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活(精选12篇)
现代大学生活 篇1
英文中并没有现代大学制度, 只有学术制度。[1]现代大学制度这个概念完全是我国专家学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改革任务提出的改革目标。[2]现代大学制度不是已经建成了, 更不是照搬西方大学的制度框架就可以建成的,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后提出的改革新要求和新目标, 是必须在克服我国现行大学制度中的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一、现代大学制度是现行大学制度的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是社会各种纷繁复杂制度中的一种, 都是指要求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动准则。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样, 具有制度的一般特征:第一, 制度是人的行为规则, 与人的素质、动机和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 制度是组织的公共产品, 是组织中的人都必须要遵循的行事规则和行为准则;第三, 制度是组织中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 具有稳定性;第四, 制度是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五, 制度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和限制性;第六, 制度是在组织中的人趋利避害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现代大学制度与普遍意义制度特征不同点就在于它是大学的制度, 是大学人的制度, 是为实现大学目标服务的制度, 是大学内外关系定型化的表现和存在方式。
大学制度是大学的重要组织部分。大学制度遵循制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会根据大学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制度创新是组织发展的普遍规律, 即通过制度主体建立新制度, 实现组织新目标。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对现行大学制度的创新, 它是对大学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新要求的积极反应, 主要包括:第一, 是反映大学这个组织行为的变化;第二, 反映大学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三, 反映大学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依据新情况、新要求对现行大学制度进行变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制度, 是制度创新的过程。
现代大学制度对现行大学制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使制度更符合大学现实和未来发展要求, 即现代大学制度比现行大学制度更“现代”, 即具备更强的“现代性”。制度本身就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只有全面地反映现实基础的要求, 才能对现实基础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以为, 增强现代大学制度的“现代性”, 至少应当体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 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包容更多的现代元素;第二, 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能够更彻底地解决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第三, 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更加体系化。笔者就此展开论述。
二、现代大学制度是包含更多现代元素的新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是在改革现有高校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它应该包容更多的“现代元素”,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 现代大学制度要包容更多更新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制度的灵魂。制度创新, 理念必须先行。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其办学理念更科学、更先进、更有效。现代大学制度是必须用科学、有效的新理念武装起来的制度。譬如大学本质上是学术组织的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本质上也应该是服从并服务学术发展的制度。现代大学制度还应该体现教授治学的理念, 将教授治学的基本原则、规则、程序及方式方法包含在内。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教育教学制度应该体现创新创业的要求, 将创新意识和理念融入到制度之中。现代大学制度是吸取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新理念, 并结合我国大学实际再创造的成果。然而理念并不是制度。现在人们强调的教授治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 制度是将教授治学理念通过组织机构、原则、程序和技术定型后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二) 现代大学制度要包容更多更新的发展目标
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大学的上层建筑, 必须要更加全面深刻地反映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和新要求, 要将大学更多、更新的发展目标包含在内。譬如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充分地体现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 将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观念、行为和方式制度化, 并为大学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又譬如, 现代大学制度应将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包含在内, 通过变革办事规则, 使规则更加国际化, 使得来自五大洲各个国家的学生都能够适应我国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再譬如现代大学制度须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包括在内。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 要通过变革教育教学方式, 编制教育质量标准, 改善管理和服务, 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在包容更多、更新发展目标的同时, 也应对现行大学制度中的目标进行扬弃, 譬如将素质教育和仅重视知识教育的做法结合起来, 在坚持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求和做法。
(三) 现代大学制度应给予大学和大学人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现代大学制度将毫无疑问地赋予大学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促使大学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加自如地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现代大学制度将赋予大学中的教师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 更加方便地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的探究工作, 生活也更加如意。现代大学制度应赋予学生更大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空间, 他们可以更多地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更加自主地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 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 现代大学制度应给予更高层次的民主和公平
民主和公平是现代人的重要追求之一, 是人类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民主和公平是确保组织中的人更加自觉地维护和促进组织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代大学制度将比现行大学制度更能保障民主和公平。现代大学制度将更全面地保障大学相关利益者的基本权益, 尤其是确保教师和学生成为大学的真正主人。现代大学制度将努力减少管理层级, 推行管理扁平化, 克服官本位, 发挥自主管理, 加快教授治学的步伐, 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公平和民主。现代大学制度将确保大学人的各种人权, 积极推进制度的法制化, 确保各种大学人在发展机会、利益福利诸多方面的公平。
(五) 现代大学制度应包容更多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
现代大学制度将在系统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 确保决策的科学高效。同时现代大学制度还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制度的定型化。现代大学制度将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包容进来, 将大学运行过程规则化、信息化和技术化, 构建信息化的制度平台, 实现校内外全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等。
三、现代大学制度是彻底解决现行大学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制度
从利益角度看, 制度当然也是各种利益群体博弈的产物。但作为大学人都要遵守的办学规则和行为准则, 有效地解决现行大学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制度得以沉淀和定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完善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制度、建立起来的董事会或理事会等一系列的领导、咨询和决策机构等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大学发展中困境, 不能很好地激发大学的办学活力, 那么, 即便有这样的机构和制度, 依然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要更彻底地解决现行大学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现行大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表现得比较清晰, 已成为阻碍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 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上面表述有些是具体问题, 有些本来就是制度问题, 属于需要制度变革的范畴。具体问题要通过具体的举措进行解决, 但是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定型制度作用的发挥,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实现“长治久安”。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现行大学制度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中成长起来的新制度。因此, 笔者认为, 现代大学制度至少要能解决我国大学正面临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 回答“钱学森之问”, 建立起鼓励创新、服务创新、推动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仔细审视我国高校内外部管理体制与机制, 很容易发现, 我国高校在干部制度、
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考评制度等诸多方面都尚未建立起适宜的创新体制与机制, 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方式都显著不够。现行的诸多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创新的主要障碍。笔者以为, “钱学森之问”吁请的绝不是再多培养几个创新人才的问题, 而是希望从制度上解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创新不足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核心矛盾, 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二) 解决“不适应”问题, 构建起大学内外紧密关联、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体制机制
“不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高等教育事业层面、大学办学层面、大学人才培养层面和服务经济社会层面等都存在着显著的不适应。“不适应”既是高等教育事业没有获得优先发展造成的, 也是大学与社会发展长期脱节造成的。就大学内部而言, 它不仅涉及提高教育质量, 也包括优化办学结构, 提高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扩大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不仅需要大学构建新的大学内部制度, 而且还需要构建大学的外部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大学更加开放、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基础上, 更深度融合中建立起来的新制度。
(三) 解决“活力不足”问题, 构建起导向明确、界限清晰、激励有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体系
办学活力不足是当前我国大学办学中的重要问题。“等”“靠”“要”现象普遍存在, 办学资源单一、办学方式模板化、学校同质化、特色不明显、效益低下、师生员工创新积极性不高等使许多大学暮气沉沉, 活力明显不足。大学尽管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开放, 但依然比较封闭。譬如大部分大学都没有形成教师选拔机制, 将适合学术创新的教职员工留下, 让不适合学术创新的教职员工离开;大部分大学内部都没有形成积极反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的机制, 依然依据自身意愿惯性地往前运行的大学还很多;政府要求、政绩驱动成为一些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动力。动力单一必然导致大学办学单一, 特色不明显等。必须通过解决我国大学活力不足的问题, 形成一系列新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并最终形成现代大学制度。
(四) 解决“科学发展”问题, 构建起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国以来, 我国大学建设的波动始终比较大, 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 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90年代末的“大扩招”等, 大学的发展形态始终没有进入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状态。政策鼓励时就出现“大跨越”现象, 而政策制约时就出现“滞涨”现象。大学发展始终比较注重办学层次升格, 注重大学行政级别提升, 注重政绩, 注重外延扩张, 而对大学内涵建设、学术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普遍重视不够。这些都与我国现行大学制度中政府主导过强, 社会其他力量参与不足有很大关系。现代大学制度要通过内外体制的构建, 为大学的科学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四、现代大学制度是更体系化的新制度
三十多年来, 我国大学一直坚持改革开放方针, 勇于探索实践, 在招生、人事、分配、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取得显著的成绩。同时, 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则和行为准则, 有利地促进了大学制度的建设。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早已提出, 各大学也积极探索, 但是时至今日, 现代大学制度依然没有基本建立起来, 究其原因, 笔者以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 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主导性理念没有形成。我国大学制度建设究竟是依据集权式还是分权式模式来进行构建, 一直都没有定论。建国以来, 对大学的管理都是集权式的, 改革开放后,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一直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仔细审视发现, 我国大学的扩权改革是一边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一边加强对高校的管理,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加强高校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大学在迈向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过程中有显著进步, 但始终没有摆脱集权式管理。现代大学制度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构建的基点。
第二, 大学外部制度构建滞后。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外部制度体系的缺失, 大学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近些年来, 在推进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也多重视内部制度建设, 而比较少地主动地开展大学外部制度的建设, 一些大学认为外部制度构建不是大学的事情, 是政府的事情, 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 导致外部制度建设滞后。
第三, 新制度不断涌现, 但良莠不齐, 不成体系。在过去许多年的改革中, 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实践, 出台了大量的文件和规章制度, 甚至在一些方面形成了数量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宽的系列性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往往都是条状或块状的, 相互衔接支撑不够, 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制度体系。制度缺乏系统性设计, 各种制度之间冲突不断, 导致无法贯彻和执行。长期没有修订的制度、缺乏现代理念和思想的制度与新制度并存, 一起构成了现行大学制度。
第四, 事业发展很快, 制度变迁也很快, 定型比较困难。过去的三十多年, 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三十多年。大学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一直处于不断地解决问题, 不断地谋求发展之中。注重事业发展, 不注重制度建设, 一旦出现制度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往往不是完善制度, 而是迅速地否决制度, 重新制定新制度, 使制度处于一种不断被翻新甚至“翻烧饼”的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阶段, 为制度建设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时机。系统整理制度, 积极推进制度定型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因此, 笔者以为, 我国大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 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克服各种制度之间的理念和规则之间的冲突, 推进大学制度的体系化、定型化。笔者认为, 现代大学制度相比现行大学制度, 是更体系化的定型化的新制度。
首先, 现代大学制度是将大学本质上是学术组织这一理念贯穿始终的制度体系。大学在本质上是学术组织就意味着管理大学要遵循学术组织的基本规则, 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确立共同治理的制度理念, 加快大学由行政附属机构向学术组织转型, 推进管、办分离, 加快治理结构的建设, 推进管理扁平化, 使得学术理想贯穿于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 也要贯彻于大学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贯穿于日常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之中。
其次, 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内部制度体系和外部制度体系的总和。现代大学制度不仅包括大学内部制度, 而且还包括大学外部制度, 并且是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统一体系。外部制度是规定大学“进口”和“出口”的制度体系, 内部制度是规定大学内部“生产”的制度体系。两种制度紧密关联, 形成完整的系统。
最后, 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的定型化的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是对现行大学制度进行科学甄别, 通过不断提升、完善和系统化之后形成的体系, 它不仅包含机构、人员、条件、规则、程序、标准和行为准则等要素, 而且还具有先进理念、实际指导意义的、科学高效的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不仅是人们日常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依据, 而且还是处理各种事务和交往的行为准则, 是入心入行的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还要通过信息技术使得各种规则和准则物化为硬性要求, 成为支撑现代大学制度贯彻落实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欣.国内相关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 (7) :93.
[2]张斌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1) 32.
现代大学生活 篇2
牛津大学建立于13世纪,世界十大学府之一,以美丽的大学城闻名全世界。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在牛津处处都是优美的哥德式尖塔建筑,因此有“尖塔之城”之称。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稀疏的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牛津大学是英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它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世界性的影响。牛津产生了至少来自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堂学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
牛津大学的一大鲜明特色是学院制,这种学院制是自然形成的。牛津大学建立的确切时间已不可考,但早在11世纪,牛津这个地方就出现了某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后来学者和学生不断增多,逐渐各自汇聚成了不同的学院,并共同组成牛津大学。牛津大学创建之时没有规划统一的校区,当时学生和教师都租住在城内不同地方。后来为了管理方便就采用独立学院联合办学的方式,逐渐建起了学院,至今仍保持着这一传统。
目前,牛津共有39个学院,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像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of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众灵学院目前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关键的是,牛津的学院不是按专业分割的,每个学院中都有来自多个不同系的学生,比如学文学和学机械的两个学生可能是宿舍紧挨的邻居,这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自然地进行着跨学科的交流。在圣修学院就读的博士生程奇峰对此深有感触:“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有非常多的机会在一起互相聊天,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因为是不同专业的,这种聊天可以促进不同思维方式间的互相影响,对视野的开阔非常有益。”学院制的另一个好处是更易在小规模社区中形成归属感,牛津是拥有2万多名学生的大学校,而每个学院只有几百名学生。他们虽然来自不同专业,但总体来看一个学院也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强调学术,有的重视应用,有的积极活跃,有的安宁静谧,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自己气质相契合的学院,也往往更易与学院间建立感情。
牛津大学的另一大鲜明特色是导师制。牛津的导师制是从本科就开始的,每名本科生都会有指定的导师,每位导师一般只带两三名学生。学生的导师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多为品学俱佳的学者,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周与导师见一次面,将自己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向导师宣读。此外,还有许多讲座。每个讲座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海阔天空的议论是很吸引人的,但在议论之后,要交作业。与导师单独见面,宣读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时,导师要评论,要提问,如果论文质量不行,答辩不好,要影响成绩、影响毕业。须知,一周一次,不得耽误,而且周复一周,哪有那么多新见解、新思想呢?可是,导师不相信解释。这种学习方法确实带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督促学生上进,但这一周一次的压力无论如何让青年学生轻松不起来。
由于将师生关系定位为联合关系,牛津大学的教授们几乎从不以独断的语气讲话,不进行单向度的知识灌输。他们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时必须进行自驳,揭示其局限,允许学生质疑(典型的牛津课程包括讲授和论辩两部分)。在这种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显然更容易培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创造力。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成长于与大师比肩并立的大学氛围中。
牛津的“导师制”非常昂贵,是最特别的优势,学校为此牺牲了很多盖楼、建实验室的机会,但依然坚持对人的投资。平均下来,培养一个本科学生,每年所花的费用是1.6万英镑,4年下来的花费是6.4万英镑。对教育的投资如此之大,这样的大学又如何能够不优秀呢?
挑战现代生活 篇3
日常生活中 ,我们总是为大量繁琐的工作所扰,无论科技多么发达,仍然有许多辛苦费力的工作在不断进行着,让人无法 在其中得到一丝喘息的时间。
Dies el将这些琐碎的小事表现得极尽夸张,却并没有小题大做的意思,每则广告中渗透出来的那份对懒 散现代人的理解与同情,十分贴心。
“9·11”之后,飞机与大楼同时出现,难免不让人联想起恐怖的场面。而广告文案那句意味深 长的话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恐怖主义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在“9·11”之前,还是那 么平常的一个画面,现在看起来却让人浮想联翩。
DISCOVERY(探索频道)的广告向来和它所要广告的节目内容比较贴近,因而常常拿一些政治事件 来做隐喻。
大学教育质量与现代大学建设 篇4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
教育质量问题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也是现代大学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深对于教育质量的认识。
1. 关于教育质量观。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对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认识。但是, “德智体”的内涵是什么?尤其是“德”和“智”的内涵是什么?在不同时期, 人们的认识有所侧重。譬如对于“智”, 多年以来, 一般认为主要是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但如今,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则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对于“德”, 不仅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有着根本的不同, 而且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中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 在对于教育质量的认识与思考中, 笔者认为当前尤其要重视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
2. 现代大学教育质量标准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
既然我们认为大学标准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 那么现代大学教育质量标准就也应该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其中, 专业标准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创造力、适应性等几个方面, 要使我们的学生达到专业上的“通”。人文标准应该包括道德、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 要使我们的学生达到人文上的“通”。
这里, 所谓教育质量的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 其核心是强调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中要突出为人、为学两个方面。既要传授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能力与技能, 又必须有道德的教育;既要教会学生做事, 又要教会学生做人, 尤其不要偏废学生为人、做人的教育和养成。
3. 对于不同的培养对象和不同培养目标, 其教育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高等教育界有一句名言, 即“两个一百分”。它是对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而言的, 其含义是只要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好就都可以得满分的评价。它的前提是“两张考卷”、两个要求。其目的是鼓励各类不同大学、学院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现在不仅是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 而且在本科中又分出了所谓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 并且还有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之分。但是, 不管这种分类科学与否, 由于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存在差异以及办学定位的不同, 我们应该在坚持专业、人文两个标准的前提下, 教育质量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与不同。
二、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虽已步入大众化阶段,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前进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的发展模式而言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前进中所面临的八个方面的困难与问题, 都是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的, 是要高度重视和继续认真加以解决的。其中第一个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第五个是“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属于第一次现代化初期的特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际上是“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在资源环境上的反映。“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反映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问题似乎不容易被人们注意到, 其实更加令人担忧。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只热衷于赚钱, 甚至认为钱比思想、比灵魂、比道德更加重要, 如果“赚钱光荣”成为人们唯一的目标与信条, 如果为了赚钱、为了GDP就可以不顾一切, 那就会使我们的美好家园不复存在, 会使我们的后代丧失道德方向和扭曲价值取向, 其后果不堪设想。“不惜代价的高速发展”的发展模式以及“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反映在大学, 就是过分或一味追求专业标准, 而忽视了人文标准。
2. 忽视人文标准的主要表现与结果。忽视人文标准的结果是:专业标准既没上去, 思想道德建设也急需加强。
第一, 专业标准没上去。2005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多达533万人, 我国工程教育培养规模居世界前列。但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IMD) 发布的2007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的统计显示, 我国工程教育为市场提供合格工程师的能力却很弱。对此,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发出“我国工程教育能力缘何世界垫底”的呼声[1]。由此联想到70年前的西南联大, 这样一所转战于穷山恶水之间的战时大学, 孕育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7位“两弹一星”元勋、171位两院院士;也使人不禁想起钱学森先生最大的遗憾, 中国至今没有建立起培养大师的制度。如果后者反映的是拔尖人才的培养问题, 那么潘云鹤院士的呼声就是对大众化阶段大学教育质量问题的呐喊。
第二, “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这更多地反映的是人文标准的问题, 也许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涉及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所体现的大学的缺失, 尤其表现在道德和价值观以及泛行政化倾向上。其突出表现诸如:一部分教师与学生的学术浮躁、作弊抄袭, 对财富与权力的向往与追逐等等。
三、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在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下功夫
建设现代大学首先要保证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在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下功夫, 尤其是要解决对于人文标准的忽视。
1. 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也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现代新大学, 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西方价值观念涌入中国, 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此引起的价值观念冲突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际问题。我们的大学生也“越来越现实”了, 其价值目标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正在削弱。同时, 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感也在明显增长。
要真正做到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塑造,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起来, 要大讲, 要宣传, 要理直气壮地捍卫我们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要求管理部门和院系实实在在地去做。其次, 要重点解决好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两个问题。
2. 要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
坚持教育质量的人文标准必须从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开始。目前, 我们的道德建设正处在一种尴尬境界:一方面我们要在“保持东方文化集体行为模式的同时, 扩展公民的内心独立和自由”[3];另一方面人们, 包括我们的学生, 在开始正视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的同时, 价值目标由理想向现实转变, 明显带有功利化色彩, 以致一些人在涉及“大我”, 即国家、民族时就失去自我, 而在涉及“小我”, 即自己、个人时却只剩下自我。
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互动的。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实行公民教育, 作为公民的“底气”的人文教育与公民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这里, 德、德性、公德、德育就成为了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又好又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也是我们的国家又好又快地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我们应该恪守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作为一所现代大学, 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要做文明的合格公民;作为一名大学生, 起码应该做到诚实守信不作弊, 尊敬师长有礼貌, 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以引领社会风尚。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即“八荣八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 是人人应该做到的, 是应该教育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必须努力做到的。
3.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 坚持教育质量的人文标准。当前, 高等学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转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追求。
首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括信仰、理想、精神文化、道德的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完整体系, 既要从“普适道德”做起, 又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所以,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要体现层次递进的特点, 在守住道德底线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高层次导向。既要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 又要注意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要把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 倡导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的价值判断, 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爱中华民族, 实现在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真诚的服务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 要融入立德育人全过程。一是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纳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 而且要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和全部课程体系中;二是不仅要渗透到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 (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 到专业的各门课程的教书育人中, 而且要成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任务和内容;三是不仅要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而且是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 要人人积极参与。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专职队伍、基本力量, 理论水平高、知识系统, 应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此外, 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专职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广大的重要力量, 他们与大学生接触最多, 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从某种意义来说更具影响力。人人参与还包括大学的各类管理、服务人员, 不仅他们的信仰、理想、精神文化、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而且他们也应该担负起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责任, 特别是学生工作队伍。
(作者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北京100192)
参考文献
[1]任荃.潘云鹤院士:我国工程教育能力缘何世界垫底[N].文汇报, 2007-09-28.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7-10-25.
现代生活作文 篇5
这不,最近经纪人又为刘姥姥添置了一套豪宅,配了高档的欧式家具,还有两个电脑室,无数部智能手机(一天换一部嘛,不多不多)。
刘姥姥可从没见过电脑、手机这些高科技玩意,经纪人便帮她联系了现代的网络高手来教她学习这些高科技产品。嗯,别看刘姥姥总出洋相,她对这些东西的兴趣可一点不亚于当代年轻人,不过几天功夫就掌握了手机的基本功能。
有一天,贾母打电话给刘姥姥,刘姥姥习惯了接家里厨子的电话,一开口便说道:“喂,赶快给我做午饭啊!我要吃牛排,八分熟的啊!”贾母吓了一大跳:“啊?刘姥姥,你没事吧?”刘姥姥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是贾母啊,两人便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刘姥姥还邀请贾母来自己豪宅里住上一段时间呢!
过了几个月,经纪人给刘姥姥办了一场招待会。刘姥姥刚一出场,“姥粉”们就捧着笔记本和圆珠笔来求签名。忽然,刘姥姥看见了空中的航拍摄像机,大叫:“快!趴下!外星飞碟来啦!”大家吓得赶紧趴下,过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发生。有人爬起来望向空中,才知道刘姥姥口中的飞碟原来只是飞在空中的摄像机啊!
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刘姥姥,当然也会继续涉足网络世界,相信她在这个领域也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现代大学生活 篇6
【关键词】 大学章程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治理
【作者简介】 孙溪,法学硕士,上海大学法律事务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方向为经济法、高等教育法。
《现代汉语词典》把“章程”定义为“书面协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章程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成员有约束力的内部规范,它仅对加入社团从而自愿服从这些规则的人有效。”章程既是外部成员了解组织体的重要途径,彰显出该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架构、行为目标、社会使命等基本内容,也是内部成员的最高行为准则,决定内部组织结构及运行规则,设置内部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章程同样是大学成立的一个法定要件。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申请设立高等学校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一)申办报告;(二)可行性论证材料;(三)章程;(四)审批机关依照本法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然而,我国很多大学是在两部法律的颁布之前成立的,因此,大学并不十分重视章程的制定工作,国内正式制定并对外公布章程的大学屈指可数。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一个重大战略性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1. 大学自治。所谓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独立法人,享有不受国家或其他官方或非官方法人团体和个人(如政治家、政府官员、宣传人员或企业主)干预的自由。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决定和管理自己的事务。
2. 学术自由。从大学的组织和管理来看,学术自由指的是个人或组织在教学和研究活动中有追求真理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不管研究者的教学和研究延伸至何方,都不用害怕因为触犯政治、宗教、社会传统而被解雇,即学术自由被视为大学教师和研究者的一项特权。
3. 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根本在法制。依法治校是由“依法治国”理念演绎出来的,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已成为现代大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高校要依法治校,不仅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也要遵守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
二、大学章程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意义
1. 实现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重要途径。大学自治是大学的本质要求。近代大学产生之初就是一种自治的行会组织。然而,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的公立大学都是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而存在的。1978年以后,提出并逐步扩大公立高校办学自主权。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1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大学的法人地位,使大学真正具有了自主办学的地位。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不仅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权限,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七大自主权利,从而确立了高校作为独立法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律基础。
从我国公立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大学自治权较过去有了显著提升,国家以基本法的形式赋予了公立大学法人地位及自主管理权,但是作为公立大学举办者的政府与大学管理者二者的责、权、利并没有得到明确划分和规范,政府直接管理的现象没有完全转变,学校仍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应有权力。笔者认为,除了国家法律法规对大学自治权的赋予以外,大学章程是大学对其自主权的有力保障。通过章程的制定,可以厘清大学与政府各自的权责范围,将政府的责任归于政府,将大学的权利归于大学,从而界定政府举办与大学自治的范围,落实与实现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大学可以根据章程规定的权利依法实施自主管理,政府如果超越管理权限,干涉大学自治将被视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2. 大学信息公开的必然要求。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大学依法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因为大学无论是作为法律授权的组织还是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都是在利用国家公共资源进行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私人主体,理应最大限度地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监督。《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0年9月颁布实施,制定和实施《办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学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以行政法上关于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为依据,明确了高校应当主动公开的十二类办学信息,其中包括“学校章程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一项,这是《办法》对公开大学章程的直接规定。同时,《办法》要求公开:“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内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学校领导等基本情况。”这些信息都是大学章程的必要记载事项。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公布可以实现法律对大学信息公开的要求,对大学信息公开工作也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完善大学治理模式与管理体制的良好契机。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大学治理是联系大学内外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大学功能日趋多样化,大学制度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大学治理模式与管理体制受到了挑战。为应对外部及自身的变化,大学应当对治理模式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完善。而大学章程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4. 学生权利的重要保障。学生是高校内最重要的群体,但却常常被忽略于高校法治建设之外。作为大学宪法的章程,是保护学生权利的有力手段。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多数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他们已不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保护的对象,而现行专门保护高校学生权利的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如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生享有的权利有: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此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也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权利作出了六项规定。
高校章程应当细化法律法规中对学生基本权利的规定,另外还可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赋予学生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其他权利。
三、结语
如果说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的话,学校制定章程的过程,则可以说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科学探讨,而章程本身则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一个初步回答。
参考文献:
[1] (德)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 (美)克拉克·克尔著.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1993.
[3] 高宏著.学术自由、国家干预之冲突与博弈[J].高等农业教育,2007,(3).
[4] 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
[5] 张文显,周其凤.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
警惕现代生活 篇7
有人曾经不屑地对我说, “如果嵇康那个时代有手机, 三千太学生在刑场给他录像。《广陵散》就不会失传了。”这看似一段玩笑话, 实则暴露了现代人对物质产品的依赖以及对心灵美学的轻视, 想想看, 身着囚衣的嵇康淡然走上刑台, 铐着镣铐的双手温柔地捧着他的琴, 他芝兰秀发, 在凛冽的寒风中奏一曲《广陵散》。这时, 台下的观众, 纷纷举起亮亮的手机, 一边录像一边发微博, 然后欢呼“再来一曲”。这样的场景堪称焚琴煮鹤, 实在扫兴。
然而它却无时不刻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 你发现聚会时玩手机的人比交流的人多了, 明明你近在咫尺, 却一定要适应手机间的互动, 本应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手机, 可我却觉得在每个人的身边筑起了一堵墙。有人说“假如爱迪生来到21世纪, 一定会对手机感到不可思议。”我想他不仅会觉得不可思议, 还会感到震惊, 为什么现代人要用虚伪的社会网络来交流, 而不用眼看, 用心听!机器大生产带来速度和重复, 人们不再愿意用心灵去交流。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如是说, 他用一整层一模一样的汤罐来表现罗茨基的名言“现代人的生活就是让心灵住进监狱”。
信息时代来临, 而我们忽视心灵已经很久了, 如今中原大地或许还生长着象征品行高洁的兰草, 可路上再也看不见荷道奔行的志士了, 有的不过是超载的货车罢了。同时信息时代的快速传播使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一年前, 或许只有一人在玩手机, 而一年后的今天,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自顾自的玩手机。“人是环境的产物”, 爱尔维修的这句话, 仿佛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让我深感恐慌。《美丽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是一个反信息、反现代性的艺术工作者。他的作品无时无刻地透露出, 对于信息时代的忧思与惶恐。他认为物质膨胀会戕害人类心灵。
是的, 当我们举起手机准备对嵇康拍照时, 心里一定想到不是《广陵散》的美妙, 而是发布微博后会有多少转发或增加多少彩信, 看似是在分享生活美好的记忆, 实质上都是在丢失, 丢失了心里的触动, 丢失了宇宙和大地, 最终丢失本该发自内心的欢欣愉快的表情。
现代大学生活 篇8
2011年, 坐落于济南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大门的拆除, 可被视为中国当代大学建筑史上的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在大学校园中的融合, 存在着某种问题, 受到了严峻挑战。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大门始建于21年前, 其造型颇似山东大学校徽, 其超功能的符号化特征十分突出, 是中国大学校园中较早的后现代建筑。但是, 尽管其造型别致, 却与其整个校园的现代建筑极不协调, 从而饱受非议。重建以后的新校门以主次塔楼连接柱廊的形式, 形成张开双臂、海纳百川的“怀抱”姿态, 大门两侧的塔楼与校园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巨大的“山”字形, 在突出文化内涵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因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然而, 反对的呼声依然存在, 这其中既包含了一些离校校友的怀旧情绪, 也包含了一些在校师生对原有大门的精神认同。在这一事件中, 抛开那些与建筑无关的因素之外, 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课题, 那就是在以现代建筑为主体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建设中, 将如何吸收和采纳后现代元素?
一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 人们一般把建筑分为古典、现代、后现代三种类型。对于这一问题, 笔者曾经撰写并发表过《中国与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一文, 从材料、形态、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分析[1]。
在我看来, 西方古代建筑在材料上以石料为主, 在形态上以纵向为主, 在功能上以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为主;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料为主, 在形态上以横向为主, 在功能上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为主。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随着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宗法文化的衰落, 以及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出现, 使得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建筑纷纷抛弃了传统的石料和木料, 并不再追求宗教与宗法的意义内涵。当这些外在的制约消失之后, 建筑的唯一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这样一来, 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 如何最为合理地分布空间, 如何最为充分地利用光线, 便成为东西方建筑共同努力的方向。于是, 便有了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现代建筑。然而, 尽管现代建筑有着最佳的节约目标和人性取向, 并能够借助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材料而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纬度上尽情拓展, 但是, 这种在工具理性和经济效益引导下的趋同性发展, 不仅使东西方建筑渐渐失去其超越使用功能之外的文化内涵, 而且其民族性、地域性的美学特征也不可避免地消亡了。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现代建筑的反叛, 后现代建筑出现了。从材料上看, 后现代建筑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石料与木料, 也不仅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 还可以使用钢铁、玻璃、塑料等任何可以造型的物质媒介;从形态上讲, 后现代建筑不仅可以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纬度上直线拓展, 而且可以创造任意的曲线与不规则造型, 不断向建筑力学发起挑战;从功能上讲, 后现代建筑既没有宗教与宗法的文化内容, 也不受理性与经济的限制, 而是在汲取古今中外所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尽情地拓展着想象的空间, 实现着艺术的理想。后现代建筑这种超越功能取向的美学追求和标新立异的设计理念, 使其往往需要花费昂贵的代价。
总之, 如果说古代建筑有着宗教或伦理的内涵, 现代建筑有着经济与实用的倾向, 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有着艺术与美学的目的;如果说古代建筑是类型化的, 现代建筑是标准化的, 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是个性化的。
回到当代中国的现实中来:由于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摆脱了宗教与宗法的限制, 因而不必取法于古代建筑;由于我们在经济基础上尚未达到极端富裕的程度, 因而又不可能大量建造后现代建筑;于是有着功能化取向和节约型目标的现代建筑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校园建设的主要建筑类型。然而, 这也正是不少新的大学校园缺乏个性特征的内在原因。因为说到底, 大学建筑的基本功能是一样, 而实现这些功能的建筑科学路径也基本上是一样的, 于是“千校一面”的局面就在所难免了。
仍以山东大学为例, 除承续齐鲁大学的趵突泉校区保留了一些古典建筑的遗迹之外, 其他在济南的五个校区以及在威海的分校均以现代建筑为主。尽管设计师们也作了这样那样的努力, 但这种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材料、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要形式的火柴盒式的现代建筑, 虽然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材料、完善了功能, 实现了其科学化、经济化、人性化的目标, 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建筑艺术的个性特征。
二
正是为了防止这种个性化的缺失, 一些大学的新校区建设在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同时, 又不得不加入一些古典建筑或后现代建筑元素。于是, 便有了山东大学济南中心校区那座被拆除了的造型诡异的大门。事实上,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那座大门恰恰以其独一无二的造型而成为山东大学的标志。
其实, 这种在现代建筑群体之中加入了一些古典建筑和后现代建筑作为标志性点缀的做法不仅为山东大学所独有, 不少学校也纷纷效尤。例如,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有三个校门, 一个是古典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后现代的。这种跨越时空的大胆设计确实富有个性, 但也同样破坏了整个建筑群体的和谐与完整。因为如上所述, 古代、现代、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材料的使用、空间的布局, 还是在功能的追求上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 把这些不同价值取向的建筑摆在一起, 就如同让一个长袍马褂的财主、一个西装革履的绅士和一个身穿超短裙的摩登女郎站在一起合影留念一样。
然而, 在这样一个渐趋多元化的时代里, 个性的诱惑总是巨大的。尽管类似失败的教训反复出现, 仍有不少大学的新校区在现代建筑
与古代建筑, 尤其是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结合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或许, 从我国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转型的更为宏观的历史背景上看, 如何实现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 尤其是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结合, 正是历史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具体到大学校园的建设中, 这一课题的解答方式通常是这样的: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人们不可能将一所大学全部建造具有超越功能取向的后现代建筑;由于对个性特征的追求, 人们又不甘心将一所大学的全部建筑统统建造经济实用而没有独特风格的现代建筑;于是, 校门、图书馆、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便常常成为人们进行后现代尝试的实践目标。还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为例, 就在其拆除了那座后现代大门的同年, 却又建造了一座颇具后现代意味的体育馆, 很有一点儿“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的味道。然而“桑榆”也好, “东隅”也罢, 得来的和失去的都是后现代建筑, 因而也都有着与现代建筑相协调的问题。或许, 地处主楼背面的体育馆没有大门那么显眼, 但却在造型和材料上仍然与主楼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龃龉。
当然了, 这样的例子也不只山东大学所独有。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温州大学等新校区独具特色的大门,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深圳大学城别具一格的图书馆, 中国石油大学黄岛校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广州大学城不同凡响的体育场馆……
从单体建筑的角度上看, 这些校门、图书馆、体育馆的设计都可谓是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 并以其独一无二的造型而成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但是, 它们又都未能解决如何将后现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统一协调的问题, 从而未能很好地融入学校整体的建筑群体。因为说到底, 这两种建筑不仅有时代的差别, 而且有形态的差别, 更有审美理想的差别。差别就会导致矛盾, 矛盾就会导致冲突。当然了, 从技术的角度上讲, 减少这种矛盾冲突的办法也还是有的。一种方法是在空间上尽可能地将作为地标的后现代建筑在校园中孤立起来, 使其不与诸多的现代建筑形成直接的对比;另一种方法是在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之间制造一些障景, 从而弱化它们之间的冲突。
然而这种技术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它的实施不仅是以足够的水陆空间为条件的, 也不仅是以过多的建筑材料为代价的, 更重要的是, 它仍
然无法使整个校园的建筑群浑然一体, 真正实现多样性统一美学目的。因此, 人们不禁要问:除了这些技术性的手段之外, 还有没有更好的观念途径?在当代中国大学的新校区建设中, 还有没有更多的经验样板?
三
其实, 除了这种将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并置而立的“二元对立”的模式之外, 也还有一种“适度统一”的全新探索。在这一方面,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和象山校区的建设似乎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首先, 这两个新校区都在整个建筑的群体上追求一种“适度”的后现代。这里所谓的“度”, 是指后现代建筑远离现代建筑的程度。如果我们把一座建筑超功能取向的多少视为其后现代程度之高低的话, 那么这两个新校区都没有刻意挑战建筑的空间造型和力学难度, 因而每个单体建筑并不像许多典型的后现代建筑那样显得过分夸张。其次, 这两个新校区都不把后现代特征集中到少数标志性建筑上, 而是对整个校园进行统一设计, 使某些后现代特征在许多建筑中反复出现, 以形成整体性的后现代氛围。最后, 这两个新校区各有各的风格特征, 即通过对后现代元素的不同筛选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比如, 在线条的选择上, 南山校区紧紧抓住后现代建筑注重弧线而非直线的特点, 将不同楼宇的立面或衔接处处理成弧线, 进而将不同的弧线交织出优美的图案, 给人以余音绕梁的灵动之感;象山校区则要在屋顶的起伏上大做文章, 对屋顶进行了统一的风格化处理, 给人以波涛起伏的遐想。在色彩的搭配上, 南山校区以灰、白的冷色为基调, 给人以清新、冷峻的整体效果;象山校区则以橙、黄的暖色为基调, 给人以温馨、怀旧的艺术气息。在材料的使用上, 除钢筋混凝土之外, 南山校区多选择硬度较高的钢板与玻璃, 现代色彩鲜明;象山校区则更偏爱硬度较小的木料和砖瓦, 乡土气息浓郁……。
由此可见, 中国美术学院的这两个新校区在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索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新途径, 即不再过分追求某个后现代建筑的超功能取向, 从而制造惊世骇俗的轰动效应;而是尝试将后现代建筑的某些元素吸收进来, 将其落实在整个建筑的群体之中, 以期实现某种风格化特征。或许, 这种新的探索较之众多校区将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二元对立”地做法更为和谐、更为自然, 但受制于不同高等学校办学性质、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不同条件, 也不应该将其视为中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中法现代大学教育对比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制度,改革,发展
1、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处理好校内外的关系, 校外即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校内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 形成现代大学法制体系与之相应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促进现代大学理念的落实, 弘扬现代大学精神, 以保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引领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功能的实现。[1]
现代大学制度是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一是大学组织的高度社会化后如何平衡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二是面对大雪与社会之间日益复杂的关系, 大学如何解决好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其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2]
对于现代大学制度而言由我们来评价身处其中的制度, 恐怕是一项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实质性工作。经过不断地发展, 改革与完善, 现代大学制度正是在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之后, 指引大学走向应该走的路。大学是学习高等理论知识, 进行知识创新、传播, 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更是我们走向社会, 走向美好生活的摇篮。
2、中法大学的高等教育
2.1、中国高等教育
众所周知, 中国教育的弊端在应试教育。现阶段的问题是, 改革开放以来, 可以说应试教育不但没有得到纠正, 反而是愈演愈烈。应试教育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 缺乏实践精神和缺乏创造力;二是培养的学生根本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由于面对的是应试教育, 有许多优秀人才, 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平庸之才, 就像工业生产线一样, 产出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 首先是学校的升格。中专升大专, 专科升本科, 学院升大学, 成了普遍的潮流。学校升格的结果是, 中等专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了, 全社会都来培养大学生。造成高级技工、中级技工严重短缺。同时也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低下。其次是大学的合并。结果是, 人为造成许多超级大学、巨型大学。简直像大学的宇宙飞船。大学绝对不像企业、公司那样, 越大越好。大学是教育人的地方, 不是企业那样通过行政层次、行政手段和经济利益机制进行管理。超级大学、巨型大学, 难于管理。内部关系复杂、矛盾复杂, 管理困难、管理混乱。必然造成教育水平低下, 教育质量严重缩水。第三是学校的盲目扩招。盲目扩招导致教育、学校的性质、目的改变。盲目扩招将导致大学毕业生“毕业易, 就业难”。会给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第四是搞教学基地建设、重点学科建设, 搞各种评比评估。评比和评估成了很多学校长期的中心工作, 教学工作就这样地被“边缘化”了!教育质量怎么能不下降?怎么能不滑坡?
2.2、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大学为了适应地方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已形成了国家与地方共建的特点, 教学设备主要的仍由国家提供, 但地方政府也给予极大支持, 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获取一些教学设备, 如向欧盟申请资助。在法国大学的校内机构设置上, 一些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组建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教学和科研部门, 对于教学内容而言, 学校可以自行决定。因此, 法国大学管理体制具有灵活性。一些大学更加注重职业培训, 这种培训其职业能力与规范的“生产工程师”相吻合。
2.3、改革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各项事业转折的重要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 拓展办学形式”的新阶段。这时提出要发挥现有高等学校尤其是老学校的潜力, 积极提倡大城市, 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和大企业举办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 扩大招生规模。90年代至今,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结构优化期。
90年代以来, 法国人认为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大潮中, 所有的挑战无一不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因此, 法国开始逐渐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法国成立专门机构, 采用商业化策略扩大招收留学生, 实行留学生来源多样化政策, 学习的国际化等措施来改革高校, 而这些高校必须根据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新的企业结构, 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展示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创新。
当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交流是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何文明成果, 促进国与国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途径。在目前所进行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 我国要自觉掌握交流的目的, 意识到国际交流动机的多重性与复杂性, 了解现状和弊端, 把握交流的方式, 组织交流活动增强本国高等教育实力, 取长补短, 相互借鉴, 发挥积极效应, 去掉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现代大学制度论》方明, 谷成久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2
[2]、《亚非拉十国》王留栓编著学林出版社2001.8
[3]、《国外高等教育调研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陈学飞主编2001.11
[5]、《外国高等教育史》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现代大学生活 篇10
《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的作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1866—1959),享年93岁,生于美国的犹太移民家庭。著名的高等教育家、20世纪美国医学教育领域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17岁时就读于霍普金斯大学,后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学位,又到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学和哲学。20世纪30年代他担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主任及美国通识教育委员会秘书等职务,尤其是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任职内,他以构建“学者的乐园”为己任,广泛延揽世界一流科研人才,大力倡导学术研究和学术自由,积极鼓励对有用的“无用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积极推动行政改革,简化行政管理,迅速使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成为世界知名的研究中心。代表作有《美国的大学》《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以及调查报告“美国和加拿大的医科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是杜威实用主义盛行的时期,表现在教育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哲学观,因此“直接为社会服务”逐渐成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的同时,大学推广工作泛滥、学术水平下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弗莱克斯纳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现代大学观,并于1930年出版了此书。
2 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职能观
大学职能是大学本质的外在体现,是对作为大学生命力源泉的大学理念的直接表述。1852年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出版后,学界几乎形成了一种共识:教学、科研和服务是大学的三个基本职能。[1]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职能观是蕴含于从大学职能的角度对美国、英国、德国大学的批判性分析中的。批判的逻辑起点是“大学现在尚未触及的事和大学不应该涉足的事上”,由此进行深入的分析。
2.1 现代大学的最主要职能是客观的学术研究
书中提到:“研究不是通过雇用他人而是个人独自做出的静悄悄和艰苦的努力,这种旨在获得真理的努力,是目前人的思想在一切可利用的设备与资源帮助下能做的最艰难的事情。课题必须是严肃的和具有严肃的含义;目的必须是没有私利的;不管研究结果对财富、收入或物欲的影响有多大,研究者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2]“现大学最重要的职能是在尽可能有利的条件下深入研究各种现象:物质世界的现象、社会世界的现象、美学世界的现象,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发现相关事物的关系……仅将知识堆积如山,大学并未充分履行它的职能。大学除了要尽力查明事实外,还要利用智力将事实拼串起来,要进行推理和思考……”[2]由此,作者认为现代大学的最主要职能是客观性的学术研究而非教学职能。如果客观性的学术研究是第一位的,那又该怎么放置教学这一职能的位置呢?研究是由人来完成的,人才的培养难道不也应该是第一位吗?大学教学中心地位的偏离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资源等日益分散,导致大学教学受关注和重视程度下降,这是大学教学中心地位偏离的客观原因。因时空的区别所导致的对高等教育哲学的认同差异,是教学中心地位偏离的主观原因。
2.2 教学:理智和学术研究的升华
在教学方面,作者在本书主要指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教育,他主张以学术或高深学位为基础建立专业,以保证大学教育的高水准,主张加强学术性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统一性。但他仅把法学、医学等少量专业纳入大学教育的范畴,把新兴学科和技术课程排除在专业教育之外是值得商榷的。
书中提出“知识和理智可能是决定我们发展方向的因素。在增进知识、发挥理智的作用、创建和维护真正的优势方面,大学是或应该是所有机构中最为重要的。因此与美国的人口、战舰、飞机、大厦或生铁的年产量比起来,美国大学的地位和性质是反映美国文明的地位和前景的更公正的标志”。[2]由此,作者认为专业教育是理智和学术研究的升华。
2.3 批判大学的社会服务
作者激烈批判了美国的社会服务,它比英国和德国严重很多,尤其是对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指责。“大学的职能是增进知识和培养人才,社会服务的合同或责任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对大学是有害的,因而对社会也是有害的。”[2]“如果大学不分清是非,没有行事的准则,忙于各种各样的事务,在忙于社会服务这种狂热的氛围下,文化是不能繁荣的。”[2]此处,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笔者认为作者对大学的社会服务性批判是一针见血的,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完全抹杀大学的社会服务性。作者还阐释大学不应当承担职业性训练,其他以营利为目的的函授课程或推广课程都不该是大学所追求的,这些工作应该由其他机构承担的观点。笔者认为大学可以承担职业性训练的任务,但是由大学专门的独立机构或专门的大学如职业大学来承担;第二,作者虽然没有把文化的繁荣作为一个重要的职能提出来,却也为大学的文化引领职能的拓展埋下了伏笔。可见文化引领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品性,当下大学在文化方面的职能凸显,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大学职能的拓展,而是大学文化职能的时代溢出与应然回归。[3]
3 结论
“假如我们把现有的大学都击成碎片,我们再按照心中的理想重建大学,我们将建立什么样的机构呢……不管留下多少余地考虑民族传统或性格的不同,我们都会注意到学者和科学家主要关心四件事情:保存知识和观点;阐释知识和观点;追求真理;训练学生以继承事业。”[2]也许这就是作者对大学职能最精辟的总结。弗莱克斯纳作为传统大学职能观的捍卫者站了出来,以他的《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捍卫了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传统职能。那么当今社会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或教学)哪一个是第一位呢?这种精英主义的人才观是不是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发展呢?因此理清这三个大学职能的关系尤为重要。
大学的职能在约翰·亨利·纽曼、威廉·冯·洪堡、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等人的论争中从理论上获得了“单职能—双职能—三职能—多职能”的拓展,1810年德国的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洪堡首次提出了教研统一原则,开创了“讲座制”(chair system)、“习明纳”(seminar)等利于科研创新的教学方法的先河。但这一时期科研在很大程度上隶属于教学,为人才培养服务;1904年大学明确表达了把服务社会作为基本职能的办学理念;康乃尔大学根据任何人在任何学习中都能得到教育的办学理念,开设了从旅馆管理到数理逻辑的上万门课程。体现了在大学内部,通过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并付诸运用的发展趋势。教学职能、学术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是一脉相承、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相互提高的三维关系。[2]作为场域的现代大学,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不是对立、割裂的关系;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也无法摆脱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的双重角色。
除了以大学的三个传统基本职能外,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高科技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分化,大学理念在纷争中“被赋予”文化引领、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批判改造、知识转化、终身教育、国际交往等职能拓展。
总之,大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日益突出,现代大学职能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摘要: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职能观是蕴含于从大学职能的角度对美国、英国、德国大学的批判性分析中的,文章认为现代大学的最主要职能是客观性的学术研究而非教学职能,教学职能是理智和学术研究的升华,社会服务性职能是值得批判的。
关键词:大学职能观,学术研究,教学,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郄海霞.重新审视现代大学的职能[J].高教探索.2005(2):20.
[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段从宇,沈毅,李增华.文化引领:大学职能的时代溢出与应然回归[J].现代教育管理,2012(3):20-24.
后现代优雅生活 篇11
我们的采访约在一个冬日的早晨,拍摄室内环境前,我们在外面取景拍摄这套别墅的全貌,发现小区环境十分幽静。女主人Faye说,当初就是看中了这里十分的私密,像一个世外庄园。走进别墅,满眼的白色扑面而来,虽然乍一眼看、设计上有些奢华,但仔细品味,还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一对年轻夫妇居住的地方,它的设计有着淡雅的新鲜。
曾经在英国留学的Faye,对欧式的装饰情有独钟。在回国前,她几乎游遍了欧洲的大城小巷,看过希腊的蓝自主题、品过西班牙的明黄热情、住过英国的优雅田园,最后,她将自己的家变成了“梦中的意大利”。说起这套别墅的装修风格,她告诉我们,自己与丈夫Sky之前有过争论。丈夫非常喜欢中式风格,以红木家具为主。但她更钟爱白色的视觉享受,最后,他们保留了一间书房以中式风格为主,而家中大多数的空间都以浅色作为设计的主基调,从客厅的地板到卧室的墙面贯穿始终。
意大利梦成真
谈起意大利风格,Faye觉得自己的卧室最典型。80%的白配上20%的金,既不俗气,也很优雅,还带着点复古的味道。
别以为这只是设计师随便给出的草图,Faye说,自己曾在装修前阅读过一些装饰书籍,而自己的卧室几乎就是国外杂志上的原版拷贝,但其实,拷贝并非易事,最后Faye还是融入了自己的想法。采访时我们发现,其实意大利风格并非奢华二字那么简单,它通常有轻快的拱廊,优美的圆顶,笔直的线脚,并且运用透视法将雕塑、绘画融于一室。走进这间卧室,一种朴素、明朗又典雅的美感油然而生。
大大的别墅,充实的生活
狗的现代化生活 篇12
远程喂食机
都说民以食为天, 其实狗也不例外。虽然狗的忠诚早已美名远扬, 但在饥寒交迫中, 狗另投明主的“变节”事件也是屡有发生。因此, 对于那些喜欢养狗而又少有时间照顾宠物的单身白领们来说, 这款远程喂食机应该是再适合不过了。借助网络, 这款名为iSeePet的喂食机不但能够提供独自在家的宠物的实时影像, 还能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发送喂食指令, 控制机器自动向宠物投放食物。如果再加上一套自动饮水系统, 你就完全不用为你的爱犬牵肠挂肚了。
宠物视角相机
初学摄影时, 不少新手都会收到类似“拍得不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或者“精品来自独特角度”这样的忠告。如果想要更近、更独特而又不知从何入手的话, 你可以棋出险招, 请一只狗来做摄影助手, 并采用这款能固定在项圈上的宠物视角相机。该相机具有一定的防水溅功能、内置电源和USB接口, 可根据事先的设定, 以5分钟、10分钟或者15分钟的间隔自动拍摄。
宠物粪便清理袋
在公共场合随手清理宠物产生的污物, 不但是具有公德心的表现, 更是与人方便的好习惯。但直接用手隔着报纸将排泄物包起来对不少人来说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一款宠物粪便清理袋就能为你解忧, 简单四步就可立即将排泄物快速收起, 整个过程十分卫生。此外, 每套清洁袋都有多种样式可供选择, 漂亮的设计也会让整个过程舒心快乐起来。
宠物自动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