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监管重点

2024-10-11

现状与监管重点(精选11篇)

现状与监管重点 篇1

0 引 言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位置,在道路运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营运车辆超范围经营、中途揽客、超员载客等影响安全运营的问题,部分企业为了加强对自己企业车辆的安全监管,建立了企业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平台,但是缺乏统一的平台对广州市所有的重点营运车辆进行统一的安全监管[1,2,3,4]。省安监局、省交通运输厅等8厅局在2009年下发了《关于强制推广应用带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通知》,强制推广应用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为建立广州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监管服务平台提供了政策支持,以此为契机,广州市着手建设广州市营运车辆统一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并于2011年5月正式上线运行。

1 平台概述

广州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监管服务平台是专门负责广州市重点车辆统一监管服务的平台,是广州市推广应用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市行政辖区范围(10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的交通运输行业所有新增、更新的重点车辆,已安装以及未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的重点车辆都需要接入平台。重点车辆具体包括广州市籍危险货物运输车、客运班车、旅游包车、重型货车和汽车列车、建设施工单位散装物料车、驾驶培训教练车等。

本平台搭建广州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平台软硬件系统,开发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软件,满足行业管理和安全生产要求;建立统一的通信服务器,所有重点车辆车载终端与通信服务器直接互联互通,通信服务器再将车辆卫星定位信息分发到各自运输企业和其它管理职能部门系统中,供其管理应用[5,6]。

2 平台设计

2.1 平台架构设计

平台架构见图1。

1) 卫星定位系统。

在广东省制定了《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约束下,接入平台可以不需要考虑车载设备具体应用哪种卫星定位系统,可以是GPS或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只要车载设备按“规范”进行数据传输,即可实现接入。

2) 车载设备。

所有接入平台的车载设备必须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B44/T 578—2009),且具备标识为已合格的《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报告》、《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证书》。

3) 移动通信。

(1) 统一接入点方案。

对所有需要接入的车载设备,采用相对各通信服务商统一的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进行拨号接入。APN接入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数据准确安全、及时接入统一安全监管服务平台。

(2) 通信服务商路由方案。

各车载设备的无线通信完全由原运营商或企业自行维护管理,数据则通过移动、联通、电信在有线端进行路由,统一接入平台。

4) 应用系统。

现有应用系统数据来源将统一改为接入平台,而非直接接入车载设备。

5) 用户。

用户主要有运输企业和行业职能部门,根据职能的不同设置不通的功能权限。

2.2 平台功能设计

广州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具有9大功能模块,见图2。

1) 基础资料管理。

企业以及行业管理部门通过本平台可对权限范围内的车辆及从业人员基本信息、车辆营运资质、经营范围、质量定检情况、准运证等的发放情况以及人员、货物运输稽查历史,车辆人员违章情况等基础资料信息进行管理,支持资料的写入、修改和查询。

2) 车辆监控。

车辆监控是指对车辆的一般监控,监控类型主要包括:车辆定位、车辆跟踪、轨迹回放、行驶线路监控等。

(1)车辆定位。

将车辆的实时位置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定位数据包括经度、纬度、速度、方向、车辆状态等。

(2)车辆跟踪。

将车辆各个时刻所在位置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形成一条轨迹线。

(3)轨迹回放。

根据客户端软件设定的日期、地点、地标和时间范围进行查询,将符合查询条件车辆的历史定位数据传送给客户端软件。

(4)行驶线路监控。

对指定的车辆,结合电子地图可设置行车线路,如果被监控车辆的行驶线路与预设线路不符,可以发出警告,并进行记录。

3) 行业管理。

行业管理主要是针对行业管理需要而设计的功能,通过监控中心后台逻辑判断识别车辆违规驾驶行为,管理类型包括车辆总监控、超速监控、电子围栏、停场管理、重点车辆监控、违章信息发布等。

(1) 车辆总监控。

全局性地监控系统内车辆的运行情况,可形成全市范围内的统一的协调和指挥,可按地址位置区域对车辆进行即时调度,也可向各个机构可以进行任务型调度。

(2) 超速监控。

监控中心可以预先设定速度阈值,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超过阈值时,将自动发出报警信息,以便监控中心采取措施控,提醒驾驶员注意速度或者要求驾驶员汇报情况。

(3) 电子围栏。

对指定车辆进入或离开预先划定区域的事件进行监测报警,以便保证划定区域的安全。

(4) 停场管理。

将违章违规车辆强制停放在某一地点后,对车辆进行持续的监控,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不得移动,如果发生移动将发出警告并记录在案。

(5) 重点车辆监控。

对具备某种特征的车辆,例如经常违章的车辆、未年检的车辆进行重点监控。

(6) 违章信息发布。

针对有显示功能的车载终端,监控中心可以将违章车辆的违章内容直接发送到车载终端,以便司机及时采取改正措施。

4) 通信监测管理。

本平台提供B/S系统,运输企业或卫星定位营运商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远程登录交费及查询费用使用情况。包括预付费管理、费用查询管理和余额报警提示功能。运输企业可以预交下个月、下半年或下一整年的卫星定位通信费用,随时查询本单位的卫星定位通信费用使用情况,当运输企业通信费用不足以支付下个月整月的费用时,系统自动向企业指定的手机、邮件等通信地址发送余额不足的信息。

5) 运维闭环管理。

对系统软硬件、网络状态进行监控,如出现故障自动报警。监控内容有: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存储设备、卫星定位终端、网络性能、网络流量等。同时对运维服务流程实行电子化管理。如出现运维事件,可自动或人工建立事件工单,并对事件进行分类,指派给相应技术支持人员。系统会记录事件进行到什么程度,如:新建、已指派、待解决、已解决等,以便对事件进行跟踪管理,形成闭环管理流程。

6)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包括应急报警和应急调度。应急报警是指发生紧急事故时,例如危险品泄漏、长途客运事故,向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报警。应急调度是指发生紧急事务时实行的调度。通过给车载终端发送调度指令,并强行要求被调度车辆执行调度指令。对于不执行指令的车辆,监测该车辆状态并记录在案。

7) 统计分析。

对接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根据各运输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不同需求,自动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包括①行业管理报表:违章情况统计、运营车辆统计、运力统计、实载率统计、投诉统计等;②企业管理报表:油耗统计、运营里程统计、实载率统计、司机车辆违章情况统计等;③系统运行报表:设备建议维修单、子系统故障情况等。

8) 系统管理。

对整个数据环境和应用系统的运行实施监控,平衡各子系统或应用模块的性能,定义用户角色与功能权限授权,对系统中的基础资料进行增、删、改、查管理,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帮助实现系统的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

9) 3级联动管理。

按照交通运输企业、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市交通主管部门3级部门的职责,建立3级动态安全监管流程,即“违规驾驶信息实时自动下发—区县交通主管部门督促整改—企业整改结果反馈 —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核”。

3 平台特色

1) 兼容北斗和GPS技术。

平台对前端高度开放,符合广东省地标(DB44/T 578—2009)和最新的部标并通过检测的终端都可实现接入,不管采用的是北斗还是GPS定位技术,不管是北斗终端还是GPS终端,非标准终端理论上也可接入平台,只需遵守终端与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因平台的通信服务器兼容地标和部标。

2) 海量数据,高效处理。

目前接入车辆近5万台,规划监管重点营运车辆超过5万台,后续非重点营运车辆(普货)亦纳入监管范畴,平台预计将实现约10万台车辆的监管。目前平台平均每天接收并处理GPS数据达1.2亿条,高峰期达1.5亿条,后续预计每天将接收并处理5亿条GPS数据。在海量数据的分发和入库方面,采用Redis分发框架和内存服务器技术实现海量数据处理。

平台在接收和处理如此庞大数据的同时,总体上运行良好,保持了较高性能,可支撑至少100个并发用户查询、查询响应时间2 s以内、查询成功率98%以上,等等。

3)3级联动,落实监管。

平台开创了极具特色的信息化3级联动监管机制,清晰地界定了市、区县、企业3级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和任务,通过建立交通运输企业、区县交通主管部门、市交委主管联动监管流程,实现对违规驾驶行为的监管、处理,交通主管部门对违章的处理率上升到99%以上。

4) 平台高度开放。

所有通过广东省地方标准和平台接入测试的终端均可接入该平台(已通过平台接入测试的终端超过30种);所有符合要求的企业级运营商均可从事企业监控平台的运营服务(符合要求的企业级运营商超过80家);所有通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的网络均可使用。运输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合格的终端厂家、企业级平台运营商、通信运营商,并由行业协会定期在其网站上予以公布名单。

5) 进退机制严格。

平台具有严格的进入退出机制,保证终端和企业级运营平台的服务水平。行业协会定期对终端提供商和企业级平台运营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进行考核,若不符合要求则在全行业进行通报。

6) 终端前端直接接入。

终端直接接入市级平台——统一采用行车记录仪直接接入后台的方式,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并由行业主管部门发布数据统一接入以及数据转发标准规范。

终端必须经过接入检测——根据已发布的法令法规以及接入标准规范,进行行车记录仪接入测试。所有通过DB44以及省产品质检中心和省计量研究院检测的行车记录仪型号均可接入平台。

统一采用无线接入方式——所有终端使用无线通信卡和平台进行数据连接。GPS运营商或终端厂商可以委托平台技术支持单位代其申购SIM卡,也可以自行购买。

7) 数据实时共享。

所有接入平台的运输企业(或个人)均可从平台获取本企业(或个人)所属车辆的原始数据信息。同时,该平台充分考虑了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通过数据接口,即可实现与其他平台的数据交互。

4 平台应用

截至2012年12月,广州市已接入GPS数据的重点营运车为38 798辆,其中接入部标车辆8 800辆,占接入车辆的23%,发布符合平台接入标准的企业级运营平台81家及GPS生产厂家30家,已基本实现广州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监管的全覆盖。在亚运会期间接入3700多辆亚运专用大客车、小汽车、货车。平台已在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和市运管局、运输企业等多个相关单位应用。总平台设在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实现了营运车辆安全运输状况的自主申报,为各部门联合管理和执法提供了有力和有效的平台。平台界面见图3。

平台经过3年的完善和应用,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已接入平台车辆的运行状态、线路、驾驶员、押运员及配货信息,利用平台的电子围栏、线路回放、速度监控以及行业数据管理等功能,达到对危险品、散体物料、普通货物等运输过程有效监管的目的,有效减少了营运车辆事故。例如根据重点营运车辆超速和疲劳驾驶的数据统计,超速车次从2011年初的4 000次/月以上,下降到11月约200次/月;疲劳驾驶从2011年初的5 000次/月以上,下降到11月少于100车次/月,违章发生率大幅下降。在亚运会期间,实现了对亚运会公务车、货物运输车、运政执法车、应急保障车、公交车等客货运车辆的实时安全监控,实现了对重要物资的实时跟踪,提高了亚运会物资运输的安全与效率,保障了亚运会客货运输的安全、高效和可控,见图4。

注:5月为平台正式上线时间。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广州市营运车辆统一安全监管服务平台,落实广州市推广应用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同时,准确、及时掌握全市重点车辆的运行状况,实现对全市重点车辆的统一安全监控管理,并且在亚运会期间,接入亚运专用车辆,保障这些专用车辆亚运期间的安全。目前该平台运行状态良好,通过提供实时有效、准确统一的监管数据,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有效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得到国家安监总局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摘要:重点营运车辆的统一安全监管历来是各个城市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重点。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车辆运行状况,全面记录和统计车辆的数据信息,实现对重点营运车辆的统一安全监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基于广州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车辆安全监管平台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并介绍了平台设计的特色之处。目前该平台在广州市运行状态良好,已接入重点营运车辆38 798辆,并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接入亚运专用车辆,实践表明效果良好,有效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车辆安全监管,系统设计,重点营运车辆,平台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建.基于Struts+Ibatis的交通运输动态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3):127-132.

[2]郑卫源.中山市政府重点车辆管理平台项目报告[J].卫星导航产业,2009,15(12):58-65.

[3]刘江鸿,蔡果,胡鹏,等.浅谈重点车辆安全监管平台关键技术与系统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26-127.

[4]张悦,刘江鸿.重点车辆监管平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2(11):162-164.

[5]陈良贵,徐鹏.营运车辆电子证照信息系统在城市交通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城市公用事业,2009(6):4-7.

[6]江斯琪.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7]虞明远,李世武,解晓玲,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过程分析及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8):155-158.

[8]徐亚华.完善道路货运市场管理有关政策问题的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2011(2):154-158.

现状与监管重点 篇2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不断增长,餐饮业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11月底,全区共有餐饮经营生产单位2580家;其中有固定经营场所的 2420家;经营面积达到500平方米的大型餐饮单位30家;A级餐饮单位5家,B级餐饮单位15家,C级餐饮单位2400家;餐饮业从业人员达到16000余人。年产值近10亿元,带动其他第三产业产值近20亿元,上交税收近1亿元,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广安区凌云路为省级餐饮服务示范一条街,广安市味觉元素清油火锅店为省级餐饮服务示范店。成功打造正元新辰餐饮一条街、清溪路餐饮一条街、环溪一路风情啤酒一条街、玉兔路餐饮一条街等餐饮特色街区,均悦大饭店、蜀园、渔家敖、城南辣百度等大型企业高档消费场所,小平故居牌坊新村清丽园、天赐园等25家星级农家乐。

二、餐饮服务监管现状

近年来,广安区药监局不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从源头上狠抓餐饮食品安全,全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了群众得健康,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

(一)落实责任措施,监管触角实现全面覆盖。

党委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更加重视,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签定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在食品监管上的责任,有效弥补了我局监督触角不足的问题。继续推行食品网格化管理工作,采取“四定”,即:领导定片、股长定组、干部定点、排查定期,成立了七个片区监管组,各自对负责片区的食品监管工作负全责。深入推进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确保村有食品安全信息员、镇有食品安全监督员、店有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安办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切实发挥好了信息员、监督员及管理员的作用。

(二)强化宣传培训,安全意识实现全面普及。

我局结合法律宣传六进、3.15消费者权益日、禁毒宣传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深入社区、乡镇、企业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做到了周周有宣传,月月有行动。通过举行集中宣传活动、举办宣传培训班、展示假冒伪劣产品、发送安全温馨提示短信、发放夏季餐饮消费安全提示、中高考期间饮食安全提示、文明餐桌行动、安全用药常识宣传资料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相对人守法、诚信经营意识。

(三)深化执法监管,安全水平实现全面提高。

一是抓源头:严把餐饮服务企业市场准入关,实行许可前置介入工作法,主动到现场给企业提建议和帮助店堂规划,确保施工一步达标,避免了返工浪费现象;二是除隐患:各片组坚持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实行领导带队、股长牵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监管一线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三是防重头:确定监管重点区域(学校周边、车站附近、夜市)、重点品种(凉菜、饮品)和重点时段(节假日、中高考),严格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食品市场,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四是推示范:在成功创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县)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示范创建,放大示范效应,成功打造均悦酒店、紫云阁、御厨中餐厅等27家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店。五是来处罚:自2011年以来,对80家餐饮企业无证经营、制售过期变质食品、使用“三无产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共处罚款近60万元。

(四)加强民生保障,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

广安是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故里,广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特殊,每年海内外旅客众多,各级领导检查、视察和各类重大会议、重大活动较多,为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广安区药监局严格按照《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工作要求,认真执行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驻点监管,对食品加工制作重点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实现了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零”事故。集中人员对小平故居周边农家乐进行整治,督促100家农家乐对店堂厨房进行了改造,为创建五A级景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广大游客食品安全。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实行投诉举报快捷处理制度,接报后第一时间到现场,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回复举报人,做到当事人和举报人满意率均达100%。

(五)餐饮食品上档升级,创建示范成效明显。

以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堂为重点,巩固开展文明餐桌示范街、文明餐桌示范店、文明餐桌示范食堂等创建活动成果,发动广大餐饮服务企业,从文明餐桌的细

节入手,切实做到:节俭用餐——不剩饭剩菜,吃多少点多少;安全用餐——不用地沟油,不用变质食品;卫生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在2012年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示范企业的成果上,继续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实施食品管理员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不断提升全区餐饮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构建“平安广安、文明广安、和谐广安”。同

时,为促进“文明餐桌行动”进一步取得实效,扩大影响力,对“文明餐桌行动”中成效显著的10家广安区“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单位”和20名广安区“文明餐桌行动服务之星”进行了表彰。

三、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广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广安的餐饮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餐饮业类型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没有明确的餐饮业市场发展和网点布局规划,各餐饮服务诚信体系没有有效建立,市场基本处于自发调节和盲目发展的状态,网点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强,布局也不尽合理,不仅自身食品安全隐患多,还造成了其它难以解决的问题,反回来又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比方说居民区的环保排污问题,旅游餐、农家乐低起点进入迅猛发展问题。同时违法成本低下也造成了一些企业自律意识的丧失,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没有行业协会在餐饮安全管理方面发挥推动和自律作用,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同时广安餐饮缺少自己的品牌,特色菜品不特、特色街区不特等问题比较突出,很难让消费者吃了后就能记住,吃了后还想吃。同时,随着人工工资、原材料、房租、能耗、税收等经营成本的增加,加之今年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商务宴请、政府接待的减少,目前广安的餐饮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大型餐饮的营业额较2011年减少了近30%。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发展规模普遍偏小,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一是受行业准入条件影响,餐饮业户多规模小。该行业是市场经济状况下进入门槛最低,政策放得最宽,社会人群自由参与随意进出的行业。火爆的餐饮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诱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盲目的加入到其中。从小吃快餐、大众宴席到家庭市场,从低、中档的饭店餐馆到高档的星级酒店,无所不包,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小型餐馆饭店。因其经营面积小,设备设施简陋,经营成本低而遍布全区大街小巷;二是受经济利益影响,经营设施不达标。多数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愿意增加设施投入,尤其是对食品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大部分单位就食品加工的环境、设施、设备和条件普遍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多数只注重厅堂,不注重厨房再者小型餐馆普遍地处偏僻,经营随意性大,业主变更频繁,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

从业人员素质低,规范经营难度大。一是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薄。餐饮从业人员85%都来自城乡居民、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这些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对食品安全知识、餐饮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及餐饮业相关标准了解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个人卫生习惯差;二是受经济因素制约、规范化经营差。60%的餐饮单位生产条件简陋,工艺简单、卫生设施达不到分级管理要求,形不成规模,许多经营单位地处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厂商制售不洁、过期、霉变、变质食品时有发生。从业人员以资金紧缺,要生存吃饭为由,擅自开业经营,导致制度执行不严格,自身的管理不到位、风险控制不落实、甚至阻挠监管等等,这些都为食品安全带来许多新问题,增加了执法部门的监管难度。

原料采购制度执行不力,食品原料品质令人担忧。一是餐饮业原料有效监管难度较大。餐饮业是食品链条的终端环节,餐饮业原料来自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生产流通领域的一些问题会随着原料带入消费领域。餐饮原料来源渠道多、品种繁,不易监控。当前,环境和工业污染、非法人为添加、假冒伪劣原料等因素都要对流入餐饮食品原料的品质构成威胁;二是餐饮业自身的防范和免疫能力并不强。对餐饮原料普通缺乏足够的辨识和认知能力,对原料市场的依赖性强,“市场上有什么,就只能买什么”的思想占主导位子;三是餐饮业主对食品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力。例如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是《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的制度,也是目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料品质的管理手段,但目前执行起来难度很大。虽然我区在几年前就在餐饮业强制推行这一制度,目前许多企业仍然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只是记流水帐,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索证登记,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调查发现,提供的票据少有正规票据和检验报告单,可追塑性不强,不能有效保证原料品质。目前约有80%餐饮单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追朔率只有6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营者没有按规定执行这项制度,只是应付检查;二是由于原料可追溯性不强增加监管和执法难度,影响对餐饮原料检查执法效果;三是采购市场情况复杂,生产者没有很好地执行批次检验制度,不能按规定提供检验报告,中间商不守法经营,不提供正规票据,给假劣和质量缺陷原料进入餐饮业提供了机会。目前餐饮业食品原料品质令人担忧。

社会公众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存在。一是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操作不规范,加大了违法违规行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漠,食品从业人员操作随意,餐厨垃圾不及时清理,操作间管理混乱;食品管理人员欠缺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卫生知识缺乏,对食品从业人员要求不严格,安全操作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甚至有无证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现象;二是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差、识别风险弱,助长违法违规行为。另方面消费者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多数消费者在外就餐时,必然将经济实惠、价格便宜作为选择餐馆的首选条件,大多数只注重厅堂外表的富丽堂皇,食品卫生状况放在其次或根本就没考虑,没有任何食品安全意识,这样就助长了无证或卫生不合格餐饮者的违法违规行为,使一些违法经营户有了生存的土壤,严重制约了安全水平的提升,安全风险难以控制。因此也增加了监督者的责任和压力。

监管力量达不到工作需求,经费保障严重不足。餐饮行业从数量上看是点多面广、数量大,行业人员众多,面对庞大的监管对象,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和问题是执法监督人员数量严重缺乏。广安区食药监管局目前仅有13名执法人员从事餐饮执法,要保障全区100万余人和500万流动人口的饮食安全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执法监管工作只能频于应付各种专项检查和举报投诉的查处。目前的人手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监督工作的需要,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可能会造成监督盲点、死角的产生和缺位监督的情况发生;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餐饮这项工作带有技术性、经验性。做好这项工作除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之外,更重要的需要有一定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知识以及食品工业知识。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如突发事件、新、扩、改建的现场技术指导等具体问题,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的,而广安区严重缺乏这样的技术人才;监管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工作经费紧缺,与工作任务要求不匹配。工作经费从垂管期间的年人均1.5万元,下降到地方管理的2000元,而另一方面又新增3000多家的餐饮服务、化妆品、保健食品市场监管和食品专项整治任务。监管经费的不足致使监管工作步履维艰,长此以往必然形成监管盲区和漏洞,给广大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带来隐患;二是餐饮服务监督抽样专项经费匮乏。2013年省市下达餐饮服务食品抽验任务50批次,快检260批。规定监督抽样经费由地方财政负责,而地方财政未将抽验经费列入预算,必将影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抽验工作开展;三是购置执法专用装备无专项资金。机构改革,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未从卫生划转任何配套资产和执法装备。全系统执法车、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执法办案设备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几点建议

餐饮业食品安全涉及面广、工作基础差、难度大,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结合上述问题和监管现状,依法现在法律法规,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和部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构建监管网络平台。

按照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在政府主导和协调下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实行风险责任制度,建立信息通道和网络平台。一个点发现问题,带动一个面甚至立体式的追查,形成监管的聚合效应。除了横向联动,还要建立健全纵向的三级网络。通过在镇、村聘请协管员,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缝监管。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动态,分析评估食品安全隐患,实行预警的干预控制,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通报、早打击、早控制,从而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优化整合资源,科学运用职能,推行综合执法,加大惩治力度。

结合餐饮业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对现在的人员、设备重新优化整合,实行许可和执法分离,利用许可把好入门关,建立相关的规范制度,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开展日常的受理、审查和人员培训工作、用行政执法来打击惩治违法行为,监督和维护规范制度的执行,把有限的人员从繁多的工种中解放出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许可和执法的水平能力和办事效率。

加大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可以快速有效的强化经营者的安全意识,促进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餐饮业问题突出的特殊时期,加大对违法行为惩治力度是工作突破口,是开展规范化整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强有力的打击力度,就不能有效地推行的各种规范,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和困难。所以,建立一支过得硬的专业化执法队伍,加大惩治力度是关键。

(三)分级分类科学许可,严格准入条件。

行政许可是《食品安全法》里规定的重要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标准相对小餐馆太高,有的甚至无法改进到最低要求,降低门槛就造成上述各种问题的出现,机械地严格按现有规范来把关又大量的无证经营,取缔会造成种种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底层人员的民生问题。仔细研究分析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框架内分级分类制定不同的许可前置条件,按HACCP的理念,重点对各级各类餐馆里的风险进行评估,筛查危险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针对控制点制定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形成制度加以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实行经营规模的经营品种的双重控制,可以按照申报的规模品种核查经营条件,也可以按其经营条件反过来核准其经营规模和品种。鼓励现在经营差的小餐馆从多品种向单一品种转变,集中现有的条件加以改进,把单品种的经营搞规范。在这样在不放松原则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可的灵活性,经过几年的工作,各种不同层次的餐馆都能达到相对而言规范,从而有效的打破制约目前工作的瓶颈。同时分级分类制定各项规范也适用到执法中,同样可以直到很好效果,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

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适时开展HACCP的认证工作,充分现有的能力和手段,开展餐饮业早期风险的预评价,经营中期开展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实现各项的风险的数据化,从而真正实现科学监管。

(四)针对特殊餐饮单位和特殊环节制定特别规定。

针对一些特殊餐馆,比如兼营餐饮的单位、农村小餐馆、路边店、餐饮摊贩、单一的饮品店,可以考虑制定特别的管理规定,对于一些季节性强的品种经营单位可以考虑核发临时许可证。建议在有关规章和法律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加以界定,作出特别规定,以期达到既能满足群众需要、又可保证饮食安全的目的。另外,上级有关部门也可考虑授权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地方许可标准,发放“小餐馆餐饮服务许可证”,纳入专项管理。

对于食品原料采购这一特殊环节,除了采购索证以外,对特殊品种实行备案管理工作,对学校食堂、大中型宾馆的重点品种可以考虑定点招标采购,从而解决目前餐饮自身认知能力弱,无法堵住问题原料的难题。

(五)分类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宣传培训可以有效转变餐饮业的经营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和自身管理水平,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工艺并提高技能;加深与监管对象的理解,提高部门威信和形象。对象包括社会公众、系统内部和管理相对人,要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一是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能,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监督环境;二是要加强监管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准确掌握餐饮服务监管法定职责,提高各级监管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三是要监督、指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和相关行业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使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自觉守法经营。

(六)依靠技术手段,促进有效监管。

现有的各种科技辅助检验手段、各项食品的标准是科技成果,是第一生产力,在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广运用,从而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餐饮服务的实际情况,加大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投入,增强检验能力和保障水平,有效开展监测工作。根据季节特点和流行病学要求,对重点品种进行重点抽检,及时了解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现状,研究分析评估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形势,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堵住上游有毒有害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评价,从而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

(七)成立行业协会,发扬群众监督,健全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

加强监管工作同时,要指导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同时要鼓励投诉举报,建立群众监督体系,从而形成部门监督、行业自律和群众监督的“三位一体“信用体系。为所有餐馆单位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将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接受处罚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群众反映,对餐饮服务经营行为进行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并根据信用情况确定监管的重点和方式。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一些有一定影响的餐饮单位参加社会活动,提升餐饮单位的形象。通过各种方式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切实做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八)政府扶持投入,打造特色街区,不断注入餐饮业竞争活力。

现状与监管重点 篇3

关键词:金融立法;法律制度;金融市场监管;完善

面对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及今后的改革方向,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立法会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发展过程,金融法律框架逐渐形成。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金融立法及法律体系的现状明显地存在诸多弊端和缺陷,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改进;另一方,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给金融市场监管带来了更加重大的挑战。

一、中国现行金融立法的缺陷

与世界各国金融立法都遵循币值稳定、强化监管的指导思想相比,我国金融立法目前存在以下缺陷:

(一)金融立法取向重机构、轻个人。通俗来讲,就是对银行等机构保护力度很大,但对一般消费者保护力度不够。我国目前有关金融的法律,绝大部分都把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却没有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一般个人利益很好地加以保护。这与法律保障弱者的立法取向完全背离。这样做的另外一个明显的缺点是,金融机构在法律这把巨大的保护伞下,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有时甚至任意妄为,缺少必要的监督,社会负面形象突出。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国将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外国银行区别对待,阻碍了金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也间接地违反了WTO法律框架原则。

(二)国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立法,使行政权力对金融立法影响巨大。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在设计之初就为行政权力创造了较大的行使空间,导致的后果是各类金融法律通常随着国家的政策改变而改变,缺乏稳定性。与此同时,各个行政部门在制定法律时,往往会更多地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导致同类产品和业务因实施主体不同,而要适用不同法律、法规,进而引发规则适用混乱。由此可见,这种由行政主导立法的模式,给公权力的无序扩张提供了温床,对其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

(三)立法缺乏系统化,整体比较杂乱。在我国,金融业的监管实行的是多头监管,并且区分行业,这样的模式直接导致了整体监管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不但无法起到理想的监管作用,而且阻碍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这是一种不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的监管模式。另外,在这种模式下,经常会出现各行业重复规定的现象,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规定,行业之间有时会互相扯皮、抵制,从而影响了法律的更新。

(四)金融法律体系没有真正形成,法律空点、盲点较多。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金融新业态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立法跟不上金融新业态的发展速度。这不光体现在一些基础性的法律制定上,更为重要的是具体到各部门法和行业法规,内容重复、交叉,层次不清,对监管的规定不够细化。同时,有些新出现的金融业态找不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出于“失控”状态,长此以往,对金融业的管理就会显得比较薄弱,不接地气。

(五)金融法律对具体执法机构给予太多的授权,管理过于空泛。在具体实践中,对很多违法的金融事件的处理无法真正引用法律条文,比如《证券法》的实践运用。部分金融法律由于规定过于空泛,导致在法律适用性不够,有时只能由行政机关自由裁量。

二、金融市场监管目前存在的缺陷

(一)金融监管目标理念单一、可持续性不强,不科学。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发达、立法相对落后,导致金融监管方面的力度较小,可采取的措施较少,这使得金融监管往往停留于表面,效果不理想。

(二)金融监管缺乏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实质性内容,且有些规定不符合基本国情,甚至不尽合理。例如,在只允许外资开办银行且不允许私人资本开办银行,明显地有不公平对待之嫌疑。再比如,对不同的金融组织不能有效地评估其存在的不同风险系数,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对这些金融机构的有效管理。

(三)金融监管人员素质相对偏低,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监管需求。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阻挡,金融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命题和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金融监管相对落后的大环境下,金融监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实也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这对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与国际接轨刻不容缓。

三、对完善金融立法,加强金融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立法理念。要从根本上树立一个稳定的立法目的,保证法律的权威,尽量做到“从一而终”,使法律能一贯地发挥其协调作用。同时,要从根本上保证法律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削弱政治影响,突出以保护权利为准则,并逐步实现立法技术精细化,从而使法律操作性更强、更实用。

(二)真正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立法程序。首先是高度统一立法机构,进一步明确和发挥全国人大的立法地位,调整立法程序,改进立法流程,提高立法科学性、民主性,改变目前存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现象。其次是多方拓展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探索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的模式,并逐步完善反馈机制,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立法中来。最后是立法要有计划性,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并通过后续评估等方式,及时予以修改和完善。

(三)提高立法效率,使法律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我国《立法法》规定了立法和修改法律的具体程序,但很多程序时间相对较长。在实践中。我们因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策略,灵活运用各类立法工具,更多运用“法律修正案”的立法方式,尽可能地缩短时间间隔,并注重扩大意见征求范围。

(四)抓紧时间建立起符合实际需要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参照世界各国的做法,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包括国家宏观金融预警体系、区域金融预警体系和地区金融预警体系等三个体系,并可由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负责辖区内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在收集、汇总各种信息后,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

(五)建立起一个通畅的信息披露渠道,提高监管透明度,创造一个真正公开、安全的金融市场秩序。金融信息流动不畅、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等现象,一直困扰着金融市场中的各类主体,也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我国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阻碍了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因此,非常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对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明确,主要内容包括有关金融活动信息披露的义务人、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标准,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也要防止一些人任意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避免金融市场出现不必要的震荡。一些公开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商业秘密、内幕信息和敏感信息等应严禁被披露,使国家能够真正从源头实现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

(六)明确金融监管主体、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应按照谁犯错、谁承担的责任划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监管责任体系。在明确追责体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明确激励机制,要逐步细化相关规定,使责任机制具备可操作性。同时,作为保障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也要跟上,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最后是要逐步完善内审、监察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制衡机制,从根本上防止和改正各类不当行为。

参考文献:

[1]伍德.菲利普:《国际金融的法律与实务》,香港出版社[J].1999年版.

[2]黎四奇.“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评析与思考”[J],《法律科学》2004年6月第96页-99页.

现状与监管重点 篇4

1 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

1.1 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主体

基层生态公益林是国家为了改善整体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国生态多样性的一种公益类社会性森林。建设基层生态公益林属于国家规定的公益事业,一般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但在如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集体林区中,政府对基层生态公益林的拥有者与经营者给予其所创造的生态价值一定的管护补助费用,这种制度被称之为基层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但由于基层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初步确立,其能提供的资金补偿也极为有限,还远远达不到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者的心理预期,在这中情况下,基层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主体就没办法完全转化为政府。在这里笔者认为,只有明确基层生态公益林林权的所有者、经营者与政府之间的权力、责任与义务,才能真正促进基层生态公益林的更好发展[1]。

1.2 不同的管护主体选择不同的管护模式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属林区为例,当地林权主要集中在个体与集体中,而基层生态公益林则存在4种管护模式:集体基层生态公益林,一般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并根据行政村财政状况、交通情况等公开招聘护林员进行专职的管护工作;联合管护的模式,由群众联合推荐群众代表进行基层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自主管护,顾名思义就是基层生态公益林所有者自发地进行基层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并承担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中的所有责任;统一管护与农户管护相结合的双重管护。由此可见由于基层生态公益林林权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2]。

1.3 落实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

不论是集体或是个人所有的基层生态公益林,在确认专职或兼职护林管护人员时都必须签订相关责任合同,以此保证基层生态公益林的安全。在签订责任合同后,护林员在发现乱砍乱伐、毁林开垦、采集珍稀植物等破坏公益林的行为时,必须进行阻止并马上上报给国家相关机关进行处理,并接受林业主管部门对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基金使用的指导、监督与检查[3]。

2 强化基层林业站生态公益林监管机制

2.1 基层林业站在基层生态公益林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一般基层生态公益林的所有者与经营者较为分散,在管理上较为复杂,这时就需要一个国家的基层机构对基层生态公益林进行管理,而乡镇林业站是农村最基层的林业管理机构,正适合担此重任。从笔者近几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属林区的实践中看,基层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成效如何,在相当程度上与基层林业站能否正确发挥其自带的组织、监督与指导等相关职能密切相关。所以,为了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的更好进行,相关林业部门的官员应赋予基层林业站在基层生态公益林中的监管职能,用以保证政府对基层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到位[4]。

2.2 建立基层生态公益林管护监管机制

想要做好基层生态公益林监管机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划分好监管责任区,将基层生态公益林监管任务落实到具体地区负责人头上;完成监管责任区划分后,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招募护林员,同期进行相关责任合同签订,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在基层生态公益林护林中要明确监管责任和对象,护林员需要对林区中常出现的乱砍乱伐、采集珍惜植物等违法行为进行中重点关注;基层生态公益林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再有需要的时候对相关人员追究责任。

2.3 建立生态公益林监测与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由于基层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制度带来的效益远远比不上盗伐木材所能带来的效益,这就使得我国许多地区基层生态公益林盗伐的现象愈演愈烈,为了基层生态公益林的良好发展,我国有必要出台生态公益林监测与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生态公益林监测与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对基层生态公益林资源的变动进行监测,有效的遏制一些地区基层生态公益林盗伐的现象产生,并能够及时解决基层生态公益林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基层生态公益林的健康有序发展。

3 结论

我国当前基层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模式还不是很健全,这对基层生态公益林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国家应大力开展基层生态公益林相关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基层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最终起到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忠刚,冯润怀.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与监管机制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02):28-29,8.

[2]李宝敏,梅则彬.浅谈文成县生态公益林管护创新机制和模式[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0):24,37.

[3]秦东,高忠刚,冯润怀.林权改革后公益林补偿管护模式与监管机制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22):56-58.

现状与监管重点 篇5

一、学困生定义

国内最初对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多称之为“差生”“后进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困难”这个名词才被研究者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学习困难,也称学习失能(Learning Disabilities)或学习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 世纪60 年代首先提出。广义上讲,学困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包括智力障碍、认知策略、学习动机水平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学业困难学生;从狭义上说,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大纲目标要求的学生。西方教育心理学经常称前者为学习能力缺失学生或者学习障碍学生;后者也经常被称为学业不良学生。高校学困生,尤其是重点高校学困生,经过高考的严苛选拔,在智力、认知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因此属于学业不良学生。

二、学困生分类

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有多种,结合前人研究经验和笔者自己的工作经验,重点高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动力不足

不少学生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后,在短期内失去了奋斗目标。小初高阶段所有学生的努力目标几乎都是高考,而步入大学,尤其是进入重点高校后,不少学生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失去奋斗目标,导致不知为何学习,不想继续学习。

(二)认识偏差

很多学生上大学前接受的激励是:“等上了大学你们有的是时间去玩;大学的课程就简单多了……”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学习的认识有很大偏差,普遍认为大学是高中高强度学习后和进入社会承担责任前的放松期,还有少数学生天资聪颖,在中学阶段学习轻松,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难度不会高于高中,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在大学阶段的地位。

(三)自制力差

目前高校学生群体中90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庭投入的关注过多,加上中小学阶段管理严格,使其在既有轨道上能够正常发展,一旦进入大学,在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下,一部分靠家长、老师监督而未养成自我管理习惯的学生很容易行为失控,导致沉迷网络、作息不规律、学习不主动。即使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良状况,想要改善,也由于缺乏自制力而不能长期坚持。

(四)精力分散

较之中小学阶段,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环境宽松、平台多样的高校环境中,校内外兼职、勤工助学、学生工作、社团活动、人际交往等诸多事务让学生的精力很难集中在学习上,加之对大学阶段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一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导致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严重不足,甚至出现逃课、旷考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效果。

(五)基础薄弱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尽管重点高校的学生素质整体较高,但其中不乏部分来自教育欠发达地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此外,如果中学阶段理工科基础课程(例如数学、物理等)基础较差,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亦将受到很大制约。

(六)方法不当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小初高阶段的延续,无论在学习内容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质的飞跃。部分学生停留在中学学习的状态中,没能及时调整方法,端正心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性学习为归纳性学习,根据课程内容制定新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导致无法接受大学阶段应学的知识,久而久之造成学业困难。

(七)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导致学业困难的学生比例不高,但该类学生的情况与其他学困生相比通常更为严重,不仅需要对其在学习上进行帮助与督促,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续地关爱帮助其摆脱心理障碍的阴影,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三、学困生预防——加强新生教育,完善预警机制

学困生现象不仅影响学生本人成长成才,更让家庭蒙上阴影,同时对高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形成桎梏,对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总结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科学合理地衔接中学到大学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新生面对未知的、全新的大学生活时充满憧憬也充满迷茫,他们的迷茫是正常的,也是必经的一种心理状态。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迷茫之后树立对大学正确的认识,探索到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加强新生教育,加强对新生的引导,无疑是学困生预防的有效手段。如果能够将新生适应性教育时间拉长,与时俱进地更新形式、内容,那么就可以让新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到大学是什么,在大学自己该干什么,有意识地培养自我规划能力,从而确定努力方向,合理利用大学这个平台以达到完善自我、提升素质、服务社会的目的。

除了加强新生教育,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也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方式之一。各个高校都有相应的学业预警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一部分无法正常毕业的学生,但仍然没从根源上解决学困生现象。学困生预警机制应建立在接触学生之初,迅速了解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如性格特点、学习动机、心理状况、家庭环境、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等。对来自偏远地区、家庭贫困、家庭结构特殊、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以及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动力不强、经常逃课、上网成瘾、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个人遭受重大挫折的学生,进行经济方面的帮助、学习方面的督促、心理方面的调试,以避免这些学生最终出现学业困难的情况。

四、学困生转化——提升人文关怀高度,因材施教

高校中极少数学困生的出现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事实存在,但如何预防学困现象,将学困生转化为正常学生,以保证最大限度地降低学困生人数比例,是学生工作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学生,进校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整体素质高,他们长期在中小学阶段受到家庭和学校的瞩目,长久以来形成的优越感在高手如云的环境中有可能激发他们更强的竞争意识,但也有可能引发他们的挫败感,导致自卑、厌学。辅导员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用爱用心对待学生,取得他们的信任,走进他们内心,了解出现问题的内在原因,才能够标本兼治,改善学习状态。

每个学生都是有待于充分发展的人,是有待于自我实现的人,教育工作者应以人为本,在工作中投入更多温情,在精神上多鼓励,在生活上多关心,用心交流,打开他们的心锁,让他们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温暖。爱是教育的基础,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然的感情,是启发学生萌发进取意识的外在动力,也是教师对学生奉献的核心。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以平等、亲切、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点滴的进步,用爱感动他们。

子曰:“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这句话开创了因材施教的先河。对于学困生,也要根据其不同学习困难原因给予帮助和引导。比如,对于认识偏差、动力不足、精力分散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摆事实讲道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重树学习信心;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运用老师、家长、同学齐帮共管的形式,多方面督促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方法不当、基础薄弱造成学业困难的学生,在班内组织帮扶小组,辅导学生课程学习;对于心理原因造成学业困难的,从解开心结入手,情况严重的以专业的心理咨询进行干预,辅以老师、班级的关爱以改善情况。

五、措施保障——家校联动,全员育人

改善学生出现的学业困难问题,要保证学生自身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充足,由任课老师、辅导员、家长、学生干部等全面协动。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业困难现象只是表象,还有深层次例如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人生观偏误等内部深刻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高校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原则,充分树立全员育人思想。

(一)持续关注,全面关心。不少学生在学习上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后,短时间内如果没有明显的成效,会比之前感到更失落,容易灰心气馁,状态更差。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要多方面持续关注学生的改善状况,在他们完成短期目标时及时予以鼓励。

科技资金监管现状分析与研究 篇6

科技资金是指用于科技研究与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以及科技服务等科技活动的一切费用。其表现形式为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横向合作经费以及项目承担单位的配套资金等。天津市科技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资金、单位配套以及金融资本等。多年来, 通过天津市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天津市科技系统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 组织了众多富有前景的科技项目, 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大企业。

在科技建设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 大量的科技资金的投入也带来了资金管理上的缺失。这也就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方法,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以期科技资金的投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 科技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技资金未用于科学研究

个别项目承担单位拿科技资金为科研人员发福利, 人员费支出明显超过市场行情, 大额试验外协费存在转包嫌疑, 会议费、差旅费列支比例过高, 超比例提取管理费, 部分资金用来购买生产性设备或进行销售市场开发。这些做法显然有悖于科技经费的使用原则。

1.2 不按合同规定支出科研经费

在项目验收过程中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的实际支出与当初合同规定不符, 超出了有关规章制度规定的调整幅度, 有的也未取得科技主管部门的调整批复。不少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往往超出了合同规定的范围, 存在超前使用项目资金和滥用项目资金情况发生, 造成项目资金不足, 影响科研成果的开发。有的项目负责人则不按合同进度使用项目资金, 使得项目结束时财政资金发生大量结余, 而企业垫支过多。

1.3 科技资金使用混乱

部分科研单位由于承担着国家和地方众多的纵向和横向课题, 对众多的课题承担部门使用课题资金并未实行专款专用的制度, 而是将众多项目资金混合使用, 造成资金使用混乱。无法得知单个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容易造成个别项目需要用大额项目资金时不能及时的实施, 延缓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

2 科技资金监管的主要模式

目前资金监管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模式。

2.1 直接监管模式

直接监管模式是指科研项目出资单位通过组建项目经费部门来直接监管项目经费。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 出资单位项目经费监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科研组织部门协作, 共同对项目组的经费到位和使用、经费结余进行监管, 以减少出资单位项目经费监管部门一定的工作量。在这种模式中, 整个监管必须接受外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为了确保公平性和公正性, 外部审计必须接受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

由于项目出资单位直接监管项目经费, 这种模式除监管的效果比较好之外, 有利于项目出资单位调整项目经费, 提高项目经费的利用率。但这种监管模式工作量庞大, 监管环节较少, 容易产生腐败。因此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地方性政府基金课题 (以市、县级为主) ;除科技部门、教育部门之外的其他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委托课题, 企业委托课题。

2.2 分级监管模式

分级监管模式是指整个项目经费监管按项目出资单位→承担单位负责人→科研组织部门→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的顺序逐级监管。整个监管过程必须接受外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而外部审计必须接受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其中, 承担单位负责人→科研组织部门→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 这部分工作流程接受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的审核和审计部门的内部审计。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工作流程内的单位、部门权责明确, 对各“级组”的问责也方便明了, 有利于经费监管和寻找使用经费存在的问题。但这种模式有两个缺陷:一是项目出资单位的工作任务繁重;二是适用这种模式的科研项目负责人, 大多数是承担单位的负责人或其单位部门负责人, 可能会弱化本单位科研组织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管作用。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 7 3计划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星火计划项目、火炬计划项目等。

2.3 全程监管模式

全程监管模式强调监管科技经费的全过程:严格预算→规范使用→核报→审计。其中, 项目出资单位负责经费预算, 防止预算最大化;项目出资单位和承担单位负责人、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科研组织部门共同监督经费的使用, 使其合理化;外部审计部门、承担单位负责人、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科研组织部门共同监督经费的核报, 使其规范化;承担单位负责人、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外部审计部门共同监督经费的审计, 使其科学化。

这种模式可以抑制项目负责人在经费使用中“一支笔”的现象;对科技经费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 有利于提高经费的利用率。但这种模式监管流程错综复杂, 每个环节参与监管的单位或部门都较多, 很容易产生推卸责任的现象, 导致监管效果不好。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

3 天津市科技资金监管工作现状

天津市自2009年2月组织成立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 正式将科技经费监管服务工作作为一项专门的业务开展。面对天津市庞大的科技经费使用单位和资金流量, 科技经费监管中心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结合已有业务积极开展工作, 并不断寻求新的科技经费监督管理方式方法。监管过程中以直接监管为主导, 结合全程监管模式优势, 不断探索天津市科技经费监管的思路和方法。

3.1 严格遵守科技经费监管宗旨, 天津市科技经费监管服务工作严格按照《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津科财【2005】76号)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津政办发【2005】35号)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津科财【2005】197号) 、《关于改进和加强我市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的意见》 (津政办发【2007】39号)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会计法则和审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对科技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提供服务。对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科技资金使用存在不规范、违反会计准则以及另立名目、滥用项目资金的情况, 视其情节严重程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相关部门查办。

3.2 严格管理科技项目预算评审评估工作, 制定了科技项目预算评审评估所必需的规章制度及标准范本, 加大宣传力度, 有效控制科技经费的不恰当使用。科技经费监管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立项项目的资金预算进行全面、充分的审查和研究, 对预算不合理, 存在虚开乱支隐患的项目预算退回项目单位重新申报, 从而可以有效地约束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充分准备项目预算, 与财务人员一起确定落实预算, 增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心, 改进科技经费管理效果。

3.3 重大项目实施中期检查, 检查的形式包括普查和抽查。普查形式由各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进展到一定阶段以书面形式向科技经费监管中心提交科技经费使用明细, 监管部门对科技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归集整理, 针对各项目中期检查目标, 从财务角度对科技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合规性和合理性的分析;抽查是在普查的基础上选取数家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承担单位, 或是在检查之初就随机选取数家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实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的会计处理情况, 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涉及资金支出证据的合法合规以及与合同规定的一致性等内容。

3.4 严把项目资金验收关, 严格掌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阶段的资金支出审查事宜。对进入到结题验收阶段的科技计划项目, 科技经费监管中心对每一个科技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都要进行严格仔细的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资金实际支出与预算的相符性、项目实际支出的合理性、实际支出调整 (存在调整的) 的合规性等。对不符合填写规范的项目申报材料退回项目单位重新申报, 对实际支出严重违反合同规定也无相关审批材料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3.5 创新经费监管方式, 积极探索项目资金监督和服务的新机制, 启动了科技经费管理巡回检查工作, 按照“关口前移, 主动服务”的理念, 深入项目承担单位, 了解单位实际需求, 立足制度和机制建设, 帮助单位和科研人员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财经法规知识。在巡回检查工作中, 与被检查单位人员就项目资金的使用规范充分地沟通交流, 对单位不符合科研财务管理要求的相关制度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后续跟踪检查, 力争促使项目承担单位首先从制度上摒弃侥幸心理, 客观、真实、合理、高效的使用项目资金。

3.6 拓展科技经费监管范围, 对科技计划项目开设专项账户的银行开户、结算、项目资金安全、经费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管工作, 定期到专项账户的银行了解科技经费的使用情况, 收集整理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与项目承担单位沟通了解经费使用过程中对银行的要求以及出现的问题, 保障项目承担单位能够安全、便捷的使用科技计划项目资金。

4 天津市科技资金监管工作的优势、不足及建议

天津市科技资金监管工作是在新形势下, 在科技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情况下的必然产物, 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如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资金监管体系, 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4.1 天津市科技资金监管工作的优势

4.1.1 天津市科技资金预算管理做到了对科技资金合理使用的事前控制, 对日后科技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 发挥科技资金应该发挥的强大影响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4.1.2 中期检查工作有利于项目承担单位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注重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 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4.1.3 实行科技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工作, 有利于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结题中资金使用产生一定的关注, 对项目资金使用更加谨慎。

4.1.4 实行对账户管理银行的监督, 为项目承担单位较好使用项目资金提供服务。

4.1.5 实行巡回检查制度, 为企业解除经费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4.2 天津市科技资金监管工作的不足

4.2.1 中期检查效果不是很明显, 天津市每年新增科技计划项目较多, 大量的项目承担单位承担着天津市科技研发的任务。单凭单位上报资料和有限的抽查是无法充分反映项目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的, 必需探索增加其他监督方式。

4.2.2 验收管理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但作为一种事后管理, 财务验收工作无疑具有诸多的被动性和落后性。

4.2.3 目前的巡回检查存在范围小、数量少等诸多限制。

4.3 天津市科技资金监管工作的建议

4.3.1 针对中期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一是加大中期检查数量和力度;二是与项目结转资金挂钩, 对于中期报告虚假或检查不合格单位暂时停拨科技项目的结转资金。

4.3.2 探索针对科研主管部门的科技资金监管检查和绩效考评工作。利用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分散工作量, 发挥各主管部门的管理积极性, 以规避部分因监管不到位造成的科技资金流失风险。同时针对科研主管部门开展科研管理绩效考评工作, 奖励先进、鞭策后者, 激励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的资金监管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4.3.3 增大巡回检查的范围, 增加被检查单位的数量, 制定巡回检查奖惩机制。制定一套规范的检查评价系统, 对检查单位根据评价系统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排序, 在整个科技系统进行通报奖惩。

4.3.4 探索定期开展科技资金使用培训班, 对科技资金独立核算等相关财务制度和会计知识进行讲解, 使项目承担单位财务人员从制度上了解科技资金使用规定, 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科技资金的会计处理和合理使用, 在项目承担单位内部起到财务监督的作用。

4.3.5 对银行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单位进行走访, 了解解决问题, 杜绝个别单位出现挤用、占用项目资金的事件出现。

参考文献

[1]李新荣.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2)

[2]钟荣丙.科技经费的监管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2)

[3]张玉周.论给予会计系统的科技经费监管体系[J].中国科技论坛.2007 (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与对策 篇7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

食品出现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完善。近些年,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由多个部门分段监管转变成当前质量监管局与市场集中统一监管模式。在分段管理农产品的管理方式中, 种植农产品过程由农业部门监管, 农产品进入市场后, 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其安全问题。但通常情况下由于未协调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 农产品进入食品生产和经营等环节中会出现监管力量不足、任务繁重等问题, 因此需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足

改革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采用工商、质监、食药三合一模式, 实际执行过程中,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来自各个不同地方, 各监管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别, 专业知识结构也不是十分合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缺乏具备专业素质能力的人才, 不仅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力量, 还需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

大多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有限

大多数消费人群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十分了解, 一般消费人群无法判断食品的质量是否有问题, 在选购食品时, 只是盲目地相信广告或看食品包装上所写的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 能从根本上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消费者很少。此外, 很多食品生产者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 不可能把与食品有关的所有信息都传递给消费者, 使消费者无法全方位了解食品, 无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要从根本上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需专门建立举报食品安全的奖励制度, 奖励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消费者,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的积极性;第二, 需不断强化监管能力, 落实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属地管理的责任。有效整合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与资源, 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高效、统一、权威融为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制定健全的食品安全考核体系, 使食品监管责任从根本上得到落实;第三, 完善定期巡查等相关制度,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要加大一些重点领域的巡查力度, 如旅游景点、学校周边和夜市摊点等, 巡查市场对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台账与完善索证索票制度等起到督促作用, 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应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建立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要以最快的速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局内设机构设置, 使领导职数配备具备规范性,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力量。使过去由许多个职能部门分散监管和职责不清楚和职能交叉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在招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时不能盲目招聘, 而应采用选调与公开招考等多种不同的方法选出专业人才, 培养具备监管执法与实际操作检测技能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在平时的生活中, 对于政府打击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的犯罪行为取得的成效要大力宣传, 还需及时发布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信息, 做到信息公开, 与此同时要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消费者掌握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 对人民群众实施食品科普教育, 从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与依法维权的意识。

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现状与对策分析 篇8

一、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财政资金专项使用的效益逐渐提升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挥过程中,各级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运行的过程中根据党和国家对改善民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充分结合,通过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教育事业、医疗事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而在财务专项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因此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其主要的发展方向更倾向于民生。首先,在项目资金的运营及监督过程中,逐渐促进了农业生产总值提升,为农民们的生产及生活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其次,在新农村的建立过程中也不断的改善了教学水平,从而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后,在财务专政资金监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医疗事业也逐渐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优化了人们群众的就医环境。因此,在整个过程中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

(二)财务资金专项支出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在各级政府的权利划分过程中,相关的制度执行基本上是通过文件来传达的,而这种信息的交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经济制度管理不明确的现象。其中资金专项支出的不足因素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市场经济的管理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与市场经营的关系并没有得到优化,从而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在政府的财政运行过程中,上一级政府对于下一级政府中所承担的相关责任并没有明确性的说明,所设置的专项服务并不属于政府的监管职能,从而导致政府的职能失去的一定的效力。与此同时,在财政专项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支付现状存在着越位及缺位的现象,这主要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项的资金所包含的项目及种类较多,从而导致了资金的分项使用,致使很多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的匮乏达不到应有的规模,因此,在现阶段的财务资金专项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监督的职能,为资金的运营提供全面的保障。

二、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健全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

为了使财政专项的资金管理可以很好的适应国家的发展现状。首先应该建立起科学化的监督检查制度,同时应该强化人员的岗前培训。而在科学化的制度制定之前一定要明确专项资金所监管的目标,保证专项财政资金的使用可以达到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使用模式。其中,安全性主要是指,在资金的保管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安全性的支付流程,从而将资金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的状态,而有效性主要是指,相关的项目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支付,从而为保证项目实施的有效性。与此同时,要定期对项目检查的监督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每个成员在工作过程中都可以熟悉自己的业务,通过政策的明确优化整个内容的实施,从而为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

在财政专项资金的运营及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整体性的效益问题。首先,要建立完善性的项目管理制度,其中要包含项目实施的总体原则、项目投资的主要范围以及管理的程序等基本内容,而且,而各级政府在专项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强化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通过完整性监督模式的建立优化专项资金的运营。其次,在专项资金的运行过程中,要建立项目资金的专家评价模式,通过对申报投资项目的预算,对整个程序进行合理化的制度考核,从而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有效性的服务。再次,要制定财务专项的资金审批制度,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按照“集中资金办大事”的管理模式,优化资金的使用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金的合理运营的目的。最后,要严格落实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制度,将其中的责任明确到人,其主要的目的是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对于出现问题的部分可以及时进行优化。因此,在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于已经完成的项目要对整个财务的运行状况进行核算,通过对相关运营手段的强化,为整个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财务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安全性的运行。通过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为整个项目的运行以及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其中,在专项资金的监督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在相关项目结束之后也要进行事后的监督模式,从而为项目实施过程中整个资金的运营状况提供充分的依据。通过对整个经济效益发展现状的衡量,根据不同项目的实施使专项资金的运用为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牛向东.新时期加强财政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J].辽宁财税,2011

[2]郑宝伟.健全公共财政监督机制的思考[N].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篇9

1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现存的金融监管机制中实行的

多元化的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我国在金融监管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 这就造成我国的金融监管与当前的金融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当前,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主要采用分业管理的方式,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个独立监管模式。也建立了独立的监管体制。虽然这种监管模式在历史上对于减少金融业“三乱”的现象具有明显的效果,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分业监管的模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金融业了。其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第一、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 实行分业管理模式不利于综合业务的展开, 也就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降低了与国外银行的竞争力。第二实行分业监管模式, 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会非常多, 人员的利用率也不高, 减低了监管的效率。有些机构出现了业务交叉的现象, 这就使一些监管部门不能很好的进行信息的沟通, 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同时有些金融监管也会出现一些监管的漏洞, 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第三、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只能针对我国的金融业, 不能和国际金融监管接轨。当前有些国家已经为了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而进行对本国的金融监管方式进行了改革, 实现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如澳大利亚、韩国等, 经过实践证明, 经过改革后的金融监管制度有效的减低监管成本, 也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也出现了允许保险公司进入到银行债券市场。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可以预见, 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合, 分业经营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 分业监管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障碍。

1.2 金融监管内容重点不突出和监管不全面

第一、我国金融监管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范围过于的狭隘, 仅限于信用卡、存款等方面的业务, 对于其他的方面则不在其范围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金融行业也在创新业务, 但是金融监管的范围却相对的滞后, 没有包含这些新型的创新业务。第二、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的准金融机构, 如彩票市场等, 但是却没有被金融监管纳入监管范围之内, 这就不得不把这些新的准金融机构和业务交给其他的监管部门,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中也出现了新型的金融业也被转移到其他的管理部门。就因为没有金融监管部门的有力监管, 就会导致如挪用农村的养老保险金等现象的发生, 造成了较大的金融风险, 严重的扰乱了社会秩序。

1.3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对于行政审批部门依赖严重, 监管方式落后

第一、我国金融业起步晚, 发展速度快, 这就容易使监管的方式跟不上金融业的发展速度, 没有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金融监管的实时监控, 还实行人工收集材料, 这就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和工作效率的低下。第二、近几年, 我国对于金融监管方面的投入非常大, 但是其真正的有效性却有待于提高。第三、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在市场准入、市场退出等方面还依赖于行政的审批, 而且大多都在实行金融现场监管方式, 虽然也有部分实行非现场的监管, 但是发展的并不完善, 造成了监管效率及有效性的下降。第四、关于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比较后, 特别是对有问题的企业退出市场的处理办法缺乏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不能很好的利用外部的力量来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特别是对外部审计师的使用还是空白。

1.4 金融监管人力资源严重稀缺, 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素质不全面, 高素质人才缺乏

尤其是基层人行, 队伍结构上存在“四多四少”现象, 即中低学历者多, 高学历者少;了解传统金融业务的人多, 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从事具体业务操作的人多, 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具有某项知识和技能的人多, 全面掌握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知识的人少。

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的主要职责, 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稳定金融秩序,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 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但还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1.4.1 金融监管理念尚有一定的缺失性。

当前, 人民银行在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上成效明显, 风险监管已成为工作重点。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 监管目标理念较为单一。 (2) 市场约束理念不足。经济金融市场化、一体化日渐深入的情况下, 市场约束有助于加强资本管制的效果, 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为此, 新的巴塞尔协议框架把市场纪律和约束力确立为资本监管的第三大支柱。而在实际工作中, 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对市场约束理念的引入尚付阙如, 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对商业银行的审计、检查也乏善可陈, 从而使得监管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 (3) 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有待加强。

1.4.2 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留有

缺陷, 需要改进。基层人民银行普遍推行了金融监管责任制, 有利于规范监管行为, 提高金融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从实践来看, 监管责任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与设计预期具有一定的反差, 其缺陷主要表现为: (1) 监管责任制有些规定不明确具体, 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 (2) 监管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相兼容。 (3) 监管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滞后, 影响其可操作性。

1.4.3 金融监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与监管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当前, 人民银行县支行内设机构改革后, 大部分县支行的原合作金融管理股、金管股、调统股已合并为金融机构监管股, 由于中心支行原对应的科室仍各司其职, 故县支行原各部门人员继续履行原有职能, 使得某些支行员工产生了错误认识, 致使县支行金融监管合力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另外, 基层人民银行其他部门的人力、物力基本占用了支行总体力量的大部分, 而履行基层央行主要职能的金融监管部门仅占支行总体的少部分, 与内设机构合并后监管任务加重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1.5 金融监管的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滞后, 制约监管效率的提高

依照系统论的观点, 任一系统都不是独立和封闭的, 其内部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的, 且与其他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建立区域性金融安全区, 决定于区域内的各项因素, 也与邻近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质量、风险程度等相关。故而, 建立起基层央行与各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与证监会和保监会分支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体系, 实现信息共享、联手监管, 有利于构建牢固的金融风险“防火墙”。

2 金融监管趋势

2.1 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

英国的卢埃林教授在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 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 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 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 保险单独监管 (7个) ;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 (13个) 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 (3个) 三种形式。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 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呈现出减少趋势。

2.2 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趋势

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 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 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历史上, 英国对金融业的监管主要采取行业自律形式, 英格兰银行在履行监管职责时形成了非正式监管的风格, 不以严格的法律、规章为依据, 而往往借助道义劝说、君子协定等来达到目的。二是美国模式, 以规范化闻名于世, 监管法规众多, 为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英国不断走向法制化, 注重法制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 在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

不断加深的金融国际化, 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 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 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

2.3 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外部金融监管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功半。国外银行经营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很强, 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专门成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仅仅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 并建立了健全的内控制度。近年来, 由于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以及住友商社等一系列严重事件的发生都与内控机制的缺陷有直接关系, 国际金融集团和金融机构开始重新检讨和审视自己的内控状况, 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

3 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3.1 我国的混业监管模式的选择

通过对几个国家的混业监管模式的比较, 德国的监管模式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德国的监管模式主要是在一个统一的监管部门的领导下, 分设证券、银行、保险三个部门, 这三个部门各司其职, 相互制约, 但又相互联系统一领导, 建立了一种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的混合模式。

这个混业监管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证券、银行、保险三个部门属于一种“三权分立”的状态、各自的职责范围比较明确, 各部门实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同时个各部门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的状态, 进而有效的加强混业监管的管理力度。第二、这三个监管部门虽是各司其职, 但却受同一个监管部门的统一领导, 加强了三个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 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对金融部门监管的覆盖面, 不会出现监管漏洞, 同时也加强了各金融部门对金融市场变化的敏感度, 能够及时的做出调整, 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德国的混业金融监管模式更加的适合我国目前金融混业的“集团混业、个人分业”特点, 提高了金融混业监管的效果。第四、建立德国混业监管模式只是对我国现有的三个监管部门进行重新的整合, 既不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机构也不需要撤销机构, 有利于减低社会改革的成本, 也利于减少当前金融监管制度中重复设置对资源的浪费。

针对我国现行的管理制度来说, 我们可以把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领导机构, 同时从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三个部门抽调一些业务精英组成监管协调委员会, 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管辖。该委员会主要负责收集全国范围内的各种金融信息和数据, 并由委员会成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 建立相关的金融信息资料库, 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从里面调取, 委员会需要把分析的结果汇报到中国人民银行, 由人民银行进行审核分析并且与国家的财政部门进行数据交流。协调委员会通常负责三个监管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组织召开交流联系会议, 并且保持与人民银行进行沟通和交流, 没有实际的监管权力, 主要进行日常的协调。

3.2 建立和创新专业的混业金融管理模式

3.2.1 我们应该在对当前的金融法律 (中

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 进行修改的同时也应该根据我国当前的混业经营的方式及机构, 建立新型的金融法律法规, 使混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法可依, 保证混业监管的法律地位。在促进混业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对金融机构进行改革, 创新金融监管机制。

3.2.2 转变监管理念, 创新监管制度

我们必须在保留原来好的监管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创新金融监管制度。在转移监管目标的同时更加的重视新业务、新项目的开发, 创新出新的监管手段, 打造专业化的监管制度, 国家也应该加强对金融监管法律的创新, 通过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彻底的清理, 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也要制定一些新型地方金融监管法规。

3.2.3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 金融行业

是个非常专业化的行业, 其内部的具体结构是非常复杂的, 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性质要求非常高。金融行业要想快速的发展, 就必须有高技术的人才作为发展的推动力量。所以在进行选拔专业的金融监管人才的时候, 不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必须严格的要求其专业能力。

3.2.4 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

极大的风险性, 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也是不可避免的。国家为了保护金融资产持有人的利益, 尽量减少金融机构倒闭的可能性出台了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危机处理机制, 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监管本国金融机构的境外业务以及外国金融机构在本国的金融业务, 进一步加强跨国金融监管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和越来越重要。因此,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必须与相关国家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磋商, 进行广泛的监管信息交流, 在认真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 还要仔细的研究我国的金融现状, 促使我国的金融监管快速的发展, 并能够与世界经济接轨, 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达到在国际范围内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金融监管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金融理论界的重视。金融监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金融行业发展较为迅速, 其分业监管模式也被人们广泛应用, 专业化的优势越来越显著, 但是我们在肯定它的优势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它所引起的深层次的内部问题, 同时面对当今创新金融、网络经济等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的金融监管体系, 并给出建立统一监管模式的途径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模式,內部控制

参考文献

[1]郑君豪.金融混业与金融监管[J].苏州大学2005-04-01.

[2]罗蓉.金融监管体制模式的比较研究[J].湘潭大学, 2002-05-01.

[3]陈泽奎.我国金融监管结构研究[J].湘潭大学, 2005-05-01.

[4]周俊.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初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3-10.

[5]姚峰.金融监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复旦大学, 2009-04-20.

[6]丁玲华.基于金融效率的金融监管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 2008-04-01.

[7]李红霞.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与我国金融监管完善[J].华南师范大, 2003-05-01.

[8]满海红.金融监管理论研究[J].辽宁大学, 2008-05-01.

油田企业资金管理的监管重点探索 篇10

【关键词】油田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监管重点

目前,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油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如资金管理不严、周转不灵等许多资金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对油田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油田企业对资金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的确保油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本文就我国油田企业目前在资金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油田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油田企业的资金调度和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的高效、快速建设发展。

一、油田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1.油田企业缺乏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油田企业已经形成的较为完善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但在资金管理的具体细节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和漏洞,也就是说企业仍然缺乏资金管理以及使用方面的法规制度。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部分油田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规章只是被制定出来,而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成为流于形式的摆设。而有些企业的财务决策特别是一些重大决策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约束机制,导致对企业资金使用的考核标准不全面、不完善,从而造成一系列不科学、不合理的盲目投资项目,这些都造成了油田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效果的低下。

2.资金信息缺乏真实性

我国部分油田企业存在财务信息不集成、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这就导致企业高层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能根据科学、准确的财务资金信息对企业当前的实时经营生产状况进行有效的判断,甚至会因为资金信息的虚假性而造成错误的判断,从而不仅导致企业在会计核算、财务报表以及经营状况反映等方面的信息不真实,还造成油田企业在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3.缺乏有力的监控机制

当前,在我国有些油田企业中,普遍存在对资金运动监控不利的现象,这不仅导致企业所有者不能有效、准确的掌握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状况,还造成资金大量流失、擅自转移挪用公款、侵吞国有资产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出现,导致油田企业因财务资金周转不灵而造成资金的入不敷出,提高了油田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造成油田企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

二、油田企业资金管理的监管重点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体系

油田企业要根据当前市场发展形势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和健全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在确保宏观管理制度完善的同时,着重加强对企业资金具体细节方面的应用管理,明确资金利用的目标、方向和形式,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投资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和落实科学、合理、切实的投资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企业高层的资金风险意识和投资责任心,加强对资金整体的统筹、调整和结构优化,从而有效的避免集体决策形式流于表面。

2.提高企业高层的资金管理意识

油田企业要不断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资金管理理论和观念,从而有效的促进和推动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包括有:(1)强化油田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资产的“聚财生财”;(2)不断提升油田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时间价值观念;(3)加强油田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的结算管理,促进资金的周转速度和成效;(4)不断加强油田企业在资金投资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3.建立和完善油田企业的资金管理约束体制

油田企业要进一步的优化资金结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全面的企业资金约束体制。同时,严格资金利用、管理和控制流程,积极构建企业资金的循环利用机制,并加强资金的后续管理工作,推行和落实全面、有效的资金补偿积累机制,全面实施债权催收制度和应收账款的台账管理制度,从而使企业资金的流动利用方向更加明确、系统、规范,实现对企业资金的实时动态化管理和控制。

4.加强资金管理的监督控制机制

油田企业要加强和完善对资金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监审制度,强化对资金的事前预防管理和事中控制管理。同时,还要积极的引进财务资金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模式,不断提高油田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油田在经营全过程当中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资源的数据集成和共享,从而更好的提高资金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高效化、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资金管理工作对油田企业的生存经营和未来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油田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资金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建立和完善油田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加大监督控制力度,规范资金管理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油田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积极促进企业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薪昌.油田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03)

[2]吕宪金,祝贺.刍议油田企业高效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搭建资金管理平台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J].国际商务财会,2012(11)

[3]陈坤霞.对油田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工作的探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0(05)

[4]刘海燕.油田企业资金管理状况分析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

辐射安全监管体制变迁与现状分析 篇11

1 我国辐射防护和安全监管体制的变迁

我国辐射防护和安全监管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称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至今,从法律和管理体系上经历了3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

1960年,国务院公布了《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辐射安全管理法规,其规定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1974年,国家发布了《放射防护规定》(GBJ8-74),这是我国电离辐射防护方面的第一个技术法规。此阶段还处于探索性管理阶段。

1.2 第二阶段

以1984年国家发布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为技术基础,以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44号)为标志,我国步入了辐射防护监管工作的正规化和法制化轨道。《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用于辐射安全监管的行政法规,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核技术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实行分段管理,仅对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进行监管,没有建立放射源从生到死的监管模式,极易发生丢源等辐射事故。二是实行多头管理模式,卫生部门负责颁发许可证,公安部门审批放射源转让,环保部门负责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废源处置。这种分散监管模式监管责任不清,易出现监管盲区和死角。三是辐射事故的分级、预防、应急和报告制度不完善,应急反应能力不足。四是我国的医疗行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数量占整个核技术应用的50%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医疗行业的主管机构来监管辐射安全,不符合安全监管应由独立第三方进行的原则[1]。

1.3 第三阶段

2002年,根据6个国际组织批准并联合发布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防护基本安全标准》(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丛书115号,1996版)为基础,我国修订发布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替代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这是一部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辐射安全管理技术法规,此后我国发布的电离辐射方面的技术标准均是以此为基础制订出台的。期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提交了遵守《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的承诺。《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规定了某一国家监管放射源安全的基本法则,其要求某一国家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应由与核技术应用部门无任何利益关系的独立第三方进行。根据《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的要求和我国核安全监管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国于2003年6月通过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监管工作纳入到国家法律层面,并确立了环保部门在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中作为实施统一的防护和安全监管部门的地位。同年12月,中央编办下发了《关于放射源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编办发[2003]17号),为理顺和明确各有关监管部门在辐射安全监管中的职责、任务提供了依据。2003~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级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核技术应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普查,为后继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2005年12月1日,国务院令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以下简称《安全与防护条例》)颁布施行。这意味着我国的辐射安全监管进入到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新阶段。

2 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安全与防护条例》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防护条例》)相比,在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上有了变化,理顺和完善了管理体制,调整了辐射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明确环保部门实施统一的监管管理工作,卫生和公安部门根据各自分工实施监督管理。建立了放射源从生产、进出口、转让、使用、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源分类》对放射源实行分类管理,做到监管工作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对放射源实行国家统一编码管理,一枚放射源从“出生”之日就分配一个终身编码,就像公民身份证一样,有利于管理和追溯。强化了许可和进出口、转让审批制度。实行了进出口、转让、处置完成后和异地使用备案制度,使得放射源始终处于环保部门的监控之中。完善了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对辐射事故按照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类,健全了处理和报告程序,同时明确了各部门在辐射事故应急中的职责。

《安全与防护条例》颁布实施3年来,由于管理体系的理顺,我国的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辐射环境处于安全状态,辐射事故有减少的趋势。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对该条例部分条款把握不准,认识不到位而导致日常监管越位执法或缺位管理的事件时有发生,还有部分法律法规在辐射安全监管上存在冲突,给执法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加重了辐射工作单位的负担。

2.2 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安全与防护条例》明确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由环保部门统一实施,履行辐射安全、转让和进口放射性同位素等行政许可行为,负责辐射工作单位的日常监管和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对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工作(即放射诊疗许可证)和辐射事故中的医疗救助。公安部门负责辐射事故中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工作和用源单位的安保监督检查工作。由此可看,条例对于医用辐射工作单位设定了两个行政许可行为,非医用辐射工作单位设立了一个行政许可行为。由于医用辐射不仅涉及到环境、公众和执业人员,还涉及到病人摄入合理辐射剂量问题,而病人在保证治疗和成像效果的前提下,怎样使得照射或摄入辐射剂量达到最小是医学研究课题。因此对于医用辐射工作单位设置两个行政许可行为是合理的。但是在现实监管工作中,医院对于一项工作设立两个行政许可事项非常不理解,使用一台X射线机,不仅要到环保部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还要到卫生主管部门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而且办理两个许可证所需资料基本相同,办理程序也相差不多。在现场监管时,环保和卫生管理人员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亦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辐射防护、放射性警示标识、警示灯设置、辐射工作人员培训、个人剂量监测等问题。造成了医院对于辐射监管认识上的混乱,也容易造成环保部门对于医院这类单位监管不到位。

国家对从事放射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按照2011年5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18号)第十七条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审定的辐射安全培训和考试大纲,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操作人员以及辐射防护负责人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而按照卫生部《放射性职业受照人员健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辐射工作人员要取得卫生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方能上岗,虽然卫生部声明《放射工作人员证》不作为一项行政许可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放射工作人员申领此证仍设置了培训、考核、健康体检等限制条件。所以在辐射工作人员的管理上,仍存在重复管理、多头管理等问题。

2.3 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医院等辐射工作单位既要到环保部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还要到卫生主管部门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形成了多头监管的问题。由于设立医院要到卫生部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该许可证上明确规定了医院的从医范围,包括放射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等。获得该许可,说明医院在技术、资历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开展此项工作的资格,和医院申领《放射诊疗许可证》具有同等意义,因此建议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相关规定,取消《放射诊疗许可证》这项行政许可事项。这样有利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关于辐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既要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又要取得卫生部门的《放射工作人员证》问题,建议环保部和卫生部联合出台文件,将培训交给第三方有资质机构独立进行,健康体检由职业病医院进行,上岗证由环保部门办理,与卫生部门信息共享。以此解决辐射工作人员重复培训、重复体检、多头监管等问题。

3 结语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确立了环保部门在辐射安全监管上的独立第三方监管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利益等原因,造成了在实际管理上存在的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有待于相关法规、规章的修改,更有待于环保部门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责任,提高辐射工作单位的法律意识。以确保社会的辐射环境安全,切实保障公众人身和生命健康。

摘要:随着核技术日益广泛的利用,我国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技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辐射危害,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监管任务重。就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有关的问题进行法律法规解读,以提高辐射安全监管的依法行政能力。

关键词: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变迁,现状

参考文献

上一篇:翻译出版下一篇:广州纺织品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