了国家方案, 但在地区层次却始终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如何从中央—地方关系对地区予以足够激励确保足够地区政治意愿的充足甚为重要;

再次,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种各样的政策工具, 目前中央给各省下达节能减排指令属于命令控制性, 从成本收益来说未尽合理, 可以参考碳预算整合效应在执行现有政策时引入环境税、碳税、总量排放权交易体系等新的政策工具, 也可以参考碳预算的分解效应, 对建筑、石化等重点行业和交通等重点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充分利用法律工具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看来制定一部完备的气候变化法案对明确不同经济主体的责任, 统一利益攸关方行动大有裨益,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气候变化决议草案是一个好的开端;, 要在公众中间加大风险预防的政治文化建设, 实践证明应对气候变化成本收益分析是必要的, 但只应该是程序性价值, 公众要树立低碳意识就必须向公众灌输即使气候变化并未造成损害, 应对行动也应该积极进、提前预防的观念;

还有, 任何公共政策都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气候政策也不例外, 政府出台时必须对之进行综合分析, 以不恶化贫困阶层的福利为前提对可能的财富分配效应早做准备;考虑到的我国碳排放, 碳预算本身固定性和的限制性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不可能在现阶段的国家层次上推行, 但一些地区和城市层次已具备了某种条件, 这样在碳预算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行低碳经济从而争取对经济主体有更好的政策引导作用;最后, 充分意识到碳预算的国际政治经济涵义, 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新概念瓦解发展中国家立场的意图保持高度警惕, 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辨别真假, 力争温室气体排放权。

日韩金融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篇5

作者:易宪容

近日,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数据,有关“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的称赞声不绝。但就是没有人去想,为什么政府一出手经济数据就能够降下来?经济过热是否会卷土重来?这种运作机制的根本缺陷在哪里?当然,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看看他人所走过路。近几年来,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经济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同样不小。两国同样在采取办法来化解,但是由于采取的思路与方式不同,实际效果也就相去很远。从日本来看,直到近年来才有一点起色,而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特别是在1990年代,日本金融学界称之为“失落的十年”。日本长达13年的金融危机一直令许多人困扰,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二三年内都能够走出困境。如发达的市场体制下,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配合适当问题处理政策,金融危机在不长的时间内得以化解。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国力无法支撑的情况下,经济整个崩溃,金融体制也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更新与重建。

日本的金融危机之所以难以化解,就在于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体中,金融体制相对较为落后保守,金融法规不健全。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机构经营者在资产泡沫的扩张中,不注重金融风险控制与信用的分析,而是将重点放在人际关系的维持。在问题发生之后,又用尽一切手段来掩饰,最后把问题越拖越大,银行的呆坏账越积越多,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先是过

于乐观,继而拖以待变,等到问题越来越严重时,又不愿让大金融机构倒闭。政策上一再延误,从而失去解决问题的良机。日本政府最后不得不采取断然的政策,但经济已受到重创,病去如抽丝,这个巨大的经济体只好躺在床上等待元气恢复。

同样是面对金融危机,韩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经济受了到前所未有的重创,韩国经济也濒临崩溃的边缘。在韩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前一年,前总统金泳三也曾希望整顿积弊深重且体质又相当脆弱的韩国金融体制,但由于受到国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全力抗拒,行政部门不能够发挥应有的公权力而失败收场。一年后,面对着严重的金融危机,金大中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与帮助下,对韩国的金融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正是这种金融改革的大力推动下,经济短短几年就得到恢复。1999年和2000年韩国的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0.9%和9.3%。即使是在2001年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韩国的GDP增长率达到了3%。

韩国金融改革的具体方式有:首先是准备阶段(从1997年12月3日到1998年6月15日),在这个阶段中,韩国政府除修改相关法令规章并检视各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巴塞尔协议所规定8%标准,以作为日后大力整顿金融机构良好基础外,于1997年12月24日成立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并陆续设立韩国存款保险公司与综合金融评估委员会,以及在1998年4月成立独立的金融监督机构金融监督委员会等单位,作为

金融体制改革的执行与监督机构。

其次,在金融改革期间,将不能够通过金融检查的金融机构即其资产充足率未能达到最低标准、经营不佳且在短期内亦无法改善的金融机构、勒令其破产、合并、暂时停止营业以及给予拍卖等方式加速淘汰。

最后是经过一连串汰弱择强后,在金融监督委员会严格监督下,根据重整计划,以引进外资、有偿增资、合并、收购、缩减营业范围以及地点撤换管理层等方式,来加强经营状况较好的金融机构的体质。如金融机构巨大不良资产的清理、银行业与非金融机构的重整等。

政府强力介入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得韩国的银行业在短期内取得巨大的成绩。韩国银行业财务结构不但更加健全,而且生产力大力提升,获利能力亦明显增强,经营状况也进行了佳境。根据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在2002年4月底报告指出,2001年韩国的20多家银行基本上结束近5年来亏损的状况,而且净利润创历年新高。韩国银行业员工的生产力也得到大幅地提升,而且高于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同时,2001年韩国银行的资产回报率、普遍股权收益率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在韩国政府不断投放巨大的公共资金,协助金融机构清理庞大的不良资产之后,韩国银行业的健全性日益提高,银行资产的充足率等考查商业银行指标都达到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水平。

从韩国的金融改革来看,面临着严重的金融危机,政府推动的金融改革基本上是相当顺利的,大致上都按照预先计划顺利推行完成。尽管在改革的过程中,因韩国政府不断利用国家庞大的资源积极介入干预,严重扭曲资源分配和市场机能的正常运作,并由此引起国际上关切与批评。

近几年来我国也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与力度,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与措施,但无论是银行改革还是证券市场的改革都不尽人意。特别是这次宏观调控,金融体制所暴露的问题更是丛生,有的甚至积重难返。无论是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还是证券市场做假欺诈;无论是金融资产的错配误配,还是金融市场定价机制扭曲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严重阻碍国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金融业成了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

日本与韩国金融改革所走过的路或许会对我国有不少启示。首先,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上。缺乏大的战略和持续性的规划、设想,使得不少法令法规朝令夕改。比如金融改革的发展路径问题,是采取中央集权式或分权式自由企业式,尽管中央的文件有所表示,但实际上却根本无法走出信用市场所主导的金融体系。因为在这种体系下政府能够通过直接投资、贷款、政府担保等方式和银行来分担整个金融体系之风险,或透过银行关系来影响信用的再分配,从而通过利率管制让金融资源流向政府所认可的部门与行业。可

以说,目前这种金融体制中的根本格局不改变,金融改革要取得大的进展是十分困难的。在政府对金融市场主导的前提下,不仅会减低金融资源的运作效率,而且既得利益集团一定会利用政府权力来为其集团服务,如日本的既得利益集团那样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目前利率市场化问题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本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早就扭曲多年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会过热不断,就是这种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的结果。很简单,如果不是资产定价那样低,投资不会那样过热。但是,这显而易见的东西就是有人看不到。

其次,从韩国的经验来看,我国金融改革最为重要一点是:任何改革都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进行,并以有力组织来保证这种改革的执行与实施。目前我国所进行的金融改革不是先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先建立起执行这些法律法规的组织,而是走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哪里出了问题又制定一个政策来弥补,这就使得市场行为总是在以短期为主。

再次,要对现有的金融机构与组织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对那些体质不好、前景不佳的金融机构都得毫不留情地强制性地勒令其破产、歇业、拍卖与合并,比如一些证券公司及信用社。当然,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政府一定要下大力气,无论是银行不良资产还是证券的不良贷款,既要全面认真清理,看看到底有多少,也要有决心处理,不能优柔寡断,让问题一拖再拖,拖出日本的结果。同时,对国内外的资本大力开放,以补充金融业的失血现

象。为了吸引国外资金前来投资,要大幅放宽对外资进入国内金融业的限制。

还有,应该强化金融监管规范,重新的审视现行的监管法律与条例,不要等到问题一来就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比如,对中小投资者损害补偿问题。

英美新闻自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6

关键词:新闻自律 美国 英国 新闻评议会 报业投诉委员会

新闻自律的发展历程也就是是新闻业道德意识与责任感受到重视过程。下文将具体介绍美国与英国的新闻自律理论与机制。

(一) 美国

当时,美国一些具有责任感的报业领袖坚信自律是维护报业自由的唯一途径。1896年《纽约时报》发行人奥克斯(Adophs)在其报眼上公开宣称:“本报所有新闻都是值得刊登的”,以此向黄色新闻宣战,这可以算是报业自律观点的萌芽。1904年,主持《纽约世界报》的普利策(Pulitzer)强调指出,商业主义的观念仅限于经理部,但经理部的活动绝对不得侵犯编辑部,否则就是自由报业的堕落与危险。1908年,艾迪夫人(Musmaly B.Eddy)创办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坚决反对黄色新闻,拒绝刊登犯罪新闻。这些报业自律的具体实践,是实行新闻自律的前驱。

二战前,对新闻业不负责任的声讨愈演愈烈。此时的报业自律仅仅被认为是报业的自我约束。至于为何自律、如何自律,以及自律的性质及其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怎样?都没有系统的说明。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于1944年3月正式成立,并在1947年发表了《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业》(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的报告,成为了现代报业自律的理论基础。该报告阐明了外力的强制仅仅能消极防止报业内部的腐败倾向,优良的报业必须依赖掌握报业人员的高度责任感与道德心,进而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呼吁媒介自律,倡导建立新闻评议机构。也正是从新闻自由委员会的这一报告开始,“社会责任论”得到了首倡。“社会责任论”纠正了传统新闻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的不正确观念,暗示了新闻传播事业必须先承认的一个前提,即:唯有服务社会,才可能保障自己的存在。

20世纪下半叶,美国新聞业发展了一系列以媒介批评为基础的专业自律方式,如新闻评议会、内部督察员、专业批评期刊、专业协会及其章程等,其共同特点是“软监督”而非“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新闻业对自由与独立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加强自律,美国许多新闻媒介都在媒介内部设置了专职督察员或道德顾问。督察员的任务是搜集、调查受众对媒介及其活动的反映,调查结果以文字报告形式呈交媒介主管。但督察员的制度并没有在美国的报业广泛推广。

虽然美国新闻自律的组织和规范层出不穷,但无论20年代的《报业信条》或70年代的新闻评议会都是新闻业在“信任危机”的压力下对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在自律的宣扬中,新闻业希望可以得到社会的宽恕和信任以安放下自己的焦虑。可以说,自律被用于调解媒介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公关”的作用。这样导致的结果也只能是自律在美国的实现范围有限,许多自律规范都成了一纸空文。1982年对美国报业自律问题的调查发现,美国有一半报纸的编辑说他们的报纸订有道德规范和工作准则,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准则对自己产生过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1

(二)英国

1963年,英国全国记者同盟制定了《英国报人道德规范》,这是新闻从业人员进行自律的规范准则。它规定了记者不符合以下道德规范应受到谴责:将评论或猜测作为认定之事实发表、隐瞒或歪曲历史、因欺诈、威胁、侵犯隐私等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新闻或照片、对于已发现错误的报道不尽快更正或道歉、拒绝给予被批评者以答辩机会、不遵守承诺。2

英国新闻界的自律组织称为“报刊投诉委员会”(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 简称PCC),正式成立于1991年,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报业评议会(The General Council of the Press)。评议会成员全部来自新闻界,没有行业外人士的参与,这样的评议会难免会对新闻界有所庇护。直到1989年,报业评议会一直被认为是个“骗局”,无法唤起公众的信任。1990年英国政府任命以麦尔卡特(David Calcutt)为首的调查委员会对报业评议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英国报纸滥用手中的权利不公正地侵犯私人的隐私,而报业评议会未能很好地履行其监督报业自律的职责,建议成立报刊投诉委员会取而代之。1991年,报业投诉委员会成立,放弃了过去评议会保护新闻自由、反对媒介垄断的一些有争议的做法而独立裁决报纸违反职业道德准则的行为,并颁布了一个《行为规约》。《行为规约》是PCC的投诉裁决依据。它虽然是一些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文字,却构成了当今英国新闻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行为规约》本着“既保护个人权利,又支持公众知情权”3的原则,针对新闻采编中一些可能与公众或报道对象发生矛盾冲突的问题,以条款的形式对新闻记者和报刊的行为作了严格的规定。它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英国的新闻媒体为避免“对簿公堂”都自愿自觉奉之圭臬。这样,在刚性的法律约束之外,英国新闻界智慧地开辟了一方“有事私了”的空间。

对英美新闻职业自律的分析为我们制定、修改和完善我国的新闻自律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近年来,我国新闻界缺乏职业规范的现象突出,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有效的新闻自律机制。尽管在1991年就有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及相关法规、文件通知,但在新闻职业道德的监督体制上却并不完善。我国监督管理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由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单位自身等来完成,而社会大众的监督只能靠向这些机构举报来完成,难以对新闻行业形成有效的约束。反观英国,由于有了报刊业的《行为规约》以及PCC,报业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并且能够相对平稳地解决新闻纠纷。因此,我国可以效仿英美的新闻自律机制建立类似的自律组织。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我国媒介监督体系的不足,给予公众进行媒介监督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新闻媒体提高公信力,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同时更大程度地追求新闻自由。

注释:

[1]菲利普.迈耶《道德新闻学》 第17页

[2]周鸿书 《新闻伦理学论纲》,新华出版社,1995年,附录

[3]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官方网站 http://www.pcc.org.uk

参考文献:

[1]王怡红.越过迷误:追寻新闻自律的价值意义[M].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4月

[2]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M].新华出版社,1995年

[3]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M].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世界生物燃料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篇7

各国生物燃料现状

在全球生物燃料市场中, 生物乙醇占85%, 生物柴油占15%。生物燃料可以与化石燃料混合。在各个国家, 生物燃料占汽油或柴油中的比重从5%到20%不等, 法国5%, 美国20%。生物乙醇的消费和生产市场主要在巴西和北美洲, 占世界乙醇市场的89%。乙醇燃料消费量约占美国机动车汽油消费总量的2% (按体积算) 。巴西生物乙醇的产量 (按体积算) 占到所有燃料的22%。1975年, 全球燃料乙醇产量42万吨, 2000年增加到1 260万吨, 2007年约为4 600万吨。2000年-2007年, 全球燃料乙醇产量年均增长率达20%。到2010年末乙醇产量将达到6 000万吨 (如上图所示) 。欧洲是世界生物柴油生产量最大的地区。欧洲生产生物柴油的国家主要为德国、法国, 意大利。生物柴油主要与化石柴油混合, 一般占柴油的5%到20%。

世界主要国家的生物燃料政策

各国在燃料种类、燃料作物的选择、种植方式、转化技术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为促进生物燃料发展和鼓励消费, 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支持政策, 主要体现在补贴支持、税收支持、金融支持、边境措施、技术标准五个方面。

2003年, 欧盟委员会 (EC) 颁布了《促进交通工具使用生物燃料指令》 (以下称指令) 。目标是使其成员国在2005年将机动车生物燃料的混合比例提高到总燃料的2%, 并使这个比例在2010年提高到5.75%。目的是利用生物燃料优化能源政策, 加强欧盟整体的经济竞争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就业;并强调发展生物能源能够提高欧盟能源供给安全。

欧盟各国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促进生物燃油的发展, 一是对机动车车用燃料添加生物燃料的成员国实行免收欧盟最低税的政策。二是对生产用燃料的植物种植给予奖励, 并出台政策补贴生物燃料用农作物的生产。英国、法国等都是传统的农业补贴大国, 其政府限制了对其他农产品如大豆和向日葵的补贴数量。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 欧洲汽车生产商加快了研发速度, 使新车型能够配合新的生物燃油的使用。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 现在欧洲大多数的交通工具都可以使用低比例的生物和化石混合燃料。

巴西是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生物能源政策的国家。《巴西乙醇计划》开始于1975年, 当时石油危机席卷全球, 石油价格飞涨, 对巴西经济造成了破坏性的打击。为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巴西制定了农业补贴政策。农民种植酒精燃料植物便可以领取政府补贴。政策出台后, 农民种植生物燃料农作物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汽车工厂也不得不提供汽车用乙醇燃料发动机, 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 当时巴西汽车的工业技术还不发达, 由于乙醇具有高度腐蚀性, 使用乙醇汽车的保养成本比普通汽车大很多。其次, 在汽车发动之前, 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几分钟的预热, 所以, 人们在选择乙醇汽车时处在两难的境地。1976年, 巴西政府下令必须在汽油中加入11%的乙醇之后, 乙醇价格才得到稳定。2003年以后巴西乙醇产业大发展, 归于两个因素:一是科学家采用了耐燃材料, 研制出“柔性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耐腐蚀, 可以使用任意比例的乙醇混合汽油作为燃料, 柔性发动机得到广泛推广。2009年, 巴西生产的轻型车和摩托车100%都采用“柔性发动机”, 消费者可以随时更改他们油箱中的燃料类型;二是巴西的乙醇生产采用的是产量高效的甘蔗, 其产量是玉米的6倍。甘蔗能够很容易地适应巴西的环境, 四季可以生长, 降低了生产成本。

美国是世界上利用玉米生产生物乙醇规模最大的国家, 报告预测, 2007-2008年度, 全球约有9 500万吨玉米用于生产生物乙醇, 其中美国使用8 100万吨。美国制定的促进生物能源的法案中, 最有代表性的法案是1992年《能源法案》 (EPACT) , 它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从1994到2002财年, 政府一共给予包括生物能在内的新能源共2 650万美元补贴。在《1980生物质能和酒精燃料法》中, 政府为生物燃料和酒精燃料项目提供了贷款担保。《原油暴利税条例》设立了化石燃料可替代燃料的生产税收抵免制度。《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对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增加经费。政府将14亿美元投资用于研究、开发、部署清洁能源技术。《1999年美国总统之行政命令13134号》制订了生物燃料发展规划, 此命令还包括设立永久性理事会, 理事会成员由能源和农业局长、环保局署长、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和其他机构的领导组成。为了保护国内的生物燃料生产企业对进口生物燃料乙醇征收每加仑54美分的关税。《可再生能源生产激励机制1212条款》规定在2003年前, 政府为包括生物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私人项目提供10%的投资信用担保。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燃油工业在2007年经济危机中得到了0.3亿美元的税收抵免, 比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的税收抵免高4倍。

中国生物燃料的现状和政策

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需要安全的能源供应作为保障。中国是能源紧缺的国家, 以原油为例, 中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相当于1/10的世界平均水平。国内每年石油产量只能满足全国1/2的需求。为了优化国家的能源结构, 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2007年,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总额已达到120亿美元, 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生物燃料主要是燃料乙醇。中国用于生物乙醇生产的主要资源是陈化粮, 其次是木薯和甜高粱。目前, 车用生物乙醇汽油已经在5个省份的所有加油站和其他27个城市广泛使用。生物乙醇的产量已经在2008年达到12万吨。中国乙醇汽油的使用居世界第三位。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生物柴油的生产领域具有主导地位, 年生产能力达48万至51万吨。据估计, 2010年末中国生物柴油产量将达到100万吨。

2001年, 政府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以及《变性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五”发展专项规划》, 把生物燃料列为重要的能源组成部分。2002年3月, 国家经贸委 (NETC) 和其他8个部委联合制定并颁布了乙醇汽油使用《机动车使用乙醇的试点方案》和《汽车燃料添加乙醇的实施细则》, 并规定了乙醇汽车在财政、税收、价格方面的政策等。政府划拨4.8亿元对燃料乙醇进行补贴, 每吨生物燃料乙醇的直接补贴为1 370元人民币。并且免除包括河南、安徽、吉林在内的3个省份乙醇生产企业17%的增值税。为了规范乙醇生产,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01年发布了两个国家标准规范生物乙醇和汽油的比例, 即《“变性燃料乙醇”GBl8350-2001》和《“车用乙醇汽油”GBl8351-2001》。在2004年, 国家又颁布了《国家汽车强制性燃料乙醇标准GBl835l-2004》。2005年, 国家法律为实施发展生物质能提供保护。2007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鼓励发展和利用清洁高效的生物质燃料。

生物燃料在中国发展的瓶颈和对新政策的建议

生物燃料不是万能的, 也存在局限性。中国在生物燃料的发展上主要面临农业基础薄弱、人口压力、价格高昂、技术瓶颈这几个问题。政府可以根据我国优势制定出政策。

第一, 政府应加大对生物燃料相关农业产品种植的补贴力度, 使农民种植生物燃油用经济作物没有后顾之忧。欧美国家是农产品的补贴大国。粮食价格由于政府的高额补贴和高度机械化生产而变得非常低廉。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大门被打开, 2008年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简单平均税率已经被降到了15%左右, 和欧盟的农产品关税相当。因而欧盟的粮食价格在国际粮食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 有可能冲击中国的农产品市场, 导致中国农民丧失种粮的积极性。虽然中国受《入世议定书》中的承诺所限, 但我们可借鉴他们的某些可取做法, 在不违反WTO原则的基础上, 完善关税结构, 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作用。另外一方面中国应该将农产品补贴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

第二, 中国生产生物燃料的原料是粮食, 现在80%的乙醇原料是谷类。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国家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最明显的是2007年粮食危机出现以后, 国内粮价受国际粮价的影响大涨。为了稳定粮食价格, 中国一度暂停以粮食生产乙醇的项目。中国生物燃料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粮食安全和国内粮食储备充足的基础之上, 促进开发替代粮食资源, 如以农作物秸秆为代表的各类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作为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

第三, 生物燃料的价格不能与原油相比。每年中国政府为生物燃料消费补贴15亿人民币。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和财政支持, 乙醇生产商根本没有利润。因此只有突破性的科技进步才能实现扩大生产。中国可以学习美国经验, 专门为生物燃料的研发建立研究基金。提高科研院所或企业对生物燃料生产技术和生物燃料内燃机技术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第四, 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欧美和巴西等国家或地区对燃料乙醇的研究和应用起步早, 发展迅速, 如美国对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肥料生产燃料酒精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快, 已形成由能源部、农业部和环保局共同负责, 并由相关企业和研究所承担有关研究项目的研发体系。中国可以吸收美国、巴西和欧盟的科学技术, 结合中国生物资源的特点, 开发出适应中国生物能源发展的新路。

目前在国内发展生物燃料存在极大的机遇和优势:其一收集农作物废料的人力成本低, 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其二发展以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其三国内生物燃料市场庞大, 有利于生物燃料大规模的生产、推广。尽管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发展生物能源上仍有很大的差距, 但只要制定出适当的政策鼓励生物燃料及原材料的生产、研发和消费, 相信中国将来一定会使生物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发挥巨大作用, 造福中国, 造福世界。

美国翻转教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8

一翻转教学的定义及起源

翻转教学 (Flip Teaching) 亦可称为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 或颠倒教学等, 名称不一, 但其概念是相同的。是一种把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教学模式。通常是通过在课外时间观看教师制作的视频来进行的。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 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 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 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 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过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 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简单来说, 就是把上课这一部分改为学生在课外观看在线视频等, 而把“作业”这一部分移到课堂中来完成。翻转教学的兴起是以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的翻转教学为起点。到2012年1月30日第一届世界翻转教学开放日二十个州的翻转教学课堂对教育者们开放观。而各个翻转教学研究的相关网 (Tech Smith) 以及工具 (Show Me, Educreations等) 也逐步建立起来。

二翻转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1. 理论基础

对于翻转教学的理论基础目前还没有人做过深入的研究, 但大多数人都会提到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 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 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翻转教学注重课堂上的交流活动以及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可以说符合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另一个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师进行翻转教学制作视频时必然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而视频所包含的信息必然要使之在教师所给予的引导任务下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对于翻转教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才能使翻转教学自身也进行不断完善。

2. 实际案例

第一, 石桥小学的数学翻转课堂。2011年秋天, 美国明尼苏达州斯蒂尔沃特市石桥小学开始了数学翻转课堂试点计划。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里观看10~15分钟的讲课视频;之后会接受3~5个问题测验, 看他们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 测验结果会即时反馈。教师则使用Moodle跟踪学生在家学习的过程, 锁定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第二, 柯林顿戴尔高中的全校翻转模式。美国柯林顿戴尔高中在用两个班经历了两年的翻转课堂试验后, 校长格雷格·格林大胆地在全校实现翻转模式。学生在家观看教师录制的5~7分钟的讲解视频, 做笔记并写下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 教师会重点讲多数学生有疑惑的概念, 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反馈。学校还解决了部分学生在家上不了网这个问题, 课前课后分别提供校园电脑一个小时的访问。在实施翻转课堂一年后, 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度提高, 165名新生中, 只有19%的学生英语不及格, 而原来这一比例一直在50%以上。曾经, 这所底特律的郊区学校是本区声誉最差的学校之一, 现在这里正发生着巨大变化。

事实上随着翻转教学在美国越来越盛行, 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翻转教学的实践。

三翻转教学的优势及挑战

1. 翻转教学的优势

以上文中的柯林顿戴尔高中为例, KNEWTON在线教育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

由上表可看出翻转教学不但提升学生的成绩, 并且也减少了学生的违纪行为。

以上是数据所表明的翻转教学的成绩, 具体来说翻转教学有如下优点: (1) 老师有更多时间进行一对一帮助, 对所有学生展示的问题进行关注, 而非个别人, 建立更紧密的师生关系。 (2) 在课堂中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3) 教师和同事、家长、学生共享资源, 从而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 亦可在必要时进行帮助。 (4) 促进学生复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我管理, 合理安排时间等) , 并且大多学生更乐于接受视频、图像的教学, 而非单一的课本。

2. 翻转教学面临的质疑与应对方法

第一, 有人认为, 翻转教学降低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其实正好相反, 由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课前资料以及给予他们在家里对问题深入思考的机会, 那么在课堂上他就要明确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是要能使学生改变他们错误的理解和把知识应用到他们之前在家学习到的东西中。这要求教师对其所教的课程以及学生的问题非常敏感。而且教师在课堂上会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使教师和学生进行一个有针对性的深入交流。第二, 如何确保学生观看了视频。学生在家是否完成作业教师很难知道, 同样在翻转教学中学生是否会观看视频也是不能确定的, 为此我们可以再看一下马祖尔的方法, 他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前提交观看后的问题、反思和想法。从另一个角度看, 学生不看视频也可能是因为视频太枯燥无聊, 因此教师就要考虑提升视频的质量。此外, 翻转教学还存在适用范围的限制, 其对象最好是有一定有自制力的并掌握一定知识的学生, 也即对学生年龄有一定要求。但从总体上来说, 翻转教学使我们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反思, 利用现有的科技工具, 更利于培养创新性的人, 也利于教师关注学习成绩中下的学生, 值得我们继续关注研究。

四翻转教学对中国的启示及借鉴时应注意的事项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与科技都有了发展, 电子计算机也基本在各个学校普及, 有了进行翻转教学的环境。而当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使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而这其中翻转教学也可作为一条新思路。现在中国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相继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 在借鉴翻转教学时, 我国教师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利用当下的技术使师生的翻转教学容易化。教师们要有方便的录制工具, 有统一的发布视频平台, 这样才能使教师对录制课程熟练化。学生这样才会知道他们可以从哪里得到课程资源。 (2) 为你的翻转教学期望而教。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会不明白为什么要用翻转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反复强调使用翻转教学的优势。这也使得翻转教学在开始会不易进行, 而教师要始终坚持下去。 (3)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上文中的马祖尔提到学生们在“上课”前非常积极的使用一个由麻省理工提供的一个称为NB的注释工具, 之后学生们在课堂积极地进行讨论, 两周后他的35个学生已在文章中出现了2000多个注解, 而他认为自己的加入会破坏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权威的, 教师的思想和话语会限制其思考。 (4) 评估学生对课前任务的理解, 然后充分利用上课时间。使用翻转教学需要教师对所教内容非常的敏感。教师通常会在学生观看在线视频前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前任务, 从而便于对学生理解课程的程度进行评价。Talbert说自己的学生使用一个叫做“披萨”的讨论平台软件, 他们将自己的问题和评论发表在上面, 这样Talbert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学生的主要问题在哪里。这样在课堂上他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问题, 充分有效的用上课时间。这样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因为课堂时间限制而无法提问的问题。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当堂提问的习惯或勇气, 而对于现在学生而言在网上发表自己的问题则相对容易。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来评估学生进而从旁指导。 (5) 为翻转教学设置一个专门或者特定的目标。Millet说, 当别的教授向他咨询关于翻转教学时, 他会告诉教师首先要明确所教课的问题所在, 没有必要去翻转整个课, 而是要看翻转能为课堂带来什么好处。然后寻找可以解决教师已明确的问题的技术。 (6) 建立一个可以补充翻转模式的评价。翻转教学中盛行合作学习 (或者说是小组合作) 使得评价有了难度。为此马祖尔发明了一个云端课堂管理系统, 称之为“学习催化剂”。学生在这个系统进行注册, 从而便于教师对个人和小组的评价。这个系统使得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 而学生可在其手机或电脑上进行个人作答。这就像是建立了一个关于教育的云端数据库。总之, 我国在借鉴时势必要注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翻转, 如果翻转要翻转到什么程度, 而翻转时又要做出怎样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关中客.颠倒教室究竟颠倒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5) :19

[2]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 2013 (4) :65~68

[3]张跃国、张渝江.“翻转”课堂——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3)

美国动画创作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篇9

一、美国影视动画制作成功的关键要素分析

影视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以其幽默性和娱乐性, 逐渐在电影市场升温。尤其是美国影视动画的制作, 一直占据国际动画的霸主地位, 特别是在人物塑造、角色造型设计、导演阐述这三个方面为其他各国的动画发展提供了很多优秀范本, 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成功要素。

(一) 人物塑造

由童话改编的好莱坞电影《精灵鼠小弟》1999年在美国上映, 当时横扫全美电影市场, 而主人公——一只叫斯图尔特的小白鼠, 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小宠物。影片讲述了斯图尔特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 因被好心的利特一家领养, 来到这个温馨的大家庭的故事。观众虽惊讶于小白鼠的角色设定, 但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小白鼠斯图尔特被带回家时遭到了哥哥乔治的嫌弃, 但他却用善良和真诚打动了乔治, 两人后来竟情同手足。另外, 斯图尔特的精神也感染了利特一家, 他们本是小白鼠物质生活的提供者, 却从他身上收获了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电影《变形金刚》也同样在情节上将汽车和人类巧妙地联系、融合在一起, 使故事条理清晰且逻辑缜密。《变形金刚》采用逆向的手法, 一开始将人类摆在十分弱势的位置。在外星生物强势来袭的时候, 我们自以为的科技和军事都无足挂齿, 在巨大的汽车人脚下, 人类甚至如蝼蚁一般, 只能等待拯救。这击溃了人类对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无限自信, 也传达出, 在浩瀚的宇宙中, 人类只是短暂、渺小的一员, 正如擎天柱所说:“他们是个年轻的种族, 还有很多要学。”影片中, 人类虽然弱势, 但拥有很多可贵的品质, 这也使得汽车人与其并肩作战, 为了人类存亡与邪恶殊死搏斗, 而人类也充分展现了其勇敢正直。“尽管来自不同的世界, 但像我们一样, 他们也不可貌相。”在这光怪陆离的想象背后, 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动画角色本身被赋予了一种人格魅力并能够和人类完美互动。

(二) 角色造型设计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影视动画里重要的元素之一, 一个惟妙惟肖的动画角色, 往往决定着影片的成败。2010年3月26日, 《爱丽丝梦游仙境》在中国内地上映, 连续三周位列票房榜首, 累计票房近两亿。在影片中, 导演蒂姆·波顿充分调动了他的奇思妙想:穿着礼服的兔子、吐着烟圈的蓝色毛毛虫以及会微笑的猫, 带人们走进了一个魔幻世界, 这正是美国动画形象的特点:幽默性和幻想性。在自由思想的引导下, 美国动画角色不惮运用生活中的任何素材加以夸张的表现, 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他们对动画角色“拟人化”造型的处理, 如兔子的打扮上, 礼服上竟还有小巧的领结, 给人一种异世界的新奇感, 对此不得不称赞导演的用心。难以想象, 在高大粗犷的美国人手里, 角色造型设计竟可如此细致入微。

(三) 导演阐述

由怀特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夏洛的网》真实地还原了怀特笔下的谷仓、田野、池塘等生活场景, 散发着浓厚的大自然气息, 很容易引人入胜。小女孩芙恩在爸爸的“魔掌”下救下了发育不良的小猪威尔伯, 并从此对它关怀备至, 甚至将其放进婴儿车里, 充分展现了童年期的孩子纯真的理想主义, 以及女孩天性里蕴藏的母性光辉。而蜘蛛夏洛则是善良宽厚的化身, 在对威尔伯许下承诺后, 一直奋不顾身地帮助它, 直至生命的终结。导演阐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和磨难的故事, 很好的启发了儿童, 也洗礼了成人的内心世界。《夏洛的网》更深刻地体现出怀特的生态主义。在这个小镇, 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背后, 是怀特对于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也是他对人类文明的忧思。影片之所以成功, 不仅源于一个奇幻的故事作为蓝本, 还因其导演阐述的哲理。怎样保护孩子内心的净土, 引导他们走进自然, 是对成人教育观的改变;怎样善待其他人, 真诚地与人交往并信守诺言, 是对孩子世界观的塑造;而其中阐明的生态主义, 更是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呼吁和倡导。

二、中国影视动画制作的现状与不足

在中国, 也有一些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 比如周星驰导演的《长江七号》。在人物塑造上, 小狄和七仔的对手戏让人看到一个人类世界的小男孩和外星生物之间深厚的情谊, 真实并温暖, 因此在七仔舍身救小狄父亲的时候, 观众无不为之落泪。在角色造型设计上, 影片中七仔的形象曾红极一时, 这只憨态可掬的外星狗触动了所有人的萌点。七仔的形象在制作上可谓是精益求精, 毛发和身体的质感极强。笑的时候, 能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 愤怒的时候还能皱眉, 使整个动画造型变得活泼诙谐, 为中国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树立了良好的范本。在导演阐述上, 导演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影片中, 周星驰反复教育儿子:“我们不去偷, 不去抢,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拿, 要努力读书, 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喜剧, 而被注入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遗憾的是, 08年以后中国再未制作出类似影片, 反而集中在一些中低成本的影视动画制作上, 总体来说还存在很多不足:

其一,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说, 当下中国对电影中人物关系的处理还不够细致, 人物形象不够饱满。在美国经典电影中, 我们可以发现, 人物之间的互动是多向的, 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 甚至正负两面的心理可以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变形金刚》里, 人类在无知的情况下, 伤害了守护者大黄蜂, 但他不计前嫌与人类并肩作战, 正是这样关系的演变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夏洛的网》中老鼠坦普顿则是一个集自私、贪婪、冷漠、善良、机智于一身的“圆形人物”, 角色显得真实有力。如何讲述复杂且微妙的人物关系以及塑造形象更饱满的人物, 是影片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一大关键。

其二, 中国动画的角色设计, 存在缺失自我特色的问题。在国外影视动画对我国狂轰乱炸的情况下, 中国影视动画大量受欧美以及日本的影响, 角色设计仿佛跳进了一个“怪圈”, 总能找到异国风情的影子, 而过去艺术成就极高的《小蝌蚪找妈妈》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作风格, 现今几乎消失殆尽, 令人扼腕不已。另外, 我国角色造型不够生动细腻, 无法从角色的言行举止中窥探到其丰富的内心戏, 仅仅从外貌入手, 无论多可爱, 都失去了鲜活感和生命力。

其三, 无论是从电影的角度还是动画的角度, 中国影视动画的导演阐述都没有沉淀特有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无法与中国观众产生共鸣。一部无法诉诸心声和情结的影片, 当然也就失去了感召力, 受众群随之变得狭窄。虽然国产电影无法像《变形金刚》一样打造声势浩大的动作场景, 但丢掉那些华丽的特效, 《变形金刚》本身也是一个凝聚美国精神的好故事。而反观国产动画《喜羊羊》, 就像《蓝精灵》的翻拍:灰太狼就像格格巫, 站在邪恶的一方, 而慢羊羊则像蓝爸爸, 带领着一群小蓝精灵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是国产影视动画的一大通病, 题材上的原创性不够, 价值观上的民族感不强。试问, 在制作和后期宣传力度都不够的基础上, 观众们怎么会选择肤浅浮夸的国产片呢?

三、国产影视动画的发展对策

其实, 《长江七号》是由哥伦比亚公司 (亚洲分公司) 和国产电影公司联合打造。很容易想到, 七仔的形象设计, 完全依靠国产动画行业是难以实现的。且《长江七号》的叙事手法也完全沿袭美国的套路:外星生物意外出现, 拯救了人类后, 仿佛完成了某种使命, 最后离去还给人类平静的生活, 七仔的形象是一种美国英雄主义的体现。因此, 想要看到原汁原味的优秀中国影视动画, 还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其一, 国产影视动画若想在人物塑造上得到提升, 在宏观上, 要组织庞大而缜密的关系网, 将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在微观上, 则要反复推敲单个的人物形象以及情感的表达。一部好的电影并不是一个大的框架, 对于细节的表现力, 才是真正体现艺术成就的地方。

其二, 对于动画角色设计来说, 笔者认为创作者们切不可急攻近利, 盲目模仿。国外虽有大量经典角色造型值得借鉴, 但我们必须取长补短, 将时代感和民族性巧妙的融合, 凸显独特的审美特征, 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

其三,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中外动画电影的导演阐述也大相径庭。而在吸取外国影视动画的经验后, 中国在创作上仿佛拿到了一块敲门砖。现今影片题材应更多的挖掘中国历史或民间故事, 尽可能植根于本土文化, 只有表达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东西, 才能找到与观众心灵的契合点。

让人欣喜的是, 2014年出现了几部以中国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动画电影:《神笔马良》《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等。从故事到制作, 都有极强的“中国风”的味道, 且影片意识形态的表达多为邪不压正, 这也体现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信仰和精神追求。影片票房也算小有成绩, 阐明了一个真理:只有经典, 才历久弥香。

四、结语

尽管这十年来, 中国影视动画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但在技术力量和影片内涵上, 中国距离日本及欧美, 还有很大的落差。如何做出精致细腻的画面效果, 如何表达鞭辟入里的哲学意义, 都是当今中国动画乃至电影产业, 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只能说, 中国在此还像襁褓里的婴儿, 拥有极强的可塑性, 却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苏世昌.论中美动画角色造型的差异[J].芒种, 2013 (12) .

[2]李嵩.浅析中国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9) .

[3]王雪.影视动画的表现手法与民族化发展的关系[J].电影文学, 2012 (7) .

[4]王芳, 杨东旭.挑战与机遇并存——从电影《变形金刚》看当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J].大舞台, 2011 (10) .

关联理论对中国新词翻译的启示 篇10

在当今众多的理论中, 关联理论与翻译有着很好的契合性, 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翻译现象并指导翻译活动。在关联理论这一认知语用学理论的框架下, 翻译是一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参与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 翻译是一种借助语言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不拘泥于文字的对等, 不讨论直译、意译的长短, 看重的是功能的对等, 即在交际的功能上, 原文和译文应取得某种相似的交际效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原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只有三者之间的关联度达到最大化, 翻译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China daily作为中国最为出色的英文报纸之一, 在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其官方网站上的“新词新译”栏目更是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所熟知, 该栏目提供大量关于中国特色现象及事件的英文表达, 运用关联理论对这次英文表达进行系统分析能有效促进中西方交流, 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度。

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综述

Sperber和Wilson秉承了Grice的人类交际行为不仅涉及编码/解码手段, 而且还涉及推理机制的交际观, 构建了“关联理论”。该理论是西方较有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是对语言哲学领域内关于语言交际的一种解释, 其焦点是“交际与认知”的关系。格特率先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中, 认为翻译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 它不仅涉及语码, 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 (1) 交际双方的“互明”, (2) 最佳的认知模式, 即关联度。依此达到译文的灵活调变和辨证取舍以及译语与源语之间、交际与意义之间最大程度的趋同原则。

中国新词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随着各种新事物不断出现而产生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传播中国社会的新变化。世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的快速发展, 迫切要求中国向世界展现其自身发展的魅力, 而翻译正是促成这种交流的有效手段, 关联理论以交际性为准则, 恰好符合中国新词翻译的目的, 因此, 关联理论能更好地指导中国新词的翻译。

关联理论对中国新词翻译的启示

China daily的“新词新译”专栏所涉及的新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新政策、新思想、新事物, 如何将这些新词准确地译成英语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对中国日报新词的英译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新词英泽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如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等。关联理论对应的翻译策略有“直接翻译” (direct translation) 和“间接翻译” (indirect translation) 两种。直接翻译则与直接引语相像, 它有赖于“语言特征的相似性”。间接翻译相当于间接引语, 对原文的语言特征有较大的改动, 意在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的相似性”。

1. 直接翻译法

直接翻译即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 保留原文的形式。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的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汉语中有些特色新词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也能取得对等的效果, 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往往是在吃透了原意, 符合上下文和专业习惯表达时所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风险投资:risk investment;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网民:netizen;电脑犯罪:computer crime;网上购物:shopping online。

2. 间接翻译法

间接翻译法是通过对原词深层蕴意的理解将原词汇的表层结构有机地转化为译语的表层结构, 重在再现原词汇的蕴意, 真实的传达词汇所含的信息。它是一种不拘泥于原词汇形式的翻译方法。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对这些原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充分体现出来。间接翻译法对原词的改动较大, 重在传达交际目的, 使交际双方的认知趋同度达到最大化。如:

不感冒:have no interest;畅通工程:Smooth Traffic Project;倡议书:initial written proposal;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蜗居:pigeonhole;吃香:be very popular, be most welcome, be in great demand;一次偿还信贷:non-installment;北京磅:Peking Pound;用工荒:Labor shortage;哈租族:Hire clan。

以上各新词的翻译均没有按照原词的形式去表达, 而是在充分考虑原词的交际目的及其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各种形式的灵活变换, 真实地传达出了原词所蕴含的信息。

总而言之, 译者应在对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因素做出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决定译文应在翻译时采用什么翻译方法。在翻译中国新词时, 译者并不一定非要严格区分该词是采用直接翻译法或间接翻译法, 只要不违背关联的原则, 他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在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方法。

结语

关联翻译理论对于中国新词翻译的启示不仅仅在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方法的灵活运用, 尤其是关于中国新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思想和翻译时必须考虑的交际意图与读者的期望相吻合的观点, 辩证地解释了翻译现象, 使我们对新词翻译本质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对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A].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欧盟农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篇11

日前,“2016(第四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在北京举办,欧洲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司长泽西·普莱瓦(Jerzy Plewa)出席了此次峰会。普莱瓦负责欧盟农业发展政策相关的工作,《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围绕欧盟的农业发展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价值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济报告:你怎么看中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泽西·普莱瓦:欧洲市场上有很多中国食品,如茶叶、食品和蔬菜等,中国的食品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欧洲市场的消费者更青睐高品质且多样化的食品,因此中国可以针对需求提供食品。我们也会促进双方食品贸易发展。

中国经济报告:欧盟的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产品生产有哪些启示?

泽西·普莱瓦:中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与中国的交流也很频繁,与中国政府和农业领域科学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欧盟,我们有好的土地、农民和农场主,农业发展潜力大。但我们不只关注产量,更关注质量。我们必须遵守欧盟设立的产品质量政策。

欧盟有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保护特定地域的传统产品。所以我们也在和中国协商关于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协议,包括红酒、肉类和奶酪等产品。在欧洲,我们已经建立了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双方共同约定项目,涵盖更多产品。在双方市场上出售的这类产品都注有特殊标志,这样可以促进双方的农业及贸易发展。在高品质食品地理标志制度方面,我们有很多合作伙伴,比如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签订了包含地理标志保护和产品质量条款的产品保护协议。在与中国的合作中,也可以借鉴这些合作模式。

中国经济报告:基于欧盟经验,你认为中国应如何解决食品和粮食安全问题?

泽西·普莱瓦:这些问题本身很难解决,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现在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2016年中国成功举办了G20农业部长会议。因此我们采纳了中国的倡议,举办关于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峰会,与农业大国共同探讨焦点问题和行动计划。这样可以加强各方合作,推动国际化目标和标准的设立。欧盟在这方面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乐意与其他国家分享。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农业发展目前面临诸多结构性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泽西·普莱瓦:欧盟多年前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年来,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经过不断改进,已经取得一些成就,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优酷上市对中国广电行业的启示 篇12

截至2010年9月, 优酷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内成功融到了1.6亿美元, 巨额的资本促使优酷在目前赢利空间仍不看好的网络视频行业中能够存活下来并由此概念成功上市。

对于优酷网、酷6网在资本层面获取到的成功,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是这个行业及其相依托行业的诸多因素促使其成功的, 他们是有共性的, 如, 网络视频行业是依托于成熟稳定的互联网行业、IT行业、通信行业的基础上再次诞生出来的。上述行业在技术层面、运营模式、内容建设标准等方面都有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全世界及中国的网民如果想欣赏到优酷网、酷6网中的精彩内容, 可以直接在其浏览器中输入相应网址, 就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观看到自己想到的视频。

在上述一个看似很平常的应用背后, 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一系列技术标准统一规范 (如开放的互联网标准、浏览器的统一标准、互联网IP地址的标准、视音频及文字显示的标准、交换机路由器的标准等等) 所造成的结果。

相对而言, 正在发展的广电行业尤其是数字电视行业, 在技术层面却没有实现统一的技术标准, 数字电视的封闭技术不仅包括智能卡CA系统, 还包括中间件、VOD等增值业务软件。

在确定了以CA或中间件为中心的封闭技术体系后, 在网上开放的代码到了广电技术提供者手里就变成封闭的了, 只有签订过严格保密协议的工程师才能看到。

因为没有开放的平台可供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使用, 几乎所有的基础应用都被分别锁定到了原始的CA、中间件和机顶盒提供商, 极大地限制了技术创新。这就是广电在招标前是甲方, 招标后就变成了乙方的根本原因。

打破封闭, 建立开放统一的数字电视技术体系已成为一些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共识, 如果作为行业相关主管政府部门对这种趋势加以引导, 将会使数字电视技术具有中国的特色, 进而摆脱源自欧洲的封闭技术体系的束缚, 中国广电产业界将因此对世界数字电视技术格局产生影响。

站在广电未来发展的角度, 封闭混乱的技术体系是第一个要面临的解决的问题, 这恰恰是广电向三网融合发展的最大技术障碍。

统一技术平台可提升有线整体作战能力

随着三网融合脚步的加快, 面对来自电信运营商“集团军”式的竞争模式让广电运营商感受到了压力。可喜的是, 中国有线行业正在进行以省为单位的整合及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组建工作, 此决策的贯彻与按部就班的执行将使全国有线行业真正实现统一, 增加有线行业整体“做战”能力。

但在实现全国有线一张网的背景下, 如果技术层面不做一个统一的开放平台, 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仍会因为其技术不统一而形成物理层面的“市场孤岛”, 仍然不能形成规模市场。如果其技术规范没有实现统一, 新业务同样难以展开, 而且开展成本也很高。

各地广电在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时, 往往依靠免费赠送机顶盒, 通过单纯涨价或依靠政府的补贴进行, 这种靠政府补贴和单纯一刀切涨价的非市场行为已经证明是可以迅速实现数字化。各个广电在政策的保护下封闭的经营实力增强, 封闭技术标准的使用可以加强对封闭市场的控制, 在没有外界竞争的情况下, 很多广电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掌握了优质资源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以至于很多广电面临三网融合的复杂形势时不知所措。

由于机顶盒技术封闭, 不能实现市场化销售, 广电开展数字电视业务只能靠提价后“免费赠送”机顶盒开展业务。当第一批送的机顶盒使用寿命到期后, 要面临新的机顶盒是否继续赠送的问题, 而且还是高清机顶盒。这个时候, 很多广电运营商才发现, 他们之前技术封闭式的数字化整转, 已经使他们离不开机顶盒了。

全世界针对广电运营商市场的机顶盒都没有开放统一的技术标准, 也因此难以市场化, 各个封闭的市场孤岛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规模, 各个运营商只能自己定制机顶盒, 采用非市场化的手段。我国优势的彩电产业也不能在广电行业发挥作用, 广电封闭的技术标准不能使电视机厂批量生产适合广电的一体机, 再高级的彩电也必须配套机顶盒。迫使电视机厂家纷纷推出了不含加密有线数字电视功能的通用网络电视, 这实际上是广电的封闭技术体系把电视机厂家推向了广电竞争对手怀抱的最根本原因之一。电信靠卖带宽支持网络电视, 而网络电视帮助电信卖带宽, 电视机厂家靠卖网络电视盈利, 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于是愿意多掏钱,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广电采用封闭的技术体系不能市场化, 在三网融合的形势下已开始被边缘化, 对推广数字电视十分有利的一体机派不上用场。照这样下去, 广电网络公司的发展将永远难以离开机顶盒, 还要面临着将来高昂的机顶盒维修更换费用。

传统电视与网络电视的差异

网络电视或IPTV的快速扩张, 势必分流广电的用户。随着网络带宽速度的提高, IPTV和网络电视在形式、软件、技术上趋同, 各大电信运营商大力发展的宽带建设也为网络电视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实际上, 电信为了增加网民对网络的依赖, 给内容提供商最低的宽带接入价格, 电信运营商很精明地促使内容、宽带管道、网民形成了良性互动, 让自己的宽带接入市场异常繁荣。到现在, 年轻观众已经开始从传统电视转向了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是天然的双向, 其使用的主动性和便捷性本身就是传统单向电视所不具备的, 这也就是广电大力发展双向互动电视, 保住阵地的压力所在。互联网的无边无界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网络电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众多公司涌入该市场。既包括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也包括海尔、海信这样的电视机巨头, 还有各个电视台的加入。集聚众多力量的互联网电视在2011年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电信行业实际上已经进入消费市场领域。随着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积极的进行FTTB、FTTH的部署, 其带宽得到了提升, IPTV网络电视的高清化将成为现实, 广电高清电视的最后一个法宝将有可能失效。

电信行业是在开放标准和开放市场上竞争, 优胜劣汰将激发业界的潜能, 这是目前广电行业所不具备的。如果网络电视通过市场化迅速普及, 将会刺激带宽的需求, 反过来也会促使电信加快FTTH的步伐。几年之后, 电视机厂现在大量生产的网络电视将给三大运营商一个不用送机顶盒就能低成本扩张市场的机会。

由于开放技术平台的网络电视无法加载广电封闭的加密电视功能, 广电运营商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客户流失到电信阵营而束手无策, 除非继续赠送高清机顶盒, 同时还要降低收视费。

统一技术标准, 政府作用巨大

纵观全世界的数字电视行业, 除了统一CA接口的日本之外, 几乎所有其他开展数字电视的国家都被来自欧洲的CA公司控制。我国在数字化之初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于是广电总局要求各个运营商必须同密国产CA, 在各个运营商和机顶盒厂家大力的配合下, 使得中国没有出现像其他国家被欧洲CA公司垄断的局面。欧洲CA公司的神话没能在中国延续。

在当年的历史条件下, 广电总局的这个决策支持了民族CA企业的发展壮大, 可见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所发挥出的作用巨大, 行业主管部门在技术标准方面的决策, 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不容置疑。

面对三网融合, 数字电视技术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又到了十字路口上,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 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再次发挥作用。

如果将开放的Linux行业与数字电视行业进行很好的结合, 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可以促使有线行业从技术层面快速进行市场化运作, 还可以帮助中国软件行业尤其是Linux系统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截止目前,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Linux阵营及公司, 由于受到原有商业模式及市场空间的限制, 全球Linux阵营发展现状并不是很理想, 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没有一个市场像数字电视市场这样的庞大, 对于PC领域, 毕竟还是微软的天下。

数字电视行业则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兴的亮点, 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有线电视行业选择Linux具有多层很深的意义, 数字电视行业极有可能成为拯救中国及世界开源软件的一大功臣。

上一篇:抽凝机组下一篇:藏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