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共9篇)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篇1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痔病, 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2009年上海市奉贤中医医院采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procedure for prolapseand hemorrhoids, PPH) 治疗痔病, 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PPH适用于的Ⅱ°内痔、Ⅲ°内痔、Ⅳ°内痔以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 尤其是环形痔的患者。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患者24例, 都是较严重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 有环形痔, 以及易脱垂痔。年龄26~68岁, 男11例, 女13例。随机分组, 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各12例。
1.2 手术方法
PPH一般取截石位。 (1) 置入圆形肛管扩展器; (2) 使用肛镜缝扎器对脱垂的黏膜作荷包缝合; (3) 置入圆形痔吻合器; (4) 击发吻合器, 切除多余脱垂黏膜, 并实现“悬吊”和“断流”
传统手术方法 (外剥内扎术) 一般采用外侧部分切开, 剥离血栓, 曲张的静脉等。内侧直接用七或十号丝线结扎, 或缝扎。伤口呈“V”字形, 因伤口处于污染区, 易感染, 一般不缝合。
2 结果 (表1)
3 讨论
传统概念以为痔病是由于肛门血管病变引起的。然而近年来现代肛垫学说理论逐渐为医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界所接受, 并对痔病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此理论认为“痔”本身为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 称之为肛垫, 类似水龙头的垫圈, 对肛门闭锁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当肛垫组织产生病理性肥大, 脱垂和出血, 才形成疾病, 即为“痔病”, 或民间所说的“痔疮”。中华医学会根据现代肛垫学说制订出痔病诊治的新标准, 并编入新版医学院教材。
传统手术方法一般采用外剥内扎术, 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很难达到使医师及患者满意的程度, 其原因是:
3.1 传统手术方法 (外剥内扎术) 愈合时间长, 因为伤口一般不缝合, 又处于污染区, 要通过每天换药, 消炎等治疗, 一般愈合时间在1个月以上。
3.2 传统手术方法 (外剥内扎术) , 是对肛垫的一种破坏。而根据现代肛垫理论。痔即肛垫, 为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对肛垫生理功能的破坏, 会导致部分肛门控便功能的丧失。引发患者一定程度的大便失禁及漏气现象发生。
3.3 由于传统方法破坏了肛垫, 而肛垫本身血管神经非常丰富, 因此患者术后非常疼痛, 术后复发率较高。
3.4 术后并发症较高, 包括继发性出血, 肛门狭窄等。
新PPH手术基于“肛垫下移学说”。运用特别的吻合器对脱垂的肛垫进行“悬吊”和“断流”, 也就是在切除肛垫上直肠黏膜段的同时进行自动机械缝合, 有利于黏膜下层的痔动静脉血管断流, 保留并提拉了脱垂的肛垫, 大大减少了手术创面, 有利于伤口愈合, 恢复肛垫的正常解剖结构, 从而有效治疗内痔, 与传统方法相比, 新PPH手术由于不破坏肛垫, 不损伤周围皮肤, 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肛门的生理功能, 故具有手术时间短, 术后疼痛轻微, 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及患者的普遍接受。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篇2
[关键词] 痔切除吻合器; 痔上粘膜环切术; 脱垂性痔
[中图分类号] R657.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78-01
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脱垂性痔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手术中易产生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1]。本研究应用痔切除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脱垂性痔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便,不易引发并发症,治愈率较高,减轻了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在2008年1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混合痔和内痔的800例患者的资料,患者均为脱垂性痔,使用内镜确诊。使用PPH方法治疗为实验组,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为对照组。其中病史最长为17年,最短为3年。实验组患者446例,其中男274例,女172例,患者年龄20~76岁,平均(43.1±4.9)岁,268例混合痔患者,178例内痔患者,其中有30例Ⅱ期患者,117例Ⅲ期患者,31例Ⅳ期患者;对照组患者323例,患者年龄19~80岁,平均(41.9±4.6)岁,190例混合痔患者,133例内痔患者,其中有27例Ⅱ期患者,104例Ⅲ期患者,2例Ⅳ期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选择
本研究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痔切除吻合器,包括吻合器和肛管扩张器。
1.3 方法
实验组:在手术前为患者灌肠2次,手术麻醉采用骶麻[2]。对器械进行常规消毒,将扩肛器用缝线固定,距齿线3 cm处做2个间距1.5 cm的荷包,缝合,进针孔与出针孔的距离小于3 mm,有一部分痔组织处于下端荷包内[3]。置入吻合器,旋紧调节钮,旋转旋钮至指定位置,击发,放开手柄和旋钮,将吻合器取出。术后注意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若出血使用可吸收线为患者进行“8”字缝合[6]。
对照组:在手术前为患者灌肠2次,手术麻醉采用骶麻,对器械进行常规消毒,实施外剥内扎治疗法,术后为患者换药,每天1次至患者恢复。
1.4 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脱垂彻底消失,在术后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脱垂除有部分皮赘残留外基本消失;有效:脱垂并未彻底消失,在术后6个月内复发;无效:脱垂未得到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最有效的治疗痔的方法就是实施手术[7]。传统手术方法在通过肛管时会因此处感觉神经敏感而给患者带来痛苦,且手术中易发生并发症[8],为患者的快速恢复带来困难。本研究使用PPH手术治疗方法,不需要通过感觉神经敏感部位,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临床疗效。
手术中有些事项需要注意:①在手术前为患者灌肠2次,是为了防止患者在手术后12 h内排便。②术后注意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③旋转旋钮至指定位置进行击发,放开手柄和旋钮,将吻合器取出。④手术时距齿线3 cm 处做2个间距为1.5 cm的荷包。⑤将一部分痔组织处于下端荷包内。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患者(n)治愈[n(%)]显效[n(%)]并发症发生率(%)
混合痔内痔混合痔百分率内痔百分率混合痔百分率 内痔百分率
实验组26817824793.2178100.0217.8001.1
对照组19013317994.2126 94.7115.875.34.1
P<0.05<0.05>0.05 <0.05<0.05
[参考文献]
[1] 许焕玲,徐万里,赵景林.PPH术中常规缝扎动脉搏动部位防止术后早期出血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9,6(7):28-29.
[2] Longo A.Treatment of heamorrhoidal disease by reduention of mu-cosa and heamorrhoidal prolapse with a circular suturing device:a new produce.In: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f Endoscopic Surgery[M].Bologna:Monduzzi Editiore,1998:777-784.
[3] Mehigan BJ,Monson JR,Hartley JE.Stapling procedure for haemorrhoids versus Milligan-M organ haemorrhoidectom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0,355(9206):782.
[4] Cheetham MJ,Cohen CR,Kamm MA,et a1.A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diathermy hemorrhoidopexy VS.stapled hemorrhoidopexy in an intended day care setting with longer terra follow up[J].Dis Colon Rectum,2003,46(4):491-497.
[5] 高显华,傅传刚,Paul Fallah-wandalachi Nabieu.PPH术后复发与皮赘残留:应注意区分两者[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12):1012-1024.
[6] H0 YH,Cheong WK,Tsang C,et a1.Stapled hemorrhoidectomy cost and effectiveness.Ran domized,con-trolled trial including incontinence scoring,an orectal manometry,and endoanal ultrasound assessments at up to three months[J].Dis Colon Rectum,2000,43(12):1666-1675.
[7] Bikhchandani J,Agarwal PN,Kant R,et a1.Randomized trial to compare the early and mid term results of stapled versus open hemorrhoidectomy[J].Am J Surg,2005,l89(1):56-60.
[8] Bi ER,Pena JP,Rothenberger DA,et a1.Symp-tomatie hemorrhoids:current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opera tive surgery[J].Dis Colon Rectum,1992,35(5):477-481.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0例, 男35例, 女5例, 年龄35~55岁, 病程3~10年, 其中重度内痔10例, 混合痔30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2.1.2 术前准备
术前一日给予术区备皮, 保持手术区域皮肤清洁, 术晨给予清洁灌肠。指导患者贴身穿好病号服。
2.1.3 术前宣教
向患者介绍术前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方式及优点, 以取得患者信赖, 指导患者术前练习床上小便, 预防术后尿瀦留。
2.1.4 饮食护理
手术前一天进少渣流质饮食, 指导患者术前12 h禁食, 4 h禁水。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术后24 h內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局部出血情况, 肛门处敷料有无渗血, 如有渗血, 应及时通知医生, 给予及时处理。
2.2.2 观察有无尿瀦留
PPH手术因环形切除黏膜后, 由于局部水肿, 吻合器张力的持续作用, 使交感神经受刺激, 引起膀胱逼尿肌松弛和膀胱颈括约肌痉挛, 加上骶管麻醉后骶神经恢复较慢, 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因素, 均易发生尿瀦留[1]。因此术后要注意患者排尿情况, 术后3~5 h没有尿意, 膀胱未充盈情况下主动引导完成首次排尿, 如发生尿瀦留, 先用诱导排尿的方法, 如用热毛巾敷下腹部、听流水声, 病情许可的情况下, 可下床排尿, 如无效可给予留置导尿。
2.2.3 观察术后疼痛情况
PPH手术由于仅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和黏膜下层, 在感觉神经丰富的肛管和肛周不留切口。故术后疼痛轻微[2]。
2.2.4 排便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预防便秘, 排便时切忌用力过度, 帮助患者消除排便恐惧感, 术后给予诱导缓泻剂协助排便或开塞露润滑排便, 保持肛门局部清洁, 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方法为将高锰酸钾配制成淡粉色水溶液, 水温40℃~43℃, 每次坐浴20~30min, 坐浴时将臀部全部浸入溶液中。
2.2.5 饮食指导
合理安排饮食, 注意饮食卫生, 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手术当日进流食, 如麦片、藕粉等含糖量较高食品, 术后第一日可进半流食、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 如瘦肉粥、八宝粥、馄饨。术后第一日晚可正常进食, 饮食应偏于寒, 不宜进食温热食物, 可进食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粗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苹果、菠菜、芹菜等, 少食精制食品, 注意合理搭配饮食。
2.2.6 健康指导
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合理搭配饮食, 平时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多饮水,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烟酒, 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3 护理体会
PPH作为一项新技术, 具有根治性高, 术后疼痛轻微,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但术后易发生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 因此, 重视观察术后24 h內病情变化, 加强术前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情绪, 积极准确地采取各种护理措施, 主动引导, 帮助患者3~5 h內排尿, 并及时做好排便护理, 饮食健康指导, 是减少并发症发生, 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简称PPH术) 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40例PPH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患者疼痛轻微, 平均3~5d出院, 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重视PPH术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 对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梁妙珍, 韦菊英, 罗颈根, 吻合器下痔上黏膜环切及肛垫悬吊术的护理配合.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1) :891-892.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篇4
【关键词】混合痔;PPH;外剥内扎 ;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63-01
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混合痔是指内痔与外痔相互融合,形成一整体,外剥内扎是长期以来混合痔的经典术式。随着PPH的广泛推广,似有取代传统术式的趋势,我们通过对两种术式的比较,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现将本组研究进行详尽汇报: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至2013年于岳阳县筻口镇中心卫生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接受外剥内扎术患者为A组,接受PPH患者为B组。其中A组100例,男74例,女26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1.2±3.8岁;B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2.6±3.4岁;两组患者均为Ⅲ、Ⅳ混合痔。且两者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的诊断暂行标准》[1],且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A、B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半流汁饮食,术前晚20时,术日晨8时均予以1000ml清洁灌肠。
1.2.2手术方式 A组患者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采用腰麻。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侧卧位,消毒、铺巾、扩肛、充分暴露痔核。扁桃体海绵钳钳夹内痔,于相对应处外痔作一“V”字型皮肤切口,剥离静脉丛至齿线稍上,连同内痔一并用十号丝线结扎,剪除残端,修剪创缘,同法处理其他痔核。B组患者采用常州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吻合器行PPH。腰麻生效后,患者取侧卧位,消毒、铺巾、扩肛,插入环形扩张器并固定。于齿线上4㎝作一荷包缝合,置抵钉座于荷包之上,连接吻合器组件,由侧孔勾出荷包线,并保持向外牵拉,旋紧吻合器并击发。保持关闭状态1分钟,松开后退出,如有活动性出血,需缝扎止血。
1.2.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当天均卧床休息,控制排便24小时,使用抗生素3-5天。术后第二天均使用通便药物,1: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伤口换药。术后随访3月、6月、1年,记录切口愈合后再次出现便血、肛门脱出物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参照《痔疮诊疗标准》[2],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好转:症状、体征未完全消失,便后仍有部分脱出,但能自行还纳,创面基本愈合;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术后疼痛情况(明显疼痛、轻微疼痛)、术后出血情况(便时滴血、术后大出血)、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复发情况等(3月、6月、1年)等。总有效率=(治愈+好转)/小组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A组患者治愈100例,B组患者治愈99例,好转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出血等情况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的对比分析,B组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月均无出血、脱出者;A组患者术后6月出血1例,无脱出者,B组患者术后6月出血1例,脱出1例;A组患者术后1年出血2例,脱出1例,B组患者术后1年出血2例,脱出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6月、1年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剥内扎术应用于临床几十年,经过不断创新改良,技术已非常成熟,疗效稳定可靠,且费用低廉,但疼痛明显,愈合时间长,给病人带来痛苦。PPH通过切除痔上粘膜,可上移脱垂的肛垫,切断血供使痔核萎缩。PPH由于未损伤肛管皮肤,所以无明显疼痛及水肿,且愈合时间短。但费用昂贵,术后大出血机率较高,且适应症局限,仅适用于以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临床上,孤立混合痔可用,但有点大材小用,合并乳头肥大、肛裂、皮赘等情况需配合其他手术,故应针对不同患者慎重选择,切忌盲目推荐[3]。
综上所述,外剥内扎术疗效可靠,价格低廉,但恢复周期长,疼痛明显,并发症多。PPH明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并发症少,但费用高,有较严格的适应症,应慎重选择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忱,侯学忠,赵东旭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老年环形混合痔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923-924.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护理体会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男性24例,女性5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6.3岁。病史3~35年,平均9.3年。本组患者均有反复便血史,1例有贫血。均接受过药物治疗,其中7例有痔切除史,3例有硬化剂注射治疗史。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局麻或骶麻。患者取左侧卧位,应用国产肛痔吻合器(江苏省常州市新能源医疗器械厂生产)行痔上方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的切除和吻合。
2 结果
本组均一次吻合成功,外痔部分提收不全1例。返回病房后适当补液并加用抗生素,6h后进半流质饮食,麻醉作用消失即可下床。5例感肛门剧烈疼痛,发生尿潴留7例,术后下腹坠痛6例,吻合口出血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发现、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住院2~8d,平均5d,本组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27月,无肛门狭窄或大便失禁及肛周感染,无1例复发。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常规护理
术前做肝、肾功能、血糖、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透或胸片等相关检查,控制原有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前1d进半流质饮食,备皮,术晨禁食、禁水,行清洁灌肠,嘱患者排便后清洗肛周,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mg。
3.1.2 心理护理
PPH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治疗重度痔的新技术,其原理是保留肛垫及齿线,切除痔上方直肠下端过度松弛的黏膜及下层组织,使脱垂的肛垫被拖回至原来的生理位置,同时阻断支配痔组织的血供,多数患者对手术原理及优点不是很了解,难免产生焦虑、紧张及恐惧心理,担心术中术后疼痛、术后吻合口狭窄、肛门失禁、复发等。针对这些情况,术前医务工作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明现代科学对痔本质的认识即肛垫下移学说,治疗原则为痔有症状才需要治疗,不需要根治。因为肛垫在人体具有重要的精细控制排便能力,并讲解手术方法及手术成功病例,让患者相互交流、深入了解,有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减轻他们对手术的恐惧,使其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术后护理
3.2.1—般护理
对采取骶管麻醉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位6h,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高危患者予以心电监护。6h后即可让患者下床活动,并可进半流质饮食,术中肛门内填塞纱布可于术后24h拔出。大便后嘱患者用温生理盐水溶液坐浴,保持会阴部清洁,肛门内塞痔疮栓以利于排便和防止感染。
3.2.2 并发症的护理
(1)肛周疼痛。PPH手术吻合口部位在肛管齿线上方,此处无自主神经支配,术后虽然较传统手术疼痛明显减轻,但术后当日仍有不同程度疼痛。本组29例患者术后当晚出现严重疼痛5例,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后缓解,术后24h后疼痛均可忍受。(2)术后尿潴留。因肛门手术刺激、麻醉反射性引起膀胱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以及部分患者肛门内填塞凡士林纱条均可引起尿潴留。本组有7例男性患者出现术后尿潴留,采用下腹部按摩或热敷,诱导排尿,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等,并酌情取出部分肛管内填塞的凡士林纱条,同时鼓励患者思想上要放松,消除恐惧心理,一般都能顺利排尿。本组有3例仍不能自行排尿,向其解释原因,给予留置尿管,24h后拔管,患者均能自行排尿。(3)下腹部胀痛。一般在术后当晚较为明显,可能与术中直肠受牵拉,刺激内脏神经有关,本组6例下腹胀痛,4例较轻微均自行缓解,2例较严重给予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局部微波理疗,疼痛得到缓解。(4)肛门出血。术后注意观察肛门有无出血,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吻合口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内,系术中切除的直肠黏膜不够完整或吻合口渗血所致。本组出血1例,出血量约100mL,考虑吻合口渗血所致,应用导尿管气囊注水后压迫吻合口部位12h后止血成功。术后大便带血可持续较长时间,可予口服软化大便的药物(如杜秘克)或润滑剂(如石蜡油)、肛门内塞马应龙痔疮栓均可减少大便摩擦引起的吻合口出血。
3.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饮食及有无血性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出现便秘时可用软化大便药物及痔疮栓塞肛,以利于排便及减少感染,术后2周到医院复查,行肛门指诊及肛镜检查,了解痔核萎缩情况及有无吻合口狭窄等。
参考文献
[1]Longon A.Treatment of hemorroids by reduction of mu- cosa andhemorroidal proapse.with a circcular suturing de- vicea new proce-dure.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uld con- gress of endoscopic wurgery[J].Rome Italy,1998,5:777- 784.
[2]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 (1):58—60.
[3]喻德洪,王汉涛.吻合器痔固定术的地位和前景[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1):4.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篇6
关键词:痔,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操作细节
1998年意大利学者Logon[1]首次报道了通过环形切除、吻合痔上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治疗Ⅲ、Ⅳ期痔的新方法(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该手术因其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疗效佳、风险小、易操作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大外科医师和患者所接受,成为治疗重度痔的主流术式,但此手术的效果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巧密切相关,从大量病例中,我们体会手术的成功在于操作细节。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6例患者,男110例,女66例,平均年龄36岁,其中Ⅲ期133例,Ⅳ期43例。无血液系统性疾病及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直肠下端静脉曲张患者。如有血便疑结肠、直肠病变者术前行电子肠镜检查。
1.2 方法
(1)器械:采用常州市新能源吻合器总厂有限公司的直管型一次性吻合器(GWB-33)。(2)手术方法:术前肠道准备。硬膜外麻醉或腰麻。膀胱截石位,头低臀高。扩张肛门至肛门可容四横指,在肛缘3、6、9、12点向距肛门周围5cm处各缝一针将肛管牵开固定,放入肛管扩张器,取出内芯。用丝线于距齿线上3cm处作一周黏膜下荷包缝合,放入进口吻合器抵钉座,收紧吻合器,击发切除并吻合痔上黏膜,压迫2min后取出吻合器。仔细止血,直肠肛管放置外覆凡士林纱块的引流胶管1条。最后通过肛镜缝扎器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吻合是否完全。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术后次日进食流质。
2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2(15~55)min,切除组织宽度平均3.0(2.0~3.7)cm,本组全部患者切割吻合均一次成功,无大出血、大便失禁、吻合口漏、直肠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短期尿潴留31例,术后短期肛门水肿疼痛19例,术后平均住院3(2~7)d,术后随访4周~12个月,无复发及吻合口狭窄等。
3 讨论
3.1 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最好口服泻药,术前灌肠可加重直肠下段黏膜的充血水肿,增加术中出血风险。术前扩肛:肛裂最常发生于后正中线,其次是前正中线,因而扩肛时应避免过度牵拉此处。
3.2 荷包缝合的技巧
荷包缝合是该手术的关键。PPH属微创精细手术,操作过程中始终贯穿“均匀”概念,缝合时针距,边距要均匀,荷包缝线的进针及出针点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模式,可根据脱垂部位及其程度选择,如患者6点处脱垂最严重,则荷包缝线可选择从此处打结,因为一般而言,由于直接牵拉,此处会切割较多,相应地,肛垫上提就明显。荷包缝合可选择:单荷包、双荷包、单荷包加半荷包等;亦有学者采用两次切割吻合:即按常规操作完成一次吻合后,在吻合口上方按常规操作完成第二次吻合,从而确保切除直肠黏膜宽度在4~5cm,使肛垫得到最大限度的上移。特别适用于重度痔合并直肠黏膜不完全脱垂、直肠前突患者。同时,应准确掌控缝合的深度,确保针线在黏膜下层滑行,此层组织疏松进针顺畅,如感觉进针困难阻力大,则极可能进针过深,难以牵动拉拢荷包缝线,且易造成副损伤;相反,初学者往往进针过浅,于黏膜层,易致出血和血肿,拉拢荷包缝线时易撕裂,造成切割不均匀。女性患者吻合前:吻合后必须作阴道指诊,防止阴道后壁损伤,尤其是子宫脱垂患者及多次妊娠多产或老年盆腔肌肉松弛患者[2,3,4]。
从收紧荷包缝线至击发吻合器的过程中,少数青年男性患者诉下腹部疼痛甚至剧痛,考虑与牵拉,个人痛阈有关,只要排除荷包缝合过深过高造成的副损伤,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可适当深化麻醉,一般持续时间短,吻合完成后即可缓解,有作者主张牵拉前局部注射普鲁卡因封闭,因其有引起局部肿胀甚至血肿之虞,笔者认为无此必要。
3.3 出血和血肿的防治
术中出血或黏膜下血肿,术后出血是本手术最常见并发症,重在预防,笔者体会如下:如前述,掌握荷包缝合的技巧。收紧荷包缝线后黏膜分布要均匀,旋紧吻合器前,笔者主张“两进两退”,击发前后均压迫1min,以利止。击发时,应快速而有力,一气呵成,紧密钉合,吻合后可听到清脆的“咔嚓”声,吻合口才能牢固钉合,减少出血的可能。半圆形肛窥最少有2个作用:压迫已缝合的直肠黏膜以防血肿,展平拟缝合的直肠黏膜以防漏针。如发现吻合口出血,应辨别创面渗血或活动性甚至是喷射状出血,前者经压迫数分钟后多可止血,原则是吻合口附近尽量不缝合,以免造成副损伤及术后异物反应[5]。
3.4 术后检查
术后,除常规检查吻合口外,应同时检查所切除标本是否完整、均匀,因为所切除标本与吻合口是对应的“互补”关系。如某一处标本过窄或过薄,则其相应的吻合口保留了过多组织而致吻合口凹凸不平,甚至由于吻合器本身原因或操作不当,可致切割不完整、击发吻合器后不能形成完整吻合口,可引起大出血,并潜在肠瘘的风险;反之,如某一处标本过厚,则要警惕是否切割太深,切除部分括约肌或直肠全层,尤应注意女性阴道后壁,避免直肠盆腔瘘和直肠阴道瘘。检查吻合口,宜用小肛窥,因为过度牵拉易致钉眼和吻合口附近黏膜出血,难以止血[6]。
3.5 术后处理
术后,应常规安置引流:引流管外包凡士林纱,既可压迫,润滑吻合口,又可引流,观察;至于术后尿潴留、肛周水肿疼痛、盆部会阴部感觉迟钝等情况,短期内可恢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PPH是精细微创手术,掌握其操作要领及细节,不断改进,真正体现其痛苦小,恢复快,根治率高等优势,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Longo A.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disease by reducetion of mucosa and hemorrhoidal prolapse with a circular suturing device:a new procedure[M]//Proceedings of the6th World Congress of Endoscopic Surgery.Bologna,Italy:Monduzzi Editore,1998:777-784.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63.
[3]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1):58-60.
[4]姚礼.经吻合器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6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5):288-289.
[5]汤治平,丁纪伟,邓志良,等.影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疗效的因素及改进方法[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4):422-423.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 4 5例, 男8 3例, 女6 2例;年龄1 8~7 5岁, 平均4 6.5岁。Ⅱ度2 7例 (1 8.6%) , Ⅲ度5 2例 (35.9%) , Ⅳ度66例 (45.5%) 。病程3~43年, 反复性便后痔块脱出4 5例 (3 1.0%) , 反复性便时出血5 7例 (3 9.3%) , 二者兼有4 3例 (2 9.7%) 。
1.2 治疗方法
使用强生吻合器, 按正规操作程序进行, 1 4 5例全部采用单荷包缝合。
1.3 结果
1 4 4例PPH一次手术成功, 被切除的直肠黏膜环完整;1例采用3-0可吸收线做环状缝合。平均手术时间25min, 术后住院时间4~6天。术中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122例 (84.1%) , 直肠黏膜下血肿26例 (17.9%) , 腹痛17例 (11.7%) , 吻合口分离1例 (0.7%) 。术后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49例 (33.8%) , 肛门疼痛85例 (58.6%) , 尿潴留51例 (35.2%) , 肛门坠胀便意感32例 (22.1%) , 外痔团块回缩不完全38例 (26.2%) , 吻合环狭窄5例 (3.4%) 。本组病例中无排便困难、肛门失禁、直肠阴道瘘、严重感染症者。
2 PPH的并发症及原因
2.1 术中并发症
2.1.1 吻合口出血
本组发生率8 4.1%, 是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当吻合器击发成功退出后, 吻合口通常有渗血或搏动性出血, 我们常规性采用3-0可吸收线做纵形“8”字缝合, 特别在3、7、11三点更应该重视加固缝合。发生原因: (1) 吻合钉钉合不够紧密。PPH01型号的闭合高度为1.0~2.5mm, 改进后0 3型号闭合高度为0.75~1.5mm, 旋至底端, 钉脚的高度为0.75mm, 钉合更紧密, 出血明显减少。但是, 每个患者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厚度不一样, 致使吻合钉钉合不够紧密造成吻合口出血或渗血。 (2) 吻合口过低。根据病变情况, 在肛镜缝扎器的显露下, 于齿状线上2.5~4.0cm做荷包缝合[1]。通常情况下术中吻合后, 吻合口部位有一定的出血, 其程度与吻合口距齿状线的距离有关, 距离愈往上出血愈少;相反, 如果吻合口距齿状线较近, 亦即吻合口位于内痔的中部 (部分内痔被切除) 时, 被切割的组织中包含大量的血管, 出血较多, 有时可见搏动性出血, 必须通过局部缝合予以止血[2]。吻合口部位的选择与出血有明确的关系, 我们通常选择于齿状线上2~3cm单荷包缝合。 (3) 荷包缝合层次过浅。吻合时紧贴黏膜下, 牵拉入吻合缘的组织少, 吻合钉“B”脚间组织厚度不够, 不能有效压迫止血。 (4) 吻合器击发不成功。与吻合器旋至底端过程中太松或太紧有关, 我们认为旋转达标记线时不再拧紧。吻合器击发后, 保持其在关闭状态约30s, 协助止血[3];缓慢松开手柄, 回旋吻合器缓缓退出。
2.1.2 直肠黏膜下血肿
本组发生率1 7.9%。选择荷包缝合部位偏低是发生直肠黏膜下血肿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是反复进针而损伤痔区血管, 一般在术后1周内消失, 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2.1.3 腹痛
本组发生率1 1.7%, 其中并存迷走神经兴奋表现13例 (13/17) 。原因:在牵拉直肠黏膜过程中, 肠壁肌肉被牵拉过多, 荷包缝合较深, 直接切除了部分肠壁肌肉, 麻醉不充分, 内脏神经张力过高[4]。当吻合器击发时患者诉下腹部坠胀痛, 同时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全身出汗, 且多呈短暂性, 松开吻合器后可自行缓解。
2.2 术后并发症
2.2.1 吻合口出血
本组发生率3 3.8%, 其中便时带血35例, 血便14例, 再次手术止血6例。吻合口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 多发生在术后24h内。发生原因: (1) 术中止血不彻底; (2) 吻合口位置过低; (3) 内痔痔核过大, 术中切除了部分肛垫组织, 当患者解大便时吻合钉脱落致黏膜出血; (4) 吻合器旋转过紧致使直肠黏膜坏死; (5) 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兴奋, 血压下降, 吻合口出血减少而止血不完善; (6) 粪便干结, 引起吻合口擦伤或撕裂继发出血; (7) 吻合口局部感染形成溃疡出血。
2.2.2 肛门疼痛
本组发生率5 8.6%, 其中无需应用止痛药64例, 需应用止痛药21例。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表明, 肛门直肠区域神经分布丰富, 与泌尿系统属于同一神经节段 (S2~S4) , 术后肛门疼痛、痉挛, 反射性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排尿困难, 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疼痛反射。PPH术后发生肛门疼痛常见原因: (1) 吻合口位置偏低, 距齿状线太近, 吻合钉刺激齿状线附近的躯体性感觉神经纤维或排便时吻合口受到扩张冲击, 这种疼痛较剧烈或持续时间较长; (2) 过度扩肛, 引起肛裂或损伤肛门括约肌; (3) 吻合口感染, 术后吻合口水肿致直肠壁的牵拉性疼痛; (4) 与同时处理外痔有关。
2.2.3 尿潴留
本组发生率3 5.2%。发生原因: (1) 麻醉的影响, 麻醉后对膀胱逼尿肌功能的影响会存在一段时间, 对术前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尿潴留; (2) 肛门疼痛而反射性尿道口括约肌痉挛; (3) 肛门内放置引流管或止血纱布; (4) 术后卧床, 不习惯在病床上排尿; (5) 术中及术后输液过多过快, 使膀胱过早充盈造成乏力, 引起膀胱逼尿肌松弛和膀胱颈括约肌痉挛所致。
2.2.4 肛门坠胀便意感
本组有3 2例, 发生率2 2.1%, 其中1周内消失20例, 2周内消失12例。其原因: (1) 愈合过程中吻合口发生炎性水肿; (2) 直肠功能性损伤; (3) 直肠黏膜下神经结节侵犯; (4) 与吻合口位置的选择有关, 距齿状线的距离越往上症状越轻;相反如果吻合口距齿状线较近则症状较明显。
2.2.5 肛门残留皮赘或痔核脱垂
本组发生率2 6.2%。其原因: (1) 荷包缝合的黏膜下组织不够, 达不到提拉的要求; (2) 巨大的混合痔或并有黏膜脱垂者; (3) 与吻合口位置的选择有关, 距齿状线的距离越往上提拉效果越差, 相反如果吻合口距齿状线较近则提拉效果较满意。
3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PPH手术有很多优点, 缺点同时存在, 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术前肠道准备很重要, 满意的肠道准备能够明显降低吻合口水肿、继发感染、肛门坠胀便意感、便后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我们常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散, 尽量控制在术前6小时排空肠道。 (2) 荷包缝合技巧, 缝合线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以保证切除组织的宽度相对均衡, 可防止钉合不牢、漏钉或过早脱钉, 同时注意荷包的深度要达黏膜下层才可有效悬吊肛垫和阻断内痔的动脉血供, 太浅易造成黏膜撕裂、吻合不完善, 太深易损伤括约肌而造成吻合口狭窄、排便障碍。 (3) 吻合口的选择, 应在齿状线上2~3cm处, 位置过高则肛垫悬吊不充分, 影响手术效果, 位置过低则使肛垫损伤较重, 容易出血或术后可出现感觉性大便失禁。 (4) 击发吻合器时, 应保持吻合器纵轴与直肠纵轴一致, 使吻合钉“B”脚间组织厚度钉合均匀, 预防出血。 (5) 掌握术前血压, 击发吻合器后请麻醉师协助升压, 比术前上升15~20mm Hg, 此时吻合口如无明显出血点则术后很少发生出血。 (6) PPH结合外痔切除术, 虽然增加了局部切口而增加了术后疼痛, 但肛门疼痛的程度及肛门的功能仍然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7) 围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 (8) 术后内服地奥司明片, 具有减轻血管性水肿作用, 降低吻合口水肿。 (9) 应用直肠黏膜保护药, 可减轻术后疼痛和出血, 我们把复方角菜酸酯栓与复方角菜酸酯软膏一起合用于术后镇痛。 (10) 麻醉完全, 吻合口暴露良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暂行规范 (修订)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 8 (4) :342.
[2]傅传刚.吻合器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病的前景[J].临床外科杂志, 2004, 12 (6) :323-324.
[3]杨新庆.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2002, 40 (10) :795.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 治疗痔病患者146例III、IV度脱垂性痔病患者 (A组) , 并与140例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Mmigan-Morgan, MM术) III、IV度的脱垂性痔病患者 (B组) 比较, 分析疗效和并发症, 评估疗效积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功能及安全性评价等。A组146例, 男性97例, 女性49例;年龄34~75岁, 平均年龄51.2±10.5岁;病程1个月~25年, 平均8.9年。III度痔病患者74例, IV度痔54例, 伴外痔8例, 直肠黏膜脱垂6例, 环状痔4例, 其中合并肛乳头肥大26例, 肛裂14例, 直肠前膨16例;最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有物脱出和便血, 其中66例病人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主述。B组140例, 男86例, 女54例, 年龄35~74岁, 平均年龄51.5±10.3岁。III度痔85例, IV度痔5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史上采用统计学分析,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手术方法
器械采用江苏常州海达公司的PPH03型吻合器, 包括:33 mm吻合器 (HCS33) 、持线器 (ST100) 、肛管扩张器 (CAD33) 、肛镜缝扎器 (PSA33) 。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免疫学检查、肝肾功能、胸部正位片、心电图、肝胆B超;术前1天半流质食物, 12小时禁食、8小时禁水;术前2小时清洁灌肠行肠道准备。采用腰麻, 俯卧臀高位, 碘伏消毒术区皮肤和肛管直肠, 常规铺巾, 女性患者需消毒阴道。先行扩肛, 待肛门松弛后, 插入导入器和扩张器, 移去导入器, 将扩张器 (CAD33) 在6点和12点各固定1针缝合固定于肛缘, 取出内栓。视痔疮脱出程度, 在肛镜缝扎器 (PSA33) 下、痔核上方1 cm处及其上方做黏膜下荷包缝合, 2圈荷包缝合间距1 cm。退出PSA33, 完全旋开吻合器 (HCS33) , 沿吻合器操作杆荷包线打结, 插入荷包缝线上方, 结扎荷包线, 使用持线器STI00将结扎线经吻合器2侧孔拉出, 用血管钳旋紧吻合器并牵拉结扎线。女性患者需要检查阴道后壁是否被误夹, 防止阴道壁被拉入吻合器仓中。击发后保持吻合器切割状态1分钟完成切割吻合, 完全旋开吻合器并退出吻合器。检查切割圈是否完整均匀, 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予以缝扎止血, 合并外痔等病变予一并手术处理[3], 术后观察至排便无出血即可出院。对合并有肛裂的患者, 可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操作前, 清除炎性组织, 引流通畅。术后常规使用3~5天广谱抗生素, 排便后可中药坐浴、换药, 无其他异常可常规出院, 门诊定期复查。B组为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术后常规使用3~5天广谱抗生素, 排便后可中药坐浴、换药, 无其他异常常规出院, 门诊定期复查。
(1) 疗效标准:以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为准。未愈:体征、症状均无变化;好转:痔缩小或痔核萎缩不全, 症状改善;痊愈:痔消失, 症状消失。
(2) 肛门功能判断标准:根据芬兰学者Hiltunen的评价标准, 肛门完全失禁:肛门对成形大便不能控制。肛门部分失禁:肛门对肠液、肠气、稀便不能控制, 或污染内裤。正常:肛门对大便、肠液、肠气的控制均正常。
(3) 治疗安全性评价:1级:安全, 无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 如有不良反应, 不需要作任何处理;3级:有安全性问题, 经处理后消失;4级:因不良反应终止试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A组和B组术后效果分别为95.9%和81.4%, 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是 (13.2±1.2) min和 (29.7±2.3) min。A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B组 (P<0.05) 。术后平均住院天数A组明显短于B组 (P<0.05) , 二组在术后肛门功能有效率、安全性评价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A组术后早期15例患者大便少量带血, 持续2天后自行好转。24例术后当天肛门口疼痛进行了止痛治疗, 尿潴留7例。随访1~12个月, 无复发和大便失禁。经PPH治疗后, 所有脱出肛门的痔核全部回缩, 2周后痔块萎缩, 有效率100%。本组PPH手术治疗后, 在肛管外术后第二天完全回缩到肛管内。全组无1例肛门失禁、肛周感染、吻合口狭窄、残留皮赘、肛管感染、肛周脓肿和肛缘部水肿等并发症, 随访1~6个月, 余均无特殊不适, 见表1。
*与B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A组和B组疼痛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的比较, 见表2。A组与B组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0.8% (45146) 和59.3% (83/140)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术后前3天内每天的疼痛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A组与B组的平均疼痛天数分别为0.34天和3.46天,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1975年Thomson提出了痔的近代概念, 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合并出血、脱垂、疼痛等症状时, 才称为痔病。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多发病、常见病、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0%, 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52%, 内痔最为常见, 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4]。有症状痔的治疗原则是减轻或消除痔的症状, 痔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尽可能减少对肛管解剖及组织结构的损伤, 保留肛垫组织, 并使其重新固定于原来的位置。痔的治疗较为复杂,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分段结扎术、外剥内扎术, 其缺点是创面愈合慢、疼痛、住院时间较长, 并发症较多。近年来, 随着肛垫下移学说的提出, 认为动静脉吻合调节障碍和Treitz肌的松弛断裂导致肛垫失去支持脱垂下移而发生症状即痔病[5]。因此,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临床上已经成为常用的方法, 其具有疗效确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迅速得到推广。该手术切除了肛垫上方的直肠黏腊及黏膜下层组织, 将肛垫及肛管部分组织向上悬吊, 使肛垫上移, 同时阻断了主要供痔核的血管, 使痔核供血减少而逐渐萎缩;解除了痔的症状等。本组研究可见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是 (29.7±2.3) min和 (13.2±1.2) min。A组和B组术后效果分别为93.50%与80.00%, 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小B组 (P<0.05) 。两组在术后肛门功能有效率、安全性评价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可见PPH的效果是明确的, PPH主要可以保留齿状线及肛垫的完整, 阻断了支配痔组织的血供, 控制出血症状, 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痔脱垂症状减轻甚至消失。PPH是痔上直肠末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环形切除, 并没有把痔块本身切除, 由于切断来自直肠下动脉的血液供应, 显著减少了痔的充血和肥大, 能使痔恢复原来的大小。PPH手术由于不能用局部麻醉, 患者可以感受较剧烈的下腹牵扯痛;吻合口在齿状线上2cm为宜, 吻合线过高或过低都不好。位置过低, 由于肛垫内血管较多, 而损伤肛垫容易出血;位置过高, 对肛垫的悬吊作用和向上牵拉减弱, 手术效果不明显;荷包缝合的深度应在黏膜下层, 深浅适中, 过浅容易引起黏膜的撕裂, 过深则容易损伤肌层。
PPH手术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是术后肛门部疼痛较轻, 在本研究中, 与B组比A组疼痛的发生率、平均疼痛天数和术后前3天每天的疼痛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但这并不说明PPH术没有疼痛, 研究发现仍有约16.4%的病人术后主诉肛门疼痛, 可能为PPH手术部位恰在直肠壶腹, 造成吻合后牵拉性疼痛、扩肛及使用肛管扩张器引起肛门括约肌损伤及肛门皮肤的撕裂伤。PPH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
A组术后早期15例患者大便少量带血, 持续2天后自行好转。24例术后当天肛门口疼痛进行了止痛治疗, 尿潴留7例。PPH手术后出血多为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III、IV期痔病患者黏膜下静脉曲张丰富, 作荷包时极易形成黏膜下血肿, 吻合后血肿仍存在, 排便摩擦易破裂出血。缝合组织太浅, 导致吻合口较薄弱, 吻合钉脚间组织少, 压力不够易导致吻合口撕裂、吻合不够严密, 吻合钉间距过宽而发生大出血。击发后保持吻合器在关闭状态约30秒, 可加强止血。术后吻合口部位检查是手术的必要步骤, 如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必须加缝合止血, 电凝止血后局部可用油纱布压迫止血, 排便时可自行排出。疼痛发生时多数患者经过肌注曲马多可以缓解。吻合过深, 主要原因可能为部分肛门内括约肌被切割;肛门内括约肌撕裂或肛门皮肤的损伤等因素而出现疼痛。尿潴留主要是PPH手术后肛门会阴部疼痛, 尿道括约肌松弛功能较差, 腰麻对膀胱也有影响, 术后输液过多, 患者躺在病床上不习惯排尿, 心理的恐惧等原因均可出现尿潴留。
总之, 我们通过对146例病例的观察认为, PPH通过对痔上黏膜可控性, 从根本上减少术后出血、尿潴留、大便失禁等并发症, 缩短了病程, 疗效明显。PPH与传统手术相比, 是治疗III、IV度痔病的一种新的良好方式,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节省了病人费用, 节约了医疗资源, 是值得推广的新疗法。
关键词: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Mmigan-Morgan术
参考文献
[1]姚礼庆, 唐竞, 孙益红, 等.经吻合器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6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21 (5) :288.
[2]万荣, 乔森旺.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痔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 13 (6) :375-377.
[3]林友彬, 杨中权.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32例[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5, 11 (2) :131-132.
[4]俞士法.长效止痛剂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4) :482.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篇9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人资料
2011年12月1至2012年12月, 我科收治痔疮病人100例, 男性53例, 女性47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34岁;病程15d~14个月, 平均病程10个月;71例Ⅲ期, 29例Ⅳ期。临床病状:出血、肿胀、疼痛等, 100例痔疮者均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直肠静脉曲张 (下端) 、血液系统疾病。随机将100例痔疮者分组:A痔疮组 (45例) 与B痔疮组 (55例) , A痔疮组经PPH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 诊治, B痔疮组经外剥内扎术诊治, 行PPH或外剥内扎术之后, 对比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效果、术后并发症。
1.2 诊治方法
术前, 对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所有痔疮者均行清洁灌肠、常规检查, 并禁水及食 (6h至8h) , 行膀胱截石位、硬膜外麻醉。随后, A痔疮组经PPH诊治, 对直肠肛管内、会阴部进行消毒。之后, 使肛门渐扩致4指 (保持2min) 。随后, 插入并固定钢管扩张器。于病人会阴9点处、会阴3点处分别缝合1针并实施固定, 取出内芯, 经2-0Proline缝线将肛镜缝合器放置于齿状线上, 随后, 于3点位置进针, 经荷包将黏膜下层组织、1圈黏膜进行缝合。之后, 将肛镜缝合器放置于吻合器头端, 在将荷包扎紧之后, 予以打结。于HCS33孔道内部将带线器穿过, 将结扎线取出[1,2]。用力收紧结扎线的同时, 当收紧HCS33, 击发钉仓, 使其持续30s处于闭合状态, 与此同时, 压迫止血与放松, 将HCS33取出, 将缝合器再次放入之时, 必须对吻合口进行仔细检查, 倘若存在出血或者渗血处, 当经可吸收线 (3-0) 予以缝合, 倘若无出血位置, 则于血管丰富区 (截石位) 之中的11点吻合口、7点吻合口、3点吻合口各缝合1针。随后, 将油纱条放置于肛管中, 将之固定、敷贴好。B痔疮组经外剥内扎术诊治[3,4]。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行χ2检验、t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相比行PPH或外剥内扎术之前, 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痔疮均有改善, P<0.05。在A痔疮组中, 30例痔疮痊愈, 12例痔疮显效, 3例痔疮有效, 0例痔疮无效。在B痔疮组中, 28例痔疮痊愈, 15例痔疮显效, 5例痔疮有效, 7例痔疮无效。比较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诊疗效果, A痔疮组比B痔疮组好, P<0.05 (见表1) 。
2.2 并发症
在A痔疮组中, 1例术后出血, 1例排便困难, 1例尿潴留, 1例肛周感染。在B痔疮组中, 4例术后出血, 2例排便困难, 3例尿潴留, 2例肛周感染, 比较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并发症, A痔疮组术后并发症比B痔疮组少, P<0.05 (见表2) 。
2.3 手术情况
在B痔疮组中5 5例, 手术时间: (3 3.2 1±2.8 6) m i n, 术中 (切口) 出血量: (5 3.4 3±4.21ml) , 住院时间: (9.55±1.21) d。在A痔疮组中45例, 手术时间: (13.67±2.30) min, 术中 (切口) 出血量: (14.19±2.16) ml, 住院时间: (5.42±0.6 6) d。比较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基本诊疗情况, 显然A痔疮组的基本诊疗情况比B痔疮组好, P<0.05。
3 讨论
痔疮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肛肠疾病, 病人在发病的时候会出现渗血、肿胀、疼痛、流水以及瘙痒等相关临床症状, 病程大部分比较长以及并发症比较多, 反反复复, 久治不愈[3,4]。
当前在以往传统手术治疗当中, 并发症以及复发的几率非常高, 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难[5,6]。虽然外剥内扎手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可是不足之处就是只能对4个痔核进行处理, 不然手术以后也许会出现肝门狭窄[7]。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8], 痔疮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 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其可以在痔疮上方环形将直肠黏膜以及其下层组织给予完全切除, 并对远端和近端黏膜给予吻合, 使发生肝门狭窄的几率明显减少, 并且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等优点[9,10]。本文, 比较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诊疗效果, A痔疮组比B痔疮组好, P<0.05。比较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并发症, A痔疮组术后并发症比B痔疮组少, P<0.05。比较A痔疮组与B痔疮组的基本诊疗情况, A痔疮组的基本诊疗情况比B痔疮组好, P<0.05。可见经PPH诊治痔疮更有效用, 手术易实施、安全、愈合快、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伍剑飞.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 治疗痔疮的应用体会[J].海南医学, 2009, 20 (1) :112-115.
[2]房修椢.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 治疗痔疮患者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3) 962-964.
[3]伍剑飞, 钱立友, 郭文邦.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 治疗痔疮的应用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 (10) :212-213.
[4]杨靖, 潘旭静, 陆春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围手术期的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7 (8) :82-84.
[5]张士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 治疗痔疮的临床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9) :1023-1025.
[6]黎锐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患者100例临床观察[J].健康之路, 2013, 12 (2) :726-727.
[7]孔祥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25) :154-154, 155.
[8]谷洪刚.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效果和并发症防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22) :90-90, 91.
[9]方家扬, 吴宗明, 翁俊风, 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治疗痔疮合并直肠脱垂26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 22 (11) :46-47.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推荐阅读: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07-06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01-03
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07-30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09-16
痔上黏膜套扎08-19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07-21
直肠黏膜环切术08-16
吻合器痔环切术01-16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01-12
断裂吻合术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