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结合法的国际比较(通用3篇)
权益结合法的国际比较 篇1
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 其本身是契合各个国家、地区具体的经济环境及其发展所需而演进的。无论是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还是中国会计准则, 在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规范方面都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而美国始终走在前列。FASB在SFAS141的附录中指出,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生转移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在转移日当天按照账面价值计量。与FASB相比, IASB (或IASC) 制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规范进展比较迟缓。IAS22明确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在其规范范围内, IFRS3 (R) 没有规范具体的会计处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被排除在SFAS141 (R) 、IFRS3 (R) 的规范之外, 而CAS20单设一章专门规范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CAS20采用的是类似权益结合法。
一、美国会计准则的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起源于美国, 退出历史舞台也在美国。整个过程中, 美国的权益结合法经历了兴起、限制使用和被废止三个阶段。
(一) 权益结合法的兴起
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 由于按取得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相对稳健, 权益结合法受到青睐。此外, 由于合并未带来实质上的变化, 不存在资产增值, 联邦电力委员会1943年没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合并后的公司资产。从此, 权益结合法扩展到独立公司间的换股合并业务中。20世纪40年代以前, 鲜有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之间的争论, 到了40年代中期, 情况发生了变化。1944年, 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 (CAP) 发布《会计研究公告第24号——无形资产》 (ARB24) 允许企业可以在合并日一次性摊销商誉, 此规定有利于提高购买法下的合并绩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1945年发布的《会计系列文告第50号———资本剩余的商誉摊销性》 (ASR50) 和CAP 1953年发布的ARB43, 都不允许企业在合并日一次性摊销商誉, 两种方法之间的会计结果开始产生差异。加之所得税的影响, 购买法下的合并绩效不仅受到经营的影响, 还受到商誉摊销的影响, 这样一来, 企业管理者就会尽可能促成换股合并以采用权益结合法。由此,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 为了避免若干年内商誉的巨额摊销, 企业合并广泛采用权益结合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 权益结合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50年发布的ARB40规定, 如果企业合并后保持了股权的连续性、业务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和合并规模的对等性, 且现金支付额度较小时, 采用权益结合法;否则就采用购买法。但是, 当现金支付额度较大时, 不论其他条件如何, 均采用购买法。1957年发布的ARB48, 取代了ARB43, 进一步阐述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之间的差异以及采用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的标准及应考虑的因素, 该报告是随后一段时期 (直到1970年)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基本规范。由于采用权益结合法有利于增加每股盈余, 并使被购并方的股东享受免税待遇, 导致企业有动机寻求满足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条件, 权益结合法被过分滥用。美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权益结合法滥用现象, 说明实践中有时会发生利用会计方法来实现的一些不良企业合并, 这违背了企业合并的优化资源配置目标。
(二) 权益结合法被限制使用
探寻两种方法之间不平衡的根源能够解决权益结合法滥用问题, 但是美国会计界却设置“规则”以防止企业构造虚假的换股合并来适用权益结合法。1970年发布的APB16要求一项合并必须满足12个条件才可以使用权益结合法, 这12个条件分为三大类:参与合并企业的性质、合并股权的方式和不得有预先安排的交易。只有同时满足12项限制条件才能使用权益结合法;其他情况下必须使用购买法, 购买法下产生的商誉确认为资产, 在40年期限内摊销, 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2001年。美国许多企业通过各种重构来使企业合并符合应用权益结合法的12个标准 (Ketz, 2002) , 以提升合并绩效。有证据表明, 购并方愿意支付额外的合并溢价使得一项企业合并符合权益结合法的12个条件。这些问题导致了AICPA、FASB、SEC为防止权益结合法的滥用, 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对其使用条件加以解释并进行监管, 在APB16发布不后久, AICPA发布了39个说明;SEC发布了3个会计系列公告作为补充指引;FASB和SEC的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精力用于12个条件的咨询和检查工作。APB16的AIN39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 但没有界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概念。AIN39指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只是法律形式发生了改变, 其经济实质并未发生变化, 资产或权益在合并后仍属于同一家企业或集团, 并未流出集团。同一控制下的企业集团内部发生的权益划转不同于购买, 控制权没有发生转移, 可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
(三) 权益结合法被废止
1999年4月21日, FASB的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取消权益结合法, 在发布的草案中建议: (1) 取消权益结合法; (2) 将商誉最大摊销年限缩短至二十年, 作为非经常性损益进入损益表。由于这两点建议会影响合并绩效, 遭到了企业界的强烈抵制。在美国国会2000年对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潜在经济后果的多次听证会上, 工商界代表强烈反对FASB拟取缔权益结合法。2001年6月, FASB发布了SFAS141和SFAS142, 替代了APB16、APB17 (《无形资产》) 和SFAS38 (《被购企业被购前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SFAS141明确提出取消权益结合法, 使用单一的购买法可提高企业合并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能更好地反映企业合并的经济实质。SFAS142的核心是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变化, 允许企业每年进行价值测试, 将减值部分计入费用。FASB认为, 作为制订公认会计原则指导思想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本身就能够为取消权益结合法的建议提供合理的理论解释。具体而言, 依据这一概念框架的基本理论观点, 取消权益结合法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增进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体现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实际上, FASB并未规定所有的企业合并都应采用购买法处理, 他们只是规定适用SFAS141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FASB认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作为例外情况不适用于SFAS141。2007年12月, FASB修订了SFAS141, 并发布了SFAS141 (R) 。SFAS141 (R) 中的企业合并是指取得方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的控制权。SFAS141 (R) 将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称之为收购法 (Acquisition Method) , 将收购日确定为企业控制权真正发生变化的日期。SFAS141 (R) 拓宽了企业合并的范围, 不包括以下四种: (1) 合营企业的形成; (2) 不构成企业的资产或资产组的取得; (3) 同一控制下的实体或企业间的合并; (4) 非盈利组织间的合并或由非盈利组织对盈利企业的取得。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权益结合法
1978年IASC专门设立了一个委员会来研究企业合并和商誉处理问题。1979年、1980年和1981年IASC连续发布三个合并会计准则草案。IASC1983年发布的IAS22提出, 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主要包括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IASC认定权益结合性质合并是偶然的, “一般的一致意见认为, 大多数企业实质上都是购买。”权益结合法应极少被使用, 权益结合法的应用, 只限于符合权益结合标准的情况。1998年IASC修订了IAS22, 发布了IAS22 (R) , IAS22 (R) 没有本质性的变化, 提出在企业合并会计中, 购买与股权联合本质不同, 应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合并的实质。
IASB在2001年改组之后即致力于企业合并项目, FASB当时刚刚发布SFAS141和SFAS142, 于是IASB决定分两个阶段完成该项目。在第一阶段, IASB发布了IFRS的ED3 (《企业合并》) , 将其作为企业合并会计项目第一阶段发表的公开草案。ED3提出所有的企业合并都采用购买法。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消除企业合并会计中IFRS和其他各国的差异。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采用购买法 (作为与FASB的共同研究项目) ;建立合营企业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采用新设法的可能性。
2004年3月31日, IASB发布了IFRS3, 同时修订了《资产减值》 (IAS36) 和《无形资产》 (IAS38) 两个相关准则。在这些准则中, IASB同样要求所有的企业合并均采用购买法, 禁止采用权益结合法。2008年1月, IASB发布了IFRS3 (R) 和修订后的IAS27。同时, FASB发布SFAS141 (R) 和取代ARB51的SFAS160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非控制性权益》) 。这标志着IASB和FASB合作的企业合并项目第二阶段已告一段落。IFRS3 (R) 中的企业合并范围、会计方法、商誉的处理和SFAS141 (R) 相同。企业合并指取得对某一企业的控制, 并排除以下三种企业合并:合营企业的形成;取得不构成企业的资产或一组资产;同一控制下的实体或企业间的合并。
在IASB和FASB的“企业合并”合作项目两个阶段中,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问题一直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在IASB、FASB拟合作的第三阶段, 探讨由单独的主体或业务集合而形成合营的企业合并、涉及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等问题。
三、我国会计准则的权益结合法
我国财政部于1997年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 详细规范了企业兼并时兼并方与被兼并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在暂行规定中, 对有偿兼并时规定的会计方法类似于购买法。合并会计规范由原则导向转入规则导向, 暂行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及时规范和指导了当时企业合并实务。财政部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及以后年度发布的相关问题解答, 明确规范了合并范围、合并会计方法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财政部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 涉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CAS2)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CAS20)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CAS33)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CAS36) ,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CAS2和CAS33。CAS20采取了购买法和类似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结构, 以参与合并各方是否处于“同一控制”为依据, 明确两种方法的各自适用范围以保持一种互斥关系。
从权益结合法曲折的历程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还是中国会计准则, 在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规范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美国在企业合并会计方法方面始终走在前列;IASB先是自行制定准则, 后来与FASB合作制定;中国一直是借鉴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 (尤其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来制定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规范。在我国, 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 同一控制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 一些企业合并 (尤其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是在关联方之间展开, 很多都是非上市公司。企业合并过程中的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很难确定, 这也是财政部在制定企业合并准则时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的客观原因之一。
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条件:企业合并后保持了股权的连续性、业务经营管理的连续性和合并规模的对等性, APB16规定, 在实施合并计划之前, 参与合并的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 不存在任何一个合并方拥有另一个合并方10%以上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现金支付额度较小, 主要是股票交换的换股合并, APB16甚至规定, 合并是通过发行普通股以交换另一方几乎全部普通股的方式完成的。当现金支付额度较大时, 不论其他条件如何, 均采用购买法。APB16的AIN39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 尽管AIN39没有界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概念, 但从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范畴来看, 与CAS20的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在表象上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 一般来说, 我国上市公司完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后, 对外报告的主体仍然是上市公司 (购并方) , 而不是企业集团, 更不是终极控股股东。在美国,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比较少, 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对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企业集团甚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甚微。在我国,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较多, 由于历史原因, 大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企业集团, 而且绝大部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通过现金支付合并对价完成的, 不符合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条件。因此, 尽管我国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 与美国APB16相同, 但由于适用条件的不同, 经济后果大相径庭。
参考文献
[1]黄世忠、陈箭深、张象至、王肖健:《企业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分析》, 《会计研究》2004年第8期。
[2]陈信元、董华:《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一项案例研究》, 《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3]李静花、刘远:《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财会研究》2010年第9期。
权益结合法的国际比较 篇2
(一)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界定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 并购企业购买被并购企业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交付资产, 二是发行股票即换股。对换股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并购企业发行股票仅仅是取得被并企业的一种支付手段或融资手段, 是并购企业向被购企业的股东发行股票, 以出售股票所得的现金购买被并购企业, 因此发行股票与交付资产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都是企业的一种购买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 被并企业的股东由于向收购企业提供其净资产, 而获得了对收购企业的部分所有权, 因而从自身的角度来讲, 是一种产权投资的行为,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 则是企业间经济资源的结合。由于对换股这一方式的不同理解, 导致了处理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有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之分。购买法 (The purchase method) 将企业合并视为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或几家企业的行为。它要求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重新评估, 并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在购买企业的账户中或合并会计报表上。购买法的基本思路是: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取得其他被并购企业净资产的一项交易, 这一交易与企业直接从外界购入机器设备、存货等资产并无区别。因此, 被合并企业净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购买成本超过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合并商誉。权益结合法是专门反映控股合并中一类特殊的以股权交换方式实施联合的合并交易的会计方法, 源自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联邦能源委员会的建议。权益结合法认为, 股权交换只是各参与合并企业的股东之间所达成的一种协议, 在整个交易中企业没有向股东支付资产或者承诺负债, 股东也未对企业投入新的资本, 因而, 合并后各参与合并企业的资产计价基础仍应保持原始账面价值不变, 其留存收益转入合并后的企业, 即合并交易并没有产生新的会计基础, 不要求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评估, 仍按其账面价值入账, 不确定商誉。即权益结合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企业合并看成是一种企业股权结合, 而不是交易。参与合并的各方, 均按其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合并, 合并后, 各合并主体的权益既不因合并而增加, 也不因合并而减少。
(二)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评述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许多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企业合并会计实务中采用的两种基本处理方法。两种方法的基本思路不同, 应用环境也不同, 各有优劣。
(1) 应用环境比较。从微观环境分析, 即从参与合并的企业之间及各自内部关系角度分析, 当一个企业像购买商品一样, 通过买卖双方平等的讨价还价, 最终确定一个购买价, 从而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 合并后的一方将失去平等的讨价还价时, 一般性的会计行为会选择应用购买法。当参与合并的各方无论在合并前还是在合并后都存在一个平等的协商环境, 合并行为实质是各方平等的交换有表决权的股票时, 就会应用权益结合法。从宏观市场经济形势上看, 购买法需要市场相对完善, 使得企业可以从中取得相关商品的相对可靠的公允价值的信息, 从而形成记账依据和考核依据。如果没有基本的公允价格提供机制, 在公允价值裁量过程中,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就会产生。纵观当今世界会计界, 大量的会计造假是利用对制度约束力的不足, 人为操纵公允价值的计量, 对会计的客观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社会需求等角度考查,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或者是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企业规模不大或相差不大, 企业间的合并更接近于权益结合, 并且此时的合并更为投资者、管理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偏好 (前提是认为权益结合法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合并倾向) 。所以这种情况下, 虽然管理层仍对权益结合情有独钟, 但投资者和政府却对权益结合法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时社会大众更偏好购买法。
(2) 反映能力比较。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看, 购买法在价值交换基础上对企业合并进行计量, 提供了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信息, 能够向投资者提供公司所支付价格的全部信息, 特别是能对合并过程中的价值流动做出较全面的反映, 从而让投资者对合并的后续业绩进行有效评价, 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而权益结合法按历史成本反映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达不到这样的目标。从这一角度看, 购买法提供的信息具有极大的相关性, 更体现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 而权益结合法提供的信息可靠性较高, 更体现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来看, 采用购买法使各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具有横向可比性, 但由于合并时采用的是公允价值的计价基础, 而合并前的会计信息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的, 因而合并前后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采用权益结合法, 由于合并前后的会计信息都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 不存在合并前后会计信息不可比的问题。此外, 购买法以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 在报表上对合并中产生的商誉进行确认、摊销或计提减值, 在合并业绩的计量上实现了投入与产出的配比。而权益结合法, 投入与产出的配比则不明显, 合并业绩往往被夸大, 特别是无法在后续业绩考核中体现出优势。
(3) 防范能力比较。由于购买法能全面的反映了合并成本 (即合并中的价值流动) , 有助于增强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感, 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首要标准对购买出价进行审慎权衡, 防止进行个人利益的无效合并。权益结合法则既不必反映全部购买价格, 也无需确认商誉, 股东难以对企业管理者并购决策进行有效监督, 受托责任可能因此被弱化, 容易诱发管理层做出不经济的并购决策。所以, 在监督企业的合并决策方面, 购买法更具优势, 但在防范管理者操纵利润方法方面却不如权益结合法, 难于监控管理者的利润操纵行为。购买法操纵收益方式有:利用公允价值或资产减值计提的自由裁量权, 蓄意低估被购买方的资产或高估负债, 为合并后创造盈利空间;蓄意高估重组准备, 并在合并后秘密转回或用于冲减经营费用;高估“可塑性”资产的价值, 蓄意低估合并商誉。而在利用权益结合法时, 操纵收益的主要方式则不同, 由于无需对合并另一方的净资产及相关资产重新计价, 合并后通过出售另一方已增值即可瞬间实现经营收益 (如出售存货) 或非经营收益 (如处置长期资产) , 因为这一收益未在账面上体现。因此, 在防范管理者操纵收益方面,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在收益防范方面均有缺陷。由于手法不同使购买法更难于监控管理者的利润操纵行为。
(4) 财务报告效应比较。首先, 购买法是按资产的公允价值将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并入合并企业报表中, 而权益结合法下是按资产的账面价值将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并入合并企业报表中。通常情况下资产的公允价值会大于其账面价值, 这就使得购买法下的资产价值高于权益结合法。另外, 由于购买法下可能确认商誉, 也会导致购买法下的资产价值高于权益结合法。由于资产会在合并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消耗, 资产消耗也形成企业的成本和费用, 因此, 资产价值高就导致未来的成本或费用高, 而成本或费用高, 会导致利润降低。因此, 应用购买法会多计资产, 从而导致未来成本费用提高而利润下降。应用权益结合法则会少计资产, 从而导致未来成本费用下降而利润上升。其次, 在购买法下, 合并企业当年的利润仅包括购买日后被合并企业实现的利润, 合并前被合并企业的收益和留存收益, 被作为购买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权益结合法下, 合并企业当年的利润包括被合并企业年度的利润, 直接合并前被合并企业的收益和留存收益纳入合并报表, 而不管具体的合并日。因此, 只要被合并企业合并前有收益和留存收益, 权益结合法下合并后的收益和留存收益, 必然大于购买法下报表中的收益和留存收益。最后, 由于权益结合法下资产按账面价值计价, 而账面价值通常又低于公允价值, 这表明这些资产存在未实现的价值。因此, 合并企业可以通过出售这些资产, 增加合并后的利润, 使权益结合法下确认的利润比购买法大。另外, 由于资产小, 必然使其资产利润率提高, 权益结合法比购买法能带来较好的报告效应。
二、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在国内外的应用实践
(一)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在国际上的应用实践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作为反映企业合并事项的两种方法, 在适用环境、反映能力、防范能力等方面, 都表现出各自的长处与不足, 西方的会计和财务学家对这两种方法在理论和实务中的争论一直很激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争论, 1998年由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组成的G4+1集团发布报告建议购买法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方法。199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发布:全体委员一致投票取消权益结合法。2001年该委员会颁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141号《企业合并》和142号《商誉及其它无形资产》明确规定废除权益结合法而统一为购买法。经改组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也在2004年, 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合并会计》, 明确规定取消了权益结合法。至此, 购买法已成为世界会计准则体系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指定方法, 而权益结合法在国际上已被否决。国际上趋于取消权益结合法的这种做法, 主要是考虑到权益结合法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首先, 权益结合法隐含的假设基础缺乏现实性。这些假设基础包括企业合并只是合并双方所有者之间的股权对等交换, 而不是经营管理者的投资行为或经营行为 (因而可以不记录投资成本, 不确认合并商誉) , 合并前被合并企业的股东权益在合并后的企业中继续存在并且不会发生变化, 合并前后股东面临的风险和报酬也不会发生变化 (因而可以按照账面价值合并, 而不需要评估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显然, 在现实交易中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其次, 权益结合法会使企业合并前产生的损益被确认为合并后的损益, 并且相应的收入和费用可能会由此被多计或少计, 合并年度报表的“立即盈利”很可能与事实相反。尤其是合并前被并购方可能存在会计处理不当或会计记录有误的现象。最后, 它虽然可以节省净资产评估费用, 但通常会增加其他的额外成本。从国外的文献看, 人们对权益结合法的概念基础及其对经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的质疑, 是导致FASB等准则制定机构取消权益结合法的根本原因。
(二)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应用实践
在国际上趋向于取消权益结合法的情况下, 我国在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规则制定上则支持了中国特色。
(1)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我国对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 一直没有明确规定, 实务中主要参照财政部1995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1996年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1998年发布的《关于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和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有关会计问题的解答》等这些规定虽从未提及“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但实质上允许使用的是购买法。为了对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时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应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应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由于我国企业合并多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而按照准则规定,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 可以预言,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趋于消失的权益结合法, 将在我国的企业合并实践中异军突起, 从而在国际会计界树起中国特色的旗帜。为何国际上已经或者说基本上趋向于取消权益结合法, 而我国在新准则中反而规定权益法与购买法并用, 并且一些学者还认为新准则的这种规定是一种创新, 是对国际上尤其是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一个贡献。
(2)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会计准则之所以没有完全采用国际通行规则, 提出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概念, 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并规定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并用的方式, 应该是在权衡了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利弊之后, 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规定, 是转型经济国家的一种特殊做法, 尽管有些遗憾但仍不失为对企业合并理论的一种创新。首先, 我国目前尚存在大量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而且这些处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又经常发生合并业务, 我国发生的企业合并, 多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如发生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合并, 或在同一所有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 这种客观事实促成了新准则的产生。如果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排除在准则的适用范围之外, 将无法真正解决我国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新准则的这种规定, 有利于提高会计准则的针对性, 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新准则正式因为增加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条款, 才使其更加丰富, 更加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是对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一种贡献。其次, 采用权益结合法,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要想对决策有用, 必须具备两个主要质量特征, 即可靠性和相关性。其中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是会计信息有用的基础, 没有可靠性就谈不上相关性。而且可靠性越高, 相关性越强, 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也越有用。但由于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 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联动关系, 强调一方必然会损害另一方。因此, 在实务中常常要在质量特征之间权衡和取舍, 其目的一般是为了取得质量特征之间的适当平衡, 以达到财务报告的目的。在权益结合法下, 参与合并企业的净资产按账面价值记录;在购买法下, 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要按公允价值计价。一般来讲,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较强而可靠性较弱;账面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强而相关性较弱。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会计信息失真, 即会计信息可靠性较低。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 较为普遍的现象和十分突出的问题, 它直接动摇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信任, 干扰了政府的经济决策, 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 造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乱。为此,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 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在目前这种情况下, 我国使用权益结合法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三, 采用权益结合法, 有利于我国企业重组整合做大做强, 它对促进企业的合并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能突破先进支付能力的约束, 能促使企业做大做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的提高, 公司间并购活动风起云涌, 并购方式也不断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购买法, 硬性规定何者为购买方在操作中具有很大的难度, 有时还会成为公司间讨价还价的因素, 增大了谈判成本, 不利于企业的重组整合。第四,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有着制度、政策、体制方面的约束。我国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国地税相关政策, 并没有取消权益结合法的相关要求和政策。因而, 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准则要取消权益结合法, 就必须全面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的改变以及国地税相关政策的改变。这显然是非常浩大复杂的工程, 在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有操作性的。从这个角度看, 这也是新准则为适应现存相关政策体制的一种过渡。第五, 采用权益结合法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从实务上看, 权益结合法要比购买法简便, 易于操作和掌握, 降低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和工作量, 能较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权益结合法下, 只要将参与合并企业的账面价值直接加总就可以了;而购买法则首先要确定被合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然后才能进行账务处理;购买法尽管在理论上有许多优势, 但这种理论上的优势要转化为现实中的优势, 必须依赖完善市场的存在。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完成, 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还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价, 公司股权价值的市场价格还不是很容易取得。在这种背景下, 新准则要求的权益结合法, 因为不需要采用公允价值, 其易于操作的优势非常明显;我国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在我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 受过中等以上专业教育的只占20%左右。因此, 操作简单的权益结合法, 可能更适合我国国情, 也更能保证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质量。
三、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 充分考虑了我国资本市场以及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不甚成熟和完备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企业总体规模较小, 难以与长期通过并购而不断壮大的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竞争的国情,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全部采用购买法所带来的潜在收益操纵问题, 从而对于减少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行为, 规范企业合并重组, 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以及我国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不容忽视的是, 由于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 特别是权益结合法在实务中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允许企业合并中两种方法并存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认真解决好两种方法的选择问题, 制定用于区别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判断标准, 对权益结合法在实务中的使用必须进行具体详细的可操作性规范, 明确采用购买法时对购买方的识别和确认标准。权益结合法虽然存在着许多缺陷, 但我国新准则仍采用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并用的方式, 这是对我国的现实, 对我国现有环境的一种妥协, 是转型经济国家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同时也是对企业合并理论的一种创新, 是对国际上尤其是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一个贡献。
摘要: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许多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企业合并实务中采用的两种基本处理方法。本文从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基本思路出发, 从应用环境、反映能力、防范能力以及财务报告效应等方面, 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重点分析了在国际上已经或者说是基本上趋于取消权益结合法的情况下, 我国新会计准则仍规定在企业合并中采用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并用的现实意义, 力求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购买法,权益结合法,企业合并,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丁友刚:《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问题、争论与选择》, 《会计研究》2004年第3期。[1]丁友刚:《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问题、争论与选择》, 《会计研究》2004年第3期。
[2]郝晓雁:《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财政研究》2003年第4期。[2]郝晓雁:《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财政研究》2003年第4期。
权益结合法的国际比较 篇3
(一) 针对隐私侵权的法律防范措施
1. 限制个人敏感信息的采集或利用。
具体设定个人敏感信息的使用范围, 杜绝超出范围的利用, 很多相关组织的规定中都对一系列的个人信息的掌握和利用进行进行限制, 并加强了对其的控制和法律制约。
2. 限制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
(1) 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 征信机构可以将个人信用信息告知给他人, 此过程中必须保证以法律宗旨为前提; (2) 任何人在进行信息使用时, 必须根据要求规定和目的, 在征得当事人的许可后, 进行合理、合法的使用, 坚决不能出现违背消费者意愿和相关规定的行为。
3. 使用者拥有选择搜集和发放信息的权利。
国外的关于公平信用的相关法律中指出, 无论出于任何目的 (如信用授权、安全保护、买卖等) , 只有在消费者认可后, 才能将其信息进行传播, 并进行报告发送, 其还规定消费者有权利对一些非出自本身意愿的信保对象和报告的要求进行拒绝, 法律保护其自身意愿。 (出自《公平信用报告法》—美国) 。
(二) 防止侵犯信用的对策
1. 保证信用信息的可靠性。
消费者的信息应符合其自身实际情况, 保证其全面和充实性, 防止违背原则 (来自《数据保护法》—英国) 。相关信息应及时更新, 多次超出一定期限范围 (大于3个月) 的发送报告是无效的, 应在更新信息后进行 (来自《公平信用报告法》—美国) 。
2. 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异议权和更正权。
消费者充分享有异议权和更正权在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中得到充分保障, 征信机构应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电话, 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免费电话能够正常使用。
(三) 健全权利救济体系
1. 民事责任制度。
如有人违反法律规定进行他人信息的搜集和传播, 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名誉造成影响, 同时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要求, 不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的, 需负民事法律责任, 对当事人进行一定的赔偿 (出自《个人数据保护指令》—欧盟) 。
2. 行政救济制度。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 建立相关制度, 明确责权, 同时对信息控制人监督, 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3. 刑事责任规定。
如将虚假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方或者超出法律规定范围, 应缴纳一定金额的罚款或者判有期徒刑 (通常1年以下) 。—美国《诚实租借法》
二、当前我国征信领域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主要表现
(一) “一刀切”, 未对不良信息做深入了解和分析
目前商业银行在业务审批、资质审查等环节要求客户必须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并作为重要审核依据, 但工作人员审核客户信用时完全按照内部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 不深入区分、认定违约行为的恶意程度, “一刀切”的做法致使部分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害。
(二) 没有履行相关告知义务
很多金融组织没有将告知义务具体实施, 像“一对一”等, 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数是消费者对相关知识认识不足造成的, 并且很可能发生像贷款者没有关注利率变化而延迟了款项的归还这种在当时人没有意识到时信息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使得信息质量下降, 形成个人不良信用记录。
(三) 信用信息上报准确完整及时有待提高
个人征信系统的主体是金融机构, 主要方法是对消费者的信息进行搜集, 当今社会中很多主体在对信息搜集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由于工作失误出现错误, 其中最常见的是错误使用不同消费者的信息造成混乱, 从而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识别, 使得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 征信信息使用存在违规现象
个人信用信息被查询时, 很多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体系, 造成滥用信用信息、违背准则等。
三、健全保护我国消费者在征信领域中权益的对策
(一) 保持征信宣传教育的长期有效性
在国民教育制度中, 融入相关的信用和金融理论, 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 建立相关的信用理念, 并深入掌握信息知识, 将其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细节中, 针对宣传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从根本上将这种局部现象化解, 提高人们对负面信用信息的认识,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其信誉水平, 降低负面信息信用的产生数量。
(二) 建立异议处理工作机制
相关部门应成立主动授权人员的要求处理体系, 提高人民银行的批转异议职能, 建立相关规定, 扩大限制范围, 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和工作效率, 防止延期处理和回答客户要求, 将所有的使用者信息妥善保存, 深入研究对备案情况, 加强监督力度。一旦发现相关的银行等机构出现违法违规现象, 及时对其批评和处罚, 致力于解决因信用产生的矛盾, 有效地制定相关解决措施, 真正地为其服务, 提高其能力水平。
(三) 进行信用信息提示体系的构建
根据一些成功的案例, 采纳其优点和方法, 进行信用信息提示体系的构建, 丰富交流方式, 如网络、通信、书面等, 定期提示客户进行相关款项的缴纳, 避免客户忘记付款, 同时仔细全面地记载负面信息记录, 避免出现遗漏, 如出现负面信息, 应让客户对具体情况有所了解, 从而进行解决。
(四) 全面建设征信制度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信用矛盾, 利用相关职能和信用准则进行对信息使用的控制和调整, 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 使制度的各方面能力在最大限度上发挥, 应不断修正完善系统, 更深地将展示功能体现在信用报告中, 以代码转换为主要方法确定网络位置 (如报送机构、贷款负责人组织等) , 以便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负相关责任, 提高处理效率。
摘要: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出台, 信息主体的权益及其保障制度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 我国征信业从此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时代。然而我国的征信业仍有很多的问题, 信用不良等状况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信息的利用过程, 这些问题出现与相关的监督部门息息相关, 其应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策略, 以防止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并合理地规避风险。
关键词:征信领域权益保护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肖玉香.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可行性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年01期.
[2]祝宝良.2010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J].中国中小企业, 2010年01期.
【权益结合法的国际比较】推荐阅读:
权益结合07-11
保障合法权益06-06
劳动者合法权益11-07
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法律10-21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08-28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06-03
关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06-11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论文06-02
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07-14
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法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