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措施评估

2024-08-09

构建措施评估(共10篇)

构建措施评估 篇1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 并确立了对高等学校实施5年一轮教学评估制度, 这体现了国家层面上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标志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建立自身的教学评估长效机制, 从机制上建设和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构建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1. 建立高校教学评估长效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缺乏、专业建设工作严重滞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陈旧、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些负面影响, 同时为响应和落实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中确立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 高校必须建立内部教学评估制度的长效机制。通过教学评估不断发现办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2. 建立高校教学评估长效机制是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该成为自觉行为, 同时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 高校要求得生存, 必须不断建设、改革与发展, 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适应性, 以提高自身生存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真正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内涵建设和深入教育教学改革, 这需要建立一种高效和长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 而高校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建立, 正是为了建立和完善这样一种体系和机制, 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估与监控, 不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实施整改, 促进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自觉按照教育规律办学,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教学基础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教学工作创新, 不断探索并努力构建与学校办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新体系,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 高校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建立不应仅仅是为了准备接受外部评估的一种外在要求, 而应是来自学校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主动做出的坚持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3. 建立高校教学评估长效机制是不断巩固和发展评估工作成果的需要

教育部组织的教学评估的开展对高校各方面的工作以及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效能是巨大的。如何巩固和发展迎评工作的成果将是高校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高校不能只是把评建过程当作迎接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前的一项突击性的工作, 被动地应付教育部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教学工作的建设与改革应该是高校一项长期的任务, 要珍惜成绩, 更要大力巩固和发展, 要以取得的评建工作成绩为契机, 立足长远, 认真总结经验, 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措施, 使评建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相适应, 把有效的“应急”措施变为“常规”措施, 把“临时”管理变为“长效”管理, 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因此, 高校必须建立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 在办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育部对高校教学工作的要求,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 通过经常性的评估与检查, 不断地总结经验, 认真查找学校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整体推进, 保证学校的一切工作在较高的水平上运行, 使学校长期受益。另一方面, 在国家教学评估制度化的要求下, 高校通过建立内部教学评估长效机制, 可以保持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实施随机性评估的机制与状态, 在坚持经常性的自评自建的基础上, 使教学评估从“要我评”转向“我要评”, 以保证教学及管理以正常的秩序来开展。

二、构建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措施

1. 统一思想, 高度重视, 全员参与

面对高校教学质量问题的日益出现, 各高校抓住机遇, 从自身实际出发,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尽快建立健全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通过教学评估, 自觉维护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因此各高校应该深刻认识和理解建立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意义和作用。思想统一是正确理解和认识建立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统一思想不仅是学校领导层首先要做到的, 广大教职员工也应该统一到这一共同目标上来。只有思想统一, 才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下高度重视、密切配合, 全员参与教学评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高涨, 扎实开展自评自建工作才有保障, 这样才能使教学评估长效机制得到良性发展, 达到评估的最终目的。

2. 设置专门机构, 成立专职队伍

建立教学评估长效机制, 必须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校级教学评估常设机构, 行使对教学评估工作进行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职能, 对学校的各项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经常性的评估、监控和协调, 对于教学评估常设机构, 学校应像迎评建设工作时期一样, 给予较大的权威性和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 在研究评估监控体系、实施评估监控过程、总结评估监控结果等方面确立其独立地位。同时, 为保障教学评估监控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必须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专业化的评估专家队伍, 对这支队伍要充分重视和信任, 并赋予较高的权限, 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 加强评估理论专业知识的指导, 以保证各项评估监控活动的顺利开展。

3. 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估标准, 完善各项评估制度

对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的评估必须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导向和指南, 是教学工作诸环节的依据。高校应从高等教育规律出发, 按照教育部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要求, 依据教育部颁行的有关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设计并形成科学、可行的各项工作评估检查的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 制定具体的评估程序与方法, 落实配套措施,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学校内部各项评估工作, 将评估与学校日常教学建设和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 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鉴定、诊断、预警、改进等功能,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与优化实施方案与指标体系, 保证实施方案与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同时, 要注意评估对象的全面性, 既要建立各项工作的单项评估制度, 也要建立综合性的评估制度, 并力求两者在内容与结果上的统一, 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实施某一项评估工作后, 要将评估结果和结论及时向全校公布, 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和方面, 以书面形式通知责任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 并重视组织对整改工作过程的监控和整改结果的复评, 这是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做好整改的监督与复评工作,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推动下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4. 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严格规范各项教学管理工作

本科教学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考核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成效。我们应该严格按照本科教学评估方案的要求, 完善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要不断进行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教学管理的行为规范、工作规范、设施规范和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的建设。要加强教学建设管理、教学改革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 使日常各项管理工作与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相结合。

5. 积极宣传, 加强教学评估文化建设

对教学评估工作, 要加强宣传力度。在树立正确评估观念的前提下, 加强教学评估文化建设, 创设教学评估文化内涵, 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使教学评估文化深入人心, 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言行、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并进而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 使教学评估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6. 拓宽教学评估的范围, 加大评估的覆盖面

从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实际过程来看, 无论是微观教学活动结构还是宏观教学活动结构, 包括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在内的一切教育教学质量的生成要素, 都应该是教学评估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实际内容、过程和表现形式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可以感知到的教学形式上, 还应该关注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和表现形式等已存在的原因, 在拓宽评估范围的同时, 要在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教学评估的作用和意义。作为一种工作机制, 教学评估不仅仅要阐明教学工作的现状, 而且还应该指出教学工作发展的方向, 科学地预设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发展目标。作为一种自主运行的评估工作机制, 高等学校要勇于拓展教学评估的工作范围, 大胆应用和发展本科教学评估的经验, 积极开展一切层次和形式教学活动的评估工作, 使教学评估成为保障和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成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任务更加艰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 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 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加大办学投入, 深化改革并使之长期坚持下去。而高校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建立, 有力地保障了上述内容的落实和实施。认真按评估制度办事就会增强高校的竞争实力, 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因此, 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的总体要求, 通过经常性的评估与自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保证学校的一切工作在较高水平上运转, 真正发挥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晓鸣, 卢英.高校建立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思考[J].高教论坛, 2005 (4) .

[2]胡静.高校建立内部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及措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2) .

[3]王守宏.对建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长效机制必要性及措施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1) .

构建大评估体系的思考 篇2

资产评估行业在为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和为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资产评估已经超越了国有资产评估服务的传统领域,在广泛范围、更多层次上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换句话说,评估已突破了传统资产评估的概念范畴,评估活动已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评估行业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研讨、座谈、提案等多种形式参政议政。评估行业如何发展,尤其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战略思维来认识评估行业的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规划评估行业发展,形成统一认识,加强理论创新,突破行业壁垒,实现行业融合,建立大评估体系。笔者这里的大评估体系不仅仅是指资产评估,而是包括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矿业权评估、林权评估、环境评估、绩效评估等在内的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各方面业务范畴的评估体系。

一、构建大评估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有25处提到“评估”概念,在规划纲要的十四个篇章中有十二个篇章提到“评估”,这是我国规划纲要历史上出现“评估”字样最多的一个纲要。评估几乎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说明了构建大评估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构建大评估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几个着力点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产业大发展和财税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发挥评估的专业功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发挥评估的价值尺度作用;建立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为评估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作用提供了空间;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对评估行业提出了新要求;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监管机制,也为发挥评估在金融资产监管中的价值标尺作用提供了舞台;加强财政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绩效,为评估服务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供了广阔空间;等等。所以构建大评估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构建大评估体系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评估行业不仅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的使命,还承担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以及垄断性行业体制、金融体制、资本市场等各项重大改革全面深入展开,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对外开放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进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由构建大评估体系,形成较大规模、较强实力、较高水平的评估行业和评估机构独立承担国内重要项目评估服务,以确保国家经济信息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

(三)构建大评估体系是评估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发展为评估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评估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估服务领域越来越广,评估技术越来越复杂,评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评估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评估机构的人才、技术、质量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评估行业和评估机构迫切需要通过构建大评估体系聚集各方面、各领域、各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加强评估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严格执业质量控制,加强行业自律和机构内部管理,形成评估行业和评估机构的合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执业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全方位为经济和社会提供评估服务。

二、构建大评估体系的基础和条件日臻成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组织转型和评估行业自身的发展,构建大评估体系的基础和条件日臻成熟。

(一)评估法律建设为构建大评估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评估法制建设是关系行业长远发展的大事,评估立法关系到评估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为代表的评估行业协会,围绕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和法律责任等问题,加大研究力度,为评估法提供理论支撑。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推动《评估行业管理条例》出台并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财政部、中评协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成立评估法起草组、正式启动立法工作以后,即相继成立了《资产评估法》起草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工作小组,经过调研和国际评估论坛专题研讨,中评协向人大财经委提交了资产评估法草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评估行业管理条例》起草工作,经过多次研讨、修改和征求意见,形成了《评估行业管理条例》送审稿。积极协调各评估行业协会和配合全国人大财经委,推动评估法立法工作。这些基础性工作为构建大评估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经济社会需求为构建大评估体系提供了市场基础

我们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不难发现,评估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金融调控机制、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强化投资项目评估、完善规划实施、加强规划监测评估以及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等各个大的方面,都需要进行评估。现有的任何一个评估行业或评估机构都不足以担当此任,需要构建大评估体系,换言之,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对构建大评估体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充分的发展机会。

(三)行业发展为构建大评估体系提供了组织基础

以资产评估行业为代表的各评估行业,都在各自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就。尽管各个评估行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发展阶段还不相同,但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清晰稳定的市场服务定位,建立了政府行政管理、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评估机构自我完善,行政管理和自律管理有机结合的评估行业管理格局;发布了一系列评估准则,对评估行为、业务流程、评估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评估准则体系。全面推进行业立法、准则建设、会员管理、注册监管、考试培训、理论研究、行业党建等各项制度,为构建大评估体系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组织基础。

(四)现有评估从业者队伍为构建大评估体系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在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各评估行业加强对评估人员的执业准入控制,实行注册执业资格制度,评估师执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和注册登记制度,各评估行业都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机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行业发展格局,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精通评估业务、廉洁自律的评估从业者,广大评估从业者恪守职业道德,加强业务学习,注重能力建设,严格规范执业,专业素质不断提高,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影响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为构建大评估体系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构建大评估体系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构建大评估体系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是行业发展战略层面的工作,涉及行业格局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理顺。需要各评估行业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突破行业壁垒,理顺管理体制。

(一)要以战略思维认识构建大评估体系的意义

构建大评估体系,首先要在思想上统一评估行业发展的认识。要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要求的高度来认识构建大评估体系的意义,甚至要站在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治地位的高度来思考评估行业的发展,不能只限于从本行业或者本专业来看待评估行业。思想认识的统一,不仅仅是评估师的个人认识,还应该是评估机构、各评估行业协会的认识,更应该是各评估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认识。只有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达成共识,才能集中基层的诉求、行业的意愿和顶层的智慧,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大评估体系的建设。

(二)要以创新思维进行大评估体系管理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评估是一个大概念,评估活动是一个大范畴,不同评估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业特点,也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要求,要实现理论方法和技术统一是不可能的。但评估也有共同点,例如在评估行业管理理论和技术上应该有结合点,管理体制上有共同点,运行机制上有共同点,评估准则上有共同点,发展战略、发展目标、行业立法、准则建设、会员管理、注册监管、考试培训、理论研究、行业文化、评估行为、业务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能够建立统一规范的目标和标准。在大评估体系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评估行业特点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构建大评估体系建立理论和技术基础。

(三)要站在政治高度构建大评估的管理体制

当前评估行业的管理体制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评估机构自我管理,是行政管理和自律管理有机结合的评估行业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时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这种条条管理模式也显出自身的弊端。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层面上,需要更加强大的评估行业和评估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而由于这种条条分割,评估行业和评估机构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评估行业发展层面上,不同评估行业各自为政、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制约着评估行业自身的发展;在评估机构自身发展上,由于受到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制约,同一机构不得不分解出不同的法人主体和分支机构,不仅加大了评估机构的运行成本,也不利于开展业务。所以,需要把构建大评估体系纳入政府管理体制的范畴,搞好顶层设计,理顺现行管理体制,突破行业壁垒,加强评估行业大融合,建立统一管理的大评估体系。

构建措施评估 篇3

一、评估的目的意义及方法步骤

员工教育培训,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它是指企业通过教学或实验等方法促使员工的行为方式在知识、技术、品行、道德等方面有所改进或提高, 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与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企业人力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 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第一, 从培训需求分析做起, 确定培训目标并选定受训者;第二, 根据需求设计, 选择培训内容;第三, 组织培训;第四, 培训效果评估;第五, 信息反馈及目标检验。这是一个闭环的流程, 要使培训有效果, 这五个主要步骤缺一不可。

以柯克帕特里克模式为基础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1.反应层面的评估反应层面需要评估的内容:培训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报名的程序等。

评估的方法:问卷、面谈、座谈、电话调查等。

2.学习层面的评估学习层面需要评估的内容:原理、事实、技术、技能等。

评估的方法:考试、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工作模拟等。

3.行为层面的评估行为层面需要评估的内容:工作态度、工作行为的规范性、操作技能的熟练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评估的方法:观察、受训者自评、主管的评价、客户的评价、同事的评价等。

4.结果层面的评估结果层面需要评估的内容: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高、效益的提升、事故率的降低、成本的降低、顾客满意度的提高等。

评估的方法:成本——收益分析。

5.培训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指对培训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和比较, 从而量化培训的效果。

6.培训的基准化测量把培训看作是一种“超前性投资”, 期望培训能支持其长期发展战略和变革。因此, 除采用成本——收益法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外, 还要重视对培训项目进行基准化测量。实施测量的领域主要包括培训活动、培训后果和培训效率。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培训人员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现状进行测试, 然后将测试的结果和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就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培训状况, 以明确需要改进的领域。

二、评估模型及内容

系统的培训评估模式始于20世纪50年代, 最有代表性的是柯氏“四级评估模式”:一级评估 (反应层评估) 是指学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 包括对学习资料、授课教师、教学方法、内容、环境和组织等的看法。二级评估 (学习层评估) 是目前最常见、常用到的一种评价方式, 它是测量学员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三级评估 (行为层评估) 发生在培训项目结束后, 由上级、同事、下属或客户观察学员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有差别, 他们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提高工作绩效。四级评估 (结果层评估) 上升到组织的高度, 即组织是否因为培训而经营得更好, 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 比如事故率、生产效率、员工流动率、士气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

三、评估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以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为导向, 结合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任职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管理过程, 按照企业和被培训对象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 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逐层进行分析和研究, 来确定相应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具体评估指标体系如下:

(一) 反应层评估

反应层评估, 是指培训部门评估学员对授课教师、培训项目、培训环境的反应。其目的在于培训部门及时了解学员对有关环节或整个培训项目的真实感受, 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以弥补培训工作中的不足, 积累培训经验, 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二) 学习层评估

1.知识层面的评估。

主要是评估学员掌握的知识, 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可根据课程特点, 采取书面闭卷考试、书面开卷考试、编写案例、撰写论文、演讲、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 可灵活采取列示的评估方法。

2.理解层面的评估。

主要是评估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的程度, 如何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学习总结手册由培训部门定期进行评估。

3.应用层面的评估。

主要是评估学员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研究是检验学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项目研究是若干学员在培训期间组成一组, 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研究企业实际问题。项目研究成果可从项目选题、理论水平、可操作性、创新、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分数取值为2~5分。以上评估完成后.学习层评估结果依下式计算得出:

学习层评估结果=知识层面评估结果x60%+理解层面评估结果×lO%+应用层面评估结果x30%

依据上式得出的学习层评估结果是学员培训所得, 代表学员培训后的一种状况, 得分的高低当然可以说明培训效果的好坏。

(三) 行为层评估

1.培训前学员行为评估。

评估的方式有调查问卷法、专家测评法、案例研究法。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以专家评估结果为主, 其它评估结果用于解释、修正专家评估结果。

2.培训结束时学员行为评估。

在使用调查问卷法时, 与培训前评估典型行为使用的调查问卷相同:在专家评估、案例研究时, 应采用难度大致相当、与先前评估不同的选题。

在完成以上评估工作后, 把培训前、培训后学员行为评估的数据进行整理, 编制出学员行为评估报告。

(四) 结果层评估

1.通过主管领导评估学员的培训效果。

占用企业主管领导很多时间, 专门就学员行为评估方式进行讲解, 并完成对学员行为的评估, 有些不符合实际。比较可行的做法是, 由项目负责人对主管领导进行访谈, 了解培训后学员哪些行为变化给主管领导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学员所在部门 (或企业) 工作的改进和绩效大小, 支持主管领导持有这种看法的学员做的典型事例是什么。项目负责人根据典型事例, 确定主管领导评估学员的结果。

2.通过学员本人评估培训效果。

由项目负责人视情况确定制约因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程度, 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修正。

3.通过第三方评估培训效果。

由项目负责人对学员进行访谈, 访谈时, 要区别不同对象, 选择不同的访谈重点, 根据访谈了解到的典型事例, 确定其它评估结果。

摘要:本文主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环节进行研究。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培训工作的不完善性, 从企业实行评估的目的出发, 形成一个基于柯式培训评估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企业培训,评估体系,评估模型

参考文献

[1]王继承.谁能胜任[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004.

[2]王雪.现代培训管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构建合理的高职院校绩效评估体系 篇4

近年来我国高校各种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层出不穷,评估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大量出现,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形成一套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对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办学质量以及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绩效评估的概念

一般认为,绩效评估就是评定者对与评定任务有关的绩效信息进行观察、收集、组织、提取以及整合和实际评定的过程,近些年来,绩效评估理论被引入到学校评估当中。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成熟、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使得学校功能不断拓展,高职院校的教师工作不仅能在教学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表现突出,这些都是绩效问题。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既是对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评价,也是对专业以及个人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绩效评估对全体教职工的工作进行评定,也可以计算报酬和实行奖惩制度。当今很多高职学校倾向于培养高学分高学历的人才,对专业课程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和重视,而忽略了文化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资源供给上相对缺乏,学校所提供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所提供的环境还不够合理,还需要不断完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高职院校资金的投入,确保学校设备能跟上学校的教学要求,确保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障碍,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保障这些因素的顺利进行,对高职院校开展绩效评估体系迫在眉睫。

二绩效评估的意义

对高职院校实施效能监督和绩效考评,首先可以强化学校管理部门的效能监察以及工作督导,学校的纪检部门可以采取强有力的形式,设立管理部门投诉中心,对于各种不良作风进行检查监督,杜绝不良作风的发生。其次,实施绩效考评,可以把绩效考评纳入学习的年度考核,也能够对教师起到告诫和明示的作用,绩效评估对于高职院校整顿学校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校的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薄弱问题,各种硬件软件设施比较落后,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构建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估体系能够使高职院校处于更加规范、便捷、和谐的运行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应该把课堂变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多交流沟通,交换想法意见,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可以使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在教学方法上做到因人而异,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和教师的合作中,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在合作过程中正确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避免学生偏离主题,学生自身对教学知识的思考和发散思维能激发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使学习不再乏味枯燥。学校可以根据教师授课状况进行课堂质量监测,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进行成绩检测,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以及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评价指标与权重

1目的性原则

绩效评估体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制定高职院校绩效评估体系时,要注意结合高职院校的学校特点,结合相应的政策,充分明确建立评估体系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合理定位,确定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制定以及权重选定,这也决定了各个学校的绩效评估指标的专一性和针对性。例如,在教学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最终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加强自控能力,结合教学的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而在课堂上进行实施,最后要对自己进行评价,目标是否完成,教学资源是否合理利用,这些都可以作为高职院校进行绩效评估时的目标。

2系统分类

绩效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有机整体,它包括课程教学。课程研究、教学管理以及实验教学、技能教学等,这些方面在评估指标的制定中都要考虑周全,缺一不可,同时,高职院校的绩效评估标准需要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并且相互关联的子指标体系构成。在进行指标的权重确定时,应该遵循分类评价的原则,针对不同的高职院校,不同的院系、学科以及同一专业内不同类型的教师可以采用同一个指标体系,但是不能采用相同的指标进行分值,因此,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将要考核的人员进行分类,比如教师部、后勤部、管理部等,分别进行不同的评价权重,从而调动各个人员的积极性,使学习内的各个环节都能高效、有序地进行,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正常运作。

3定量定性结合

绩效评估的指标应该尽量选择定量指标,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高职学校有不同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例如有的学校培养的是专业技工人才,有的学校培养的是食品加工人才,有的则是第三产业的服务人才,它涉及社会、经济、政府的政策等方方面面,有的指标虽然比较重要,但是很难进行量化,因而要针对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对这些难以定量的目标采取定性的原则,在调查统计上采用调查问卷或者采用德尔菲法对目标进行衡量和评定。

4动静指标结合

由于高职院校是顺应社会发展而诞生的产物,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培养不同的高素质人才,由于社会的需求对高职学生有特殊的要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高职院校的现状,而且还要反映社会未来的变化趋势,利用静态的指标能够反映高职院校的绩效现状,比如学校管理体系是否合理、师资力量是否完善、学校设备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等等,利用动态的指标能够预测绩效的前景,包括学校输出人才的质量,人才的方向,人才的就业率等等。endprint

5指标的操作性

在绩效评价中,指标的分解要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要根据学校情况进行适度分层,使操作起来更加顺手容易,如果指标分解的过细,那么就会导致计量比较复杂,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也比较难统计和评估,同样,指标太少太粗放又会导致误差太大而不准确,缺乏数据性和可靠性,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积分制,对于不同的教师或者学校管理人员给予不同的积分,实行累加,最后进行统一评估,给予不同的奖励,既调动了学校全部人员的积极性,又对学校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评估,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评价指标的选定

1立项指标

高职院校的立项一般包括教学改革的立项和企业合作立项,另外还会有一些来自政府部门的合作项目,政府的项目一般是指各级政府给学校下达的教学或者科研任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性质所限,这类项目不是太多,再者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计划任务往往规模也比较大,研究的难度比较高,经费也比较有保障,各个学校都会竞相竞争,因此,对于这类的指标单位分值可以相对提高些。对于那些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来自企业的技术以及经费,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来自企业的经费能大大提高学生实践环节的条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立项的评价需从项目的来源、项目的大小以及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等多方面加以考虑,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

2成果指标

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论文、专利、技术转让等,这些也是绩效产出的基本形式,论文是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绩效比较重要的形式,论文水平的高低影响了评估的结果,针对不同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情况将论文评估细化,做到适当适度;专利也是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工作评定的重要方式,那些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准的职务专利也是高职院校的绩效业绩,我国将专利分为发明、外观设计以及实用新型这几类,高职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将专利进行区分,赋予不同的权重。高职院校还可以采用教学成果情况、教学质量监督指标、优质课程数量等进行教学品质方面的评估,同时,教师培养的技师数量也是对他们职场业绩的评价基础,以市场取向为主导,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稳定率等作为绩效评估也包含在其中。

3延伸指标

延伸指标不是如课堂教学质量那样及时反馈的,它是指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后续认可和考察,对于质量较高的成绩加以肯定,这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科研奖励、论文被引用数量等,还包括学校所有人员对于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作出的贡献,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等质量指标,这些延伸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教师的思维,提高了教学积极性,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输出高质量、高能力的合格的人才。

总之,绩效评估是以管理和技术为目标制定的评估方法,通过对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与权重的分析,确立了指标的分类模式,再者通过评价指标的选定,将指标分为立项指标、成果指标以及延伸指标这三大类,通过这些综合因素的分析,对高职院校绩效评估体系有了初步的构建,坚持这一体系,对于高职院校今后教师绩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守龙.高职院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江淮论坛,2010(1):178-181.

[2]李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4):150-151.

[3]刘蓓,潘文,王潮临,等.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绩效评估之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1):12-15.

构建措施评估 篇5

近年来设备维护由被动的事后维修、定期维修等向主动维护模 式的预测 维修方向 发展[1,2]。 在滚动轴承振动早期性能退化评估中,传统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均是将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当成是线性、平稳信号来处理的,因而会存在性能评估能力不足的问题[3,4,5]。而小波分析擅长处理含噪复杂信号,并在轴承振动信号处理中广泛应用。 鉴于传统时域、频域特征的评估效果不理想,文献 [6-8]提出的基于小波包能量谱通过故障诊断模式识别的方法能够识别出故障即严重性能退化。 相对来讲,小波包能量谱更适合作为滚动轴承振动这类复杂信号的特征向量。

选定特征向量之后需要进一步根据特征向量的变化对性能退化做出评估。文献[7-8]利用小波包能量谱的图表方式判断不能体现出早期性能退化。文献[2-3]分别提出利用模糊C均值方法以及SVDD的方法对小波包能量谱处理以实现滚动轴承早期性能退化做出了判断。但前者需要正常数据以及失效的数据才能建立模型且效果不明显,而后者虽然能识别出严重性能退化,却对早期性能退化不敏感。利用降维方法融合多个退化指标的评估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退化信息。文献[9]提出融合信息的主成分PC1评估方法,该方法只能检测出部分轴承的早期性能退化。相对于其他降维方法来讲,主成分分析(PCA)能保留更多的信号信息,且不需要失效数据就能建模,能突出关键因素,作为无监督学习降维方法更适合于未知退化类别的性能退化评估[9,10]。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小波包能量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评估函数的滚动轴承退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只需滚动轴承前期正常运转时的信号作为训练样本,利用小波包能量谱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构建综合评估函数,就可以利用综合评估函数对发生退化的信号做出早期退化判断。为更好地体现出综合评估函数(即轴承退化)的变化趋势,可以利用小波变换对趋势进行提取得到明显的变化趋势进而发现早期退化[11]。

1小波包能量谱特征向量

早期性能退化信号变化淹没在噪声之中,一般的时域、频域特征不能被检测出来。小波包能量谱能够体现各频带内的信号能量特点,将其适当处理能很好地体现早期性能退化信号变化[4]。 因此将正常运转数据的振动信号小波包能量谱作为特征向量。

计算小波包能量谱先要对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小波包分解是在小波分析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对信号更加细致的分解方法。小波包的能量定义为原始信号f(x)在L2(R)上的2范数:

对离散小波包 分解,小波包每 个频带的 能量为

其中,Ej(j = 0,1,2,…,n)为Sij对应的能 量; Xjk(j=0,1,2,…,7;k=1,2,…,n)为重构信号离散点的幅值,n为采样点数。

对每个频带进行小波包能量计算之后可以得到小波包能量谱,以能量谱构造一个特征向量:

当滚动轴承开始出现故障时,能量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然而为了数据分析处理的方便,需要进一步将能量归一化处理,即令

其中,T′ 即为归一化之后的向量。

2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主成分分析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方法是多元统计中的一种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掌握事物主要矛盾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从多元事物中解析出主要影响因素,简化复杂的问题。PCA降维是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少数几个较好的指标能够反映原来指标大部分的信息(通常要求80%~85%以上),并且各个指标之间保持独立,避免出现重叠信息。构建综合评价函数步骤如下:

(1)利用特征变量构建矩阵X,并对其做奇异值分解,X = (X1,X2,…,Xp)T为n×p特征向量矩阵,对X做奇异值分解(SVD),得

其中,U为标准化得分矩阵,Λ为对角矩阵,Λ矩阵对角线上前p个元素λi(i=1,2,…,p)与主成分的得分有关,解释了主成分的方差。

(2)根据各成分贡献率来选取主要成分,由一般工程精度要求,选取的r个主成分总贡献率达85% 及以上即可。

(3)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结合方差贡献率对被解释特征向量构建综合评价函数:

其中,c为选取的主成分的方差共享率归一化之后的值;x为选取的主成分;y为综合评估函数值。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的综合评价函数充分利用了主成分分析的优点,可以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变量的数据进 行空间降维,将高维信号综合约简为低维信号。

3基于小波包能量谱构建综合评估函数的评估方法

小波包变换具有对复杂信号进行局部分析的功能,可以根据分析信号本身的特点分离频带。 轴承退化时各频带能量会出现变化,小波包能量谱能体现出不同的频带能量。本文提出把小波包能量谱作为特征向量,利用正常的轴承运转数据进行小波包能量谱求解,用主成分分析的降维方法来实现降维,在保证能反映出85%的原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估函数,利用综合评估函数对未知退化数据进行轴承早期退化的评估,趋势提取使得评估效果更突出[11]。整个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图1所示。

经实际计算验证表明随着小波包分解的层数的增加,特征向量维数成几何倍数增长。超过5层的小波包分解对主成分分量的提取正面影响不大,反而会模糊主成分。经过进一步计算验证,取3层小波包分解就已经能够实现数据的主成分分析。所以本文采用的是对正常工作的轴承信号采取3层小波包分解,并求其能量谱。对得到的8个特征向量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的主成分和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评价函数,利用综合评价函数对轴承退化进行判断。 为了突出轴承退化的变化趋势,在得到综合函数评价曲线之后可以利用小波变换对其进行趋势提取,使得趋势变得直观。

4实验验证

为对比方法的效果,本文利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公布的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12],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全寿命实验装置及采集仪器布置如图2所示。

轴承实验台的转轴上安装4个轴承,轴承为Rexnord公司的ZA-2115双列滚子轴承,交流电机通过带传动以2000r/min的恒定转速带动转轴旋转,实验过程中轴承被施加26 689.2N的径向载荷。每个轴承 的X和Y方向各安 装一个PCB353B33加速度传感器,采样频率为20kHz, 每隔10min采集一次轴承的振动数据,每次采样长度为20 480个点,轴承持续运行7天,直到轴承失效。

为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早期退化检测。具体的方法包括传统指标峭度[3]、威布尔分 布的极大 似然函数 负数[4,5]、小波包能量熵[6]以及文献[9-10]提出基于全寿命数 据的时域、频域特征 的第一主 分量 (PC1)方法。最终的方法对比结果如图3、图4所示,其中横坐标中,每个数据点表示10min。

从图3可以看出:峭度、威布尔分布只有在轴承1退化十分明显的时候才能明显检测出轴承退化,而不能实现对早期退化的检测。基于峭度或威布尔分布的性能退化评估利用的是轴承信号的时域、频域信息。然而这些传统的方法对不同频带没有选择性体现,所以不能够很好地突出由于性能退化导致的部分频带变化。信息熵能很好地检测出轴承早期退化,在图3中500点左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升,能够实现早期退化检测。基于PC1的方法只是将主成分分析的第一主成分作为依据效果,这并不理想,第一主成分包含的信息过少,不能体现出其轴承的早期退化。

经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构建综合评估函数的方法能实现对轴承1的早期退化的检测。本文方法采用db4小波对轴承正常工作时的部分信号进行小波包3层分解。既有足够多的特征向量满足计算主成分分析的要求,又提高了效率。对每组信号的每个小波包频段做能量分 析,得到正常信号的小波包能量谱。将每个频带的能量作为一个特征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这具有8个特征向量的数据组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降维。利用主成分结果和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评估函数。根据综合评估函数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轴 承退化的 程度,实现了对 轴承退化 的评估。

以上的方法对轴承1的检测效果各有不同, 信息熵和本文方法表现突出,图4比较了各种方法对轴承2的检测效果。

从图4中可以发现,在以上提到的各方法中, 峭度、威布尔分布以及信息熵评估方法对轴承2的评估不理想,不能检测出早期性能退化。基于PC1融合多特征的评估方法能检测出早期退化, 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轴承2的性能退化检测。

上述方法在对两轴承的评估效果 上差别较 大,而轴承1和轴承2的区别在于退化方式的不同:轴承1为轴肩破裂,轴承2为轴承外圈退化。 所以以上方法只是对一些类型的轴承退化或者对严重退化的轴承的故障有所体现。本文方法克服了上述方法的缺点,实现了对轴承1和轴承2的早期性能退化评估,得到了很好的评估效果。

5结束语

高效课堂的构建与评估 篇6

一、改变教师教育观念,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新课程背景下, 老师的角色变了, 教与学的方式变了, 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 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 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 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 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 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数学“画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画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学生的画法是多种多样, 有些画法完全抛弃了教材的固定的模式, 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 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富有兴趣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 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 点燃探索的欲望, 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可以这样导入:东方的建筑风格讲究轴对称, 在东方建筑艺术, 尤其是中国建筑艺术中, 尤其注重这一点。《故宫博物馆》的紫禁城是明清的宫廷建筑, 其风格特点就是典型的中轴对称。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也可以随处可见对称的建筑和图案。通过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导入, 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对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审美情趣。再例如, 在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 老师可以这样提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 不爬树测树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 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 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 以开放、宽容的态度, 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让学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时, 让每个组的学生自己通过不同的方法求出六边形的内角和。结果学生方法多种多样, 有的组用一个顶点连接其他的顶点, 分成多个三角形求出内角和;有的组取其中一条线的某一点连接其他顶点, 然后将所得三角形内角总和减去后得出结果;有的在图形中间取一点连接其他顶点, 将所得三角形内角和减去后得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自己动手, 经过思考, 也是组员的合作。

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有多种方法和形式。只要是有利于学习的, 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都可以。不过高效课堂要避免一些观念误区:·

1.提问多就是高效。

2.进行讨论和合作就是高效。

3.运用多媒体就是高效。

4.进行当堂训练就是高效。

新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评价, 这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效果评估。我以为高效课堂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目标评价

1.教学目标应具体, 明确, 可操作性。不能出现模糊不清的目标。

2.三维目标评价, 尤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提倡。这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格。

(二) 教学内容评价

1.教学内容应全面, 完整, 详略得当, 有重点内容。

3.教学内容应与生活实际相贴近,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感觉与现实有紧密的关系, 能指导我们的生活。

3.对教学内容要重新整合和挖掘, 使在教学过程中能通俗易懂, 用少量的时间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

(三) 学生行为评价

1.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提起, 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是否被激发。

2.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成为课堂的主人, 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 将被动的接收教师教的知识变成一个知识的探索者, 变成知识的主动学习者。

3.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明显, 是否能通过课堂真正的获取到知识。是否能在课后独立地将知识内化。

(四) 教学效果评价

1.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评价的首要内容。每课时的知识点学生是否清楚明白, 在学习方法上是否掌握了或者有新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否得到提升。

2.看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是否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内容, 是否能用创新的思维重新解读内容, 是否能将知识学以致用。

3.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能否从学习中找到乐趣, 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

构建文化力评估体系 篇7

关键词:内驱力,外驱力,文化渠道,文化力,评估

一、文化力内涵

物理学中, 任何事物运动状态的改变都是力作用的结果, (这点可以拓展到文化领域, 但两个力的性质完全不同) 由于文化运动是事物运动状态的改变, 从而可以推出文化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 换言之, 力的作用产生了文化的运动。进而推论出, 力的作用越大, 文化运动越剧烈。

文化力可能来自于以下4个客体:自然、个体、文化内部和其他文化。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自然在文化的脊背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但它对文化的作用不能称为文化力。其他的力, 我们可以按照其是否与文化运动有关将其分为:相关力、零和力。零和力可能产生于文化之间, 也可能具有文化力的内涵, 但由于其和为零, 这与我们评估文化力的目的相悖, 对它的评估是没有意义的。对于相关力, 我们按照其对文化的作用方向分为:内驱力和外驱力, 内驱力即来自于文化内部或其他文化的阻碍文化运动的力, 外驱力即来自于文化内部或其他文化的推动文化运动的力。

内驱力和外驱力是两种来自于文化内部或其他文化的可以推动文化运动的力。我们将这两种力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称为文化力。

二、评估文化力需要界定的3个要素

(一) 文化基体

所谓文化基体就是文化所产生的母体。自然和人是文化的基体, 但这里的人必须拆分为个体属性的人和群体属性的人, 因为文化的产生是一个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 个体的作用不可忽视。这里的群体并非个体的简单叠加, 而是基于某种文化特质而形成的个体集合, 为了区别其他形式的群体, 我们称之为文化因子。这里的个体即文化因子的原始态或个量, 我们称之为文化原子。这样, 文化基体就有:自然、文化原子、文化因子。

(二) 文化力产生的条件

文化力产生需要以下条件:文化因子要有载体, 这个载体只能是人;文化载体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文化的覆灭, 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力。文化因子要有运动的内在需要, 并且外来文化因子能够满足这种需要;正需要即外驱力, 负需要即内驱力。要有实现力的作用的渠道;这是内驱力和外驱力相互作用的媒介, 没有它即使有再多的需要, 文化力也无从谈起。只有3者都具备的情况下文化的运动才能成为可能。

(三) 文化力的量

由于文化力是内驱力和外驱力通过文化渠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但内驱力和外驱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他们有着不可公量性。因此, 文化力是一个相对的力, 而非绝对的力, 我们无法为量化文化力做一个参照系。但是可以找到内驱力、外驱力、渠道与文化力的关系。并通过对比求得文化力相对的量。

为了求得它们相互关系, 我们先假定渠道和内驱力是定值, 由于外驱力是推动文化运动的力, 因此它与文化力成正比例关系。再假定渠道和外驱力是定值, 由于内驱力是推动文化运动的力, 因此它与文化力成反比关系。最后假定内驱力和外驱力是定值, 它们的作用决定于渠道的通达性, 因此渠道与文化力也是正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3者之间的关系如下:文化力= (外驱力/内驱力) *渠道。

三、文化因子特性分析

这个世界需要满足以下3个假设:

假设一:文化原子是理性的, 他们会根据外来文化因子满足自身需要的层次和程度来选择是否脱离原有文化因子。扩大到文化因子就是文化因子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是否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质。

假设二:人们的意识中会不自觉地倾向于那些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行动方式, 而规避有风险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 这种对原有方式的依赖会越来越强。即在不受外来影响的情况下, 文化因子都会走向强化, 不会自我弱化。

假设三:任何文化因子都有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欲望, 即不存在完全封闭的文化。

现实生活中, 这3条假设是普遍存在的, 但我们仍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人类中也有精英人物, 也有追求创新、安贫乐道的典范, 他们是不在假设之内的。但如果我们把分析模型扩大, 原有与假设不相符的特例也能得到解析, 它们并不影响整体的分析结论。因此, 提出以上3个假设是合理的。在3个假设的基础上, 可以推出以下结论:内驱力完全来自于文化因子内部 (基于假设二) , 外驱力完全来自于其他文化因子 (基于假设一、三) 。我们的文化因子世界就是建立在3个假设基础上的理想世界。它是一个四维的时空, 这里的文化因子并不仅仅指现实存在的文化因子, 也包括历史上存在但已消亡或变异的文化因子。

(一) 微观分析———文化层次性 (Cul-tural levels)

在文化因子世界, 文化因子由于其内在文化特质的不同而产生了分化。文化特质的分层方法有很多种, 本文将只根据文化因子满足人类需要的不同为标准进行分层。分层的目的在于找到不同层次下的文化因子改变原有运动状态的趋势, 分为以下3层:最底层的就是个体需要文化, 这类文化用以满足人类的自然属性。因此, 其量化标准就是满足人类自然属性的程度。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再对这一层次细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是群体需要文化。这类文化用以满足人类的社会属性, 其量化标准就是满足人类社会属性的程度, 即增进文化因子内部整体运行的能力, 也可进行细分;最高层就是无需要文化。这是一种根植于人类需要, 但却脱离了人类实际需求的一种文化, 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行为习惯。为了便于区分, 笔者引入运动趋性这一概念。

运动趋性 (tendency, T) , 指的是文化因子运动的趋势程度。在内驱力不变的情况下, 运动趋性越大, 外驱力的影响也就越大, 文化力也就越大, 文化力和运动趋性呈正比例关系。在文化因子世界, 运动趋性就是外驱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 文化因子所处的层次越低, 其运动趋性就越大, 那么产生的文化力也就越大。历史表明, 层次越高其固化程度就越高, 也就是说其他文化因子对这个文化因子发生作用就越困难, 所产生的外驱力就越弱。而不同层次的文化因子之间是不会产生外驱力的, 相同层级, 运动趋性的测量以外来文化因子满足自身文化原子运动需要的程度为标准, 满足程度越大, 运动趋性越大。

这样, 测算不同层次的文化因子的运动趋性就要确定这个文化因子属于需要层次中的哪一层。那么能使它产生运动趋性的外在的文化因子只能是同一层级的文化因子。随后测量外来文化因子满足自身文化原子运动需要的程度。这样相对的运动趋性就可以确定了。如图1所示, 生理需要和无需要处于运动趋性的两个极端。即如果两个文化因子同时处于生理需要层级, 那么他们之间产生的外驱力将是最大的, 如果处于无需要层级那么外驱力为零。由于运动趋性就是外驱力, 外驱力与文化力 (Cultural Power, CP) 成正比关系, 所以CP=Tψ (在不同文化因子之间为不定量, 但在特定文化因子间是常量) 。

(二) 宏观分析———文化惯性 (CulturaInertia, CI)

我们可以将没有文化力影响 (真空状态) 的文化因子比喻为一个沿着时间隧洞流逝的物体。在文化因子世界, 任何一个物体都有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即为文化惯性。这个世界中的时间绝不是在均匀的流逝而与物体毫不相关, 而是充当了文化因子的加速器, 不断强化着文化因子的初速度。文化惯性越大, 改变其原有运动状态就越困难, 改变它所需要的文化力也就越大。借用物理力学的相关知识, 我们可以得出, 决定文化因子惯性的因素有:体积、密度、初速度。

1、体积V。

文化因子的体积就是文化因子所涵盖个体的规模, 即人口的规模。同质文化人口规模越大, 其文化惯性也会随之增大。

2、密度ρ。

文化因子的密度所指代的不是文化因子的密集程度, 而是文化因子内部个体的粘合程度。将文化因子内部的个体比喻为组成物体的原子即上文提到的文化原子, 那么文化就是连接他们的化学键。其粘合程度指的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化网的稳定程度, 即对文化的忠诚度 (cultural loyalty) 。文化忠诚度越高, 改变其原有运动状态就越困难, 改变它所需要的外驱力也就越大。因此, 它也是一种内驱力。测量它需要进一步的大量的实证调查。

3、速度v。

时间这一文化因子的加速器是跃迁式加速的。即任何文化因子都会经历3个阶段:产生、成长、成熟。产生阶段的特征是, 文化形式初创, 范围狭小, 自身变动处于微量缓慢的状态。到了成长期, 其内包文化原子的数量急剧的增加, 自身的文化特质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归于稳定, 在此阶段时间加速效应明显。到了成熟期, 文化范围开始稳定在特定的文化圈, 自身抵抗外来影响的能力加强, 时间的加速效应开始平缓。产生阶段和成长阶段的界限是文化原子数量是否急剧扩大, 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界限是文化因子自身是否趋于稳定。成熟阶段的速度v一定大于成长阶段, 成长阶段一定大于产生阶段。相同阶段再以时间的长短做比。

4、文化惯性的量化。

文化惯性的3个指标的方向相同, 他们都是内驱力的一种。因此CI=V*ρ*v。而内驱力和文化力呈反比关系, 因此CP=μ/CI (μ在不同文化因子之间为不定量, 但在特定文化因子间是常量) 。

四、实现文化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文化渠道 (Channel, M)

我们将文化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渠道比喻为一个输水管道。在需要传输的水量一定的情况下, 管道的输水能力和水阀就成为影响输水管道能否迅速、有效的输水的关键所在。这里的管道输水能力指的就是信息传输渠道的质量 (The quality o channels) 用Q表示。我们用而水阀指的就是信息渠道的管制 (The control o channels) 用C来表示。因此得到传输效能公式:M=C*Q。

五、文化力评估体系

我们采用最基本的二元结构来进行文化力评估体系的建构。现有文化因子甲和乙。二者均符合前文所给出的3个基本假设。首先选取需要测量的文化力方向:Ⅰ和Ⅱ。根据微观分析, 它们处在同一层次, 因此具有可共量性。我们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层次来确定其运动趋性T甲和T乙。然后, 再进行宏观分析, 求出CI甲和CI乙。最后求出二者之间渠道的通达性:MⅠ和MⅡ。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文化力的评估公式:CPⅠ=T乙/CI乙*MⅠCPⅡ=T甲/CI甲*MⅡ。

参考文献

[1]、E.B.Taylor:PrimitiveCulture[M].LON-DON, 1871.

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构建 篇8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评估政府行为的活动, 需要完备和系统的理论为基础, 以便科学指导实践。要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的有效作用, 必须对评估理论基础概念进行界定和关联分析, 形成有机框架, 即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CFGPA) 。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的构建, 有利于政府绩效评估准则的制定, 有利于评价并据以修订既有的评估准则, 有利于指导评估准则制定机构发展新的评估准则, 同时在缺乏评估原则的领域内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从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成果看, 有关政府绩效评估概念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对政府绩效评估内涵界定。美国的奥斯本与盖布勒 (1992) 、美国《国家绩效评论》 (1993) 和菲利普·J·库珀 (1995) 等, 我国臧乃康 (2001) 、蔡立辉 (2002) 等, 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一系列概念 (评估的内涵、评估的主体和对象、方法和形式、价值取向、评估的目的和原则等问题) 进行了各自不同的阐述, 形成了不少有益结论。但对于政府绩效评估的一系列概念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基础理论框架, 导致有关概念的界定仍然比较模糊。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研究的逻辑起点, 导致研究缺乏目标性。笔者认为, 借鉴国内外经验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构建范式, 积极构建系统性、整体性较强的、具有本土化特色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与准则体系, 应成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领域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构建概念框架, 旨在指导政府绩效评估准则的制定和绩效评估实务。

二、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

(一) 政府绩效评估框架结构。

政府绩效评估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 评估环境影响了评估价值取向与目标、评估的基本假设、评估对象等方面, 这些方面决定了评估要素的产生, 而评估要素的产生又需要一定的评估方法对其评估, 以对比和验证假设, 从而形成政府绩效评估报告。通过逐层分析概念框架涵盖的基本内容, 对有关概念界定和特征区分, 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因此, 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是在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界定基础上, 由评估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构成的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 是解决“评估前提是什么、为什么评估、对谁评估、评估什么、评估信息达到什么质量、如何评估、评估结果如何报告”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 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框架。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政府绩效评估并为政府绩效评估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系统, 其可以用来评估现有的评估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的绩效评估准则和解决已有的评估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的绩效评估问题。以评估环境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图如 (图1) 所示。

概念框架描述:首先, 政府绩效评估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 评估环境影响了评估价值取向与目标、评估的基本假设、评估对象等方面, 因此它是政府绩效概念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次, 政府绩效评估活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 评估目标是在一定的基本假设前提下通过对确定的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来实现。从而在评估环境影响下的评估目标、评估假设和评估对象构成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框架。第三, 评估目标、评估假设和评估对象共同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的要素, 包括它的具体设置、设置数目和评估要素的内涵。第四, 评估信息质量特征介于评估目标和评估报告之间, 具有“桥梁”的性质, 既反映评估目标的基本内涵, 又统驭着报告信息的披露程序。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构成了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框架, 评估实务要在概念框架的范畴和指导下进行。并根据评估要素和评估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遵循一定的评估原则, 并为此制定具体的评估执业准则。评估报告是通过具体的评估程序产生的。评估程序是根据评估的原则和具体准则而设计的, 同时根据所选择的评估方式和报告类别并考虑评估的影响因素而执行具体流程。

(二) 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逻辑起点

评估环境政府绩效评估的产生、发展均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等紧密相连。政府绩效成为公共管理关注的焦点源于20世纪70年代, 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经济停滞、管理危机、财政危机和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下降等问题, 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改革运动。在这种“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的运动中, 绩效评估与管理这个普遍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理念被引入政府管理, 要求政府注重绩效,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重塑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从各国实践的情况看, 绩效评估应用的各种手段、工具和方法日趋完善, 效果非常显著。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绩效评估措施, 包括政府围绕其使命采用目标管理 (MBO) , 全面质量管理 (TQM) 等手段进行绩效管理, 强化了政府对议会和顾客的双重责任;实行成本核算, 加强财务控制, 完善信息反馈, 实行以绩效为基础的预算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 打破统一的薪酬体系, 推行绩效工资制和业绩奖励制。正是这些改革措施的实行推动了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绩效评估制度的运用与发展。公共项目及其产生的结果成为了政府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关注的焦点;绩效管理、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管理中引进竞争与市场机制等措施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政府管理目标也由单一地追求效率目标发展到全方位地追求社会公平、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改善公共责任机制和提高公众的满意程度。在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改善人民福利的激励下, 以及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西方各国政府改革实践的影响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开始关注和跟踪西方的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 各级政府和部门以推进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和推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为突破口, 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 在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出现了如社会服务承诺制、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责任制考核、公民评议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等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赋予了绩效评估新的时代要求和价值取向。提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明确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并就服务型政府的宗旨、职能配置、管理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三、政府绩效评价框架第一层级概念:假设、目标和对象

(一) 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是由政府绩效评估的环境所决定, 作为绩效评估存在和运作前提的基本概念。政府绩效评估主要是向全部信息使用者和公共管理委托者提供政府整体的绩效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 很明显, 这种评估信息系统受到了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绩效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程序都离不开内外部环境所建立的假设。孟华 (2006) 在考察了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后, 得出了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基础是:实用主义与科学理性主义的理论基础, 质疑政府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基础, 分权化政治架构的政治制度基础。结合美国的经验与转型期我国的实践, 本文提出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假设:一是政府的可信性假设。是指政府的可以信赖程度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这种可信性假设包括政府存在的必要性,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能力, 政府官员的工作胜任能力, 以及政府官员的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假设。这种假设是政府绩效评估方式选择的基础, 政府的信赖程度决定了绩效评估以内部方式还是外部方式为主, 同时也决定了评估主体的独立、客观程度。二是信息可验证假设。是指所提供的反映绩效活动的信息是可以验证的。它包含以下含义:首先, 对政府的绩效活动的记录和汇总是客观的, 即绩效活动和绩效活动的记录存在逻辑联系。其次, 存在评估绩效活动合理性的客观标准。再次, 重大舞弊差错及非法行为是可揭露的。最后, 评估主体能在合理的时间、人力和费用范围内取得足够的证据并得到有效的结论。从信息可验证假设出发, 可以推导出四个重要的政府绩效评估概念, 即评估证据、评估准则、评估风险和合理保证。要对评估客体进行验证, 首先必须取得充分有效的评估证据;为了做出评价, 还必须有大家公认的评估准则;评估人员未能揭示的绩效信息的重大差错和舞弊, 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评估风险;社会公众就可以相信经验证的评估信息能提供某种程度的合理保证, 一旦遭受损失, 就可追究评估人员的法律责任。三是评估主体独立性假设。评估主体的独立性假设认为,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和利害冲突的存在, 客观上需要一个与评估信息没有任何利害冲突的独立“第三人”, 对绩效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做出评价。四是评估主体胜任能力假设。是指评估人员在履行评估职责过程中应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包括技术、知识和经验等。五是评估主体理性假设。该假设认为评估人员也是有理性的, 其自身存在着自利行为。因此评估人员必须通过制定规范予以约束、必须建立健全有关法律、规范对评估人员的评估行为和道德行为予以规范和约束, 并建立一定监督措施对评估质量予以控制。六是风险可控性假设。是指虽然信息风险是不可消除的, 但评估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评估程序, 通过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防把评估风险控制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

(二) 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

只有明确评估目标, 才能确立评估的原则、程序、方法, 构建框架体系内容, 从而建立相关的评估准则。从一般意义说, 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是反映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讲, 政府绩效评估是向全部信息使用者和公共管理委托者提供政府整体的绩效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为目的, 以加强与改善公共责任机制, 使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传递公共服务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达到管理有效、社会公平、人民满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政府绩效评估目标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产生, 价值的取向反映了政府绩效评估的方向。自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 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一般主要在于:顾客至上的价值、公共责任的价值和投入产出的价值。我国学者臧乃康 (2005) 在总结了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后认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既要遵循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一般价值, 学习其先进经验和经典范式, 更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按照符合中国国情的特殊价值进行政府绩效评估, 两者必须兼顾。当代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是在社会转型,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起步的。因此, 必须突出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和谐价值。同时, 政府绩效评估价值一般必须以忠实公共利益为前提, 才能实现绩效评估的协调与和谐, 因为政府的目标价值具有多样性。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目标的设计, 要使政府绩效评估过程和效应不仅是评估其行为的有效性, 更要评估其行为正当性;不仅评估其行为的经济成果, 还要评估其行为对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 特别对公民及社会公平、公正的影响, 不仅要评估效率、发展, 还要评估和谐、协调。这一切都要求政府绩效评估应关注政府行为的价值衡量和价值选择。

(三) 政府绩效评估的对象及其内容

政府绩效评估对象就是“对谁评估”的问题。从传统意义上说, 评估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个人绩效和政府行政机构绩效的评估, 由于“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体制下, 对行政机构的考核就是对行政首长的考核”。因此, 评估对象主要是对政府行政机构绩效的评估。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 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因此政府绩效评估就是对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的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的评定。

四、政府绩效评估框架第二层级概念:评估要素和质量特征

(一) 政府绩效评估要素

政府绩效评估要素就是“评估什么”的问题, 是政府绩效评估对象的具体化, 是评估报告的组成部分。站在不同的角度, 对评估对象的业绩有不同的分类。从目前看有如下几类:经济、效率和效果要素, 这种分类主要从政府公共管理过程的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角度考虑的;政治绩效、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要素, 这种分类主要从政府宏观管理涉及的领域来考虑的;职能、影响和潜力要素, 这种分类主要从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模式所构建的。本文以第二种要素分类为基础, 构建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四方面的评估要素。之所以以宏观管理领域作为评估要素, 是因为当前以这四种评估要素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明晰政府的行政责任, 把握宏观管理各个方面;也有利于评估报告的使用者理解评估报告, 对比和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别, 客观地评价政府的作为程度;同时这样的分类既简明扼要, 能够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要求。具体讲:一是政治绩效。政治绩效是政府绩效的集中表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治绩效最经常的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或社会秩序的供应是一种政府制度安排, 这是政府核心能力之一。政府制度安排的能力越强, 政治绩效就越容易凸现。二是经济绩效。经济绩效表现在经济持续发展上, 国民经济不仅在量上扩张, 而且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有质的提升。考察经济绩效要以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利率和汇率为重要衡量指标。良好的经济绩效还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较高、政府能供应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三是社会绩效。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内涵丰富, 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和提高;社会公共产品供应及时到位,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 社会群体、民族之间和谐协调, 没有明显的对抗和尖锐的冲突。四是生态绩效。生态绩效是在社会全面发展基础上人与环境达到和谐相处的状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突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生态绩效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 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这种重要性要求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 把生态文明程度作为评价政府绩效的重要方面,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绩效和生态绩效构成了政府绩效的基本内容。政府绩效体现在政府行政管理的每一个层面和领域。这种绩效既不是政府短期投入的回报, 也不是政府终端产品的累积, 而应该是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环境友好的总成果。

(二) 政府绩效评估的信息质量特征

政府绩效评估的信息质量特征是指绩效评估报告能够满足报告使用者对评估信息的需求所具备的特征。立足于报告使用者的使用是评估报告的目的, 如何衡量评估报告的有用性, 需要建立信息质量特征。笔者认为, 政府绩效评估信息质量特征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

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的构建把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同政府绩效评估实务结合起来, 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通过概念框架的构建, 突现了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的指导意义, 概念框架为政府绩效评估原则和执业准则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要:本文在厘清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内容、逻辑起点及关联关系的基础上, 构建了以评估环境为逻辑起点, 由评估目标、评估假设和评估对象构成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框架。按照政府宏观管理要求设置了评估要素, 初步提出评估信息质量特征, 以期为政府绩效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概念框架,评估要素

参考文献

[1]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孟华:《政府绩效评估——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臧乃康:《政府绩效评估价值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探索》2005年第4期。

[5]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篇9

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

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处于起步阶段,虽有强势的推进,但仍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估效度不高,即为对教学内容测试准确程度不高。现有的评估体系更多的是其他学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简单修改版,过于笼统,使得评估效度不高。成人体育教学是以成人对自我锻炼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培养其身心健康的意识,提高其独立锻炼身体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为目标。教学具有特殊性,其质量评估体系相对更为复杂,在指标体系设计中应适应其多维、动态的特点。二是评估信度不高,即为测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高。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无法用完全的定量化来测量,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对其效果的测量短期内很难衡量,以定性为主,降低了其测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再加上,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估者基本为体育部或者体育教研室人员,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有非理性的感情关系,降低了评估的信度。

(二)评估重结果轻过程

现有的成人教学质量评估以终结性评估为主,忽视教学过程的跟进评估。虽然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在教学结果上,但是并非直接线性关系,如果忽略过程评估,无法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使得教学质量评估意义缩小,无法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做贡献,仅是为评估而评估。

(三)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缺乏监督机制

常规性、科学性的体育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是提高成人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不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尚无针对性且完备的监督制度,导致我国成人体育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构建成年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规章制度,完善成年人教学质量督查体系,推进质量评价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是确保成年人体育教学质量之根本。

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

从评估内容的全面性看,应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行为效果,包括对学生行为的观察与反应,教师教学引起学生反应的程度、双方获得信息反馈后应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教学情境引起的互动效果。体育教学是复杂且快速的人际沟通,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驾驭能力,观察并判断具体情形,快速调整教学方法。二是程度效果,包括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能力、计划学习效果与目标达成情况、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匹配情况、学生掌握与应用知识或技能的程度等。这几个方面能在较大范围内反映出教师的业务能力。三是活动效果,包括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师生之间活动范围与质量、学生参与活动的密度与强度、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的刺激程度等。这些反映出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四是效能效果,包括教学时间分配情况、器械使用情况、学生技能提高情况等。教学时限性要求教师在有限时间用较少投入实现较大的收益。唯有此才能体现出教学的价值。

(二)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导向性、教育性、科学性、前沿性、明确性等原则。在明确的评估目的、对象和重点后,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能够正确、精炼地反映或体现成人体育教学特点的指标。

根据上文分析的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内容的四大方面,综合体育教学过程及效果等重点,本文将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15细项。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即发放调查问卷,咨询该领域专家意见,使用相关软件处理问卷,在检验指标体系一致性通过后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如下表所示。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是降低主观因素影响,保证客观的基础。同时要强调的是成人教学质量评估应是一个持续的、经常性的活动,非总结性的评价,需要不断地评估反馈,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成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的监督和保障制度

通过各项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化、固定化教学质量评估工作,防止为应付评估而评估,定期根据评估所反映出的教学问题反馈给相应的教师,要求其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以此不断循环,实现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委党校)

构建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探讨 篇10

1 合理设计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评估体系

依据相关规定可将环境标准划分为三部分, 包括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及环境保护部标准, 其中可将国家环境标准细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可将地方环境标准细分为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将环境保护部标准细分为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及技术导则等。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以致我国场地污染具有显著多样性、复杂性。依托明确环境标准这一举措既有助于积极开展调查、监测及评价污染场地环境评估工作, 又有利于构建与实施污染场地环境评估制度。通过对比分析, 并结合实际现状可发现, 污染场地环境评估环节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有待进行补充与完善,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即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部标准及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等。尤为注意的是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过程中存在场地污染程度认定难、修复标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此时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合理细化场地污染标准, 并有针对性地构建污染场地控制与治理标准, 并依据于此对污染场地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实际上, 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本底值与背景值地区存在较显著差异, 因此要求相关组织全面了解各地区实际状况, 之后构建能够满足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要求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另外, 为更精确的开展污染场地环境评估工作, 要求相关组织制定优先污染物清单, 与此同时明确相应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与国家标准样品标准。

2 合理设计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评估体系实施框架

2.1 实施领域与范围

关于有毒有害物质生产、经营、贮存或有害废弃物堆放的场地易受到污染。针对于上述污染场地, 待土地利用方式或土地使用者出现变更现象时, 需要进行污染场地环境评估。

2.2 实施流程

根据相关要求, 相关组织应以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原则为指导积极开展污染场地环境评估工作, 具体包括三大阶段, 即场地环境初步调查、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其中各阶段内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示: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初步调查。依托走访、资料收集等手段获取相关信息, 以判断及识别场地污染源。其中开展场地环境评估所需收集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 场地利用变迁资料, 包括场地土地使用与规划资料、土地管理机构的土地登记资料等; (2) 场地的历史与现状相关记录, 包括废物管理记录、化学品储存与使用清单、平面布置图、地下管线图及泄露记录等; (3) 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形状况, 包括水文地质详情、地形地貌情况及场地的地质构造等; (4) 有关政府文件, 包括区域环境质量公报、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规划、生态与水源保护区规划等; (5) 场地所在区域自然社会信息, 包括场地所在区域的社会信息, 如人口密度、人口分布, 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信息, 如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水文等; (6) 周围区域的现状和历史状况, 包括化学品与废弃物的储存和处置设施、污水处理与排放系统、雨水排放与径流、泄露与污染记录等。

通过调查发现, 若场地四周既不存在加油站、化学品储罐, 又没有化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 此时则可宣告污染场地环境评估活动结束;若场地四周存在化工厂、加油站等污染源, 此时则需要进行第二阶段, 即场地环境详细调查。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场地环境初步调查结果显示, 场地四周存在化工厂、加油站等污染源, 所以应实施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工作, 即依托现场采样及分析测试等方法合理确认该场地是否被污染, 若确定该场地存在污染, 此时应对污染种类、程度及范围进行确认。场地环境详细调查主要分三步进行: (1) 编制工作计划, 即核查分析已有信息、制定安全防护计划、制定采样方案、制定检测方案及质量保证与控制; (2) 现场采样, 即材料与设备的准备、布点定位、安装地下水监测井、样品跟踪管理及采集地下水样品; (3) 数据评估与分析, 即实验室检测分析、数据评估及结果分析。

通过进行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发现, 场地的环境情况在能够接受范围之内, 此时则宣告污染场地环境评估活动结构;若场地的环境情况在能够接受范围之外, 此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 即场地污染风险评估。

第三阶段: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根据场地环境详细调查结果显示,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以致场地遭受较严重的污染, 此时则需要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状况及土地规划大力开展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工作。其中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工作具体表现为运用补充采样、资料查询及实验室监测等多种有效手段, 广泛收集场地特征参数与受体暴露参数, 为实施风险评估与治理修复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特别注意的是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所获取的结论应以数据报告的形式提供给相关组织, 由其依据该报告开展风险评估与治理修复工作。

2.3 探索建立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

第一, 可以借鉴国际和国内场地污染防治立法的实践经验, 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开展地方法规、规章及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充实技术支撑体系和规范评估体系。

第二, 突出重点, 加强污染场地的调查与监管, 对城市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的系统调查、评估, 掌握原厂址及其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建立“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场地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污染场地数据库”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准确并动态地掌握污染场地的区域分布、污染面积、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实现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逐步建立省、市、区三级场地污染监测网络。

第三, 建立场地污染环境管理的资金筹集和分担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 结合现行的土地收储制度和权属转移环节, 筹建以工业企业污染者和污染场地治理受益者为主, 污染场地收储单位和财政适当补助为辅的多元化资金筹集和分担机制, 可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费用纳入开发成本, 对积极承担治理修复费用的单位给予适当的政策收费优惠。探索建立“污染场地治理基金”, 向申请治理修复资金的责任主体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

第四, 建立污染场地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污染场地相关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制度、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制度。充分公开土壤的污染状况, 确保有关的开发商、土地所有者、当地社区和居民对土地污染状况享有知情权。在对污染场地进行二次开发前, 环保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主体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 明确修复和治理的技术要求和修复标准, 监督污染场地土壤的治理和修复。建立污染场地应急管理制度,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土壤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加大土壤污染源控制和清洁生产制度的落实力度, 在生产过程中把对土壤的污染降到最低点。

摘要:为了加强污染场地的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部于2004年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2008年提出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2009年起草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 但我国还没有相关的配套环境评估措施。借鉴欧美几十年来在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经验, 现代可持续性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体系以基于风险为核心, 而环境评估体系的构建是风险管理中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评估,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金南, 曹国志, 曹东, 於方, 毕军.国家环境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框架构建[J].中国环境科学.2013 (01) .

[2]华小梅, 徐建, 林玉锁.场地污染识别与诊断方法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 (11) .

[3]黄瑾辉, 李飞, 曾光明, 袁兴中, 梁婕, 张钊, 唐晓娇.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中多介质模型的优选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2 (03) .

[4]张红振, 於方, 曹东, 王金南, 张天柱, 骆永明.发达国家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评估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 (02) .

[5]谢剑, 李发生.中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J].环境保护.2012 (Z1) .

[6]张晏, 汪劲.我国环境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科学.2012 (01) .

[7]单艳红, 王国庆, 张孝飞, 林玉锁.中国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12) .

[8]蔡五田, 张敏, 刘雪松, 李胜涛.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和内容[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 (06) .

上一篇:建筑企业会计电算化论文下一篇:角色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