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就诊流程

2024-10-15

门诊就诊流程(共9篇)

门诊就诊流程 篇1

我院是由原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 三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市级综合医院, 合并建立的苏州市立医院。近年来, 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院积极响应苏州市卫生局提出的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实事工程, 在医院推广利用“一卡通自助机”为病人实现自助挂号、缴费, 第一代一卡通自助系统的推出, 大大地节省了就诊病人挂号缴费的排队等候时间,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2]。

1 第一代医疗一卡通自助系统

第一代医疗一卡通自助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持苏州市区医保卡的参保病人首先要将医保卡和银行账户绑定使其具有电子钱包的支付功能, 然后就可以在我院的自助挂号机上自助完成挂号, 凭打印的挂号单去相应科室完成就诊。就诊结束后, 无需再到缴费窗口排队办理, 可直接通过自助挂号机办理各项费用的结算, 缴费成功后自助机会自动打印发票和指引单, 病人可凭指引单到指定医技点进行项目检查或领取药品。

然而在具体地使用过程中, 有几个问题明显地影响了自助挂号机的使用率: (1) 患者想要自助挂号必须要拥有苏州市区医保卡; (2) 持有医保卡的市民必须和银行账户绑定才能进行挂号缴费操作。这两个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一卡通自助系统的人群使用范围, 违背了医院让更多的病人享有便捷的医疗服务的初衷, 亟待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

2 医疗一卡通自助系统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 首先, 我们在挂号时增加后付费功能, 如果用户选择此支付方式, 则原来挂号时产生的需银行账户支付的一元钱可以让用户暂欠, 就诊完毕后可以在缴费时在人工收费窗口补缴这一元钱, 这样用户进行挂号操作就无需和银行账户进行绑定;其次, 决定在一卡通自助挂号机上加装二代身份证读卡器, 这样就可以让没有医保卡的自费用户通过读取身份证信息进行挂号, 并且我们在自助挂号机的软件操作界面上增加门诊号码输入窗口, 这样以前在我院就诊过的病人即使没有携带身份证, 也可以输入自己病历卡上的门诊号码进行挂号操作。通过上述的功能改进, 就可以让原来一大批自费用户、或者嫌将医保卡和银行账户绑定麻烦的病人非常便捷的在自助机上进行挂号操作, 大大扩充了一卡通自助系统的使用范围 (具体见图1) 。

3 医疗一卡通自助系统结合预约挂号

2011年底, 苏州市卫生局、苏州市卫生信息中心推出“一号通集约电话预约挂号服务平台”。针对这一新型服务, 我院在一卡通自助挂号机上也开通了预约取号的功能, 通过“一号通”预约挂号的市民到我院自助机取号就诊, 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 其中, 持医保卡用户携带医保卡至医院自助挂号机插卡取号;非医保卡用户携带二代身份证至医院自助挂号机取号;无身份证用户凭取号密码至自助机取号 (具体见图2) 。

该平台技术是由网上预约系统, WEB服务接口及HIS挂号排班系统组合实现。首先HIS挂号排班系统由医院基础数据自动产生各门诊科室一周内出诊信息, 然后调用Web Service接口通过数据库引擎 (B D E) 访问排班信息表, 如果预约名额还未达到最大值, 则Active X组件将用户选择的科室信息写进HIS挂号排班信息数据表, 表示挂号成功;如果预约名额已经达到上限, 则生成相关信息通过Web Service接口返回给应用终端。

4 结语

我院响应卫生局的号召、利用信息技术化手段, 逐步开发和完善医疗一卡通自助系统, 明显缩短了患者挂号或收费的等待时间, 得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作为医院的信息工作者,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地发展信息技术手段, 不断提高硬件质量、扩展软件功能, 更好地从信息化层面更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3,4]。

摘要:针对目前大型综合医院普遍存在着患者“看病繁”的现象, 我院积极响应卫生局医疗一卡通工程, 及时推出了一卡通自助系统。本文分析了在第一代自助系统的基础上, 我院不断改进和完善一卡通系统功能, 优化一卡通的使用流程, 并与卫生局新推出的预约挂号平台相结合,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一卡通,自助机,后付费,预约挂号

参考文献

[1]茅伟强“.一卡通”在医院就诊流程中的应用分析.计算机关盘软件与应用, 2011 (6) :67-68.

[2]费雪刚, 韩琳.一卡通自助服务系统.计算机关盘软件与应用, 2012 (23) :129-130.

[3]段绍斌, 黄刊迪等“.诊疗一卡通”自助模式在门诊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中国医院管理, 2012.32 (9) :36-37.

[4]马锡坤, 于京杰, 吴艳君, 张晓燕.基于“一卡通”的自助医疗服务系统, 中国医疗设备, 2012.27 (5) :65-66.

门诊就诊流程 篇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制定我市开展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引导和促使医院从改变患者门诊就医不方便的地方出发,优化服务环境和流程,重视内涵建设和便民优质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服务人性化,就医便捷化,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实施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

三、实施内容

(一)设立门诊“便民服务中心”。各医院在门诊大厅建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便民服务中心”,配置专门人员挂牌上岗,经过医院培训,熟悉医院工作情况,服务热情,态度亲切。统一服务内容,全市“便民服务中心”明确设立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措施四大功能:导医。导医人员要主动靠前服务,提供义务导诊,介绍就医流程使患者能顺利到达各诊疗、检查目的地;咨询。要设立现场咨询和电话咨询,咨询人员要落实“首问负责制”,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负责提供患者各类检查、检验信息和报告;预约。建立门诊病人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和现场预约系统,先从易行、可行及重点的科目实施,逐步扩大到普通门诊的预约;便民措施。“便民服务中心”要提供饮用水,提供医疗特色介绍和健康教育资料,出借轮椅,并结合医院实际推出各种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二)实行电子叫号服务。通过安装门诊电子叫号系统,在门诊候诊、收费、取药和临床检验、辅助检查等医疗区域,逐步实行电子叫号服务。患者及家属可以在候诊厅内的语音呼叫和电子屏幕的提示下,及时了解自己的就诊次序,合理安排候诊时间,体验“温馨候诊”。

(三)实行挂号收费通柜服务。各医院所有门诊挂号收费窗口实行通柜服务,就医高峰时段,挂号窗口可以收费,收费窗口可以挂号,缩短患者挂号、交费等候时间。

(四)实行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实行电话、网上预约挂号,逐步增加门诊分时段挂号

预约比例,积极推行复诊病人预约诊疗服务,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五)实行专家错峰出诊制度。各医院要采取相应政策,把专家还给病人,要求专家实行上、下午错开时间出诊,保证专家出门诊时间,鼓励专家在下午和周末出诊,尽可能满足病人在不同时段的就诊需求。

(六)开设周末门诊。二级以上医院应开设周末门诊,其中,三级医院开设周六、日全天周末门诊,二级医院开设周六、日上午周末门诊。各相关医院可组织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聘请离退休专家开展周末门诊工作,真正做到无假日医院。

(七)实行简易门诊服务。各医院可针对慢性病人等开设简易门诊,分流门诊就医患者。解决慢性病人定期开药、开单检查、复查和普通病人体检、咨询等医疗需求,将不需要到普通门诊或专家门诊诊治的患者分流出来,减少慢性病患者就诊等候时间。

(八)开设用药咨询服务窗口。各医院应在门诊设立用药咨询服务窗口,为病人提供及时方便的用药咨询服务。

(九)实行门诊病历手册“一本通”。启用全市医疗机构统一使用的《医疗机构门急诊病历手册》,从现在起至年底前为过渡期,现有门急诊病历手册和“一本通”同时使用,逐步替换。从明年开始,各医疗机构全面实现门诊病历“一本通”。启用“一本通”,既为方便患者,减少患者在各个医院就诊时重复购买病历的费用和不便。同时,医生可以通过“一本通”上的记载,比较全面地了解其他医院对患者的诊断、检查、治疗等情况,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确保患者诊治疾病的连续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十)实行部分检验结果“一单通”。二级以上医院要根据患者病情、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在不影响疾病诊断治疗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对同级医院报告单中相互通用项目的检验结果予以认可,不再进行重复检查,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十一)实行医疗服务信息“一点通”。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在医院门诊大厅设置“医疗服务信息一点通”查询机。

(十二)实行门诊就诊服务“一卡通”。各医院为就诊患者办理本院就诊卡,每位就诊病人都有自己唯一的ID号,所有病症、用药、检查、交费等信息都记录在数据库中。门诊挂号费由计算机自动计收,减少了病人就诊环节。

(十三)延长抽血服务时间。各医院周一至周日均应提供抽血服务,门诊采血室每天抽血时间从早7时30分至下午16时。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6月—8月)。

完成“门诊就诊流程再造”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市卫生局下发实施方案,对全市“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进行部署。

2、市卫生局组织各地、各单位到本市、省外先进地区、医院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3、各医疗机构制定本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工作安排,落实各项“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内容。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1、贯彻落实。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市卫生局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服务环境和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全面开展“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

2、分步实施。2009年年底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完成除电子叫号服务和“一卡通”外的其他各项工作内容;2010年6月末前,完成门诊候诊电子叫号服务和门诊就诊服务“一卡通”。鼓励各医院提前完成全部工作内容,并创新开展加强和改进医疗服务的便民项目。

3、检查指导。市及各区、县(市)卫生局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有序推进,确保成效。及时将本辖区内开展“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检查结果、工作总结上报市卫生局。

(三)总结交流阶段(2010年10月-12月)。

市卫生局对各地、各单位“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工作总结报告。

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研究部署下步“门诊、住院诊疗流程再造”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便民优质服务的长效机制。

五、组织保障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卫生系统“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慕莹担任;

副组长由局党委副书记刘凯,副局长董强、李若奇担任。

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卫生局相关处室、局信息统计中心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医政处,办公室主任由李若奇兼任。

六、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全面加强领导。开展“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是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关系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影响。是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服务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区、县(市)卫生局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为“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重在内涵建设,突出便民服务。按照“外树形象、内塑素质”的要求,着力改革现有门诊工作流程中不方便患者的环节,因地制宜,分层次、分类别、分项目地推动此项工作开展,力争做到“四个明显”:即窗口服务明显优化、医院管理明显改善、行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市民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人性化服务。

(三)强化考核评价,实行跟踪问效。各级医疗机构要创造必要的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证,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及各区、县(市)卫生局将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相关人员对实施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对不按要求开展“门诊就诊流程再造”工作的单位,实行主要领导责任追究制,在评先创优工作中给予“一票否决”,视情况取消其医院等级评审资格,并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

门诊就诊流程 篇3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01~2011—11, 我们从特需门诊挂号就诊的患者中, 每月抽查出15例就诊患者, 共计150例, 年龄5~75岁, 平均38.36岁。

1.2 方法

以问卷、笔答、口述的形式内容, 对患者的年龄, 性别 文化程度等进行评估, 重点调查患者在特需门诊就诊过程中, 对就诊环境、就诊时间、诊断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对导诊、分诊、检查等全部流程, 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2 调查结果

调查150例患者中, 其中对特需门诊就诊环境满意120例, 占调查人数80%;对就诊时间满意127例, 占84.6%;对诊断治疗满意142例, 占94.6%;技术操作满意139例, 占92.6%;对医护人员工作服务态度满意138例, 占92%;比较满意10例, 占6.6%;较差的1例, 占0.66%;不满意0例。

3 措施

3.1 以人为本,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特需门诊每天就诊的患者多且集中, 涉及病种多复杂, 每名前来患者都希望能尽快的明确诊断, 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使所患疾病得到及时的救治, 为了能满足广大患者的不同要求, 营造温馨、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和科室信誉, 给病人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 我们制作了医患联系卡, 科室就诊标志、科室简介、服务流程、服务特色及老专家业务专长。为行动不便、瘫痪的病人提供专用轮椅、担架车等免费服务, 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有专人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对不能当天拿到检查结果的外地患者, 设电话查询检查结果, 并邮寄检验报告单。让就诊患者满意, 营造和谐的就医氛围。从而提高特需门诊的就诊满意度。

3.2 强化职业素质,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树立良好职业道德, 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 从基本医疗流程开始, 坚持首诊负责制, 合理诊疗, 合理收费, 合理用药, 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缩短医患距离, 得到病人的信赖, 特别是妇科就诊患者, 在诊疗活动中常会涉及到女性方面的隐私问题等诸多问题[1], 我们要保护病人的隐私, 尊重爱护病人, 提升本专业工作能力, 提高业务技能水平。特需门诊工作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各界患者的需求, 科学的管理方式, 过硬的技术, 做到以高效、优质的服务, 让每一位就诊患者满怀信心而来, 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归, 用诚信务实的科学态度, 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3 加强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知识水平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 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 对医疗护理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健康教育落实到患者就诊的全过程中, 让患者从分诊挂号、就诊、交款、治疗处置、告知检查项目所在位置及诊疗的全部过程, 保证了一个连续性导诊服务, 缩短就诊时间, 使患者就医流程清晰明了, 在各个环节都得到健康知识的了解学习, 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对待所患疾病, 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普及健康知识, 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使医疗护理活动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与认可, 保护患者的就诊安全, 创造舒适的检查环境, 满足不同层次患者人群需求, 优化就医流程, 提升患者就诊过程的满意度, 满足就医患者需求。

4 讨论

特需门诊在保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同时, 必须更重视服务质量, 要改善就医环境, 缩短病人的就医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有23例患者, 提到缩短就诊时间, 特需门诊是医院的的一个重要窗口服务单位,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坏, 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口碑, 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心态和就诊率, 因此, 我们要把服务承诺, 人文关怀, 礼仪服务运用到工作中去[2], 加强管理, 优化就诊流程, 改善服务态度, 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

摘要:目的:更好的满足特需门诊患者的就医需求,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患者就诊时的满意度, 方法:以问卷、询问、口述的方式对在特需门诊就诊患者, 进行就诊过程中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对就诊环境、流程、医疗质量满意, 23例患者提出缩短就医时间。结论:在保证高水平医疗诊治的同时, 提高服务质量缩短就医时间, 提升了特需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满意度。

关键词:特需门诊,满意度,调查

参考文献

[1]王琳.浅谈护理工作中患者隐私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4) :181-182

门诊就诊流程 篇4

徐茹秀

(贵航集团303医院,护理部,贵州,561100)

【关键词】基层医院;门诊;工作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就医单位的环境、设备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医院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卫生事业的自身规律。在市场经济中, 医院面临自负盈亏,为了增加收入,医院就得提高门诊量,医院门诊的就诊量往往与医院 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规模有大小,就诊人数有多少。随着医院环境、设备各方面条件的改善,人员素质服务水平的提高,医院社会形象的提高,医院的门诊量将发生变化,而医院门诊量的变化与医院的社会影响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社会影响,医院就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加强经济核算。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建议。1 树立品牌意识

医院的品牌是靠老百姓对医院医德、医风的评价树立起来的,医院工作人员要树立全新的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每一个医护人员和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全院,全员,全程,全优服务。医院牢固树立医疗质量第一的理念,全面落实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投诉处理制度,满意度 测评制度等。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满意,这样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社会信誉提高了,就诊病人就会逐渐多起来。笔者就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加强医院的基础设备建设,以提高医院诊疗技术的科学含量。如透视技术方面的高分辨率影像技术设备,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检查和诊断仪器,开展多项介入治疗技术手段的创新。

2)引进各种先进化验设备,扩展化学分析研究的比例,同样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3)提倡医生用药的技巧性研究,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为病人节省开支,提高医院病床的周转率。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医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加强医院人才培养,提倡科技兴院

医院门诊人才培养对医院的发展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名医专家坐诊门诊量就会增加。开展新的科技治疗手段就会吸引更多的患者来医院就医。实行计量工资制,经常进行岗位检查,群众评议调查,养成医务工作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医疗新技术在门诊部设宣传报道专栏,或及时向患者口头进行宣传介绍。有必要时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以便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把最好的技术运用到抢救生命第一线。这就需要门诊工作人员对医疗信息的认识和理解。

2.1 提高医院收款处工作人员素质

医院收款处是为社会服务的窗口,既负责挂号又负责咨询分诊,这就要求提高收款处工作人员素质,既懂得医学知识又懂得财务知识,既负责保管门诊病历又进行收费结算,还要求工作人员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打印机。收款处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工作忙时工作人员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首先见到接触到的就是收款处的工作人员,既包含医院对就诊者的服务态度,又包含着对患者的服务过程。我们应当认识到收款处在医院的重要性,医院更应加大对收款处人员的管理力度。

2.2 提高门诊医生的技术水平

门诊诊断率的高低更是对医院评价的重要标准,这其中包括物理诊断和化验诊断,物理诊断包括影像诊断、超声波诊断、心电图和脑电图等。化验包括普通化验和特殊化验,化验项目几十种。等病人的各种检查结果出来后,最后由大夫做出诊断。这其中包括各项检查,医生的技术水平,专科大夫综合分析能力,各项综合最后才得出结论。所以医院门诊部的工作涉及面很广,部门很多,需要很好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如何为病人节省时间,成为门诊工作人员的努力奋斗目标。特别是急诊抢救中心的工作,每一分钟都是十分宝贵的。病人家属挂号、交费、取药和取各种检查诊断都需要时间。往往在几分钟就决定病人的生命,因此有的大医院提出为急救病人开绿色通道是很有道理的,先救病人后办手续是抢救病人的最好办法。加强医院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基础

当前医院自负盈亏,独立核算,面临市场经济管理的众多问题。如果医院成本核算不能真实反映其财务成果,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求医院管理者了解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本,是依据管理决策的不同目的和需求, 而采取的相关成本。尽管各种成本的名称、概念及内容不同,但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构成了成本核算这一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加强医院成本核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增强成本意识

医院要设置必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建立经济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规范经济行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思想强、经济管理知识丰富、懂业务和医疗卫生服务技术的管理专家队伍,使其确立“降低成本潜力无穷尽”的概念,本着艰苦创业、勤俭办院的精神, 千方百计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 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医疗成本中有些是必要的劳动消耗,有些是不必要的可避免的成本。如:过度的、重点的、无效的检查,采用高价的、非必要的药物,提供与治疗无关的消费品,雇佣超过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等,这些可以避免发生的成本费用,必须坚决避免。

3.3 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

医院应建立以节支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将成本管理落实到科室、岗位和个人,增强职工的经营意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效地充分利用资源。3.4 提高成本效益

医院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医院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卫生计划和方案的制订,对促进医院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患者满意度反应了患者对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或服务质量的主观感受,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增加率和医院的声誉。这一指标对医院这一以提供服务为主的非营利组织而言,也特别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就医这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务环节提出了更高也更加复杂的要求。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服务水平,医院提出了许多规章制度,用来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如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等活动。绿化美化医院的环境,增加冷热空调,为病人提供舒适的休养温度。降低医院的噪声比,把所有声音信号改为颜色数字信号,保证医院成为安静的休养场所。5.门诊流程再造

如门诊病人在分诊台免费取号就诊,缴纳药费、诊疗费用时再一次性交挂号费;有些医院将门诊挂号分散在分诊台,这样有利于准确分诊,减少病人退号情况;一些医院尝试用电话预约的方式将病人分流到下午或其他时间,避开周一高峰;还有的医院通过推荐专家来分流病人,以缓解热门专家的压力,提高门诊数量。

如果使用储值卡存储预交金,可以减少门诊收费1/3的工作量,也就是节省病人1/3的缴费时间。

门诊就诊流程 篇5

1 门诊“一卡通”

患者初次来院就诊时, 先由门诊导医护士为其填写一张个人信息表, 再到挂号窗口挂号, 工作人员将患者信息录到磁卡里, 患者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门诊就诊外, 还可以直接去其他科室就诊咨询, 无需重复挂号;医生通过全面联网的医生工作站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并生成电子处方, 患者持处方至收费处交费、取药, 不需要再次划价;到有关科室治疗、输液等, 也不用多次排队、办理手续。

2 门诊分诊排队叫号系统

患者持“一卡通”和病历至就诊科室的候诊大厅候诊。大厅有数排长椅, 2台大屏幕, 一个大屏幕显示滚动播放各专科患者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新的治疗方法、预防、保健及专家介绍等;另一个全院联网的大屏幕显示即将就诊的患者信息。患者可安心等待计算机的呼叫终端叫号。医生诊查患者只需轻按呼叫键, 大屏幕就显示被呼叫的号码, 患者至相应诊室及医生处就诊。

3 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3.1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见表1) 。

3.2 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见表2) 。

3.3 提高了患者健康健康教育知晓率 (见表3) 。

3.4 降低了患者投诉及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实施前患者投诉发生率为2.00%, 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为4.90%, 实施后均为零。

4 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体会

4.1 提高了医院管理质量

4.1.1 计算机自动排号, 体现公正、有序

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前, 患者在就诊流程中挂号、就诊、划价、交费、取药等都要人工排队, 排队秩序混乱, 等待时间长, 给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在就诊高峰时段, 更易出现排队秩序混乱及争吵现象, 从而引起纠纷。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后, 计算机自动排列序号, 公正、有序, 全院联网的屏幕及广播清楚提示即将就诊的患者, 患者挂号后即知道自己的排列序号, 增加了透明度, 使其安心候诊, 降低投诉率。4.1.2避免工作失误在使用分诊排队系统前, 医生既要维持秩序, 又要诊查患者, 工作即繁忙又不能集中精力。使用分诊排队系统后, 医生诊查下一位患者只需轻按呼叫键, 就可实施一对一的服务。既不需要维持秩序, 又有一个安静、良好的诊疗环境, 与有利于提高诊疗质量。医生工作站开具电子处方, 避免了因手工书写处方的不规范而造成的工作失误。

4.2 提高了服务质量

4.2.1 充分尊重了患者隐私

人都需要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不希望公开自己的隐私问题。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后, 实现了一对一服务, 一名医生面对一位患者, 充分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尊重了患者的人格,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4.2.2 加强了健康教育

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前维持秩序的导诊员现在专职为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良好的候诊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 并通过候诊厅的大屏幕了解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新的治疗方法、预防、保健措施,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3 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

医生工作站开具电子处方规范, 避免了患者取药时因处方不清晰而在医生与药房之间来回奔波, 浪费时间。电子处方自动划价功能, 减少了患者就诊流程中排队的程序, 减少了排队次数, 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

4.4 节省了人力资源

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前, 需1名导诊人工叫号, 高峰时段还需2名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指导患者就诊。使用之后, 计算机自动排序、叫号, 减少了人工环节, 节省了人力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

应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改善服务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了医院管理现代化, 创造了安静有序的就诊环境, 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筱, 率鹏, 孙丽霞, 等.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 2001, (8) .

医院门诊就诊路径调度研究 篇6

1 环境简述

为了有效地解决当下医院门诊路径拥堵问题,本文以M院为例进行研究。在M院门诊部就诊高峰时期人数高达1万人次,再加上陪同的家属和医院工作人员,就使得医院门诊的人员流动量约在3.5万人次。而M院在运输设备方面,其共有5层楼,1部观光电梯、2部医用电梯、4部患者电梯、2个自动扶梯以及6个步行楼梯。尽管医院为了保障患者的流动性和就诊便捷性,合理的对科室进行分配。但由于患者从众心理较强,就是大多数的患者均采用自动扶梯,楼梯和电梯则出现闲置状态,这就使得通道严重出现失衡。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时间,而且扶梯上患者较多还会对扶梯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甚至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据统计M院2小时(8:00-10:00)就诊过程人员流动情况,详情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两小时的人员路径选择分析能够发现,在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其陪同家属中,共有8641人乘坐自动扶梯,占了总数的93.3%,这也就表明了患者大多数都乘坐自动扶梯,而其他电梯则出现闲置状态。而且M院两部自动扶梯均为小马力扶梯,承载上限为7950人,而在统计的2小时内,共承载了8641人,这就超出了标准承载力8.6%这不仅增加了自动扶梯的用急性,还为患者及家属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必须要针对此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路径规划,在避免拥挤状况的同时,保障患者及家属的生命安全。

2 模型记号与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开始对模型进行假设。考虑一个单挂号点、多就诊人群、多通道约束和多就诊区域的门诊就诊系统。根据系统本身的特异性,给予定性观测数据和实体用符号进行表示。

2.1 符号表示意义

(1)对挂不同医疗单元的病人视为I;到对应就诊区域所通过通道视为J;对应的楼层数视为K。(2)用P表示陪护病人比;用AKIJ表示就诊高峰期(8:00-10:00)现场挂号及通往各个区域就诊的人数;DKIJ表示AI通过通道J到达楼层K的总路程。XKIJ表示AI是否会选择通道J到达指定楼层K(设置1为选择,0为不选择)。HJ表示各通道在就诊高峰时段的最大运载能力[3]。

2.2 模型的构建

通过对上述符号意义的分析,根据现行规则的基本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模型设计,下述为模型构建公式[4]。

DKIJ≥0,并且K,I,J均为正整数(5)

其中(1)式表示陪护比下就诊人数与路程成绩的最小化;式(2)则表示各通道承载量不能超过最大承载量;(3)式查看通道是否能够被选取;(4)式表示各医疗单元挂号病人只能选取一条通道;(5)式则表示路径非负约数,楼层数、纠正区域和通道个数均为非负整数约数。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得出下述公式[5];

其中α表示通道最大单词承载人数;U表示就诊高峰时间长度;T表示电梯通道往返一次的平均时间;β表示扶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承载系数;σ表示电梯履带承载安全承载情况下滚动一周承载人数;D表示电梯履带滚动时间;θ表示扶梯安全承载情况下人流平均间隔时间;M表示大量及设定数。

2.3 模型的假设

在对模型进行构建过程时,要对一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假设,首先排除通道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阻塞现象,本次模型构建设置成为全部开放状态。其次就是模型中陪护病人的比值是门诊中各医疗单元的平均陪护病人比。在此就是路程DKIJ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分别是门诊出到通道之间的距离和离开通道到指定科室区域就诊的距离。然后就是本次模型构建只针对现场挂号的情况,科室挂号及网络挂号不考虑其中。最后就诊区域接近的患者,设置成同一区域就诊。

3 M院实例应用

M院门诊就诊的高峰是在上午的8:00-10:00,其中涉及的科室共15个,可用电梯个数为6条[4部患者电梯(1、2、3、4号电梯),2部手扶电梯(1、2号扶梯),楼梯数为6条。医用及观光电梯不考虑其中)对前往2楼以上楼层进行就诊的路线选择分配进行求解(M院5楼为研究楼层,并不对外开放,故模型构建不参与其中)。

3.1 结果

通过对就诊患者的统计和计算得出表2、表3,其能够有效反应出去往2楼以上科室进行就诊患者的路线、电梯的选择,还能够和好的对路线的长度进行表述,降低了患者的盲目性。进而使得门诊路径边的更加有序,避免了拥挤拥堵现象的出现。同时路径的多样选择,也使得自动扶梯的人流量逐渐降低,避免了自动扶梯承载超出限额出现安全事故,为人身的安全带来极大的保障。

通过综合应用我们能够看出,M院的患者电梯和自动扶梯利用率逐渐更加均衡,在调整前自动扶梯的使用率高达93.3%,而电梯和楼梯则处于闲置状态,但在调整后各项更记得均衡。同时调整前自动扶梯在高峰期时处于超出限定运载能力运行的,这就患者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而调整后能够发现,电梯各项更加均衡,也就不会出现超标运载的现象,还使得垂直电梯能够更好地利用,提高利用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机动电梯用来解决部分具有行走苦难的患者就诊[6]。

4 结果应用

首先改进挂号单。根据计算结果,华西门诊可以根据患者就诊科室的不同,在挂号单上为患者指明行走路线以及乘坐的交通工具,从而减少患者选择的盲目性,提升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此外,就医院的整体而言,内部的人流更加合理有序,不仅可以改善就诊环境,提高整体运作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医院的美誉度。其次改造信息系统和标志。挂号单改进的实现,依赖于医院信息系统根据患者所挂科室的不同,生成挂号单,表明该科室的就诊路线和所选交通工具。并在已有标志的基础上,重点增加通道和电梯标志,引导患者的就诊路线决策。最后增加“导医”人员的职责。“导医”人员除帮助患者答疑解惑外,还应承担起督促并引导患者遵守挂号单所指路线和乘坐交通工具的责任[7]。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M原门诊就诊路径进行分析,建立了门诊挂号就诊路径最近的模型,通过数据的采集、整理以及求解,得出患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不同的科室,从而实现路径最短,有效地形成分流,避免通道拥挤,患者交通工具选择盲目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医院门诊的运行更加有效,提高效率,尽可能地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参考文献

[1]刘衍,钟胜.医院门诊就诊路径调度研究[J].工业工程,2014(4):116-122.

[2]邸星,陆源,钟胜,等.华西医院门诊挂号就诊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44-47.

[3]王磊,王弼陡,罗钢银,等.协调决策理论在门诊资源分配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4):47-48.

[4]王恕,马钦海,关志民.应用模糊移动瓶颈法的门诊患者调度[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15(5):111-114.

[5]王华东,李巍.粒子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29(5):243-246.

[6]姚锡昊.提高三级医院门诊服务效率的路径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3):77-78.

门诊性病患者就诊延误及影响因素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某省级三甲综合性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为研究点,连续3个月收集经主治医师及以上医生确诊的、愿意合作的门诊STD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国家传染病法规定上报的八大类经典性病作为STD病例入组标准,以卫生部《性病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共有300名门诊STD患者入组,212人接受访谈,应答率为70.7%(212/300),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00份。以城市户籍(63.0%)、男性患者(68.9%)为主;平均年龄为(33.42±9.84)岁(最小18岁,最大76岁);接受学校正规教育年限为0~18年,其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最多,共78人(39.4%),其次为高中及中专学历者(26.0%);已婚者142人(71.0%),未婚51人(25.5%),离异或丧偶共7人(3.5%)。共有124人(62.0%)报告在调查时点前1年内性伴侣总人数为2人及以上。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用一般情况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户籍、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等一般情况以及性伴侣人数等性行为的基本情况。(2)用求医行为问卷调查就诊延误发生情况及患者就诊前对症状的自我归因、首次去医疗机构的时间、医疗机构性质、诊断结果等。在国内外文献[2~4]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患者初次察觉疑似感染的时间至首次到具有STD诊断和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就诊的时间间隔超过7 d,即定义为就诊延误。(3)用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患者STD知识知晓程度,包括STD传播途径、病种等11个条目,每条目回答正确计1分,错答不计分,满分11分。

上述调查问卷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自编而成,全部调查以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由接诊医生将确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STD患者介绍给调查员,在取得患者口头知情同意后,在无人干扰的环境下完成访谈。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电脑,用SPSS 1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S TD患者样本患病及求医行为特征

2.1.1 STD病种构成情况

被调查STD患者中,108例(56.0%)确诊为尖锐湿疣,42例(21.8%)确诊为生殖器疱疹,25例(13.0%)确诊为非淋菌尿道炎/宫颈炎,其余病种分别为梅毒6例(3.1%),淋病5例(2.6%)混合感染7例(3.6%),男女患者在所患STD病种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945),见表1。全部样本中,39人(19.5%)有既往STD病史。

2.1.2 就诊延误发生率及主要求医行为特征

根据本研究定义,全部患者样本中有130人(65.0%)发生就诊延误;延误时间最长为394 d,就诊延误中位数时间为24天(P25=8 d,P75=64.5 d)。初次发觉感染症状后,有59人(29.5%)将症状归因为与STD患病有关,79人(39.5%)将感染途径判断为与不洁性接触有关。在最初查察觉症状后的处置决定中,36人(18.0%)报告与他人商量后作出了决定,其余164人(82.0%)表示由本人独自决定;初觉症状后,23人(11.5%)有到药店买药等自我治疗行为。在首次医疗机构就诊中,170人(85.0%)选择了县级及以上级别的公立医院或性病防治中心,25人(12.5%)选择私人医院,5人(2.5%)选择了个体诊所。

2.2 S TD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

总分为11分的STD知识调查得分最高为11分,最低0分,中位数得分为8分(P25=6分,P75=9分)。以中位数得分将被调查样本分为STD知晓程度较低和知晓程度较高两组,102人(51.0%)的知识知晓程度较低,98人(49.2%)知识知晓程度较高。

2.3 就诊延误发生影响因素

2.3.1 不同特征患者就诊延误发生情况比较

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籍性质、经济收入等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STD病种以及有无多性伴行为患者样本的就诊延误发生率进行比较,均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将患者不同求医行为等其他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STD病史、初觉感染症状后未归因为与STD有关、不认为感染来自于不洁性接触、最初处置决定由本人独自作出以及STD知识知晓程度低的患者样本,其就诊延误发生率高于对应组别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2。

2.3.2 就诊延误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

以患者样本有无就诊延误作为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来的有关联的影响因素引入回归方程,按α=0.05水准,采用向前逐步法,进行二分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主效应模型。结果显示STD病史、初觉症状时的自我归因、初觉症状后的处置决定和STD知识知晓程度4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变量参数见表3。

注:方程预测值为77.0%;表中略去了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

3 讨论

去医疗机构就诊是STD患者是求医行为的环节之一[5]。已有学者利用健康信念模式[6](health belief model,HBM)的理论假设,分析了STD患者首诊行为、遵医行为等的影响因素,发现患者的健康信念、疾病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因素比社会人口学特征因素对求医行为的影响更大[7~9]。本研究对就诊延误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亦支持这一结论。患者样本就诊延误行为与其主要人口学特征因素均无关联,而有STD病史、初觉症状时自我归因为与STD患病有关、察觉症状后的处理决定为与他人商量后作出等因素是患者就诊延误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该结果也验证了健康信念模式所反映的核心内容,即个体对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及症状感知等主观因素是影响其卫生服务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STD主要经性行为传播的特殊性,传统文化观念中对STD及STD患者的社会歧视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患者正确的求医行为[10]。本研究有68.9%的患者在最初察觉症状后的处理决定是由本人做出,这不同于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由家人共同做出求医决定的普遍规律。正因为多数STD感染与婚外性行为或商业性性行为有关,患者在担心遭受社会歧视、害怕个人隐私被发现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也更易造成就诊延误。而患者的就诊延误不仅直接造成STD的传播,也是HIV/AIDS流行的高危因素。患者样本的文化程度与其就诊延误行为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但STD知识知晓程度高是就诊延误发生的保护因素,该结果提示,面对大众的STD相关健康教育仍要以提高STD知识水平为主。可考虑在整合医疗机构(如STD门诊)和社区资源的基础上,通过STD相关健康教育倡导积极的性道德观念,提倡安全性行为,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并通过宣传减少STD的社会歧视,消除STD患者求医的心理障碍。

摘要:目的了解医疗机构门诊性病患者就诊延误行为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3个月内前来研究点就诊、愿意合作的200名门诊性病患者作为样本,以面对面访谈方式,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STD相关知识问卷和求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根据文献研究,就诊延误定义为出现STD症状后超过7d未到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就诊。结果200名STD患者样本中,130例(65.0%)患者发生就诊延误,延误时间最长为394d;就诊延误中位数时间为24d(P25=8d,P75=64.5d);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就诊延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既往性病史、出现症状后的自我归因及STD知识知晓程度等。结论研究点STD患者发生就诊延误的比例较高(74.8%);提高STD知识、促进正确求医行为对预防和控制STD/HIV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门诊性病患者,就诊延误,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The World Bank.Envisage AIDS[M].New York:the Oxford Publishing House,1997:50-77.

[2]MEYER WA,REDDY P,VANDEN BORNE,et al.Health care seeking behaviour of patients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determinants of delay behaviour[J].Patient Educ Couns,2000,41(3):263-274.

[3]PARKER KA,KOUMANS EH,HAWKINS RV,et al.Providing low-cost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eents and patterns ofrvices in two semi-urban health centers in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CAR):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and patterns of health care-seeking behavior[J].Sex Transm Dis,1999,26(9):508-516.

[4]LIU H,DETELS R,LI X,et al.Stigma,delayed treatment,and spousal notification among male patients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in China[J].Sex Transm Dis,2002,29(6):335-343.

[5]WARD H,MERTENS TE,THOMAS C.Health seeking behavior and the contro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J].Health Policy Plan,1997,12(1):19-28.

[6]刘冬先,向国华.STD患者求医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02,15(5):47-49.BECKER MH,MAIMAN LA,KIRSCHT JP,et al.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nd prediction of dietary compliance:a field exper-iment[J].J Health Soc Behav,1977,18:348-366.Chinese

[7]LIU DX,XIANG GH.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 seeking behavior among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pa-tients[J].Medicine and Society,2002,15(5):47-49.Chinese

[8]林昭春,马渝根,廖菁,等.性病患者初诊求医行为与社会人口学特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2,8(3):162-165.LIN SC,MA YG,LIAO J,el at.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st visiting-doctor behavior and social-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STD patients[J].Journal for China AIDS/STD,2002,8(3):162-165.Chinese

[9]朱武.尖锐湿疣患者情绪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4):128-129.ZHU W.Clinical analysis on mood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rainature[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3,13(24):128-129.Chinese

缓解儿科门诊就诊压力的方法探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3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560例, 按单双号来分组, 即单号就诊者为观察组, 786例;双号就诊者为对照组, 774例。入组条件:本次就诊非急诊来院;陪同家长人数至少在两人以上, 能用汉语交流,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两组患者病情、病种、年龄、家庭文化背景、社会背景、职业等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即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在每天上午儿科就诊人数高峰时间, 由专职护理人员向候诊及等待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的患者及其陪同家长介绍"今日科普专栏推出的知识要点", 并将一周的知识安排张贴在儿科门诊醒目位置, 用以提示患者及其家长按自己的需求选择去听课, 鼓励过多的陪护人员到"科普大厅"去学习, 排队时只留一人, 以免排队时过多的陪同人员之间发生矛盾, 改善就医秩序和环境。

1.2.2 实行预约服务, 即根据患者病情, 或家长的时间安排, 用"预约服务卡"分流部分患者于下午4:00-6:00来就诊, 以缓解上午就诊人员集聚现象, 缓解就诊压力。

1.2.3 宣教安排根据儿科患者的特点及陪护家长的需求我们设置了以下栏目: (1) 优教知识:根据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3], 从胚胎发育、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直至青春期各阶段特点, 父母应扮演的角色; (2) 小儿季节性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及常用急救措施; (3) 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正常值以及缺乏时导致的疾病、食物来源、日常饮食补充注意事项等。

1.2.4 宣教人员安排 (1) 人员安排:每天抽调两人有教学经验和较高年资护士进行宣教, 尽可能多地让陪护人员参加学习听课。留一人排队候诊并照顾患儿。 (2) 内容安排:单号对观察组的患者及其家长进行讲解, 时间选择在上午9:30~11:30, 两名护士分工, 一人讲解时, 另一人维持秩序, 采用循环讲解的方式, 以便随来随听;双号让患者及其陪同人员自学, 护理宣教人员适当疏导, 以维持门诊就诊秩序;对于等待检查结果的患者, 护理人员耐心疏导, 劝其不要着急, 因有些项目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如微量元素检查、肝功能检查等, 需等到11:00才能出结果。

2 评价方法

2.1

依据本站就诊流程和实际情况、患者的需求自行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排队时间、就诊环境、就诊秩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服务站整体满意度, 等等。问卷经护理专家审核后使用。在患者本次诊治即将结束时, 发放问卷, 由专人指导, 使用统一指导语, 当场填写, 当场收回。时间只需10-15分钟左右;此次发放问卷1600份, 收回1560份, 回收率97.5%。

2.2 评价标准

观察组和对照组156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服务站整体满意度, 采用Likert三级评分法 (满意、一般、不满意) ;两组患者对服务站护理服务和整体满意度"满意"者视为有效人数统计, "一般"、"不满意"视为不满意。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对护理服务和服务站整体满意度采用百分比描述性分析。

3 结果

见表1, 表2。

由表1可见,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对服务站整体满意度成正相关。

应展的环境由表2可见, 缓解儿科门诊就诊压力的做法实施前后, 患者满意人数明显提高, 经统计学检验χ2=6.335, P<0.05。所有不满意的人群都是护理工作该关注的重点。

4 讨论

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也是促进质量改进的有效途径[4]。护理服务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病人百分之百满意, 所有评价未达到满意的人群都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分析他们不满意的原因有利于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5]。我院实施缓解儿科门诊就诊压力的做法后,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每天上午门诊就诊人数高峰时间 (上午9:00~11:30) , 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学习相关知识, 缓解了儿科门诊就诊压力, 改善了就诊环境和秩序。由表1、表2可见, 患者有部分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分析其原因可能:一是有的护士知识储备不足, 在进行宣教讲解时达不到患者要求;二是护理人力配备不足, 不能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方便;对服务站整体不满意原因可能是, 门诊在收费过程中流程不尽人意, 如划价、收费分离在两个窗口进行, 增加了排队次数, 有的患者性情急躁, 不免引起不满情绪。提示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有关新知识, 不断充实自己, 以满足患者需求, 服务站在硬件设备管理上要不断更新, 以方便患者、服务于患者为宗旨。由表2可见, 实施缓解门诊就诊压力的办法后,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实施前后比较经统计学检验 (χ2=6.335, P<0.05) 有显著性差异。另外, 用"预约服务卡"实施预约服务后, 使一些病情较稳定的患者可以在下午来院就诊治疗, 上学的患者可以在放学 (小学一般15:40放学) 后、家长也可以利用下班 (18:00) 后的时间陪孩子来院就诊。这样, 避免了每天上午就诊人员集聚现象, 缓解了患者就诊压力。目前, 门诊每天有上百人参加健康知识学习, 大约有1/4的患者使用"预约服务卡"在预约时间来院就诊, 减少了门诊排长队等候、每天上午就诊人员集聚现象, 缓解了门诊就诊压力, 改善了就诊环境和秩序, 融洽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践证明, 满意的病人将更好的康复, 更少抱怨和发生纠纷, 也更容易成为回头客[6]。我院实施缓解门诊就诊压力的做法后, 门诊就诊人数比往年同期增长10%, 门诊临时输液室床位使用率始终保持在95%-120%。改善了门诊就诊环境和秩序的同时, 提高了医院对外声誉, 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步, 改善了医院生存和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超南.儿科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学信息, 2008, 21 (5) :716-717.

[2]李想珍, 刘晓, 邝星驰.门诊注射室实行预约输液的探讨[J].护理学报, 2008, 15 (4) :44.

[3]袁展文, 主编.儿科护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3, 2~3.

[4]冯志英, 王建荣, 张黎明, 等.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1) :63~64

[5]焦静, 吴欣娟, 张晓静, 等.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16 (4) :377-380.

门诊就诊流程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九月入学一年级新生, 入学半年内来我科门诊要求视力检查的视力正常或低常儿童, 筛除确诊为弱视的儿童其余均纳入统计范围。共统计135例 (270只眼) , 其中男性69例 (138只眼) , 女性66例 (132只眼) ;屈光异常需要戴镜矫正者74例, 其中男性44例, 女性30例;双眼视力正常, 及单眼或双眼轻度视力低常暂时无需戴镜者61例, 其中男性25例, 女性36例。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检查表视力检查, 常规外眼, 眼球运动眼位检查以及屈光、眼底检查, 以除外器质性病变。复方托品酰胺滴眼使睫状肌麻痹, 每5分钟点眼一次, 共3次, 待睫状肌充分麻痹后由同一位眼科医师进行电脑验光同时视网膜检影验光核对电脑验光数据。确诊为弱视的患者不纳入本统计范围。

1.3 诊断标准

双眼裸眼视力低常, 但视力大于0.5, 散瞳检影等效球镜度低于-0.75D, 矫正视力达到1.0的视力低常儿童先行药物治疗归入暂不配镜组;双眼等效球镜度小于-1.0D, -1.0D至-2.0D之间, 大于2.0以上, 以及散光大于±1.0D以上纳入分类统计对比。双眼屈光参差者以较高等效球镜屈光度作为统计标准。屈光度大于+2.0D, 但裸眼视力正常者, 纳入暂不配镜组。

2 结果

在配镜者中, 双眼等效球镜度小于-1.0D以下的低度近视占比最高, 为36.49%;其次散光大于±1.0以上视力低常儿童占比29.73%, 再次为双眼等效球镜度为-1.0D至-2.0D之间, 占比24.32%。

在未配镜者中, +0D以上儿童占绝大多数, 合计占比77.05%, 生理远视状态居多, 其次是-0.5D, 视力轻度低常, 暂时药物治疗。

从图表可以看出, 配镜者中男性高于女性, 人数占比59.46%, 未配镜女性高于男性, 人数占比59.02%。也反向印证了这一点。

3 讨论

近年来, 大量的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少年儿童近视眼的发病率在世界上已经成为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一[1]。通过各地大量的学龄期儿童视力抽样调查发现, 小学初中以及高中各年龄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也在逐年增加, 自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接近身体发育定型前这一阶段增长最为突出。而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基础研究也发现, 近视的发生发展与遗传有相关性:高度近视的发生与

单基因遗传有关;而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单纯性近视, 可能除了多因子遗传的作用外还与眼的外部环境作用有很大关系。较少的户外活动是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本次调查统计, 入学新生的视力低常人群中近视的发生率较高, 占门诊统计总人数的38.51%, 占视力低常人数的70.27%。其中双眼等效球镜度小于-1.0D以下的低度近视占比最高, 为36.49%, 双眼等效球镜度大于-1.0DD以上占比33.78%。由于纳入统计的是入学半年内新生, 分析学习造成慢性远视性离焦可能尚未显现, 更大因素可能是由于学龄前期长期慢性不良近距离用眼造成的近视为主要原因。有文献报道8岁儿童的平均屈光度已呈近视化状态, 与台湾林氏的两次调查结果一致。本调查属小样本量观察支持该结果。入学新生出现不同程度近视应予以重视, 倡导各年龄段定期视力、屈光干预监测, 屈光不正学生进行足矫配镜, 最大限度减少欠矫时间, 欠矫可能加快儿童近视的进展。

散光大于±1.0D视力低常儿童另行归类分析, 部分儿童在婴幼儿期进行过弱视康复治疗。一年级配镜新生中散光所占的比例在视力低常儿童达29.73%, 复性近视散光占散光总人数的72.73%, 混合型散光18.18%, 而远视性散光仅占9.09%。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 近距离用眼增加, 复性远视散光随年龄增长人数逐年降低, 复性近视散光逐渐增多。此年龄段的儿童屈光状态逐渐由远视性散光转入近视散光状态[2]。也说明儿童期长时间不自觉近距离用眼, 使视觉敏感期近距离用眼负担过重, 导致近视发病前移。因此应引起重视和关注, 及早的进行屈光的监测和干预。

值得关注的是, 在135例门诊统计病例中, 未配镜者61例, 其中47例双眼视力正常占比77.05%, 屈光检查处于生理性远视状态。在裸眼视力正常状态下主动定期视力检查说明家长开始重视儿童早期的视力的监测。早在1985汪芳润就提出了“隐性近视”的概念, 因此, 为了早期干预预防监测近视的发生发展, 利用近视性离焦理论, 参照双光镜, 渐进镜应用原理, 可能少量的近视离焦能减少看近处物体时的调节达到延缓近视发展的目的;对于正常裸眼视力的学生, 是否可以使用+1.5D-+2.0D近用, 人为造成轻度远视使周边视网膜呈近视性漂移, 缓解近距离用眼产生的调节滞后使视网膜中心成像质量下降, 减少模糊的视网膜影像可能刺激眼轴延长近视产生, 需临床观察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一年级入学新生各种屈光状态。方法 对入学半年内来我科门诊视力正常或低常儿童135例270只眼屈光状态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74例配镜者中, 双眼等效球镜度小于-1.0D以下的低度近视占比最高, 为36.49%;其次散光大于±1.0以上视力低常儿童占比29.73%, 在61例未配镜者中, +0D以上儿童占绝大多数, 合计占比77.05%。结论 一年级新生视力低常儿童近视性屈光发病率较高, 倡导各年龄段定期视力、屈光干预监测, 及早预防。

关键词:一年级,屈光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凤鸣, 主编.眼科全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573.

上一篇:发现教堂的艺术下一篇:梨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