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的当下启示

2024-12-09

晋商文化的当下启示(共4篇)

晋商文化的当下启示 篇1

晋商,指明清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范围广泛,足迹遍及华夏。晋商精神正是在晋商足迹中形成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必须从晋商的兴衰中探寻晋商文化,将其运用于构建现代企业文化。

一、晋商兴起的基础

明清时期,晋商崛起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商帮,这与山西商人所处的特殊时局密不可分。

1. 自然条件

山西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盐池,邻近产粮大省河南、山东等地,同时又处在东部与西部、北方与南方相接的位置,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晋商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2. 社会条件

明朝实行“开中制”。商人运送粮草到边防,明政府发给盐引,有了这张凭证就能换到巨额利益,早期山西商人抓住机会利用得天独厚的盐池与地理条件迈出了成功第一步。

3. 精神条件

山西自然环境恶劣,养成了山西人民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美德。同时,学儒、关公的诚信忠都为晋商走的更远奠定了精神基础。

二、晋商精神

晋商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这些经营理念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1. 守信精神

儒家文化深深的根植于晋商之中。他们坚持以质取信,严格保证产品质量,赢得信赖,取得长足发展。

2. 敬业精神

在古代交通条件落后,常常有盗匪抢掠,因而远地贸易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民间有“十不还一”的说法。晋商没有退缩,他们开辟了一条国际商路。

3. 进取精神

山西商人为了拓展业务不畏艰险,敢于冒风险。如当时国内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货币,工商业的发展受此影响变得非常困难,而山西商人雷履泰就抓住这一机会,创办了票号。

4. 团结精神

山西商人通过建立会馆以及崇奉关圣的方式,达到价值观上的一致性。从而减少成员之间的摩擦,减少沟通成本。

三、晋商文化对于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启示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呗多数员工所共享的一种价值观。对于企业中员工的行为有指导作用。因此,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推动企业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升企业形象。

1. 晋商守信精神的启示

诚信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交往中的基本行为准则。晋商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的原则,才会使得消费者和商帮都愿意与其打交道。当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能够契合使,员工的行为会深深的体现出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借鉴晋商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

2. 晋商敬业进取精神的启示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建设企业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我能轻言放弃,要向晋商那样,迎难而上,积极寻找应对方法。企业文化只要建立起来,我们就要把它坚持传承下去,并且不断改进完善。

3. 晋商团结精神的启示

晋商相信团结力量大,用各种方法加强了各商帮的联系,我们建设企业文化,同样需要团结,使员工也参与其中。同时,团结精神可以缓解人们过度追求利益而引发的矛盾,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晋商在中国商业文化史上写下了异常辉煌灿烂的一页,形成了以诚信伟基础的经营思想。我们通过对这些的研究,古为今用,让晋商的优秀文化为我们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正明.晋商兴衰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2]刘建生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3]邱文选.晋商文化的启示[J].决策与信息,2005.(6).

[4]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晋商文化对现代营销的启示 篇2

关键词:晋商文化,现代营销,启示

晋商是明清时期我国商帮的重要代表, 有着500年的商业辉煌史。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 就有山西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上至绸缎, 下至葱蒜”。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 晋商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且较为成熟完善的商业文化, 诸如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开拓进取的创业观和同舟共济的团队观等等。明清晋商的经营谋略和经营作风, 对于现代营销活动, 仍然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并能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

顾客至上, 是企业成功的基石。晋商在营销活动中能够根据顾客的要求, 积极组织货源, 严把质量关, 以优质热忱的服务, 满足顾客的需求, 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充分体现了“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蒙古地区是晋商经营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 晋商大盛魁商号针对牧民喜欢用结实耐穿的斜纹布制衣, 于是便大量组织此类货源;蒙民不善算数, 他们就把衣料和绸缎裁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 任蒙人选购等。当时蒙古地区普遍缺医少药, 不少旅蒙晋商都初懂医术, 边做生意边治疗小病, 通过义务医病, 与顾客建立起充分的信任, 致使有的顾客数十年不变。

在今天进行营销活动, “顾客至上”的观念同样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顾客是企业生存之本, 财富之源。只有将“顾客至上”的理念贯穿于营销中去, 企业才能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并获得顾客的忠诚, 进而在顾客的支持下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诚信为本的营销道德

晋商始终把“讲求诚信、先义后利”的理念贯穿其经营与管理之中, 诚信义利已经成为明清晋商的金字招牌, 并内化为其经商的精神之魂。如祁县乔家在包头开设有复盛公商号, 因其经营时不图非分之利, 不缺斤短两, 在当地信誉卓著, 人们都愿意购买“复”字号货物。曾有一次, 复盛油坊一位伙计在销售的食用油中掺假, 被掌柜发现后, 立即停止销售, 以维护商号信誉。马克思说:“信用, 在它的最简单的表现上, 是一种适当的或不适当的信任。”任何一个商人, 即使从自己的利益考虑, 也必须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信誉, 以此来取信于人。晋商的代表人物之一、“复”字商号掌门人乔致庸, 对经商的理解即是首先重信誉, 其次讲仁义, 最后才是商利。晋商太谷广誉远药店以生产“龟龄集”、“定坤丹”名扬海内外, 其长盛不衰的一个内在原因, 就是配药时精购原料, 人参一定用高丽参或老山参, 鹿茸一定要用黄毛茸、青茸。品质有保证, 药效自然可靠, 信誉便著于市场。正是在经营中严把质量关, 晋商才凭借“诚信”招牌赢得了顾客的青睐。”近代维新名士梁启超有“晋商笃守信用”的评价, 这说明, “诚信”已经成为当时晋商的一大特征。

营销是一个互信互利的过程, 晋商在做生意中深谙此道。他们主动与顾客建立相互信任的道义关系、情感关系, 尽量淡化主客双方的买卖关系, 结成了互相信赖的朋友关系。讲信用、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信用是现代社会的基础, 是经济运行的平台。当今一些企业在营销活动中, 出现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甚至在产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物质, 导致市场信誉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商道酬信, 奸猾可能获一时之利, 却很难获一世之功。但凡成功之商, 都是坚守“诚召天下客, 义纳八方财”、“经营信为本, 买卖礼当先”, 在观念上塑造“童叟无欺, 诚信为本”的经营形象。因此, 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企业必须遵循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道德。

三、开拓进取的营销精神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 自然环境较差, 不少山西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踏上万里行贾之路。他们贩茶于福建、湖南等地, 销售于大漠之北, 千山万水, 夏则头顶烈日, 冬则餐饮冰雪, 年复一年奔波于商途, 铸就了晋商勤俭吃苦、坚韧不拔的品质。那些经商于新疆、蒙古、俄国、日本等地的山西商人, 需要克服语言和生活习惯的障碍, 没有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难以立足于商界的。此外, 晋商还采取“人弃我取, 人无我有”的策略, 把外省商人不曾经营或不受重视的货物, 不论大小, 不论贵贱, 不论远近, 只要有利可图就择机及时贩运, 把商品运销于四方。像晋商这样舞台广大, 负货远征千万里, 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险的进取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当代企业家应该以晋商为榜样, 摈弃“小富即安”、“宁当鸡头, 不当凤尾”的狭隘观念;在进行营销活动时, 更要继承晋商开拓进取、勤俭吃苦的优良传统, 形成一种不怕艰苦、不畏风险的创业精神。展开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 放眼世界, 勇敢地“走出去”, 开拓市场, 开辟舞台, 开发资源, 立足全国, 瞄准全球化, 主动地融入世界商业大潮。

四、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

营销营销, 无论是营还是销, 最终的目的还是利润。在商言商, 晋商的营销是朴素的, 他们做生意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薄利多销, 产销结合, 并以其热情周到的服务, 赢得广大客户的欢迎。在薄利营销策略下, 利润成为唯一的核心, 也成为非常清晰的核心。在薄利原则的指引下, 无论是对供应商还是消费者, 商号经营者都不会因刻意坚持利润底线而引起与对方的紧张僵持状态。商号对供应商实行充分信任的政策, 在价格上也不斤斤计较。近年来, 随着对晋商历史文化的逐步了解, 人们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称山西人为“九毛九”, 它并非贬义, 而是赞扬山西人会经商、讲诚信, 义大于利。凡是可以挣一元钱时只挣“九毛九”, 永远让利于人。在现代大型超市里, 特别是美国, 有很多货签标价就是“九毛九、九块九等”, 而我国很多商品的标价也是这样, 似与此同理。

当然, 晋商以其涉猎行业之广泛、地域之广阔, 显然不可能有也不会有均衡和统一的利润, 其所谓薄利, 一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也有相应的变化。目前, 探索晋商薄利营销的意义和价值, 便是领会和把握其真髓并将之有效地结合到自己的营销实践中去。

五、重视知识的营销手段

做生意, 要讲信息。在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经济特征的明清时期, 晋商得以发展壮大的主要秘诀之一, 在于其勇于打破市场封闭、信息不畅通的封建经济状态, 高度重视和灵活运用市场信息, 建立起完善的营销网络。晋商的经营品种包罗万象, 经营地域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牵涉机构上及朝廷, 下达工农生产基地。晋商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收集和沟通的优势, 开创了类似于现代连锁经营模式的联号制和分号制, 使晋商的各种商铺、票号遍及国内各个角落。明清晋商强大的网络状营销体系, 让各大商铺可利用其发达的商业网点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及时做出货源的调剂, 并迅速组织经营。在商业总号和分号之间, 一般是五天一信、三日一函, 互通情报, 这种经济情报对晋商寻求商机和商业决策起了很大的作用。现代营销也要像晋商那样, 掌握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数学、地理、交通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明清山西商人很注意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明代蒲州大商张四教, 16岁即离乡经商, 头脑灵活, 常有出人意料的妙招, 其兄张四维说他“尤精《九章算术》”;晋商还编著了《贸易须知》等商业书籍, 总结培养学徒和坐贾经商等经验。不难看出, 晋商在营销活动中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现代营销当然更要重视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以期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综上, 在缺少明确的经济运行规则的背景下, 晋商的成功并不在于简单的成本质量的竞争, 而在于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实际, 并能体现经济伦理道德准则的经营文化。市场营销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种文化,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 它带有很深的的西方民族文化的烙印, 要使其植根于中国大地上, 必然要在现代各种成功的营销策略中融入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晋商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们可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为我所用, 为现代营销竞争服务。面对当今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 我们可能无法从晋商文化中寻找到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 但我们却可以从晋商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所提炼出来的商业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来开阔我们的视野, 活跃我们的思路,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更加有效地开展现代市场营销活动。

参考文献

[1]倪玉平.信义致利话晋商[J].财富智慧, 2005, (3) .

[2]武占江, 丁月华.传统诚信观与晋商的经营管理[J].经济与管理, 2004, (4) .

[3]丁言模.天下晋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4]潘文伟.中国商帮[M].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6.

[5]李香莲.论晋商的历史作用和成功之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0, (5) .

[6]李国光.李晨光:万里茶路探晋商[J].文史月刊, 2007, (9) .

[7]艾烨, 夏扬.论明清时期晋商的创新[J].理论月刊, 2004, (1) .

晋商文化的当下启示 篇3

1. 品牌赢得客户

小商贩凭嘴, 大商号靠金字招牌, 晋商在经营过程中非常注意和重视品牌的建立, 在商店的取名上是非常注意的, 晋商第一票号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的“日升昌”三字, 三字顺读倒读均为“日日升”, 可见晋商在经营中就有心树立自己与其他商号的区别, 在客户心中树立起现代人称之为的“品牌”, 在当时几百年前, 晋商已经意识到招牌作为企业的标识, 其宣传作用是巨大的。招牌可以起到灌输新理念, 反映企业产品特征, 展示品牌形象等功能, 在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同的同时, 起到促进销售的效果, 好的品牌树立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经营中的质量、价格、服务等多方面的一点点积累。

2. 服务客户, 以和为贵

直接服务于顾客的服务人员是非常重要的, 服务的好, 才容易有回头客, 所以精明的商家都懂得一线服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晋商的待客之道可以用一句谚语概括:忙时心不乱, 闲时心不散, 人有站相, 货有摆样, 晋商的待客之道从对服务人员的要求上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晋商认为做买卖时要态度和蔼, 对待客户要热情, 要笑脸相迎, 要百问不厌, 百挑不烦, 遇到不讲理的人, 骂不还嘴, 打不还手, 其更深的内涵是要求员工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甚至是自己的竞争者。与各方面的人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政府官员、同行、合股人、管理人员掌柜、伙计或工人, 在自己周围建立一种祥和的气氛。山西商人之所以善于理财, 名扬四海与他们善于揣摩顾客的心理是分不开的。每个消费者除希望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外, 还希望买得顺心, 受人尊敬不被人欺, 而买得诚心和顺心, 对不同性别, 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人来说, 又各有不同, 晋商在这方面摸得比较透彻, 故能针对不同顾客而区别对待, 在称呼上, 针对不同的顾客都有不同的称呼, 山西商人礼貌待客, 门口有专门接待顾客的人员, 顾客离开店堂, 鞠躬寒暄送行, 总要道声:“请再来, 慢慢走”,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顾客得到尊贵的感受。

3. 重视营销

晋商在平日经营活动中, 十分重视营销手法的多种多样, 广告、口碑相传等方式都被晋商所用, 取得良好的效果, 使得产品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晋商广告手法非常高超, 不仅使得“广而告之”的内容吸引顾客, 而且“广而告之”的过程也能起到策动人心的效果, 例如日升昌在清《南京条约》赔款汇集时, 在不到十天时间筹集, 道光皇帝对其的评价“好一个日升昌, 竟能汇通天下”, 皇帝的评价一出, 日升昌很好的利用这个机会订制一批牌匾“京都日升昌, 汇通天下”一夜之间, 名扬四海, 传遍各地, 重视政府关系, 把政府也当做重要客户来经营, 也是晋商成功的关键之一, 官商结合是晋商崛起的关键, 明朝为了抵御蒙古而设立区边重镇, 这些兵马的生活和需要造就了一个高消费区, 为晋商的生存提供了原始动力和机遇, 使他们做起了“政治生意”, 到了清朝的中后期晋商达到了辉煌, 他们充分利用官方的权势, 不失时机地取得了“优惠政策”、“重点工程”和“大项目”, 从中谋取暴利, 靠官维护, 靠官谋利, 官商合一, 各取所需, 在晋商中很普遍。

4. 利用顾客信息发现商机

晋商谚语:“买卖赔与赚, 行情占一半”, 晋商从一开始就对信息有种超常的敏感和洞察力, 非常注重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市场行情瞬息万变, 顾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商业活动必须灵活机动, 及时分析市场信息, 以最快速度组织顾客最需要的货物, 才能做到购销两旺。例如蒙古牧民以肉食为主, 喜欢砖茶, 旅蒙的山西大盛魁商号便是自设茶庄加工砖茶;蒙古牧民喜欢穿结实耐用的斜纹布, 大盛魁便大量组织货源, 并将斜纹布按牧民的习惯要求拉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 按照牧民的习惯要求, 加工的蒙靴马毡, 木桶木碗更是供不应求, 晋商对于信息和商机的重视对于现代客户关系管理是有很大的启示的, 对消费者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及基于此产生的CRM系统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商业文化源远流长, 从春秋末期的范蠡到明清的晋商、徽商, 无不凝聚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商业智慧, 伴随之出现了很多闪光的管理思想, 只是没有象西方那样将这些管理思想系统化, 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特别是中国最大商帮晋商, 为我国管理学的研究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企业全面的认识客户, 最大限度的发展与客户的关系, 提升客户满意水平, 实现客户忠诚, 获得客户的价值, 创造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双赢, 做好客户关系管理, 是企业成功的很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晋商文化的当下启示 篇4

一、晋商经营思想

1、诚信的经营价值观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经商的谚语, “售货无诀窍, 信誉第一条”, “买卖不成仁义在”“秤平斗满尺寸足”等等。历史上讲信用的晋商非常多。他们把信誉看成命根子, 坚持信用第一。另外还强调做买卖必须脚踏实地, 不能投机取巧, 赚了钱不要骄傲, 赔了也不能气馁, 宁可赔本也不做损害经营的事。清代晋商乔致庸提出:“首重信, 次讲义, 第三才是利。”可见诚信义利的价值观, 对晋商有着导向性的深重影响。

2、“和气生财”的协调思想

晋商信奉“和气生财”, 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和谐相处, 尤其是对同行, 即保持平等竞争, 又保持相互帮助的关系。虽然晋商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但他们从不欺行霸市, 相反对一些小的商户还给以资金上的帮助, 这样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和不正当的竞争还互利互惠, 达到双赢。另外, 他们称友好的同行为“相与”, 其实他们不随便建立“相与”关系, 但只要建立起这种关系, 就会善始善终, 并且一定会竭力维护, 即使并不会从中获利, 也不会中途断绝关系。

3、合理的用人制度

对人才的选拔严密而有人情味。先从一般的商铺选伙计说起, 都是用乡不用亲, 选个同乡来任职, 即知根知底, 又不会向家里人那样有许多的感情纠葛不利于管理, 同时相当于他的全家人为他的个人行为作了一个担保。被选拔的人要通过才学、品格、相貌、能力、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考核, 一般十几个里选几个。

二、当代商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1、诚信缺失

目前, 我国诚信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无论是人格信用还是企业信用, 都处于部分或完全缺失的状况, 这就直接引发了社会、政治与经济等各领域中的失信行为, 信用缺失严重影响到我国商业文化建设的健康运行。

2、恶意竞争

在商业文化建设中, 竞争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企业的动力, 但是企业为了利益的竞争超出道德的做法就是恶意竞争, 这是商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是亟待解决的, 也是很棘手的问题。恶意竞争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几乎比比皆是, 而且不分大小企业。

3、人才缺失

经过调查发现, 我国缺乏的人才主要是研发人才、销售人才和中层管理者, 人才是企业的健康运作的动力, 人才的缺失, 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4、信息落后, 错失商机

我国企业的商业信息比较落后, 并且与政府商业接轨太少, 而且总是出现跟风的情况, 出现尾大不掉的现象, 并且现代企业处理不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认为政府就是政府, 市场就是市场, 两者没有关系, 或者关系很小, 这就错过了很多商机。

三、对当代商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1、依托诚信经营, 健全市场信用体系

诚信经营为晋商带来巨大经济利益。晋商诚实守信的品格和坚持以义制利的道德规范在创造晋商自身辉煌的同时, 成功地把诚实守信的原则上升为保证经济运行的商业规范。晋商诚信文化启示我们:良好的信用制度是一切制度和规范得以确定和运行的基础, 是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精髓。所以诚信机制要与有效地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的, 对一些失信行为, 除了法律规定的处罚以外, 必须建设完备的失信惩罚机制, 让不讲信用的人和企业接受惩罚。

2、注重和谐文化建设, 倡导企业正当竞争

晋商的和谐体现在“相与”, 即互相帮助又有公平竞争, 这是对我们现代企业间的恶意竞争的巨大讽刺,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企业间要达到真诚互助还要先做到公平竞争。由晋商的“相与”可以告诉企业, 现在天天打价格战, 即使胜了, 还是低层次, 都还没有达到高层次的竞争怎么和古人的“相与”相比。要开阔眼界, 开拓市场空间。

3、注重人才培养, 为企业注入鲜活力量

从晋商对伙计的选拔、培养, 对鲜活力量的严格审核, 而且一旦通过审核就会对他负责到底, 在他们的从业生涯中, 考核与培养也是分不开的, 可以看出晋商对人才的重视。这就启示我们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而且, 培养不要只注重于他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对企业的态度。另外就是对企业的态度, 没有对企业有很好高的认可度和很深的了解, 那这个人终是会流失。

4、抓住时机, 趁势而起

晋商的成功还在于准确抓住“开中制”的时机。一个人在商业经营中单凭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往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才能成功。抓住时机, 巧借外势, 加强自己, 走向成功, 这是智者经常走的捷径。很多商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对于个人来说可行, 对于商业同样可行, 抓住时机在商业中就是抓住了商机, 抓住商机就是抓住成功的基石。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 要洞悉变化, 审时度势, 抓住时机, 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焦菊梅:《弘扬晋商精神续写晋商辉煌》, 《人民代表报》, 2009年第9期。

[2]燕红忠:《晋商信用制度启示经济问题》, 《山西大学学报 (社科) 》, 2007年第11期。

[3]朱秀海:《乔家大院》,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93页。

[4]武亮:《借鉴晋商诚信经验着力建设信用山西》, 《对外经贸易统计》, 2006年, 第5期。

上一篇:医院全成本核算方法下一篇:M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