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文化

2024-10-21

黄帝文化(共12篇)

黄帝文化 篇1

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 纹样的运用具有非常的意义, 常用来表达各种含义与象征。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纹样种类虽然较多, 但最引人关注的、流传最广的是龙纹。从龙纹的演变亦可窥见黄帝文化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影响之深。

龙纹最初是作为远古时期中华先祖的氏族图腾徽铭出现的, 历经黄帝时代及后世的演化流变, 已经成为具有独特意义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无论身处何处, 中华民族的子孙都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 这说明黄帝与龙也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据考证, 黄帝部族在统一中原之前, 是以“熊”为图腾的, 在打败蚩尤、炎帝等部族统一中原后, 为安抚归附的其它部族而改用了“龙”的图腾。“龙“图腾的产生蕴涵着中华先祖各部族间相互融合的历史, 龙是华夏氏族部落联盟的图腾。可见, 龙图腾含有融合的涵义, 表征着黄帝文化的包容性;龙图腾有统一的涵义, 表征着华夏先祖对统一的渴望之情;龙纹有变化的含义, 表征着黄帝文化的与时俱进与不断地吐故纳新。黄帝、黄帝文化从此与“龙”紧密联系并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龙文化。

关于黄帝与龙的相关记载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颇多。《国语》曰:“我姬氏出自天鼋。”。天鼋是轩辕氏族的徽号和图腾。郭沫若认为天鼋即轩辕:“天鼋二字, 铭文多见, 旧译为子孙, 余谓当是天鼋, 即轩辕也。”《史记·天官书》称“轩辕, 黄龙体”。《史记·封禅书》曰:“黄帝采首山铜, 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 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 黄帝上骑, 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 龙乃上去。”《论衡·验符篇》说:“……德伴黄帝, 故龙色黄。”《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 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淮南子·冥览训》曰:“黄帝治天下……青龙进驾。”从如此之多的古籍记载可以看出, 中国人尚黄尊龙, 以黄龙为自己民族的象征, 是有历史渊源的, 是和黄帝文化紧密相连的。龙文化和黄帝文化的其它方面一样被后世所继承、弘扬。龙纹的演变史表征着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的龙文化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有重要影响。

据考古发掘证明, 中原地区的“龙”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6000年前即河南濮阳西水坡的蚌塑龙。这与其它考古发现都证明在新石器时代, 中国中原就已经有龙的雏形的产生, 即所谓的“原龙纹”。人类的石器时代普遍存在纹身现象, 氏族部落的图腾是纹身的一种常用图案。目前虽无直接资料证明龙图腾是原始社会华夏族人纹身的一种纹样, 但据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显示许多民族都曾有在身上刻画龙纹或者本氏族图腾的风俗。所以黄帝时代, 龙图腾部族极有可能用龙纹作为纹身的图案。服装起源说也有来自纹身的说法, 纹身使用的龙纹图案会在一定条件下转移到服装上。

乾隆龙袍正面上的正龙纹

乾隆龙袍上的五彩云蝠纹

明黄缎绣八团双凤纹夹袍清道光皇后吉服局部

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的距今6000多年前的彩陶壶上饰有龙鸟相衔的纹样, 佐证着龙纹饰于陶器的滥觞;内蒙古翁特牛旗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的C型玉龙, 佐证着龙纹饰于玉器的开端。那么, 龙纹是何时进入服饰领域的呢?由于纺织品易于腐败的特质, 考古发掘中难于见到新石器时代的服装原件, 所以只能借助于文献和陶器、玉器等进行探索。20世纪初出土的一件半山类型的彩陶人形器盖, 身穿画着蛇形图案的服装, 这说明在4000年前, 中国的龙文化已经影响到服饰领域。服饰和陶器、玉器等一样成为龙文化的艺术载体。

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记载较多并引起学者广泛关注的是“十二章纹”, 而“十二章纹”中就包含着龙纹。关于“十二章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益稷》中, “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作会;宗彝、火、粉米、黼、黻, 绣, 以五彩彰施于五色, 作服, 汝明。”“十二章纹”从周代正式成为古代帝王服饰的专用纹样。这个发展应有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亦能反证周代以前服饰中就有龙纹的使用。

新石器时代结束, 中原地区进入第一个帝制王朝即夏朝, 龙文化在进一步发展。夏的旗帜为龙旗, 旗帜上绘交龙。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 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从其与死者及在坟墓中的位置, 可见是死者佩戴在胸腹的装饰品, 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祭祀器物,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与服饰有关。专家认为, 虽然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 有许多比二里头文化还早的龙形器物, 但从文化传统的亲缘关系上看, 只有中原地区发现的龙, 从夏、商、周到秦汉一脉相承, 其意义非其它地区的龙形器物能比。这是否也能反证夏朝之前的黄帝时代, 应该也有龙形器的存在?因为古籍中大量的关于黄帝与龙的论述应该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

商代国势强大, 经济繁荣。龙纹大约在商代由原龙纹变成了真正的龙纹。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和巫术, 青铜器是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 作为青铜器上主要装饰纹样的“龙纹”也具有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龙纹在商代形成的另一个突出的标志便是开始有了角, 龙角的生成, 构成了商代龙纹的一个重要特征。商代的旗帜上, 饰有两条龙。商代的出土文物中可以见到较多的龙饰图案。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跽坐玉人”, 身刻龙袍, 在龙袍前胸部位饰有一个龙头形兽面纹, 两臂部位各饰一条降龙, 两腿部位各饰一条升龙, 领及后背饰黼纹。龙纹的布局和后代的龙袍相似。安阳出土的乳虎卣, 那趴在乳虎身上的乳子所穿的衣服也饰有两条升龙和两条降龙。这龙纹及龙袍与后世各代的龙袍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周代礼制完善, 服制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周代“十二章纹”基本定型, 正式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服饰等级的标志。龙纹是“十二章纹”之一。“十二章纹”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章纹”其实就是十二种图案, 其中包括龙形图案。春秋时期, 由于受“阴阳交合, 化育万物”思想的影响, 龙也逐渐演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 出现了大量的蛟龙、蟠曲龙以及龙凤合璧的造型。龙在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 被加上了与虎相似的四足, 变得威武矫健且神采飞扬, 并开始富有华美之感。

乾隆龙袍正面上的行龙纹

秦汉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继承了周代的服饰制度, 并对其有所发展。秦始皇称为“祖龙”。东汉永平二年, 孝明皇帝制定了详细的祭祀服饰及朝服制度, 从此确定了汉代的服制。东汉初规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 皆冠旒冕, 衣裳玄上下, 乘舆备文, 日月星辰十二章, 三公、诸侯用山龙 (以下) 九章, 九卿以下用华虫 (以下) 七章, 皆备五采……” (《后汉书·舆服下》) 从此直到中国封建社会结束, “十二章纹”作为帝王百官的服饰, 一直延用了近两千年。“十二章纹”之制自东汉确立之后, 各朝各代都把它作为舆服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魏晋规定, 皇帝郊祀天地、明堂、宗庙, 元会临轩, 其服装, “衣画裳绣, 十二章”;王公、卿助祭郊庙, 王公衣九章, 卿衣七章 (《晋书·舆服志》) 。南北朝时期规定不仅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等级的章服, 即使同一等级, 不同用处的礼服也各有不同的章纹。隋大业元年, 隋炀帝甚至规定了“十二章纹”在皇帝“衮冕”上的具体位置:“于左右上为日月各一, 当后领下而为星辰, 又山龙九物, 各重行十二……”等。唐武德四年, 朝廷发布诏令, 宣布车舆、服装之令, “上得兼下, 下不得拟上”, 违者治罪。宋太祖建隆元年也依然重申规定:“玄衣裳, 十二章, 八章在衣,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 藻、粉米、黼、黻” (《宋史·舆服志》) 。明代洪武十六年也明文规定了章服之制, 皇帝衮冕“玄衣黄裳, 十二章,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织于衣,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 (《明史·舆服二》) 。清代皇帝朝服也仍为十二章:“列十二章,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在衣, 宗彝、藻、火、粉米在裳, 间以五色云”。皇帝的龙袍也“列十二章” (《清史稿·舆服》) 。由于“十二章纹”中除龙纹外其面积相对都较小, 所以人们的注意力都在龙纹上。但实际上, 龙纹一直都是“十二章纹”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随“十二章纹”一同演变发展历代延用。清朝的国旗上也饰有龙纹, 在银元、邮票上也使用了龙纹。19世纪, 中国的清政府还印制了一套大龙邮票。

时至今日, 龙纹已经有了新的含义, 龙是中华民族远古图腾的说法广为流传, 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龙纹被作为乡情的寄托, “龙”随着华人走入异国他乡, 遍布世界各地, 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 促进祖国统一的文化符号;“龙的传人”、“龙的故乡”之类质朴的观念得到了全体华人的广泛心理认同;龙纹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纹已经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 代表着五洲四海黄帝子孙共同的心理诉求。

参考文献

[1]席亚娜.论中国古代“龙纹”与“龙图像”的象征、发展与应用.河套大学学报, 2008 (03)

[2]余山枫.龙纹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3]闫黎.龙纹在中国服饰中的运用.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03)

[4]时蕾, 梁惠娥.我国传统的龙纹服饰文化.纺织导报, 2011-03-08

[5]蔡光洁.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龙纹.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 2004 (03)

黄帝文化 篇2

[备注]本策划方案共16章、8万余字,于2005年11月20日,在郑州市五星级大酒店—裕达国贸酒店参加“黄帝故里百万重金诚邀策划大家”活动策划方案专家评审会,获得郑州市、新郑市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十佳策划单位优秀奖

目录

第一章 规划的背景、依据和原则

规划背景

(一)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二)河南省将建设“文化强省”

(三)郑州市加速发展旅游产业

(四)新郑市大力开发黄帝文化

规划依据

规划原则

规划意义

第二章 黄帝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

战略目标

八项工程:(支持目标实现的八大举措)体制改革工程

产品创新工程

市场推广工程

公关宣传工程

形象提升工程

环境优化工程

招商引资工程

旅游人才工程

第三章 现有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

城市概况

历史沿革

山川地貌

气候环境

经济状况

交通通讯

人文资源

文化事业

人口生活

商贸投资

社会事业

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和开发策略 本项目的SWOT分析

优势:

劣势:

机遇:

挑战:

客源市场定位

旅游消费趋势分析

立足国内,开拓国际

市场开发策略

城市吸客系统建设

国内市场营销策略

海外市场营销策略

区域联合营销策略

创新营销观念、手段

体验新郑策划专案

营销组织系统规划

营销支持系统规划

第五章 黄帝文化品牌定位、内涵设定

定位:天下第一故乡

把陕西省黄陵县归类为黄帝墓葬文化,把河南省新郑市归类为黄帝生活文化。即新郑市的黄帝文化开发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重点放在:黄帝的出生、创业、建都,(这是黄帝文化开发中的空白市场),而放弃在祭祖领域与黄陵县进行弱势竞争。我们认为,局限于传统的祭祖旅游,正是新郑市以往黄帝文化开发乏力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定位,如果把黄帝陵的整体氛围确定为庄重、肃穆,则新郑市黄帝故里整体气氛为既庄重、严肃,又活泼、休闲。即考虑到拜祖大典的特定区域、特定时间需要保持庄重、严肃的氛围,我们把新郑市的整体氛围用一句话概括如下:严肃的朝拜,开心地赏玩。

具体来说,就是:以人为主,重在朝拜;以文为主,重在展示;以玩为主,重在体验。要有谈头、有看头、有玩头。

品牌定位的简要论述

1、新郑是文明始祖的出生、创业、建都地

2、“天下第一故乡”包容力大、亲和力强

3、庄重与亲情的一致,温馨与欢乐的和谐

4、“天下第一故乡”带动城市经济强势崛起

5、整合现有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黄帝文化内涵

黄帝文化的核心是黄帝精神:“团结包容、爱好和平、勤俭正直、创新自强”

[备注]本精神是在综合研究黄帝陵的黄帝精神、新郑市的(8句话)黄帝精神、有关专家学者提出的炎黄精神基础上,参考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民族精神”总结、提炼而成。

开发黄帝文化的六大观念突破

第六章 总体布局及主要景观规划方案

一、黄帝文化开发的宏观取向

二、总体布局

三、主要旅游区功能开发方案

(一)黄帝文化苑规划内容

(因涉及商业机密,七大标志工程项目在此省略!)黄帝出生区

黄帝圣迹区

黄帝世系区

黄帝夫人区

黄帝贡献区

将帅生平区

传说故事区

工艺品广场

动漫艺术区

彩绘造型区

黄帝军马营

中华民俗村

华夏大剧院 寻根拜祖院

中华文粹园

中华百戏园

碑林石刻馆

图腾艺术群

中华美食园

系列特色表演项目

(二)黄帝内经养生园

1、概念定位

2、功能分区

3、简要论证

4、管理要求

(三)返老还童医院

(四)万姓根宗博览园(简称万姓根宗园)

(五)原始森林狩猎场

(六)拜祖大典策划专案

(七)黄帝故里规划(“九五至尊”黄帝像、天文观象、圣井)

(八)始祖山规划(始祖题名塔、龙背滑索、空中缆车)

城市广场

黄帝文化广场(由炎黄广场改造升级)

原生态环保广场

指南车主题广场

四大街区

时空隧道文化街

魔幻休闲主题街

世界风情美食街

嫘祖文化商业街

延伸配套项目

中原服装城

中国有机农产品城

中国西部文物城

国际高尔夫球场

观光生态农业园

时尚休闲运动营

黄帝文化大学

黄帝文化出版社 黄帝音像出版社

第七章 重点景区的开发项目与投资估算

第八章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第九章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设施与服务开发规划原则

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开发规划

第十一章 旅游产品开发与线路设计

一、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二、旅游产品定位

三、旅游线路规划

四、主题节庆推广活动

黄帝文化环球行推广活动

黄帝国际文化节

黄帝内经国际养生节

世界华人媒体寻根之旅

华夏文明展览活动

世界华人寻根文化节

世界杰出华人评选活动

世界杰出华人唱同一首歌

纪念黄帝诞生5000周年活动

世界文化旅游论坛

第十二章 旅游商品开发

一、旅游商品的分类

二、旅游商品的开发方向

三、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网络

第十三章 招商策划专案

指导思想

招商目标

招商战略

招商模式

招商推广

招商杠杆

招商方式方法

招商机制

第十四章 旅游系统信息化规划

第十五章 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组合

第十六章 旅游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

《黄帝文化总体开发方案》包括了近100个子方案,其中,第一个方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圆满成功!根据有关权威媒体报导:2006年3月31日上午九时五十分,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罗豪才,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等来自全球各地的近万名炎黄子孙聚首河南新郑,共拜始祖,共缅祖德。以“盛世中国,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协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郑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着重突出民族大团结及中华民族根脉文化,用黄帝文化精神去感染、号召全球华人实现民族复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中国文化旅游龙头项目、河南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黄帝文化总体开发方案》中的第一个实施方案。2004中国十大策划专家、2005中国十大城市策划专家钱寿海是《黄帝文化总体开发方案》主要策划人员,钱寿海提供的方案被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郑市人民政府联合授予优秀策划奖。

黄帝文化 篇3

一、文化与黄帝文化

黄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厘清黄帝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无疑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自觉。

张岂之先生对大会主题和文化定义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西方人类学研究认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将文明与文化联系起来,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界说没有直接阐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生衍发展的联系,未能揭示中华文化的特质。《决定》从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提炼出关于“文化”的界说,即民族的血脉,肯定了中华文化连绵不断,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起源是在炎黄时代。

黄帝文化是五千年民族血脉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之一。研讨会着重讨论了黄帝文化的内涵、特征等。祭祀黄帝陵是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岂之先生认为我们今天祭黄帝陵,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而是在肃穆的氛围中,追思中华民族先辈们如何克服艰难险阻,创造文明,造福子孙,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振奋民族精神,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杨东晨研究员认为广义的黄帝文化指黄帝以下五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物质、精神、制度文化总和),是由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创造的,也是对黄帝本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志琴研究员认为兼容与综合是龙文化的主体精神,也是中华文化的元色。杨东晨研究员认为黄帝本源文化的精神最为重要的是开拓创新、族团凝聚两种精神。西北大学张茂泽教授认为黄帝文化的内涵主要是文明创造,包括重视农业生产、创建统一天下的社会政治制度等内容,而黄帝崇拜则体现了古代中国精神家园建设人文的、理性的特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何炳武研究员认为黄帝时代开创的物质文明以农耕为核心。广州大学吴小强教授认为:和平与正义、仁义爱民、创造创新,发展融合是黄帝文化精神的鲜明特征。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自觉

我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较早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达到文化自觉高度的人,认识和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提出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使文化自觉上升到国策高度。文化自觉问题也成为研讨会的热点。

关于文化自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张岂之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和核心理念。鲁谆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对创造出现代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扩大它的感召力有重大意义。王俊义、陆栋先生则认为文化自觉论可以推动学术界从学理上对文化自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西北大学卫玲教授认为企业如果有文化自觉,就应积极承担经济、法规、伦理、自愿性慈善责任。台湾文化大学曾春海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休闲文化可以道家的生命情调为代表,对忧郁症疾病者有疗效作用。

关于文化自觉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吴光研究员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中华文化核心理念是“仁”道。台湾辅仁大学潘小慧教授认为儒家含有浓厚的宗教情操,奠基于人本性的哲学智慧。中国社会科学院魏道儒教授认为古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以人为本”是最显著的特征。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祭祀是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是示范于全社会的特殊仪式。山东大学傅有德教授认为我国历史上个体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兼容或合流是相互联系的。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认为在历史上儒释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西北大学龚杰教授强调秦代制度文化是中国制度文化的先例、范例和通例。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认为儒家化的法律把儒家文化深深嵌入中国人心中。杭州师范大学范立舟教授提出宋元白莲教由出世向人世转变,以图改造社会秩序。西北大学刘文瑞教授认为汉以后的历代王朝在统治思想上继承的则是西周礼治,周礼是制度文化的源头。苏州科技学院陈建明教授认为天道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文化自觉要建立在人的自觉的基础上,而道德自觉是人的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认为道德自觉是文化自觉灵魂,实现文化自觉首先要实现道德自觉,并对道德自觉的内涵和构成进行了系统论说。西北大学刘宝才教授认为有情感才有道德,情感是道德的心理基础。道德须尊重人的情感,要培养人的情感,当循人的情感而为。台湾济慈大学林安梧教授注意到儒道佛三教体現的中华文化的王道主义。澳门大学中文系邓国光教授认为,道德自觉是先秦学术的根本气脉,德性自觉与理性思潮有助于推动文明进程。

三、文化继承与创新

研讨会对文化继承与创新作了充分揭示,在若干问题认识上有所突破。

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认为史学工作者提升自己,中国史学才有希望有更辉煌的未来。北京大学龚鹏程教授强调在当今社会中重建礼乐文化、重振乐教的积极意义。清华大学方朝晖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现从现代化范式到文明范式的重要转轨,文明范式应是中华民族以广阔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去实现古今中西之间创造性的融合。暨南大学陈才俊教授认为大学理念应以中西文化会通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融会古今、会通中西的新式人才为目的,把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学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邹重华教授强调大学应该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必须处理好中外文化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认为在晚明“天学”刺激下,明末清初士人从不同角度对儒家命运进行思考,对于研究中西文化思想交往有借鉴意义。山东财经大学王继训教授认为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历史借鉴作用。

关于理想的中华文化形态,学者们进行了设计。清华大学哲学系卢风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受限制的市场经济+民主法治+萃取于儒道释三家的生态文化将构成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西北大学谢阳举教授认为,一个理想的未来社会仅有自由是不够的,还需要自由和自然相互协调,文化要从自然中不断汲取活水源头。中国政法大学郭继承博士认为正确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关键。

东吴大学刘源俊教授强调发展科学与民主须以中华固有文化的底蕴为基础。他很重视儒家文化底蕴。比如,他认为,孔子是极为理性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无征不信”就道破了实证精神。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句话其实是现代科学态度的极佳诠释。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更提示了学问的人文本质。

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通过研究侯外庐,阐发了侯老对中国思想出路的认识:第一,发展民主;第二,提倡科学的自然研究和理性精神;第三,发展现代法权观念。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召开的,它有助于人们从文化自觉角度更深入地研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作为陕西省“壬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的组成部分,研讨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黄帝文化 篇4

1 新郑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

以黄帝拜祖大典而蜚声国内外的新郑市,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 新郑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优势, 以黄帝文化为龙头, 以裴李岗文化、郑韩文化为依托, 以实施民族凝聚力工程为载体,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步实施, 大气魄、高起点、大手笔、高标准地对新郑丰富多彩、优势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建设, 先后建成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景区——轩辕黄帝故里、中国侨联首批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茨山游览区、中国惟一将诗经摆到地面上的主题公园——郑风苑景区、中国藏车最多的车马坑——郑王陵博物馆等景区, 尤其2006年以来连续五年高规格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 使黄帝拜祖大典成为中原文化的强势品牌, 黄帝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 新郑黄帝拜祖祭典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确立了黄帝文化在河南“根文化”的龙头定位, 黄帝文化的品牌效益日发突出。

在“黄帝品牌”的主导下, 黄帝故里、始祖山的“黄帝文化寻根游”, 郑风苑、郑韩故城遗址的“郑韩文化探古游”, 欧阳修陵园、白居易故里的“历史名人名胜游”, 以及突显新郑“红枣文化”的孟庄枣乡风情游等精品旅游项目相互辉映、珠联璧合, 新郑文化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接待游客225万人次, 直接旅游收入430万元;2007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 直接旅游收入600万元, 带动相关产业收入5.2亿元;2008年接待游客305.9万人次, 直接旅游收入230万元, 带动相关产业收入6.1亿元;2009年接待游客352万人次, 直接旅游收入330万元, 带动相关产业收入6.8亿元。文化旅游业的兴起有力地带动了新郑餐饮、交通、商贸等第三产业的繁荣以及各类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 旅游经济正逐渐成长为新郑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 新郑发展文化旅游业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1) 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新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达130多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7处。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举世闻名、5000年前的黄帝文化源远流长、2700多年的郑韩文化独领风骚、具茨山岩画深邃厚重, 形成了独特的“古韵”、“古风”, 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第一都”。新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春秋郑国名相子产、战国著名思想家韩非、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北宋建筑学家李诫、明代名相高拱等历史名人灿若群星。

(2) 区位交通优势。新郑地处中原之中, 北靠省会郑州、南接魏都许昌、东临宋都开封、西望古都洛阳, 中原地区最大的航空港——新郑国际机场坐落境内, 京广铁路、石武铁路客运专线、京珠高速、郑尧高速、107国道等国家重要交通干线纵贯全境,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中线等国家重点工程穿境而过。107国道东迁、郑新快速通道、郑许轻轨、郑州紫荆山路至机场快速通道、郑东新区至新郑国际机场城市轻轨等正在规划建设。航空、铁路、公路三港合一的交通优势, 使新郑迅速融入郑州半小时生活圈, 成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和大郑州的副中心城市。

(3) 政府支持优势。文化旅游业具有消耗低、带动强、惠民广、展形象、传文化等多重功能, 是各级政府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黄帝拜祖大典为例, 其前身炎黄文化节拜祖活动从1992年到2004年, 一直由新郑市政府单独举办或与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旅游局、河南省侨联等单位联办, 影响力一般;2005年拜祖活动升格为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06年改为拜祖大典, 升格为河南省政协主办并由中央电视台全程策划并现场直播, 随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全国台联、中国侨联等单位相继加入主办方, 大典的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有力的政府支持是新郑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2.2 劣势分析

(1) 产业规模仍然偏小。2009年, 新郑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 占郑州市4168.1万人次游客的比重不足10%;新郑实现旅游直接经营收入330万元, 带动相关产业收入6.8亿元, 即便两者相加, 也仅占郑州市399亿元旅游总收入的2%, 占新郑市338亿元GDP的比重不足2%, 与新郑市第三产业89.87亿元的增加值相比也仅占8%。

(2) 产业化水平低。除黄帝拜祖大典外, 新郑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深度挖掘不够、品味不高、特色不明, “可听不可看”的景点居多, 缺乏情节缺少故事, 吸引力有限, 旅游商品品种少而单调, 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同时, 景区景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特色饮食、酒店、宾馆、交通设施、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也明显滞后。

(3) 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文化旅游业必须以充足的资金实力为基础, 无论是旅游资源开发与工程建设, 还是项目的包装、推广、宣传、策划、传播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新郑文化旅游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仅以黄帝故里景区为例, 为打造成全国一流精品景区, 郑州市和新郑市2006年底计划投入3.5亿元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改扩建, 其中一期投入1.5亿元, 而新郑市政府财力有限, 2009年财政收入仅有14.9亿元。虽然有些项目可以申请国家、河南省及郑州市的各类专项资金, 但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投入显然难以满足各类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与营销策划的巨额资金要求。

2.3 机遇分析

(1) 经济结构转型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发展旅游业对中国经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09年12月1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发[2009]41号) 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标志着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这是新郑文化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2) 河南旅游立省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 旅游业是河南发展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 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展示河南形象的重要窗口。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河南明确提出旅游立省战略, 致力于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郑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正在编制之中, 新郑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 文化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 郑州中国中部旅游集散地建设和郑州都市区战略。《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把郑州定位为中国中部旅游集散地, 郑州市则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 明确提出郑州都市区建设战略, 并把文化创意旅游确定为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 同时提出要重点打造黄帝等四大国际知名旅游品牌, 把新郑定位于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宜居文化名城。作为郑州的副中心城市和黄帝故里, 郑州中国中部旅游集散地建设和郑州都市区战略将为新郑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2.4 挑战分析

(1) 文化旅游区域竞争加剧。文化旅游是新兴产业和热门行业, 也是全国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新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面临北京的京城文化、山东的孔子文化、陕西的古城文化、山西的民俗文化、湖北安徽的山水文化、河北的休闲文化等外省市的竞争, 而且还面临洛阳、开封、安阳等省内城市的竞争压力, 即便在郑州市内也将与二七区、登封、荥阳等区县直接正面交锋。

(2) 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文化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的修建、旅游者的进入、旅游承载量过度、盲目开展的旅游娱乐项目等都可能改变文物周边的环境状况甚至直接对文物资源本身造成损坏, 如何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是新郑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3 结语

SWOT分析的结果表明, 黄帝故里新郑市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明显, 但劣势也比较突出, 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当前, 在以黄帝拜祖大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项目带动下新郑文化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为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郑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 秉承“统筹规划、以人为本、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发展理念, 以黄帝文化为龙头, 以品牌塑造为重点, 以精品景区为载体, 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 创新融资模式、增加资金投入, 加强营销策划、提高创意水平, 深挖旅游资源、充实文化内涵, 培育特色项目、提升品位档次, 拓展发展空间、拉长产业链条, 强化基础设施、提高配套能力等政策措施, 使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新郑新的战略支撑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要:文化旅游业是黄帝故里新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在对新郑市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新郑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何静.基于SWOT模型浅析河北省文化旅游的开发及管理[J].中国商贸, 2010 (19) .

[2]张春香, 刘志学.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分析[J].管理世界, 2007 (5) .

[3]刘群生,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新郑[N].中国信息报, 2009-09-07.

[4]黄帝故里, 中国新郑[EB/OL].http://www.xinzheng.gov.cn

黄帝文化 篇5

(2010-01-03 01:42:44)转载 标签:

民族凝聚力 故里

凝聚力工程

文化产业

黄帝

新郑

文化 分类: 厚重河南

黄帝故里(新郑)大文化产业总体开发策划方案

第一部分:黄帝大文化产业开发总体战略方案

一:黄帝文化理念、主题、定位

黄帝文化理念――人文之祖、华夏之始、和谐统一;

黄帝文化主题――寻根拜祖、血脉相承、共同繁荣;

黄帝文化定位――伟大事业、民族工程、千年大计。

二:黄帝故里大文化产业开发战略――“12345战略”

一、启动一个工程:黄帝文化凝聚力工程

十六大提出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黄帝文化凝聚力工程”就是以黄帝文化为根来以此增加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工程,这个口号很响亮,牌子很硬,和中央精神非常符合。我们讲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无非就是讲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一个国家经济再发达,国防实力再强大,民族凝聚力不行,一切都不行。民族凝聚力是魂,海外华侨3000万人,加上港澳台3000万人,海外炎黄子孙6000万人,这些人都靠什么来维系,靠的就是民族凝聚力来维系。

二、坚持二条路线:硬件线+软件线

无论任何旅游项目或文化项目或产业项目,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都是紧密联系的,必须两手都要抓。我国好多旅游项目硬件建设投资都比较大,建设的也不错,可是因为没有与之相配应的主题活动,不重视品牌建设,结果游客寥寥无几,长期亏损就可想而知了;可有的项目硬件建设投入并不大,可有一个好的主题或一个或几个品牌活动相配套,场面却很红火;具体到黄帝故里,我们认为即重视“黄帝文化城”的硬件建设,又要做好“全球华人寻根节”、“华夏文明圣火采集传递”、“华人古运会”等重大活动的软件工作,甚至在具体运作上,软件可以先行,硬件随后,因为目前“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这个品牌知名度并不高,更需要大传播、核爆炸型的活动进行积极在海内外宣传,这样就可以为我们以后的各项工作作好了基础。

三、围绕三个脉络:祖脉、根脉、龙脉

我们认为“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开发要围绕“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根在中原、根在新郑”、“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些主题来吸引海内外华人来我们这里寻根拜祖、投资洽谈,但我们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配套政策等工作,否则,“一见钟情”到“黄鹤一去不复还”。

四、重视四个高度:全民族高度、和谐统一高度、千年事业高度、精神信仰高度

我们要站到全民族的高度,和平统一的高度,把黄帝故里策划好、规划好、建设好,也许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工程是几代人的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不能把“黄帝”当成“摇钱树”,不能把“黄帝”简单的看成一个旅游项目,我们要谨慎工作,认真探索,把这伟大的“民族凝聚力工程”一步一步建设好。

五、强调五个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文化振兴与中原崛起相结合

黄帝故里的开发我们建议要根据新郑市郑州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阶段开发,暂不计划开发的地方一定要保护好;在项目运作方面市政府的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策略非常好,但在管理上我们建议实行股份制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化;我们还认为中原崛起一定要靠河南厚重的文化复兴先行最有优势。

三:黄帝故里【新郑】城市品牌战略

一、城市品牌更新

1、改【新郑市】为【黄帝市】或【轩辕市】

2、新设或更新街道:轩辕大道、凤后路、力牧街等

二、城市主题定位

中央文化区【CCD】――东方圣地(东方文谷)

三、城市功能提升与完善

第二部分:黄帝文化城整体策划方案

弘扬五千年文明 记载八万里丰功 华夏文化起中原 尽在黄帝文化城

一、主题定位

炎黄子孙寻根拜祖圣地 华夏文明彰显魅力之窗

二、总体创意布局 建造黄帝文化城,不能仅仅局限于黄帝时期的文化,而是以黄帝文化为核心和重心,具体到建筑布局,不管在错落顺序上(也是游览顺序)还是各建筑主体的大小主次上,都应遵循一条主线:即以史前文化、黄帝文化来源为序言;以黄帝本身的文化为骨干;以黄帝时代以后整个中华文明史为补充。

这种空间布局一方面符合历史的时间逻辑,同时也真正诠释了黄帝文化的真谛,即她是东方原始混沌文化的集成和终结,是华夏正源文化文明的开端,是后世5000年光辉文明的渊源。黄帝文化的伟大就在于她包含了“黄帝前文化”、“黄帝文化”和“黄帝后文化”,因此,在黄帝文化城中都应有所体现,方才是功德圆满。

黄帝文化城的表现载体(建筑物)不能被黄帝时期思绪所禁锢,两周、先秦、汉、唐、清的建筑风格完全可以参考,后人追寻的是黄帝文化的精神,瞻仰的是集文、武、德、政、艺于一身的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黄帝,这其实就是全球华人心灵互动的文化城。

黄帝文化城景区景点分布(分六条线路66个)

线路一:朝圣之旅

(1)拜祖大道

(2)轩辕桥

(3)黄帝文化城城门

(4)中华第一宝鼎

(5)拜祖广场(黄帝广场)

(6)黄帝像

(7)黄帝纪念堂

(8)天心石

(9)黄帝行辕

(10)黄帝文化中心

(11)华夏民族文化宫

(12)黄土圣苑

线路二:创始之旅

(13)中华创始园

◆ 盘古开天

◆ 女娲造人

◆ 伏羲八卦

◆ 夸父追日

◆ 鲧禹治水

◆ 精卫填海

线路三:寻根之旅

(14)海子追祖岛

(15)姓氏文化长廊

(16)华人足迹园

(17)五岳归宗

(18)港澳台史话馆

线路四:文明之旅

(19)周易苑

(20)七星天文台

(21)中华名人脸谱堂

(22)古文明遗址公园

(23)经石乐园

(24)《四书》苑

(25)千年文化谷

(26)蟾宫折桂

(27)愚公移山

(28)文房四宝收藏阁

(29)书山画海

(30)玉器坊

(31)古代兵器馆

(32)天下第一擂台

(33)华夏农具展览厅

(34)中华服饰展览厅

(35)中华五谷坡

(36)神农百草园

(37)盛世回顾

(38)四海和谐

线路五:体验之旅

(39)有熊氏部落风情园

(40)八卦篝火

(41)昆仑寻宝

(42)古代布阵

(43)古代竞技乐场

(44)黄帝养生谷

(45)古代理疗苑

(46)陶艺坊

(47)魔鬼训练营

(48)中华民俗湾

线路六:娱乐之旅

(49)黄帝御林军仪仗队

(50)惊奇面具表演

(51)踏福追寿

(52)姜子牙垂钓

(53)八仙过海

(54)世外桃源

(55)鹊桥相会

(56)生肖天堂(57)刀山火海

(58)梅花桩

(59)高空秋千

(60)天地棋盘

(61)百鸟归巢

(62)月老奇缘

(63)高空钢绳跨龙湖

(64)天籁之音阁

(65)古代集市

黄帝战蚩尤 篇6

释义:在zài我wǒ们men周zhōu围wéi有yǒu四sì个ɡè方fānɡ向xiànɡ,一yí个ɡè是shì南nán方fānɡ,一yí个ɡè是shì北běi方fānɡ,一yí个ɡè是shì西xī方fānɡ,一yí个ɡè是shì东dōnɡ方fānɡ。东dōnɡ西xī南nán北běi四sì个ɡè方fānɡ向xiànɡ以yǐ中zhōnɡ央yānɡ为wéi中zhōnɡ心xīn,有yǒu了le中zhōnɡ心xīn四sì方fānɡ才cái有yǒu依yī据jù。

远yuǎn古ɡǔ时shí代dài的de黄huánɡ帝dì,是shì个ɡè既jì能nénɡ管ɡuǎn天tiān上shɑnɡ的de神shén,也yě能nénɡ管ɡuǎn地dì上shɑnɡ万wàn物wù的de神shén。

当dānɡ时shí,有yǒu个ɡè东dōnɡ方fānɡ部bù族zú的de首shǒu领lǐnɡ名mínɡ叫jiào蚩chī尤yóu,由yóu于yú他tā不bù服fú黄huánɡ帝dì的de指zhǐ挥huī,黄huánɡ帝dì决jué定dìnɡ率shuài领lǐnɡ军jūn队duì攻ɡōnɡ打dǎ他tā。

但dàn是shì,蚩chī尤yóu非fēi常chánɡ勇yǒnɡ敢ɡǎn善shàn战zhàn,他tā有yǒu八bā十shí一yī个ɡè兄xiōnɡ弟di,分fēn别bié掌zhǎnɡ管ɡuǎn八bā十shí一yī个ɡè部bù落luò,如rú今jīn遭zāo到dào黄huánɡ帝dì的de攻ɡōnɡ打dǎ,他tā们men便biàn团tuán结jié起qǐ来lái,使shǐ出chū自zì己jǐ最zuì拿ná手shǒu的de招zhāo式shì来lái对duì付fù黄huánɡ帝dì。

所suǒ以yǐ,当dānɡ两liǎnɡ方fānɡ交jiāo战zhàn时shí,黄huánɡ帝dì的de军jūn队duì显xiǎn得de有yǒu些xiē招zhāo架jià不bu住zhù。

这zhè时shí,碰pènɡ巧qiǎo起qǐ了le大dà雾wù,一yí片piàn白bái茫mánɡ茫mánɡ中zhōnɡ,蚩chī尤yóu的de军jūn队duì分fēn不bù出chū自zì己jǐ究jiū竟jìnɡ在zài什shén么me地dì方fɑnɡ,所suǒ以yǐ蚩chī尤yóu决jué定dìnɡ暂zàn时shí收shōu兵bīnɡ,等děnɡ雾wù散sàn之zhī后hòu,再zài继jì续xù战zhàn斗dòu。

黄huánɡ帝dì使shǐ用yònɡ新xīn发fā明mínɡ的de指zhǐ南nán车chē参cān与yù作zuò战zhàn,这zhè种zhǒnɡ车chē子zi的de正zhènɡ前qián方fānɡ有yǒu个ɡè铁tiě娃wá娃wɑ,无wú论lùn在zài哪nǎ里lǐ,娃wá娃wɑ的de手shǒu指zhǐ一yí定dìnɡ指zhǐ着zhe南nán方fānɡ。

黄帝陵简介 篇7

黄帝, 姓公孙, 生于轩辕之丘 (今河南省新郑县) , 故名轩辕, 号有熊氏。以土德称王, 为土黄色, 故称黄帝。活了110岁, 死于荆山 (今河南省阌乡县) , 葬于桥山。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有“黄帝崩, 葬桥山”的记载。

孔安国《尚书》序中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 以少吴、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司马迁《史记》以黄帝、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以黄帝开国, 至今约有4600多年。黄帝共有二十五子, 得姓者十四子, 得十二姓 (其中有二子一姓的) 。后来的唐、虞、夏、商、周、秦等, 都是十二姓的后代, 其子孙蔓延各地, 不断繁衍。所以中华民族都是黄帝的后裔。

中国在原始社会的时候, 黄河流域有两大部落, 一个是苗, 一个是夏 (又分两个大氏族, 一是炎帝神农氏, 一是黄帝轩辕氏) 。苗经常侵扰夏部落。夏部落在黄帝的率领下在河北涿鹿大败苗部落, 杀死了部落长蚩尤, 苗被迫迁往南方。黄帝的夏部落的版土, 东到海边, 西到昆仑 (青、藏一带) , 南至湘山 (湖南岳洲一带) , 北出幽陵 (长城以北诸地) , 奠定了中华民族现有疆土的基础。

黄帝还领导人民制弓箭, 造舟车、种五谷、教蚕桑、作衣冠、定算数, 发明指南针, 命大臣仓颉造字……因此被尊为“人文初祖”。

黄帝时代人类生存环境试探 篇8

新郑为黄帝古都,黄帝时代对应的考古学文化,当属仰韶文化时期。“其绝对年代大体是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炎帝8代共300多年,约相当于仰韶文化早期,黄帝10代约1500年,相当于仰韶文化中晚期。”[1]其地域主要以古代的中原地区为核心。这一时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人们在亚热带疏林草原环境下生活,也为旱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中原地区跨入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天时、地利、人和是对黄帝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 其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有容乃大的精神和辐射八方的气魄,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范围遍及整个黄土高原及其东南方平原的过渡地带。黄土高原西到乌鞘岭,东达嵩山、太行山东麓及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北及长城,南达秦岭,地形大势西北高东南低。这一区域以黄河为主线,辐集诸多河流。在嵩山以东,淮河流域的颍河、汝河中上游及其支流也都包括在该区域之内。严文明先生将黄土高原的地貌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黄土丘陵,第二种是黄土塬,第三种是黄土川地。黄土塬以渭水以北发育最好,可分为三级,当地居民称为头道塬、二道塬和三道塬。黄土川地则是离河很近的冲积平原,是黄土地带最肥沃的地方。”[2]再加上黄土高原东南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带上的洪积冲积扇、台地和扇前洼地,在晚更新世时这一地区多种地貌单元围绕嵩山形成了不同于黄土高原的另一地貌特征, 包括黄淮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广大地区。“一些洼地部分除继续接纳沉淀积物,尚接纳大量的风积物,形成适宜耕作的黄土堆积。全新世期间,低洼地区接受的大量冲积物外,在河流两岸构成一级阶地。这种地貌格局极利于早期人类的生存。”[3]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特点是不易风化,保有大部分的矿物成分,粉砂质土壤质地均一疏松,以褐色土为主,具有垂直的纹理,有利于毛细现象的形成,可以把下层的肥力和水分带到地表, 形成特有的自行肥效,并具有黏化作用和耐旱、保墒诸优点,极有利于原始方式的开垦和农作物的浅种直播,有利于旱地粟作农业的发展。但由于高原地形的复杂及各地所受侵蚀程度的不同,使土壤结构和肥力不尽一致。一般川地和较低的塬面,还有浅山丘陵区的台地、阶地和盆地向平原过渡带上的侵蚀堆积平原, 海拔110~400米之间腐殖含量较高 , 团粒结构较好,肥力和持水积力较强,成为新石器时代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良好温床。黄帝时期的仰韶文化甚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多分布在这样的河谷川地、丘陵盆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台地、阶地上,并逐渐向侵蚀堆积平原发展。重点区域有长城以南的河曲地带,从渭水源头到沁河河口,也包括晋南的汾河流域、黄河以南的灵宝区、三门峡渑池区及伊、洛河上游区的洛阳盆地区,其以东的郑州区及淮河流域的汝、颍河中上游区,仰韶文化聚落成团状密集分布。这些地区共有的特点是靠近水源、河流纵横、日照充足、土壤相对肥沃,进入暖温期雨量充沛,比较有利于居民的农耕生活。

据地质学家研究,距今约一万三千年时,全球性气候开始显著变暖,冰川后退,最后一次冰期已逐渐被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代替,华北包括黄河中游和淮河支流汝、颍河中上游地区成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带。贾兰坡先生说:“许多资料一致证明在全新世中期 (距今约8000~2500年前 )是全新世的高温时期 ,当时华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很多, 阔叶林植物群落向北扩展,曾分布在蒙古高原。”[4]在黄土高原上,“当时渭水流域的植被, 虽以草本植物为主,但在半坡一带的下部,中生的十字花科、豆科占绝对优势,表明当时曾出现以十字花科为主的中生草原,气候温和湿润;上部耐旱的蒿菊和松为主的针叶树增多,气温变得温凉较干。又在半坡和姜寨遗址,均发现较多的水生香蒲和淡水藻类, 表明当时关中地区的降雨量和河水径流量较大, 气候可能比现代要湿润一些。从总体上看……气候温和半湿润,开始进入温暖期。”[5]由于气温进一步上升,降水量增加,水热条件十分有利于原始农业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大型中心聚落出现。7000± - 6000±a B.P.属于仰韶文化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遗址的密度大大超过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时期,表明人口增加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开始进入发展阶段。据研究,姜寨一期文化发展房屋120座,其中地面木架构房子达60.8%, 说明当时的气候并不十分干燥,至少比现在潮湿。这些研究表明,炎黄时期的仰韶文化早期阶段, 环境与气候已具备发 展农业的 良好条件 。[6]6000±5000±B.P.进入仰韶文化的中、晚期,气温上升到全新世以来的最高点。“渭水流域的植被是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草原。其间常有云杉、冷杉出现,表明有过短期的凉湿变化。但总体上看来,气候温暖湿润,是全新世以来气候最宜时期。”[7]所以这时较早期聚落增多,中心聚落更为扩大,生产技术有所进步,成为仰韶文化的繁荣期,亦与历史上的黄帝文化发展状况十分吻合。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的黄帝文化遍及豫中、豫西、关中东部、晋南地区,它不仅融合了其他文化类型,而且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此后,又出现了渭水流域仰韶文化晚期的西安半坡晚期类型, 晋南、豫西的西王村类型,豫中的秦王寨类型,豫北的大司空类型等。

这一时期的房屋建筑, 地面建筑已较普遍,居住面的防潮处理从早期的搅拌泥土,到中期的混合土或经火烧烤, 晚期则出现白灰居住面,这些措施的不断提高,使其防潮性进一步加强,这反映出气候较以前更为潮湿。仰韶文化中期兴起的庙底沟类型, 是在新石器时代出现最为良好的气候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进步,粮食的增加,人口的增多,氏族的不断繁衍分化、迁徙流动,以致影响到中原及其相邻地区。正如苏秉琦先生所说:“仰韶文化诸特征因素中传布最广的是居于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可能就是形成华族核心的人们的遗存。”[8]这使得黄帝氏族不断壮大,扩展疆土,统一其他氏族,使原始社会进入一段稳定和谐的时期,为后来华夏民族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豫西地区位于秦岭东延部分, 境内有伏牛山、熊耳山、崤山、外方山、邙山等。这一带崇山峻岭密布, 沟壑峡谷纵横, 地势高低错落,伊、洛、涧诸河穿流其间。这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址达300多处,分布范围较广,多集中在伊、洛、涧等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区。经发掘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遗址的下面都有马兰黄土, 裴李岗文化层堆积处的暗红色埋葬土下面的仰韶文化层多数是黄褐色和灰褐色的黄土层, 与上面细腻而较硬的埋葬土有较大的区别。[9]这一区域西起灵宝东到郑州,北起黄河南岸之邙山,南达外方山、伏牛山、熊耳山之北麓,东西360余公里,南北150余公里。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聚落多分布在近河流或水源的地方。据周昆叔先生的研究:“自一万年前全新世气候转暖 , 经过约2000年较不明显的变化后, 约距今8000年时,气候明显变暖湿, 黄土高原东南部黄土的土壤化过程强烈地表现为形成褐红色顶层埋葬土,以棕壤与棕褐色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种沃土的形成为裴李岗、磁山、老官台文化农业兴起提供了耕作条件。褐红色顶层埋葬土形成的中期, 由于时值气候适宜的中期,土壤发育较好,促进了仰韶文化的大发展。”[10]由此看来,远古时代其气候环境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灵宝到郑州的数百里之间,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四个文化中心区。在嵩山东南及以东一带的颍、汝河上游地区,另外又形成一个文化中心区,之后便成为中原文明形成的核心区。沿黄河南岸一线为灵宝盆地区、三门峡地区、洛阳盆地区、郑州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区。三门峡、渑池区是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发现地。灵宝盆地居于豫西西端,与关中盆地相邻。这一区域以黄帝铸鼎而名载史册, 成为纪念黄帝的圣地之一。这一带仰韶聚落密布,据统计在铸鼎原一带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26处,平均15平方千米有1处, 其中10余处面积可达近百万、超百万、甚至二百余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毗邻而居。例如北阳平遗址,文化层厚2~3,米总面积达220万平方米 ;所见的房基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 房基面均烧成青灰色,表面坚硬光滑。[11]2000~2001年 ,考古工作者对西坡遗址的发掘,发现3处蓄水设施和4座大型半地穴式房基,其中最大的一座(F105)整体面积516平方米 ,前有斜坡式门道,周有回廊,地坪涂染朱彩,建筑规模宏大而非常讲究,这样规格的建筑并非一座。[12]这些情况表明灵宝气候干湿温暖 ,经济、文化发展较快,成为黄帝时期重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和卷二十八《封禅书》中都有关于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的记载。 《纲鉴易知录》卷一《五帝经·黄帝熊氏》条:“帝采首山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说明在上古时期黄帝的大臣左彻就已建庙祭黄帝了, 或有可能左彻就是这一带黄帝氏族的大酋长。又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阌乡县志》, 汉武帝曾在铸鼎原建庙祭黄帝。说明西汉时这处祭祀黄帝的圣地就得到进一步的确认。而嗣后,历代都有修缮和拜祭活动。

灵宝盆地,亦即铸鼎原及其周围一带,南依秦岭,东西面与波澜起伏的黄土塬相接,北与黄河谷地相邻,呈依山傍水之势,湖水、沙河、黄河三河绕铸鼎原。所以,灵宝铸鼎原在黄帝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地理位置重要,自然环境优越, 除了有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暖湿适宜环境大背景外, 发达丰富的仰韶文化构成了铸鼎原地区黄帝氏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函谷大道成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传播的通道, 其影响达半个中国,成为中国文化融合的先声,也为形成统一的早期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黄土高原的东南缘向平原过渡的郑州地区,通过对郑州大河村一、二期遗存所采孢粉的鉴定,认为“从各类孢粉数量看,以灌木及草本植物花粉数量较多, 占孢粉总数的53.7%,次为乔木植物花粉 ,蕨类植物孢子很少,占0.7%”,而其中又“草本花粉多于木本花粉; 在草本花粉中又多是中生或半湿生的乔本科花粉; 在木本花粉中几乎全是松属”。因此,“推测其时气候温和稍湿。”[13]到仰韶文化晚期,大河村三、四期遗存中所采孢粉样品的鉴定:“当时木本植物孢粉占优势, 占孢粉总数的80%以上, 草本植物的孢粉只占10%左右。” [14]在木本植物中“属仍以松属花粉居多,但喜暖好湿的栎、榆、椴等阔叶物增加, 特别是在中部找到一粒毛榉属花粉及一粒破碎的今天只能生长在长江以南的水蕨属植物孢子,可知该段的气候比底部好,暖和湿润,气温能较今高2~3摄氏度”。[15]我们在颍河支流双洎河(古洧水)流域的环境调查中,曾对新郑市新村镇邓家剖面孢粉进行了分析, 其剖面第4层为仰韶文化时期形成的地层,“标本XD-2(115~85㎝,5370±450a B.P.)以Pinus,Cramineae,Artemisia,Polypodiaceae,Bryphyta为主要孢粉带。组合中草本植物花粉与蕨类孢子含量相当,分别为5.0%~57.1%和24.3%~56.9%。木本植物花粉数量稍少一点,为12.3%~30.6%。草本植物花粉中数量较多的有乔木科、蒿属,还有一定的菊科、十字花科、毛茛科等,蕨类孢子中数量含量较多的有水龙骨科、凤尾蕨,蕨属,藻类中有双星藻,环纹藻也有一定的含量,苔藓孢子含量较高,而且分布稳定; 木本植物中花粉数量较多的是松属,还有一些落叶栎类、杉类、柏科,有少量的榆属、椴属、榛属花粉,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桂花也有出现”。[16]又对新密市曲梁乡柿园村仰韶文化遗址西剖面约4米沉积与堆积层进行了孢粉分析,其底部六层,年代在“950±45a B.P. 以上 , 结果表明 , 乔木花粉占绝对优势, 其中主要成分是松属 (Pinus), 占57%~66%”。这说明该处或附近地区仰韶文化时期及其以后有一定面积的松林分布,而且距今5000多年及其 后有喜暖 的蕨类植 物里百(Hictioptetis)与凤尾蕨 (ptetis)的分布,全新世晚期冷杉属花粉可达25.3%, 表明气温—度强烈下降”。[17]从柿园西剖面的地层堆积情况看,在位于300厘米左右有下一层粉细沙层,此层是在水的作用下形成。该层在仰韶文化层之上, 推测在仰韶文化的晚期以后, 阴雨连绵,气温下降,一度遭到洪水的袭击,数十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整体迁移, 从此不再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和生活。

新郑市是黄帝故里, 新密与新郑地域相邻, 也是黄帝及其氏族活动的核心地区之一。其西靠嵩山。嵩山系太古代以后经过若干次海陆变迁隆起形成的中山,为褶皱断块山,西起伊川、偃师两县之间,向东延伸到登封、禹县、新密、新郑,后没入黄淮平原。从这一带的古环境看,少典时期的裴李岗文化首先在新郑发现,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也非常多,如程庄、交流寨、沙石咀、古城寨南、补国寨、李庄、柿园、古城村、马鞍河、王垌、崔府、高城岩、唐户、大朱庄、南李庄等近二十处之多。从地域分布看,人类自嵩山沿着双洎河及其支流主要在谷地基岩上流动, 河谷不易展宽,故少见一级阶地,或一级阶地狭窄。所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黄帝氏族主要生活在河谷的二级阶地与黄土台地上。这个时期进入全新世高温期,气候更加温暖,雨量增加,人们在亚热带疏林草原环境下生活, 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热同步,无霜期长,构成了气候的鲜明特点。植物群种多样化,数量急剧增加,沟谷林地大量出现,并在黄土母质、红土母质和河流冲积母质等成土母质多样壤沃土上耕作, 土地更加肥沃,为旱作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中原地区跨入文化的大发展时期, 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仰韶文化博物馆模拟图

新郑、新密、登封一线又是黄河和淮河的分水岭。这一地区属于黄河水系的支流有狂河,源于嵩山西麓的君召乡,先入伊河,后入黄河。洧河源于登封唐庄乡塔北磨,流入新密、新郑境内叫双洎河(古称洧水),后入贾鲁河,为淮水支流。颍河是嵩山东南麓的较大支流,源于石道乡三过尧,流经禹州,后入淮。这些河流支流众多,从古至今四季水流不涸,河水流经的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较好,也很少见暴雨洪灾,所以河流泥沙量少,对灌溉极为有利,不仅农作物能相对高产,环境也植被茂密、山清水秀。这一情况上溯到距今约5000~6000年前后的水资源状况,可想而知自然会更好。

仰韶文化时期,也是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这种变革体现在聚落形态方面,首先是大型中心聚落形成并增多,城址的出现,社会分化突显,人们赖以栖身的住房建筑出现了重大变化,以往的圆形半地穴式住房建筑在这个时期逐渐消失,平地起建的长方形住房还有白灰面房基,夯打地面和用火烤的房屋地面普遍流行。例如新密沙石嘴遗址处于丘陵岗地的顶部,新郑古城村遗址位于台地的顶部,都有多层的白灰面房基出现。在陕县庙底沟,郑州大河村、后庄王,荥阳青台、点军台,淅川下集、下王岗等遗址都发现有平地起建的长方形房基,它不仅是古代建筑技术的重大发展,也应是适应自然和社会变化的结果。就自然环境而言,中原地区暖热多雨,地下水位升高,人们若继续住在地穴土坑里,不仅闷热而且潮湿,必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环境迫使人们必须改善原来的居住条件, 来适应环境气候的变化。

关于《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 篇9

1 《内经》养生理论的哲学渊源

1.1 《周易》哲学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

刘霞[1]认为《内经》参照和汲取《周易》阴阳对立统一学说, 探讨人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得出结论:人体是由许多阴阳对立的方面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人体必须保持相对的阴阳动态平衡, 调理阴阳平衡, 应作为养生的总原则。另外, 《周易》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观,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内经》中也可寻到踪迹。《周易》与《内经》的共同特征, 都充分体现着唯物辩证法思想, 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

1.2 老庄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

尹亚东等[3]比较《道德经》和《内经》的文字及意蕴, 认为以“天人相应”为指导, 以顺应自然为原则, 重视“养神”和“养气”的《内经》养生思想是老子《道德经》养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陈力[4]认为顺应天道、无为不争、见素抱朴、致虚守静是《老子》的基本哲学思想, 而顺应四时阴阳、节制嗜欲、清虚养神是《内经》所述养生的基本原则。

2 《内经》养生原则

2.1 综合调摄, 顺时为先

虽然《内经》作者并没有直接提出整体观念, 但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涵盖了其综合调摄的养生主旨。孙松辉[5]认为顺时养生就是按照自然界阴阳消长的时间性、规律性变化, 采用与之相应的养生方法。周章玲等[6]认为《内经》以四时五脏阴阳为理论基础, 从环境的四时、昼夜等节律和体内生物钟角度阐述了因时养生防病的思想。其实, 顺时养生既是原则又是方法, 如《内经》中“服天气而通神明”, “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等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2 形神兼养, 调神第一

党炳林[7]认为形指形体, 神指精神情志。形统于神, 神明则形安, 养神以统形, 神旺可通过清静宁神、积精养神、四气调神、修性怡神等来达到。形神兼养, 神为首务, 神明则形安, 神为生命的主宰, 所以中医养生观以调神为第一。另外, 《内经》在认识到形神统一、形神共养的基础上, 又十分强调神在人体的重要作用[8]

3 《内经》养生方法

《内经》作者不仅确立了养生的基本原则, 而且还全面论述了养生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到四时环境、饮食起居、精神情志、运动锻炼、房事等方面。

3.1 法于阴阳, 顺应四时

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 进行养生调摄, 对预防疾病, 保持健康,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故“顺时养生”为养生方法之首[9]。

3.1.1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后世对此语理解多有发挥, 但公认其为顺时摄养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任占敏等[10]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根本思想是提示人们要顺应四时阴阳, 阴阳四时不仅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的纲要, 也是人类生命活动、养生防病的根本。

3.1.2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内经》提出要适时避邪, 即使正气充盛, 对外界的致病因素亦是避之为妥, 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这种积极防御外邪的防病保健思想, 对后世“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医疗方针有指导意义[11]。

3.2 食饮有节, 谨和五味

胡静[12]认为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 占有很大篇幅, 是《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指出饮食“量”和“味”要适宜, 不论是饮食保养, 还是病后调养, 饮食都要“以味为核心, 以养为目的”, 提倡平衡的膳食结构;再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谨和五味, 以食 (味) 养生, 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 本在五味。”以食 (味) 养疾, 如病后饮食调养等。

3.3 起居有常, 不安作劳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故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正常的劳动和体育活动, 有助于气血流通, 增强体质。劳力过度则伤气, 劳神过度则伤心脾, 房劳过度则伤肾, 过度安逸则易致气血不畅, 脾胃功能减退, 体质虚弱[13]。

3.4 调摄精神, 和调情志

《内经》养生理论强调精神的调摄, 认为必须保持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 达到“形与神俱”, 才能“尽终天年”。这种神形统一的整体观, 是精神养生和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且已经被现代医学心理学所肯定[14]。

3.4.1 顺时调神

《内经》养生理论认为, 人体的神志变化应与四时之气保持一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 ……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夏三月, ……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秋三月,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冬三月,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充分体现《内经》顺时调神的养生方法。

3.4.2 恬谈虚无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恬淡虚无”, 是指思想安闲清静而无杂念的状态。清静神养生思想始于老庄, 虽然思想消极, 但就养生而言, 却是大有益处。于睿等[15]认为主要是调和情绪, 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 排除杂念, 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 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 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

3.4.3 调和七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之七情, 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和现象所做出的反应。过度的情志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气机失调, 从而发生多种疾病[16]。所以对于养生而言, 重视情志的调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3.5 和于术数, 勤于锻炼

“和于术数”即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之法, 或《素问·阴阳应象大沦》中“七损八益”, 《灵枢·本神》中“长生久视”之类。《内经》养生理论强调在重视精神修养的同时, 也注重形体的锻炼, 主张通过锻炼形体来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17]。

3.5.1 导引按蹻

彭旭明[18]认为《内经》虽没有记载导引的具体动作及呼吸吐纳的方法, 但强调了一年四季有规律性的起居及调神、调志在导引养生中的重要性。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中央者, ……其治宜导引按蹻。”

3.5.2 呼吸吐纳

刘小华[19]提出吐纳服气经历了由外丹到内丹的演变过程, 《内经》提倡“采身心并练、内外兼修之长”, 通过精气神之内练, 达到练精化气, 练气化神, 炼神还虚的功效, 将人体生殖之精中的元阳与生命中枢中的元阴互相置换, 返还媾胎之初的原始生命状态, 从而使衰老机制得到逆转, 生生之化不绝, 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3.6 男女有别, 养血固精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 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 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而男子“五八肾气衰, 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 面焦, 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 筋不能动, 天癸竭, 精少, 肾脏衰, 形体皆极”。所以在老年人的养生过程中, 女子主要以养血为主, 而男子则应该注意调理肝肾的功能, 尽量避免肾精过早的枯竭[20]。

4 结语

浅析《黄帝内经》隐喻的翻译 篇10

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在《内经》中,前人为了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充分地运用了比喻修辞格。该文摘取《内经》中典型的隐喻例句,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各译者相应的翻译策略,以获得最佳的翻译效果。

1隐喻的认识和翻译

隐喻是不同概念域之间基于相似性的映射,其实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审视另一类事物,是联系不同事物或范畴的重要手段[2]。这是语言学家雷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的,他们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认识和解释另一类事物,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等特征,因此不同民族必然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而使隐喻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翻译是一门科学,其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equivalent transferring of meaning),而要成功的进行对应转换就必须科学地分析意义、科学地处理形式、科学地体现功能[3]。对隐喻的科学翻译更应该从意义、形式、功能这三个方面进行对应的转换,因为隐喻的翻译本质上是不同文化的移植过程,是重建文化模式的过程,是将原语的认知模式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的一个过程。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译者在翻译隐喻时,可以直接传递其意义、根据需要重塑形象或者对其进行修改,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根据特定的文化背景,权衡原语与目的语意义的需求,进行准确无误的对应转换。常见的隐喻翻译方式主要有:直译、意译、明喻、换喻、保留隐喻增添喻义[4]。

2《内经》中隐喻的使用

在《内经》中,常用判断句式直接把本体与喻体连接起来,但从前后意义上看,显然不同于一般逻辑推理的判断,而是隐藏着一种比喻即隐喻[2]。主要分为两种情形,即“……为……”式和“……者,……也”式。

如: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开”是将关闭的东西打开,因太阴为三阴之表,其气发于外,故比作开。“阖”,关闭为阖,因厥阴为三阴之里,其气蓄于内,故比作阖;“枢”即枢纽之意,因少阴之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故比作枢。

又如: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是极为抽象的两个概念,无形、无声、无色,用人们非常熟悉的气血和男女作比,使人一目了然。

3《内经》隐喻翻译的实例分析

《内经》作为中医药的传承之作,正确的理解和翻译对原语文化的传播来说至关重要。从上面所举两个例子的句式可以看出,隐喻在《内经》中的应用是比比皆是,作为中医文化的“代言人”、“解释者”、“传播者”,值得引起学者的潜心研究。《内经》以古汉语成文,古汉语和英语各有所源,两种语言的认知方式、语言形式迥异,故保留原语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的直译翻译方法用之不宜,而意译、明喻、换喻、保留隐喻增添喻义这几种翻译方法更能译出中医典籍之精髓。

例1: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译文:

1)So the heavens has Jing(Essence-Qi)and the earth has forms.The heavens demonstrates the eight solar terms and the earth displays the rules of Wuxing(Five-Elements).That is why[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are regarded as]the parents(source)of all things[5].

2)"In Heaven there are ethereal spirits;upon earth there is form and shape.In Heaven there are eight regulators;upon earth there are five principles;and by means of these all living creatur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parents[6];

3)"Heaven produces qi.Earth gives rise to form.Heaven regulates the four seasons.On earth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five elements represent the interplay of yin and yang[7].

例中将“天地”比作“万物之父母”,即万事万物的根本,省略了“天地”,翻译时需要注意,全句意为“所以天有气,地有形;天有八个节气,地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因此天地就好像是万物的父母一样,为天地万物的根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译文1采取了明喻,即补出喻词,也将省略处到位的翻译出来,译文2并未理解本处之隐喻,其译文已曲解原语意义,但二者都将“地有五里”中的“五里”理解为五行,然其实际意思是五个方位,即“five directions which are east,west,south,north and middle”;译文3虽采取意译,但意思不如译文1准确合理。

例2: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译文:

1)The stomach is the sea of the food and water and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Six Fu-Organs[5].

2)The stomach acts as a place of accumulation for water and grain and as a source of supply for the six bowels[6].

3)The stomach is the sea of nutrients,the fountain of the six fu organs[7].

本例把胃比作水谷的海洋和六腑的源泉,意思简洁明了。三个译文只有译文2采取了明喻的方法,其它两个译文皆直译原语。

例3: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素问·太阴阳明论》

译文:

1)[The Channels that pertain to]Yang,[just like]Tianqi(Heaven-Qi),govern the external;[the Channels that pertain to]Yin,[just like]Diqi(Earth-Qi),govern the internal.[5].

2)Yang is related to the heavenly atmosphere and it controls the outside.Yin is related to the climate of the earth and it controls the inside[6].

3)The yang represents the heavenly qi.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fense of the exterior.It is usually excess,abundant,and tough.Yin represents earthly qi.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nourishment of the interior.[7].

《素问·太阴阳明论》主要讲的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对人体的作用,足太阴脾经属阴而足阳明胃经属阳,例句意思是:阳好比天之气,主要负责卫护于外,阴好比地之气,主要营养于内,将“阳”和“阴”分别比作“天气”和“地气”。译文1运用明喻之法,从形式上与原文对等,译文2未能识别隐喻之辞,故译文谬之千里,译文3若能识别原文之隐喻,即将"represent"改"like"的话,则从意义、形式、功能这三个方面都忠实的表现了原句。

例4: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乙天符为贵人。《素问·六微旨大论》

译文:

1)Tianfu is like[the Official]in charge of the law;Suiwei(Year-Position)is like[the Official]in charge of the execution of the order;Taiyi Tianfu is like a noble person[5].

2)When the elemental phase of a great circuit matches that of the earthly branches,it is called a sui hui year.When the phase of a great circuit matches that of the yearly primary ruling influence,it is called a tian fu year.[7].

“天符”指通主一年的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符合的年份,“岁会”指每年值年大运与同年年支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的年份,“太乙天符”指司天之气、中运之气、岁支之气三者会合的年份。分别被比作有形象的执法者、行令者和富贵之人。译文1明喻的方法,完全吻合原语形式,但中医术语本身抽象难懂,若不加以阐释说明,目的语读者往往会不知所云;译文2的意译法,则更能传达全句的意义。

综上,隐喻的使用可以使文章增添色彩,译文亦是如此。具有独特文化形式的古籍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如直译会使译文晦涩难懂,换喻又不能轻易为之,为了尽可能保留原语的意义和形式,可采取意译、明喻、保留隐喻增添喻义,或是结合其中几者做出补偿,以不失其传承中医文化之宗旨。

参考文献

[1]钱超尘.《黄帝内经》修辞研究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1.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5.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3.

[4]余高峰.隐喻的认知与隐喻翻译[J].学术界,2011(1):159-164.

[5]李照国.内经素问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PlainConversation[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2-240.

[6]Veith,Ilza.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M].Taipei: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Inc.,1982:101-177.

清明时节祭黄帝 篇11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文明始祖”,被誉为“三皇五帝”之一。历传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均有黄帝陵,其中,地处中华文明摇篮的陕西黄帝陵,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素有“中华第一陵”的美称。民间相传黄帝年老时乘龙升天,臣子们不愿黄帝离去,遂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陕西的桥国时降下休息。桥国人拉下了黄帝的一只靴子,黄帝升天后,桥国人将黄帝的靴子建墓埋葬,形成了黄帝陵,并连年举行祭拜仪式。时至今日,陕西黄帝陵每年都在清明节举行大型公祭活动,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一堂,共同祭祀轩辕黄帝。

黄帝是神还是人?

关于黄帝的真实身份,历史上颇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黄帝是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是存在于民间口头叙事中、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传说公孙少典和妻子附宝生活在河边的一个山洞里,一天下午,附宝正在山上挖野菜,突然一阵风雨袭来,一道白光在她头顶盘旋,她被吓晕了过去。事后清醒,发现有了身孕。两年以后,附宝生下一个肉疙瘩,肉疙瘩落地后转了几圈,从里面出来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原来这个孩子是天上的轩辕星,为了拯救生活困苦的人们才来到人间,投胎到了附宝腹中。黄帝出生后,神迹不断,在战场上,他能呼风唤雨,最后带领人们统一天下,建立有熊国,成为一名圣明的君主,从此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后来,黄帝因铸鼎成功,得以乘龙升天。梁虞荔撰《鼎录》中记载:“金华山,黄帝作一鼎, 高一丈三尺,大如石瓮,像龙腾云,百神螭兽满其中,曰‘真金作鼎,百神率服’。”黄帝铸鼎成功后,天帝为了感谢黄帝对世间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遂以龙助其升天。作为一个神话人物,黄帝从出生到升天,处处都充满了神奇色彩,展现了古代人独特的文化想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黄帝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汉时司马迁认为黄帝不是虚构的神话人物,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将黄帝作为“五帝”之首进行记录,并将民间神话中关于黄帝的诸多记载转化为史实进行使用,司马迁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绚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后来,南北朝时裴駰《史记集解》补充说黄帝“号有熊”。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黄帝名字的由来说:“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黄帝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并且是一个对中华文化发展做出诸多历史贡献的伟大人物。

无论黄帝最初的身份是虚构的神话人物还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黄帝已经逐渐演变成为融合历史真实性和神话虚构性的文化综合体,并上升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悠久的祭祀历史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文明始祖”,黄帝祭祀历史悠久。中国历代帝王在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 的桥山之巅设坛筑场,虔诚地祭祀轩辕黄帝。早在春秋时期,黄帝祭祀仪式已相当隆重。战国初期,秦灵公在吴山之阳设“上畴祭黄帝, 下畴祭炎帝”。到了以“孝”治天下的汉代,黄帝逐渐由天神转化为人祖,祭祀活动更加频繁。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十月,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此次在桥山祭祀黄帝,留下著名的“汉武仙台”,至今仍保留在黄帝陵园东门处。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二年(公元25年) , “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其上,皆南向, 西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黄帝位于丁未之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各地纷建黄帝庙,遥祭黄帝。唐代是黄帝祭祀仪式发生重大历史转变的时期。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于桥山西麓建庙,敕祭黄帝,使得祭黄仪式正式上升为国家祭典。此后,历代王朝统治者都亲临或遣官祭拜黄帝。明、清两朝,皇帝祭祀黄帝活动更加盛繁。在传统社会中,由王朝政府公祭轩辕黄帝成为传统社会彰显皇权威严的重要表现方式。

晚清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疯狂瓜分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将西方的民族主义引入中国,试图塑造中国人的国民意识,拯救民族危亡。在晚清知识分子建构独立民族的过程中,黄帝这一符号逐渐脱离了“皇统”脉络,不再是王朝政府特有的世系祖源, 而被改造成为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共同始祖”, 被纳入新兴的民族传承的“国统”脉络中, 被转化为民族认同的标志性符号,使得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祖先。

1912年清明节,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委派代表团赴陕西中部县桥山致祭黄帝陵, 并亲笔撰写《祭黄帝陵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到了1935年,国民党中央政府第一次派员“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之

陵”, 并确定清明日为“民族扫墓节”,每年举行祭祀仪式。为了凝聚中华民族的所有力量对抗日本侵略者,1937 年,国共两党互派代表,共祭黄帝陵。此次国共两党共同致祭黄帝陵,从官方话语权力上确认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文化地位。

当代黄帝祭祀仪式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传统社会“皇统”脉络中的黄帝崇拜和祭祀,还是清末民国时期国家民族建构过程中的黄帝崇拜和祭祀,两者内在文化属性和价值追求方面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充分说明了黄帝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反映了黄帝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对黄帝的认同与缅怀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并延续到当代社会,通过连年不断、隆重的黄帝陵祭祀仪式展现出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恢复了每年清明节公祭黄帝的仪式。恢复后的黄帝陵公祭仪式与传统社会以及民国时期的公祭仪式不同,新时期的公祭仪式不再强调“皇统”特权,也不再强调附加在仪式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的历史意义,而是在新时期社会文化背景下凸显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祖先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近些年来,黄帝祭典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和参与,并逐渐发展成为与家族祖先祭祀并存的清明节重要节日习俗之一。黄帝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符号的内涵愈来愈突出,清明节黄帝陵祭典的文化内涵也愈来愈丰富。

2004年,夏历甲申清明节,天空清洁明净。为了凸显黄帝崇高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影响力,这次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首次被定为国家级祭祀大典。在祭礼仪式的设计理念方面,组织者重视体现本原精神与时代气息的有机协调、统一。黄帝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对黄帝的祭礼仪式应既保持浓郁的传统祭礼特色,也不脱离时代文化氛围,要使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祭典仪式时间、空间、仪节、祭品、器物等方面的文化象征性,使其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这次黄帝陵祭典首次采用国家祭祀规格,遵循古代祭礼以青铜器作为祭器的传统祭礼规定,专门制作了65件战国编钟、九鼎八簋等青铜器以及太常旗等传统仪仗旗帜,并编排了名为《轩辕黄帝颂》的大型祭祀乐舞。

仪式第一项是主祭人宣布祭典开始,上午9 点50分,主祭人宣布祭典开始,时间上意寓黄帝“九五至尊”;仪式的第二项是“击鼓鸣钟”,祭祀广场上首先击鼓34咚,代表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祭祀始祖,鸣钟9响,寓意中华大地九州升平;仪式的第三项是各界代表向黄帝陵进献花篮、鞠躬致意;仪式的第四项是宣读祭文,也是整个祭典仪式核心精神的重要体现;仪式最后一项是大型乐舞表演——《轩辕黄帝颂》。

今天,在全球化语境中,我们选择在清明时节隆重祭祀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的历史延续,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孝道”观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表现。

【责任编辑】王 凯

从《黄帝内经》谈班级管理 篇12

一、从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看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单元, 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明确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 对班级管理具有宏观指导与整体调控作用。在我国学校教育现实中, 经验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主流。它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 管理理念缺失, 管理目标模糊, 管理效果一般。

《黄帝内经》体现的是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维, 认为自然宇宙的运作, 与人类社会发展, 以及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息息相关。人的身、心、行三者是一个整体, 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和生命观告诉我们, 生命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最重要的, 生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健康成长。要实现这个目的, 对外要处理好与天地自然及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内要处理好与自己的身、心、行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系统和谐, 整体动态平衡, 互相协作共进。

学习运用《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和生命观, 首先, 有助于班主任形成系统整体思维观念, 增强生命意识和感悟能力, 把班级管理的核心定位在以人为本上。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事务管理, 更是生命成长的管理。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单向作为, 而且有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 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作为。其目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 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实现教育目标。其次, 有助于明确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目标, 形成班级的核心价值观, 建设班级文化, 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这个核心价值观, 抓住了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 澄清了管理理念, 明确了管理目标。有助于克服班级管理以事为本和功利性倾向, 促进班级管理以人为本和健康发展。

二、从班级管理组织看

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 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一方面直接管理班级事务, 另一方面还要负责组建班委, 培养高中生自主管理。同时, 还要协调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 这些都涉及班级管理的组织建设。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观、藏象学说, 虽然仍未被现代科学所完全接纳, 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验证中, 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病救人、保健养生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现实作用, 其深刻的哲理内涵, 对班级管理组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从班级管理组织而言,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写立体的人体生命。班主任就是这个生命有机体的“心脏”和“脑”。《黄帝内经》中说:“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头者, 神明之府”。在班级管理中, 管理理念和目标主要取决于班主任, 班主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气质等精神因素, 对一个班级的影响是最主要的。《黄帝内经》中说:“肺者, 相传之官, 治节出焉。”班长就是班集体的“肺脏”, 他是班主任的助手, 负责班级管理的上传下达, 正如肺主气司呼吸一样, 班长的作风影响班级的氛围和风气。《黄帝内经》中说:“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胆者,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纪律委员就是班级的“肝胆”, 负责班级纪律的管理, 要有办法有决断力和执行力。体育委员的职责类似纪律委员, 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内经》中说:“肾者,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学习委员就是班机的“肾”, 负责班级的学习管理, 本身要好学上进, 成绩优秀, 带动大家形成良好的学风。《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心理委员就是班级的“脾胃”, 负责班级的心理管理, 了解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 协助心理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 形成班级的积极心理氛围。《黄帝内经》中说:“大肠者,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小肠者,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焉。”卫生委员就是班级的“大肠、小肠和膀胱”, 负责办及卫生的管理, 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 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观、藏象学说告诉我们, 五脏六腑分属不同的阴阳五行属性, 相互之间具有相生相克机制化作用。因此, 在班级管理系统中, 要处理好班主任、班委等要素之间关系, 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前提下, 使班级管理协同共进, 和谐运作。

三、从班级管理内容看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按内容分, 一般包括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德育管理、心理管理、健康管理, 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班级管理的结构。在现实教育中, 班主任大多重视学习、纪律和卫生的管理, 而德育和心理管理被忽视, 这种倾向既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也不利于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告诉我们: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 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班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管理, 健康 (体育) 管理是其“身”, 德育和心理管理是其“心”, 学习和纪律管理是其“行”, 身心不合, 行为结果也不会有效。因此,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 要明辨管理内容, 优化管理结构功能。充分认识德育管理、心理管理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重视学生志向、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调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 指导学生强身健体, 树立健康意识。这样, 才能发挥学习、纪律、卫生管理的效果。

四、从班级管理方法看

在班级管理现实中, 一方面, 教育界倡导民主管理和爱的教育, 要关爱学生, 师生平等。另一方面, 班主任则凭经验运用简单的严惩处罚方法, 使得班级管理理念和班级管理方法不谐调一致, 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很不理想。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扶正祛邪”的防治原则告诉我们:疾病过程, 从邪正关系来说, 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 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 正胜于邪则病退。因而治病, 就要扶助正气, 祛除邪气, 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 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高中阶段, 学生生理和心理正趋于成熟, 同时身体、心理和品行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不和谐的状态。从广义生命健康的角度而言, 这些就是一种“疾病”状态, 需要扶正祛邪。从中医角度而言, 所谓扶正, 就是扶助正气, 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所谓祛邪, 就是祛除病邪, 使邪去正安, 恢复机体健康正常功能。对于班级管理而言, “扶正祛邪”, 就是扶助班级学风、班风的正气, 祛除违纪违规的邪气, 使学生的身、心、行健康成长, 和谐发展。

班级管理的“扶正”之法, 第一、班主任自身要一身正气, 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第二、班主任要以治病救人的信念和爱心管理班级, 一切以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为根本, 不能急功近利, 只重学生成绩, 忽视品德内心。管理理念和目标要端正。第三、班主任要用对人, 用品行能力俱佳的学生担任班委, 形成班级正气。第四、开展灵活多样的班级活动, 用正面典型和精神积极引导学生。班级管理的“祛邪”之法, 第一、科学合理的运用惩戒处罚方法。对于积习较深、顽劣不改的学生, 依据校纪班规, 应严管重罚, 不能姑息迁就。第二、善于运用心理教育进行疏导排解。第三、积极调动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正面力量, 形成管教合力, 战胜歪风邪气。当然, 班级管理的“扶正”之法与“祛邪”之法, 应辩证施用, 协调运用。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调整阴阳”、“五行生克乘侮”、“标本兼治”和“辨症施治”的原则, 也可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第一、针对高中生成长的心理特点, 通过各种途径, 使得班级系统内阴阳和谐、互相制约协调、动静平衡。 (比如:男女学生座位的搭配组合, 男女学生沟通交流活动设计, 男女学生交往礼仪讲座, 男女生整体态势的激发调控, 师生关系的沟通交流等) 。第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由于性格、个性、人格的差异产生的矛盾, 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的方法, 促进人际关系“相生”的积极效应;通过互相制衡约束的策略, 化解人际关系“相克”的消极作用。强化尊师敬长的德育理念, 完善教师人格, 树立教师应有的权威, 削弱学生目无师长的“乘侮”行为。第三、班主任的外在强制管理治“标”, 培养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治“本”;行为管理治“标”, 心智管理治“本”, 二者要紧密相结合。第四、班级管理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 高中三年学生心理成长是变化发展的, 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管理重点和方法要随之变化。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情况各有差异, 管理方法也要因班而异。同一班级的学生, 能力、性格、气质、品行、家庭教养各不相同, 教育管理也要具体分析, 区别对待。

正像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命运一样, 《黄帝内经》被人们认识和重视, 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缘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 《黄帝内经》的价值和意义, 将在更多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得到运用和体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思考, 抛砖引玉, 引发《黄帝内经》与学校教育的深入探讨交流。

摘要:《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巨著, 其文化理念 (哲学思想、中医理论) , 对我国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班级管理的组织、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的方法, 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文化理念,普通高中,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朝华出版社, 2006

[2]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李儒奇, 李晓冬, 葛东升.修正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能量循环论文下一篇:流式细胞分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