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初产妇

2024-10-12

剖宫产初产妇(精选10篇)

剖宫产初产妇 篇1

剖宫产产妇, 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其对手术的恐惧以及对胎儿健康的担心, 常常表现处抑郁、焦虑及恐惧的心理, 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120例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 年龄在22~37岁之间, 孕周在37.6~42.1周, 体质量在68~88 kg。将其均分为两组, 每组均为60例产妇, 所选产妇均未见精神疾病, 意识清醒, 能够正确对自身感受进行描述。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 观察组的产妇根据其心理状态, 查找相关文献, 查找实证以及依据护理经验对其实施护理。具体循证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循证护理

由于初产妇不了解手术及麻醉的操作, 担心麻醉药物会对胎儿的智力产生影响, 同时也担心麻醉中出现意外情况, 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及抑郁的心理。术前要主动与产妇接触, 了解其思想状态, 根据其心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 进行交谈时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 灵活的应用恰当的非语言和语言技巧与产妇进行沟通, 在思想和情感上进行交流[2]。积极的对其家属做工作, 得到家属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家属对其的影响, 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积极的配合手术。

1.2.2 术中循证护理

控制手术室内温度, 最佳温度在24~26℃, 湿度最佳是在40%~60%, 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器械护士应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 同时能够很好的配合医生操作, 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以及胎心, 发现问题, 尽快做出诊断并进行积极的处理,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3]。巡回护士影对产妇进行主动关心, 一直陪伴在其身边, 简单讲解麻醉与手术的配合, 例如术中取出胎儿和牵拉脏器时产妇会感到牵拉痛和不适感。术中不谈论与手术不相关的话题, 更不要说可能导致产妇误解的语言。胎儿娩出后, 尽快告知产妇胎儿的发育情况、性别等, 鼓励产妇母乳喂养, 早开奶、早吸吮, 提高其进行母乳的信心[4]。

1.2.3 术后循证护理

术后指导产妇系腹带, 将产妇平移到车上, 同时陪伴产妇回到病房, 与病房的护士做好交接处理工作, 病房护理要将术后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鼓励产妇尽快下床活动, 这样有助于体力和胃肠功能的恢复, 注意加强营养[5]。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 应尽快询问医护人员, 保持心情愉快, 提高抵抗力, 消除不良情绪, 使产妇感觉到自己正在逐渐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以及术中各项恐惧得分调查表的变化。手术恐惧调查表内容包括:医疗环境恐惧、医疗操作恐惧、自我恐惧、人及关系恐惧, 每项按3级进行评分, “不恐惧”为1分, “有些恐惧”为2分, “非常恐惧”为3分。

1.4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使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 运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量资料,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SAS、SDS的评分情况

观察组的SAS、SDS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恐惧评分情况

观察组的产妇术中各项恐惧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比较, a, 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主要是将医学领域遵循最佳证据的新理念、新思想扩展到护理领域, 主要出发点是临床实践中的问题, 将临床经验和科研结果以及患者的需要有机结合, 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6]。护理人员将护理技能、临床经验以及科研结论与患者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 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有效的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 这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产妇进行分析得出, 观察组的SAS、SDS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产妇术中各项恐惧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剖宫产产妇因术前没有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大多术产妇会出现焦虑、恐惧以及紧张等心理反应, 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会增加体内分泌儿茶酚胺的量, 继而引起子宫收缩无力, 使产程延长, 增加产后出血量, 而且焦虑和紧张还会改变胎心率和降低胎盘血流量, 引起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 尤其使初产妇因没有经验, 更加容易焦虑、紧张和恐惧[7,8]。根据本文所选初产妇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 可以对术前抑郁、焦虑的水平进行调节, 提高初产妇顺利手术的信心以及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 同时缓解初产妇术中出现的紧张、恐惧反应, 对初产妇的心态进行调整, 最主要的是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准则, 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苏.循证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心理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40 (32) :845-846.

[2]高莉, 王金兰.循证护理对人工肛门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2 (17) :64-65.

[3]段宝英.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31 (14) :97-98.

[4]温亮云, 刘冬霞, 卢菊玲.循证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康复疗效的影响.全科护理, 2011, 32 (8) :582-583.

[5]张瑜, 郭留萍, 刘娅萍, 等.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影响.职业与健康, 2010, 34 (6) :76-77.

[6]贾青.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的心理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6 (26) :483-484.

[7]胡桂华.循证护理在剖宫产留置尿管护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8, 24 (8) :76-77.

[8]温兰娇.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研究.临床医学工程, 2010, 28 (4) :108-109.

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心理护理 篇2

【關键词】剖宫产手术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19-01

剖宫产手术在处理胎儿窘迫、产程迟滞、胎位不正、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等高危妊娠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孕妇及其家属选择剖宫产术结束分娩。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产妇的术后康复、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1]由于剖宫产术孕产妇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压力和困惑,因此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孕产妇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心理护理,让孕产妇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手术,提高手术质量,利于母婴安全,越来越值得医护人员关注。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术前心理护理 孕产妇的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精神比较紧张;大多经历了分娩前的阵痛或由于检查得知胎儿宫内状态不佳,不能顺利分娩需要手术;孕产妇对剖宫产手术的认识不足,担心麻醉效果不好而疼痛及婴儿是否安全降生,以及担心术后喂奶不方便、腹部疤痕影响美观等。孕产妇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所以医护人员应当给孕产妇创造安静、清洁、舒适、轻松的环境,主动与孕产妇进行沟通,针对其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卫生宣教,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向孕产妇耐心的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对母婴的安全性。[2]并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过程及术前、术后的一般知识和注意事项,还可以对产妇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理的情况,消除其心理顾虑和紧张,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手术,并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其理解和信任,帮助孕妇以稳定的情绪接受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术中心理护理 孕妇进入手术室,离开家属的陪护,面对手术室完全陌生的环境以及医护人员严肃而忙碌的身影,同时担心手术中自己和孩子出现意外,往往会产生恐惧紧张、孤独无助的不安心理,此时手术室工作人员要态度和蔼,待孕妇如亲人,尽量满足孕妇的适当要求,使孕妇感受到温暖。主动向孕妇介绍麻醉对手术的重要性,让孕妇配合麻醉医师的操作。打麻醉侧卧位的时候站于孕妇的对侧轻抚孕妇的身体,紧握孕妇的手让其有安全感。孕妇紧张时给予肢体性的安慰和语言性的鼓励。“想想你马上要见到你的宝宝了,要勇敢一点点,再坚持一下,你是个坚强的妈妈哦!”手术中医生的一切操作应轻、快、稳、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轻孕产妇的痛苦。取出胎儿时,相邻脏器牵拉时孕产妇会感觉难受、疼痛,护士可指导孕产妇做深呼吸,以减轻不适,但呼吸时要屏气,以免腹压增加后大网膜涌出而影响手术。[3]一旦婴儿娩出后应及时将婴儿抱到产妇身边,当她看到并亲吻了自己的宝宝后母爱会就此产生,也就逐渐消除了她们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谈话要轻声慢语,遇到意外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大声喊叫,以免影响产妇情绪而发生不必要的并发症和纠纷。

3.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为产妇擦净身上的血迹,为产妇穿好干净的衣裤,盖好被子,整理好仪容,以亲切、愉快的表情和真切的语言恭喜产妇顺利晋升为母亲,并告诉她手术很成功,不久就可以康复出院。搬运产妇时要尽量轻柔。

讨论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护理是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和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主动把握孕产妇心理特征,消除孕产妇的心理负担,使孕产妇建立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状态。心理护理需要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具有多方面的修养,是通过情感的交流去改变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因此医护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心理护理技能,视孕产妇如亲人,尊重和关心她们,帮助产妇顺利的确立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及早让她们适应母亲的角色。医护人员通过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身心两方面均处于最佳状态,渡过围产期。产妇因手术应激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得到改善,又增加了其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参考文献

[1] 翟晓静. 浅议剖宫产心理护理以及相关操作[J].中国医药指南,2010,8(9):151-152. [2] 赵金慧. 剖宫产产妇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及舒适护理的特点[J].现代医药卫生,2003,21(22):3156

剖宫产初产妇 篇3

关键词:纽曼护理,剖宫产,初产妇,心理,康复

初产妇对剖宫产分娩缺乏心理准备, 担心手术并发症、新生儿安全和术后康复等, 内心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消极等心理压力, 影响产后康复[1]。随着护理学发展, 护理工作除了加强病情护理外, 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叶丽[2]认为纽曼护理能改善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 刘梅春[3]发现护理干预明显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因此, 我们对剖宫产初产妇采用纽曼护理, 观察其心理和术后康复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2月50例择期在L 2~3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初产妇, 年龄19~35 (27.13±6.56) 岁, 孕周35~42 (38.66±4.39) 周, 体质量61~85 (72.87±12.43) k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所有初产妇均为单胎妊娠, 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等病史, 意识清楚, 无认知功能障碍。剖宫产指征:胎儿宫内窘迫13例, 相对头盆不称6例, 臀位5例, 胎膜早破6例, 羊水过少1例, 前置胎盘3例, 社会因素11例, 巨大儿5例。文化程度:初中10例, 高中13例, 中专9例, 大专10例, 本科8例。2组初产妇的年龄、孕周、体质量、并发症、剖宫产指征和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围术期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纽曼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一级预防护理入院后确定剖宫产, 初产妇面对即将到来

的麻醉和手术等压力源, 机体尚未产生明显的压力反应, 护理人员为消弱或阻止压力反应的产生而采取增强弹性防线的措施。术前一日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 与责任护士沟通, 了解初产妇的性格、心理特点、文化程度、孕周、胎儿等情况。将手术室宣传资料和剖宫产的麻醉、手术等特点详细告知初产妇, 热情、大方解答初产妇及其家属疑问, 必要时请已康复的剖宫产产妇现身说法, 消除或减弱其不安心理。术前禁食、禁饮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建议术前8 h给予10%糖水800 ml、术前4 h10%糖水400 ml口服。

1.2.2 二级预防护理

手术日护工将初产妇接入手术室进行剖宫产手术, 产妇身临手术室陌生环境, 固定在狭小的手术床, 内心极为恐惧、紧张, 为减弱初产妇的心理压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从而强化抵抗线, 维护机体的动态平衡。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在手术室门口等待初产妇, 并再次自我介绍, 以缓解其内心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与护工一起将初产妇移至手术床上。通过抚摸、交谈、眼神等方式分散初产妇注意力, 及时将手术医生告知, 进一步疏导其紧张心理, 新生儿娩出即告知, 让其享受母亲的快乐。术毕护送回病房, 指导家属、亲友进行家庭支持, 鼓励初产妇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1.2.3 三级预防护理

术后2~4 h初产妇下肢麻醉效果逐步消退后, 巡回护士及时术后随访, 采取护理措施维护机体系统的稳定性, 促进早日康复。术后2 h始主动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和被动关节活动, 讲解意志力、心态、心理素质和情感等对康复和生活的重要性, 协助患者保持豁达、开朗的情绪, 指导家属给予情感和生活支持。术后6 h饮少量温开水, 10 h左右半坐卧位, 12 h流质食物, 不包括油腻、奶、糖类, 排气后普食。术后12 h训练膀胱功能, 功能恢复后拔除导尿管, 指导正确哺乳和健康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和术后康复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 情况。SAS、SDS评分越高, 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处理, 数据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ɑ=0.05。

2 结果

2.1 2组初产妇SAS、SDS评分

护理前, 2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 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 (P<0.05) , 但观察组降低比对照组明显 (P<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2 术后康复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上世纪70年代, 美国护理学家贝蒂.纽曼以整体观为哲学基础, 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或系统, 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是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成长等变量的动态复合体。纽曼护理程序包括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结果, 并通过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维护机体系统的动态平衡[4]。

医院陌生的环境和手术、麻醉等均是初产妇的不良压力源, 表现为2组初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均大于50分。纽曼护理重点关注患者面临压力源的反应本质, 采用整体护理理念, 把患者作为整体的、社会的、精神的人看待, 采取一级预防护理、二级预防护理、三级预防护理措施, 帮助患者纠正不良心理反应, 维护心理健康[5,6]。护理后,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说明纽曼护理增强了患者的心理抵抗能力, 维护了心理健康的动态平衡, 与文献[7]报道的一致。观察组通过采取三级预防护理, 并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加强围术期功能锻炼的指导、饮食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 提高压力防线, 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 表现为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纽曼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指导, 但亦有其不足之处, 如如何将整体观和系统观融入护理实践中, 三级预防措施做到何种程度才能维护机体系统的动态平衡等[8], 仍需要临床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 纽曼护理强调将初产妇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 通过三级预防护理措施, 改善了心理负平衡, 增强心理抵抗能力, 促进术后康复,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l-Tamimi Y, Ilett KF, Paech MJ, et al.Estimation of infant dose and exposure to pethidine and norpethidine via breast milk following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pethidine for analgesia post caesarean delivery[J].Int J Obstet Anesth, 2011, 20:128-134.

[2]叶丽.纽曼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 2011, 27 (22) :2663-2664.

[3]刘梅春.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状况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 :55-56.

[4]郭小璐, 曹梅娟.纽曼系统模式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3) :92-94.

[5]Neuman B.Thoughts about the Neuman systems model:a dialogue.Interview by Jacqueline Fawcett[J].Nurs Sci Q, 2012, 25:374-376.

[6]Merks A, Verberk F, de Kuiper M, et al.Neuman systems model in holland:an update[J].Nurs Sci Q, 2012, 25:364-368.

[7]夏丹萍.纽曼系统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12) :136-137.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心理护理 篇4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产妇术前术后均普遍存在着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可以使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消除紧张、焦虑等不稳定因素状态,从而减轻产妇的术后疼痛,增强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

手术对产妇而言,是一种外来刺激,会造成产妇的心理负担,产生一些应激性反应。恐惧和焦虑是产妇围手术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引起恐惧和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其对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缺乏了解。因此,应尽早向产妇提供与剖宫产手术有关的知识[2]。据报道,75.5%的患者担心术后疼痛[3]。研究证实,患者的负性心理(焦虑、紧张)可以加重术后疼痛,这是镇痛药物所不能控制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取得产妇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心理支持,有助于产妇减轻疼痛,同时消除焦虑、紧张状态。

术前心理分析

急诊入院产妇的心理问题:急诊产妇一般需要手术,入院后由于其缺乏对手术的正确认识,怕麻醉意外危及生命,担心胎儿在手术中出现意外,有强烈的恐惧感和生存欲,导致其对疼痛过分敏感,甚至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当产妇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拒绝合作时,护士必须耐心抚慰产妇,解除其心理症结。

平诊入院产妇的心理问题:平诊入院产妇由于对医院环境不适应而出现紧张、焦虑心理。产妇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许多产妇对分娩中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而需急症手术缺乏思想准备,以及担心腹部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思虑过度,从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作为护士首先对产妇要热情接待,对产妇的合理要求要及时解决,可以稳定产妇情绪,提高分娩成功率。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交流:医护人员要主动与产妇谈心,了解掌握产妇的顾虑,在产妇面前对手术的安全性要给予肯定的保证,不能用过于强硬的语言交代术中的危险性来增加产妇的焦虑情绪。医护人员要耐心听取产妇的意见与要求,给予耐心、仔细的讲解,要让产妇认识到医生对手术负责任的态度,让产妇对医生的技术水平产生信心。

术前访视:要想对产妇实施术前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每一位要接受手术的产妇病情、社会背景、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都不相同,这就需要护士对产妇的病情和心理活动在视访中进行了解与掌握,以便拟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给产妇创造清洁、舒适、安静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让她们正确对待手术。产妇对于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术前1天手术护士要用轻柔的声音、亲切的态度向产妇介绍手术室的一般情况、采取的医疗设备、麻醉方式等,要让产妇认可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增强产妇的信心,以稳定的情绪来配合手术。

术中护理

产妇进入手术室后,会产生孤独和紧张无助的本能反应,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护士应该用温柔的语言与产妇进行交谈,进行操作前要告知产妇,做必要的解释,取得产妇的信任和配合。在手术中,护士应以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密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和胎心,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巡回護士应调节好室温,让产妇感到温暖,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安慰,减少或消除产妇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加其安全感。护士应始终陪伴产妇,讲明麻醉与手术中的配合,如术中牵拉脏器和取出胎儿时会有不适和牵拉痛,嘱产妇深呼吸可减轻不适感。

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或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产妇的一切不良刺激。有研究表明[4],新生儿性别对产妇的心理状态有不利影响,生女婴产妇的心理障碍较多见,且其阴道出血量多,泌乳量减少。故而术中应尽量避免产妇询问婴儿性别,以免婴儿性别不如产妇意愿而影响情绪。

术后心理护理

回病房安置产妇,护士一定要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安慰鼓励产妇,讲解手术情况,详细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在护理手术后疼痛产妇时,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产妇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鼓励早期活动。尽早做好乳头清洁,协助母乳喂养,早吸吮、早开奶,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

术后个别产妇因担心影响形体美而不积极哺乳,护士应详细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重要性,解除其后顾之忧,以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出院指导

护士必须交代清楚出院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各种处理方法。在家里做到产妇定时翻身,注意清洁卫生,预防产褥期感染,发现问题随时电话联系,让产妇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有利于尽快康复。

讨 论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产妇的心理反应。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各种心理反应不可忽视,在积极做好护理工作同时,应做好心理护理,去影响和改变产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达到手术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心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桂英.剖宫产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5,45(34):77.

2 张君,宋慧敏.剖宫产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100.

3 耽莉华,李加宁,宗雁宾,等.外科住院患者心理反应相关因素调查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43.

剖宫产初产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符合要求的产妇10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 其中年龄21岁~32岁, 平均年龄 (24.5±2.6) 岁;孕周36周~41周, 平均 (39.2±1.2) 周;产妇平均身高 (163.2±1.4) cm, 平均体重 (67.4±4.9) kg, 文化程度均为高中及以上者。纳入标准: (1) 所有纳入者均为初产妇, 且均采用剖宫产分娩同时伤口无感染。 (2) 产妇无精神疾患及严重躯体疾病, 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 (3) 住院时间≥4 d者。 (4) 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 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5) 新生儿评分为10分者。排除标准: (1) 年龄大于35岁的初产妇。 (2) 对本次研究持怀疑态度或者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新生儿每日常规护理操作, 均由护理人员独立完成, 护士将婴儿推至婴儿专用洗澡间进行集中操作。产妇住院期间统一发放相关知识手册, 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集体健康教育, 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技巧、产褥期注意事项及复查、婴儿护理方法, 出院前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对观察组产妇提供床旁母婴护理措施, 包括以下内容。 (1) 一般护理, 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温馨的病房环境, 使用图画适当点缀病房墙壁, 避免单一白色单调的墙壁;保证适合的病房温湿度, 温度25~28℃, 湿度40%~60%左右。护理人员做好个人手卫生, 避免手及衣物上的饰物及扣子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2) 新生儿沐浴, 于新生儿出生1 d后在床旁对其进行沐浴, 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采用“一人一车一盆”模式, 以防发生交叉感染。护理人员边操作边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讲解, 依据“眼—脸面—头—四肢—臀”的顺序进行, 为新生儿洗头时注意包裹新生儿避免受凉, 清洗臀部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臀红的发生。操作过程中与家属及时沟通, 解答家属疑惑。 (3) 脐部护理, 一般于新生儿沐浴后进行, 使用专用护理液进行操作, 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 是否有发红、脓液等炎症情况出现, 并及时处理。 (4) 新生儿抚触, 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新生儿抚触 (一般为新生儿沐浴后) , 抚触时可适当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抚触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情绪, 若较为烦躁则先暂停, 待情绪稳定后继续;抚触时产妇及家属全程参与, 依“眉—额头—下颌—头部—胸—腹—上肢—下肢—背部”的顺序进行, 抚触前温暖双手, 每天抚触1次, 每次5 min~10 min。 (5) 健康教育, 对产妇进行相关知识宣教, 产前介绍环境、主管医生及护士, 产后讲解相关母乳喂养知识、产褥期知识、婴儿照顾知识、子宫复旧及新生儿复查知识等。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鼓励产妇及家属表达自己的想法, 解答家属疑惑, 使产妇及家属出院前正确转换角色, 同时掌握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护理人员须关注产妇情绪变化, 若有不良情绪发生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初产妇育儿技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及产妇抑郁发生率。育儿技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级标准为:8~10分为优, 6~7.9为一般, 6分以下为差, 由1名固定护士评价。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我院妇产科现行的调查问卷,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产妇发生抑郁情况由心理专业医师进行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育儿技巧及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平均育儿技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2组产妇抑郁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中1例发生轻度抑郁, 发生率为1.96%;对照组产妇中12例发生产后轻度抑郁, 发生率为23.53%, 出院时产妇抑郁情况均好转。观察组产妇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67, P<0.01) 。

3 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使产妇及家属参与新生儿的沐浴、抚触等护理操作, 产妇可随时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同时学习护理宝宝的必需技巧, 可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照顾、照护能力。实施母婴床旁护理, 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进行持续监测, 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母婴床旁护理中的一般护理, 为产妇提供良好温馨的环境, 促进产妇及新生儿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 温馨的环境可减少产妇不良情绪的产生, 有效防止抑郁的发生。母婴床旁护理中的技术操作护理 (沐浴、脐部护理、抚触) , 使产妇与家属共同参与, 有助于产妇角色转变及与新生儿情感交流, 同时可减少不良情绪发生。而贯穿产妇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可动态性地针对产妇、新生儿及家属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问题及时解答, 使产妇及家属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本文通过对102例剖宫产初产妇的研究, 将母婴床旁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的临床护理中, 结果显示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同时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剖宫产初产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在该院产妇接受分娩住院的136例初产妇, 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以1:1比例分成2组。研究组68例患者中, 年龄范围为21~32岁, 平均年龄 (25.47±3.25) 岁。孕周时间37~42周, 平均时间 (39.61±1.04) 周。研究组68例患者中, 年龄范围为22~34岁, 平均年龄 (26.12±4.08) 岁。孕周时间38~43周, 平均时间 (40.54±1.25) 周。两组初产妇的一般状况相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可比性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6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每天由护理人员把新生儿送到专门设立的婴儿洗澡间, 给予集中沐浴、脐带消毒。然后, 在治疗室进行预防接种、新生儿抚触。发放《产妇健康教育指导》手册[2], 每名初产妇一册。具体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技巧、母乳喂养的好处;产褥期自我保健护理、怎样坚持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产后如何避孕、产褥期45 d复查;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足血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更换尿布、新生儿脐带护理以及新生儿抚触等。通过集体教育的方式, 由责任护理人员对初产妇进行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以及出院指导等内容的指导。

研究组:68例患者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初产妇剖宫产后送回病房, 由责任护理人员为其发放自拟的《产妇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结合不同的时间情况给予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关于照顾新生儿的一切护理活动, 在初产妇床旁由责任护理人员完成, 主要是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新生儿的抚触法、游泳、洗澡、更换尿布、母乳喂养技巧等教育[3]。为初产妇提供单人间或双人间的病房环境, 由责任护理人员对初产妇进行一对一演示, 同时鼓励初产妇自己操作, 护理人员及时给予纠正指导。游泳、洗澡的时间一般选在上午十点左右, 室温调控在26~28℃。游泳或洗澡的设施使用新生儿家属提供的游泳池或浴盆, 水温控制在38℃~40℃。新生儿游泳完毕后, 护理人员准备好抚触车, 利用新生儿家属提供的婴儿油, 取适当剂量从眉心开始, 依次是额头、下颏、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4], 给予有效抚触。通过十指指腹轻轻按摩, 每个部位至少按摩4次, 每天抚触一次, 每次抚触时间5~10 min。新生儿游泳、洗澡以及抚触时, 对初产妇或其家属进行演示指导, 以利于其熟练掌握有关技能及知识。

1.3 评价标准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 针对初产妇护理技能、知识进行评价。知识水平主要包括:产褥期保健知识、计划生育、用药知识、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活动以及产褥期饮食, 每一项分为不了解、了解、基本掌握、熟练掌握四个等级1~4分, 总分共8~32分, 分值越高表示初产妇知识水平越高;技能水平主要包括:抚触法、脐带护理法、新生儿游泳、新生儿洗澡、母乳喂养技巧、会阴护理, 每一项分为不会、一般、熟练三个等级1~3分, 总分共6~18分, 分值越高表示初产妇护理技能越好。满意度评价情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指导、技术操作、宣教力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等, 评价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抑郁情绪通过抑郁自评量表 (简称SDS) 进行评价, 很少时间抑郁为1分;少部分时间抑郁为2分;相当多时间抑郁为3分;绝大部分时间抑郁为4分, 满分为20~80分, 总分超过40分说明产妇抑郁。

1.4 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间试验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利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通过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予以检验, 应用χ2检验研究两组间的计数资料。若是对比差异P<0.05, 则能够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技能及知识掌握情况

研究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满意度及抑郁情况

研究组初产妇的抑郁评分 (24.06±2.62)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5.22±3.16) 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 国内产科临床多采取产妇集体教育的方法, 通常产妇仅通过理性认识, 而没有实践过程。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掌握不牢靠, 并不能取得满意的健康教育效果[5]。因此, 在产科人力资源允许的条件下, 应该推行床旁护理模式。

母婴床旁护理内容主要是新生儿的一切护理行为均在母亲床旁操作[6], 由责任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剖宫产后早期实施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 让产妇充分掌握新生儿保健知识。产后早期积极开展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传及健康教育, 让产妇从中获得更多的新生儿保健护理知识, 同时通过责任护理人员观察、提问、产妇的反馈对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在健康教育期间, 应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例如现场指导、观看录像、示范、降解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以提问或解答等不同方式了解产妇的反馈信息, 整改教育计划。鼓励产妇或其家属共同参与, 增强家庭的支持。母婴床旁护理是结合初产妇的特点, 因人而异的不断调整进度、难度, 改善护理工作。通过不断为初产妇现场演示新生儿的护理方法, 例如脐带消毒、更换尿布、抚触、新生儿沐浴以及母乳喂养技巧等, 强化初产妇对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

该次试验结果发现, 研究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结果我们认为, 母婴床旁护理应用剖宫产初产妇的临床实践中, 有助于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 优化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达到满意的健康教育效果。该次试验结果显示, 研究组初产妇的SDS评分 (24.06±2.62)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5.22±3.16) 分, 此结果与闻爱群等人[9]研究相一致, 说明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轻初产妇的抑郁情绪。这可能是因为产妇在分娩以后首要的心理需求便是能够看见自己的孩子, 向更好的照顾孩子, 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及安慰。但是因为绝大部分初产妇或其家属缺乏照顾、护理新生儿的技能及知识, 若是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科学的迟到, 很容易出现抑郁剂焦虑的心理情绪。研究组产妇适时的获得了需要的护理知识, 同时还获得专业护理人员亲自在病房中演示操作, 使产妇或其家属可以随时了解新生儿, 了解新生儿在各种状态下的反应、处理措施。所以, 母婴床旁护理更加容易让产妇及其家属接受、获益, 有效减轻由于对照顾新生儿缺乏经验而出现的抑郁、焦虑情绪, 使产妇的心理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有助于产妇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对剖宫产初产妇、新生儿实施床旁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一方面, 床旁护理是一个连续性、针对性强、程序化的护理过程。母婴床旁护理干预不但对初产妇或其家属护理知识教育十分重视, 而且还特别重视初产妇或其家属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 这样程序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更迅速的帮助产妇或其家属掌握照顾新生儿的方法, 适应承担新生儿的责任。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将健康行为“行、信、知”模式与健康信念模式作为实践的理论基础[7,8,9,10], 以不同方式、方法将产褥期卫生保健、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教给每位产妇及其家属, 通过一对一针对性健康教育, 重点强调正确认知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与此同时, 及时缓解产妇的心理疑虑, 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通过优质、针对性的产科护理、健康教育, 让每位产妇及其家属建立起护理新生儿的自信心。增强护理人员与产妇或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 认真落实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完善健康教育的宣教, 尽最大努力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次试验中, 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4%, 这与崔改英[10]等人的研究成果相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应该特别注意床旁护理工作应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制度规定, 积极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剖宫产术后, 初产妇机体免疫抵抗力非常低下, 很容易继发各种感染。所以, 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做好各项消毒隔离的工作, 而且严格限制探视。总之, 母婴床旁护理应用剖宫产初产妇的临床实践中, 有助于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 优化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更适用于临床护理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莉梅, 陈春华.对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2013, 10 (36) :84-85.

[2]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4 (26) :2791-2793.

[3]邓文娟, 肖艳兰, 黄河清, 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3) :22-23.

[4]袁秀珍, 陈向韵, 王淑燕, 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6) :32-33.

[5]邓文娟, 肖艳兰, 黄河凊, 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6 (23) :22-23.

[6]谢丽梅, 王晓燕.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 2013, 35 (15) :2386-2387.

[7]孙琴, 杨烨, 朱凌怡, 等.临床路径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2, 31 (25) :371-372.

[8]闻一华.母婴同室对母婴健康的好处[J].中外医疗, 2014, 21 (14) :412-413.

[9]闻爱群, 王丽莉, 赵灵.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 2011, 33 (24) :371-372.

剖宫产初产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初产妇100例, 均为单胎妊娠, 腹部横切口手术分娩, 年龄20~34岁, 平均年龄 (25.65±7.83) 岁, 孕周36~42周, 平均 (39.14±3.57) 周, 体质量63~80kg, 平均 (71.69±10.21) kg,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所有初产妇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无肝脏、肾脏、肺等脏器功能障碍, 神志清楚, 无精神、心理疾病。文化程度:小学11例, 初中22例, 高中28例, 中专19例, 大专14例, 本科6例。剖宫产指征:巨大儿12例, 胎膜早破16例, 胎儿宫内窘迫29例, 前置胎盘7例, 相对头盆不称11例, 臀位8例, 羊水过少3例, 社会因素14例。两组初产妇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年龄、孕周、体质量、合并症、文化程度和剖宫产指征等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剖宫产围术期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 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术前舒适护理。

术前1d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初产妇, 讲解麻醉、手术流程和手术室环境 (结合手术室图片、布局图等) , 交代围术期注意事项, 耐心解答初产妇及家属疑虑, 缓解对手术、麻醉的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鼓励初产妇说出内心不安、担忧, 动员康复产妇与之交流, 树立对手术的信心和勇气, 指导家属给予家庭支持和亲情关怀。夜晚保持病房安静, 避免强光或较大声响刺激, 为睡眠创造良好条件。

1.2.2 术中舒适护理。

巡回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情迎接初产妇, 与护工一起护送初产妇至手术床, 途中通过眼神、交谈、抚摸等方式缓解初产妇对手术室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洗手护士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4~26℃, 湿度控制在40%~60%。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医生进行椎管内阻滞操作, 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保证初产妇处于舒适体位, 术中将监护仪、麻醉机等音量和报警声音调至适宜水平, 并避免医务人员大声说话, 为初产妇提供安逸、舒适的手术室环境。胎儿娩出后, 及时与初产妇进行母婴接触, 并告知新生儿性别、健康状况, 并祝贺初产妇成为伟大的母亲。

1.2.3 术后舒适护理。

术毕巡回护士告知初产妇手术已结束, 即将送回病房, 并擦净初产妇身上血迹, 及时穿上裤子, 避免暴露隐私, 协助麻醉医生拔出硬膜外导管。与麻醉医生、护工等一起将初产妇移至推车, 与麻醉医生一起护送至病房, 与病房责任护士床边交班。术毕6h去枕平卧, 与责任护士一起指导产后早期母乳喂养, 促进康复。术后随访加强心理疏导、疼痛护理和饮食 (术后6h饮少量温开水, 10h左右半坐卧位, 12h流质食物, 不包括油腻、奶、糖类, 排气后普食) 、康复指导 (术后12h训练膀胱功能, 功能恢复后拔除导尿管, 指导正确哺乳和健康生活习惯) , 满足初产妇身心舒适要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 (GCQ) 评分和术后康复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 情况。GCQ总分为120分, 舒适度与分数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ɑ=0.05。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舒适度比较

护理前, 两组初产妇舒适度较低, 但GC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护理后, 两组初产妇的舒适度明显改善, 且研究组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初产妇术后康复比较

研究组初产妇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表现为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剖宫产后切口疼痛、子宫收缩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导致初产妇心理和身体产生不适, 影响术后泌乳和功能康复。研究显示[3], 围术期护理干预改善产妇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 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因此, 对围术期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要求, 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 舒适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的基本要求。舒适是一种主观情感体验, 表现为心理和精神上的自我满足, 是一种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4]。舒适护理是随着临床护理需求而发展的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是整体护理理念的创新和延伸[5]。舒适护理考虑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等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 运用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进行围术期护理, 最大限度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灵魂、社会等方面达到舒服状态, 降低或减少不愉快程度[6]。本文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围术期护理, 充分考虑初产妇的身心需求, 并加强术后疼痛、病情、泌乳和康复护理, 明显改善了围术期的舒适度, 表现为研究组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7]。舒适护理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健康, 减轻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并发症, 利于早期进行康复。研究组初产妇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说明舒适护理有效促进术后康复, 与郑舟军等[8]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改善了初产妇围术期的舒适度, 促进产后康复, 值得在手术科室推广借鉴。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舒适度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初产妇,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初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 (GCQ) 评分和术后康复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 情况。结果:护理前, 两组GC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护理后, 研究组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舒适护理显著改善剖宫产初产妇的舒适度, 促进术后康复。

关键词:舒适护理,剖宫产,初产妇,舒适度,康复

参考文献

[1]Al-Tamimi Y, Ilett KF, Paech MJ, et al.Estimation of infant dose and exposure to pethidine and norpethidine via breast milk following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pethidine for analgesia post caesarean delivery[J].Int J Obstet Anesth, 2011, 20 (2) :128-134.

[2]陈国群.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 26 (3) :270-272.

[3]严杰.综合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心理及疗效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4) :18-19.

[4]马胜春, 李志改.舒适护理对心肌梗死病人失眠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2) :214-215.

[5]Nakamura Y.Nursing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acceptance of pregnancy in first-time mothers:focusing on the comfortable experiences of pregnant women[J].Jpn J Nurs Sci, 2010, 7 (1) :29-36.

[6]吕元桑, 谭海燕, 杨小珊.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中舒适护理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1) :21.

[7]屈锦秀.舒适护理对择期剖宫产产妇舒适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 2012, 25 (7) :113-114.

剖宫产初产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20例, 年龄21~39岁, 平均 (26.4±3.3) 岁, 孕周37~42周, 平均 (39.2±1.1) 周, 无母乳喂养禁忌证, 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 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 (25.8±2.9) 岁, 孕周 (39.0±1.1) 周, 文化程度:小学以下5例, 初中11例, 高中23例, 大学21例;联合组年龄 (26.9±3.0) 岁, 孕周 (39.1±1.1) 周, 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例, 初中10例, 高中24例, 大学23例。两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剖宫产初产妇给予常规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及护理。联合组60例剖宫产初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孕期做好产前母乳喂养宣教、手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手术中做好母婴皮肤早接触、手术后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及产妇的膳食指导。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对120例剖宫产初产妇出院当天及产后42 d (门诊复查) 进行依从性、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调查统计。 (1) 依从性的评定:根据产后42 d母乳喂养情况, 进行依从性的评定, 完全依从的剖宫产初产妇为坚持纯母乳喂养例数, 所占本组的百分比为依从率;一般依从的剖宫产初产妇为坚持母乳喂养, 但夜间添加1次人工喂养牛奶;不配合的剖宫产初产妇为以人工喂养牛奶为主, 母乳喂养为辅, 或完全人工喂养牛奶。一般依从与不配合二者之和所占本组的百分比为不依从率。 (2) 满意度调查表由笔者所在医院自制, 共八项内容, 每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与满意例数为满意, 一般满意与不满意例数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统计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母乳喂养依从率比较

联合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8.13, P=0.000) , 见表1。

2.2 两组初产妇住院期间及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联合组的初产妇住院期间及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字2=20.06、30.22, P=0.010、0.025) , 见表2。

例 (%)

2.3 两组初产妇的住院满意率比较

联合组的初产妇对医院住院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 见表3。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 做好产前宣教:孕妇入院时, 若孕妇在门诊产前检查时没有母乳喂养宣教, 要及时对其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 讲解母乳喂养技巧, 发放有关母乳喂养资料, 观看有关母乳喂养录像片;若孕妇在门诊产前检查时有进行母乳喂养宣教, 应强化母乳喂养宣教, 再次强调母乳是孩子的最佳食品, 是任何食品都无法替代的。给婴儿喂奶是母亲的责任, 更是孩子应享有的权利[1]。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估, 给予全面讲解, 对于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 (2) 做好手术前的心理疏导工作:给需剖宫产的孕妇讲解手术流程, 消除待产妇心里的疑惑。进一步强化母乳喂养的好处, 传授正确的哺乳姿势, 使孕妇树立信心, 相信自己能做到纯母乳喂养。 (3) 做好手术中皮肤早接触:剖宫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 产妇神志清醒, 在将新生儿脐带包扎好后, 在手术台上进行母婴皮肤接触, 让母亲亲吻婴儿额头或脸颊。 (4) 手术后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第一次的接触和吸吮是母乳喂养成功关键的第一步[2]。产妇返回病房, 安置妥当后, 即可进行一次完整的哺乳过程。首次哺乳成功能打消产妇因体位限制、导尿管和输液等各种管道影响而引起对母乳喂养的重重顾虑。之后, 每2~3小时巡视病房时, 协助及指导母乳喂养, 术后1 d协助采取坐位环抱式喂乳体位。这种体位可以放松腹部肌肉减轻产妇抱婴儿的负担, 在防止切口受压而疼痛的同时不会影响切口的愈合[3]。 (5) 及时给予心理干预:让产妇熟知乳汁的分泌主要依赖于哺乳的吸吮刺激, 吸吮是保证泌乳的关键, 不断排空乳房更是维持泌乳的重要条件[1]。同时消除产妇担心麻醉药和手术后用药对乳汁产生影响而不愿授乳。应及时告知产妇, 麻醉药品及手术后的用药, 医生一般会选用对婴儿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若因特殊原因要选用对乳汁有一定影响的药物, 医护人员也会提前告之, 排除其顾忌[4]。 (6) 手术后的膳食指导:术后6 h即可进食无糖无奶的少量流质饮食, 这样, 不但能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 而且能给产妇及时提供营养, 有利于初乳的分泌;肛门排气后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 如:鱼汤、蛋汤、鸡汤、新鲜蔬菜等, 保证有充足的乳汁分泌。

近两年来, 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第三方机构, 对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每年调查2次, 调查结果进行排名。满意度低于80分的医院给予相应处理;且将满意度的分数纳入院长年薪考核。因此, 各医院更加重视患者的就医感受, 努力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态度。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剖宫产初产妇住院满意率, 从而, 也会大大提高出院患者的满意度。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 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1]。母乳喂养具有很多方面的优点, 母亲方面有: (1) 有利于产后子宫恢复、预防产后出血。婴儿在吸吮时, 刺激乳头, 反射性促进缩宫素的产生, 有助于子宫收缩, 预防产后出血。 (2) 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母乳比其他任何人工喂养品的成本都低廉、实惠。 (3) 母乳喂养方便快捷。婴儿可随吃随有, 适合婴儿少量多餐的需求。由于婴儿进食没有规律, 不能定时定量, 要吃时就要马上吃, 否则就哭闹不止, 而其他喂养品是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 (4) 母乳喂养期间, 月经会延迟复潮, 而排卵也会相应的延迟, 起到了自然避孕的效果, 延长了生育间隔。 (5) 母乳喂养可降低母亲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据科学家调查发现, 将哺乳与不哺乳的母亲进行比较, 哺乳的母亲比不哺乳的母亲患卵巢癌、乳腺癌的机率大大降低。 (6) 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感情。通过哺乳时母婴之间的亲密接触, 母婴之间的情感就这样在微妙之中不断沟通、不断增进。婴儿方面有: (1) 母乳喂养能增强婴儿抵抗力、免疫力, 使婴儿少生病或不生病。母乳中尤其是初乳, 含有大量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 是任何乳制品不可能完全具备的。因此, 母乳喂养提高了婴儿的免疫力, 提高了婴儿抵御疾病的能力。 (2) 母乳喂养能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母乳中含有婴儿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所需的各种成分, 从而提高了婴儿的智商。 (3) 母乳对婴儿来说更容易消化, 能避免婴儿发生便秘。由于母乳具有营养均衡、各种营养成分配比最佳, 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发生便秘[5]。 (4) 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过敏现象。由于母乳拥有天然的抗生素, 抗病毒素, 可大大降低婴儿的各种过敏现象的发生[6]。 (5) 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面部肌肉和牙齿的发育。婴儿在吸吮时肌肉的运动, 有助于下颚和面部结构的发育, 可预防龋齿和嘴型变型的发生[7]。

但是, 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其主要因素是产妇不正确的心理因素, 尤其是初产妇剖宫产者尤为突出, 她们没有母乳喂养经验。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 同时也可大大提高产妇住院满意率, 有效地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2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初产妇60例, 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联合组初产妇60例,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剖宫产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结果:联合组剖宫产初产妇的母乳喂养依从性、住院满意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剖宫产初产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剖宫产初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有效地提高剖宫产初产妇的母乳喂养依从性、住院满意率及母乳喂养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韩枫.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 2010, 2 (5) :404-405.

[2]张梅荣.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 (10) :775-777.

[3]钟冬秀.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3) :133-134.

[4]冯媛.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干预[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9, 2 (3) :11.

[5]魏小清, 刘金风, 余慧.舒适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2015, 44 (12) :1451-1453.

[6]杭丽英.舒适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 (14) :33-34.

剖宫产初产妇 篇9

【关键词】舒适护理;剖宫产;应用

舒适护理是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它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具有更实际、更直观、操作性更强、易于被接受的特点[1]。 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项重要手段。产后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产妇的康复[2]。现以我院产科对剖宫产患者术前、中、后全过程的舒适护理为例,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患者中随机抽取剖宫产产妇98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初产婦83例,经产妇15例;文化程度:大学36例,中专20例,高中25例,择期剖宫产35例,急诊剖宫产63例;小于37周13例,足月85例,住院天数5~9天。

2 护理方法

2.1 环境的舒适护理 孕妇进入科室后,责任护士向孕妇及家属介绍病区,包括产科病房、产后恢复室及新生儿游泳抚触室等,使其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与紧张感。产科病房分为普通病房和温馨病房。温馨病房的墙壁布置温馨壁画,床头设置柔光台灯,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保持50%~60%,并提供24 h热水及电视机、微波炉、冰箱、饮水机等家用电器。每个床单元均设布帘,在换药、会阴擦洗、乳房按摩、母乳喂养时避勉暴露个人隐私,给其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产后监护期间拒绝过度访视,防止产妇疲劳与新生儿感染,为产妇和新生儿创造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3]。

2.2 入院宣教 当产妇及家属走进病区,接诊护士就要面带微笑,彬彬有礼,亲切地称呼产妇并进行自我介绍,带产妇走进病房,热情主动地进行详细的住院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护士长、住院环境、规章制度等,并发放住院病人问卷卡。里面有全科护士的姓名,服务、技术好、一般、差均可打“√”,有意见及建议可填在意见栏内或直接向护士长反映。主管护士和护士长要及时访视病人,耐心热情地与产妇及家属交流,了解产妇的情况,增进护患之间的友谊。

2.3 手术前护理 得知产妇确定手术后,针对大多数产妇和家属都具有的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主管护士根据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耐心地进行安抚,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产妇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和麻醉时的感觉及注意事项,详细客观地介绍手术室环境、仪器设备及手术医生的精湛技术、麻醉的可靠性,增进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感,消除上述不良心理因素,使其配合手术,确保顺利实施。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与麻醉师做好交班,交待家属在手术室门外等候。巡回护士要在产妇进手术室前15min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22℃~24℃)、湿度(50%~60%)。

2.4术中的关怀护理 麻醉成功后,护士要做到细致关怀,再次调整室温在产妇的耐受范围。在各项护理工作中做到稳、准、轻、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保持输液的通畅,观察尿袋尿量、色。告知产妇:手术就要开始了,你很快就见到你的宝宝了。分散其注意力及缓解其紧张情绪。在术中牵拉脏器及出胎儿时出现的不适及恶心、痛感时,护士要指导其深呼吸,头偏向一侧,并及时用肢体语言来安慰、鼓励产妇。与此同时,新生儿娩出后处理好,让产妇确认性别,做好早接触,让产妇感受当母亲的喜悦。有个别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者,应积极安慰产妇:现在的年代,生男生女都一样,最重要的是宝宝健康可爱!及时纠正其不良心态,防止不良心理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在手术结束时,对产妇告知其手术已经结束,准备送回病房,要及时擦净皮肤上的血迹,穿好衣裤,盖好棉被,注意保暖。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亲自护送产妇到病房,注意保护切口及各种引流管勿脱落,尽量减轻产妇的痛苦,搬动时切勿拖、拉、推,注意轻抬轻放。将产妇安置在床上后,向病区护士详细交班。

2.5术后护理

2.5.1 接出室工作 与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做好交接班,予去枕平卧位,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腹切口、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各种管道(氧管、输液管、尿管、镇痛泵)是否通畅,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向产妇及亲属交代在手术中的情况及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比如体位、禁食、保暖的必要性等;做好新生儿的出室核对工作,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反应、脐部、大小便情况等,并交待保暖、观察、安全工作。告知产妇及家属,直到出院,产妇的饮食由食堂负责;产妇的翻身、换会阴垫、新生儿的喂养、换纸尿裤、换衣服等基础护理工作均由我们的护士及护工阿姨去完成。让产妇安全、舒适,让家属放心、轻松。

2.5.2 健康宣教及技术指导 每天下午及必要时,主管护士会根据产妇的生命体征、排气、大小便情况、腹切口的愈合及新生儿的情况,做好相关宣教及技术指导工作。如:饮食、活动、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并深入了解产妇的心理动态,给以对应的指导、解释,使其早日适应当妈妈的角色并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早日康复。

2.5.3 出院指导 包括简化各项出院手续,发药、发出生证到床位详细交待注意事项,示范脐部护理,留下咨询电话,确保顺利出院。

3 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尊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4]。为适应“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我院产科对产妇提供环境、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使产妇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信赖感,增进了护患关系,减轻孕产妇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满足她们对舒适与安全的需要;良好的服务态度让孕产妇在情感上得到支持,提高她们的满意度与安全感,极大地丰富整体护理内涵,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宏.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1,16(6):409.

[2] 王桂娥,唐国静,付瑞华.对妇科病人实施温馨手术服务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0(39):762.

[3] 黄瑾.手术室护士为剖宫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5(11):1046-1047.

剖宫产初产妇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04例, 排除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年龄20~37 (26.54±6.13) 岁;孕周为36~42 (39.23±3.34) 周;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为7~10 (8.68±1.32) 分。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初产妇的年龄、营养状况、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的护理措施, 具体采取乳房护理、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措施。观察组除采取上述常规的护理措施外, 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乳房按摩、穴位按摩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与指导。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剖宫产术后的初产妇由于首次分娩, 相关知识及经验缺乏以及情感往往较脆弱, 加之术后切口疼痛等诸多因素, 常表现为焦虑和紧张不安, 护理人员应与产妇及家属积极沟通, 运用多种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侧重产后健康教育, 重点讲解乳房常规的护理方法、乳汁形成的机制、正确哺乳的知识、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益处、围产期母婴的常见情况及处理知识。同时发挥中医优势, 用中医理论, 向产妇讲解忌忧郁、避恼怒, 心境平和乳汁畅行的道理, 消除其存在的焦虑和紧张不安心理, 从而增强产妇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 同时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鼓励产妇术后早翻身, 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尽早恢复进食, 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促进乳汁的分泌, 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1.2.2 乳房按摩护理: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耐心指导和帮助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妇可以取平卧或坐位, 哺乳前用40~50℃温毛巾湿热敷乳房3~5min后开始按摩乳房。第一步:按摩者双手应保持干净并消毒后, 柔和地用双手轻轻握住乳房, 用指沿乳房四周转圈, 双手握住乳房根部向乳头提拉, 用双手掌交叉均匀地揉搓双侧乳房;第二步:用食指与拇指捏住乳头作牵拉, 使乳头与乳颈部、乳轮有所分离, 再用温毛巾擦拭乳头, 去除乳孔中的杂质;第三步: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双侧乳房后, 用大拇指、食指在乳晕四周挤压, 如见到有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稍带黏性的初乳溢出, 开始给婴儿喂奶。按摩时应注意保暖, 要求动作柔和, 按摩1~3次/d, 时间10~15min。

1.2.3 穴位按摩:

产后根据产妇身体状况进行, 力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宜。具体如下: (1) 乳根穴:在乳头直下, 乳房根部, 左右乳房各1个穴。方法:按摩者用中指点按被按摩者乳根穴1min, 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2) 膻中穴:在胸部正中线上,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方法:用拇指自下向上推被按摩者膻中穴约1min, 以胀麻感向胸部放散为佳。 (3) 少泽穴:在小指外侧指甲角根部。方法:按摩者用拇指指甲掐被按摩者少泽穴约20s, 然后松开3s, 反复操作10次。 (4) 中脘穴: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中脘穴约1min, 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5) 足三里:胫骨外侧, 在膝眼下方约四横指宽处。方法:被按摩者平躺, 按摩者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约2min, 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6) 太冲穴:脚背面, 第一、二脚趾根部结合处后方的凹陷处。方法:用拇指点按太冲穴0.5min。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乳汁充足:产妇自觉双侧乳房饱满, 24h哺乳8次以上, 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乳汁不足:乳房尚饱满或乳房松弛, 只能满足新生儿的部分需求或不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 新生儿需添加配方奶或主要靠添加配方奶。 (2)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初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 情绪是乳汁来源的重要条件, 良好稳定的情绪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加强, 促进乳汁分泌[2]。心情压抑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 使乳腺血流量减少, 阻碍营养物质和有关激素进入乳房, 从而使乳汁分泌减少。剖宫产术后的初产妇由于首次分娩, 相关知识、经验缺乏以及情感往往较脆弱, 加之术后切口疼痛等诸多因素, 常表现为焦虑和紧张不安, 甚至出现产后抑郁症, 从而影响产妇的乳汁分泌。本文中, 我科护理人员通过与产妇及家属积极沟通, 运用多种沟通技巧, 讲解产后健康教育、正确哺乳的知识、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益处、围产期母婴的常见情况及处理知识。充分发挥中医优势, 用中医理论, 向产妇讲解忌忧郁、避恼怒, 心境平和乳汁畅行的道理, 消除其存在的焦虑和紧张不安心理, 从而增强产妇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 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鼓励产妇术后早翻身, 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尽早恢复进食, 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 促进乳汁的分泌。

乳房按摩并牵拉乳头可不断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和催产素, 使得乳房泌乳功能顺利实现, 且短期泌乳量增加, 满足了婴儿需要[3]。乳房按摩可改善乳房血液循环, 疏通乳腺管, 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乳房按摩同时使产妇精神放松, 减轻产后的疲劳感, 从而调节产妇情绪, 减轻焦虑和紧张。通过乳房按摩对乳房、乳头的刺激, 使乳头变软, 乳头和乳头颈弯曲度自如, 使婴儿易于含接哺乳[4], 减少产妇哺乳时的疼痛等不适, 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

现代医学认为, 穴位按摩通过穴位刺激, 经神经纤维传入下丘脑, 促使脑垂体释放催产素, 刺激乳腺和乳腺腺管收缩, 促进乳汁分泌。中医理论认为, 乳汁乃气血所化, 气血主要由水谷精微所生, 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5]。通过对人体相应穴位的按摩刺激, 经神经反射, 使垂体分泌泌乳素增加, 达到催乳的作用。

本文中我科同时采用乳房按摩及穴位按摩等措施后, 初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充足, 母乳喂养率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 对初产妇产后早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乳房按摩、穴位按摩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与指导, 可以增强产妇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 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 促进乳汁的分泌, 能有效提高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率。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04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 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产后乳汁分泌情况和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剖宫产,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平, 主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2.

[2]燕云, 米丽.产妇不良心理因素对泌乳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00, 6 (2) :135.

[3]尹佳然, 胡建秀, 杨素娟.产后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6) :797.

[4]曾辉娟, 孙世萍, 宋海燕, 等.穴位及乳房按摩刺激泌乳的临床观察[J].中医护理, 2002, 10 (10) :769-770.

上一篇:办税平台下一篇: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