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再构

2024-10-24

文本再构(精选11篇)

文本再构 篇1

摘要:“文本再构”是对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改写或整合, 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或群体.“文本再构”要基于教材, 基于学生, 并不是简单的语段和篇幅的改动, 它必须是以应用性语段的教学方式, 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的兴趣, 从而逐步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文本再构

一、“文本再构”提出的背景

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1.教材内容少, 40分钟怎么熬?2.学生差距大, 课堂教学怎么兼顾?3.课上教师讲的多, 学生说得少, 怎么办?4.城乡差距大, 怎么比得了?这就需要老师基于教材、基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能力、基于自身的特点进行文本再构, 即对同一教学内容从目标、过程和方法的不同维度进行整合、优化, 以适应学生的差异, 实现课堂教学中language for use的功能, 让教育的公平性得到较好体现.

二、“文本再构”的概念

“文本再构”是对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改写或整合, 以适合不同的学生个体或群体.文本可以以任意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儿歌、一首小诗、一个故事、一封信、一篇日记, 甚至是一份菜谱、一张告示和一首歌的歌词.只要内容编写逻辑性强, 趣味生动, 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 任何形式的文本都可用于教学中.

三、“文本再构”的三个基本因素

“文本再构”是基于教材和学习对象的原有知识水平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的过程.首先, 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要对文本进行再构.其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把某些学生感到枯燥的知识再构成他们喜欢的文本, 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再次, 结合每位老师不同的素质和特点, 可根据自己的擅长之处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再构, 使之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基于学生情况再构

“文本再构”必须要基于学生, 关注再构的文本对学生的适切度.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文本再构”, 必将阻碍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发展和开发.教师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 考虑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语言能力、语量基础和生活经验, 动用自己的智慧, 为学生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提供精彩的平台.

2.基于教材文本情况再构

“文本再构”一定是基于教材的再构, 也就是说一定是以“用教材来教英语”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它不是要增加文本的难度, 而是要体现文本的适度.教师以教材为语量基础, 挖掘前后的语言点, 在整体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材文本做出再构.

3.基于教师自身特点再构

“文本再构”必须要基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有些教师自身比较擅长表演, 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那么在文本再构时可以根据文本增加一些表演, 对话的内容.而有些教师比较擅长阅读教学,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演绎, 那么在文本再构时可以根据文本增加一些阅读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自身的态度、工作技能、掌握的知识, IQ、EQ等等是文本再构的魅力所在”.

四、运用“文本再构”, 演绎精彩课堂

(一) 创设情境,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再构”是建立在一定的语量和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结合具体的主题内容, 指向交际过程.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语境, 通过情境创设, 不仅还原语言的交流场景, 而且创造情景对话的氛围, 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 提高学习有效性.

【案例1】“2009浙江省课堂教学评比”统一研制的材料Friends

这是一篇描述朋友之间相处之道、建立真挚友情的英语小散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虚拟了两个主人公Martin和Johnny, 很巧妙地把课堂创设成了一个综艺节目的现场, 并通过设计AB剧的形式让孩子们猜测故事发展结果.教师的呈现和操练环节如下:

1.呈现并操练:play together, study together

(1) 播放剧情一 (Martin和Johnny一起玩耍, 一起学习的情景.)

(2) 提供AB选项.

A:They are good friends.

B:They are not good friends.

(3) Q:Why do you think they are good friends?

2.呈现并操练:help each other, When I…, my friend…

(1) 播放剧情二 (六点钟了, 天已经暗下来了, Martin仍然在教室里扫地, 此刻Johnny也在教室里.)

(2) 提供AB选项

A:Johnny helps Martin.

B:Johnny goes away.

(3) 小组讨论:When you do something, what do our friends do for us?

3.呈现并操练“share with each other, When I…, I…”.

(1) 播放剧情三 (Martin有一盒巧克力, Johnny也很喜欢吃巧克力, Martin会将巧克力与Johnny分享吗?)

(2) 提供AB选项

A:Martin shares the chocolate with Johnny.

B:Martin eats the chocolate himself.

(3) Q:When you have something nice, do you often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4.操练并呈现“care about each other, When I…, my friend…”.

(1) 播放剧情四 (Martin生病在床, Johnny带着鲜花去探望Martin.)

(2) 小组讨论:当你生病的时候, 你的好朋友是怎么做的.

教师通过AB剧的方式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共鸣, 师生共同合作将朋友之间的情谊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 巧编故事,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文本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故事, 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故事学习中, 创造性地运用文本.故事教学中使用的语言与情节, 都具有重复及可预测的特性.

【案例2】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A let’s learn

教师根据目标单词vegetable, beef, fish, soup, rice和noodles, 创编了一个以Zoom和Zip为主人公, 发生在农场的有趣故事.以下是再构后的教材内容:

On the Farm

Zip:Wow!So many vegetables!

Zoom:Yes.But I don’t like vegetables.

Zip:Look, cows!They are black and white.They are lovely!I like cows.

Zoom:I like beef.

Zip:One, two, three, four, four fish!They are swimming in the river!I like fish.

Zoom:I like to eat fish.

Zip:Cluck, cluck!Look!There are two hens.I like hens.

Zoom:I like chicken soup!

Zip:Wow!Paddies, I like paddies!

Zoom:I like rice.

Zip:Who’s that girl?She’s so beautiful!I like her long hair!

Zoom:I like noodles.

学生在聆听Zoom和Zip这段幽默的对话中, 感知新知识和语言.故事贴近学生生活, 充满童趣, 文本又是学生所熟悉的词汇和句型.从最后环节孩子们自如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学习, 已经成为一种需要, 一种展现自我的需要.

(三) 整体教学, 架设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进入小学中高年级, 教材文本在长度和难度上逐步增加, 所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文化等内容更为丰富.许多教师会选择先从扫清单词和句型的障碍着手, 再教授课文.这样的教学顺序使学生在初学语篇时感觉比较轻松, 不会有太多的单词、句型障碍.但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语篇不重视, 口语能力只停留在固定句型的机械回答, 而不是整个语篇上.在面对一篇新的语言材料时, 学生不会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语境来理解新单词或新句型, 信息集中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这就需要教师从语篇的整体出发进行文本再构.

【案例3】上海版《牛津小学英语》4A M4U2 Frogs in the pond

教师将原教材中零散知识点进行整合和优化后, 使学生对新单词和新句型有了生动形象的联系.以下是导入和新授部分:

T:What’s the little frog’s name?Where does he live?

S: (听录音) Its name’s Happy.He lives in the pond. (通过听录音的方式介绍Happy的好朋友Crazy, Sleepy, Hungry) ?

T:What does Crazy like doing??S1:He likes….

T:What about you, Sleepy?S2:I like…

T:So what do Frogs like doing?S:They like…

教师先出示儿歌, 然后让学生编儿歌:

What, what, what do frogs like doing?

Jumping, jumping, they like jumping.

T: (出示青蛙跳进水里捉昆虫的画面) Look, why do they jump into the water?

S1:They see the fly.

T:Yes, they see the fly.They jump into the water.They like eating the fly.

操练句型:They see_____in/on the_____.They jump into/onto the______.

They like eating_______.

(呈现类似的图片, 并教授单词moths, dragonfly)

T: (出示图片) Sleepy is on the log?Why is Sleepy afraid?

S1:Snakes like eating frogs.

T:Yes. (出示蛇与青蛙的对话) Who can act the dialogue?

T:Now Frogs are happy.Read the whole story by yourself, then try to retell it.

这节课不仅实现了许多零散新知 (log, pond, moths, dragonflies, What do they like?They like…?) 的有机整合、自然呈现, 而且将整个语篇的情境巧妙地糅合到了Frogs in the pond这个大环境之中.整个教学过程前后呼应, 浑然一体.流畅的教学过程, 加上成功的故事编排使得全体学生兴趣盎然, 整个课堂异彩纷呈, 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结束语:

“文本再构”并非仅仅在课堂上加一个或几个语篇就行了, 它是一种教学的发展趋势, 教师不再是教教材, 而是将教材作为媒介, 利用教材来教英语.对老师而言, 学科的专业素养, 对教材的态度及课堂教学的设计都将影响教师对文本的再构.而文本再构的内容也将影响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 语用体验及对学科的情感.英语教师需要有年轻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丰富的阅历、良好的专业素养,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与时俱进, 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浦.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的实践和思考[A].2009, (10) .

[2]陈力.语篇教学思想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08) .

[3]鲁子问.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M].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2006, (10) .

[4]康晶.小学中年级英语独立语段教学文本再构的探索[M].教师进修学院研训部, 2010, (05) .

文本再构 篇2

【摘要】 小学中年级正处于英语句子学习向语段学习过渡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独立语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教材文本进行合理再构,如何将教材中零散的单词、词组、句型等内容加以整合提出了有效措施和解决方法。建议教师要通过语段和所创设的语境整体推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关键词】 独立语段 独立语段教学 文本再构

上海市英语教研专家朱浦老师曾说过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教学必将走一条独立语段教学之路。独立语段教学也必将成为改变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独立语段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对于独立语段教学中的目标再构、文本再构及过程再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将成为创造者。”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中年级英语独立语段教学进行文本再构的几点理解。

一、何谓独立语段和独立语段教学

独立语段是由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构成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它既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又是一个语义单位。从题材上讲,小学中年级主要以短文、故事、书信、对话、诗歌等方式呈现。独立语段具有:衔接性、连贯性、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交际性七个特点。

所谓独立语段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将所学习的单词、词组、句型等零散的知识放入到合适的语段中整体理解和学用,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的教学模式。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然而独立语段就是在具体的语境当中来学习单词或句型,它符合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尤其是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对英语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语段方面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文本再构是进行语段教学的关键

文本再构就基于教材和学习对象的原有知识水平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的过程。首先,每位老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要对文本进行再构。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找到顺应学生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把某些学生感到枯燥的知识再构成他们喜欢的文本,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再次,结合每位老师不同的素质和特点,可根据自己的擅长之处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再构,使之能够更好的驾于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对文本再构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才能更好的促进语段教学的发展。

(一)基于文本情况再构

文本本身的情况是不一样,有些是单词,对话,短文或故事。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教师进行不同的文本再构。比如,有些单词内容比较零散,教师可以通过寻找一个chant,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既可以学单词,又可以学chant, 两者兼得。还有一些故事内容都是叙述形式的,比较枯燥,教师可以在故事的内容中适当加入一些对话,让整个文本内容活泼起来,提高学生的情趣。

(二)基于学生情况再构

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外向,喜欢模仿和表演,而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喜欢倾听。面对前者,教师在文本再构时可以多增加一些比较活泼的学生活动,让学生表演对话等,发挥他们的优点。而面对后者,教师比较适合选择一些听读,演绎的内容,充分发挥这些孩子擅长思考的特点。

其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班级,学生的知识积累比较丰富,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文本的难度,拓展书本的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教师就要从基础知识着手,进行文本再构。

(三)基于教师自身特点再构

爱心

用心

专心

每个教师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和特色,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时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有些教师比较擅长运用表演法教学,自身比较擅长表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那么在文本再构时可以根据文本增加一些表演,对话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表演。而有些教师比较擅长阅读教学,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演绎,在文本再构时可以根据文本增加一些阅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语段和语境的整体推进有利于文本再构

文本再构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段和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并结合具体的主题内容,指向交际过程。这里面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语段”和“语境”。最终达到的目标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以下就结合教学案例来具体说明: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奇妙的情境,能够有效辅助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驾驭英语的能力。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展现出鲜明的影像,辅之以生动的语言和音乐渲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个美妙的情境,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到了本课的学习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案例1】3A Module 4 Unit 2 < Go to Disneyland> 我充分利用了深受学生喜爱的迪斯尼卡通人物这一元素,打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卡通迪斯尼世界。虚拟了一位名叫“托尼”的小男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有一天,他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自己走进了魔幻般的迪斯尼卡通乐园。于是,我引领着学生们跟随着托尼经历了一段奇幻之旅。在这个奇幻之旅中,遇到了唐老鸭,米老鼠以及三只小猪等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它们做的一些事情,完成了本节课对单词ducks, mice, pigs, cats等,以及句型“What are they? They are… What can they do? They can…”的学习。在本课的Pre-task阶段,伴着美妙绝伦的音乐,可爱的卡通画面,用Tony的一个梦来引出了迪斯尼王国的世界,以及卡通明星们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之中引入了本课的学习。例如,“Hello, I am Tony.I have a beautiful dream.Today I go to Disneyland.Oh, they are Mickey and Minnie.They are mice.They can cook delicious food.Look,they are Donald and his nephiews.They are ducks.They can sail a boat.Look, They are three little pigs.They can play the piano.How nice!”通过创设的这个情境结合具体的话语文本,两者整体的推进,加深了学生对语义的理解,为接下去的语用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调动学生的语用情趣

我创设一个虚实结合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玩中体验中学习了本节课的新知,调动起学生想说、要说、抢着说的情趣,最终达到语用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语段,它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案例2】3B Module 4 Unit 2 < Our Children’s Day>

在学习新词组Children’s Day gift时,我设计了一个赠送礼物的互动环节,这里我制作了一个多功能礼物箱,让小朋友到礼物箱中摸出这些小朋友互相赠送的礼物,然后再进行叙述,”Maira gives Elle a 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Hmm,it’s super!Elle gives Peter a _____for Children’s Day gift.Oh, it’s pretty!Peter gives Maria a _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Wow, it’s cool!Peter gives Elle a _____ for Children’s Day gift.Haha, it’s lovely!” 这样既提高了小朋友参与的热情,同时又在他们的内心里有一种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因为真实的东西是计算机媒体所代替不了,它能够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形成刺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感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趣的游戏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改变了传统单调乏味的巩固练习模式,使学生在体验中自然而然的强化了记忆。在抽礼物这一环节中,我观察到全班基本上95%的同学都在举手,真的是达到了抢着说都要说的状态。通过创设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情境把语段很好的加以操练和巩固。因此,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用情趣。

(三)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Rhyme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形式,在课堂上巧妙的运用Rhyme教学,让学生在这个欢快的氛围当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及时的巩固了新知,也是语段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把Rhyme用在设计环节当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爱心

用心

专心

【案例3】3A Module 2 Unit 1 < My friends>

在学习并介绍班里的好朋友的时候,在Post-task环节当中为了把班里的同学结合各自的特点,以及巩固本节课所学单词tall,short,shy,thin等整合在一起。老师设计了一个很有韵律感的Rhyme,例如:“Paul is tall.------This is Paul.He is tall.This is Wynn.She’s thin.This is Matt.He’s fat.This is Mort.He’s short.This is Guy.He’s shy.This is Zig.He’s big.Paul tall.Wynn thin.Matt fat.Mort short.Guy shy.Zig big.”这一个Rhyme语段囊括了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在学生们兴致盎然的吟唱了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过程中,这节课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也得以提高。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中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对独立语段教学以及文本再构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语段教学,然而语段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再构,文本再构的实施更离不开一定的语境。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文本再构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用心

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思考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本再构;思考

上海市特级教师朱浦提出“文本再构”的教学理念。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文本再构”呢?因为教材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力水平是不相同的,所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文本再构”。对现有教材中的文本材料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改编,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新文本学习中习得语言知识,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如果能在原有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构,但主题没有改变,让文本内容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教得轻松自在,学生也学得愉快活泼,这样的教学就更有效了。本篇文章以译林版小学英语5AUnit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为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进行“同课异构”案例分析探讨,表达自己对“文本再构”的思考。

词汇教学中的“文本再构”

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是词汇,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现状中词汇教学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为了让词汇教学能更生动有趣,那就需要让学生通过接触、体验和实践来学习语言,把词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内化和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并在阅读文本前扫清障碍。教师在处理生词时,不能孤立的教学生词,而是放在文本中来处理,给学生创设一个语境,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语境中学习生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一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What do we do for Christmas?”引出:buy presents。出示四件礼品盒子,让学生猜:“What's in the box?”巧妙地处理了单词教学:turkey、pudding、stocking、Christmas tree,这名教师的处理很独到,令人赞叹。另一名教师为操练first、next、then、finally、turkey、pudding设计了Chant,通过文本再构,帮助学生学习了词汇,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种形式的整体单词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连贯性,零散的单词成了系统的、条理的语段,留在学生记忆中,这种完整的语段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词汇热情,让他们对所学单词印象更深刻,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更好。

文化差异中进行“文本再构”

节日文化呈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在东方和西方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节日。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开展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就能让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走进西方文化,了解西方国家人们的爱好、习俗、风格,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共同感受节日的美好氛围。其中一名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圣诞节,她先让学生欣赏Jingle Bells歌曲,体会圣诞节的欢乐与温馨,并给他们讲解圣诞节的来历,适时教学生词Christmas tree、Christmas presents、Father Christmas、Christmas Eve四个单词。基于学生对圣诞节习俗了解的不太多,这名教师运用PPT呈现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运用排序的方法,让学生运用first、next、then、finally排练春节的四个活动,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有相似之处。从“恭喜发财”过渡到“Merry Christmas”,从“Do you like red packets? ”“Are you happy? ”过渡到句子教学“We have a lot of fun”“We have a good time”。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传统、最流行的节日,它与中国的春节有相似之处,通过类比,为下面语篇的教学做好铺垫。最后,这名师还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节日,让学生热爱西方文化。这名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建议这名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增加一些文化小贴士:第一,12月24日是平安夜,父母们悄悄告诉孩子,礼物会被圣诞老人放在圣诞袜里。其实,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圣诞老人,那么他们会是谁呢?第二,圣诞节的丰富大餐可以放在中午,也可以安排在晚上。圣诞节大餐主要有土豆色拉、火鸡,还有圣诞布丁。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圣诞节活动。

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作用

文本再构的作用体现在:1、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文本多以语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入量;2、课堂设计的整体性有助于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的认知;3、情境性、综合性的训练在课堂中占有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在任务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4、注重了文本中的内涵挖掘,增加了学科的教育意义。

“文本再构”是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媒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文本再构”是英语教学很好的改革载体,它承载了从英语课程、教学实施、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多方面,本着“精细、丰富、发展”的工作状态,创造属于学生的一块乐土,成就属于学生的一份精彩。

小学英语教材文本的再构 篇4

一、文本目标的再构

基于文本制定合理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效率才能有效提高。[2]对文本目标的再构,不仅要考量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也要分析教材文本的主题范围、知识宽度和技能要求,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发展为核心。

1.语言知识目标的再构

语言知识的增长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语言知识目标的科学设定关系着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使用到的语言资源。因此,在设定语言知识目标时,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现有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仔细钻研教材主题和文本内容,联系现实场景中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况,设立能充分满足学生语言交流需求的教学目标。当教材预设的语言知识目标无法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语言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是学生能力之内、对真实语言交际需使用的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摆脱教材预设目标框架的禁锢,重构语言知识目标,以达到更好地促进学生应用英语于实际生活的目的。

例如四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 Go Straight on一课,教材预设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beside”“next to”“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on”等关于表达地点方位和问路指路的短语。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的地点处于“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一条街的对面”和指路时会使用到“到马路对面去”这样的意义。因此,与本单元主题非常贴近的“is across from”和“go across”这两个短语,如果不在本单元引入,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交流中遇到想要表达却不会表达的问题;而这两个短语难度不大,容易掌握,不会对课本预设知识目标的掌握造成阻碍。因此,在设定本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可适当扩展知识目标的范围,增添“is across from”和“go across”两个短语,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相关短语,更流畅、清楚地表达意义,满足交际需求。

又如六年级上册Module 4,本模块是关于美国和中国的节日,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知识,其中第一单元介绍美国的感恩节、国旗日、圣诞节。仔细分析教材就会发现,万圣节并未在本单元出现。实际上,万圣节是是美国文化中重要的节日,小学生日常阅读、视频观赏和商场活动中常常会接触相关知识,也对这个节日有兴趣。因此,在设定本单元知识目标时,教师可简单引入万圣节知识,将“Halloween”“Treat or Trick”等短语设定为知识目标的一部分,并利用替换的方式嵌入课文对话,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化信息。

2.语言技能目标的再构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运用语言,有效地展开听、说、读、写活动。但是,小学英语教材因篇幅所限,每一主题内容通常只能呈现单一场景,无法突出语言使用的多样场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语言技能目标时,基于文本呈现的技能目标和教材内容提供的语用场景,联系真实生活中的场景,将原有技能目标的应用范围适度扩大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学生可能会使用所学知识去聆听、述说、阅读和写作的场合,使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的场景,以更好地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六年级上Module 10 Unit 1 的教材预设语言技能目标是学生能够使用祈使句发出指令,也能根据指令做事情,教材提供的句子是:“Don’t talk in the library.”和“Please stand in line.”来要求和制止他人,场景在图书馆。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所参与的场所有很多,许多场所也有保持安静或要求排队等规则或人们需要自发遵守的规则,教师可适当将本课的技能目标迁移扩展,设定为:“能够在图书馆、食堂打饭、公交车候车和超市收银台四个场合使用‘Don’t talk loudly.’和‘Please stand in line.’来发出指令,提醒他人要遵守规则”。

3.情感目标的再构

语言教学的过程,是激发学生美好情感和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教师在设立情感目标时,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情感教育与语言知识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关注学生的心灵体验和道德发展。在设立情感目标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心理过程,进行情感目标的再构。

如四年级上册module 5 unit 2 Can Sam play football一课,教材预设的情感目标是教导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教师在设定本课情感目标时,应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巧妙再构情感目标,将文本转化为“I can’t jump high,but I can jump far. I can’t play football,but I can play basketball. I can’t jump high now,but I can do it in the future. I can’t play football,but I can do it in the future. ”学生在朗读和表演韵句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既有不足,也有长处;虽然有的事现在力所不及,但今后会有发展,从而培养起自尊自信、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一情感目标的再构,能更巧妙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发展自我。

二、文本内容的再构

对教材文本内容的再构,教师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教材提供的基础文本,基于学生现实学情,再构文本体裁、主题和语言构成,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1.教材内容本身的再构

教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活动基础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但这一基础教学内容往往呈现核心语言点,对实际使用中相关联的语言知识介绍不足。因此,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写。

一种方式是改变文本形式。以六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2 What’s your hobby?为例。本课主体部分为一则教师与四位同学之间的对话,教师询问他们各自的爱好。考虑到经过三年的英语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听说技能,课堂教学需更注重语言知识的应用扩展,因此,教师可稍微修改课文内容,设计一个小组调查活动。请学生四人一组调查组内同学的爱好,并请一位同学代表报告,从而训练学生进行流畅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师将教材中的对话意义重组,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

Hello, everyone! There are four students in my team.Sue likes collecting dolls. She’s got dolls from China.Jack likes reading. He’s got a lots of books. Taotao’s hobby is flying kites. He’s got some Chinese kites and he has a dragon kites. Xiaoxue’s hobby is riding bicycle.She has some photos of her new bicycles.

另一种方式是增加表达形式。例如,三年级下册Module 1 Unit 1 It’s the ABC Song部分,教材提供了一首传统的字母歌,作为本课巩固活动的文本。“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X Y Z, Now you see, I can say my ABC.”这首歌曲虽然主题紧扣本课语言点,但歌曲未能分角色演唱,学生在歌唱中未能充分展示个人爱好和特长,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文本。教师可以借用Greg & Steve的ABC Rock,改编部分歌词,将具有对话、表演元素的字母歌引入课堂。再构后的歌曲如下:

T: A B C(Ss: a b c)

T:D E F G(Ss:d e f g)

T:H I J(Ss:h i j)

T:K L M N O P(Ss:k l m n o p)

T:Q R S(Ss:q r s)

T:T U V(Ss:t u v)

T:W(Ss:w)

T:X Y Z(Ss:x y z)

T:Come on!

Boys: Oh,boy! We're singing,singing.Oh,boy! Oh,boy! Oh,boy!

T: Come on!

Girls: Oh,boy!We're singing,singing.Oh,girl!Oh,girl!Oh,girl!

这样,一首单调的独唱歌曲就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表演和演唱,歌曲的表演从单一的一个角色唱变成了教师唱、全班齐唱、男生唱、女生唱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如果继续重构文本,还可以结合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的dog、cat、bird、panda等小动物的名称,分配给学生各种动物角色,轮流演唱,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复习了旧知识,将新旧知识有机融入,使知识的积累和记忆更加轻而易举。

2.单元内部及单元间内容的再构

单元内部文本再构主要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尊重学生现有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对同一单元内课本提供的教学活动前后顺序调换,对不同文本内容和活动进行整合,以最优化的教学文本应用于课堂,使学生能够更轻松有效地将新知识融于自己的语言认知体系,更自如地表达思想。

如五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2,活动3 是练习“It is easy for sb. ””It is…”句型,第4 个活动为语音训练,第5 个活动是诗歌,第6 个互动是做猜测游戏,通过以“Is it…”和“No, it isn’t…”句型来询问和回答,以此练习本课重点形容词。分析四个活动可以发现,活动3 和活动6 具有较为相似的设计目的,都可用于形容词学习,而活动4 和活动6 则相似性不大。因此,教师可将第6 个活动提到第3 个活动之后,加大新单词训练的频率,帮助学生更有效记忆和运用新知识。

又如,六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2 的活动6 是一个写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学的关于方位的词汇,结合旧知识have‘got来训练。这个活动在教材中位于一个猜测游戏之后。按照认知心理学,学生在学习了句型之后,立即运用能够更有利于记忆。而学生在玩游戏的激动和兴奋之后不容易很快进入安静的写作状态。而本单元活动4 的文本内容是关于中国长城的问答。因此,可将这个活动提前,与第4 个活动合并,为学生提供新的文本案例。

This is Beijing. It’s in the middle of China. It is very beautiful. It has got about twenty million people. There is also the Great Wall. It’s more than twenty thousand Kilometers long.

3.教材之间的内容再构

当前的小学英语教科书编写,呈现出了“一标多本”的状态,即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各个出版社和教育机构都组织编写教材,并获得教科书资格。各个系列的教材在知识的编排和材料的组织上各有风格,都能满足教育需求。教材之间的内容再构,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材资源,剖析教材的区别和各自特色,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将其他版本小学英语教材的文本整合到当前的教材文本中,为我所用。

例如,如四年级上册Module 2 Unit 2 的活动6,场景是两个小朋友在打电话询问对方正在做什么,活动意图是练习一般现在时态的问和答。但是,教材文本只出示了核心句型,并未提供对话的背景,为什么要打电话,也没有展示出一般打电话时应有的打招呼和告别。此时,教师若参考人教版《精通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I’m Cleaning My Room的Lesson 25,就可发现,两篇课文相似,都是打电话的场景,都是学习现在进行时态,但人教教材的对话文本将说话者的意图、对话的场景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借鉴这一对话内容,增补教材场景,将本单元已经学过的现在进行时态的动词短语融入其中,使对话内容更加真实,贴近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运用语言的真实情况,也为学生应用现在进行时态奠定基础。再构后的文本如下:

Daming: Hi,Lili!

Lili: Hi,Daming!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park with Huahua and Maomao ?

Daming: Sorry, Lili. We’re all busy. Huahua is reading a book about China. Maomao is listening to music.

Lili:Oh.What are you doing,Daming?

Daming:I’m doing my homework.

Lili:Ok.Let’s go to the park in the afternoon.

Daming:Ok,bye.

Lili: Bye.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年级的教材,虽然在主题上有一致性,文本再构中也有相互借用的可能,但在引入这样的文本材料时,教师仍然要注意语言的难度。对于难度过大的文本,教师在再构内容时,可通过删减和替换语言难度大的词句,扫除学习障碍。

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过程,是“课程情境化”和“对话”的过程。[3]小学英语教师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结合学生认知与心理能力特点,对教材修改、增补、删减和整合,设定更有针对性的语言目标和更为情境性、生活化,更契合学生心理的文本内容,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卜玉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1(9).

文本再构 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篇为教学 文本再构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48

小学英语教学已经在我国教育中实行了很多年,从一开始的三年级起步到现在的学前教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教学工作者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究。

一、“文本再构”的相关分析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在文本再构这个观念上达成共识。教师要意识到英语学习不单单是单词的积累,更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进行英语对话的背诵,而是一个系统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出一种生活化,要围绕真实情境展开。文本再构是将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将英语的练习融入生活中,这是英语语篇教学中进行文本再构的基本教学理念。

虽然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和现实条件的影响,现行条件下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英语是一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从英语这门语言的本质特征出发,进行“文本再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结合英语的系统性、实践性。基于英语教材和学习对象的原有基础知识水平把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统一是文本再构的主要特征。

二、进行“文本再构”的探究方法措施

或许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停留在“教教材,记单词”的层次上。单词和句子不是实现语言交际的基础,语篇才是进行语言交际的主要实现形式。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景对话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而文本再构是进行语篇教学的基础。

1.基于学生的文本再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归宿。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表达能力,将英语作为学习和生活的交流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可以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进行具体有效掌握和运用。因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对教材中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基于教材内容的文本再构

在语篇教学中进行文本再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基于教材,而是要优于教材。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会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厌烦和惧怕的心理。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应该是最大限度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高度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英语习惯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图画和短对话的有效结合,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文本再构进而融入生活中。

3.基于问题情境的文本再构

设立问题情境教学的文本再构是一种促使教学兴趣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向英语知识领域进行不断探索。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情境进行文本再构,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行学习探索。在英语教学中,学会运用“what”“why”和“how”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提问。如在学习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喜欢什么食物(what),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食物(why),学生肯定会回答喜欢的那种食物如何如何的好(how)。总之,基于问题情境的文本再构,能够借助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相关英语知识。

4.进行文本推进,注重情景复现

进行文本再构后的语篇教学主要的问题是要处理好一些关键信息的复现率和文本情景的推进,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尽量使用不同形式进行复现关键信息和重点句型的练习,实现学生进行自然而然的英语对话的练习。如在《whats the matter?》教学前,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情境图片或动画,用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表情图片:痛苦、难受和伤心等,加深学生对“whats the matter?”的场景运用记忆。教师还可以尝试选择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再现情景,也能够有效加深学生的记忆。

5.有效的文本再构需要进行语量的控制

小学英语教学中,一堂课中再构文本语量要适度。如果语篇自身的语量已经足够,在进行再构文本时,我们需要着眼于“少”,突出重点;若本身语篇语量较少,我们文本再构中就可以选择丰富的语量,从学生实际出发,使课堂教学更充实、饱满。另外,文本再构还需能够保证主体框架语言的重复率,保证再构文本对教学所起到的辅助作用。例如我们在教学中曾尝试用一些歌曲来重复主要句型,通过反复的哼唱来巩固记忆。

总之,文本再构的教学理念可为将来高等教育做好有效的基础铺垫。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文本再构还需要相关教育者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刍议初中英语文本再构和有效教学 篇6

所谓“文本再构”, 从字面上看, 就是对文本进行重新组织和建构。《英语课程标准 (2011 版) 》中指出“: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 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著名外语教育专家朱浦老师认为“:教材不是圣经, 它只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世上没有一套教材是专为你所教的学生而编写的, 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整合、调整和补充。”文本再构的过程是一个解读文本、分析学情、围绕教学目标“整合”教材, 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可观可读可感的文本语段的过程, 促进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其实, 在平时教学中, 许多教师会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拼凑”, 如, 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 用时下最新话题替换书本中过时内容, 改良教材中的活动环节等, 这些都是“文本再构”的有效尝试, 在“文本再构”的道路上, 我们还可以把步子迈得更大, 走得更坚定。

二、文本再构的实践策略

1.基于学情, 促进学生的发展

案例:“Erase Them and Try Again”是宁波市江东区教坛新秀评比课例, 选自《美丽英文》丛书。该篇阅读立意深刻, 语言优美, 但篇幅较长, 生词多且难, 这对于授课对象初二学生而言, 无疑是个巨大挑战, 因此, 必须对其进行“文本再构”, 把阅读难度降低。

为了不破坏美文的原汁原味, 在改动过程中, 笔者尽可能地保留文章附录部分已做注解的几个生词, 只在词性上稍作变动, 而针对文章中的其他有碍学生阅读的生词或词组则采取了同义词或词组替换、甚至删除的方式进行改编。但是, 由于时间紧迫, 我对文章的处理较为粗糙, 再构后的文章难度依然很大, 事实上, 尽管我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识地把与阅读相关的问题简单化, 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依然差强人意, 只好一遍遍地引导, 就差直接把答案给他们了, 一节课下来, 大汗淋漓, 勉强完成教学任务。课后, 我和几个学生交流, 他们都抱怨看不懂, 或许学生的英语基础是个原因, 但症结主要还是出在我对文本的处理上。

启示:“文本再构”应基于授课对象已有的知识水平, 对学情缺乏充分考虑, 而一味地保留文章的原汁原味, 带给学生的是挫败感, 而非快乐, 更谈不上促进学生发展了。维果茨基指出, 新的知识必须在接近孩子发展水平的区域内, 即“最近发展区”, 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也要注意不能过长过难, 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时, 尤其是针对教材以外的内容, 务必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认知水平, 将教学内容简化、整合, 以达到其接受水平, 让学生享受成功学习的喜悦。

2.服务于教学目标, 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案例:市教坛新秀的评比内容同样选自课外, 授课对象为初三学生, 这次的阅读材料生词较少, 也没有新的语法点。

为此, 笔者把再构后的文章以段落的形式裁成3 小条 (最后一段暂不给出) , 要求学生通过连词, 理清段落间逻辑关系, 将其正确排序, 这个过程是在剖析文本结构, 最后, 给出文章的末尾段, 即本文的结论部分, 但是, 其中, 关键性的升华主题的句子, 只给了前半句, 后半句由学生根据前文, 结合自己的理解补充完整, 孩子们的回答很不错, 有个女生甚至还给出了和原文完全一致的答案。文章的结构分析透彻了, 板书也自然地呈现了其写作框架, 为学生们的写作训练提供了模板, 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地达成,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启示:教师在“文本再构”前,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所有对文本的修改、调整和重组都要紧密围绕此目标进行。文本再构,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而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则是有效课堂的试金石。

3.有利于提高教材的品质, 拓展其使用的力度

案例:市优质课评比中, 某老师对教材的巧妙“再构”, 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其上课内容是修订前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It’s raining。”的Section B, 其中3a是一篇有关澳大利亚天气和人们活动的电视报道, 在该老师的教学设计中, 这篇材料被制成了一段绘声绘色的视频, 阅读中的内容用形象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给他们带来了较强的视觉冲击, 同时, 她大胆地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把文本转化成对话练习, 最终进入模仿写作环节。短短的一篇阅读材料在教师的巧妙运用下其功能实现了最大化, 最优化, 令人称快。

此外, 在一次名师带徒的活动中, 宁外两位教师借助课外辅助文本, 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再构, 以挖掘文本的深度, 效果突出。邵老师在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教学设计中, 引入了一张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的简图, 对于宁外的学生而言, 教材中的词汇显然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这张地图不仅补充了大量的有关动物的新词, 更打开了学生们的思路。盛老师对于课外文本的积累更是让笔者佩服, 关于homework的诗歌、漫画以及阅读小短文, 在她的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资源重组, 不仅是学生, 连听课者的眼界也在短短一节课内开阔了不少。

启示:教材不是万能的, 其承载的容量和功能是有限的, 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文本再构, 以挖掘教材的深度, 拓展其使用的力度, 通过教材文本与辅助文本相结合的方式层层推进。

三、结语

各种方式的文本再构提升了教材的品质, 教学的长度和宽度也随即变得灵动起来。“文本再构”, 不是为了追随潮流, “为构而构”, 而应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 有目的、有预期的再构, 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行的教材, 达成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 享受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 感受成功。

摘要:文本再构, 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教学的需要, 对文本进行一定的改编、重组, 使教材功能达到最优化, 实现“用教材教”的目的。文本再构, 要基于学情, 服务于教学目标, 并有利于提升教材的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再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文本再构 篇7

一、吃透教材,巧妙整合

教材是文本的栖息地,它是洗尽铅华的教学结晶,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媒介。文本再构并非是脱离教材的教学臆想,恰恰相反,它是基于“用教材教”理念而开展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当然,“用教材教”并不意味着把教材当作我们教学的“圣经”,按部就班地读语篇、说语篇,不仅学者无趣,教者也毫无激情。可见,文本再构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我们对教材的再造性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仔细钻研教材的编排与设计,吃透各个板块,尤其是对story time、cartoon time板块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应善于以优化板块、科学整合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使得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效地突出语篇的统领作用,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应。

教学6A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单元时,我考虑到本单元的语篇内容围绕“狮子与老鼠”的寓言故事展开,简单易懂,有着鲜明的故事性,符合六年级学生的阅读“口味”,因此,在这“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单词、教语篇”的课堂节奏,精心地为学生们设计了导学案,“preparing—exploring—showing”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层层推进,尝试在读故事、讲故事、说故事的过程中,完成新单词的学习与巩固任务,走进语篇,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案的指导下,原本不知所措的学生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们跟着学案的步伐,先于老师的“教”,自己展开了学习活动。同时,我还根据学生们的学习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如基础较薄弱的小组,在“preparing”这个环节多下些功夫,主攻词汇;而基础较好的小组,则鼓励他们把时间放在“exploring and showing”,尤其是在“exploring”的设计及准备上。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根植于语篇的故事性,尝试以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对文本进行优化整合,以再构的形式,启发学生们以“小主人”的姿态,融入故事情境中,并做到因材施教,以再构将学习进行区分,让学生们在自学、合作学、交流学的过程中,将这个故事展现出来,获得属于自己的学习果实。

二、联手生活,语境添花

翻开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充满情趣的生活对话,可以看到形象活脱的生活语境,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生活万象。一言以蔽之,就是生活性。在文本再构这条教学改革的征途中,我们要想以“再构出精彩”,就不得不在“如何更好地发挥语篇的生活味儿”上仔细揣摩。如在教学4A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时,我考虑到,由于中西方的饮食差异,大部分学生对于“水果沙拉”的理解,只在于西餐厅、牛排店中,至于现实中动手制作“水果沙拉”,则是一片茫然。为了填补学生们生活经验上的空白,我在教学中,结合语境的实际需要,准备了相应的水果、沙拉及摆盘等,以情境重现的方式,将文本生动地搬上我们的课堂,强化学生们对这一语境的理解,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引发学生们对西方人们生活习惯的感知。当学生们看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时,立马来了精神,在制作过程中,显得兴致勃勃,生活就这么和教学发生了亲密的接触,课堂一下子有了鲜活的色彩。

通过这样情境重现的形式,使得原本生涩的文本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更加浓厚的生活气息,不仅推动了语篇教学,而且提高了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处理语篇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并以再构的形式,插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以此强化学生们对语篇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巧设活动,延续发展

活动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流媒介,它不仅激活了教师的“教”,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体现了“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在语篇教学中,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我们文本再构的教学征程中,应该重视语篇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其“穿针引线”的纽带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创新语篇内容,再构趣味文本,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提高语篇教学的张力,促进英语课堂的延续发展。在活动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尝试加入一些学生们喜爱的教学元素,如课堂游戏、英文儿歌、韵律操、小绘图、角色扮演、小组竞赛、接力活动、师生合作等,将原本静止于教材中的文本,以更加立体、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经历语篇的形成过程,从而促进他们对语篇内容的理解。教学4BUnit 5Seasons这单元时,我则尝试以小诗歌丰富语篇,激活文本,如在教学“winter”时,我插入了如下诗歌:

The wind blows and blows.

The snow falls and falls.

So white,so beautiful.

Boys can make a snowman.

Girls can play with snow.

So white,so beautiful.

Oh,It’s winter!It’s so cold!

通过这样声情并茂的英语诗歌,学生们很自然地感受了冬天的特点——cold、snow、snowman,深深地烙下的冬日的印象,不仅有助于他们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与识记,而且有利于他们对冬日特点的表达,为语言输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另外,通过这些小活动,拓展语篇的知识面,提高语篇教学的张力,以再构的形式,丰富语篇内容,让语篇更加耐人寻味,引发深思。如在教学4BUnit 3 My day这单元的“story time”时,我在拓展环节中,对文本进行了“大手术”,将其变成“小日记”,以画线的形式,将可替换的内容标注出来,并创设了“daily time”的对话平台。在这个对话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文本的提示下,设计属于自己的“day time”,并以小日记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在这个文本活动中,我将原本的语篇对话,整理为系统性更强的“小日记”,并要求学生们根据文本提示,尝试说日记、写日记,顺藤摸瓜地把自己的一天表达出来。在这样的再构活动中,学生们由易到难,从对话过渡到完整的日记,不仅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巧妙地促进了他们英语思维的发展。

总之,文本再构是基于教材的再构,更是基于学生的再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创设富有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的新方向。这样的教学处理方式,不仅解放了教材内容,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而且有效地释放了学生们的天性,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更广阔的天地。

文本再构 篇8

一、“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上海地区小学生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在教学内容上, 明显语料不足, 很难丰富学生的语用。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 大费周折地创设多个情境, 追求课堂形式, 刻意去达到一种华而不实的效果, 不仅起不到促进的作用, 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究其原因, 就是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 忽视了情境创设的关联性、真实性、实效性, 忽视了所授内容的文本有效再构。针对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创设情境、所授内容需要文本再构的现实, 教师在创设情境上充当“魔术师”, 创造情境, 在文本再构中当“园艺师”, 添绿抚红, 使二者有机结合,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有这样一段话:“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简而言之,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朱浦老师这样认为:“教材不是圣经, 它只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世上没有一套教材是专为你所教的学生而编写的;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整合、调整、和补充。”

仔细研读小学英语 (牛津上海版) 第一册到第六册的单元主题和话题, 我们会发现牛津英语的编写体系是building blocks体系, 每个Module的主题都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里面每个单元的话题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改变着, 牛津教材非常注重横向的各个模块在教学内容之间的循序渐进, 以及纵向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技能滚动和复现。这就说明教材的单元体系已经强调了英语的学习不能断, 知识才能得到积累。笔者认为基于教材的文本再构使教学内容的统整性更强了, 且知识点也能照顾得更加全面, 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含有语境、语用和语义的教学内容。

二、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方面, 文本再构, 无论怎么变, 还是应该以教材为出发点, 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整合课程资源, 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文本的难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所以在文本再构的同时, 应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 兼顾语言学习的特点, 合理创设情境, 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再构文本。另一方面, 一切的教学行为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语言基础及能力, 决定了教师文本再构的方向及内容。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 一切都必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基础出发进行合理的文本再构。

1.化难为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本再构是基于教材的再构, 也就是说以“用教材来教英语”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最重要的是, 文本再构不是为了增加文本的难度, 而是要体现文本的适度。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 并加以生动的语言、图片、音乐等多种方式的渲染, 把原本枯燥的内容重组和架构成适切的文本,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贴近生活,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语境的创设与文本的再创, 同时要兼顾解决语言的工具性的特点。通过整体解读教材, 整合教学内容, 整合新旧知识, 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实、具体、生动, 贴近学生的生活, 增加语言的输入输出量, 有效增加了学生语用的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在牛津英语2A M4U2 In the forest的第二课时中, 原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让学生掌握新授句型Lookat the ____./It’s____./It likes _____.教学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学场景还不够生活化、趣味化。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给与学生一个真实生活般能灵活运用语言交际的场景示范, 以帮助学生提高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果。于是我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内容上加以再设计, 在第一课时结尾引入Steven, 第二课时创设了和Steven一家去动物园语言情境。

教材内容:

Look at the animals.

Look at the lion. It’s big. It likes meat.

Look at the monkey. It’s small. It likes bananas.

Look at the hippo. It likes grass. Look at thehippo’s mouth.

Wow! It’s so big!

教材提供了一个场景, 但是没有一定的情境, 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 缺乏语用目的。于是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构。

主文本:Text 1:Look at the animal. It’s a lion. It’sbig. It can run fast. It likes meat. I like the lion.

Text 2:Look at the animal. It’s a giraffe. It’stall. It’s brown and yellow.It likes leaves. I like thegiraffe.

Text 3:Look at the animal. It’s a monkey. It’ssmall and brown. It can swing on the tree. It likesbananas. I like the monkey.

辅助文本:

1. Hello, I am Steven. I like animals. I amgoing to the zoo with my family. There are manyanimals in the zoo. I take many photos withlovely animals.

2. I see my sister. Look at her. She is tossingrocks (石头) to the monkey.

3. Don’t tease (欺负) the animals. Animals areour friends. I like animals.

这个文本看似比教材内容长很多, 其实它是不断进行重复 (repetition) 的过程, 不断地增加新授句型的复现率, 对所授新知进行不断的巩固与复习。而且笔者还为整个文本增加了一个“头”和“尾巴”, 让情境完整而有意义,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实效, 同时点明本课时的话题“I like animals”。

3.灵活变化, 符合教学逻辑

新课标针对教材的使用建议: (1)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删减。 (2) 适当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3) 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4) 适当调整教学顺序。 (5) 调整教学方法。因此除了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之外, 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灵活变动。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 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不局限于教材的结构, 按部就班, 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和重组, 加强联系, 增强复现, 化解难度, 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 优化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对教材内容的文本再构, 我们的宗旨是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改编后, 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综上所述, 文本再构要在英语教学中得以应用, 就要求教师充分解读教材, 整合教学资源,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基础,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不断反思, 不断实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作为教师的我们, 有效合理地生成英语教学内容, 形成再构教学文本, 正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英语时更加注重语用功能, 培养其兴趣,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而不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文本再构 篇9

关键词:英语复习,文本再构,合理拓展

近年来, 在新课标精神的引导下, “文本再构”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顺势产生。上海著名外语教育专家朱浦老师认为:“教材不是圣经, 它只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世上没有一套教材是专为你所教的学生而编写的;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整合、调整、和补充。”“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建构, 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 并结合所教对象的原有知识情况, 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再处理整合的一个再构过程, 使得它形成一个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一个文本语段。

小学英语教材新授课部分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而复习课则没有故事文本, 只有练习, 枯燥乏味。如何使复习课充满乐趣, “文本再构”是一种好方法。

一、基于“文本再构”的复习课与传统复习课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复习课一般体现为盲目式、填鸭式、题海式, 不少教师在复习课上往往是书本上有什么就复习什么, 场景也是照搬, 学生在新授课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 毫无新意可言。有的教师设计了故事场景, 努力让学生参与到复习活动中, 但是所要复习的语言点太多, 场景杂乱, 重点不突出, 跳跃性大。这类复习课缺乏一条主线, 不连贯, 只是对各个独立的语言点进行复习而已。有些活动设计只注重形式, 不注重实效, 学生真正的收获少, 无法完成复习课的教学任务。

基于“文本再构”的英语复习, 教师必须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对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 对知识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义, 把原本固定的、没有感情色彩的书本知识变成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精神文化。同时, 教师根据课堂上师生互动中表现的真实情况, 重组知识传递的方式, 改变以往那种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考、提问纳入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框架中的定式, 灵活地实施教学、评价教学, 而不是按“死”的教学提纲和计划去复习。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复习内容的基础上, 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 让旧知重新展现生命力。也就是说, 基于“文本再构”的复习并不是教师拍脑子想出来的, 让学生莫名其妙地接受一系列看似精心安排, 实则加重学生负担的“课外内容”, 而是以教材为基础, 分阶梯形地编排, 使学生的认知与接受按照既定的台阶走, 让复习真正落到实处。

二、基于“文本再构”复习课的呈现方式

“文本再构”进行复习是指教师基于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 对要复习的语言知识进行整合, 创编新的故事文本, 让学生在故事中复习,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里的文本可以以任意一种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可以是一首儿歌、一首小诗、一个故事、一封信、一封信、一篇日记, 甚至可以是一份菜谱、一张告示和一首歌词。只要内容编写逻辑性强、趣味生动、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 任何形式的文本都是可行的。

三、基于“文本再构”复习课的几种实践模式

1. 对单元内容的重新整合

随着“本文再构”的推出, 小学英语教师似乎更多了一种理论的支撑。教师除了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差别和共性, 还要研究所教学科的内容, 或补充或调整。如果说横跨几个年级的知识体系编排需要花费教师较多的时间与精力的话, 另一种“短距离”的链接更值得教师青睐, 即在同一个unit中不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 教师无需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的页数完成课时, 而是可以将四页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教学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通常一个unit为4个page) 。如:《牛津英语》 (试用本) 3BModule3 Unit 3 Seasons第一课时可将第35页的内容提前至第一课时, 新授plant a tree, have a picnic, ice-skate, ski等单词和词组, 重点句型是What can you do in...?I can...等, 在学生掌握了这么多单词和词组之后, 再来教授第34页。

2. 将新旧知识的重新整合

“文本再构”, 其实只要教师善于利用教材, 善于挖掘课本编排体系中相同章节的教学内容, 就都能轻轻松松地把最佳文本编写出来。

如:一位教师的《牛津英语》 (试用本) 3B Module 2 My favourtie things, Unit 1 Animals的单元设计:

I like monkeys.I like elephants.

What do you like?What do you like?

I like this monkey in the circus.

I like that elephant in the zoo.

Look at the monkeys in the circus.

They can ride bicycles.How clever!

Look at the elephants in the zoo.

They can move logs.How strong!

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a circus.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a zoo.

I like giraffes.I like zebras.

What do you like?What do you like?

在这段教学设计中, 既有2B教材中的内容, 又有3B教材中的内容, 教师并没有拔高教学目标, 而是以2B内容开头:I like monkeys.I like elephant.What do you like?唤起学生的旧知, 然后复习一些关于动物的单词, 如giraffe, zebra, lion, rabbit等。第五句开始出现了一个新单词circus, 是3B中的一个课文场景, 此句是2B和3B的整合。因为Look at句型是旧知, 而circus是新知, 将旧知与新知同时呈现, 非常自然地组成一句和上下语境都有关联的句子, 用学生们熟悉的句型, 加上新单词, 他们的接受度就会高很多。

3. 对新知识的合理拓展

新课程主张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通过学习知识,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对现有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和重组, 不仅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 更对课程内容的人文性提出要求。因此, 对于一些知识取向偏重、情感体验与文化方面较弱的教学内容, 英语教师应该善于改编, 让枯燥的课本生动起来, 这也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以《牛津英语》 (试验本) 5BModule3 Unit 3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的Look and read为例, 该教学内容为一则语法性较强的小短文, 之所以称之为短文而非故事, 是因为该文本缺乏趣味性、人文性, 通篇除了主人公Farmer Hong之外, 并没有明显的故事主线。教师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将原来的文本设计得更加有趣、丰满、富有逻辑性和阅读性, 在充分尊重课本的基础上, 添加中国文化和道德教育, 让这篇英语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Hong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对复习课的探索方法还很多, “文本再构”理论的提出, 让广大的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这一具有初步研究性质的改革道路上, 让教师不再变成简单的“教书匠”, 而善于利用教材, 会教学, 并知道为什么这样教。

参考文献

[1][英]摩根, 林瓦露利.如何在语言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文本再构 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文本再构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文本再构的教学策略,指的是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对英语教材进行重新处理与整合,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完整情境、实际意义的教学材料,并且组织学生运用新的文本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以此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同时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的教学优势

第一,文本再构这一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明显,同一本教材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需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文本再构,以基本教学目标为前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简化、整理或重新组合。第二,小学英语教师由执行者变为建构者与决策者,在文本再构教学策略下,教师不能运用常规教学法,组织学生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学习,以文本再构为理论基础,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组合与认识,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随着调整教学计划。第三,文本再构教学策略与传统语篇教学更具优势,文本指的一段或一篇学习材料,与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相比,其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日记、故事、歌词或绕口令等,只要内容符合逻辑性,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认识水平,都可以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的具体运用

1.利用儿歌文本再构,感受英语之韵律美。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本再构教学策略,文本形式不受拘束,儿歌也是其中之一,针对一些英语单词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其整合为儿歌形式,进行文本再构,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韵律美。由小学英语单词构成的儿歌充满韵律、富有童趣,而且朗朗上口。所以,小學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词汇,运用文本再构策略,将其重新整合与编排,组织成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儿歌文本。例如,在学习完交通工具类的英语单词之后,教师可以常用交通工具整合为儿歌:火车是train 轰隆隆,飞机plane飞空中,轮船ship水中行,taxi招手它就停。公交bus按站停,单车bike真轻盈,轿车是car真舒服,motorcycle快又灵,以此帮助小学生记忆和掌握。

2.用绕口令文本再构,感受英语之重复美。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绕口令进行文本再构,把一些英语句子或单词整合为绕口令的形式,虽然较为难读,但是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读、听和说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重复美。重复主要指的是英语语言发音、句型或单词反复使用,经文本再构之后的英语绕口令,不仅可以体现教学重点,还具有内容有趣、节奏轻快和美妙重复等特点,通过反复朗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英语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口语交流的流畅度。例如,在学“coffee”这一单词是,教师可以使用绕口令“a cup of proper coffee in a copper coffee cup”,同时加入冠词“a”的用法,以及介词“in”的用法,把多个英语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3.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体验英语文化之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文本再构教学策略时,需要注重小学生对跨文化的体验,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领他们体验英语语言的文化之美。学习英语知识是一个文化外化、语言内化的过程,其中文化外化指的是学生将自己的意识与思想通过英语语言对外部世界产生的作用过程。而写学习英语知识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学习英语文化,其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知识了,了解英语文化,培养小学生从英语文化角度出发,发现、分析、观察和解决问题。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一些跨文化知识进行文本再构,集中整理,在课堂上充分渗透跨文化意识,创设出一个真实的英语文化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英语知识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给自己取英文名字,模仿英语对话方式等,全面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文本再构教学策略,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还符合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文本再构教学策略的优势,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芮蕴.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文本再构[J].教育教学论坛, 2015,33:253-254.

[2]陈王钰.小学英语语段教学的文本再构[J].教书育人,2015, 07:51.

文本再构 篇11

一、文本再构的概念

所谓文本再构就是指老师以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依据,对使用的课本进行重新的组合与筛选,使其能够更加符合自身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实际使用水平。但是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难免会让一些老师感到疑惑,认为教学中使用的教材都是由专业的教学专家所编著的,应该是十分符合现在实际的教学需求的,怎么还会需要自己再对教材进行改动呢?之所以要对教材进行改动并不是因为教材的内容存在问题,而是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能力并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教学环境也会对英语的教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老师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的教材更加符合本校英语的教学需要,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热情能力与意愿,因此,对使用教材进行文本再构是很有必要的。

二、文本再构的应用途径

(一)对使用教材进行深度发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需要利用教材对小学生进行知识教学,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老师可以在进行教学之前对使用的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中的教学素材充分发掘出来,将其进行文本再构,并使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例如在讲解广州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8课《Apples are good for us》一课时,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要完全按照教材进行,而是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提炼,老师就可以设计使用“Can I have some chicken?”这一文本结构,让学生进行句子造句、对答的教学内容,像周觉同学在学习中仿照这一句提出了“Can I have some bananas?”李明同学造出了“Can I have some oranges?”这一句,之后再由其他学生进行作答,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意愿,从而切实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对教材中的语篇进行再构

这一点主要是这对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教学时使用的,这阶段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英语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可以使用英语语句与语段进行英语交流,所以老师可以在这一时期对英语的语篇重新调整。以四年级下册第2课《She is very kind》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主要就是以介绍老师的外貌为主的,有着一个明确的主题,就是对人的外貌进行简单的论述,老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这条内容主线进行教学拓展。笔者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是从总体的内容作为切入点的,按照本文的内容提出了事先精心设计的问题,“同学们请你们用英语表述一下各科任课老师的外貌,以及你身边同学的外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并能够流利的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对小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进行了有效的锻炼。

(三)创建英语教学情境

想要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大量实际使用的机会,针对这一点,老师可以根据教材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相关的情境,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下册第11课《I was born in January》时,老师可以创建生日聚会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参加生日会的情境展开对话。并让学生在情境中全程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从而实现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锻炼,并让他们通过实际的训练,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英语使用方式。

三、结束语

老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再构的理念,将教材中存在的价值充分发掘出来,按照新课标的标准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地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小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香.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4:163

[2]刘盈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策略[J].英语教师,2012.12:2-10

上一篇:规范化管理技术下一篇:三维角色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