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再解读(精选10篇)
形象再解读 篇1
《雷雨》中的繁漪, 出身于封建家庭, 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冲击, 是一个性格复杂并有些畸变的女性。是作者“最早想出的, 并且也较觉真切的”悲剧主人公。作者曾用以下一段注脚来作为繁漪性格的代表:“时常不由己地, 便归回原始的野蛮的路, 流着血, 不是恨便是爱, 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 要如电如雷地轰轰烈列地烧一场, 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如果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对繁漪“归回原始的野蛮”的心路历程作解析, 我们可以观察到其自然人性在自身无意识与极具封建性的社会环境的双重压抑下必然的萌动与生发;而欲望与禁忌、个性与现实一再爆发的复杂冲突, 最终又使繁漪耗尽活力并将其引向毁灭。就此意义而论, 繁漪的悲剧, 不仅是社会的悲剧, 更是欲望与性格的悲剧。
繁漪作为资产阶级家庭的女主人, 她经历了封建王朝末年、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而这三个时期具有不同的思想特征, 都在其身上打上了烙印。所以, 她身上具有旧式女人的一些特质, 《雷雨》中, 繁漪的出场, 作者给她定位为“中国旧式女人”———文弱, 恬静, 爱生活, 爱好诗文, 与其他许多传统怨妇一样寄情无比。另一方面, 她是受“五四”新思想新文化影响的新女性, 因而思想具有爆发的一面。她是年轻的、有思想的, 受新思潮影响的她已不能满足于旧式女人所需, 她要的是寄托实体, 需要在寂寞时有人疼爱。所以周朴园一回家, 整个家庭氛围总是那么凝重、深沉时, 繁漪不会欣喜若狂, 而只能装病回避, 从而达到一种“非和谐状况”。繁漪生活在弥漫着周朴园权威气氛的封建家庭里, 在周朴园的权威重压下惶惶度日。性格复杂但十分真实, 有反抗性, 勇于追求个人幸福。因而当周朴园的儿子周萍从乡下回来时, 由于年龄差别不大, 繁漪便不顾一切地与之苟合, 埋下了悲剧的导火线。有人嫉恶她, 咒骂她的疯狂变态;也有人赞赏她, 敬重她的雷雨性格, 甚至迷恋上了她的“不可爱”处。繁漪的乖觉和出格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了?她“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 要真真活着的女人”。事实上, 繁漪“整个一部人生的戏剧都是以动力装置, 即融合在体内的目的和欲望的发展和相应的调节为转移的”。正是繁漪的这一欲望及欲望的被压抑, 使她“心中郁积的火燃烧着, 她的眼神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恨”, “令人觉得很美, 又有些可怕”。
同时, 繁漪因精神不屈而暴露出人性的弱点。其实, 繁漪自己也完全明白与周萍的关系是不正当不道德的, 但她又冒天下之大不韪, 努力维系着她们之间的关系。而在她的思想深处, 有许多沉重的无法消除的封建思想意识, 如她很看重“名份”, 即使与周萍相爱也摆脱不了“犯罪感”, 对周冲与四凤的相爱, 也觉得门不当户不对, 自己成为封建婚姻牺牲品, 但对于别人则用封建婚姻标准去要求, 而去残害下一代。诚然, 若以平常的尺量来衡量她, 确实没有几分能赢得大家的认同, 不过许多所谓“可爱”的女人在一起, 便可鉴别出她是富有魅惑性的。
所以,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她单一的视作资产阶级的新女性或是中国的旧式女人。她的身上混着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在物质方面, 繁漪可以得到一切用来满足女人的虚荣心的东西, 她不愿也不敢走出家庭, 没有自立的能力, 也不愿意放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但在精神方面, 被周朴园家长式的专制主义锁上了精神枷锁, 繁漪透着一股新的气息, 她再也不能忍受他强加于自己的精神折磨, 终于有一天, 轰轰烈烈的爆发了。从繁漪的精神觉醒历程来看, 经历了压抑————抗争————再压抑————再抗争 (不惜以自毁方式抗争) 的历程, 正是“五四”以来时代新女性的典型性历程。
因而我们更加确信繁漪兼具“资产阶级新女性”和“旧式女人”两种思想因素。一方面对周朴园的家庭束缚和精神折磨逆来顺受, 苦熬挣扎, 传统精神枷锁和厚重文化积淀使得她精神软弱安于被禁锢在周公馆;另一方面, 因其特有倔强个性和顽强生命力而又任性而难以驯服, 始终不甘心于被宰制被屈服。这也是她性格中最无法解脱的矛盾, 又恰是导致她悲剧命运和悲惨结局的一个深层原因。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繁漪的悲剧是由于其人性、人的生命追求方式与人的生存困境相冲突所造成的。个性解 放、爱情自由是“五四”时代的潮流, 是人的正当权力, 是情感的自然生成。然而, “宇宙这口残酷的井”却无端阻断了人类这合乎天性的生存需要, 否定了这种生命方式, 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残酷现实。繁漪也终因爱的憧憬破灭而精神崩溃。
浅析潍坊风筝品牌形象再设计 篇2
关键词:风筝;品牌形象;再设计
品牌形象,指企业或其某个品牌在市场上、在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公众特别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①品牌,作为一个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标记符号,对于企业文化、质量、服务等方面的表现,是尤为重要的。因而,优质的品牌对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企业当中生产的研发品牌产品,还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品品牌,突显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设计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现代快消社会状况的飞速发展,有些传统工艺品牌的设计程度已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是作为设计行业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本论文以潍坊风筝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从潍坊风筝的历史渊源、潍坊风筝品牌的发展现状、潍坊风筝品牌形象再设计这几方面阐释。
1潍坊风筝的历史渊源
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风筝,在我国作为民间工艺品,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墨子发明“木鸢”,到汉代风筝更名为“纸鸢”,还是到五代时出现了带有声音的“风筝”,这在风筝史的谱写过程里是必不可少的。潍坊风筝作为我国五大风筝流派之一,从文字记载来看,已有2000多年历史。久经历史车轮,潍坊风筝已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成为我国风筝文化的优秀代表。特别是潍坊国际风筝节,更是集聚了国内外许许多多游客前来参观。在此,潍坊风筝根据风筝匠人的不同阅历和观赏制作角度,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大致分为:传统民间派别、传统意匠派别、现代创新派别。优秀的风筝艺人有:杨长岭、张效东、杨同科、杨万善等等。
2潍坊风筝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
在地域上的分布,潍坊目前的风筝厂主要集中在杨家埠。在潍坊市火车站附近也有几家,但是规模不如杨家埠风筝厂规模大且规范。在组织动态上,一般是较小的作坊式,雇佣风筝艺人进行风筝的扎制。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在风筝样式上,风筝的形式、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龙头蜈蚣成了每家风筝厂的必备品,有些风筝厂还设立游客专区,有兴趣的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染制风筝的过程。此外,还有风筝扑克,将各式各样的风筝印制在上面,人们在玩牌时可以普及风筝文化。室内装饰品的设立,将小型风筝装裱在特定的框架中,增加了室内装饰的美感。在风筝的包装形象上,几乎家家的风筝包装如出一辙,无新意。这将作为本论文研究的重点。
3潍坊风筝品牌形象再设计
再设计,英文名RE-DESIGN.就是在原来的设计基础之上,重新认识我们生活周遭所现存的设计,重新提取精华,将已知的物体陌生化处理,从而产生一个明确的设计理念,从而探求设计的真正本质。
3.1对潍坊风筝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迫切性
在潍坊杨家埠风筝厂的考察过程中发现,大大小小的风筝厂,一眼略去,几乎如出一辙,无识别,质量上参差不齐,借助名人效应的仿制品更是多的不胜枚举。在标志方面,只是简单的写着潍坊风筝,无设计感。在名片设计方面,随意,简单,缺乏平面构成中的和谐美和网格排版的规律美。在包装方面,几无差别,仿制蓝印花布的形式很多,无层次,主题宣传品牌名称不突出。在宣传册设计方面,没有重视版面设计的基本格式和法则,内容的介绍缺乏连贯性和层次美。在海报设计方面,几乎没有。在多媒体设计方面,只是构筑了潍坊风筝的发展过程,形式感和创意宣传点不够突出。对于电子商务中潍坊风筝的推广,宣传力度不够大。潍坊风筝作为文化产品,其本身的文化价值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但是怎样在深厚的风筝文化基础上挖掘其品牌的全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使其娱乐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有益结合并发挥,优质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3.2对潍坊风筝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方法
挖掘潍坊地区的特色文化代表,比如菊花、老城墙等等,融合标志设计的元素,在原有的“潍坊风筝”四个字上,进行文字图形化的设计创新,使其与南通风筝、阳江风筝、北京风筝、天津风筝有明显的区别,强调好潍坊风筝的独特文化品牌形象。
挖掘潍坊风筝的深层次文化内涵,通过包装彰显品牌故事,体现潍坊风筝品牌文化。从潍坊历史的根源上考察,结合中华纹样的吉祥寓意,赋予“潍坊风筝”深刻的历史解读,在结合宣传册的设计中,可以以信息可视化图表的形式解读潍坊风筝的发展历程,让人一目了然且富有趣味性。
易识别性设计。自古以来,北方酷爱红色、黄色,热情洋溢;南方酷爱灰色、冷色,清新雅致。我们可以结合这一大致特点,在突出标志的同时,设立形象设计的标准色,比如黄色和灰色、红色和黑色搭配,配以墨香韵笔的标志风格,突出潍坊风筝的文化韵味。
协调好文化、创意、设计三者。“创意的本质是创新,它是一切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是一种反应消费者在同一文化领域里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文化,它属于一种建立在消费者生活方式基础上的社会流行文化。”②关于潍坊风筝品牌形象再设计,归根到底,应该是一种在文化基础上,对生活的设计。通过再设计,将风筝、城市、人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再次展现潍坊风筝的新价值。
4小结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展现企业文化、传播企业形象的有益媒介。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品牌形象正是体现产品本质、宣扬产品特色、突出产品卖点的最佳途径,这对推广产品营销策略有推波助澜之功效。因此,针对已有的潍坊风筝品牌形象设计原点基础,对潍坊风筝品牌形象再设计的挖掘,无疑是一次很好的设计创新,更是加强潍坊风筝品牌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注释:①http:∥baike.baidu.com/view/426339.htm.
②黄维.文化创意提升企业自主品牌力[J].艺术百家,2010,26(5):12-16.
参考文献:
[1]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孙立荣.潍坊风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3]徐艺乙.风筝史话[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
[4]李穗豫,陈玮.中国本土市场营销精选案例与分析[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形象再解读 篇3
现在通行的本子都将它作为一部揭露封建统治者的压迫, 歌颂争取婚姻自由的作品。例如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仍将其归结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作者对他们的肯定, 实际上表现出平民百姓对封建礼教的轻蔑。”[1]但作者的意图真是如此吗?我们对它的解读涉及到了平民和贵族的阶级斗争, 但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并没有“阶级”的概念。在这种观念下理解的文学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肯定是有偏颇的。
一、《碾玉观音》是否是一部讲述平民女子反抗封建压迫的作品
咸安郡王春游时看到了秀秀的刺绣, 有心招为府里的绣娘, 道:“小娘子如今要嫁人, 却是趋奉官员?”待诏道:“老拙家寒, 那讨来嫁人, 将来也只是献予官员府第。”到明日献来府中。可见秀秀入王府是父亲因家境贫寒自愿出卖女儿。秀秀入王府后, 郡王对崔宁道:“待秀秀满日, 把来嫁与你。”而“崔宁拜谢了, 不则一番。”可见这一安排他俩很满意。但面对王府的好日子秀秀并未满足, 趁着王府失火偷盗珠宝, 利诱崔宁一起逃到了潭州。《宋刑统》卷19《盗贼律 ·强盗窃盗》:“随身并女仆, 偷盗本主财物, 贼满五贯, 交足陌, 处死。”所以秀秀抓回被打死, 崔宁遭配役, 是他们触犯了法律而应当受到的惩罚。最后即便将秀秀打杀了也是以一句“咸安王捺不下烈火性”简单带过, 无谴责的意思, 更谈不上揭示其“凶残本性”了。
如果是要表现秀秀对封建势力的反抗, 她报复的对象首先就应该是直接导致她死亡的咸安郡王, 但她只是借郡王之手报复了同样处于社会底层, 因对郡王相当忠心而告密的郭排军。小说安排最后死的是秀秀及其受秀秀连累的璩公璩婆, 还有无辜的崔宁。因此可以断定, 作者并非是要通过这部小说来歌颂反封建的精神。
二、《碾玉观音》是否要歌颂平民女子追求自由的爱情
王府失火, 秀秀诱崔宁私奔, 我们看到的不是她对爱情的追求而是强烈的性欲使然。导致父母投河死了, 秀秀也被抓回打死。单从这一结局的安排, 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且小说中描写是秀秀胁迫崔宁私奔, 但面对丈夫的求饶, 她却颠倒黑白, 硬是要夺走崔宁的性命, 与他做一对鬼夫妻。从中, 我们完全看不出他对崔宁的爱, 有的只是恐怖和自私。
崔宁对秀秀的爱也不是坚不可摧的, 两人被捉回王府后, 面对郡王的威胁, 崔宁招供道:“崔宁不得已, 只得与他共走。”[2]这就将所有过错都推到了秀秀的身上, 秀秀被活活打死, 自己却“从轻断治”。后来, 崔宁在被发配的途中遇到秀秀的鬼魂时并没有生死离别之后再相遇的狂喜, 而是怕得要死, 道:“告姐姐, 饶我性命!”字字透露出作者的嘲讽。
所以, 无论是从秀秀还是崔宁的角度都看不出作者对这份爱情的肯定, 更称不上是歌颂大胆追求爱情的精神了。
三、《碾玉观音》真正地主题
小说中描写秀秀:“云鬓轻笼蝉翼, 蛾眉淡弗春山, 未唇缀一颗樱桃, 皓齿排两行碎玉。”[3]可见, 作者对秀秀并不是一味的否定和丑化。而后来笔锋一转, 写:“曾向园林深处, 引教蝶乱蜂狂。”暗示出秀秀的不安分, 主动吸引异性。这在王府失火, 秀秀逃跑时表现得淋漓尽致。秀秀用尽手段到了崔宁的家, 步步紧逼, 提出“比似只管等待, 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作者将一个性欲极强的女性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小说入话就有十一首写春的词。“春”这个字一向都与男女性欲、色情有关。秀秀在王府失火后去到崔宁家, 说话人有一句关键的评论:“春为花博士, 酒是色媒人。”暗示“色”是促使两人逃亡, 双双毙命的关键因素。小说中秀秀第一次出场时的描写:“这个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正是:陈随车何尽, 情系人心早晚休。”中的一个“休”字也暗示了秀秀的命运。而小说篇末又引后人评论:“咸安王捺不下烈火性, 郭排军经不住闲磕牙。璩秀娘舍不得生眷属, 崔待诏撇不脱鬼冤家。”这通常被视为《碾玉观音》的主题, 而这四句也写出了评论者对人物的态度, 尤其是后两句含谴责, 暗示其咎由自取。
综上所述, 作者在《碾玉观音》这个话本中, 描写了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 美丽能干且充满性欲的青春女子, 她其实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但作者表现的她的悲剧不是基于反封建或争取爱情自由的立场。而是来自于他对情色的强烈欲望, 人性中的自私自利。因而作者对秀秀整体上是否定的。我们评论一部文学作品时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 不要将现代的观念硬套在古人和古代的作品之上。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第264页.
[2]吕菲, 刘媛媛.是反封建争取爱情自由还是其他——璩秀秀人物形象之再分析.安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红字》中珠儿的形象解读 篇4
关键词:《红字》 形象 象征意义 人文主义
引言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19世纪中期美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论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曾高度赞扬了他的创新精神,“他的小说属于艺术的最高层次,一种服从于非常崇高级别的天才的艺术”[1](P64)。但他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他的家族历史使他成为了一位深受清教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家。因此,他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宗教性。《红字》是其创作的顶峰,它讲述的是一个已婚女子海斯特与年轻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珠儿,是他俩爱情的结晶,也是罪恶的产物,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但却承载着人们永远也无法研究分析透的历史的、宗教的以及人性的内涵。
《红字》自发表以来,国内外从未间断对它的评论,正如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像《红字》这样的小说需要代代相传的阅读才能显示其价值。总体来看,学者主要从它的主题、原型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心理批评、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展开,还有从跨学科领域切入文本。兰德尔·斯图尔特(Randall Stewart)对《红字》的高度评价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他的《霍桑传》是对霍桑的批评史中最经典的专著。
总体而言,学术界对珠儿研究是比较少的。有人甚至认为,珠儿只是个不重要的人物,小说中真正的主角只有三位,她只是出于“某种功能需要”而被放入故事之中。在笔者看来珠儿不是一位野孩子的形象,也不是狭隘上所理解的罪恶的象征。相反,她具有美丽天使般的形象和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并且作者正是通过她巧妙地将小说情节紧密地连接起来。她在小说中的自然天成而又带有狂野性格的美丽天使形象分别是海斯特的救赎和愤怒以及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真爱的象征。
一、珠儿的形象
被称为灵孩童的珠儿,由于她特殊的身份、简短的生活经历、美丽自然的天性以及她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红字》这部宗教思想浓厚的作品中,其它的人都成了清教主义的牺牲品,唯独“珠儿”摆脱了清教主义的枷锁,不受其束缚,最后作者以人文主义的笔调让珠儿过上了富裕而又幸福的生活。作家借助珠儿这个稚嫩天真的孩童形象来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正如胡允桓先生在译本序中所说的:珠儿“保持着自然人的纯真”,“是天使”,“是被赋予生命的红字”,“A字在她身上,从而具备了更积极的含义——寄托了作家的美好理想,也体现了作家对宗教的幻想”[2]。因此,笔者认为,小说中珠儿应该是自然天成而又带有狂野性格的美丽天使形象,融入了作家本人对“红字”的人文主义诠释。
首先,珠儿的美丽与纯洁是不可否认的。一方面,她遗传了海斯特“富丽堂皇”的美丽和高贵的气质。第六章中是这样描写她非凡的外貌的:“她的体型完美,精力旺盛”,“她有晶莹的皮肤,一双大眼睛专注深沉又炯炯有神”,并且“综合着从农家孩子野花般的美到小公主的典雅高贵的气质无所不包的独到之处”。另一方面,她与生俱来的灵气和海斯特对她的精心打扮更衬托出她的纯洁与优雅。海斯特总是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像个小公主,穿上世上最美、最典雅的衣服。第七章中,去总督家的衣服是“用鲜红的天鹅绒裁剪的束腰裙衫,用金丝线在上面绣满新奇多采的花样,使她成了世上前所未有的活跳的一团炫目的火焰”。因此,在作者的笔下,珠儿就是美丽天使的形象,寄托了他对美的幻想和渴望。
其次,珠儿的性格是狂野的,任性的。无论在什么场合,她都放纵自己的情绪,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从不愿循规蹈矩。海斯特也意识到她身上的这种“狂野,反抗的气质和奔放的个性”。走在大街上,当其它的孩子嘲笑她母女两时,她毫不犹豫地抓起石头向他们扔过去,并发出尖锐的叫喊。第七章中,她为了要一支玫瑰花,而大闹总督府。在第十九章中,因为海斯特取掉了胸前的红字,珠儿大发雷霆,皱着眉,跺着脚,尖声嘶叫着。她不理睬母亲的请求、吓唬,“做着激烈的姿态,把小小的身躯弄得七扭八歪。她一边狂暴地扭动着,一边历声尖叫着,震得四下的树木一起响”。她的反抗意识更表现在她对宗教的不屑和不相信上:在第六章中,当她的母亲说她是“上帝的孩子,是他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时,她尖叫着回答:“不是他送我来的,我没有天父!”虽然年幼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这话所犯的严重的错,但这种无意识更是她与生俱来的反抗性格的体现。
再次,珠儿是自然天成的,是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真爱处于自然状态的自然结果。一生下来,就被世人所抛弃,因此没有受到宗教礼仪的约束。在小说中,她成了自然人的化身,自然人性的代表,其“自然”品质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能够与阳光、森林、溪水融为一体,又与各类动物打成一片,成为它们的朋友。她同水镜中的自己嬉戏,用桦树皮做船,捕捉海洋小动物,追赶海鸟。这些描述都在充分说明她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尼娜·贝姆教授所说:“她具有清教徒所竭力否定的一切自然的品质。”[3](P89)她的自然的人性和清教社会压抑的人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揭示了霍桑对清教社会的辛辣讽刺和批判。
由此可见,珠儿这个相比之下被学界忽略的人物,在文中扮演着连接性的角色。她的美丽而又狂野、自然天成的天使般的形象是虚伪邪恶的齐林沃斯的反衬,更是霍桑象征主义写作手法的表现。
二、珠儿的象征意义
复杂多面体的珠儿,其自然天成而又带有狂野性格的美丽天使形象,是海斯特救赎的象征,也是海斯特愤怒的化身,更是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真爱的结晶。endprint
首先,其美丽天使般的形象是海斯特救赎的象征。尽管,她的存在象征着罪恶的产物也是海斯特痛苦的来源。但另一方面说来,她是海斯特活下去的理由,是海斯特生活的支撑点,如果没有珠儿的存在,她很有可能畏罪自杀。海斯特给她女儿“珠儿”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孩子长得像一颗沉静、白皙、平和的珍珠,而是因为她为了她的宝贝珠儿受了很大的罪。可以说是因为她像一只牡蛎产出一枚完美的珍珠一样,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痛苦。因此,珠儿意味着母亲的掌上明珠!正是由于有了珠儿这个支撑点,海斯特决定认真地活下去。在小说中,珠儿总是对海斯特胸前的红字“A”充满好奇,总是不厌其烦地问它的含义,这对海斯特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她时刻提醒着自己所犯的罪行。但痛苦的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时刻被提醒的罪行能够防止她再次犯错,也促使海斯特去行善,并弥补自己所犯的罪。最后,海斯特获得了心灵上的宁静和救赎,代表Adultery的A变成了Able或Angle。可以说,珠儿美丽天使般的形象是海斯特的救赎的化身,不仅给了她活下去的理由,更是她心灵上的救赎。
其次,珠儿反抗的性格可以解读为是海斯特愤怒的化身,是海斯特内在反抗的象征。珠儿不仅遗传了海斯特美丽的外貌,更遗传了其内在反抗精神。虽然,海斯特对于生活逆来顺受,但她的内心是充满强烈的反抗的。她勇敢地捍卫自己的爱情,在众人面前露出高傲的笑容并拒绝说出情夫的名字。此外,她虽然穿着朴素,但是她花很大的心思来打扮珠儿和自己身上的红字“A”。第二章是这样描述她的红“A”的:“人们马上看到了一个绣的非常华美的字母……这件很稀有的织物很需要功夫……它的品味超出了这个城镇所能容许的限度。”她特意买世上最好的布料给珠儿做衣服,把她打扮成一位公主形象,违反了清教教规所提倡的节俭精神,是对当时那些清教徒公开挑战的一种方式。由于一出生就贴上罪恶的标签,珠儿几乎是生活在一个被孤立的世界里,母亲是她的全部世界。海斯特的一举一动以及一些潜意识的思想影响着珠儿的性格以及思想。因此,珠儿对清教的蔑视和对周围世界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了反映了海斯特对社会以及清教的反抗。
再次,珠儿是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真爱的产物,其名字“pearl”和水声“purl”是同音异意,也象征着海斯特对爱情的美好蓝图:那就是像水一样细水长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海斯特选择继续留在这个耻辱之地饱受人们的冷嘲热讽,完全是出于对牧师的爱。[4](P79)第五章海斯特做针线活是这样描述的:“她不能离开,别的地方对她来说都很陌生,她知道自己的情人还在这里,她永远也无法离开他……虽然活着的时候没在一起,但是她深信死后会在一起的。”由此可见,她为了自己的情人,为了追寻自己的真爱,勇敢地承受着耻辱和痛苦。她的这种高尚的追爱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作者的人文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珠儿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形象也不是作家随意塑造的结果。她的存在看似与当时宗教环境和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但恰好是这个小精灵将文本巧妙地贯穿到一起,同时,在艺术结构和情节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分析她的形象入手,从而得出其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海斯特的了解以及作家本人对清教主义的一些思想和写作手法的认识。总之,珠儿这个充满魅力和耐人寻味的形象,并不是罪恶的产物。她是“活的红字”,标志着清教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毒害,也象征着人类所追求美好事物及幸福所付出的代价。
总结
在小说中,霍桑借助珠儿这一形象,以客观冷静的笔调展示和批判了清教主义的虚伪残忍和对人性的压抑,呼吁人们去追逐幸福与自由。由于从小受清教思想的熏陶,他无法抛弃扎根于他脑海中的宗教教义,如原罪、预定论等;但另一方面,他深受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影响,如梭罗,宣传人性的解放,于是他无法忍受清教的虚伪与残酷,对人类社会充满同情。因此,他在严厉批判了清教教规的同时,又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性对爱、幸福的追求。在探索对人性的认识与理解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的路上,他成了一位孤独勇敢的探索者。正如埃默里·埃利奥特所说,“霍桑与其说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人物,还不如说是一个充满难以调和的矛盾的人物,他是温和的叛逆者,对于他那个时代的文学的和社会的信条,他又遵守;又嘲讽地破坏。”[5](P336)
注释:
[1]罗伯特·E·斯比勒,王长荣译:《美国文学的周期》,上海外语教社,1990年版,第64页。
[2]霍桑著,胡允桓译:《红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91年版。
[3]杨志宏:《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我看霍桑的<红字>》,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89—91页。
[4]范琳琳:《复杂多面体——再议珠儿的象征意义》,新西部,2013年,第11期,第79页。
[5]埃默里·埃利奥特,朱伯通译:《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6]纳撒尼尔·霍桑著,毛荣贵,焦亚萍译:《红字》,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文中所有引文均引自此文献,不再一一注明。
浮士德形象再认识 篇5
在西方, 关于浮士德形象的理解有以下代表性的观点:“人的代表说”、“超人说”、“人类代表说”、“德意志民族精神象征说”、“现代欧洲人说”等。海涅在《论浪漫派》 (1836) 中指出:“德国人民本身就是那位知识丰富的浮士德博士, 就是那位理想主义者……”在尼采眼中, 浮士德是个“超人”形象。《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斯宾格勒认为, 浮士德象征着资本主义时代, 是“现代欧洲人”———资产者的典型。托马斯·曼和当代著名歌德研究专家特龙次认为浮士德是具有两重性的形象, 匈牙利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卢卡奇认为歌德是整个人类的代表, 还有学者认为浮士德是“地道的人”, 是最完美的人的理想的化身, 也有人认为浮士德是没心肝的罪犯、冒险家、大地主、大资产者。[1]浮士德形象内涵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国, 一些专家学者在借鉴西方观点的基础上给浮士德形象赋予了新的内涵。著名诗人、德国文学专家冯至“用《易经》里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来概括浮士德的一生”。[2]在他看来, 浮士德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形象。聂珍钊主编的《外国文学史》 (第二卷) 认为浮士德“既是上升时期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 又是带有作者自传色彩的人物形象, 还是整个人类的代表。”[3]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 (修订版) 认为浮士德形象具有多重含义:既是“歌德的化身”, “又是西欧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 尤其是德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化象征”, “又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 是新兴资产阶级巨人形象的象征。”[4]四川大学杨武能教授认为, 浮士德是“人类杰出个体的代表”。[5]进入21世纪, 杨武能教授又赋予了浮士德形象新内涵———仁爱。他认为, “‘浮士德精神’之所以可贵, 《浮士德》这部著作之所以不朽, 就因为它全面而辨证地展现了主人公‘自强不息’与仁爱这两个方面的品格”[6]。
在笔者看来, 浮士德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因为在浮士德身上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特质———自我否定、勇于实践。这种精神是现代知识分子区别于传统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志。
无论中国, 还是西方, 传统知识分子的共性在于阐释经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士———主要任务是阐释“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西方传统知识分子———教士———则主要阐释《圣经》。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现代知识分子具有清醒、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自我反思、自我否定精神。“批判的实质是基于理性的反思, 这一反思如康德所说, 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以理性为标准去审察一切, 看看事物是否合乎理性, 二是同样反过来审察理性本身, 看它又有什么局限和限度。这种理性批判精神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主体性的一个根本标志。”[7]现代知识分子在运用理性审察一切时, 也审察自我、反思自我, 对不合乎理性准则的自我进行否定, 从而形成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否定精神。鲁迅是中国最早一批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他的理性反思不仅针对社会环境, 也针对自身。正是本着理性批判精神, 他在中国历史的字里行间发现了‘吃人’二字, 在自己的头顶上发现了阿Q的小辫。”[7]“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 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巴金在《随想录》中直面自己在“文革”中曾经出现的人格扭曲, 对自我进行了深刻反思, 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 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大无畏的自我否定精神。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在《忏悔录》中坦白了自己当学徒时有偷窃习惯和诬陷女仆玛丽咏偷了丝带的恶行, 披露了自己与养母华伦夫人的性关系, 甚至多次嫖妓等恶习, 表现了彻底的自我反思、自我否定精神。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以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反思自己的贵族生活后, 发现他所过的贵族生活是不人道的, 是有罪的, 因此放弃了自己的财产、地位, 晚年离家出走, 彻底否定了自己的贵族生活方式。可以说, 自我反思、自我否定精神, 是中西现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
浮士德正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他身上表现出鲜明的自我否定精神, 这一精神贯穿在他的五个阶段的追求中。他首先否定只知死读书的知识追求, 接着在葛丽卿的悲惨结局中否定自己的爱情追求, 然后在看清封建王朝的腐朽本质后否定自己的政治追求, 又在美的悲剧中否定了自己的古典美追求, 最后在征服大自然的事业追求中看到自己的不人道。就这样, 浮士德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在不断否定旧我的过程中确立了新的自我, 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追求新的目标。自我否定成为他不断追求、积极进取的原动力。
的确, 浮士德的自我否定与欧洲近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相吻合。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 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 体现了欧洲近代知识分子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发展轨迹。否定知识追求反映了欧洲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和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 则是对欧洲近代知识分子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 表明欧洲近代知识分子开明君主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悲剧结局, 则宣告了欧洲近代知识分子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 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 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但是, 浮士德在五个阶段的追求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否定精神穿越了历史时空, 具备了现代意义, 浮士德形象也具备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
萨义德认为, “知识分子既不是调解者, 也不是建立共识者, 而是这样一个人:他或她全身投注于批评意识, 不愿接受简单的处方、现成的陈腔滥调, 或迎合讨好、与人方便地肯定权势者或传统的说法或作法。”[8]浮士德的自我否定精神与萨义德所倡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批评意识正好一致。浮士德的自我否定正是他把批评意识、理性批判精神运用于自身的结果。所以, 浮士德是具有自我否定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 而且这种自我否定精神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志。
从这个意义上讲, 歌德借浮士德形象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现代知识分子、以及现代知识分子应该追求什么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董问樵《.浮士德》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
[2]冯至.论歌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3]聂珍钊.外国文学史 (第二卷)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4]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杨武能.术士·哲人·人类的杰出代表——浮士德形象考辩[J].名作欣赏, 1991 (3) .
[6]杨武能.何只自强不信!——“浮士德精神”的反思[J].外国文学研究, 2004 (1) .
[7]张弘.走向市场的知识分子[A].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一辑) [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对于勒形象的再认识 篇6
对《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 更多的时候, 更多的人认为于勒形象是菲利普夫妇的陪衬。我们也知道,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是小说的明线, 而于勒的贫富变化是小说的暗线。暗线决定明线:于勒的贫富变化, 导致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的态度, 从最初的恐怖, 到后来的希望, 再到最后的恐怖, 以至于仇恨。于勒的形象, 也从流氓、坏蛋和无赖变成了好心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和有办法的人, 可当那个穷光蛋的老水手出现在菲利普夫妇眼前时, 于勒的形象也就随之变成了老流氓和贼。通过菲利普夫妇在于勒贫富变化前后不同的态度, 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了钱就是好人、有办法的人, 而没有钱就是贼和流氓了, 亲弟弟也不例外。至此, 小说的主题也就清晰地浮出水面, 让我们从菲利普夫妇身上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金钱决定着一切。
我每次分析这篇文章时, 总是在这时引出小说的主人公来, 让学生看到最能反映小说主题的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分析到这儿, 似乎一切水到渠成, 心里也痛快舒畅。可是, 今天我却总是舒服不起来, 我们给予菲利普夫妇太多的责怪和批判, 可对于勒给予的只有同情。试想, 菲利普夫妇生活在法国一个小市民家庭, 生活拮据, 还让于勒占去了他们一大部分家产, 甚至连两个女儿也嫁不了一个体面人家。这样, 他们只能对上层社会的生活望穿秋水, 如今富了的于勒给了他们希望, 让他们有望实现梦想, 这是人之常情。况且, 于勒的那封信也促使他们的女儿以最快的速度订婚了, 他们的美丽生活刚刚起了个头。可当他们发现, “特快号”上那个又老又赃又丑又穷的家伙就是于勒时, 他们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待到证实时, 我想他们只有懊丧不已, 只剩下对于勒的恨了。
其实,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 这种以金钱和权力来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象太多了, 如果我们单纯去引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在于勒富的时候和穷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 学生是不是真的会理解课文给我们揭示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现实呢?因为现实生活中, 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 也就是《增广贤文》里所说的“穷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种思想和意识, 在人们心目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菲利普夫妇的时候, 就很难让学生从心底真正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当然, 我们也应该想想, 是不是只有在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等人生存的社会形态下才需要面对利益和金钱的取舍呢?我们会不会也将面临这样类似的问题?菲利普夫妇和于勒所面临的利益取舍和权衡, 在我们生活中同样存在, 同样需要我们的学生去面对。因为只要我们走进社会之后, 人和人之间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关系, 同时也是这样那样的利益关系。只要我们不愿穷下去而想富起来, 不愿失败而想成功, 那么外部的世界, 其中也包括人, 便不能不与我们构成物质的和金钱的关系。这时候, 难免就会在取舍中暴露出面对物质的、经济的现实时所难以避免的人性的弱点。
因此, 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强调于勒这一人物形象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性。在这篇小说中, 于勒是一个不太光彩而应该施加更多批评的人, 可我们的目光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后, 似乎就无暇顾及于勒了, 或者有人认为批判了于勒形象似乎就削弱了对菲利普夫妇形象的揭露和批判, 无法更直接地揭露从菲利普夫妇身上所折射出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但是, 现在我们来看看于勒这个形象:于勒年轻时是一个浪荡公子, 游手好闲, 不务正业, 挥霍无度, 以至于在浪荡完自己的家产后还花去了菲利普夫妇的一大部分家产。就是这样一个流氓、无赖和坏蛋, 应该把他驱逐出境, 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这样也许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和命运, 不然, 他将祸害更多的人, 包括他的亲人。可是, 从船长的话里, 我们了解到, 于勒并没有真正改变多少, 稍微富了之后便又挥霍无度, 以至于又变成一个穷光蛋, 而他老写信给自己的哥嫂说自己富了想来补偿他们, 还说要到南美作长期旅行, 这些都是十足的欺骗行径。资本主义社会靠这种手段来糊口的人并不少见, 甚至可以说是俯拾即是, 还有一部分这样的人就是靠这种欺骗手段重新发家, 招摇过市, 受到人们高度的赞扬, 享尽路人崇敬的目光。
“后奥运中国”再解读 篇7
首先, 我认为尽管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奥运举办之后无必然联系, 但是仍然不妨将此作为一个分水岭——就像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预示中国新纪元一样——我们可以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经济状况。我认为, 当前中国经济表面上呈现给社会的是一片“混沌”状态。为何这样说呢?可以两个方面来看。
从宏观上说, 中国经济发展整体形势良好。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10.4%, 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均超过10%。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在我国经济宏观高速发展的同时, 已初步显出增速放缓迹象, 但官方公布增幅还是偏高。中国经济基础伴随的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当今国际事务, 没有中国是不完美的。
从微观上来看, 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及自然人的生存发展正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随着物价的攀升、人民币升值以及股市跌破所谓牛熊市的分界点, 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用人成本迅速增加, 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受到冲击, 尤其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极弱。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 据初步统计, 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 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导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 即使是国家公布实现利润最多的5个行业之首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也是怨声载道, 大呼日子难过。另外, 在2008上半年GDP增长的同时,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涨7.9%。
在宏观经济一片繁荣、微观经济步履蹒跚的混沌状态中, 我们单靠推论来看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行不行?不行。我们必须知道中国经济,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这30年来中国经济如何发展过来的?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我们在哪些方面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总体上来说, 我认为, 新中国的经济长期走在粗放型、能源消耗型的发展路子上, 这样的路子即使到今天我们也还没有完全脱离。这不仅仅表现在中国西部煤矿等产业, 更包括东部沿海生产厂商——以廉价的劳动力换取了经济的发展。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孔雀东南飞”的状况直到今天仍然演绎得如火如荼, 从而引发了劳动力大量转移、人口流动增强社会不稳定因素、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等诸多不争的社会问题, 这样的状况运行下去必然是不符合时宜的, 于是国家提倡节约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把经济增长从能源消耗、铺摊子转到依靠智力和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 实现中东西部的和谐发展。但是在既有的差距之上, 中国社会的地区差异、地域差异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反, 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在现有经济模式下, 从长远出发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而且世界经济环境能够给予的时间越加紧迫;另一方面, 在既有经济增长方式下, 又形成了对廉价劳动力、粗放型模式的继续需求, 否则经济放缓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在这样的形势下,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可以说更加迫切。如果多年来提出的转型路子因为无法接受暂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得不到有效的推进, 继续深陷高消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恶性循环中, 中国经济的前景发展将更加令人担忧。
那么, 我们还需要多长时间实现转型?体力和人力在整体经济结构体中所做出的贡献所占的比例如何进一步下降?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的转型可能是极具挑战性乃至残酷的。除了国家要进一步推出宏观政策, 如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支持、鼓励创新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以进一步解决就业难题、进一步落实人才保障和服务机制等等之外, 所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都必须意识到只有依靠人的智慧和创新、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企业的竞争力, 具备多渠道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的能力, 才能够在今后将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进一步发展。
当中国经济步入后奥运时代, 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会增大, 这方面可能比我们面临的机遇要多一些。对后奥运中国经济的盲目乐观和极度忧虑都是不可取的, 中国经济和社会整体将保持平稳运行状态向前发展, 但是步伐将减缓, 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的同时, 以前依靠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忽略的问题可能在经济发展减缓的同时引起社会上更多的关注, 中国经济近三十年来一路凯歌向前, 奥运之后开始从跑到走, 中国经济将不再高位运行, 这时候对企业的生存能力、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社会结构的抗风险能力都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后奥运时代, 只要全社会以更大的力度推行依靠科技、创新和智慧的发展路子, 能够从容面对接下来经济的低位运行发展, 适应从“坐飞机”到“坐火车”的现状, 明白长时间的奔跑之后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跋涉, 这一长途跋涉过程, 中国的经济状态和社会总体经济水平将在已积累的基数和经验上经历转型的痛苦期, 进而“软着陆”到更加长久、稳定、健康的道路上来。
解读《帮助》中的女性形象 篇8
一、《帮助》的故事背景
小说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在当时虽然黑人奴隶制早已被废除,但这种制度已在白人心中根深蒂固,黑人根本没有摆脱做奴隶的命运。这一时期,美国黑人在经济上处境艰难,种族隔离制使得黑人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歧视,深受压迫,艰难度日。然而,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拼争和呐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胖丁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以及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的全面罢乘事件,开启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大幕。到上世纪60年代,以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标志,把民权运动推向了高潮。这场黑人民权的群众斗争,以非暴力的抗议行动为手段,对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和唤醒黑人的自我权利意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1964年的《民权法》和1965年的《选举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令和法规使种族隔离制被废除,黑人的选举权进一步扩大,开始跻身于社会高层。
作者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县的白人富裕家庭,当地的白人与黑人鲜有往来。南方各州在不违反宪法的前提下,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所谓的“吉姆·克罗法”,事实上继续推行了种族歧视,其核心叫做“平等但隔离”,即表面上黑人跟白人平等,但必须隔离,拥有各自的空间,井水不犯河水。在作者的家乡,所有公共设施都严格将白人与有色人种分开,包括公共交通、公立学校、公共场所的饮水机,以及公共厕所。在作者看来她的家乡是美国最保守的南部腹地,也是美国种族关系问题最严重的地方。作者人生的幼年至青年时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所以对于种族问题有着深切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历时五年写成了这部文学作品。
二、《帮助》中黑人女性形象
在以往的种族题材作品中,黑人女性多以受屈辱和压迫、不敢反抗、逆来顺受甚至愚昧的形象出现在故事中,而在《帮助》中出现了两个不同于以往的黑人女性形象———艾比琳和米妮。她们都是受雇的女佣,在当时的社会黑人大多从事底层的工作,所以艾比琳和米妮的故事代表了相当一部分黑人女性的生活境遇。她们有自己的思想,是个性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
1.艾比琳的形象。黑佣艾比琳是一个勤劳能干,沉稳内敛的人。讽刺的是,她曾带大17个白人小孩,自己的孩子却被白人歧视、虐待、最终被夺去生命;白人小孩跟她特别亲,对亲生母亲很冷淡,而她们的妈妈却极为鄙视被白人小孩视作如生母的艾比琳;而艾比琳在孩子年少时期就会离开去找下一个雇主,原因是她不想看到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长大后像他们的妈妈那样歧视、嘲弄黑人。艾比琳的痛与恨是真切的,但她的善良勇敢更加夺目,无论遭到怎样的语言攻击和人格侮辱,她对孩子的爱分毫不减。她会一遍一遍的告诉被父母忽视的白人孩子“你善良、你聪明、你重要”;她也克服了重重疑虑和恐惧,接受了白人女大学生的采访,让更多的人了解她们生活的惨状,并最终迈出了危险而光荣的一步。她用实际行动发出了深藏在内心压抑一生又愤恨要呐喊出来的声音———平等、人权。
2.米妮的形象。米妮是艾比琳的好友,同为黑佣的她常因泼辣的性格被雇主辞退,但她并不屈服。米妮勇敢、睿智,直面回击了白人雇主的歧视和讥笑。她的白人女雇主认为所有黑人都带有病菌因此不允许她们使用自己家庭的卫生间,而是在屋外建造黑人专用的卫生间,还调侃说这是她们的VIP专用。以至于后来受尽讥讽的米妮当着女主人的面使用屋内的卫生间,并表情得意的大声冲马桶,气得女主人在门外发疯似的咒骂,非常解气。还有米妮在受尽女主人的欺凌之后决意辞掉工作,她带着自己亲手做的加了脏东西的甜点来到雇主西莉家,并假意道歉骗女雇主吃下,然后当面告诉她真相,并得意看着女雇主愤怒发狂,被最鄙视的黑人戏弄而受到的羞辱是米妮还给女雇主最有力的回击。这段情节非常精彩,让人啼笑皆非。这些都表现出了黑人米妮聪明睿智,不畏霸权勇于反抗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黑人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被白人压迫的愤怒。
三、《帮助》中白人女性形象
1.斯基特的形象。在以往的种族题材作品中,白人多以抱有偏见和歧视的脸谱化形象出现,而在这篇小说中出现了一个女大学生斯基特,她是受过教育,思想开明的年轻人的代表,从小由黑人女佣带大,她把黑人女佣视作朋友,对她们的生活和遭遇充满了同情,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黑人女佣获得平等的权利,改善她们的生活。她违反当时的密西西比种族隔离法律,执意要采访身边的黑人女仆,偏要从她们的角度描述一个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这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她不但勇于向社会的不公挑战,鞭挞社会的罪恶,而且还对于自己的生活也勇敢地掌握着主动权。她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思想依旧保守的母亲眼里,一桩好的婚事才是女人最好的归宿。她的男友不能接受一个白人姑娘和黑人女佣在同一阵营,认为她简直不可理喻,但她不屈从于守旧的观念,决定用自己写出的故事为弱势群体发声,并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西莉的形象。西莉是位白人女雇主,她虚荣、刻薄又飞扬跋扈,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拔得头筹,同时她也延续了以往刁蛮白人女雇主的形象,对黑人满怀歧视、偏见与憎恶。她诬陷黑佣偷东西,不允许米妮使用自家的卫生间,甚至在卫生纸的每一格用铅笔做上标记,来确认米妮是否曾偷偷使用卫生间。在她得知被米妮报复后千方百计隐瞒自己的丑事,却又多次弄巧成拙、囧态百出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同时,她也并非像传统的恶人形象,一恶到底死不悔改。在尾声部分,艾比琳对她的诬陷指控据理力争,痛斥她是为了得到而不择手段的邪恶之人。艾比琳的话也直戳西莉的内心,让人感到恶人也是有被良知刺痛的时刻。这些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十分令人触动,改变了脸谱化的恶人形象,更加真实和人性化。
四、《帮助》中女性形象变化的原因
1.政治原因。自从1861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直至1950年,黑人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虽然实际上还没有做到与白人完全平等,但相比以往黑人的境遇已有所改善。他们不再是逆来顺受,没有思想的奴隶,而是在法律上的自由人。随之而来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使文学作品中的黑人形象比以往更丰满,感情更丰富。艾比琳和米妮就是黑人女性中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典型。
2.经济原因。1911年至二战后,美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在此期间黑人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还出现了黑人中产阶级。这让身处于底层的黑人看到了希望,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甘于一生为仆,这使得黑人女性开始更敢于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不再忍辱负重了此一生。白人生活也依赖于黑人的支持,例如小说中的黑人女佣是白人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心里歧视黑人的同时又依赖于他们,所以对黑人的态度比以往有所好转。
3.文化原因。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在19世纪后期开始向女性开放的,直至20世纪上半叶,女性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这开启了知识女性的社会角色,她们的独立思想意识蓬勃发展,不再恪守愚昧的观念,开始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提倡人权平等的废奴文学和黑人作家的出现使很多人开始同情黑人。白人女大学生斯基特就是白人知识女性的一个代表。
纵观整部小说,它以三个主要女性的视角和辅助讲述的众多女性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这个历来严肃沉重的题材,它不像黑人文学经典那样深沉悲壮,而是带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感人。政治斗争不是主角,而是这些南方的女人们,是她们在这样的境遇中所经历的煎熬,所做出的选择,所激发的感受以及所展露出的真是人格。这些真实的东西有的沉重、有的天真、有的卑微、有的无奈,但她们却共同展现出乐观坚强。她们并不以一种受害者的姿态站在生活的舞台上,没有满腹怨念;她们在克制和冷峻中以一种优雅且不失尊严的姿态与命运周旋。这种令人钦佩的态度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使一个人的灵魂从“以恶制恶”升华到“以善发善”,这是本书的精妙之处。
从正面鼓舞人,一心向善是书中女性的力量。在苦难中女性往往更坚韧,她们高昂着头以不卑不亢、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润物无声的改变着世界。民权运动的胜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女性斗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陆文静.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剖析黑人形象变化的原因[J].作家,2013.
[2]张鹿鹿.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3]刘杰.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和社会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6).
论我国原产国形象的再塑造 篇9
关键词:原产国形象;原产国效应;再塑造机制
1 中国原产国形象的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原产国形象成为营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很多学者曾对各个国家的原产国形象进行过比较分析,其中包括对中国的原产国形象与其它国家进行对比,但多项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原产国形象是处在劣势的。例如,Hugstad&Durr(1986)以汽车、照相机、冷冻食品、轮胎、运动衣等为测试对象,调查了美国消费者对来自日本、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与美国的原产国形象的认知,发现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大陆、台湾的产品的评价非常低,耐用消费品尤其如此。Al-Hannad(1988)对沙特阿拉伯市场的消费者进行了类似研究,选取美国、英国、比利时、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大陆的产品,包括空调、小汽车、电视机、冰箱等,发现消费者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香港的产品的评价都是较低的。Good&Huddleston(1995)调研了波兰与俄罗斯的消费者,选取了波兰、德国、俄罗斯、中国与美国的男女衬衫作为测试对象,发现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评价最低。Sang&Hyun(2000)测试了美国青少年对中、日、韩三个国家产品的感知,在电视、音响设备、汽车、微波炉、个人电脑、玩具、服装7个产品类别中,中国产品只在玩具和服装类产品上超过日本和韩国。2005年Interbrand进行了一项全球范围内的网上调查,被调查者对中国产品评价的词汇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依次为廉价、价值低、质量低、不可靠和不成熟,其中有79%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的总体形象对中国企业品牌有负面影响。
上述几项研究从时间跨度上说涉及到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20多年的时间;从调研对象看既包括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从对比对象看,既包括欧美的发达国家,也包括韩国等新兴国家;从产品范围看,包括食品、服装和各种耐用品等,这显示这些研究已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它们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结论是中国的原产国形象在与很多国家的比较中都是处在劣势的。
2 重塑原产国形象的理论依据——原产国效应的心理机制
原产国形象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机制被称为为原产国效应,是指原产国形象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或品牌的影响(Jaffe,Nebenzahl 2001)。西方学者认为,消费者是根据一些信息线索来做购买决策的,这些信息线索包括内部线索(Instrinsic Cue),如原材料、工艺等,也包括外部线索(Extrinsic Cue),如价格、品牌名称等(Olson&Jacoby 1972)。原产国形象之所以能够影响消费者,是因为它是消费者评价产品时重要的外部线索。对于原产国形象这种外部线索的影响,Han(1989)分析了两种心理机制,一种是光环效应机制(A Halo Effect),是指原产国形象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信念,并通过所形成的信念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总体评价。Han(1989)总结了光环效应的机制如图1所示。在光环效应下,原产国形象的形成是消费者基于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声誉、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观念等宏观层面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总体感知(Samiee,Terence&Snyder 1990)。
原产国效应的另一种心理机制是概括效应(A Summary Effect),是指消费者先体验来自某国的个别产品或品牌,形成具体的印象,然后会依据这种具体印象概括出原产国的总体形象,而原产国形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消费者对来自于该国产品的态度。概括效应与光环效应的区别在于原产国形象不是来源于对宏观层面的认知,而是来源于消费者对具体的产品或品牌体验后所形成的感知以及对这种感知在该国的所有产品上的推断。概括效应机制如图2所示:
Han(1989)验证了这两种机制的适应条件:当消费者对某一个国家的产品不熟悉时,原产国形象表现为光环效应;当消费者对某一个国家的产品熟悉时,原产国形象体现为概括效应;当消费者对某一国家产品的熟悉度一般时,光环效应与概括效应都存在;而当产品非常复杂,即使消费者对产品非常熟悉,原产国的光环效应仍然会存在。
原产国效应的心理机制解释了原产国形象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这是塑造原产国形象的重要理论依据。
3 原产国形象再塑造策略
根据原产国形象的心里机制,原产国效应体现为光环效应和概括效应,光环效应是对一个国家形象的总体感知,概括效应是基于对具体产品和品牌的体验而形成的对来自该国的产品总体感知,基于这两种机制,我们从国家总体形象层面和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层面来探索原产国形象的再培育策略。
(1)基于光环效应的国家总体形象策略。国家总体形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品牌形象,它应该是一个以文化内涵形象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形象为基础,以代表性产业形象为接触点的体系,而这个体系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宣传策略传递给国外消费者。
①文化内涵形象层面。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社会观念等是国外消费者对其原产国形象认知的重要前因。著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指出,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形象会给他们的代表性产业及品牌带来独特的影响。例如,美国的民族文化是探究、自由、实用、理性和科学;法国是情调、特有气质、高贵和自由;德国是严谨、高贵等。这些国家的文化内涵熏陶和指引着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成为这个国家的产品和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共同享有的竞争优势。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研究提炼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理念,为中国确立和推广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利用中国文化独特的价值优势,提升中国的原产国形象。
②经济、技术形象层面。经济、技术形象是消费者对原产国形象认知的重要依据,是提升中国原产国形象的基础。创新水平与质量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政府应该在鼓励创新和控制质量方面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首先,要继续鼓励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我们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并且已取得一定成效。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完善在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关注已有政策的实施情况,特别是应该对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设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监控体系,公布权威的自主创新指数,实现对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横向比较和纵向动态管理。其次,要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如美国设有专门的小企业管理局,通过制定支持小企业的专项法规,促进小企业发展。美国还设立了小企业技术创新奖励项目,提供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同时,还提供管理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强化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信贷扶持,通过立法帮助小企业在联邦政府采购中获得公平份额等。再次,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规范标准体系。应尽快使各种质量规范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对于暂时还不能接轨的,应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功能,使企业方便地了解这些标准,降低企业在这些方面的信息成本。
③代表性产业形象层面。原产国效应因产品类别而不同,也就是说原产国形象在不同的产品类别上影响力不同,例如当意大利这个国家形象与服装、运动型车等联系起来时,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就会产生高质量、高价格、时尚的感知,而在电子工程、飞机制造等产业领域,意大利的原产国形象就没有特殊解释能力。这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原产国形象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有优势的产业来体现。我们国家在原产国形象再塑过程中,也应该树立起自己具有特色的产业,以这些产业为中国原产国形象与国际市场上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和接触点。
④总体形象的沟通宣传策略。原产国形象是消费者认知的结果,其中有很大的主观性成份,对于上述三个层面的形象建设,需要通过一系列沟通策略向国外的消费者传递和展示。有效的沟通宣传策略包括竞办国际大型活动,向国外消费者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风貌,奥运会、各种世界杯比赛、世博会等都是非常好的机会。另外,以国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与产品品牌融合的联合大型促销也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具体可以体现为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产品推介会或展示会等。积极创造来国内旅游的外国游客的口碑效应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吸引大量游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外消费者展示本国形象的重要方式(Jaffe&Nebenzahl 2001),争取更多的国际游客来本国旅游,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改变认知定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2)基于概括效应的企业产品与品牌形象策略。根据原产国的概括效应机制,消费者所接触的具体的产品和品牌的形象是影响消费者对来自该国的产品的总体认知的重要基础。然而中国已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对中国原产国形象的认知中发挥的作用很不理想。首先从品牌的角度看,中国的品牌在国外没有形成有效的知名度。Sang&Hyun(2000)曾调研过美国青少年对亚洲中、日、韩三个国家品牌的感知,样本中的消费者能够主动提出的中国品牌只有青岛啤酒。其次,从产品层面考虑,低质低价是中国给国外消费者的总体印象。近期的质量事件,更加剧了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质量不可靠的认知。在这种状态下,应该通过代表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改善自身的产品和品牌形象,以此为路径重塑中国的原产国形象。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具体策略来。
①可以借助于有声望的零售商开发国际市场。Chao(1989)发现零售商能够减弱不良的原产国形象的作用。因此,对于那些具备品牌国际化建设能力的企业来说,借助知名度较高的零售商能够起到提高消费者信念的作用。日韩的一些企业也曾经实施过这一策略,如日本三菱在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就利用了克莱斯勒的分销网络。
②借助联合品牌提升形象。联合品牌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原品牌通过合作形成一个新的品牌。McCarthy&Norris(1999)发现,当一个象征较低品质的品牌融入到一个象征较高品质的品牌时,负面的国家形象是可以消除的。对我们国内的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可以与国外的一些具有较好品牌资产的企业合作开发针对当地市场的品牌,以这种形式来提升我国品牌被国外消费者的认知水平。
③鼓励跨国公司作为展示中国的窗口。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一些国际领导品牌投资被认为是改善落后国家原产国形象的重要方式。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我们应该鼓励跨国公司在向全球市场提供中国制造的产品时,突出中国制造的痕迹,以跨国公司的产品形象来体现和提升中国的形象。
④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低价格策略。价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负面的原产国形象与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影响(Bilkey&Nes1982)。日本、韩国企业在国家化进程中都使用过低价格策略。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鼓励具有一定的成本领先优势的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低价格策略来实现销售。
参考文献
[1]Bilkey W J, Nes E.“Country-of-origin effects on product evalua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2,(13):8899.
革命小说中“新人”形象的再认识 篇10
虽然这些“新人”的形象还不甚成熟, 甚至带有“脸谱主义”的特点, 但是他们丰富了五四以后中国新文学中的人物形象, 并且在大革命以后的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感。这种“新人”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 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 、受压迫的工人和农民
“小蚂蚁被他的同类所欺侮了, 还要拼命的抵抗一下”
受压迫而反抗的工人和农民是革命小说叙述中的主要人物, 而且在整个革命小说的叙事中, 这类小说的数量也是最大的。这些小说鲜明地展示了社会贫富的对立。城市中, 反抗的工人多是勇敢者或是劳动中的英雄, 他们有强烈的同情心, 热心帮助贫困的工友。在郭沫若的《一只手》中, 当小孛罗的手被机器扎断, 当众人在铁鞭之下不敢言语的时候, 克培和管理人据理力争, 直到引发了工厂的暴动 ;《橄榄》中的女工喜姑被厂长何庆三看中并强娶为姨太太, 最终喜姑不甘做姨太太的命运杀了何庆三, 与自己的丈夫德发远走高飞 ;《最后的微笑》中的年少的纱厂工人王阿贵因参与革命活动被纱厂开除, 家里生活无以为继, 他的朋友被杀害, 他的父亲母亲为了生计受尽压迫。王阿贵几欲要杀死自己的亲人只为使他们免受压迫, 最终他走上了反抗的路, 用革命党人的枪杀了特务张金魁、侦探李盛才。王阿贵在杀了张金魁后有了无产阶级的意识 :“如果每一被欺侮的人, 都能像我王阿贵一样, 那时的世界将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暗夜》、《抗租》、《盐场》、《盐务局长》等小说中都致力于描写地主豪绅在秋季或是年底向农民逼租, 而农民交不起租, 生活陷入极大的贫困状态, 虽然农村中农民的反抗不如城市中工人反抗那么激烈, 但是也同样暗涌不少农民抗争地主、恶绅的形象。《盐场》中的成和就是一位有反抗意识的少年。创作者在创作这些表现劳动者非人生活的小说的直接目的正如李初梨在《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一书中所提到 :“直接对于这生活条件底非人间性底叛逆”。
二 、革命的幻灭者
五四落潮之后, 苦闷彷徨成了一时之风气。大革命的骤然失败, 使许多知识者陷入迷惘之中。大革命失败了, 革命青年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在看不到国家命运和革命前途的同时也找不到自己在革命浪潮中的位置。这些幻灭者的性格特点就是 :迷惘。茅盾写于1927年8月——1928年6月的带有连贯性的三部曲《蚀》中的主人公身上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蚀 ? 追求》中的张曼青在开场时就说 :“……我有时简直怀疑我们民族的能力了 ;我想不出理由来给自己辩护, 说我们这老大的民族竟有新生的精神, 说我们能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谜样的中国问题。我甚至于不敢相信我们民族有自己的目的 ;即使说是目的, 象现在一些太乐观太空想的人们所说, 也还不是自己解嘲而已 ;或是是自欺欺人而已 ;即使是不欺, 我也不敢相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 这些对革命未来的幻灭者, 同样以一种决绝的态度对待外界, 《少年漂泊者》中的青年汪中, 在迷惘中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 :“我几经忧患余生, 死之于我, 已经不算什么一回事了。倘若我能拿着枪将敌人打死几个, 倒也了却我平生的愿望。我并不是故意地怀着一腔暴徒的思想 ;我并不是生来就这样的倔强 ;只因为这恶社会逼得我没有法子, 一定要我的命”。这群“新人”身上所带有的迷惘中夹杂着绝望的特点, 也给了他们走上别样人生——革命道路的希望。
大革命中的幻灭者的命运是不一样的, 有还没有来得及融入更强大的革命之中就被吞没了的 ;也有用自我堕落来报复社会的 ;同样有像王曼英一样冲出云围之困的、像汪中一样成长为革命者的。他们当时的徘徊、游移都是他们面临时代的动荡之时,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 、革命英雄
在20世纪20年代革命小说的潮流当中, 有相当一部分小说描绘的是革命英雄的传奇故事。同样是在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上, 叙写革命者领导革命与反动势力、土豪劣绅的斗争以及在流亡入狱时的坚贞和不屈, 这些小说展现了革命英雄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传奇般的英雄风采。蒋光慈的小说塑造了很多这样典型的革命英雄, 在这些英雄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传奇的色彩 ;台静农的《建塔者》、《死室的彗星》、《铁窗外》等小说描绘了一群为革命事业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英雄。阳翰笙《马林英》中的马林英, 《女囚》中的赵琴绮, 洪灵菲《流亡》中的沈之菲等, 他们都是由一名普通的革命知识青年,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在流亡、被铺等被考验意志的关头, 宁死不屈, 成长为成熟的革命者。最典型革命者是《咆哮了的土地》里面的李杰, 他出身于地主家庭, 由于家庭的反对导致他心爱的姑娘自杀而死。于是他离家求学, 认识到了阶级社会的不公平。他归家后组织农会, 在农村掀起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作为一个知识者, 李杰常常把自己和农民进行比较, 克服自己的弱点, 努力向劳苦农民靠拢。作为一个武装斗争的组织者, 他已经明白革命并不是要把他父亲一类的地主土豪杀死, 而是要使农民明白自身的处境, 自觉自发地进行阶级斗争。他在革命的道路中不断地进行心理斗争, 克服自己阶级的弱点, 他是一个真正走向成熟的革命者。
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小说, 从总体上看讲述的是革命者的成长史。从这个阶段小说描写的整体架构上看, 演绎了大革命失败之后“新人”的成长史。正如上文所论述的, 革命小说中涌现的人物是一批文学史上的“新人”, 这些“新人”的不同身份也正代表了革命英雄成长的各个阶段, 他们的故事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创作者的精神磨难、心理愿望和情感寄托。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 成熟的革命者也不是天生存在的。
从1926-1930年间的小说创作的总体架构上看, 从整体上审视好似革命者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然而, 从文学的个体进行考察, 很多“新人”的“新生”好似在无历史过程的瞬间产生蜕变, 他们突然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 并且找到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其实不然, 现实生活不可能给人机会瞬间成长。后世评论者总认为这是革命小说所提出的解决革命问题的拙劣方案, 其实这不仅是初出茅庐的革命青年创作者所提供的一个特殊病例, 即使在茅盾这样的作家笔下, “突变”英雄也屡见不鲜。
参考文献
[1]“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7.
[3]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4]王烨.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5]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
[6]米兰·昆德拉.小说的智慧.艾晓明编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2.
【形象再解读】推荐阅读:
张成良《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06-16
解读马金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生存的苦难07-25
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08-01
个人形象修复与组织形象维护08-21
赤水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和旅游形象标识10-12
《面积的认识》课标解读、教材解读08-24
讲求形象07-02
美国形象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