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体系(共9篇)
报表体系 篇1
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报告。是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分了解公路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和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 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一、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随着养路费征收的取消和二级公路收费的取消, 部分公路事业单位已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各公路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济的深度不短延伸, 现行会计报表体系中的内容与形式已滞后于公路事业单位经济环境的要求, 无法满足内外多元化相关利益人的信息要求。改进及发展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 会计报表体系不完整。
依据《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公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 公路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定期向各有关公路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与报表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报告, 报送的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专用基金变化情况表、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特别是政府偿债公路建设, 报表使用者更加霞视其财务风险, 所以, 现阶段引入现金流量表已势在必行。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能够使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事业单位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并据以预测事业单位未来的现金流量, 以防范和控制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2. 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设计内容不完整, 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组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路事业单位静态数据, 它揭示了某一时点上资产负债的基本情况。而收入支出表是将资产负债表上一个或一组项目在两个不同时点上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同样, 一笔收入或支出, 既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又通过收入支出表予以揭示, 使两张报表部分内容重复列报, 人为地造成资产负债表的复杂化。公路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是“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 从该平衡公式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是会计科目余额平衡表, 这种报表结构沿袭了我国传统预算管理体制下的资金表格式, 在现在公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条件下以显得不尽合理。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主要是围绕财政拨款设计的, 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是政府, 这显然无法满足现阶段会计信息全面反映的需要。
3. 会计报告体系的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
首先,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值得商榷。现阶段, 公路事业单位法人地位不断完善, 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参与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完全使用历史成本计价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通货膨胀对公路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和收支状况的影响。
4. 外部审计还未引入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
我国公路事业单位的审计主要还足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 还没有引入外部审计。政府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审计主要足对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和一些专项资金的审计。而内部审计, 由于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所以也只是对公路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文件和规定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以上两种现行的公路事业单位的审计方式在促进单位遵守财经法纪, 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 引入外部独立的社会审计势在必行。
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改进
1. 改进资产负债表。
作为反映公路事业单位静态状况的资产负债表, 无论是年终会计报表还是季度、月度会计报表都不应该反映收入和支出的项目。应该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来编制。未完基建:程和专项工程以及专款结存等, 在平时会计核算时在收入、支出项目中反映, 在会计报表列报时取消“未完项目的收支差额”列示的做法, 分别列示在资产项目和净资产项目反映。同时, 按照企业会计报表顺序分别列报流动和长期的资产和负债, 以利于公路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
2. 增加业务活动表。
由于公路事业单位不象企业会计一样计算利润, 但往往又需要会计部门提供一定期间的成本费用和收支结余情况, 以便对特定的公路事业单位会计主体进行绩效评价, 所以需要编制增加业务活动表, 该表包括收入、支出和净资产变动额三个部分。
3. 增加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 可以反映公路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结果及原因, 即把收入和支出等会计信息转换为衡是支付能力、偿债能力、现金存量的现金流信息。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能够使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事业单位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并抓以预测事业学.位未来的现金流量, 以防范和控制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公路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表, 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 使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讨报表, 既有权责发生制又有收付实现制的两种计价基础。可以使会计报表的利益相关人对公路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财务状况进行评价。还可以有效的开展围绕现金流量表的财务管理中的指标计算。目前, 我国公路事业改革还不成熟, 尚属探索阶段, 暂时可以效仿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但公路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和企业现金流量表比要增加营运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以全面反映公路事业单位事业性质的现金收支。公路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 并按间接法在附表中提供将可分配结余调节为业务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但在具体单位编制的时, 要根据公路事业单位的特点尽可能简化项目, 使填报的数据易于取得。
参考文献
[1]王庆成;;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设置的改进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3年09期
[2]朱华莲;;论行政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完善[J];财经界 (学术版) ;2011年07期
报表体系 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体系;合并会计报表;问题
实际上,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地作用,新会计准则体系经过试点后也正式投入运营,同时对合并会计报表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此,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问题分析
(一)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会计人员的技能以及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下,需要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并严格遵新会计准则所提出的规范要求,保证会计工作的高效性[1]。但就当前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情况来看,很多会计人员的综合水平以及业务水平不高,达不到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导致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质量较低,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二)会计合并报表对象问题
众所周知,会计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职能人员,主要负责企业的各项会计工作 [2]。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下,对会计合并报表也应进行改进,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进行编制,确定合并报表的对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会计报表的编制效率。然而,从当前会计合并报表的实施情况来看,存在合并报表对象的问题,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会计报表》应用指南中明确地规定:“母公司应将其下所控制的所有子公司,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都应将其纳入到会计合并报表的范围内”。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存在子公司是全资子公司、子公司为承包经营企业、年度中间分公司改制为子公司等现象,从而影响到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顺利实施。
(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不足
会计基础规范主要是对会计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最终的目的是保证会计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工作,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地完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从而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3]。然而,从当前很多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严重不足,未能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实际要求完善规范中的条款,从而影响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实施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一)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当前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下,由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达不到要求,造成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工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从而影响到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质量,针对这种现象,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下,需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4]。首先,应对现有的人员展开定期的培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培训:①加强对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相关内容的培训,由于很多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了解的并不多,导致很多会计人员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工作中,未能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严格进行,而通过加强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培训,能够使会计人员熟练了解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和相关要求,严格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从而有效地提升会计的工作效率。②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如,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责任心,摆正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为提升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质量打下夯实的基础。③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由于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会计业务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工作中,更注重报表的精细化、全面性,因此,应在基于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不断地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应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业务水平,学习新的文件精神,接受新会计准则实施下的新技能学习,对于一些不良的事例,必须有着足够的警惕性,避免相关工作问题的发生,切实有效地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质量。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技能水平,企业应给会计人员创造更多业务深造的机会,如,出国深造,学习先进的工作理念、技能知识等,或是到先进企业进行学习深造,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技能水平,从而高质量的完成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
(二) 合并会计报表对象问题的解决措施
结合以上所提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会计报表》规范条例中所指出的会计合并报表对象来说,对报表的对象已经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以上所提到的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虽然全资子公司是母公司的一部分,但是,从《公司法》的角度分析,全资子公司是游离在《公司法》之外的公司制企业,而从法律的角度上来分析,全资子公司属于一种独立于母公司的存在,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主体,而从实质上来看,全资子公司与分公司并无实质上的区别,而在合并之后将会没有少数股东权益,同时也有少数股东会出现损益的问题,这样就会造成合并报表的特性矛盾,不利于会计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这类问题是当前新会计准则实施下经常发生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单从本节提到的全资子公司来说,作者认为应将其作为合并对象妥善的处理,尤其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合并会计报表能够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有效的实施,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定合理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当前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很多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不合理,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下,应制定合理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5]。应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规范,避免合并报表过程中因会计人员工作的随意性而影响到会计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质量,甚至是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地影响,可见对会计人员基础工作进行规范的重要性。在操作上,应做到以会计制度为基础,对相关的会计科目、内部稽核制度等进行详细规范,要让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按章办事、有章可循、责任分明,切实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对会计基础工作质量造成影响,进一步保障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下合并会计表编制工作的有效性[6]。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入,新会计准则体系也在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为会计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合并会计报表工作中,更注重合并报表的精细化,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地作用。通过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问题的分析,作者主要对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下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相关性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思华.合并财务报表中资产利润分配与合并范围变动的探讨[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4(01) .
[2] 欧阳爱平,翁惠容.编制合并报表: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与选择[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3] 何燎原,辛云峰.控制的内涵与合并报表范围的选择——基于华源制药合并江山制药案例的分析[J]. 会计之友, 2013(03) .
[4] 于枚.合并会计报表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5] 杨华,余虹艳.新会计准则下的合并财务报表突破与不足探索[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5).
杜邦体系与财务报表分析新探 篇3
一、杜邦分析体系构成及不足分析
杜邦分析图的核心指标是“权益报酬率(或净资产收益率)”,如图1所示,它由“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与“权益乘数”的乘积构成,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但伴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含量的多样化、企业资本运作和经营者盈余管理技能的不断深化,杜邦分析体系暴露出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一)没有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信息
现代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的发展要求日趋提高,所有者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考量显得更关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作为一个综合财务分析体系,却没有包含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及其分解指标,明显不足。
(二)没有考虑现金股利
“留存收益率(=1-股利支付率)”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反映企业利润分配有关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企业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将自己的资金投资到自己看好的某只股票,总是希望它能产生比其他有价证券投资更具有吸引力的收益率,而股票投资的收益率则由现金股利收入和资本收益两部分组成。对于现金股利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理论界与实务界都争议颇多,不同的投资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企业利润一定的情况下,股利支付越高,则留在企业的内部积累就越少;反之亦然。
(三)没有考虑盈余的构成
总体上来讲,盈余主要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所构成。盈余的构成不同,盈余的持续性也就不同。实证研究表明,“营业利润”的持续性最强(当前利润持续到下一年度利润的能力),是公司一切活动的核心和重点。“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持续性次之,主要受公司以外的因素所左右,比如股市周期、被投资公司所在的行业特征及其本身的表现等等。而“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持续性最低。因此,只有充分结合盈余的构成内容,才能更好地评判公司经营成果的好坏。
(四)没有考虑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
“净利润”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容易受到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以及管理层动机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薪酬、晋升、融资需求、避免业绩下滑(亏损)以及避免债务契约的违反等动机都可能导致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这样很容易造成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而“现金利润”由于受到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以及管理层主观判断的影响比较小,与净利润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盈余质量,据此可以对企业创造真实盈余的能力作出评价。
(五)忽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杜邦分析体系所用的财务指标主要来自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没有考虑现金流量表,而现金流量表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编制的, 可以减少数据人为控制的可能性, 增强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据此可以对企业经营资产的效率和创造现金利润的真正能力作出评价。
(六)没有充分反映企业的风险
众所周知,财务杠杆是双刃剑,它会增加权益报酬率,同时也蕴含着财务风险。在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公司外部融资的杠杆程度,但它主要体现了利用财务杠杆好的一面(增加权益报酬率),而对财务风险未有充分展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可避免,由于债务融资的普遍存在,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在所难免,且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会相互作用,产生联合效应。因此,可以考虑引入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以充分反映公司的经营与财务风险。
二、新构杜邦分析体系
针对杜邦分析图所固有的缺陷,本文在充分考虑了企业现金流量水平、经营者盈余管理的基础上对该体系进行完善,完善后的杜邦分析体系如图2所示。
(一)新的杜邦分析体系以“可持续增长率”为核心,突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考量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此处的经营效率指的是“权益报酬率”,财务政策指的是“股利支付率”。“可持续增长率”=“权益报酬率×(1-股利支付率)”=“权益报酬率×留存收益率”。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可持续增长率”是一个综合性更强的财务指标,它的高低取决于“权益报酬率”与“留存收益率”。计算“可持续增长率”并不是说“企业销售收入的实际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不能高于或低于这一指标,而是通过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参照。企业也只有重视“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差别,根据“可持续增长率”控制适当的“实际增长率”,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销售的快速增长(“可持续增长率”&“销售收入实际增长率”)会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资源紧张、资金短缺。如果公司无法解决日益扩大的资金短缺,就会出现技术性支付困难,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成长性破产”。但当“销售收入实际增长率”远远低于“可持续增长率”时,资源就会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现金过剩。若这种现象持续,公司应想方设法耗散多余的现金,以避免因自由现金流过多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减轻债务负担(提前还贷)、提高股利支付比例、或外部收购或兼并是处置多余现金流的常用举措。
(二)对“留存收益率”进行分解,分析公司盈余质量与盈余管理“留存收益率”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但由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没有分配给所有者而留存在公司的盈利占净利润的比率。“留存收益率”=“留存收益÷净利润”=“(净利润-现金股利)÷净利润”。
本文对公式中的两个净利润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分解,分别分析公司的盈余质量与盈余管理。首先,将“净利润”按照盈余构成分解为:“营业利润、投资收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由于“营业利润”的持续性最强,“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持续性最低,因此,给定“净利润”总额一定的前提下,“营业利润”越多越好,“营业外收支”越低越好。其次,本文又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将“净利润”分解为“现金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应计利润”,其中“应计利润”既包括“正常应计利润”,又包括“任意性应计利润”。由于相对“现金利润”,“应计利润”的操纵空间更大,而相对“正常应计利润”,“任意性应计利润”的操纵空间更大,所以在给定“净利润”总额一定的前提下,“现金利润”越多越好,“任意性应计利润”越低越好。
(三)对“销售净利率”重新分解,反映成本习性与风险分析
将“销售净利率”进一步分解为“贡献毛益率÷联合杠杆系数× (1-所得税税率) ”,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是一个管理会计指标,从成本习性的角度反映了产品盈利能力水平,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角度对财务指标进行分解,强化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决策分析功能。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中“联合杠杆系数”以倒数的形式出现,可以将其视为“权益乘数”的抵减项,抵消“权益乘数”提高的有利影响,体现了风险对“权益报酬率”的消极作用。“联合杠杆系数”可再分解为“经营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多少倍,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也称营业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经营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评价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的引入弥补了“权益乘数”忽视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缺陷。
(四)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突出“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生命周期分析
改进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通过对“股东权益”的分解,并将其分解为“现金流量总额”、“权益负债比”和“债务现金比”。“现金流量总额”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所得到的现金流量。“权益负债比”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结构。“债务现金比”是债务总额与现金流量总额的比率,旨在衡量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是评估企业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预测企业破产的可靠指标。
“现金流量总额”可再分解为“融资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量”。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 (NPV) 为正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性现金流量+投资性现金流量”。Jensen (1986) 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称为“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理论”,即减少“自由现金流量”,可降低管理人员在职消费、过度投资等浪费行为和不明智行为,进而影响企业价值。按照Jensen (1986年) 的理论,当企业产生大量“自由现金流量”时,管理者应将其完全交付股东(支付股利)或债权人(提前还贷),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此后,国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理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结果也都证明了这一理论。
根据“经营性现金流量”、“投资性现金流量”和“融资性现金流量”的符号组合,还有助于投资者确定公司的生命周期阶段。Gort and Klepper (1982)根据经济学理论,把公司生命周期区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在公司的每个发展阶段,由于经营、投资与融资活动面临的环境不同,其对应的现金流量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在导入期,由于产品还处在市场开拓阶段,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为负,而市场的开拓、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形成都需要追加投资,因此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负,由于经营现金流量为负,投资所需的现金来源于筹资,因此融资活动现金流量为正。在增长期,产品销售快速增长,经营现金流量为正,同时,为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需要不断地追加投资,投资现金流量依然为负,但是经营现金流量很可能不足以满足投资所需现金,因此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可能继续为正。在成熟期,产品销售稳定,并进人投资回收期,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均为正,由于现金被用来偿还债务,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负。在衰退期,由于市场萎缩,销售下降,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企业大规模收回投资,并偿还债务,因此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正,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为负。
修改完善后的杜邦分析体系既保留了杜邦财务综合分析的优点,明确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与发展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企业财务总体状况和业绩的关联性水平,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企业管理者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提供了便利。财务分析人员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中的会计信息,把企业各个重要指标联系起来,有利于避免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中单一视角进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同时又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率、现金股利、盈余构成与盈余质量、风险、成本习性、自由现金流量及公司生命周期等信息,从而更能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直接揭示各种影响企业经营问题的因素。因此,新的杜邦分析体系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改善投资者的决策环境,帮助管理层做出更优经营判断。
参考文献
[1]Lev B., Thiagarajan R.[1993],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Analysi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31, No.2.
[2]Ou J., Penman S.[1989],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and the Prediction of Stock Return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戴颖、李延莉:《杜邦财务分析系统的不足及改进》,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2期。
[4]罗常龙、曾高峰:《杜邦财务分析的缺陷及其改进》, 《商业研究》2006年第5期。
报表体系 篇4
况月报表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库管委:
根据全县工作安排,2011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食堂、托老所建设和“银龄互助”活动)已列入我县2011年为民办实事内容之一,为能及时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特编制了“2011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月报表”,请各乡镇、街道和库管委于每月5日前将各项目村建设情况安“报表”要求填写完整,并及时报县老龄办张银丹处,如有不明事项可联系县老龄办,联系电话:64221305、64213430。(相关报表可到桐庐老龄网的资料下载中下载)
桐庐县老龄办
2011年7月18日
2011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月报表
(一)(居家养老 银龄互助)
乡镇(街道):
2.除村名、帮扶对象人数、助老员人数外,在相应栏目中打“√”即可。其它请说明。
2011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月报表
(二)(老年食堂 托老所)
报表体系 篇5
纵观目前的三张基本报表 (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均没有体现不同活动性质的差异, 现金流量尽管对活动性质差异有所体现, 但在活动分类上与本文的界定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对三张报表的基本项目进行分类或重新调整, 具体包括: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项目归类为三种具体活动;对现金流量表项目进行必要调整, 调整内容是将投资活动下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关的现金流调至经营活动, 原因是这些资产属于企业经营活动必要的生产条件并且其目的是服务于产品生产和增值活动。具体报表项目分类情况见下表。
二、基于企业活动角度的报表分析思路
1. 具体企业活动的财务分析。
针对不同性质的企业活动, 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不同:经营活动是企业利润来源的基础支撑, 对这一活动的分析应强调全面且深入, 分析的角度包括资产营运能力、资产获利能力、经营活动获利能力、利润增长趋势、盈利质量、现金产出能力;投资活动的分析重点在于投资活动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能否产生基本的收益能力, 分析的角度包括投资资产配置的合理性、投资资产的利润回报能力和现金产出能力;筹资活动的分析应关注企业财务风险, 资金来源和结构对财务风险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 具体分析角度包括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 (含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
2. 不同活动的比较分析。
在具体活动分析基础上,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不同活动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程度以及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 财务报表分析应该对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资源占用与投资回报情况进行必要的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的结果可用于指导下一阶段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基于企业活动角度的报表分析指标体系
1. 经营活动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
针对经营活动的不同分析角度分别设计不同的财务分析指标, 具体包括: (1) 资产营运能力: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经营类资产平均余额; (2) 资产获利能力:资产报酬率=经营活动利润/经营类资产平均余额×100%; (3) 经营活动获利能力:营业利润率=经营活动利润/营业收入×100%; (4) 利润增长趋势:营业利润增长率= (本年经营活动利润-上年经营活动利润) /上年经营活动利润×100%; (5) 盈利质量: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利润×100%; (6) 现金产出能力:资产现金回收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类资产平均余额。
2. 投资活动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
针对投资活动的不同分析角度分别设计不同的财务分析指标如下: (1) 投资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资产结构=投资类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 (2) 利润回报能力:资产报酬率=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类资产平均余额×100%; (3) 投资活动现金产出能力:资产现金回收比率=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类资产平均余额。
3. 筹资活动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
报表体系 篇6
一、股份公司的财务报表体系及其重要性
概括来说, 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提供的特定内容、特定格式的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特定时间段内财务状况的反映, 包括企业在这一时期内的现金流量、资产与负债等各种会计信息。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可以分为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两大类, 最主要的是企业外部的使用者, 主要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等。财务报表体系则是指从不同的角度为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信息的较为完整的系统。
财务报表体系的构建一定要遵循可靠性原则, 保证财务报表体系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可靠性原则是企业构建财务报表体系的根本性原则, 财务报表体系的可靠性需要信息处理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客观性来保障。另外财务报表体系还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 即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要与使用者的需求相关联, 能够满足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需求。换句话说, 构建财务报表时要将企业发展的重要信息涵盖其中, 为使用者科学分析、形势预测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数据以及信息支持。
财务报表的目的主要是信息披露, 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是保障企业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另外财务报表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可以为证券等资本市场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秩序, 国家相关机构也可以据此对社会总资源的配置有正确的了解与分析。除此之外, 构建财务报表体系最直接的受益者还是股份公司自身, 财务报表体系可以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决策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数量化的信息, 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加强构建股份公司财务报表体系的具体措施分析
财务会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它将大量的报表数据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但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数据的分析, 如果财务报表的分析者不了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会计环境和会计政策, 就会很难把握企业经营活动的实质。因此,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要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 然后以框架为核心, 对财务报表进行系统细致的分析, 把握企业的真实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 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 加强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真实性
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着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财务报表的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财务报表体系的真实性。真实有效的财务报表信息需要有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程序为保障, 信息收集过程必须要严格按照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进行。对股份公司来说, 其财务报表的信息量巨大, 收集过程相对较难, 因此就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先由各个部门对其自身的财务使用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整合, 在交由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最后的汇总分析与编制,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 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 还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确性与有效性。
(二) 加强对企业预测性信息的披露
一般来说, 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以过去一段时间成本为基础的信息, 也就是说提供信息不能直接的说明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时代, 以企业过去经营状况为主的财务报表, 不能满足人们推测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 构建股份公司财务报表体系必须要加强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 增加企业未来发展预测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比例, 让企业的投资者可以直接准确的获取预测信息。当然企业未来预测信息的制定与发布必须要以企业发展的实际为基础, 要保证财务报表体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提供切实可行的数据支持。
(三) 建立与完善实时的财务报告系统
股份公司的财务报表体系反映的是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状况, 使用者可以根据财务报表中的相关信息预测企业发展的未来前景。可以看出, 企业财务报表要求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时间间隔越短, 报表的效用将会更加明显。因此, 构建完善的实施财务报告系统是实现财务报表体系的基础性措施, 能够大大的缩短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间隔, 提升财务报表的实用性、时效性。借助于电子计算机以及网络系统, 在企业内部建立实时的财务报告系统, 将相关的数据存储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库中, 可以更加快捷的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企业的财务报表作为企业会计信息与外界交流最主要的媒介,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务报表体系需要在现有报表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的准确性, 完善实时报告系统, 完善财务报表体系的实用性与准确性。
摘要:股份公司的财务报表体系是社会投资以及监督主体获取企业经营信息的重要途径, 也是股份企业展现自身经营状况、经济实力最有效的手段。实用性的公司财务报表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格的股份公司财务报表体系需要既能够符合对外信息披露要求, 又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本文就公司财务报表体系以及其在公司运行中的实际提点、意义进行简单介绍, 详细分析如何加强股份公司财务报表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股份公司,财务报表体系,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张文莉.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24)
[2]许琼.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9)
报表体系 篇7
关键词:公司,会计报表,指标体系,问题思考
当前我国公司会计报表指标体系主要是以企业的一些基础财务会计核算资料以及财务报表作为依据, 通过相关方法的利用, 生成相关指标对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信息进行评价, 以方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据此做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我国公司会计报表指标体系在目前看来主要是根据一些核算资料获取, 该体系更多的是依据历史时期的相关资料, 包括财务核算资料、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等内容, 这些资料更多的是着眼于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 但是企业的决策需要面向未来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如果会计指标体系不能够为企业未来决策提供支持的话, 那么这一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是要受到质疑的。下面将针对当前我国公司会计报表指标体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我国公司会计报表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准则较为不完善
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方法有了较大的改变, 企业在经营业务层面更为多样化, 所采取的经营方式也更加灵活, 这也给日常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应对不同业务的不同财务、税务等处理方式, 工作强度以及工作难度都有所提升。按照当前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只要会计准则或者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相关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相关会计处理都可以接受。以存货的核算为例, 在对存货的成本信息进行核算时, 可以选择的方法不只一种, 如加权平均法、个别平均法以及先进先出法等。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式也是如此, 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法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折旧计提方法。虽然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带来了较多的便利, 能够更多的考虑到相关业务实际, 赋予企业更多选择的自由, 但是多种会计处理方式势必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带来影响, 进行对后续的财务报表分析造成影响。相关会计准则在设计之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来供企业进行选择, 但是部分公司的相关人员会利用该空间来对财务报表信息进行操纵, 这也就使得公司对外报出的财务报表在准确性方面会大打折扣, 使得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内部的真实情况无法了解。与此同时, 我国的会计准则假设记账本位币的币值稳定, 虽然能够为财务会计信息的稳定性提供一定的方便, 但是却使得财务数据变得较为僵化, 不能够随着汇率的变动进行针对性地调整, 降低了财务会计信息在不同时期的可比性。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使得企业的国际业务越来越觉, 如果汇率发生较大波动, 那么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失真, 这也就使得财务报表变得更为不真实。
(二) 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局限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 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在上市公司这一群体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执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关问题尚未解决, 对于非上市企业也是如此。首先, 在信息披露层面还不够全面, 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实物资产以及有形资产的反映方面做的较为全面, 但是针对公司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的信息以及一些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等有关的信息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较少, 或者根本从未涉及。其次, 在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层面还有待提高, 我国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情况通常由管理人员掌握, 但是管理人员却并没有将真实信息进行完全透明的披露, 这也就使得公司内外的财务信息使用者信息变得不对称, 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有可能据此做出错误的决策。最后, 在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层面做的还不够好, 可靠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但是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推选时间较短, 我国公司群体鱼龙混杂, 部分公司可能通过披露虚假的信息来获利。
(三) 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性
与财务分析相关的指标较多, 每个方面的指标均具有或多或少的局限性, 文章选择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对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首先, 在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使用层面, 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两个方面的指标来进行反映, 这两个指标来所体现出的情况越好, 那么公司就有更多的货币资金, 公司资产的流动性也较强。但是, 从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这两大指标的运算过程看来, 这两个方面的指标计算所需的相关数据主要是来自公司的财务报表, 对于财务报表以外能够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却并没有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准确地进行反映, 对于部分企业而言, 这些表外因素对于企业偿债能力有可能较大影响, 其影响力甚至要超出表内的相关因素, 在会计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
其次, 公司营运能力风险评价指标, 在该指标中,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能否对公司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进行充分地反映是值得怀疑的, 这两大指标在对企业的现金收支进行动态的反映方面有所不足, 因而在营运能力进行的反映上准确性较差。与此同时, 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和企业应收账款、存货周转速度快慢具有较大关联。
最后, 从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上来看, 设计上较为不科学。总资产报酬率是用期末总资产与期初总资产的平均值去除企业的净利润, 企业的总资产应该包含应付债权人的负债, 应付债权人的利息是企业的利息支出属于企业总资产产生收益的一部分, 但是在计算总资产报酬率时却并没有将企业的利息支出考虑进来, 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解决会计报表指标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 大力完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有可能使得过去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适用性有所降低, 为了生成更为有效的会计信息,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该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 对相关内容和条款及时予以调整, 减少企业在财务会计处理方面的操作空间, 对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对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进行调整的时候, 应该秉承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想, 一方面能够提高会计准则的水平, 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具有国际业务的公司在执行相关财务时能够更为便利。与此同时,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够应该随之得到提升, 与会计估计以及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会计处理是会计造假产生的根源, 此时如果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对管理层的相关授意或者指示予以识别, 并对相关风险进行充分判断, 相关财务造假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有可能会降低。
(二) 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会计报表指标体系运行是否有效与信息披露制度是否完备具有较大关联, 及时、可靠并充分的信息对于会计指标分析的有效性而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应该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扩大财务信息披露的维度, 使得财务报表不仅仅反映一些实物资产信息, 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信息应该有得以披露的制度。与此同时, 还应该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监督与处罚力度, 大力提供我国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与有用性。
(三) 优化财务分析指标的设计
1.在偿债能力指标改进层面
首先, 应该增加现金流量债务比指标, 可以增加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总额债务比以及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来对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进行完善。其次, 部分因素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在财务报表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这些因素既包括对偿债能力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在有利因素层面, 增加可运用银行贷款指标, 该指标是指指银行已同意、企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限额, 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现金, 提高企业的支付水平;将近期变现的长期资产进行考虑, 企业可能将一些长期资产很快出售变为现金, 增加短期偿债能力, 企业出售长期资产, 一般情况下都是要经过慎重考虑的, 企业应根据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 正确决定出售长期资产的问题;企业的信用对于短期债务偿还具有较大作用, 企业自身的信誉较好, 能够快速通过关联企业或者相关金融机构贷款进行资金周转。在不利因素层面, 将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等考虑入内。
2.在营运能力指标改进层面
一方面, 可以对应收账款周转率风险评价指标进行改进,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 说明应收账款收回越快。反之, 它会影响偿债能力和正常资金周转。但是当企业是季节性经营、企业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销售及企业大量使用现金结算销售的时候, 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所以, 在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时还引入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针, 以科学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另一方面, 对存货周转指标进行改进。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但有时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 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低。存货增加可能是经营策略, 如因短缺可能造成未来供应中断而采取的谨慎行为、预测未来物价上涨的投机行动等。因此, 企业应增加“存货平均占用期”这一指标进行分析
3.在盈利能力指标改进层面
在既有盈利能力指标中增加与现金流量有关的指标, 如资产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资产比值等, 使得对于盈利能力的反映更为充分有效。另外, 可以对前文列示的总资产报酬率指标进行改进, 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加利息支出, 就更趋合理。又考虑到其计算指针的会计数据是以应计制原则确认的, 总资产报酬率并不是一种收现的报酬, 而作为债权人和股东, 往往更注意现金回报的情况, 也可以把计算公式的分子再作改进, 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利息支出、待摊费用及回收额的总和。
参考文献
[1]李争光, 陈桂红.会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改进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报表体系 篇8
1 高校现有报表在资金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1.1 高校的现有报表对支付能力的评价存在偏差, 容易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高校的收入支出表 (损益表) 在编制时由于受到报账、结账、决算时间的限制等因素影响, 当年已办理付款手续但未来得及报账的款项反映在了应收及暂付款 (其他应收款) 中, 无法反映在支出上。存在基建建设项目的高校体现的尤其明显, 未竣工决算的大额基建付款未体现在支出上, 导致高校的收入支出表 (损益表) 核算的利润与单位的现金流量是不同步的。事实上, 普遍存在着收入支出表 (损益表) 上有利润而银行账户上没有钱的现象。对收入支出表 (损益表) 的简单理解会给管理者造成虚假印象, 干扰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1.2 高校的现有报表无法反映借贷资金的运用, 缺失财务风险管理。
在高校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 可以说高校如果不发展壮大就意味失去未来的生存机会, 而借贷资金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柱, 其管理的重要性毋庸质疑, 管理不善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但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 高校现有报表的作用几乎是苍白无力的, 资产负债表只能简单反映借贷资金的总额, 而对单位借贷款能力, 借贷资金的组成情况, 借贷资金运用到了哪些方面, 现有的现金状况, 可供偿还债务的现金等信息通过现有的高校报表是无法提供的。没有这些信息就无法对现有的财务状况作出全面正确的分析, 合理有效的安排借贷规模及未来偿债的资金, 使单位在借贷时过于乐观, 资金使用没有计划, 到还贷时没有足够的现金, 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发生财务危机。
1.3 高校的现有报表无法全面反映单位资产情况, 不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高校的资产负债表, 可以反映出单位资产的年初余额、年末余额, 却无法反映资产是如何形成的?是由财政资金、预算外资金、借贷资金还是其他资金形成的, 还是这几类资金共同组成的。减少的资产通过变卖、拍变等方式取得了多少现金, 用在了哪些方面?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 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这些是现有的高校报表所无法提供的。
1.4 高校的现有报表过于专业化, 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理解使用。
高校现有的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 (损益表) 里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应用的都是财务方面的专业术语, 和普通人所理解的概念并不一样。管理者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对这些报表进行解读时很费力, 有时会产生误解现象。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高校现有报表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单位整体的资金情况, 在日益注重财务管理的今天, 暴露出了无法反映资金使用效益, 防范资金风险的缺陷。为了适应高校从核算型财务进入管理型财务, 加强对高校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的反映, 弥补现有的高校报表体系的不足, 需要把现金流量表纳入到高校的报表体系中来, 以解决现实问题。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 目前只有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 由于企业和高校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 会计科目也不同, 高校直接编制企业现金流量表显然是不适应高校财务管理需要的, 应结合高校实际情况, 对企业现金流量表进行改造, 编制适合高校的现金流量表。
2 适应高校财务管理的高校现金流量表
以上只列举了高校基本现金流量项目, 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 编制更加细化的高校现金流量表。
3 高校现金流量表在资金管理上发挥的作用
3.1 通过高校现金流量表, 可以评价高校现金支付能力, 辅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利用现金流量表可以按类说明单位一个时期流入多少现金, 流出多少现金及现金流量净额, 从而可以了解收入中有多少是现金流入, 支出中有哪些是现金流出, 收入支出表 (损益表) 上的利润有多少是可以使用的现金。结合现金流量表和收入支出表 (损益表) 进行分析, 使管理者做出更加全面合理的决策。
3.2 通过高校现金流量表, 可以评价高校偿债能力, 发挥现金流量表的风险预警作用。
高校的现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事业活动现金流入,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高校不可能长期依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事业活动现金流入才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满足长短期负债的偿还需要, 使高校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一旦高校事业活动现金流入出现异常, 其账面利润再高, 财务状况依然令人怀疑。
3.3 通过高校现金流量表, 可以全面评价高校资产状况, 便于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高校进行管理。
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高校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情况, 反映出高校的资金都用在了哪些方面, 形成了什么资产, 弥补了资产负债表信息量的不足。通过对现金回收率的分析, 可以判断出事业投资的回报情况, 反映事业投资的效果。从现金流量的整体状况, 可以大致判断高校的运营周转是否顺畅。
3.4 高校现金流量表容易为一般会计报表者使用者理解。
虽然现金流量表在编制上比较复杂, 但解读上不带有很专门的会计技巧, 容易为非会计专业人士所理解。
摘要:长期以来, 高等学校只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 (损益表) , 形成了以其为主的高校报表体系, 这些报表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 现有高校报表体系暴露了一些不足, 本文从引入高校现金流量表的角度来解决现有高校报表体系的缺陷。
报表体系 篇9
一、现阶段我国税务会计报表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2006年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对纳税申请表进行了修订,并将不必要的项目删减。经过重新修订的纳税申请报表中主表与附表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但是在仔细研究中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缺乏完整的事物信息披露
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之中很多项目都是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准则所制定的,负债类项目缺乏完善的分类。比如在应交税费项目之中均以静态指标(年初、年末时期)对应交、未交的税额进行反映,这种模式无法将企业当年的详细纳税情况进行反映,且无法将具体的税种应交税费进行详细列出,导致诸多税费内容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之中获得。其次,在利润表中无法清楚的反映涉税存货以及应税劳务等方面的现象,比如在营业税金以及附加栏之中,仅仅对各种税费的总额进行统计,如消费额、营业额,但是却没有对税种进行明晰反映。除此之外,从所得税计算分析,在利润表中没有清楚的呈现出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没有根据具体的项目将两者的产生情况进行朱墙内反映。此外,在利润表中也没有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反映。最后,在会计报表附注之中也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并不会对会计报表附注进行严格要求,但是在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之中很多纳税信息不够明确,无法满足税务稽查工作的需要。
(二)现金流量表存在的问题
当前税务会计报表体系中现金流量表仅仅将交税纳税现金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并且反映出实际涉税收支情况,无法进一步反映涉税业务对现金流所造成的影响。比如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我国税法明确规定需计算销项税额并纳税,但是很多企业缺乏实际现金流入,形成现金流出现象。另外在委托代销业务之中,如果委托方在发出代销货物规定之间内没有获得受托方的款项,那么需要计算垫付增值税,但是当前所修订的税务会计报表体系之中没有针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反映。此外,在现金流量表中的部分内容仅仅反应出了企业当期需要缴纳的施肥,并没有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对税费所实际归属的会计期间进行准确反映,无法将所支出的税费进行区分,并且没有将实际的税负进行反映,无法将税目支出进行具体反映,导致填写信息时会存在缺漏。
(三)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
在会计报表附注之中,有很多税务机关并不会对其作出硬性要求,但是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之中所包含的纳税信息并不是从全局出发,对总体情况进行说明,无法真正满足税务稽查工作的需要。
(四)纳税申报工作难度得到提高
在当前财税分离的现状下,我国财税模式逐渐引起关注,其中在填制纳税申请表的时候需要对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进行计算,并且要对实际会计收入以及所获得的会计利润进行调整,正确计算出应纳税的所得额。这种填报工作与传统填报工作相比较,难度系数得到提升,调整项目越来越多,相关的计算程序变得更加复杂,填报工作容易出现纰漏。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税务稽查工作带来的难度。比如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减值,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处理关系是不同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行调整,但是调整的难度有所提升。
二、税务分离模式下构建税务会计报表体系的措施
上文笔者针对当前税务报表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实现税务会计报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并非仅仅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修改,而需要严格遵循税法的基本要求,针对性的编制可行的报表体系。
(一)编制税务会计资产负债表
在编制税务会计资产负债表的时候需要依据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并且要保证每一个明细的项目需要严格按照税法以及税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求。比如在财务会计体系之中,很多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是严格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但是税法则需要依据历史成本以及资产纳税的情况进行编制。总之,在财务会计资产负债计量过程之中需要严格遵循公允价值的原则,并且要遵循税法规定。
(二)编制税务会计利润表
在编制税务会计利润表的时候需要按照相关的步骤: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表。(见表1),将编制的重点放置在对各项收入的计算上。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编制税务会计利润表的时候需遵循税法的基本要求,对收入以及成本费用进行调整。
(三)编制税务会计现金流量表
在编制税务会计现金流量表的时候需要将税种与经济事项进行整合,并进一步将涉税现金的基本情况进行反映。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编制过程之中并非将税金总额作为编制基础,因此在当前所使用的税务会计现金流量表中需要增加相关的项目。比如在“税收活动现金流入”一栏中需要增设“收到曾思慧销项税额”,在“税收活动现金流出”一栏中增设“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四)编制税务会计税收总况表
当前所采用的纳税申请表没有将税收的总体情况进行反映,需要积极增加税收总况表。从实际角度分析,如果增设税收总况表,则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每一个税种的缴纳情况、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纳税管理成本等。能够实现企业进行纳税管理与税收筹划。税务会计税收总况表见表2。
(五)实现税务会计报表电算化
在科技的发展下我国企事业单位申报纳税的方式发生改变,从原先到纳税单位汇报工作转变为网上申报纳税,在这种发展情况下,需要依据对前文的分析与了解,积极设计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税务会计报表体系,但是这种做法会对税务会计人员造成影响,所以需要积极增设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
将资产负债表之中增设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主要的增设项目是对各项资产以及负债的计税基础,比如在固定资产折旧一栏中可以将折旧的方法进行填写。另外还可设定好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出折旧额。
将利润表中增设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主要增设项目是其他计税收入、计税营业成本、计税管理费用等。此外还需实现设定好计算公式,方便报税单位人员能够对成本费用的扣除额进行准确计算。除此之外,还要按照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填写。
将现金流量表中增设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时需要按照具体的经济业务进行填写,比如填写“代收消费税”或者“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并且依照相关的照片让税务机关进行审核。
另外,还需积极研究相应的电算化软件,设置税务会计模块,利用计算机积极做好税务会计信息的填写,从而真正减轻税务会计工作的难度。比如可以在软件中提前准备好各项表格,在自动生成财务会计报表的同时也可以生成税务会计报表以及纳税申请报表,这样一来可以减轻报税工作,并且可以保证税务工作的权威性与全面性。
三、结束语
在当前财税分离的状态下,我国税务会计报表体系需要具备独立性,能够清楚的将企业税负的情况与内容进行准确反映。其中税务会计报表体系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所以需要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与构建,提高税务会计报表的完善性,从而便于纳税人纳税与纳税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视磊.财税分离模式下税务会计报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商业会计,2015,08:97-99
[2]刘佳.财税分离下税务会计报表体系问题剖析及改进[J].会计之友,2015,12:91-94
[3]盖地.增值税会计:税法导向还是财税分离[J].会计研究,2008,06:46-53+95
[4]刘晓北.“财税混合”模式下税务会计核算研究[J].财政监督,2013,17:51-54
[5]刘科明.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4,16:161-164
[6]符桂珍.税务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事业财会,2007,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