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性

2024-10-31

主体参与性(通用12篇)

主体参与性 篇1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 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是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主体参与数学活动, 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 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创新.

那么, 在教学中又如何做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呢, 我个人的体会如下.

一、过程, 让学生主动参与

完成一个新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 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 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在方法上通过小组讨论, 独立思考, 以及动口, 动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使学生在知识, 技能诸方面素质获得提高.如,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这节课时, 我让每个学生带一个萝卜和一把水果刀, 依照长方体的教具, 让学生切出一块长方体状的萝卜切好后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说一说, 弄清楚长方体的特征.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讲评.学生在实验操作中, 讨论交流中达到了深化理解新知识, 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学生的主体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知识点, 让学生探究感悟

学习任何知识, 最好的方法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 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索知识点的过程, 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去完成, 去发现新知识.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首先让学生在三个大小相等的圆上用阴影部分表示出34, 86, 912;其次再剪下每个圆的阴影部分比较出43=86=192;再次引导学生根据等式43=86=912, 提出探索思考的问题:从左往右看, 分子、分母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说一说分子、分母这一变化规律.当学生把这一变化规律讲清楚时, 再去看书, 学生明白大家讲的分数这一规律, 就是分数基本性质, 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一新知.

三、练习, 让学生自主选择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就拿计算题来说, 学生对书上大量的计算题感到枯燥乏味, 产生厌倦心理, 处于被动状态, 针对此种情况, 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 在讲一道例题后, 让学生把书上的练习题自己去选着做, 你喜欢做哪道题你就做哪道题, 学生很高兴.教师在恰当时去问学生:你为什么不喜欢算某道题?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抓住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缺陷, 再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可创设有趣的游戏及竞赛活动.如, 计算接力赛、找朋友、夺红旗、奖励五角星等等, 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兴趣浓, 情绪高, 充分地掌握了计算这一技能.

四、疑难, 让学生自己提出

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还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以利于学生主动思考, 敢于提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不管是有用的, 或没用的, 都要加以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高, 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一定要给予回答, 在形式上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在教学生学完“积或商的近似值”时, 我沿用了答记者问这一形式, 学生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积或商要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作用在哪里?”“为什么求积的近似值要把题目算完?而求商的近似值却把题目算到一半?”“既然是近似值, 能不能用估算的方法来取?”等等.基础差的学生能提出基本的问题, 基础好的学生能提出较深层次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的学习中去, 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知识网络, 让学生自主建构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形成过程, 掌握本节课主要的知识点, 让学生自己小结, 不仅能及时地反馈所学知识的信息, 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主体参与的意识.如在教完“年、月、日”进行小结时, 我提出了一个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觉得有什么收获?”学生踊跃的举手发言, 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有的说:“我知道了平年有365天, 闰年有366天.”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中哪几个月为大月, 哪几个月为小月.”等等.课堂气氛热烈又轻松, 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也完整地建立起知识网络.所以很乐意参与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尽管处于主导地位, 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 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 而学生的学习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 强化储存的过程, 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 它需要学生主体积极地参与.因此,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始终应做到学生主体参与, 积极地引导学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参与整个过程,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 同化新知识, 构建新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到组织启发, 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而学生是充分参与了, 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主体参与性 篇2

一、高职教师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原本薄弱的职业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面临教育资源的紧缺和不易集中的问题,最为严峻的是缺乏一支素质精良的职教师资队伍。仅以“双师型”教师为例,数量不足且含金量不高,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低于15%的占了41.1%,其中,全国有130所高职院校无“双师型”教师。

高职优质师资匮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因素。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多数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的,以专科层次为主体,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行业岗位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资格教育。这意味着高职教师队伍与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不同的是不仅要有专深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技术和能力,同时还要拥有作为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也就是要求高职教师要做到“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兼备。而目前我国的高职教师队伍素质现状与要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职教师队伍中多为中职教师转职而来,教师学历层次不达标较为普遍,也就是说,教师承担专业理论教学的专业素养欠缺,即教师专业基础薄弱。

二是高职教师队伍中原本就缺乏技术型人才,中职教育投入有限,校企结合不紧密,没有实质实现校企联合办学,学生技能的培养多数依靠的是校本培训,其设施陈旧、设备老化,教师重复着有限的、过时的技术,新兴的专业技术不能及时地在教学中体现,即存在现有高职技能型教师匮乏和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是现有高职教师中充实进一批兼职教师,以弥补高职教师技能缺乏、技术过时的不足,但是这些兼职教师多数来自生产一线,没有经历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过程,不仅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更不熟悉学理性知识,也就是说兼职教师虽技能精湛但缺乏师范性。

四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批高校毕业生充实进高职教师队伍。新教师来源于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来自高校的高学历毕业生多偏重理论乏技能,依然存在专业性、技能性和师范性不能兼具的状况。

总之,现今的高职教师队伍面临缺乏“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兼备的优质师资。但是,就是这样一支高职教师队伍在承担着数以百万计的高职生的培养任务,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渠道除了不断充实优质师资,重要的解决措施是通过高职教师的职后培训来补救教师具体的不足,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目前的高职教师培训工作虽然为高职教师素质提高作出重要贡献,但是依然存在较为普遍的实效性差的问题,其中主体性缺位是集中的表现。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高职教师的素质,剖析高职教师培训主体性缺位现象并对症下药是当务之急。

二、高职教师培训主体缺位的现实分析

(一)高职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时呈现严重的目标主体缺位现象。表面上看培训方案的设计都是指向高职教师的,确切地说是指向高职教师群体的,缺乏对高职教师这支整合的教师队伍的具体分析,即缺乏细化和具体分析,导致培训方案设计笼统、空泛、针对性差,作为受训教师的培训需要没有体现在培训方案中,所以虽然培训方案中有培训目标,可实质上存在严重的目标主体缺位,培训工作因此而无的放矢,实效性差是自然的事。

导致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主体缺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致使培训方案制定实质上没有针对性。作为高职教师培训的四个主渠道:普通高校、高职师资培训基地、企业培训和校本培训,培训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培训机构各自为战,按照自身既有的培训模式设计培训方案,缺少对受训教师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直接导致培训方案设计时出现目标主体缺位。

(二)高职教师培训内容确定时需求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内容确定时的自上而下直接导致需求主体缺位。目前的高职教师培训还远不及高职学生的培训,尤其缺少订单式培训,更很少有对教师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培训,教师急需补充的理论、知识、技能很难在培训中系统地体现。最典型的是技能培训变为三不管的真空地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时高校因为要重视教师理论水平提高而不问津技能部分,国家培训机构因为关注培训人员的共性也不问津具体的技能训练,校本培训因为根本没有提供先进技能培训的条件而无法提供先进技能培训。所以虽然在职业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尽可能地开展着教师培训工作,但是从内容上就不能反映教师们的实质需求,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难有保证。

(三)高职教师培训方式选择时适应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方式选择时适应主体缺位表现在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培训方式选择时培训教师缺位,即当培训机构充分考虑高职教师实际情况安排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时,通常找不到合适的师资承担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任务,也就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且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现今又规模激增,使得原本就少有的“双师型”师资显得异常稀缺,短时间内难以补充,体现在培训形式上尤为突出。我们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十分清楚,有效地培训形式有哪些,但是因为培训师资的匮乏也只能选择能做的方式进行,造成客观上培训方式单一。另一方面,在培训方式选择时受训教师缺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通常清楚自己欠缺的知识、技能,但是通常不清楚如何才能最有效地获得这些知识、技能,所以作为接受培训的教师既少有选择的机会,也难提出合适的`培训形式上的明确要求,将培训形式的问题自然地看成是主办方的事情,另外即便有要求也很少得到满足,所以渐渐习惯于接受、不屑于质疑,这样,培训形式僵化老套也就民不举官不究了。 (四)高职教师培训评价进行时考核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具有制导性作用,而考核主体缺位使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工作丧失了评价的功能。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工作缺乏统一和规范的评价机制,根本做不到教考分离,甚至出现培训教师自行制定课程培训方案、讲授培训课程、拟定考试试题、评判学生试卷一条龙式培训,评价方案制定者与实施者相同,教练员、裁判员一体评价运动员的状况,使培训工作因评价主体实质上的缺位而失去其实效性。当然一些申请专业技术资格的培训评价公正而客观,但是考试的严格、高昂的培训费用和教师原有基础的薄弱与精力的有限,一般难以问津,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较为缓慢。

(五)高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时承担主体缺位

高等职业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上存在投入主体不清、互相推诿现象,呈现出高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主体缺位,并且直接造成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困难重重、难收实效。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一是显性的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表现在各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各项培训工作压缩、变相压缩上,经费投入不足、不配套和转嫁给教师等,比如,常见的计算机教学应用技能以考代培,各职业资格考试(部分教师涉及转专业或者在相近专业工作,需要拥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只能自己负担,否则没有岗位);二是隐胜的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表现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缺乏对教师进修提高的资助政策,比如,取消外出进修学习教师的津贴、停发因学历提升而脱产进修教师的工资、制定脱产进修学习延期评聘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规定等,客观上抑制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而这些非大型的培训更适合教师的个人实际,通常因培训经费的个人支付负担和院校的限制性政策而淡化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即便有合适的培训机会,终因培训经费投入主体缺位而难有教师参与。

三、多主体参与以提高高职教师培训实效性

高职教师队伍是一支庞大而特殊的队伍,决定了高职教师培训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现实培训工作因多主体缺位而难收实效,加剧了培训工作的难度,在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社会逐渐接纳职业教育、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大好势头下,通过多主体的积极参与,提高高职教师培训实效性,以优质的师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一)培训部门与受训教师所在单位联手确定培训方案,使得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定位准确并切实可行

明确职业教育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发展趋势,从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的单一发展向综合发展的趋势,培训部门在确定培训方案时,需要针对教师素质结构缺憾量身定做培训方案,也要充分考虑受训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教师培训后能够学以致用、充足够用,既不虚高也不就低,做到适用见实效。

(二)培训部门做好培训内容需求调查,自下而上地确定培训内容

一线教师最清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也最热切盼望得到补充和完善,因此来自一线教师的需求正是培训工作需要确定的培训内容。现实职教中最缺的就是专业技能和行业技术,可是教师得到的培训最少的就是技能培训,受训教师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培训部门针对受训教师的需求和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教师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综合发展入手,确立系统的培训课程,并且循序渐进地分期分批完成培训课程,最终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培训形式,发挥培训教师各自的专长,满足受训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做好对受训教师的需求调查,针对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恰当的培训形式,配备能够有效操控、驾驭各种培训形式的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择教适学。无论是高校访问学者、高层次研讨会、学历进修、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还是参与式、角色扮演式、模拟教学、现场教学,不管是国家培训还是校本培训、网络培训都以满足教师需求和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为前提确定培训形式。以良好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内容,培训教师各尽其才,受训教师乐得其所。

(四)建立统一而规范的培训评价体系,成立专门的培训评价机构,确立培训评价责任制,发挥评价的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两不管的状态,以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和完善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评价高职教育都不尽合适,因此需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价体系,来规范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同时设立专门的高职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建立责任制,避免一些培训工作走形式。通过评价实体介入,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把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出口,提高培训的含金量,增强培训吸引力,发挥培训的作用。

(五)设置高职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出台高职教师培训优惠政策,完善高职教师从业资格认定制度

主体参与 彰显智慧 篇3

一、创设富有张力的作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它是由多种成分和要素构成的一个综合体。课堂教学结构各部分联系越协调,功能发挥就越佳。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生活和奋斗着的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动力场,人的活动与这种场力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受教育于课堂,课堂应是一个能给个体以情绪感染和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动机或需要的客观环境。作文课堂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场”,成为学生抒写真情的“作文场”。

(一)选题多元 寻找作文的切入点

“题好文一半”,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选题,是创造性活动的第一步,也是良好作文的开端。如作文训练《爱惜粮食》是一次看图作文,为充分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命题。以时间命题——《一个春天的中午》;以地点命题——《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以事情大小命题——《一件小事》、《小事不小》;以懂得的道理命题——《我明白了》、《爸妈说得对》;借鉴《春天的雨点》命题——《春天的阳光》。以上命题或新,或实,或活,或有所启示,或有所借鉴,但都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想法。因此,能马上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情感,展开想象,打开思路。而且,让学生命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创造性的理解图意,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让学生化“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情境创设 开启作文的阀门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在师生之间的信息和反馈中,它是传送带、催化剂、润滑油,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教师不应做一个广播员,而应成为课堂关系网络上的一个点,以“教师情”诱发、激励、唤起“学生情”,在方法上或以述传情,或移情体验,或触发共鸣,或连类而及,从而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

首先,是联系生活, 展现情境。如学生练写说明文,教师作如下引导:“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记忆里,一定有许多色彩缤纷的花朵。今天,请大家拾起其中一朵----折纸。”学生拿出纸来,饶有兴趣地折着……折毕,教师宣布:“今天的作文课就是写篇介绍折纸方法的文章,请回忆刚才折纸过程,介绍你的折纸方法。”学生兴味盎然,下笔成文也就水到渠成。

其次,要说的是多媒体运用,再现情境。教学媒体的运用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情境的创设。尤其是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将生活画面不受时空限制而全部再现于课堂,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传递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感受和思维能力。

最后,要注意锻炼教师的教学语言。人们对优美的教学语言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果说教师是课堂关系网络上的一个点,那么教师语言则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整个课堂的氛围。因此,教师在课前要酝酿良好的心境,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

二、搭建合作日记的练笔载体

所谓合作式日记,也就是形成小组循环写作制,使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日记。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唐纳德.格雷夫斯指出:“学生最好在一种有组织,且能起到激励和支持作用的专业气氛中进行写作。”合作日记设立五至六人组成“合作日记小组”。一周中每位组员轮流写一篇日记,并对上一位组员的日记进行修改后写上评语,基于合作式日记的这一趣味的组织形式,老师以合作者和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引导学生在挖掘日记的题材内容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真诚地书写生活,鼓励孩子融入社会实际,去体验生活,以他们的稚趣和天真去看待世界,以他们的童笔表达生活,让他们在日记这个自由载体中,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快乐地“写作”着。

(一)操作形式——在循环中合作

合作日记改变总是让学生双休日回家独立写日记的老做法,而改之以循环中合作的日记形式。一周中每位组员轮流写一篇日记,如组员A是周一写日记,组员B为周二写日记。组员B在周二写日记时,要先修改组员A的日记,并写上评语,然后写周二的日记;组员C在周三也先对组员B的日记进行阅读及修改,然后完成日记,依此循环,类似于日记接力赛。为了激发各合作日记小组的合作积极性,合作日记小组间实行每周竞赛制,每月汇报制。各合作日记小组每周推荐本组最优秀日记,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评比,选出班级优秀日记。期末以哪一个合作日记小组获得的班级优秀日记的数量和质量为优胜小组的考核依据。循环合作的日记,消除了学生对日记的恐惧心理,增强了学生写日记的自信心和对日记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日记氛围”。学生在良好的日记氛围中,既是作者又是读者;既是“表演者”又是“听众”。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了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在合作日记中,教师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日记实践活动,在合作中与学生进行对话,从而起到一般教师评语达不到的激励效应。

(二)日记内容——在个性中彰显

“原来日记可以这么写!”一位参于合作日记的学生这样说。在开展合作日记的特色研究中,学生的特色日记写得有声有色。

1、插图日记: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这些都能激起小读者们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也让学生在相互中有了一份愉悦的享受。

2、绘画日记 :孩子们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儿童生活中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印象最深的事情。特别可喜的是,由于语文、美术两种以上的教学相辅相成,形成一种逐步完美的集合。

3、感想日记:前苏联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说:“训练孩子们从书本上搜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他们走向生活。”学生从课外书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名人名言”、“名人小档案”、“生活百科知识”、“奇闻异谈”“时事栏”、“好词库”、“佳句库”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或生活实践,写上感想,这样的感想式日记成为学生以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也是一定程度上向其他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一种自然途径。

4、专题日记:在合作日记小组中就某一个话题进行专题讨论,开展中你一言,我一语,往往是在思辩中有了真知灼见,写出了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切的日记。

三、形成独立周记的练笔氛围

一位哲人说:“人性中皆有悟,就像石头中皆有火。非敲击不已,火光始现。非功夫不断,悟性才出。”学生的课堂写作,可以说是一种集体创作,而学生离开课堂,进行的往往是个体写作。做好这里的衔接则必须加强写作意志的训练。而意志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作文教学又应如何为它的形成创设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独立周记,就是最好的回答。

(一)参与实践 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有内容写,并把这些内容有目的地写得丰富些。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活动,还是个体的行动,这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是自己参加的,体验当然会很深。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走进社区,参加公益活动、环保活动,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活生生的写作资源。有了生活,才有丰富的素材,让写作成为生活中的写作。只有体验,才会真实。我们提倡无论是融入社会还是参与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亲自体验,体验大自然的纯真,体验人际交往关怀,体验失败后的自强。学生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社会生活相融合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写作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写作教学的真谛。

(二)童心抒发 表达心声

作文,向来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尤其能体现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平时的作文其实也跟作家创作一样,是用笔和纸,再现心灵的历史,再现内心深处的真实。周记,这一写作形式能让孩子的心声在思考中有所沉淀得以抒发,唯有真实的才能打动人。周记,不需学生每天都写,一方面避免了学生为写而写,写作质量不高的现象,又给予学生一周的写作空间。引导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上,或从身边的事、人、物进行采撷写作的素材,比较利于学生写出带有生活气息的佳作。

主体参与性 篇4

一、以学生为核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以学生为核心, 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传统的教学中作为教学环节所重视的只有备课、授课, 而没有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强烈的爱好、兴趣。历史教材一味地强调历史的基础知识, 而很少增加其有趣的导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体系中不断融会贯通,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导入框、大量的史料图片等, 同时,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这样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也可以消除原有的枯燥乏味感。

2.积极启发学生, 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中把知识“导”出来, 为学生开展新的标题型课程, 开放学生的思路, 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同时也为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强、精力充沛, 可以建议他们进行历史情景剧、舞台剧表演等, 以扮演其中角色的形式来深刻体验历史知识、文化内涵等。在教学过程中, 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其中, 会使他们更加受益。学生以探讨的方式融入学习中, 会更信任老师, 并增加学习兴趣和热情。

3.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长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认知和感悟历史的过程, 每个学生由于个性不同, 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按照其特点、个性来引导学生, 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不要千篇一律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以免扼杀其创造性思维。

4.广泛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形式, 优化教学效果。在历史教学中, 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历史课堂的学习, 教师不但要有精彩的教学内容, 还要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历史氛围, 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学习历史的意义, 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课外可鼓励学生对博物馆、历史场馆、纪念馆、遗址等地进行考察、参观, 使他们不拘泥于书本上的内容, 通过参观、触碰、体验等方式, 深刻感受历史。

5.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历史课堂。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形、视频、动画和图像等结合起来, 让学生闻其声、观其人, 既产生直观、生动、形象等声像效应, 又使枯燥、抽象、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史料、事件变得具体直观、具有感染力, 使得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魅力, 从而激活学生的历史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在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时, 更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 以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历史学科的讲解,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答疑, 促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

1.在研讨中学习。现在的学生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潜在的独立思维模式有时已超过教师的认知范围。因此, 教师的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 尽量配合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束缚, 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可让学生针对课程展开讨论, 积极探索、发言, 使他们不断认知历史涵义。教师还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具有争议的历史问题, 供学生思考, 以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

2.在辩论活动中学习。教师可以针对历史学科问题, 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辩论赛, 让他们参与到辩论中来, 发表见解, 调动其学习的欲望, 以个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同时, 学生通过正反方的回答找出答案, 还可深刻理解历史的概念。

3.在调查研究中学习。组织学生课外调查小组, 对所在城市进行考察, 对历史进行发掘, 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证明,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 有利于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学校为学生提供机会, 定制服装, 开设场景, 排演话剧等,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按喜好扮演一位自己深知、熟悉的历史人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主动参与, 进入历史情境, 感受历史过程, 认识历史问题, 从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出发去思考历史问题, 使过去的历史“现实化”、抽象的历史“具体化”。

5.情境创设要更加生动。注重营造学习环境的设计, 主张学习知识与具体情境联系, 在情境中形成知识的建构。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具有很大程度的间接性。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遥远的过去, 许多事件对学生来说都不可亲身经历或接触。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补充资料, 整合教学内容,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情境化, 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活动着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再现那个时代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学生只有充分感知了历史, 才能充分地理解历史。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 使学生接受新型的历史课教学模式, 他们才能够融入到历史课堂中。通过大力开展历史课的实践、体会、辩论、扮演等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模式后, 更应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这样就能使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参与性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赵亚失等.编著国外历史教育连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柱, 2001.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5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在实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参与“.笔者在此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作 者:徐耀其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东二中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主体参与 学习兴趣

主体参与讨论 构建高效课堂 篇6

在课堂教学中常会遇见这些现象:教室里嗡嗡声一片,几人一小组围在一起,你讲你的,我讲我的,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小组中只有一人在唱“独角戏”,其他人当听众,没有学生间的互动;老师一提出讨论的问题,学生迫不及待地马上展开交流,没有充裕的时间独立思考,没有深刻的思维过程,有些学生“钻空子”,反把此时当作玩耍的最佳时机……课堂从表面上看热热闹闹的,但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针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课堂讨论进行研究,寻求提高主体参与有效性的对策,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的关系

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这时展开的讨论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因此,在讨论之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等每个学生都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以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如果时时讨论、时时探究,就会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愿望便会大大削减,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讨论情境

宽松和谐的氛围与师生情感的投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良好土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营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氛围,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使学生急于参与、乐于参与。在教学《山行》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老师,诗句中‘白云生处’的‘生’用错了,该是‘深浅’的‘深’。” 一石击起千层浪,这不是讨论的最佳契机吗?在表扬了这个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后,笔者趁势组织学生就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生’没错,是指白云生活的地方。”有的说:“‘白云生处’的意思是‘白云升起来的地方’,而‘深’是很深的意思。”有的说:“ ‘生’是指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因为 白云是动的,它们在不断变化,翻腾!”在话语的交锋中,在思想的碰撞里,学生们畅所欲言,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于学生之间的阅历、经验、水平等参差不齐,因而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角度、深度、范围很可能有差距。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力争让每个人都品尝、体验讨论的乐趣。如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展开讨论:“对待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做法各不相同,你们最欣赏谁呢?”有的说:“小猴能干,能把一袋麦子变成一囤麦子。”有的说:“小猴把麦子种下地,自己一年都没有吃到,万一那年田里闹饥荒怎么办?而小牛吃了半袋,剩下的半袋,自己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多好。”有的说:“小猪的做法最好。吃完麦子,可以想办法去吃别的,田里闹饥荒,麦子被虫吃等问题也就没必要担心了。”此刻,笔者不敢用文本的价值取向来否定他们,不敢用成人的思维来束缚他们,这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

四、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要适度

由于课堂讨论是将原本由教师被动灌输教学内容转向学生主动积极地渴望获取,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能力,巧妙地设计问题。如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讨论话题:“课文有哪些句子描写桑兰的坚强?你想对坚强的桑兰说些什么?”先分组讨论,再进行交流。问题的设置,可由学生提出,不过,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探讨价值,切莫贫乏、深奥,力求做到“精、趣、活、疑”。

五、及时指导,鼓励总结

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讨论、学习,发挥其自身“导”的功能。讨论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一一巡视,加强辅导。学生讨论离题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讨论有困难时,及时给予提示;学生讨论答案基本明确时,设法从更宽、更深的角度探讨和反思,同时掌握好各小组讨论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控整个课堂教学。学生讨论后,需要进行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可以评出“智慧之星”、“有识之星”等称号,促进其更努力地提高自己,对于其他同学,也能产生一种榜样的力量。评价时,既要对学生个人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肯定,更要侧重于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除了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

主体参与有效性的课堂讨论不是把课堂讨论的目的完全定位于得到某种结论,也不是把主动发展的主体控制为可批量生产的实用产品。它期待讨论中精彩的过程,期待动态的交流中生成“师生生命活力”。那样的高效语文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成长气息的地方!

(张孝彬 江苏省靖江市外国语学校红兴分校 214500)

主体参与性 篇7

一、转变教育观念, 革新教学思想

目前, 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就是努力工作, 专研技术, 提升教学能力, 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无论是在教学强度上还是在教学难度上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普遍较高. 有效课堂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更需要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之中, 为此, 实现初中物理的优质教学必须考虑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当前有很多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如在讲完密度公式之后, 有学生对密度公式还是一知半解, 这时我以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事作为例题帮助学生了解消化知识: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课中测得某物块的体积为100 cm3, 质量为270 g, 此物块的密度为多少? 解答此类型习题时, 我要求学生先看清楚单位是否统一, 如果单位不统一就需要将单位化作同一单位进行计算. 学生们很容易做出解答:

新形势下,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课堂的回归,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发展, 就是要实现学生知识的积累, 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升华. 这就决定了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摒弃以往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念, 改变师生地位, 自觉的分清课堂角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 老师只有了解学生, 理解学生, 才能真正很好地为学生的发展做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方法改革与调整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 更新教育思想. 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教育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 学校要履行启迪智慧, 探索真理, 发展科学, 传递文化, 服务社会的职责和造就人才、塑造人类的伟大使命, 而且还要强调教育功能与学术功能的结合, 更强调探索真理与传承文明的高度统一, 更强调社会的责任. 因此, 学校教育不应只是适应社会, 为社会服务, 而应按预计的社会发展方向主动引领社会发展. 新课程改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的措施. 许多教师认为能量守恒定律只限用于高中阶段, 在初中阶段可有可无. 但初中物理习题求解过程中, 如果介入能量守恒法能让学生解题过程更简便快捷. 如例题, 在光滑水平的导体杆上垂直放两个质量为m, 电阻为r的金属杆a, b, 其中不计水平导杆电阻, 长度处于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 两杆静止, 现在给aq初速v0, 使之向b运动, 就b杆的最大速度. 如果按照常规方式解答此题, 学生往往会感到十分迷茫, 有的学生甚至弄不清题目说的到底是什么.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介入能量守恒法. 作为一道电力综合题, 显示系统只有相互作用的磁场, 所以系统受外力为零.

三、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就初中物理主体参与式教学而言, 其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学生是否对物理学习有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 就不会再把学习看做是一件繁琐、枯燥的精神负担, 相反的还会主动的投身到探求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去. 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物理, 其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就基本的教学程序而言,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导入环节, 利用导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求意识.其次, 教师要善于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操作. 初中物理作为自然类学科, 是以实践为主的, 很多的物理知识都来自于生活, 那目的自然就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去, 为此, 在教学中, 物理教师一定要突出实践课程的安排, 可以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观察或者动手参与到实践实验的教学中去,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此过程中, 教师还要做好相关的教学辅助工作. 再讲完速度公式之后, 学生明白速度公式为, 其中物理量单位v代表速度, s代表路程, t代表时间. 但许多学生对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换算搞不清楚.

为了让学生明确上述单位换算关系, 我出示这样的例题让学生解答, 一辆汽车行驶了960米用时2分钟, 求这辆汽车的速度为多少? 学生们根据速度公式s. 不仅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也对单位换算有了清晰的了解.

主体参与性 篇8

一、大学参与性教学内涵

大学参与性教学综合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但作为一种渐进生成的教学理念,它是对历史上类似教学思想的一次突破。同时,它也是在历史上类似教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渐提升而成的。[1]大学参与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反叛,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都蕴涵着参与性教学思想的萌芽。

我国学者许建领对大学参与性教学进行如下界定:大学参与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投入,既包括学生的个体“神入”活动,又包括学生与教师、同学、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2]

大学参与性教学是一种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发展其主体性的教学观。具体来说,大学参与性教学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充分发扬主体精神,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其在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等素质上得到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理念。[3]

二、大学参与性教学特征

由于大学参与性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更大的参与性,因而大学参与性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的参与性教学。

(一)大学参与性教学具有生成性。

所谓生成性,主要指大学参与性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建构,便于学生的主体性由内向外、自然而然地发展。[4]大学参与性教学建立在交往与互动的基础上,它不同于传统教学单纯的“传道授业”功能。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通过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真知灼见,促使不同的个体形成崭新的自我。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培养形成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大学参与性教学中,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客观文本的解读过程,而是对话、交流、理解和意义的建构过程。教师和学生从单纯的“授”与“受”,转向更有效的知识创造历程,这样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大学参与性教学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特征是指大学参与性教学将学生看做有决定自己发展途径和方法的权利主体,并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弹性化的教学氛围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5]大学参与性教学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多维性和多层次性;教学内容教学不局限于教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及教学评价标准多样化等方面。大学参与性教学的开放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没有僵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相对自由的发展。

(三)大学参与性教学具有民主性。

民主平等,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只有具备这种理念与现实,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地沟通和理解。在大学参与性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在民主、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四)大学参与性教学强调主体性。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大学参与性教学的主体性教育特点,使之不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肯定学生在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只是关注大学教学方法变革,而是强调将大学教学的着眼点始终放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上。

大学教学过程,即是学生主动选择、主动参与、主动调整,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具体而言,在教学目标上,参与性教学强调建构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从而养成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促进学生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现有的发展水平。大学参与性教学涉及大学教学的所有环节,大学教学的全过程渗透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视。

(五)大学参与性教学强调全体性。

大学参与性教学强调全体性,即强调全体学生的参与。大学参与性教学认为,任何一个学生都应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都是教学所不能忽略的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教学中关照每一个学生的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三、大学参与性教学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启示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性,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发扬人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发展其主体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发展学生主体性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但课堂教学是主要阵地和中心环节。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追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并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近十多年来,大学课堂教学增加了许多新的组织形式,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但大多数课程及教师的教学观等,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观,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从学生自身来说,应把自己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主体意识。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大学参与性教学认为,在教学互动中应把学生看成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从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学生应意识到自己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的过程中,学生应遵从教师的引导但不盲目,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主体意识。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活动是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在大脑内部进行主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和发展,主体性得以生成,并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

社会实践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在大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结合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或开展小组论文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四)尊重个性和才能,培养创造性。

大学的教学对象是富有个性的个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差异,尊重个性和才能,从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引向新的水平。

同时,大学生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对问题大胆质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培养自身的批判意识与探索能力,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大学参与性教学能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和工作能力。大学参与性教学强调开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向华, 颜丙峰.高等教育的生成与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3]何丽丽, 李乐.试论参与性教学的实施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 2006 (19) .

[4]李森, 李霞.论参与性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5]黎晓杰.浅谈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完善[J].北方论丛, 2001 (2) .

[6]李霞, 李宝峰.教学主体参与度研究[J].教学研究, 2005.

主体参与性 篇9

一、高职教师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在原本薄弱的职业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面临教育资源的紧缺和不易集中的问题, 最为严峻的是缺乏一支素质精良的职教师资队伍。仅以“双师型”教师为例, 数量不足且含金量不高, 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低于15%的占了41.1%, 其中, 全国有130所高职院校无“双师型”教师[2]。

高职优质师资匮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因素。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多数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的, 以专科层次为主体, 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行业岗位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 要求学生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资格教育。这意味着高职教师队伍与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不同的是不仅要有专深的专业理论素养, 而且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际操作技术和能力, 同时还要拥有作为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 也就是要求高职教师要做到“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兼备。而目前我国的高职教师队伍素质现状与要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职教师队伍中多为中职教师转职而来, 教师学历层次不达标较为普遍, 也就是说, 教师承担专业理论教学的专业素养欠缺, 即教师专业基础薄弱。

二是高职教师队伍中原本就缺乏技术型人才, 中职教育投入有限, 校企结合不紧密, 没有实质实现校企联合办学, 学生技能的培养多数依靠的是校本培训, 其设施陈旧、设备老化, 教师重复着有限的、过时的技术, 新兴的专业技术不能及时地在教学中体现, 即存在现有高职技能型教师匮乏和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是现有高职教师中充实进一批兼职教师, 以弥补高职教师技能缺乏、技术过时的不足, 但是这些兼职教师多数来自生产一线, 没有经历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过程, 不仅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 更不熟悉学理性知识, 也就是说兼职教师虽技能精湛但缺乏师范性。

四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大批高校毕业生充实进高职教师队伍。新教师来源于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来自高校的高学历毕业生多偏重理论乏技能, 依然存在专业性、技能性和师范性不能兼具的状况。

总之, 现今的高职教师队伍面临缺乏“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兼备的优质师资。但是, 就是这样一支高职教师队伍在承担着数以百万计的高职生的培养任务, 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渠道除了不断充实优质师资, 重要的解决措施是通过高职教师的职后培训来补救教师具体的不足, 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目前的高职教师培训工作虽然为高职教师素质提高作出重要贡献, 但是依然存在较为普遍的实效性差的问题, 其中主体性缺位是集中的表现。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 提高高职教师的素质, 剖析高职教师培训主体性缺位现象并对症下药是当务之急。

二、高职教师培训主体缺位的现实分析

(一) 高职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时呈现严重的目标主体缺位现象。表面上看培训方案的设计都是指向高职教师的, 确切地说是指向高职教师群体的, 缺乏对高职教师这支整合的教师队伍的具体分析, 即缺乏细化和具体分析, 导致培训方案设计笼统、空泛、针对性差, 作为受训教师的培训需要没有体现在培训方案中, 所以虽然培训方案中有培训目标, 可实质上存在严重的目标主体缺位, 培训工作因此而无的放矢, 实效性差是自然的事。

导致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主体缺位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由于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 致使培训方案制定实质上没有针对性。作为高职教师培训的四个主渠道:普通高校、高职师资培训基地、企业培训和校本培训, 培训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培训机构各自为战, 按照自身既有的培训模式设计培训方案, 缺少对受训教师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直接导致培训方案设计时出现目标主体缺位。

(二) 高职教师培训内容确定时需求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内容确定时的自上而下直接导致需求主体缺位。目前的高职教师培训还远不及高职学生的培训, 尤其缺少订单式培训, 更很少有对教师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培训, 教师急需补充的理论、知识、技能很难在培训中系统地体现。最典型的是技能培训变为三不管的真空地带, 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时高校因为要重视教师理论水平提高而不问津技能部分, 国家培训机构因为关注培训人员的共性也不问津具体的技能训练, 校本培训因为根本没有提供先进技能培训的条件而无法提供先进技能培训。所以虽然在职业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依然尽可能地开展着教师培训工作, 但是从内容上就不能反映教师们的实质需求, 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难有保证。

(三) 高职教师培训方式选择时适应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方式选择时适应主体缺位表现在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培训方式选择时培训教师缺位, 即当培训机构充分考虑高职教师实际情况安排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时, 通常找不到合适的师资承担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任务, 也就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且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现今又规模激增, 使得原本就少有的“双师型”师资显得异常稀缺, 短时间内难以补充, 体现在培训形式上尤为突出。我们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十分清楚, 有效地培训形式有哪些, 但是因为培训师资的匮乏也只能选择能做的方式进行, 造成客观上培训方式单一。另一方面, 在培训方式选择时受训教师缺位, 参加培训的教师通常清楚自己欠缺的知识、技能, 但是通常不清楚如何才能最有效地获得这些知识、技能, 所以作为接受培训的教师既少有选择的机会, 也难提出合适的培训形式上的明确要求, 将培训形式的问题自然地看成是主办方的事情, 另外即便有要求也很少得到满足, 所以渐渐习惯于接受、不屑于质疑, 这样, 培训形式僵化老套也就民不举官不究了。

(四) 高职教师培训评价进行时考核主体缺位

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具有制导性作用, 而考核主体缺位使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工作丧失了评价的功能。高职教师培训评价工作缺乏统一和规范的评价机制, 根本做不到教考分离, 甚至出现培训教师自行制定课程培训方案、讲授培训课程、拟定考试试题、评判学生试卷一条龙式培训, 评价方案制定者与实施者相同, 教练员、裁判员一体评价运动员的状况, 使培训工作因评价主体实质上的缺位而失去其实效性。当然一些申请专业技术资格的培训评价公正而客观, 但是考试的严格、高昂的培训费用和教师原有基础的薄弱与精力的有限, 一般难以问津, 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较为缓慢。

(五) 高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时承担主体缺位

高等职业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 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上存在投入主体不清、互相推诿现象, 呈现出高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主体缺位, 并且直接造成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困难重重、难收实效。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一是显性的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 表现在各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各项培训工作压缩、变相压缩上, 经费投入不足、不配套和转嫁给教师等, 比如, 常见的计算机教学应用技能以考代培, 各职业资格考试 (部分教师涉及转专业或者在相近专业工作, 需要拥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只能自己负担, 否则没有岗位) ;二是隐性的经费投入承担主体缺位, 表现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缺乏对教师进修提高的资助政策, 比如, 取消外出进修学习教师的津贴、停发因学历提升而脱产进修教师的工资、制定脱产进修学习延期评聘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规定等, 客观上抑制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而这些非大型的培训更适合教师的个人实际, 通常因培训经费的个人支付负担和院校的限制性政策而淡化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因此即便有合适的培训机会, 终因培训经费投入主体缺位而难有教师参与。

三、多主体参与以提高高职教师培训实效性

高职教师队伍是一支庞大而特殊的队伍, 决定了高职教师培训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 现实培训工作因多主体缺位而难收实效, 加剧了培训工作的难度, 在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社会逐渐接纳职业教育、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大好势头下, 通过多主体的积极参与, 提高高职教师培训实效性, 以优质的师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一) 培训部门与受训教师所在单位联手确定培训方案, 使得培训方案设计时目标定位准确并切实可行

明确职业教育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发展趋势, 从专业性、技能性、师范性的单一发展向综合发展的趋势, 培训部门在确定培训方案时, 需要针对教师素质结构缺憾量身定做培训方案, 也要充分考虑受训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 做到教师培训后能够学以致用、充足够用, 既不虚高也不就低, 做到适用见实效。

(二) 培训部门做好培训内容需求调查, 自下而上地确定培训内容

一线教师最清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 也最热切盼望得到补充和完善, 因此来自一线教师的需求正是培训工作需要确定的培训内容。现实职教中最缺的就是专业技能和行业技术, 可是教师得到的培训最少的就是技能培训, 受训教师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培训部门针对受训教师的需求和要求, 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从教师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综合发展入手, 确立系统的培训课程, 并且循序渐进地分期分批完成培训课程, 最终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 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双向选择确定培训形式, 发挥培训教师各自的专长, 满足受训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做好对受训教师的需求调查, 针对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恰当的培训形式, 配备能够有效操控、驾驭各种培训形式的教师, 做到因材施教, 择教适学。无论是高校访问学者、高层次研讨会、学历进修、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 还是参与式、角色扮演式、模拟教学、现场教学, 不管是国家培训还是校本培训、网络培训都以满足教师需求和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为前提确定培训形式。以良好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内容, 培训教师各尽其才, 受训教师乐得其所。

(四) 建立统一而规范的培训评价体系, 成立专门的培训评价机构, 确立培训评价责任制, 发挥评价的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 又属于职业教育, 教师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两不管的状态, 以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和完善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评价高职教育都不尽合适, 因此需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价体系, 来规范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同时设立专门的高职教师培训管理机构, 建立责任制, 避免一些培训工作走形式。通过评价实体介入, 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把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出口, 提高培训的含金量, 增强培训吸引力, 发挥培训的作用。

(五) 设置高职教师培训专项资金, 出台高职教师培训优惠政策, 完善高职教师从业资格认定制度

首先, 需要国家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 为全国性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 并加强监管。国家“十一五”期间拿出100亿元来支持职业教育基础建设, 其中一项就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地方各级财政也要积极支持培训工作, 尽管高职教师培训工程浩大, 些许投入常常杯水车薪, 但是涓涓细流终将汇成江河。其次, 敦促各高职院校对教师培训的切实投入, 通过培训评估指标强制各高职院校保证经费和人力投入, 制定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的政策, 树立人才强校意识, 以人力资源储备迎接院校的长远发展。最后, 提高各高校教师对参加教师培训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从而发挥其积极性, 认识到终身学习型社会接受终身教育的必要, 并且以终身学习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认同并且积极加大对自身学历提高、学力提升的经济和精力投入力度, 从而获得长足发展。这样, 由国家、院校和教师的多方投入共同撑起高职教师培训工作, 终将受益于国家、院校和教师自身。

摘要:高职教师培训作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 其实效性直接影响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前, 出现了高职教师培训工作中主体缺位现象, 所以高职教师培训宜多主体参与, 以增强高职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促进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师培训,主体缺位,多主体参与

参考文献

[1]时晓玲, 李丹.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述[N].中国教育报, 2010-07-12.

构建充满活力的主体参与课堂 篇10

这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严重地影响着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笔者对阅读教学中如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进行了思考, 并进一步研究了主体参与的实效性问题, 力求改变教学中那些不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做法, 使主体参与落到实处。

学生的主体参与, 是指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客观世界主体地位的学生, 在外界多种因素 (尤其是教师) 的作用下,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获得自身发展。主体参与是发展性教学的重要思想, 是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发展的理想途径。

一、融洽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情感参与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 特别是教师要以情激情, 以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和期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1援切实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建立一种伙伴型的师生关系。

2援善于利用爱的“期望效应”, 架设师生情感的桥梁, 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 从而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3援诚心诚意地尊重、信任和鼓励学生, 要承认差异, 决不歧视任何学生。

4援以宽容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 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建议、质疑甚至挑战。

二、创设参与情境,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1援创设乐学情境, 使学生产生乐于参与的心理。

课堂上枯燥的讲解、大堆的问题, 常常使学生忙于应付“听”与“答”, 感到课堂学习单调、乏味。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环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智力活动进入最佳状态, 实现“以学为乐”的内心体验。如, 教学《海底世界》一课, 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海底世界。在融洽的气氛中, 学生们认真练习讲解词, 相互修正、补充, 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而且自主突破了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援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渴求参与的心理。

在教学中, 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 不愿思考时, 教师应把握住适当的教学时机,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 教学《田忌赛马》一课, 在学习了第一场和第二场比赛后, 我安排学生小组讨论:马的出场顺序还有哪些搭配方法?这些方法能不能让田忌取胜?从而让学生明白:虽然还有几种调换方法, 但每种方法田忌都是两败一胜, 而能转败为胜的只有孙膑的方法。此时学生们就会认识到, 孙膑是一个观察细致、考虑全面、善于思考的人。继而再让学生思考:如果齐威王不轻敌, 在第二场的第一轮比赛后, 能及时发现对方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推测对方策略, 结果又会如何?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断地提出具有探索性的新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求答案, 并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步培养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精神, 强化创新意识, 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为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针对性和层次性, 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问题的难度要尽量接近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3援创设“留白”情境, 使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课堂教学的40分钟时间里, 学生活动的时间应超过60%。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发挥个性的空间。如, 教学《麻雀》一课, 一位教师讲到文章的主题是“赞扬母爱的伟大”, 这时有位学生提出异议:文中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小麻雀的母亲, 它也许是小麻雀的父亲, 因为面对庞大的猎狗, 父爱的力量会更强大。另一位学生提出:既然父爱、母爱难以确定, 可以说赞扬了“爱的伟大”或“亲情的伟大”。对此, 同学们都表示赞同。此例说明这位教师平时就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 经常给学生一定的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自由, 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的创造力离不开丰富的想象,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如《黄山奇石》一课, 作者只重点介绍了几块奇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作者的描写方法, 对文中没有具体介绍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等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为那些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 并进行描述。

4援创设成功情境, 使学生坚定参与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与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 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通过恰当的时机、途径和场合, 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交往形式中, 学会倾听、交流、表达、协作、分享, 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并在体验中走向成功。当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适当渗透挫折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成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

三、沟通课堂内外, 实现全程参与

语文教学应“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课内时间有限, 课外则有广阔的学习天地。教师要沟通课堂内外, 让学生充分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

1援将课外阅读实践所得引入课内,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前要鼓励学生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 (如网络、电视、电影、广播等) 中搜集一些与课文主题相似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信息 (如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 , 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援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 或是对课内所学内容进行延伸, 或是对学习方法的运用等, 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增长知识, 提高阅读能力。 (1) 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如, 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发学生, 以酷爱读书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 等等。 (2) 创造种种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如, 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引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对比阅读、拓展阅读;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阅读的好作品;利用早读时间带领学生朗读或背诵优秀的古诗文。

3援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初中体育的主体参与模式 篇11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体参与模式;教师素质;教学环境

目前,改革和创新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主旋律,主体参与模式逐渐融进初中体育课堂,成为体育教学中提升教学成效的新模式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主体参与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它在增添体育教学工作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主体参与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实施背景

初中体育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单向的教学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动作的示范,而学生则单纯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学习方式的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有效激发出来,最终导致处于低位徘徊的教学成效长期存在。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些教师提出主体参与模式,希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融入体育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和机会。

二、主体参与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实施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初中教师教育观念的正确程度和深刻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教育成败,所以教师提升总体素质是必然。初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拴羊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教学发展,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才是必走之路。再加上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差异性教学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并找到合适学习方法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差异性的特点来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

2.学生参与空间的拓展

首先是搭建课外兴趣小组。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常规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组建体育课外兴趣小组,并对有相同兴趣爱好或者基础较好的学生开展专门的训练活动指导,以这样的课外互动方式,帮助学生自主进行体育活动,使学生更高程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延伸与深化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其次是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竞赛形式中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是激发学生上进心的有效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在重点项目训练完成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目的,在体质能力相似的学生之间开展竞赛游戏,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参与性和教学实效性上得到提高。

3.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会产生运动欲望,所以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可以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得到激发。如,团体越野,它可以把个人与集体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丁庆珠.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途径[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凸现学生主体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篇12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体参与意识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内部动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付诸于实际行动,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形成较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以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

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且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课始要启发学生参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始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课始教学的:开始出示下列各数:12、80、75、36、138、724、231、1 300、1 279。让学生计算哪些数能被2、5整除?然后让学生很快地说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学生都是把这些数分别除以3来判断,速度很慢,此时我说:老师能很快说出12、75、36、138、231能被3整除。这时有的学生说:这些数都是你出的,你当然能很快判断出来啦,如果我来报数你来判断,看你还能很快判断出来!接着我让学生报数我来判断,学生报出许多的数,还有学生故意报出位数很多的数让我判断,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来,最后再用除以3的方法加以验证,结果全部正确,学生个个感到惊奇,都觉得老师了不起,同时还在想:老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此时我说:“这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老师知道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你们知道了这个规律,也能同老师一样很快地判断出来,你们想知道这个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规律。”这样进入新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2. 课中要指导学生参与

学生要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有参与学习的能力,教师为学生参与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主要有:

(1)动手参与。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准确、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思维材料,引导学生用学具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思之有源。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课中我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一是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一说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二是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它的面积你会计算吗?用什么办法可以求三角形的面积呢?三是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图形,有的学生拼成了一般图形;有的学生拼成了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拼成了长方形。四是问学生:你认为拼成什么图形比较好?为什么?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动脑参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思维是关键。所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要用脑去参与。参与时主要是解决怎么想和想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在知识关键处、转折处设问,通过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求同、求异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从而探索新知、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发展能力。

如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

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教师提问: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什么特点?什么量随什么量的变化而变化?从左向右看时间和路程是怎么变化的?从右向左看呢?变化有什么规律?从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启发,学生发现了:任意两组相对应的四个数都可以组成比例,由此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

又如:在一堂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如图)。

一般学生是先求出半径的平方,再求半径,但是学生求出半径的平方是45时,无法求出半径,此时我启发学生思考:半径需要求吗?如果不求半径,知道半径的平方能求出半圆的面积吗?学生经过思考,弄清了知道了半径的平方也能求出半圆的面积,再用半圆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了。

3. 动口参与

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只有充分接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才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学生用脑去想什么、怎样想是看不到的,是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观察的结果、思维的过程和解题的思路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思维过程,对学生的表述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以纠正,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尾要保持学生主体性参与

课尾要进行精心设计,及时反馈,让学生体验在参与中获取知识的乐趣;可以用积极的评价、表扬、鼓励来保持他们的主体性参与;也可以留趣,对知识巧作孕伏保持参与;也可以巧设思考题,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保持参与等。

上一篇:集体阅读下一篇:传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