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发展

2024-09-28

参与发展(通用12篇)

参与发展 篇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可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扫除认知障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或“绊脚石”时,会激发人的动机,去寻找协调、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克服它。数学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帮学生扫除学习障碍、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的概括程度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引发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的“障碍”,激发学生参与扫除学习“障碍”、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机和愿望,从而主动构建他们的认知结构。

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学生对试商方法的学习掌握过程,就伴随着对知识的简单与复杂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矛盾问题的解决过程。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发展设计问题情境,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主动去比较、辨析其试商方法的优劣,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主动掌握试商方法。以“四舍试商法”的教学为例,出现24÷12这—题后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尝试怎样试商。学生可出现用口算试商、用尾数试商或看成10试商。教师先不急于肯定哪种方法,再出示109÷21、320÷62让学生计算,这时习惯于用前两种方法试商的都出现了障碍,于是引发了第一次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自己去筛选哪种方法最好;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比较、概括出把除数“四舍”看成整十数试商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第二步:再让学生试做308÷62这一题,出现了一次不能试商成功的问题。这就引发了第二次认知上的冲突,即虽然用整十数试商好,但有时初商不一定合适,产生了再次寻求解决办法的愿望。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找出调商的办法及如何减少调商次数的规律。这样,将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问题之间的矛盾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动机和愿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试商方法与调商规律都是在学生主体参与下得出,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利用原有认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基础,要让学生主动完成学习新知的任务就必须依靠他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学新的知识时,教师要根据新知的学习需要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认知结构,唤发学生的原有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让学生明晰与学习新知有关联的认知,同时发挥自己本身的最大潜能,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主动探究问题之中去。

如:在教学《认识梯形》时,教师一般都让学生在操作的同时重点观察它们边的特点,但为什么一定要去观察边的特点呢?知道的学生并不多,结果学生完全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操作工。其实从边的特点认识平面图形,学生是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让他们说说:这两个图形的形状为什么不同?由此打开学生的认知结构,明晰这些图形的形状是由边来决定的。接着教师再让学生重点从边的特点去观察梯形的特征,则边的探究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了。这样,把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概括化认识挖掘出来,使他们今后去认识相关图形的特征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三、扩充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尝试创新

作为主体的学生要获得发展必然要有其思维的参与,且思维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教师每次都为学生的思维设置了一定的梯度,铺设了思考问题的台阶,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转,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那学生就很难主动发展;如果我们尽量扫除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或“绊脚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轻而易举地获取所学知识,其创新思维必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个人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教师谈话讲解,有时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水平主动完成知识的迁移、组合,从而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管学生的尝试成功与否,教师都应以包容、鼓励的态度面对学生间的争论。在思维出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过程。

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中有乘数是整十数的简便计算时,教师可由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20×30和笔算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25×24引出课题:34×30,提出怎样计算既简便又正确,放手给学生尝试。学生的计算可能会出现三种算法:直接口算、用一般竖式计算、用简便的方法进行竖式计算。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选出本组既正确又简便的一种算法,然后再在全班内汇报、讨论、交流、辨析,并引导用简便算法的学生说说他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思路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两个知识点的结合解决乘数末尾有0的简算问题。

参与发展 篇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具体操作分析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具体包括旅游发展决策和旅游发展利益分配两个阶段.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利益分配主要从经济利益分配、培训和教育、就业、商机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作 者:蒋艳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学院,旅游系,浙江,100045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ECONOMIC FORUM)年,卷(期):“”(6)分类号:F123.3关键词:社会参与旅游发展 决策 利益分配

全员参与 共同发展 篇3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全员参与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地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计算类似的这样的分数加法后,再通过约分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把分子直接相加?②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让学生全员参与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让学生全员参与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困材施教,是让学生全员参与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1、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2/3,运走了多少吨?

2、车站里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2/3,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3、车站里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2/3,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4、车站里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1/4,第二次运走了全部1/5,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激发参与兴趣实现真正发展 篇4

一、拓宽学习途径, 提高参与兴趣

组织安排

1.叙述:教师将学生分为四大组, 且要求学生背对背站在中间 (见下图) ;每组又分成两个小组成“┓”形站位, 并选出两个小组长轮流指挥;两个小组轮换进行投掷练习。姬军老师穿插其中, 纠正个别层面的错误, 并参与到练习中。

2.剖析:这样的场地安排与教学组织, 既充分发挥了体育小骨干的作用, 也便于学生互相观摩学习, 还比较安全有序, 更利于教师的指导, 因为教师只要走相对近的距离就可以指导另一个小组的学习。因此, 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较高, 目标达成率也较高。

3.引申:教师最好能够指导学生学会观摩的方法。如, 每个大组中, 在另一小组队员做好准备动作时, 观摩队员可以进行纠正;当投掷完毕的学生把拾回的器材递交给同伴时, 也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告知对方。这样, 学生不仅要认真投掷, 还要积极观察与思考, 这就使得参与学习的内涵得到了提升。

二、激发学习潜能, 升华教学效益

(一) 自主设定目标

1. 叙述:

在练习过程中, 姬军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 在课堂开始阶段, 教师让各组确立距离, 并选出成员抛起气球, 其他成员则“攻击”被抛起的目标 (掷准) , 轮换进行;在巩固动作阶段, 设定了一定高度的固定目标, 但各组可以自主调整距离。

2. 剖析:

由学生自主设定目标,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且学生在调整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整个小组成员的情况, 能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巡视引导并参与练习, 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 增加投掷难度

1. 叙述:

当学生掌握了投掷技术后, 姬军老师又创设了投掷“标枪”的学习环节。

2. 剖析: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投掷技术, 此时使用“标枪”投掷, 无疑提高了投掷难度, 激发了学生挑战的心理需求, 促使学生可以兴趣盎然地投入练习中, 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益。

3. 引申:

通过前面的投掷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投掷动作的要领, 且能够协调发力, 并在练习、体验过程中掌握合理的投掷角度。而使用“标枪”投掷, 因为器械的加长, 学生需要把握器械的平衡, 对出手角度要求更高, 这样对于少数学生来讲, 尤其是女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甚至会导致学生动作变形。对此,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组合器材的特点, 自己选择投掷器材 (海绵球、手榴弹、软标枪等) 进行练习, 而教师则重点关注学困生, 并给予及时的引导。

三、提高投掷技术, 促进全面发展

(一) 自主体验

1. 叙述:

在课堂上, 学生始终处于“体验——探索——总结——练习”的循环学习中, 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鞭打技术动作, 提高了投掷水平, 发展了协调性素质。

2. 剖析:

在自主练习过程中, 学生注重“蹬转、送髋、过肩挥臂”的技术重点的体验, 教师也给予了关键词提示, 并指导具体的动作。这样学生就自我构筑了投掷技术的学习与掌握过程, 学习效率较高。

(二) 师生展示

1. 叙述: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 由于采用轮换投掷的组织形式, 因而每两次投掷, 学生就会得到一次展示和一次观摩学习机会;此外, 教师和部分学生也在全体学生面前进行了投掷展示, 有效引导了学生的学习。

2. 剖析:

学生展示的增加, 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练习更认真, 也便于善于学习的学生观摩同伴的好的做法, 进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投掷技术;而师生的集中展示, 则让学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3. 引申:

参与发展 篇5

2012年8月16日,中国城市城镇合作发展峰会在上海奉贤南郊宾馆举行,作为会议的主要支持单位,特灵承办了峰会的“绿色宜居城市发展”分论坛。论坛从学术及政府和企业层面探讨了如何帮助中小城市打造绿色适宜居环境的话题。

首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李建华发表了题为“用空间换时间,加速实现城市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创造”的演讲,结合国际上水生态保护成功经验的介绍强调创造人水和谐,人与生物共生的绿色宜居环境的重要性。论坛还邀请到天能集团、拜耳生态商务建筑卓越中心及英格索兰安防技术部的倾情参与,从智能、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到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再到平安城市的建设。

发言嘉宾的精彩演讲为台下中小城市的市长们带来了前沿的城市发展理念和世界领先的相关技术方案。论坛中,特灵空调中国区总裁汤琪介绍了特灵在城市区域能源方面的解决方案及成功范例,强调只有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平衡发展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在论坛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来自安徽天长市的市长代表表示:“目前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有节能减排的硬指标。这次论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让我们能更深入了解国外先进的城市规划方案以及相关的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

在峰会的晚宴上,特灵空调中国区总裁汤琪表示:“本次峰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的管理者与企业之间可以一起共同探讨中国城市发展的各种问题。如何更好地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各位城市的管理者及企业管理者需要共同思考的话题特灵作为一家在建筑领域拥有领先专业技术的跨国企业,非常愿意为中国城市城镇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与数学实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篇6

一、参与数学实验,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对象主要是经过前人无数次实践出来的认识成果——概括化的知识体系,抽象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大大提高了认识的起点,增强了认知的难度。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如果让学生从语言——黑板——动作中去接受知识,模仿思维,时间稍长,他们便因单调感到乏味。因此,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用感官去感知数学的变化过程,扩大信息源,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

例如,笔者在讲述“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时,有这样一个题目:“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几种?”笔者让学生把家中的正方体盒子,如药盒、鞋盒等,用不同的方法剪开,看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然后把它们画下来,第二天展示给同学们看。学生积极性很高,第二天纷纷拿来了他们的作品,竟相上台给同学们展示,有几个同学还把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全部总结出来了。同学们群情激昂,听讲积极性很高,后来通过验证,他们对正方体的展开图掌握得非常扎实、有效。

通过利用学具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操作中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学具操作的直观具体性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营造出一个符合认知规律的思维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二、参与数学实验,培养思维的层次性与逻辑性

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比如数学基本概念、应用题、几何物体的认识等,常规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一些“关键”的字、词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由于这样的方法本身就是抽象的,运用时相当一部分思维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就只能机械地模仿,还有的同学无从下手,因而不易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摆一摆、做一做,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就能在“思维过渡”中起到“船”和“桥”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六个立方体,让学生先摆出不同的图形,然后根据实物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从物体的上方看,看到哪些面,从而得到该实物的俯视图;从物体的正面看,看到哪些面,从而得到该实物的正视图;从物体的左面看,看到物体的哪些面,从而画出物体的左视图。学生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就很容易由实物的形状抽象出平面几何图形,在有了这样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这个物体的三视图就轻而易举了。笔者通过对学生画好的三视图的观察,发现学生画得很不规范,于是笔者再让学生观察实物,看正视图和俯视图、正视图和左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各有什么关系,从而总结出“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的画三视图的规律。

通过实物教学,学生就对“实物”和“视图”的转化有了充分认识,分层揭示了三视图的特征,这样学生参与了视图形成的思维过程,概括起来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层次性与逻辑性。

三、参与数学实验,实现思维的感性与理性的转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成长的临界期,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也就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先从中得到感性认识,进而不断地比较、分析、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学生就会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例如,在学习“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时,笔者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B=20°,AB=3cm,BC=5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做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

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的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

四、参与数学实验,提高思维的品质和效率

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和效率,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4个一样的三角形(不等腰)如图1,并问他们:“你们能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吗?”在笔者的设疑引导下,学生情绪高昂,互相交流,互相协作,积极动手操作,不一会儿,争相演示自己的成果,他们拼成了如图2、图3两种正方形。

在他们拼好的基础上,笔者又提出:“你们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求出图2、图3的面积吗?“这时,学生又积极开动脑筋,投入到计算中去了。有了拼图,计算就变得很容易了。

图2的两种计算面积为:(1)(a+b)2;(2)ab×4+c2

图3的两种计算面积为:(1)c2;(2)ab×4+(b-a)2

有了计算面积,勾股定理a2+b2=c2的理解就更加透彻了。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为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提高了思维效率。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正确恰当地操作学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把思维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维得到发展,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e]

引导学生参与 促进主动发展 篇7

一、激趣生欲

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感兴趣, 总是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 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

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课堂就失去了意义。因此, 我力求在刚上课的短短几分钟内, 就以充满爱的语言感召学生, 以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爱, 从而创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 教学中再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生活实际出发, 从而也就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变让学生学为学生自己想要学。

如, 我在讲“圆柱体积”时, 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水桶, 并算出水桶的表面积, 然后用带着夸奖的口气说:大家都会算出这个水桶用的铁皮, 那这桶大约能容多少水, 你会计算吗?望着学生那“心欲求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神情, 我又顺势引题:要想算出水桶能装多少水, 必须学会如何计算圆柱体积。这样,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对圆柱体积的学习中,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参与的空间。

课堂上力求直观操作, 儿童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耳, 充分调动其多种感官的参与,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创设了良好的“我要学、我爱学”的学习氛围。比如, 在教小学数学《角和直角》时, 让每个学生带两个硬纸条, 做成活动角让学生认真观察, 并提出分别是顶点、边和角, 再让学生用活动角来改变角的大小, 加深理解角的概念, 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和直角, 学生通过演示操作, 不仅掌握了文化知识, 而且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

以上简单介绍了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几种方法, 其实方法还很多, 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注意致力于使学生的兴趣有较高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以培养起符合社会需要的、积极向上的学数学的兴趣。

二、主动获取

(一) 创设参与条件, 让学生学有机会。

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学习动机已被激发起来, 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时, 我尽量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材料, 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和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

如, 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 学生很快就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进而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时候, 我除了肯定他们的推导正确外, 还带着略有疑虑的口气问:大家都能通过“合并法”求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你们能不能利用学具采用“割补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呢?这时,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学习兴趣也随之特别高涨, 纷纷动手操作。接下来我又顺势引导, 最后学生想出了三种“割补”方法, 而且还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探索到的见解。活跃的课堂气氛、趣味无穷的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了高潮, 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次质的飞跃。

(二) 加强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有方法。

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 要使这种动力持久, 关键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古代哲学家曾说过:“授之以渔胜于授之以鱼。”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 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对于学习中的难点适时点拨指导, 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

对于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 则可采取课前预习、启发引导、独立阅读的办法。如指导预习时, 教师对学生要有明确的要求, 要有预习的范围, 要提出必要的思考题或实验作业, 要检查预习情况。课堂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读读、讲讲、论论、练练的方式进行自学与讨论, 要求他们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理清知识体系, 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数学知识的方法, 例如理解记忆、形象记忆、规律记忆等。教给学生整理知识和归纳知识的方法。整理知识是一项主要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知识, 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原因, 往往分若干层次逐渐完成。一节课后、一个单元后或一个学期后, 教师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便于记忆和运用。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迁移方法, 如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的, 纠正迁移, 反之纠负迁移等。

三、精练趣练

(一) 练习内容要精练。

一直以来, 大多数教师都通过给学生安排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练习内容来提高他们的成绩。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由动态转为静态,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技能的形成, 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内容精练, 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渐进性, 要符合知识本身的规律和认识规律,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让层层深入的内容牢牢吸引住全体学生, 引导学生“拾级而登”。再有, 当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后, 形成技能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体验成功的欢乐。如自己动手测量、进行数据整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二) 练习形式要有趣味。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如果练习形式单调或只运用呆板的语言灌输给学生, 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所以练习形式要有趣味。

如, 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特点, 我在授新课前经常会设计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 如“打擂台”“争上游”等, 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又如, 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巧妙地把学科练习与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联系起来, 这样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 把形象记忆训练寓于游戏与运动中, 从而在玩中学, 在不自觉中巩固了知识。

关注有效参与,促进主动发展 篇8

一、激发学生兴趣, 诱导参与欲望

1. 巧设悬念, 诱导参与

教学中适当设置悬念,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疑问和要求质疑的心态, 才能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激发起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几道题目:1÷3, 136÷60, 14.2÷22, 要求学生进行除法计算, 并求出小数点后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有的学生一看傻眼了, 要求小数点后第100位上的数字, 那要除多久啊!学生做了几分钟后, 老师就在黑板上列了几个不完整的除法算式, 并马上告诉他们的结果。这时, 大部分学生都感到莫名其妙, 此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学生说:“老师怎么做得那么快?”有的说:“老师有什么绝招吧, 快教教我们!”还有的学生顿生佩服之情:“老师, 真不愧是老师!”老师便及时因势利导, 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的过程。这一课以一个“悬念”开始新课的教学, 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联系生活, 诱导参与

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包括较多的日常概念和生活经验。教学时,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 创设一定的情境, 化抽象为具体,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 可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都来动手修理摇晃的椅子, 并想想怎样修理既牢固又方便, 使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昂。这样, 新课中抽象的内容通过生活实例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

3. 创设情境, 诱导参与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联系本班学生特点, 设计一些教学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加深理解,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 为了扫清学习障碍,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每组推荐两位同学, 让他们两人一组向全班同学演示“同时、相对、相遇、相距”这四个词的意义。通过直观演示, 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积极主动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创设学习条件, 提供参与机会

1. 注重直观操作, 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

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生操作、电化教学手段, 为学生创设条件, 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 还要动手、动脑、动口, 各种感官共同参与, 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通过生动的实践, 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如在教学“两积求和的应用题”时, 可在准备阶段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教师巡视) , 然后让学生汇报如下类型的题目:在桌子左边摆2堆小棒, 每堆3根, 在右边摆3堆小棒, 每堆2根, 一共摆了多少根?提问学生:你也能像他那样摆吗?你能不能将解题思路说给同桌听?这样的操作, 不仅促进了学生多感官协同参与, 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两积求和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2. 注重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信息多向交流”中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每组中包含优等生、中等生, 同样也有一部分学困生。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议论交流的方式, 使他们共同进步。如在教学“认识钟面”时, 我先让学生4人一小组合作, 议一议 (借助实物或模型) :从钟面上, 你知道些什么?把你所知道的告诉同组同学, 比一比谁知道得多, 结果学生讨论热烈。有的说, 我知道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有的说, 我知道有的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字, 而有的只有3, 6, 9, 12这四个数字……这样的小组合作, 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 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注重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性。

3. 注重系统演练, 让学生在练习巩固中参与

练习的效果在于优化练习设计, 注重让学生系统演练。如在教学“倍的含义”时, 可设计如下多层练习:

(1) 摆一摆。 (1)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摆15根小棒, 15里面有 () 个5, 第二行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 () 倍。 (2) 第一行摆6根小棒, 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1倍。 (3) 第一行任意摆, 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2倍。

(2) 画一画。第一行画10个△。第二行画2个○, 10里面有 () 2, △的个数是○的 () 倍;第一行画6个△, 第二行画的○是△的2倍。

(3) 说一说。 (图略) (1) 白兔的只数 (4只) 是黑兔 (2只) 的 () 倍;牙膏的支数 (6支) 是牙膏 (3支) 的 () 倍, 并列式。 (2) 蓝蝴蝶的只数 (8只) 是绿蝴蝶 (4只) 的 () 倍;立方体的个数 (4个) 是圆柱体 (4个) 的 () 倍, 并列式。 (3) 说出喜鹊 (3只) 、鸽子 (6只) 和大雁 (12只) 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并列式。

(4) 拍一拍。老师拍2下, 小朋友拍的下数是老师的2倍、3倍。老师拍3下, 小朋友拍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4倍。

通过多种形式的演练, 加深学生对“倍”的理解。平时, 教师要努力优化练习设计, 做到难度适中, 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 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途, 体会到数学知识本身的无穷魅力, 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三、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参与能力

1. 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中,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思维材料, 提示思维方向, 并通过语言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教师在演示实物和模型过程中引出长方体、正方体、棱、顶点、面等概念后,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 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并组织小组讨论, 让学生互相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通过交流, 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维方法: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教师可以通过判断推理, 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如出示:两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提问学生:“你认为这句话对还是错?你是怎样想的?请其他同学听听看, 他讲得对吗?”再次让学生进一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一思维过程的展现,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表达的能力, 在主体地位得到保证时, 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 指导学生学会看书, 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自己学会看书, 这对于后续学习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学生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自主学习, 学生素质的发展也将更加全面。在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加强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这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二是指导学生课中看书, 一般是新授之后, 让学生阅读课本, 给学生留有质疑的余地, 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三是课后看书, 主要是系统回顾本课所学, 加深理解与记忆。对优等生还可以提倡他们自己去买课外书, 以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及其数学知识面的扩大。

3. 指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题,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参与式发展”研究综述 篇9

1“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大量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 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人及其所处的环境。而传统的发展理论中所忽视的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人, 尤其是弱者、边缘人群和广大穷人的意愿。参与式发展理论正是作为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与批判的面目出现的。与现代化理论所不同的是, 参与式发展理论是一种微观发展理论, 它将项目受众视为发展的主体, 强调以尊重差异、平等协商、合理赋权为基础, 在“外来者”的协助下, 通过社区成员积极、主动的广泛参与, 实现社区的可持续的、有效益的发展, 使社区成员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

参与式发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通过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 “把最落后的放在最前面考虑”, 将社区的发展与项目受众的能力建设相结合, 不仅克服了传统发展项目脱离实际需求、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的弊病, 而且还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延续性和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发展实践的成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迄今为止, 它已成为国际发展实践的主流理念, 并形成了包括参与式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研究和实践框架、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以及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等一整套完整的结构体系。目前, 参与式农业生态系统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参与式性别分析、参与式社区发展规划、参与式培训与监测以及参与式贫困评价等一系列参与式方法与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发展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之中。

2“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2.1“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

关于公众的参与,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参加。公众的参加可以是被动的加入上级布置的某项任务或响应其给定的某项号召。但这种参加的程度只是表面的, 并不能完全真实地体现参与者的意愿。而公众的参与则是从社区公众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 认为只有他们才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 他们能够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他们不仅是活动的接受者, 而且应该是活动全过程的参与者以及最终利益的分享者。因此, 公众的参与应该是受益人影响发展项目的实施及方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介入过程。这种介入不仅应体现在项目的决策过程、实施过程中, 而且还应延伸到项目的利益分享阶段以及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始终的监测与评估等诸多环节。同时, 更重要的一点是, 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不断接受自我教育和自我培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能使项目受众将已有的乡土知识与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的运用于社区发展实践以外, 同时还能帮助其更好的开发自身潜能, 提高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更强的创新能力与责任感。因此, 只有把这种量和质的提高同时融合到人的综合发展中去, 才能更好地保证项目建设的延续性和实现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纵观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整个发展历程可以发现, 参与式发展途径的核心理念是赋权, 而参与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实施赋权的过程。“参与式”的宗旨在于以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视角, 通过目标群体的决策性参与, 以及专家的辅助作用, 使目标群体公平地拥有发展的选择权、参与决策权和受益权, 并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多方参与下, 共同发现、确认社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主动做出承诺、承担责任, 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发展机制, 实现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 最终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参与式发展从其内涵上来讲, 是一种对项目受众在发展过程中主体地位的认同与肯定;是一种对农民个人能力、乡土知识的尊重与学习;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帮扶;也是一种人们之间相互的自愿贡献和自我提高。它强调的是参与的整个过程, 而不是参与的最终结果;强调的是目标群体和社区整体能力的提升, 而不是个别“能人”或“带头人;强调的是对发展主体的赋权, 尤其是增加妇女及穷人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强调的是对能保证参与的质量的良好制度与环境秩序的建设与创新。

2.2“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外延

所谓外延是指发展的外部性问题。发展的外延与发展实践紧密相关, 而由传统发展实践转向参与式发展实践过程中, 有几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发展过程中的角色转变问题;二是妇女、儿童及穷人等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三是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问题。

首先是角色的转换。以往的常规式发展中, 项目的选择大多采用“政府牵头, 专家论证, 当地农民只管出力配合”的形式。这种以行政行为或计划任务的手段操作项目的方式使得“政府”、“专家”、“农民”三大角色群体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单向垂直沟通, 反向弱沟通甚至无沟通的状态, 因而缺少基层农民的参与、缺乏基层实施后的反馈, 很难保证项目真正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真正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相反, 参与式发展中的决策者则是受益群体, 它要求这三大角色群体的关系呈现一种双向沟通、较为稳固的三角结构。同时, 在政策制定者与实际执行者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 变“为农民工作”为“与农民一起工作”, 并由政府牵头提供信息、技术、资金、资源方面的优质服务与保障, 由专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正确的引导, 由农民自己去发现和解决社区所存在的问题, 实现社区及个人的发展与进步。

其次是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生存环境、文化传统、个人及家庭所处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等各方面的差异, 造成了有一部分人群, 尤其是穷人、妇女和儿童, 缺乏应有的资源, 也难以发出应有的“声音”, 他们无论是在受教育程度还是在发展的机会方面, 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因而, 往往被边缘化在发展队列之外。但正如叶敬忠、陆继霞等人所言, 事实上这种社区分层中不同类型农户所提出的发展项目需求常常会大不相同。因此, 为了使参与式项目真正做到平等参与, 就需要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关注。为其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 创造更好的参与环境, 帮助其开阔视野, 建立发展的信心, 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新思想、获得新知识, 进而大胆地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 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享受发展的最终收益。

再次是保障发展延续性与可持续性的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问题。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发展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要让农民有利可图, 拥有对资源的利用与控制的权利。因此, 必要的赋权及利益分配、权属安排是需要用制度方式加以明晰的, 否则就极有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明而造成项目进展不顺, 甚至是失败。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 提升农民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不是优惠和扶持的政策, 而应该是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相公平的政策与机会。市场机制应该成为农村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以及实现农村发展从补贴式向造血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确定农村发展的目标、配置资源并调节分配结果, 而不是去指手划脚, 这样才能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持续性。此外, 只有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方法和渠道, 营造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政治、文化氛围, 从法律上保障公民参与的权利, 才能使公众的参与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实现社区的持续、和谐、稳定发展。

3“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在中国

现代意义上的“参与”概念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其后, 在一些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推动与支持下, 大量的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活动开始在我国境内兴起。这些项目的范围涵盖了参与式发展规划、参与式检测与评估、参与式培训等诸多领域, 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比较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包括:90年代初, Robert Chambers在云南举办的PRA (参与式农村评估) 培训班;FAO和UNDP在我国组织的参与式小流域治理项目、农地项目、IPM农民民间学校项目;以及云南PRA网络推广工程等。而随着参与式理论的发展深入以及众多国际组织开展的参与式项目的迅速推广, 国内许多从事农村发展的研究者、工作者, 也对这一新的发展思想和方法进行了学习、研究和实践。

王万英等则在扶贫项目中应用参与式评估, 从贫困人群的角度出发, 协助村民组建科技互助小组, 以农户自我组织的方式, 使科技扶贫的好处正真为村民所共享。而樊保宁和游建华则将参与式技术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农化服务工作实践中, 在了解农户需求的前提下, 帮助其主动与农服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农民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阎友兵和蒋晟则倡导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提倡以村民共同参与乡风建设、村容治理、民主管理的形式开发社区旅游, 以旅游发展带动农民受益。

基于上述, 在经历了20余年的探索后,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在中国的影响作用正越来越广。目前, 参与式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 现已广泛应用于与农村发展有关的乡村建设规划、扶贫、农化服务、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河流流域治理及社区林业管理等各个领域, 并显示出许多优越性, 取得了传统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4 简短的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参与式发展与传统理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且在发展实践中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收效, 但随着参与式一词的泛化, 参与式发展在现实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定义的狭隘化。参与式的实践者往往把参与仅仅定义为一种“搜集信息、记录图像和及时分析”的工具, 导致对培训手册的照本宣科。这种标准化趋势违背了参与式发展的初衷, 直接导致了参与式发展陷入“为政治目的做出机械决策”的困境。

其次是赋权的肤浅化。虽然参与式的方法能够创造赋权的机会, 但却不能自动实现赋权。而现实中诸多的发展项目的赋权过程往往留于形式, 简单地认为只要让社区居民参与讨论就意味着赋权。这种赋权的肤浅化不仅忽略了社区的现实情况, 而且不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再次是性别的盲点化。尽管参与式强调对性别差异的重视, 但在现实的实践中很少有方法能明确处理好这种男女性别关系。有的项目单纯地从统计数字入手, 依靠女性就业率提高等指标来判断男女的公平发展, 显然未能正确反映社会性别的真实含义。而仅仅通过某些特定项目或项目中的某一组成部分来调整性别关系, 也很难保证参与的真正平等性。

最后, 参与式发展的应用与推广需要重视对拥有参与式理念和经验的发展工作者, 尤其是基层工作者的培养。除了要使其能够熟练地应用参与式的方法与技巧以外, 同时也应注重对其行为、态度转变的教育, 以及培训、协调、管理和咨询服务能力的提升。

教师参与课程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10

一、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现状分析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运用自编问卷对黑龙江省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一) 参与意愿不强

对于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而言, 参与课程研究与开发并非他们职业生活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 它给教师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调查中, 有近30%的教师明确表示不愿参与课程研发。

“工作压力大、精力有限”是教师不愿参与课程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教材更换频繁, 许多仍处于“教教材”阶段的教师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和答疑。另外, 与小学教师相比, 中学教师还面临着极大的“升学压力”。诚如有学者所言, “以课程改革来引导评价改革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用评价改革来引导课程改革才是现实的、正确的选择”[1]。如果评价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不做相应调整, 只会使教师带着巨大的压力在新旧两种教育模式中徘徊。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教育选择空间的逐步扩大, 小学教师的升学压力也在日益增强。超负荷的工作量不仅使教师参与课程研发的热情减退, 甚至使部分教师对个人的职业选择产生了疑虑。调查中, 高达36.5%的教师表示, 如果有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 他们将“不会再做教师”。

(二) 心有余而力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教师应当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种改革思路给教师带来了久违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也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气象。然而, 参与课程发展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包括宽广的知识背景、课程规划和课程评价的技能, 开放的视野、反思实践能力等等, 这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长期以来, 教师在学校这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工作, 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按照固定的大纲教好他们擅长的那门课程, 因而应对变革和参与变革的能力有限。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还处于一种亟待开发的状态。教师们尚未确立“参与课程发展是自身专业内容”的课程意识。同时, 课程观念较为陈旧, 对课程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方面, 还未把自己视为课程研究与创新的主体。

(三) 对于课程发展缺乏专业关切

美国学者伯曼和迈克劳林曾指出, 教师对课程变革的态度很重要, 没有对课程改革这项活动的“专业关切”, 教师将不会为课程变革付出额外的努力[2]。在调查中, 超过1/3的教师认为参与课程开发是“浪费时间, 没有实际收益”。可见, 中小学教师对参与课程发展缺乏必要的热情, 引发这种情况的原因十分复杂, “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诱因。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 “应试教育”的负面导向功能十分明显。由于升学压力较大, 校本教研的时间经常被挤占, 一些学校常常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进行课程研发, 而教师们牺牲休息时间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却在“应试为先”的情况下难以获得应有的重视, 被有意无意地“弱化”甚至“搁置”。这种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 必然会使教师参与课程研发的热情逐渐消退。失去热情与关切, 参与课程发展对于时间极为有限的教师来说只能是额外负担。

二、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何以为能

(一) 制定课程法规:为教师维权

鉴于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 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课程法规来保障教师课程权力的有效运行, 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各方的课程权责。我国原有课程政策对于课程权力的模糊界定是造成教师课程权力失衡和误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法规的基础应是课程实践本身, 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课程法规除了具备教育法规的一般特征外, 还应具有哪些特点?有学者专门对此进行了归纳[3]:一是可操作性强;二是具有及时变更性与相对稳定性;三是具有激励性;四是具有督导性。笔者认为, 在上述特点中, 尤其要注意课程法规的督导性特征。应着手建立“问责制”, 要确保课程法规能够为各方主体所熟知, 并严格遵守, 积极践行。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 就如何“维权”而言, 以往学者们的研究至少还涉及到两点:一是认为可以通过改革学校结构, 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范围内重大事项的决策, 从而巩固他们基本的权威和责任。二是强调应构建良性循环的课程权力运行和分配机制, 认为权力多极化运行和权力的“共有”分配机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 长期以来, 关于课程权力分配问题的讨论更多地集中在权力分配范式 (“集权”、“分权”或“共有”) 方面, 而较少关注课程权力的细化问题。毋庸置疑, 在课程实践过程中, 教育行政当局、学校、教师、家长乃至学生等利益主体所应拥有的课程权力必定会存在性质与种类的差别, 有些课程权力必须由政府行使, 有些权力必须由学校行使, 有些权力则必须由个人行使。忽略了这一点, 任何一种课程权力分配理念都难以实现。仅就教师而言, 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应该拥有的课程权力由于其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也会有所差异。尽管近年来部分学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但迄今为止, 关于这一问题仍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研究。

(二) 提供专业支持:为教师增能

当前,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增能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进行教师培训。然而长期以来, 大部分培训主要强调技能化的要求, 简单地把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开列成清单, 并以某些制度化模式去规范和强化训练, 目的是使教师们熟悉“课改”理念并按新的规则进行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培训无异于一种“规训”过程, 很难让教师从中获得赋权感进而实现专业发展。为了消解传统的培训模式对教师产生的“规训”作用, 一些高校和社会团体与中小学建立了伙伴协作关系,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影响广泛的有美国的“精英学校联盟”、“跃进学校计划”;加拿大的“教育联盟”;我国内地的“新基础教育”研究, 香港的“优质学校计划”等等。这些改革计划的共性在于建立了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伙伴协作关系, 通过大学专家与中小学教师“一起做”, 而非“要他们做”, 最终达致目标的实现。从当前教师培训的具体模式来看, 国内外出现了由以大学为本的模式, 向以中小学学校为本以及二者相结合模式的转型;由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教师教育模式, 向以认知科学、建构主义和反思性研究为基础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由以培养“作为技术员的教师”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模式”, 向以培养“作为专家的教师”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模式”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4]。伴随这种新的变化, 教师培训模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那么, 怎样的教师培训才是有效的教师培训?我们认为, 教师培训应该突出教师的主体性, 把学习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还给教师。有鉴于此, 可以尝试以“教师知识”为基础, 推行“自助式”的教师培训。“教师知识”是根植于教师生活、通过生活获得的知识形式。一般是指教师的叙事知识, 即教师们的个人实践知识在专业知识场景和个人环境中的建构、重组[5]。毋庸讳言, 迄今为止, 教师知识还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这并不能掩盖教师知识的极度重要性。

总之, 教师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自助式的教师培训而不是规训式的教师培训。所谓规训式教师培训, 是指试图用那些所谓“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对教师进行灌输、训练的教师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相信“有好理论就能培养出好教师”, 自以为这些“先进的”教育观念能够解决教师教育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从而无视“教师知识”的存在。显然, 这种培训模式极易导致教师的漠视和抵制。而自助式教师培训则是一种基于“教师知识”的, 注重教师内部转变的培训模式。它强调教师应以个人的力量为主, 以外界的力量为辅, 来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开出适合自己的处方。鼓励教师对个人的教学生活进行自省及反思, 进而在外部专家的帮助下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相信这种培训模式将会对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成尚荣等.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与管理现状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6) .

[2]周文和.“不能”还是“不为”——对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研究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 2003, (11) .

[3]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53.

韩国发展城市农业注重市民参与 篇11

城市农业是城乡融合时代的新概念,它由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于1977年首次提出。按照2003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的定义,城市农业是指以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为主要目的,采用集约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在分散于城市或郊区各个角落的土地和水体里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产业。

韩国一直致力于城市农业的推广和新技术研发,并十分注重市民参与,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城市农业实施方案。

市民参与型绿色农田事业

为向市民提供绿色农业体验机会,提升韩国农产品的青睐度,增进市民对农业的了解,韩国建立了市民参与型绿色农田事业。此事业计划将城市农业开发为天人合一的家庭休闲度假地及市民生活文化空间。通过向儿童提供绿色务农体验及学习自然的机会,使儿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此项目的事业代表必须是有意运营水稻的农园农场主,参与者从有意参加农园体验活动的市民中协商选出。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建造农园,制作向导板及农作物标示牌,参与会员在农园食用自己种植的绿色大米,并使用绿色资材(有机质肥料、绿色制剂等)。

市民参与型农园

为增加市民体验自然的机会,增进市民健康及休闲活动等相关福利,培养城市农民(city farmer),韩国推出了市民参与型农园。

韩国计划建立城市农业特区农园25个,通过实践绿色农业经营,发展绿色(有机)作物栽培技术。农园周边将建立便利设施(休息室、卫生间、停车场等),为市民提供便利。在选定栽培农园时,提供优惠,营造农场间竞争氛围。

老年及多子家庭农园

在老龄化问题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韩国为退休老人建立专用农场,提供能够边享受自然,边劳动的工作机会,营造健康的老年文化。舞且,在低生育率问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为多子家庭提供享受健康休闲生活的机会。

这类农园主要针对65岁以上老人及拥有3个以上子女的家庭运营。农园提供绿色农业工具,生产安全的农作物。春季农作物栽培农场开放活动安排在4月中、下旬,农场提供生菜、菊苣根、辣椒、茄子、茼蒿、小萝卜等幼苗和种子;8月下旬,农场安排秋季品种栽培农场开放活动,提供白菜苗种,萝卜、小萝卜、雪里蕻种子等。年末,农场还实施老年1人农园及多口家庭农园运营结果评价会,时间安排在11月份。

市民自然学习场和儿童自然学校

此项目目的是向到访农业技术中心的市民和接受培训的学生提供务农体验和自生植物学习等自然体验机会,为市民提供多个看点。打造大自然学习空间。

农展馆将展出洋兰、莞草、含羞草、食虫植物等100种稀有品种植物;展示传统农具石磨、碓、石臼等;展示昆虫及防虫工具。项目还营造了植物隧道,展示丝瓜、蛇瓜、苦瓜、扁豆、山葡萄、棉桃等,并专为儿童开设了自然体验班。

屋顶农园示范事业

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实施以及健康文化(well-being)的扩散,越来越多的城市近郊居民来访周末农场,因此亟待普及多种形态的栽培农园。把屋顶等闲置空间打造成屋顶农园,向市民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机会,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

韩国计划建立25处屋顶示范农园(每个自治区1~2处)。栽培土壤选用泥煤苔、珠光体等,外加绿色堆肥,采取点滴式或自动灌水。春季农作物管理指导安排在4月到8月,秋季农作物栽培指导时间是8月到11月。9月到10月举办结果评价会。

绿色农业体验学习场

绿色农业体验学习场目的是通过开设绿色农业体验学习空间,宣传农业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提供体验绿色农产品的机会,实施厨具卫生安全教育,通过运营农业体验学习空间。向市民提供体验农业,了解城市环境的机会。

参与发展 篇12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来,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各地在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和现有条件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采取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且涌现出了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范与模式。比较有影响的有“赣州模式”等。

农民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主要相关方与受益者, 他们该以怎样的形式, 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新农村建设?关于这个问题, 当前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普遍的观点是: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他们的意愿应该得到表达, 他们应该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建设活动中去, 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叶敬忠指出, 新农村建设的“新”在于不仅提出农村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 更是农民主体性的体现和认同。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自农村,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以社区为单位, 注意社区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异质性, 避免线性化和单一化, 应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徐强认为, 将公众参与途径引入新农村规划势在必行, 它是进行村庄规划科学决策、保证村庄规划科学编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据。

卢锐等人则提出在村庄规划中引入契合村庄发展的参与式发展理念, 村民主导规划和规划适度介入, 并以浙江海盐五圣村为例, 探讨了参与式发展理念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龙腾飞通过研究后扶持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比较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交互式3种公众参与方式, 提出交互式参与是适合于后扶持项目规划的公众参与方式。

二、参与式发展理念与我国传统公众参与理念辩异

(一) 参与式发展理念

“参与式”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 将其引入中国已有近10年的历史。最初, 它是在一些有关农村发展的外援项目中作为项目的实施操作手段引入并得到应用。

1. 参与式发展的内涵

参与式发展理论认为, 农民是农村社区的主人, 农村发展的主体也应是农民。农村社区千差万别, 只有农民最了解自身情况, 他们的乡土知识值得尊重与学习。专家学者有其专业思想, 但不是万能的, 它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参与式发展从其内涵来讲, 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自愿贡献, 人们自主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利益分配与监测和评估, 社区的人们有权力和责任参与揭示自身的问题, 提出自身的需要, 评估自身的资源,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效组织和自身的努力, 形成有效的管理和创新。强调当地人的参与, 由专业人员指导与帮助, 当地人自主展开调查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判断和制定计划, 最终采取行动。

参与式发展强调参与的整个过程, 而不是参与的最终结果, 它注重目标群体和社区整体能力的提高, 而不是个别“能人”或“带头人”, 重视乡土知识、群众的技术和技能。参与式发展还注重机制化过程, 即从制度上保证参与的有效性。例如在具体发展项目中, 成立具备自我管理、实施、服务、监督等职能的自发组织,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2. 参与式发展的途径

参与式发展的途径应该是发展的目标群体 (包括穷人和妇女) 全面地参与到发展项目和发展活动的规划、实施和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即从全过程的角度参与发展的整个进程。对目标群体尤其对弱势群体, 即穷人和妇女的知识、技能重新评估, 对造成人们贫困和欠发达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原因进行全面诊断, 并充分考虑他们的观点与看法。

参与式发展途径的核心是赋权, 是对参与和决策发展活动全过程的权力进行再分配, 尤其是增加农村弱势群体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参与过程是赋权的具体实施过程,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途径。

3. 参与式发展的宗旨

“参与式”的宗旨是通过目标群体的决策性参与, 以及专家的辅助作用, 使目标群体公平地拥有发展的选择权、参与决策权和受益权, 并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多方参与下, 共同发现、确认社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发展机制, 实现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与管理, 最终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 传统的公众参与观念

公众参与通常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过程的权利。公众参与强调的是群众的权利与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 是权利本位的体现。群众有权利参与关系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务, 有权利对公共事务过问、咨询、提意见。公共事务是为群众服务的, 群众是公共事务的真正主人, 官员的权力只是义务, 而群众拥有的是权利。

公众有序和广泛的参与可使公众表达利益的渠道更顺畅, 各种冲突也更容易得到疏通和化解, 不同利益群体、政府与公众之间更容易沟通、理解或妥协, 从而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因此, 政府在制定包括人口与就业、教育与文化、资源与土地、环保与生态、治安与稳定、医疗与交通等相关方面的公共事务政策时应该尊重农民意愿,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向全体公众公布方案, 征询意见, 体现公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 参与式理念与传统公众参与观念的比较

从上述对参与式发展理念与我国传统公众参与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 这两者有其共同之处, 也有其明显区别。

1. 相同点

参与式发展理念与我国传统公众参与观念的共同点主要有:他们都强调公众是公共事务主体, 公共事务的决定应该体现公众的参与权, 公共事务的实施应该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与监督, 体现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

2. 不同点

(1) 参与动机不同。参与式发展强调的是各相关方积极主动的参与, 尤其是最直接相关方, 如农民的主动参与,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而传统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参与, 例如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是专家们占主导, 在规划过程中吸收相关方代表的意见, 并在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做出规划后征询公众的意见, 可理解为“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

(2) 决策权归属不同。传统的公众参与方式中最终决策权并不在公众, 而是集中在少数掌权者手中, 因此, 公众参与过程有时往往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起到公众参与应有的作用。而参与式方法中, 强调公众为发展的主体, 他们对社区公共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因为公共事务的实施、管理和最终受益者都是他们。

(3) 参与者的代表性不同。传统的公众参与中真正能够参与事务过程及发表对最终结果的意见的往往只是极少部分公众代表, 确切地说, 有时他们并不能真正代表公众的意愿, 而只是他们自己的意愿。在参与式方法中, 强调了公众对社区事务发展全过程的参与, 整个事件的发展方向完全取决于参与各方的长时间平等磋商结果, 体现的是广大公众的集体意愿。

参与式方法与传统公众参与方法的比较归纳如表1。

三、参与式发展理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借鉴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公众参与, 这一点已经得到理论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但这种参与的方式方法、参与的程度却是决定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 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参照参与式的发展理念与我国传统的公众参与的主要做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体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真正实现农民在农村发展决策、实施过程中应有的权利。

(一) 重视农村弱势群体意愿,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民参与

农村弱势群体有两个层次的内涵, 狭义的农村弱势群体指的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农村社会地位、健康状况等因素处于社会中下层, 各种权利或利益受到限制的农民群体。从广义上讲, 它包括全体农民在内整体意义上的农民对“三农”问题的相关事务都缺乏有效的参与途径。从法律上讲, 全体农民被赋予对本社区发展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但长期以来, 农村弱势群体在村级事务的决策、实施与管理中的话语权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农村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项目 (或规划) 中, 有时甚至出现农民“集体失语”的现象。

重视农村弱势群体的意愿, 尊重他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看法、观点和参与, 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了体现相关行业部门的专业意见之外, 还体现了包括全体当地农民在内的广大村民的意愿。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的满意度是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听取百姓的意见, 真正实现农民的参与式发展,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民参与。

(二) 加强农村培训推广工作, 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

当前在农村农民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话语能力不强, 甚至“集体失语”, 一方面可能由于缺乏表达机会,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参与意识不强。

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除了从机制上要建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的渠道, 也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推广工作, 不断转变农民的发展观念, 实现从“要我发展”转变到“我要发展”的质变, 增强他们对于当地事务的主人翁责任意识、自身发展意识、自我服务意识、主动参与意识, 提高他们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事务的能力。

(三) 建立农民自主发展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全过程体现参与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 著名的“赣州模式”成立了很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会由村民自主推选的有威望、有能力、公道正派的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老教师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 通过制定村规民约, 实现村民的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教育、自主服务、自我监督。村庄“三清三改”、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的建设都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来组织实施, 做到建设资金由理事会管理、建设合同由理事会签订、工程进度由理事会督促、建设质量由理事会监管。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参与式理念与方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 这种全过程的参与方式可操作性非常强, 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自己做主, 效果也很理想。

另外,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与后续管理, 它还包括实施之前的规划阶段, 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划中, 包括涉及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相关规划都应该实现农民的参与, 反映农民的意愿, 编制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参与式村级发展规划等。

只有包括了规划在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过程体现农民的积极参与, 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参与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上一篇:加强会计监督职能下一篇:工程转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