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瘤

2024-09-10

乳腺叶状瘤(共3篇)

乳腺叶状瘤 篇1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 31岁, 因左乳肿物2年伴迅速增大1月收住院。患者于5年前行左侧乳腺腺瘤手术。查体:双侧乳腺不对称, 左乳明显增大, 全乳皮肤韧实, 皮温略增高, 实性肿块占据整个左乳腺体, 大小约20.0cm×14.0cm。

左乳超声示:左侧乳腺内探及低回声团, 几乎占据整个, CDFI:其内及周边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 流速13.8cm/s, RI 0.62。

左乳钼钯CC及MLO位示:左乳腺内未见正常腺体结构, 均为高密度实性肿块占位, 其内未见明显钙化, 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

乳腺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乳腺内可见巨大分叶状肿块影, 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 T2WI呈稍高、等混杂信号, DWI呈混杂高信号, 动态增生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时间信号曲线为速升平台型 (图1) 。术后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叶状肿瘤 (交界恶性) 。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

例2:患者女性, 51岁。左乳肿物3年并进行性增大为主诉入院。查体:左乳头后上方可触及一较大质韧肿块, 活动度差, 乳晕及皮肤未见明显异常。

左侧乳腺超声示:左乳中央区可见探及低回声团, 大小约8.8cm×7.8cm×4.7cm, 边界不清, 其后缘与胸大肌关系密切, 形态不规整, 内回声不均匀, CDFI:其内部及周边可见探及血流信号, 流速14cm/s, RI0.77。双侧腋窝及左侧锁骨上窝可探及多个低回声结节, 可探及血流信号。

左侧乳腺钼钯CC位及MLO位示:左乳头后上方可见一分叶状团块影, 其内未见明显钙化, 邻近腺体结构紊乱, 左侧乳晕周围皮肤明显增厚 (图2) 。术后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叶状肿瘤 (恶性) 伴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2讨论

乳腺叶状肿瘤 (phyllodes tumor, PT) 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疾病, 该病呈叶状结构, 是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组成的纤维上皮性肿瘤, 占乳腺肿瘤的0.3%~0.9%, 占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5%[1], 起源于小叶内或导管周围间质可以是原发, 也可以继发于乳腺纤维瘤[1] (第1例患者5年前行腺瘤切除术, 近2年复见肿物并伴短期内突发增大史, 认为继发于纤维瘤的可能性大) 。PT按组织学的特点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类[2], 发病高峰在40~50岁[1]。乳腺叶状肿瘤通常表现为单发质硬、无痛性肿块, 较少侵及乳头及皮肤, 当肿块较巨大时 (>10cm) 时, 可见皮肤浅静脉扩张, 少数患者可见溃疡形成;叶状肿瘤生长速度快, 多位于外上象限, 生长速度快并不就意味着叶状肿瘤是恶性的, 良性叶状肿瘤也可以生长很快[3]。有作者认为叶状囊肉瘤瘤体内很少有钙化 (与本文第2例病变十分符合) 。

乳腺叶状肿瘤在X线上通常与肿块的大小有密切关系。肿块较小时, 常表现为边界清楚, 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高密度影, 与周边组织界限清晰, 无毛刺;肿块较大时, 边缘呈明显波浪状或分叶状, 较少见钙化, 肿块巨大时, 可占据整个乳房, 正常腺体结构消失, 但皮肤及乳头未见侵袭 (与本文病例1相符) [4];超声常表现为乳腺超声显示体积较大的分叶状肿块, 肿块显示包膜样回声, 边缘多清晰, 规则, 内部以实性低回声为主, 可散在无回声区, 常与纤维腺瘤混淆, 如果肿块内有囊性成分, 则高度怀疑乳腺叶状肿瘤, 肿块局部及周围皮肤变薄, 肿块内部静脉曲张[6]。MRI常表现为分叶状, 卵圆形肿块影, 边界清楚, T1WI均呈较低、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动态增强检查于动态增强早中期呈快速渐进性强化,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 亦可呈轻度流出型。

乳腺叶状肿瘤主要与纤维腺瘤鉴别, 有学者提出肿块密度有助于叶状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 叶状瘤的密度常比纤维腺瘤高[7]。另外, 乳腺纤维腺瘤起初时生长较快, 但以后生长缓慢, 或不生长, 无突然增大病史, 并且体积通常较小, 密度均匀, 其内可见分散的环状或斑点状钙化影, 可多发于青年妇女。而PT起初生长较缓慢, 以后突然增大, 体积多数较大, 呈分叶状, 肿瘤内少有钙化。当PT出现以下一些特殊临床表现时, 应考虑到PT的可能性: (1) 长期稳定的乳腺包块短期内迅速生长; (2) 多次手术纤维腺瘤, 原位复发; (3) X线示巨大致密肿块影, 且边缘见“晕”征; (4) 乳腺内已发现巨大分叶肿块, 但腋下未见质硬、肿大淋巴结; (5) 超声示大的分叶状肿块, 或小肿块边缘存在角状突起; (6) 超声示迅速增大的肿瘤导致皮肤变薄, 静脉曲张, 甚至局部皮肤溃烂、迁延不愈[8]。除与纤维瘤鉴别外, 叶状肿瘤还需与边界清楚的其他肿瘤鉴别, 如髓样癌、黏液腺癌等, 后者内易发生泥沙样钙化, 局部皮肤可增厚及收缩, 肿块与皮肤间隙不清楚, 且易见腋下淋巴结转移;而叶状肿瘤当生长至较大体积时内部可出现粗大钙化, X线显示皮下脂肪层清晰, 腋下淋巴结转移罕见[7]。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诊断

参考文献

[1]付丽, 傅西林.乳腺肿瘤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7-211.

[2]WHO:Histological typing of breast tumors[J].Tumor, 1982, 68:181-198.

[3]史凤毅, 叶海军, 刘英杰.乳腺叶状囊肉瘤 (叶状肿瘤) 病理学观察[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7:6 (4) :299-301.

[4]马飞虹, 王曼曼, 李兴富.乳腺叶状囊肉瘤钼钯X线影像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 30 (4) ;67-68.

[5]Yilmaz E, Sal S, Lebe B, et al.Differentiation of payloads tumorsversus fibroadenomas[J].Acta Radiol, 2002, 43 (6) :34-39.

[6]梁洪彬, 刘实, 尚延海.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钼靶X线与彩超征象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 13 (4) :241.

[7]吉华明, 张继, 季松.乳腺叶状囊肉瘤钼靶X线及病理 (附11例报告) [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 27 (12) :1944-1945.

[8]程文, 张久维, 荆慧乳, 等.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 (8) :1381-1383.

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篇2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均为女性, 年龄22~66岁, 平均44岁。病程8~48个月, 平均28个月。均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 其中17例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 其中9例分别与月经初潮、妊娠、哺乳有关。肿块全为单发, 位于外上象限13例, 内上象限5例, 外下象限4例, 乳腺中央3例。肿块最大直径4~10 cm, 平均7 cm。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 可有分叶, 边界清楚, 质韧无粘连。肿块均未发现与皮肤和胸肌粘连, 未发生破溃, 出现局部皮肤血管怒张6例,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3例。术前15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只见上皮细胞增生或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9例患者曾在门诊行肿块局部切除, 均于术后9个月内再发;首次病理诊断为纤维腺瘤3例。

1.2 手术方式

25例均先行局部肿块切除术, 术中送冰冻切片, 15例良性, 其中13例行局部肿块切除术, 2例肿块巨大行乳腺单纯切除术;6例交界性, 其中2例行局部肿块切除术, 4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恶性, 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恶性术后给予表阿霉素化疗。全组均未放疗。

2结果

25例患者中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为1~5年, 3例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切除手术。本组术后生活质量良好, 无死亡。

3讨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 (cystosarcoma phyllodes, CP) 由于CP组织学表现多样, 且与临床过程无规律性关系, 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 因此对该病的命名达60余种[1]。2003年WHO认为这类肿瘤大多是良性的, 应称其为分叶状肿瘤 (phyllodes tumour, PT) , 再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将它们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类[2]。乳腺分叶状肿瘤是由上皮成分和细胞间质成分构成的乳腺肿瘤, 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 目前认为乳腺纤维腺瘤可能是本病的原因之一[3]。乳腺分叶状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 以中年女性居多。该病发病年龄相差很大, 但发病高峰在40~50岁。肿瘤的病程长短不一, 可达数十年之久, 多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 开始生长较缓慢, 但常有短期内迅速倍增等特征[4]。乳腺分叶状肿瘤位于乳腺腺体组织内生长, 多为孤立较大的肿块, 有分叶, 呈圆形或卵圆形。因其呈膨胀性生长, 保持完整包膜, 对周围组织无浸润, 所以, 边界较清楚, 与皮肤胸肌多无粘连, 触诊时可有囊性感, 部分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当瘤体较大时, 可见表面皮肤菲薄光滑, 略呈紫红色, 皮温稍高, 有明显的静脉曲张, 可能与乳晕区慢性炎症或周围软组织硬化挛缩有关。乳腺X线钼钯摄片及乳腺B超检查对诊断该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有其局限性。临床上用针吸细胞学检查时, 进针较困难, 吸出物很少, 涂片细胞成分亦少, 常难以确诊。该肿瘤的确诊主要依据常规HE石蜡切片病理组织学检查[5]。

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主要特征为无痛性单发肿块, 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病程较长, 短期内肿块迅速增长少见。肿块一般不侵犯胸肌和皮肤, 活动度好。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 两侧乳房发病无明显差别。肿瘤表面皮肤可见扩张静脉, 乳头回缩少, 腋窝淋巴结转移少见。部分患者有纤维腺瘤病史, 少数患者有多发性纤维腺瘤。通常单侧发病, 左右发病机率相等。如肿块较大, 或原有肿块突然长大, 或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后复发, 尤其是多次复发要考虑该病的可能。因其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 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活组织检查和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应该多部位取材, 多切片, 以免漏诊。手术仍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初次手术, 良性的要保证1 cm的无瘤切缘, 恶性和交界性的要保证2 cm以上的无瘤缘;复发肿瘤可再次选择局部切除, 但要保证2 cm以上的无瘤切缘;肿瘤周围组织严重破坏, 可选择乳房单纯切除;多发肿块, 无瘤切缘应在3 cm以上, 或行乳房单纯切除术;不赞成清扫腋窝淋巴结的任何手术方式;术后尽可能的对变形乳房整形。如术中发现与胸肌粘连, 应将肿瘤基底部胸肌一并切除, 一般无须进行腋下淋巴结清扫, 术后无需放、化疗等辅助治疗[6]。

总之, 对于良性及交界性的乳腺分叶状肿瘤, 应首选局部扩大切除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 对恶性可选乳腺单纯切除术, 有可疑淋巴结转移或胸肌浸润者宜行乳腺癌改良切除术, 必要时再加用化疗。

参考文献

[1]沉镇宙, 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66-68.

[2]安军, 曹铭谦.乳腺叶状囊肉瘤的36例临床分析.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2, 16 (1) :59-60.

[3]谷元廷, 等.乳腺分叶状肿瘤77例外科治疗.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39 (4) :390-392.

[4]许良中.乳腺病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197-199.

[5]李树玲.乳腺肿瘤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642.

乳腺叶状囊肉瘤的手术方式 篇3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均为女性, 年龄31~65岁, 平均年龄42.5岁, 病史6个月~18年不等。临床表现初始为乳房小肿物, 生长缓慢, 其中3例后期生长迅速, 2例初始即迅速增大 (考虑为肿瘤侵犯血管致出血) 。2例与皮肤有粘连, 未侵及胸肌筋膜。肿瘤直径3~20cm, 位于外上象限者15例, 内上象限11例, 内下象限10例, 肿瘤大多数活动度良好, 伴腋窝淋巴结肿大3例, 但病理报告均无淋巴结转移。彩超:考虑乳腺叶状囊肉瘤12例, 乳腺癌18例, 纤维腺瘤6例。

1.2 治疗

36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乳房切除12例, 乳房切除及腋窝淋巴结切除6例,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8例 (以保留胸大肌) 。单纯乳房切除12例中5例因肿瘤复发行2次手术, 2例伴有肺转移, 行肺叶切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8例, 术后3年内无复发, 2例4年后复发行2次手术。

1.3 随访结果

36例随访时间5年, 均存活, 其中2例术后2年肺转移行肺叶切除, 肿瘤组织学分类为Ⅰ级, 现随访3年, 情况良好。

2讨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多在向管型腺纤维瘤基础上发生, 肿块质地、大小、临床表现与乳腺纤维瘤相似, 术前诊断率仅有10%~20%。总结本组36例的临床资料, 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特点为: (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妇女, 但以中年女性最为常见。 (2) 临床表现主要是无痛性肿块, 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病史较长, 可达几年至几十年之久。少数可见短期内迅速增长。本文2例初始即迅速增大, 术中证实为肿瘤侵犯血管致出血, 术后6个月左右复发, 后因肺转移行肺叶切除。 (3) 肿物大多呈膨胀性生长, 即使肿物较大, 仍有完整包膜, 很少侵及皮肤及胸肌筋膜, 肿物边界清, 活动度大, 腋窝淋巴结肿大则少见。 (4) 易复发性, 常在原切口处复发, 且短期内生长迅速。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 综合分析, 作出诊断, 采取合适的手术, 故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外科医生的棘手问题。笔者通过上述的手术方式的比较, 认为改良根治术是可行的, 且切除胸小肌保留胸大肌对病人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有利。本文18例病人术后上肢功能均良好, 且术后外观上较美观, 患者较易接受, 且复发率低, 只有11%, 而单纯乳房切除复发率高, 达41%左右, 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损伤大, 对术后上肢功能恢复不利。所以, 乳腺改良根治术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上一篇:发生危害特点下一篇:新《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