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精选12篇)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行之有效的学习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亦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创设新颖和谐的语文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证明,人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新授《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境,我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幻灯片:(1)鲁迅送书给白莽;(2)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3)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4)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5)柔石在狱中学德文;(6)龙华枪杀烈士现场;(7)鲁迅提笔著文;(8)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与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我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营造了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接着,我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干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妙语迭出,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点燃一支烟,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一直坐在书桌前,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供交互式的语文学习环境,促进教学相长
如果时间、精力、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尽量多地制作这种课件,但事实上是不太可能的,偶尔为之尚可。所以我们要提倡资源共享,把做好的东西放到网上去,相互利用各自的教学心血结晶。当然,再好的教学软件也只解决了优化教学过程的一半,即“教”的一方面,说到底还是在“教”字上狠下功夫,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很可能变“人灌”为“电灌”,这样的教学依然是单向的、不完整的,盲目性的。有的教师上课为了突出多媒体教学这一点,使出浑身解数,一个接一个使用多媒体,没有加以科学的安排和整理,没有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结果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听得稀里糊涂,想得混乱不清,课后一问,也是一片模模糊糊的印象。与其这样,还不如不用,毕竟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是任何一个课件、任何一个多媒体工具都无法取代的。我们必须明白:多媒体不管怎么发达,相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只能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全部,最关键的还是不能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优化教学信息的传输和反馈,步优化教学过程
我们要转变观念,通过现代化教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美国有这样一个课例:让学生在校园里每小时记录一次太阳照射自己产生的影子的位置、角度、长度的情况,然后把记录的数据用电子表格做成图形,看影子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比较春天记录的影子和其他季节记录的影子有什么区别,并与其他同伴交流各自的结果。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学生对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都综合在一起,等课程结束时,每个人都掌握了他所需要的技术。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课例,但仔细思考,却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哲理。我认为,“影子的故事”并不是按照知识点的划分来进行教学,而是在综合的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去研究自己、研究身边的人与物。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学会了技术、了解了天文知识,而且有机会去感觉自己在太阳底下的影子,用尺子亲自去测量,用笔把它记录下来,用电脑对它进行分析,用画图软件给自己和影子作画,用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比较,可以去感悟实践的全过程,并从中体验到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科技的先进和伙伴的友谊,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培养的是一种研究的态度,一种充满人文价值的科学精神,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缺少的东西,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另外我们也可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上来,如《胡同文化》就可以让学生下载北京四合院图片,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四合院的特点,进而说出四合院与胡同文化的联系。通过这些学生自己能利用网络就解决的问题来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变革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条件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是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应用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学习理论和课程理论的不断发展,发现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性教学、真实性问题解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已经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解决了大信息量的记录、存储、传输、显示、加工等问题,为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提供了崭新的理念和技术,使实施个性化的课程方案成为可能。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跨学校、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寻找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内容,从而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语文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问题,提出的时间尚短,在理论上实践上的研究还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但只要每一个人都有“整合”的意识,都有在教学中大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勇气,都有不断总结、探索的毅力,都有善于交流的愿望,加上不断学习,一定会使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领域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使语文学科教学从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2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积极意义
1.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众所周知,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所产生的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以现代教学手段与文科教学整合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文科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过程就不仅要考虑知识因素,也要顾及语言功能、意念和实际运用,并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还得重视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文科教学的上述要求和特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所具有的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创设与语言交际相仿的生活情景,造就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可以说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不断转轨和人们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特征的深刻认识,大部分教师将会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出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并不断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使学生思维得以开拓
目前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效果已初见端倪,它对于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意义深远,具体而言它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激发联想。我们知道作为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想象力丰富,且处于主动发展时期,而且学生愿意去发现各种事物。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学科教学的动态感知优势,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由以技法培训为主的传统艺术学科教学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艺术教学转变的课堂教学改革中,现代教学技术的介入无疑增添了动人的风采,为当前所进行的提高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创造能力的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保证。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手段,在艺术学科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和所产生的显著教学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教学,能产生生动直观的动态播放效果,多样变化的视觉效果、妙趣横生的媒体转换效果以及美不胜收的构图变幻效果,这些效果可以产生强烈的课堂震撼,把学生带进理想的艺术境界,使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现代教育特色,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是现代教学观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注意问题
1.教学模式的合理选用
我们知道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课程特点,如何合理选择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特点,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是每一个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诚然,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种类是很多的,但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学校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课堂展示类的软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为教学服务,课堂展示类课件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这是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一条宗旨。同时作为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多媒体是多种电化教具的组合,每一种教具都有不同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也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的利用多媒体,盲目利用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因此,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合理选用,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前提,如实物投影仪能表现事物静止放大的图像,但对于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却很难表现;影像能形象、动态、系统地描述事物的发生过程,但运用过多必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如何科学利用多种媒体,是任课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教学课件的有序开发
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面临的问题是明显的,例如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电教教室基本上已经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和一套完整的电子教学系统,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价格昂贵,如今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屏幕较小,这对于一个几十人的教学班来说,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再例如,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某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练习和单调的课堂讲解上,不重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性教学,或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当然,合理的练习仍然是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愿望。
结合目前教学实际,我们认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课件的构思与制作尚未到位,我们知道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学科教学理论水平,即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方法、学科创新能力与教学水平等等诸多方面的联系,因此,一个完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够完成,但是实践中由于相关教师对某些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部分学科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所以有序开发课件的问题值得重视。
三、结束语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3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为了促进本校并带动本地区教师大力开展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大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效率,总结成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经验,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工作的进程,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效性研究这个科研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条件
1.教育理念更新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逐步实现教学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之间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地针对实际应用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开始逐渐出现,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教育界目前的热门话题之一,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注重进行课程之间的整合性研究。
2.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
本地区一直重视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自全国推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主持人所在学校把课程整合作为校本教研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同时增加了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上的投入,陆续为学生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为本课题实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设施基础,又提供了极佳的实验研究氛围。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和范围
由于科学课中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生活及自然界的各种奇妙的现象和原理,本身就容易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危险的实验、微观的现象、抽象的原理、漫长的周期等科学课中的难题,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因此,在课程整合的研究中,本人选择了对信息技术和科学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研究,希望通过在这两门课程的整合研究中总结出的意义和方法,能够为学科整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2.研究价值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帮助或代替教师进行各种和教学相关的活动,如果在学科教学中得到合理地运用,一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环境、理化实验过程等,教师就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探索和发现的大千世界。
二者的成功整合将开创一个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新纪元,有利于推动当前对于课程整合研究工作的进展。同时,由于教育教学理念的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通过针对性的特例学科对象的研究,也有利于总结课程整合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
(三)研究目标
促进本校并带动本地区教师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大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效率,总结成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经验,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工作的进程。
(四)研究内容
研究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的了解和利用状况;研究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效性的途径、模式。
二、基本观点与主要结论
(一)基本观点
对现代教育技术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观点: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要体现实效性、工具性、全面性。
1.实效性
从实效性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中的整合应以课件辅助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通过演示过程、变化,展示资料、现象,阐述原理,讲解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工具性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同时认识到,课件的运用不是唯一的方法,也不一定总是最佳的方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教学效果的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日常教学中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根据实际需要,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
3.全面性
教学不要局限于课堂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命题评价和小结性检测作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还应认识到,命题评价和小结性检测也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因此,这方面不应该成为教育技术运用的死角。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检测评价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工具的全面应用包含在教师、学生两个运用主体及课前、课堂、课后的三个阶段。这也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二)主要结论
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提出的创新观点及其意义概括起来就是:颠覆、扩容。
1.颠覆了以前对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整合教学严格区分的惯常做法
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说,辅助教学也是整合教学中的一部分表现形式,只不过辅助教学是整合教学研究和发展中较低层次的初级阶段,整合程度较浅。这样的意义在于:以往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整合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避免将二者混淆一谈,杜绝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行辅助教学与整合教学的等同的现象。
2.把学科教学整合的外延拓展到课外,把教学延伸到生活之中,学以致用
由于经济发展等差异,各地的教育信息技术设施建设不一而同,课堂中的教学局限太多,而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表示注重课前的预习和自身能力培养,教学成果的检测、考核都是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我们要放宽视野,除却课堂教学中那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以外,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巩固拓展,以及自我评价之中亦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就能够利用家中的电脑完成部分任务。
让学生把课余在家中玩电脑的时间利用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使学生和家长走出电脑和网络是洪水猛兽的认识误区,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的工具性,并加以运行,这样不仅缓解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建设的压力,也使家长和孩子们对于信息技术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发现它在工作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可大大提高家庭电脑在工作、学习中的利用率,极大地推动整合研究进程。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具体做法及其意义作用整理如下。
1.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打破条件限制,突破教学难点
⑴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将抽象的现象或原理形象化。
2.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网络资源,扩充课堂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网络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⑵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网络资源,并对其加工利用,有效延伸学习成果。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及突破性进展(理论上的新观点、实践中的新举措)
(一)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多个学校的教师分组合作研究
课题组以校为单位分成数个研究小组,分工合作,实验教师各负其责,通过研讨交流共享成果,有利于增加实验密度,提高研究效率,并可通过对比研究反复论证成果。
2.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别
考虑城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建设在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调研范围涵盖了城乡4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校,有利于提高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和普遍意义。
3.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实验、交流成果
课题又一创新之处在于:运用E-mail、QQ群等现代化手段增强各实验小组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主要体现在:部分调研活动主持人实地考察有一定难度,就由课题组相关实验教师将调研资料和个人意见通过E-mail发到主持人的邮箱,然后由主持人组织有关研究人员进行研讨;同时由于是以校为单位分组进行不同任务的实验研究工作,各组负责教师随时可以在组建的QQ群中进行汇报、交流,使得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的交流和解决反馈及时、畅通无阻,确保课题实验研究的实效性。
4.实验研究不拘泥于课堂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评价和考核等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所以课题组在整合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并不拘泥于课堂教学之中,而是力求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科整合教学体系。
(二)理论上的新观点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科教学的主渠道,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亲历每一件事物,所以我们强调资源整合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在保障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各种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
通过一系列调研活动和对调研成果的分析、研讨,课题组成员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途径。首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既减轻了教师“教”的负担,又促使学生主动、自主的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结果就是学生不但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资料丰富翔实,图形(图案)、文字、声音、影像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其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或者让学生自主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教学活动中的某个任务,而且,这个过程应该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这个范围内,也包括完成课前的预习性作业或是课后的巩固、拓展性作业的过程。这样一来,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教育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拓展了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据此可知,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外乎两点: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一些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打破时间和地域的客观条件限制,或对某个原理进行形象化的比喻说明,将抽象的现象或原理形象化,可以轻松突破教学难点;二是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的技能。
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
学科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还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习成果。在学科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也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让他们尝试运用收集到的资料。比如学习了植物千奇百怪的叶子的知识以后,可以让学生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收集一些资料,然后做电子报、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中小学校进行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实践中,应该把信息技术看作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把它融入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各个层面。这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从这个角度出发,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体现在教师、学生课前的准备,以及学生在课后的深化、拓展和教师的命题评价、检测等方面。这样一来,也减轻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运用以上策略收到了实效,同时在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方面的研究上最终形成以下观点。
1.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应以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辅助的方式为主
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方式,是最容易实现的。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对现代教育设施和环境的要求不高,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工作难度,选择的内容更适合教学内容,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容易驾驭课堂活动的方向,教学目标更容易达成。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课件。
演示型课件的作用主要是演示某些过程、变化,展示资料、现象,通过生动直观形象的文字、图案、声音、光影、视频、动画等阐述原理,讲解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交互式课件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一步一步验证方法、原理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过对于大多教师来说,制作难度稍大,消耗的备课时间也比较多。
2.从课程整合的意义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无处不在
教师必须同时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课件的运用不是唯一的方法,也不一定总是最佳的方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教学效果的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而这个工具性体现在教师、学生两个运用主体及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阶段上。
教师的运用主要是在课前和课中(课堂)。课前的运用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主,如查找适合教学内容的资料、制作课件等。课中(课堂)的整合以使用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运用课件是最常用的方法,但亦可运用信息技术即时解决一些相关难题,同时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的运用应是全方位的。课前主要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找需要的资料,为学习做好预习性的准备工作。课中(课堂)主要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或是在条件具备前提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即时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课堂中未解决的问题,或是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或加以运用。
3.评价和检测也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不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死角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和检测也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课程的整合研究也应该把这部分包含其中。
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从作业、练习和测验中得到评价,通过及时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反馈间隔时间越短,学生越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强化所学知识。
(三)实践中的新举措
由于是多校间合作研究,而且实验计划时间较短,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资源,发挥多校区合作的优势,我们以校为单位将之分为数个研究小组,把实验任务进行细化,同时做到责任到人,采用分组实验、各负其责,阶段研讨、共同汇总等办法,提高了课题实验研究的效率,保障课题实验目标能够在计划时间内顺利达成。
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优势地位,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和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平台,加强实验学校之间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边研究边总结,对各种研究经验和成果进行交叉论证,以检验其实效性,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四、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经过课题组参与实验的各校教师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得益于上级教研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其他学校实验教师所在单位相关领导、部门的帮助,特别是在本校主要领导、教研科室、部分教师的鼎力支持下,课题组的实验研究进展得非常顺利,虽然研究时间较短,但依然取得了一批令人欣慰的成果: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相关论文陆续获奖或发表;课题组成员设计的教学课例陆续获奖或做经验推广;部分实验教师运用实验成果指导学生或制作课件获奖;部分参与实验的教师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
五、存在问题与研究设想
通过一系列相关实验和研讨活动,课题组对本地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现状得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本地区目前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基本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实质就是课程信息化,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只能有限地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课程整合以及如何提高整合效率,我们准备采用下面的对应策略。
1.转变观点,彻底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化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观点,不能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教学效果的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课件以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当堂搜索教学资源,或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使其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彻底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工具化。
2.从课程整合的意义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进行课程之间的整合性研究,主要是因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之间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课程整合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大学科教学的信息量,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使教学内容和活动更贴近生活,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具有实际意义。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4
理念更新与技能培养
要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教学, 首要任务是要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的素养, 而这又有赖于全体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此, 我们不妨采取以下策略。
1.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这包括:布鲁纳的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发现学习理论、加纳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等。还要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改经验, 学习兄弟学校的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的经验,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 分析和研究与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有关问题。
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电脑、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师通过学习培训, 要会运用电脑和学校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自动化办公, 会使用常见的电脑应用软件, 会运用电脑技术制作和处理文字、图像、影像、动画、声音等文件, 从而掌握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基本技术。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每个教师都能熟练使用浏览器查询和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 不仅会运用它查询校园网内的信息资源、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软件, 还会利用它在Internet上搜寻各种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和信息, 为自己的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服务。
技术准备与特征呈现
信息时代, 网络教学成为了可能, 这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由服务器、教师主机和学生工作站联接而成。教师通过主机控制整个网络的每一个终端, 与学生进行交互会话, 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前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教学活动中, 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 首先在局域网 (如校园网) 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若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要求, 则可进入Internet网, 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或信息。网络具有实时、高效传递信息的功能, 可以实现点对面、点对点的信息传递与统计, 教师不但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料, 向部分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而且还能通过网络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探究方案设计、探究过程及结论, 在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过程后对全体学生课堂诊断并实时统计诊断结果, 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反馈, 为教师实施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参考信息。这一切都需要技术的支撑, 既包括硬件技术也包括软件技术, 更离不开通讯技术。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有着自己的特点: (1) 体现学生主体性、主动性与认知发展水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特别是信息技术中有关技能的学习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科课程比较而言, 信息技术课程有更大的主动发挥的余地。再有, 信息技术课程要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与其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 (2) 实践性, 即教学上要求学生手脑并用, 注重操作训练, 在课程设计时应加强“做中学”“学中做”等实践环节; (3) 课程的整合性。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求与其他学科整合; (4) 信息化和网络化。学习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 学习者是信息的处理者, 那么学习者就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就是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的一个挑战: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恰当地选择信息工具, 主动地利用信息资源, 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因此,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网上信息的获取、发布和处理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 (5) 创造性。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本质反映。
实施模式与教学优势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本着网络化、互动性、自主性、层次性、合作性、创造性等原则, 可以创生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势。在网络环境下, 师生信息技术教学的活动方式更加丰富。多年来, 我们对以下几种模式进行了实践。
1.教师为主的情境展示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学习目标, 依据课文内容, 从网上搜集资源, 创设情境, 教师和学生围绕问题共同思考讨论, 教师再展示情境资源,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建构。
2.学生为主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课程学习需要, 提出相关学习主题, 并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和收集方法, 学生围绕主题, 从网上收集有关信息, 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 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网上交流, 最后归纳出有关问题的结论。
3.师生与生生互动的交流教学模式。通过由教学软件、多媒体和网络设备构成的信息技术教学支撑平台围绕所要学习问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通过多流向思维的碰撞、交互、沟通, 使学生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多种解决途径, 从而对构建知识产生创新的洞察力, 培养了学生推测、质疑、批判、争论等探索知识的能力。
4.学习小组为主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教学中, 教师将学习风格和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组成协作小组, 协作小组围绕学习主题对各协作小组及各小组的同学都进行分工, 负责问题的不同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与学习主题有关的信息, 并协作建立小组的展示作品, 小组间的作品相互共享, 相互交流、讨论和评价, 达到构建知识的目标。
以上教学及教学模式的实施, 使网络环境下教学优势显现了出来。首先, 能突破时空界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 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自行安排学习计划, 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地得到解答;网络的教育手段有利于个体化学习, 它以学生自学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
其次, 教材在网络中得到扩展和延伸, 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便于扩充和获得学习资源和信息, 促进学习者探索前沿知识, 能够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角色转换与作用发挥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活动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垄断者, 不再是知识的机械灌输者, 而应是学习群体的组织者、学生自学的咨询者和学生智力交流的协调者, 是学习情境的建构者, 是学习资源和过程的导航者。实现角色转换后, 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分析学科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 分析知识结构以及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然后根据知识点的结构和教学目标勾画出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同时根据知识点的属性 (事实、概念、原理、技能、问题求解等) 和教学目标 (知道或了解、理解、简单应用或会、掌握等) 列出教学目标分析表。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和资源, 选择教学媒体。选择哪一种教学媒体, 主要是根据教学信息对学习者的感官产生有效刺激和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决定。教师要学会选择和使用各种类型的媒体, 学会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材料, 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把学生圈在狭小的信息范围内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3.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和学生自主性活动。教师指导性活动主要是交待教学目标, 引起学生注意, 明确具体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对情景的观察;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协商讨论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观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度较大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联系实际, 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自主性活动主要是围绕有待探索的问题, 对教师和网络中提供的情景, 进行积极观察, 并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人机交互实际操作, 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 进行查询、阅览、检索, 对所得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学生独立思考, 对学习资源的选择分析后, 与教师、同学进行协商讨论, 深入思考, 发现并提出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积极通过语言文字 (电脑输入) 来表达观点;通过语言文字 (电脑输入) , 进行意义建构。
学科整合与素养提升
实践新的教学模式, 发挥网络的优势, 各学科教师都要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 这正是我们在本文开头所讲的, 信息化时代,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信息技术教学, 这是一种大的信息技术课程观。通过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有利于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观念的更新。
1.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拥有了个人的空间, 学生会感受到自己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每个学生在网络中都有人格独立性的一席之地;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 学生在参与性的学习中, 学会了独立观察, 独立地获取信息, 独立地判断, 独立地思考。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参与讨论的机会, 且在这些讨论和活动中都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与此同时, 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个性, 显示自己的能力, 展现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的成果。学生在这种自我表现中可以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是真正的个性化的教学, 学生有发展自己的机会,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基础, 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 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
2.学生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和培养可以提升信息素养, 如前面所讲, 这是信息化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较高, 能熟练查询和获取网络上学习信息源, 并能从信息源下载所需的资料;能根据学习需要, 对所选择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存储和运用;能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通过网络直接通讯, 进行学习问题的咨询、讨论和交流;学生在作业和课堂讨论时思维方式活跃, 想象力丰富,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 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知识面更广, 知识结构更合理, 知识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具个性, 创新意识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强, 学习更有计划, 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领导、教师、家长都实现了观念的转变。由于网络化环境下教学显现了实效性, 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家长的观念都发生了转变。教育领导者感受到了时代为教育带来的新面貌, 教师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角色, 家长与学校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渠道也变得畅通起来。
有一点这里需要提及, 那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出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还要建立和完善适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正确评价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使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建构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和谐学习环境, 达到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 篇5
语言文字是学习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认识的工具。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对获取新的知识,实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乃至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中心环节。儿童的阅读要通过内部的语言把阅读材料变化成自己理解的内容。通过阅读,不仅对儿童的字词学习起到巩固记忆、扩大联想和加深理解的作用。而且,为儿童的写作提供范例和心理准备,不仅对识字、作文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多种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现以九年义务制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 我爱故乡的杨梅 》一课为例,浅谈运用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转化教师的角色,变“演员”为“导演”。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 “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化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6
关键词: 数学教师 专业技能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在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学校所面临的挑战更艰巨,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信息技术教育问题更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教育技术时代的到来,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可以说给数学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为了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升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数学教学模式必须有所创新。在掌握了信息教育技术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制定数学教学模式的内容与措施,科学谋划与积极探索。本文通过信息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师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数学教师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信息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的影响
进入信息教育技术时代之后,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必然会受到影响,并产生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变化的出现,使得数学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教学改革的任务也更艰巨。下面具体分析信息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师带来的影响。
1.正确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关系。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学校开销,增加学校的办学效益,提高教学效率,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加大投入,对学校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装备,并对老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培训学习,构建了新型的多媒体教学体系,这样原本繁琐的工作环节有所简化,同时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导致旧事物的消失,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取代了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教育技术数学辅助教学工作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体现在教学效率及学生能力的提高方面;其次在学生素质提升方面更合理和科学。但是人们也不能够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毕竟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年来也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为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可总结和提炼我们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让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对新时期数学老师的新要求。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需要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我们一些部门根据教学实际,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有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使老师具备新型的数学素质,并在专业技能方面做到训练有素,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工作的质量。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通过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以及工作方法,使自己更适应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使信息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更好地整合。
3.新时期数学老师的自身素质培养。
在信息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逐渐脱离了传统单一化的工作模式,需要掌握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教育技术,满足教学对于数学教师的新要求,在信息教育技术数学管理方面需要更重视。同时在职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危机意识,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使自己能够更优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二、做好信息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工作
针对以上信息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的影响,我们要根据信息教育技术的特别和要求,制定更完善、科学的整合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分析如下。
1.具备和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技能是时代的需要
在新型数学教学模式出现的同时,整合方式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教学需要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相应地要加大信息信息理论知识的培训,帮助数学老师更好地顺应教学需求。对于当今的数学教师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所要求的,同时是现代教学所必需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只有在教学中全面培养数学老师这方面的素质,才能够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2.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探究性学习。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型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数学老师对教学基础理论的全面掌握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具备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学校首先需要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次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并积极运用到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工具打好坚实的基础知识。
3.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延伸教学范围,拓展教学深度。
我国信息教育技术发展至今,不同领域的各种信息每天都在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在数学教学方面也是如此,各种新理论不断出现,旧的理论不断创新。这对于学校来说压力很大,想要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大限度地吸收这些新知识,首先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就要进行突破与改变,通过这些方面的完善与改变,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及吸收知识的效率,延伸教学范围,拓展教学深度,在相同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4.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更需要计算机辅助学习。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更主动地搜集网上的数学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快体会到当前的信息教育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总之,数学教师要及时了解信息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及产生变化,针对信息教育技术的影响和要求,创新更完善、科学的数学教学模式,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完善学习条件,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白小丽,杜香梅.创设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课堂氛围[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3).
[2]杨大军.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9).
[3]李斌.数学教学的基本设计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2007(04).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7
一、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作用
1. 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
当前是信息社会, 因此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较多的信息, 使学生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信息技术手段恰好具备大容量展示、多样在呈现、视听效果震撼等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如生物教师在传授《癌症》时, 可以把有关癌症的大量图片、动画、电影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课件中, 课上利用CAI课件演示, 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癌症的相关内容, 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这节课,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了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科学防治, 真所谓受益终生。
2.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多媒体手段, 展示课题相关信息, 提出相关问题, 教给学生分析、思考、总结归纳, 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 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改变物距、调整光屏位置, 观察成像特点, 总结成像规律。这个实验探究活动可以不在实验室里进行, 克服了实验室不能随时随地做实验的弊端。让学生分组探究, 对比数据进行分析, 探讨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 化难为易, 突破难点
理科学科特点是微观现象、抽象事物多, 采用多媒体手段, 可以把微观知识宏观化, 抽象知识直观化。宏观化、直观化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如:物理学中分子运动是微观的现象, 通过CAI课件制成放大近万倍的运动规律课件, 方便学生观察, 不仅调动积极性, 更能有效解释事物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 几何教学中往往涉及动点、动线、动面问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解决这些教学难点, 把抽象知识、平面知识直观化、立体化, 增强空间效果, 有效破解教学难点, 化难为易, 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科学合理运用, 避免资源浪费
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 更不是完全取代, 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融合,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要恰到好处。不能为了用设备而用设备, 要为了出效果而用, 为了解决教学难点而用, 为突出学科特点、知识特点而用, 避免资源的浪费。另外, 在信息整合过程中, 占用了师生大量的课外时间, 如果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就不如常规教学好, 整合是为了优化, 使教学更科学、更合理。
2. 符合科学规律, 避免知识误导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教学, 不能脱离教学实际以及事物发展规律, 脱离了这个轨道, 整合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 再完美、再优秀的课件都必须以此为前提, 所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教学软件时, 不是单纯地想到信息技术, 还要与学科资源有机结合, 制作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课件, 制作用其他方法做不到还能解决问题的资源。
3. 合理开发利用, 避免时间浪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要充分体现新课标, 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资源时, 把好的自制课件等课程资源优胜劣汰, 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作用, 实现优质资源人人共享, 避免时间、精力的浪费。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8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龙头的现代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国际潮流, 势不可挡。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辅助学习, 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 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采用合作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共事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式的训练, 教师不停的讲, 重复的讲, 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就死记硬背, 疲惫的应付, 以至于出现考完忘光的现象。同时, 现在的学校大都采用“竞争”结构的教学, 强化个人竞争, 导致学生为在竞争中取胜, 千方百计提高自己, 缺乏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学习中形成了封闭、保守、嫉妒等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心理,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中已形成自已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大多数教师对数学课程的认识仍局限在教科书上, 他们只是按部就班、认认真真的把大纲要求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传授的过程仅仅是讲透知识点, 讲题型, 讲结论, 让学生练习套公式, 应付题型, 主要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及应用, 很少真正让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忽视学生创新能力, 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在教学组织上, 以教师为主角, 学生为配角。教学模式大多以“复习、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小结作业”为主, 很少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分组讨论、师生共探”为主。这已成为急需改变的问题, 严重的影响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2 理论依据
新课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学有兴趣, 变教学为导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 老师, 学生, 教材平等的对话, 交流合作, 探究发展。强化学习兴趣和方法, 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贴近时代。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的立论基础之一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工具。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 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 不同的见解, 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 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 归纳总结一般规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合作精神, 学会树立信心, 尊重他人, 发挥潜能, 实现自我。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条著名条幅:“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 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 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做多个维度展开。
3 现代教育技术与合作互作互助学习的整合
整合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 在教育学, 心理学, 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 学生, 教学方式, 教学媒体等教学诸要素的作用, 联系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使整合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 产生聚集效应, 这种整合以信息技术为媒介,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从而真正让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 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 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4 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 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
对于数学来说, 教材对内容的编排具有严密的思维性, 没有前面的知识作铺垫, 就无法讲授后面的内容。但信息技术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因此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 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有必要时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但作任何调整都不应违背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极积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 以易操作性和切合学生实际为努力方向, 对某些内容, 可进行分块教学, 备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Authorware, powerpoint等多媒体制作工具, 对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能更好的展现知识, 分析知识, 应用知识的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合理按排, 合适的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 为成功的实施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 合理确定合作小组: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前提, 小组人数在4-6人范围内,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以形成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积极氛围, 合作小组可以用各种方法完成分配给他们的任务, 如一个学习任务可以让每个成员都说出自己想法或做法, 再集中解决焦点问题, 最后形成归纳总结。也可以部分负责实践操作, 另一部分记录, 分析总结, 这对发挥学生各自才能有这重要的作用。
3) 组织指导,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合作互助学习:
现代教学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 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建构。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的操作, 尝试, 交流, 讨论, 质疑, 解惑。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 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彻底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 如“二次函数图像”教学时, 我将此课做为小组合作互助活动按排如下:教师通过手柄控制二次函数图像并且对全班进行小组分工, 以四人一小组。
甲:上机操作, 自己输入a、b、c, 观察a、b、c变化时图象的变化, 尝试多次输入后探索a、b、c对图象的影响。
乙:记录每次a、b、c变化。
丙:分析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经过象限, 增减性, 与X轴交点个数, 对称轴等性质变化。
丁:负责归纳与小结。
当学生把各自收集的信息汇总并计算, 分析归纳后, 得出了一分满意的报告。对确实存在疑虑的问题, 教师进行指导。利用多媒体资源共享, 将小组研究的成果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 这种借助于计算机技术, 分工合作学习形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各守其阵, 闭门造车的模式。加上学习者的积极参与, 交流合作, 整个过程已成为一个自主的认知过程, 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生在分工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和收集, 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中增强了交流, 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 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同学们也惊叹计算机给他们带来的方便, 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 从重复的作图与计算中解脱出来, 去探索更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网络的广泛使用促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 借助于网络, 学生可以大量了解书本之外的数学知识, 更形象深入的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北师大教材七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一节中, 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方式教学。在多媒体网络教室, 学生以4人为一组, 每组提供一台电脑、七巧板学具及记录本。具体分工为学生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各小组推选组长、电脑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 明确每一个学生的任务, 要求边做边思考、讨论、避免盲目地在网上冲浪。要求合作后从中得到有用的结论或想法, 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时在与他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思维。用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在认识的偏差。
1) 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欣赏七巧板组成的图案, 丰富书本上仅有的几幅拼图, 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习的欲望, 产生学习的动机。
2) 引导学生主动去研究七巧板的组成, 并记录附表如表1。
3) 小组中一同学动手做一幅七巧板, 小组合作进行拼图, 有效地弥补网络教学的不足, 还增强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使学生在合作中受益。
4) 在互联网上拼七巧板, 四人合作在网上试试拼图, 组员按顺序轮流在网上拼图, 并将自己的作品保留。
5) 及时向教师反馈,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功能, 把每位同学的作品投影在大屏幕上, 让学生们共同探讨, 作出评价。
利用多媒体网络功能, 丰富学生的视野, 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知识面, 将图形动起来, 而不再局限于书本上仅有的几幅图案, 让平时“想不出”、“说不清”、“画不像”图形生动起来。同时学生通过互相评价, 互相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交流能力, 还可以相互启发, 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5 要注意的问题
a) 教师应正确的把握要研究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 要设计一些具有适当的挑战性, 既能让学生感到困难, 又能感到在相互合作借助网络能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时间给少了, 问题探索的不彻底, 时间给多了, 就是浪费, 一节课45分钟如何合理分配, 就成为教师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试金石。
b) 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合作活动有效的控制, 对探究的内容要作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也不是每个学习任务都要借助于信息技术, 不是让合作学习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 更不是做好教学课件后按部就班的从头讲到尾, 成为一个讲台上的“播音员”。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和合作互助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中静态的、单向的知识传授形式。注重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实现意义学习。
摘要:新技术、新媒体网络的出现给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做学习数学的主人。在教育技术环境下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教与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就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互助合作学习方式的整合的内涵和基本要素加以阐释, 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谈一些想法。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合作互助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堂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9
一、转变观念, 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者
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大保证。近几年我们学校特别注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投入, 先后投入资金已经超过500万, 具有了一定的硬件基础。从而保证了几年来我们老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 促使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 充分调动了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迎接全新挑战, 勇于创新实践。所以, 作为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就要循序渐进, 逐步转变自身观念, 迎接挑战, 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者。
二、加强学习,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我们老师现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 我们学校就组织每个学期都要搞一次培训, 包括一些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也是积极参与。我们学校上百台计算机都是通过10兆光纤连接到因特网, 学校近期又给每位教师买了笔记本电脑, 所以具有机器多、网速快、容量大的很多优势, 老师们几乎是已经离不开网络, 各个办公室、多媒体班级、公共教室、多媒体大厅、电子备课室等共有近三百个网络端口, 上网查询、下载已经是老师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了, 全校200名教师已经超过一大半能够自己熟练应用软件制作课件了, 很多老师都是利用网络、带着笔记本电脑或者优盘走进教室直接上课的。投影仪、大屏幕早已经遍布整个学校各个教室, 老师无论在办公室还是教室都能轻松上网, 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现代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使教育教学实现飞跃式发展, 更有助于教师现代教育素质的提高, 只要我们不断钻研实践就能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适应课改过程中对整合的需求
多媒体技术能够处理数字、图形、文本、图像、声音、视频以及动画。因此, 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 势必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采用了诸多媒体, 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把碰撞试验或者平抛、斜抛等运动形式做成动画演示给学生, 在化学、生物教学中把微分子的运动做成动画, 那么直观的视觉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从而使学生轻松进入情境, 乐于思考, 印象自然也就深刻了。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10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若想全面实现深度融合, 我们首先应处理和重新编排课程内容,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使其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增强形象认知, 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进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论
深度融合具体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 使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增强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创新能力。其本质是对教学结构的改革, 旨在通过融合实践, 来优化教学效果[1]。为全面实现深度融合的目标, 我们加大了在实践活动中的探索, 不断开发教学资源, 改进教学模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法和实践
在信息化这个大环境下, 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为全面实现融合目标, 我们应创新学习和教学模式, 推广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 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2]。
(一) 创建智慧课堂
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创新, 最终创建了智慧课堂。教研组每月开展一节以智慧课堂为主题的教研课, 同时, 还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整个学校, 智慧课堂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1. 网络学习。
课前面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 具体包含学习任务卡、微课、学习效果检测卡。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卡可在家中、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 一旦遇到问题, 可通过网络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
2. 预习效果检测。
通过学习效果检测卡, 待完成自主学习后, 可立即检测预习效果, 进而清晰认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 教师应认真归纳整理, 记录其中代表性问题, 并在课堂上集体讨论, 最终将问题解决。
3.小组协作。首先, 围绕教师精心挑选的学习疑问开展小组内部的协作探讨, 在此过程中, 学生可充当教师角色, 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其次, 围绕课堂探究任务开展交流讨论, 如若小组内部无法解决, 可请其他小组帮忙。另外, 教师还应从旁指导, 确保自主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4.巩固练习。通过测试平台进行巩固练习, 并依据检测结果, 掌握学习情况, 同时, 教师还应全面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 可依据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的指导。同时, 学生还应充分利用为知笔记这个工具, 认真记录课堂笔记, 以此来加深记忆[3]。
(二) 开发课程资源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原有的教学资源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日益突出, 一方面, 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 缺少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无法达到现代人才培养标准。这要求, 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扩大教学资源量, 实现共享。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开发出了微课这种教学资源, 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还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均可在云端自由下载教学资源, 并存储在终端设备中, 将移动式学习变成现实。
(三) 构建研修平台
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 有效融合新开发的课程资源和创建的智慧课堂, 依据课堂反馈, 明确研修主题, 构建研修平台。
1.上传预案。合理选择开课伙伴, 形成开课团队, 待明确开课任务后, 借助网络资源或者实地交流, 编写教学设计, 并上传教学设计。这主要是为了营造全校老师参与优化课件的良好氛围, 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入职的老师来说, 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团队磨课。研修团队应及时整改教学设计, 然后上传到研究网中, 而开课团队应虚心接受研修团队的整改意见, 调整并完善教学设计, 再上传至教学设计栏目。这个环节主要是在校园教师队伍中创造研发氛围, 为新课改的新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 观课评课。
信息化专用教室是举行开课活动的主要场所, 其中研修团队人员应全员参加, 其余教师可通过网络听课, 在听课的过程中应及时发表个人评论, 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发表评论。在学校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要让教师互相评判, 从而取长补短, 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校园中传承, 提高信息化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这要求开课人员应虚心接受同行建议, 思索、总结, 撰写教学反思, 确保质量, 上传至研修网中, 以供参考。只有不断进行反思, 才能将好的经验保持下去, 将不合理或者不适合的方式、做好和理念摒弃, 创造良好的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观念, 还改进了师生关系, 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达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赢局面, 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建设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其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进程, 这两者的融合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应积极探索, 有效掌握最新理论和方法, 进而全面实现深入融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彦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我见[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12) :33-33, 38.
[2]于福强.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4, (29) :67-67.
[3]周学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11) :136-136, 137.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 篇11
一、让信息技术架构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桥梁
【教学片断一】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师: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三角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动态展示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提炼出的三角形。
师:课前,你们已经试着自己做了一个三角形,老师从你们的作品里选了几幅,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动态展示)这是用钉子板做的,这是用纸折的,这是吸管做的。这么多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它们都有三条线段。
师:如果请你画一个三角形,你准备怎么画?
生2:画三条线、边、线段。
师在白板上画,故意三边不相连,生急着要纠正。
生3:连在一起。
师:那我接着画。
生3:又过了。
师:那应该怎么改?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请用手势比划一个三角形(板书:完整三角形)
师:现在我们来看(白板上重点演示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像这样的几条线段首尾相连,在数学上我们就称之为“围成”。(板书:围成)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完善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对三角形概念中“围成”一词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这是一个动态的词,“围成”在这里指的是三条线段必须首尾相连,但是在多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认为只要有三条线段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三角形了。为了纠正学生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课前所做的三角形等具体的认知素材,让学生关注到三角形是这些物体的边线所围成的形状,让学生初步构建“围成”的表象,然后再通过电子白板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围成”指的是三条线段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在这样形象、直观而又不着痕迹的演示下,学生顺理成章地构建了三角形几何意义上的认知,自己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就水到渠成,形象又生动。
二、让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探究“抽象定理”的舞台
【教学片断二】讨论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操作后,学生对4厘米、6厘米、10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产生了争执。
师:有争执才会有思考。请认为能围成的同学围给我们看一看。
请学生到前面实物投影上操作。
生1努力调整各种角度想要围成三角形,但总是失败。
师:看来线段的端点太粗了,影响了我们的判断,那这三条线段到底能不能围成呢?让我们一起看电脑演示。我把这两条线段轻轻往下压,围成没有?再往下压,现在呢?想一想,再往下压会怎样?(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用白板中的放大镜功能聚焦两条线段的连接点,这时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这两条线段连接成了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正好与10厘米重合,这三条线段组成了两条重合的线段,因为4厘米+6厘米=10厘米,所以并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抽象的定理。我们知道,儿童的学习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因为操作活动更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的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所以本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四条不同的线段,让他们摆一摆,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进而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但是操作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在操作的基础上积极生长?经过试教,我发现多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操作的四组线段中,有一组是与学生的认知是有冲突的。在操作活动后,我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及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时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学生认识到,原来4厘米、6厘米、10厘米真的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是连成了一条直线,这样一来这个结论就更具说服力,从而纠正认知上的偏差,有效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为后面有效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打下基础。在学生发现规律、探究验证的过程中,电子白板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白板上的围一围、白板的动态演示、白板上的现场书写无不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的生生之间、师生与白板之间交互的 “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视探索研究为一种乐趣与享受,进而使自己的学习经常处在主动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之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让信息技术引领学生的练习向深度思维方向发展
【教学片断三】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练习
师:现在你会判断下面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了吗?
(1)6,4,2;(2)6,4,x。
师:x取几厘米时肯定能围成三角形?先给我最小的数值。
生1:3厘米。最长边是6厘米,4+3>6,所以最小值是3厘米。
师(结合学生回答,将线段延长至3厘米,动态围成三角形):说得真清楚,还有吗?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电脑动态展示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直至结果出现10厘米):到10厘米的时候还可以吗?说说为什么?
生2:可以,因为4+14>6。(大部分学生激动地举手,并开始反对)
生3:是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我们只要看两条短的边就可以了。6+4=10,而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两条边相加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我的方法更简单。只要看两条短边相加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了。如果能围成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里6+4=10,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动态展示围不成的情况)
练习环节最能检测一堂课的学习效果,也最能体现教师对于整节课的思考。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在练习环节,在体现一个“趣”的同时,我主要体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是整合。我精心设计的每一道习题都有检测的侧重点,层层递进。为了让习题检测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空间观念,我让每道习题都“动”了起来,让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围绕着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达成度。二是巧变。我的习题都是从最基本的习题变化引申的。以学定教的课堂追求灵活多变,追求知识之间的生发点。这两道题让学生的思维层层引爆,最后在交流中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与批判性学习的能力。同时,电脑动画的及时“围一围”,使这三条线段具有生命,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在线段的变与不变中灵活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和的关系,并且利用多媒体,还适时渗透了数学的学科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的美、数学的趣。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教材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契机,只要我们带着创新的精神与探究态度,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中进行大胆实践,我想,打开信息技术那扇窗,也许改变的并不仅仅是我们的课堂。
(责编金铃)
endprint
新课程标准中“把信息技术全面引入教学领域”的指导性倡议,给教师的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教师的关注点也逐渐从传统的PPT转向功能更强大的FLASH,甚至是电子白板领域,它在课堂上所体现的形象性、交互性、趣味性、研究性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之间不断碰撞思维、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养、锻炼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呢?本文就结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对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作一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
一、让信息技术架构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桥梁
【教学片断一】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师: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三角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动态展示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提炼出的三角形。
师:课前,你们已经试着自己做了一个三角形,老师从你们的作品里选了几幅,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动态展示)这是用钉子板做的,这是用纸折的,这是吸管做的。这么多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它们都有三条线段。
师:如果请你画一个三角形,你准备怎么画?
生2:画三条线、边、线段。
师在白板上画,故意三边不相连,生急着要纠正。
生3:连在一起。
师:那我接着画。
生3:又过了。
师:那应该怎么改?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请用手势比划一个三角形(板书:完整三角形)
师:现在我们来看(白板上重点演示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像这样的几条线段首尾相连,在数学上我们就称之为“围成”。(板书:围成)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完善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对三角形概念中“围成”一词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这是一个动态的词,“围成”在这里指的是三条线段必须首尾相连,但是在多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认为只要有三条线段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三角形了。为了纠正学生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课前所做的三角形等具体的认知素材,让学生关注到三角形是这些物体的边线所围成的形状,让学生初步构建“围成”的表象,然后再通过电子白板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围成”指的是三条线段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在这样形象、直观而又不着痕迹的演示下,学生顺理成章地构建了三角形几何意义上的认知,自己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就水到渠成,形象又生动。
二、让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探究“抽象定理”的舞台
【教学片断二】讨论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操作后,学生对4厘米、6厘米、10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产生了争执。
师:有争执才会有思考。请认为能围成的同学围给我们看一看。
请学生到前面实物投影上操作。
生1努力调整各种角度想要围成三角形,但总是失败。
师:看来线段的端点太粗了,影响了我们的判断,那这三条线段到底能不能围成呢?让我们一起看电脑演示。我把这两条线段轻轻往下压,围成没有?再往下压,现在呢?想一想,再往下压会怎样?(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用白板中的放大镜功能聚焦两条线段的连接点,这时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这两条线段连接成了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正好与10厘米重合,这三条线段组成了两条重合的线段,因为4厘米+6厘米=10厘米,所以并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抽象的定理。我们知道,儿童的学习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因为操作活动更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的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所以本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四条不同的线段,让他们摆一摆,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进而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但是操作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在操作的基础上积极生长?经过试教,我发现多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操作的四组线段中,有一组是与学生的认知是有冲突的。在操作活动后,我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及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时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学生认识到,原来4厘米、6厘米、10厘米真的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是连成了一条直线,这样一来这个结论就更具说服力,从而纠正认知上的偏差,有效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为后面有效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打下基础。在学生发现规律、探究验证的过程中,电子白板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白板上的围一围、白板的动态演示、白板上的现场书写无不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的生生之间、师生与白板之间交互的 “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视探索研究为一种乐趣与享受,进而使自己的学习经常处在主动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之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让信息技术引领学生的练习向深度思维方向发展
【教学片断三】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练习
师:现在你会判断下面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了吗?
(1)6,4,2;(2)6,4,x。
师:x取几厘米时肯定能围成三角形?先给我最小的数值。
生1:3厘米。最长边是6厘米,4+3>6,所以最小值是3厘米。
师(结合学生回答,将线段延长至3厘米,动态围成三角形):说得真清楚,还有吗?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电脑动态展示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直至结果出现10厘米):到10厘米的时候还可以吗?说说为什么?
生2:可以,因为4+14>6。(大部分学生激动地举手,并开始反对)
生3:是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我们只要看两条短的边就可以了。6+4=10,而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两条边相加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我的方法更简单。只要看两条短边相加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了。如果能围成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里6+4=10,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动态展示围不成的情况)
练习环节最能检测一堂课的学习效果,也最能体现教师对于整节课的思考。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在练习环节,在体现一个“趣”的同时,我主要体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是整合。我精心设计的每一道习题都有检测的侧重点,层层递进。为了让习题检测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空间观念,我让每道习题都“动”了起来,让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围绕着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达成度。二是巧变。我的习题都是从最基本的习题变化引申的。以学定教的课堂追求灵活多变,追求知识之间的生发点。这两道题让学生的思维层层引爆,最后在交流中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与批判性学习的能力。同时,电脑动画的及时“围一围”,使这三条线段具有生命,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在线段的变与不变中灵活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和的关系,并且利用多媒体,还适时渗透了数学的学科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的美、数学的趣。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教材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契机,只要我们带着创新的精神与探究态度,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中进行大胆实践,我想,打开信息技术那扇窗,也许改变的并不仅仅是我们的课堂。
(责编金铃)
endprint
新课程标准中“把信息技术全面引入教学领域”的指导性倡议,给教师的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教师的关注点也逐渐从传统的PPT转向功能更强大的FLASH,甚至是电子白板领域,它在课堂上所体现的形象性、交互性、趣味性、研究性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之间不断碰撞思维、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养、锻炼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呢?本文就结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对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作一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
一、让信息技术架构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桥梁
【教学片断一】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师: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三角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动态展示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提炼出的三角形。
师:课前,你们已经试着自己做了一个三角形,老师从你们的作品里选了几幅,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动态展示)这是用钉子板做的,这是用纸折的,这是吸管做的。这么多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它们都有三条线段。
师:如果请你画一个三角形,你准备怎么画?
生2:画三条线、边、线段。
师在白板上画,故意三边不相连,生急着要纠正。
生3:连在一起。
师:那我接着画。
生3:又过了。
师:那应该怎么改?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请用手势比划一个三角形(板书:完整三角形)
师:现在我们来看(白板上重点演示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像这样的几条线段首尾相连,在数学上我们就称之为“围成”。(板书:围成)现在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完善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对三角形概念中“围成”一词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这是一个动态的词,“围成”在这里指的是三条线段必须首尾相连,但是在多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认为只要有三条线段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三角形了。为了纠正学生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课前所做的三角形等具体的认知素材,让学生关注到三角形是这些物体的边线所围成的形状,让学生初步构建“围成”的表象,然后再通过电子白板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围成”指的是三条线段点对点首尾相连的情况。在这样形象、直观而又不着痕迹的演示下,学生顺理成章地构建了三角形几何意义上的认知,自己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就水到渠成,形象又生动。
二、让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探究“抽象定理”的舞台
【教学片断二】讨论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操作后,学生对4厘米、6厘米、10厘米能否围成三角形产生了争执。
师:有争执才会有思考。请认为能围成的同学围给我们看一看。
请学生到前面实物投影上操作。
生1努力调整各种角度想要围成三角形,但总是失败。
师:看来线段的端点太粗了,影响了我们的判断,那这三条线段到底能不能围成呢?让我们一起看电脑演示。我把这两条线段轻轻往下压,围成没有?再往下压,现在呢?想一想,再往下压会怎样?(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用白板中的放大镜功能聚焦两条线段的连接点,这时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这两条线段连接成了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正好与10厘米重合,这三条线段组成了两条重合的线段,因为4厘米+6厘米=10厘米,所以并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抽象的定理。我们知道,儿童的学习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因为操作活动更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的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与“动作的思维”。所以本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四条不同的线段,让他们摆一摆,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进而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但是操作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在操作的基础上积极生长?经过试教,我发现多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操作的四组线段中,有一组是与学生的认知是有冲突的。在操作活动后,我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及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时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学生认识到,原来4厘米、6厘米、10厘米真的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是连成了一条直线,这样一来这个结论就更具说服力,从而纠正认知上的偏差,有效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为后面有效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打下基础。在学生发现规律、探究验证的过程中,电子白板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白板上的围一围、白板的动态演示、白板上的现场书写无不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的生生之间、师生与白板之间交互的 “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视探索研究为一种乐趣与享受,进而使自己的学习经常处在主动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之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让信息技术引领学生的练习向深度思维方向发展
【教学片断三】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练习
师:现在你会判断下面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了吗?
(1)6,4,2;(2)6,4,x。
师:x取几厘米时肯定能围成三角形?先给我最小的数值。
生1:3厘米。最长边是6厘米,4+3>6,所以最小值是3厘米。
师(结合学生回答,将线段延长至3厘米,动态围成三角形):说得真清楚,还有吗?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电脑动态展示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直至结果出现10厘米):到10厘米的时候还可以吗?说说为什么?
生2:可以,因为4+14>6。(大部分学生激动地举手,并开始反对)
生3:是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我们只要看两条短的边就可以了。6+4=10,而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两条边相加的和都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我的方法更简单。只要看两条短边相加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了。如果能围成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所以这里6+4=10,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动态展示围不成的情况)
练习环节最能检测一堂课的学习效果,也最能体现教师对于整节课的思考。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在练习环节,在体现一个“趣”的同时,我主要体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是整合。我精心设计的每一道习题都有检测的侧重点,层层递进。为了让习题检测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空间观念,我让每道习题都“动”了起来,让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围绕着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达成度。二是巧变。我的习题都是从最基本的习题变化引申的。以学定教的课堂追求灵活多变,追求知识之间的生发点。这两道题让学生的思维层层引爆,最后在交流中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与批判性学习的能力。同时,电脑动画的及时“围一围”,使这三条线段具有生命,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在线段的变与不变中灵活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和的关系,并且利用多媒体,还适时渗透了数学的学科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的美、数学的趣。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教材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契机,只要我们带着创新的精神与探究态度,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中进行大胆实践,我想,打开信息技术那扇窗,也许改变的并不仅仅是我们的课堂。
(责编金铃)
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 篇12
一、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 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 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现代教学中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是声色兼备、动静交融, 非常有感染力, 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现代教育技术为情感的激发与思维的开拓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 如果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物理情境,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学习兴趣倍增, 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比如讲解力的作用时插入足球场上的踢球场景, 讲解直线运动时可播放汽车匀速运动的画面并进行计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维, 会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演示实验, 化微观为直观, 化想象为直觉, 化抽象为具体
在物理课堂中, 用实验来演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可以自己动手来操作。例如:在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一课中, 由于条件限制, α粒子散射实验不可能做实验, 我们可以制作课件进行虚拟实验, 用动态画面演示实验步骤, 展示实验现象, 让学生感受实验现象。还有许多近代物理中光学和原子方面的实验, 我们也可参照类似做法在多媒体上模拟实验过程, 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去感受物理过程、分析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从而获得知识。
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都是教师讲学生听,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改变学生的位置, 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听, 学生有问题时, 也会及时提出与同学讨论、与老师切磋, 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物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 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 教师进行解答, 这样双向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对农村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 普遍地应用在学科教学中, 开拓教育阵地, 创新教育思维, 给课堂教学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教师应当更加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掌握其使用方法、操作技能, 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信息系统去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技术, 从最基本的技术学起, 加强对软件知识的学习, 经历从入门、了解到掌握的学习过程, 从而能娴熟地运用好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手段、方法和技巧等。
总之, 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开始,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物理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过程是信息转化过程, 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教育信息的过程。因此, 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 必须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物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物理教改的必然结果。
【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05-17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08-08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结题报告09-26
法制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12-06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08-07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06-1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09-13
浅谈新高考下信息技术学科新认知与教学策略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