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乳腺(精选7篇)
双侧乳腺 篇1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 是一种特殊的间叶性肿瘤, 发生于乳腺少见, 双侧更为罕见, 到目前为止, 英文文献报道乳腺IMT仅20余例, 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均不典型, 病理组织学形态复杂, 极易误诊。通过此病例回顾性分析乳腺IMT, 以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
1病例资料
患者, 女, 65岁, 因“发现双侧乳房肿物1月余”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意中发现双侧乳房肿物, 右侧明显, 约小馒头大小, 无疼痛、发热, 局部无红肿, 曾到当地医院行右乳肿物穿刺活检术, 病检结果示:多考虑纤维腺瘤, 未予特殊治疗转至我院。既往史无特殊, 专科查体:双乳无红肿, 橘皮征 (-) , 酒窝征 (-) , 右乳外上象限、中央区, 左乳外上象限分别触及大小约8 cm×7 cm, 6 cm×3 cm肿物, 质地韧偏硬, 表面不光滑, 活动度欠佳, 边界不清楚, 双侧腋窝、锁骨上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 , C反应蛋白73.6 mg/L, 红细胞沉降率72 mm/1h, B超示:双乳外上象限实质低回声肿块, 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锐利, 边缘不清晰, 局部呈角状, 内部回声欠均匀, 局部脂肪层稍增厚、回声增强, CDFI、CDE示其内及周边可见Ⅱ级血流信号, PW引出高速高阻动脉频谱, RI=0.83, PS=18.3 cm/s, 考虑乳腺癌可能。钼靶示:右乳外上象限片状结节样致密影, 边缘毛糙, BI-RADS-2级。MRI:右乳腺体组织增生明显紊乱, 血供丰富, 弥散加权成像呈轻度弥散受限表现, 考虑腺体增生退化不全。初步诊断:双乳肿物性质待查①炎性肿物可能。②乳腺癌待排。再次行双乳肿物穿刺活检术, 病检结果示:双乳炎性细胞浸润 (以淋巴细胞为主) , 纤维母细胞增生, 于2012年10月18日行双乳肿物扩大切除术, 术中见:病变波及皮下组织, 边界不清, 质偏硬, 可见明显导管扩张, 其内可见咖啡色溢液, 病变周围呈炎性肉芽肿表现。术后病检示:送检组织多部位取材镜下见增生的胖梭形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呈束状或漩涡状排列, 周边可见正常乳腺导管 (见封三图A) , 高倍镜下梭形细胞形态温和, 可见小核仁, 间质内大量炎细胞散在浸润, 多为浆细胞及淋巴细胞 (见封三图B) , 免疫组化提示增生的胖梭形纤维母细胞/肌层束状纤维母细胞α-SMA弥散阳性 (见封三图C) 。手术顺利,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转移。
2讨论
Brunn于1939年最早报道2例肺梭形细胞良性肿瘤, 而后有学者提出肺内梭形细胞增生是先炎症后肿瘤的观点, 此病曾被命名为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纤维黄色瘤、炎性肌纤维组织细胞增生等。之后通过大量的病例累积, 认识到此病可能出现血管浸润、局部复发、远处转移,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支持其是一种真性肿瘤, 最终2002年由WHO定义IMT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 常伴大量浆细胞和 (或) 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据报道该肿瘤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器官, 可位于全身各处, 最常见的部位为肺、肠系膜[1,2,3]。其他部位如纵隔、胃肠、胰腺、生殖器、口腔、神经、骨和中枢神经系统均见报道[4,5]。
IMT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仅有1例报道为创伤后[6]。临床表现不典型, 多由肿块本身及其压迫周围脏器引起, 另可有发热、体重下降、疼痛、贫血、血小板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4], 部分与恶性肿瘤相似, 但均缺乏特异性, 症状和体征往往在肿瘤切除后消失。本例患者除了发现双乳肿物, 无任何临床症状, 仅实验室检查提示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 提示患者体内有炎症反应, B超、钼靶、MRI亦无特异性表现, 确实对临床诊断造成很大困难。大多数报道术前体检、辅助检查常提示为恶性, 最后均需术后病理确诊[7], 本例术前2次巴德针穿刺活检未能明确诊断, 因此, 乳腺IMT术前确诊比较困难。
绝大部分IMT预后良好, 经过手术切除均能治愈[8,9,10], 但少数患者出现局部复发、转移倾向[11,12,13], WHO分类将IMT归为中间性, 少数可转移类, 说明一部分可能复发, 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复发与肿瘤的位置、呈多结节性生长、外科手术切缘有关。本例因术前考虑间叶性肿瘤、炎性不除外, 术中我们选择了肿物扩大切除术, 术后严密随访25个月, 未见复发。
因此, 对乳腺IMT建议行肿物扩大切除术[13], 病变范围广泛、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患者, 必要时可考虑行乳房容积移位整形, 以保持良好的乳房形状, 但术后均需密切随访, 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超声[14]。
双侧乳腺 篇2
【关键词】双侧乳腺癌;诊断;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40-01
人体之所以能够正常工作,就是因为具有很多共同作用的器官,其中乳腺就是一对器官,但在近几年大中型城市女性群体中,乳腺癌居于所有肿瘤的首位。在乳腺癌中出现双侧乳腺癌的概率虽仅有2%到11%,但具有不能忽视的数量,必须加以重视[1]。而目前医学界对单侧乳腺癌的研究较多,极少是研究双侧乳腺癌,因此如果能科学、合理的了解双侧乳腺癌,对日后治疗和诊断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鉴于此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确诊的93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便于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共诊治了2568例乳腺癌患者,其中有3.6%共93例患者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1.2诊断与鉴别标准[2]诊断标准为参考1964年Robbins第一个提出并在1993年由阙秀补充的双侧乳腺癌诊断依据:(1)诊断位置:原发性乳腺癌主要在对侧乳腺外部的象限实质内。(2)原位性病变:由先前的原位癌逐渐转变为浸润性导管癌。(3)组织学类型:两种类型的癌组织具有明显不同的组织结构或是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不同。(4)滋生类型:原发癌主要是浸润性类型,且单发存在。(5)首次进行乳腺癌术后超过五年时间,没有出现癌症的转移和复发,而双侧型乳腺癌多为原发性,并且根据出现乳腺癌时间的不同将双侧乳腺癌分为异时性乳腺癌和同时性乳腺癌,当并发时间前后超过半年则称为双侧异时性乳腺癌,而间隔时间小于半年则称为双侧同时性乳腺癌。
1.3临床分期同时性双侧乳腺癌(BSBC)中第一癌主要是癌肿体积较大侧的乳腺癌,而异时性乳腺癌(BABC)中第一癌指首发癌,主要在临床应用中使用TNM分期法。
1.4治疗原则本文选择的对象都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按照治疗普通乳腺癌的标准进行,同时根据每一侧乳腺癌的分期结果来选择手术的方式,手术前后的治疗标准也与普通的乳腺癌治疗相同。
1.5随访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术后回访,截止到2014年的年初,回访时长为2年,其中有26例死亡,67例存活。
1.6统计学方法[3]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8.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并对结果使用x检验。
2结果
2.1发病率本文选择的患者人数在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总人数中占3.6%,其中有81.7%的患者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18.3%的患者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此外,双侧乳腺癌里第一癌的临床分期显著差于第二癌,具体见表1。
3讨论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生命健康最大的危害之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方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改变,乳腺癌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该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大中型城市女性生命的首位杀手[4]。由于乳腺是人体的一对相同的器官,因此引发乳腺癌的病因也相同,并在理论上具有相同的患病概率,这样在临床上也就能看到双侧乳腺都出现病变的情况。
近年来诊断乳腺癌的技术不断先进且治疗水平逐渐改善,使得单侧乳腺癌的生存时间增加,因此也增加了对侧乳腺癌发病的几率。按照起因,双侧乳腺癌可分为两类:继发性和原发性。而按患病时间,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又可分为:异时性、同时性,主要根据两侧癌变的时间间隔区分,因此针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判断要与双侧继发性乳腺癌的诊断进行区分。
目前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原则,国内外都表现出统一的看法,病因分析和治疗也是如此,但在对单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原因上并没有达成一致。著名医疗工作者徐兵河就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提出判定准则[5]:第一,双侧乳腺癌出现的不同病理;第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虽然具有同样的病理组织,但是发病时间不同,且先发部位没有出现病变的转移和复发;第三,在两侧的乳腺癌病变组织中都能检测出导管癌、小叶癌等原位癌组成;第四,乳腺在原发癌中,并没有清晰的划分,经常会出现侵入,且多在乳腺内侧或尾部脂肪中出现癌细胞的转移;第五,先发侧乳腺癌在并发5年之后,对侧乳腺出现癌变。
近年来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应加紧与单侧乳腺癌患者的联系,并创建一个科学、合理并且有时效性的随访原则,如增加对对侧乳腺病症的检测,并结合使用超声等设备,对可疑的部位进行严谨的检测,此外还能借助影像学检测活体组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增加双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栓,郑志敏,雅健,谷敬锋,崔专义,王桂琦,左东明,杨永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31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6(04):143-144
[2]林燕,孙强,周易冬,茅枫.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1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09):231-232
[3]顾玛丽,陈魏威.同时原发双侧乳腺癌5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7(03):55-56
[4]尤俊,许林,张志明,洪明.原发性双侧乳腺癌诊治及预后35例分析[J].中国肿瘤.2007(09):79-80
双侧乳腺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自收治的确诊为双侧乳腺癌患者共12例, 都为女性患者, 绝经患者有4例。依据双侧原发性的乳腺癌诊断标准, 该研究组患者均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 其中, 共8例为同时性的双侧乳腺癌。第1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在33~58岁, 平均年龄为41.7岁;第2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4~59岁, 其平均年龄为45.3岁。8例为同时期发现病变患者, 4例为异时发现病变患者, 全部为首发在左侧的乳房, 患者两侧病变的发生时间间隔最短的为1年, 最长的为11年。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共3例, 有肿瘤家族史的共6例, 有双侧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共3例。
1.2 病理类型
该双侧乳腺癌的病理类型相同的患者共4例, 分别是双侧浸润性小叶癌于双侧浸润性导管癌。其它8例患者的病理类型中, 有2例患者左乳浸润性导管癌和部分黏液癌, 右乳属于混合型癌;有2例患者属于左乳的单纯癌和右乳的浸润性导管癌;有3例属于左乳的浸润性小叶癌与右乳的导管内癌;另外2例患者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与左乳浸润性小叶癌。
1.3 治疗方法
针对右乳导管内癌变患者需进行右乳单纯切除术, 其它的患者则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以后患者均配合进行全面的放疗以及化疗, 并依患者孕激素受体以及雌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情况, 配合患者的内分泌情况进行治疗, 可以再辅以中医药进行综合治疗。
2 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1侧 (8.3%)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侧 (83.3%) , 保乳手术1侧 (8.3%) 。手术的成功率为100%。手术以后5年内每隔6个月进行1次随访, 5~10年每隔1年进行1次随访, 该12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 有3例异时性的双侧乳腺癌失访, 其余随访32例患者中, 有7例患者无病生存;有4例出现了胸壁转移或者骨转移, 给予其胸壁转移灶的放射治疗和化疗以后带瘤生存;有1例患者出现死亡, 该研究组患者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达71.6%和49.5%。
3 讨论
该研究组中的12例患者的双侧乳腺癌都属于双侧原发性的乳腺癌, 占到同期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的2.1%, 这和国外相关的报道比较一致[4]。另外, 乳腺是成对存在的器官, 因两侧乳腺共同受内分泌或其他致癌因素的作用, 另外, 患者两侧乳腺之间又有血液及淋巴互通, 所以两侧的乳腺既能同时患癌, 也能先后出现患癌, 或者是单侧患癌后导致对侧乳腺受累[5]。针对单侧发生乳腺癌的患者, 如果其一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50岁, 存在家族病史和放射治疗史, 那么其对侧就存在很大的发病危险, 该研究组中的病例就有比较明显的家族既往病史。
对于双侧乳腺癌, 则存在着原发性与继发性的差别, 另外, 双侧原发性的乳腺癌又具有异时性与同时性的时间不同。同时性的乳腺癌双侧发病间隔时间较短, 通常是≤6个月, 而异时性两侧乳腺癌则是指双侧发病时间间隔往往要>6个月[6]。因此, 针对患者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应和因对侧转移导致的双侧继发性乳腺癌区别对待。该研究组中的病例有4例双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不同, 有1例患者两侧病变的发生时间间隔为11年, 由此都可以得到确诊, 另外还有2例患者在双侧乳腺的组织中, 可分别发现小叶原位癌的结构, 依据该标准也可最终确诊, 因此, 该组中患者均为原发性的双侧乳腺癌病例。
原发性的双侧乳腺癌一经确诊, 则治疗的主要原则和单侧的乳腺癌一样, 不论是首发还是后发, 都需要运用以手术为主要方式的综合治疗手段[7], 并要依据病情状况配合进行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以及中医药的治疗。不应当由于是双侧乳腺癌, 就轻易地认为属于疾病晚期就放弃积极的治疗。因为早期的发现和诊断并进行早期的治疗, 能够防止出现转移, 这也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关键[8]。患者一侧乳腺癌实施手术以后, 那么患对侧乳腺癌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出2倍至6倍, 所以在检查时, 对于患者对侧的乳房检查必须同时进行。从临床的病理类型进行研究, 第一侧属于导管浸润癌的患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应当重视是不是存在双侧乳腺癌发生的可能性;对于第一侧癌属于小叶癌和多中心癌患者, 也应当作为预防的重点[9]。通常应当把一侧乳腺癌手术以后的前6年作为重点的预防期。有相关报道表明, 双侧非浸润癌的预后效果为最好, 而一侧非浸润癌另一侧浸润癌的预后次于其后, 而双侧浸润癌患者的预后效果为最差。
参考文献
[1]余科达, 狄根红, 柳光宇, 等.原发性双侧乳腺癌预后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06 (1) :93.
[2]隗立兵, 康骅, 海涛, 等.老年乳腺癌140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15) :115.
[3]李建芳, 韩晨光, 王佐妤.22例双侧异时原发性乳腺癌临床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8 (5) :230.
[4]Carmichael A R, Bendall S, Lockerbie L.The long-term outcome of synchronous bilateral breast cancer is worse than metachronous or unilateral tumours[J].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02:446.
[5]陈华军, 余汉毅, 唐文飞, 等.38例老年乳腺癌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8) :139.
[6]陆莉, 肖秀娣, 徐雪松, 等.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1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 2010 (15) :76.
[7]郭榆江, 刘晓, 黄燮民, 等.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5例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5 (5) :247.
[8]吴小红, 刘爱宁, 蔡东焱.原发性双侧乳腺癌32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 2008 (47) :335.
双侧乳腺 篇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60岁, 主因发现右乳腺肿物伴乳头凹陷2年余于2013年10月6日入我科。缘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乳头下方有一“蚕豆”大小肿物伴有同侧乳头凹陷, 无红肿、疼痛、发热、乳头溢液, 未引起重视, 近日肿物较前增大, 入院前3 d到市医院检查, 乳腺钼靶示:右乳头后方可见17 mm×14 mm高密度块影, 边缘不清, 可见毛刺, 局部皮肤乳晕增厚, 导管区增宽, 乳头内陷;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密集点状细钙化。乳腺BI-RADS分级:右侧5级;左侧4级。婚育史:21岁结婚, 孕3产3, 正常哺乳, 月经史:15岁初潮, 5~6 d/28~30 d, 50岁绝经。无肿瘤家族史。
查体:T 36.5℃, P 80次/分, R 18次/分, BP 130/80mm Hg, 体重63 Kg。专科情况:颈部、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双侧乳腺正常大小, 右侧乳头内陷, 无乳头溢液, 乳晕处可见橘皮样改变, 乳晕正下方可触及大小2.0 cm×2.0cm×1.5 cm大小圆形、欠光滑、质地硬、活动度差, 界限欠清楚、无压痛之肿物, 右侧腋下可触及3枚约花生米大小、活动、质软、无压痛、无融合固定之淋巴结。左侧乳腺乳头、皮肤未见异常, 未触及明显肿物, 腋下淋巴结未触及。
于2013年10月9日先局麻取右侧乳腺肿块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病理回报:右乳腺浸润性癌。改全麻先行左侧乳腺单纯切除术再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体病理标本: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肿物切口及淋巴结可见转移 (5/25) ;左侧乳腺考虑为导管内癌, 乳腺切缘均未见癌侵及。免疫组化结果:ER+++、PR+++、P53-、PCNA+++、Her-2-、Ki6720%+、ECNA-、CK5/6-、BRCA1++。
2 讨论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I-RADS) 评估分类为0~ⅴ级, 其0~Ⅲ级为良性, Ⅳ级恶性风险3%~94%, 其中Ⅳa3%~30%, Ⅳb 31%~60%, Ⅳc 61%~94%[1], 若乳腺病灶出现表面粗糙、针尖样、簇状或散在小点状钙化、分叶, 触诊病灶边界模糊等表现, 年龄>40岁, 表明恶性风险较高, BI-RADS分级评估应划分为Ⅳc级, 建议尽快手术治疗[2]。
本例右侧乳腺根据乳腺癌典型临床表现:乳腺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肿块质地硬、边缘不清、活动度差或与胸壁固定、腋窝可触及淋巴结、BI-RADS等典型表现, 术中切取肿物标本冰冻检查确诊乳腺癌与BI-RADS完全相符, 但对于本例左侧乳腺没有这些典型表现, 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检查又触及不到肿物的病人, 根据乳腺钼靶BI-RADS分级:4级, 采取左侧乳腺单纯切除术, 术后病理证明为:导管内癌, 本例手术依据完全靠BI-RADSⅣc级分级。本例双侧乳腺癌患者, 手术达到了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临床乳腺检查有多种手段, 主要有临床扪诊、x线、B超、CT、MRI以及红外线等。实践证明, 乳腺红外线属于淘汰的乳腺检查技术。B超对微小钙化的敏感性差, 所以B超在乳腺诊断中有很大的局限性。CT由于价格昂贵并且对微小钙化不敏感, 不能作为首选。乳腺MRI检查敏感性较高, 能够更早发现乳腺病变, 但其费用较高, 目前我国还不能作为普查的手段。乳腺钼靶摄影已成为临床上检查乳腺疾病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乳腺钼靶x射线是软射线, 能识别乳腺组织内各种软组织及异常密度改变, 从乳腺的整体来观察病灶情况, 包括了整个乳腺, 图像质量较普通x线图像高, 不易漏诊。
参考文献
[1]顾雅佳, 肖勤.乳腺X线报告规范化—BI-RADS介绍.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 13:322-326.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女性患者8例,年龄25~68岁,其中6例为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2例为一侧原发性乳腺癌另一侧为转移癌。8例在全麻下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继续接受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随诊至今均未见复发及转移。
1.2方法
8例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均选择了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改进功能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意味着女性将同时失去双侧乳房,失去女性的标志,对女性身心均是巨大打击,手术的安全性与术后形体改变都会造成患者的担忧。故术前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如对手术的抵触,患者拒绝接受事实,不愿配合手术;紧张和焦虑,双侧乳腺癌患者因害怕、担心,出现紧张和焦虑;恐惧绝望,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也是健康及形体美的重要标志,双侧乳腺癌根治术破坏了女性的形体,患者往往会丧失生活的信心,难以主动配合治疗。鉴于上述情况,护理人员应仔细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充分的理解,利用各种机会与患者交流,认真倾听,让患者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时制定并调整护理计划;向患者提供各种主、客观信息,适时安慰患者,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乳腺癌的进展,有目的向患者介绍治愈的病例,并取得家属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使其正确地认识疾病,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1]。
2.1.2 术前准备:
术前行常规检查和护理,如心肺功能及全身各脏器的检查,以排除向其他器官转移;严格备皮,告知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练的方法及重要性,指导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咯痰的方法,告知术后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与饮食:
患者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因双侧乳腺癌手术的创面较大,淋巴回流不畅,术后易发生手臂水肿,故应抬高双侧手臂,双肩下可垫软枕,将双臂抬高10°~15°;6h血压平稳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引流,双臂内收屈肘90°放于胸腹部,次日即可鼓励患者床边活动;术后禁食,如无明显恶心呕吐,6h后进食,由于手术创面大,对机体的创伤和消耗也大,故应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切口愈合及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若患者术后反应较大或体质较弱,可在术后早期给予静脉内营养(TPN)支持[2]。
2.2.2密切观察病情
术后注意患者血压、心率变化,预防休克发生;严密观察呼吸变化,有胸闷、气急应及时汇报医师处理;观察患侧腋窝有无肿胀及出血,尽量选择在轻度患侧的上肢测血压,但应避免长时间、连续测量。
2.2.3 加强心理疏导:
双侧乳房的缺失,会让患者害怕、自卑、敏感、甚至厌恶自己,情绪波动较大,绝望的程度比术前更为严重。良好的心理疏导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而做好家属、亲友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其丈夫的关心、体贴,往往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的关键[3]。对患者的关爱应耐心、细致、周到,为其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友的关怀,增强其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面对生活。
2.2.4 管道的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妥善固定双侧腋窝及创腔4根引流管,使用负压引流器,维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有效,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打折和滑脱,有效的负压引流,是防止创面积液,皮瓣坏死的关键。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脱出,每天更换引流管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预防逆行感染。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做好记录。一般术后24h引流量约50ml,逐日减少,3~5d即可拔除。若引流液短时间内明显增多且色红,应考虑活动性出血可能,及时报医师处理。
2.2.5 术后静脉输液:
“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静脉或皮下注射”等原则,作为术后常规已延用多年,但鉴于本组病例双侧同时手术已无健侧,且下肢静脉输液容易形成血栓,故对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应给予锁骨下静脉或颈内、外中心静脉置管,或选择手术损伤小的一侧静脉进行输液[4]。输液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减少止血带的结扎时间,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应抬高手臂。
2.2.6 患侧上肢的护理及功能锻练:
术后需随时检查术侧手臂有无肿胀、麻木,如皮肤呈紫色,皮温低,都提示腋下血管受压,应适当放松绷带。由于术中行淋巴结清扫,上肢淋巴回流受阻导致水肿,且乳腺癌根治术时,与肩关节运动相关的肌肉以及供其营养的血管、神经暴露,被切断或切除而破坏,由此造成某种程度的上肢运动障碍。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对双侧上肢都有破坏,为了防止发生废用性肢体功能障碍[5],建议加强各阶段的功能锻练,促进残留肌肉、血管、神经的补偿恢复,为恢复上肢功能和形体美创造条件。故应详细讲解功能锻练的原理、方法和意义以尽快恢复患肢功能。建议:(1)术后24h开始床上活动,间隔2h做手部、腕部的锻炼,如手指屈伸,腕关节屈伸等;(2)术后48h开始肘部锻炼,包括手指腕部同时活动,以促进肘部以下的恢复;(3)术后5~7d开始肩关节的锻炼,先前后小幅度活动,每天增加幅度,1周后开始逐渐增加幅度;(4)术后10~14d开始胸肌和整个上肢的功能锻练,包括拉力、爬墙、梳头等;(5)钟摆运动:术后2周两脚分开站立弯腰向前,高度至肩部,每次5~10min,每天2~3次。
2.2.7 生活护理: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双侧同时手术,无健侧协助,双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全部生活护理,如洗脸、刷牙、进餐、入厕和摇床等;另外,可协助翻身、叩背和自手部开始由远端至近端按摩,促进血液回流[6]。术后3~4d用三角巾固定双臂于躯干上,既避免腕部下垂,又能保持内收状态,然后离床活动,以减少肩关节活动,皮瓣滑动,这样有利于创面愈合。上述护理同时应对家属进行指导。
2.3 出院指导
乳腺癌术后出院仍不可忽视对患者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解除顾虑、保持乐观情绪,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对疾病康复非常重要,继续坚持双侧上肢的功能锻练,避免双侧上肢负重和长时间下垂,以防止上肢水肿。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肿瘤复发,指导患者自身查体,术后5年避孕,定期复查,及时发现转移病灶,及时处理,根据医师的建议继续进行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3 讨论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8例患者均能达到Ⅰ期愈合,无废用性肢体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手术围手术期加强其在心理、生理和疾病知识等方面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对于保证患者手术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帮助患者解除和缓解多种负面情绪,以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双侧,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彦景文.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15.
[2] 左怀全,付华,董虹亮,等.双侧乳腺癌22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9(4):22-23.
[3] 卢美秀.最新内外科护理[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973.
[4] 付岚,李俊英,李虹,等.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9-11.
[5] 汪小萍,李津津.乳腺癌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锻练方法的改进[J].现代护理,2001,7(10):5.
多灶乳腺癌伴双侧腋窝淋巴瘤1例 篇6
女,47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个月入院。体格查体:双乳对称,发育良好,皮肤正常,双乳头无凹陷;左乳未触及明显肿块,右乳11~12点距乳头约2 cm触及一肿块,大小约1.4 cm×0.8 cm,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度差,局部皮肤弹性差,桔皮征(-),双侧腋窝可触及如黄豆或蚕豆样大小淋巴结,质韧,无压痛,不活动;双侧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3.39×109/L,淋巴细胞计数8.20×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61.21%,血红蛋白140.0 g/L,血小板计数177×109/L,血沉4 mm/h。超声检查:右乳11点钟距乳头约2 cm处见一结节,大小约1.35 cm×1.0 cm~0.7 cm×0.6 cm,水平位生长,呈不规则形,结节边界模糊,边缘毛刺状,内部呈低回声,分布欠均匀,未见明显钙化灶,结节后方回声无明显改变,两结节呈“串珠状”(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结节周围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双侧腋下可见多枚大小不等的淋巴结,呈“葡萄串样”,右侧一枚大小约1.2 cm×0.8 cm,左侧一枚大小约3.5 cm×1.3 cm,淋巴结间未见相互融合,包膜光整,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部分外形呈椭圆形或圆形(图1B);右侧部分淋巴结淋巴门消失,内部呈低回声(与毗邻肌肉相比较),分布欠均,未见钙化强回声;部分淋巴结边缘、中央血流较明显。超声诊断:右乳实质样结节病灶,判断为US-BI-RADS 4C类,双侧腋下多枚淋巴结肿大,部分形态饱满。术中所见:患者于全麻下行右乳房病变切除术 + 右乳癌改良根治术 + 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右乳外上肿块大小约1.0 cm×0.8 cm~0.6 cm×0.5 cm,界欠清,无完整包膜,质硬,切面呈灰白色粉刺状,无光泽;双腋窝淋巴结多个,质韧,界清;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示右乳癌。病理肉眼所见:右侧乳腺组织1块,大小约6 cm×5 cm×2 cm,切面见2枚质硬区,大小约2.0 cm×1.0 cm,另见一质硬区大小约1.3 cm×1.0 cm,界不清,两者相距1 cm ;双侧腋下见多枚结节,大小约0.5 cm×0.5 cm~3.0 cm×2.0 cm。术后病理:(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级,大小分别为2 . 0 c m×1.0 cm和1.3 cm×1.0 cm,乳头下方见癌累及,上皮内见少量Paget样细胞,免疫组化I 2014-1236:雌激素受体(70%~80% +),孕激素受体(约90%+++),CerbB-2(+),E-Cadherin(+),Ki-67(3%~8% +);(右腋下)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双腋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组化I 2014-1236:CD20(+),CD79α(+),CD3(-),Cyclin D1(-),CD23(+),CD5(-),Bcl-2(+),CD21(残留FDC网 +),Ki-67(约10%+)(图1C、D)。骨髓穿刺报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免疫分型:CD5 79.02%,CD19 61.60%,CD20 63.18%,CD22 69.13%,CD23 58.96%,CD79a 34.51%,Kappa 2.87%,Lambda 7.34%,CD5CD1950.19%,CD5CD20 52.47%,CD5CD23 49.67%。最终诊断: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inetA(Rai 0)期。
图1 女,47岁,乳腺癌伴双侧腋窝淋巴瘤。右侧乳腺癌两结节灶呈“串珠状”(箭,A);左侧腋下多枚淋巴结,形态饱满,淋巴门消失,呈低回声(箭,B);腋窝淋巴结染色(HE,×200,C);淋巴结免疫组化CD20(+)(×200,D)
2结果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疾病。Tsimberidou等[1]回顾性分析了安德森癌症中心1985—2005年2028例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合并第二肿瘤的患者551例(27.2%),合并乳腺癌的患者58例(9.3%),20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现乳腺癌,且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本例患者相对较年轻,同时患有乳腺癌和淋巴瘤,符合Warren等[2]提出的重复癌的诊断标准:1每种肿瘤均是恶性;2每种肿瘤有各自独立的病理类型;3明确排除转移性。重复癌按第一癌与第二癌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同时性(6个月以内)和异时性(超过6个月)。本例患者属同时性重复癌,临床上较为少见。
乳腺癌伴发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有以下原因:1病毒感染:近年来已证实反转录病毒为乳腺癌与淋巴瘤的致瘤病毒,可诱发爬行类、灵长类动物的白血病、淋巴瘤及乳腺癌等。2淋巴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清除恶变的细胞而患第二肿瘤。3染色体异常及癌基因可能导致第二肿瘤的发生。细胞遗传学异常,约80% 的淋巴瘤患者伴有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13q14缺失、11q缺失三体12,涉及p53基因的17p、6q的缺失较少见,部分可同时有2种以上染色体变异。4生活环境及个人不良生活方式均会导致再次发生肿瘤[3]。淋巴瘤的发生使淋巴瘤细胞堵塞淋巴管,阻断了癌细胞的转移通路,并且淋巴瘤使诱导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的细胞因子减少,因此发生淋巴瘤的淋巴结伴有乳腺癌转移的概率大大减小[4,5,6,7]。由于本病罕见且容易误诊,临床多考虑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未考虑到本病的发生,未进行淋巴结活检穿刺组织学检查,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除考虑转移癌以外,可通过部分淋巴结结构的细微改变、淋巴结形态的饱满、淋巴门消失、回声减低、内出现细网状结构、彩色血流丰富杂乱等特征考虑本病的可能。
双侧乳腺 篇7
患者, 女, 50岁。发现乳腺肿块20余天。查体: 右侧乳房内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3.5cm ×3.0cm的肿物, 质硬, 表面光滑, 活动尚可, 压痛明显。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大小约2.5cm ×2.0cm的肿物, 质硬, 边界不清, 活动度差, 表面及皮肤无凹陷性改变。
采用美国产Logic400彩超诊断仪, 探头频率9MHz, 显示: 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腺体内一1.7cm × 1.1cm的低回声, 边界欠清晰, 形态不规整, 可见一直径0.6cm的强回声, 后无声影。未见彩色血流信号 (图1) , 右侧乳腺内上象限腺体内一2.1cm×1.2cm的低回声, 形态不规整, 分叶状, 边界欠清晰, 呈蟹足样改变, 内部回声不均匀, 见多个点状强回声, 聚集成团, 大小约0.4cm × 0.3cm, 后无声影, 其内部及边缘可见点、柱状血流信号, 呈高速、高阻型 (图2) 。超声诊断: 双侧乳腺癌。
手术、病理诊断: 双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腺浸润性导管癌单侧多见, 两侧同时发病较为少见, 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学者认为, 当肿块呈不规则形, 大小约2cm×1.5cm, 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伴钙化, 硬度偏硬, 纵横比接近或等于1, 腋窝淋巴结肿大, 应提示恶性肿块[2]。高频超声图像清晰, 低回声团块、蟹足样边缘及丰富血流, 尤其是沙粒样钙化, 是高频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重要征象[3], 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测量肿瘤的供血情况, 血流速度快说明供血量大, 肿瘤可能处于增殖期;相反处于静止期。
在实际操作中应细致、综合分析, 对于超声发现一侧乳腺肿块, 无论大小, 有无恶性征象, 均应仔细探查对侧乳腺组织, 以免漏诊。
2讨论
乳腺癌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好发部位为乳腺外上象限[1]乳腺导管原位癌突破导管壁则为浸润性导管癌, 根据癌细胞的主质与纤维性间质成分的多少和比例, 致使肿块的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包膜、境界和硬度等变化范围很大, 但是这些灰阶图像特点能直接反映肿块的生物学特性。乳
参考文献
[1]徐秋华, 陆林国.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图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
[2]徐秋华, 燕山, 袁方, 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超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 24 (5)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