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

2024-06-17

企业法(精选12篇)

企业法 篇1

法律的实践价值在于适应和调控社会现实。法律诚然需要具有稳定性, 但其并非一成不变, 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适时地变化。“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 法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追求绝对的稳定, 只能是僵化, 是不可取的。当社会主义社会从这一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时, 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变化了, 法律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法律的原有稳定性就会被冲破, 并获得新的稳定性。”因此, 现行《合伙企业法》虽然是原《合伙企业法》谨慎修订的成果, 但也远非尽善尽美。总的来说, 我国现行《合伙企业法》的线条与轮廓仍嫌粗略, 需要在理论探究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一、现行《合伙企业法》的条文表述可以更为精确

现行《合伙企业法》的一些条文表述还不够严谨, 逻辑处理存有瑕疵, 故应做出相应矫正, 使其精确到位。下举两例予以说明。

(一) 以法律保护主体的称谓为例

现行《合伙企业法》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合伙企业的行为, 保护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制定本法。”经过分析可以发现, 现行《合伙企业法》在立法宗旨中虽申明了对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却遗漏了债务人、质权人等利害关系人, 未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做出开宗明义的规定, 而这些利害关系人在该法第二章第四节中被统称为“第三人”。毋庸置疑, 一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应对保护主体范围做出明确界定, 而不应有所疏漏, 如《合同法》在立法宗旨中将“合同当事人”列为保护主体而未只强调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或许是受到《个人独资企业法》立法宗旨 (受保护主体范围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 与《公司法》立法宗旨 (受保护主体范围为公司、股东和债权人) 的影响, 《合伙企业法》立法宗旨将保护主体界定为“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债权人”, 遗漏了其他利害关系人等“第三人”, 百密一疏。所以, 立法者应将“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写入《合伙企业法》的立法宗旨, 同时, 这种做法亦应为其他法律借鉴。

(二) 以责任承担形式的界分为例

现行《合伙企业法》第2条第3款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 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众所周知, 有限合伙企业可以只有一个普通合伙人。在这样一种正常的情况下, 法律怎么可能要求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呢?因为他缺乏可“连带”的对象。但如说现行《合伙企业法》中没有条文对普通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还是无限连带责任做出区别规定, 却有失公允。《合伙企业法》 (1997) 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第57条第1款曾规定:“对合伙人本人执业行为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合伙企业债务, 该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该规定, 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审议中提出:“如果‘本人’是一个合伙人, 就不存在连带责任问题, 如果‘本人’是数个合伙人, 才应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 这款规定不够清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研究认为, 需要对该款区分一个合伙人和数个合伙人的不同情况做出规定。据此, 法律委员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将这一款修改为:“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 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 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最终法律委员会的这一建议体现在《合伙企业法》建议表决稿第57条第1款中并获得审议通过。但令人遗憾的是, 现行《合伙企业法》只是在第57条中对普通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还是无限连带责任做出了区别规定, 至于其他条文 (如第2条、第39条、第53条等) , 则未做出类同处理。

二、现行《合伙企业法》的内容结构可以更加完善

现行《合伙企业法》的一些制度设计还不够精细, 显得预见性不足, 致使某些现实社会关系得不到法律对位调整。因此, 我们应找到问题所在和潜在问题, 设计和完善相应的调控机制, 完善现行《合伙企业法》的内容结构。下举两例予以说明。

(一) 以入伙人知情权的保障为例

现行《合伙企业法》第43条规定:“新合伙人入伙,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 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订立入伙协议时, 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如实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对照来看, 该条将原《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修改为“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如实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强调了原合伙人向新合伙人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使诚实信用原则进一步具体化, 明确了立法原意。应当说法律考虑的看起来很周到了, 但白璧微瑕, 实践中仍存隐忧。法律虽然赋予了原合伙人如实告知义务, 也规定了告知内容, 但是法律在告知的形式和举证上未作规定, 也没有设定相应的责任条款。这样一来, 法律规定的原合伙人对入伙的新合伙人的告知义务就很难落到实处。例如, 在丙加入合伙企业时, 原合伙人甲、乙向其口头告知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事后丙发现甲、乙所言非实, 意欲解除入伙协议并请求甲、乙赔偿其所受损失。但是,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 丙应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而这对他是极为不利的。所以, 法律欲使原合伙人的如实告知义务真正落到实处, 新合伙人的知情权得到切实保障, 就应在告知的具体形式、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至于具体操作, 可以在原条文的基础上“一改一增”。“一改”, 是对现行《合伙企业法》第43条第2款做出适当修改, 内容为:“订立入伙协议时, 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书面如实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并对告知情况是否属实负有举证责任。”“一增”, 是在现行《合伙企业法》第五章《法律责任》中增设一条 (如第×××条) , 对原合伙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后果做出规定, 内容为:“原合伙人违反本法规定, 在新合伙人入伙时未向其书面如实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给合伙企业、新合伙人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 以有限合伙人的嗣后责任为例

现行《合伙企业法》第91条规定:合伙企业注销后, 原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我们知道, “合伙企业是典型的人合企业, 其与其他企业形式的重要区别就是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据权利义务一致性原理, 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 普通合伙人可依法分得利润, 获取经济利益, 同时也应依法分担企业亏损, 承担企业不能清偿的到期债务, 即承担无限 (连带) 责任。所以, 根据本条规定, 合伙企业虽已不复存在, 但原普通合伙人仍应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承担无限 (连带) 责任。经过审视, 我们会发现现行《合伙企业法》第91条遗漏了一类责任主体——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人。在实践中采用有限合伙形式的风险投资企业大多在合伙协议中约定, 为收回投资, 有限合伙人可以在入伙前几年多分利润或者独分利润, 而普通合伙人少分或者不分利润。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研究后认为, 考虑到有限合伙企业的特点, 立法应对其利润分配办法做出更为灵活的规定。根据现行《合伙企业法》第69条的规定,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 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其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言外之意, 根据合伙协议的特别约定, 有限合伙企业的两类合伙人在利润分配上可以在特定时间内不求一致, 甚至普通合伙人完全不分利润。但该条规定并未允许有限合伙企业对其亏损分担“另有约定”。由此可知, 对于有限合伙企业而言, 尽管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承担的责任形式有所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 他们对合伙企业债务, 均应承担责任。现行《合伙企业法》第89条规定:“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和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分配。”根据权利义务一致性原理, 原合伙人如在合伙企业注销前分得一定剩余财产, 就没有理由不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承担责任。如此看来, 有限合伙企业注销后, 对于其存续期间所负债务, 原有限合伙人也应视情况予以承担。综上所述, 合伙企业注销后, 原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或者无限责任, 原有限合伙人基于权利义务一致性原理, 也应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责任, 这种责任当然为不波及其个人自有财产的有限责任。具体说来, 合伙企业注销后, 对于其存续期间的负债, 原普通合伙人 (包括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 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原普通合伙人为两个以上时所担) 或者无限责任 (原普通合伙人为一个时所担) ;原有限合伙人应当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配的剩余财产承担责任。基于为两类合伙人承担债务设定共同的前提条件, 理顺条文内容的逻辑关系, 修改后的现行《合伙企业法》第91条应为:“对于已注销的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 原合伙人如为普通合伙人,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或者无限责任;原合伙人如为有限合伙人, 以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分配的剩余财产承担责任。”

摘要:时势变化决定了我国《合伙企业法》在2006年进行修订。经过近7年的运转, 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对我国合伙企业的存续发展发挥了积极调控作用。但客观而言, 该法的线条与轮廓仍嫌粗略, 需要在理论探究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以使其条文表述更为精确, 内容结构更加完善。

关键词:合伙企业法,修订,再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331.

[2]朱少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6.292.

企业法 篇2

(1)张淼以现金5万元出资,张迪以房屋作价8万元出资,李欢以劳务作价4万元出资,另外以商标权作价5万元出资,丁辉以现金10万元出资;(2)丁辉为普通合伙人,张淼、张迪、李欢均为有限合伙人;(3)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4)合伙企业的事务由李欢和丁辉执行,张淼和张迪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也不对外代表合伙企业;

(5)普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财产份额的,不需要经过其他合伙人同意;(6)合伙企业名称为稳信物流合伙企业。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并分别说明理由:

(1)合伙人李欢以劳务作价出资的做法是否符合规定?

(2)合伙企业事务执行方式是否符合规定?

(3)关于合伙人转让出资的约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4)合伙企业名称是否符合规定?

企业文化、企业家与企业持续成长 篇3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新经济的发展,市场变化的速度正在加快,竞争的强度也越来越大。一些昔日闻名的大公司陷入困境,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民营中小企业,也在经历三五年辉煌之后,或举步维艰,或销声匿迹。无论是在传统产业,还是在新兴的信息产业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这个时代的首要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显示,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40~50年,欧洲与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 215年(阿里·德赫斯,1998);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的平均寿命则不超过40年(殷建平,1999);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4年,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为7~8年(王方剑,2000)。以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为例,从1988年成立试验区到1999年底的12年间,平均每年诞生800家企业,同时又有200家企业歇业或撤销。营业时段为l年的企业占总量的80%,3年的占70%,7年的占50%,10年的只有30%,1988年以前成立的52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比较好的企业只有联想、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几十家。

绝大多数企业何以如此短寿,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纵观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企业内部资源的挖掘得到持续成长(Penrose,1995;伯格·沃纳菲尔特,1984;蒂斯、皮萨诺和舍恩,1990;潘迪安,1992;彼得夫,1993等),基于核心能力而得持续成长(K.Prahalad、Gary Hamel,2001),积累了难以模仿的知识而获得成长(Demsetz,1988),基于战略的成长理论(迈克尔·波特,1997,2001)。上述研究似乎忽略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而人力资本主导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与演变,自然也主导了企业的创设、运作、成长与发展(丁栋虹,2002)。

由此,笔者从企业家人力资本角度来探讨企业家与企业持续成长之间的传导机制。这一研究丰富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延伸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研究领域,同时对于我国企业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指导。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成长内在动力

1.企业文化的内涵界定

刘光明(2001)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美国麻省理工科大学教授艾德佳·沙因(1985) 认为,文化是一个特定组织在处理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合问题中所学习到的,由组织自身所发明和创造并且发展起来的一些基本的假定类型,这些基本假定类型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并被认为是有效的,由此被新的成员所接受。根据沙因的研究,文化由三个层次(layer) 组成,这些层次相互作用。在文化的外层,是所谓物质层——可以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物资层以内是支持性价值观——包括战略、目标、质量意识、指导哲学等;文化的核心是基本的潜意识假定:潜意识的、暗默的一些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由外到内由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企业文化大致划分为物质文化(外围层)、制度文化(中间层)和精神文化(内核层)三个方面。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外显于厂风厂貌,内显于员工心灵,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易开刚2006)

笔者沿着前人的分析路径,从企业家人力资本角度出发同样将企业文化划分为内中外三层,其中内层即核心的价值观本质上来源于企业家的价值观,是企业家对社会、市场、企业本身的基本观念决定了企业家对于企业组织本身的架构、战略方向的抉择、企业社会态度等等。中间层是企业核心价值观走向社会的保证,具体体现为各种约束激励手段、企业大大小小的规章制度、生机勃勃而又训练有素的内部氛围。外层文化体现了企业向社会自我展现,如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产品涉及的人性化、个性化,企业诚信热情的社会形象,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内在价值观通过企业这样的组织形式同物质资本相结合负载于企业产品这样的具体物质形式,达到企业文化的外现。

2.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持续成长的传导机制

企业文化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持续成长的,它的传导机制是什么,易开刚(2006)认为企业文化从内核、制度与行为、外围等三个层面对企业持续成长产生传导作用,并遵循着“理念—制度—行为—习惯—效率—价值—成长”的企业文化传导机制。可惜作者在此只是做了归纳式描述,并没有作内在的逻辑推理。下面笔者采用追问的方式来探讨其内在的机制。

什么是企业的持续成长?对此直观的回答就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被市场所接受,不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或服务会被淘汰,那么这样的企业也就要走向终结。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能被市场接受?答案是没有这样的产品或服务。任何产品都有周期,一种产品在市场一段时间以后将会被另外一种产品代替,科技进步使今天产品换代更新的速度加快,当然我们也见到很多企业也跟着“换代”了。到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企业是具有生命周期的,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张,组织走向僵化、走向死亡(爱迪思,2004)。或者说企业及时地转化了产品、重新定位了战略企业,获得了重生蜕变(陈佳贵,1995)。但企业组织是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所缔结的契约组织(周其仁,1996)。企业组织的持续成长本质上是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存续,只有与社会相和谐,不断随时代演化的价值观才能存续。当然这种核心价值观必须有企业家注入且有后续的高层管理人员接受传承,才能让企业组织持续成长(荣兆梓,1996)。

企业的中层文化即制度文化是将企业家的想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在企业内部传达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企业家创建一家企业也许有多种原因,但他都会按照自己对于企业组织的理解来设计企业的组织架构,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并设立奖惩措施,目的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接受他的价值观,按他的意愿行事。这就是企业家将他的价值观内化为组织的价值观的过程。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的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反过来人的行为方式强化了人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经由企业家注入,通过制度化方式内化为组织本身的价值观。建设制度文化的意义在于企业组织基于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组织的效率会更高,组织的核心价值观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具体体现就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市场瞬息万变,企业的产品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在今天世界上的企业没有一家始终以一种产品打拼市场而获得持续成长。企业的物质文化也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企业核心价值指引下,企业的一系列产品只是其前进的印迹。如IBM从PC领域的巨人到向联想出售PC业务,但它的核心价值观“追求卓越”并没有改变。

企业法 篇4

2012年7月27日第十届中国工业企业物流论坛暨生产制造与物流服务业供需洽谈会在湖北襄阳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和国内企业、科研院校的代表, 以“创新服务, 融合发展”为主题, 探讨目前形势下, 工业企业和物流企业如何创新物流服务, 加快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的改革, 为何众多国有物资企业 (以下简称物资企业) 经济效益不佳, 仍步履维艰, 负重前行。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物流企业呈现彼消此长的明显反差。本文拟就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

1物资企业与物流企业的本质区别

物资企业与物流企业既有相近相似之处, 更有本质差异。二者的相同点是均属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业, 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从事流通服务的市场主体。二者均通过流通服务, 实现物资、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质量服务。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主要表现在:

1) 从服务对象看, 物资企业的“物”是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物流企业的“物”是指物品, 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退货和废弃物等, 二者含义不同。物资企业连结工业品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消费, 从生产企业购进物资销售给消费者, 在这个流通过程中从事各种流通活动, 把销售服务作为主要对象。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涵盖面则要宽得多, 除销售物流外, 还包括生产经营企业的内部物流, 以及外部的退货物流和废弃物回收物流, 也即以物品流通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为对象。

2) 从企业功能看, 物资企业从事一手购进、一手销售的营销活动, 主体功能单一。虽然也配合销售实施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和信息等服务, 但均系从属并服务于销售的辅助功能, 且彼此分割, 忽视成本核算。物流企业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要素实施有机结合, 集成系统,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进行一体化管理,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满足用户日益多样性、个性化的物流需求。物流企业关注“效益背反”, 追求整体最佳状态。

3) 从服务目的看, 物资企业服务的目的是在搞好供应、扩大销售中谋求购销差价、取得利润。在确保一定利润的前提下, 尤其是在物资价格暴涨取得高额利润的情况下, 往往忽略或不计成本。物流企业的服务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 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周到的物流服务, 包括提供货物运输、储存、包装、加工、配送等有形服务, 以及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 这是物资企业难以企及的。物流企业为社会提供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 并在物流各功能、要素实现增值服务, 降低成本, 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从管理体制看, 物资企业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产物, 由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以计划分配调拨为主的物资管理制度和流通体系。其特点是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分离开来, 生产资料又限定为工业品生产资料, 即把农业生产资料分离开来, 以计划分配调拨取代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在这种体制下, 物资企业作为物资部门组织生产资料的基层单位, 既承担企业物资部门的职能, 又担负着物资经营业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优胜劣退, 物资企业大多成为弱势企业。物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完善, 探索出一套物品的物流管理经验, 尤其是在物流中运用现代科技, 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流通领域的新态势表明, 现代物流企业是物资企业的发展方向, 物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2物资企业转型面对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 物资企业的生产资料主业经营逐年萎缩, 市场占有率连年大幅下降。整体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明显削弱, 给转型带来了困难。同时, 在流通领域还存在着物资企业转型的许多制约因素。

1) 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和影响仍然存在。

一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物资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改革开放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企业创新意识仍然不强, 习惯于传统物资营销方式, 在市场竞争中开拓进取办法不多, 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二是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 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尚未形成, 多头管理和相互划分导致流通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 流通不畅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三是生产资料市场发育不完善, 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程度低, 市场管理的法规不健全, 政出多门和不平等竞争的现象较为普遍, 伪劣产品屡禁不止, 不少市场仍然处于无序状态。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 割裂着市场的统一性。

2) 企业背负的历史包袱沉重。

一是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捉襟见肘, 退休职工多, 需上交国家大量资金。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方针导致物资企业目前一方面人浮于事, 且部分员工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懂业务、会管理、善开拓、能创新的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由于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重生产、轻流通, 以及改革开放后物资企业上缴国家利税多, 国家对物资企业投资少, 造成物资企业流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技术装备水平低下, 影响流通效率的提高, 致使物资周转慢、库存大、占用资金多, 经济效益差。

3) 流通服务方式单一,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服务方式和手段简易。物资企业大多仅能分段提供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送货等流通服务。二是企业组织规模和经济实力大多偏小, 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 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萎缩不振, 市场份额缩减, 由物资流通的“主渠道”变成了“支渠道”。三是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服务质量总体不高。不少物资企业经营粗放, 管理混乱, 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难以为用户提供适时、适量、适质、齐备、便捷的规范化服务。四是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滞后。由于全国物资系统没能建成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 虽然不少物资企业配备了电脑等装备, 但难以提供准确、及时、实用的信息, 指导决策和营销, 现代化设备成了“花架子”。

4) 改制改组未完全到位, 企业机制不适应。

一是大型物资部门虽然成建制改为物资集团总公司或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但大多是换个牌子的“翻牌公司”, 仍是产权模糊、权责不清, 沿袭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成。二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够深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物资企业虽然普遍地开展了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 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现有些物资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初步的, 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 经济效益低。虽然物资企业效益不太好, 但高层领导却拿着高额年薪, 分配没向一线职工倾斜, 职工队伍不稳, 有的人才外流, 企业凝聚力明显下降。三是企业约束机制乏力。有的企业领导盲目决策, 出现不少“三拍” (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膛保证、拍屁股走人) 工程项目, 资金有投无回;有的用企业流动资金炒股票、搞期货, 造成巨额资金损失;有的“官位”升上去, 公司跨下来, 或提前退休了事, 或易公司当“官”;有的盲目为外单位甚至个体、私营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经济担保, 造成经济损失。有的企业领导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收受贿赂、挥霍浪费。对企业业务骨干管理乏力, “体外循环”现象时有发生, 使企业雪上加霜。

5) 政策环境不宽松, 市场竞争不公平。

一是在税收政策上, 由于税制改革, 物资企业由过去按进销差额的10%缴纳营业税改为按进销差价的17%缴纳增值税, 税负加重。而对个体、私营流通企业采用包税制, 税率仅为物资企业的15%, 使物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在财会制度改革上, 国家大幅提高折旧率, 企业成本大增。三是在投资政策上, 多年来国家对流通行业的投资少, 对物资企业的投资更少。四是在金融政策上, 物资企业贷款难, 常使自有流动资金紧缺的物资企业束手无策。

3物资企业转型的对策思考

在近年物资企业状况不佳的情况下, 仍有部分物资企业通过深化改革, 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具有向物流企业转型的优势和物资基础。这部分物资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 创造条件, 发展物流, 逐步转型为物流企业, 将是可行的。

1) 转型首先需要有精通物流业务、会管理、善开拓、能创新的电子商务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由有志于现代物流事业、年富力强,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班子, 由他们物色一批职工, 每年新招收的物流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从业务熟悉的几个品牌、品种如钢材、水泥等入手, 开展代理制, 逐步实行代理、配送、加工等有机结合, 以全新的企业、诚信形象和优质的物流服务赢得市场, 打出品牌和知名度。

2) 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物流理念。物资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 提高物资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 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目前应着力抓好“三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物资企业, 只有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 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 才能向物流企业转型, 与市场经济接轨。二是由市场垄断分割观念向市场一体化观念转变。物资企业要解放思想, 树立变市场条块分割为全国市场一体化, 变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分割为商品市场一体化, 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观念。三是在企业管理观念上, 要在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根本改变, 使现代物流理念深入人心。

3) 深化企业改革, 实现制度创新。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因此, 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 都应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权形式规范, 走先改制、后转型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物流企业路子。但从现状看, 物资企业应该逐步退出。由于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相关政策也未完全到位, 因而为平稳过渡, 避免震荡, 保持社会安定, 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改制方式包括资产置换、重组再生、兼并联合、整体或部分买断等, 使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职工参股、控股或全部职工股的多元产权主体, 国有资本实现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经营上实行承包、租赁、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等多种方式。同时, 结合转换企业机制, 并在围绕和抓住企业主业优势的基础上, 向相关领域延伸, 发展现代物流。

4)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开展现代物流业务。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从现状看, 我国许多物资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用地、仓储设施、运输装卸手段和加工配送能力等物流资源, 具有相当的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物质条件。充分利用这些物流资源, 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方式进行整合, 开展现代物流服务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是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物流企业为方向,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业务创新为主线, 以整合物流功能、要素为重点, 以降低流通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为中心, 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物资经营企业可以选择物资为主业的集中经营战略或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多样化经营战略;物资储运企业可以选择物资储存为主业的运输集中经营战略或以储为主、储贸结合的多样化经营战略等。不论企业实施何种经营战略, 都应对企业内部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和一体化, 形成企业物流。在此基础上, 发展工物、物物联合, 对企业外部物资资源整合与合作, 与生产企业和其他物资企业开发社会化物流, 并合作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

5) 强强联合, 打造大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企业股份公司, 重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现在国际跨国物流公司纷纷以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抢滩中国市场, 国内电子商务平台, 如阿里巴巴, 也开始业务向下, 自己办物流、快递公司, 物流、快递公司也向上开办电子商务。势单力薄的物资企业很难与之抗衡, 需要打造大型物流企业, 利用本土优势与之竞争, 并积极创造条件, 走出国门, 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提高企业的水平, 既有竞争又可融合, 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物资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 而物流企业则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打造大型物流企业, 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物资企业, 一开始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因此, 应选择规模大、资金足、管理严、班子正、队伍强、效益好的物资企业, 按照自愿互利原则, 发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界联合, 吸纳国有、集体、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 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经验, 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物流资源,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型物流企业应充分重视信息和网络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当前要重点抓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逐步实施, 稳步建设。在不断满足实际需要中发展, 在需求和技术进步中逐步提高, 形成物流信息平台, 提高物流营运水平, 为实现集约化经营, 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 推行现代物流服务方式, 加快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逐步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大型物资企业集团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牵头组织、逐步推行。一是组织集团直属企业及部分其他小型物资企业建立连锁经营网点, 使目前分散、分割的物资流通网点逐步形成分层次的、具有相当实力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二是科学地选择在一些经济发达、交通枢纽的中心城市, 建设和改造一批物流配送、加工中心, 建成配送、加工网络系统。三是改进物资运输方式, 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推广集装箱、托盘和汽车门对门运输先进方式, 实现运输、包装的标准化。

7) 积极参加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及相关配套工程的物资设备采购、中转、运输、储存、管理的招投标, 如大型电站、高铁、高速公路、城市高架、市政建设等。合理报价, 努力跟标, 争取多中标, 中大标, 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带动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 多交一批朋友, 为公司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机遇。

4结语

企业法论文 篇5

教学站: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学号: ***

姓名: 欧素红

日期:2012年12月

浅议法律框架下的公司概念

摘 要

大陆法系关注于公司概念的阐述,对我国公司立法和理论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在继受公司法过程中,对于公司概念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2005年我国《公司法》和公司法理论所述,公司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并为公司法所承认、以公司命名的中国企业法人。

公司作为一种企业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后,不但迅速为人们所接受,而且逐渐成为起主导作用的企业形式,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公司概念在我国法律文化的语境下,是人们认知公司属性、适当运用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础。而学术界对于公司概念的表述和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将对公司的概念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司 概念 完善

一、大陆法系对公司概念的认识 大陆法系在一人公司出现以前,“几百年来传统的所谓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这一定义包含着四个特征: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是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经济组织; 公司是依照法律进行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即公司的营利性、法人性、社团性和合法性(有人简化为法人性、社团性和营利性)。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在立法中仍然是这样认识的。比如:《韩国商法》第169条规定:“本法中的公司,是指以商行为及其他营利为目的而设立的社团。”第171条规定:“公司为法人”,“但是,随着西方国家一人公司的地位逐渐为许多国家法律所承认,公司逐渐失去其社团性质的特征。“由于各个国家对于一人公司承认的程度不同,如何界定公司这一概念,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新《公司法》和公司法理论对公司概念的探讨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93年《公司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这部于2006年颁布的《公司法》,公司的法定类型总体上没有变化,不过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具体形式,不但继续允许国有独资公司,还允许一人公司的设立和存在。因此,对于公司社团性要件的理论,我国的公司立法已经不再受其约束,而实际上从立法上对公司社团性进行了否定,实现了清末以来的跨越。另外,2005年《公司法》,对于其实施前依据1993年《公司法》成产的公司如何处理,没有相应的规定(不符合1993年《公司法》要求的公司,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已经完成了清理工作,现存的公司可以认为均是依据1993年《公司法》成立的)。

对于公司的定义,学界历来都很重视。而关于公司的定义界说,学术界对于 1

公司概念的表述和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种教材专著在表述上也颇多,但是总体上来说,没有全面反映公司的本质,有必要结合2005年《公司法》和公司法理论,在公司概念的理解上有进一点探讨。

二、公司法概念的表述不同

我国关于公司法教材中对公司法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某些定义显示,即使还在继续使用,但其表述是否清楚、准确,了解此方面的研究者仍然比较少,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教材及公司研究理论,我们国家的公司法定义主要有下面四种阐述:

第一种,公司法是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以及其他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第二种,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组织和公司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三种,这种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方面认为“公司法就是调整公司在其设立、经营、消灭过程中所发生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另一方面则认为“公司法是指规定公司的种类、设立、组织、权利义务以及解散和清算的法律”。还有的认为,“实质意义上的公司法是指调整公司设立、组织、运营、交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四种,认为:公司法是调整公司的种类、组织存续和机制运行的法律规范总称。

三、有关不同公司法概念的论述 第一种公司法概念是通过列举的方式来论述的,通过把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加以罗列来进行表述,是想要全面反映的“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以及其他对内对外关系”的活动加以罗列,这种表述似乎是想把公司法规范的全部内容都反映出来。可是这样也可看出其概念存在定义不太精练和用词不太准确的问题。

第二种对公司法概念的论述比较简练,可是对公司法主要要特征却没有完成的体现。简单说就是,一个公司开展业务经营活动本身是公司行为,但是却不属于公司法调整的调整范围,属于民法、合同法或担保法的调整范围的。

第三种公司法概念的论述与第一种公司法概念论述还是有相似之处的。第四种公司法概念的论述,总的来说是比较全面的,同时也对公司法的内涵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是比较新的公司法概念。

四、公司内涵的分析

2005年《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第8条规定:“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 2

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目前对于公司的分类标准和种类的规定都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来执行的。我国大陆的公司法只分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式上,我国1993年《公司法》规定,必须2人以上才可以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但2005年《公司法》中不再有2人以上的要求,并对“一人有限公司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分别作了规定。公司法调整的对象是公司,至于具体公司的种类,这也是世界各国一直以来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公司外延的分析

公司不同于没有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与法定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同。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为投资个人所有,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股东享有股权。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投资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全体合伙人依照合伙企业法共同管理和使用,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合伙企业属于契约型企业,公司属于股权制企业。

公司不同于非公司的企业法人。在《民法通则》的构架下,我国创设了独特的企业法人和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法人分类法。公司只是企业法人的一种。公司制度是《民法通则》企业法人制度的深化和发展。随着我国《公司法》的颁行,公司以《民法通则》作为普通法,以《公司法》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所谓公司不同于非公司的企业法人,比较有典型意义的是,公司不同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就企业财产和法律调整来说,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公司以《公司法》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集体企业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集体企业以集体企业条例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公司以《公司法》作为特别法进行调整。

六、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形式,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公司法应进一步完善与充实。

参考文献:

1、江平.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87

2、江平.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

3、沈明贵.公司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

4、鲍相生.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务大全.法律出版社.1994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 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59-02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员工所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的总称。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的综合体,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使得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么做才能符合企业管理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会违背企业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1.企业硬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企业软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它是通过影响人的内心、人的思想达到激发人的一种激情,从而外在表现为某种主动性、调和性来实现管理人才的目的,进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表现为:(1)可以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的硬文化行为包括图书馆的设置、某专业相关课题的开设、设置娱乐设施、开展文艺、体育比赛等,这些活动的设置和开展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仅丰富了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素质,更重要的是可培养并加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使职工有一种归属感,使企业形成真正有效的群体。哲学上讲过,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过来对物质有反作用。因此,企业在满足职工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应满足职工精神上的需要。企业硬文化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正是由于它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要,起到了催化作用,职工工作起来就有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可以增进企业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及领导行为的影响力。企业的成败关键在领导。领导是企业管理的主体,领导行为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领导决策的科学与否,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2.企业硬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企业硬文化——生产技术也越来越为企业管理者所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关键还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求改进技术、装备,这一切归根到底离不开科学技术。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同取得这一成果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例关系。追求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科学技术则无论在降低劳动消耗,还是在减少劳动占用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硬文化同企业管理紧密相关,相互作用,它是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目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增强新产品开发意识,靠新产品、新技术占领市场。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员,增加科技投入,需要不断开发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努力做到生产一代,投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其次,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此外,要走出企业范围,和科研院、设计院及高等院校联合起来开发新产品,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快速不断地提高。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

2.约束功能。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3.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协调作用。为使企业发展达到更高的目标,必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塑造企业职工的团队意识。企业文化建设还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关心人,爱护人,尊重职工的劳动成果,使每个职工在团队内心情舒畅,从而在行动上更加协调。因此,企业市场竞争力不仅仅表现为单一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运行机制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职工之间的有机融合,是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4.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鼓励职工发挥内在动力,朝着预期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发挥最大的潜力以达到个人心理需求的更高层次。企业内先进评比、技术职称的晋升、各种竞赛活动、技术比武、演讲比赛活动开展等等,以有效的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方式,为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优惠的条件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一是要将企业核心文化全面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企业核心文化要全面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从而提炼出管理文化,如质量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可以讲,管理也是文化。现在,我国企业己经进入到文化管理时代,必须高度重视人性与管理的关系,注意培养人的价值观,让各种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凝聚员工意志、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有一个与企业宗旨相一致的事业追求,进而拓展企业与社会的交融,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将企业文化全面渗透到各项经济建设和管理活动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关系到我国企业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二是抓好企业软文化和硬文化的结合。一方面,在企业文化管理工作中,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员工具体行为,将企业的软文化融入企业日常工作中去,实现高效的员工管理。另一方面,要在建设软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将将软文化融入到企业科技活动中,使企业的科技人员团队在企业文化的陶冶下,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当中,为企业科技实力的提高不断做出贡献,从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是要提高企业文化的管理能力。(1)完善企业文化参与能力。完善企业文化宣传、贯彻、深植推进能力。组织员工学习,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明确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理解企业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理解情况,通过内部培训、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各自对于企业文化理解的分享。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具体的文化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理念,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企业文化推广要结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促进企业文化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有效实现企业文化的理念深植。(2)推动企业文化示范能力。首先,推动文化管理方式分享的能力。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制定并落实企业文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计划,并定期总结文化管理心得,吸取有益经验,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创新。其次,定期进行企业价值输送,概括企业文化理念,分享价值观念,推动企业文化的理念示范。并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出现的各类典型,进行组织学习讨论。(3)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增强管理者的文化言行感召力。企业管理者要向员工表达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意愿,形成企业的基本共同理想;根据企业基本理想,具体表述短期目标,让每位员工都能明确任务;践行企业核心文化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其次,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明确员工关心的主要内容;根据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满意情况,总结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点突破问卷中反映的问题,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四、结论

企业文化在是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竞争。虽然企业文化不会直接地看到经济效果,产生不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决定着企业能否长期地生存并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库.刍议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J].人力资源,2012(3)

2.杜宏波.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企业文化,2010(11)

(作者单位:余姚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浙江余姚 315400)

企业法 篇7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 高管社会资本

高管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无形资源,高管必须要有能力为企业获得发展资源。企业高管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可以知晓外部环境变化信息,从而对企业进行战略调整以提高企业适应能力。高管是企业的反映体,其日益强化的社会资本必定会反映在企业层面,其拥有的社会资本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源,还可以帮助企业进入高利润行业,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适应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H2: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2. 企业适应能力

胡大力认为企业适应能力指企业在适应、协调外部环境的过程中能正常经营的能力,实质上也就是企业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动改变企业行为以找到外部市场适当位置的能力。陈国权论证了企业能保持长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就是能正确认识把握它与环境的关系。董保宝研究发现企业的适应能力越强,在环境变化时能比竞争者反应更快。张凤海研究发现企业适应能力对企业盈利性和成长性有正向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H3:企业适应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根据以上理论假设H1、H2、H3,可以认为高管社会资本通过提高企业适应能力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路径可能是存在的,从而可以继续提出以下假设:

H4:企业适应能力在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1. 变量测量与模型构建

本文的问卷是结合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进行,再与常州3家知名企业的8名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对初步设定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深度讨论,对问卷调查表作进一步的修改,最后确定了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1)企业高管社会资本。借鉴马富萍对高管社会资本的划分,本文将高管社会资本分为商业性社会资本、公共性社会资本与政治性社会资本。其中,商业性社会资本指高管与客户、同行竞争者和供应商及其他行业的高管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公共性社会资本是指高管与中介机构负责人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政治性社会资本是指高管与政府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2)企业适应能力。参考贺远琼等对企业适应能力的分类,本文将企业适应能力分为市场适应能力与非市场适应能力两个维度。问卷中共设置了8个问题测项。(3)企业绩效。学者们一般选用会计指标和市场指标衡量企业绩效,比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Tobin's Q和股票报酬率等。但问卷调查很难获取会计指标与市场指标相关值,所以本文采用市场份额增长率、销售额增长率和利润额增长率等相对指标衡量企业绩效。综上构建企业高管社会资本、企业适应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如图1:

2. 研究样本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江浙两省,对这两省企业高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16份,回收536份,共获取有效问卷463份,实际回收率为87.01%,问卷有效率为86.38%。关于样本来源方面,江苏地区占54.5%,浙江地区占45.5%;在463份问卷中,国有控股公司占38.2%,外资企业占21.5%,传统国有企业占26.8%,民营企业占13.5%。

3. 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所涉及的变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假设。选用指标χ2/d、RMSEA、GFI、CFI、AGFI、NFI、PNFI与PCFI,验证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当路径系数相对应的P值小于等于0.05时,说明统计具有显著性。此外,潜变量的组成信度应当在0.7以上及潜变量的萃取变量在0.5以上。具体数据处理工具包括SPSS16.0和AMOS17.0等软件。

4.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1)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s系数检测变量信度,一般认为Cronbach's大于0.8时样本量表为高信度,企业绩效的Cronbach's值最高为0.921,其他变量的Cronbach's值也都符合标准,这表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2)效度分析

量表的效度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数据显示来看,各项指标的拟合度都符合适配标准,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三、研究结果

1. 各变量间关系的检验

基于前文理论分析与问卷调查数据,对高管社会资本与企业适应能力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到高管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适应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85(P=0.000),表明企业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适应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模型拟合度较好,假设H1得到验证。其次,采用相同的方法检验高管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适应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2、0.68,表明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适应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2、H3得到验证。

2. 整体理论模型检验

将企业高管社会资本、企业适应能力与企业绩效三者放在同一个结构方程模型中作进一步检验(如图2所示),检验企业适应能力是否在企业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以验证假设H4是否成立。

注:ei(i=1,...,8)、rj(j=1,2,3)表示测量误差;xij(i=1,...,3;j=1,..,3)、yij(i=1;j=1,..,3)表示路径数。

(1)整体理论模型拟合度检验

基本拟合度检验结果见表4,各变量的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7,企业高管社会资本、企业适应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组合信度均大于0.7,萃取变异量均大于0.5,说明模型的基本拟合度较好。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χ2/df=1.256<2.00,RMSEA=0.026<0.08,GFI=0.964>0.90,CFI=0.996>0.90,AGFI=0.952>0.90,NFI=0.905>0.90,PNFI=0.750>0.50,PCFI=0.762>0.50。各项拟合指标均符合标准,表明整体模型拟合度较好。

(2)整体理论模型路径分析

由表5可知,高管社会资本与企业适应能力的路径系数y11为0.725,企业适应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y13为0.559,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适应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适应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高管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y12为0.012,没有通过p值检验(p=0.567),说明加入企业适应能力变量后,高管社会资本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因此企业高管社会资本通过提高企业适应能力间接提高企业绩效,企业适应能力是企业高管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假设H4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启示

1. 研究结论

高管社会资本、企业适应能力均是企业绩效重要影响因素。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适应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社会资本越丰富,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企业适应能力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当把高管社会资本、企业适应能力与企业绩效三者放入一个模型中考察时,发现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适应能力有积极影响,企业适应能力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但高管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企业适应能力在高管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2. 实践启示

(1)高管社会资本并不等同于寻租收益,高管的一切关系也不能都视为高管社会资本。高管社会资本价值是高管通过个人具备的社会关系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且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具备价值,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和法律要求的裙带关系不是社会资本,而是社会资本赤字。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对高管社会资本的研究,也限制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2)企业高管要注重培育其社会资本,在拓宽社会资本的渠道方面,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企业高管要尽可能多地与企业纵向、横向相联系企业的高管建立联系,这有助于高管获得来自企业外信息。第二、加强与政府官员的联系。在中国,尽管政府已经声明让经济发展依靠市场调节,但是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还未完全转变,政府依然是企业重大利益相关者。企业高管可以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会议论坛,增加自身与政府官员打交道的机会,或者高管可以试图让自己当选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以此参与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第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企业高管参加公益活动,既能得到更多人脉又能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获得社会公众的好评,提高企业社会形象。

(3)高管要提高个人社会资本质量。一方面要提高信任度,将以关系为主导的社会资本转变为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提高网络关系质量,以获得更良好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坚持互惠原则,不损害对方利益。

参考文献

[1]杨秀芝,李柏洲.企业适应能力的内涵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7,(4):166-167.

[2]胡大力.企业竞争力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4(5):39-49.

[4]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3):92-101.

[5]张凤海.动态能力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6]马富萍.高管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影响的研究--高管持股的调节作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4):47-53.

企业法 篇8

一、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灾难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均向灾区伸出援手。在企业界的捐款中王老吉以1亿元的捐款名列国内企业之首,通过这次捐款王老吉收获了极好的社会声誉。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该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与供应商构建、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夯实奠定良好基础

企业通过切实、全面地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与其供应商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促进沟通、加强彼此间的信任,建立比商业关系更加牢固的关系纽带。企业长期稳定的供应商能够降低企业的存货采购、管理、仓储成本,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助力。企业可以与其供应商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与供应商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提升各自的企业形象,强化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进而促进共同发展。企业通过履行其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使供应商享有包括对企业经营、管理在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等权利,从而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确保企业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而当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时,企业也能及时向包括供应商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披露有关信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应该遵循公平交易、互利共赢、诚实守信的原则,抵制各种短期利益的诱惑,建立长期的互利合作关系,进而促使各方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再选择及不确定性成本,全面降低存货的采购、仓储、纠纷解决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赢取客户信任、开拓市场份额

企业的客户资源是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拥有的最宝贵资源,客户不仅是企业生产的商品、提供的服务价值的最终决定者,也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企业声誉能为企业赢得忠实的客户。国内学者周延风通过实证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与消费者对企业声誉的评价有正相关关系,同时,他们还发现消费者及产品的特征对相关关系有调节作用。因此,企业认真全面地履行社会责任能极大的提升企业声誉,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相关学者通过对客户关系的研究发现,开发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老客户的成本,高度满意的客户能为企业带来客户忠诚度、吸引新客户并自觉维护企业品牌,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鉴于此,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规范的客户投诉与反馈系统、建立客户管理机构等方面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强化企业与客户间的沟通。

(三)履行纳税、环保方面的责任,改善增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是企业做大做强、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条件。政府治理社会维护国家安全,投资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公益等社会方面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社会资源。相对于企业资本而言,社会资本的占用成为企业经营的基础条件。因此,企业必须对社会资本的使用支付必要的成本,否则,政府将缺乏资金投资公共基础及社会基本建设。企业不妥善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将失去社会的认可和社会的信赖,不仅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实践表明,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能改善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通过媒体关注,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及企业价值

媒体关注是企业披露CSR信息的主要动力之一,国内学者赵颖和马连福指出,媒体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负面报道会使企业面对更多的来自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压力,因此,企业会更加积极的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正面情况。媒体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监督者,能客观真实的报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负面行为,并褒奖其正面行为。基于此,媒体关注会增加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关注,那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良好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其企业竞争力及企业价值。

二、企业加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实现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观念转变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其行为仍体现在“经济人”的层面,而“经济人”的角色决定了它必须追求利润,通过实现利润寻求发展,但现今企业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并不代表着其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是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使企业品牌、企业信誉、社会形象等多方面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需要完成从“经济人”到“社会人”观念的转变。作为一个“社会人”,就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

(二)注重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不可避免的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如何提升企业价值也同样需要注重成本效益原则,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控制经营成本,并把企业社会责任引起的社会效应最大程度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把社会责任转变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三) 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披露

首先,良好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降低融资成本。国外学者Dhaliwal et al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那些较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其融资成本更低。国内学者孟晓骏也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其次,企业信息披露能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张晓洁和朱卫东(2010)以消费者为视角,自行构建了一个CSR评分体系表,以2007-2009年间的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CSR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地位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食品饮料业CSR信息披露程度总体不高,且CSR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地位之间的相关程度逐年提高,CSR因素成为消费者在考虑是否进行购买时的影响因素之一。综上,企业应当将CST信息披露作为战略层次的部署,认真细致地披露与CSR有关的信息,并积极扩展CSR信息披露平台。

参考文献

[1]徐丽萍,辛宇,祝继高:《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1(03).

[2]赵颖,马连福:《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及启示》,《证券市场导报》2007(08).

企业法 篇9

一、企业信用的含义

国内外的学者给出了企业信用的不同理解。不过总的来说企业信用是客户对其产品质量的预期;是通过利益相关者对其历史行为的观察而形成的信用;是利益相关者根据企业信号所形成的一种判断, 更是一种组织声望, 代表着企业也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权威、特征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企业信用是各类经济组织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短期利益, 为了虚物利益而放弃实物利益行为的表现, 是对经济组织的诚信和名誉的总体评价, 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由上述对企业信用不同方面的阐释来看, 广义的企业信用不仅仅表现为企业对债务的按期偿还, 还应当包括企业对各种法律和道德承诺的履行, 是社会对企业要求履行的承诺。因此, 广义的企业信用就是社会对企业履行承诺的能力和意愿的预期, 是对企业“诚信和信誉的总体评价”, 并包括了企业履行承诺的范围和社会对企业信用的认知程度。

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 源于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主体而表现的。企业在追求一种目标, 培育一种文化时, 具有某种决策的自由空间, 但同时会影响到人、社会和自然。凭借所有这些特征, 有理由认为, 企业是一个道德的行为者。换言之, 企业责任的主体或承担者能够而且应当负有责任。责任不仅由一套伦理价值观念和规范所构成, 而且要落实到行为者身上。从最简单的意义上理解,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社会领域内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回应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最本质的特征是由于企业在社会领域内的自身行为引起的必然结果。

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个方面责任。其中, 经济责任强调效率与公平, 法律责任则是国家强制性的“硬约束”, 而伦理责任是社会规范的“软约束”, 慈善责任则是企业自觉性承担。

可以说, 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即利益相关者——负责。

三、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 我们都知道, 两者不是各自孤立的, 他们存在这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从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看来, 企业信用是社会对企业行为的认可, 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企业对社会的回报。一个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信守承诺, 承担道义,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那么企业就拥有了良好的企业信用, 为了维护企业的信用, 企业在得到大众的认可后, 需要对社会进行回馈, 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的信用又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提高。

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年的铁锤砸出了海尔过硬的质量, 创造了二十年发展成跨国公司的奇迹;得到了认可的海尔, 建立多所希望工程小学, 同时其所有事业部全通过清洁生产考核, 其产品节能冰箱获得“节能明星大奖”, 在环保节能方面, 海尔可谓走在同行业的前列。取得这些成绩, 还有赖于海尔“人人是人才”的理念, 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从海尔的例子可以看出, 良好的企业信用建立在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 又会使企业信用增强。两者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无论是为获得良好企业信用还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都要履行其对利益相关者的承诺, 对利益相关者负责。

其次, 从法律和道德层面看, 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 企业要充分考虑其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其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企业追求其经济效益本无可厚非, 但我们同样要知道: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不能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论是获得良好的企业信用, 还是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 企业要遵守社会道德, 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如履行纳税义务, 不雇佣童工, 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等等。

我们必须认识到捐款捐物不应当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部, 而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咿呀学语的小童也会捐出仅有的压岁钱助人, 企业捐赠行为除了金额巨大之外, 其社会意义与小童的行为无异。我们也不能用企业纳税的金额来判断企业的守法程度。足额纳税, 才是企业应当依法承担的义务。企业1000万元的所得税与个人缴纳1元钱的所得税, 在法律上是等价的。

四、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 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如前所述, 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 是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 其行为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目前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认识存在偏颇, 甚至出现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航集体返航事件中, 我们丝毫没有看到国有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的高大形象, 诚信缺失却还摆出国企大佬的架子。东航事件由企业内部劳资纠纷发展到社会事件, 进而演变为一场公共信任危机, 其根源仍是国企通病——以自我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官商作风”, 实质就是将企业凌驾于客户之上, 只是简单地将客户当成能为他们带来滚滚财源的商品, 从而导致企业诚信的缺失。

多个大型国企在排污“黑名单”中现身——环保部日前公布的《2009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及污水处理厂全年监测超标企业名单》, 刺激着关注环保的人们的神经。从这份环保“黑名单”上, 我们看到了部分国企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还有他们有恃无恐的傲慢态度。他们的管理理念中似乎没有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概念。

两会闭幕次日, 北京再现“地王”日。三个“地王”得主分别是远洋地产、中信地产以及中国兵器集团, 齐刷刷的大型国企。就在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土地调控时, 国企不是为居者有其屋而努力, 却为高房价推波助澜, 企业社会责任何在?这与企业社会责任背道而驰的行为, 让普通百姓望房兴叹, 买房难者更是雪上加霜。

在讨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 我们会联想到SA8000标准。尽管SA8000更突出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中保护劳工权益方面,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SA8000作为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然而, 我国企业对实施SA8000标准、开展标准认知活动远不如对ISO9000和ISO14000的关注度高, 这不能简单以SA8000推出时间较晚来理解。从目前我国获得SA8000认证的企业来看, 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 尤其集中于劳动力密集的加工贸易中, 如服装、纺织、电子产品等行业。在这些获得认证的企业中, 不乏大型国有企业控股的公司, 然而却鲜有大型国有企业的身影。而ISO9000和ISO14000的认证中, 大型国有企业常常标榜其获得了相关的认证, 表明其产品过硬, 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可以看出企业获得认证的根本目的仍是从满足其经济效益。也就是说, 那些企业能够获得的SA8000认证, 真正的动力或许是源自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大的跨国公司、大的零售商施加压力。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 获得认证的企业还是承担了相当的企业社会责任。而大型国有企业在SA8000认证上少有提及,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大型国有企业在承担企业社会方面认识缺位, 他们在经营活动中更多的还是简单的追逐利润, 这与大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领头羊的形象不符。

大型国有企业在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令人失望:身为中国企业之领导者却没有利用其国有资产平抑房价, 让利于民;也没有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公平招录, 解决就业难题, 甚至还让国企就业岗位成为领导私产, 让国企失信于民。这些本应实现的行动, 远比那些做秀般捐款捐物来的实际。以捐款捐物为社会责任之唯一, 实乃小童之水准, 大型国有企业必须认清, 为国为民生解难方为社会责任之根本。

(二) 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逐步进行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 试图革除传统国企的弊端。改革确实带来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但这并不能够自动地消除社会问题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改革进程的推进, 大型国有企业出现了某些矫枉过正的做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缺少市场机制的调节, 传统国有企业服从国家的政策安排, 并且企业办“社会”, 承担了不应该承担的社会成本, 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改革后的国有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成为了一个追求利润的主体。这些带着国字号的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所处的领域往往具有垄断性, 客户选择具有唯一性, 带有过去的官僚气息,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便开始出现缺乏诚信, 侵吞资产, 不守法律、法规、政策, 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坑蒙拐骗等不法现象, 客户由于其垄断性, 即使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失信也别无选择。

同时, 大型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时代承担社会责任过度转变为现阶段常见的社会责任缺失, 由过去对职工承担无所不包的职业福利与社会责任, 转为把劳动者提供福利及参与社会管理视为社会包袱放弃, 走向了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种转变中, 可以看到一些企业或雇主社会责任淡漠甚至是逃避的种种表现:不签订劳动合同, 强制延长劳动时间, 拖欠工资, 不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法定的社会保险、职业福利等等行为。

上述两个方面的个案说明, 大型国有企业由于从计划经济转型至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对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不足或偏颇, 导致了其应有良好信用却失信于民, 本应负担的社会责任却没有很好承担。这也说明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我国转型期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 将严重损害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五、完善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大型国有企业规模巨大, 员工众多, 家属等相关群体庞大, 对这些群体负责的程度将明显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同时, 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性, 要求其比一般企业拥有更好的企业信用来保障客户的利益, 并承担更特殊的社会责任。否则, 垄断权力可能会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 破坏社会的和谐氛围。根除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信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显得至关重要。

(一) 正确认识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

由于两者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有着紧密的联系, 两者相互促进, 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分开来理解, 而应视为一个整体, 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提供指导意义。

同时, 大型国有企业在对企业信用和社会责任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将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中。这样在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之后, 将更好的激发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积极性, 使员工对企业价值形成共识, 在其行为方式和诚信意识上主动体现企业信用, 不会消极地守着“大锅饭”, 缺乏积极性与竞争力。

(二) 建立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

建立一个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需要在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理解上, 首先确定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保证社会和谐的定义, 使大型国有企业能够适度合理的把握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然后根据此定义, 明确企业在社会中的义务和责任, 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包括企业的自律机制和社会的评估方法, 使大型国有企业在履行各种法律和道德的承诺时, 达到社会对企业的预期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评级基础上, 对国有大型企的评价还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考虑:

(1) 对股东, 做到尊重股东权利, 保障国有资金的安全和收益;

(2) 对员工, 做到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提供平等的就业升迁机会, 并让员工能够民主参与企业管理中, 充分体现员工在大型国有企业中主人翁的地位;

(3) 对消费者, 做到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消除大型国有企业尤其垄断性较强的行业中不时出现的“大佬”形象;

(4) 对社会, 做到在能力范围内承担起服务责任, 提供适当的捐赠, 发展公共事业, 尤其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出现小社会的情况时, 要成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 与社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 对环境, 做到尊重自然, 合理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在衡量企业绩效时, 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而不是只图眼前利益, 同时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当中。

(三) 强调政府规则制定和监督作用

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 首先需要摆正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位置。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的情况下, 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 理顺与市场的关系, 使得政府与市场互不定位, 而不会出现政府过多干预市场, 政府尤其要减少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多种政策性扶持, 约束企业的非理性行为, 限制垄断, 着力创造高效、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立市场经济法律基础。

(1) 推动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

在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政府制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 突出强调企业的基本责任与义务, 约束企业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创造利润, 使得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有了约束, 大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可以在这样一个基本平台上公平竞争, 使类似大型国有企业争当地王这样的行为得到规范。

(2) 监督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大型国有企业在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 关键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政府在制定相关制度之后, 要担当起社会公众的监护人和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仲裁人的责任, 引导和监督企业各项经济活动, 纠正和惩罚企业失信和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尤其在大型国有企业在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经济领域, 政府要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 使其做好示范带头的作用。

(四) 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在企业信用方面, 政府建立征信体系, 定期披露企业信用情况;同时, 企业定期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以让公众共同监督企业的行为, 利用社会舆论, 使大型国有企业对其行为进行自律, 主动成为行业中的楷模。

(五) 积极实施SA8000认证

尽管SA8000只是由美国“社会责任国际”组织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推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但在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情况下, 其所强调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非常必要。在我国还没有建立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之时, 应该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开展SA8000认证, 不仅能够合理保障庞大的员工和相关群体的权益, 同时还能使企业能够真正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其生产经营的重要理念。

同时, 总结实施SA8000认证的效果, 进一步将SA8000的标准本土化, 并以此为基础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扩展, 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从而使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和规范化。

摘要: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 是市场竞争和经济增长的主体, 是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 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这个社会影响至深。大型国有企业不仅要在经营规模上成为我国经济中的领头羊, 更要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诚信进步方面起到带头作用。然而大型国有企业在建立企业信用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缺失的现象, 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 破坏社会的和谐氛围。必须解决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信用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从而使我国经济能快速健康发展, 并为社会生产生活的规范有序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型国有企业,企业信用,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姚益龙.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2]刘光明.企业信用:伦理、文化、业绩等多重视角的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3]李立清, 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5.

[4]郑石明.企业社会责任构建——公共责任研究的新视角[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企业法 篇10

企业已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之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多数经济与社会资源掌握在各类企业手中,大量人群工作于企业中并赖以谋生,企业的影响已远不仅限于其经济作用,而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均产生相当程度的控制与影响。但是近年来,各类企业由于忽视社会责任导致的负面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到民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这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已到了刻不容缓地步。时代背景要求研究者们深入与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以引导企业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路径进行梳理,从而可以更好把握研究趋向,这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企业社会责任:争议与发展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CSR1)思想发端于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公众对大公司的出现以及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反思。伴随着大公司的出现以及大公司在经济和社会中权力的加大,公众要求大公司在获得这种社会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1];而两权分离和管理专业化所带来的管理者资本主义,也促使相当部分人反思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2];这两方面因素促进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产生。

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发展却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受到主流经济学家们的猛烈抨击与反对,是在与传统资本主义自由经济观点的对抗中缓慢发展起来的。这些主流经济学家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是危险的,是对自由经济的根本颠覆(Friedman,1962)[3],因为它动摇了资本主义的根基——利润最大化原则。而企业社会责任的支持者们则声称并不排斥企业的获利行为,而是提出用“利润最优化”(Profit Optimization)来取代利润最大化,公司管理者在努力赚取足够利润来满足股东的同时也追求其他社会目标,以最大化公司总福利(Sheikh,1996)[4]。在这种与主流经济学格格不入的状况下,企业社会责任给人的印象是缺乏理论依托,更多表现为道德维度。

在不断地演变与争论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仍然取得了许多成果。早期的学术研究努力希望构建较为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但是客观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仍就像一把“大伞”(Valor,2005)[5],装进了各类思想、概念、技术与争论,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和可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仍然被学者们批评为“含糊不清”(沈洪涛、沈艺峰,2007)[1]。

2 企业社会回应:管理维度上的反思

2.1 企业社会回应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长期被人诟病,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社会责任不能再只是停留在概念和争论上,而必须转化为关乎企业生存的实实在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社会回应(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CSR2)、企业社会表现(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CSP)等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新概念相继被提出,学者们希望用这些新概念来替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搁置价值观探讨,克服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上的模糊性与规范性缺点,使研究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与操作性(Mitnick,1995)[6],这也代表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从道德维度转向更具操作性与实践性的管理维度。

其中,企业社会回应概念强调的是企业回应社会压力的能力(Frederick,1994)[7],集中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过程和外部的环境管理技术(Wood,1991)[8]。阿克曼(Ackerman,1973)[9]、阿克曼和鲍尔(Ackerman & Bauer,1976)[10]是最早提出并深入描述企业社会回应概念的学者,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回应做了区分:企业社会责任强调的是动机而非结果,是公司所承担的义务;而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是“做什么”的问题,不应只考虑“该做什么”。他们认为企业社会回应同时包括以下五个因素:一、企业社会回应是一种公司战略;二、企业社会回应是一个管理过程;三、企业社会回应是一个创新性的业绩表现衡量方法;四、企业社会回应是应对不同时间公众预期变化的新技术和新管理技能;五、企业社会回应是一种制度化的决策方式。

企业社会回应的提出,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转移到企业满足社会需求与社会预期(Ackerman & Bauer,1976)[10]、应对社会压力(Frederick,1994)[7]]和进行社会问题管理(Wartick & Cochran,1985)[11],体现的是管理维度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思。

2.2 关于企业社会回应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不同观点

(1)第一种观点:企业社会回应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替代

弗雷德里克(Frederick,1994)[7]与塞西(Sethi,1979)[12]为代表的一派学者认为,企业社会回应是企业与社会领域研究的“第二阶段”,可以替代充满争议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弗雷德里克(Frederick,1994)[7]对企业社会回应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他明确将企业社会回应定义为“企业回应社会压力的能力”,这个定义得到了广泛接受。弗雷德里克(Frederick,1994)进一步指出,企业社会回应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一个是组织上的微观层面,指的是企业管理公司与各类社会团体间关系的能力;另一个是制度上的宏观层面,指的是每个进行社会回应的企业的制度安排与程序设计。弗雷德里克(Frederick,1994)认为,比起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更为切实可行,为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现实平台,也更符合企业及其管理者实践的需要,这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从理念与伦理概念转变为行为导向的管理概念,是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发展的第二阶段,因此弗雷德里克(Frederick,1994)将企业社会责任简称为CSR1,而企业社会回应则简称为CSR2。

塞西(Sethi,1979)[12]则将企业社会行为划分为三个阶段:企业社会义务阶段、企业社会责任阶段与企业社会回应阶段,企业社会回应是超越企业社会责任的阶段。塞西(Sethi,1979)认为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公司社会行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与企业社会回应相关的公司社会行为本质上是预防性的,企业对各类社会问题的回应必须在物质、经济与社会政治环境中进行,环境评估在企业社会回应中非常重要。

总之,无论是弗雷德里克(Frederick,1994)的CSR1与CSR2,还是塞西(Sethi,1979)的三阶段论,都认为企业社会回应是企业社会责任之后的一个新的阶段性概念。

(2)第二种观点:企业社会回应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补充

另外一批著名学者则并不认为企业社会回应可以取代企业社会责任,而是认为企业社会回应与企业社会责任是对等并列、相互补充的。

卡罗尔(Carroll,1979)[13]认为,企业社会回应只是企业在社会领域中管理性反应的一个行动阶段,代表的是企业社会表现中与企业社会责任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方面,该方面仅与企业对社会反应的管理过程有关,并不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替代概念。

沃帝克和科克伦(Wartick & Cochran,1985)[11]则认为企业社会回应实际上是为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方法,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回应是同等重要的概念,两者都应包括进来成为企业社会参与面的单独方向。他们认为,用企业社会回应来替代企业社会责任将会弱化对企业伦理的重视;企业社会回应只是短期或中期的决策,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长期的决策;企业社会责任看重的是终极结果,而企业社会回应注重的是过程方法,企业社会回应并不意味着企业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

伍德(Wood,1991)[14]则指出,企业社会回应集中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过程与企业外部的环境管理技术,提供的是企业行动的方向,是“如何做”的构成部分,应该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规范性概念的补充。在伍德(Wood,1991)的界定中,社会问题管理、环境评估与利益相关者管理并行成为企业社会回应的三大支柱。

应该说,一段时期以来,企业社会回应一度成为与企业社会责任并驾齐驱、相互竞争的概念,但由于其重点毕竟只是在企业及其管理者反应过程方面,过于强调了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压力的实用性方法,而忽视了企业与社会间互动的道德与伦理方面的规范性基础,因而最终并未能取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1]。

3 企业社会表现: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联结点

3.1 关于企业社会表现的理论观点

企业社会表现是继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回应之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出现的又一新概念,其在某种程度上兼容并蓄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回应概念。

卡罗尔(Carroll,1979)[13]提出的“企业社会表现三维概念模型”成为企业社会表现研究领域的第一个框架模型,也是最经典的模型。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社会问题管理与企业社会回应是三个不同的重要维度,共同构成了企业社会表现的三维空间。第一个维度企业社会责任被卡罗尔(Carroll,1979)分解为四个成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自愿责任;第二个维度是社会问题管理,包括消费者、环境、种族歧视、产品安全、职业安全与股东问题等,不过卡罗尔(Carroll,1979)承认由于社会问题日新月异,且不同公司与行业也各不相同,因此该维度难以详尽界定;第三个维度为企业社会回应,是一个从反应、防守、适应到预防的连续过程。卡罗尔(Carroll,1979)的三维模型提供了一个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回应到企业社会表现的过渡桥梁,其影响力是深远的,之后学者们提出的企业社会表现概念模型多是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该模型也存在很大局限性,不易于研究的操作化,理论模型也并没得到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

沃帝克和科克伦(Wartick & Cochran,1985)[11]的企业社会表现三维模型是建立在卡罗尔(Carroll, 1979)三维概念模型基础上的,包括原则、过程与政策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原则维度即企业社会责任维度,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自愿责任;第二个维度过程维度即企业社会回应,包括反应、防守、适应与预防四种类型;第三个政策维度即社会问题管理,这里与卡罗尔(Carroll,1979)的模型不同,沃帝克和科克伦(Wartick & Cochran,1985)认为社会问题管理是企业社会回应的直接扩展,是社会问题发现与有效社会回应的连接点,因此包括确认问题、分析问题与回应问题,这样该模型便成为了一个动态分析框架。

伍德(Wood,1991)[14,15]的企业社会表现三维模型扩展和修正了沃帝克和科克伦(Wartick & Cochran, 1985)的三维模型。伍德(Wood, 1991)认为,企业社会表现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原则、社会回应过程及与企业社会关系有关的可观察到的结果的总和,它包括三个层面:社会责任原则、社会回应过程与社会责任结果。对于第一个维度企业社会责任,伍德(Wood, 1991)并没按照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自愿责任来划分,而是划分为制度层次、组织层次与个人层次,以区分社会对所有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的企业的预期、社会对企业作为一个特定个体的所作所为的预期以及社会对企业内表演道德角色的管理者等人的预期;第二维度是社会回应过程,伍德(Wood, 1991)将沃帝克和科克伦(Wartick & Cochran,1985)模型的第三维度社会问题管理合并到该维度,认为企业社会回应实际上包含了三大支柱:社会问题管理、环境评估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第三维度是指企业行为的社会影响、社会方案与社会政策的结果。伍德(Wood, 1991)认为,无论第一维度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还是第二维度企业社会回应的过程,都是难以被观察和测量的,只有第三维度企业行为的结果是企业社会表现中唯一能够进行实际观察与公开评估的,正是由于第三维度企业行为结果的独立存在,使得企业社会表现变得容易观察与测量,这样就使模型更具有操作性。

总之,企业社会表现模型被认为是重新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回应之间断裂的联系(Wood, 1991)[14]。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各方理论相互独立和暗中相互竞争(Wood,1991)[14],导致难以形成共识;这种情况同样反映在企业社会表现的研究中,因此尚不存在一个得到一致公认的统一的企业社会表现框架。

3.2 关于企业社会表现的测量

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阐述阶段,还必须从实证上得到验证,必须在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之间锻造一个结合点(Swanson, 1999)[16]。伍德(Wood,1991)将其企业社会表现模型第三维度企业行为的结果独立出来,认为只有企业行为的结果是企业社会表现三个维度中唯一能够进行实际观察与测量的,“企业社会表现一词非常清楚地指(企业)行为的结果”[8],可以用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表现。伍德(Wood,1991)的观点为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证研究打开了通路,企业社会表现在实证研究中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社会责任测量的操作性定义,这样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就有了存在可以测量的操作性定义的可能性,其意义非常重要。

艾格伦斯和高得(Igalens & Gond,2005)[17]总结了五种把“企业社会表现”概念进行操作化的方法:基于年报内容分析的测量、基于污染指数的测量、基于问卷调查的知觉测量、基于声誉指标的测量与基于专业机构数据库的测量。在西方众多企业社会表现(企业社会责任)测评工具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克拉克森(Clarkson,1995)的RDAP量表[18]、霍普金斯(Hopkins,1997)的SRE量表[19]、美国KLD公司开发的KLD指数以及《财富》声誉指数等。西方研究者们在测量工具的开发上做出了相当的努力,这些测量工具有个共同点,即都是多维测量的,但也应该看到,大部分实证研究中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是非学术领域开发的测评体系,测量工具与理论之间存在脱节问题。

中国研究者们近年来也试图开发能够适合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本土化测量工具,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国内研究者们更倾向于将所开发的量表称之为企业社会责任量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量表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量表等,但从本质上来看,与西方企业社会表现属于同一范畴。

4 结 语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在不断地演变与争论中发展起来,时代背景要求研究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概念与道德维度的争论上,而应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加强相关研究的操作性与实践性,以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管理维度上。观察相关领域研究的演化路径,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直到企业社会回应、企业社会表现的提出与发展,正是切合这样的发展趋向,研究者们应该顺应这样的趋向,将相关领域的研究推进到更深入的层面。

企业党建助推“企业梦” 篇11

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 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发挥企业党组织在实现“企业梦”实践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企业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企业党组织建设得不到加强,不能很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然从整体上削弱党对企业的领导,必然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势必影响“企业梦”“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把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关系到党对企业改革和发展能否实现有效领导的高度来认识,把它作为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原则问题来认识,要确保无论企业所有制形式怎样改,企业运行模式怎样发展变化,企业人员怎样流动,都要保证党的组织不散、党组织的活动不停、党员队伍不垮。

要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在实现“企业梦”实践中的主心骨作用。领导班子建设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实现企业梦,必须依赖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继续加强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突出参与重点,把握方向”的作用。企业党组织应在关系到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都要参与决策。要通过参与制订企业战略把握发展方向,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要根据“企业梦”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不断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

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党组织执行能力,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在党政作出决策后,企业党组织要带领、组织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实施、执行有关决定。

进一步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将实现“企业梦”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企业党组织要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企业相结合,培育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优秀干部职工队伍。

持续创新以“生产经营管理中心抓党建”的工作思路,切实发挥企业党组织在实现“企业梦”实践中的根本保证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是实现“企业梦”的基石,是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评价标准。企业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这个中心开展党建工作,这不仅是企业党组织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企业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只有党建强有力地促进企业发展,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职工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

企业党组织要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建设规律和生产经营规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要主动创新,以不断适应企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要切实抓住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融入的关键点,做到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使党建工作真正体现出监督保障生产经营管理的职能。要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要使党建工作不仅在整体目标上与经济工作同向,而且在具体部署上与经济工作同步,在考核上与经济工作同时,真正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当作党建工作的重点。企业党组织必须形成思想上时刻想到“中心”,工作中处处参与“中心”,考核工作依据“中心”,把党的工作渗入到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层次环节之中,让党员、骨干挑大梁、当先锋,创先争优。

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在实现“企业梦”实践中的制度保障作用

建立健全干部选用制度体系。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和完善企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制等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选拔任用质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干部选任的正确导向。

要创新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运行机制和方式,努力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一种组织行为,党组织参与决策的意见和建议,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集体讨论研究后提出,才能够代表企业广大党员的意志,才能避免因个人盲目决策给企业发展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企业党组织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前,必须做到先调查,先研究,形成意见;在参与决策过程中,在董事会、经营管理层中任职的党组织成员要按照企业党组织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要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纳入企业考核评价体系。要通过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切实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政治鉴别力、战略决策力、统筹协调力、组织执行力、清廉自律力,确保决策科学,作风民主,团结合作,赢得人心。

实干才能兴邦,实干才能兴企。“中国梦”的蓝图,赋予我们光荣的使命与责任。企业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发展使命,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解放思想,奋力进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把自己的成长梦想、企业发展梦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之中,为“中国梦”和“企业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陈海峰)

企业法 篇12

经济法与商家法之间之所以发生“争斗”, 是因为对经济法中调整对象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认识。 从表层看, 经济法与商法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企业法应该归属与那部法律。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将企业法归属与经济法, 主要是因为在计划经济的时候, 企业属于政府部门, 虽然企业法中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问题, 但是管理方面还是以政府为主。 因此文章对于企业法的归属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1 商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区别

由于调整范围、立法目的上有诸多不同, 因此商事法和经济法在有关部门的法律理念、法律机能上也是明显不同的。 商法以个别经济主体的利益为基础, 主要调整的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法则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基础, 着眼于整体经济利益的协调和保护, 即着重于所有商事主体利益的全局性调整。因而, 商事法和经济法应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域而存在。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宗旨、原则均不同

经济法的宗旨是保护社会中的公共利益, 并以此为己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经济的公平。同时在经济法中对国家的经济干预进行为强调, 这里说的干预不是指以行政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经济法会对私人的经济进行相应的限制与调控。商法的宗旨是促进营利, 其基本原则则是商事自治。 我们不难发现, 经济法中的侧重点是经济公平, 商法中的侧重点则是商事自治。 在传统的商法主要是用来保护商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的商法中出来保证商人的利益之外, 还将商事的安全与公平列入其中。 不管是传统的商法, 还是现代的商法其重要的侧重点还是商事自治。亚当·斯密曾提出:市场就是一只无形的受吗, 它能够让社会与个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也是传统的商法的理论基础。

(二) 法律属性有区别

经济法属于公法, 主要用来干预国家经济;商法属于私法, 主要用来调节商事交易。 经济法的主体有两部分, 一部分主体是国家, 另外一部分主体是经济组织、个人, 经济法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发挥自身的作用, 主要运用的方法是经济杠杆, 例如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财政等, 虽然不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 但这些行为都是由国家来实行。 商法的主体是商事企业, 主要是用来调控商事交易行为, 私法的属性表漏无疑。现代商法中已经添加了商事公平与保护, 因此商法中不断增加强制性的规范, 再加上行政部门也开始对商事进行监督管理, 导致商法越来越公法化。

(三) 中心内容和体系不同

经济法中的核心内容就死竞争法, 其中包含了财政法、物价法、广告法、中央银行法、税收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商法的核心内容有商行为法与商主体两部, 其中包含了合伙企业法、海商法、保险法、公司法以及票据法等。 经济法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成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市场规制法, 另外一部分是宏观调控法;商法的抓哟内容也是包含了部分, 分别是商行为法与商主体。 通过分析, 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商法与经济法的内容与体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2 企业法的归属

根据我国新经济法中的界定, 企业法不应该归属于经济法。但是近年来出版的经济论著以及经济协调者还是经企业法归属与经法中。 在商法中一直二次元的结构, 即商行为与商主体, 在商法中一直将企业法作为商主体的主要内容, 因此, 商法与经济法为了企业法的归属不断的法神个“争斗”。因此文章有必要对企业法的归属进行分析。若将企业法归入经法中存在以下三个弊端:

(一) 政企不分

纵横统一曾经说过经济不仅可以很行调整经济关系, 还可以纵向调整经济关系。 根据之一结论, 因此企业法被归属于经济法。经济协调理论已经相应的理论中都继承了这一理论的观点, 并希望将企业法归属到经济法中。 尽管后来的的经济法理论进行更新, 已经重新包装, 其内容并有脱离我们上面说到的那个理论。

(二) 与企业的本质不相符

在科斯的理论中, 企业的本质就是市场交易中的替换物。斯科的理论说明企业的三点内容, 第一点, 企业不是政府进行干预经济一种手段, 因此企业法也不应该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干涉法;第二点, 交易与企业的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如果交易属于商业法的内容, 那么企业法也应该成为商业法的内容;第三点, 企业与交易的目的相同, 都是为了实现营利, 与市场规制、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不相同的。 因此若将企业法纳入经法中, 则与经济法的宗旨以及基本原则是相互矛盾的。

(三) 企业法与经济法的体系不协调

在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竞争法, 若将企业法并入经济法势必会冲淡经济法的这一核心内容。 企业法具有非常强的体系性, 不管将其并入到那个部门法中都会占据非常重的位置。 经济法是以竞争法作为核心内容, 并以财政法、物价法、广告法、中央银行法、税收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围绕这这一核心展开。因此经企业法并入经济法会导致经济法的体系不协调。

3 结语

通过对经济法与商法之间的区别, 以及企业法的归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 笔者认为企业法应该归属于商法

摘要:文章对经济法与商法的区别进行的深入的分析, 主要是从企业法归属角度进行分析。在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法与商法同时对交易关系进行了调整, 不过经济法属于公法, 商法属于私法。因此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企业法归属商法的主要依据是商法以企业的本质更加的相像, 能在根本上避免政府与企业之间混淆的弊端。

关键词:经济法,商法,企业法

参考文献

[1]钟婉珩.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的区别和联系[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12 (10) .

[2]金磊.浅谈市场经济背景下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J].才智, 2015 (14) .

上一篇:计量检测仪器下一篇:代码生成器